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工程专业的信(精选9篇)
物联网工程专业的信 篇1
培养目标:物联网是国家新兴战略新产业之一,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能够系统地掌握物联网的相关理论、方法和技能,具备物联网系统分析与设计和物联网系统应用与管理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学生毕业后可以在政府部门、商检部门、海关、大型生产企业和物流企业、物联网相关技术开发公司等单位,从事仓储、运输等物联网应用与管理,食品安全物联网管理,医药物联网跟踪与控制,危险品储运物联网管理,通关物联网系统应用与管理等相关的技术管理工作。
专业特色:通过学习与实践,使学生掌握物联网自动识别技术和自动检测技术,物联网系统分析与设计、物联网系统智能管理、物联网信息资源管理等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仓储管理、运输管理与物联网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仓储、运输等物联网系统应用与管理的能力;掌握医药商品学、危险品、食品与物联网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医药物联网跟踪与控制,食品安全物联网管理以及危险品储运物联网管理的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本专业具有专门的物联网实验室,该实验室具有国内先进的物联网实验设备,如:射频识别(RFID)教学实验平台、物联网创新实验系统、物联网IPA智能泊车实训系统、Android 3G开发平台等。这些平台或系统能够做到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师资队伍:本专业教师组成结构如下:正教授2人,副教授5人,讲师6人。同时具有博士学历的教师有7人,占总人数的70%。教师的毕业学校有天津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等。所有教师均具有丰富的教学和实践指导经验。
学术成果:本专业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截止到2012年,本专业老师承担国家级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4项,厅局级项目11余项。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文章50余篇。出版教材54余册,其中包括物联网相关教材8册,现已在全国高校中得到使用。
主要课程:物联网导论、物联网电路基础、物联网电子技术、物联网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RFID原理、传感器原理、自动控制原理、物联网信号与系统、计算机网络技术、物联网通信原理、无线传感网技术、物联网物品编码技术、物联网网络融合技术、物联网系统分析与设计等。
学制四年。可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具有管理科学与工程(物联网工程方向)硕士学位授予权。
物联网工程专业的信 篇2
物联网技术是以计算机、通信、微电子为基础的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创造了空前广阔的发展前景,为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空间,也必将影响到未来大学生就业格局的变化。在“两化融合”和“感知中国”的国家战略背景下,物联网的发展受到了我国政府、科研、教育、产业界的高度关注。2010年3月,教育部发布《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申报和审批工作的通知》,随后,我国有数百所大学申报和准备试办物联网工程或传感网专业,这反映出大学对新技术、新产业发展的敏感和重视。但在建设物联网工程专业时,课程体系的设计在国内外无先例可以借鉴,因此必须采取十分审慎的态度。从规避风险的角度看,在考虑新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与课程体系设置时,应该遵从两个原则:一是充分发挥“源学科”的学科基础与优势;二是从未来毕业生可能从事的就业岗位和就业的能力需求出发,反过来审定设计的培养目标,对课程体系和内容进行取舍。
本文从高校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框架和保障措施两方面对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进行研究。
1 高校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框架
1.1 课程建设
1.1.1 高校建设物联网工程专业的特点
物联网工程专业是多专业的融合与提升,需要多专业课程的汇聚,取其共性,建立基础教学;各院校根据自身行业应用背景建立应用背景优势,建立各自的应用方向的课程和实训,突出应用方向的特点。
1.1.2 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物联网工程专业面向现代信息处理技术,培养从事物联网领域的系统设计、系统分析与科技开发及研究方面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
本学科专业培养的学生知识结构合理,具备扎实的电子技术、现代传感器和无线网络技术、物联网相关高频和微波技术、有线和无线网络通信理论、信息处理、计算机技术、系统工程等基础理论,掌握物联网系统的传感层、传输层与应用层关键设计等专门知识和技能,并且具备在本专业领域跟踪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以及较强的创新实践能力。
1.1.3 物联网工程专业能力培养要求
(1)综合性:物联网是多专业的融合,要求人才培养的宽知识背景,了解传感层、通信层、网络层的基本知识,学科涉及电子、计算机、通信、自动化等传统学科;
(2)系统性:物联网是系统工程,要求在人才培养中要通过特定课程或创造综合实训环境培养学生的系统观;
(3)专注性:在综合与系统的背景下,要泛而精,培养学生重点掌握物联网技术的某一个层面或某一个方向的能力,毕业后能专注于某一个岗位;
(4)创新性:在技术背景下,重点强调应用的创新能力,国内物联网要有大发展,重点不是技术,而是技术应用模式创新,新的应用创新能扩大市场并对技术提出新的要求;
(5)主动性:物联网技术更新快,基于课程本身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掌握基本学习的方法,主动求索。
1.1.4 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要求
(1)掌握与物联网学科相关的理工知识和基本理论和方法;
(2)掌握物联网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物联网科技发展动态;
(3)熟悉国际国家关于物联网标准;
(4)掌握必需的传感器、电子、通信、单片机,高频微波、RFID、计算机技术等知识和专业技能;
(5)掌握信息采集、处理和融合、通讯传输等基本理论和方法;
(6)掌握物联网工程应用和科学研究方法和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
1.1.5 物联网人才培养形式
(1)本科教育
(1)新专业培养:四年制物联网/传感网新专业,基础扎实,培养周期4年;
(2)新方向培养:在现有课程基础上新建物联网、传感网专业方向,在大二、大三学生基础上补充特色课程,培养周期2-3年。
(2)研究生教育
成立物联网/传感网研究生新专业,培养人才层次高,培养周期3年。
(3)社会培训/就业培训
针对传统培养的长时间及社会需求的急迫性的矛盾,社会培训在近期内是最好的暂时缓解人才需求的培养方式,电子信息类毕业生通过半年到一年的社会培训,或高校大四学生的就业培训,可以在1年左右时间实现人才培养。
1.1.6 物联网工程专业课程目标
物联网工程专业应用的多样性要求必须培养宽口径人才,重视加强基础训练。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要求尽可能多地跨学科学习,打破课程、学科间的壁垒,从而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1.1.7 课程结构
综合各高校物联网专业所开课程,基本遵循以下课程结构:
(1)专业基础课
物联网产业与技术导论、电路分析、模拟电路、数字电路、高频电路、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C语言、算法与数据结构、单片机基础、电磁场与电磁波、传感器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网络基础、通信网技术、移动通信、无线传感网络概论、嵌入式系统、C++、RFID技术概论。
(2)专业方向课
微波与天线、可编程逻辑设计、信号检测与估计技术、数字信号处理、Java程序设计、大规模数据计算/云计算、工业信息化及现场总线技术、数据库基础、光纤理论及技术、光纤传感器技术、软件无线电、电信网与交换技术。
(3)行业特色课程
在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中,应该充分利用和发挥各个大学的优势,扬长避短,在满足基本与共性要求的基础上形成不同学校在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中的特色。
1.2 实验室建设
物联网工程专业实验室建设的基本原则有:
(1)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立足于自主开发建设,以降低建设成本。通过专业教师直接参与实验室建设可以增强教师的实践水平,还可以增强教师对实践教学环节的掌控能力;
(2)物联网工程专业实验室不仅有先进的设备,还要提供现代技术氛围和最先进的管理软件。在建设过程中,企业将全程参与沟通,选择使用率高、起点高、能体现物联网应用前景的项目建立实训环境,建立符合市场需求的物联网应用技术实训室,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知不觉中地积累到最先进的物联网应用技术工程和开发经验;
(3)物联网工程专业实验室采用校企合作的模式,邀请技术公司一线工程师课堂授课,支持骨干教师参与企业项目合作开发,做到教学信息和市场同步;
(4)物联网专业实验室可以为学生提供综合实训,也可以开展对外技术培训和未来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1.2.1 基础教学实验室
基础教学实验室是对已有的计算机、通信等相关专业实验室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主要包括:模拟电路实验室、数字电路实验室、计算机编程实验室、传感器实验室、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单片机实验室、嵌入式系统室、通信原理实验室、RFID教学实验室、大规模数据计算实验室。
1.2.2 综合演示实训中心
综合演示实训中心以大屏幕交互的方式,实现物联网中心数据的综合展示,直观展示各种物联网应用。以“智慧校园”为背景搭建,集成了传感层、网络层、应用层的综合应用系统,以智能家居、智能安防、智能消防、智能门禁、智能教学、广域信息发布等为应用背景的综合系统,系统坚持开放性和应用为导向的原则,以实训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要目的。
2 高校物联网专业建设保障措施
(1)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评价体系改革
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以应用为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走产学研道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重视实验室与实践教学,加强实践环节动手能力,不能仅仅安排参观、调查,要有系统性的实践,在指导老师指导下,独立思考独立完成,最后给予实践效果评价。利用教育信息化技术,采取多媒体授课,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选取教材侧重视野开阔、民主科学,这样培养的复合型人才才能与时俱进。
