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思》

2024-08-03

《秋思》(共10篇)

《秋思》 篇1

唐代诗人张籍所写的这首《秋思》, 寓情于事, 借助生活中的一个小小的片段——写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 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独居他乡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信短而情长, 通篇不见“思”字, 却是如何表达思念之情的呢?这应是我们教学这首诗的着力点。

一、思在“秋风”中

在古代诗人的笔下, 秋天是最令人思乡的季节。见秋风而起乡思, 古来有之。如江夔的“平生最识江湖味, 听得秋声忆故乡”, 戴叔伦的“行人无限秋风思, 隔水青山似故乡”, 而晋代张翰更为叫绝, 他本在京都为官, 见秋风乍起, 忽念家乡莼鲈鲜美, 毅然辞官不做, 告退返乡。

秋风起, 黄叶黄, 乡思深, 愁满怀。“秋思”已经转化为文化的符号, 已经成为古今文人吟咏不断的命题。显然冷落清秋的秋风就往往被赋予了特定的意象, 它是撩拨游子思乡的秋风, 是唤起诗人思乡的秋风。

可是秋风能看得见吗?那作者看见的又是什么?是飘落的叶子、枯黄的丛草、南飞的大雁……落叶要归根、雁子要南飞, 作者也想家了。因此, 由秋风引起诗人思乡的情结也就不言而喻了。

“秋风秋雨愁煞人, 一叶叶, 一声声, 空阶到天明!”如果说秋雨是离人的眼泪, 那么秋风则是相思的低吟。我们随着诗人飘飞的思绪一直到他的故乡, 那么诗人的家乡又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呢?我们不妨看看诗人笔下的乡情:

夜月红柑树, 秋风白藕花。

湖声莲叶雨, 野气稻花风。

骨肉待我欢, 邻人望我荣。

我们看到诗人记忆中的家乡是红柑树、白藕花, 是亲人的欢声笑语、乡亲的把酒言欢。可是在这洛阳城里这只能是梦中的奢望。十年的异乡飘零, 那瑟瑟的秋风绞碎的是诗人思乡的心, 百转的愁肠, 他纵有千言万语又该如何倾述呢?

二、思在“意万重”中

“一行书信千行泪, 寒到君边衣到无?”写一封家书, 来表达离情别绪谈何容易, 这“意万重”颇值得玩味。它所表达的正是诗人铺纸提笔之际的情态:心里涌起千愁万绪, 觉得有说不完、写不尽的话需要倾吐, 而一时间竟不知该从何处说起, 也不知该如何表达。诗中迟迟不能下笔的生动意态描写, 使我们对诗人的浓郁思乡情有所体会了。

十年了, 多少个日日夜夜, 年迈的父母、翘首遥望的妻子、幼小的孩子, 家中的一切, 张籍只能把这深深的思念化在信中。那他会在信中说些什么呢?把我们所有能想到的话加起来张籍觉得够吗?纵有千言万语也表达不了诗人的思念心, 这真是—— (欲作家书意万重)

三、思在“开封”中

“书被催成墨未浓。”信写好了, 我们来看看张籍寄信的画面———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张籍寄信时, 他心情如何?“恐”无疑就是诗人心情的最好写照。那么诗人担心什么呢?或许他担心匆匆写就的家信意犹未尽, 或许他担心信中疏漏了细节, 本诗可谓造语入妙, 写情入微。

是呀, 小小的一封家书怎能承载一个游子浓浓的思乡愁呢!信邮寄走了, 可带走的仅仅是信吗?还带走了什么?张籍此刻的心情可借用他的朋友孟郊《归信吟》中的诗句“书去魂亦去, 兀然空一身”来形容。

现在陪伴张籍的只有洛阳城里的秋风。于是一首千古绝唱就在张籍脑中诞生, 这就是《秋思》。信走心也走, 就像此刻的张籍身在洛阳, 心在故乡。这是一份刻骨铭心的思念呀!秋风乍起, 思乡之情涌起, 写不完的思念, 道不尽的乡愁。

红蜻蜓的秋思 篇2

岸边的一大块河石上,一位诗人抱膝而坐,过眼的长发全拢向一边,厚厚的眼镜片把夕阳的光芒聚于一点,仿佛是他眼中发出的灼灼红光。秋风轻轻地翻着放在他身旁的一个本子。带走了里面一串串温婉凄美的句子,四处散播,把秋全融在了诗中。飞舞的红蜻蜓循着浓馥的诗行,偷偷潜到河边,摆着“丁”字伫立于涛人那穿着拖鞋的脚尖,红色的翅膀间或闪动。诗人把嘴张成发出“哦”的圆,张开双臂,又慢慢地合拢,他在捕捉那红蜻蜓——用翅膀扇起的灵感。匆匆地,他在本子上记下了一串美丽的句子——

红色的翅膀

把秋风扇起之后

又遣走了红色的夕阳

红色的蜻蜓还在飞舞,红色的叶子还在飘落,河石上的诗人还是分不出哪是蜻蜓,哪是落叶。上游传来一阵孩子的笑声,过了一会儿,一只、两只、三只……诗人在默默地数着:一共七只心形的红色小纸船,飘浮在红色的涟漪上,七只红蜻蜓在追逐着,总想搭上这些美丽的小红船,然而小船顽皮地跳跃着,总在努力地摆脱着红蜻蜓那本已触及自己身体的脚……金色凄美的秋,飘着一只红色的心,诗人从聚着红光的镜片中,寻出一枝红色的铅笔,在本子的扉页上,大大地涂了一个“愁”字。这就是秋天的心。

