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团队文化建设反馈

2024-06-27

关于团队文化建设反馈(精选8篇)

关于团队文化建设反馈 篇1

关于建立群众文化需求反馈机制的方案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先进文化为导向,以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为目标,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及时准确了解和掌握群众文化需求,推动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根据我区和我馆工作实际,特制定如下群众文化需求反馈机制:

一、指导思想

以“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满意度导向”为原则,建立符合我市实际的公共文化服务群众需求征集和评价反馈机制,拓宽公众信息渠道,畅通需求表达途径,不断增强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知晓度、参与度和满意度,有效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工作目标

建立起包含“需求征集—项目评审—评价反馈”等可循环内容,以群众需求为主导的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实现文化馆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与需求的有效对接。

三、主要内容

(一)建立多种形式的需求征集机制。建立多种形式的需求征集机制,做到专人负责,定时梳理,信息互通共享。一是设立馆长接待日。每周周五设为馆长接待日,由馆长负责接待群众并现场解答群众提出的问题,群众遇到问题或在服务需求和资源管理上有任何想法,都可以跟值班馆长提出,对不能现场解决的问题,值班馆长整理汇报;二是召开座谈会。每年召开不少于一次座谈会,征求群众的文化需求和服务评价;三是发放调查表。以季度为单位,定期向服务群体发放公共文化需求调查表,收集整理群众日常文化需求;四是开设服务专线。利用网站、微信平台、短信平台、报纸媒体、活动宣传等资源公布群众文化服务专线,长期征集群众各类文化需求;五是设置意见箱。在公共文化服务场所显眼处摆放群众文化需求征集箱,每月定时收集整理。在策划专题活动期间,也可通过意见箱定向收集建议,使专题活动开展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六是开辟信息化互动平台。整合现有各类网络资源,如文化馆网站、微信平台等新媒体,开辟集信息发布、需求征集、意见反馈、在线互动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互动平台。

(二)建立科学规范的评审反馈机制。

要细化梳理征集到的各类文化需求,通过评估筛选,最终确定文化服务供给项目。一是梳理分类。按照需求主体、需求程度、服务对象类别(一般人员和特殊人群)、处理的时效和难度等,对征集上来的各类需求进行整理、归纳和分类。二是评审筛选。客观评估群众的意见建议,根据梳理分类的需求信息,结合社会发展阶段、公共文化服务范畴和标准、资金保障、现有文化资源等实际因素,对政府可提供的文化产品进行成本绩效分析,最终筛选确定符合群众需求的阶段性文化活动项目。对于群众满意度较低或者不满意的事项,认真分析原因、进一步研究对策。三是组织实施。确定供给的阶段性文化活动项目应分级分类组织实施,可以自办、合办或购买服务。

关于团队文化建设反馈 篇2

一、中学健美操团队文化建设的意义

1. 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有利推进

校园文化建设是中学教学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我国各个中学校园中都有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尝试, 包括校园广播、校园运动会等, 这些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 有利于为学生塑造良好的性格、心理, 让学生更好地享受校园生活。在校园生活中, 群体性的学习、休息、就餐都需要有团队精神、团队文化发挥作用。在健美操教学中加入团队文化建设的成分, 能够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更好的支持。

2. 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

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健美操中的团队文化建设, 可以让学生以大局和整体的角度考虑问题, 让学生树立机体荣誉感, 学习如何在团队中和队友搞好关系, 让学生学会通过团队的力量来解决问题、应对挑战。通过团队文化的建设, 如今初中生普遍存在的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和心理就会得到纠正, 让学生能够树立一定的公德心, 学会与人为乐, 与人互助, 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素质有很好的作用。

二、中学健美操团队文化建设的几点尝试

1. 专业健美操师资力量的投入

团队文化的建设, 需要建立在充足的师资力量基础上进行。只有专业的健美操老师才能将健美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学生遇到的困难予以解决。只有专业的健美操老师才能专心的做好团队文化的建设。当前, 很多学校的健美操老师人手不足, 健美操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不足, 在进行健美操教学时难以找到最佳的时机进行团队文化的锻炼, 难以把握团队文化建设的兴趣点和教学点。适当投入专业的师资力量, 对深入研究团队文化建设的方案、策略有重要意义。

2. 宽松的健美操教学环境的构建

我国中学中普遍在学习氛围上较为紧张, 这对开展健美操中的团队文化建设有不利影响。要适当的放松健美操教学的课时和节奏, 让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健美操, 了解健美操, 掌握健美操的动作要领和艺术魅力。尤其是团队文化建设本身就是一种需要有团队协作, 需要有宽松的气氛来支撑的活动, 如果和上课一样严格、死板, 那学生之间也难以得到良好的互动和交流, 是无法享受团队文化建设的过程的。

宽松的健美操教学环境, 需要在课时安排、训练强度、训练趣味性和训练形式、内容等方面进行更多灵活的设计, 要关注其中与团队文化有关的话题, 引导学生能够更好地体验团队文化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这其中尤其要注意正常学习任务和健美操占用的时间之间的关系, 不能影响正常的学习任务。

3. 学生的健美操运动兴趣的培养

健美操的教学活动中, 团队文化是深层的教学活动, 它需要建立在学生对健美操本身感兴趣的基础上。这就需要老师在进行教学时注意给学生灌输健美操的审美思想, 让学生认识到健美操活动的艺术特色, 愿意参与到这项运动中来。在学生对此普遍感兴趣的基础上进行团队文化的建设, 让一群有同样观点和兴趣的朋友在一起讨论、合作、互动, 这能够增加团队文化建设的教学成果, 加深学生对团队文化的感悟和理解。

三、中学健美操团队文化建设的注意事项

1. 科学分配学习任务和健美操运动的比重

在中学中永远都是以学习为重, 那么要深化健美操教学中的团队文化构建, 也需要遵循以学习为重的原则。由于目前我国高考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紧张, 学生的升学压力依然很大, 这就使得学校内的空余时间较少。这就需要把握一个合适的度, 既要给健美操教学和团队文化建设提供宽裕的时间、宽松的氛围, 又要保证这个时间占有的比重不会影响正常的教学规划, 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鉴于在健美操活动中开展团队文化建设还处于探索尝试阶段, 不妨小幅度的增加健美操教学的课时安排, 避免过度的放宽时间影响正常教学秩序和规划。

2. 团队文化建设切忌流于形式

在中学健美操教学中进行团队文化的建设需要考虑学生的群体心理和特点。目前在初中的学生以00后为主, 他们普遍是独生子女, 在性格上偏向于自我为中心, 偏向于凭借自己的喜好来进行判断。因此在进行健美操的团队文化建设过程中, 需要尊重学生们的心理特点, 以诱导为主, 不建议采用宣教的形式进行教育。