(2)整合资源,逐步形成特色的专业学科群
学科群的建设与形成有利于发挥学科间的综合优势,并加强学科间的交叉与渗透。在学科群建设过程中,学科建设应注意发展相关基础学科和新兴交叉学科,以科研项目为纽带、以技术渗透为前提,组建跨系、跨学科的学术团队,建设以科研攻关为任务的跨系、跨学科的研究中心,积极引进优秀教育资源、科研资源,整合学校现有资源,探索物联网与计算机科学、通信工程、自动化、电子工程、材料工程等学科相结合的学科群建设,并形成相关学科群的师资队伍与学术团队。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素质、实践能力强的师资队伍是提高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学校应该加强物联网专业具有丰富工程经验的“双师型”教师的引进,同时采取有力措施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师资培训,努力提高师资队伍的业务水平和工程能力,不断更新和拓展物联网专业知识,提高专业素养。
(4)扩大交流,走开放办学之路
高校进行物联工程专业建设应加强与地方政府、大中企业以及兄弟院校的合作,积极参与国际交流,走开放办学之路。
3 小结
物联网工程专业是面向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而设置的,需要用国家发展战略的视野来看待专业建设,着眼于未来,前瞻性地培养复合型人才。然而目前有关物联网工程专业的知识体系、课程体系、工程实践、师资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都还是一片空白。本文从高校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框架和保障措施两方面对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两方面进行探讨,期望本文可以为物联网教学研究人员提供一些有益帮助。
参考文献
[1]吴功宜.智慧的物联网—感知中国与世界的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2]宁焕生,徐群玉.全球物联网发展及中国物联网建设若干思考[J].电子学报.2010.
[3]封松林,叶甜春.物联网/传感网发展之路初探[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0.
[4]黄孝斌.物联网应用实践[J].信息化建设.2009.
物联网工程专业的信 篇3
【摘要】作为新疆首所开设《物联网工程》专业的高校,如何结合新疆的区域特色和农业院校的实际情况及优势,确定新疆农业大学《物联网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和目标。结合专业发展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等方面展开讨论。
【关键词】物联网 培养方案 课程建设
【基金项目】新疆农业大学教研项目(2015JXYJ02)。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1-0244-01
引言
在“国家决定大力发展互联网、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环保技术、生物医药等关系到未来环境和人类生活的一些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背景下,“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力度,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高等学校从本科教育入手,加速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改革和创新,积极培养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的人才”,是“满足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深刻理解党和国家在发展包括物联网工程在内的新兴战略性产业相关专业的决定,把握设置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必要性,对于我们坚定信心、办好专业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必须认识到,物联网的发展必将引起整个社会的变革,推动国家信息化向纵深发展,促进产业创新、结构调整和发展模式的转变,它是抢占发展制高点、改善民生、利国惠民、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技术手段。而大力发展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正是这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1.国内开设该专业的情况
物联网是当前世界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之一,是全球各发达国家信息化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学教育必须紧跟产业发展,2010年,教育部批准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37所高校成为首批获准开设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学校,部分高校已于2011年首次招生,物联网工程作为一门专业课程正式进入高校培训人才的教学课程,不但是国家和政府大力发展物联网产业的体现,也是国家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做出及时反映的重大举措。
2012年2月,教育部下发通知,批准北京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暨南大学等80所高校开设物联网工程专业。2013年又有一百多所高校获批增设该专业,加上2014年新增的院校,目前全国共有316家本科院校开设了这一专业。其中985高校15所(占5%),211高校22所(占7%),其他院校高校279所(占88%)。
2.专业发展定位
物联网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也是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自主创新突破的重点方向。新疆作为“一带一路”核心区的“前沿”,已经制定了“十三五”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物联网是自治区需要重点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而且,在新疆“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指出了物联网应用推广是8个信息化重大工程之一。可见,从国家层面到自治区层面,均亟需培养一大批物联网专业人才,为各行各业提供服务。
物联网工程专业是教育部根据国家经济发展战略需要,于2010年设立的新专业,属于计算机、通信、电子等多领域的交叉学科,归类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12年,教育部就已批准新疆农业大学设立物联网工程本科专业,学制四年,授工学学士学位,是迄今为止新疆唯一开设该专业的高校,2016年已为新疆各行各业输送了第一批物联网专业紧缺人才。
新疆农业大学物联网工程专业发展定位是:立足新疆,面向西部,侧重“三农”,以“丝绸之路经济带”作为专业建设的重要方向服务社会,凝练具有地方教育特色的专业建设体系,构筑西部地区物联网高等教育平台,打造培育物联网骨干人才的摇篮,全力为各行各业持续输送高水平、高质量、高素质的复合型和创新型工程技术紧缺人才。
3.人才培养模式
物联网技术综合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等多门学科,要求学生必须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CDIO(Conceive 构思,Design 设计,Implement 实施,Operate 运行)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等几所大学于 2004 年创立的工程教育培养模式,该模式强调学生按照工程师的要求,能够通过团队努力进行从工程产品的构思、设计到实施、运行全过程能力,因此,该模式受到世界各国教育界的欢迎,对我国工程教育及新兴本科院校的应用型本科教育同样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新疆农业大学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正在逐步推行CDIO培养模式,已投入一定的物力、财力建设物联网实验室并且积极寻找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机会。
4.课程内容建设
在课程设置方面,我们也参照了内地高校的模式,在此基础上,增加体现自己特色的课程。因为是工科专业,大一阶段重点强化数学及基础物理功底,基础课程中包含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大学物理等。同时,我们也要求在大一大二重点加强学生的计算思维。C语言程序设计和Python程序设计这两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就是要提升学生计算思维的能力。课程的内容借鉴国外名校在MOOC平台提供的视频资源的同时结合学院多年来的教学经验。C语言程序设计采取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考核体现在教学过程的每一个阶段。Python程序设计建立了学校的MOOC学习平台,完成了从教学视频、课程学习资料、项目设计等教学的全过程的建设任务。除此之外,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电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等课程的内容及授课模式做了全面的调整,增加实践环节的考核力度,课程的内容按照结合项目展开,最终成绩的评定中加大过程了考核的峰值。
其他的专业课程包括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通信原理、计算机网络、信号与系统、传感器技术、嵌入式系统设计、无线通信原理、无线传感器网络、RFID技术及应用、物联网编程技术等。这些课程目前也在建设中。建设的重点是课程的理论授课内容、实践教学内容及考核模式。
同时,加强优势课程的建设力度,其中,农业信息采集与处理技术仅对物联网工程专业开设,该课程获得学校本科教学研究项目建设资助,通过一年的建设,完善了各类教学资源,作为特色课程准备在全校推广。
结语
物联网工程专业经过这几年的实践,我们定位的培养目标是造就具有通信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网络等相关专业知识,掌握通信系统理论和物联网技术工程领域的专门知识与关键技术,基础宽厚、视野开阔、发展潜力大、创新意识强、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突出、综合素质优秀,从事物联网领域的系统设计、系统分析与科技开发及研究方面的有较强适应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此,我们将不断加大课程建设的力度,重视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努力把物联网工程专业办成学校的优势特色专业。
参考文献:
[1]吴功宜.对物联网工程专业教学体系建设的思考[J]. 计算机教育, 2010,10(21) :26-28.
