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思,秋思马戴,秋思的意思,秋思赏析(通用12篇)
秋思,秋思马戴,秋思的意思,秋思赏析 篇1
关键词:《天净沙·秋思》,英译本,浅析
一、原诗浅析
《天净沙•秋思》是由元朝作家马致远创造的一首散曲。“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短短五句话,却描绘出一幅画面感十足的秋郊夕照图。此诗的前三句,每句话三个名词,三种景物。这种名词的叠加,形散而神不散,充分体现了汉语重意合的特点。诗人用这简短的九个词,铺叙开来,描绘出一幅秋风萧瑟的画面。最后一句中,作者将“游子”即“断肠人”置于这秋风萧瑟的画面中,那种凄凉之感、那种倦于漂泊的苦楚跃然纸上,深刻清晰地走进每一个读者的心中。
中国古代诗歌是追求音韵美的,马致远的这首诗也不例外。本诗中,一、三、五句押尾韵“a”;二、四句押尾韵“ia”,这种平仄相间的韵律结构,前后呼应,不禁让读者低吟沉回,心中油然而生那份秋风萧瑟的凄凉,感同身受主人公飘泊天涯的那份无奈。这首诗在用词上,虽然没有使用情感浓烈的词语,但那几个简短的词语,灵动而传神,描绘出一幅生动的景象,直入读者心底。
二、三种英译本
译文1是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的译作,现摘录如下:
Tune:Sunny Sand-Autumn Thoughts:Over old trees wreathed with rotten vinesfly crows;Under a small bridge beside a cottage a stream flows;On ancient road in western breeze a lean horse goes.Westwards declines the setting sun;Far,far from home is the heart-broken one.
译文2是美国学者Wayne Schlepp的译作,现摘录如下:
Tune to“Sand and Sky”-Autumn Thoughts:Dry vine,old tree,crows at dusk;Low bridge,stream running,cottages;Ancient road,west wind,lean nag,The sun weltering;And one with breaking heart at the sky’s edge.
译文3是笔者典籍外译老师的译作,现摘录如下:
To the Tune of Sand under the Clear Sky-Autumn Thoughts:A crow,at dusk,on yon old tree with vines very dry;A bridge o’er th’creek,and some country cottages nearby;A horse so weak,against west wind,en route with sigh;The sun sinking,a broken heart’s still wandering!
三、英译本浅析
翻译家许渊冲先生提出“译语优势”的原则。他认为“译语优势”是“译语最好的表达方式”,“发挥译语优势”就是“尽量利用译语最好的表达方式”。译文1的翻译正体现了他的这一观点。许渊冲先生在翻译本诗时,在句中添加了动词和介词,将原文中的名词词组连接成符合英语句法结构的完整句子,这是英语语言表达重形合的体现。许渊冲先生还提出的译诗“意美、音美、形美”的“三美”标准,是建立在“意似、音似、形似”的基础之上的,这是“信”的衍化和具体化;“三似”中又以“意似”为先,表明许渊冲先生是重视内容的充分表达的。确实,在此诗的翻译中,许渊冲先生把原作所描写的内容和含义很好地传达了出来,而且全诗的翻译都用倒装句这一句式结构进行表达,使诗在句式上协调统一。同时,这一译作也在韵律上做了很多努力,aaabb的尾韵使诗前后呼应,读起来十分流畅自然。此外,该诗在用词上十分贴切传神,比如,用“Far,far from home”将“在天涯”意译出来,令读者心生无限遐想;用“heart-broken”来形容“断肠人”,能够让读者如读原诗一般感同身受漂泊人的那份苦楚。
译文2是美国学者Wayne Schlepp的译作。Wayne Schlepp是接受过西方汉学训练的学者,因此在她的翻译中能够看到其对中国文化的解读。在这个译作中,Schlepp采用与原文相似的句式结构直译开来,所以译诗在形式上与原诗十分相近。这也是一个外国学者对于中国诗歌文化的理解。但译作在用词上没有原诗中的那份灵动和传神,比如,“Low bridge,stream running”,可能对于英语的读者来说,并不能感受到潺潺的溪水流过小桥的那副景象。此外,这个译作在韵律上有所欠缺,因此没有传达出原诗的音韵美。所以Schlepp采用的这种逐字对译的方式虽然在诗的形式和字面上做了对等传达,但可能传达不出原诗在情感上给读者带来的共鸣。因为中国诗歌重在含蓄、委婉,让读者通过联想来感受其中的意义和情怀。但同样的英语句式结构,同样的词汇的叠加,可能并不能勾起英语读者的联想和感受。因为英语通常是自然、直接的。
译文3是笔者典籍外译老师的译作。在这个译作中,最大的亮点就是,老师巧妙运用了英语中的虚词,连词成句,既保证了与原诗形式上的相似,也保留了英语句式重形合的特点。此外,这个译作在韵律上也达到了很好的效果,虽然与原诗的尾韵不尽相同,但已经能很好地让读者感受到中国古诗的音韵美。这个作品的缺憾之处,笔者以为是在个别词语的使用上,比如,用“wandering”来表达“在天涯”,虽然能传达出主人公的孤单无助,但在全诗情感的充分传达上还是有一些欠缺。
四、结语
对于同一个作品,每一位译者都有各自不同的理解,因此就会产生不同的英译本。但无论是著名的学者,还是默默潜修的译者,他们的译作中都存在着优点和缺点。作为后辈的译者,在赏析前人作品的基础上,要以其翻译经验为指导,不断努力,为中华传统诗歌文化的传播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汪榕培.中国典籍外译[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秋思》教学片段赏析 篇2
师:以前学过不少古诗,请大家说一说,怎样读懂一首诗的字面意思?
生:我的方法是先理解诗句中每个词语的意思,然后再把这些词语的意思串连起来。
师:这是一种好方法。(板书)
师:在采用这种连词意理解古诗的方法时,有没有碰到过什么困难?
生:有。我发现有时候直接把词意连起来,句子不怎么通顺。
师:你能举个例子说明吗?
生:比如《泊船瓜洲》的第一句“京口瓜洲一水间”,把几个词语的意思直接连起来,就是“京口瓜洲一条长江相隔”。这就不通顺。
师: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呢?
生:我觉得适当添加一些词语就可以了,“京口和瓜洲之间被一条长江隔开。”这就通顺了。
师:你这个办法总结得好。(板书)添加一些词语,能使句子更通顺。同样道理,有时候也需要适当地删除一些重复的词语。(板书)
生:我还想到了,有时候还需要把词语的位置互相调换一下。
师:你真会总结,这也是一个好办法。(板书)下面,就请同学们试着用“连、添、删、调”理解《秋思》的字面意思。
【赏析】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主张:古诗教学要淡化诗意,诗意的理解,只要学生借助注释大体理解即可,而要重视品析诵读。但是,淡化诗意不等于不要理解诗意,如果连诗的字面意思都不理解,何谈入情入境地品析呢?借助注释理解诗意,对成年人来说是非常容易做到的事,但对小学生来说,就不那么容易了,毕竟古诗在语法上有其特殊性,语言表达方式与今天的语言存在一定的差异。正如达尔文所说的:“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在上述片段中,教师指导学生总结对古诗字面意思理解的学习方法,为进一步学习古诗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片段二】
师:只知道诗的字面意思还不够,我们只有细细地品读,发挥想象,才能进一步感受诗中包蕴的极其深刻的内涵。请静下心来默读这首诗,我相信你们一定会产生许多疑问。(生自由读古诗,找出疑问)
生:诗的第一行说“洛阳城里见秋风”,我觉得这句话不通。秋风明明是无形的,他怎么看得见呢?
师:是啊,诗人怎么看得见呢?他能看见的是些什么?
生:我认为诗人看见的是秋天的景色,如枯黄的树叶簌簌地随风飘落。
生:还看见衰败的小草在秋风中瑟瑟发抖。
师:“瑟瑟发抖”这个想象非常丰富,非常形象。
生:诗人还可能看见一群大雁往南飞去。
师:(播放秋风声)是啊,秋风虽然无形,却又处处可见。秋风过处,树叶飘落,百花凋零。这一阵紧似一阵的秋风,刮在洛阳城里,刮过树梢,刮过草地,也刮过诗人张籍的心田。大家试着比较一下,如果把“见秋风”改为“见落叶”“见花谢”“见大雁”,效果如何呢?