对团队文化的建设可以充分启发学生们的积极性, 让学生以各种形式来深入了解团队文化。比如举行健美操比赛相关的演讲, 让学生讲述自己对团队文化的看法, 让学生讲述自己在团队文化建设中的感受, 或者以作文的形式让学生记录自己的感想, 或者以老师讲述个人经历的形式来分享对团队文化的认知, 引导学生在健美操教学活动中体验团队文化, 配合做好团队文化建设。

3. 要尊重学生的自愿参与原则

在中学开展健美操教学活动需要尊重学生的意愿, 这样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在我国很多初中学校里, 对于校园文化建设类的活动都喜欢以下命令、提要求的形式来进行。比如要求学生写相关的作文, 做相关的演讲, 这种形式太过于强制, 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难以保证教学成果的转化。而且由于中学的学习任务较重, 很多学生迫于学习压力不喜欢参加健美操训练和文化建设这种活动, 觉得耽误时间, 没有意义。如果学校强硬规定学生参加, 难免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和抵触。

其实, 要让学生自愿参加健美操教学和团队文化建设也很简单, 通过多媒体展现健美操的表演形式和美学特点, 让学生对健美操运动产生浓厚的兴趣, 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此外, 适当的减轻课业负担也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精力关注健美操和团队文化建设之类的课余活动, 提高学生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坚持以自愿的原则开展团队文化建设, 避免学生的抵触心理, 对于保证教学成果有重要意义。

四、结语

在中学健美操教学活动中开展团队文化建设是一项必然内容, 这对提高学生的素质, 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有更积极的作用。不过这属于健美操教学活动中的一项新的尝试, 面临着调节教学课时安排和调节学生的参与热情以及调整教学规划等很多挑战。学校和老师要大胆的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才能确保团队文化建设的有效性。

摘要:在中学健美操教学活动中加入团队文化建设的内容, 是我国开展素质教育的要求, 也是新形势下对学校教学成果进行提升的建设性构想。健美操本身属于一个团体表演的节目, 其中对学生的团体表现、团队心理、团队文化、团队精神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也为进行健美操中的团队文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关键词:健美操教学,团队文化建设,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许丽斌.多媒体技术提高健美操教学的应用与实践[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2006, (5) .

[2]李俊杰.中小学体育教师如何适应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04, (2) .

[3]王芹, 周曰智, 黄玉斌, 邵斌.中国男子体操队北京奥运会成功经验对备战伦敦奥运会的启示[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9, (10) .

关于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创新策略 篇3

关键词:高校教学;团队建设;创新策略

【分类号】G647

近些年来,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高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创新高校教学团队建设工作越来越受到许多高校的关注。高校教学团队建设模式的创新作为推进教学改革的重要形式,能够有效突破我国高校现行基层教学组织管理体制弊端,进而实现高校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教学方法的优化,实现高校教学系统性与整体性的完美结合。高校教学团队建设模式的有效创新是提升高等教育整体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有利于推动现代化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1.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内容和意义概述

1.1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主要内容

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合理界定教学团队,明确教学团队建设组织的团队管理和构成要素,优化合理的教学团队结构,发展适度的教学团队规模,同时综合考虑激励、考核等要素,加强高校教学团队的建设工作。[1]由于教学团队的特殊性,使得教学团队成员需要具备独创性、专业性、自主性等技能,需要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具备传播知识的教学能力,拥有较强的自我价值感等。高校应当积极创新教学团队的运行模式,对教学团队的教师素质进行重点培养和遴选,完善高校教学团队合作机制,为教师教学经验的交流提供充足的空间,促进教学资源的合理开发。

1.2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意义

高校教学团队建设不仅有利于提高高校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增进教学团队成员间的信任,提升教学团队成员的沟通交流能力,优化教学团队教学成员的整体素质,进而提升高校教学的实践水平。创新高校教学团队建设还有利于推动高校教学改革的进程,优化教学课程体系,引导教学团队成员创新教学行为,提高历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教学技能,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教师教学的监控能力和教学策略的运用能力,进而有效落实我国的素质教育,提升我国师生的整体素养和创新能力。

2.高校教学团队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究

2.1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观念落后

观念问题是长期以来影响高校团队建设的重要因素。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应试教育和落后的教育观念使得高校教师为了提升职称和改善待遇,把教学的重心放在了科研和教学成果的获取上,只关注教学优异成绩的取得,忽视了教学团队的集体合作意识的培养。这种个人成绩在团队荣誉中得不到彰显的传统观念,使得大多数教师在团队合作中选择消极地对待教学团队活动,无法发挥高校教学团队的整体优势。

2.2高校领导未正确理解教学团队建设的重要性

高校教育对教学团队内涵和意义理解的不透彻也是导致教学团队建设无法有效实施的关键因素。很多高校由于受到政策和资金的压力,往往忽视对教学团队建设的深入研究,尤其是不对教学团队建设进行资金投入,无法调动教师成员参加团队建设活动的积极性,导致教学团队建设结构长期得不到创新和优化,一些新的规章制度无法顺利推行和实施,不利于教学实践和教学改革中问题的有效解决。

2.3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管理机制不完善

由于大多数的高校缺乏乐于奉献、德高望重的教学带头人,使得人员问题成为了影响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又一重要因素。教学团队成员间缺乏沟通交流,容易导致教学成员间的不信任。高校教学团队建设人才机制的不完善也容易导致高校教学团队成员的流失。传统的以个人科研绩效为基础的考评制度既不利于培养教师间的凝聚力,降低高校团队建设的信任度,又不利于激发教师个体参与团队建设的积极性,无法保障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有序进行。

3.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创新策略分析

3.1积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实现教学科研的均衡投入

为了完善高校教学团队的建设模式,高校领导应当深入理解教学团队建设的重要性,引导教师明确教学团队建设的重要性和培养目标。高校教师应当学会通过团队合作实现对教学科研工作的均衡投入,在团队建设过程中提升自身传播知识的技能,依靠科学性和灵活性的教学模式培养出创新型和智能多方面发展的人才。 3.2正确理解教学团队建设的重要性,提高团队成员的沟通能力

为了使教学团队成员能够在团队合作中保持较强的责任心和创新精神,培养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和团队合作能力。高校应当积极组织一些定期的培训活动和团队比赛活动,培养教学团队教师间的凝聚力和合作能力,增强教师间的信任度,同时提高团队成员的沟通能力,培养教学团队成员良好的职业道德,完善教学团队的培养方案,积极组织一些文体活动,增进教学成员间的互动,提高教学成员的团队合作能力,对引导教师正确理解教学团队建设的重要性十分关键。高校领导还应当通过通过一些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激发教学成员团队协作的积极性,为教学团队成员间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提供充足的空间,积极了解教师的内心需求,提高教学团队成员的沟通能力,进而促进教学团队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有效解决和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3.3完善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管理机制

