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教中心学校校长事迹材料

2024-08-14

特教中心学校校长事迹材料(精选10篇)

特教中心学校校长事迹材料 篇1

敢想 敢干 敢负责

——记**区特教中心学校校长**

人物速写

睿智的目光、谦和的智者;务实的工作、执着的追求;超前的理念、创新的思想;卓越的才干、过人的胆识。

**,1970年出生于山光积翠、水色含青的南**,1989年师范毕业后在下庄乡任教,1992年调入**区教育局政工科工作,他以满

腔的热情和扎实的工作,赢得了广泛赞誉。2001年被任命为**区教育局普教科科长,成为当时最年轻的科长,这位刚过而立之年的科长以其出色的业务能力、务实的工作作风及对教育事业执着的追求换来了**区基础教育的快速、全面地发展。2004年**同志被任命为**区特教中心学校校长,上岗伊始他就确立了自己“敢想、敢干、敢负责”的管理理念和“从来被模仿,从未被超越”的办学理念。

短短的两年,他凭借超前的理念、过人的胆识使**特教中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使**特教事业在全省乃至全国崭露头角。

更新理念 多元办学

挖掘特殊教育的内涵,拓展特殊教育的外延。

——**

特殊教育需要激情,激情来自于为了实现目标而付出的努力——殚精竭虑、卧薪尝胆、一往无前。

——**

从教育局基教科科长到特教中心学校校长,杜校长对特殊教育有着自己的认识,他发现特教学校与普通学校几乎是“老死不相往来”,特殊教育“躲进小楼成一统”的狭窄封闭的办学方式束缚了学校的发展。特教学校的办学思想没有真正考虑残疾孩子的实际需求,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单调、枯燥、乏味的教学生活逐渐抹杀了教师们的工作热情。有鉴如此,他的办学思路逐渐清晰,“一年树品牌,二年创特色,三年争地位”发展的脉络也基本勾画出来。

杜校长给特殊教育带来的是一种崭新的、开放的办学理念。他对特殊教育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特殊教育应理解为“对有特殊需求人群的教育”,以此定位特殊教育的外延,普通教育中正常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上网成瘾等问题也应纳入特殊教育的范畴。杜校长正是在这一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凭借自己干事创业的工作激情,他北上首都、南下上海考察学习,策划成立了“美国‘小海龟’**儿童感统训练中心” ;充分利用自己的人力资源优势力邀同窗挚友翟召博来校作“心理学报告会”,并在特教中心学校成立“翟召博心理咨询工作室” ;诚邀特色教师加盟建立了“‘小海龟’陶艺工作室”、“DIY手工坊” ;与社会知名品牌合作成立了“立聪堂听力康复中心” ;发挥资源优势建立了“新触觉健康屋”、“家教资源室” 等面向社会的特色教育模块。在特色模块逐个建立的基础之上,特教中心学校依据科学、放眼未来,举办了一所民办培训机构——**“小海龟”儿童能力发展培训中心学校,走出了一条“资源共享,多方共赢”的新路子。

开拓创新 打造特色学校

人是要有理想的,不怕你不做,就怕你不想做,只要你想做,就一定能做好。

——**

一、改革教学管理模式,抓大不放小。

给杜校长做下属,你可以享受到更多的权力,只要是你分管的工作,你可以得到充分的授权,只要你有想法,你可以得到他最大的支持。然而,在管理上“抓大”的杜校长,却又是一个不“放小”的校长。他常常会直接给任课教师提一些改进的意见,有时候具体到黑板上的一个字。

杜校长来到学校后首先改革教学管理模式,实行权力下放,实行“三部管理”(即培优部、启音部、启智部)体制,提高了管理效益。在他的积极倡导下,启音部试用普校教材,将普校教材与聋校教材适当整合,使之更加符合聋生特点,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提高教学质量;启智部根据学生的差异特点,推行三级教育模式:学前康复训练、康复班教育训练和分类教育训练班。三类教育训练班授课又打破原来的班级界限,实行走班教学,把学科能力水平相当的学生编在同一个班内上课,这样教师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使每一位学生每一天都学有所得。其次改革师生评价,搭建竞争向上的平台。对学生评价,语数以书面评价为主,其他科目以展示为主,对学生评价的过程,也就体现了对教师的评价。杜校长更是鼓励教师们敢于探索、勇于创新。在他的鼓励下,康复班教师在康复实践中努力探索,进行个案研究,以单元主题形式,对每个学生分别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康复策略,通过游戏教学、口语教学、体能训练、自理能力训练,实现教育引导与行为矫治,在具体实践中记录每一个学生的训练资料和康复历程,形成了《康复班教学方案》、《康复班个案手册》、《教育康复发展评价手册》等教学成果。

