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教中心材料

2024-08-25

特教中心材料(通用6篇)

特教中心材料 篇1

谱写校园文化和谐乐章 优化管理提高教育质量

走进校园,孩子们会用手语向你问好,或含糊不清的叫你一声叔叔、阿姨好,哥哥、姐姐好,此时你会觉得孩子们真的非常快乐。可谁能想到,这样一群孩子,他们虽然有耳,却听不到虫鸣鸟叫;虽然有眼,却看不见蓝天白云;虽然有口却不能张口说话;虽然有脑,却分不清人是物非。然而这里,优雅的校园让人心情舒畅,进取的校风让学生奋发昂扬,多彩的文化让孩子们快乐成长。她,就是万州区特殊教育中心。

一、学校文化基准:

万州区特殊教育中心原名万州区聋哑学校,创建于1991年9月,在2005年8月正式更名为“万州区特殊教育中心”。经过二十一年努力,该校已经发展成为集盲、聋哑、培智教育为一体的特殊教育基地。现有教学班19个,在校学生288人,在编在岗教职工43人。

近年来,该校以“大爱”为办学灵魂,树立了“以爱为源、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以“补偿缺陷,开发潜能,启迪智慧,完善人格”为目标,先后建设成为“远程模式三项目学校”和“万州区校本培训基地学校”,先后被授予“重庆市中小学教研组建设先进教研组”、“重庆市平安校园”、“万州区健康校园、人文校园”、“万州区先进工会组织”、“万州区安全稳定先进集体”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学校在工作中,以人为本,营造“阳光、活泼、向上”的校风,“倾听、对话、发展”的教风,“快乐、进步、感恩”的学风。通过“三

风”建设创建文化和谐校园,努力形成浓郁的办学特色氛围。在这样的办学理念的引领下,万州区特殊教育中心创特色,树品牌,坚持文化立校、文化塑魂,提升学校“软实力”。

二、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提供教书育人的载体

万州区特殊教育中心在校园建设中把校园文化建设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提高教育质量纳入到学校整体工作中,让校园文化体现到校容校貌上,深入到课堂、学科和教育活动中,极力让每一处建筑都成为教育的阵地,释放出文化的能量,让有形的校园成为一笔无形的资产和一本鲜活的教科书。

走进万州特教,镌刻着万州区著名书法家卫之祥老人倾心书写的“大爱无疆”文化石赫然矗立在校门。面对红色综合大楼“爱是阳光、爱是雨露”的文化主题墙,抬首是蓝天、白云、树苗、白鸽飞翔以及三名同学构成的塑钢雕塑,下方“大爱”之泉水自假山塑石间流淌,构成了构成了一幅和谐优美的图画,象征了校园的文明与和谐。学校师生手绘院墙,点缀着小草献花,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掩映下的乒乓球台,别致的盆栽,草坪前的木凳,无不流露着校园内的另一种宽松与和谐,无不彰显着校园文化建设的和谐之美。放眼是孩子天真无邪的笑脸,楼道中有富有亲和力的标语,墙壁上是催人奋进的名人名言。学校校园文化高雅,育人环境优美。学生公寓整洁幽雅,在孩子们的巧手装扮下,洋溢着家的温馨,充满了浓浓暖暖。从新建综合大楼到教学走廊,从教师办公室文化布置到各种展览和宣传橱窗,从文化墙壁到教室内文化景点,都是为校园文化增色添彩。学校的每一面墙,每一个建筑的设计都成了教育的阵地,激励每一位学生不断好学、创新、创造、奋进。整个校园文化都渗透着“爱”的思想,“爱”的设计点散布在校园的每个角落。在这时时散发着文化气息,处处透射出育人功能的优美环境里,残障儿童的心智得到开解,情操得到陶冶,真可谓“润物细无声”。

三、校园文化优化学校管理,建设高素质队伍

1.加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健全教书育人机制。学校人本文化的塑造已经成为优化学校管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培养文明学生的一个举措,对于抓好师德师风建设,加强学生管理起到了应有的促进作用。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校长责任制、民主管理制、岗位责任制、责任追究制。制定了一些人文性的制度,对教师实行较开放的弹性管理,充分考虑教师和学生的利益并从长远的角度对他们实行人文关怀,为教师营造工作的幸福感和愉悦感,让他们感到从事特教事业的光荣和快乐。同时,学校与学生家长、班主任、门卫、生活辅导教师层层签订责任状、协议书,分时段、划场地、全方位的管理学生。还建立了学生、家长、来宾出入登记制度,完善安全网络。为了实行民主管理,学校坚持校务公开和教职工大会制度,广开言路开展民主评议活动。形成了认识人、理解人、关心人、塑造人、激励人、提高人的文化氛围,增强了学校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形成学校团结向上的良好氛围。

2.强化师德建设。学校把“大爱”作为教师发展的灵魂工程来抓,坚持每周政治学习制度,认真学习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残疾人保障法》等法律法规,开展《特殊教育教师誓词》宣誓活动,多次学习关于有偿家教和违规补课的相关文件,全体教职工郑重承诺,无有偿家教和违规补课行为。明确工作目标,增强责任意识,努力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3.强化业务研修。一是“走出去”,学校积极创造条件,组织教师到周边区县的特教学校学习参观,派教师到重庆师范大学、湘潭特教学校、南京特教院、华东师大参加特教理论学习、感统康复培训、培智教育改革等。二是“请进来”,邀请有关进修校、教科所等领导专家来校指导。

4.搭建活动平台,为教师专业化成长营造良好氛围。一是积极开展练练兵课和教研月活动,人人上讲台,个个上好课;二是组织教师参加市区各级各类技能大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四是加强骨干教师的培养,每周由骨干教师带头上示范课,发挥骨干教师的教学引领作用,促进特殊教育科学发展;四是开展课题研究,提高教师教研水平,本,我校继续开展了区级课题“特殊儿童家庭教育方法研究”,并完成市级课题“统筹城乡特殊教育,规范特教学校建设”的总结报告。五是结合区教委教职工艺术节活动,组织教师积极参与,书法、绘画、摄影、艺术活动等样样俱全,学校荣获优秀组织奖,教师获奖达33人次,全面展示了特教教师的整体素质,得到上级领导的高度赞扬。

四、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实施教书育人的途径。

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一个学校的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是学校的精髓、灵魂所在,是实施教书育人的重要途径。

学校从健全大德育人手,注重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作用,优化教育途径,让健康文化主导方向。成立以校长为首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充分发挥德育处、班主任、各科任教师的作用,形成全员育人的校内德育网络。成立了由家长代表组成的家长委员会,聘请校外辅导员、法制副校长,形成了校内外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1.组建各种兴趣小组。我们结合教学实际,开展丰富的学生活动,培养学生兴趣,发展学生能力。学校开展了舞蹈、手工制作、十字绣、篮球、乒乓球等兴趣活动,学校老师分组进班辅导,手把手训练。小组按时活动,学生人人参与活动,人人能力得到发展。