高校为了提升高等教育的整体质量,应当积极完善高校教学的团队建设工作,尤其要完善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管理机制,及时掌握好一些教师的素质测评和教学技能,并根据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实际施行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人才培养方案。高校的专业教师应当认识到教学团队建设的重要性,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团队建设方案,在团队建设过程中优化各自的教学方法,完善课堂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有意识、有针对性的培养与引导,引导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教师积极认真、团结协作、自信敬业的心理素质,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4.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教學团队的建设对促进高等教育水平的整体提升,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实现实用型、综合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而,高校领导应当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为教学团队的创新建设提供有效的保障。教师应当积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正确理解教学团队建设的重要性,实现教学科研的均衡投入,提高自身的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为提升高等教育的整体教学质量创造良好的条件。

作者简介:王岩1976-5-9 硕士研究生,单位:黑龙江外国语学院讲师

项目名称:基于团队效能的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研究

项目来源:黑龙江外国语学院科学研究项目, 一般项目,

项目编号:YN2014-18

参考文献:

关于团队文化建设反馈 篇4

根据江作办通[2011]5号有关《抓好作风建设反馈意见整改工作的通知》精神。在对2010机关作风建设各方测评反馈意见逐条进行分析研究和认真对照检查的基础上。特制定整改措施如下:

一、关于对路边的树,只剪低,不剪高,通常有很多树已超过二楼住户们,仍然只剪低枝,不修剪高枝。其次对新种树种没有照顾到一些花粉过敏者的问题。

1、关于行道树修剪的问题。近几年,我局非常重视行道树的修剪工作,尤其是在旧城区,为了减少树木对临街商铺的遮挡,我们重点对行道树的下沿枝进行修剪,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经多年的精心管理和修剪,树木下沿线已逐步上升至一楼的顶部,对沿街商铺的遮挡越来越少。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了高大树木对居民生活的影响,每年均制定计划,对过高的树木和靠近楼宇的行道树进行修剪,在接近建筑物的地方,保持树枝与建筑物间有2米左右的距离,以尽量减少树木对居民生活的影响。目前完成了良化大道、江华路、跃进路、港口二路、建设路、江海一路、江翠路等路段的高枝修剪工作。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行道树的管理工作,进行定期检查,编制好行道树的修剪计划,对树木及时进行修剪,将影响降至最低程度。责任领导:岑奕凡;责任科室:绿化科,市区绿化所;责任人:刘洪景,张国南。

2、关于花粉过敏的问题。并非所有花粉都能引起人体过敏,只有含植物蛋白高的花粉才会致敏。一般而言开花鲜艳、漂亮的树种通常是借昆虫传送花粉的,由于含有较粘稠的蜜腺,所以空气中虫媒花 粉的含量很少。而风媒花粉植物如 松、柏、杉及桉树、梧桐、木麻黄等,其花粉都是靠风来传播的,因此,空气中花粉的含量就较高,容易引起花粉过敏。我市常见的易导致花粉过敏的树种是桉树、梧桐、木麻黄等。(市区梧桐树、木麻黄极少,只有近郊才有桉树)。近几年,为了进一步提升城市绿化美化水平,我们在市区绿地上种植了较多的开花植物,这些树种均为开花艳丽、花大的植物,一般为虫媒花粉,不易导致花粉过敏。

良好的生态系统要靠植物多样性来维持,而植物多样性其中就包含风媒植物。因此,认为风媒植物对人体有影响,而将其铲除的做法,在学界是持反对意见的,适当减少风媒植物的种植,将其对人体的影响降至最低程度这才是我们的努力方向。在今后的绿化建设中,我们将会更慎重选择绿化树种,少种容易引起花粉过敏的植物。责任领导:覃炜;责任科室及单位:工程科、园林设计室;责任人:林春裕,陈晓红。

二、关于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方便市民办事;进一步深化行政许可(审批)制度改革,加强行政效能建设,提高政府机关运作效率和服务水平,认真落实首办责任制,严格实行限时办结制和服务承诺制,加强行政效能监督,实施行政过错责任追究的问题。

我局现行负责的行政审批事项共有二项:一是占用城市绿地和树木砍伐、迁移审批。二是市区园林绿化企业三级施工资质审批。按照行政许可法规定,占用城市绿地和迁移、砍伐树木和园林绿化企业三级资质审批时限为20日。为提高办事效率,近年来,我们在原办结期限的基础上,将占用城市绿地和迁移、砍伐城市树木审批的办结时限调整为5个工作日;将城市园林绿化企业三级资质审批的办结时间调整为15个工作日。同时,为简化办事程序,城市园林绿化三级企业资质的审批核准权限已经下放到各县级市,我局只负责江门市区部 分。

在对涉及多个部门的审批事项方面,我们主动与市规划、城建等部门联系,按照“统一受理、提前介入、联合审批、信息共享、限时办结”的要求,实施并联审批。

为加强行政效能建设,进一步提高机关运作效率和服务水平,我们将认真落实首办首问责任制,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同时,严格实行限时办结制度,我们承诺:办理占用绿地和迁移、砍伐树木审批手续,在接到申请资料后2个工作日内派人前往现场核实,属我局审批范围的,5个工作日内批复。需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的,1个工作日内上报;对危险树木的处理,在接到报告后1个小时内派人前往现场核实情况,24小时内解除安全隐患;对破坏绿化投诉的处理,在接到投诉后,1个小时内派人前往现场调查,确实属于违法行为的,随即通知城管部门跟进处理;对群众的投诉和建议,5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办理园林绿化企业资质核准手续,在接到齐全的申请资料(含网上申报)后15个工作日内办结,为市民群众提供优质服务。责任领导:岑奕凡,责任科室、单位:绿化科,市区绿化管理所;责任人:刘洪景,张国南。

三、关于绿化环保工作进展较大,但仍有死角有待改进的问题。为巩固“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成果,提高市区绿化美化水平,近年来,我们从明确责任、强化管理等方面入手,制定《江门市市区公共绿地养护管理检查考评办法》,每月定期及不定期对绿化进行多次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取得较好成效。今后,在绿化卫生管理上,我们将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坚持全日保洁。及时清运道路绿化及街头绿地的垃圾。二是加强巡查监督,对在公共绿地中乱丢、乱倒垃圾和在公园、广场张贴“牛皮癣”及乱涂乱画的现象,一经发现,立即进行清理。二是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其中包括:清除绿地中的石头瓦渣等建筑垃圾;清除隐藏在灌木丛内的陈旧垃圾;清除草坪、铺装硬地和道路中央分车带上的烟头。通过以上措施,进一步改善市区绿地的卫生状况。责任领导:岑奕凡;责任科室及单位:绿化科、市区绿化管理所、东湖公园管理所、市区公园管理所、白水带风景名胜区管理处;责任人:刘洪景、张国南、赵真庆、卢钢流、容秀强。

