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下《天净沙·秋思》模题

2024-10-17

8下《天净沙·秋思》模题(通用15篇)

8下《天净沙·秋思》模题 篇1

8下《天净沙·秋思》模题汇编

14闵行一模

阅读下列元曲,完成第6—7题(4分)

天净沙秋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6.两首元曲表现了不同的心境,《天净沙秋》是____________________,《天净沙秋思》则是________________。(2分)7.对两首元曲理解不正确的是()(2分)... A.两首元曲都着力描绘秋天黄昏时的景象。B.开头两句撷取了六个名词来表现秋意。C.“飞鸿”与“西风”都增添了明丽与动感。D.都不着一个“秋”字,却都写尽了秋意。

6.(1分)热爱(1分)悲凉 7.(2分)c

15嘉定、宝山二模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第6—7题(4分)

甲: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百草红叶黄花。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6、两首元曲的曲牌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7、(1)两首元曲都描写了□□的形象。(用原曲词语回答)(1分)

(2)乙曲除了写景以外,还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6.(1分)天净沙

7.(3分)(1)老树(1分)(2)(秋天里)游子(悲凉的)情思(2分)

8下《天净沙·秋思》模题 篇2

模糊性是语言的自然属性。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理论认为, 人们对事物的认知是一个范畴化的过程。它认为, 范畴具有“核心”和“边缘”, 在对事物进行范畴化的过程中, 通常在相邻的两个阶段之间总会有一个中间范畴存在, 这就导致了“边界模糊”。认知过程中的边界模糊体现在语言的表层就产生了模糊的语言形式。本文结合原型范畴理论, 试从具有典型模糊性的中国古诗为例, 解释人们是怎么通过认知机制来生成和理解古诗的模糊美。

二、《天净沙·秋思》中语言的模糊性

元曲《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是马致远的杰作, 该曲虽简洁短小, 五句二十八个字, 却充分体现了语言的模糊性。这首小令语言上的模糊性体现在三个方面:语义模糊, 句法模糊, 意象模糊。

(一) 语义模糊

语义模糊是指词语的语义自身具有不确定性。在这首小令中, 有这样几个形容词:枯、老、昏、小、流、古、西、瘦。藤是枯的, 树是老的, 天色是昏暗的, 桥是小的, 水是流动的, 道是古老崎岖的, 风是从西边刮过来的, 马是瘦骨嶙峋的。形容词一般被视为模糊词语。这些描述性形容词可突出景色的悲凉。这种带有强烈倾向性感情色彩的语言, 正是用模糊笼统的描述让人联想到树是长年累月的风吹日晒雨打变枯老了, 马是由于长期奔波劳累而瘦弱的, 这就使读者对诗人所表达的秋思悲愁产生共鸣。但是同样是因为这些形容词的模糊性让不同的读者有这不同程度的感受。

(二) 句法模糊

句法模糊是指句子表层不借用任何语法手段来表达词语之间的语义关系。英语利用形式上的衔接和连贯表达语义, 而汉语在句子表层结构偏重体现意合, 没有英语中的数、时态以及格的变化, 所以汉语在句子表层容易呈现语义的模糊。这种形式上的模糊, 造成其确切意义待定, 主观性大。在这首小令中, 前九个意象的数量都是模糊, 没有说明“枯藤”到底有几根, 也没有指出到底有多少个人家。此外, 这九个意象只是完全独立的名词, 它们之间没有任何语法形式上的衔接, 九个意象之间的空白关系完全依靠读者自身的想象能力。正是这种省略结构, 使语言具有了模糊性。

(三) 意象模糊

意象模糊是指在文学作品中作者为了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而利用抽象的语言对事物进行描述。而不同的读者对相同的意象会有不同的见解。在《天净沙·秋思》中, 诗人注重对景物的描写和秋思气氛的渲染。从“枯藤”“老树”到“西风”“瘦马”, 这些意象虽然简单却引人遐想:枯藤有几枝, 是缠绕在树干上还是在树枝上;老树是粗是细;乌鸦有多少;小桥是石砌的还是独木桥;人家有几户, 有没有炊烟升起;道有多么崎岖;马究竟有多瘦。这些意象都寄托了诗人秋思漂泊之愁, 而在不同的读者眼中对这些意象的理解程度却不同。

三、诗歌语言模糊性的认知机制

(一) 原型范畴理论

在认知语言学中, 范畴是指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会按照事物的属性特点对事物进行分类。原型范畴理论强调事物即便在同一个范畴内它们的地位也不相等。完全具备该范畴属性特征的成员被称作是典型成员, 而特征欠缺远离原型的成员便是边缘成员。如在鸟的范畴中“麻雀”就被视为典型成员, 而“鸵鸟”等则被视为边缘成员。

(二) 诗歌模糊性的成因

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 人们不仅会对具体的事物进行范畴化, 甚至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也会无意识地进行范畴化。原型范畴理论认为一个范畴具有“典型”与“边缘”之分。由此看来, 语言形式中词语的意义也不能完全用一组语义特征来解释, 其语义成员之间的典型性也不尽相同。这就为解释语义的模糊性提供了认知基础。语义范畴的模糊性主要是因为语义成员之间隶属性上存在差异和范畴边界的不确定性, 即存在两种模糊性:范畴边界的不确定性及范畴成员在隶属度上的差别。处在范畴中心处的成员的特点是清晰的、典型的;越是偏离范畴中心的成员, 它们所具有的模糊性就越高, 与之相对应的表达形式上词语的模糊性也就越高。如“枯藤”的“枯”就具有模糊性, 人们内心都有一个“枯”的范畴, “枯”的程度也因人不同。再如, “老树”中的“老”字, 其实和“少”在意义上两者同属于一个语义连续体, 代表这个语义连续同一连续体的两个极端。在这两个极端之间还可以有许多表示不同老少程度的词, 每个词之间的准确分界线是很难划分的, 这就造成了“老”字表达意义的模糊。

范畴是以原型成员为中心, 通过家族相似性原则不断向外扩展和延伸的。句子结构的范畴化过程也具有这种延展性。以“主语+谓语+宾语”为中心成员和原型样本, 以其他的句子结构为边缘成员不断向外扩张。而句式则是以陈述句为中心成员和原型样本, 以疑问句、感叹句、省略句等为边缘成员向外扩张。在《天净沙·秋思》的前三句中有九个意象, 九个名词短语 (可以看成主语或者宾语) , 但是这些名词短语之间没有任何动词充当谓语。这种省略的结构恰好留下空白, 给予读者想象的空间。由“中心”到“边缘”之间的中间范畴, 造成了边界的模糊, 但却很容易让读者联想到这样的画面:天色将暗, 一只乌鸦停落在一棵被几枝枯藤所缠绕的老树上。老树的旁边还有一条弯弯的拱桥。桥下流水不息。在不远处还有几户人家。与此相对, 在风中, 太阳即将西沉, 一匹瘦瘦的马儿和主人站在一条古老的小路上。主人面色憔悴, 像是在思念着什么。由于不同人的认知能力不同, 对这幅景色的理解和感悟程度也会不同, 这就形成了诗歌的模糊美。

