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共11篇)
七年级《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 篇1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七年级《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元散曲的有关常识。
2、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
3、培养学生初步具有创造能力和赏析诗歌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反复朗读感悟诗歌中的景物形象及其所创造的意境。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来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兴趣,从而热爱祖国的文化。
2、培养学生热爱自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通过反复朗读感悟诗歌中的景物形象及其所创造的意境。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初步具有创造能力和赏析诗歌的能力。
教法:朗读法、情境设置法、比较阅读法、多媒体教学法。
学法:朗读法、评价法、比较阅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欣赏画面)一幅清秋图,一曲晚秋月,一阕清秋词,把我们带进万里清秋。请同学们带感情的赏读诗句:(多媒体)
读得好,读出了秋天的灵动美。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你心目中的秋天是怎样的呢?想到的同学请告诉我。(丰收、萧条、凄凉等)。
正所谓“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元代著名散曲家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简单介绍文体常识)
一、朗读:
1、听朗读,注意节奏和情感。
2、同学们听的很认真,下面请同学们自由的试读这首小令。
3、全体齐读。
4、指导朗读“断肠人/在/天涯”这一句。
5、个别读,读出感情。
6、师范读。
三、赏析:
1、找诗眼。
一曲小令,一缕情思。你认为《天净沙·秋思》中哪个词最能体现这种情思?(断肠)同学们理解“断肠”是什么意思吗?(师:讲故事让学生理解“断肠”的含义:悲伤痛苦到极点。)
2、析景物。
同学们,读完了这首诗歌能谈谈自己的感受吗?用一个词概括。(凄凉,萧瑟、悲伤、忧伤等)请你把忧伤的情调读一读。(他读得如何?是否读出了你的感受?)读着读着这秋意就出来了。可是这首曲子当中并没有悲凉、哀伤、伤感的字样啊,你是从哪里读到的呢?
(1)赏析哀景: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以哀景衬哀情)
秋景可以入画,可以行文的有很多,诸如香山的红叶,黄山的秋日、中秋的明月、长江的渔家唱晚。为何马致远弃而不用,偏偏独取“枯藤、老树、昏鸦”呢?平常生活中“藤、树、乌鸦”都是些很普通的景物,假如在你开心的时候,你会在这些词前面加上“枯、老、昏”这些形容词呢?能举例子吗?
心情愉快时:藤、树、鸦?
小结:一切景语皆情语。
心情愉快时:藤、树、鸦?
(2)赏析乐景:小桥、流水、人家(以乐景衬哀情),(读时欢快中流露一些哀伤。)
小结:反衬手法。
(3)入情入境朗读。
3、绘画面。
在夕阳的余晖里,在萧瑟的秋风中,这是怎样的一种情境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把这些文字幻化成一幅幅图像,然后再用语言把这些图像描绘出来。
4、练背诵。
通过我们的想和说已经把我们带入了马致远的古道西风瘦马的情境中去,不知道大家是否体会到了马致远创作这首小令的感情呢?
(1)个人读。
(2)比赛读。
(3)全班背诵。
5、说特色。
1、大家深情地朗读把老师也带进了那种意境当中去,可见大家已经领悟了这首小令的妙处。那么它妙在什么地方呢?请大家用:它妙就妙在 这样的句式来说说。(多媒体)
2、前人的评价:
誉为元“秋思之祖”。——周德清
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王国维
“枯藤老树写秋思,不许旁人赘一词”之誉。
小结:一首极为简短的小曲,表达了难以尽述的内蕴,形象地描绘出天涯游子的凄楚、悲怆的内心世界。给人以震撼人心的艺术感受,让人读之而倍感凄苦,咏之而更感其心。
四、拓展延伸,对比赏析:
1、《秋词》刘禹锡
2、《天净沙·秋》白朴
3、《天净沙·湖上送别》张可久
五、结语、作业。
马致远用诗歌来表达感情,歌手满文军用歌声来倾诉思念,在这动听的歌声里,同学们,你们可曾有过同样的思念或思绪呢?你想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这种感情呢?用诗、用歌、还是用画?拿起你手中的笔来完成今天的作业。
七年级《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2内容来源:七年级语文(上册)
主题:《天净沙·秋思》
课时:1
授课对象:七年级学生
设计者:张兆迪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1)诵读古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
(2)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
2.学情分析:
本诗歌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在小学阶段学习过古诗词的基本知识,但是对诗歌中语言文字的妙处体会不深、对诗歌的节奏感把握不强,不利于感悟和理解诗歌。此外,七年级学生的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创造能力较小学阶段有了较大的提高,在教学中,教师应适当引导学生通过品析语言文字,抓住诗歌情节发展,体悟诗人心境,从而产生读好诗歌的兴趣和热情。
3.教材分析:
《天净沙·秋思》是元代曲作家马致远的一首小令,也是学生进入中学接触的第一首小令。该诗以简单的话语描绘了丰富的自然景观,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一句最为闻名,这首诗通过写景,表现出了游子的羁旅之情与思乡之情。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自由朗读,在读中理解与想象,分析这首诗抒发诗人思乡之情的句子和写作特点;2.分析全诗是如何展开的,归纳体现诗人抒发感情的诗句。评价任务:
1.针对目标1,课堂注重读中理解,通过品析文中的关键词句,能总结出赏析诗句的方法,并会运用这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2.针对目标2,设计一个活动,通过体会诗词的写作特点,能总结出诗词的类型和作用,并会运用这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在你们眼中,秋天是一个怎样的季节?是丰收的,是浪漫的,还是多愁善感的?那么,你们知道在一个游子的心中,秋天是什么样的吗?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去体会体会游子心中的秋天。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文体知识
《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中的小令。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散曲的题目。
2.作者简介
《天净沙·秋思》,作者马致远,是元代著名戏曲作家、散曲家。他与关汉卿、王实甫、白朴被称为“元杂剧四大家”。他的《天净沙·秋思》被称为“秋思之祖”。
3.背景链接
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一生都几乎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因而郁郁不得志,困窘潦倒。于是在一次羁旅途中,写下了《天净沙·秋思》。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诗歌朗读