河对岸的草甸子上空,也有红蜻蜓在飞舞。牧童甩着鞭子,鞭影紧随前面灵异的蜻蜓。两只大黄狗对着滚圆肚子的黑水牛狂吠,一只母牛,一只牛犊,低着头,瞪着眼,用尖利的角抵着黄狗的叫声。狗围着牛来回地蹿动着吠叫着,两头牛也跟着转,终于渐渐地烦躁了,“初生牛犊不怕狗”,它们低着头对着狗的影子蹿了出去……红蜻蜓还在上空绕着圈子,欣赏着这场牛和狗之间的斗争,牧童追赶着红蜻蜓,牛和狗的斗争威胁着牧童。这是一个圈子,一个秋天的氛围下的圈子。

重访“秋思”之路 篇3

一只年老的乌鸦, 无力又无耐地拍打着自己瘦弱的翅膀, 歪歪斜斜地站在一棵寂寞的老树上。它小心翼翼, 但仍然把那棵已经早已没有了叶子的老树惊动了, 老树晃了几下, 终于还是安稳了。这时, 乌鸦惟一的伙伴就是缠绕在老树上的弯曲盘旋的枯藤。

日暮里, 乌鸦昏黄的老眼苍白的盯着渺茫的远处, 它似乎又想起那往日不堪回首的情景:一群凶残而贪婪的人, 只不过为了获取优质的木材和奇异的野味来满足他们熏心的利欲, 就拿着利器和猎枪闯入它们宁静的家园杀死了它们的同胞, 毁灭了它们茂密而美丽的住所———森林。

一座年久失修、孤零零的小桥, 静卧在楼房和工厂的中间。虽然也有哗哗的流水, 但是, 那水却是乌黑、难闻的。一条条无助的小鱼只有把头探出水面, 望着周围的一切, 伤心地落泪。那座小桥也似乎悲愤地诉说着:“唉!为什么现在竟没有人从我身上过路了?”的确, 步行的人只要没有急事, 都绕道而行;匆忙的寥寥无几的几个人, 也是捂着鼻子飞奔而过。西装革履、穿金戴银的人们更是开着尾冒白烟的甲壳虫跑上了“金光大道”。而旁边, 一根根粗大管子不断的往河里排着污水。浓烟滚滚的一根根大烟囱下, 工厂里的工人们正干得热火朝天, 满足着人们的需要。那被污染的空气和河水, 就换来了人们的那点点舒适和便利。

一匹瘦弱的老马顶着肆虐的西风, 吃力地行走在寸草不生的茫茫沙漠里。想当初, 它和同伴们无忧无虑的在辽阔的草原上吃着鲜嫩的小草, 饮着清澈的甘泉, 沐浴着明媚的阳光, 是多么的惬意、多么的开心。那种甜蜜和幸福的日子, 如今却一去不复返了。昔日的绿洲, 已成了人们美好的憧憬和向往。而这会儿, 它实在是太累了。便躺了下来休息, 可是, 谁知它这一躺下后就再也没有起来……

夕阳西下, 一个老人伤心的站在光秃秃的山冈上, 迎着令人窒息的风沙, 流下了悲痛和绝望的泪水……

秋思小故事 篇4

不知不觉,夏日的炎炎已经悄然离去,萧萧的秋风灌满洛阳的街头巷尾。发黄的树叶再也不能栖息在树上举目远望了,随着秋风的吹拂在空中漫无目的地荡漾,不知道自己最后会落到哪个角落,为哪一棵对来年的生长增添养料。小草的身子也变得枯黄,失去了往日的光泽。候鸟成群地向南方飞去,偶尔还会有一两声呜叫划破宁静的长空。天气逐渐转凉,人们都换上了秋装。

诗人张籍站在客栈门口,举目南望——家乡现在是什么样子呢?像往常人一样,他们边看边想,不知不觉眼睛酸涩,思乡的伤感不仅一次侵袭了张籍的心头。

“秋天来了,秋天来了……”他喃喃着,说着说着,他又想起了中秋节,愈是想,他愈是伤感,年迈的老母的身影,懵懂的幼子的声音,还有临行前妻子的叮咛……

“给家里写封信吧!”张籍转身走回客栈,“别让家人担心我。”说写就写,他迅速铺好宣纸,蘸好毛笔,握在手中。可是,千万种思念,万分挂牵真的不知如何写起,一支蘸好的墨的笔停滞在空中。

“到底写什么好啊?老母亲、爱妻、孩子都还好吗?”想着想着,张籍把鼻子一酸,几滴苦楚的眼泪都不争气地流了出来……

第二天,张籍把写好的信揣在怀中,仿佛那是他的珍宝。找到捎信人,张藉一边双手交信,一边再三叮嘱:“路上一定要小心,务必把信送到家人手巾。”

“好的,不要担心。”

捎信的人转身要走,张籍像突然想起了什么一样,再一次把信要回,重新拆开,看了看,还自言自语地说着什么,最后确保没有什么遗漏时,才把信交给捎信人。

捎信人扬鞭催马,疾驰而出,张籍像一塑雕像,久久的站立在路边迟迟没有离去。

《天净沙·秋思》发微 篇5

首先说题目“秋思”。好的题目是文学作品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不能没有它。少了它, 作品的结构及意蕴就变了。在该曲中, “秋思”是对文本的一个升华。散曲的文本写的是人的外部世界, 是一幅艺术图画, 甚至连“断肠人”也是这幅画的一部分, 是秋天的一种景象; 但“秋思”告诉我们, 该曲写的不仅仅是外部世界, 更有内部世界———暮秋时节的一段情思。没有这个题目, 我们极容易用什么什么图一类的话来概括它。有了这个题目, 我们就不能停留在该散曲的表面特征上了。用现代的两个术语来说就是: 它是表现的, 而不是再现的。