二、建设学校文化,打造特色学校

杜校长始终认为学校文化是学校内涵发展的灵魂,并把建设“人本化的校园”作为特教中心学校全体教职工的共同目标。杜校长在学校管理工作中一切都以人为本,以学生

特教学校校长述职报告 篇2

小平同志说的好“发展才是硬道理”,我认为在新的历史时期,特殊教育的发展必须与时俱进,要遵循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构筑适合特殊教育特点的办学模式,坚决走自己的因材施教、多元化、特色化的办学之路,学校才能光彩四溢、长足发展。我认为首先要确立崭新的办学理念、定位标准、管理措施、自身建设。

一、办学理念

1、办学宗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残疾孩子能受到良好的教育构筑坚实的教育平台,并为社会和家长排忧解难,培养自食其力的有用人才。

2、办学模式:因材施教、多元化、特色化的培养人才。

3、办学目标:以成功教育为校本,以优质教育服务为发展,以特色铸品牌,树立社会赞誉特教、教师留恋特教、家长满意特教、学生主动接受特教的学校良好形象。

4、管理方式:

(1)规范化(各项工作均有具体规定和要求)。

(2)标准化(各部门均制定出工作标准)。

(3)程序化(按程序开展好工作)。

(4)制度化(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

(5)考核化(实行考核“三挂钩”,即晋级、评优、职称)。

(6)奖惩化(奖励、绩 实行一票否决)。

5、领导方式:施行领导分工负责制,坚持公平、公正、合理的原则办事,平等待人。

6、队伍建设:要把班子和教师队伍建设成为:观念新、原则强、勇吃苦、讲团结、重协调、善助人的领导班子;师德高尚、敬业爱岗、爱心奉献、观念更新、知识渊博、一专多能、身心健康、遵纪守法的教师队伍。

二、定位标准

1、师资标准:专科学历达到100%,本科学历60%以上,基本功过好“四关”(口语手势关、制作课件关、基本理论关、操作微机关)。

2、教学标准:教师由“教会”变“会教”,挖掘潜能,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学习习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启迪学生想学、乐学、会学、好学,解决厌学弃学的问题。

3、育人标准:以德育人,先做人、后成才。教师要具备高尚情操和良好师德、为人师表,做好学生的楷模。用《中小学守则》和《中小学生道德行为规范条例》教育学生成为遵纪、文明、卫生、好学的好学生。

三、管理措施

1、实现“四个零”的控制:

(1)安全事故为零(学校财产、师生的人身安全、食堂卫生、食物中毒、疾病传染、火灾、溺水、防盗、交通安全等)。

(2)保持稳定,越级上访为零,认真处理好教职员工的意见和建议,把矛盾化解在基础。

(3)中途辍学为零。

(4)双差生为零。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逐步改善办学条件,用挂靠或依托的方式联合办好校办企业,增加收入,发送学生的伙食标准,解决好教职工的福利待遇。

3、校本培训: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使广大教师不断增强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使广大教师不断增强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使一般教师向骨干教师转化,骨干教师向科研型转化,科研型向现代型转化。

4、科研兴校

(1)以成功的教育、教学经验为学习内容。

(2)以教学为中心,做到每个学科有课题,人人有科研项目,达到一人一题一个方案一篇论文;

(3)主动接受新一轮课改理念,人人参与探索。

四、加强自身建设,带好班子和教职工队伍。

建设局技工学校校长先进事迹材料 篇3

分享

创新

建设局技工学校校长先进事迹材料

曾参加过数十次市、省、国家抹灰大赛,次次金榜题名,他曾勇夺全国抹灰冠军,曾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十佳杰出青年岗位能手”、“全国新长征突击手”、“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职工自学成才奖”、“中华技能大奖”:他培养了数百名技术能手、抹灰高手;他曾出席了“全国跨世纪青年人才群英会”、“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推进大会”,还光荣地当选为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以及山东省第七、八、九、十一届人大代表和中国工会十二大代表,他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与鼓励。4月享受国务院津贴。

要干就要干得最好

1980年,19岁的高中毕业,踌躇满志地从农村来到集团有限公司当上了一名抹灰工,并立志,要干就要干得最好。可是,要想成为一名出色的抹灰好手并非易事,苦、累、脏、险与世俗偏见,曾使他几度受挫与彷徨,但都没有把他压跨。为了苦练基本功,别人中午休息,他就一个人在工地上练抹灰,手指磨破向外渗血,被水泥“咬”的钻心疼,他包上创可贴再干。