生:还是用“见秋风”恰当。这三个字把诗人见到的萧瑟凄凉景色都概括进去了。
师:秋天本是个丰收的季节,为什么在诗人张籍眼里却如此萧瑟凄凉呢?谁能从诗中找到答案?
生:我从第二行诗找到了答案。诗人看见萧瑟的秋天来到,不由得想念起家乡的亲人。远离家乡和亲人,心情自然是非常寂寞凄凉的。
师:有谁在课外收集了张籍的资料?
生:张籍一生坎坷,贫病交迫。由于出身微贱,所以尽管才华横溢,却始终得不到皇帝的赏识,做一个九品小官就长达十年之久。
生:张籍有严重的眼病,因无钱医治,几近失明,他的好友孟郊曾称他为“穷瞎张太祝”。
生:诗人客居洛阳时,曾作诗形容自己的处境:“身病多时又客居,满城亲旧尽相疏。”
师:是啊,在这样凄凉的心境之下,面对树叶飘落、百花凋零的秋景,诗人怎能不备感凄凉呢?现在你再来读这行诗,是不是有了和初读时不一样的感受?(生练习朗读)
【赏析】理解“见秋风”是本诗教学的一个难点。从写作技巧来看,诗人有意将有形的秋容秋态化为无形的秋风。一方面,是因为“见秋风”一词更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更符合古诗语言洗练的风格特点;另一方面,从表达感情的效果来看,“见秋风”不仅包含着诗人所见到的秋天萧瑟之景,更传达出诗人内心孤苦凄凉的情感。但是,对于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不宜传授如此高深的写作知识的。在以上设计中,执教者抓住“秋风”一词,播放一阵紧似一阵的秋风声,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在脑子里再现一幅萧瑟的秋景图,再结合第二行诗和张籍生平资料来理解诗人的情感,体会古诗的意境之美,从而突破了本课教学的难点。
【片段三】
生:我知道“意万重”的意思是要说的话太多,可是我不明白为什么诗人有那么多话要说呢?
师:是啊,远离家乡和亲人,孤身一人漂泊在洛阳城,诗人到底想说些什么呢?假如他的父母还健在,他想对白发双亲说什么?
生:父母亲大人,你们身体还好吗?没能在身边侍候二老,儿子真是不孝。你们要保重身体啊!
师:自己常年在外,家中的老人和孩子都是妻子照顾,诗人多想对她说——
生:夫人,你在家操持家务,还要照顾老人、抚养子女,辛苦你了!
师:作为父亲,诗人又想对他的子女说什么呢?
生:我的儿女啊,你们已经长大成人。我不在家,你们要孝敬爷爷奶奶,照顾好母亲。
生:诗人还可能会对子女说:你们一定要用功上进,将来一定要比我有出息!
师:给亲人写信时,除了问候,还会写些什么内容呢?
生:还会告诉一些自己的情况。
师:那么诗人可能告诉亲人一些什么呢?
生:说他独自在外漂泊的艰难。
生:说他思念亲人的孤独寂寞。
生:也想说他患病无人照顾的凄凉和痛苦。
师:是啊,要说的话真是太多了,可以说千言万语在心头,可是,有些话又怎能向亲人诉说呢?说了只能让家乡的亲人为自己担忧。想说,又不能说,想说,又不知道怎样说,这就是(引读——欲作家书意万重)一个“万”字,多么准确地刻画了诗人此时此刻心潮澎湃、思绪万千的状况。把前两行连起来朗诵一下,再次体会诗人的情感。(生朗读)
师:请说说读这两行诗的感受。
生:我仿佛看到诗人写了一张又一张,地上扔了一团又一团的信纸,可他还是不满意,一会儿低头沉思,一会儿来回踱步,一会儿又站在窗口出神地远望。
……
师:带着自己的理解,咱们再来读这两行诗。(配乐,生朗读)
【赏析】“意万重”一词用夸张的手法刻画了诗人写家书时复杂的情感,是教学的又一难点。学生对写家书一事虽然不陌生,但因为他们年龄小,阅历不深,很难理解诗人心中虽有千言,却无从落笔的复杂情绪。借助以上设计,教师一步步提示和引导,让学生设身处地站在诗人的角度来思考、说话,从而体会诗人的欲言又止、欲说还休。在此基础上,给学生配上哀婉的古筝曲进行朗读,深化对诗情的领悟。
【片段四】
生:既然诗人这么想家,为什么不回家看看呢?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我给大家提供了从《全唐诗》中摘抄下来的张籍的几首诗,请小组合作,从这几首诗中找答案。(出示古诗,生合作学习)
师:从这三首诗中找到答案了吗?
生:我读了《思江南旧游》,明白了张籍不回家是因为路太远,不给家里写信是因为担心家里地址有变动。古代通讯不发达,诗人又常年在外,不能及时得到家里的消息。
生:我从《南归》一诗中明白了,诗人不回家是觉得自己没有成就,无脸见家乡亲人。
生:《早春闲游》中告诉我,诗人长年生病,感到出门困难。
生:我查了课外资料,知道诗人的老家在苏州,而他现在是在洛阳,相距将近一千公里,古代交通落后,回一趟家太难了。
师:说得有道理。我想,正是因为这种种原因,诗人有家不能归,只能在洛阳城的秋风中凭借一封家书捎去对家人的思念!这封信中寄托了他多少深情和无奈啊!让我们一起完整地把这首诗诵读一遍。(生配乐诵读全诗)
师:(出示一张空白灯片)送信人带着诗人的家信绝尘而去,此时此刻,在你的眼前会出现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生:送信人乘坐的马车已经消失在天的尽头了,但诗人还静静地站在洛阳的街道上,凝望着马车远去的方向,久久不愿意离去。秋风又起,卷起了诗人的长袍。几片枯叶无声地飘落在他的头上,又慢慢地滑落下来。
生:在一个宁静的山村,一间低矮的木屋里,两位白发苍苍的古稀老人的身旁围着几个年轻人和一个中年妇女,其中一个青年男子正在读一封信。他们正是张籍的家人。读着,听着,老人已是老泪纵横,而那位妇人也早已泣不成声。
师:是啊,一封家书,写不尽思念;一封家书,诉不完衷肠。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感谢诗人张籍,用他真挚的情怀感动我们,用这千古传诵的名篇感染我们,让我们感受到古诗的语言之美、意境之美、情感之美。(配乐,生背诵全诗)
【赏析】这一片段贯穿了两个理念:一是通过课外拓展阅读,进一步培养学生理解古诗文的能力。学生的问题提得非常好,说明他们真正用心读了诗。教师不急于作答,而是引导学生通过拓展阅读寻找答案,培养诗趣,积淀文化底蕴。同时,也巩固了在本节课中学到的理解古诗的方法。二是诗中有画,画中有情。诗歌是艺术创作的结晶,它追求情景交融的美妙意境,要让学生领略到这妙不可言的意境美,是古诗教学的难点,这就要靠语文教师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使古诗教学丰满起来。在课结尾处设计一个留白的画面让学生想象,营造一个更加悠远的意境,真正实现跨越时空与诗人对话。(作者单位:江西省万年县六零小学)■
□责任编辑 徐纯军
渔家傲秋思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篇3
《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全文翻译:
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全异,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从四面八方传来的边地悲声随着号角响起。重重叠叠的山峰里,长烟直上落日斜照孤城紧闭。
喝一杯陈酒怀念家乡远隔万里,可是燕然还未刻上平胡的功绩,回归无法预计。羌人的笛声悠扬,寒霜撒满大地。征人不能入寐,将军头发花白,战士洒下眼泪。
诸羌推心接纳,深为西夏所惮服,称他“腹中有数万甲兵”。这首题为“秋思”的《渔家傲》就是 他身处军中的感怀之作。
作者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范仲淹文学素养很高,写有著名的《岳阳楼记》。
赏析
宋仁宗朝,西夏是从西北方面侵扰中原的强大敌人。公元1040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陕西延安),在边城的防御上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朝廷腐败,败多胜少,只能坚守以稳定大局。本词即作于此时。