1.自由朗读诗歌,并采取各种形式把诗歌读通读顺,注意节奏、重音。【交流点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根据诗句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图画,体会思乡之情。【交流点拨】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即将归巢的暮鸦在树梢上盘旋;他走过横架在溪流的小桥,来到溪边的几户人家门前,这时太阳快要落山了,自己却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的长夜,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
(二)整体感知
1.本曲前三句列出了哪些景物?分别渲染了怎样的氛围?【交流点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前三句渲染了一种凄清孤寂的氛围。笼罩在苍茫暮色中的枯藤、老树、乌鸦,呈现出一派萧瑟凄凉的景象。
昏鸦归巢反衬出游子的漂泊和无所归宿。小桥流水旁的人家虽然简陋清贫,却有亲人团聚的天伦之乐,透露出游子对宁静温馨的家园生活的向往,也反衬出游子有家归不得的悲苦与凄凉。寒风嗖嗖,一匹瘦骨嶙峋的老马正在蜿蜒古道上艰难跋涉。这里虽然没有直接写人,但已不难想象马背上的游子疲惫、憔悴的神情。
三句十八个字,不用任何动词和关联语作连缀,只是分别并列三个名词性词组就完整地构成一幅以“昏鸦”“人家”“瘦马”为重点的意境深远的图画,羁思旅愁借景物自然显现,使人联想无穷。
2.请你想象画面,给这首小令另拟一个小标题。【交流点拨】断肠人秋旅图、深秋郊野独行图、天涯断肠人。
3.“断肠人在天涯”这一句在文中有何作用?【交流点拨】前三句是写景,后两句为抒情。“断肠人在天涯”是这首小令的主轴,贯穿着整首曲的情思:昏鸦还知道投树栖息,小桥流水旁的人家也有安身之地,而骑着瘦马的游子却只能在西风古道上奔波。“夕阳”如血,可以想见它照在老树昏鸦,小桥流水同古道瘦马上会有不同的色彩,但倍添迟暮苍凉气氛的作用是相同的。“天涯”二字的指出,与夕阳配合,正应了“日暮途穷”的成语,加重了悲凄衰残的色彩,说尽了千古羁旅人无限的愁闷。
4.这首小令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交流点拨】这首小令寄情于物,通过对众多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羁旅天涯之人内心的凄苦愁楚之情。
(三)深层探究
1.这首小令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交流点拨】语言极为精炼确切,而且富有特色。通篇只有短短五句二十八字,却描绘出一幅诗情浓郁的画面,创造出凄冷悲寂的意境。前三句句法结构完全相同,全用名词和形容词,没有一个动词,描写了九个形象,九个小景,每三个形象构成一幅小画面。各句以三个并列的偏正结构的词组组成整齐的排比句,显得和谐匀称,一语道破“某一种心情”。也正因如此,这首小令被称为“秋思之祖”。
2.《天净沙·秋思》是如何运用对比映衬手法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交流点拨】作品中动景与静景、暗淡的色调与明亮的色调、天伦之乐与羁旅之苦,都形成鲜明的对比映衬,增强了视觉效果和感情色彩。
藤、树、桥、人家、古道是静景,鸦、水、风、马、夕阳是动景,动静结合,相互辉映。落日余晖的明亮,深秋晚景的暗淡,色调一明一暗,相反相成。昏鸦归巢衬托了游子的归宿无处,小桥流水人家的天伦之乐衬托了羁旅生活的艰难凄苦,感情上也形成鲜明对照。
(四)熟读成诵
课堂小结
这首小令只有28个字,却能以巧妙的构思,选取秋天几个富有特征性的景物,给我们摹画出一幅秋郊夕照图,创造出一种萧瑟、苍凉的意境,用以衬托天涯游子思乡的那种孤寂凄楚的心情。全曲不仅写景,动静相衬,而且写人,借景言情;不仅用景物点染“秋”,而且用景物来表现“思”,化景为情,情从景出,把“秋思”写得非常凄恻,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板书设计
拓展延伸
展开想象,将《天净沙·秋思》改写成一篇散文。
【七年级《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
2.《天净沙·秋思》的教学设计
3.天净沙·秋思的教学设计
4.《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方案
5.《天净沙·秋思》的教案
6.天净沙·秋思教案
7.《天净沙·秋思》的改写
8.《天净沙.秋思》改写
9.《天净沙·秋思》教案
《天净沙.秋思》教学实录 篇2
关键词:古诗词;赏析;方法
师: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值得世代相传的精神瑰宝,对诗歌,清代诗人赵翼《论诗》中有一段这样的评价:“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句诗是什么意思?
生:每朝每代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学作品和出类拔萃的人才。
师:请同学们说说看,我们国家历代文学的代表形式。
生:唐诗、宋词、元曲。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古代文人往往借助唐诗、宋词、元曲等多种古诗体裁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那么我们如何赏析古诗词呢?今天,我们借助一首脍炙人口的元曲——《天净沙·秋思》(散曲),在感受一下诗歌的独特魅力的同时,学习一下古诗词的赏析。
师:请同学们先自由读这首元曲,体会一下这首《天净沙·秋思》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生自由朗读)
师:这首元曲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
生:悲伤,愁苦……
师:请两位同学读一读这首元曲,请同学们一起来品味一下这样的感情。
师:通过同学们的朗读,我们成功地体会到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悲伤、愁苦的感情。由此可见,通过朗读,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
师:这首元曲有没有直接写到悲伤?
生:没有。
师:那么作者是如何表现感情的呢?我们来一起来听一下朗读录音,希望同学们能够找出其中最明显地表现出作者悲伤心情的一句话。
师:是哪一句?
生:断肠人/在/天涯。
师:请同学们齐读一遍。
师:什么是“断肠人”?
生: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此处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
师: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去读结尾句呢?
生:舒缓,低沉、凝重、滞缓
师:我们一起读一下,注意感情和节奏的控制。
师:通过这样的朗读,我们可以感知作者内心悲痛欲绝的情感。请同学们再读全曲,思考:是否曲中每句都是悲伤的基调?都要读得如此低沉凝重呢?
生:不是,“小河流水人家”,色彩较为清丽明净。
师:“小河流水人家”,通常是写我国哪个地方的景象?江南在你的眼中是如何的?是否有你喜欢诗句的(描绘一下)?
(生自由回答)
师:提到江南,往往会给人一种春意昂然,暖风袭人的感受,江南美景的温婉多情也往往使人心生暖意。所以,这句在朗读时应该节奏明快,语气轻松一些,请同学们试试读。
师:思考,这句的基调是否与全曲的悲愁基调不和谐呢?这运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
师:衬托(反衬)。通过“小桥流水人家”的生气盎然而又恬美、安适的景象,衬托出游子还在“古道西风“中骑着瘦马飘零无归的悲凉。人贵直,文贵曲。乐景写愁使愁更愁,使情更伤!请同学们在理解这首元曲基调的基础上,再次饱含感情地朗讀一遍。
由此可见,朗读的运用在诗歌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诗的意境及作者的愁重心伤的情感。
师:我现在想问问我们的同学,为什么“断肠人”如此心伤,如此悲痛呢?
生:他背井离乡,远在天边呢。从“天涯”二字可以看出。
师:“天涯”是什么意思呢?
