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净沙秋思》扩写

2024-12-09

《天净沙秋思》扩写(共14篇)

《天净沙秋思》扩写 篇1

路边枯败的藤,凋谢的花,枯黄的的杂草,几棵奄奄一息的树上挂着几片干枯的树叶。一阵阵秋风吹来,树叶满天飞舞,像一只只断了翅膀的蝴蝶,枯黄的杂草像被太阳吸走了全部精力的老人,无力地躺在地上。黄昏时,几只乌鸦在天空中飞翔,发出几声悲凉的叫声。

远处的小村庄里,炊烟袅袅。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从村边流过。一座小桥横跨在小溪上。桥边还停着一条小船,几条小鱼围着船桨绕了一圈又一圈,尽情地玩耍。村子里经常看见小孩子在打闹嬉戏。

破败的道路,西风吹起,尘土飞扬。非常瘦的马发出一声哀叫,似乎想起了一些事情。

夕阳就要落山了,满天的火烧云将天地映成了一片火红。飞了一天的乌鸦也回到了自己的巢中,就连吵闹的麻雀也回到了自己的家。而我什么时候才能回到我自己的家乡啊?

《天净沙秋思》扩写 篇2

首先说题目“秋思”。好的题目是文学作品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不能没有它。少了它, 作品的结构及意蕴就变了。在该曲中, “秋思”是对文本的一个升华。散曲的文本写的是人的外部世界, 是一幅艺术图画, 甚至连“断肠人”也是这幅画的一部分, 是秋天的一种景象; 但“秋思”告诉我们, 该曲写的不仅仅是外部世界, 更有内部世界———暮秋时节的一段情思。没有这个题目, 我们极容易用什么什么图一类的话来概括它。有了这个题目, 我们就不能停留在该散曲的表面特征上了。用现代的两个术语来说就是: 它是表现的, 而不是再现的。

曲题“秋思”不但把散曲文本的外部世界的描写升华为内部世界的情绪表现, 而且也把曲中的“断肠人”从全部画面中凸显了出来。就其画面的意义讲, 他原本只是这整个画面的一部分, 但“秋思”所提示的情感情绪表现的目的, 把他上升到了整体性的地位上来了。他是全部画面中唯一的一个人物, 唯一一个有情感情绪感受的人物, 因而“秋思”就与他的感受等同起来。也就是说, 他不但是全曲的一部分, 也是全曲的感受主体。透视他的心灵, 体验他的情绪, 便成了读者自然而然的趋向。但在这里却存在着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即如何理解“断肠人”的问题。在现有的赏析文章中, 大都把“断肠”当成了“秋思”的主体, 亦即把该曲所表现的内容放在该游子的伤心之情上。实际上, 这里的“断肠人”只是这个游子的代称, 而不是说他现在才是“断肠人”, 不是他在介入该曲的特定画面之后才成为“断肠人”, 因而“秋思”只是这样一个“断肠人”的“秋思”。“秋思”不完全等于“断肠”。

“断肠人在天涯”有两层紧密相关的意思: 一、现实处境。这个游子已经多年漂泊在外, 长期流浪他乡, 现在已经远远地离开了故乡。二、他现在不是在向故乡的方向前进, 不是在期待着故乡的临近, 因而也绝无重返故乡的喜悦。他现在继续向远离故乡的方向走着, 前路茫茫, 不知所之, 那将是更加遥远、更加荒凉的所在。了解这第二层的意思是非常重要的, 否则, “断肠人在天涯”在心理的事实上便不复存在, 因为一旦他正在满怀信心地返回故乡, 尽管现在还离故乡很远, 但在心灵上却已有了归宿, 游子之情也就随之消失了。但在这里, 也就产生了这样一个问题: 他为什么如此长期地在外流浪而不返回故乡呢? 他为什么还在继续向着更荒凉的远方浪游呢? 显而易见, 他之浪迹天涯、流离在外, 不是在外求取什么, 寻找什么, 期待什么, 实现什么预定的目的。倘若如此, 他的精神就是振奋的, 情绪就是紧张的, 目标便是明确的, 而现在他分明是无情无绪、毫无目的地在远方流浪着。这说明, 他之不归故乡的原因不在外地, 而恰恰在故乡。这时我们再思考一下“断肠人”几个字, 便会感到他之不归故里, 是因为在故乡时发生了使他肝肠寸断的伤心事。什么断肠之事对我们并不重要, 但我们却知道这严重地伤害了他的心灵, 致使他决绝地离开了故乡, 并且矢志永远不再返回那令他触目心伤的地方。他离开故乡, 在心理上就是想把令自己伤心之事、令自己伤心之人远远地抛在身后, 从而使自己从痛苦的困扰中挣脱出来。这促使着他越来越远地离开故乡。他是不是已经抛下了那一段伤心往事了呢? 显然是没有, 不但从作者直称之为“断肠人”可以知道, 而且从他继续向更荒凉的远方流浪也可以感觉出来。正是这样一个人, 在这暮秋时节, 经过这荒凉的所在, 产生了一种隐秘的情绪感受。该曲写的便是他这时的情思。现在我们更应感到, “秋思”不是“断肠人”的“断肠”, 而是这“断肠人”的一种更特别的情感体验。

该曲在表现形式上最显著的特点, 是人们一眼便可看到的: 它是由一连串独立的意象构成的意象群体。“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这九个意象各自独立, 像九个大小相等的鹅卵石般分三组堆积在一起, 彼此之间没有任何语言形式将其勾连在一起。

显而易见, 仅用“简练”并不足以说明它的审美效果, 因为像“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 杜甫) 这样的诗句也可以是极简练的。我们也不能仅用“独特性”来概括其全部意义, 因为独特性若不与独特的审美效果和意蕴发生关系, 语言形式的独特性便是空洞的, 因而也便等同于文字游戏。我认为, 在我们把它与全曲的审美效果联系起来的时候, 至少有以下几点是值得注意的:

第一, 杜甫的“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表现的是自我的痛苦心情, 但我们绝不感到痛苦中的杜甫是孤独的, 这两句诗使我们产生不了孤独的感觉。为什么呢? 它的语言效果中就不存在孤独的事物。每一个单词都与另外的单词有着紧密的联系, 彼此构成的是完整的有机体, 并且它们的结构异常紧密, 紧密得能使人产生痛苦的揪心之感, 但却并无孤立无援感。但在《秋思》中, 我们却能从全曲中感到这个游子茕茕独立的那种极度的孤独感觉。这种语言形式起到了暗示作用。在该曲中, 好像任何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之间都是彼此分离、各自独处的, 没有任何一种东西把它们粘连在一起, 甚至当各个意象输入到你的脑海中的时候, 也只能刺激起你脑海中的各个孤立的点的兴奋感, 连接不成一种兴奋区。孤独的感觉是与这种独特的语言形式密切相连的。因此之故, 我认为评论家也不应以这样的想象代替曲中的语言形式, 好像枯藤缠绕着老树, 老树上面立着一只乌鸦。若如此, “枯藤”“老树”“昏鸦”便有了一种相依为命的感觉, 孤独的意味便淡薄了。