原型范畴理论对帮助人们理解诗歌的意象模糊之美也起着作用, 即原型象征意义的向心力作用, 也就是指核心的意象。而原型象征意义的发散作用就是诗歌的意象之美。例如, 马的原型在人们心目中是健壮的、结实的, 而在诗人的描述下这匹马已经变得瘦骨嶙峋, 位于一个边缘的位置。而正是从它的原型象征意义出发让人联想出这匹马是不是因为经常在长途奔波, 营养不良而变得瘦骨嶙峋。这是不是又反射出了游子漂泊落魄的生活呢?再如, “夕阳西下”中的“夕阳”, 太阳在人们的心目中通常是圆形的、圆满的, 既然在诗人笔下的太阳已经变成残缺的、昏暗的, 位于事物发展的末端, 说明“夕阳”在“太阳”这个语义场中处于边缘的位置, 由此读者可以推断出此时的太阳肯定不是出在上升的位置, 也不是耀眼夺目的, 而是正在慢慢下落, 光辉也逐渐的暗淡, 这就很容易引发读者的无限感慨和惆怅之情。意象是诗歌的灵魂, 而意象的模糊之美正是有原型核心的象征意义向外发散折射出来的, 能够让读者通过自己的视野充分地理解和体会。

四、结语

诗歌是语言模糊性的典型代表。它往往表达着诗人的真情实感, 而正是情感的复杂性决定了诗歌语言的模糊性。原型范畴理论提出范畴具有“核心”和“边缘”这个事实, 强调范畴内成员的关系是不平等的, 这正为从认知角度解释诗歌在语义、句法和意象上的模糊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从原型范畴理论的视角通对《天净沙·秋思》中语义、句法、意象三个层次的模糊性成因进行了探析。但是原型范畴理论有时会显得过于抽象, 因为“原型”的概念很难得到客观的界定, 这样在分析时候就难免会带有主观色彩, 这些问题都有待于继续完善。

摘要: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客观属性。本文结合原型范畴理论, 通过对《天净沙·秋思》的分析, 以便解释中国古诗的模糊性的认知动因。

关键词:模糊性,原型范畴理论

参考文献

[1]牛保义.认知语言学经典文献选读[M].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8.

[2]张娇.从原型范畴理论和语义场理论解读中国古诗词的意象之美[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 2005 (1) .

[3]童晓燕, 龚晓斌.原型范畴理论与语言的模糊性[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 2009 (6) .

[4]顾正阳.古诗词曲英译美学研究[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6.

8下《天净沙·秋思》模题 篇3

一、隐喻

在现代认知语言学的推动下,我们对隐喻的认识已经从单纯的修辞手段,演变为认知方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概念隐喻的概念,即人们通过已知的、具体的事物来感知和认识未知的、抽象的事物,前者称为源域,后者称为目标域。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以高度凝练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表达,将作者丰富的情感表达得酣畅淋漓。“隐喻与诗歌同质,隐喻本身就是小型的诗歌。语言作为诗人的材料,隐喻是诗人突出语言自身,语言为自己而存在的结果。”我们在解读诗歌时,常说诗歌的本质是“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这里的“物”和“景”其实就是源域,而“志”和“情”则是隐喻化了的目标域。因此,可以说诗歌的本质就是隐喻,隐喻性是诗歌的本质属性。

二、《天净沙·秋思》

《天净沙·秋思》是元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一首著名散曲。全曲共5句,28个字,语言凝练,内容丰富,被誉为“秋思之祖”。全曲共塑造了12个意象,采用意象并置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凄凉的深秋夕照图,真切表达了游子心中的孤苦与失落。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这样评价这首小令:“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这首小令完美诠释了“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创作理念。

三、意象解读

(一)意象

意象,即“意”与“象”的结合。“象”就是诗人在诗歌中呈现的物与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托物言志”中的“物”,和“借景抒情”中的“景”。“意”就是诗人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也就是所言之“志”和所抒之“情”。因此,意象就是诗人所描绘的可以抒发个人情感的客观景物,是诗人情感的载体,是诗歌的诗眼与灵魂。

在《天净沙·秋思》这首元曲中,诗人共描述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和“天涯”这12个意象。单靠这12个名词构成的意象,将诗人漂泊在外,思念故土,失落孤寂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二)存在链隐喻体系

Lakoff &Turner指出,人类的认知经验里存在两个基本的隐喻体系:存在链隐喻体系和事件结构隐喻体系(the Event Structure Metaphor)。前者解释我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即在客观世界中,各个事物如何相互联系,如何构建我们的认知世界。后者解释我们对客观事物的状态、所发生的变化的认识,即我们如何理解事物的状态及事物所发生的抽象的动态变化。

Lakoff & Turner将客观世界的事物分为五级,从高到低分别为:人类、动物、植物、复杂个体(complex objects)、自然物体(natural physical things)。其中,人类不仅指具体的人,还包括人的性格和想法;复杂个体是指有一定结构特征和功能行为的物体;而自然物体是指有自然物理特征和自然物理行为的物体。存在链本身不具有隐喻性,但当我们用其中一个层级的概念来理解另一个层级的概念时,就产生了隐喻。

(三)“存在链隐喻体系”下的意象解读

我们把《天净沙·秋思》中的12个意象按照存在链中的层级进行归类划分,见表1。

由表1可知,这十二个意象分布均衡,可见马致远在选取意象时定是费尽心思,反复琢磨,才得以让这首小令流传千古,被誉为“秋思之祖”。

之前在解读这首诗时,通常是采取逐句理解的方式:第一句“枯藤老树昏鸦”勾勒了暗淡萧条的深秋晚景,第二句“小桥流水人家”描绘了安逸雅致的农家小景,这两句形成对比,突出了“夕阳西下”时流落异乡的“断肠人”对家乡的思念。现在,我们尝试打破句子的界限,根据存在链的归类划分来解读这些意象的隐喻意义。

首先,从“动物”这一级的意象分析,这其中包括“昏鸦”和“瘦马”两个意象。在这两个意象前,诗人都特意加上了一个描述性的形容词,而这些形容词都共同传递了一个信息,那就是“迟暮之年”,“精力不佳”。结合创作背景,马致远在创作这首小令时,已年过半百,仕途失意,过着漂泊的生活,可知诗人看似在写景,其实所写之景皆指年事已高的“断肠人”。也就是说,用“动物”来隐喻“人类”。

其次,植物层级的“枯藤”和“老树”,以及分布于“复杂个体”和“自然事物”层级的“古道”“西风”“夕阳”“天涯”,都是在隐喻诗人萧条落寞的人生境遇。“昏鸦”待在已无生机的“枯藤”和“老树”上;“古道”上尘土飞扬,“西风”萧瑟,太阳也已下山。这一切仿佛都在诉说着诗人的遭遇:他年事已高,仕途失意,郁郁寡欢,无法实现心中抱负,人生已暗淡无光。也可以说是通过“复杂个体”和“自然事物”来隐喻“人类”。

最后,“小桥”“流水”“人家”这几个跨层级的意象,共同隐喻了温馨淳朴的家庭生活,暗指作者内心对这种田园家庭生活的憧憬与向往。这里同样是通过“复杂个体”和“自然事物”来隐喻“人类”。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存在链隐喻将客观事物分为五个等级,具有一定的可取性,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我们认识世界和表达思想的规律。对于“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的诗歌而言,其实本质上就是用下面四个层级的事物来隐喻第一个层级中人的想法和感情。

四、意境解读

在《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中,就诗人所创作的意境而言,文学家们从不同的角度做过赏析和解读。在本文中,我们尝试用Fauconnier & Turner提出的“合成空间”理论来对这首小令中的意境进行分析和解读。

nlc202309081317

(一)意境

意境是指艺术创作产生的有独特意蕴,让人回味无穷的艺术境界。王国维先生在其《人间词话》中写道:“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当然,词和诗在一定程度上是相通的。如果说意象是诗歌的灵魂和诗眼,那么意境就是意象的升华,是虚与实的结合,是情与景的交融。而诗歌意境的建构是建立在意象的基础上,是以隐喻为工具和手段。这一点也进一步证明了诗歌的隐喻性。