生:天边之意。
师:因为他远在天边,所以才会伤心欲绝,愁思万千,肝肠寸断,哪些景物可以帮助表现作者的伤心之情呢?
生:通过九种景物,表现了作者的伤心之情。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师:这些景物都是我们在秋天里常见的景物,可是它们在“断肠人”的眼中,却有这样不同,请同学们来谈一谈,这些景物有什么样的特点,在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起了什么作用?
(生自由回答)
师:根据刚才所说的,我们能否用散文化、诗画般的语言,把这些景物勾画成一幅完整的场景?(80字)
生:枯藤缠绕着老树,黄昏时分,上面栖息了晚归的乌鸦,一座小桥横卧潺潺流水之上,波光里映出几户人家的房屋;荒凉的古道上,西风飒飒,一匹瘦马踯躅独行,那肝肠寸断的游子,远在天边遥望着故乡。
师:作者仅仅用了九组名词,九种景物,十八个字,就为我们展现了一派秋天凄凉萧索,昏暗渺茫、毫无生气的景象。这不仅让我们的心和那位“断肠人”一样触景而悲,愁肠满腹,同时也会生出疑问:到底“断肠人”在“思索”什么,思念什么,让他这样情伤呢?
这首散曲的题目叫“秋思”,可全篇28字中,并无一词提及到“思”,到底“思”什么?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自读课文。(讨论:注意曲的韵脚;家——涯)
生:游子思归。
师:作者把游子思归的思想感情融入到自然景物中表达出来,这种写作手法就是我们常说的——
生:借景抒情。
师:《天净沙·秋思》则妙在情景交融,前三句十八个字,共写了九种事物,描绘了多幅图画,渲染了一种萧瑟苍凉的意境。每一个词都深刻而准确地体现了一个漂泊天涯的断肠人的独特感受,烘托出天涯游子愁肠寸断的情愫。王国维说它“纯是天籁,深得唐人绝句妙境”。可见其艺术性价值之高,因此此曲还被誉为“秋思之祖”。
师:这样的一首好曲,让我们不禁感叹讶异于作者的功力,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是谁——
马致远(1250-1321),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市)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有“曲状元”之称。
师:再读全诗,同学们能否从今天的这节课中总结一下鉴赏古诗词的方法有哪些。
生:通过朗读理解诗词的基本意思。
生:通过关键词句,理解诗句的内涵。(动词、形容词、押韵的字、语言的感情色彩……)
生:我们要能够明确诗歌所表现的意象(内在的思想感情内涵和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体)及表现手法的运用(衬托……)
生:了解作者的生平背景,有助于作品的理解。
天净沙 秋思教学反思 篇3
石琳
每周的星期三是我们语文组集体教研活动时间,本周我非常荣幸地接到了讲一节公开课的通知。我准备尝试我没有讲过的公开课的课型——诗歌,于是,征得了备课组全体成员的同意,《古代诗歌四首》被初步确定。
但是,四首诗一节课下来,必然是平分秋色,不分伯仲,再说刚刚开始上七年级的学生,自然不会读诗的方法,无法融会贯通。于是,我们又商定,压缩内容,择其要来讲,于是乎大致确定为《天净沙秋思》。力求让学生能够在此课上感受到学习古诗的乐趣、方法技巧,更主要的是可以融会贯通,感受到朗读和体会是读诗的要着。
一、课前研读
于是我开始研究《天净沙秋思》其文:马致远一曲小令,短短28字,意蕴深远,结构精巧,平仄起伏,顿挫有致,音韵铿锵,直贯灵心。其四射的艺术魅力,倾倒古今多少文士雅客,骚人才子。曲中意味,既“深得唐人绝句妙景”(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又兼具宋词清隽疏朗之自然,历来被推崇为描写自然的佳作,堪称“秋思之祖”(《中原音韵》)。它勾画了一幅浪迹天涯的游子在深秋黄昏时刻孤寂无依的悲凉处境和思念故乡的愁苦心情。你看:夕阳下,乌鸦归巢,小桥边,农人回家;而荒凉古道上,瑟瑟秋风中,我们的主人公却是疲人瘦马,踽踽独行,夜宿何处,明日何往?都还不得而知。这又怎不叫他愁肠寸断、倍思故乡!全曲不着一“秋”,却写尽深秋荒凉萧瑟的肃杀景象;不用一“思”,却将游子浓重的乡愁与忧思写得淋漓尽致。正所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可是要能为学生传达出这种“风流”谈何容易?
于是我们又开始着眼于马致远其人。马致远(约1251-1324),字千里,号东篱,元代戏曲作家,元大都(今北京)人,因《天净沙·秋思》而被称为“秋思之祖”。但他是年轻时热衷功名,有“佐国心,拿云手”的政治抱负,但一直没能实现,在经过了“二十年漂泊生涯”之后,他看透了人生的耻辱,遂有退隐林泉的念头,晚年过着“林间友”、“世外客”的闲适生活。马致远早年即参加了杂剧创作,是“贞元书会”的主要成员,与文士王伯成、李时中,艺人花李郎、红字李二都有交往,也是当时最著名的“四大家”之一。马致远从事杂剧创作的时间很长,名气也很大,有“曲状元”之誉。而小令《天净沙·秋思》脍炙人口,匠心独运,自然天成,丝毫不见雕琢痕迹,很显然是他晚年之作,因而“断肠”之痛可以随处看到。
二、初定学案
基于这种考虑,我决定无论是出示课题解题、还是回顾归类思乡诗;无论是吟读诗歌,感知情境的初步感知,还是解读诗歌,进入情境的深入赏析;无论是评读诗歌,深化情境,还是最后走出诗境,回归作者本人的文人情怀,我们都可以看到学生的积极的、踊跃的、全面的、深入的参与,在这节课上,我能够感受到学生入情入境的朗读,能够感受到学生声情并茂的表达,能够感受到学生抑或浓郁抑或恬淡的哀愁,能够感受到他们对马致远其人抑或深刻抑或肤浅的理解,这些都是我所期望的,也许,读诗、词、曲,也就大抵如此了„„
三、教后反思
讲完这节课,我感到语文课堂一定要紧紧抓住教学重点,能在有限的四十五分钟内最大容量地去训练学生的语文素质。语文课应力求达到知识与情感的有机结合。在此同时,听过好几节语文课,有些教师只在于过多进行内容分析,而忽视了作者的情感抒发,“文以情而发,”我始终还是坚信这样的一句话,因此在课堂上我仅仅抓住“秋思”的主题,让学生围绕词语、句子进行品读和赏析,品读了一幅“深秋晚景图”(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同时对一些重点的词句进行拓展延伸,像讲到“昏鸦”时,我让学生读相关诗句“饥啅空篱雀,寒栖满树鸦。荒凉池馆内,不似有人家。——元稹。昏鸦何处落,野渡少人行。黄叶声在地,青山影入城。——文天祥”这样更能加深学生对“昏鸦”意象的理解。
《天净沙 秋思》教学设计 篇4
课题:《天净沙·秋思》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马致远、文体小令等相关知识。
2、体会蕴含在各个意象背后的“愁”情。
3、培养学生在赏读中领会小令的意境美,在诗人的情感长河中陶冶自己的情操。教学重点:
体会蕴含在各个意象背后的“愁”情。教学难点:
体会“天涯”意象所透露出来的诗人的漂泊无依和“断肠”愁绪,理解作者的精神处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每到中秋的时候,我总会遥望明月,吟诵唐代诗人王建的题为《十五夜望月》的诗歌。好一个“不知秋思落谁家”啊。其实,有秋思之感的不光老师一人。中国自古以来的文人都有一种“秋思”的情结。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被誉为“秋思之祖”的《天净沙·秋思》。
二、诵读诗歌、整体感知
(一)解题
大家先看一下这个题目和我们一般所见的诗歌的题目有什么不同?