第二, 杜甫的“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是痛苦心情的表现, 但我们同时又可感到, 他痛苦但不寂寞。这种感觉是怎样产生的呢? 也与它的语言形式有很大关系。在这两个诗句中有动词的介入, 并且有极强烈的动作感。“溅”与“惊”, 一是外部的动, 一是内心的动, 这动便暗示了心灵的并不寂寞。但在《秋思》中, 这种各个独立意象的独立性, 避免了大量动词的出现, 使整体的画面更像一幅几个事物形象各自分离的静物画。这对于游子内心的寂寞有很明显的暗示作用。

第三, 杜甫的“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自然地由动词将主语与宾语联系在了一个整体之中, 两句诗便是以两个完整的结构作用于读者的感受。而在《秋思》中, 每个独立的意象都独立地投射出自己的信息, 而这与“枯藤绕老树, 昏鸦立干枝”的作用是极不相同的。

“枯藤老树昏鸦”作为首句的意义是很重要的。它作为首句, 给我们的感受就是构成后来变化的基础, 是全曲的情绪底色, 因而也就是“断肠人”的整体心境。“枯藤”给人的是枯寂感, “老树”给人的是苍老感, “昏鸦”给人的是昏沉感, 而这三者在感受上又是互相交织的。如果我们在物与人的互渗关系中来感受人, 在视觉上便会产生一个面目苍老、形容枯槁、表情迷惘而阴沉的人物形象, 在心灵感受上就会有一种枯寂、沉郁、阴暗的感觉。这实际也就是那个游子的形象和心灵状态。但必须注意, “枯藤”是枯寂的, 但未失苍劲感; “老树”是苍老的, 但未失坚挺感; “昏鸦”是阴沉的, 但未失矫健的姿态。就画面而言, 这里全是黑白分明的轮廓, 线条有力, 对比强烈, 像黑白两色的木刻, 阴沉而有力。因而这时“断肠人”的形象在内外两面上都是阴沉而带有力感的。同时我们应当想到, “断肠人”因为故乡发生了令自己极度伤心的事情, 遂离开这令他触目心伤的地方, 离开让他见之心伤的人, 出外四处流浪。在流浪中, 他经受着孤独和寂寞, 经受着困乏和饥饿, 用意志抗拒着心灵的痛苦和生活的困乏, 渐渐把痛苦深深地埋在了心底。澎湃的热情消失了, 剧烈的痛苦平静了, 青春的幻想消失了, 但人也很快地苍老了, 心灵变得枯寂了, 性格也变得阴沉了。“枯藤老树昏鸦”暗示出的就是现在的一个“断肠人”, 而不是乍离故乡时的他了。

“小桥流水人家。”一个苍老、阴沉、枯寂的流浪者眼前出现了“小桥流水人家”, 作者并没有告诉我们他内心有什么情绪感受, 但读者自己会有一种情绪感受。当这种情绪感受补充到“枯藤老树昏鸦”所已经令我们产生了的情绪感受的基础之上的时候, 也便自然是这个流浪者本人的情绪感受了。假若说大的东西给人以沉重感、庄严感、崇高感, 小的东西就给人以轻松感、玲珑感、亲切感。小桥让人感到亲切、优美、轻松。“桥”是沟通障碍的建筑物, 一种虹形的曲线建筑, 在中国语言中形成了一种相对稳定的意象, 它一向是情感沟通的象征物; “流水”是清新的、澄澈的、流动的、活泼的, 它也是一种相对稳定的意象, 是一段波动的情绪, 一种流动的感情; “人家”是一个小家庭的住所, 是亲人相聚的场所, 是其乐融融的一家人的综合体, 它包含着生命、爱情和幸福。我们完全可以想到, 在这个苍老、阴沉、心灵枯寂的游子看到“小桥流水人家”的时候, 心灵中在一刹那间产生了一种生活的欲望, 一种希求幸福的感觉, 一种感情的萌动。在这时, 像在枯藤上绽开了小花, 在老树上冒出了新绿, 在苍鸦的精神上感到了一点触动, 他那沉寂的生命也表现出了一点活意。但这到底是一刹那间的事情, 接着他的心灵又沉寂了下来。

“古道西风瘦马。”从“枯藤老树昏鸦”到“小桥流水人家”再到“古道西风瘦马”, 景色的不断变换, 使读者产生的是游子骑马走动的感觉, 仿佛向前推进着的摄影镜头, 拍摄下了不同的景物。但你又能感觉到它的推进速度是平匀而又缓慢的, 这种感觉来源于它的句式。九个独立意象分别为相等的三组, 每一组都不是短促有力的, 读起来平缓而均匀。我们似乎觉得游子骑马在一个有三两户人家的小村旁经过, 开始看到“枯藤老树昏鸦”, 继而“小桥流水人家”映现在他的眼前, 但他在不经意地一瞥之后又转眼向前, 前面则是“古道西风”, 剩下的就是自己骑的一匹瘦马。“古道”是荒寂的, 有一种苍凉感; “西风”是萧索的, 令人感到一种心情的衰飒; “瘦马”又有一种孤独感。显而易见, “小桥流水人家”在他的心里添了一点活意之后, 他的心情又沉入枯寂、孤独、苍凉的感觉之中了。但是, 我们又必须注意“古道西风瘦马”与“枯藤老树昏鸦”之间的细微差别。“枯藤老树昏鸦”包含着更多的枯寂、迷惘和阴沉, 是一颗静止着的沉寂的心灵, 它埋藏着痛苦, 但这痛苦也沉淀成了硬块般的东西, 波动不起来了。但“古道西风瘦马”中却有明显的悲凉感, 特别是那飒飒的西风, 能使你感到明显的凉意。这种心情实际是“小桥流水人家”在游子心灵中掠过一丝暖意后, 游子对自我孤独寂寞生活的一点悲凉的感觉。正像前面的暖意在有无之间一样, 这时的悲凉感觉也是如此。但是, 我们必须感觉到它的存在。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一点暖意变作一点悲凉, 但是这位游子是不可能由此而改变自己生活的, 这点悲凉也就只能转化为一点惆怅。这种惆怅在曲中是由“夕阳西下”传达出来的。游子在悲凉中抬眼前望, 前面正是一轮夕阳向地平线沉下。“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 李商隐) , 夕阳是一种衰退着的生命力的象征, 它的衰竭是缓慢的, 但又是不可挽回的。面对自己生命的衰竭、生命意义的丧失, 面对自己孤独寂寞的生活, 游子这时的心情只能是惆怅的、无可奈何的。他仍只身在远离故乡的荒凉的远方, 向着更加荒凉的前方, 骑着瘦马, 蹒跚而行。