(二)合成空间

Fauconnier&Turner提出了“心理空间”(mental space)这一说法。他们认为心理空间不属于域的范畴,但却是由域构建的。在源域和目标域之上,还有一个“类属空间”(generic space),这个空间对源域和目标域的共性进行了抽象综合,而“合成空间”则是基于源域和目标域的“输入”(input),对类属空间的具体化。隐喻正是“合成空间”的结果。如图1所示。

(三)“合成空间”理论下的意境解读

在意象解读中,我们把意象划分为5类,并根据“合成空间”理论,对这些意象的隐喻意义,也就是意境的创设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先来分析“动物”层级所构成的隐喻成因。动物层级中所涉及的意象是“昏鸦”和“瘦马”,他们隐喻的是作者,也就是诗中的“断肠人”。在类属空间中,源域和目标域共同生成的概念包括“年龄”“精力”“身心状况”等。结合作者当时的际遇,不难得出这样的“合成空间”,诗人就像这“昏鸦”“瘦马”一般,年事已高,精力匮乏,身心俱疲。

其次,我们来分析植物层级的“枯藤”和“老树”,以及分布于“复杂个体”和“自然事物”层级的“古道”“西风”“夕阳”“天涯”是如何建构隐喻意境的。前面已说明它们都是隐喻诗人当时落寞失意的人生际遇。在类属空间中,源域和目标域共同建构了包括“时间”“时令”和“状态”等概念。在“合成空间”中我们得到的隐喻意境就是:年事已高的诗人,在一个秋季的傍晚,站在秋风瑟瑟的破败古道上,思念故土。此情此景映射出他对现实环境的不满,对自己已风烛残年还依然颠沛流离、漂泊在外的人生际遇的感慨。如图2所示。

最后,我们来看“小桥”“流水”“人家”这几个跨层级的意象。它们与目标域一起,共同在“类属空间”构建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等概念,隐喻温馨闲适的田园家庭生活,与作者的境遇形成反差,暗指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对平静家庭生活的渴望。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Fauconnier&Turner的“合成理论”可以帮助我们从认知角度分析诗歌所创设的隐喻意境,让我们不仅理解了诗歌的意境,更明白了这样的意境是如何在我们的认知系统中形成的,同时也进一步证实隐喻性是诗歌的本质属性。

五、结语

《天净沙·秋思》是对诗人马致远真实处境和心境的写照。他当时年事已高,仕途无望,漂泊异乡,心中既对自己的人生际遇感到悲凉,又无限思念故土,对闲适的家庭生活充满向往。这一主题思想是通过多个具有隐喻意义的意象所构建的意境塑造的。因此,可以说,隐喻是诗歌的本质,使诗歌在结构上完整,在内容上统一。

同时,我们发现,Lakoff &Turner的“存在链隐喻体系”和Fauconnier&Turner的“合成理论”在分析诗歌的意象和意境上可以相互配合、补充,较好地诠释诗歌“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的隐喻性,同时又对其所创设的隐喻意境的成因分析提供了理论支撑。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外国语学院)

天净沙 秋思 篇4

1、通过反复诵读,能正确说出作者寄寓的思想感情,《天净沙 秋思》简案(网友来稿)。

2、通过画面的赏析,准确描述曲中表现的形象,体会形象中蕴涵的意境。

3、通过对比阅读,学习用具体的意象表达抽象的感情的方法。

4、多渠道引导学生品味写景语言,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感悟诗情之能力。

5、学生领会和学习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提供了极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课例。

教学重难点:游子思乡之情,羁旅之思。

教学目标:通过阅读欣赏这两首古诗,培养学生的古诗朗读能力,学会如何阅读欣赏古代诗歌。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课时数:一课时

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可由秋天的诗词导入(如刘禹锡的《秋词》等),初中一年级语文教案《天净沙 秋思》简案(网友来稿)》。或由学生描述秋天的景色导入。

(二)朗读这首词

可通过自由读、默读、赛读、有感情地朗读等方式进行

(三)背诵这首词

(四)学习小组讨论、探究这首词

1.这首词写了哪些景色?

2.作者在这首词中蕴涵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这首词的独特之处(如色彩的搭配等)

4.点明这首词的主旨句是什么?

5.品味文中的语言。

6.分析文章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五)拓展:

1.可提起笔来补充内容,扩写《天净沙》,也可拿起画笔来画。

2.比较阅读:引刘禹锡《秋词》其一,与《天净沙 秋思》进行比较。

(六)作业:

天净沙 秋思作文 篇5

村口的那棵老树犹如一位迟暮的老人,孤单而寂寞地在夕阳的余辉下站立。枯萎的藤缠绕在老树上,爬升的球杆已走向生命的终结。这是我在片荒凉的土地上行走这么久以来看见的第一个村庄。乌鸦扑楞楞飞过,落在老鼠上哇哇地叫,声音如此凄凉悲切。

小桥流水人家

进入村子,只有稀稀疏疏的几户人家。村中有一座石砌的小巧,看起来已经很有一些年月了。桥下的小溪静静地流过,潺潺的流水如此清澈,清澈得仿佛能照出人们的心。我似乎看见了我疲惫的、满目疮痍的、麻木的心。我忽然苦涩地笑,难道在这血雨腥风的江湖中摸爬滚打许多年的我,难道已经不再适合做一名江湖中人了吗?

古道西风瘦马

我牵着我的马在这村子中的古道上走着,它和我一样疲惫,我默然,它亦无声无息。我不忍骑她。也许在这冷酷的江湖中,它才是我唯一的同伴。旁人都冷漠地走过,相向的只有刀剑。

一阵清冷的秋风吹过,我回忆起我的往事:

我从小失去了双亲,师傅收养了我,授我武功。却不想,某一天师傅被别派杀手所杀,那是我第一次看见有人死在我的面前,鲜血满地……自然而然的,我去为师傅报仇,这便是所谓的江湖道义。当我报仇过后,我却不知道我该做什么,去哪儿,但,我知道我要营生,于是我成为了一名杀手,一名拿着那些为了自己的利益视他人生命为蝼蚁的人所付给的酬金的杀手。每天去杀人,看着他们死前眼中的无奈、绝望、不甘,也看着所谓江湖的冷暖。

又一阵西风过,如那冷漠的江湖。一个人的消逝,在偌大的江湖,如同树叶落向水面,激不起一丝涟漪。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物资升起缕缕炊烟,夕阳又更辉煌了一点。此刻我感到一种许久未曾感受过的温暖??那是来自于家的温暖。

有人向往江湖,觉得江湖很大很刺激。可是江湖褪去表面的繁盛,只剩满地残酷与孤独。每个人的心都是一叶扁舟,永远都在漂泊。血里有风,注定无所依靠。

快走出村子的时候我转头看见一个一身白衣风度翩翩的男子,我与他相隔甚远,但我却清晰地感受到了他身上的忧伤。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他在远处吟着,声音随风传递过来,虽然模糊而断断续续,但我却听得真切。我忽然间有了一种惺惺相惜的感觉。是否,他和我一样在流浪;是否,他也是孤身一人不曾感受过家的温暖;是否,他也独自一人度过了漫长的黑夜、清晨、白天?

我一笑,同是天涯沦落人。

可天涯之大,何处是我家?