明确:由两部分构成。通过书下的注解,我们可以知道“天净沙”是曲牌名,而“秋思”是诗歌的正标题。“曲”是元代文学的代表样式,所以我们一般叫做“元曲”,它也是诗歌的一种。
(二)自由诵读
(1)放出声来,自由诵读两遍。
(2)请一名学生读,自评、同桌或其他同学自愿点评。
1(3)齐读。
过渡:有人说,这首曲子最大的特点就是前面三句如同搭积木一样,把很多景物堆积起来了。
(三)明确景物
问:大家能不能找找,都有哪些景物呢? 明确: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
问:那我们再来看看,曲子中,在这些景物前边分别加上了哪些修饰词呢? 明确: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
过渡:说一说,当这些普通的景物加上修饰词后给你是什么感受呢?(说整体感受、描述场景)
三.意象研读探究
(一)研读意象(1)枯藤老树昏鸦 “枯藤”——给人枯寂感。
“老树”给人苍老感。(能否想象一下这棵老树是什么样子的——非常苍老、非常粗、没有生命力、枝干甚至有些腐烂……)
“昏鸦”——黄昏时归巢的乌鸦,飞了一天,很疲惫,给人一种昏沉感。
问:同学们这么一说,就这么几句已似乎有画面展现在了我们面前。你觉得这幅画面应该是什么颜色的呢?
明确:灰黑色……而这样的颜色给我们带来的感觉一般是非常压抑的、忧伤的。过渡:刚才我们同学在说感受的时候紧紧地抓住了景物前面的修饰词。我们发现,这些很普通的景物在特定的场景中有着非常美妙的情感。在读诗歌词曲时,我们一般将这些词叫作“意象”。
(2)小桥流水人家
“小桥”——带给人们的是温馨、玲珑之感。“流水”是清新的,澄澈的,流动的,活泼的,非常有生命气息的。
“流水”——有生命气息,有活力。但“落花流水忽西东”“落花流水春去也”中的“流水”是另一种意境。“人家”是一个小家庭的住所,是亲人相聚的场所,是其乐融融有着欢声笑语的地方。(3)古道西风瘦马
“古道”——是荒寂的,有一种苍凉感。
“西风”——是萧索的,让人的心情衰飒不堪。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瘦马”——因长途跋涉而羸瘦,有一种无力感,疲惫感,辛酸感。
总结:正是这些修饰语让这些普通的表示景物有了非常丰富的味道,我们在诗词曲中称呼这样的词语为“意象”。
(二)理解对比
我们发现这些意象中,既有黄昏的“乌鸦”、萧瑟的“西风”,又有潺潺的“流水”、其乐融融的“人家”,你觉得把这些意味似乎不大一致的意象组合在一起,协调吗?
明确:协调。一三两句的萧索、沧桑与第二句的温馨、明快形成的对比,也正是在对比中,让我们才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秋”的苍凉、萧瑟。
四、探究“天涯”意象,进一步体味情感
(一)研读“天涯”意象,感知“天涯”之远
问:诗人在一连用了九个意象之后,情感犹如烟花一般终于爆破了。我们看看哪个词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明确:“断肠”或“断肠人”。什么意思?形容极度悲伤的情况。为什么会这么悲伤呢? 夕阳:当炎炎红日变成“夕阳”这个称呼之时,也代表着天要黑了。
西下:下,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在古代科学还非常不发达的时代,人们还不太懂得地球绕着太阳转的道理,大家能否猜猜人们所看到的“夕阳”往西走是在在干什么呢?(回家);连太阳都能回家,可是人呢?(“在”天涯——天涯,指天边,也就是很远的地方)
在:老师觉得这个词太普通了,反正诗人漂泊在外,浪游天涯。能不能将这个“在”换成“游”字?(不可以,“游”字不能非常明确地传达出诗人的愁绪,或许让我们想起了愉快的旅游。而“在”是一个静态的词,连太阳都能移动,能够回家,而断肠人在那里没有动,黄昏来临,将何去何从啊!)“在”所表达的是一种静止的状态。王维也在九月九日想起了远在华山之东,也就是他老家的兄弟们——“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里的“在”和这个“在天涯”的“在”非常相似。
天涯:字面理解是指非常遥远的地方。(我们常用 “天涯海角”比喻极远的地方。从视
觉的角度来讲,非常广阔。而人就会变得非常渺小,孤零零的感觉。加上“夕阳西下”的背景,显得非常悲凉。)而当人在“天涯”的时候,最容易想家。
(二)介绍作者,升华主题
马致远(约1251—1321),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大都(今北京)人。马致远以字“千里”,晚年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马致远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同称“元曲四大家”,是我国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他年轻时热衷功名,有“佐国心,拿云手”的政治抱负,但一直没能实现,在经过了“二十年漂泊生涯”之后,他看透了人生的耻辱,遂有退隐林泉的念头,晚年过着“林间友”、“世外客”的闲适生活。
五、课堂小结
虽然这首曲子是作者所写的“断肠人”的情感,但它激起的却是我们每个人的共同的情感。尽管我们每个人未必是浪迹天涯的游子,但在生命的长河中,谁又不是一个流浪者呢?
当代诗人于坚说“21世纪是一个‘漂泊’的时代”,也就是做我们每个人最起码都是或都应该是一个精神的漂泊者,真是“同是天涯沦落人”啊!
六、作业安排
1、背诵并默写本首小令;
2、抄写重点字词、词意;
3、将这首小令改写成一首现代散文。
《天净沙·秋思》剖析之我见 篇5
从题目“秋思”来看,其意应为秋天的思绪,由此可以捕捉到一些信息,本文应是运用了借景抒情的写法。在学生们一致认可的前提下,我顺势让学生们从诗中寻找出写景与抒情的诗句。
我问道:“景物描写需要抓住景物的特点,请同学们看看《天净沙·秋思》抓住了景物的什么特点,为什么要突出这样的特点?”