2.积极开展艺术教育。今年以第22次全国助残日活动为契机,开展以“阳光下成长”为主题艺术节活动,举行了 “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绘画大赛、聋生部“文明美德伴我成长”手抄报比赛,培智班“我能行”生活艺术节活动。进一步完善了校园之歌《爱是阳光,爱是雨露》MTV的拍摄,展示我校师生的精气神以及校容校貌。在校园环境建设上,重点打造了校园文化走廊,建成了以“爱是阳光,爱是雨露”的手绘墙和生活楼走廊。通过助残日和艺术节活动彰显残障学生身残志坚,奋发自强的阳光气质和阳光心态;展现残障学生在社会各界的爱心阳光下健康成长,自由成长。

3.努力展示体育运动风采。本,我校成功举办了春季运动会。以“运动、健康、快乐”为宗旨,教师学生全员参与,在运动中体会

欢乐,在竞赛中加强团结协作能力。结合学生特点,进一步改编排“爱在万州”的具有本地特色的大课间活动,并录制成盘上交参加区教委参加评比。在2012年万州区中小学生乒乓球比赛中,我校有8名学生参加初中组比赛,男女团体均荣获第四的好成绩,方力同学荣获女子单打铜牌,孩子们用努力和坚持传递着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意志和品质。

4.积极开展“学雷锋、树新风、做传人”主题教育。聋生班与培智班结对互助,发动聋生帮扶生活能力不足的智力障碍孩子洗澡、洗头、整理内务。让残疾孩子用自己的理解和行动参与到学习文明美德,争做文明人的活动中来。

5.强化生活和生存能力培养。学校根据聋生和培智不同类别的学生,以个别化教育为导向,突出重点能力培养。在南京对口办的大力支持下,建立了美容美发室、小超市、小厨房、医院等多个情景教室,并最大化的发挥其功效,为学生生活、就业提供了有力保障;大力加强对智障儿童的康复训练,每天安排教师对智障儿童进行感统康复训练;同时,积极响应重庆市教委关于对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有关要求,先后组织了六至九年级学生到学校的教育印刷所进行社会实践。让学生通过进入印刷厂实践活动,感受工作岗位,培养合作意识,对聋生加强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6.为了保持文化校园的旺盛生命力,学校建成“班班通”网络系统,宽带网络深入到学校的每个教室、办公室,不断提高教育文化的科技含量,建立了万州区特殊教育信息网站,网络文化特色鲜明。学

校在网络环境下开展有针对性互动管理,实行电子化、无纸化办公,使工作更加有序、更为规范,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学校还实现了与兄弟学校、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之间的互联,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共享。经常开展网络文化主题活动,使创新教育和网络道德教育有声有色。

特教中心承载着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拳拳爱心,正以昂扬向上的斗志、永争一流的气概、百折不挠的精神,将“大爱”融入“文化”,用“文化”优化管理,在“大爱校园文化”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更大的贡献。

特教中心材料 篇2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特教学校,课程体系建设

一、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特教学校课程体系建设提出的背景

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也给现代特殊教育提供了更宽阔的舞台。近几年,特教学校的招生对象逐渐呈现出轻度智障学生越来越少、中重度的智障学生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而且多数学生伴有自闭症、多动症、语言障碍、脑瘫症状等多重障碍,这就更需要特教学校借助各种教学手段帮助智障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融入社会。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2007年我国教育部也出台了《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提出了对智障学生的培养目标以及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同时,方案中还积极鼓励开发校本课程,体现课程的多样性。在这种大环境下,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帮助智障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提高自身技能,是特教学校面临的严峻挑战。

周村区特殊教育中心(以下简称“周村特教中心”)从智障学生的生理状况和身心特点入手,始终把“依托信息化技术推动特殊教育发展、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发展和培养智障学生身体素质和社会技能”作为学校的工作指南,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特殊教育服务。同时,周村特教中心依托教育信息技术提升自身内涵,借助其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以及多媒体化的特点,逐步推进学校课程体系建设,构建了具有本校特色的课程体系。

二、构建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特教学校课程体系

周村特教中心目前包括学前段教育和义务段教育两个学段。依据2007年《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课程设置的原则,以提高智障学生的生活质量为导向,以发展学生生活适应能力为核心,立足学生的多样化发展需求,从康复性课程、学科性课程、发展性课程以及隐性课程四大领域,构建了比较完善的、符合本校地域特色和学生状况的特教学校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该体系在课程设置上表现出一定的自主性和较大的灵活性,为智障学生的发展与适应生活,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结合学校现有的启智博士、心语博士、认知与沟通训练仪、计算机多媒体等现有设备,学前段以康复性课程为主;义务段的低年级、中年级康复性课程逐渐减少,学科性课程、发展性课程逐渐增多;高年级学生以学科性课程和发展性课程为主,最后一年倾向以技能训练、社会实践为主,为智障学生将来步入社会做好准备;隐性课程不分年龄段,贯穿于学生全程学习之中。

1. 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

(1)教育教学与康复训练相结合的原则

在课程特色上,针对智障学生智力残疾的成因,以及运动技能障碍、精细动作能力缺陷,言语和语言障碍、注意力缺陷和情绪障碍,在对智障学生进行教育教学、康复训练中融入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心理咨询和辅导、职业康复和社会康复等相关专业的知识,促进儿童健康发展,帮助他们认识社会、融入社会。

(2)生活适应与潜能开发相结合的原则

通过康复性课程、学科性课程、发展性课程、隐性课程满足智障学生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帮助他们在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潜能的开发上得到最大的发展。在课程功能上,强调智障学生积极生活态度的养成,注重对其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关注学生潜能的开发,培养学生的个人才能。

(3)传承借鉴与发展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在课程开发上,继承我国特殊教育取得的成功经验,借鉴国内外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先进理论和成功实践,结合本校智障学生的教育教学实际,通过探索、总结、发展和创造,不断调整、修改和完善课程体系,使课程更适合他们的需要和发展。

(4)规定性与自主性相结合的原则

根据国家课程方案要求,在课程实施中,根据当地的社会、文化、经济背景,社区生活环境以及学生在这些环境中的特殊需求,立足学校、立足课堂,开发校本课程,体现课程的多样性。

(5)开放式构建的原则

智障学生的教育教学,不能仅仅局限在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的狭隘环境中,还要多创造他们与社会接触、融合的机会,构建开放、动态的课程体系。注重培养智障学生的社会化能力,构建“社会大课堂”理念,帮助他们认识社会、接触社会,通过社会实践等活动,促进他们多方面参与社会、适应社会。