四、关于加大力度,确保我市整体绿化工程的成效问题。城市园林绿化作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在改善城市环境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市园林绿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为进一步加强我市园林化建设,确保整体绿化工程的成效,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要抓好如下几个环节:

一是科学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指导性规划文件。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对园林绿化指标的要求,到2020年,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要达到15平方米。我们要以此为目标,严格实施我市绿地系统规划,并将实施绿地系统规划贯穿于整个城市建设中,确保绿地系统规划的指导性和权威性。

二是完善机制。目前,我市园林绿化工程建设主体有多个不同的 部门,除市园林局外,市建管中心、市公路、市交通等多个部门,同时还有由开发商负责的房地产项目的绿化建设等。由于各部门对绿化工程建设的质量要求、施工控制、验收标准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造成我市绿化工程的水平参差不齐。为统一标准,确保绿化工程的成效,我们正着手制定《江门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指引》(暂定名),以文件的形式规范绿化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从而达到质量控制,保证工程效果的目的。

三是加强绿化建设。要重视绿地分布的均匀度,充分发挥绿地的生态价值,以贴近老百姓的生活为主,让园林深入社区、深入百姓。要在抓好公园开放、道路及其它绿化工程建设的基础上,把重点放在天沙河沿岸、旧城区绿化等老百姓看得见、能近距离享受的实惠工程上。营造特色景观,提高绿化品位。要对一些重要的城市景观节点、城市出入口,进行绿化景观改造升级,突出侨乡绿化特色。要在加强道路绿化、公园绿化、生态林建设的同时,大力推行垂直绿化、屋顶绿化、山体绿化等专类绿化。要加强滨江新区的绿化建设,继续完善白水带风景区、大西坑风景区的园林绿化配套建设,不断增加城市总体绿量。

四是加强监督检查。对滨江新区及其它部门单位建设的园林绿化,要提前介入,从方案技术审核开始把关,认真审查设计方案。在施工过程和养护过程中加强与业主沟通。通过以上举措,提高我市园林绿化建设水平。责任领导:覃炜;责任科室及单位:工程科,绿化科,园林设计室;责任人:林春裕,刘洪景,陈晓红。

五、关于城乡结合部的绿化水平有待提高。建议加强街区、乡镇绿化工作的指导,促进我市整体水平提高和定期开展高危树木的修枝和维护工作的问题。

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和我市绿化养护管理的职责分工,居住区、街区、乡镇的绿化养护管理工作所在地街道办事处、街区、乡镇负责。为加强绿化养护管理技术指导,我们编制了《江门市区居住区树木修剪技术指引》、《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实用手册》等小册子印发给各街道办事处和社区,进一步规范属地的树木修剪和绿化管理工作。同时,我们每年都开展园林服务入社区活动,向市民宣传园林绿化科普知识,向市民解答日常家居绿化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今年,计划举办万盆市花送市民活的大型园林科普活动。此外,我们还将多期举办绿化养护管理技术培训班,传授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绿化养护管理规范和植物品种养护技术等知识。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强园林绿化培训指导工作,提高社区、街区、乡镇的绿化管理养护水平。

高危树木的修枝和维护工作也是绿化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每年,我们都要对市区公共绿化的树木进行专项的危险树检查,在春节、国庆、五

一、华人嘉年华、摩博会、光博会等重要节假日和重要活动前均进行危险树的清理。在每年的五月份台风季节来临前也进行一次危险树木的排查清理。危险树木的维护的主要工作有:一是对病虫危害严重的树木、自然老化的树木及枯枝进行清理。二是对倾斜的树木、冠幅过大,容易倒伏及浅根系的树木进行修剪和加强支撑。三是复壮措施,通过施肥打药,促进植株迅速恢复生长。

今后,我们将一如既往的定期开展危险树的清理和维护工作,消除绿化安全隐患,提高市区园林的绿化美化水平。

责任领导:岑奕凡,覃炜;责任科室:绿化科,市区绿化管理所; 6 责任人:吴荣达,刘洪景,张国南

六、关于ISO管理虽有数据的统计,但更注重对有效数据的分析,通过数据的分析,明确工作改进方向的问题。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特别是个别科室对数据统计分析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到位,致使目前的ISO管理中存在统计和报送不及时、报表内容欠规范、统计数据不够准确等问题。为此,要进一步提高各科室对统计工作的认识,并切实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强化ISO体系统计分析工作的责任意识,做到报送及时,相关数据真实、完整、准确。

2、开展技术培训,提高相关统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切实提高统计数据的正确性,提高报表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

3、借鉴先进单位统计方面的先进经验,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促进统计报表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关于高效团队建设心得体会 篇5

在公司人力资源部的悉心安排下,我作为公司的一名普通员工与其他几位同事一起,有幸参加了由宁波聚成企管举办的《高绩效的团队建设》科目培训。时间4月24日25日为期两天,非常感谢公司领导对员工文化素养的培养。在这次的培训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感悟。

一高绩效团队建设的管理者

团队是因企业的某项关联工作而使各成员联合起来而形成的,在行为方面有彼此影响的交互作用,在心理上能意识到其他成员的存在,并有彼此相互归属感和工作精神,目的是追求企业的整体性成功。团队的管理者是团队的中心,是团队组织的指挥。就像是一场交响乐队演奏时手持指挥棒的指挥,如果没有那优雅而充满激情的指挥,任凭乐手各自自行演奏,那么再优秀的乐手再伟大的交响乐曲,也只能成一曲杂乱的狂欢曲。团队的管理者也是如此,优秀的团队管理者,不仅是一个具有突出的工作能力和知识技能,还应该具有卓越的领导能力,统筹能力和协调能力。管理者是企业文化的传播者,制度的执行者,团队任务的计划和决策者,也是团队责任的承担者,是团队和企业高层间的沟通者和桥梁,也是团队健康氛围的促进者和协调者。

关于团队文化建设反馈 篇6

中共保山市残疾人联合会党组

关于2010年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整改措施

各科室:

2011年3月10日,市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领导小组以保廉发[2011]76号文件对市残联2010年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情况进行了反馈,指出了我会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存在的不足:领导班子成员变动后,没有及时对本单位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小组做充实调整;未按要求制定上报年度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计划;未按要求上报反腐倡廉建设工作创新单行材料;未按要制定、上报廉政文化建设“七创五有”工作方案,廉政文化建设相对薄弱;班子成员对科室党风廉政工作的检查指导无记录;未建立反腐倡廉舆情网络信息收集、分析和研判机制;未完成市纪委监察局下达的宣传信息任务;年底对各项制度执行情况无记录。对此,我会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及时召开理事长办 1