上片着重写景。“塞下”二句首先点明地点,时间和边地延州与内地不同的风光,其次具体地描述风光的不同,西北边疆气候寒冷,一到秋天,寒风萧瑟,满目荒凉,大雁此时奋翅南飞,毫无留恋之意。“四面边声”三句写延州傍晚时分的景象,边声伴着军中的号角响起,凄恻悲凉。在群山的环抱中,太阳西沉,长烟苍茫,城门紧闭,“孤城闭”三字隐隐透露出宋王朝不利的军事形势。千嶂、孤城、长烟、落日,这是静;边声、号角则是伴以声响的动。动静结合,展现出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图画,形象地描绘了边塞特异的风景。
下片抒情。“浊酒一杯”二句,先自抒怀抱,作者为前线三军统帅,防守边塞,天长日久,难免起乡关之思。想要借一杯浊酒消解乡愁,路途遥远,家人在何方?更重要的是,战争没有取得胜利,还乡之计就无从谈起。而要取胜又谈何容易,因此更浓更重的乡愁就凝聚在心头,无计可除。“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夜景,紧承“长烟落日,”到了夜晚,笛声悠扬,秋霜遍地,更引动了征人的乡思。全词结束在“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二句上,此二句从写景转入写情。戍边将士上下一心,同仇敌忾,本可以战胜敌人,无奈朝廷奉行的是不抵抗政策,戍守艰苦,又无归计,人怎么能睡得着呢!旷日持久的守边白了将军的头,使征夫洒下许多思乡的热泪。
把西北边陲的羌管笳鼓声带进词坛,使词进一步向社会化靠拢,旁枝独秀于艳词之外,本篇即为发端者之一。语气沉郁雄浑,风格苍凉悲壮,上下片之间情景相生,浑然一体。上篇“雁去无留意”移情于物,生动地表现了征人久戍边关,更无留意的内心感受。“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在描写边塞风光的词篇中,可称警策。作者爱国主义的英雄气概充满了字里行间,气象开阔,开苏、辛豪放词之先河。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默而识(zhì)之,学而不厌,诲(huì)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作者介绍】孔丘(前55l~前479),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zōu)邑(现在山东省曲阜东南)人,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出身贵族,早年做过乘田(管理牛羊的官)、委吏(管仓库的官)一类的小官。30岁开始聚徒讲学。50岁时任鲁国中都(现在山东省汶上县)宰,后来一度任司空(掌建筑)、司寇(掌司法)。
为了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他游历列国,不被重用。晚年整理过《诗》《书》等古代文献。孔丘长期从事私人讲学,据传先后有弟子三千人,其中著名的有72人。他提倡仁政、德治与礼乐教化,创立儒家学派。自汉以后,儒家思想成为我国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
【译文】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温习所学的知识,不是很愉快的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的吗?(即使)人家不了解我也不恼恨,不就是品德高尚的人吗?”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能获得新知识新发现,(这样的人)就可以把他当做老师了。”孔子说:“只是机械地学习而不加以思索,那就会迷惑不解;思索了却不进一步学习,那就会精神疲惫。”子贡问遭:“孔文子凭什么谥号叫做‘文’呢?”孔子回答说:“(孔文子)思考问题敏捷,学习努力,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羞耻,因此称他‘文’。”孔子说:“默默地把学过的东西记下来,努力学习而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不感到疲倦,对我来说做到了哪些呢!”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选择他们的优点加以学习,看出那些不良方面加以改正。”
【简析】《论语》六则,就其内容来说,可以分为两类。第一、四,五、六则是关于学习态度(包括个人修养)的。归纳起来,有三个要点:第一,一个人要掌握知识,必须不断地进行学习,要好学,勤学,不知疲倦地学,并能把按时进行复习当做一件乐事。
第二,要想真正学到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虚心拜周围的人为老师,乃至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第三,学习者要坚持自我修养,对自己,学而不厌,不怕别人不了解;对同志,以能相互切磋学问为乐;对弟子,教导要特别耐心。第二、三则是关于学习方法的,孔子着重强调了两点:其一是,对所学的东西,应该按时复习。复习的目的在于记住它,加深理解,扩大新知。其二是,“学”和“思”要结合起来。学习时不动脑子,不想问题,就不可能学到真正的知识,也不可能获得举一反三的能力。
张籍《秋思》赏析 篇4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人人意中常有之事,却非人人所能道出。作客他乡,见秋风而思故里,托便人捎信。临走时怕遗漏了什么,又连忙打开看了几遍。事本子平,而一经入诗,特别是一经张籍这样的高手入诗,便臻妙境。这在诗坛上并不是常有的。
当然以家书为题材的作品,在唐诗中也不乏佳作。象岑参的《逢入京使》:“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写作者戎马倥偬,路遇使者,托传口信以慰家人。杜甫的《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写作者身陷安禄山占领下的长安,不知战乱中的家人是否安吉,切盼来书以慰远情。他们都用独特的技巧表达了思家的心情。这首诗与众不同的是寄深沉于浅淡,寓曲折于平缓,乍看起来,寥寥数语,细细吟味,却有无穷意味。
王安石《题张司业》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颇能道出这首诗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甘苦。诗以秋风起兴,这是自《诗经》以来常用的手法。秋风一起,北雁南飞,他乡羁旅,易触归思。例如刘禹锡的《秋风引》就曾说:“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我们再来看看诗人的历史,原来他本籍吴中(今江苏苏州),这又使人想起晋人张翰的故事。据《晋书·张翰传》说:“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张籍与张翰异代同里,且俱宦游北方。张翰因预测到齐王司马冏即将作乱,知机引退,张籍未必有什么政治上的原因,但在见秋风而思故乡这一点上,却极其相似。他虽不能象张翰那样马上“命驾而归”,但却把一腔思乡之情倾泻在纸上。这种感物缘情的创作冲动,虽然用的是传统的手法“起兴”,但其中包括如许丰富的内涵,不能不是此诗的一个特色。