[2]贾旭.高校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研究与探索[J].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2):108-110.
[3]钱红燕, 陈兵, 燕雪峰. 物联网教学实践体系研究[J]. 计算机教育, 2011(23): 21-25.
[4]李卢一, 郑燕林. 物联网在教育中的应用[J]. 现代教育技术, 2010(2): 8-10.
[5]徐小龙,鲁蔚锋,杨庚.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2,14(1):119-124.
作者简介:
物联网工程技术的专业介绍 篇4
招生专业:
物联网工程
专业剖析
物联网工程以信号与系统、物联网工程原理、数字信息处理等理论为基础,研究各种网络信息处理技术,例如信息感知、网络传输、信息安全、云计算和标签技术等,在此基础上研究和设计各种物联网应用网络系统和感知服务系统。物联网工程专业是国家战略型新兴产业急需的指定大力发展的电子信息类专业,是将虚拟网络空间和实际物理世界相结合研究的一门交叉学科,未来有着很大的人才需求。
比较优势
物联网工程是国家级特色专业,我校是教育部第一批批准建设物联网新兴工程专业的28所高校之一。物联网工程专业自创办以来,以学科建设为中心,形成了一支层次结构合理、富于创新精神的高水平学术队伍。本专业教师12人,90%具有博士学位。其中包括:国家物联网工程领域专家1人,教授副教授7人。物联网与电子信息工程系设有通信与信息系统博士点、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硕士点和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点。
科学研究方面,物联网工程专业承担了973、863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研究项目,在“物联网技术”、“机器人”、“情感计算与人工心理”、“嵌入式系统”,“机器学习”、等方向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和技术研发,在智能机器人方面开展了多年的.研究,完成了2项国家973子课题、2项863项目、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余项省部级项目及20余项厂协项目等,在科研方面具有非常好的发展趋势。
主要课程
物联网工程导论、嵌入式系统与单片机、无线传感器网络与RFID技术、物联网技术及应用、云计算与物联网、物联网安全、物联网体系结构及综合实训、信号与系统概论、现代传感器技术、数据结构、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计算机网络、现代通信技术、操作系统等课程,学生还可选修本学院其它专业的相关课程。
人才培养
学院不仅重视对学生专业领域基础理论知识的教授,还特别注重锻炼学生的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多媒体及信息处理技术的设计、开发和实际应用的知识与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研发能力。通过本科创新项目申报等一系列措施,培养其科研动手能力,以加强和巩固所学到的专业知识。
科研实践
在学期间,学生参加实践有:电子技术实习、认识实习、物联网综合应用与实践、生产实习、计算机应用实践和毕业设计等。同时学生可以自组团队,成立科技创新项目小组,聘请指导教师,开展科研实践。本专业学生多次在全国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中获得一等奖。由我专业教师参与指导、我专业本科生参与组队的北京科技大学机器人队、智能车队、电脑鼠队在全国竞赛中屡获殊荣。在第七届全国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我专业学生团队荣获全国特等奖,将代表中国参加在日本仙台举行的第五届国际微纳米应用技术大赛全球总决赛。
国际交流
学生在校期间可以申请到国内外著名大学进行交流学习,每年有 10% 的本科生出国深造,本专业与国外大学和研究院所有广泛的合作与交流,包括美国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CBerkeley、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Cornell University,加拿大 University of Toronto 以及澳大利亚University of Sydney 等知名大学,也有不少学生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的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
未来发展
物联网专业见习心得 篇5
物联网专业见习心得
1.河南中多科技xxx讲座
煤矿安全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使得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课题,煤矿事故连年不断,因此解决煤矿安全问题是一项紧迫的工程。近几年来物联网的提出,让煤矿安全问题有了显著的改善,其中基于RFID的煤矿检测系统和人员定位系统做出了巨大贡献。
实现煤矿井下作业人员进出的有效识别和监测监控,使管理系统充分体现“人性化、信息化和高度自动化”,实现数字矿山的目标。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管理方面实现的基本功能包括:①任一时间井下或某个地点究竟有多少人,这些人都是谁;②每个人在井下任一时间的活动轨迹;③查询一个或多个人员现在的实际位置(井下人员定位),方便调度中心可快速正确的电话联系该人员澳占询有关人员在任一地点的到漓时间和总工作时间等等一系列信息,可以督促和落实重要巡查人员(如:瓦斯检测人员、温度检测人员、测风人员等)是否按时、到点的进行各项数据的测试和处理,从根本上杜绝因人为因素而造成的相关事故。方案是在井下的各个巷道和人员可能经过的通道中安装若干个阅读器,具体数量和位置根据现场巷道实际情况和要实现的功能要求而定,并且将它们通过通信线路与地面监控中心的计算机进行数据交换。同时在每个下井人员佩带的矿灯或其他装备上安置一个电子标签,当下井人员进入井下以后,只要通过或接近放置在巷道内的任何一个阅读器,阅读器即会感应到信号同时立即上传到监控中心的计算机上,计算机就可判断出具体信息(如:是谁,在哪个位置,具体时间),同时把它显示在监控中心的大屏幕或电脑显示屏上并备份,管理者也可以根据大屏幕上或电脑上的分布示意图点击井下某一位置,计算机即会把这一区域的人员情况统计并显示出来。同时控制中心的计算机会根据一段时间的人员出入信息整理出这一时期的每个下井人员的各种出勤报表(如:出勤率、总出勤时间、迟到厚退记录、未出勤时间等)。另外一旦井下发生事故,可根据电脑中的人员定位分布信息马上查出事故地点的人员情况,然后可再用探测器在事故处进一步确定人员准确位置,以便帮助营救人员以准确快速的方式营救出被困人员。
不同级别的人员可以进入的巷道权限各不相同。通过安装在巷道出叭口处的阅读器对要通过的人员进行自动识别。根据后台数据库设置的信息对巷道处的旋
物联网专业见习心得
转门进行相应的控制,当人员允许进入时,自动打开,当人员不允许进入时,旋转门关闭。同时对来到巷道入口的人员自动记录并保存,便于查询和生成报表。在考勤方面显示每个下井人员确切的下井时间和上井时间。并根据工种(规定足班时间),判断不同类别的人员是否足班,从而确定其该次下井是否有效。在月统计报表中对下井时间、下井次数(有效次数)等分类统计,便于考核。打印月考勤报表、任意时间段下井统计等有关报表。车和其他重要设备的具体实时位置,计每一辆矿车每天的运输次数和出入频率,便于管理。设备的设置和应用原理与人员定位基本相同。
2.河南视博电子xxx经理的讲座
这次讲座张明喆经理主要讲了物联网的发展与应用以及ETC在高速公路上的应用。
首先,它是各种感知技术的广泛应用。物联网上部署了海量的多种类型传感器,每个传感器都是一个信息源,不同类别的传感器所捕获的信息内容和信息格式不同。传感器获得的数据具有实时性,按一定的频率周期性的采集环境信息,不断更新数据。
其次,它是一种建立在互联网上的泛在网络。物联网技术的重要基础和核心仍旧是互联网,通过各种有线和无线网络与互联网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出去。在物联网上的传感器定时采集的信息需要通过网络传输,由于其数量极其庞大,形成了海量信息,在传输过程中,为了保障数据的正确性和及时性,必须适应各种异构网络和协议。
第三,物联网不仅仅提供了传感器的连接,其本身也具有智能处理的能力,能够对物体实施智能控制。物联网将传感器和智能处理相结合,利用云计算、模式识别等各种智能技术,扩充其应用领域。从传感器获得的海量信息中分析、加工和处理出有意义的数据,以适应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发现新的应用领域和应用模式。