学生纷纷发言:“突出了悲凉凄苦的特点,为‘断肠人在天涯一句作铺垫,从而表现了一个长期飘零在外的游子的思乡之情。”
“好!”我脱口而出,并为之鼓掌。
话音未落,一位学生猛然站起。
“老师,‘小桥流水人家又怎会体现‘悲凉凄苦这一特点呢?”
顿时,全班鸦雀无声,情形急转直下。
“是呀,‘小桥流水人家确实没有给人一种‘悲凉凄苦之感,那么它又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呢?”我打破了僵局。
“温馨……温暖……”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说。
“那是否与另外两句所表现的感受矛盾,该作何理解?”
同学们陷入了沉思。
几分钟过后,一位同学缓缓地举起了手。
“在外漂泊的游子看到温暖的小家,更能引起思乡之情。”
“哗”,雷鸣般的掌声顿时响起,经久不息。
掌声中,我做了个总结:“作者为了表现游子的思乡之情,运用了景物烘托的手法。分三步走:首先,游子见到秋天中的荒凉之景,思乡之情油然而生;然后,看到温暖的‘小桥流水人家,思乡之情进一步加深;最后,‘夕阳西下,再一次渲染了这种悲凉的气氛,让游子不得不产生浓厚的思乡情绪,可谓是欲罢不能。”
掌声再次响起,震耳欲聋!
浅析《天净沙.秋思》教学论文 篇6
原文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一幅古老的水墨画跃然纸上。孤苦的藤枝,蔓延缠绕在饱经风霜的老树上,时不交运的昏鸦,催人心魄,营造了秋日黄昏悲切凄凉的气氛。安静的小桥,等待着凝成冰镜的流水,炊烟飘飘的人家,似喜似愁,以静谧、安详、温馨的气息衬托旅人对家乡对亲人的牵挂与漂泊异乡的孤苦与寂寥。残留的古道通向远方,萧萧的西风吟唱着仕途失意之苦,是何等难耐的悲凉!夕阳斜挂在山头欲落还留,瘦弱的马驮着全部的家当,载着疲倦的旅人,孤独的前行。这短短的28个字,将不同的景物和谐地融为一体,情景交融,伏着千万缕惆怅的思绪,和着复杂难言的心境,令人潸然泪下,泪悲情一悲。
这是元散曲家马致远最为著名的一首小令,堪称“秋思之祖”作品内容简单、普通,共计28字五句。而作者却以惊人的语言表现力,生动的描述了一幅秋郊黄昏萧瑟凄凉的行旅图景,淋漓尽致地传达出漂泊羁旅的游子心,给人一种
意境深远的韵味,令人回味。
这首小令之所以活得如此高的赞誉,归咎于作者自身的经历,马致远早年热衷于功名,曾长期漂泊天涯,一身几乎都过着一种漂泊无定的生活,饱尝了羁旅之苦。这首《秋思》作者借“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些意象,写出了在失意文人眼中,本来就是一些易于让人愁思和一触即发的秋色,加之时值黄昏,天涯孤客行在旅途,不能不由眼前这种满目清瑟之景想到他一生仕途的失意和漂泊羁旅的愁苦而在心头蔓上愁思万屡。所谓:秋到心上成为愁,易使人悲叹。
这正是这首小令技法凸显之处,他能将一腔愁肠,借助几个名词且倾述与笔端。
其次,《天净沙.秋思》在艺术表达效果方面也有着独特之处。
第一,静景与动景的相映
成功的运用了映衬技巧。作者将许多相对独立的事物同时纳入一个画面之中,从而形成动与静、明与暗、背景与主体的相互映衬。如:处于动态中的“流水”,与处于静态中的“小桥”、“人家”相映衬,更显出环境的幽雅。“西风”与“古道”相映,是道路更见苍凉。在作者勾勒的秋景图上,一面是“枯藤”、“老树”、“昏鸦”在秋风萧飒中一派昏暗;一面是落日的余晖给“枯藤”、“老树”、“昏鸦”涂上了一抹
金黄的颜色;“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适得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从整体构图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但人是主体,景物是人活动的背景,把背景写充分了主题就被烘托出来了,这正是文学艺术表达效果的独特之处。
第二、景色与情思的相融
古人说:“凡景语,皆情语”。作品除了最后一句外,全部是景语,而字字都是扣着“情”来写的。这就是这首小令文学艺术表达效果上另一动人之处。
这首小令在构思上比较独特,以景写情,情融与景。前三句没有提及抒情主人公,但每一个景物细节都意味着他的存在,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是他眼中所见;“古道”是他的经行地;“瘦马”是他所骑;而“西风”正吹在他的身上。这些细节联结在一起,就会出现这样一个意境:一个秋日的黄昏,荒凉的古道上,西风劲吹,落叶纷飞;道旁,缠着枯藤的老树上,鸦雀已经回巢,不时地啼叫几声,不远处,在小桥流水近旁的稀疏村舍里,人们正在准备着晚餐,炊烟缕缕,这时,一个人牵着一匹瘦马独自缓缓行进在古道上。看来,这个异乡人,他将投宿何方呢?表达了无限悲秋之情,十分深刻。自然景物本来是没有思想感情的,但当诗人把这些客观事物纳入其中并赋予了感情色彩,让其与人的思想融为了一体。
七年级《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 篇7
一、导入新课:
刚才,我们随着白居易领略了西湖早春的明媚春光。现在,我们再随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辛弃疾领略农村夏夜的清新景色吧。
二、作者简介:
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他写的许多词都跟当时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有关。由于他力主抗金收复失地,跟当政的投降派发生矛盾,曾两次罢官。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情怀,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苏辛”。
这首词是他罢官后隐居的一次夜行经历,比较容易读懂。词牌下原有小题:“夜行黄沙道众”。黄沙,即黄沙岭,在上饶西部。诗中描写农村夏夜的优美景象,抒发诗人的闲适心情。作者长期的农村闲居生活,更使他接近了农村,和农民建立了较深的感情。他一直重视农业生产,同情民间疾苦,因而才写出了这样轻快活泼的农村词。了解这些,我们才能深刻体会到词的妙处。
三、知识简介:
词是一种韵文形式,是配合曲子歌唱的歌词,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又叫“曲子词”“曲词”“乐府”“琴操”。句子的长短随着歌调而改变,因此又叫“长短句”。词按字数多少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三种,58字以内为小令,91字以上为长调,58字以上至90字为中调。其实并无根据,但习惯如此。长一点的词还可以分段,有双调、三叠、四叠之分。这首词有50字,仍属小令,但有两段,故称双调。读双调的词要注意上、下段(又称上片、下片或上阕、下阕)之间的联系。