1984年,刚出徒,就被所在基层单位破例选拔参加技工比赛,获得第一。接着,1985年荣获烟台市抹灰比赛第二名;1985年夺得山东省抹灰比赛个人第一名;1986年代表山东省夺得建设系统全国大赛团体第一名和个人第二名;1990年夺得山东省抹灰选拔赛个人第一名;1991年再次夺得山东省抹灰大赛个人第一名;1990年夺得由团中央等八部委联合举办的“首届全国青工技术大赛”抹灰工比赛个人第一名,从此被誉为“抹灰状元”。10月荣获全国技术工人技能最高奖“中华技能大奖”,荣获“山东省首席技师”称号,央视劳动榜样30强称号。

刻苦攻关,创新夺魁

在实践中深深体会到,单靠拼体力是不行的,只有改革工艺才能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自我。1986年秋,正为参加全国第二届青工比赛做各种准备,省里送来的大赛技术交底上提出了一个新要求,即瓷砖套割必须在一块整砖上套割

免费

分享

创新

一个圆洞,改变过去套割用两块瓷砖对合(每块掏半个圆,两块对起来再贴到墙上)的办法,否则,每个套割点扣0.5分,这个扣分是相当重的。用一整块瓷砖套割谈何容易,先用钢钉在瓷砖上钻眼,再用尖嘴钳子慢慢地夹,结果不是瓷砖碎了,就是套出来的眼参差不齐。后来,又改用大小圆锉套扩,结果工效太慢,又造成瓷砖表面釉穗脱落。挖空心思,动用了“十八般武器”,终于利用圆规画图的原理制作了瓷砖打眼器。在1986年10月全国第二次建筑青工镶贴瓷砖、玛赛克比赛中,山东省参赛的选手,每个人手里都有这么一个“秘密武器”,为山东队荣获团体总分第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针对1990年10月份在北京举行的首届全国青工技术大赛的比赛要求,改变过去做水泥活用灰袋纸软体保护的方法,设计了木质“踢脚线护板”,解决了成品保护极易污染问题;还根据游标卡尺原理,设计制做了“阳角方尺”,使墙面方正问题得到解决。正是智慧和实践的结合,铺平了的全国夺魁之路。在本次全国青工大赛抹灰比赛中,一靠实力,二靠革新工具,荣获全国第一。

自学成才,科技兴业

从师傅那里了解到老一代建筑工人因没文化,难以从笨重的体力劳动中自我解放,留下了辛酸和遗憾。做为新一代建筑工人,必须做到既会实践,又懂理论,才能创新发展。于是,利用休息时间潜心研读了《砖瓦工艺学》、《抹灰工须知》等许多专业书籍,从而使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抹灰技术迅速提高,进一步增强了改革抹灰工艺的信心。1990年荣获全国抹灰状元后,深知自己知识匮乏,只有加强学习,才能更好地发光发热,于是他毅然到建筑中专学习三年,毕业后,他主动要求到施工一线坚持改革,坚持创新。开头,他改革了抹阳角时的灰杆贴放位置,解决了掉灰问题。接着他又改革了传统的瓷砖镶贴工艺,采用两个阴角挂双垂直线控制垂直度,挂双平衡线控制表面平整度(简称线线相控法),使瓷砖镶贴质量得到了有力保证,后来,他又创造了用瓷砖四角坐标,用直杆平衡瓷砖平整度的新工艺。在长期实践中,还练成了用手感控制瓷砖表面平整度和接缝高低差的功夫,使瓷砖镶贴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通过反复实践与提高,终于研制出了“瓷砖快速镶贴工作台”,总结出了“瓷

免费

分享

创新

砖快速镶贴工艺”,并于9月获得两项国家专利,被省总工会冠名为建友抹灰操作法。这两项成果在使用过程中,工序简单、劳动强度低、操作灵活,能形成流水作业,比传统施工操作节约建筑材料20%—30%,提高工效3倍以上,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验收规范标准。得到专家与同行的认可和称赞,已在省内外建筑业中被广泛推广应用。

二十多年来,创造了多项操作新工艺,撰写了“瓷砖镶贴模具法”、“内墙抹灰新工艺”等工艺法,先后发表了十多篇工艺论文。他多次担任“山东省建筑青工技术培训班”教练员,并编写了理论教材。1993年,他做为唯一的一线工人专