在这时, 我们可以对“秋思”的内容再作一个概括: “秋思”指的不是“断肠人”的“断肠”心情, 而是他这时的一段情感体验。他的枯寂的心情并没有死灭, 人间的温暖、幸福和爱情 ( “小桥流水人家”) 又一次使他枯寂的心情萌生了一点生活的欲望, 但这点欲望随之也便转化为一种悲凉的感觉, 并以他的怅惘和叹息告终。“秋思”与其说是指他的伤心感觉, 不如说指的是他这时产生的对生活的刹那留恋心情。

《天净沙·秋思》赏析 篇3

这首小令仅五句二十八个字,语言极为凝练却容量巨大,寥寥数笔就勾画出一幅悲绪四溢的“游子思归图”,淋漓尽致地传达出漂泊羁旅的游子心。

这幅图画由两部分构成:

一、由精心选取的几组能代表萧秋的景物组成一幅暮色苍茫的秋野图景;

二、抒写内心深处无尽伤痛而独行寒秋的天涯游子剪影。

第一幅画共十八个字九个名词,其间无一虚词,却自然流畅而涵蕴丰富,作者以其娴熟的艺术技巧,让九种不同的景物沐于夕阳的清辉之下,像电影镜头一样,以“蒙太奇”的手法在我们面前依次呈现,一下就把读者带入深秋时节:几根枯藤缠绕着几颗凋零了黄叶的秃树,在秋风萧萧中瑟瑟地颤抖,天空中点点寒鸦,声声哀鸣……写出了一片萧飒悲凉的秋景,造成一种凄清衰颓的氛围,烘托出作者内心的悲戚。我们可以想象,昏鸦尚能有老树可归,而游子却漂泊无着,有家难归,其间该是何等的悲苦与无奈啊!接下来,眼前呈现一座小桥,潺潺的流水,还有依稀袅起炊烟的农家小院。这种有人家安居其间的田园小景是那样幽静而甜蜜,安逸而闲致。这一切,不能不令浪迹天涯的游子想起自己家乡的小桥、流水和亲人。在这里,以乐景写哀情,令人倍感凄凉,烘托出沦落他乡的游子那内心彷徨无助的客子之悲。

第二幅画里,我们可以看到,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乡愁的游子却骑着一匹延滞归期的瘦马,在沉沉的暮色中向着远方踽踽而行。此时,夕阳正西沉,撒下凄冷的斜晖,本是鸟禽回巢、羊牛回圈、人儿归家的团圆时刻,而游子却仍是“断肠人在天涯”,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漂泊他乡的游子面对如此萧瑟凄凉的景象,怎能不悲从中来,怎能不撕心裂肺,怎能不柔肠寸断!一颗漂泊羁旅的游子心在秋风中鲜血淋淋……

一支极为简短的小曲,表达了难以尽述的内蕴,形象地描绘出天涯游子凄楚、悲怆的内心世界,给人以震撼人心的艺术感受。让人读之而倍感其苦,咏之而更感其心。读此曲而不泪下者不明其意也。

这首小令之所以获得如此高的赞誉,一方面是由于它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真切地表现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情调虽然低沉,但却反映了当时沉闷的时代气氛,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它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比较明显的特点是:

1.简约与深细相依。

古人宋玉曾用“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来形容美女身量的恰到好处。《天净沙·秋思》文字之精练,也可以说达到了不能再增、减一字的程度。全篇仅五句,二十八字,既无夸张,也不用典,纯用白描勾勒出这样一幅生动的图景: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即将归巢的暮鸦在树梢上盘旋;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来到溪边的几户人家门前,这时太阳快要落山了,自己却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的长夜,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至于游子为什么漂泊到这里?他究竟要到哪里去?这些言外之意,尽可听凭读者自己去想象。这首小令,确实不愧为言简意丰、以少胜多的佳作。小令的前三句,十八个字,共写了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九种事物,一字一词,一字一景,真可谓“惜墨如金”。但是,凝练而并不简陋,九种事物名称之前分别冠以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等表现各自特征的修饰语,使各个事物都带上了鲜明的个性,又使本来互不相干的事物,在苍凉的深秋暮色笼罩下,构成了一个统一体。作者没有写这些事物的方位,也未写这些事物与游子活动的关系,但读者又可以想象得到,并把它们紧密地联系起来。简约之中见出深细。

2.静景与动景相映。

《天净沙·秋思》的艺术效果,又得力于成功地运用映衬技法。作者将许多相对独立的事物同时纳入一个画面之中,从而形成动与静、明与暗、背景与主体的相互映衬:处于动态中的“流水”,与处于静态中的“小桥”“人家”相映,更显出环境的幽静;“西风”与“古道”相映,使道路更见苍凉;在作者勾勒的秋景图上,一面是枯藤、老树、昏鸦在秋风萧飒中一派灰暗,一面是落日的余晖给枯藤、老树、昏鸦涂上一抹金黄的颜色;“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从整个构图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但人是主体,景物是人活动的背景,把背景写充分了,主体就被烘托出来了。这正是相互映衬的妙用。

3.景色与情思相融。

诗言志。这首小令旨在表达天涯沦落人的凄苦之情。但人的思想感情,是抽象的东西,难于表达。作者运用传统的寄情于物的写法,把这种凄苦愁楚之情,刻画得淋漓尽致。枯藤、老树、昏鸦、西风、瘦马、夕阳,这些有形的可感的事物,具有明显的深秋色彩,与无形的抽象的凄苦之情,有相通之处,用有形表现无形,方使人感到具体生动。正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愁”与“水”本无联系,但作者借江水之多,喻愁之多,二者有“恰似”之处,用江水东流之景,表达无限的悲愁之情,十分深刻。自然景物本来是没有思想感情的,但当诗人把这些客观事物纳入审美的认识和感受之中,这些事物便被赋予感情的色彩,同人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了。“小桥流水人家”,不过是极常见的普通景色,但当它与“断肠人在天涯”同处于一个图景之中时,便不再是孤立的景物,而成为使“断肠人”心碎肠断的触发物,使图景带上悲凉的气氛。所谓“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生”,就是这个道理。《天净沙·秋思》堪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妙合无痕的杰作。

