《天净沙秋思》教案设计(共11篇)
《天净沙秋思》教案设计 篇1
最新《天净沙 秋思》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理解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一体”的艺术手法,学会从景物描写中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故都的秋|教案。
教学重点:以情选景;在景物的细致描写中渗透作者的主观感情。
教学难点:作者主观感情与客观景物的融合(移情作用)。
教学步骤:
一课时
一、 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来欣赏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在进入对这篇文章的学习前,让我们先来看一幅画,这是我根据大家学过的一篇课文中描写的景象所画的:
画面一
打出《天净沙 秋思》(一起背诵)
思考: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你是怎么体会到这种感情的?
明确:大家理解得非常好!天涯沦落,秋日思归,情与景在这首词里得到了完美的结合。的确,读一首诗 看一幅画,总之,欣赏艺术,常常是通过眼前的有限的形象去捕捉和领会到某种更深远的东西,而获得美的享受。这种更深远的东西 ,就是我们常常所说的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对于写景抒情散文来说,作家笔下绝没有单纯的风景,往往是情寄寓于景中, “一切景语皆情语”,我们阅读这类散文的时候,要从具体的形象入手,抓住景物的特点,把握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
打出思维模式一
这是大家初中掌握的方法,高中阅读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深入其中的对景物进行细致的揣摩和体会,从而更好的理解与把握作者的感情。今天,我们就要在学习这篇课文基础上掌握这种阅读方法。
二、 了解感知
1. 美学家说: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世界。那么,我们就从《故都的秋》景走入郁达夫的心灵世界,看作者又通过写什么样的景物去抒发自己怎样的深情?
好。现在先了解本课的学习目标。
打出学习目标:理解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一体”的艺术手法,学会分析借景抒情散文的阅读方法,高中三年级语文教案《故都的秋|教案》。
秋是文章景物的主要内容,北平故都,已是历史上繁华的过眼烟云。题目中就含有一种深深的“眷恋”。初读完此篇课文,仿佛看到一个青布长衫的旅人,在凄风苦雨间彷徨叹息思索。一个旧都的秋景,为何会引起作者如此的眷恋?秋声秋色中蕴涵了什么样的深情?我们先来整体感知故都的秋景。下面,请大家看到课文,听我对课文主体部分(3-11)的朗诵。一起神往故都,观其色,闻其声,品一品故都的秋味。 (播放配乐朗诵。)
2、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1)作者眼中的秋景具有哪些特色呢?找出文章的文眼。
2)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几幅故都秋天的画面?
明确:1)“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清”“静”“悲凉”是故都的秋的特点。这是课文的主线或文眼。对课文文眼或主线的把握有利于我们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如:《荷塘月色》中“这几天心里颇有点不宁静”《绿》中的“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2)描写了五幅画面:小院清晨 落蕊 秋蝉嘶叫 闲话秋凉 秋果奇景
三、理解分析:
清静悲凉不是空穴来风,它来自作者对故都秋景的客观感受上。作者是怎样细致入微的刻画描写这几幅秋景的呢?什么样的景物,会使我们读者感到这样的压抑,感到这样的凄清和孤独。
思考:1)在五幅画面中,作者是从那些方面来写秋的?
明确:作者从秋声和秋色两方面(角度)来细致入微的展开描写。
2)为什么作者要从声色的角度来刻画秋景?
明确:声色的角度能很好的表现出故都的秋的特点。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景,如入其境。
3)描写了那些秋声和秋色?特别注意那些间接描写的地方。(分组找,讨论)
①明确:色: 碧空 蓝朵 黄中带白 青布 淡绿微黄
提问:A、秋色的特点是什么?(颜色的格调)
明确:冷色调。用青蓝色 ,暗灰色,灰白色调绘出一幅冷色的画面 。
B、落槐为何也是秋色呢?
明确:它的花白里透黄,突出了秋天的特点,与文中描写的其他颜色格调一致。
C、如果你是一个孤独的旅行者,目之所见都是这样的色彩与景物,你心里会产生怎样的感受?
明确:冷清。凄清如许。观秋色,故都的秋色好冷清哟!透人肌骨。
②明确:声:帚声 衰弱的蝉声 风雨声 人声
A、如果说,秋色的描写是“清”;那么,秋声呢?用一个字概括。
明确:静。处处透着寂静与落寞。
B、写了秋声,为什么我们还说它静呢?
明确:反衬。在秋天的故都,在那无际的碧天下,连小虫 扫帚这样的细微的声音都能听得清清楚楚,不正反衬出故都的寂静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艺术家们往往用这种以静衬动的艺术辨证法来取得更强的表达效果。我们在课文《荷塘月色》中已经接触过这种用法,用蛙鸣来衬托月下荷塘的幽静。
C、举一个例来说一说:
如看到扫帚的丝纹,为何也让我们仿佛听到了那细微的声音?精细的丝纹,灰土上一条条的痕迹。我们仿佛看到了扫街的在树影下清闲的挥动着扫帚,听到了灰土与落叶发出的沙沙的轻微的声音。这不正折射出故都秋景的寂寞与衰败吗?
D、在看到冷清的色彩后,又听到这微漠的声响,作者又会有怎样的感觉?
明确:更加孤独,凄冷。息列索落的秋风秋雨之日,伴着衰弱的蝉声的天籁,和着鸽哨的鸣叫,远处传来荒野的钟
《天净沙秋思》教案设计 篇2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两首诗。
2.了解诗歌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的特点。
3.初步掌握诗歌欣赏的一般方法, 感悟诗歌意境。
4.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 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初步掌握诗歌欣赏的一般方法, 感悟诗歌意境。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法学法]诵读法想象法合作探究法归纳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 在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有三颗璀璨的明珠, 那就是唐诗, 宋词和元曲。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一首唐诗——《钱塘湖春行》, 一首元曲———《天净沙·秋思》, 并且学会一种欣赏诗歌的一般方法。
二.整体感知
(1) 作家梁晓声说:读书是一种幸福。老师要补充一句:读诗是一种更大的幸福。老师读, 同学们认真听, 并标出易读错的字音, 听清停顿。 (听读)
(2) 现在我们就来享受这种幸福, 请同学们自由地大声朗读。 (仿读, 读准字音, 重音、停顿。)
三.欣赏诗歌
第一、理解内容, 想象画面。
1.这首诗到底是怎样写出来的呢?让我们穿越时光隧道, 回到1186年前的早春时节。这一天诗人白居易骑马去西湖边踏青游玩, 来到孤山寺北面, 贾亭西面。他看到了哪些景物呢?水、云、早莺、新燕、乱花、浅草
2.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怎样的景象呢?生对照注释理解诗歌内容, 发挥想象, 把你最喜欢的诗句变成画面,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描述 (生准备, 师巡视指导) , 用“我最喜欢____, 这一句描绘了____”的句式说说。
3.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描绘了生机盎然的西湖春光图, 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表达了诗人对西湖早春美景的喜爱, 抒发了作者愉悦的感情) 。
第二、感情朗读, 体会其中的愉悦之情。
师渲染情境:当春回大地, 万物复苏, 沐浴着明媚的春光, 花朵绚丽, 嫩草青青, 耳边响起天籁般的莺歌燕啼。我们身处如此美景也一样会心花怒放, 流连忘返。我们试着读出这种愉快之情。
生练读, 指名读, 师生评价, 指导 (轻柔愉悦。最后一句意犹未尽, 留连忘返, 鼓励读出个性) , 男女赛读, 生齐读。
第三、品味词语。分小组议一议诗中哪些字或哪些词用得妙, 简单地说明原因。 (如有难度, 师示范指导)
初平、几处早莺、争谁家新燕乱花没马蹄 (使画面更细腻生动, 表意更丰富传神, 突出早春的季节特点)
四.师生共同归纳欣赏诗歌一般的方法:
1寻景物2想画面3悟诗请4品词语
五.学习《天净沙·秋思》
古人常常写不同季节的不同景物来表达不同的情感。春天有“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夏天有“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接下来我们来看看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写了秋季的哪些景物, 表达了他怎样的感情?