第二句“欲作家书意万重”,其中的“欲”字紧承“见秋风”。原来诗人的心情是平静的,象一泓清水。秋风乍起,吹起他感情上的阵阵涟漪。行文顺畅自如,一气流贯,然而句末“意万重”三字,忽又来一个逆折,犹如书法上的无垂不缩。因此这里诗人的感情并未顺流而下,而是向更深的地方去开掘。这种手法,看似寻常,实极高超。我们细玩诗意:诗人因见秋风而生乡思,于是欲作家书,可是千言万语,又不知从何写起。“意万重”,乃是以虚带实。刘禹锡《视刀环歌》云:“今朝两相视,脉脉万重心。”“万重心”、“万重意”,俱是极言思想感情的复杂。其中究竟有多少心意,每一个有生活经验的读者,都能体会得到。因为是“意万重”,这家书怎么写呢?写了没有?作者没有明言,让读者去想象,这就叫做含蓄不尽,耐人寻味。三、四两句,又作转折。尽管“意万重”,无从下笔,但就文意看,家书还是写了,问题在于匆匆着笔,意犹未尽。“匆匆”二字,生动如画,既写了自己一方,也反映出捎信者一方。联系下文来看,那个捎信人是在行期在即时遇到的:也许就要上马、上船,即便不象岑参与入京使“马上相逢”那样急迫,总还是行色匆匆不能久停的。由于捎信人是这样行色匆匆,写信人不得不匆匆落笔。由于匆匆落笔,万重心意一下子很难表达清楚。在这种符合逻辑的描绘之中,诗人的急遽之情,匆忙之色,栩栩然如在目前。“说不尽”三字,也与上文“意万重”紧相呼应,由于“意万重”,所以才“说不尽”。而“意万重”也与“见秋风”引起的乡思相关联。黄叔灿《唐诗笺注》说:“首句羁人摇落之意已概见,正家书所说不尽者。‘行人临发又开封’,妙更形容得出。试思如此下半首如何领起,便知首句之难落笔矣。”说明下半首的起头与全诗的起句,环环紧扣,首尾相应。
结句更是造语入妙,写情入微,可称一篇之警策。近人俞陛云评论说:“已作家书,而长言不尽,临发开封,极言其怀乡之切。”又说:“此类之诗,皆至性语也。”(《诗境浅说续编》)所谓“至性语”,就是说写出了最真挚的人类共有的感情,而且达于极致。在结构上,上句说“匆匆说不尽”,下句说“临发又开封”,渲染足了“匆匆”的气氛。
秋思 篇5
欲作家书意万重①。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②临发又开封③。
[译文]
洛阳城里又起了秋风,我这客居的人想起了家乡,想写封家书,可思绪万千,不知如何下笔。又担心匆匆忙忙,说不尽千言万语,捎信人要走时,我又拆开了已封好的家书。
[赏析]
这首诗写作者宦游在外,遇秋思亲的生活片段。语言本色平淡,像生活本身一样自然;在平平叙事中,不作渲染,却含有无限深情。
注释
1意万重:形容表达的意思很多。
2行人:这里指捎信的人。
《渔家傲·秋思》赏析 篇6
作者:范仲淹
原文: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赏析一】
宋仁宗朝,西夏是从西北方面侵扰中原的强大敌人。公元1040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陕西延安),在边城的防御上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朝廷腐败,败多胜少,只能坚守以稳定大局。本词即作于此时。
上片着重写景。“塞下”二句首先点明地点,时间和边地延州与内地不同的风光,其次具体地描述风光的不同,西北边疆气候寒冷,一到秋天,寒风萧瑟,满目荒凉,大雁此时奋翅南飞,毫无留恋之意。“四面边声”三句写延州傍晚时分的景象,边声伴着军中的号角响起,凄恻悲凉。在群山的环抱中,太阳西沉,长烟苍茫,城门紧闭,“孤城闭”三字隐隐透露出宋王朝不利的军事形势。千嶂、孤城、长烟、落日,这是静;边声、号角则是伴以声响的动。动静结合,展现出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图画,形象地描绘了边塞特异的风景。
下片抒情。“浊酒一杯”二句,先自抒怀抱,作者为前线三军统帅,防守边塞,天长日久,难免起乡关之思。想要借一杯浊酒消解乡愁,路途遥远,家人在何方?更重要的是,战争没有取得胜利,还乡之计就无从谈起。而要取胜又谈何容易,因此更浓更重的乡愁就凝聚在心头,无计可除。“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夜景,紧承“长烟落日,”到了夜晚,笛声悠扬,秋霜遍地,更引动了征人的乡思。全词结束在“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二句上,此二句从写景转入写情。戍边将士上下一心,同仇敌忾,本可以战胜敌人,无奈朝廷奉行的是不抵抗政策,戍守艰苦,又无归计,人怎么能睡得着呢!旷日持久的守边白了将军的头,使征夫洒下许多思乡的热泪。
把西北边陲的羌管笳鼓声带进词坛,使词进一步向社会化靠拢,旁枝独秀于艳词之外,本篇即为发端者之一。语气沉郁雄浑,风格苍凉悲壮,上下片之间情景相生,浑然一体。上篇“雁去无留意”移情于物,生动地表现了征人久戍边关,更无留意的内心感受。“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在描写边塞风光的词篇中,可称警策。作者爱国主义的英雄气概充满了字里行间,气象开阔,开苏、辛豪放词之先河。
提到范仲淹,人们很容易想到他那篇有名的《岳阳楼记》,而很少记起他的词作;同样,因为文章,人们大多认他作文官,而很少当他为武将。这首词,可以弥补这种认识的不足。
1040年(宋康定元年)至1043年(庆历三年)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延州知州。据史载,在他镇守西北边疆期间,既号令严明又爱抚士兵,并招徕诸将推心接纳,深为西夏所惮服,称他“腹中有数万甲兵”。这首题为“秋思”的《渔家傲》就是他身处军中的感怀之作。
范仲淹《渔家傲》一词开篇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一句极力渲染边塞秋季风景的独异,上片写景,描写的自然是塞下的秋景。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从视觉听觉等方面表现了边塞地区的萧条寂寥。
起句“塞下秋来风景异”,“塞下”点明了延州的所在区域。它处在层层山岭的环抱之中;下句牵挽到对西夏的军事斗争。“长烟落日”,颇得王维名句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之神韵,写出了 塞外的壮阔风光。而在“长烟落日”之后,紧缀以“孤城闭”三字,把所见所闻诸现象连缀起来,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画面,隐隐地透露宋朝不利的军事形势。上片一个“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的特点:秋来早往南飞的大雁,风吼马啸夹杂着号角的边声,崇山峻岭里升起的长烟,西沉落日中闭门的孤城……作者用近乎白描的手法,描摹出一幅寥廓荒僻、萧瑟悲凉的边塞鸟瞰图。边塞,虽然经过了历史长河的淘洗,但在古诗人的笔触下,却依然留着相同的印迹。
下片起句“浊酒一杯家万里”,是词人的自抒怀抱。他身负重任,防守危城,天长日久,难免起乡关之思。这“一杯”与“万里”数字之间形成了悬殊的对比,也就是说, 一杯浊酒,消不了浓重的乡愁,造语雄浑有力。乡愁皆因“燕然未勒归无计”而产生。燕然未勒也是《封燕然山铭》这个典故而来:东汉和帝永元元年,车骑将军窦宪北伐匈奴,大破之,在漠北燕然山刻石记功,由班固执笔,颂汉威德,就是所谓“勒石燕然”。勒字此处是雕刻的意思。
“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夜景,在时间上是“长烟落日”的延续。“人不寐”,补叙上句,表明自己彻夜未眠,徘徊于庭。“将军白发征夫泪”,由自己而及征夫总收全词。总之下片抒情,将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相结合,抒发的是作者壮志难酬的感慨和忧国的情怀。
这首边塞词既表现将军的英雄气概及征夫的艰苦生活,也暗寓对宋王朝重内轻外政策的不满,爱国激情,浓重乡思,兼而有之,构成了将军与征夫思乡却渴望建功立业的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这种 情绪主要是通过全词景物的描写,气氛的渲染,婉曲地传达出来。综观全词,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明,反映出作者耳闻目睹、亲身经历的场景,表达了作者自己和戍边将士们的内心感情,读起来真切感人。
【赏析二】