射频自动识别不停车收费系统(ETC)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路桥收费方式。通过安装在车辆挡风玻璃上的电子标签与在收费站ETC车道上的微波天线之间的专用短程通讯,利用计算机联网技术与银行进行后台结算处理,从而达到车辆通过路桥收费站不需停车就能交纳费用的目的。
物联网专业见习心得
ETC特别适于在高速公路或交通繁忙的桥隧环境下采用。实施不停车收费,一方面,可以允许车辆高速通过,不停车收费大大加快了高速公路收费道口的通行能力。另一方面,也使公路收费走向电子化,可降低收费管理的成本,有利于提高车辆的营运效益,同时也大幅降低收费口的噪声水平和废气排放,并可以杜绝少数不法的收费员贪污路费、减少国家损失,与原来的人工收费和人工电脑收费方式相比,实行不停车收费后具有明显优势,不仅极大地改善了路上密集车辆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减少车辆阻塞现象,行车更加安全,更为主要的是将大大提高过桥收费效率。
ETC国家标准颁布后,全国很多省市都开始了自己的ETC项目建设。随着京津冀、长三角地区联网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示范工程进入正式运营阶段,全国的ETC建设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综合这两个地区在ETC车道的应用开发实现方式,大致可分为透传模式或集成应用模式。
透传模式是指将天线当成读写器,所有的逻辑控制均由车道收费软件控制。在这种模式下,车道收费软件必须自己控制天线与OBU之间的数据交换以及在数据交换过程中遇到错误。
集成应用模式是指将大部分逻辑控制集成到天线中,车道收费软件只起辅助控制作用。在这种模式下,天线负责与OBU之间数据交互的正确性以及与OBU交互过程的逻辑控制,车道负责天线的开关、接收车辆信息、计算收费额、生成交易记录等功能。
透传模式与集成模式的区别:
透传模式在收费软件的编写上对开发人员要求比较高,开发人员不但要非常了解天线与OBU之间的交互过程,而且对交互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错误必须正确处理,否则整个交易就不能正确完成;而集成应用模式对收费软件开发人员来说要求相对较低,开发人员不需要了解天线与OBU之间是如何交互以及交互过程中遇到错误是如何处理的,开发人员只需要根据简单的通讯协议就可以正确完成整个交易流程。
透传模式在收费软件开发上比较灵活,应用的改变只需要修改收费软件即可,天线无需改动;而集成应用模式在系统应用发生改变时需要天线厂商配合修改天线程序,同时还要修改车道程序。
物联网专业见习心得
透传模式比较适合车道应用,由于所有的逻辑控制均由车道收费软件控制,信息的处理必须经过OBU到天线,天线到车道计算机,车道计算机将处理完的信息发给天线,天线在转发给OBU的过程,这样如果交互信息的次数过多的话对车辆的通过速度就会有很大的影响;而对于集成应用模式,大部分逻辑处理都由天线完成,包括PSAM的应用等,天线和车道计算机的通讯相对透传模式少了很多,只是传递扣款信息和接收交易结果等,节省了大量的通讯时间,因此集成模式比较适合自由流应用,在车道也可应用。
作为长三角地区联网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示范工程的一员,上海采用的是透传模式,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上海ETC应用设计的透传协议如下:
RSU为服务器端,当PC与RSU建立连接后,由PC发BST消息到RSU,RSU收到后按照一定时间间隔(间隔可设置)连续发送BST,直到收到VST ;
各数据包统一采用报文头+报文构成,其中报文包括指令代码和指令数据。指令是透明传输命令,即指令数据就是除去物理层的通信原语,RSU收到后增加上物理层信息,直接发送至OBU,并将OBU返回的原语除去物理层后不加解析直接返回PC。
我省已在全省18个省辖市建成了55条ETC专用车道。目前,郑州市的11个出入市口收费站,都建有不停车收费系统,办卡后可实现不停车收费;为郑州为豫A籍小车减免了绕城高速通行费。
3.河南xx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参观
河南汉威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河南省郑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公司从事气体传感器研究生产已有二十年的历史,是国内最早从事气体传感器研究、生产的厂家之一,是河南省科学技术厅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
汉威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现已具备较为完善的气体传感器、探测报警产品生产工艺技术,形成了系列化的近50个品种规格的烧结半导体、催化燃烧、热线式气体传感器及气体探测仪器产品。传感器及报警器产品可以检测氢气、液化气、天然气(甲烷)、丁烷、丙烷、一氧化碳、酒精、丙酮、汽油等可燃性气体和液体蒸汽,及氨、硫化氢、氮氧化合物等毒性气体和二氧化碳、臭氧气体,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采矿、制药、喷漆房等工业现场和家庭、商场、液化
物联网专业见习心得
气站、煤气站、加油站等民用/商用需防火防爆、预防中毒、空气污染的场所进行气体安全检测报警。
汉威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气体探测产品采用多项传感器新技术及独创性电路设计,创新性较强,技术含量高,多项技术通过省级鉴定并获奖,多个产品取得了消防产品型式认可和计量器具制造许可证,综合技术水平在国内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享有较高的声誉和广泛的知名度,已成功打入国际市场,公司自备气体传感器研发中心、电子产品研发中心,试验、检测手段齐全,注重科研开发和学术交流,与清华大学、上海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中科院物理所等多所大专院校、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广泛的合作关系,在气敏学术界享有较高声誉。河南汉威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国气敏专业委员会团体会员、副主任委员单位,全国敏感元器件行业协会会员,公司倡导以人为本,科技创新的企业文化,在不断完善现有产品的同时,十分注重新产品开发,越来越多的新品种不断推出,投放市场。
公司自备气体传感器研发中心、电子产品研发中心,试验、检测手段齐全,注重科研开发和学术交流,与清华大学、上海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中科院物理所等多所大专院校、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广泛的合作关系,在气敏学术界享有较高声誉。
4.广州xxx公司博士的讲座
这此讲座主要讲了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以及关键技术的发展,为我们辨清了物联网发展的方向,明确了我们今后学习的目标。
物联网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承载体,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它具有普通对象设备化、自治终端互联化和普适服务智能化3个重要特征。
物联网将是下一个推动世界高速发展的重要生产力,物联拥有业界最完整的专业物联产品系列,覆盖从传感器、控制器到云计算的各种应用。产品服务智能家居、交通物流、环境保护、公共安全、智能消防、工业监测、个人健康等各种领域。构建了“质量好、技术优、专业性强,成本低,满足客户需求”的综合优势,持续为客户提供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
5.专业见习感悟与收获
物联网专业见习心得
通过这几天听讲座报告和参观,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物联网发展的必要性与紧迫性,物联网作为新兴产业将是一次世界的巨大改革,物联网涉及社会各个领域,渗透之广,现在的物联网处于萌芽状态,急需大量的物联网人才参与其中,而我们作为物联网的前期学员,此时的物联网发展急需我们的力量,因此我们应该努力学好物联网的相关知识,熟练掌握物联网的应用为物联网的发展贡献出一份微薄之力。
物联网专业的自荐信 篇6
尊敬的领导:
您好!