公会议,对反馈意见进行了认真研究,针对存在的不足,结合抓好2011年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提出如下整改措施。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深化对反腐倡廉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继续加强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的领导,认真落实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责任制,切实履行好“一岗双责”,由党组书记、理事长与副理事长、科室长签订责任书,层层落实责任制。

(二)加强理论学习。领导班子成员要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紧迫感抓好自身的理论和业务学习,严格按照领导班子学习制度的要求,采取个人学、集体学、参与各类培训等方式,系统地加强理论学习。强化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基本理论基本纲领的学习,提高领导干部的政策水平、理论水平、思想水平;强化市场经济知识、法律法规、社会学知识、新科技知识的学习;重点学习专业知识和管理知识方面的学习,不断提高管理质量和专业水平;强化对国情、省情、市情的学习,把残联工作自觉融入全市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党风建设之中。

(三)加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强化源头治理工作。按照勤政、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深入开展以理想信念、思想道德、党风党纪为内容的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岗位廉政教育,引导党员领导干部牢固树立公道正派的思想作风,对己清正、对人公正、对事公平,不仅自己要清正廉洁,还要敢抓敢管,敢于同腐败行为作斗争,切实履行“一岗双责”的政治责任,使之内化为党员领导干部的理念,外化为其行为。重点抓好中纪委六次全会和省、市纪委全会精神、《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廉政准则》、《公

务员法》、《行政许可法》等的宣传教育,引导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制度、严格执行制度、自觉维护制度,主要领导带头讲廉政党课,增强党员领导干部的制度意识,筑牢遵纪守法思想基础,把制度转化为党员、干部的行为准则、自觉行动。积极开展廉政文化进机关活动,努力营造崇尚廉洁、以贪为耻的良好氛围。

(四)将党风廉政建设与残联业务工作一起布置,一起落实,一起考核,做到“两促进,两发展”。领导小组将定期召开会议,安排布置、督促检查有关工作开展落实情况。

(五)创新反腐倡廉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探索新时期反腐倡廉工作的方法,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六)进一步加强党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的痕迹管理。按有关规定和要求,及时上报材料、报表等各种材料。切实加强与第三纪工委的汇报联系,争取更多的指导。

主题词:残联2010年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整改措施 报:市纪委

送:市第三纪工委,市残联领导

发:残联各科室

中共保山市残疾人联合会党组2011年3月30日印发

关于团队文化建设反馈 篇7

关键词:高校,团学组织,团队凝聚力

高校团学组织是指在学校党委、团委领导下的先进青年的群众性组织,是党的得力助手和后备军,担负着团结教育和引导广大团员青年的重要任务。是学校学生思想管理和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力量,是学校联系学生的桥梁和纽带。高校学生团学组织主要包括校团委、院系分团委、团总支、班级团支部和校学生会、院学生会、班委会;以及其他各级各类学生自主组建,由共青团战线指导、管理的学生社团。

团学组织的团队凝聚力是指团学组织这个团队对其成员的吸引力,成员对团学组织的向心力,以及团学组织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社会学理论认为,团队凝聚力就是团队成员的吸引力,是团队成员在团队内积极活动和拒绝脱离团队的感召力。当这种感召力达到一定程度,而且团队成员资格具有一定价值时,团队就具有相对的凝聚力。团队凝聚力的大小,对团队目标任务的完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控制作用。团学组织的团队凝聚力不仅是维持团学组织存在的必要条件,而且对团学组织在团结教育和引导广大团员青年的潜能的发挥方面有很重要的作用。一个学校的团学组织如果失去了凝聚力,就不可能完成校党委、团委赋予的任务,本身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条件。

1 高校团学组织团队凝聚力建设的意义

(1)有助于广大学生干部更好的认同学校的办学目标,校党委、校团委的教育目标和管理目标,对学校重大事件与原则性问题,建立起共同的认识与评价,因而能更好的践行学校的办学目标。(2)可以更好的倡导和组织同学进行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一个有凝聚力的团学组织遵循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组织有益于同学们成长成才的学习、科研、文体、公益等活动,努力为全校同学服务,搭建平台,促进同学们全面发展。(3)促进团队工作效率获得提高。一个有凝聚力的团学组织,其成员都有强烈的归属感,都乐于在组织内工作。个体行为由于得到团队的支持而进一步强化,工作动机得以激发,工作效率因而提升。(4)对学生干部个人能力的发展有积极意义。一个凝聚力高的团体,能使每个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精神不断得到加强与提高,进一步促进每个成员个人能力的成长与发展。

2 高校团学组织团队凝聚力建设面临的问题

(1)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矛盾与冲突。高校团学组织成员基本为在校学生,当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发生冲突不能合理协调时,学生干部容易面对来自自身、同学甚至专业课教师的各种压力,学生干部对于团学组织会产生负面情绪,这种情绪一旦扩散,团学组织的团队凝聚力便逐渐涣散。(2)制度建设不够科学,责任划分不够明确,容易造成制度难以落实形同虚设,各部门各成员互相推卸责任的局面,从而导致团学工作难以推进,团队凝聚力下降的恶性循环。(3)高校普遍存在的工作成绩导向的选拔和评价制度,对团学组织工作氛围带来负面影响,进而影响团队凝聚力。强烈的成就动机使给学生们带来较大的工作压力,一旦成绩不显著,学生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受到打击,也会挫伤组织凝聚力。(4)经费短缺局限了团队凝聚力建设方案的实施。许多高校在团学组织的团队凝聚力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尝试,引入了一些企业管理的建设方案和激励机制,但由于经费的局限往往难以落实。

3 高校团学组织团队凝聚力建设的策略

3.1 确立团学组织的核心价值观,并通过各种途径引导广大成员接纳和认同之

一个高校以其校训为中心,围绕办学宗旨会衍生出一系列的价值观。团学组织的管理者,应该结合本组织的特点,围绕学校的核心价值观,确立属于该组织的价值体系,并积极弘扬与宣传,使其深入人心。可以通过学生干部入职培训,专题学习,网络宣传等渠道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此外,通过与核心价值观一致的徽标、旗帜、会歌、工作服等具体文化符号将其外化,也是行之有效的方式。

3.2 确定共同的工作目标,增强团队凝聚力

组织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高校团学组织的目标应围绕其核心价值观产生,团学组织的领导队伍与成员建立共同的目标,融团队目标与个人目标于一体,使个人目标与团队目标高度一致,可以大大提高团学组织的工作效率和凝聚力。