天净沙秋思扩写 篇4

路过韭园村时,他看到一位老者立于门外,他赶快走上前去,问那老者,此地离京还有多远,可否讨口水吃。老者看着这位风尘仆仆的年轻人,连声说:“可以可以,院中请。”

年轻人道了谢后,跟随老者进院。老者的院前有一座小石桥,桥上雕着各样小兽,桥下流水潺潺,老者看说年轻人着那小桥发呆,老者说:“年轻人,请。”年轻人边鞠躬边说:“叨扰,这桥真是精致……”老者说:“过奖,这不过是老夫一时玩笑而做。桥下水是山中的清泉流下,可直接饮用的……”边说着已进入院中。

老者让家人为年轻人拿来水和饭,年轻人直道谢。老者问他从何而来,去往京城做甚。年轻人说,自关外而来,此处入京是因家中老母病故,来给在京城中做生意的哥哥报丧的。老者听后,让家人准备了马和水送予年轻人,让他快些入京,年轻人不受,老者说,你的马可留在此处养伤,待你和哥哥回程时换回即可。年轻人连连道谢,牵马而去。

老者回到书房,在纸上写下: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天净沙秋思扩写 篇5

一个秋日的黄昏,荒凉的古道上,西风劲吹,落叶如蝴蝶一般在空中飞舞。古道旁边的一棵老树,如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盘根错节,浑身疙瘩,枝节扭曲。几根枯藤像蛇一样缠绕这老树。几只乌鸦扑打着翅膀,落在光秃秃的树枝上,显得毫无生气。突然,眼前出现了一条小河,一座古老的桥弓着身架在河水之上,小河不远处,升起了袅袅炊烟,原来是一座小村庄,人们正准备着丰盛的晚餐,看着这些情景,游子不由得想起了远方的亲人,可又能怎样呢?

一条泥泞坎坷的小路上,只有那衰老的马吃力地驮着游子走向远方。夕阳西下,哪里是归处?哪里是家乡?这时,漂泊天涯的游子怎能不愁肠寸断!

天净沙秋思扩写 篇6

枯藤老树昏鸦

在池塘边,有一棵老得不能再老的枯藤,它已经没有了一丝水份,干枯,死气沉沉。从远处飞来一只乌鸦,由于几天都没有找到水喝,它迫切地寻找水源。然而,池塘已干涸,藤树已枯竭,它绝望了。秋风萧瑟,属于枯藤的最后一片叶子飘零而去。夕阳把天边的云霞染的一片漆红……

心在干枯前最后一次呐喊:节约用水,还老树生机吧!

小桥流水人家

小桥下,白色的水淙淙地流着。咦,水怎么是白色的呢?往上游一看,噢,原来是一家饭店的老板把白色的塑料盒扬手扔进了小河中,盒中剩余的饭菜经过腐蚀,散发出了一阵阵臭味。以前,陈阿姨常常带着孩子来桥上玩,而如今,每当陈阿姨再路过这里时,却常带着口罩抱着孩子匆匆走了过去。

小河哭泣:不要污染水源,还我往日的清澈吧!

古道西风瘦马

古老的道路被沙土所淹没,成了一片沙漠。一匹瘦骨伶仃的马从上面走过,步履蹒跚。西风吹着,马的鬃毛被风吹起。它若有所思地低下头,它是在怀念往日的红花绿草?还是在回忆当年的英姿焕发?在狂风中,它疲倦地倒下了……

沙漠:植树造林,赋予我绿色的生机吧!

保护环境吧,不然就会上演“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悲剧了!

《天净沙·秋思》英译本赏析 篇7

关键词:《天净沙·秋思》,英译本,浅析

一、原诗浅析

《天净沙•秋思》是由元朝作家马致远创造的一首散曲。“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短短五句话,却描绘出一幅画面感十足的秋郊夕照图。此诗的前三句,每句话三个名词,三种景物。这种名词的叠加,形散而神不散,充分体现了汉语重意合的特点。诗人用这简短的九个词,铺叙开来,描绘出一幅秋风萧瑟的画面。最后一句中,作者将“游子”即“断肠人”置于这秋风萧瑟的画面中,那种凄凉之感、那种倦于漂泊的苦楚跃然纸上,深刻清晰地走进每一个读者的心中。

中国古代诗歌是追求音韵美的,马致远的这首诗也不例外。本诗中,一、三、五句押尾韵“a”;二、四句押尾韵“ia”,这种平仄相间的韵律结构,前后呼应,不禁让读者低吟沉回,心中油然而生那份秋风萧瑟的凄凉,感同身受主人公飘泊天涯的那份无奈。这首诗在用词上,虽然没有使用情感浓烈的词语,但那几个简短的词语,灵动而传神,描绘出一幅生动的景象,直入读者心底。

二、三种英译本

译文1是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的译作,现摘录如下:

Tune:Sunny Sand-Autumn Thoughts:Over old trees wreathed with rotten vinesfly crows;Under a small bridge beside a cottage a stream flows;On ancient road in western breeze a lean horse goes.Westwards declines the setting sun;Far,far from home is the heart-broken one.

译文2是美国学者Wayne Schlepp的译作,现摘录如下:

Tune to“Sand and Sky”-Autumn Thoughts:Dry vine,old tree,crows at dusk;Low bridge,stream running,cottages;Ancient road,west wind,lean nag,The sun weltering;And one with breaking heart at the sky’s edge.

译文3是笔者典籍外译老师的译作,现摘录如下:

To the Tune of Sand under the Clear Sky-Autumn Thoughts:A crow,at dusk,on yon old tree with vines very dry;A bridge o’er th’creek,and some country cottages nearby;A horse so weak,against west wind,en route with sigh;The sun sinking,a broken heart’s still wandering!