A.学生自读诗歌, 找到诗中描绘的景物。这些景物给你什么感受?联系景物前的修饰语分析体会:哪个词给你的感受最深?萧瑟悲凉 (先独立思考, 再小组交流)
B.学生汇报学习成果。学生可能会对“小桥流水人家”是否与这里的悲凉气氛相符产生争议, 老师鼓励同学们各抒已见, 最后作总结:用“小桥、流水、人家”做反衬, 这种反衬使愁情更为深切, 意境更为悲凉。
C.本诗一词一景, 惜墨如金, 却描绘了一幅萧瑟悲凉的深秋晚景图
D.感情朗读, 渲染情境:深秋的黄昏, 我骑着一匹瘦马, 独自走在寂静无人的古道上, 瑟瑟的秋风吹起枯叶。太阳将要落山, 人家炊烟袅袅, 鸟儿也将归巢。我的家在哪里?让我们这些长年漂泊他乡的游子一起来倾吐内心的悲哀与惆怅吧。师生共同朗读《天净沙·秋思》。 (低缓忧伤)
六.背诵积累
古诗不仅要欣赏, 更需要积累。请同学们背诵这两首古诗。
七.课堂总结:
《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 篇3
学生分析:教师可根据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创造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条件,并拓展学生的思维。
设计理念:本节课的设计力求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学习,通过让学生诵读、配画、改写等形式来学习课文,让学生在读、画、写、说中受到熏陶,培养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几千年来,游子的故事一直在上演,流浪的滋味刻骨铭心。有一首歌这样唱道:“流浪的人在外想念你,亲爱的妈妈,流浪的脚步走遍天涯,没有一个家,冬天的风啊,夹着雪花,把我的泪催下……”(音频:陈星《流浪歌》)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是利用情境教学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让他们随着凄苦哀伤的音乐带着满腔的激情和好奇进入本课的学习,为学习课文作好铺垫。]
二、诵读,整体感知内容
1.听完这首歌,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呢?这首歌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人在什么样的情境下最容易思念自己的故乡及亲人?
2.同学们知道吗?早在我国封建时期的元代,有一位叫马致远的著名曲作家写了一首经典之作《天净沙·秋思》,写的就是漂泊羁旅的游子之思。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学习。现在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第72页,自由朗读。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不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放手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朗读中感悟思乡之情及景色的残破美,从而体会到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的写作技法。]
三、背景知识简介
1.关于曲。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宋朝不仅继承了唐朝的诗而成了宋诗独具的特点,而又有词的兴起。到了元代,另一种新兴的体裁就是曲。唐诗、宋词、元曲互相晖映,成为我国文化艺术中的瑰宝。有谁能说说有关“曲”的常识?
2.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并小结。
曲是继诗、词而兴起的一种古典诗歌体裁。它是配乐歌唱的诗。
曲有散曲与句曲之分。只供清唱吟咏之用,不进入戏剧的散篇作品,叫散曲;进入戏剧的唱词,称剧曲。
散曲包括散套和小令两种。
《天净沙·秋思》就属散曲中的小令。
3.课题由两部分组成,与词相似,“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即“秋的思念”。
4.关于作者。作者马致远,元代戏曲家,有“曲状元”之称。他年轻时也曾热衷功名,但是由于元朝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他一直未能得志,几乎一生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这首散曲是他的代表作,在诗人精心选择和渲染的画面中,渗透着浪迹天涯的旅人在秋天夕阳下的孤独与愁苦。因其出色的景物描写和情景交融的艺术水准,被人称赞为“秋思之祖”。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是通过对文体及作者等背景知识的简介,使学生了解文化常识,从而达到不仅积累知识,而且帮助理解课文的目的。]
四、课文分析:
1.一首好诗就是一幅好画,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首元曲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秋景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大家的作品吧!
课中休息,欣赏同学们的作品——《天净沙·秋思》(课前布置学生作画,教师将学生作品扫描制作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互评优劣,并对优胜者予以表扬。
2.挑起一幅具有“诗情画意”的画与课文结合起来分析,感受这首散曲的意境。
提示:怎样的景,怎样的人?怎样的情感?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在于激发学生的成就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体会了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的写作技法。]
五、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充分发挥各自的想象和联想扩写这首曲,可以以“我仿佛看到了……”的结构形式,也可以把自己当作是文章中的主人公。(用多媒体展示学生绘画)请同学们分小组,先在组内说,然后选出你们认为说得好的同学到台上说。
提示:注意情景交融。
先小组练说,再指名说,并稍加讲评。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在于为学生创造地学提供一个空间,将课文延伸,并展开丰富的想象,以画促思,让学生们的个性在绘画和解说中得到充分发挥。]
六、作业设计:(任选其一)
1.写一段赏析性的文字。
2.将原著改写成散文,如景物,可作细腻描绘,人物可想象他颠沛流离的生活细节,可想象他的外貌、神态、心理等。
3.联想自己与他人的一段思念家乡的经历,写成文章,或联想出一两句古诗。
4.收集思乡的诗句,并与本文比较它们的异同。
《天净沙·秋思》教案 篇4
三、文学常识
1.简介作者:(课件)
马致远(1250一1321),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市)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有“曲状元”之称。他的散曲描写景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炼,流畅自然。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朝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志,困窘潦倒一生。于是在羁旅途中,写下了《天净沙·秋思》,它的体裁是“曲”。
2.介绍“曲”这种文体:(课件)
在中国古代文学长廊中,宋朝以前一直以诗最盛行,宋朝不仅继承了唐朝的诗而形成了宋诗独具的特点,而后又有词的兴起。到了元代,宋词蜕变,形成一种新兴的体裁,就是曲。很快,曲成为元代文学的主流。
散曲是曲的一种,音乐性很强。曲分为两种,一是剧曲,是供上演的一种歌剧剧本;一是散曲,是专供吟咏的诗歌。散曲没有动作、说白。也分为两类:一类是小令,即小调,一般结构单纯,一首曲只用一个曲调(曲牌),而且一韵到底。《天净沙·秋思》就是这样的小令。另一类是“套数”,亦称“散套”,由至少两首曲调联合而成。由于散曲中每句的字数可以增多,所以比词更生动,更活泼,表现力更强。这是诗歌发展的一大进步。
四、整体感知,把握大意: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现在有专家说,读书是与作家对话。总之,读书是走进作家的内心世界。那么。就让我们依靠朗读,走近马致远,亲近这位名散曲作家,读懂这颗漂泊羁旅的游子之心。
1.试读一遍,找出问题。(课件)
教师小结:正音:枯藤(téng) 瘦马(shòu)夕阳(xī)
2.下面请大家听一遍朗读,划出节奏。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教师小结:这首小令一、三、五句押尾韵“a”,二、四句押尾韵“ia”,读来朗朗上口,大家喜欢吗?我们感受一下。(朗读)前三句是典型的整句排列,结构相同、字数相等、句式工整,要读出一气呵成、淋漓痛快的酣畅美和明快的节奏感。试一试。最后一句是散句,要读得曲折跌宕,读出落拓无助的生存境遇。试一试。再一起把整首小令朗读一遍。这样朗读我们感受到了它整散相间,长短结合的形式美。
3.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4.小组朗读,并推举代表在班级朗读。
5.试着背诵。
6.关于这首小令的整体感知。(课件)(指名回答)
(1)景物描写,通过朗读,我知道作者写到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等景物。这些景物,组成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
(2)感情的.抒发,通过朗读,我感受到这首小令真切的表现出天涯沦落人思念家乡、孤寂愁苦的感情。
(3)主题理解,通过朗读,我觉得,这首小令的主题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合作探究,感受意境美及思想感情。
1. 根据课文内容运用想象和联想,小组讨论和交流,体会本文所勾画的深秋晚景图与天涯游子的心绪之间的联系。
讨论结果:(1)正面衬托(以哀景写哀,衬托凄凉无比):
枯藤:给人一种荒凉感。 老树:让主人公联想自己的人世沧桑,给人一种人生暮年的凄凉感。 昏鸦:黄昏归巢,增添凄惨之感。古道:道路苍凉。西风:冷风,吹在游子的身上,吹冷身体,更吹凉孤寂的内心。 瘦马:乃游子所骑, 由马瘦自然可以联想到主人的清贫。 夕阳西下:日暮乡关何处是?天色渐晚,我将投宿何方?安身何处?看来,今天晚上,又是一个无比孤独、凄凉的夜晚! 教师小结:你看,景物描写,不着一字,字字含情 。这是衬托,正面衬托的效果。
(2)反面衬托(以乐景写哀,反衬悲意更浓):
小桥 流水 人家:孤独的游子走上弯弯小桥,看到流水潺潺,人家屋顶炊烟袅袅,一派幽雅、安宁、温暖的景象,这样安详温馨的画面,突然撩起主人公无尽的归思之情,使流落异乡的“断肠人”更添悲愁。
教师小结:这一句,同样景中融情,不过,与刚才那几句所不同的是,这里用的是反衬,从反面衬托。
(3)教师小结:请大家一边听一边想:又是一个深秋的黄昏,一天快要结束了。夕阳斜挂在山头欲落还留的样子,它依依不舍地完成了一天的使命。眼前的景色真是满目凄凉:藤是枯萎的藤,已经没有了生命。树是千年老树,飒飒的西风在吹着它走向风烛残年。道是荒凉的古道,马是体弱无力的瘦马。飘零在天涯海角的人,面对如此萧瑟的景色怎么能不断肠呢。你看这小桥、流水、人家都是那么安详,那么静謚。又是那么温馨。而我的家乡、亲人却又离我那么远。哦,他们还好吗?天气渐渐变冷,他们加了衣服吗?买了被子吗?这一切的一切是都么让人牵挂。既然那么让人牵肠挂肚,我为什么不早点回去呢?为了所谓的前程吗?为了那所谓的功名吗?那功名离我近吗?远吗?京城的路还有多长呢?我又是那么的迷茫。在这样的黄昏中,在这样的古道上。又是这样萧瑟的季节。我是继续去追求功名呢?还是回去服侍那年老的双亲呢?我自己也不能回答自己。只好满怀愁绪徘徊在漫漫得古道上了??。”如此萧瑟的景色让人满目凄凉,又加上安详,温馨的小桥、流水、人家做反衬,使愁情更为深切,悲伤更为凄沥。写景之妙尽妙于此也!