2. 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

(1)康复性课程

根据智障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发展需求,以及在运动、感觉、认知、言语、思维、心理、个性等方面的主要缺陷,结合智障学生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各种康复训练、治疗、咨询、辅导。课程力求使学生的身心缺陷得到一定程度的康复,受损器官和组织的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得到提高。包括大运动训练、小肌肉训练、认知、语言训练、生活自理等课程,这是低龄智障学生选择学习的课程。

(2)学科性课程

学科性课程是智障学生素质的最基本要求的体现,着眼于智障学生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基本需求。该课程以生活为核心组织课程内容,使智障学生掌握与其生活紧密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帮助智障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卫生习惯,发展审美情趣,促进身心和谐发展,以其标准满足他们生理、心理和社会发展的基本需求。包括生活语文、生活数学、生活适应、唱游与律动、绘画与手工、运动与保健等课程,这是义务段学生必修的课程。

(3)发展性课程

发展性课程是为智障学生培养劳动技能、丰富生活经验、获取生命知识、促进潜能开发、提高社会能力设置的课程。包括劳动技能、信息技术、传统文化、生命教育、社会实践、学校特色等课程。这些是依据学生能力和兴趣选修的课程。

(4)隐性课程

隐性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它打破了显性课程固有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呈现一种使学生随时随地获取经验的状态。既包括校园物质环境,又包括校园精神层面的内容,如校园文化、领导风格、教师人格魅力、人际关系、班风、校风、各项规章制度等,同时智障学生在学校中的自然状态也包括其内,如见到教师要主动问好、在校午餐时要做到文明用餐、午休时做到安静入睡、起床后主动整理床铺等。虽然没有显性的课程设置,但已经以随时随地的状态呈现。

三、建立信息化技术支持系统

1. 提升学校网站管理水平丰富学校的资源库建设

学校建立以信息技术为搜集手段的教育教学资源库,并且及时维护和更新学校网站内容,为教师选择好、收集好、使用好这些优质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和循环使用提供了有效途径。同时,在信息技术支持下教学资源库的建立与利用,也为学生的学习构建了一个立体化、可视化、可感同身受、可随机互动的学习环境,帮助智障学生实现有效学习,成为教师专业成长、学生快乐学习的载体。

2. 充分应用信息化技术资源

(1)启智博士的应用

启智博士(如图2所示)通过非语言沟通、前语言沟通、图片沟通、视觉唤醒训练、语言理解与表达能力训练等功能,人机互动模式,带领学生去认识事物,学会理解和表达并熟悉日常生活中事物的演变、发展和说话能力,比较适合言语障碍和沟通障碍儿童。学校利用启智博士仪器对学前智障学生进行语言训练。

(2)心语博士的应用

心语博士可视音乐治疗仪(如图3所示)是集音乐治疗与视觉辅助刺激于一体,将特定的音乐信号和视觉信号转换成其他能量作用于人体,通过现实视听世界和虚幻视听世界对人类大脑中枢的刺激,将听觉和视觉有机结合,使音色、旋律、节奏、色彩、形状的变换融为一体,通过感官刺激,最大限度地发掘大脑潜能,改善感知觉功能,提高注意力和自我表达能力,诱导积极的情绪体验,达到康复保健、治疗疾病的目的,获得药物和人际交流达不到的效果,比较适合自闭症、多动症儿童。

(3)认知与沟通训练仪的应用

认知与沟通训练仪主要适用于自闭症、脑瘫、智障学生,通过运用触摸屏计算机软件整合多媒体素材库与真人语音,将沟通认知训练系统的概念充分应用在便携式平台上,便于个案操作,延伸了其沟通的可能性,也可以促进智障学生接受性语言的发展、提高认知能力、促进主动沟通技能的发展、增进人际关系。

(4)交互式电子白板等多媒体设备的应用

交互式电子白板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技术,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一个师生互动的平台。它借助书写、智能绘画、拖曳等功能,充分调动智障学生的脑、口、手、耳,创设良好情境,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仅适用于普通学生,更适用于智障学生。通过将交互式电子白板与课堂教学有效整合,学生的知识学习更顺畅了,能力培养更有途径了。

(5)多媒体信息技术设备的应用

为了让智障学生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了解社会、融入社会,学校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在中高年级开设了信息技术课。在教师的指点下,学生学会了用金山画王进行电子绘画,也学会了用PPT演示文稿制作课件,还有的学生学会了用Word文档编辑文字。经过多年的学习,部分学生连续几年参加市区组织的电子绘画比赛,并取得了比较不错的成绩。通过信息技术课的开设,学生们的信息量增加了,视野更加开阔了,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操作技能得到了发展,随之各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和发展。

所有这些信息技术资源的有效应用,都是为了使智障学生的水平得到提高,缺陷得以补偿。

四、思考

1. 培智学校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体现“以智障学生为主、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培智学校的学生智力残疾程度不同,残障类别不同,生理、心理发展更是千差万别,这就要求学校从本校学生能力、水平和发展潜能出发,构建一个高效、综合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最大限度地康复、学习、发展、融入社会。只有体现“以智障学生为主、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学生的发展需要放到第一位,才是评价一个学校课程体系建设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

2. 特教教师具有课程意识至关重要

课程意识意味着“教师即课程”,教师是课程的动态构建者、课程的生成者。身为特教教师,必须有主体意识,要根据学生的特殊之处,将学生独特的身心特点和特殊需要渗透在课程实施过程之中,并创造出鲜活的经验;同时要有生成意识,要对预设课程加以必要和适当的取舍,从而达到动态生成和创造性课程意义的构建;最后还要有资源意识,要能根据学生的广泛差异性、多样性和多变性,创造性地利用教材,并且要学会利用与开发多种课程资源为学生发展提供多种发展机会。特教教师只有具备了课程意识,才能理性地、灵活地和富有创造性地对学生实施教育教学行为,真正实现自己的专业发展。

3.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关键在教师

走进特教中心策划书 篇3

一、活动背景:

特教中心的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份子,由于先天或后天的不幸,缺少与外界的沟通与交流,但是我们能深切的感受到他们对爱的渴望,我们大学生能做的就是把快乐带给他们,给予他们尊重与关爱,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关怀。

二、活动主题:

关爱特教中心,心手相连,共创美好明天。

三、活动目的: 1.通过我们的努力,使志愿者对特教中心的孩子的学习与生活有所了解;

2.通过组织趣味运动和文艺活动,表达我们对特教中心的学生的关怀,诠释爱的定义;

3.丰富大学校园生活,展示大学生风采。

四、活动时间:

五、活动对象:

特教中心的学生,志愿者协会成员

六、活动地点:

特殊教育中心

七、活动内容: 1.趣味游戏:做风筝

具体过程:与特教中心的学生一起将风筝的材料组装,并一起到操场将做好的风筝放飞。

2.拉网捕鱼

(1)游戏目的:发展学生快速奔跑素质和协调配合及躲闪能力,提高

学生的心肺功能,培养小组成员的团结协作精神。

(2)场地器材:篮球场大小的平坦场地。

(3)游戏方法:把(男生或女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双方猜拳确

定渔民和鱼的角色。渔民必须3人或3人以上结网捕鱼,不准抓鱼,鱼在规定的场地内自由跑动,鱼筐设在场内一角,捕到的鱼在鱼筐内不能跑走。

(4)游戏规则:

1、鱼游到场地外算被渔民捕到,由渔民捉到鱼筐内。

2、比赛采取3局2胜制。

3.手绘、涂鸦活动:

具体过程:将白幕布铺于操场中央,志愿者与特教中心学生一起写

出或画出自己的心愿。

八、注意事项:

1.参与活动的人员须特别注意特教中心学生的安全,勿单独行动,遵守其有关规定;

2.注意活动后的卫生清洁工作。

3.届时参与人员一起出行注意安全。

九、后期工作:

活动材料汇总,并由宣传部完成报道,包括活动照片及有关资料,进行后期宣传。

十、活动预算:

志愿者协会

镇江特教中心2002年工作计划 篇4

经过去年的努力,我们为“十五”开了一个好头。2002年是实现”十五”战略的关键年,我们将继续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全国、全省特殊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教育局建设教育强市的总体目标,以及江苏省”十五”特殊教育发展的要求,高举教育现代化的旗帜,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提高残疾学生的整体素质为宗旨,以建设一流的基础工作和软件为重点,以“高水平、高质量”为目标,以“江苏省特教年会”在我市的召开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和管理体制改革,着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内涵,巩固地位,提高效益,为”十五”期间“争创国家级实验学校”全面打下坚实的基础,确保明年初见成效。2002年学校工作目标和任务

——提高综合办学水平,进一步加大省市两级“文明单位”、“模范学校”的创建力度,确保市级申报验收合格,为省级申报验收全面打下坚实基础。

——各级教育继续完善,提高办学效益。

学前教育:争取聋健合一,扩大规模。

义务教育;(1)聋教育

确保入学率95%,巩固率98%。

(2)先修中学

确保办学规模和质量。

(3)确保双证毕业率100%。

高中教育:提高普及率,完善综合模式,提高质量。

成人教育:合作办学,提高效益。

——进一步提高德育工作水平,做好省级申报验收工作。加大争创一流的力度,扎实基础,形成特色,为其他称号的申报验收打下基础。

——进一步提高教科研水平,个别化教育的研究成果完善提高,逐步推开,广泛应用,形成模式;课题研究水平和成果比上年有提高;

——进一步提高素质教育质量,学生在友校联考、体艺技能竞赛中的成绩,要在上年的基础上有提高。

——进一步完善学校”十五”建设规划。

——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优质教育资源,扩大办学规模,进一步巩固“四中

心”地位,形成发展优势。

——进一步提高后勤工作水平,确保安全无事故,争创“绿色学校”、“贯彻

体卫两个《条例》优秀学校”、“收费规范化学校”,校产管理工作在委属

学校名列前茅。

——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确保师生待遇水平不下降。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和任务,必须切实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解放思想,贯彻各级特殊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与时俱进,争创一流。

2001年,胜利召开的第三次全国特殊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务院转发的《关于“十五”期间进一步推进特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将对我国新世纪特殊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产生重大和深远影响。为此,全体教职工要认真学习和坚决贯彻会议和《意见》精神,正确认识当前特殊教育发展面临的形势和困难,振奋精神,解放思想,抓住机遇,推进改革,迎接新的挑战。今年,全体教职工要强化四种观念:

追求卓越的观念。进一步提高对特殊教育地位意义的认识。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特殊教育发展的水平是社会文明的标志,是一个国家人权保障的广泛性、公平性和真实性的体现。从教育事业的角度,特殊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特殊教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高水平、高质量的特殊教育就没有高水平、高质量的基础教育,更没有教育现代化。进一步明确国家“十五”期间特殊教育发展的总体要求。会议和《意见》提出了“优化特殊教育结构,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基本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应残疾人教育与发展需要的社会主义特殊教育体系”的发展目标,要求“努力发展高水平、高质量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提高特殊教育质量”,“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设具有示范作用的特殊教育实验学校”。进一步坚定追求卓越,实现跨越发展的信念。“九五”期间,我校实现了跨越发展,在全国赢得了一席之地。但是,在成绩面前决不能自满自足,决不能与自己的过去比,必须把学校摆在先进特教学校的参照系中,自找差距,自加压力,不断追求晋档升位,跻身全国特殊教育实验学校的行列。我们已经制定了“进入全国一流”的奋斗目标,对看准的事,要么不干,要干就要一流。只有卓越的事业才可能持续发展,只有一流的业绩“方显英雄本色”。浑浑噩噩的干是碌碌无为,追求卓越的干是硕果累累,要做就要流芳百世,载入史册。

抢抓机遇的观念。大会指出:在新的世纪,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将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教育对于残疾人终身所产生的影响,比任何其他社会群体都更为重要。提高残疾人素质,使他们残而有为,在中华民族的腾飞中作出应有的贡献,成为“人类财富的创造者”。21世纪,社会经济和教育自身的发展都要求特殊教育必须与普通教育同步发展,在提高残疾人素质方面发挥主体作用,承担起特殊的教育使命。这既是特殊教育发展的机遇,也是特殊教育将要面临的严峻的挑战;既是特殊教育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也是新世纪交给特殊教育工作者的光荣使命。当然,我们要认清:发展既是我们的理想和目标,也是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它在给学校和个人都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将伴随着困难和压力。发展的困难和压力与发展的程度成正比,跨越发展的困难和压力将会更大。我们必须把挑战和困难看作是历史给予的机遇,把压力转变成发展的动力,迎难而上。面对机遇和挑战,我们要增强发展使命感和紧迫感,善于发现机遇,在抓住机遇中缩小差距,奋力追赶,实现跨越,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六大召开。

创新实践的观念。跨越发展就要打破传统思维定势的束缚,就要力求突破,勇于实践,开拓进取。我们要敢想大事、敢谋大事、敢干大事。既要立足本职岗 位教好书、育好人,又要办好学校,服务一方经济,改善一方环境,造福一方百姓,努力使学校向质量效益型和现代型转变,不断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需要。每个人都要从传统思维中跳出来,多学习、多实践,多掌握一些新的东西。事业发展的生机与活力,源于改革,源于创新,关键是要与时俱进,要建设学习型学校,特别是大力提倡求真务实、学以致用的学习精神,结合特殊教育的改革发展趋势和要求,结合学校“十五”发展目标,结合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通过学习,以新的思维迎接新的挑战,实实在在地寻求解决思想和工作问题的方法,使思想观念与时俱进,思维层次与时更新,自身素质与时提升,工作实绩与时俱增。

