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石昌言为北使引阅读答案
送石昌言为北使引阅读答案 篇1
9. C ( 冠:戴好帽子。)
10. A (③说别人听了石先生的话收获很大,这是间接表现。④说乌大夫派使者去请石先生。⑥说朋友为石先生饯行。)
11. B (“反衬”错,应是既赞处士之贤,同时也赞乌公之能知贤、求贤。)
12.(1)选择好吉日,把任务交给使者,寻找石先生的住处恭请他。(卜:占卜或选择,1分;焉:代词,他,1分;大意1分。)
(2)不要被谄媚的话语欺骗,只听先生的,因而能有成就。(被动句1分,宾语前置1分,大意1分。)
(3)顺着风向呼喊,声音并没有增强,但听的人却听的清清楚楚。(疾:强,1分;彰:清楚,1分;大意1分。)
拓展阅读:韩愈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汉族,唐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等。
文学创作
文学创作理论上: 他认为道(即仁义)是目的和内容,文是手段和形式,强调文以载道,文道合 一,以道为主。 提倡学习先秦两汉古文,并博取兼资庄周、屈原、司马迁、司马相如、扬雄诸家作品。 主张学古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坚持“词必己出”、“陈言务去”。 重视作家的道德修养,提出养气论,“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答李翊书》)。 提出“不平则鸣”的论点。认为作者对现实的不平情绪是深化作品思想的原因。 在作品风格方面,他强调“奇”,以奇诡为善。
韩愈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又将他与杜甫并提,有“杜诗韩文”之称。
诗歌创作
他在诗歌创作上也有新的探索。所谓“以文为诗”,别开生面,用韵险怪,开创了“说理诗派”的诗风。当然,他的诗也存在着过分散文化、议论化的缺点,对后代有不良影响。
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指韩愈的古文提振八代的萎靡文风。),明人推崇他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杜牧把韩文与杜诗并列,称为“杜诗韩笔”,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
后人对韩愈评价颇高,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杜牧把韩文与杜诗并列,称为“杜诗韩笔”;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韩柳倡导的古文运动,开辟了唐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韩诗力求新奇,重气势,有独创之功。韩愈以文为诗,把新的古文语言、章法、技巧引入诗坛,增强了诗的表达功能,扩大了诗的领域,纠正了大历(766年~780年)以来的平庸诗风。
【送石昌言为北使引阅读答案】推荐阅读:
感谢阅读的阅读答案06-08
《珍重那些“无用”的阅读》阅读答案06-05
焚书辨阅读及阅读答题的答案06-04
《用阅读塑造我们的生命》阅读答案07-07
阿里山纪行阅读及阅读答案11-14
丰碑阅读答案07-05
《疏通》阅读答案10-19
讨债阅读答案10-20
点名阅读答案10-22
口哨阅读答案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