曲题“秋思”不但把散曲文本的外部世界的描写升华为内部世界的情绪表现, 而且也把曲中的“断肠人”从全部画面中凸显了出来。就其画面的意义讲, 他原本只是这整个画面的一部分, 但“秋思”所提示的情感情绪表现的目的, 把他上升到了整体性的地位上来了。他是全部画面中唯一的一个人物, 唯一一个有情感情绪感受的人物, 因而“秋思”就与他的感受等同起来。也就是说, 他不但是全曲的一部分, 也是全曲的感受主体。透视他的心灵, 体验他的情绪, 便成了读者自然而然的趋向。但在这里却存在着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即如何理解“断肠人”的问题。在现有的赏析文章中, 大都把“断肠”当成了“秋思”的主体, 亦即把该曲所表现的内容放在该游子的伤心之情上。实际上, 这里的“断肠人”只是这个游子的代称, 而不是说他现在才是“断肠人”, 不是他在介入该曲的特定画面之后才成为“断肠人”, 因而“秋思”只是这样一个“断肠人”的“秋思”。“秋思”不完全等于“断肠”。

“断肠人在天涯”有两层紧密相关的意思: 一、现实处境。这个游子已经多年漂泊在外, 长期流浪他乡, 现在已经远远地离开了故乡。二、他现在不是在向故乡的方向前进, 不是在期待着故乡的临近, 因而也绝无重返故乡的喜悦。他现在继续向远离故乡的方向走着, 前路茫茫, 不知所之, 那将是更加遥远、更加荒凉的所在。了解这第二层的意思是非常重要的, 否则, “断肠人在天涯”在心理的事实上便不复存在, 因为一旦他正在满怀信心地返回故乡, 尽管现在还离故乡很远, 但在心灵上却已有了归宿, 游子之情也就随之消失了。但在这里, 也就产生了这样一个问题: 他为什么如此长期地在外流浪而不返回故乡呢? 他为什么还在继续向着更荒凉的远方浪游呢? 显而易见, 他之浪迹天涯、流离在外, 不是在外求取什么, 寻找什么, 期待什么, 实现什么预定的目的。倘若如此, 他的精神就是振奋的, 情绪就是紧张的, 目标便是明确的, 而现在他分明是无情无绪、毫无目的地在远方流浪着。这说明, 他之不归故乡的原因不在外地, 而恰恰在故乡。这时我们再思考一下“断肠人”几个字, 便会感到他之不归故里, 是因为在故乡时发生了使他肝肠寸断的伤心事。什么断肠之事对我们并不重要, 但我们却知道这严重地伤害了他的心灵, 致使他决绝地离开了故乡, 并且矢志永远不再返回那令他触目心伤的地方。他离开故乡, 在心理上就是想把令自己伤心之事、令自己伤心之人远远地抛在身后, 从而使自己从痛苦的困扰中挣脱出来。这促使着他越来越远地离开故乡。他是不是已经抛下了那一段伤心往事了呢? 显然是没有, 不但从作者直称之为“断肠人”可以知道, 而且从他继续向更荒凉的远方流浪也可以感觉出来。正是这样一个人, 在这暮秋时节, 经过这荒凉的所在, 产生了一种隐秘的情绪感受。该曲写的便是他这时的情思。现在我们更应感到, “秋思”不是“断肠人”的“断肠”, 而是这“断肠人”的一种更特别的情感体验。

该曲在表现形式上最显著的特点, 是人们一眼便可看到的: 它是由一连串独立的意象构成的意象群体。“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这九个意象各自独立, 像九个大小相等的鹅卵石般分三组堆积在一起, 彼此之间没有任何语言形式将其勾连在一起。

显而易见, 仅用“简练”并不足以说明它的审美效果, 因为像“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 杜甫) 这样的诗句也可以是极简练的。我们也不能仅用“独特性”来概括其全部意义, 因为独特性若不与独特的审美效果和意蕴发生关系, 语言形式的独特性便是空洞的, 因而也便等同于文字游戏。我认为, 在我们把它与全曲的审美效果联系起来的时候, 至少有以下几点是值得注意的:

第一, 杜甫的“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表现的是自我的痛苦心情, 但我们绝不感到痛苦中的杜甫是孤独的, 这两句诗使我们产生不了孤独的感觉。为什么呢? 它的语言效果中就不存在孤独的事物。每一个单词都与另外的单词有着紧密的联系, 彼此构成的是完整的有机体, 并且它们的结构异常紧密, 紧密得能使人产生痛苦的揪心之感, 但却并无孤立无援感。但在《秋思》中, 我们却能从全曲中感到这个游子茕茕独立的那种极度的孤独感觉。这种语言形式起到了暗示作用。在该曲中, 好像任何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之间都是彼此分离、各自独处的, 没有任何一种东西把它们粘连在一起, 甚至当各个意象输入到你的脑海中的时候, 也只能刺激起你脑海中的各个孤立的点的兴奋感, 连接不成一种兴奋区。孤独的感觉是与这种独特的语言形式密切相连的。因此之故, 我认为评论家也不应以这样的想象代替曲中的语言形式, 好像枯藤缠绕着老树, 老树上面立着一只乌鸦。若如此, “枯藤”“老树”“昏鸦”便有了一种相依为命的感觉, 孤独的意味便淡薄了。