天净沙秋思 篇6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简析]

本篇是元人小令的名作,被称为“秋思之祖”(周德清《中原音韵.小令定格》)。“悲落叶于劲秋”,秋天景色本来就易于触发愁思,加以时值黄昏,人在旅途,就因见而感,因感而思,有思而作。作品虽然体制短小,但由于所描绘的景物、表达的情思都颇具普遍意义。因而成为一直传唱的典范作品。马致远历漂泊生涯二十多年,这支小令是他体验、感触的凝聚,历久不衰绝非偶然。

本篇艺术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化景为情,情从景出。晚唐温庭筠《商山早行》诗中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是写羁旅生涯的名句,十个字无一虚字,用六种事物联缀字成可资读者想象的图画,把“早行”的主题表现得很充分。本篇亦似《商山早行》,三句十八字共九个名词,亦无一虚词,九种不同景物极和谐地组织在秋天夕阳之下,而秋天的旅思羁愁则通过景物自然呈现,能使人联想无穷。

本篇语言凝炼,刻划准确,格调清逸,音节和谐,最后一句点明本旨,情景交融,妙合无垠,故有“枯藤老树写秋思,不许旁人赘一词”之赞。

[作者简介]

《天净沙·秋思》的景与情 篇7

一、秋日之景

全文开篇三句共计十八个字九个词,处处实景字间无一虚词,文字流畅蕴含丰富,马致远以深厚的文学功底将夕阳下的九种景物展现在我们面前。晚霞的色彩,动静相宜的景物,意兴阑珊的人物,仿佛一张画卷将我们带入到秋日那萧索意境当中。

“老树”本就迟暮,仅剩几片黄叶在秋风中无力地颤抖,老则老矣,还要缠上几根“枯藤”更添几分困顿无助之感。这几根老藤经过了春日的细雨,夏日的烈阳,到了秋天早已不复先时之柔软与坚韧,懒散地挂在这“老树”之上。这样的藤和树落着几只“昏鸦”,黄昏之时外出觅食的乌鸦陆续返巢,一天的劳累之后它们瑟缩在巢中昏昏欲睡。画面本就是昏黄的景色,黑色的乌鸦使色彩更加的压抑。如此悲凉、颓废的秋景,把人带入了凄凉幽暗的氛围,乌鸦尚且有老树可依,而天下之大哪里才是我这沦落天涯的“断肠人”的归处?寥寥六字便将诗人心中的凄苦与无助推到顶峰!

此时,画面中起了变化!远处出现了几户“人家”,别致的房屋错落排列,屋前不远处便是“小桥”,桥下潺潺“流水”围绕着这几户“人家”。家中之人白日劳作,傍晚之时回到家中,一家团聚,其乐融融。不禁让人想起了那曾让无数人向往的桃花源。如此温馨别致的景色与之前那颓废悲凉的情景格格不入,不由得让人心中一动。如此的美景便是那时常出现在梦中的家园,恬静、舒适、温馨。正待上前看个仔细,却发现这里不是自己的家乡,这安宁与祥和并不属于自己。这份安宁与祥和的出现非但没有排遣心中的悲凉与颓废,反而更加让人黯然神伤!

“瘦马”之上的“断肠人”一脸愁苦地默默前行,时空沿着“古道”向前延伸,“西风”飒飒卷起阵阵黄尘。这古道之上曾有多少人走过,是结伴而行还是与我一样只影向前?他们是不是也和我一样黯然神伤?

残阳如血,日薄西山。太阳把她最后的光辉留在人间,但黑暗即将笼罩大地,而“断肠人”尚无处容身,深深的思乡之情让人肝肠寸断,而漂泊的生活依然继续,未来依旧流浪天涯。

马致远用了仅仅二十八个字便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画卷,整幅画卷色彩低沉,景物凄凉,那“小桥流水人家”不但没有改变整幅画面意境,反而从另一方面将“断肠人”的凄苦烘托出来。一抹残阳的余晖,前途未知的古道,把瘦马之上的断肠人在这秋日中的萧索、颓废映衬得淋漓尽致!

二、秋日之情

马致远曾有过二十多年飘泊不定的生活,晚年看透荣辱且不满时政,遂退隐田园。

《天净沙·秋思》便是对那二十多年飘泊不定生活的感慨。前三句没有任何介词的连接,直接将九种事物联系在一起,看似随意,但仔细观察,这九种并非简单的罗列,而是运用极其简单凝练的手法将每句中的三个事物关联起来。“枯藤老树昏鸦”之中,老树是三个事物中的主体,老树老则老矣但还屹立不倒,秋风过后树枝上已经变得光秃秃的,仅余的几片叶子也在“西风”之中摇摆不定,给人一种空洞的感觉。几根枯萎的藤蔓无力地挂在老树之上,随风摆动。乌鸦在树上做巢,寒风中瑟缩在一起,画面中枯藤和昏鸦便是依靠老树连接在一起。“小桥流水人家”是这个画面中的亮点有别于前一句萧索意境,它给人以温馨恬静的感觉。远处的古道上一人骑在瘦马上任由西风吹过,眼中远望着前方的温馨与恬静,这里可以是动态的也可以是静态的。这些看似不相关联的景物就以一种微妙的纽带连接起来,这纽带就是“断肠人”羁旅的疲惫孤寂与怀家念家之情不可得偿的那种无言的伤痛。夕阳西下时,光线已不充足,整个画面给人一种朦胧感觉,不仅让人能从视觉上感受到浓烈的思乡之情,还有触觉和听觉的感受。

“小桥流水人家”之所以能成为全文的亮点,关键在于它与前后两句的对比。从意境上讲,第一句和第三句充满了颓废萧索的意味,把整个画面的基调定在秋日傍晚那悲凉与昏茫之中。而第二句所写的“小桥流水人家”是很典型的江南风光,婉约、柔美、温馨、恬静,让人无限向往,对一个孤寂的旅人有着强大的诱惑。这与第一、三句格格不入的意境营造出种强烈的对比,并没有破坏全文营造的秋日里的萧索与颓废气息,反而将“断肠人”的思乡之情衬托得更加浓烈。从画面色彩的角度来讲,第一、三句的色彩是低沉昏暗的,“小桥流水人家”的颜色虽然也在秋日傍晚的时间内,但它是清新明快的,在低沉昏暗之中的一抹亮色更加能吸引人的眼球,从而更加突出秋日黄昏那深沉的意境以及孤寂的旅人对家乡的渴望。

秋日本就是让人多愁善感的季节,再加上九种景物和一个人物运用了国画技法中散点透视的描写方式,使得这个秋日的景色立体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整体的构图并没有因为“小桥流水人家”的出现而偏离原有的主题,相反因为这个反差的出现更加突出了作者所要表达的那种思乡的情怀。

《天净沙·秋思》英译本赏析 篇8

【摘要】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我国的古诗源远流长。《天净沙·秋思》是我国广为流传的古诗之一,国内外有不少学者翻译过此诗,因此有不少英译本。本文通过对其中几个英译本的赏析,旨在从前辈学者的作品中吸取经验,进而为中国诗歌文化的传播做出些许贡献。

【关键词】《天净沙·秋思》 英译本 浅析

一、原诗浅析

《天净沙·秋思》是由元朝作家马致远创造的一首散曲。“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短短五句话,却描绘出一幅画面感十足的秋郊夕照图。此诗的前三句,每句话三个名词,三种景物。这种名词的叠加,形散而神不散,充分体现了汉语重意合的特点。诗人用这简短的九个词,铺叙开来,描绘出一幅秋风萧瑟的画面。最后一句中,作者将“游子”即“断肠人”置于这秋风萧瑟的画面中,那种凄凉之感、那种倦于漂泊的苦楚跃然纸上,深刻清晰地走进每一个读者的心中。

中国古代诗歌是追求音韵美的,马致远的这首诗也不例外。本诗中,一、三、五句押尾韵“a”;二、四句押尾韵“ia”,这种平仄相间的韵律结构,前后呼应,不禁让读者低吟沉回,心中油然而生那份秋风萧瑟的凄凉,感同身受主人公飘泊天涯的那份无奈。这首诗在用词上,虽然没有使用情感浓烈的词语,但那几个简短的词语,灵动而传神,描绘出一幅生动的景象,直入读者心底。

二、三种英译本

译文1是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的译作,现摘录如下:

Tune: Sunny Sand - Autumn Thoughts: Over old trees wreathed with rotten vines fly crows; Under a small bridge beside a cottage a stream flows; On ancient road in western breeze a lean horse goes. Westwards declines the setting sun; Far, far from home is the heart-broken one.