范仲淹是当时的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官至副宰相。他了解民间疾苦,深知宋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主张革除积弊,但因统治集团内部守旧派的反对,没能实现。
他也是著名的文学家。这首《渔家傲》是他的代表作,反映的是他亲身经历的边塞生活。古代把汉族政权和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交界地方叫做“塞”或“塞上”、“塞下”。这首词所说的塞下,指的是北宋和西夏交界的陕北一带。
从词史上说,此词沉雄开阔的意境和苍凉悲壮的气概,对苏轼、辛弃疾等也有影响。
任何一首诗词的审美价值,是由多种艺术功能构成的。这首《渔家傲》并非以军事征战为题材,而是写边塞将士对家乡的怀念,因之不能生硬地用政治的尺度来衡量,而应该用艺术的尺度来衡量。它的艺术功能、艺术力量,在于抒情写景,但即使从政治上要求,此词的意义也并不消极。“燕然未勒归无计”一句,正是这首词最本质的思想亮点。燕然山,即今之杭爱山。后汉时,将军窦宪追击匈奴,曾登上燕然山刻碑(勒石)纪功。词中霜雪满头的老将军,已擦干思乡之泪,在恋家与报国的矛盾中,他是以戍边军务为重。他尽忠职守,不建功勋于边陲,虽有时思乡心切,也是不打算归去的。
词的上阕侧重写景。秋来风景异,雁去无留意,是借雁去衡阳回雁峰的典故,来反映人在塞外的思归之情。思归不是因为厌弃边塞生活,不顾国家安危。而是边防凄厉的号角声以及周遭的狼嗥风啸声,令人心寒。更奈何日落千嶂,长烟锁山,孤城紧闭,此情此景甚是令人怀念故乡的温馨。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一个长期戍边的老将,惦念亲人和家乡也是很自然的。“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此句写得最成功,仅10个字便勾勒出一派壮阔苍茫的边塞黄昏景致。
写景是为了抒情。因此下阕一开头就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浊酒,本是乳白色的米酒,这里也暗喻心情重浊。因为思归又不能归以致心情重浊。“归无计”,是说没有两全其美的可能性。正在这矛盾的心绪下,远方羌笛悠悠,搅得征夫们难以入梦,不能不苦思着万里之遥的家乡,而家乡的亲人可能也在盼望白发人。“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10个字扣人心弦,写出了深沉忧国爱国的复杂感情。
这首《渔家傲》不是令人消沉斗志之词,它真实地表现了戍边将士思念故乡,而更热爱祖国,矢志保卫祖国的真情。范仲淹曾在《岳阳楼记》一文中,倡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精神。词中的白发老将军,正是这种崇高精神的生动写照。黄蓼园说它“读之凛凛有生气”,倒是深得其旨趣。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只此两句便抵得上那首有名的《敕勒歌》,虽然彼此取材不同。伟大的诗人杜甫曾写过“孤城早闭门”的佳句,但气势的雄浑似不及范词。那是人烟稀少的边塞,光秃的山峰重重叠叠,上空飘浮着一缕缕的青烟,悲壮的号角和着杂乱的边声在四野回荡。太阳还没有收起它金色的余晖,远远望去,山腰里一座孤零零的城池早已把城门关闭。这就像一幅中世纪边塞景象的艺术摄影。
一幅野性十足的边塞图画。“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这样的“边塞情绪”,往往当人物置身特定场景之后,自然流露出来;此时才明白,长烟落日的边塞,对于生命个体而言,并不仅仅是“戍边苦”,还会产生极大的心理满足。
词是范仲淹守边愿望和复杂心态的真实袒露。词中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和词人巩固边防的决心和意愿,同时还表现出外患未除、功业未建、久戍边地、士兵思乡等复杂矛盾的心情。在有着浓郁思乡情绪的将士们的眼中,塞外之景色失去了宽广的气魄、欢愉的气氛,画面上笼罩着一种旷远雄浑、苍凉悲壮的气氛。在边塞熬白黑发,滴尽思乡泪,却又不能抛开国事不顾,将士们的心理是矛盾复杂的。范仲淹虽然守边颇见成效,然而,当时在北宋与西夏的军事力量对比上,北宋处于下风,只能保持守势。范仲淹守边的全部功绩都体现在“能够维持住守势”这样一个局面上,时而还有疲于奔命之感。这对有远大政治志向的范仲淹来说肯定是不能满足的,但又是十分无奈的。所以,体现在词中的格调就不会是昂扬慷慨的。
此前,很少有人用词来写边塞生活。唐代韦应物的《调笑》虽有“边草无穷日暮”之句,但没有展开,且缺少真实的生活基础。所以,这首词实际上是边塞词的首创。
上片描绘边地的荒凉景象。首句指出“塞下”这一地域性的特点,并以“异”字领起全篇,为下片怀乡思归之情埋下了伏线。“衡阳雁去”是“塞下秋来”的客观现实,“无留意”虽然是北雁南飞的具体表现,但更重要的是这三个字来自戍边将士的内心,它衬托出雁去而人却不得去的情感。以下十七字通过“边声”“角起”“千嶂”“孤城”等具有特征性的事物,把边地的荒凉景象描绘得有声有色。首句中的“异”字通过这十七个宇得到了具体的发挥。
天净沙秋思赏析 篇7
这首小令描绘了一个漂泊天涯的游子秋日黄昏行旅的图景,表现了游子悲秋怀乡、难以言喻的惆怅心情。
前三句写景。第一句写缠绕着枯藤的老树上落着几只在黄昏中栖息的乌鸦,点染出萧瑟凄凉的秋色,从而引发一个飘零异乡、无所依归的旅人的一腔愁绪。此处虽不言愁却已是愁绪满纸。第二句突然转至一种色调明净、幽雅、宁静的境界:精巧的小桥,清澈的流水,幽静的人家。这些使人联想到家人团聚的亲切和幸福,从反面牵动了离人思乡的愁绪,怀念家园而不得归的思想感情也随之体现出来。第三句又写出三种景象,荒凉的古道上,刮起阵阵萧瑟西风,旅人骑着一匹瘦马,正在继续奔波。此处虽写景,但却非常巧妙地表现了人,并且透露出游子的身世。“瘦马”两字便表现出这是一个家境寒微的人,否则他也不会孤单一人骑匹瘦马在西风古道中奔波了。妙在用了一个“瘦”字。读者可以由此想象到旅人奔波不息的艰辛、困顿、和内心的悲愁。“夕阳西下”,指出游子奔波在古道上的时间,也给整个画面更增一层暮色苍凉的色调。“断肠人在天涯”是全曲的点睛之笔。“断肠”二字表达出游子愁思的深重,用“天涯”二字提示出游子离乡的遥远,从而点出主题——游子乡思。到此,各种景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以景达情,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秋郊日暮羁旅图。
《妆台秋思》释 篇8
王昭君, 汉元帝宫人。匈奴单于入朝, 求美人为閼氏, 帝以昭君和亲。昭君戎服乘马, 提琵琶出塞。入匈奴, 号宁胡閼氏。死后葬于呼和浩特, 四野枯黄时, 此坟独青, 所以被称为“青冢”。谈及昭君的故事。大都渲染的是远嫁异域的女子永远怀念乡土的怨恨忧思。不过昭君出塞也并不是一件千古恨事, 在昭君庙周围的一首诗碣中还有“若以功名论, 几与卫霍同”的诗句, 进一步说和亲创造了边界的和平, 昭君的功劳可与当时的名将卫青、霍去病相比。
昭君无语, 任人评说。乐曲的情绪更不必非落哪家窠臼。我在这里主要就笛箫名曲《妆台秋思》作一详细论述。
《妆台秋思》最早是琵琶文曲套曲《塞上曲》中的第四曲, 取材于昭君出塞的故事, 后改编为笛箫演奏曲。《塞上曲》最早收录在清代琵琶艺术大师浙江平湖派李芳园编定的《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中。而素材却是来源于江苏无锡派华秋苹等人编定的《琵琶谱》。《琵琶谱》中的《武林逸韵》中, 收有陈牧夫传谱的西板四十九曲。李芳园依据此谱、借鉴民间联奏小曲的传统方法, 把其中五首情绪一致, 各为六十八板的小曲《宫院思春》、《昭君怨》、《湘妃滴泪》、《妆台秋思》、《思汉》联缀起来, 取名为《塞上曲》, 并标明作者为王昭君。托名古人为作者, 起到了点题的作用, 也就等于说明了《塞上曲》讲的是王昭君的故事。乐曲借昭君出塞怀念故国, 抒发一种哀怨凄楚的情怀。