第二, 杜甫的“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是痛苦心情的表现, 但我们同时又可感到, 他痛苦但不寂寞。这种感觉是怎样产生的呢? 也与它的语言形式有很大关系。在这两个诗句中有动词的介入, 并且有极强烈的动作感。“溅”与“惊”, 一是外部的动, 一是内心的动, 这动便暗示了心灵的并不寂寞。但在《秋思》中, 这种各个独立意象的独立性, 避免了大量动词的出现, 使整体的画面更像一幅几个事物形象各自分离的静物画。这对于游子内心的寂寞有很明显的暗示作用。

第三, 杜甫的“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自然地由动词将主语与宾语联系在了一个整体之中, 两句诗便是以两个完整的结构作用于读者的感受。而在《秋思》中, 每个独立的意象都独立地投射出自己的信息, 而这与“枯藤绕老树, 昏鸦立干枝”的作用是极不相同的。

“枯藤老树昏鸦”作为首句的意义是很重要的。它作为首句, 给我们的感受就是构成后来变化的基础, 是全曲的情绪底色, 因而也就是“断肠人”的整体心境。“枯藤”给人的是枯寂感, “老树”给人的是苍老感, “昏鸦”给人的是昏沉感, 而这三者在感受上又是互相交织的。如果我们在物与人的互渗关系中来感受人, 在视觉上便会产生一个面目苍老、形容枯槁、表情迷惘而阴沉的人物形象, 在心灵感受上就会有一种枯寂、沉郁、阴暗的感觉。这实际也就是那个游子的形象和心灵状态。但必须注意, “枯藤”是枯寂的, 但未失苍劲感; “老树”是苍老的, 但未失坚挺感; “昏鸦”是阴沉的, 但未失矫健的姿态。就画面而言, 这里全是黑白分明的轮廓, 线条有力, 对比强烈, 像黑白两色的木刻, 阴沉而有力。因而这时“断肠人”的形象在内外两面上都是阴沉而带有力感的。同时我们应当想到, “断肠人”因为故乡发生了令自己极度伤心的事情, 遂离开这令他触目心伤的地方, 离开让他见之心伤的人, 出外四处流浪。在流浪中, 他经受着孤独和寂寞, 经受着困乏和饥饿, 用意志抗拒着心灵的痛苦和生活的困乏, 渐渐把痛苦深深地埋在了心底。澎湃的热情消失了, 剧烈的痛苦平静了, 青春的幻想消失了, 但人也很快地苍老了, 心灵变得枯寂了, 性格也变得阴沉了。“枯藤老树昏鸦”暗示出的就是现在的一个“断肠人”, 而不是乍离故乡时的他了。

“小桥流水人家。”一个苍老、阴沉、枯寂的流浪者眼前出现了“小桥流水人家”, 作者并没有告诉我们他内心有什么情绪感受, 但读者自己会有一种情绪感受。当这种情绪感受补充到“枯藤老树昏鸦”所已经令我们产生了的情绪感受的基础之上的时候, 也便自然是这个流浪者本人的情绪感受了。假若说大的东西给人以沉重感、庄严感、崇高感, 小的东西就给人以轻松感、玲珑感、亲切感。小桥让人感到亲切、优美、轻松。“桥”是沟通障碍的建筑物, 一种虹形的曲线建筑, 在中国语言中形成了一种相对稳定的意象, 它一向是情感沟通的象征物; “流水”是清新的、澄澈的、流动的、活泼的, 它也是一种相对稳定的意象, 是一段波动的情绪, 一种流动的感情; “人家”是一个小家庭的住所, 是亲人相聚的场所, 是其乐融融的一家人的综合体, 它包含着生命、爱情和幸福。我们完全可以想到, 在这个苍老、阴沉、心灵枯寂的游子看到“小桥流水人家”的时候, 心灵中在一刹那间产生了一种生活的欲望, 一种希求幸福的感觉, 一种感情的萌动。在这时, 像在枯藤上绽开了小花, 在老树上冒出了新绿, 在苍鸦的精神上感到了一点触动, 他那沉寂的生命也表现出了一点活意。但这到底是一刹那间的事情, 接着他的心灵又沉寂了下来。

“古道西风瘦马。”从“枯藤老树昏鸦”到“小桥流水人家”再到“古道西风瘦马”, 景色的不断变换, 使读者产生的是游子骑马走动的感觉, 仿佛向前推进着的摄影镜头, 拍摄下了不同的景物。但你又能感觉到它的推进速度是平匀而又缓慢的, 这种感觉来源于它的句式。九个独立意象分别为相等的三组, 每一组都不是短促有力的, 读起来平缓而均匀。我们似乎觉得游子骑马在一个有三两户人家的小村旁经过, 开始看到“枯藤老树昏鸦”, 继而“小桥流水人家”映现在他的眼前, 但他在不经意地一瞥之后又转眼向前, 前面则是“古道西风”, 剩下的就是自己骑的一匹瘦马。“古道”是荒寂的, 有一种苍凉感; “西风”是萧索的, 令人感到一种心情的衰飒; “瘦马”又有一种孤独感。显而易见, “小桥流水人家”在他的心里添了一点活意之后, 他的心情又沉入枯寂、孤独、苍凉的感觉之中了。但是, 我们又必须注意“古道西风瘦马”与“枯藤老树昏鸦”之间的细微差别。“枯藤老树昏鸦”包含着更多的枯寂、迷惘和阴沉, 是一颗静止着的沉寂的心灵, 它埋藏着痛苦, 但这痛苦也沉淀成了硬块般的东西, 波动不起来了。但“古道西风瘦马”中却有明显的悲凉感, 特别是那飒飒的西风, 能使你感到明显的凉意。这种心情实际是“小桥流水人家”在游子心灵中掠过一丝暖意后, 游子对自我孤独寂寞生活的一点悲凉的感觉。正像前面的暖意在有无之间一样, 这时的悲凉感觉也是如此。但是, 我们必须感觉到它的存在。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一点暖意变作一点悲凉, 但是这位游子是不可能由此而改变自己生活的, 这点悲凉也就只能转化为一点惆怅。这种惆怅在曲中是由“夕阳西下”传达出来的。游子在悲凉中抬眼前望, 前面正是一轮夕阳向地平线沉下。“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 李商隐) , 夕阳是一种衰退着的生命力的象征, 它的衰竭是缓慢的, 但又是不可挽回的。面对自己生命的衰竭、生命意义的丧失, 面对自己孤独寂寞的生活, 游子这时的心情只能是惆怅的、无可奈何的。他仍只身在远离故乡的荒凉的远方, 向着更加荒凉的前方, 骑着瘦马, 蹒跚而行。