三、英译本浅析

翻译家许渊冲先生提出“译语优势”的原则。他认为“译语优势”是“译语最好的表达方式”,“发挥译语优势”就是“尽量利用译语最好的表达方式”。译文1的翻译正体现了他的这一观点。许渊冲先生在翻译本诗时,在句中添加了动词和介词,将原文中的名词词组连接成符合英语句法结构的完整句子,这是英语语言表达重形合的体现。许渊冲先生还提出的译诗“意美、音美、形美”的“三美”标准,是建立在“意似、音似、形似”的基础之上的,这是“信”的衍化和具体化;“三似”中又以“意似”为先,表明许渊冲先生是重视内容的充分表达的。确实,在此诗的翻译中,许渊冲先生把原作所描写的内容和含义很好地传达了出来,而且全诗的翻译都用倒装句这一句式结构进行表达,使诗在句式上协调统一。同时,这一译作也在韵律上做了很多努力,aaabb的尾韵使诗前后呼应,读起来十分流畅自然。此外,该诗在用词上十分贴切传神,比如,用“Far,far from home”将“在天涯”意译出来,令读者心生无限遐想;用“heart-broken”来形容“断肠人”,能够让读者如读原诗一般感同身受漂泊人的那份苦楚。

译文2是美国学者Wayne Schlepp的译作。Wayne Schlepp是接受过西方汉学训练的学者,因此在她的翻译中能够看到其对中国文化的解读。在这个译作中,Schlepp采用与原文相似的句式结构直译开来,所以译诗在形式上与原诗十分相近。这也是一个外国学者对于中国诗歌文化的理解。但译作在用词上没有原诗中的那份灵动和传神,比如,“Low bridge,stream running”,可能对于英语的读者来说,并不能感受到潺潺的溪水流过小桥的那副景象。此外,这个译作在韵律上有所欠缺,因此没有传达出原诗的音韵美。所以Schlepp采用的这种逐字对译的方式虽然在诗的形式和字面上做了对等传达,但可能传达不出原诗在情感上给读者带来的共鸣。因为中国诗歌重在含蓄、委婉,让读者通过联想来感受其中的意义和情怀。但同样的英语句式结构,同样的词汇的叠加,可能并不能勾起英语读者的联想和感受。因为英语通常是自然、直接的。

译文3是笔者典籍外译老师的译作。在这个译作中,最大的亮点就是,老师巧妙运用了英语中的虚词,连词成句,既保证了与原诗形式上的相似,也保留了英语句式重形合的特点。此外,这个译作在韵律上也达到了很好的效果,虽然与原诗的尾韵不尽相同,但已经能很好地让读者感受到中国古诗的音韵美。这个作品的缺憾之处,笔者以为是在个别词语的使用上,比如,用“wandering”来表达“在天涯”,虽然能传达出主人公的孤单无助,但在全诗情感的充分传达上还是有一些欠缺。

四、结语

对于同一个作品,每一位译者都有各自不同的理解,因此就会产生不同的英译本。但无论是著名的学者,还是默默潜修的译者,他们的译作中都存在着优点和缺点。作为后辈的译者,在赏析前人作品的基础上,要以其翻译经验为指导,不断努力,为中华传统诗歌文化的传播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汪榕培.中国典籍外译[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与构思 篇8

放声朗读,唤醒情感。

(多媒体展示:带着我们的情感,带着心灵的体验,朗读诗文,要读出诗歌的内涵,读出游子的悲哀,读出抑扬顿挫,读到心中隐隐作痛,悲泪欲出,才真正读懂马致远了。)

二、绘

(多媒体展示:一首好诗,就是一幅好画,马致远的这首小令正体现了这一点,请同学们揣摩这首小令的意境,展开你丰富的想象,把你所想的绘成一幅画。)

三、议

各组交流自己所画的画,学生之间互评。

四、品

(多媒展示)

1.小令中运用最多的是哪类词?

2.小令中作者是怎样描写景物的?

3.小令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哪句?

4.小令中最让你喜欢的词有哪些?

五、比

(多媒体展示)

原诗仿作

天净沙·秋思 天净沙·海南行

枯藤老树昏鸦,沙滩贝壳脚丫,

小桥流水人家,椰树和风早霞,

古道西风瘦马。海鸥白帆浪花。

夕阳西下,旭日东洒,

断肠人在天涯。畅游海角天涯。

通过原诗与仿作的对比阅读,进一步加深对诗歌意境和作者情感的理解,体会寓情于景的传统技法。

六、拟

(多媒体展示:一切景语皆情语,马致远寓情于景的写法把本来抽象的、难以表达的悲苦之情,借助景物画面将其刻画得淋漓尽致,本诗堪称情景妙合无痕的杰作。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景物被赋予感情色彩后,使景物同感情融为一体的情形屡见不鲜。)

1.垂柳婀娜多姿,像为我的到来翩翩起舞;枝头的鸟儿正在卖弄清脆的歌喉,唱着欢快的歌;水面上的涟漪好像漾开一个又一个笑窝。

2.垂柳无精打采地,懒洋洋地打着哈欠;一群鸟儿飞到柳树上,叽叽喳喳地叫着;“丢,丢,丢人!”;湖面上一圈一圈的波纹如一张张嘲笑我的脸。

七、联

“以我观物,万物皆着我之色彩”,鸟语花香可以令人心醉,也可以令人心碎。同学们在写作时也同样可以寓情于景,景中有情,下面就请大家用自己的文笔,将我们的喜怒哀乐浸润在景物之中。

(多媒体展示学生的成果)

生甲:那次考试我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回家的路上,平时那毒辣的太阳变得温柔了许多,虽然还是以往的温度,但在我眼中,它是咧开了笑脸祝贺我的;平时烦躁的知了声也像是给我献上的颂歌。

生乙: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独自一人走在这空寂的荒野小路上,望着那阴森的树林,听着树叶发出的令人惊悚的哗哗声,我的腿也软了很多,心跳个不停。

生丙: ……

八、结

(多媒体展示:是境,是景,水乳交融,情景映衬;是意,是情,相辅相成,相济相生——“秋思之祖”当之无愧!)

一是在古代诗歌中注重朗读品析,促使学生初步获得语感,同时带动学生的情感体验。

二是在一定的语境和文化背景下,使学生理解得更加深刻透彻。

三是架设心灵的桥梁,拉近学生与古代诗歌的心理距离,同时在这种联系学习中完成对知识的建构。

四是搭建扩展平台,突破教材的状态,对教学内容做适当的补充、扩展和延伸。

以下结合教学设计做具体阐释:

朗读品析法——透过朗读品析,从语言的气势、韵味、节奏等,引领学生辨别语言的感情色彩,感受人物的喜怒哀乐,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通过低沉的语调,缓慢的节奏,读出一种凄凉悲哀。

语境解读法——通过比较性的语境创设,也就是仿作和原诗的对比,在一亮一暗,一喜一悲中,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联系生活法——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原有的生活体验,反过来促进其更好地理解文本,达到“不言喜而喜不自禁,不说悲而悲痛欲绝”的神奇效果。

天净沙秋思扩写作文 篇9

走啊走,一棵高大古老的树挡住了我,上面盘虬卧龙,干枯的树藤死死缠绕在树干上,树上的树叶已经枯黄,地上落了一层厚厚的树叶,没有一丝生命的气息,树顶上即将归巢的乌鸦也发出凄厉的叫声,叫的人心烦意乱。