家代表参加了“首届中国青年奥林匹克技能竞赛培训大纲”的编写工作,并被大赛组委会聘为特邀嘉宾。

倾心传艺,无悔人生

1995年,担任了集团有限公司技工学校的高级实习指导教师,为了教好学生,经常用自己的成长经历激励学生“苦练技能,岗位成才;勤劳奉献,不辱使命”。使学生受到很大的启迪。为了亲授技艺,在学生实习期间,总是和学生吃在一起,干在一起。1998年由建设部推荐,带领学生在青岛浮山后国家重点生活小区,采用新工艺做了一个样板标准间,起到了很大的示范带动作用,受到专家和同行的好评。

在技校每年培养的毕业生都能学有所成,成为建筑行业中的“抢手货”,他培养出的多名学生,大多数都已成为企业的操作技术骨干,有的走上了管理岗位,其中的佼佼者还在各类技术技能大赛中取得骄人成绩,如段会斌、张守生两名学生,在严师的带领下,参加了由团中央等八部委联合举办的“首届中国青年奥林匹克技能竞赛”,分别夺得大赛的冠军与亚军。秋,再次披挂上阵,亲自训练并带领徒弟参加山东省青工技能大赛,又获装饰镶贴工个人冠军,担任山东队总教练,一举夺得“全国装饰镶贴工”大赛的个人第一、第三、第四、第九的佳绩。

二十多年来,无偿为全国几十家企业和学校进行了技术传帮带。1994年由团中央牵线,被北京市第六建筑工程公司聘为“业余教练员”,他妙手生花的精

免费

分享

创新

湛的技艺、优秀的品格,一时在北京年轻同行中成为美谈。有人曾对说:“你当教练可得留一手,不能把自己的绝活全抖落出来”。说:“我能到今天,有这样的技术,都是单位和前辈培养的结果,我没理由把这点技术当成个人资本封存起来,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盛开才能春满园”。,被评为“山东省有特殊贡献的技师,又被评聘为山东省首席技师。”由于德艺双罄,很多人都慕名远道而来找他拜师学艺,他都欣然接纳。近几年,为了使的精湛技艺更好更广泛地传播,烟台市建设局每年都聘请他为全市十多个县、市、区的同行进行技能鉴定,的足迹踏遍了胶东大地。多年来,连续被省建工局评为“山东省优秀考评员”。现经培训、鉴定的技术工人已有数万人。1991年,由团中央、劳动部、建设部等八部委联合组织的“百名全国青工技术能手示范表演团”活动,建设系统分团赴西北宁夏、甘肃、陕西、青海四省示范表演,期间担任队长,他带领技术能手毫无保留地把各自的绝技、绝活献给了大西北的青年朋友们,并在西北四省建立了许多师徒关系。当自己表演的技能使大西北一线工人受到启迪而点头微笑时,也由衷地笑了,他感到这是最幸福、最满足的时刻。

带领建筑业省级考评员在全省每个地市进行循环考评与鉴定,培养了大批农民工操作人员,同年,他担任省镶贴工大赛裁判长,利用大赛在全省培养了很多技术尖子;带领省级技术能手在全省进行技术推广展示,使操作程序得到规范与统一;参加央视07劳动榜样工艺展示,入围30强,其新工艺获得山东省职工技术进步二等奖。

近两年,全身心地组织建筑业温暖工程、农民工培训,为农民工朋友送技术、送温暖,仅在烟台就组织培训了数万名农民工,带动了全省农民工培训工作的开展,为提高建筑职工技术素质和保障建筑工程质量,做出了卓越贡献。在最近山东省建工局组织的首席技师进院校活动中,又积极主动参与,现身说法,言传身教,为在校学生树立了楷模,使他们受到极大的鼓舞与启发,纷纷效仿,立志走岗位成才之路,踊跃参加实践操作活动,努力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特教中心学校校长事迹材料 篇4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事迹材料,仅供参考!

光阴如梭,岁不待人。转瞬间,xxx老师到晋城特校工作已十七个年头。回首这六千多个日日夜夜,虽然满含着辛酸与苦辣,但他没有犹豫,没有彷徨。因为他始终认为:“做,就要做到最好”。他坚持在干中学,在学中干,用辛勤的汗水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言行,用真挚的爱心诠释着一名特教人的无悔选择。