3.3 树立良好的领导队伍形象,充分发挥领导队伍对团队凝聚力的积极作用

团学组织的领导者在决策、沟通、授权、激励等方面的能力产生着强烈的影响。组织凝聚力与团学组织领导队伍的能力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团学组织领导队伍是整个团学组织及广大师生的典范,是凝聚力的启动者、合力的创造者、团结的维护者。因此,领导队伍要随时注意自身形象,以形成无形而有力的人格力量。具体而言,应做到以下几点:(1)团学组织的领导队伍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2)团学组织的领导队伍必须带头树立“为学校及广大同学服务”的思想。(3)领导队伍须互相激励、互相学习、互相支持,协同一致开展工作。(4)实施以人为本的民主管理。

3.4 建立科学有效的工作制度,并积极保障制度的充分落实

一般来说,团学组织的制度制定应包含考勤制度、档案资料管理及总结制度、人员奖惩及晋升制度、财务制度等。一套科学有效的制度,应该是广大学生干部工作的依据,为学生干部工作提供具体方法和指引。责任划分明确,保障组织运行流畅,避免成员之间出现推诿责任的现象,这样能够对团队凝聚力建设起到积极作用。

3.5 促进有效沟通

沟通不畅易导致工作不能正常有效完成、团学组织人员流失、内部人员矛盾等问题,将严重影响团学组织的团队凝聚力建设,因此,有效的沟通机制是保证团学组织凝聚力的软性条件。对于团学组织工作中的沟通有以下几点建议:

(1)保证足够的沟通时间。根据工作需要,安排固定时间或适合时间进行工作分配,定期汇报任务进展情况及新想法、新问题,以便能及时调整,避免人力物力浪费。如定期召开团学工作会议、学生会例会、班长团支书例会及各班班会团会,经过一系列沟通对近期工作进行安排和汇报,保证工作及时有效的进行,上情下达、下情上知及时到位,会大大增强团队合作和凝聚力。

(2)团学组织成员沟通应有适宜的空间或渠道。各大高校应在资源许可的前提下,为团学组织成员沟通提供适宜的场所和条件,如办公室、会议室、教室等,渠道可以有面对面交流、电话交流、网络交流等,场所与渠道的多样性与优质性可以方便团学组织成员间进行快捷、有效的沟通,保证信息在内部的畅通以及知识和信息的共享。

(3)团学组织内部应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氛围。良好的沟通氛围就是要让各成员敢于表达、愿意表达、能够表达自己的思想,从而集思广益。营造良好沟通氛围应注意成员之间应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彼此的想法、把交流的中心集中在任务上,对事不对人,避免伤及他人感情。团学组织领导队伍对成员发言进行评价时要慎重,避免伤害发言者或欲发言者的积极性,为了让成员打开思路,可以对其发言进行追问,不要急于评定其想法的优劣。在积极的表率与带领下,在团学组织内部建立起一个成员间平等对话,相互尊重的良好沟通氛围。

3.6 满足成员的发展需要

根据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需要是人的积极性的动力源泉,一个人只要有某种需要,他就会有追求满足这种需要的行动动力。清楚地了团学组织队伍成员的需要,并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创设相关条件,有针对性地采取一定的措施予以满足,就能有效地增强成员归属感,从而加强凝聚力建设。

(1)满足成员的精神发展需要。在日常工作与沟通中,应使团学组织成员在得到尊重、赏识和激励的氛围中不断发展,进而增强团队凝聚力。尊重首先体现在“诚”上。应以诚相处,以理服人。而赏识即要肯定每个人的工作成果及长处,特别是要通过职务晋升等制度、给予荣誉、表扬、奖励等方式,使工作作出成绩的学生干部得到被赏识的幸福感,并从中获得满足。最后是发展,要能满足成员发展自身各方面素质的需要。在日常工作与一个个活动的进行中,努力创造条件、合理分配工作,使成员通过学习、工作与实践等多种形式,提高自身素质,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此外,通过定期开展户外拓展训练、工作之外组织一些文体交流活动等也能起到放松成员身心,加强团学组织内部成员沟通,培养成员间的感情并不断增强凝聚力的作用。

(2)满足成员的物质需要。物质需要是一个人生活、工作的基础,任何人都有这方面的需要。作为团学组织的成员,其本质是为服务广大同学,所以在工作环境、设施配置等方面要体现以应用为本,在工作环境上以固定、方便为主,这样便有利于团学组织队伍工作氛围的培养。

4 结语

团学组织的团队凝聚力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团学组织的工作成效,各高校都应不断加强团学组织建设特别是团学组织的团队凝聚力建设,以更好的贯彻党中央、团中央的教育方针,做好广大团员青年的思想引导和教育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刘期彪.试论高校团学组织管理效率影响因素及对策.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8:187-188.

[2]胡君辰,杨永康.组织行为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7.

关于团队文化建设反馈 篇8

关键词:射击训练;定量检测;反馈系统;射箭;激光

中图分类号:G80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7-0922-04

Research on Transforming the Shooting Real Time and Feedback Sys tem into the Archery Real Time and Feedback System

ZHOU Xiaodong1, WU Chunxia2

(1.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Sports Science, Beijing 100075, China;2. P.E. Department, Capital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Beijing 100026, China)

Abstract:“The real time and feedback system of laser testing" is applied in shot. It can record the position of bullet in target and the track of gunpoint sway in taking aim. According these parameters, coaches and athletes can analyze the technique of shot and regard them as information of real time and feedback. According to resembles of shot and archery, this study try to apply “the real time and feedback system of laser testing" to archery. During this studying, several difficulties come. The first one is the fastness question of laser's emitter. The second one is the placed question of target that incept laser. The third one is the springing question of system. The fourth one is the software question of system. After getting over the difficulties which meet in study, we are going to test techniques with the “the real time and feedback system of laser testing" for improving on archer's techniques and enhance archer's grade.