勇于竞争的观念。加快特殊教育的发展必须引入竞争机制,激活思维和机体,形成发展动力。学校一方面将要在市教育局的领导下充分发挥“名校效应”,利用无形资产,通过资源重组,放大优质教育资源,扩大办学规模。另一方面在学校内部管理上通过建立健全用人、激励、考核机制等,强化压力和动力,增强师资队伍的活力,形成百舸争流的竞争局面,使更多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全体教职工一要立足特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不断增强竞争意识。努力提高整体素质,提升竞争能力,确保能站在竞争的起跑线上,与时代共进。二要立足岗位,不断增强目标意识。争创全国一流是学校“十五”期间的总体目标。这一目标必须依靠每一个部门,每一位教职工立足岗位、争创一流业绩来实现。学校将施行目标管理,逐层逐级、按岗位分解全年工作目标和创建目标,以目标作为竞争的载体和考核的标准。全校都要发扬“咬住青山不放松”的精神,攻坚克难,不达目的誓不罢休,高水平、高质量地实现全年目标,确保学校“十五”的再度腾飞。三要立足大局,不断增强团结意识。现代社会竞争取胜的关键是创新,基础是团队精神,而团队精神的核心是合作。学校是每一位师生的学校,学校的发展势必给每个人带来机遇,但挑战和困难既无法回避又十分严峻,机遇和希望只包含其中且稍纵即逝。我们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势,就要团结合作,在勇于竞争中赢得机遇,在战胜困难中实现目标和希望。同时,我们要继续发扬爱校如家的优良传统,以高度的主人翁姿态,珍惜难得的发展优势和局面,始终保持敢于争先的锐气、自加压力的勇气、负重奋进的志气、团结拼搏的士气。凝心聚力,上下同心,奋发有为,共创辉煌。

二、坚持科研兴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升内涵,提高质量。

提高残疾学生整体素质的宗旨必须贯穿于今年学校工作的始终,必须深化教 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坚持以残疾学生为本的思想,使学校的发展和各项教育教学活动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成长的全过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今年,我校的德育工作要确立 “残而不废,育人为本”的思想,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指针,围绕“争做文明青少年”这一中心,深入贯彻全市德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德育理 论研究,科学把握残疾学生道德和心理发展规律,增强特殊教育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

1、注重规范,强化常规。把政治思想、理想、道德、法制教育,文明习惯 养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和安全教育作为我校德育的重要内容,落到实处。加强对少先队工作的指导,强化晨会课、思品思政课和班队活动的质量管理。学生常规管理以养成教育为重点,以“流动红旗”为载体,以“一日常规”为抓手,进一步完善“文明学生”、“文明班级”的评比制度。加强对残疾学生正确对待自身残疾的教育,增强其战胜自身缺陷的能力。

2、抓住主线,丰富载体。以“争创文明集体,争做文明青少年”为主线,把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积极开展有益于残疾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努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自强自立精神。

3、加强研究,形成机制。要从探索特教学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新机制入手,德育教育与科研紧密结合,加强德育理论的研究。根据残疾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确定不同教育阶段的内容和要求。以省级课题《弱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为抓手,重点研究弱智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探索科学的方法、途径和手段,以疏代堵,抓好教育辅导,提高他们自我认识、自我调控、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增强教育的预见性和实效性。

4、拓宽渠道,形成合力。校内在继续坚持“少年团校”、校园文化建设、家 长学校等德育途径的基础上,将开办“校园广播站”,拓宽德育渠道。校外一方面进一步挖掘德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共建单位以及社会教育机构等德育资源,运用各类社会教育力量,探索形成合力;另一方面要发挥自身独特的教育优势和特点,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构建互动式的德育模式。

5、建设队伍,提高水平。德育队伍建设是德育工作的关键。有关处室要进行调查研究,建立班主任队伍建设和管理的有效机制,提高队伍素质,提高工作水平。

(二)以“个别教育计划的制订与实施”为中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意见》指出:“根据残疾学生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积极改革特殊教育学校课程与教学”;“要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开展个别化教学等有效的教学实验,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以“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订与实施”为中心,突出残疾学生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构建充满活力的现代特殊教育教学工作体系。

1、更新教学理念,改革课堂教学模式。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教师 要不断更新理念,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为特征,以“个别化”思想为指导,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手段到评价考核的方法和标准都要改革,每一个学科都要探索。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要能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要面向全体,全面提高;要高质量、高效益。

2、推广科研成果,提高教育教学效益。省级课题“特殊教育个别化教育与教 学研究”取得成功,这是凝聚了全校教师的智慧和心血的科研成果。根据省教育厅的要求,今年我们将在校内全面推广。从科学诊断学生、制订《个别教育计划》入手,积极推广“个别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从根本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真正实现全面提高残疾学生素质的宗旨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3、进一步提高办学效益,办好各级教育。要充分利用我校的办学优势,拓 宽办学思路,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效益。加强对综合高中的指导,强化目标管理,确保多出优秀人才。义务教育以确保入学率和巩固率为重点,加大资助特困生的工作力度,保证每个适龄学生有书读,读好书。学前教育以聋健合一为途径,逐步提高效益和质量。培智教育进一步提高认识,适应社会和残疾学生的需要,确保双证毕业率,提高办学质量。

4、加强劳动技能和职业教育。把加强劳动技术教育和多种形式、多层次的 职业技术教育放在重要位置。要围绕我市产业结构调整,根据社会需求确定劳动技能和职业教育教学的内容,进一步完善“双向同步双证毕业”模式,充分利用我市“职业教育集团”的优质资源和我校校办厂的有利条件,积极拓展培养途径,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加大职业道德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的力度,提高残疾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5、加强教学工作常规管理。部门要认真抓好教学“五认真”,加强教学指导 以及教学质量监控,提高教学工作管理水平。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考评机制,实行质量目标管理,从根本上保障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

(三)加强体育卫生和艺术教育。以贯彻体卫工作两个《条例》和学校艺术 教育《总体规划》为抓手,扎实开展争创市级“贯彻体卫工作两个《条例》优秀学校”的创建工作,为残疾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全面提高我校体卫工作水平。

1、进一步加强体育工作,增强残疾学生的体质。进一步提高“两课两操两活动”的质量,确保学生的体育成绩及格率达95%以上。以春冬两季运动会为契机,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和竞赛,教会残疾学生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好习惯。田径队、乒乓队、足球队要培养吃苦耐劳、勇攀新高的精神,强化技能训练,主动寻找锻炼的机会,积极参与市局和省聋校的各类竞赛,确保竞技成绩好于上年。