我从报纸上看到贵公司的招聘信息,对贵公司物联网教学项目工程师一职很感兴趣。
我叫XXX,是XX大学物联网专业的一名本科应届毕业生。经过三年有余的专业学习,我精通C开发语言;熟悉ARM架构;做过STM或ARM系统的实际开发工作;能焊接调试电路板;能熟练的对各种传感器进行调试使用:如温度、湿度、光照、气体、红外线等传感器;有过嵌入式学习培训经验,能熟练进行传感器节点上的嵌入式软件开发。在大学期间,我努力学习各门课程,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多次获得奖学金。我还自学了平面构成、网络营销等知识,曾获得本校XX单片机大赛X等奖。
从入校以来,我从事了大量与专业技能相关的`实训工作。如:在本系部实验楼实习,负责各个教室的管理与维护。几年以来,我对物联网工程所涉及的工作已经有了相当的了解和熟悉。并且我还在学习之余通过了教师资格证的考试,所以我能够与其他人进行技术方面的良好沟通也能够在现场指导人员进行实验实施。我相信我有能力担当贵公司所要求的物联网教学项目工程师一职。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非常注重社会实践,曾在XX物联网有限公司兼职从事过计费平台工程师助理。同时,我还担任过学校学生会办公室主任,具有较强的协调能力与文字写作能力。学习之余,我自己独立设计制作了一个声控小夜灯,本校学生极为欢迎,在宿舍中被广泛使用。
基于对物联网和教学事务的热爱,以及我自身的客观条件和贵公司的要求,我相信贵公司能给我提供施展才能的另一片天空,我将尽我所能为贵公司的壮大发展添砖加瓦。随信附上我的简历,如有机会与您面谈,我将十分感谢。即使贵公司认为我还不符合您们的条件,我也将一如既往地热切关注贵公司的发展,并在此致以最诚挚的祝愿!
此致
敬礼!
自荐人:XXX
物联网工程专业的信 篇7
物联网则是近年来信息产业界提出的重要概念, 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 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
一、物联网工程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组成要素
物联网工程专业学生应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及外语综合运用能力, 要系统地掌握本专业所需的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 掌握物联网感知与标识的理论与技术及信息处理技术, 其组成要素如图1所示 (见上页) 。
二、物联网工程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现状分析
作为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 物联网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 师资力量、实验条件等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这里, 主要分析本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上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 数学与物理等基础学科知识不足
由于多年来计算机学院各专业学生的就业形势较好, 一些用人单位只要求毕业生具有良好的计算机操作和维护能力, 这种使得部分在校学生只重视“计算机操作”, 而对于数学和物理等基础学科应付了事。物联网工程专业作为我校计算机学院的新开设的专业, 也同样存在上述问题。但是, 根据目前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就业需求和一些物联网工程的实际项目的开发需求, 物联网工程专业必然会用到大量的数学和物理等基础学科的知识。如:要求能够运用数学语言, 描述工程实际问题, 并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进行科学和工程的分析和处理。这就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数学基础知识, 并能把数学知识运用的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实际应用中。
(二)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教育薄弱
目前, 理工科大学生普遍存在重理轻文的心理, 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学生也不例外。而且, 一般理工科院校的课程体系设置过分强调理工科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课程, 忽视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课程的安排。在这种课程体系的培养下, 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往往是不合理的。从而, 培养学生的人文社科基本素养, 并将这些基本素养与物联网工程专业知识素养结合起来, 形成一个全面的、合理的知识结构。
(三) 动手能力不强
物联网工程专业涉及的学科领域不仅仅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还涉及到数学、物理、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等学科领域, 这是一门新兴的学科, 学校的办学条件、实验设备相对其他专业滞后, 能让学生动手设计与组装的元器件很少, 加之学生本身的主观因素, 中学阶段在高考“指挥棒”的压力下只攻读考试学科, 很少实践, 因此, 动手能力较差是普遍现象。而本专业却非常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创新实践能力, 这与目前的学生实际情况形成了较大的反差。在这种状况下, 如不能充分利用现有实验室设备, 改善实验环境, 并加强学生的工程实践锻炼, 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差距将更大。
(四) 外文专业文献资料的阅读能力较弱
由于学生大多注重专业课程的学习, 忽视了人文基础学科包括外语工具学科的学习, 因而, 外文水平不高的现象也颇为普遍, 无论是阅读理解能力还是写作翻译能力都不尽人意。尤其表现在外文专业文献资料的阅读上, 理工科学生很少接触相关专业外文文献资料的阅读, 而且在通用英语教学中未涵盖很多专业英语的词汇, 此外, 一些专业名词翻译成中文后含义模糊, 难以理解。这样就导致了学生们外文专业文献资料的阅读能力普遍较弱。这与一名优秀的工程技术人才的要求是不相称的。因此, 笔者认为, 要提高物联网工程专业学生的外文专业文献资料的阅读能力, 首先应引导他们提高认识, 激发学习兴趣, 多读多练;其次, 可在一些专业课程的教学中使用双语教学, 使学生们在专业课的学习中逐步掌握大量专业英语词汇, 由此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思考或建议
要改善和优化物联网工程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 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精神的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必须从课程体系, 师资力量、教学方法、实验条件等方面人手, 切实推进教育改革与教学改革。
(一) 构建动态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使命的主要载体, 是学生知识结构优化的重要保证。构建一个合理的动态物联网工程课程体系是计算机教育本身发展的要求。合理的动态课程体系要求课程内容充分满足通识教育的要求。同时, 能够培养学生具有应对社会变化、科技更新的适应能力。动态课程体系还应正确把握“量”与“度”, 整合、重组教学内容, 既注重基础, 又能够将现代科技发展的新动态、新成就融合到课程知识中。此外, 动态课程体系还须突出工程实践教学体系,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总之, 应当基于上述思想, 深入分析研究课程设置、时间顺序、课程内容、教材内容的动态更新, 以构建合理的动态课程体系。
(二) 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 关键在教师。要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首先, 要树立办学以教师为本的理念。尊重教师, 尊重教师的劳动, 积极引导教师爱岗敬业, 乐教奉献;其次, 要着力提高教师的职业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 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出国进修或访学, 分期分批安排教师到企业、行业参加工程实践, 增强教师培养学生实践的指导水平和能力;再次, 要不断完善对教师工作业绩考核的评价体系。全面、合理、客观地评价教师的工作绩效。既要注重科研成果, 更要看重教师的实际教学水平、教学实际。
(三) 改进教学手段与方法
应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学习;要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诸如多媒体教学、构建网络平台等, 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在实践教学中突出“做中学”的理念, 实行校内教师和企业导师共同培养的做法, 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根据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的特点, 学校教育管理部门要给教师提供更多的相互交流、共同切磋教艺的机会, 并充分利用教学课件可复制特点, 合作制作一些可动态更新的优秀的教学课件, 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同时也利于教学水平的共同提高。
(四) 建立工程实践中心, 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更好地培养出高素质物联网工程人才, 目前我校已在原有的实验室条件基础上, 申报了物联网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以期为物联网工程专业学生提供一个培养平台。该平台建设依据所需要培养的工程师的层次和目标分为三个层次:综合系统设计实践平台主要为物联网工程专业学生提供初始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系统的培养平台。课题工程设计主要为特别优秀、具有专门才能的学生提供平台, 该层次平台主要结合科研课题而建设, 平台会随着课题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产品及技术研发平台主要针对公司的产品开发, 完全将物联网工程专业教育融入到系统设计和产品开发中。通过构筑课程综合、工程设计、技术研发三个层次的平台, 可推进工程实践与创新教育实践的融合, 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