译文2是美国学者Wayne Schlepp的译作,现摘录如下:

Tune to “Sand and Sky” - Autumn Thoughts: Dry vine, old tree, crows at dusk; Low bridge, stream running, cottages; Ancient road, west wind, lean nag, The sun weltering; And one with breaking heart at the skys edge.

译文3是笔者典籍外译老师的译作,现摘录如下:

To the Tune of Sand under the Clear Sky - Autumn Thoughts: A crow, at dusk, on yon old tree with vines very dry; A bridge oer thcreek, and some country cottages nearby; A horse so weak, against west wind, en route with sigh; The sun sinking, a broken hearts still wandering!

三、英译本浅析

翻译家许渊冲先生提出“译语优势”的原则。他认为“译语优势”是“译语最好的表达方式”,“发挥译语优势”就是“尽量利用译语最好的表达方式”。译文1的翻译正体现了他的这一观点。许渊冲先生在翻译本诗时,在句中添加了动词和介词,将原文中的名词词组连接成符合英语句法结构的完整句子,这是英语语言表达重形合的体现。许渊冲先生还提出的译诗“意美、音美、形美”的“三美”标准,是建立在“意似、音似、形似”的基础之上的,这是“信”的衍化和具体化;“三似”中又以“意似”为先,表明许渊冲先生是重视内容的充分表达的。确实,在此诗的翻译中,许渊冲先生把原作所描写的内容和含义很好地传达了出来,而且全诗的翻译都用倒装句这一句式结构进行表达,使诗在句式上协调统一。同时,这一译作也在韵律上做了很多努力,aaabb的尾韵使诗前后呼应,读起来十分流畅自然。此外,该诗在用词上十分贴切传神,比如,用“Far, far from home”将“在天涯”意译出来,令读者心生无限遐想;用“heart-broken”来形容“断肠人”,能够让读者如读原诗一般感同身受漂泊人的那份苦楚。

译文2是美国学者Wayne Schlepp的译作。Wayne Schlepp是接受过西方汉学训练的学者,因此在她的翻译中能够看到其对中国文化的解读。在这个译作中,Schlepp采用与原文相似的句式结构直译开来,所以译诗在形式上与原诗十分相近。这也是一个外国学者对于中国诗歌文化的理解。但译作在用词上没有原诗中的那份灵动和传神,比如,“Low bridge,stream running”,可能对于英语的读者来说,并不能感受到潺潺的溪水流过小桥的那副景象。此外,这个译作在韵律上有所欠缺,因此没有传达出原诗的音韵美。所以Schlepp采用的这种逐字对译的方式虽然在诗的形式和字面上做了对等传达,但可能传达不出原诗在情感上给读者带来的共鸣。因为中国诗歌重在含蓄、委婉,让读者通过联想来感受其中的意义和情怀。但同样的英语句式结构,同样的词汇的叠加,可能并不能勾起英语读者的联想和感受。因为英语通常是自然、直接的。

译文3是笔者典籍外译老师的译作。在这个译作中,最大的亮点就是,老师巧妙运用了英语中的虚词,连词成句,既保证了与原诗形式上的相似,也保留了英语句式重形合的特点。此外,这个译作在韵律上也达到了很好的效果,虽然与原诗的尾韵不尽相同,但已经能很好地让读者感受到中国古诗的音韵美。这个作品的缺憾之处,笔者以为是在个别词语的使用上,比如,用“wandering”来表达“在天涯”,虽然能传达出主人公的孤单无助,但在全诗情感的充分传达上还是有一些欠缺。

四、结语

对于同一个作品,每一位译者都有各自不同的理解,因此就会产生不同的英译本。但无论是著名的学者,还是默默潜修的译者,他们的译作中都存在着优点和缺点。作为后辈的译者,在赏析前人作品的基础上,要以其翻译经验为指导,不断努力,为中华传统诗歌文化的传播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汪榕培.中国典籍外译[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天净沙 秋思教学反思 篇9

石琳

每周的星期三是我们语文组集体教研活动时间,本周我非常荣幸地接到了讲一节公开课的通知。我准备尝试我没有讲过的公开课的课型——诗歌,于是,征得了备课组全体成员的同意,《古代诗歌四首》被初步确定。

但是,四首诗一节课下来,必然是平分秋色,不分伯仲,再说刚刚开始上七年级的学生,自然不会读诗的方法,无法融会贯通。于是,我们又商定,压缩内容,择其要来讲,于是乎大致确定为《天净沙秋思》。力求让学生能够在此课上感受到学习古诗的乐趣、方法技巧,更主要的是可以融会贯通,感受到朗读和体会是读诗的要着。

一、课前研读

于是我开始研究《天净沙秋思》其文:马致远一曲小令,短短28字,意蕴深远,结构精巧,平仄起伏,顿挫有致,音韵铿锵,直贯灵心。其四射的艺术魅力,倾倒古今多少文士雅客,骚人才子。曲中意味,既“深得唐人绝句妙景”(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又兼具宋词清隽疏朗之自然,历来被推崇为描写自然的佳作,堪称“秋思之祖”(《中原音韵》)。它勾画了一幅浪迹天涯的游子在深秋黄昏时刻孤寂无依的悲凉处境和思念故乡的愁苦心情。你看:夕阳下,乌鸦归巢,小桥边,农人回家;而荒凉古道上,瑟瑟秋风中,我们的主人公却是疲人瘦马,踽踽独行,夜宿何处,明日何往?都还不得而知。这又怎不叫他愁肠寸断、倍思故乡!全曲不着一“秋”,却写尽深秋荒凉萧瑟的肃杀景象;不用一“思”,却将游子浓重的乡愁与忧思写得淋漓尽致。正所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可是要能为学生传达出这种“风流”谈何容易?