通过上面的探究,我们明白了这篇小令高妙的景物描写,下面,请同学们认真听老师总结作品的景物描写的特点。
2.教师总结:作品的景物描写的特点:
(1)简约凝练:(见教参P138)
(2)动静结合:(见教参P138)
(3)情景交融:(见教参P138)
教师小结:同学们,古人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生”,这个道理。这篇作品,真的是景中有情,情中有景的典范佳作。大家学了这篇作品以后,要学以致用,试着在今后的作文中自觉运用这一描写技巧。 现在,我们轻松一下,提一个简单的问题:
3. 这首小令,最能体现主题的诗句是那一句?你认为,这篇作品的主题是什么?
明确:主题句:断肠人在天涯。
主题: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真切的表现出天涯沦落人思念家乡、孤寂愁苦的感情。
六、请用自己的话描绘这幅深秋晚景图。(课件:一幅全图)
七、学以致用。
1.请列举你所学过的饱含感情的景物描写。找出来读一读。
2.试着描写一段景物,使之饱含自己感情。
(提示:可以表现的感情:高兴喜悦、悲伤哀痛)
八、课外延伸。(关于思乡主题的诗句举例) (课件)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静夜思》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 《渡荆门送别》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 《次北固山下》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灏《黄鹤楼》
台湾作家余光中的新诗《乡愁》,表达台湾同胞盼望回归之情: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张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九、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元代散曲家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读懂了一位漂泊天涯游子的孤寂愁苦之情,一起领略了景中融情,情景交融的高妙写作技巧,还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真正是收获巨大!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中,读今古群书,写绚烂华章。做少年雅士,竞时代风流!
十【作业布置】:
根据本课所学,展开想象和联想,拿起手中笔,把这首小令改写为一篇融记叙、描写 、议论、抒情为一体的散文。
《天净沙秋思》教案 篇5
1.查找元散曲文体知识。
2.了解作者马致远。
3.有表情、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相关课程标准:
1.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2.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3.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目标:
1.朗诵、默写《天净沙秋思》。
2.理解《天净沙秋思》所描写的意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评价任务:
1.有表情、有节奏地朗诵课文。
2.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经典画面,生发凄凉与思念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这节课我们来欣赏一首元曲中的旅思名作[越调]《天净沙秋思》,作者马致远。(师生共同书写题目、作者名字)
师配乐范读1遍,生齐读2遍。
解题:越调,宫调名;天净沙,曲牌名;秋思sì,题目,即秋天的思绪。
自学积累元曲文体知识:
《语文助学》“预习积累”第2(1)题;“语言运用”(一)语文小词典第1题。
了解作者:号东篱,元代杂剧作家、散曲家,他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困窘潦倒一生。他的散曲描写景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练,流畅自然。在羁旅途中,写下了《天净沙秋思》,堪称为旅思名作、秋思之祖。
生读1遍,抄写1遍,再读抄写的1遍。
二、整体感知:
划分节奏,配乐朗读小令3遍:
[越调]《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O老树O昏鸦,小桥O流水O人家,古道O西风O瘦马。夕阳O西下,断肠人O在O天涯。
三、领略诗情画意:
1.列举描绘的景物,看形成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点拨:这首曲前三句都是名词(词组)并列,一个名词(词组)就是一个景物。后两句描绘的西下夕阳和行进在天涯路上的断肠人,共同形成了一幅萧索荒凉的深秋晚景图。特别是枯、老、昏、古、西、瘦、夕、断肠等词语的修饰作用,增添了景致的荒凉、凄楚,浑天黄日下,无不令人寸断肝肠。
“小桥流水人家”本是恬淡美景,用在此处却成为心碎肠断的触发物,更反衬出断肠人无家可归的凄苦心情。
2.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点拨:“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作为全曲点睛之笔,抒写了天涯沦落人的孤寂、凄苦之情。反映了当时沉闷的时代气氛,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3.小令是怎样达到情景交融的?
点拨:作者是寄情于物,通过漓淋尽致的刻画物象,描绘有形可感的深秋色彩,借具体生动的物象表达了无形抽象的凄苦心情,从而达到情景相通、情景交融。
4.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经典画面,生发凄凉与思念的意境,形成一段优美的文字。
点拨展示:秋日的枯藤缠绕着老树,这是傍晚的乌鸦落脚的家,眼见着有一处小桥独立、流水潺潺的人家,却不能进,只好骑着这匹瘦马,继续行进在古老的小道上,迎着西风,看着夕阳,肝肠寸断,沦落天涯。
5.朗诵、默写这首曲。
四、比较阅读另外三首[越调]《天净沙》:
1.朗读并抄写另外三首[越调]《天净沙》
yōng孤鹜(wù野鸭子)好高骛(wù追求,马快跑,引申为追求;)远
2.说说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为什么更能打动人?
点拨: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立意高远,主旨句“断肠人在天涯”作为画龙点睛之笔,是其它三首所没有的醒豁的诗眼,而且这一句使全曲进入了人的心灵,显出情感的深度,感染力强,对读者心灵触动更大,从而成为“秋思之祖”。其它三首基本上或较多地停留在视觉图景的表层,有的甚至模糊不统一,更无深意,张可久的“小舟如画,渔歌唱入芦花。”还可算是景情兼美的一笔。
3.再读另外三首,加以巩固。
五、达标训练:
1.词句品味积累:小桥流水;落日残霞;青山绿水;流水潺潺;一声新雁。
2.《语文助学》“学习测评”第1-12题(P31-32)
教学反思:
诗在于品,抓住“诗眼”和主旨句,体悟用词,感受描绘的事物情态和色彩,感知整体画面所折射出来的意象和意境,从而感受借景生情的美妙手法。
诗歌教学在于吟诵,还在于默写,达到书写正确无误。本文篇幅短小,易于掌握,因而能够当堂达标。
比较阅读更能显现出马致远诗用词造句的功力。
人教版《天净沙秋思》教案 篇6
如何让学习理解《天净沙》所描写的意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呢?以下是小编收集的《天净沙秋思教案》,仅供大家阅读参考!