琵琶本是从胡人传入中原的乐器, 昭君携琵琶出塞, 经常弹奏的当然是胡音胡调的塞外之曲。李芳园用琵琶曲来附会明君的故事是非常恰当的, 而把《妆台秋思》从《塞上曲》中抽出来改为箫独奏曲, 则是看中了这段曲调同样适合于箫笛演奏。
1929年秋, 大同乐会组建大乐队, 排练了《国民大乐》, 共有四个乐章:一.《大中华》二.《神州气象》三.《统一太平》四.《锦绣乾坤》。这里的《神州气象》就是用的《妆台秋思》的旋律, 此即箫笛曲《妆台秋思》之滥觞。1962年出版的裕德编著的《洞箫吹奏法》中收录了《妆台秋思》乐谱。听笛箫曲《妆台秋思》有一种来自塞外的荒芜与凄怆, 音韵随情绪跌宕起伏, 虽间隔着历史的沧桑, 但听这一段忧伤的曲子, 心情有如落红孑然地飘飞的感觉。那一腔的幽怨与哀叹轻柔地渗透在乐曲中, 不经意间展示着妆台女子含蓄、娴静、雅致之美, 将女子天生的敏感与温润, 令人惊叹的才情渗入到吹奏的旋律之中, 低音哀婉, 伴随着隐疼, 高音清远, 零散着嗔怪, 无一处不体现着女子的多愁善感。
演奏笛箫曲《妆台秋思》, 个人认为可以把全曲划分为五个部分。引子部分是昭君的出场, 演奏的时候会有一种“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情感, 就像是昭君的脚步, 伏月踏云, 缓缓而来。接下来的行板, 流畅自然, 昭君对镜梳妆, 镜中映照的是粉黛容颜, 眉似远山, 面若芙蓉。遥想起父母的怜爱, 即便后来合着寂寞在高墙冷瓦的深闺中等待, 但于生活还有一丝希冀, 幽怨也罢。紧接下来全曲出现的最低音立刻将人带入一种凄怨的氛围, 奈何昭君是女儿身, 深处胡地, 看得到平沙落雁、黄尘滚滚, 听得到觥筹交错、羌笛燕语, 却感受不到远方的故人是否安好?终于, 思念难以按捺, 全曲进入高潮。一个有力的长音将这种思念和哀怨全部释放出来。秋已至, 不知还有没有人给老父亲缝制一件棉袄, 给卧病在床的老母亲端上一碗热茶;还有昭君敬仰的元帝, 是否还在为了国家的事情日夜操劳;昭君的国家是否日益强大, 人民是否丰衣足食?此时已接近尾声, 思念只能是思念, 最后的最后, 也只能无奈地感叹一声:秋思渺渺, 轻纱飘如梦, 昭君归无期。
天净沙秋思的古诗赏析 篇9
天净沙秋思的古诗赏析
1这是马致远著名的小曲,28个字勾画出一幅羁旅荒郊图。这支曲以断肠人触景生情组成。从标题上看出作者抒情的动机。
头两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就给人造成一种冷落暗淡的气氛,又展现出一种清新幽静的境界,这里的枯藤,老树给人以凄凉的感觉,昏,点出时间已是傍晚;小桥流水人家给人感到幽雅闲致。12个字画出一幅深秋僻静的村野图景。古道西风瘦马,诗人描绘了一幅秋风萧瑟苍凉凄苦的情境,为僻静的村野图又增加一层荒凉感。
夕阳西下使这幅昏暗的画面有了几丝惨淡的光线,更加深了悲凉的气氛。诗人把十种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巧妙地连缀起来,通过枯,老,昏,古,西,瘦六个字,将诗人的无限愁思自然的寓于图景中。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是点睛之笔,这时在深秋村野图的画面上,出现了一位漂泊天涯的游子,在残阳夕照的荒凉古道上,牵着一匹瘦马,迎着凄苦的秋风,信步满游,愁肠绞断,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方,透露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恰当地表现了主题,这首小令是采取寓情于景的手法来渲染气氛,展现主题,完美地表现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
天净沙秋思的古诗赏析
2整体赏析
这首小令很短,一共只有五句二十八个字,全曲无一“秋”字,但却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并且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这首被赞为秋思之祖的成功曲作,从多方面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特征。
一、以景托情,寓情于景,在景情的交融中构成一种凄凉悲苦的情境。
中国古典诗歌十分讲究情境的创造。情境是中国古典诗歌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它的本质特征在于情景交融、心物合一。情与景能否妙合,成为能否构成情境的关键。清王夫之《姜斋诗话》曰:“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王国维《人间词话删稿》云:“一切景语皆情语也。”马致远这首小令,前四句皆写景色,这些景语都是情语,“枯”“老”“昏”“瘦”等字眼使浓郁的秋色之中蕴含着无限凄凉悲苦的情调。而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作为曲眼更具有画龙点睛之妙,使前四句所描之景成为人活动的环境,作为天涯断肠人内心悲凉情感的触发物。曲上的景物既是马致远旅途中之所见,乃眼中物。但同时又是其情感载体,乃心中物。全曲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妙合,构成了一种动人的艺术境界。
二、使用众多密集的意象来表达作者的羁旅之苦和悲秋之恨,使作品充满浓郁的诗情。
意象是指出现在诗歌之中的用以传达作者情感,寄寓作者思想的艺术形象。中国古典诗歌往往具有使用意象繁复密集的特色。中国古代不少诗人常常在诗中紧密地排列众多的意象来表情达意。马致远此曲明显地体现出这一特色。短短的二十八字中排列着十种意象,这些意象既是断肠人生活的真实环境,又是他内心沉重的忧伤悲凉的载体。如果没有这些意象,这首曲也就不复存在了。
与意象的繁复性并存的是意象表意的单一性。在同一作品之中,不同的意象的地位比较均衡,并无刻意突出的个体,其情感指向趋于一致,即众多的意象往往共同传达着作者的同一情感基调。此曲亦如此。作者为了表达自己惆怅感伤的情怀,选用众多的物象入诗。而这些物象能够传达作者的内心情感,情与景的结合,便使作品中意象的情感指向呈现一致性、单一性。众多的意象被作者的同一情感的线索串联起来,构成一幅完整的图画。
意象的繁复性与单一性的结合,是造成中国古典诗歌意蕴深厚、境界和谐、诗味浓重的重要原因。
古典诗歌中意象的安排往往具有多而不乱,层次分明的特点,这种有序性的产生得力于作者以时间、空间的正常顺序来安排意象的习惯。
有人称马致远的这首《天净沙·秋思》为“并列式意象组合”,其实并列之中依然体现出一定的顺序来。全曲十个意象,前九个自然地分为三组。藤缠树,树上落鸦,第一组是由下及上的排列;桥、桥下水、水边住家,第二组是由近由远的排列;古驿道、道上西风瘦马,第三组是从远方而到目前的排列,中间略有变化。由于中间插入“西风”写触感,变换了描写角度,因而增加了意象的跳跃感,但这种跳跃仍是局部的,不超出秋景的范围。最后一个意象“夕阳西下”,是全曲的大背景,它将前九个意象全部统摄起来,造成一时多空的场面。由于它本身也是放远目光的产物,因此作品在整体上也表现出由近及远的空间排列顺序。从老树到流水,到古道,再到夕阳,作者的视野层层扩大,步步拓开。这也是意象有序性的表现之一。
三、善于加工提炼,用极其简练的白描手法,勾勒出一由游子深秋远行图。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小令中出现的意象并不新颖。其中“古道”一词,最早出现在署名为李白《忆秦娥·箫声咽》词中“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宋张炎《壶中天·扬舲万里》词中也有“老柳官河,斜阳古道,风定波犹直”。董解元《西厢记》中有一曲《赏花时》:“落日平林噪晚鸦,风袖翩翩吹瘦马,一经入天涯,荒凉古岸,衰草带霜滑。
瞥见个孤林端入画,蓠落萧疏带浅沙。一个老大伯捕鱼虾,横桥流水。茅舍映荻花。”其中有六个意象出现在马曲之中。又有元代无名氏小令《醉中天》(见《乐府新声》):“老树悬藤挂,落日映残霞。隐隐平林噪晓鸦。一带山如画,懒设设鞭催瘦马。夕阳西下,竹篱茅舍人家。”也有六个意象与马曲相同。