(五) 实施企业阶段实践方案
实践教学是全日制本科院校培养合格的工程技术人员的极其重要的环节。实行校企合作是物联网工程专业“产学研”结合的有效途径, 也是校企双赢的重要举措。因此, 实施企业阶段的实践方案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是学生熟悉企业需求、培养锻炼实际工程能力的核心步骤之一。在确定具体的实习实践内容时主要采取以下方式: (1) 企业和学校 (校内导师) 共同协商一个工程领域的课题; (2) 企业依据自身发展需要, 通过立项合同的形式, 与学校 (校内导师) 研发一个具体的项目; (3) 安排实习生到企业从事实际的产品调研、研发、调试、运行、生产、管理或服务等工作。通过企业阶段实习实践, 培养学生的系统集成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技术创新能力、适应需求变化能力, 以及初步的企业管理能力等。
物联网工程专业是顺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而设置的专业。构建合理的物联网工程专业的知识结构是培养该专业人才的前提, 也是紧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的眼光, 面向未来, 面向新兴产业的发展前景, 积极、谨慎地构建合理的物联网工程专业的知识结构、课程体系, 不断探索新兴产业所需人才的培养途径, 为国家现代化建设输送更多物联网工程技术的优秀人才。
摘要:随着物联网产业的迅速崛起, 人才需求已成当务之急, 物联网工程专业便在高校应运而生。为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本文阐述了物联网工程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的组成要素及相关要求, 分析了该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现状, 并就如何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进行了探索与研究。
关键词:物联网工程专业,知识结构,现状
参考文献
[1]葛海燕.论大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J].教育与职业, 2007, (35) :179-180.
[2]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申报和审批工作的通知[S/OL].[2010-04-21].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l8/33/infol268120766807633.htm.
[3]桂小林.物联网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探索[J].计算机教育, 2010, (16) :1-3.
物联网工程专业的信 篇8
G642;TN929.5-4;TP391.44-4
一、引言
2009年,温总理在考察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时提出“感知中国”概念。2010年初,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将“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任务。同年,教育部下达高校可以申报物联网工程专业[1]。作为一个起步阶段的新专业,物联网工程专业在专业课开设、实验教学、学生实践等教学模式上还处于探索阶段,许多高校在开设物联网相关课程方面没有足够完善的实验设备及实训计划,存在实验器材不够先进、跟不上教学水平等问题,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2]。此外,医学院校物联网工程专业还具有其特殊性,要求实验条件具备HIS、LIS、PACS等医学信息系统来支撑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实践技能培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各类医学信息系统价格昂贵、可扩展性较差等因素,不利于实验课程的开展。
因此,在现有实验条件不足的情况下,徐州医科大学物联网工程专业借助虚拟仿真技术,开发了一套基于GPL开源软件的虚拟仿真实验平台。该平台具有良好的开放性、扩展性和交互性,教师可以在虚拟学习环境中进行线上教学活动,学生完全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就可以进入虚拟环境开展学习[3]。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形成了分层次、模块化的虚拟仿真与实验课程体系,实现了学校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开放共享,有利于科研成果向教学资源的转化,为高水平本科生培养和创新能力塑造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虚拟仿真实验平台设计方案
(一)虚拟仿真实验平台体系结构设计
应用层虚拟节点将采集数据通过Zigbee、蓝牙等形式传输至虚拟智能网关进行数据格式转化,虚拟网络层设备转发数据至搭建的应用层开源系统软件[4]。虚拟仿真实验平台体系架构如图1所示。
平台可以实现移动终端、PC机等多种设备通过Internet或VPN拨号方式登录前端服务器。在前端服务器中,提供各种基础服务器,包括Web服务器、VPN服务器、FTP服务器、开源HIS系统服务器、开源LIS系统服务器等。由于HIS,LIS等应用系统运行需要较大的网络资源,因此在后端应用服务器中构建分布式协作环境,通过服务器分配调度算法,实现多机并行计算,提高系统整体处理效率。
(二)结合专业知识体系对专业课程进行分类
根据知识类型结合医学与物联网专业课程体系对专业课程进行分类,并对课程所属知识类型有针对性的设计课程实验,保证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满足各课程所需实验环境[5]。物联网工程专业课程分类如图2所示。
(三)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功能模块设计
虚拟仿真实验平台主要实现:学生使用计算机进行仿真实验;教师能够利用教师机开展实验教学、组织管理学生实验,并实现网上考试和评价。
功能模块主要包含:用户管理模块:主要实现对于各种身份用户的基本信息维护、管理和权限分配;学生模块:实现学生参与实验的各种功能;教师模块:实现教师组织实验、管理学生的各种功能;管理员模块:负责对学生、教师以及整个系统的维护工作。具体功能模块组成如图3所示。
三、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特色及成效
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构建体现了医学院校物联网工程专业与医学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平台具体特色如下:
在设备利用方面,虚拟设备成本低,种类全、零损耗,节省空间,升级维护简单,功能全,无需搬运,可统一管理和调配,实现设备共享,提高利用率。模拟真实实验过程,减少实验误操作带来的设备损坏,解决教学资金、资源紧张的问题[6]。表1为传统实验设备与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优缺点对比,体现了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相较于传统实验平台的优越性。
在实验组织和管理方面,对实验进行预编排管理,实现实验室24小时开放,学生可随时随地参与实验;教师通过在线辅导和监管学生的实验过程,减少教师的工作强度;整合计算机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在教学模式方面,实现兼顾理论与实践,以学生为主体,课程面授的同时可通过远程客户端进行虚拟实验演示。师生还可不受时空限制参与实验,初步实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设备”的泛在学习环境构建,满足远程教育的需求。
在实验过程方面,虚拟仿真实验平台能满足学生构建任何规模、任何类型的实验环境需求,也為高端网络设备、高端医学信息系统实验提供可能,真正实现医学物联网实验的综合性、设计性、规范性、复杂性和真实性;通过配置文件的保存、实验过程实时监控,保存过程数据,控制实验进展,实现“过程式”实验,保证实验效果等价于甚至优于在真实环境中所取得的效果。
在教学效果方面,突出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提供一个集学习、开发、研究为一体的虚拟仿真实验环境。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实现学生与计算机、教师、学习者的“交互式”操作训练;可视化的实验操作界面,形象直观,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学生能够自行设计和创新实验,充分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和发挥余地;提高学生参与实验的兴趣。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建立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徐州医科大学医学物联网工程专业成立已有4年,学生在学生竞赛方面硕果累累,以第一届2013级医学物联网班级为例,班级36人近三年共获得25个奖项,其中国家级4项、省级8项、市级5项、院级8项。
四、小结
医学物联网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是对医学院校物联网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的探索,平台通过对硬件的高仿真虚拟,能够有效改善实验环境、简化实验操作、扩展实验规模、优化实验教学过程、提升实验效率,为学生们的实践实习提供了良好的实验环境。对GPL开源软件的首次引入,避免以往应用层可用软件数量少、种类单一、功能局限的尴尬局面,提供丰富的实践项目,学生可根据实际需要来选择实验内容,为学生的的实践学习及毕业设计提供了有效的平台支持,实现物联网实验设计与医学背景的高度结合,具有巨大的使用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R].北京: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2015,(3):60-61.