2、进一步加强美育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艺术活动。根据残疾学生的特点和需要,有计划、有目的的开设各类特长技能活动小组,培养特长;要组织策划出一台高质量的文艺演出,抓住江苏省特殊教育年会在我市召开这一契机,充分展示我校素质教育的丰硕成果和我市残疾学生的精神面貌。

3、切实加强安全教育,落实食品卫生管理措施,防止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确保师生生命和财产安全。自觉抵制不利于残疾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和物品,依法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杜绝违法犯罪案件的发生。

(四)发挥教科研的先导和支撑功能。

1、我校现有已经批准立项的各级课题4个,正在审批的1个。课题组要明确研究方向和目的,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重点,通过学习借鉴、实践创新等途径,扎扎实实地开展研究,认认真真地总 结提炼,力求多出高质量、高水平的成果。教科室要注重提高课题组负责人的研究水平,注重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和目标管理,注重研究成果的总结应用,促进教科研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2、进一步强化“科研兴校”意识,浓厚研究氛围,针对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组织教师开展调查研究,进行专题研讨,结合实践进行教学与科学研究。

3、强化教研组的教科研作用,扩大集体备课的范围和数量,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

4、开展语言康复训练研究。以“运用电教媒体,发展聋儿语言”的课题研究为指导,探索有效手段和途径,科学地提高康复训练质量。

5、教科室要切实为教育教学服务,重点做好个别化教育的深入研究和成果推广工作,指导教师掌握“个别教育计划”的制订和实施,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素质化课堂教学模式,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三、坚持依法治校,德法相济,民主管理,建设一流队伍。

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事业的基本建设,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建设一支素质优良,业务精湛,精干高效的教师队伍,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今年我校的师资队伍建设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⒈要把师德建设提高到实践“三个代表”思想,代表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高度来认识,充分认清新形势下加强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纳入重要日程抓紧、抓实、抓好。⒉认真贯彻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及《特殊教育学校暂行规程》,继续实施“师表工程”,提高全体教职工依法治教、以德治教的自觉性。⒊以“特殊教育教职工誓词”为载体,党政工团共同通过讲座、演讲、征文等丰富多彩的形式,进一步明确特殊教育师德的内涵,将“讲三德”、“做三好”的师德教育系列活动引向深入。⒋开展创建文明教研(年级)组、文明教职工、文明家庭活动;表彰校级师德标兵,培养推出市级“讲三德”、“做三好”标兵,树立典型,形成良好的师德风范。⒌完善师德考评、监督机制,坚持每学期校级“师德双评问卷调查”制度,开设“师德信箱”,开通“师德监督网站”接受社会监督。进一步完善我校师德考评机制,加大查处师德失范事件的工作力度,将师德教育贯穿于教师培养、培训、考核和使用的全过程。

(二)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机制是学校先进的生产 力,可以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积极性,提高办学效益。⒈围绕《镇江市教育系统“四五”普法及依法治教工作规划》精神,在全体教职工中开展以普及教育法律法规为重点的法制教育,普遍增强法制观念,形成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的风尚,大力推进依法治教。⒉坚持民主管理,校务公开。在市教育局的指导下,做好学校章程完善、审批工作,确保能按照合法的章程运行。学校和管理人员要自觉依法按章程办事,规范办学行为,维护学校和师生的合法权益。在市教育工会的指导下,依法规范地建立第二届特教中心工会。新一届工会委员会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校务公开制度,建立一套方便、管用、有约束力的监督制约机制,把办事结果公开与事前、事中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结合起来,保证校务公开的真实性,进一 步推进以教职工代表大会为载体的学校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进程,使学校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⒊进一步规范实施全员聘用合同制,形成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今年将面临第二期人事聘用合同签订,学校一方面继续实施全员聘用合同制、教职工竞争上岗制、末位淘汰制,教师试聘、待聘制等用人制度不变;另一方面着重在规范过程管理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通过创新用人机制,真正形成人员流动能进能出,职务岗位能上能下,工资待遇能高能低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用人机制。⒋继续深化分配制度改革,体现多劳多得、优质优酬的原则,根据考核结果的优劣,拉开合理的差距,向教学第一线、教学骨干和重要岗位倾斜,实现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报酬。要提高认识,逐步完善考核制度,科学、全面地制定考核评价指标,强化、规范考核过程,真正把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聘用、晋升、奖励的依据,发挥考核效用。用科学的机制激励人,管理人、约束人。⒌坚持目标管理。要统一思想,凝心聚力,在争作为、比贡献中创造卓越。让人人都创、争、比,都有创、争、比的担子、压力和舞台,用千千万万个单一的一流,确保实现局部和全局的一流。行政要细化目标,分解任务,强化措施,建立机制,把创一流、争作为,比贡献的任务落到实处;教职工要立足岗位,勇攀新高,全面开创新局面。

(三)强化管理队伍建设。管理人员是学校建设发展的骨干和栋梁,肩负着

为残疾学生和教职工谋利益的光荣使命。能否建成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班子,是事业成败的关键。今年,学校将加大后备干部的培养力度,通过公开竞争,选拔靠得住、有本事的优秀人才走上管理岗位。管理人员要不辜负上级的信任和教职工的希望,⒈增强责任使命意识,提升思维层次。要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认真实践“三个代表”,具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做到勤政廉洁,公道正派。树立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尊重民意,集中民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权为民用,利为民谋。树立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观点,服从民心,珍惜民意。面临新时期、新的问题,从思想理念到管理效率、管理水平都要有跨越性提高,要不断学习,理清思路,谋划对策,努力提高决策和管理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实效性。⒉增强服务指导意识,提高管理能力。领导和管理都是服务,服务的核心是在告知“不行”的同时知晓“怎样行”。管理的理念是“以人为本”,方法要适应社会的发展,模式要转变为现代型。要努力具有与履行岗位职责相应的专业知识和领导、管理能力,有与所担任职务相适应的宏观决策能力、统揽全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知人善任能力和处理突发复杂事件的应变能力。⒊增强开拓进取意识,争创一流业绩。勇攀新高,压力和困难是显而易见的。压力面前勇者胜,智者赢。我们必须振奋精神,转变作风,埋头苦干实干。瞄准一流,奋力争作为,比贡献。在争作为中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上;在比贡献中不放过工作中任何一个进档升位的机会,让手中的工作样样是精品。带领教职工锲而不舍、不懈奋斗、知难而进、负重爬坡,干实事、干大事、干成事、干精事。用一流的业绩证实我们的才华,完成我们的使命。

(四)加大教师继续教育力度。⒈初步建立教师教育体系。⒉以校本培训为主,送出去、请进来相结合。⒊加大骨干教师培养力度。

四、坚持持续发展,优化环境,巩固地位,发挥精神文明建设窗口作用。

今年,我们继续坚持“抓住机遇、开拓创新、艰苦创业”的精神,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本,以不断提升档次为奋斗目标,做好以下工作。