“人心是土地,感动是甘泉。”迈进特校大门,xxx老师就被安排接任一个差班的数学老师兼班主任。看着残儿那一双双渴求的目光,想起校长当时的语重心长,他没有气馁,坚信努力付出终有回报。他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学校:学习上,深入了解每位学生的身心特点,熟悉教材教法,精心补课,认真备课,上课;生活中,他和学生打成一片,为学生换洗衣裤,端水送药。一次次的早出晚归,一次次的呕心沥血,两年间他班的数学成绩快速上升,超出平行班近二十分,并先后在学校组织的各项考核和比赛活动中勇夺第一。1996年他所带班级被评为学校唯一的德育示范班,1997年他撰写的论文《聋校应用题教学之我见》首获“省教育学会论文评选二等奖”,同年所带班级被评为“晋城市先进班集体”,本人也荣获“晋城市优秀班主任”称号。面对眼前的成绩,冯军亮老师没有骄傲,更没有停止自己前行的脚步:通过自学和外出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和专业知识水平;走下课堂,他和孩子谈心,为学生补课;利用教研活动时间,他积极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和他们一起探讨教材、研究教法。慢慢的,他的数学课已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最爱,经常被作为“精品课”在教师和学校间进行交流。1999年他参加省特殊教育教学能手赛获“三等奖”,论文获省特教研究会“论文三等奖”。XX年他众多普校教师同场竞技,获“晋城市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技能竞赛第七名(三等奖)”,受到晋城市教育专家的充分肯定。XX年他代表学校参加山西省首届特殊教育教师技能大赛,获“聋专业组个人全能二等奖”,并获得

“基本功”、“结束技能”、“综合技能”三项单项大奖。没有桃李满天的喜悦,没有惊天动地的辉煌,看到残儿和家长脸上露出的笑容,看到领导和同行投来信任和赞许的目光。冯军亮老师的脸上这时才露出了开心微笑,他为自己的不懈努力而欣慰,更为自己无悔选择而自豪。

特教中心学校校长事迹材料 篇5

庄头乡中心学校

庄头中心学校是一所农村中学,占地面积30亩。我校的办学宗旨是:一切为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庄头中心学校德育工作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契机,以打造“文化校园、和谐校园、成长乐园”为目标,认真贯彻《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纲要》,把学校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充分利用本地教育资源,拓宽校内外的教育渠道,抓好文明学校、家长学校和社会实践教育;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实际,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大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品质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更新教育观念,拓宽德育思路,并结合学生的实际,灵活及时地开展了教育活动。学校多次获《规范化管理示范校》、《安全管理先进学校》、《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示范校》、尉氏县唯一一所“乡村少年宫”学校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多年以来我校连续被评为市、县级卫生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学校是育人的圣地,“育人”是其宗旨。为此,我校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努力将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落到实处,做到从点滴抓起,知行统一,自律与他律相结合,教育与管理相结合,提高学生分辨是非,区别善恶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和道德素质,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形成了“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浓厚的德育工作氛围。总结多年来学校办学所走过的历程,深深感到,学校教育必须始终坚持以德育教育为核心,以课堂为主阵地,以活动为载体,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行为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合格的综合型人才。

一、加强组织领导,营造良好德育

环境学校是德育教育的主要场所,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十分重要。我们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坚持以优美整洁的校园环境启迪学生,以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培育学生;以良好的师德风尚示范学生,以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激励学生。

一是学校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网络,形成了德育工作的机制和规范。学校加强了各条线,德育领导小组与政教处和各班团委的横向联系,并把德育工作纳入学校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通过各条线的齐抓共管,政教处具体操作,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形成了德育工作的强大合力。

二是加强校园环境和文化氛围建设。良好的校园环境是陶冶学生情操、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基石,它不仅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使师生保持饱满、乐观向上的心态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在“环境一流”的总目标中,突出教学条件和环境建设,提供了一流的教学条件,创设了一流的教学环境,形成了一流的文化氛围。我校在原有舒适、整洁、优美的环境基础上,不断加大对校园环境的建设,从一入门处就能看到主干道两旁屹立着孔子、陶行知两位教育家的雕塑,少年宫经典诵读活动室画了“卧薪尝胆、悬梁刺股、囊萤映雪、孔融让梨”等七幅画,校园内墙壁上是国内外教育家的经典名言,做到了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以境陶情,提升校园环境的品位,为学生创造出一个清新、优美、充满生机的校园,让他们在更美的校园里接受文明的教化和美的熏陶。强化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突出环境与人完美结合。都体现了校园的书香气息和人文底蕴。

三是牢固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理念,教师全体参与,教书育人营造了良好的育人氛围。良好师德师风是做好学校德育