一,课前背诵
1.老师: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的一颗巨钻,她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妍,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同学们,在你们积累的宋词中,你最喜欢哪一首,能背给大家听听吗 2.学生自由背诵.二.解题初读
1,今天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近宋词,领略它独特的魅力.(板书课题)2,谁来读读题目 从这首词的题目中,你有什么发现(学生自由说,如这首词的词牌名,黄沙道是哪里,整个题目的意思,对作者的了解等)3,下面先听老师来读读这首词(出示这首词,教师范读)4,请同学们自由地练习朗读这首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学生练读,教师巡视指导)5,指名读,正音,齐读.四、研读 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下列问题。等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后,教师明确解答:
1、这首词分上下两片,各写了什么内容? 答:上片:写景。明月初升,山林顿时变得明亮起来,惊动了在枝上栖息的山鹊和蝉;清风吹拂,把它们的叫声
送到夜行人的耳中;田野间弥漫着稻花的香气,水中的青蛙不断地鸣叫;一路上都可以听到出来纳凉的人们在笑谈着今年的丰收。
下片:避雨。乌云骤起,月光消失,天边只剩下几颗暗淡的星,田野变得昏暗了;当词人走到山前时,雨点飘落下来,他知道骤雨将至,想要找个地方避雨。说来也巧,当他急急忙忙转过溪头时,一眼就看到了他过去曾经见过的那家茅店,依然在社林边。(学生自己表述上述内容,不必一致,大致合情即可。)生:齐读
师:很有诗意,这就是加入了想象的原因。同学们再看前面的诗句,作者还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呢?你们能不能借助想象,也能构思出一副美好的画面,然后像老师那样描述一下?试一试,看谁的语言组织得更好? 生:(静心思索后,分别有两生作答。)
师:这两位同学展开自己的想象,为我们描述了一个非常美丽的场景,由此可见,想象产生美丽,我们在品味诗歌之美的时候,一定要大力借助想象。
师:这首诗写得很美,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去读它呢?是不是高昂? 生:舒缓、明快。
师:那么我们来读一遍。生:(齐读)师:前面我们读得那么舒缓,好象怕惊动了什么似的,为什么要读得那么那么轻、那么慢呢? 生:因为写的是静景。
师:写静景为什么要写到惊鹊和鸣蝉呢?
生:也是为了写静景。是为了反衬出农夜的寂静。
师:对,以动写静。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如大家熟知的“推敲”之说。(简介了“推敲”的故事)
师:请同学再次把它朗读一遍。生:齐读。
师:如此清新的夏夜美景,怎不令人心旷—— 生:——神怡
师:可是天气突然发生了变化,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下雨了。师:对,“两三点雨山前”,夏天天气说变就变,而且夏雨多是瓢泼大雨,改为“两三阵雨山前”好不好? 生:(议论纷纷)不行,“阵雨”太大了,让夜里散步的人狼狈之极,哪来喜悦?反而会让高兴之情一扫而空。
师:说得真好,就那么两三点
“豆大”的雨,夜话的人可以不紧不慢地找地方避雨,喜悦悠闲自在之情不言自明。这不,接着往下读诗,诗人喜在—— 生:喜在找到了避雨的地方。
师:对,想什么就来什么。为什么要特意说“旧时”?喜在旧时—— 生:旧时茅店社檐边
师:旧地重游。哟,实在是喜上—— 生:——加喜。师:喜出—— 生:——望外。
师:由此可见,这一部分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出来? 生:喜悦
师:那么请同学们用喜悦的语气把这一部分读一遍。生:(齐读)
[评:抓词句,抓想象,美表达,让学生在品味语言中悟情感,也在品味语言中自觉提炼美化自己的表达。源于语言品味,归于语言运用,学生同时收获的还是一种美的享受。] 师:读得真好,真有滋味。作者借景抒情,展现了农村夏夜的静谧甜美、闲适宜人,表现了作者的喜悦之情,那么同学们再悉心揣摩、慢慢品咏,看那位同学读得最好。生:(全班自由朗读,后来有三个学生依次主动站起进行个人朗读)(师进行简单评说)师:同学们刚才欣赏了这首诗歌,感觉如何? 生:美。
师:对,美在不染纤尘、美得令人心仪。那么,同学们有没有想过怎样去欣赏一首诗歌。生:先要读。师:对,接着呢? 生:理解。师:理解什么?
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师:怎样才能理解呢? 生:要了解诗意。师:如何了解诗意呢?
生:找出诗中所写到的景物。
师:好。同学们不仅读得好,还答得好,总结归纳得也很好。老师也总结归纳了一下。(出示投影并讲读:反复朗读,体会感情;抓关键词,品味语言;读景组画,情景交融。)
师:我们知道了欣赏诗歌的一般方法,那么,我们不妨尝试着自己来欣赏《天静沙 秋思》。同学们对照我所出示的思考题,组成学习伙伴,四人一组,展开讨论。到时,你们选出最强的选手代表你们出来发言,看那组说得最好?好,开始!
(出示投影:
1、这首诗歌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从哪一关键诗句可以体现出来?)生:(开展热烈讨论。)师:准备好了没有? 生:准备好了。
师:哪位同学第一个站起来说?
生:表现了作者伤心欲绝的感情,这可以从“断肠人在天涯”看出。师:“伤心欲绝”用得很好。作者为什么会如此伤心呢? 生:因为他远在天边。
师:你怎么知道他背井离乡,远在天边呢? 生:从“天涯”二字可以看出。师:“天涯”是什么意思呢? 生:天边之意。
师:因为他远在天边,所以才会伤心欲绝,愁思万千,肝肠寸断,哪些景物可以帮助表现作者的伤心之情呢?
生:通过十二种景物,表现了作者的伤心之情。
师:这位同学具有很强的概括能力,但能否把它们一一列举出来呢? 生:(一一列举出各种景物。)师:能否把它组成一个场景? 生(纷纷回答):枯藤缠绕着老树,黄昏时分,上面栖息了晚归的乌鸦 一座小桥横卧潺潺流水之上,波光里映出几户人家的房宇 荒凉的古道上,西风飒飒,一匹瘦马踽踽独行 那肝肠寸断的游子,远在天边遥望着故乡 师:说得真好,太美了。简直重新作了一首现代诗。希望这位同学努力成为一名真正的诗人。师:为什么要用“古道西风瘦马”,而不用“古道清风瘦马”呢?