天净沙秋思教案一:
教学目标
1)运用想象和联想勾画这首小令的意境
2)掌握赏析古诗词的方法
3)学会品味语言
4)感悟对祖国对亲人深切感情
教学方法
启发 合作学习讨论 展示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由元曲四大家 导入课题(投影展示)识记关于元曲四大家的文学常识
了解散曲的有关知识
3关于这则小令的定评“秋思之祖”
二 老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把握字音及初步体味文章的感情基调
(凄凉 哀婉 浓浓的归思)
三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互相朗诵这首小令并作出评论
四 小组选派朗诵最好的作展示大家做点评。老师总结
五 根据课文内容运用想象和联想,通过讨论和交流体会本文所勾画的深秋意境。
附讨论结果:
1)枯藤:给人一种荒凉感。
2)老树主人公联想自己的人世沧桑,给人一种人生暮年的凄凉感
3)昏鸦:黄昏归巢,增添凄惨之感。
(以哀景写哀,衬托凄凉无比)
4)小桥 流水 人家 :走上弯弯小桥,看到流水潺潺,人家屋顶炊烟袅袅,由幽雅、安宁、温暖之景,突然撩起主人公无尽的归思之情,景触发游子的“愁”(以乐景写哀,反衬悲意更浓-)。
5)瘦马:浪迹天涯之人的精神清瘦
夕阳:笼罩整个画面 此为背景)断肠 人在天涯:篇末点题。人在天涯和断肠的因果关系。突出无以名状的浓重归思之情。
六 引导学生根据以上所讨论的结果,进一步展开想象和联想,拿起手中笔,把这首小令改写为一篇融 记叙、描写、议论、抒情为一体的散文。
附:范文
深秋的黄昏,一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极其消瘦的老马,迎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一条人迹罕至的山路上踽踽的独行。
他 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即将归巢的幕鸦,在自己的头顶和树梢之间盘旋,同时发出凄厉的叫声。
正在他为此而倍感凄凉之际,他走到了一座横架在溪流之上的小桥之上。低头他看到流水清澈见底,偶有鱼儿嬉戏,发出泠泠响声。此时他的心情似乎有片刻的愉悦,然而,当他再次抬头看间溪旁的机会人家,已慢慢的升起了袅袅炊烟之时,他顿时感到,自己还没找到投宿的地方,不禁再次悲从中来肝肠寸断。此时太阳就要落山了,迎接他的将又是一个慢慢的长夜。“日暮相关何处是?”至于文中的游子为何流落至此,他究竟从哪里来?今晚当投宿谁家?明天又往哪里去?任凭我们思想驰骋。。。
七 学生展示其作品 大家评
八 小结
1“ 秋思之祖-”--------元 周德清 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司空图《诗品》
不是一览无遗,而是留有余味-------冯友兰
有意味的形式-------贝尔 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宋玉
九 板书
天净沙 秋思 “ 秋思之祖”
马致远
枯藤 老树 昏鸦 小桥
荒凉 古道 西风 瘦马 流水 人家 温暖
凄凉(深秋色彩)(普通景色)安宁
苍凉 夕阳西下 幽静
陪衬 反衬
断肠人在天涯
(归思)天净沙秋思教案二:
【教学目标】:
1、了解元散曲中小令的特点。
2、理解《天净沙》所描写的意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3、初步具有创造能力。
【教学目标】:
1、理解《天净沙》所描写的意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2、训练想象、联想,培养创造思维。
【教学难点】:
理解《天净沙》所描写的意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诵读与探究相结合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内容与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学习了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节课我们再学习三首小令,进一步把握小令得特点。
二、复习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1、背诵。
2、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感情基调。
三、讲授新课:
(一)分析『越调』《天净沙》(白朴):
白朴这首曲子是以秋景作为写作的题材,我们从其中的修辞可以看出,他的文学涵养是极高的。通篇作品,全都由一些美丽的自然图景构成,而白朴本人,就好像是拿著这些自然拼图的艺术家,拼出一幅美丽中带著和谐的人生图画。
写秋景,自然难免要烘托出萧瑟的气氛,但是如果全以萧瑟气氛为全篇的写作大旨,又会令读者感受到沈闷而有压力。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白朴在选用语辞时,便颇费心神。前二句的「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共用了六个图景: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而其中任何一个图景,都代表著秋日秋景的萧瑟气氛。为了要使这种萧瑟气氛活泼起来,於是作者接下来选用了一点飞鸿影下作为上半段的结语。如此一来,原本萧瑟的画面转成了活跃,寂寞的秋景彷佛也展现了另一种鲜活的生气。最后为了加强作者心目中秋景是美丽而有韵味的形象,因此再以「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作为曲文的结束语。这两句用了青、绿、白、红、黄五种颜色,而且白草红叶黄花这三种颜色,是交杂在青山绿水二种颜色之中;青山绿水广大的图景,白草红叶黄花是细微的图景,如此交杂相错,於是原本是寂寞萧瑟的秋景,突然变得五颜六色而多彩多姿。由此可见,白朴的散曲写作技巧有多麼高明了。
(二)分析『越调』《天净沙•江上》(张可久):
这是一首写景之作。作者以凝炼的笔墨,勾画出一幅暮秋江边落日图。前三句写落雁、孤鹜、残霞、人家等,纯是自然景物;末句“小舟如画,渔歌唱入芦花”,锦上添花,一小舟、一渔歌,使画面更觉生动,平添了一片从容闲适的情趣。
比较探究:
“枯藤老树昏鸦”与“依依孤鹜残霞”描绘的景象,其基调是否一致?为什么?
点拨:不一致。前者凄凉,后者恬静。
(三)分析『越调』《天净沙》(无名氏):
这首曲子以白描的手法,色彩鲜明地描绘了绿草、黄沙、红叶、青山,构成了一幅大漠清秋特有的景色。
写“新雁”,作者不用“一行”而用“一声”,有何用意 ?(以动衬静。)
【作业布置】:研究四首《天净沙》的不同 天净沙秋思教案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直至背诵;体味词句,揣摩作者的感情,体会作品的意韵。
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3.道德、情感、价值观:领悟诗中蕴含的节奏美,提高对古代诗歌作品的鉴赏力。
教学重点:
1.背诵诗歌。
2.品味语言,体会作品的意韵。
教学用具:自制录音带、录音机、课件。
教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你们眼中,秋天是一个怎样的季节?也许是丰收的,也许是浪漫的,也许是多愁善感的。那么,在一个游子的心中,秋天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去体会体会。
二、解题:
“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元曲是我国古代诗歌中的一种体裁,兴于元代,又称散曲。马致远,元代著名散曲家,早年热衷于功名,却屡不得志,经历了漂泊生涯20余载,本曲是这种漂泊生涯体验的结晶,是作者用血和泪写成的,是元曲中的“绝唱”,元人誉之为“秋思之祖”。
三、朗读诗歌:
1.师配乐范读
2.学生齐读
3.学生给诗歌划分节奏,注意重音: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4.学生配乐朗读。
四、品析鉴赏:
1.播放课件,学生根据诗句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图画,体会思乡之情。如: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即将归巢的暮鸦在树梢上盘旋;他走过横架在溪流的小桥,来到溪边的几户人家门前,这时太阳快要落山了,自
己却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的长夜,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
2.四人为一组,讨论以下问题:
(1)这首小令前三句十八个字,写了哪九种景物?你认为这样做有何好处?
(2)体会篇末所写的:“断肠人”应是怎样的人?
(3)说说这首小令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思?其“情景交融”的特点是怎样在文中得到体现的?