于是我们又开始着眼于马致远其人。马致远(约1251-1324),字千里,号东篱,元代戏曲作家,元大都(今北京)人,因《天净沙·秋思》而被称为“秋思之祖”。但他是年轻时热衷功名,有“佐国心,拿云手”的政治抱负,但一直没能实现,在经过了“二十年漂泊生涯”之后,他看透了人生的耻辱,遂有退隐林泉的念头,晚年过着“林间友”、“世外客”的闲适生活。马致远早年即参加了杂剧创作,是“贞元书会”的主要成员,与文士王伯成、李时中,艺人花李郎、红字李二都有交往,也是当时最著名的“四大家”之一。马致远从事杂剧创作的时间很长,名气也很大,有“曲状元”之誉。而小令《天净沙·秋思》脍炙人口,匠心独运,自然天成,丝毫不见雕琢痕迹,很显然是他晚年之作,因而“断肠”之痛可以随处看到。

二、初定学案

基于这种考虑,我决定无论是出示课题解题、还是回顾归类思乡诗;无论是吟读诗歌,感知情境的初步感知,还是解读诗歌,进入情境的深入赏析;无论是评读诗歌,深化情境,还是最后走出诗境,回归作者本人的文人情怀,我们都可以看到学生的积极的、踊跃的、全面的、深入的参与,在这节课上,我能够感受到学生入情入境的朗读,能够感受到学生声情并茂的表达,能够感受到学生抑或浓郁抑或恬淡的哀愁,能够感受到他们对马致远其人抑或深刻抑或肤浅的理解,这些都是我所期望的,也许,读诗、词、曲,也就大抵如此了„„

三、教后反思

讲完这节课,我感到语文课堂一定要紧紧抓住教学重点,能在有限的四十五分钟内最大容量地去训练学生的语文素质。语文课应力求达到知识与情感的有机结合。在此同时,听过好几节语文课,有些教师只在于过多进行内容分析,而忽视了作者的情感抒发,“文以情而发,”我始终还是坚信这样的一句话,因此在课堂上我仅仅抓住“秋思”的主题,让学生围绕词语、句子进行品读和赏析,品读了一幅“深秋晚景图”(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同时对一些重点的词句进行拓展延伸,像讲到“昏鸦”时,我让学生读相关诗句“饥啅空篱雀,寒栖满树鸦。荒凉池馆内,不似有人家。——元稹。昏鸦何处落,野渡少人行。黄叶声在地,青山影入城。——文天祥”这样更能加深学生对“昏鸦”意象的理解。

天净沙秋思教案 篇10

秋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直至背诵默写;了解元曲的相关知识;体味词句,揣摩作者的感情,体会作品的意韵。

2.过程与方法: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中提高语文学习能力。3.道德、情感、价值观:领悟诗中蕴含的意境美,提高对古代诗歌作品的鉴赏力。

教学重点:理解《天净沙•秋思》所描写的意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教学方法:朗读法、讲读法、合作探究法。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领入诗

1、播放歌曲《离家的孩子》,学生感受表达的情感。

2、回顾表现“思乡”主题的诗句,导入新课

二、走进作者,了解常识

1、马致远

2、元曲的相关常识

三、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范读,学生听读与朗读。

2、再读古诗,体会情感。

四、研读课文,深入理解

1、本曲前三行列出了哪些景物?分别渲染了怎样的氛围?

2、你能为曲中描绘的图景拟一个小标题吗?

3、“断肠人在天涯”这一句在文中有何作用?

4、这首小令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赏析语言、探究写法

1、小令中那几句写景?那几句抒情?

2、《秋思》是如何运用对比映衬手法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这首小令语言运用上有什么特点?

六、拓展延伸

以诗歌的意境作一幅画,各自进行交流。

七、布置作业:

1、把小令扩写成一篇短文;背诵这首小令。

8下《天净沙·秋思》模题 篇11

一、单个意象并列的张力

孤立的单个意象,如同一截铁丝,可以弯曲,但没有由内而外的张力。枯藤老树昏鸦。仅用六个字,就呈现三个意象。单独地看:枯老的藤蔓,粗大的树木,黄昏的乌鸦。但正是由于没有动词“在、是”等作为谓语的连接,而不至于画面的禁锢,再加上“三者在音节上是等量的,在词性上是对称的,‘枯’、‘老’、‘昏’在情调的悲凉上是一致的,所引起的联想在性质上是相当的。”[2]三个意象的并列,则如一根弹簧,具有超强的张力。枯藤是绕着老树,还是长在有相当距离之外,昏鸦是停留在老树或枯藤上,亦或飞归巢穴,这里都没有用谓语连接来具体化,反而留下了足够的想象张力,想象一幅“昏鸦飞归老树”图画。

同样,古道西风瘦马三个意象并列,就如一只完好弹簧在读者的外力之下,通过张力无限拉长。西风扬起阵阵尘土的古道上,出现一匹瘦马,一个长时漂泊的羁旅游子形象也就惟妙惟肖了。

二、多个意象群并列的张力

意象张力的突显还需要不同的意象群之间的并列。枯藤一句和古道一句这两个意象群的并列,使秋之凄凉更加突出,悲秋图画仿佛呼之欲出。然而,“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在一三句的张力的基础上,再用一反向的张力,就如对弹簧的两头都施以向外的拉力,从而想象空间更丰富。这一句“用美好的景象反衬游子的处境,内容正反对比,有显有隐,藏露得体。整体上用萧瑟悲凉的意象,用一句‘小桥流水人家’的相反情感色调的意象反衬,这又是一种虚实相生之美。”[3]这三个意象群的并列,犹如生花妙笔,不仅没有破坏张力,反而更显环境的凄凉,且有增水墨丹青之图画。

以上三句,九种意象的并列、三个意象群的张力,共同作用出一幅秋意浓厚的“秋色佳景图”。没有一个虚词,而语义更丰,没有一个秋字,却秋意尽显,所以才有“《天净沙》小令,纯是天籁,仿佛唐人绝句。”[4]

三、感情张力

景物升华到人的感情,则意象并列就有了感情张力。“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区区十个字,读起来令人百感交集,这是小令的结尾,也是该小令与白朴的《天净沙·秋》相比的独到之处。且看白朴的《天净沙·秋》: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天净沙·秋》与《天净沙·秋思》中都有相似的意象并列,但比较之中,《秋》张力则不那么明显,两者差异的原因就在于“思”字。《天净沙·秋》中没有在视觉感知饱和时,深入到悲秋或者个人命运仕途等感情层面,而是继续描写景物,一味的意象铺陈,缺乏情味。“青”、“绿”、“白”、“红”、“黄”,仍然停留于视觉的感知上,给人一种色彩绚丽感,显得单调而张力不足,不能很好地激发想象。意象并列的张力,并非是名词的无限叠加、随意组合。意象之间要有基调的一致,激发想象活力,也要适时升华主题,有感情张力,做到景语皆情语。《秋思》结尾“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道出了断肠的愁苦,天涯的遥远,秋思的深切。“断肠人”为什么在天涯,从而把张力再进一步拉大。想象到这或许与他的人生经历密不可分。马致远年轻时有“佐国心,拿云手”的政治抱负,但终未能实现,他看透了政治的腐败和黑暗,希望过一种“林间友”、“世外客”的闲适生活。理想和现实的落差,加之怀才不遇的哀怨,使《天净沙·秋思》的结尾在“秋色思归图”里呈现出一种悲剧的美感。

综上所述,意象并列的张力成就了该小令“秋思之祖”的美名,一首小令,短短五句,屈指一算,二十八个字,可谓“字字秋光秋色,字字人情人意,字字悲情乡情。”[5]孤立的意象只能给人事物的基本表象,无张力可言。但把意象进行有机并列整合,融入主氛围之中,则有广阔的视觉延伸和空间想象,让读者与作者产生共鸣,共同再创造,以达到余味无穷的效果,这即是意象并列的张力。也如柳永的《雨霖铃》中“杨柳岸,晓风残月”,七个字,三种景物,简洁精炼,三个意象景语,不说离人惆怅忧伤的感情,留给读者想象,富有张力,含蓄而深远。

摘要:虚词、实词是中国的诗词曲中惯用的语言表达方式,但在有些文章中却鲜为少见,以《天净沙·秋思》为例,开篇映入眼帘的即是多个名词的并列,省略了古文中惯用的虚词,让纷繁的意象依次闪烁,彰显出了无限张力。

关键词:意象并列,张力,《天净沙·秋思》

参考文献

[1]刘荫柏.马致远及其剧作论考[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103.