生:西风吹在人身上有点发冷,肯定会令人心情不愉快,而作者这时心情极度伤感,用这种景物就能很好地衬托出作者此时的心情,清风给人的感觉是一种舒适的感觉,和作者此时的心情明显不相吻合。
师:还有那些景物与前一诗相类,却传达出不同感情。生:(七嘴八舌)甲:“惊鹊”、“鸣蝉”、“蛙声”与“昏鸦”就不同,同时乡村之景,喜与悲却不同。乙:“明月下的别枝”与“枯藤老树”组合成的画面也不同,清新之夜和愁苦的黄昏所表现的感情也不同。
丙:不过,“小桥流水人家”好象很温馨,很感人,不是伤感的。
师:是呀,我们说“枯藤老树昏鸦”和“古道西风瘦马”能使人感受到一种苍凉和伤感,那么“小桥流水人家”插在其间是否协调呢?谁来回答?
生:协调,因为黄昏时分乌鸦归巢,而游子却远在天边,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难以自禁。别人有家,尽享温馨,而自己却有家不可归。那种伤心欲绝之情也就不言自明了。这里又采用了反衬的手法。
师:说得太妙了,比老师说得都要好。同学们把这首诗好好地读一遍,尽量读出那种伤心的感觉,我看哪位同学读得更好。生:(依次有三位同学起来朗读,效果都不错。)
师:作者把我们平时习以为常的景物都寄予了浓浓的情感,可见“笔端无意,人寄悲欢”。世上景物千千万万,但诗人选景一定要选取那些适合所要抒发思想情感的景物。那么我们能否从《天净沙秋思》中抽出一句来和《西江月》重新组合,形成一幅悠闲惬意的画面。你们说选那一句? 生:“小桥流水人家。” 师:你们怎么又和我想得一样,这说明我们的心是紧紧相通的,我还把它们重新组合成了一首新的《西江月》。生:(跃跃欲试,讨论异常热烈)师:老师也组了一首。
(出示投影并吟诵:小桥流水人家,清风鸣蝉鼓蛙,山前村树稻花,明月高挂,丰收人在夜话。)生:(异常热烈的掌声)
师:谢谢掌声,同学们真会鼓励人。你们说我这首诗中的“小桥流水人家”和马致远的《天净沙》中的“小桥流水人家”所体现的感情同不同? 生:不同。
师:对,一个是欢快,一个是悲伤;大家一定要明白,景因情而生,情因景而显,在平常的作文中,我们要学会借助景物描写来体现自己的心理变化,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情感,[评:情感迥然不同的两首诗歌放在一起欣赏,寻找语言上的相通之处,教学设计才能找到迎刃而解的关键所在;而大胆地组合新诗,则是整个课堂设计的亮点所在、高潮之处!] 师:有人说:“品一壶清茶,读一首好诗,是人生的一大乐事。”今天我们共同欣赏学习了这两首好诗,想必已感受到些许生命的愉悦,希望大家在以后的日子里,“读天下美文,做少年雅士”。好不好? 生:(齐声说)好!
师:我更希望大家能够反复涵咏诗歌里蕴藉的深厚意韵,让它溶入我们的生命和灵魂。使我们的笔端也能流淌出些许诗情画意,给我们的人生增添几多美丽飘逸。
天净沙 秋思 篇8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天我来到了西北平原上的沙漠,渐渐地,渐渐地,太阳落了下去。顿时我感觉十分凄凉,望着慢慢黑暗的天空,失去了原来的颜色,是那样的没有生机,我的心也沉了下来。我努力的向前走去,发现前方被枯藤缠绕住的老树上有一个窝,我突然眼前一亮,一只弱小的乌鸦在窝里,乌鸦妈妈应该要回来了吧。果不其然,过了一会儿,一只乌鸦带着那少的可怜的食物,给在窝里的小乌鸦喂食。我心里不禁感慨道:“乌鸦的母爱真是伟大啊”!
我接着向前走去,发现前方竟有一座小桥,我走上前去,捧了几口水喝,才发现水是这样的甜。小桥下那潺潺的流水流向天边,在晚霞的照耀下分外美丽。我向着水流的方向望去,看到了几缕炊烟,仔细观察才知道,原来那里还有几户人家正在做饭,让我不禁想起了童年时期,妈妈教我的启蒙一首诗句: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但是我现在怎么也看不到花,走在荒凉的年代久远的石头路上,只能感受到萧瑟的秋风吹着我的脸庞。这时我隐隐的看到了一位游子,骑着一匹消瘦的老马在古道上缓缓的前进着,速度是那么的慢,好像每走一步,都在原地踏步。从那失落的眼神中看到的满是怀念那位体弱多病老老母亲的落寞!可是他的那位老母亲何尝不是每天每夜的思念着他呢!
作文 天净沙.秋思 篇9
“呀,呀”,一只老鸦在天上盘旋
最后,无可奈何地回了那摇摇欲坠的“家”
树枝一阵颤动
似乎发出了最后的叹息
小桥流水人家
这里那曾经碧绿的水池哪去了?