[2]倪志平.物联网工程专业实验室建设探讨[J].科技资讯,2015,13(6):182.
[3]吕强,高慧敏,吴晨曦等.基于物联网的远程实验系统[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35(5):114-117,122.
[4] 高晨.基于短协议传输的医学物联网[J].生命科学仪器,2013,11(4):10-13.
[5]施云波,刘泊,杨明极等.多学科融合构建物联网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思考[J].物联网技术,2016,6(4):108-110,113.
物联网工程 认识实习 篇9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认识实习报告
(2016/2017 学年 第一学期)
实验名称:
认识实习学生姓名:
XXX 专
业:
物联网工程 学
号:XXXXXX 指导教师:XXX
物联网概述及主要技术
摘要:物联网被预言为继互联网之后全球信息产业的又一次科技与经济浪潮,受到各国政府,企业和学术界的重视。本文对物联网进行综述分析。首先介绍了物联网的起源,强调物联网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然后详细的讨论了物联网的概念,特征,物联网的系统结构,物联网的应用,物联网系统结构中的四个层面以及主要技术。主要技术包括:射频识别技术,云计算技术,嵌入式系统等等。最后提到了物联网广泛地发展前景。
关键词:物联网 定义 系统结构 技术
ABSTRACT: Internet of things(IOT)is predicted the world’s information industry , a wave of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A number of countries pay more attention to IOT.This text analysis the IOT.Firstly, introduce the origin of the IOT.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the IOT in the modern society.Then discussed the IOT’s concept , characteristics, system structure, applications and main technologies in detail.The main technologies include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Cloud Computing ,Embedded System and so on.Finally, mention the development of IOT in the feature.Keywords: Internet of things
definition system structure technology
1.引言
过去的几个世纪中,人类经历了一系列技术革命,而每次革命都由某种主流技术所引导。18世纪发端于英国的工业革命开启了伟大的机械时代;19世纪下半页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则迎来了非凡的电气时代。20世纪开启了影响更加深远的信息时代,爾网络与计算机技术成为这个时代的标志。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传感设备,嵌入式系统与 互联网的普及,物联网被认为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的第三次信息革命浪潮。物联网已经在全世界得到极大的重视,主要工业化国家纷纷提出了各自物联网发展战略。韩国的智能家庭,使民众可以远程控制家电设备,并享受高质量的双向互动多媒体服务。新加坡的下一代I-Hub,旨在通过一个安全,无处不在的网路实现下一代“U”型网络。北京邮电大学的张平教授给出了MUSE(Mobile Ubiquitous Service Environment)的发展趋势[1]。在我国,物联网已被视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2.物联网的概念
2.1物联网的定义
虽然物联网这个词汇已出现多年,但是一直没有给出权威的定义。不同的国家和研究小组对物联网的理解是不一样的。物联网没有一个精确切且公认的定义的原因:第一,物联网的理论体系尚处于发展时期,对其认识还有待深化,人们需要通过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来透过现象看本质;第二,由于物联网与互联网,移动通信网,传感网等都有密切关系,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对物联网思考所基于的出发点不同,短期内还没有达成共识。例如,在美国,学术界提出的普适计算(Pervasive Computing)和企业提出的智慧地球(Smart Planet);在欧洲,学术界提出的泛在计算(Ubiquitous Computing)和企业界提出的传感网(Sensor Networks),都属于物联网的范畴[2]。
目前,物联网有一个被业界基本接受的定义:物联网是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及系统,如传感器网络,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红外感应器,条码与二维码,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和其他基于物物通信模式的短距离无线传感网络,按约定协议,把任
何物体通过接入网与互联网连接起来所形成的一个巨大的智能网络,通过这一网络可以进行信息交换,传递和通信,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
2.2物联网的特征
在了解了物联网的定义后,与传统的互联网相比,物联网到底有什么不同呢?
首先,它是各种感知技术的广泛应用。想要实现物物相联,就要通过各种类型与类别的传感器获取信息。每一个传感器都是一个信息源,采集不同内容与形式的信息。传感器获得的数据都具有实时性,并不断更新。
其次,它是一种建立在互联网上的泛在网络。物联网技术的重要基础和核心仍然是互联网,通过各种有线和无线网络与互联网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的传递出去。
3.物联网的系统结构
3.1 感知层
感知层为物联网系统的第一层,主要用于采集物理世界中发生的物理事件和数据,包括各类物理量,标示,音频,视频数据等。主要利用各类传感器,RFID,二维码等技术完成信息采集。感知层的设备一般计算能力有限,主要的功能和作用是完成信息采集和信号处理工作,这类设备中多采用嵌入式系统软件与之适应。有以下几种主要技术:(1)射频识别技术
它是物联网中让物品“开口说话”的关键技术。在物联网中,RFID标签上储存着规范而具有互用性的信息,通过无线数据通信网把它们自动采集到中央信息系统,实现物品识别。RFID技术可以识别高速运动的物体并可以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工业界经常讲RFID系统分为标签(Tag),阅读器(Reader)和天线(Antenna)3大组件。[3]阅读器通过天线发送电子信号,标签接收到信号以后发射内部存储的标识信息,阅读器再通过天线接受并识别标签发回的信息,最后阅读器再将识别结果发送给主机。
(2)传感器技术
在物联网中,传感技术主要负责接受物品“讲话”的内容。传感技术是关于从自然信息源获取信息并处理,变化和识别的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现代科学与工程技术,它涉及传感器,信息处理和识别的规划设计,开发,制造,测试,应用及评价改进等活动。
(3)GPS与物联网定位技术
GPS技术又称全球定位系统,是具有海,陆,空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GPS作为移动感知技术,是物联网延伸到移动物体,采集移动物体信息的重要技术,更是物流智能化,智能交通的重要技术。
(4)二维码技术
二维码是采用某种特定 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记录数据符号信息。使用若干个与二进制相对应的几何图形体来表示文字数值信息,通过图像输入设备或光电扫描设备自动识别以实现信息自动处理;二维码能够在横向和纵向两个方位同时表达信息,并能在很小的面积内表达大量的信息。
3.2传输层
传输层主要采用能够接入各种异构网的设备,如接入互联网的网关,接入移动通信网的网关等。其功能主要包括网络接入,网络管理和网络安全等。目前接入的设备多为传感网与公共通信网。传输层的主要技术有以下几种:
(1)移动通信网(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移动通信是移动物体之间,或移动物体与固定物体之间的通信。移动通信系统由两部分组成:空间系统和地面系统。
(2)互联网(Internet)