在这时, 我们可以对“秋思”的内容再作一个概括: “秋思”指的不是“断肠人”的“断肠”心情, 而是他这时的一段情感体验。他的枯寂的心情并没有死灭, 人间的温暖、幸福和爱情 ( “小桥流水人家”) 又一次使他枯寂的心情萌生了一点生活的欲望, 但这点欲望随之也便转化为一种悲凉的感觉, 并以他的怅惘和叹息告终。“秋思”与其说是指他的伤心感觉, 不如说指的是他这时产生的对生活的刹那留恋心情。

秋思寄子由 篇6

黄庭坚, 字鲁直, 自号山谷道人, 晚号涪翁, 别名黄豫章, 洪州分宁人。1081年, 诗人任吉州太和县县令, 很不得意。他在草木枯黄的晚秋季节, 殷殷思念着好友苏辙 (字子由) 。这时苏辙被贬在筠州为监盐酒税, 两人相距不远。诗人因秋而思, 触景生情, 写了这首诗, 抒发了自己在仕途上坎坷多难、功名未遂的感慨。同时又强烈地表达了与恶浊的社会现实格格不入的孤傲之情, 也有慰勉苏辙之意。

全诗虽只短短四句, 却蕴含着相当丰富的情感。开头两句, 诗人用对比手法抒写自身“材大而不见用”的失意心情。到了晚秋天凉, “小虫” (蟋蟀) 鸣声四起, 妇女们都在辛劳不息, 制作寒衣, 而自己也曾想要干一番事业而落魄至今, 一事无成, 难以展露才华, 只得如同“老松”卧在云壑之中, 抒发了自己在仕途上坎坷多难、功名未遂的感慨。

三四句, 诗人的笔锋陡然一转, 运用比拟手法, 表达自己孤傲心态。诗人把自己比作高卧云壑的“阅世”老松, 饱尝了人间的炎凉世态, 看透了尘世的功名富贵, 现今只有沧江挽纤的万牛才能把“老松”拖走, 表达出诗人与恶浊社会格格不入的孤傲之情。

《天净沙·秋思》改写 篇7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落日低低地悬在山头。棵棵枯黄的藤条缠绕在老树上,它们将要无声无息地度过这个秋天,还好有对方陪伴,在清冷的秋风里有一丝温暖。乌鸦好像看到了那快回家的太阳,便也结伴飞回了自己的巢。

“哗啦,哗啦”,小木桥下,河水鼓足了劲往村子另一头流去。人们就居住在河畔,看!他们正挑着木桶往这边走来,还带着他们的孩子。他们有说有笑,孩子们互相打闹,其乐融融。我赶紧转到巷子里去,生怕破坏这美好的画面。

一条老巷子里,老马在西风的吹拂下,和我一起听着萧瑟的秋风吹过。牵着老马,慢慢,慢慢地走着。我不能走得太快。因为,我知道:走得越快,离故乡就越远。

点评:

《妆台秋思》释 篇8

王昭君, 汉元帝宫人。匈奴单于入朝, 求美人为閼氏, 帝以昭君和亲。昭君戎服乘马, 提琵琶出塞。入匈奴, 号宁胡閼氏。死后葬于呼和浩特, 四野枯黄时, 此坟独青, 所以被称为“青冢”。谈及昭君的故事。大都渲染的是远嫁异域的女子永远怀念乡土的怨恨忧思。不过昭君出塞也并不是一件千古恨事, 在昭君庙周围的一首诗碣中还有“若以功名论, 几与卫霍同”的诗句, 进一步说和亲创造了边界的和平, 昭君的功劳可与当时的名将卫青、霍去病相比。

昭君无语, 任人评说。乐曲的情绪更不必非落哪家窠臼。我在这里主要就笛箫名曲《妆台秋思》作一详细论述。

《妆台秋思》最早是琵琶文曲套曲《塞上曲》中的第四曲, 取材于昭君出塞的故事, 后改编为笛箫演奏曲。《塞上曲》最早收录在清代琵琶艺术大师浙江平湖派李芳园编定的《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中。而素材却是来源于江苏无锡派华秋苹等人编定的《琵琶谱》。《琵琶谱》中的《武林逸韵》中, 收有陈牧夫传谱的西板四十九曲。李芳园依据此谱、借鉴民间联奏小曲的传统方法, 把其中五首情绪一致, 各为六十八板的小曲《宫院思春》、《昭君怨》、《湘妃滴泪》、《妆台秋思》、《思汉》联缀起来, 取名为《塞上曲》, 并标明作者为王昭君。托名古人为作者, 起到了点题的作用, 也就等于说明了《塞上曲》讲的是王昭君的故事。乐曲借昭君出塞怀念故国, 抒发一种哀怨凄楚的情怀。