[2]钱理群,孙绍振,王富仁.解读语文[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2010:284.

[3]胡立新.从《天净沙·秋》细读《天净沙·秋思》的意境美[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9(1):50.

[4]王国维著,叶长海导读.《宋元戏曲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103.

《天净沙・秋思》教案设计 篇12

【设计意图】

教学古文言诗文,往往教师讲得面面俱到,学生听得糊里糊涂。本设计重在对学生多读、多思的能力培养,让其在轻松浓烈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设计提要】

⒈明确小令的内容

⒉体会小令的情感

⒊理解小令的写作手法

⒋迁移延伸,发展思维,进行MTV创意设计,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

【教学步骤】

㈠切点导入,以点激趣。

以“自古逢秋悲寂寥”导入。

㈡讲解常识

〖意图〗

讲解元曲的相关常识,让学生接受新知识。

〖操作〗

⒈作者简介:马致远,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

⒉曲是继唐诗宋词之后兴起的又一种艺术形式,曲和词体式相近,完整的`标题由曲牌名和题目组成。

㈢初读,明确小令写作内容

〖意图〗

理解句意,明确内容

〖操作〗

这支小令篇幅不长,只有28个字,学生对句意的把握难度不大,可以采取自读理解。

㈣细读,体会作者情感

〖意图〗

诗言志。我们要善于从作品中领悟出作者的“志”,能做到这点,就能正确领悟出文章的中心主题。

〖操作〗

找出文中的关键句“断肠人在天涯”,诗眼“断肠”。从而讨论出“凄苦惆怅之情”这个主题。

㈤研读,体会小令的写作手法

〖意图〗

我们要明白如何将无形的抽象的情在自己的笔端表现出来,用有形的景物描写可以很直观的做到这一点。

〖操作〗

学生很容易就可以找出小令是以景物的描写来达到的。具体有: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等景,在句末点明题旨,卒章显志。

㈥体会意境,迁移延伸

〖意图〗

迁移延伸课文内容,课内外有机结合,发展创造性思维,培养联想、想象能力。

〖操作〗

⒈假如要以这支小令为题材,创作一首歌词,应抓住哪一主题来写?

⒉若将这支小令拍摄成MTV,请根据小令的意境,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提供你的创意设计。(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指导)

㈦小结

天净沙秋思教案 篇13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教学目标:1.反复吟咏,熟读成诵。

2.细细品味,重点体会景物描述的作用。

3.学会探究,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体会景物描述的作用。

难点: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诵读法,品析法,研讨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课堂

图片导入。请大家欣赏一幅图画,说说,能够给这幅图画配一首什么诗。自古以来,中国就是诗的国度,唐有唐诗,宋有宋词,元有——元曲。我们这天要欣赏的这首《天净沙·秋思》就是一首元曲。

二.介绍体裁

1.我们来读一遍注释⑨:选自《全元散曲》。天净沙,曲牌名。马致远,生卒年不详,元大都(此刻北京)人,著名戏曲作家。

2.读过注释,我们能够来猜一猜,元曲具有什么特点?预设:能够唱。这个“曲”字告诉我们,这首秋思在古代是能够唱的。因为是元代的作品,我们把它叫做元曲。简单地说,元曲就是元代的能够唱的一种文学作品体裁。

3.那么,“天净沙”是什么意思呢?跟这首元曲的资料有关系吗?(可引导:注释里是怎样说的?)曲牌名。那也就是说,“天净沙”与这首曲的资料没有关系,而与它的——曲调有关系。它是证明一首曲的曲调的。

4.而与资料有关的是哪个部分?“秋思”。那么“秋思”就是这首曲的题目了。

三.诵读感知

1.从秋思二字,我们能够猜猜,这首曲可能会写哪些资料?

预设:秋天里的想法。引导:也可能会写一些秋天里看到的——景物。

2.那么我们来读一读这首曲。老师先来读一遍。(范读,读出感情,读出“断肠/人在天涯”的断句,但不点明此处断句。)同学们也来读读看。(生齐读)

3.我们刚才猜了,马致远可能写了一些秋天里的景物,写了一些秋天里的想法。我们猜对了吗?哪几句写了秋天里的景物,哪几句写了秋天里的想法?

预设:可能有学生把“夕阳西下”划分到后一部分,明确前四句为写景,最后一句抒情。

4.前四句写了哪几种景物?我们在这些表示景物的字下面加点,把形容这些景物的字用括号括起来。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5.分析景物:

①我们先来看这一组景物。

(多媒体)藤树鸦

对于这些景物,我们似乎没有太多的感想。加上这几个字呢?

(多媒体)枯藤老树昏鸦

预设:从“枯藤老树昏鸦”这句的景物描述中,我仿佛感受到了秋的荒凉和凄清。为什么这几个字就能给我们带来这种感觉?换成“青藤大树乌鸦”还有这种感觉吗?引导学生分析:枯:枯萎,没有生命力。老:苍老,光秃秃的。昏:黄昏使得乌鸦飞不

动了,变得没有精神。这些词都给我们一种荒凉、凄清、没有生命力的感觉。秋天的味道就出来了。

请学生朗读此句,读出凋零凄清之感。再班级齐读。

②还有哪些词也给我们带来秋的味道?

(多媒体)古道西风瘦马

请学生分析,引导:古道是什么样的道路?年代久远,杂草丛生,没有什么人在行走。西风是什么样的风?换成微风或清风好不好?秋风,吹在人身上让人感到寒冷。瘦马,说明醒了很长时间的路,旅途劳顿,精神疲惫。这些词给我们的感觉是孤独,寒冷。

请学生朗读此句,读出孤独寒冷之感。再班级齐读。

③让我们想象这样一个画面:又有一个行人,骑着瘦马,吹着西风,独自走在杂草丛生的古道上,他看到古道边上枯藤和老树互相缠绕,乌鸦栖息在光秃秃的树枝上凄厉地叫着。心里涌起一阵又一阵的悲伤。他往另一边一看,看到了什么?小桥流水人家。

有桥有水这没有什么,加个“小”字,桥立刻显得——温馨了;水流动起来,立刻显得生动了,再加上人家,整幅图画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十分温馨,似乎是一幅温馨柔美的江南农村图景。流水潺潺,一座小桥跨过小溪,小桥后露出了几户人家的屋檐。

这种氛围仿佛与我们刚才感受到的凄凉、悲伤的氛围仿佛矛盾了,为什么要写这句,我改成“荒村古墓残霞”不是更添悲凉之意吗?