即广域网,局域网及单机按照一定的通信协议组成的国际计算机网络。
(3)无线网络(Wireless Network)
无线网络既包括允许用户建立远距离无线连接的全球语音和数据网络,也包括为近距离无线连接进行优化的红外线技术及频射技术。
(4)卫星通信(Satellite Communication)
卫星通信就是地球上的无线电通信站利用卫星作为中继而进行的通信。卫
星通信系统由卫星和地球站两部分组成。
3.3 支撑层
支撑层主要是在高性能网络计算环境下,将网络内海量的信息资源通过计算整合成一个可互连互通的大型智能网络,为上层的服务管理和大规模行业应用建立一个高效,可靠和可信的网络计算超级平台。在这一层次上需要采用高性能计算技术及大规模的高速并行计算机群对获取的海量信息进行实时的控制和管理,以便实现智能化信息处理信息融合,数据挖掘,海量数据存储等,同时为上层应用提供一个良好的用户接口。支撑技术有以下几种:
(1)云计算(Cloud Computing)
云计算是分布式计算技术的一种,其最基本的概念,是透过网络庞大的计算处理程序自动拆分成无数个较小的子程序,再交由多部服务器所组成的庞大系统经搜索,计算分析之后将处理结果回传给用户。
(2)嵌入式系统(Embedded System)
嵌入式系统把计算机直接嵌入到应用系统中它融合了计算机软硬件技术,通信技术和微电子技术是集成电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标志性成果,物联网与嵌入式关系密切,物联网的各种智能终端大部分表现为嵌入式系统,可以说没有嵌入式技术就没有物联网应用的美好未来。
(3)数据库与数据挖掘技术
数据库技术是信息系统的一个核心技术是一种计算机辅助管理数据的方法,他研究如何组织和储存数据如何高效的获取和处理数据是通过研究数据库的结构储存,设计管理及应用的基本理论和实现方法。
3.4 应用层
应用层包括各类用户界面显示设备。以及其他管理设备等,这也是物联网系统结构的最高层。应用技术是指用于直接支持物联网应用系统运行的技术,应用层主要是根据行业特点借助互联网手段开发各类行业应用的解决方案,将物联网的优势与行业的生产经营信息化管理组织调度结合起来,形成各类物联网解决方案,构建智能化的行业应用。应用层技术包括:
系统集成(System Integrate)技术
系统集成是在系统工程科学方法的指导下,根据用户需求,选择各种技术
和产品将各个分离的子系统连接成为一个完整可靠,经济和有效的整体。并使之彼此协调工作发挥整体效益达到整体性能最优。
4.物联网的应用
4.1 智能家居
将各种家庭设备通过电信宽带固话和无线网络连接起来,实现对家庭设备的远程操控,与普通家居相比智能家居不仅有传统的居住功能,提供舒适安全,高品位且宜人的家庭生活空间还有原来的被动静止结构转变为具有能动智慧的工具,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
智能家居系统包含的主要子系统有家居布线系统,家庭网络系统,智能家居控制管理系统,家居照明控制系统家庭安防系统,背景音乐系统,家庭影院与智能家居操作系统,多媒体系统等[3]。
4.2 智能医疗
智能医疗系统借助实用的家庭,医疗传感设备,对家中的病人和老人的生理指标进行监测,并将生成的胜利指标数据通过电信网络或无线网络传送到护理人或有关医疗单位。根据客户需求,系统还提供相关增值服务,如紧急呼叫救助服务专家咨询服务终身健康档案管理服务的,智能医疗系统有望解决现代社会健康保健瓶颈问题。
5.结论
综上,物联网的技术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有研究机构预计十年内物联网就有可能大规模普及这一技术将会发展成为一个上万亿元规模的高科技市场,其产业要比互联网大30倍。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业内专家认为,物联网一方面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大大节约成本,另一方面可以为全球经济复苏提供技术动力。目前美国,欧盟等都在投入巨资深入研究探索物联网。我国也正在高度关注重视物联网的研究,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方面正在开展研究,以形成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政策措施。
参考文献:
[1]周洪波,《物联网技术 应用 标准和商业模式》,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7 [2]张学记,《智慧城市:物联网体系架构及应用》,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1 [3]黄东军,《物联网技术导论》,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9
认识实习报告
说起来其实很惭愧,我作为一名物联网的学生,其实对物联网并不是很了解。选专业的时候也是听说这个专业前景很好,于是就选择了它。昨天听了老师的讲解,才对物联网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觉得自己做了正确的选择,物联网是一项发展前景很好的新兴技术。
物联网到底是什么?物联网的英文为Internet of things,顾名思义就是把物体都连接到网络里,为的是给人们提供更多的便利。
既然想要把物体连接到网络中,就需要一些技术将物体的特性或是我们想要的东西传送到网络中。这就是物联网的第一个层面—感知层。在感知层中我们可以利用射频识别技术,传感器技术,二维码技术等等采集信息与数据。传感器网络的感知主要通过各种类型的传感器对物体的物质属性,环境状态,行为态势等静动态信息进行大规模,分布式的信息获取与状态辨识,针对具体感知任务通常采用协同处理的方式对多种类,多角度,多尺度的信息进行在线和实时计算,并与网络中的其他单元共享资源进行交互与信息传输。
我们想要使用这些信息,就需要使用互联网进行传递。这是物联网的第二个层面—传输层。物联网技术的重要基础和核心仍是互联网,通过各种有线和无线网络与互联网融合,将物体的信息是时准确的传递出去。但是物联网上的传感器定时采集的信息数量极其庞大,形成了海量信息,在传输过程中为了保证数据的正确性和及时性必须采用更有效的技术手段以适应各种异构网络和协议环境。
我们通过感知层获得,传输层传递的信息量十分大,此时我们需要一个高性能的网络计算环境,这就是物联网的第三个层面—支撑层。在这个层面中,将网络内大量和海量信息资源通过计算整合成一个互连互通的大型智能网络,为上层的服务管理和大规模行业应用建立一个高效,可靠和可信的网络计算超级平台。例如,云计算技术,嵌入式系统等等。
将这些技术整合到一起以后,我们就可以生活在一个物联网世界中了。在物联网世界中,当你在休息间隙想念自己的孩子时,打开手机可以随时看到孩子在学校的状态。当你忙碌了一天准备回家时可以用手机发出指令,让空调开始工作,让电饭煲开始煮饭。当你在网上买了一瓶红酒时,可以使用RFID识别
技术,从葡萄到酒的过程一览无余。这些都是我们对物联网世界美好的设想,想要达到还需要我们不断的努力与学习。
再了解了物联网的概念后,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一些学校做出的成品。首先参观的是一个智能水文监测系统,这个系统可以实时的监测水源的水温,酸碱度,是否被污染等各项指标。如果有不合格的水,会排到另外的地方再次进行检测,根据它的各项指标把水排到可以利用的地方。接下来参观了一个智能气象站,通过各种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可以监测到温度,湿度,风速,风向通过处理后反映在显示屏上。然后参观了感知农业,通过传感器接收到各项指标后根据用户需求随时进行处理为设施农业综合生态信息自动监测,对环境进行自动控制和智能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然后是最贴近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智能家居。通过物联网技术我们可以利用手机控制窗帘,控制家里空调的温度,控制灯泡的开关等等。只要有一部小小的手机在手,就可以控制家里的一切。在商场中我们可以利用射频识别技术来防盗。在物流公司中利用射频识别技术来进行计数和货仓管理,省了许多人力物力。
当然物联网的发展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比如物联网的安全问题。在应用层,我们需要注重隐私信息保护,计算机数据销毁,知识产权保护等。在业务支撑管理层需要有高强度数据机密性和完整性服务,入侵检测和病毒检测。在核心网络层要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泄露内容,不被非法篡改等。这些问题都等待着被我们解决。
【物联网工程专业的信】推荐阅读:
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应用07-08
物联网网络工程10-10
实用型物联网工程09-28
物联网工程及网络平台07-01
高校物联网专业09-27
物联网框架07-14
物联网层次07-22
物联网技术05-16
物联网生态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