琵琶本是从胡人传入中原的乐器, 昭君携琵琶出塞, 经常弹奏的当然是胡音胡调的塞外之曲。李芳园用琵琶曲来附会明君的故事是非常恰当的, 而把《妆台秋思》从《塞上曲》中抽出来改为箫独奏曲, 则是看中了这段曲调同样适合于箫笛演奏。

1929年秋, 大同乐会组建大乐队, 排练了《国民大乐》, 共有四个乐章:一.《大中华》二.《神州气象》三.《统一太平》四.《锦绣乾坤》。这里的《神州气象》就是用的《妆台秋思》的旋律, 此即箫笛曲《妆台秋思》之滥觞。1962年出版的裕德编著的《洞箫吹奏法》中收录了《妆台秋思》乐谱。听笛箫曲《妆台秋思》有一种来自塞外的荒芜与凄怆, 音韵随情绪跌宕起伏, 虽间隔着历史的沧桑, 但听这一段忧伤的曲子, 心情有如落红孑然地飘飞的感觉。那一腔的幽怨与哀叹轻柔地渗透在乐曲中, 不经意间展示着妆台女子含蓄、娴静、雅致之美, 将女子天生的敏感与温润, 令人惊叹的才情渗入到吹奏的旋律之中, 低音哀婉, 伴随着隐疼, 高音清远, 零散着嗔怪, 无一处不体现着女子的多愁善感。

演奏笛箫曲《妆台秋思》, 个人认为可以把全曲划分为五个部分。引子部分是昭君的出场, 演奏的时候会有一种“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情感, 就像是昭君的脚步, 伏月踏云, 缓缓而来。接下来的行板, 流畅自然, 昭君对镜梳妆, 镜中映照的是粉黛容颜, 眉似远山, 面若芙蓉。遥想起父母的怜爱, 即便后来合着寂寞在高墙冷瓦的深闺中等待, 但于生活还有一丝希冀, 幽怨也罢。紧接下来全曲出现的最低音立刻将人带入一种凄怨的氛围, 奈何昭君是女儿身, 深处胡地, 看得到平沙落雁、黄尘滚滚, 听得到觥筹交错、羌笛燕语, 却感受不到远方的故人是否安好?终于, 思念难以按捺, 全曲进入高潮。一个有力的长音将这种思念和哀怨全部释放出来。秋已至, 不知还有没有人给老父亲缝制一件棉袄, 给卧病在床的老母亲端上一碗热茶;还有昭君敬仰的元帝, 是否还在为了国家的事情日夜操劳;昭君的国家是否日益强大, 人民是否丰衣足食?此时已接近尾声, 思念只能是思念, 最后的最后, 也只能无奈地感叹一声:秋思渺渺, 轻纱飘如梦, 昭君归无期。

解析《秋思》中的视知觉过程 篇9

一,完型心理美学与《天净沙·秋思》

在心理学术语中,“感觉”是刺激物作用于感觉器官,神经系统的信息加工所产生的对刺激物个别属性的反映。而“知觉”是人对外部世界大量刺激冲击我们感官的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的过程。从概念上看,知觉和感觉一样,都是刺激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而产生的,都是我们对现实的反映形式。人类所感知到的世界是物和人的世界,是一个以统一的整体作用于人的世界,而不是零碎的各种感觉。也就是说,在实际生活中,人们的感觉和知觉是密不可分的,“纯粹”的感觉是不存在的。

在文学艺术创作的准备阶段,作家或艺术家需要观察生活,这就主要用到了视觉器官;在文学艺术鉴赏阶段。读者或观众大部分也需要用到视觉器官。可以说,“视知觉”就是人借用视觉器官,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和事物之间的关系的整体反映。当“感觉”系统中的重要部分“视觉”与“知觉”联系起来时,就开始变得复杂了。以至于美国著名文艺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专门著述了《艺术与视知觉》一书,来分析“视知觉”和美学的关系,从而系统阐述了他的“完形心理美学”。

阿恩海姆指出:“每一个视觉式样都是一个力的样式。……知觉对象的生命——它的情感表现和意义——却完全是通过我们所描述的这种力的活动来确定的。……所谓观看,多数是对于活动的知觉。”同时,阿恩海姆还认为:“艺术中所说的‘表达……。它‘表达出来的东西必须能够产生某种‘经验。……表现性就存在于结构之中……。所有的艺术都是象征的。”由此,我们可以推论,读者或观众也必须处于一种激动的参与状态,只有通过这种积极参与状态,才真正获得艺术经验。那么,在正论部分,本文将主要从“视知觉”角度,分析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力求在揭示从“感觉”到“知觉”的连贯过程的同时,也获得一种艺术经验。

马致远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长期从事杂剧创作,有“曲状元”之誉。还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在马致远生活的年代,蒙古统治者开始注意到需要任用汉族文人,却又未能普遍实行。从马致远的散曲作品中可以知道,他早年曾有仕途上的抱负,但仕途并不得意。

对于《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中这样评点:“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有元一代词家,皆不能办此也。”王国维给予如此之高评价的小令,其实只有区区的二十八个字: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二,从视觉到视知觉