十分明显,《醉中天》是从《赏花时》中脱化而来,模拟痕迹犹在,二曲中出现的意象虽与马曲多有相同之处,但相比之下,皆不如《天净沙·秋思》纯朴、自然、精练。
马致远在创作《天净沙·秋思》时受到董曲的影响和启发,这是无疑的,但他不是一味模仿,而是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与审美目光进行了重新创作。在景物的选择上,他为了突出与强化凄惨凉悲苦的情感,选取了最能体现秋季凄凉萧条景色,最能表现羁旅行人孤苦惆怅情怀的十个意象入曲,将自己的情感浓缩于这十个意象之中,最后才以点晴之笔揭示全曲主题。他删了一些虽然很美,但与表达的情感不合的景物。如茅舍映荻花,落日映残霞,一带山如画,使全曲的意象在表达情感上具有统一性。
在词句的锤炼上,马致远充分展现了他的才能,前三句十八个字中,全是名词和形容词,无一动词,各种景物的关系以及它们各自的动态与形状,全靠读者根据意象之间的组织排列顺序以及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把握。这种奇妙的用字法,实在为古之所罕见,温庭筠《商山早行》中“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与马曲用字法相似,但其容量仍不如马曲大。马曲用字之简练已达到不能再减的程度,用最少的文字来表达丰富的情感,这正是《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艺术上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四、采用悲秋这一审美情感体验方式,来抒发羁旅游子的悲苦情怀,使个人的情感获得普遍的社会意义。
悲秋,是人们面对秋景所产生的一种悲哀忧愁的情绪体验,由于秋景(特别是晚秋)多是冷落、萧瑟、凄暗,多与黄昏、残阳、落叶、枯枝相伴,成为万物衰亡的象征,故秋景一方面确能给人以生理上的寒感,另一方面又能引发人心之中固有的种种悲哀之情。宋玉首开中国以悲秋为主要审美体验形式的感伤主义文学先河,他通过描写秋日“草木摇落而变衰”的萧瑟景象,抒发自己对人生仕途的失意之感,而且他将自己面对秋色所产生的凄苦悲凉的意绪形容成犹如远行一般,“僚僳兮(凄凉),若在远行”,“廓落兮(孤独空寂),羁旅而无友生”。这就说明悲秋与悲远行在情绪体验上有着相同之处。
宋玉之后悲秋逐渐成为中国文人最为普遍的审美体验形式之一,而且将悲秋与身世之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便是一例。马致远这首小令也是如此。虽然曲中的意象不算新颖,所表达的情感也不算新鲜,但是由于它使用精练的艺术表达方式,表达出中国文人一种传统的情感体验,因此它获得了不朽的生命力,可以引起后世文人的共鸣。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天净沙·秋思》属于中国古典诗歌之中最为成熟的作品之一。尽管它是元曲(曲体),但实际上,在诸多方面体现着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特征。
《天净沙·秋思》改写400字
水无声,风无语,人也不言。
斜阳早已跌进了对面的山坳。一棵苍老古槐被一根根枯萎的树藤缠绕着,没有多余的枝桠。黄昏时的乌鸦,收起薄薄的羽翼,赶回了温暖的巢,乌鸦凄凉的鸣叫刺破天空,溅落了满天的寒意,引起了作者无限的感伤。
一道窄小而破旧的小桥,不知承载过多少游子的脚步,桥下那潺潺的流水缓缓流去,像时间一般,转眼间,多少年又过去了。河流边,有几户人家已经在准备晚饭了,那飘渺的白烟,透过烟囱,很薄很薄,冉冉地往山上飘去,久违的泪水划过脸颊,滋润了我那龟裂的脸.空中,几个孤零零的星星眨着疲惫的眼。偏僻的山村,一条小径隐藏在蒙蒙夜色中,从一扇柴门前绕过,又在一个拐弯处消失。
古老的小道上,那冷酷无情的风肆无忌惮地刮着,没有其他的行人,只有一片片枯黄的叶子,轻轻地落进了作者的视线,那飘舞的身姿,如残蝶,在秋风中无可奈何地逝去——卷起、飞落。
羁旅已久的游子在秋风中露出一双迷茫的眼眸,岁月的风霜写满了苍老的双颊,瘦小的身子,裹在单薄的衣衫里。那匹与我朝夕相伴的马儿,也瘦了许多,他们——找不到回家的路。
那落日的余晖渐渐地被天边的那抹乌黑给吞噬了。诗人沿着最后一束残光行走。慢慢地,半月开始爬出来,睁着惺忪的目光,把一个孤单的身影投射在路上,形影孤怜。望着眼前的夜色,心中的思乡怀亲之情油然而起。
《天净沙·秋思》原文及赏析 篇10
《天净沙·秋思》原文及赏析1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赏析
马致远(约1250—1324间)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年轻时热衷过功名,但仕途并不得意,后隐居杭州。他工于杂剧,与关汉卿、白仁甫、郑光祖并称元曲四大家。代表作有《吕洞宾三醉岳阳楼》、《孤雁汉宫秋》等。其散曲豪迈、清逸,被推崇为“元人第一”。这首《天净沙。秋思》最为著名。元周德清《中原音韵。小令定格》说此曲为“秋思之祖”。王国维《人间词话》评曰:“廖廖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有元一代词家,皆不能办此也。”《顾曲麈谈》也赞其“直空今古”,“明人最喜摹仿此曲,而终无如此自然,故余以为不可及者此也。”
这首曲子的题目叫《秋思》,是一篇悲秋的作品。秋士易感,是中国文坛古老的传统。自屈原的《离骚》起一直延续到现在。《乐记》中说:“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意思是外物使人内心的情意活动起来。那又是什么东西能让外物动起来呢?《诗品》云:“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他认为,这种能让物动,从而引起你内心感动的是‘气’。那气又是什么呢?古人认为,宇宙间有阴阳二气,是它们的运行才产生了天地万物和四时晨昏。譬如:夏天阳气最盛,所以草木茂盛。但盛到极点就开始衰落,阴气渐生,慢慢到了秋天和冬天。秋冬之际阴气最重,因而草木衰败。阴到极点又转为阳,阳生而万物长,所以春天就会百花齐放。由于四季的冷暖不同,自然景色也不同,人的内心也就随着这些变化而感动。春天草木的萌发让人联想到美好,所以引起喜欢的心理。秋天草木的凋零让人联想到生命的衰老与终结。因此会让人感到忧愁和悲伤。《离骚》中屈原叹道:“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宋玉在《九辩》里说:“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陆机《文赋》云:“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虽然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但他们的思想感情是相同的。
再看他的布景:“又是黄昏,一天快要结束。夕阳斜挂在山头欲落还留的样子,依依不舍得完成了一天的使命。眼前的景色真是满目凄凉,藤是枯萎的藤,已经没有了生命。树是千年老树,飒飒的西风在吹着它走向风烛残年。道是荒凉的古道,马是体弱无力的瘦马。飘零在天涯海角的人,面对如此萧瑟的景色怎么能不断肠呢。你看这小桥、流水、人家都是那么安详,那么静謚.又是那么温馨。而我的家乡、亲人却又离我那么远。哦,他们还好吗?天气渐渐变冷,他们加了衣服吗?买了被子吗?这一切的一切是都么让人牵挂。既然那么让人牵肠挂肚,我为什么不早点回去呢?为了所谓的前程吗?为了那所谓的功名吗?那功名离我近吗?远吗?京城的路还有多长呢?我又是那么的迷茫。在这样的黄昏中,在这样的古道上。又是这样萧瑟的季节。我是继续去追求功名呢?还是会去服侍那年老的双亲呢?我自己也不能回答自己。只好满怀愁绪徘徊在漫漫得古道上了……。”如此萧瑟的景色让人满目凄凉,又加上安详,温馨的小桥、流水、人家做反衬,使愁情更为深切,悲伤更为凄沥。写景之妙尽妙于此也!