工作的根本保证。抓好教师队伍的学习与培训,让每一位教师都能自觉规范自己的教育言行,不断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和育人艺术,用教师自身的行为实践去教育人、影响人、感染人。这其中我们尤其注重加强学校班主任队伍的建设。通过制订班主任工作条例和班主任考核细则,规定和明确班主任的职责和义务。对有经验的优秀班主任和年轻班主任分层次进行培训,并提出不同的目标和要求,充分发挥了他们的班级管理和德育示范作用。涌现出了一批先进班主任、优秀辅导员等荣誉称号。

二、全方位落实德育工作,发挥主渠道作用

德育教育涵盖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并延伸至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因此,我们在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过程中,始终牢牢把握德育这条主线。

我们在实施途径上:一是突出课堂教学主阵地。依托于思品学科骨干队伍,精心组织《思想品德》的课堂教学工作,确保教学时间、教学内容和教育效果的落实。其中韩冰冰老师获得县十佳班主任;二是注重学科渗透。充分挖掘学科中的各种德育资源,注重学科教学的有机渗透,把思想道德教育纳入学校教育的过程,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使学生处于浓厚的育人环境之中。三是开展主题教育。利用各种法定节日,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等的纪念日以及其它一些重要日子,及时组织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开展庆祝、纪念活动。学校团支部除开展如“三.五”日上街学雷锋,“六一”庆祝活动,重阳节到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等常规活动外,还开展了“十要十不准”、“学习长征精神”、“做合格小公民”、“珍爱生命”、“八荣八耻”等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四是办好家长学校。通过家长学校授课、家长教师互访和学校家长委员会活动,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引导家长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为了提高实效,我们将学校、乡村、家长三方面结合起来开展德

育教育。

在实施内容上,我们突出了以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为主要内容的民族精神教育;以树立远大志向为主要内容的理想信念教育;以提高学生道德修养和文明行为为主要内容的诚信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以增强学生法制观念为主要内容的民主法制教育。学校定期邀请庄头乡派出所同志来校向名学生作法制讲座。每月各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快乐中接受思想教育,学会思考。

三、强化德育特色工作拓展德育教育新渠道

德育教育和其他事情一样,确实要我们持之以恒的努力,在踏踏实实和平平凡凡的做事中才能收获成功。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我们深深感到,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我们也始终清醒地认识到教育好,培养好下一代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今后将继续在上级的关心、指导下,努力工作,锐意进取,不断开拓德育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使学校德育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人才而努力。

河南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单位

特教中心学校校长事迹材料 篇6

黄山区耿城中心学校位于风景优美的黄山北大门,是一所九年一贯制普通乡镇学校,全校现有教职工90人,其中女职工43人,退休、退养教师26人,在校学生1185人。近几年来,学校多次被评为区、市级“文明学校”,并荣获市级“校务公开示范学校”,市级“家长示范学校”,区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黄山区“学校安全工作先进单位”,区“安全文明校园”,区“体育传统学校”等称号。

中心学校成立后,于2004年4月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民主选举产生了耿城中心学校第一届工会委员会,由7人组成,其中正、副主席各1人,女工委主任1人,建立了10个工会小组。校工会在市、区教育工会的指导下,在校党、政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工会一班人的群策群力下,在全体工会会员的广泛支持和积极配合下,校工会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05年被市教育工会、市教育局授予“模范教工之家”荣誉称号。为学校以教育教学为中心的总体工作格局在新世纪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并为工会自身建设提供了坚实保障。

一、加强学习,深化师德建设,缔造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过硬的教职工队伍。加强教职工队伍建设、提高教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工会工作的主题。工会在各类学习的基础上,深入开展教职工读书活动,组织教职工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特别是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更为重视师德建设。校工会在2004年5、6两个月时间在全区率先开展了全镇教师“师德建设学习教育活动”,开展师德师风大检查、大讨论,发了一份“致全镇教师师德建设倡议书”,明确提出“爱生是师德建设的灵魂”;向学生家长及有关人士征求师德师风建设反馈意见表200余份,树立了一批师德学习标兵,增强了教师教书育人,以身立教的使命感。在教师中开展创先评优活动,以理想教育、榜样的教育,引导广大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立足本职岗位,多做贡献。加强了关爱学生的责任意识,师德水平普遍提高。树立爱校思想,共谱辉煌篇章。紧紧围绕“爱校”二字来评价人与事,以“爱校”凝教师之心,聚教师之力。每学年举办一次班主任育人工作经验交流会,转化“双差生”工作交流,师德讲座,编印《学校教育教学论文集》。绝大多数教师充分认识到“只有每一个人的努力,才有学校的辉煌,只有学校的兴旺,才有我的光荣。”“校荣我荣,为校争光”深入教师的心田。通过加强继续教育、新课程培训,校本教研,课题研究,提高全体教职工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大力支持教师走出去学习,参观取经,在校内支持教师参加各种教学竞赛的活动,积极推选教师参与区级以上的各种教学竞赛,使中青年教师在各项竞赛中展示才华。两年来,二十余人次教师获区以上教学竞赛奖。全校现有省级教坛新星1人,省优秀珠心算教师1人,省贯彻《体育工作