一般来说,绘画等艺术种类都是以视觉为主要欣赏手段的,然而文学主要借助的是语言,似乎与视觉的联系并不是那么紧密。但我认为,“视觉”可以说只是“视知觉”的前奏,“视知觉”这个概念本身就包含了“感觉”到“知觉”的过程。在欣赏文学作品时,我们同样可以利用“视知觉”来进行鉴赏活动。当然,把“语言”转化为视觉元素,又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因不是本文论域,略去不谈。所以,以下所有的分析,都有一个前提:诗的语言能通过各种途径转化为视觉元素。

而就具体作品而言,《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的前三句均由与景物有关的偏正结构的名词组成,没有一个动词,只有最后一句中有动词,可见这首小令的主要部分在绘景。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则是由“景”生出的“情”。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瘦马”、“夕阳”、“断肠人”,这些名词很容易(其实心理过程很复杂)被我们转化为一个个“视觉”元素——干枯的藤子,厚皮的老树,黄昏归巢的乌鸦,精致的小桥,潺潺的流水,古老的栈道,瘦弱的马匹,西下的落日,孤单的人。初步形成这些视觉元素后是不是就应该逻辑地“概括”出轮廓来呢?根据阿恩海姆的分析,答案是否定的。

阿恩海姆认为“视知觉从一开始把握的材料,就是事物的粗略结构特征”。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几乎不用什么逻辑思维,就能在脑海中用这些分离的视觉元素迅速构成了一幅完整的画面。但是,事实上,根据马致远的小令,我们每个人脑海中构成的“图景”总是会有或多或少的差别的。阿恩海姆指出了其中一个原因:“一个‘部分越是自我完善,它的某些特征就越易于参与到‘整体之中。当然,各个‘部分能够与‘整体结合为一体的程度是各不相同的,没有这样一种多样性,任何有机的‘整体(尤其是艺术品)都会成为令人乏味的东西。”尽管阿恩海姆在分析“想象”时,主要是强调艺术家创作时的艺术想象,但不可否认,在赏析文学艺术时,读者或观众也在进行着“想象”。

一个知觉能力强的人,用较少的信息就能得出整体的结论来。而就我个人的理解而言,虽然根据“组合原则”(“相似性”、“形状的连贯性”、“由上而下”),读者在脑海中构成的图景有很大共性——夕阳正向西缓缓地落下,在古老荒凉的栈道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瘦马正驮着“我”蹒跚前行。不远处的一棵老树上缠绕着已经干枯的藤蔓,树枝上还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一座小桥下,有几户农家小院散落在潺潺的流水边——但各个读者的侧重的视觉式样或元素却有所不同。

有的读者更关注“夕阳西下”的时间背景,这样就会产生整体呈昏黄色的视觉图像,而黄色“在传统上还被用来表现羞耻和屈辱”。有的读者更侧重前三句中九种不同的深秋时节景物,这有点像电影镜头中“蒙太奇”的手法:一边是枯藤缠绕着凋零了的老树,一边却是潺潺的小桥流水,幽静而安逸的农家。有的读者在其中运用到通感和联觉,由“昏鸦”、“流水”这样的视觉式样联觉出一种寒鸦声声悲鸣、西风潇潇流水潺潺的听觉感受。有的读者则更注重动态的把握,看到“古道”“瘦马”就能产生一匹瘦弱的老马在沉寂荒芜的栈道上蹒跚前行的景象,“这种运动性质就是视觉经验的性质,……事实上,一切视觉现实都是视觉的活动造成的。只有视觉的活动,才能赋予视觉对象以表现性”。

这样,在分析了上述几种不同的从“感觉”到“视知觉”的主要过程后,本文最后还要阐述一下文学艺术的“表现性”问题。

三,表现与象征

阿恩海姆认为“每一件艺术品,都必须表现某种东西”,这种知觉式样使人获得某种“经验”,艺术表现不仅“表现内在的表象和行为”,而且把理性的间接推断排除在外。读者确实可以通过理论学习、查找资料、分析创作背景等各种理性方式分析出所谓《秋思》的“主旨”或“思想感情”。但与此同时,读者(特别是成年人)很容易忽略阅读初始时。从“感觉”到“知觉”的所把握到的“经验”,而这才是阿恩海姆所强调的东西。

《秋思》之“思”从何而来?了解马致远失意的仕途,了解中国文人以悲秋为主题创作的传承关系,了解其中各个“意象”在传统中积淀下来的含义……确实有助于读者从不同角度理解这首小令的“象征”,但纯粹的理性分析并不能展示文学艺术给我们带来的“经验”。阿恩海姆认为“艺术的极高声誉,就在于它能够帮助人类去认识外部世界和自身,它在人类的眼睛面前呈现出来的,是它能够理解或相信是真实的东西”。尽管他的这段话主要针对的是视觉艺术,但在文学欣赏中又何尝不可借鉴呢。《秋思》中的“思”,最初就是由读者在脑海中浮现的那些深秋之景直接带来的“经验”——孤身一人在寒冷凄清、四下荒芜的秋季远行,看到几座农家小院的炊烟,就自然会对家的温暖产生了怀念吧。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选人中学语文课本,大家对它已经非常熟悉,而且从各个角度赏析评价它的人也不计其数。但是,也许就是因为太熟悉,人们对它的理解常常陷人一种狭隘的圈子而不能自觉。