再看他用字:“枯,老,昏,古,瘦,下一字便觉愁重十分,成一句已经不能自己。至于成篇可让人泣不成声也。最绝处在马之前下一‘瘦’字,妙在欲写人之瘦而偏不写人,由写马之瘦而衬出其人之瘦,其人之清贫。路途跋涉之艰辛。求功名之困苦。让人读之而倍感其苦,咏之而更感其心。读此曲而不泪下者不明其意也。
《天净沙·秋思》原文及赏析2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写作背景]
一位远离故乡的游子,流落天涯,在萧瑟的秋日黄昏独自漂泊。此曲正是以这样的画半辈子切入,表现了“秋思”。而此情此景应该就是作者当时的真实境况。
[注解]
天净沙:曲牌名。
枯藤:枯萎的枝蔓。
昏鸦:黄昏时的乌鸦。昏:傍晚。
人家:农家。此句写出了诗人对温馨的家庭的渴望。
古道:古老荒凉的道路。西风:寒冷、萧瑟的秋风。瘦马:瘦骨如柴的马。
断肠人: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此处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
天涯:远离家乡的地方。
[译文]
缠绕枯藤的老树上,黄昏时栖息着几只乌鸦,小桥下溪水涓涓,小溪边上有几户人家,荒凉的古道上,西风飒飒,游子骑着匹瘦骨嶙峋的老马。夕阳已经向西边落下了,游子还飘泊在异乡,不知哪里是他的归宿呀。
译文1:
枯藤缠绕的老树的枝干上栖息着黄昏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潺潺的流水映出飘荡着炊烟的几户人家。荒凉的古道上,迎着萧瑟的秋风,一位骑着瘦马的游子缓缓前行。夕阳早已往西沉下来,漂泊未归的游子还在极远的地方。
译文2:
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瘦马驮着我前行。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极度忧伤的旅人还漂泊在天涯。
1、这首小令是元散曲中咏景的佳作,被《中原音韵》誉为“ 秋思之祖””,为历代所传诵。小令仅 28 字,写了十种景物,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的.思乡 之情,其中表现主旨的句子是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对《天净沙?秋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C)
A.“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
B.“夕阳西下”一句,将前面九个独立事物统一到一幅画面中,有一种凄凉之美。
C.全篇没有一句直接抒情,但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因此更加动人。
D.这首小令仅用28个字,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孤寂愁苦的心情。
作者
马致远,生卒年不详,字千里,号东篱,(一说字致远,晚号“东篱”),汉族,元大都(今北京)人,元代著名杂剧作家。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约在至元1250之前,卒年约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3,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
赏析:
马致远的小令名作《天净沙·秋思》被称为“秋思之祖”。作品内容本身,简简单单,普普通通,叙述羁旅漂泊人,时逢黄昏,感应突袭。感而发,发而思,思而悲,悲而泣,泣而痛。
望秋野之悲凉气氛、“枯藤老树昏鸦”,荒凉凋谢的蒿草,孤枯败落的藤枝,蔓缠在饱经沧桑的老树上,时不交运的“昏鸦”,呱呱呱,声声催人心魄,把秋日黄昏的氛围一下子 卷入落魄流浪人的心里。
冷冷清清,坐落的小桥,似给旅人铺路,又似让旅人沉落。路漫漫其 修远兮,官宦仕途又几何。零汀的人,纶巾青衫,满身风尘,踽踽独行““流水”“人家”,似喜似怨;万里原野,“流水”是意境,“人家”是夙愿,却难 赋深情,一双哀淡的秋目,拂袖欲断 水,愁绪任横流。驿站飘失了,残留 的“古道”依然通向天际,功名利禄,仕途失意,难耐凄凉,是是非非,融进 萧萧悲凉的“西风”。瘦弱羸马,驮着书卷,催着旅人,行吧行吧。人生失意常八九,文人的落魄,漂泊的流离,谁道世事不唯艰?
上段三句十八字,九个名词连 缀成不涂浓墨的书画,亦无一个虚 造硬加的词,不同的景物天衣无缝 地和谐地造化在—起,不得不令人 拍案道奇。这种音节和谐、情景交 融、妙含无垠的小令曲,故有“枯藤老树写秋思,不许旁人赘一词”之 誉,的确委实不过。
倘若只有这九个名词,岂不是遭后人“怡其笑矣”?
一组组巧妙的结合,伏着千万 思绪惆怅,笔锋一转,漂泊者的坎坎坷坷,深层的意境,跃然跳出,一幅 精美绝伦的古画浮在眼前!夕阳傍 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萧萧凄凄,无声似有声:“断肠人在天涯”,顿时令人拊 胸掩面哽咽,潸然泪下,泪悲情亦痛,化景为情,情从景出,勾勒出充满忧伤的旅人远离家乡,孤身漂泊的身影。
“悲落叶于劲秋”,秋古来触发 深思。光阴如梦,往事堪嗟。马致 远曾热衷于功名,但未得志,漂泊二 十余载,五十入仕,看不惯黑暗的官 场,退而隐居。《秋思》是他在漂泊旅途时的作品之一,现实的体验、愤 世,自然而然地流露出对现实的不 满。饱腹之学,无所用之。失意、痛 苦、悲凉、孤独,一切衷肠,只能用枯秃的笔,痛吐出来,这是马致远著名的小令,28个字勾画出一幅羁旅荒郊图。这支曲以断肠人触景生情组成。从标题上看出作者抒情的动机。
头两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就给人造成一种冷落暗淡的气氛,又显示出一种清新幽静的境界,这里的枯藤,老树给人以凄凉的感觉,昏,点出时间已是傍晚;小桥流水人家给人感到幽雅闲致。12个字画出一幅深秋僻静的村野图景。古道西风瘦马,诗人描绘了一幅秋风萧瑟苍凉凄苦的意境,为僻静的村野图又增加一层荒凉感。
夕阳西下使这幅昏暗的画面有了几丝惨淡的光线,更加深了悲凉的气氛。诗人把十种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巧妙地连缀起来,通过枯,老,昏,古,西,瘦六个字,将诗人的无限愁思自然的寓于图景中。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是点睛之笔,这时在深秋村野图的画面上,出现了一位漂泊天涯的游子,在残阳夕照的荒凉古道上,牵着一匹瘦马,迎着凄苦的秋风,信步满游,愁肠绞断,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方,透露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恰当地表现了主题,这首小令是采取寓情于景的手法来渲染气氛,显示主题,完美地表现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
《天净沙·秋思》原文及赏析3一、原文: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二、参考注释:
①天净沙:选自《全元散曲》。天净沙,曲牌名。
②马致远:生卒年不详,元大都(现北京人),著名戏曲家。
③昏鸦:黄昏时的乌鸦。
三、赏析:
这是马致远著名的小曲,28个字勾画出一幅羁旅荒郊图。这支曲以断肠人触景生情组成。从标题上看出作者抒情的动机。
头两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就给人造成一种冷落暗淡的气氛,又显示出一种清新幽静的境界,这里的枯藤,老树给人以凄凉的感觉,昏,点出时间已是傍晚;小桥流水人家给人感到幽雅闲致。12个字画出一幅深秋僻静的村野图景。古道西风瘦马,诗人描绘了一幅秋风萧瑟苍凉凄苦的意境,为僻静的村野图又增加一层荒凉感。夕阳西下使这幅昏暗的画面有了几丝惨淡的光线,更加深了悲凉的气氛。
诗人把十种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巧妙地连缀起来,通过枯,老,昏,古,西,瘦六个字,将诗人的无限愁思自然的寓于图景中。
《天净沙·秋思》翻译及赏析 篇11
小桥下潺潺的流水映出飘荡着炊烟的几户人家。
荒凉的古道上,迎着萧瑟的秋风,一位骑着瘦马的游子缓缓前行。
夕阳早已往西沉下来,
漂泊未归的游子还在极远的地方。
★ 天净沙 秋思赏析
★ 天净沙秋思教案
★ 《天净沙秋思》教案
★ 天净沙·秋思原文与翻译的及赏析
★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赏析
★ 天净沙秋思改写初中
★ 天净沙·秋思改写作文
★ 天净沙秋思课文反思
★ 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
天净沙秋思注释及赏析 篇12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参考注释:
①天净沙:选自《全元散曲》。天净沙,曲牌名。
②马致远:生卒年不详,元大都(现北京人),著名戏曲家。
③昏鸦:黄昏时的乌鸦。
马致远元散曲:《天净沙秋思》
赏析:
这是马致远著名的小曲,28个字勾画出一幅羁旅荒郊图。这支曲以断肠人触景生情组成。从标题上看出作者抒情的动机。
【秋思,秋思马戴,秋思的意思,秋思赏析】推荐阅读:
江馆秋思因成自勉,江馆秋思因成自勉李中,江馆秋思因成自勉的意思,江馆秋思05-13
《秋思》教学片段赏析07-18
《闽中秋思》翻译赏析10-25
天净沙秋思赏析400字07-02
天净沙·秋思原文与翻译赏析07-27
越调·天净沙·秋思元曲注释及赏析09-13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原文赏析11-09
改写秋思的作文07-12
写秋思的作文10-29
秋思的初二作文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