Key words: shooting training; quantity measurement; feedback system; archery; laser

鉴于“射击训练定量检测和及时反馈系统”在射击中的良好应用,本研究的目的是在把此系统经过改装后应用于射箭训练当中的同时,对测试结果通过自己设计的软件对数据进行再处理,以最直观、最简单和最快的速度进行反馈。

“射击训练定量检测和及时反馈系统”在射击中的成功应用引起了许多人的注意。而且射箭的瞄准晃动远比射击的瞄准晃动大的多。于是有一些体育科研人员想把此系统应用于射箭中去,但经过种种努力后却没有成功。本人在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利用现有的激光测试系统亲自研制出可安装在弓上的“射箭训练定量监测和及时反馈系统”的装置,对射箭训练进行测试和指导,这将会对我国射箭水平的提高有很大意义。

1研究方法

本研究通过查阅大量国内外射箭训练和射箭用仪器的文献资料,并咨询了资深教练员和有关专家,充分了解了原射击测试仪器工作原理和工作方式、弓的构造以及射箭动作的基本技术环节等。经过反复试验,最终解决了激光发射器固定问题、激光接收靶的放置问题、触发问题和后期的数据处理的软件问题,完成了一套射箭训练定量检测和及时反馈系统。并将它成功的应用到射箭训练和射箭测试中去。

2试验内容

2.1“射箭训练实时反馈系统”装置的研制

2.1.1原射击测试仪器介绍

“射击训练定量检测和及时反馈系统”是对射击瞄准程度的定量检测和及时反馈的一套系统。它可记录子弹在靶上落点的位置、瞄准过程中枪口晃动的轨迹以及在多次击发过程中对上述参数的统计结果等。这些参数不仅可以作为技术诊断的依据,又因为它能够立即显示结果,因此又可作为运动训练的实时反馈信息。此系统由6个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分别为:半导体激光发射器、激光馈电盒、触发检测及采集同步器、光靶、数据采集接口卡、计算机。此系统的工作示意图如图2所示。它的工作原理如下:首先把激光发射器固定在枪管上,在运动员瞄准时,由计算机下达指令开始数据采集,这时红外激光发射器发出激光;其次由光电接收靶接收激光信号并通过数据采集,使激光在光电接收靶上的轨迹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再次通过枪声击发使数据采集停止,这时在计算机屏幕上给出完整的激光轨迹并标出击发点。

2.1.2“射箭实时反馈系统”的研制过程

考虑到射击和射箭的可类比性,现准备把射击训练定量检测及实时反馈系统应用于射箭中。由于射击和射箭的不同,把此系统应用于射箭有很大的困难,主要是以下四个问题及解决方案。

2.1.2.1激光发射器固定装置的问题及其解决

激光发射器本是为射击训练量身定做的,因此它可以方便的固定在枪管的下部(图2)。但对于射箭来说,首先激光发射器的固定就是一个问题。弓的形状是扁的,它与枪的圆筒形状大不相同,而且随着弓种的不同,弓的尺寸也不同。因此要想把激光发射器固定在弓上,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在走访专家后,曾想过把激光发射器固定在弓的稳定杆上、弓靶上、或运动员的前臂上。但是,无论把激光发射器固定在什么地方,都需要重新设计制造安装设备。

在着手进行的过程中了解到,前人曾经对此进行过尝试但并没有成功。他们把激光发射器固定在弓的稳定杆上(也称之为减振杆)。由于稳定杆在射箭时主要起稳定作用,也就是吸振,所以它的振动较大。而且在撒放后,弓把上下端在射箭方向上产生振动,振动周期约为100Hz。因此稳定杆上的振动之大可想而知。在稳定杆上固定的激光发射器所发出的激光在撒放后不得不进行再调整,使光电接收靶收到激光。而且在电脑上所显示的轨迹并不能反映射手的真正的瞄准轨迹。因此实验没有成功。而且由于弓的种类不同、及射击与射箭瞄准上的差异,射箭瞄准要求:眼睛、准星、靶纸黄心三点形成瞄准基线,即眼睛通过弓弦的一侧,使准星和靶上的黄心相吻合,形成三点一线,而且瞄准应该在弓的平面上进行。这都给激光发射器的固定带来了困难。

考虑到以上这些原因,我走访了一些专家及教练员。他们给我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固定在稳定杆上绝对不行,因为它的作用是吸振,因此振动较大;而固定在手臂上也很困难,因为发射器很难和手臂固定为一体;最后决定把激光发射器固定在弓把上靠近瞄准器的位置,完成激光发射器的固定装置。过程如下:

为了试验方便,先用木头按照实物的尺寸做了一个一段弓把的模型,模型尺寸与此段弓把完全一样。

激光发射器的固定装置分为2个部分:第一部分是2个钢片和两个螺栓六个螺母。而且为了保护弓把和加大钢片与弓的摩擦力,在钢片的表面粘贴上橡胶。钢片和螺母的作用主要是在弓把上找一个固定的位置,以利于第二部分的固定。

第二部分是接在一个中空的铝合金管上,头部可上下左右活动的活动托。它的作用主要是在激光发射器和钢片之间提供一个桥梁的作用。即先用螺母、螺栓把两个钢片固定在弓把上。活动托的铝合金管上预先按照钢片上螺母孔的位置和大小相应的打出两个孔,那么活动托就通过铝合金管固定在伸出的两个长的螺栓上。而激光发射器就可通过本身的夹子固定在活动托的头部,这样固定工作就完成了。经过反复探索试验研制出的这套固定装置可适用于任何国家和任何弓型的弓。把激光发射器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弓把上。那么激光发射器的固定问题就解决了。

2.1.2.2激光接收靶的放置问题的解决

射击中的激光接收靶放在实弹靶纸的下面(图2),而且两个靶的大小相差不多。而在射箭中,由于射箭的瞄准晃动动作太大远远超过射击的瞄准晃动,且激光接收靶的接收面积的最大直径是10cm,而箭靶的直径(50m射程)为80cm。而且箭靶的放置与地面并不垂直,而是与垂直方向有15°的夹角。因此激光靶的放置位置也是一个难题。

在射击中,激光接收靶与枪靶置于同一平面,激光枪与枪管平行安装(图2)。因此可以大略认为激光在激光接收靶上的轨迹就是运动员瞄准轨迹。而在射箭上运用时,困难要大的多。这是由于箭靶与激光接收靶的大小相差较大(50m箭靶的直径为80cm,而激光接收靶的直径只有10cm),而且箭靶与地面垂直方向有15°的夹角(图3),另外射箭的瞄准晃动要比射击的瞄准晃动要大的多。因此就不可能把激光接收靶与箭靶置于同一平面上。考虑到以上这些情况,就把激光接收靶放在近处,而且要与地面成一定的角度。只有这时激光接收靶上所接收到的激光轨迹才能真正反映射手的瞄准轨迹。

环靶为圆形,有三种规格。远射程(90m、70m、60m、)使用直径122cm的环靶;近射程(50m、40m、30m和儿童的25m)使用直径80cm的环靶。环靶,均自中心向外分别为黄、红、浅蓝、黑和白5个不同色的等宽同心圆。最外面的白色区外缘线,画在环区内。这样就构成十个等宽的环区。在实际测试中采用的是近射程(50m)使用的直径80cm的环靶。直径80cm的环靶,每个环区宽4cm,黄心直径为8cm,其余各环的直径依次递增8cm。