大树旁,有一条清澈的小溪,潺潺的流水上架着石桥,而小桥边呢,是一爿房子,袅袅炊烟从房子上空飘来,看到这座房子,我仿佛看到了房子里的一家人,他们在围坐在餐桌旁有说有笑,其乐融融,温馨怡人的画面。

看了这一幕幕情景,苦涩的心情油然而生,为什么他们一家人就可以其乐融融地坐在一起聊天,而我却要独自在这里,离开亲人,离开孩子,孤独地看着这老树昏鸦。在我眼前,只有他们能和我做伴,每天对着这荒郊萧瑟的景物,骑着骨瘦如柴的小马,拖着疲惫的身子孤独地走向天涯异域,赶不完的漫长前路。

黄昏已经到来,我却还没有找到住宿的地方,不知家人们现在怎么样,是不是也在思念着我,想到这里,我不禁悲从中来,潸然泪下,感到肝肠寸断

于是我提笔写下这首小曲:“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就叫“天净沙·秋思”吧

天净沙秋思扩写作文 篇10

道旁,枯干、嶙峋的老树,一如老态龙钟的老头,垂垂老矣;缠绕在老树上的一条条干枯的藤蔓,已经浑然成了老树的躯干,似乎在向我诉说着死亡的悲戚;还有一些归巢的乌鸦栖息在这老树的枝头上,不时地发出瘆人的惨叫,仿佛已经在为这老树送行。

暮色渐渐弥散,我又要到何处歇脚呢?

我仿佛又看到了家乡那弯弯曲曲的石桥,石桥下缓缓流过的溪水,溪水旁炊烟袅袅升起的小楼,小楼上又在眺望我的家。

《天净沙秋思》扩写 篇11

长期以来语境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能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从R.Daniel Shaw (1987) 提出把翻译和语境结合起来, 语境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国内外许多学者如Nida、Baker、Hatim、李运兴、刘宓庆等对翻译与语境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彭利元 (2008) 在其《翻译语境化论稿中》提出翻译语境包括三个维度即自然时空, 社会时空和心理时空。彭利元 (2015) 提出除此之外还有第四维度即翻译的语言时空, 把翻译语境又向前推进了一步。本文试从翻译语言时空来探讨《天净沙·秋思》四个译本语言层面不同的原因从而了解翻译语言时空在诗歌翻译中有何重要的作用, 译者在翻译时需要注意哪些语言方面的问题。

2 翻译的语言时空

何长庆 (1995) 在其语言的时空环境和翻译中提到, 在翻译中语言应该放到特定的环境中去。刘镇清 (2001) 论证了在翻译中语言的时空转换观, 认为原作语言的时代风格适合其目标读者的语言偏爱, 那么译作语言的时代风格也必须符合其目标读者的语言偏好。裴文 (2004, 2005) 提到语言时空观是把时空和空间视为语言系统整体性存在的必要组成部分, 且将时间和空间是必然被理解为概念的存在。

彭利元 (2015) 提出语言时空和自身的体验有很大的关系;可以说它们实现的模式是一致的。译者对语言时空的体验同样是靠追溯原文本的语言文字和其相关的语言环境构成的。这里的相关语言环境指的是文本的言外语境及包括文本外的语言系统、言内系统及其状态。翻译的语言时空涉及相关语言的时间状态和空间分布。可以说它可以由两个层面的构成即翻译的语言时间层面和翻译的空间层面。语言时间层面及可分为共时的语言和历时的语言, 表现出它稳定性的存在和动态上的差异。比如说汉语的从甲骨文-文言文-白话文, 它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着, 但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保持稳定性。语言的空间层面涉及为译文构建提供的语法、词汇、句子结构、语音, 篇章结构等, 语言的时空体验还与文本语篇的建构密切相关。但是, 翻译的语言时空又不是孤立存在的它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和上面提到的自然时空, 社会时空, 心理时空是有机结合的整体。本文选取了分别是翁显良译, schlepp译, 丁祖鑫&Burton Raffel译和许渊冲译, 接下来从翻译语言时空来探讨《天净沙·秋思》四个译本的差异及语言时空发挥了哪些重要的作用。

3《天净沙·秋思》原文分析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

《天净沙·秋思》是元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小令, 是一首著名的散曲号称“秋思之祖”。全曲短小精炼, 短短二十八个字就勾勒出一幅秋郊傍晚, 游子思归图。从此曲音韵上, 符合元曲对格式定律的严密要求。此曲字通押a, 整首表达。其中的1、3、5 句末尾的鸦、马、涯押尾韵a为平声韵;2、4 句末尾的家、下押尾韵ia为仄声韵 (陈宁宁, 2008) 。整首词形成隔行押韵来增加诗歌音乐感。

从语言结构看, (黄国文, 2003) 前三句由九个名词并列构成, 列举了九种景物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除人家外, 其中八个名词全是由一个修饰语+中心语构成 (枯修饰藤, 老修饰树等) 。后两句由两个短句构成, (西下描述的是夕阳的状态, 在天涯描述的断肠人的状态) 。从曲的逻辑结构看, 前面的九个名词描写的有动态的和静态的, 在静谧的黄昏, 老树上的乌鸦呱呱的叫, 小桥下的流水静静地流淌, 古道上, 一匹瘦弱的马在走, 它们之间看似毫无联系。但作者笔锋一转描写到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让整首诗的中心一下突显出来。作家刻画的所有景物都是为后面的人-游子做铺垫的, 枯藤有老树可依, 乌鸦在日落的飞倦了也回巢休息了, 小桥旁的农户日落而歇, 屋顶升起袅袅炊烟。只有游子, 一个人在古道上行走, 不知何方才是自己的归宿。此曲的内在逻辑结构中心点在于人这个字。本文的下面将结合翻译的语言时空来看四个译本, 分析其各自的优劣和值得借鉴的地方。另外由于古代汉语的不十分讲究语法, 在下面分析各诗的时候不另做语法分析。

4 从翻译语言时空看《天净沙·秋思》的四个译本

4.1 翁显良译, 译文参照 (顾延龄, 1993)

Crows hovering over rugged old trees wreathed with rotten vine-the day is about done.

Yonder is a tiny bridge over a sparkling stream, and on the far bank, a pretty little village.

But the traveler has to go on down this ancient road, the west wind moaning his bony horse groaning trudging towards the sinking sun, farther and farther away from home.