引导学生分析:这是反衬。行人见到小桥流水人家的温馨景象,想到自己却是身处在古道西风瘦马之中,更加悲伤了。

补充:这是以乐景衬哀情的写法。我们也把这一句朗读一遍,读出一种温馨中带着些苦涩的感情。

④这时行人又往西边一看,看到了什么?(多媒体)夕阳西下

夕阳西下了,该干什么了?预设:回家。

夕阳西下了,远处人家飘出了缕缕炊烟,就连乌鸦也不再飞翔,停在树上休息了。而自己却在哪里?古道西风瘦马。

于是我们明白,行人悲哀并不只是因为秋天的景色太过凄凉,而是因为他——想家了。他的悲伤到了什么程度?用了哪个词?断肠!那是形容人痛苦到了极点。

这是不是太夸张了?马致远为什么会被伤到几乎痛断肝肠的程度呢?我们来了解一下他当时的处境。(多媒体)介绍马致远生平:

元朝建国以后,把中国人分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蒙古人和色目人有种种特权,只有他们能够被任用为官员。这是民族高压政策。在马致远生活的年代,蒙古统治者已经开始任用汉族文人,却又未能普遍实行,这给汉族文人带来一丝幻想和更多的失望。马致远早年曾有仕途上的抱负,担任过地方小官吏,却未能实现他满腔抱负,一生漂泊无定,郁郁不志。

我们来读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人在天涯,也就是说不在——家里。使他悲哀断肠的是他那颗抑制不住的思乡的心。这就是他见秋景而生的秋思,这秋思不只是秋思,其实也是愁思,这愁思愁的是家乡太远,难以回去,是乡愁。

(板书)景

乡愁

人在天涯,他感慨家乡太远,也感慨自己天涯漂泊,半世飘零。

让我们再次体会马致远的思乡之情,再齐读这首曲。(生齐读)

四.自主分析

我们看到课本为这首《天净沙·秋思》配了一幅插图。此刻,根据我们对这首曲的理解,

说一说,这幅插图有哪些地方画得好,那里地方能够改善。同桌前后能够讨论一下。

1.没有画出枯藤。画出枯藤与老树缠绕,更能表现苍凉的意境。

2.天空中飞翔的小鸟太灵动了,不贴合“昏鸦”。不如改为栖息在树上,表现出乌鸦的没有生气。

3.小桥流水人家就应花的远一些,表现出作者遥望乡村,向往家园的情感。

4.西风没有体现出来。能够画一些炊烟,或者让画中人不戴帽子,乱发飘飞;或者让人物的衣衫随风翻卷。能够表现出西风来。

5.马就应画得瘦些,如果改成行人牵着马更能表现出黄昏时分鞍马劳顿行人落寞的情景。

6.夕阳不画整个圈,画半轮,更能体现出夕阳落山的情景。

五.改写元曲

经过这番改动,相信同学们心中已经有了一幅全新的画面,马致远见秋景而叹思乡的感情也已真正走入了大家的心。请大家顺着这种断肠之情,把心中的画面,用文字表现出来。假如你就是这个行走天涯的行人,用自己的语言写出此时所见景象,所起断肠之心。

生写短文。请学生朗读。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

荒凉古道西风瘦马流水人家温暖

凄凉(深秋色彩)(普通景色)安宁

苍凉夕阳西下幽静

陪衬反衬

断肠人在天涯

(归思)

深秋的黄昏,一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极其消瘦的老马,迎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一条人迹罕至的山路上踽踽的独行。

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即将归巢的幕鸦,在自己的头顶和树梢之间盘旋,同时发出凄厉的叫声。

天净沙秋思改写 篇14

道路两边的老树,毫无生气地呆立在那里,大多数绿叶早已不知所踪,剩下的几片枯黄的残叶,在秋风中摇摇欲坠,做着垂死挣扎。几根枯藤无力地缠绕着大树,发出哀伤的呻吟,那扭曲着的打在树干上的结仿佛也打在我的心中,阵阵痛楚让我欲哭无泪。

“吱—”天边传来一声乌鸦的叫声,显得如此凄凉,久久回荡在天地间,或许是觅食太少而太饿了吧。我何尝不想放声大叫,把心中的忧愁倾泻出来呢?

四周并无市俗的喧闹,汩汩的流水是那么的清澈,水声不断传入我的耳朵,一座小桥横跨在溪水的两岸,几处人家也映入我们的视野中,但却毫无别致之景,乡村之趣,显得平淡无奇。

眼神收回到面前的古道上,这条路不知是何年何月就已修成,凹凸不平,弯弯曲曲,更往我的心中增添了几分愁绪。

已是黄昏时候,夕阳渐欲落山,把自己的最后几缕红光抛向大地。西风阵阵,虽无冬季里的寒风凛冽,还是如刀样刺痛我的脸,更刺痛了我的心。

不禁想起儿时,每日无忧无虑地玩耍、嬉戏,天天在父母的身边。而如今,漂泊他乡,毫无故乡的音讯,那思乡之情充满了全身,让我夜夜难以入睡。

有谁了解我这个浪迹天涯的断肠人啊?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天净沙·秋思》说课稿 篇15

1、了解小令表达的思想感情;

2、了解小令情景交融的特点,培养学生朗读古代诗歌的节奏感;

3、品味每个字,感悟作品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增强古诗文修养。

【教育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意境,运用再造想象感悟诗歌内容

【教学方法】

朗读法、联想想象法、讨论点拨法

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设施——多媒体,收集作者的资料;使朗读有视频、音频效果;使绘画更加便捷修改。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古典文学话“秋思”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师必须创设情境,让学生走近作者,崇拜作者,从而激发学习他的作品的积极性)

1、介绍马致远元曲中的地位;

2、介绍《天净沙秋思》在文学史中的地位;

(在这个环节中,点击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直观感受这部作品在古曲文字中的地位,调动“主体”作用)。

二、气韵流转感音律

1、播放配乐诗朗读;

2、学生说说朗读这首小令的感情色彩(悲凉)、语调(深沉)、节奏(舒缓);

3、模仿朗读;

4、抽个别学生配乐朗读,并背诵(在这个环节中,充分应用多媒体的优势,让学生走进音频,视频所渲染的意境中去,感受古曲文学的音韵美)。

三、魅力缘何近千年

1、说一说

(1)作品前3句多少个字?写了几种事物?

(2)简单地把9种事物拼凑在一起就成了“秋思之祖”,曲子是否太容易写了?你能试着把9种事物合在一起不加任何修饰表达一个主题吗?

(3)这9种事物透露出作者怎样的心境?

2、画一画

把作品前3句画成三幅画,要求把你认为最能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事物画在画面中心(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对每一幅画都可能有3种以上的构思,要求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理由,鼓励学生大胆联想、想象,培养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依次在课件中点出:

3、描一描

让学生讨论:画完成后,要上色彩,该为这三幅画定上什么基色最恬当?学生讨论后点击多媒体出现灰暗、明亮、灰暗(本环节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艺术的通性,把抽象思维转化为形象思维,从而体会作者“一切景语皆情语”体会作者把景和情高度融合的艺术手法)。

4、品一品

品味作者在前3句中的感情色彩(感受作者的情感逐渐强烈)

点击课件(苍凉、悲凉、悲愤)

(教学设计意图:深入学习作者的艺术表现力。)

5、悟一悟

教师启发:如果说作者看到了枯藤老树昏鸦,勾起了思乡之情,流下了辛酸的泪水,那么紧接着眼前的景物又会勾起作者怎样的情怀?

学生自然得出结论

(潸然泪下、泪流满面)自然导入诗眼的学习:“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学生很快能领悟到马致远用9种事物层层铺垫、渲染,就是为了唱出这首小令的最强音,表现一个长期漂泊天涯的沦落人内心的孤寂愁苦,无论在教法上,小令内容的学习上都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让学生再完成最后一幅画。

孤寂悉苦

更暗淡

四、美文选点作品评

瘦藤老树昏鸦,

远山河水人家,

古道北风瘦马,

斜阳夕下,

断肠人去天涯。

学生讨论改动后的元曲是否更加完美?

在这个环节中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的能力,让学生感受作者创作时字字斟酌的写作态度,感受作品达到“一字不易”的程度,感受这首小令不愧为“秋思之祖”。

五、余音回响作尾声

1、先让学生来谈谈学了这首小令的感受。

2、有感情地朗读,把“秋思之祖”有形的字变成打动心灵的声音。

上一篇:教师职业道德考点整理下一篇:三项建设种于心更重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