以上问题由学生讨论,师适当点拨,共同明确:
(1)这首小令共写了藤、书、鸦、桥、水、家、道、风、马九种景物,一字一词,一字一景,真可谓“惜墨如金”,但是凝练而并不简陋,九种景物名称之前分别冠以枯、老、昏、小、流、人、骨、玺、瘦等表现各自特征的修饰语,使各个景物都带上了鲜明的个性,又使本来互不相干的事物,在苍凉的深秋暮色笼罩下,构成了一个统一体,简约之中见出深细。
(2)独在荒凉的古道上,顶着西风,骑着瘦马前行,太阳下山了,伤心的人正在天涯漂泊,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的长夜,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断肠人”就是漂泊在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本句揭示“秋思”的含义,至于游子为什么漂泊到这里?他究竟要到哪里去?这些言外之意,尽可听凭读者去想象。
(3)这首小令旨在表达天涯沦落人的凄苦之情,但人的感情是抽象的,难于表达,作者运用传统的寄情于物的写法,把这种凄苦愁楚之情,刻画得淋漓尽致,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这些有形可感的事情,具有明显的深秋色彩,与无形的抽象的凄苦之情,有相通之处,用有形表现无形,使人感到具体生动。
3.齐声朗读并背诵诗歌。
五、拓展延伸:
对比阅读余光中的《乡愁》,体会思乡之情。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六、总结:
这首小令仅用28个字就是道德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除了最后一句,全都是景语,而字字却是扣着“情”来写,古人说:“凡景物,皆情语”,《天净沙·秋思》堪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妙合无痕的杰作。人们说起“乡愁”就会想到这篇作品。
七、布置作业:
1.背诵诗歌。
《天净沙·秋思》的景与情 篇7
一、秋日之景
全文开篇三句共计十八个字九个词,处处实景字间无一虚词,文字流畅蕴含丰富,马致远以深厚的文学功底将夕阳下的九种景物展现在我们面前。晚霞的色彩,动静相宜的景物,意兴阑珊的人物,仿佛一张画卷将我们带入到秋日那萧索意境当中。
“老树”本就迟暮,仅剩几片黄叶在秋风中无力地颤抖,老则老矣,还要缠上几根“枯藤”更添几分困顿无助之感。这几根老藤经过了春日的细雨,夏日的烈阳,到了秋天早已不复先时之柔软与坚韧,懒散地挂在这“老树”之上。这样的藤和树落着几只“昏鸦”,黄昏之时外出觅食的乌鸦陆续返巢,一天的劳累之后它们瑟缩在巢中昏昏欲睡。画面本就是昏黄的景色,黑色的乌鸦使色彩更加的压抑。如此悲凉、颓废的秋景,把人带入了凄凉幽暗的氛围,乌鸦尚且有老树可依,而天下之大哪里才是我这沦落天涯的“断肠人”的归处?寥寥六字便将诗人心中的凄苦与无助推到顶峰!
此时,画面中起了变化!远处出现了几户“人家”,别致的房屋错落排列,屋前不远处便是“小桥”,桥下潺潺“流水”围绕着这几户“人家”。家中之人白日劳作,傍晚之时回到家中,一家团聚,其乐融融。不禁让人想起了那曾让无数人向往的桃花源。如此温馨别致的景色与之前那颓废悲凉的情景格格不入,不由得让人心中一动。如此的美景便是那时常出现在梦中的家园,恬静、舒适、温馨。正待上前看个仔细,却发现这里不是自己的家乡,这安宁与祥和并不属于自己。这份安宁与祥和的出现非但没有排遣心中的悲凉与颓废,反而更加让人黯然神伤!
“瘦马”之上的“断肠人”一脸愁苦地默默前行,时空沿着“古道”向前延伸,“西风”飒飒卷起阵阵黄尘。这古道之上曾有多少人走过,是结伴而行还是与我一样只影向前?他们是不是也和我一样黯然神伤?
残阳如血,日薄西山。太阳把她最后的光辉留在人间,但黑暗即将笼罩大地,而“断肠人”尚无处容身,深深的思乡之情让人肝肠寸断,而漂泊的生活依然继续,未来依旧流浪天涯。
马致远用了仅仅二十八个字便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画卷,整幅画卷色彩低沉,景物凄凉,那“小桥流水人家”不但没有改变整幅画面意境,反而从另一方面将“断肠人”的凄苦烘托出来。一抹残阳的余晖,前途未知的古道,把瘦马之上的断肠人在这秋日中的萧索、颓废映衬得淋漓尽致!
二、秋日之情
马致远曾有过二十多年飘泊不定的生活,晚年看透荣辱且不满时政,遂退隐田园。
《天净沙·秋思》便是对那二十多年飘泊不定生活的感慨。前三句没有任何介词的连接,直接将九种事物联系在一起,看似随意,但仔细观察,这九种并非简单的罗列,而是运用极其简单凝练的手法将每句中的三个事物关联起来。“枯藤老树昏鸦”之中,老树是三个事物中的主体,老树老则老矣但还屹立不倒,秋风过后树枝上已经变得光秃秃的,仅余的几片叶子也在“西风”之中摇摆不定,给人一种空洞的感觉。几根枯萎的藤蔓无力地挂在老树之上,随风摆动。乌鸦在树上做巢,寒风中瑟缩在一起,画面中枯藤和昏鸦便是依靠老树连接在一起。“小桥流水人家”是这个画面中的亮点有别于前一句萧索意境,它给人以温馨恬静的感觉。远处的古道上一人骑在瘦马上任由西风吹过,眼中远望着前方的温馨与恬静,这里可以是动态的也可以是静态的。这些看似不相关联的景物就以一种微妙的纽带连接起来,这纽带就是“断肠人”羁旅的疲惫孤寂与怀家念家之情不可得偿的那种无言的伤痛。夕阳西下时,光线已不充足,整个画面给人一种朦胧感觉,不仅让人能从视觉上感受到浓烈的思乡之情,还有触觉和听觉的感受。
“小桥流水人家”之所以能成为全文的亮点,关键在于它与前后两句的对比。从意境上讲,第一句和第三句充满了颓废萧索的意味,把整个画面的基调定在秋日傍晚那悲凉与昏茫之中。而第二句所写的“小桥流水人家”是很典型的江南风光,婉约、柔美、温馨、恬静,让人无限向往,对一个孤寂的旅人有着强大的诱惑。这与第一、三句格格不入的意境营造出种强烈的对比,并没有破坏全文营造的秋日里的萧索与颓废气息,反而将“断肠人”的思乡之情衬托得更加浓烈。从画面色彩的角度来讲,第一、三句的色彩是低沉昏暗的,“小桥流水人家”的颜色虽然也在秋日傍晚的时间内,但它是清新明快的,在低沉昏暗之中的一抹亮色更加能吸引人的眼球,从而更加突出秋日黄昏那深沉的意境以及孤寂的旅人对家乡的渴望。
秋日本就是让人多愁善感的季节,再加上九种景物和一个人物运用了国画技法中散点透视的描写方式,使得这个秋日的景色立体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整体的构图并没有因为“小桥流水人家”的出现而偏离原有的主题,相反因为这个反差的出现更加突出了作者所要表达的那种思乡的情怀。
《天净沙·秋思》剖析之我见 篇8
从题目“秋思”来看,其意应为秋天的思绪,由此可以捕捉到一些信息,本文应是运用了借景抒情的写法。在学生们一致认可的前提下,我顺势让学生们从诗中寻找出写景与抒情的诗句。
我问道:“景物描写需要抓住景物的特点,请同学们看看《天净沙·秋思》抓住了景物的什么特点,为什么要突出这样的特点?”
学生纷纷发言:“突出了悲凉凄苦的特点,为‘断肠人在天涯一句作铺垫,从而表现了一个长期飘零在外的游子的思乡之情。”
“好!”我脱口而出,并为之鼓掌。
话音未落,一位学生猛然站起。
“老师,‘小桥流水人家又怎会体现‘悲凉凄苦这一特点呢?”
顿时,全班鸦雀无声,情形急转直下。
“是呀,‘小桥流水人家确实没有给人一种‘悲凉凄苦之感,那么它又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呢?”我打破了僵局。
“温馨……温暖……”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说。
“那是否与另外两句所表现的感受矛盾,该作何理解?”