翁译把原曲译为散文体, 使曲不拘泥与原诗的格律和形式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按先前所说译者所选取哪种语言文体和他自身的语言时空体验是分不开的, 且他的体验直接影响译文的构建和最终的生成。译者不同, 对语言时空的体验也不同, 那么他的译文也是不同的。翁显良是国内将古诗译为散文的代表作家其翻译的方法被称为“散文释义法”、翻译风格称为“表象派” (张保红, 2011) 。他翻译的摆脱原文的束缚意图营造和原文一样的氛围追求神似而不是形似;和傅雷的“神似”钱钟书的“化境”有异曲同工之处 (包家仁, 梁栋华, 2003) 。从语言时间层面这点来说原作创作于元朝和译作相差700 年之久一个为古汉语, 一个为现代汉语, 这造成了翻译必然会有差别。空间层面从语音, 词汇, 句子结构, 逻辑结构和篇章布局分析两者的异同。从语音层面看, 原曲的尾词是押韵a, 对仗工整;译作散文体没有押韵缺少韵脚美且它俩的节奏感也不同。从语言词汇层看, 原曲前三句用的是9 个名词;译作的词汇没有受到限制, 失去了原诗的简明感。同时译者把枯藤译为rotten vine不妥当;rotten的意思为腐烂的, 恶臭的等原文的枯藤指的是失去活力生机而不是濒临死亡。另外west wind英汉意思也有很大的出入。在汉语中, 西风带来的是寒冷、萧条、毫无生机之感;在英语中西风象征着一种力量, 一种希望这在选词层面不够妥帖。从句子结构看, 原作前三句由名词构成除人家外其余八个都是由修饰语+中心语的模式;译语的前三句分别为一个句子。当然, 各自选用的文体不同, 遵循的句子结构也是不一样的。从逻辑结构看, 译文是遵从原文的逻辑结构的。从篇章结构看, 原文用了9 个名词构成了一幅秋天傍晚的景色图, 构建出古诗的画面美, 给人很强的画面代入感;后两个短句, 点明它的主题起到升华的作用。译文用的是散文体, 不拘泥于原诗的形式但这样造成画面感不强有种拖沓之感。

两者的语言时空体验不同, 翻译的文本也相差甚远。从翁译的看出, 译者突出的是让意境试图使读者有身临其境感之感, 突出情景。所以译者在翻译时忽略了原文的音律节奏, 结构排列, 篇章布局。究其原因和译者的语言时空体验是不开的。

4.2 Wayne Schlepp译, 译文参照 (文殊, 1989)

Tune to“Sand and Sky”-Autumn Thoughts

Low bridge, stream running, cottages,

The sun westering

And one with breaking heart at the skys’edge.

Schlepp译文看起来和原文很接近的颇有几分元曲的味道且除后两句之外都是由修饰语加中心语构成, 短小精炼可以说和原文的形式高度对等。从译文语言空间层面考虑, 在选词方面, 译文遵照了原文的词汇形式如枯藤 (Dry vine) 、老树 (old tree) 、流水 (steam running) 等。如译者在流水这词处理的还是很好的用两个词把那种动态感描绘出来, 另外西下 (westering) 这词用-ing来描绘太阳运动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再看此译文的篇章结构, 在形式上, 排列上译文译出了原文的那种味道。但欠缺的地方也是有的;译者在语言的语音层面就忽略了原曲的押韵, 对仗音乐感不强这样是译文在译作的情感表现力和形象性与原作相差甚远。除此之外, Schlepp为国外的翻译家, 虽然能把原文的意思翻译出来, 但它的神韵却流失了。这和他自身的语言时空体验是不分不开的, 译者对原文选词所蕴含的深意理解不到位造成对原文语篇意义解读的深度不够。原文所表现出的那种意境以境为主, 意寓境中的画面没展现出来。

4.3 丁祖馨&Burton Raffel译, 译文参照 ( (顾延龄, 1993) )

Tune Tian Jing Sha

Withered vines hanging an old branches,

A few houses hidden past a narrow bridge,

A lean horse comes plodding.

And the lovesick traveler is still at the end of the world.

丁祖馨&Burton Raffel的译作 (以下简称丁译) 符合西方诗歌的翻译习惯。在语音和节奏上和原曲还是比较接近的。丁译的可以分为|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前三句译者采用hanging, croaking, hidden把前后两个事物联系起来构成一个情境和翁译的有相似之感, 但用词更加精炼。再者, 用withered修饰vines比Schlepp译的dry vine更符合曲中的意境。原曲指秋天到了, 树木萧条、枯萎了而不是单纯的变干了。用branches这词代替原文中的tree, 用部分代替整体这很符合译入语的习惯。把昏鸦译文Returning crows还是对原曲的词有很好的把握在这里的昏应该是指黄昏, 黄昏到了鸟回巢了, 用Returning译的比较妥当。这些和两位译者的语言时空体验是分不开的, 两位译者可以说是中西合璧即对原文的含义有高度的把握, 又对译语的习惯有很深的了解。所以译者在选词、曲的逻辑结构、篇章结构把握度很到位。当然这其中也还是有些缺陷的比如语言的语音层面, 译者就没能译出原文的韵味和音乐感。

4.4 许渊冲译, 参照译文 (陈宁宁, 2008)

Autumn Thoughts

Over old trees wreathed with rotten vines fly evening crows,

On ancient road in the west wind a lean horse goes,

Far, far from home is the heart broken one.

在分析许渊冲的译文 (以下简称许译) 时, 先看看他的翻译策略。许先生提出翻译的优化论即“美化之于艺术, 创优似竞赛”, 在翻译中最重意美、音美次之、最后是形美 (徐日宣. 潘智丹, 2011) 。如上所说这和译者的语言时空体验是分不开的, 对语言的体验越深入, 那译者对原文的理解越深入即对译文的把握度更高。从语音层面看, 译者的1、2、3句末尾的crows、flows、goes是押尾韵的;4、5 句末尾的sun、one押韵形成aaabb的韵律。译文的每句的开头均为介词 (over、under、on、westward、far) 开头采用英文的倒装增强曲的节奏感。其次在选词层面译者虽然不是选用词组与词组的并列, 且中间加了一些修饰成分如介词、冠词等虚词丰富了曲的内容达到其形美的效果。最后一句把在天涯译成far, far away比Schlepp的at the sky’s edge和丁译的at the end of the world要更胜一筹, 把断肠人的这种归期描写的似有似无但又不是完全没有增强了曲的意境感。许译的在篇章结构上是一首很符合英文习惯的诗且保留了原文的一些语言特点说明译者对译入语的语言规则和用法了解的很透彻, 才有此高水平的译文。和上面三种译文相比, 翁译、丁译、许译都舍弃了单纯的描写事物取而代之是描写一个场景, 而Schlepp的译文在词汇层面和原文高度一致。在语音层面许译明显比其他三个译本要好些。在篇章结构方面, 许译、丁译和Schlepp译比翁译更符合原文但在原文语言的情感表现力看, 翁译和许译最好, 丁译次之而Schlepp译的情感表现力最为一般。