1 条件》先进个人1人,区级学科带头人3人,区新课程改革专家指导组成员3人,市、区“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20余人次,校级骨干教师十二人。教师们在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在教育教学科研中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已经取得显著成绩。一个省级、两个市级教育科研课题均评为“优秀”课题,正在研究的市级教育科研课题有7个。近三年初中部毕业会考成绩进前30%的单科有十一科次之多。初中毕业升学率达80%,学生学科知识竞赛获奖省级以上3人次,市级14人次,区级100余人次,近年来教师教科研论文省级以上获奖(发表)十余篇,区市级以上获奖交流二百余篇。普九工作得以进一步巩固。

二、履行维护和参与职能,推进学校民主政治建设,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及时传送党政的信任和关怀。

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和为教职工参政、议政、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畅通渠道是法律赋予工会的基本职责,是广大教职工对工会组织的一贯期望,亦是学校稳定和发展的最基本的保障,更是工会组织存在的基础。工会维护的不仅仅是教职工的合法权益,更重要的是学校的安定团结和谐发展的局面,也可以说是在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的同时学校党政领导的威信也得到了维护。因此,本届工会视维护为天职。二年来,围绕维护这个基本职能做了许多工作,以引导教职工积极参政议政和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确保教职工知校情、参校政、督校事的民主政治权利。

每年召开一次教代会,在会上代表们听取和审议学校工作报告;审议并通过了《耿城中心学校教师考核细则》、《耿城中心学校教师晋升职务和3%提前晋升职务工资加分因素》、《耿城中心学校教职工岗位津贴发放办法》、《耿城中心学校教师福利费暂行标准》、《耿城中心学校教师师德评价办法》、《耿城中心学校教育教学常规管理暂行办法》等;对学校领导干部的办学指导思想,贯彻方针政策,教育教学工作及尽职尽责程度、实绩和德才素质进行评议并填写考评表,做为学校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评价指标。代表们还严肃认真地为学校投票选拔了一批年轻有为的学校中层干部。同时要求学校行政在适当场合公开收费标准、财务运作情况、干部提拔和调动、教师职务聘任、学校发展规划和校长工作目标等。决定教代会质量的关键因素是教代会代表们的素质,工会十分重视和加强对教代会代表的培训,创造各种条件提高教职工代表的素质,增强科学决策能力,引导教职工代表树立全局观念、大局观念、长远观念,提高参政议政的水平。

积极推进校务公开,让教职工知情、参政、监事,形成以教代会为主的多种民主管理形式。已经形成了党支部领导,党政工齐抓共管,工会监督;各处室各负其职,教代会主动配合,教职工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在积极进行经验总结、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制定《耿城中心学校实行校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以教代会作为实行校务公开的基本形式,采取定期“公开栏”等各种形式配合,进行校务公开;建立工作责任制,突出工作重点,抓好关键环节,努力提高校务公开的质量,2 做到真正公开,保证务实,加强监督,务求实效。召开教代会前夕,在教职工和教代会代表中广泛征集办学建议和意见,教职工参政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通过教代会和校务公开,教工们都能充分享受民主权利,校领导也能从中吸收许多其他渠道无法吸收到的营养。学校曾被评为市级“校务公开示范学校”。

目前,学校的经济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困境,各方面设施还很有限,为了确保教职工最基本的精神文化和身体健康利益,校工会积极努力争取多方支持。开展多样的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职工的业余生活。以健康的文体活动引导教职工的业余生活,为了丰富教职工的文化生活,提高他们的素质,开展各项活动。每年的“三八节”、“教师节”、“元旦”工会都牵头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精打细算,因地制宜,因人制宜,每学期组织设计能照顾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兴趣爱好的、教职工欢迎的、有益健康的文体活动。组织了教工篮球赛、象棋赛、乒乓球赛、跳绳赛、羽毛球赛、4×100米接力赛、“青春有约”活动、女教工展风采区文艺汇演活动、黄山国际民间艺术节的青年志愿者活动。出资考察北京、厦门等观光旅游活动,时刻关心退教协工作,配合校行政组织全体退休教师赴黟县西递古民居、屯溪花山谜窟景点游玩。并且花大力气重新布置教工之家,添置教工活动器材。想教工所想,急教工所急,及时传送学校党政领导的关怀。工会健全了工会委员—小组长二级网络,及时了解情况,探望慰问因病治疗的教职工,探望生育休息在家的女教职工,登门慰问亲属去世的教职工,年终配合学校慰问教师、拜访离退休教职工,近两年来,工会干部代表学校开展对教职工上述慰问活动达100多人次,发放慰问品、慰问金合计7000余元,2005年还争取校行政拔出专款为全体女教职工进行了一次妇科检查,给教职工带去真情和温暖。用目标凝聚人,用情感凝聚人,用待遇凝聚人,最大限度地激发全体教职员工的责任心,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努力搞好工会自身建设,创建模范教工之家。