《天净沙·秋思》的景与情 篇10

一、秋日之景

全文开篇三句共计十八个字九个词,处处实景字间无一虚词,文字流畅蕴含丰富,马致远以深厚的文学功底将夕阳下的九种景物展现在我们面前。晚霞的色彩,动静相宜的景物,意兴阑珊的人物,仿佛一张画卷将我们带入到秋日那萧索意境当中。

“老树”本就迟暮,仅剩几片黄叶在秋风中无力地颤抖,老则老矣,还要缠上几根“枯藤”更添几分困顿无助之感。这几根老藤经过了春日的细雨,夏日的烈阳,到了秋天早已不复先时之柔软与坚韧,懒散地挂在这“老树”之上。这样的藤和树落着几只“昏鸦”,黄昏之时外出觅食的乌鸦陆续返巢,一天的劳累之后它们瑟缩在巢中昏昏欲睡。画面本就是昏黄的景色,黑色的乌鸦使色彩更加的压抑。如此悲凉、颓废的秋景,把人带入了凄凉幽暗的氛围,乌鸦尚且有老树可依,而天下之大哪里才是我这沦落天涯的“断肠人”的归处?寥寥六字便将诗人心中的凄苦与无助推到顶峰!

此时,画面中起了变化!远处出现了几户“人家”,别致的房屋错落排列,屋前不远处便是“小桥”,桥下潺潺“流水”围绕着这几户“人家”。家中之人白日劳作,傍晚之时回到家中,一家团聚,其乐融融。不禁让人想起了那曾让无数人向往的桃花源。如此温馨别致的景色与之前那颓废悲凉的情景格格不入,不由得让人心中一动。如此的美景便是那时常出现在梦中的家园,恬静、舒适、温馨。正待上前看个仔细,却发现这里不是自己的家乡,这安宁与祥和并不属于自己。这份安宁与祥和的出现非但没有排遣心中的悲凉与颓废,反而更加让人黯然神伤!

“瘦马”之上的“断肠人”一脸愁苦地默默前行,时空沿着“古道”向前延伸,“西风”飒飒卷起阵阵黄尘。这古道之上曾有多少人走过,是结伴而行还是与我一样只影向前?他们是不是也和我一样黯然神伤?

残阳如血,日薄西山。太阳把她最后的光辉留在人间,但黑暗即将笼罩大地,而“断肠人”尚无处容身,深深的思乡之情让人肝肠寸断,而漂泊的生活依然继续,未来依旧流浪天涯。

马致远用了仅仅二十八个字便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画卷,整幅画卷色彩低沉,景物凄凉,那“小桥流水人家”不但没有改变整幅画面意境,反而从另一方面将“断肠人”的凄苦烘托出来。一抹残阳的余晖,前途未知的古道,把瘦马之上的断肠人在这秋日中的萧索、颓废映衬得淋漓尽致!

二、秋日之情

马致远曾有过二十多年飘泊不定的生活,晚年看透荣辱且不满时政,遂退隐田园。

《天净沙·秋思》便是对那二十多年飘泊不定生活的感慨。前三句没有任何介词的连接,直接将九种事物联系在一起,看似随意,但仔细观察,这九种并非简单的罗列,而是运用极其简单凝练的手法将每句中的三个事物关联起来。“枯藤老树昏鸦”之中,老树是三个事物中的主体,老树老则老矣但还屹立不倒,秋风过后树枝上已经变得光秃秃的,仅余的几片叶子也在“西风”之中摇摆不定,给人一种空洞的感觉。几根枯萎的藤蔓无力地挂在老树之上,随风摆动。乌鸦在树上做巢,寒风中瑟缩在一起,画面中枯藤和昏鸦便是依靠老树连接在一起。“小桥流水人家”是这个画面中的亮点有别于前一句萧索意境,它给人以温馨恬静的感觉。远处的古道上一人骑在瘦马上任由西风吹过,眼中远望着前方的温馨与恬静,这里可以是动态的也可以是静态的。这些看似不相关联的景物就以一种微妙的纽带连接起来,这纽带就是“断肠人”羁旅的疲惫孤寂与怀家念家之情不可得偿的那种无言的伤痛。夕阳西下时,光线已不充足,整个画面给人一种朦胧感觉,不仅让人能从视觉上感受到浓烈的思乡之情,还有触觉和听觉的感受。

“小桥流水人家”之所以能成为全文的亮点,关键在于它与前后两句的对比。从意境上讲,第一句和第三句充满了颓废萧索的意味,把整个画面的基调定在秋日傍晚那悲凉与昏茫之中。而第二句所写的“小桥流水人家”是很典型的江南风光,婉约、柔美、温馨、恬静,让人无限向往,对一个孤寂的旅人有着强大的诱惑。这与第一、三句格格不入的意境营造出种强烈的对比,并没有破坏全文营造的秋日里的萧索与颓废气息,反而将“断肠人”的思乡之情衬托得更加浓烈。从画面色彩的角度来讲,第一、三句的色彩是低沉昏暗的,“小桥流水人家”的颜色虽然也在秋日傍晚的时间内,但它是清新明快的,在低沉昏暗之中的一抹亮色更加能吸引人的眼球,从而更加突出秋日黄昏那深沉的意境以及孤寂的旅人对家乡的渴望。

秋日本就是让人多愁善感的季节,再加上九种景物和一个人物运用了国画技法中散点透视的描写方式,使得这个秋日的景色立体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整体的构图并没有因为“小桥流水人家”的出现而偏离原有的主题,相反因为这个反差的出现更加突出了作者所要表达的那种思乡的情怀。

上一篇:协调控制系统的优化下一篇:模拟滤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