同学们陷入了沉思。
几分钟过后,一位同学缓缓地举起了手。
“在外漂泊的游子看到温暖的小家,更能引起思乡之情。”
“哗”,雷鸣般的掌声顿时响起,经久不息。
掌声中,我做了个总结:“作者为了表现游子的思乡之情,运用了景物烘托的手法。分三步走:首先,游子见到秋天中的荒凉之景,思乡之情油然而生;然后,看到温暖的‘小桥流水人家,思乡之情进一步加深;最后,‘夕阳西下,再一次渲染了这种悲凉的气氛,让游子不得不产生浓厚的思乡情绪,可谓是欲罢不能。”
掌声再次响起,震耳欲聋!
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 篇9
一、教学目标:
1、体会以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2、体会理解曲中主人公的思乡之情
3、背诵和默写全曲
二、教学设想:
1、这首元曲释义简单,教师应从教学实际出发,把重点放在指导阅读、讨论景物描写的作用和反映的主题上。
2、以学生活动为主,其中包括朗读、讨论、描绘、写作、欣赏等,教师适当点拨讲解。
3、本课教学拟一课时。
三、教学过程:
1、简介元曲:元曲与唐诗、宋词标志着文学史上的三座艺术高峰。曲在元代兴起,它开拓了一条大众化、通俗化的新的文学途径,在格律、字句和情调上有较大自由。它包括杂剧和散曲,散曲从结构上又分为小令和套数两类。小令通常是独立的单只曲牌,按曲调创作,每一个曲调都有自己的名称,各个曲调的字数和句式都不相同,常用于写景、抒情。元曲史上最著名的是“元曲四大家”:关汉卿代表作是《窦娥冤》、《救风尘》、白朴代表作是《墙头马上》马致远代表作是《汉宫秋》郑光祖代表作是《倩女离魂》。今天我们将要学的是马致远的用品:《天净沙·秋思》。
2、“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意为秋天的思绪。(板书题目)
3、简介作者:马致远(1250?-1321),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元代杰出戏剧家,著有杂剧15种,艺术成就最高的是《汉宫秋》;他又是元代散曲大家,现存130首,除《天净沙 秋思》外,还有《山市晴岚》、《远浦归帆》等也具有代表性。
4、教师范读。
说明:范读要根据感情基调的需要,节奏合理而低缓。(可以结合多媒体动画Flash,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5、学生自读,教师点名读。朗读要注意节奏,并感受景物描写。(朗读节奏见板书,可幻灯显示,教师适时指导朗读)
说明:“书读百遍,其意自见”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自读,教师指导朗读,旨在通过读让学生对这首曲有一个初步的感受,为理解全曲作铺垫。
6、结合自己的朗读后的感受(或观看的动画Flash),学生进行素描(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让学生自己制作动画Flash),力求把曲中的景物描绘的合理、形象、生动。(教师给予点评,选择好的进行鼓励、展示)
说明:初一的学生对直观性的东西感受较深刻,通过学生素描勾勒,曲中的景物尽在眼底,能够激起学生对自己经历(或媒体上的景物、故事)的联想,达到体验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
7、分析全文:
㈠曲中前三句共描写了几种景物,情调氛围有何异同?在文中有何作用?(学生思考,分组讨论完成)
明确:①共写了9种景物,即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九种景物,一字一句,一字一景,凝练而不简陋,再冠以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等鲜明的修饰语,一幅意境苍凉的深秋晚景图就勾勒出来,言简意丰。
②第一句三种景物写出一片萧飒秋景,造成一种黯淡凄凉的气氛,衬出了这个旅人内心的悲哀。
③第二句三种景物则明净,安谧,就连那户人家的欢声笑语也似听见,对比自己的奔波不定,更感到羁旅之苦。
④第三句景物古老、凄凉、羸弱,衬托出天涯游子的内心孤独凄苦之情。
⑤由此可见,第一、三句色彩情调一致,都是“哀景”,正面衬托游子的哀愁;第二句则为“乐景”反衬游子羁旅之苦。(教师适时板书)
㈡、这九种景物又是在一个什么大的色彩之下呢?
明确:“夕阳西下”,时间愈来愈晚,光色惨淡、昏黄,更使以上景物倍添迟暮苍凉的情调氛围。
㈢、结句点明了什么?
明确:处于这种环境中的人是“天涯游子”,并直抒胸臆----因思乡愁已“断肠”,使景物描写与人的心境完全沟通,充分体现了因情设景、情景交融的创作意图。
说明:①教师引导学生提问后,思考并分组讨论。②采用讨论法,发挥集体的作用,培养学生既能独立思考又能合作学习的习惯。③形象是曲的骨肉,感情是曲的血液,思想是曲的灵魂,学生通过教师点拨,对曲中形象、感情、思想作到全面的分析欣赏也就从整体上感受和理解曲作家的情感。
8、学生再读全曲。(要读出感情)
9、你能用现代文的形式来描述这首曲吗?(要求:用第一人称,语序可以自行安排,可以增删内容,要突出曲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互相交流,选择一两名学生的作品全班交流)教师下水文:绛红的夕阳慢慢地走进西山,残霞血一般的染红了天空。我牵着那匹瘦骨嶙峋的老马,踟躇地走在古道上。烈烈的西风卷起黄土,迷朦了双眼,但在隐约中,我看见路旁的一根枯干的藤萝死死的盘附在叶落枝干的老树上,一只暮鸦站在枝头孤独的哀鸣。忽儿路过一架小桥,听到桥下潺潺的水声,又望见人家已是炊烟袅袅,我不禁愁已断肠,望天长叹,“身在天涯,我的家到底在哪里?!”
说明:通过学生对曲的描述,加深了情与景之间关系的理解,对主题也有了更深的印象,为以后的背诵和写作情景作文提供了参考。
11、小结:这首小令,字字句句都是出自作者匠心设计,巧意安排,全篇自然有致,情趣天成,不落雕琢造作的痕迹,所以元人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中称之为“秋思之祖”,近人王国维赞它“纯是天籁,仿佛唐人绝句”。(《宋元戏曲考》)
12、迁移:朗读白朴的《天净沙 秋》,体会一下它与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有何异同?