⒈发挥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作用,坚实发展基础。特教学校承担着特殊的精神文明建设的使命:提高全社会对特殊教育的认识。我们必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内求团结,外求发展”,树立文明形象,优化发展环境。(1)加强文明校风建设。文明的校风、校貌能使社会在不知不觉中形成对学校的良好印象,这是学校生存发展的根基。校风从根本上反映学校的形象。学校的每一位成员在任何场合都要注意代表学校的文明形象,都要做特殊教育和学校办学成就的宣传员。校貌从某一方面直接反映校园文化与学校形象,常规管理要严细实,还要常抓不懈。(2)做好新一轮“文明单位”申报验收工作,再攀新高。有作为是学校良好形象的基础,也是获得地位、争取发展的前提条件。在文明单位创建活动中,每一个人都要以极大的工作热情,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开创新的局面,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进一步获得政府和社会的认可,确立学校的中心地位、窗口地位,坚定方方面面特教特办的决心。(3)发挥窗口作用,回报社会。抓住助残日等重要活动,组织好对外活动与展示、宣传和报道,既展示成就、树立形象,也促进学校综合水平、整体素质的提高。要精心策划,严密组织,注重效应,注重过程,注重事后的宣传报道。引导社会为残疾学生献爱心,为特教学校建设作贡献。要继续做好为司法部门提供手语翻译,协助公安破案,为市区窗口服务单位进行手语培训等工作;协助残联办好“盲人按摩培训班”和“手语电视新闻”,积极参与各部门组织的社会服务、咨询及宣传活动。

⒉扩展学校职能,巩固发展地位。(1)增强品牌意识、精品意识、特色意识、责任意识,加大建设力度,巩固窗口地位。使资源配置更加科学,实现办学质量和效益更大提高。随着教育整体改革的不断深化,特教师资培训工作的重要性日趋显现。作为省级示范学校和市级中心校,不仅要做好本校的教师培训工作,还要结合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不断拓宽培训范围内容,提高培训层次,形成自主培训的能力。今年,要充分利用优越性和现有的资源配置,扩大规模,力争成为全市特教师资培训的基地。(2)加强对外交流。利用学校在全国地位的不断上升,加大交流访问,多形式、多层面、多方位地吸收和借鉴先进的特殊教育经验成果,加速学校现代化的进程。

⒊丰富内涵,形成发展特色。我校新的一轮现代化建设已拉开序幕。提升办学档次首先要丰富内涵,提高质量。(1)积极开展省市级模范学校等各类窗口学校的争创活动,打好基础,不失时机主动参与申报验收。(2)增强特色建校、特色立校、特色扬名的意识,深入开展“名教师、名校长、名校”活动。不仅在特教界示范全国,而且要在普通学校中形成有特色的影响和地位,加强窗口地位的 建设。

⒋统筹规划,探索发展机制。(1)制定好学校事业发展规划。制定通过“十五”发展规划和创建国家级特殊教育示范学校的方案和实施细则。(2)积极争取从福利基金和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中提取部分支持特殊教育。(3)建立经费保障体系:合理的要积极争取物价部门的支持认定,欠费的要加大资助帮扶力度,坚决制止违规收费,探索多元化分解经费开支的途径。

21世纪的特殊教育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更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特殊教育现代化的内涵是丰富的,要求也是与时俱进的,过程是艰难的,但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硬道理。我们必须从特殊教育事业服务于全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大局的高度,提高认识,坚定信心,艰苦奋斗,开拓进取,为两个文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镇江市特教中心

特教教师交流材料 篇5

我来自xxx市特殊教育学校,作为一名普通的特教教师,能来参加这个会议,和大家一起分享这么多优秀的论文,我觉得非常幸运,收益匪浅。

我加入特教工作的时间不是很长,是2004年从一所普通中学调入九江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六年来,从一名普通教师转型为一名特教教师,学校领导的给了我很多关心指导,热心的同事给了我很多无私的帮助,我自己也兢兢业业,付出了很多努力。2006年我获得了“市级学生最喜爱的老师”称号,2008年荣获了“**市一二三园丁工程学科带头人”的荣誉,我撰写的论文也多次荣获省市全国级别的奖项。这次学写的叙事论文,对我来说,是一个新的尝试。其实,这篇论文的原型,是我的一篇教学手记。在平时的教学工作,我喜欢随手记录个人教学点滴和教学心得,这些文字也是我写教学论文的资料。

这篇文字里,我是从两个方面来记叙的。

其一真实地记录了一个调皮的小男孩在课堂上和我的第一次交锋。这个小男孩可以说是一个行为异常学生,在学校或者课堂中,行为异常学生可以引起许多问题,从兴风作浪到骂人打架,直至破坏规章和法律,确实行为异常的学生什么事情都能干出来。其中有些问题的处理,需要教师具有坚定而果断的态度,保护学校团体中其他人的利益,这也许最有成效。所以,我对他采取了一个比较粗暴,但是很坚决的态度。

同时,问题学生的异常行为会导致严重社会性适应不良,他们的行为远离了那种符合人的社会准则的正常行为,以至于严重地影响自己的成长、发展和周围人的生活。所以,我们作为教师有义务也有必要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行为规范,帮助他们改变异常行为,其二,在这篇文字里,也真实地记录了我的心理活动和情感体验。

在社会上,教师被想象为有信心的,有知识的人,所以教师往往把恐惧隐藏起来。但是,我们教师也有七情,极自然地也会有害怕的情绪:害怕举止不合体统,害怕个人的准备不足,害怕课堂上会遇到意外的对抗而不知所措,害怕在学生面前丢面子,甚至害怕学生们等等。这些焦虑情绪转过来回搅扰人的心理平衡,产生紧张、厌倦、消化不良和失眠症状。由于教师的工作性质,特别是我们特教教师,体验到这种焦虑的机会更多。在今年的助残日,我在中国教育频道和一些地方频道,都看到有统计数据称:特教教师的心理压力大,心理隐患较多。教师的一举一动和所作所为,心理状态(即感情和心境,安全感,信任和自尊)都会在教学行动和日常工作表现中显示出来。教师的心理健康是他教学的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学会如何避免或者处理焦虑,这是极端重要的。要直接解决,首先要意识到恐惧的存在,公开承认个人是有所害怕,有所担心的,找出自己为什么害怕,担心的是什么,以及做些什么才能基本消除或遏止它。

所以,不仅仅是在这篇文章中,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随时将自己的困惑和疑虑记录下来,真实地剖析自己的内心,以期能在日后的教学实践中有针对性的改进,逐步走出困惑,完善自我。

我爱我的职业,我喜欢做一名普通的特教教师,也许这就是我工作的动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要热爱自己的职业,热爱我们的学生,用心灵唤醒心灵。