5 总结

本文节选了《天净沙·秋思》的四个译本从翻译语言时空的几个层面:语音、词汇、语言结构和篇章结构来探讨几个译本的优劣。翻译的语言时空和译者自身的体验是有莫大关系的。翁译是散文体的大家, 所以把曲译成为散文;而丁译的语言而两位译者各自的语言体验结合而成的译文呈现的效果也不错。至于许译, 他的对译语的语言时空的体验是很强大的, 所以在译文的选词、结构、韵律、篇章等处理十分恰当。可以说译者对翻译语言时空所包含的范围越大, 那么对译文更符合译入语。而译者原文的语言时空越大那么他所翻译的作品越接近原文。同样的如果译者的原文语言时空和译文的语言时空的范围都很广, 那么译者的译文既是翻译出原文的语言特点和译入语语言习惯的。所以译者在翻译的时候需提升自身对原语和译语语言的体验使自身辐射的范围更大, 那么也不失为一名优秀的译者。所以说译者翻译的作品和其自身的语言空间呈正比例关系。本文对翻译语言时空的探讨不够深入, 虽然上文也提到翻译时空的一些因素但它具体是由那些因素构成的还有待完善。

摘要:在翻译中, 语境是其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之一。翻译语言时空作为翻译语境的一个层面也有其重要的意义。该文即从翻译语言时空的语音、语法、句子结构和篇章结构分析《天净沙·秋思》的四个译本, 探讨译者的翻译语言时空体验在翻译时起何作用, 是否译者翻译的作品和译者掌握语言时空的范围呈比例关系?

关键词:语言时空,语境,天净沙·秋思,体验

参考文献

[1]彭利元.翻译语境论稿[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8:263-268.

[2]彭利元.热门复译事件背后的翻译语境时空[C].三湘译论, 2015:11-16.

[3]黄国文.从《天净沙·秋思》的英译文看“形式对等”的重要性[J].中国翻译, 2003, 3 (2) :21-22.

[4]顾延龄.马致远 ( (天净沙》英译赏析[J].外国语, 1993 (2) :12-14.

[5]刘镇清.翻译中语言的时空变换[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1 (2) :15-16.

[6]装文.语言区域划分的时空观设定[J].语言研究, 2004, 9 (3) .

[7]装文.语言时空观的必要性及理论依据[J].江苏社会科学, 2004 (6) :196-197.

[8]何长庆.语言的时空环境和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 1998 (1) .

[9]包家仁, 梁栋华.翁显良先生翻译观初探[J].贾南学报, 2003, 11 (6) :111-112.

[10]张保红.点染法:翁显良汉诗英译艺术研究[J].中国外语, 2011 (7) :87.

[11]徐日宣, 潘智丹.从许渊冲法译唐诗看译诗理论中“音美”的传达[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1 (1) :57-59.

天净沙秋思扩写作文500字 篇12

对别人而言,深秋的傍晚,只有一丝凉意,而在他心里这凄凉的傍晚是一种煎熬,是一种无言的痛,一种伤感。

冰冷的秋风钻进了他的衣领,剌痛了他那思乡的心。破败的茅屋前那一棵千年老树,枝条上稀稀疏疏的黄叶随风飘荡。有几片叶子飘落在他的面前。他弯腰捡起一片,枯黄的叶子在他的手中瑟瑟抖动。他轻轻地伸开了手掌,那片树叶随风飞走,不知将要飘向何方。

夕阳慢慢地滑落,映红了天边的晚霞,在萧瑟的秋风里,燃烧着,燃烧着。最后只留下一丝灰烬在天际,在那一霎那间,他的目标消失了。

冷风中,远远地传来乌鸦凄凉嘶哑的叫声。天色似乎被它一声声地叫暗了。暮色中,几间农舍在不远处若隐若现,旁边潺潺的流水从小桥下流过。袅袅的炊烟从人家屋顶上的烟囱里升起,屋里该是全家人端坐在餐桌旁,谈论着今秋的收成,分享着今晚的美餐吧?也不知道有了多少的日日夜夜,他不曾闻到这家的气息了!

瘦弱着与他同样沉默着的老马,相伴着行走于这千年的古道之上。那是一匹多么疲惫的马儿啊!坚硬的骨架似乎跳出它的皮囊。无法相信,每当前行几乎要跌倒的它,竟然陪伴着他走遍了千山万水。就是这个孤独的旅伴,驮着满腹乡愁的他行走在天涯。

天净沙秋思 篇13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天净沙:曲牌名。

⑵枯藤:枯萎的枝蔓。昏鸦:黄昏时的乌鸦。昏:傍晚。

⑶人家:农家。此句写出了诗人对温馨的家庭的渴望。

⑷古道:古老荒凉的道路。西风:寒冷、萧瑟的秋风。瘦马:瘦骨如柴的马。

⑸断肠人: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此处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天涯:远离家乡的地方。

白话译文

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

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

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瘦马驮着我前行。

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极度忧伤的旅人还漂泊在天涯。

创作背景

天净沙秋思 篇14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简析]

本篇是元人小令的名作,被称为“秋思之祖”(周德清《中原音韵.小令定格》)。“悲落叶于劲秋”,秋天景色本来就易于触发愁思,加以时值黄昏,人在旅途,就因见而感,因感而思,有思而作。作品虽然体制短小,但由于所描绘的景物、表达的情思都颇具普遍意义。因而成为一直传唱的典范作品。马致远历漂泊生涯二十多年,这支小令是他体验、感触的凝聚,历久不衰绝非偶然。

本篇艺术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化景为情,情从景出。晚唐温庭筠《商山早行》诗中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是写羁旅生涯的名句,十个字无一虚字,用六种事物联缀字成可资读者想象的图画,把“早行”的主题表现得很充分。本篇亦似《商山早行》,三句十八字共九个名词,亦无一虚词,九种不同景物极和谐地组织在秋天夕阳之下,而秋天的旅思羁愁则通过景物自然呈现,能使人联想无穷。

本篇语言凝炼,刻划准确,格调清逸,音节和谐,最后一句点明本旨,情景交融,妙合无垠,故有“枯藤老树写秋思,不许旁人赘一词”之赞。

[作者简介]

上一篇:清明游记小学生五年级作文600字下一篇: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