无人回答
只有大自然在痛苦的呻吟
小桥人家的美景已随流水的消失“去了”
古道西风瘦马
一阵西风把黄沙卷上天空
古道上烟雾迷漫、沙尘肆虐
一匹瘦骨嶙峋的老马
在苦苦寻找记忆中的绿地
断肠人在天涯
大自然在受辱后愤怒了
滔滔的洪水、飞泻的泥石、漫卷的黄沙
一夜之间
又有多少断肠人浪迹天涯
《天净沙·秋思》扩写 篇10
枯干的滕蔓缠绕着苍老的大树,树上栖息着一群黄昏归来的乌鸦,一群乌鸦仰天长吟,仿佛是在唱着一首悲催的秋之歌。那沧桑悲惨的声音啊!让大树潸然泪下。枯藤一圈又一圈的缠绕着,显出更深,更浓的秋意。
一座小桥横跨在小溪上,溪水潺潺地流向远方——几座冒着炊烟的人家。小桥上的行人来来往往,个个都低着头,他们留的泪水都是因为思念家乡啊!那米饭的香味,顺着汩汩的溪流,顺着瑟瑟的秋风飘过来……
一位面如土色的旅人正骑着一匹骨瘦如柴的马儿,顶着寒风,奔波在荒凉的古道上,孤身漂泊。
《天净沙·秋思》古诗赏析 篇11
一、以景托情,寓情于景,在景情的交融中构成一种凄凉悲苦的意境。
中国古典诗歌十分讲究意境的创造。意境是中国古典诗歌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它的本质特征在于情景交融、心物合一。情与景能否妙合,成为能否构成意境的关键。清王夫之《萱斋诗话》曰:“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王国维《人间词话删稿》云:“一切景语皆情语也。”马致远这首小令,前四句皆写景色,这些景语都是情语,“枯”“老”“昏”“瘦”等字眼使浓郁的秋色之中蕴含着无限凄凉悲苦的情调。而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作为曲眼更具有画龙点睛之妙,使前四句所描之景成为人活动的环境,作为天涯断肠人内心悲凉情感的触发物。曲上的景物既是马致远旅途中之所见,乃眼中物。但同时又是其情感载体,乃心中物。全曲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妙合,构成了一种动人的艺术境界。
二、使用众多密集的意象来表达作者的羁旅之苦和悲秋之恨,使作品充满浓郁的诗情。
意象是指出现在诗歌之中的用以传达作者情感,寄寓作者思想的艺术形象。中国古典诗歌往往具有使用意象繁复密集的特色。中国古代不少诗人常常在诗中紧密地排列众多的意象来表情达意。马致远此曲明显地体现出这一特色。短短的二十八字中排列着十种意象,这些意象既是断肠人生活的真实环境,又是他内心沉重的忧伤悲凉的载体。如果没有这些意象,这首曲也就不复存在了。
与意象的繁复性并存的是意象表意的单一性。在同一作品之中,不同的意象的地位比较均衡,并无刻意突出的个体,其情感指向趋于一致,即众多的意象往往共同传达着作者的同一情感基调。此曲亦如此。作者为了表达自己惆怅感伤的情怀,选用众多的物象入诗。而这些物象能够传达作者的内心情感,情与景的结合,便使作品中意象的情感指向呈现一致性、单一性。众多的意象被作者的同一情感的线索串联起来,构成一幅完整的图画。
意象的繁复性与单一性的结合,是造成中国古典诗歌意蕴深厚、境界和谐、诗味浓重的重要原因。
古典诗歌中意象的安排往往具有多而不乱,层次分明的特点,这种有序性的产生得力于作者以时间、空间的正常顺序来安排意象的习惯。
今天有人称马致远的这首《天净沙·秋思》为“并列式意象组合”,其实并列之中依然体现出一定的顺序来。全曲十个意象,前九个自然地分为三组。藤缠树,树上落鸦,第一组是由下及上的排列;桥、桥下水、水边住家,第二组是由近由远的排列;古驿道、道上西风瘦马,第三组是从远方而到目前的排列,中间略有变化。由于中间插入“西风”写触感,变换了描写角度,因而增加了意象的跳跃感,但这种跳跃仍是局部的,不超出秋景的范围。最后一个意象“夕阳西下”,是全曲的大背景,它将前九个意象全部统摄起来,造成一时多空的场面。由于它本身也是放远目光的产物,因此作品在整体上也表现出由近及远的空间排列顺序。从老树到流水,到古道,再到夕阳,作者的视野层层扩大,步步拓开。这也是意象有序性的表现之一。
三、善于加工提炼,用极其简练的白描手法,勾勒出一由游子深秋远行图。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小令中出现的意象并不新颖。其中“古道”一词,最早出现在署名为李白《忆秦娥·箫声咽》词中“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宋张炎《壶中天·扬舲万里》词中也有“老柳官河,斜阳古道,风定波犹直”。
董解元《西厢记》中有一曲【仙吕·赏花时】:“落日平林噪晚鸦,风袖翩翩吹瘦马,一经入天涯,荒凉古岸,衰草带霜滑。瞥见个孤林端入画,蓠落萧疏带浅沙。一个老大伯捕鱼虾,横桥流水。茅舍映荻花。”其中有六个意象出现在马曲之中。
又有元代无名氏小令《醉中天》(见《乐府新声》):“老树悬藤挂,落日映残霞。隐隐平林噪晓鸦。一带山如画,懒设设鞭催瘦马。夕阳西下,竹篱茅舍人家。”也有六个意象与马曲相同。
十分明显,《醉中天》是从《赏花时》中脱化而来,模拟痕迹犹在,二曲中出现的意象虽与马曲多有相同之处,但相比之下,皆不如《天净沙·秋思》纯朴、自然、精练。
马致远在创作《天净沙·秋思》时受到董曲的影响和启发,这是无疑的,但他不是一味模仿,而是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与审美目光进行了重新创作。在景物的选择上,他为了突出与强化凄惨凉悲苦的情感,选取了最能体现秋季凄凉萧条景色,最能表现羁旅行人孤苦惆怅情怀的十个意象入曲,将自己的情感浓缩于这十个意象之中,最后才以点晴之笔揭示全曲主题。他删了一些虽然很美,但与表达的情感不合的景物。如茅舍映荻花,落日映残霞,一带山如画,使全曲的意象在表达情感上具有统一性。
在词句的锤炼上,马致远充分显示了他的才能,前三句十八个字中,全是名词和形容词,无一动词,各种景物的关系以及它们各自的动态与形状,全靠读者根据意象之间的组织排列顺序以及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把握。这种奇妙的用字法,实在为古之所罕见,温庭筠《商山早行》中“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与马曲用字法相似,但其容量仍不如马曲大。马曲用字之简练已达到不能再减的程度,用最少的文字来表达丰富的情感,这正是《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艺术上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四、采用悲秋这一审美情感体验方式,来抒发羁旅游子的悲苦情怀,使个人的情感获得普遍的社会意义。
悲秋,是人们面对秋景所产生的一种悲哀忧愁的情绪体验,由于秋景(特别是晚秋)多是冷落、萧瑟、凄暗,多与黄昏、残阳、落叶、枯枝相伴,成为万物衰亡的象征,故秋景一方面确能给人以生理上的寒感,另一方面又能引发人心之中固有的种种悲哀之情。宋玉首开中国以悲秋为主要审美体验形式的感伤主义文学先河,他通过描写秋日“草木摇落而变衰”的萧瑟景象,抒发自己对人生仕途的失意之感,而且他将自己面对秋色所产生的凄苦悲凉的意绪形容成犹如远行一般,“僚僳兮(凄凉),若在远行”,“廓落兮(孤独空寂),羁旅而无友生”。这就说明悲秋与悲远行在情绪体验上有着相同之处。宋玉之后悲秋逐渐成为中国文人最为普遍的审美体验形式之一,而且将悲秋与身世之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便是一例。马致远这首小令也是如此。虽然曲中的意象不算新颖,所表达的情感也不算新鲜,但是由于它使用精练的艺术表达方式,表达出中国文人一种传统的情感体验,因此它获得了不朽的生命力,可以引起后世文人的共鸣。
【七年级《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天净沙秋思》教案设计05-30
《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方案06-25
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资料10-19
天净沙秋思小学07-06
4 天净沙 秋思 教案07-05
天净沙秋思解析07-06
《天净沙秋思》原文08-09
《天净沙秋思》扩写12-09
8下《天净沙·秋思》模题10-17
天净沙秋思赏析400字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