特教中心XX年语言文字工作计划 篇6

一.指导思想

“一切为了残疾学生的生存与发展”,利用手语、盲文帮助残疾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热爱祖国的浓厚情感,为社会主义和谐与和谐社会的建设做出积极地贡献。

二.基本工作

1.普通话、规范字、中国手语为学校的教学语言,说普通话、写规范字、构建手语校园。从教师的讲课、板书、作业批改,到学生的作业、课堂发言、平常的交流,都要求讲普通话、写规范字、使用中国手语,并作为教学检查的重要内容。

2.普通话与中国手语为学校的校园语言,即师生员工在教学、会议、宣传和其它集体活动中使用普通话与中国手语。

3.教师的普通话达标与评聘相结合,实行教师持普通话等级证书上岗制度。

4.学校将语言文字列为每学年工作的重点之一。教务处、团委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推普活动,使得推普工作不但在总体计划中有所体现,而且还渗透在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

5.在学生常规管理制度中、学生评优工作中,在教职员工考核制度及教职工评选先进等各项制度中都注重语言文字工作的制度化落实。

三.具体工作

(一)学校工作

在学校工作中,继续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宣传教育活动,以争创示范校为契机,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宣传,组织全校师生进一步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创设良好的舆论氛围,形成和巩固多方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使我校语言文字工作再上新台阶。

1.定期召开学校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学校语言文字工作计划。

2.在学科教学和学校一切集体活动中,师生都必须使用普通话,使普通话真正成为校园语言,有聋人教师的场合,安排听人教师做手语翻译。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谈必须使用普通话、中国手语。

3.学校校牌及其它标牌、宣传栏、黑板报等要严格遵循语言文字的规范要求,不使用不规范汉字。

4.加强校园网、校报的语言文字工作宣传力度,使其成为语言文字工作宣传与资讯发布的有利平台。

5.加强教师普通话和手语表达方面的培训,加强聋健沟通,构建和谐的语言环境,从而为争创语言文字示范校奠定基础。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师生语言文字活动

A教师活动

1.利用校会时间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安徽省《实施办法》和相关制度与文件精神,使全体教师对学校语言文字创建工作有更深的理解和认识,提高教师的推普意识、写规范字意识、推广《中国手语》的意识。

2.开展教师课堂教学用语规范化检查。通过不定时的推门听课,加强教师说普通话、写规范字、使用中国手语的紧迫感。

3.开展35周岁以下中青年教师校级公开课活动,组织教师听课和评课,促进教师说普通话、写规范字、使用中国手语的能力。

4.对教育教学资料语言文字规范化进行检查:含教学进度、计划、备课笔记、作业批改、学生评语、成绩册等资料的检查。

5.加强全体教师的推普意识,鼓励教师积极投入推普活动,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三字一话”基本功,结合备课练钢笔字,结合板书练粉笔字,结合写字课自练毛笔字,结合任何说话场合提升自身的普通话素养。

6.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学校及合肥市推普周活动。参加国家语言文字大赛、合肥市规范字比赛、普通话大赛、中华颂朗诵比赛、校长论坛、撰写语言文字相关论文等活动,提高广大教师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语言文字的兴趣,增强教师的语言文化素质。

7.继续开展教师读书心得交流活动,鼓励教师读中华经典、世界名篇、教育专著,并有所得、有所获。

8.通过“学前康复教育研究”与“聋校师生手语沟通有效性”的课题研究,进一步推动学校的语言文字工作的进程。

9.继续利用手语研究小组开展课堂教学用语等的研究活动。

10.通过校本培训、新教师岗前培训、“青蓝”工程,对教师语言文字工作与中国手语的学习给予指导。

B学生活动

1.校园、班级均做好长期的宣传和环境布置。校门口和学校主要通道悬挂标语,营造良好的语言文字氛围。利用学校橱窗、校报、板报、校园网宣传推普材料。其中包括推广普通话宣传画、推广普通话宣传提纲、推广普通话宣传口号、推广普通话小知识、《三字经》、《弟子规》等经典篇目的宣传。

2.在周一的校晨会课上做国旗下讲话,向学生宣传推普意义。让残疾学生明白:推广使用普通话,对于消除语言隔阂、增进人际沟通、促进社会发展、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作用;在特殊教育学校推广普通话,是激发残疾学生借助手语、盲文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需要,是残疾学生回归主流社会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语言生活的需要。

3.结合特教学校的特点拟写倡议书,倡议广大学生积极参加推普活动。一是认真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二是积极学习、使用普通话,推广使用中国手语;三是上课回答问题、课下与同学们交谈、讨论问题、向老师请教问题时,盲生要使用普通话,聋生要用中国手语,逐渐养成说普通话、使用中国手语的习惯;四是使用文明语,不说粗话和脏话。

4.设宣传站点、开展推普走上街头活动。广泛散发推普宣传材料,详细介绍推普的相关内容,并借机推广中国手语,让更多的热心人士了解残疾学生、关注特殊教育。

5.通过与普校、高校的联谊活动,推广手语,也让残疾学生通过笔谈的方式进一步掌握语言文字的交际功能,逐步融入主流社会。

6.举办聋生手语大赛。继续在聋部开展手语大赛活动,促进残疾学生通过中国手语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语言文字的热情,提高残疾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7.成立书法社等社团,请专门的教师指导社团活动,利用社团活动提高残疾学生说普通话、写规范字、使用中国手语的能力。

8.举办聋生规范字书写比赛,并选拔优秀选手参加合肥市规范字书写比赛。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及规范字的书写能力将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并逐步掌握规范汉字的书写的规则,不写繁体字、异体字、淘汰的“二简字”,不写错别字和自造字。

9.举办聋生手抄报比赛。继续举行聋生手抄报比赛活动,通过学生动脑想,动手画,动笔写,很好地提升残疾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也让学生在手抄报的创作过程中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

10.举办盲生中华经典诗文诵读会。通过活动训练盲生说普通话的能力与勇气,也让盲生通过活动体味语言的妙处,中华文化的魅力所在。

11.开展学生征文活动。继续开展每年一次的全校学生征文活动,做到有计划、有主题、有过程、有结果、有展评。而在征文评选中,语言规范及文字规范则是一项重要的评分标准。

(三)发挥语文课堂的主渠道作用,提高残疾学生语言文字素养

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重点是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为了充分发挥语文课堂在推广普通话和中国手语、使用规范用字中的主渠道作用,学校对语文教师和语文教学提出如下要求:

1.语文教师普通话必须达到二级甲等。其他学科教师普通话均达到二级乙等及以上。

2.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除在语文课中加强语言文字规范的教学和口头说话训练外,还要进一步开展沟通与交往的指导和训练。

3.在语文课堂上开展朗读、复述、课本剧表演、书写练笔等丰富多彩的语文学科活动,提高残疾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上一篇:小学三年级语文《泉水》优选教案下一篇:爱情哲理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