天净沙 秋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明确:同:两曲都是描写萧瑟的深秋晚景。
异:白曲描写重景,马曲描写情景并重以景衬情,情景交融。
说明:张志公先生曾说语文课“以知识为先导,以实践为主体,并以实践能力的养成为依归”。教师利用迁移这个环节,让学生扩大视野,养成比较阅读的实践能力。
13、全班齐诵全曲
14、作业:
①学生背诵默写全曲。
②课下查阅图书或网络与“秋”有关的诗词曲,选择你认为经典的欣赏背诵。
四、板书设计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孤藤/老树/昏鸦,哀
小桥/流水/人家,“乐” 景
古道/西风/瘦马, 哀
交融
夕阳/西下,情
《天净沙秋思》教案设计 篇10
《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 设计者:阮子胜 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 1、把握作者的思路,感悟小令所表达的意境。 2、学习本文精练优美、流畅自然的语言。 3、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 (2)情感目标 体会作者的羁旅情怀,理解作者的断肠碎心。 (3)能力目标 1、训练朗读、背诵。 2、理解写景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知道意象的概念。 3、训练学生的想象、联想,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教学重点: 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羁旅情怀,理解作者的断肠碎心。。 教学难点: 1、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 2、训练学生的想象、联想,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教材分析: 这篇作品内容本身简简单单,但意境丰韵,是抒发羁旅情怀的千古名篇。时逢黄昏,感应突袭,感而发,发而思,思而悲,悲而深沉!是训练学生想象、联想能力的不可多得的作品。 课时计划: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情趣导语,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有过离家经历吧?如果持续几年不能回家,与家人天各一方,音讯断绝,你又会产生如何的.心理呢? 二、反复朗读 1、教师范读 2、学生齐读 3、学生自由读 (通过读初步体念作者感情,俗话说:文章不厌百回读) 三、简单介绍作者与小令知识 马致远:重点介绍“元代散曲四大家” 元曲分为杂剧和散曲,而散曲又分为小令和散套,本作品是小令。 四、会意文本 1、简要介绍意象的知识,然后让学生找出意象。 2、重点把握:(古)道――苍凉寂寥 (西)风――萧瑟悲凉 (瘦)马――疲惫无力 五、产生共鸣 1、 先找到主旨句,再把握主旨句所表达的感情(羁旅情怀,悲凉苍劲)。 2、找几个朗读能力好的同学读出苍凉悲劲的感觉来。 3、如果读不出那种氛围,再给学生营造氛围。 如教师语言渲染,或最好放一段古典古蓁乐曲。如《渔舟唱晚》 六、下笔 分三个层次 一类:拿起画笔画出一副意境画; 二类:写书法作品,写出那种苍劲; 三类:涂画 (照应到不同学生的意趣,调动所以学生参与,达到相同的目的) 七、教师总结 三言两语总结好 八、课堂作业 1、背诵 2、能力强的自己写一首小令。 3、中等的改写成现代汉语。 板书略
★ 胡同文化教案
★ 《胡同文化》阅读答案
★ 北京胡同文化说课稿
★ 胡同文化阅读答案
★ 文化竞赛颁奖词
★ 高一语文----胡同文化(说课稿)
★ 胡同文化阅读理解及答案
★ 《胡同文化》第一册初一说课稿
★ 第一册《胡同文化》 初中一年级
《天净沙秋思》教案设计 篇11
长期以来语境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能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从R.Daniel Shaw (1987) 提出把翻译和语境结合起来, 语境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国内外许多学者如Nida、Baker、Hatim、李运兴、刘宓庆等对翻译与语境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彭利元 (2008) 在其《翻译语境化论稿中》提出翻译语境包括三个维度即自然时空, 社会时空和心理时空。彭利元 (2015) 提出除此之外还有第四维度即翻译的语言时空, 把翻译语境又向前推进了一步。本文试从翻译语言时空来探讨《天净沙·秋思》四个译本语言层面不同的原因从而了解翻译语言时空在诗歌翻译中有何重要的作用, 译者在翻译时需要注意哪些语言方面的问题。
2 翻译的语言时空
何长庆 (1995) 在其语言的时空环境和翻译中提到, 在翻译中语言应该放到特定的环境中去。刘镇清 (2001) 论证了在翻译中语言的时空转换观, 认为原作语言的时代风格适合其目标读者的语言偏爱, 那么译作语言的时代风格也必须符合其目标读者的语言偏好。裴文 (2004, 2005) 提到语言时空观是把时空和空间视为语言系统整体性存在的必要组成部分, 且将时间和空间是必然被理解为概念的存在。
彭利元 (2015) 提出语言时空和自身的体验有很大的关系;可以说它们实现的模式是一致的。译者对语言时空的体验同样是靠追溯原文本的语言文字和其相关的语言环境构成的。这里的相关语言环境指的是文本的言外语境及包括文本外的语言系统、言内系统及其状态。翻译的语言时空涉及相关语言的时间状态和空间分布。可以说它可以由两个层面的构成即翻译的语言时间层面和翻译的空间层面。语言时间层面及可分为共时的语言和历时的语言, 表现出它稳定性的存在和动态上的差异。比如说汉语的从甲骨文-文言文-白话文, 它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着, 但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保持稳定性。语言的空间层面涉及为译文构建提供的语法、词汇、句子结构、语音, 篇章结构等, 语言的时空体验还与文本语篇的建构密切相关。但是, 翻译的语言时空又不是孤立存在的它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和上面提到的自然时空, 社会时空, 心理时空是有机结合的整体。本文选取了分别是翁显良译, schlepp译, 丁祖鑫&Burton Raffel译和许渊冲译, 接下来从翻译语言时空来探讨《天净沙·秋思》四个译本的差异及语言时空发挥了哪些重要的作用。
3《天净沙·秋思》原文分析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
《天净沙·秋思》是元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小令, 是一首著名的散曲号称“秋思之祖”。全曲短小精炼, 短短二十八个字就勾勒出一幅秋郊傍晚, 游子思归图。从此曲音韵上, 符合元曲对格式定律的严密要求。此曲字通押a, 整首表达。其中的1、3、5 句末尾的鸦、马、涯押尾韵a为平声韵;2、4 句末尾的家、下押尾韵ia为仄声韵 (陈宁宁, 2008) 。整首词形成隔行押韵来增加诗歌音乐感。
从语言结构看, (黄国文, 2003) 前三句由九个名词并列构成, 列举了九种景物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除人家外, 其中八个名词全是由一个修饰语+中心语构成 (枯修饰藤, 老修饰树等) 。后两句由两个短句构成, (西下描述的是夕阳的状态, 在天涯描述的断肠人的状态) 。从曲的逻辑结构看, 前面的九个名词描写的有动态的和静态的, 在静谧的黄昏, 老树上的乌鸦呱呱的叫, 小桥下的流水静静地流淌, 古道上, 一匹瘦弱的马在走, 它们之间看似毫无联系。但作者笔锋一转描写到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让整首诗的中心一下突显出来。作家刻画的所有景物都是为后面的人-游子做铺垫的, 枯藤有老树可依, 乌鸦在日落的飞倦了也回巢休息了, 小桥旁的农户日落而歇, 屋顶升起袅袅炊烟。只有游子, 一个人在古道上行走, 不知何方才是自己的归宿。此曲的内在逻辑结构中心点在于人这个字。本文的下面将结合翻译的语言时空来看四个译本, 分析其各自的优劣和值得借鉴的地方。另外由于古代汉语的不十分讲究语法, 在下面分析各诗的时候不另做语法分析。
4 从翻译语言时空看《天净沙·秋思》的四个译本
4.1 翁显良译, 译文参照 (顾延龄, 1993)
Crows hovering over rugged old trees wreathed with rotten vine-the day is about done.
Yonder is a tiny bridge over a sparkling stream, and on the far bank, a pretty little village.
But the traveler has to go on down this ancient road, the west wind moaning his bony horse groaning trudging towards the sinking sun, farther and farther away from home.
翁译把原曲译为散文体, 使曲不拘泥与原诗的格律和形式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按先前所说译者所选取哪种语言文体和他自身的语言时空体验是分不开的, 且他的体验直接影响译文的构建和最终的生成。译者不同, 对语言时空的体验也不同, 那么他的译文也是不同的。翁显良是国内将古诗译为散文的代表作家其翻译的方法被称为“散文释义法”、翻译风格称为“表象派” (张保红, 2011) 。他翻译的摆脱原文的束缚意图营造和原文一样的氛围追求神似而不是形似;和傅雷的“神似”钱钟书的“化境”有异曲同工之处 (包家仁, 梁栋华, 2003) 。从语言时间层面这点来说原作创作于元朝和译作相差700 年之久一个为古汉语, 一个为现代汉语, 这造成了翻译必然会有差别。空间层面从语音, 词汇, 句子结构, 逻辑结构和篇章布局分析两者的异同。从语音层面看, 原曲的尾词是押韵a, 对仗工整;译作散文体没有押韵缺少韵脚美且它俩的节奏感也不同。从语言词汇层看, 原曲前三句用的是9 个名词;译作的词汇没有受到限制, 失去了原诗的简明感。同时译者把枯藤译为rotten vine不妥当;rotten的意思为腐烂的, 恶臭的等原文的枯藤指的是失去活力生机而不是濒临死亡。另外west wind英汉意思也有很大的出入。在汉语中, 西风带来的是寒冷、萧条、毫无生机之感;在英语中西风象征着一种力量, 一种希望这在选词层面不够妥帖。从句子结构看, 原作前三句由名词构成除人家外其余八个都是由修饰语+中心语的模式;译语的前三句分别为一个句子。当然, 各自选用的文体不同, 遵循的句子结构也是不一样的。从逻辑结构看, 译文是遵从原文的逻辑结构的。从篇章结构看, 原文用了9 个名词构成了一幅秋天傍晚的景色图, 构建出古诗的画面美, 给人很强的画面代入感;后两个短句, 点明它的主题起到升华的作用。译文用的是散文体, 不拘泥于原诗的形式但这样造成画面感不强有种拖沓之感。
两者的语言时空体验不同, 翻译的文本也相差甚远。从翁译的看出, 译者突出的是让意境试图使读者有身临其境感之感, 突出情景。所以译者在翻译时忽略了原文的音律节奏, 结构排列, 篇章布局。究其原因和译者的语言时空体验是不开的。
4.2 Wayne Schlepp译, 译文参照 (文殊, 1989)
Tune to“Sand and Sky”-Autumn Thoughts
Low bridge, stream running, cottages,
The sun westering
And one with breaking heart at the skys’edge.