射箭的基本理论告诉我们:正确的射箭技术要求在瞄准时必须保证射箭面对准目标,并在不同的射程上创造必要的仰角。不妨把过靶心且垂直于地面的平面称为理想射箭面,简称理想面。而把箭的实际飞行面称为实际射箭面。那么,上述的射箭技术基本理论要求我们,在开弓、瞄准、继续用力、撒放等的过程中要解决箭发射后的射箭面稳定在理想面上。如果射箭面和理想面产生偏角,箭的击中点将偏离靶心(图4)。

因为激光接收靶的直径很小(10cm),若要80cm的环靶完全对应,要作如下计算。据图3射箭俯视分析图做出简化分析图(图5)。

激光接收靶放置距起射线Xm处,根据三角形相似定理得出:

取R=0.4m,r=0.05m得出x=6.25m。也就是说:若要射手瞄准的轨迹与激光的轨迹相一致,且直径为80cm的环靶上的10个环数与直径为10cm的激光接收靶上的10个环数相对应的话,就必须把激光接收靶放在距起射线6.25m处。考虑到此次所测试的对象均为健将级,她们每箭的成绩应该不会低于6环,且为了充分利用激光接收靶的面积,于是就把激光接收靶上的最大环数设置为6环。因此相应的取R=0.20m,r=0.05m,得出x=12.50m。即激光接收靶应放在距起射线12.50m处。那么再在实测时,根据射箭运动员的个体差异,在拉满弓时,调试激光接收靶的高度配合固定装置调试激光发射器的角度,使激光发射器的瞄准轨迹始终在激光接收靶上。这样激光接收靶的放置问题就解决了。

2.1.2.3触发问题及其解决

在射击瞄准的过程中,运动员的动作幅度较小,激光发射器跟随枪一起晃动。这时系统一直在记录射击瞄准的轨迹,在枪响的同时,系统停止记录瞄准轨迹。即该系统在射击中是以枪声作为触发的。而在射箭中,声音有两个。一个是在撒放最佳时机时的响片声音,一个是弓弦回弹时的声音。到底采用哪一个是一个问题。

射击训练进行激光测试时,它的触发是通过枪击发时的声音来触发系统停止记录数据的。即,开始由人工给计算机下达命令使激光发射器开始发出激光,由激光接收靶接收激光并开始记录数据。这时射击运动员处于瞄准阶段。当射击运动员进入击发阶段并结束射击时,激光测试系统受到枪声的触发而停止记录并保存数据。于是一次测试结束。那么在射箭中,在开弓、瞄准、伸展、撒放、射后余姿等过程中声音有两个:一个是在箭拉出信号片,信号片借助本身的弹力回弹敲击弓把的响声,另一个是在箭放出后弓弦回弹时的声音。经过考虑和测试后决定以信号片的响声为触发,并设置0.2s的尾迹,并把此声音作为瞄准轨迹和撒放轨迹的间隔点。这样瞄准轨迹可以检查射箭选手的瞄准特点及瞄准技术的好坏,而撒放轨迹可以检查撒放技术的正确与否,以及撒放技术的技术指标。因为在整个的射箭动作中,撒放是一个关键性的动作,它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射箭成绩的好坏。而撒放轨迹的长度与方向直接体现了撒放动作的好坏。因此撒放轨迹给教练员与运动员提供了一个可以直接观测、准确有效的技术指标。

2.1.2.4软件问题的解决

原有的激光测试系统的软件是专为射击编写的,它的各种分析均围绕着射击。虽然射箭与射击有相似点,但射箭有自身的特点。另外由于种种原因,在测试时只能用国产的激光测试系统。而此系统没有提供瞄准轨迹的测试数据,因此在具体的射箭测试后,需要另外编制软件得出数据并进行分析。

射击训练定量检测及实时反馈系统的软件本是为了射击而设计的。经过我的了解和使用发现此软件还是可以用于射箭的。但仍要进行补充。根据前面的激光接收靶的放置位置(50m的箭靶),软件设置如下:10环直径为2cm、9环直径为4cm、8环直径为6cm7环直径为8cm、6环直径为10cm。瞄准轨迹颜色为绿色,尾迹为红色。那么绿色与红色的分界点就是信号片的声音触发。一个典型的轨迹图见图14。但是由于此软件是为射击量身定做的,它测试后的数据分析对射箭来说毕竟不太全面。根据这种情况,本人编制了相应的软件对瞄准轨迹图进行分析,得出击发前的不同时刻的上下、左右晃动的大小,不同时刻的位置,以及尾迹的长度,尾迹的上下、左右的晃动…等一系列指标,并根据数据画出击发前的不同时刻的位置散点图、计算出前后两个位置之间的距离、和几个时刻的位置综合图(图7)。具体数据见4实测部分。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经过反复试验亲自动手制作的“射箭训练实时反馈系统"装置获得成功。本系统可适用于各种弓型,具有安装快捷、调试方便之优点。经实测证明,此系统有效地指导了射箭训练。

2)运用此系统可获得射箭的重要技术指标和稳定性参数如:尾迹的长度、尾迹的上下、左右的晃动,击发前不同时刻的瞄准轨迹的上下、左右晃动,上靶方向……等。这些指标和参数不但可以衡量每一只箭的好坏,而且可以作为队员个人的纵向比较和队员之间的横向比较资料。

3)为了使瞄准轨迹看的更清楚,本人编制的软件将每一个瞄准轨迹图按时间顺序变为散点图,清楚地反映出瞄准过程。这深受教练员、运动员欢迎。也便于科研人员分析动作技术。

3.2建议

1)由于时间和经费的关系,未能做到激光接收靶上的击发点的成绩与实际成绩相对应。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加以改进。

2)在有条件和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将散点图再加以细分,以便于运动员、教练员和研究工作者的研究分析。

参考文献:

[1][韩]李起式,郭培译.运动科学在射箭方面的应用[J].射击射箭运动,1994(5).

[2][韩]石东顺,郭培,译.运动科学及射手的心理特征[J].射击射箭运动,1994(2).

[3]石岩,等.女子射箭运动员心理镇定性的控制训练[J].体育科学,1994(5).

[4]许爱秋.射箭撒放动作的技术分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4,10(3).

[5]史和福.射箭运动创伤的流行病学研究[J].射击射箭运动,1996(5).

[6][美]C.康奈尔.VisualBasic4forWindows95手册[M].科学出版社.

[7]李良标.射箭动作技术的运动生物力学测试与分析结果[J].北京体育学院学报,1987(3).

[8]李良标,吕维加,熊开宇.射箭技术的研究与诊断[J].体育科学,1989,10(1).

[9]李良标,陈伟,卢德明.箭发射阶段弓的稳定性测量与研究[J].北京体院学报,1990(1).

上一篇:讲安全演讲下一篇:采油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