Schlepp译文看起来和原文很接近的颇有几分元曲的味道且除后两句之外都是由修饰语加中心语构成, 短小精炼可以说和原文的形式高度对等。从译文语言空间层面考虑, 在选词方面, 译文遵照了原文的词汇形式如枯藤 (Dry vine) 、老树 (old tree) 、流水 (steam running) 等。如译者在流水这词处理的还是很好的用两个词把那种动态感描绘出来, 另外西下 (westering) 这词用-ing来描绘太阳运动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再看此译文的篇章结构, 在形式上, 排列上译文译出了原文的那种味道。但欠缺的地方也是有的;译者在语言的语音层面就忽略了原曲的押韵, 对仗音乐感不强这样是译文在译作的情感表现力和形象性与原作相差甚远。除此之外, Schlepp为国外的翻译家, 虽然能把原文的意思翻译出来, 但它的神韵却流失了。这和他自身的语言时空体验是不分不开的, 译者对原文选词所蕴含的深意理解不到位造成对原文语篇意义解读的深度不够。原文所表现出的那种意境以境为主, 意寓境中的画面没展现出来。
4.3 丁祖馨&Burton Raffel译, 译文参照 ( (顾延龄, 1993) )
Tune Tian Jing Sha
Withered vines hanging an old branches,
A few houses hidden past a narrow bridge,
A lean horse comes plodding.
And the lovesick traveler is still at the end of the world.
丁祖馨&Burton Raffel的译作 (以下简称丁译) 符合西方诗歌的翻译习惯。在语音和节奏上和原曲还是比较接近的。丁译的可以分为|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前三句译者采用hanging, croaking, hidden把前后两个事物联系起来构成一个情境和翁译的有相似之感, 但用词更加精炼。再者, 用withered修饰vines比Schlepp译的dry vine更符合曲中的意境。原曲指秋天到了, 树木萧条、枯萎了而不是单纯的变干了。用branches这词代替原文中的tree, 用部分代替整体这很符合译入语的习惯。把昏鸦译文Returning crows还是对原曲的词有很好的把握在这里的昏应该是指黄昏, 黄昏到了鸟回巢了, 用Returning译的比较妥当。这些和两位译者的语言时空体验是分不开的, 两位译者可以说是中西合璧即对原文的含义有高度的把握, 又对译语的习惯有很深的了解。所以译者在选词、曲的逻辑结构、篇章结构把握度很到位。当然这其中也还是有些缺陷的比如语言的语音层面, 译者就没能译出原文的韵味和音乐感。
4.4 许渊冲译, 参照译文 (陈宁宁, 2008)
Autumn Thoughts
Over old trees wreathed with rotten vines fly evening crows,
On ancient road in the west wind a lean horse goes,
Far, far from home is the heart broken one.
在分析许渊冲的译文 (以下简称许译) 时, 先看看他的翻译策略。许先生提出翻译的优化论即“美化之于艺术, 创优似竞赛”, 在翻译中最重意美、音美次之、最后是形美 (徐日宣. 潘智丹, 2011) 。如上所说这和译者的语言时空体验是分不开的, 对语言的体验越深入, 那译者对原文的理解越深入即对译文的把握度更高。从语音层面看, 译者的1、2、3句末尾的crows、flows、goes是押尾韵的;4、5 句末尾的sun、one押韵形成aaabb的韵律。译文的每句的开头均为介词 (over、under、on、westward、far) 开头采用英文的倒装增强曲的节奏感。其次在选词层面译者虽然不是选用词组与词组的并列, 且中间加了一些修饰成分如介词、冠词等虚词丰富了曲的内容达到其形美的效果。最后一句把在天涯译成far, far away比Schlepp的at the sky’s edge和丁译的at the end of the world要更胜一筹, 把断肠人的这种归期描写的似有似无但又不是完全没有增强了曲的意境感。许译的在篇章结构上是一首很符合英文习惯的诗且保留了原文的一些语言特点说明译者对译入语的语言规则和用法了解的很透彻, 才有此高水平的译文。和上面三种译文相比, 翁译、丁译、许译都舍弃了单纯的描写事物取而代之是描写一个场景, 而Schlepp的译文在词汇层面和原文高度一致。在语音层面许译明显比其他三个译本要好些。在篇章结构方面, 许译、丁译和Schlepp译比翁译更符合原文但在原文语言的情感表现力看, 翁译和许译最好, 丁译次之而Schlepp译的情感表现力最为一般。
5 总结
本文节选了《天净沙·秋思》的四个译本从翻译语言时空的几个层面:语音、词汇、语言结构和篇章结构来探讨几个译本的优劣。翻译的语言时空和译者自身的体验是有莫大关系的。翁译是散文体的大家, 所以把曲译成为散文;而丁译的语言而两位译者各自的语言体验结合而成的译文呈现的效果也不错。至于许译, 他的对译语的语言时空的体验是很强大的, 所以在译文的选词、结构、韵律、篇章等处理十分恰当。可以说译者对翻译语言时空所包含的范围越大, 那么对译文更符合译入语。而译者原文的语言时空越大那么他所翻译的作品越接近原文。同样的如果译者的原文语言时空和译文的语言时空的范围都很广, 那么译者的译文既是翻译出原文的语言特点和译入语语言习惯的。所以译者在翻译的时候需提升自身对原语和译语语言的体验使自身辐射的范围更大, 那么也不失为一名优秀的译者。所以说译者翻译的作品和其自身的语言空间呈正比例关系。本文对翻译语言时空的探讨不够深入, 虽然上文也提到翻译时空的一些因素但它具体是由那些因素构成的还有待完善。
摘要:在翻译中, 语境是其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之一。翻译语言时空作为翻译语境的一个层面也有其重要的意义。该文即从翻译语言时空的语音、语法、句子结构和篇章结构分析《天净沙·秋思》的四个译本, 探讨译者的翻译语言时空体验在翻译时起何作用, 是否译者翻译的作品和译者掌握语言时空的范围呈比例关系?
关键词:语言时空,语境,天净沙·秋思,体验
参考文献
[1]彭利元.翻译语境论稿[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8:263-268.
[2]彭利元.热门复译事件背后的翻译语境时空[C].三湘译论, 2015:11-16.
[3]黄国文.从《天净沙·秋思》的英译文看“形式对等”的重要性[J].中国翻译, 2003, 3 (2) :21-22.
[4]顾延龄.马致远 ( (天净沙》英译赏析[J].外国语, 1993 (2) :12-14.
[5]刘镇清.翻译中语言的时空变换[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1 (2) :15-16.
[6]装文.语言区域划分的时空观设定[J].语言研究, 2004, 9 (3) .
[7]装文.语言时空观的必要性及理论依据[J].江苏社会科学, 2004 (6) :196-197.
[8]何长庆.语言的时空环境和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 1998 (1) .
[9]包家仁, 梁栋华.翁显良先生翻译观初探[J].贾南学报, 2003, 11 (6) :111-112.
[10]张保红.点染法:翁显良汉诗英译艺术研究[J].中国外语, 2011 (7) :87.
[11]徐日宣, 潘智丹.从许渊冲法译唐诗看译诗理论中“音美”的传达[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1 (1) :57-59.
【《天净沙秋思》教案设计】推荐阅读:
4 天净沙 秋思 教案07-05
《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方案06-25
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资料10-19
七年级《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10-17
天净沙秋思小学07-06
天净沙秋思解析07-06
《天净沙秋思》原文08-09
《天净沙秋思》扩写12-09
8下《天净沙·秋思》模题10-17
天净沙秋思赏析400字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