校工会始终把“组织上坚强有力,思想上坚定可靠,作风上踏实可信”作为加强自身建设的标准。工会干部带头学理论,学政治,学工运知识,学习《新工会法》,提升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素质,树立为民服务的意识,当好教工的知心人,当好行政与教工的桥梁纽带。工会干部履行职责,分工明确,团结协作,各施其责,认真制定工作计划,并按计划安排开展工会活动,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工会财务制度健全,严格按照上级工会要求,切实节约支出。同时,工会档案工作不断完善,对工会活动的各种文字、图象等材料,均及时妥善的加以归类整理。工会始终围绕建家为重点,做好建家工作。主动争取党政对工会工作的大力支持,对模范教工之家的创建拟订具体方案,按共建“合格、先进、模范教工之家”的六大项、三十一个细化指标逐条对照落实。在今年五月通过了市级模范教工之家的验收。近年来,校工会工作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切实行使了教育工会维护、建设、参与、教育四项职能,努力做到了深入到教工中去,关心教工福利,了解教工疾苦,3 反映教工合理化意愿,扩展沟通渠道。真正使工会起到了广大教职工和学校领导之间的“连心桥”作用;真正使工会成为全体教工感到温馨、感到亲切、感到信赖的“教工之家”。

二00五年十一月

特教中心学校校长事迹材料 篇7

先进事迹材料

2014.6

石桥乡中心校2013—2014学年度受援先进事迹材料

2013年9月,临颍县教科体局组织县直学校,扎实有效地开展了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和送教下乡活动。在这次活动中,经临颍县教科体局牵线搭桥,石桥乡中心校有幸成为临颍县实验小学“送教下乡,对口支援”受援学校。一年来,县实验小学与我中心校肝胆相照,通力合作,送教受援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现就2013—2014学年度送教受援工作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规划有序。

为了尽快缩小农村基层学校与城区学校办学水平的差距,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黄宾礼局长专门召开多次会议,对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和送教下乡活动做出了重要指示,贾利平书记做出了明确具体的部署,确保此次活动扎实稳步推进。根据工作部署,县实验小学与石桥中心校结成帮扶对子,石桥乡中心校郭春波校长高度重视,积极与县实验小学杨金柱校长进行多次磋商,同时召开了送教受援工作会议,制定了相关工作计划,成立了领导小组,并具体明确了工作职责:

1、每学期组织召开领导小组工作会议,落实“送教受援”工作的相关措施。

2、负责督促 “结对帮扶”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总结成功经验,发现存在问题,及时给予指导解决。

二、精心组织,周密实施;加强联系,建立稳定的互访机制。

本次“送教受援”工作,中心校郭春波校长始终强调,做到“三有”,即有组织领导,有日程安排,有活动材料。活动初始,就进行整体规划,坚持每天的工作日程安排均提前一天具体化,对做课、观课、议课时间、地点、科目、内容等进行规划,努力做到使整个活动有序、有效、有条不紊。同时,中心校加强与实验小学的紧密联系,建立稳定的互访机制。一是领导互访,了解帮扶工作实施情况,确定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相互协调,保证帮扶工作顺利开展。二是教师互访,开展教研活动。主要以公开课、示范课、讲座课为载体,来提高我校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能力。

三、扎实开展,取得实质性成果。

一年来,中心校积极与实验小学沟通,先后组织三次公开课活动,邀请实验小学最优秀的一线教师,到我乡三角学校,马庙学校和王庄学校讲公开课,把最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融入到课堂中,手把手地向我乡一线教师传授教学经验,使得我乡一线教师受益颇深。在全县举行的送课下乡活动中,我中心校成绩显著,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

我乡王庄小学教学桌凳老化问题比较突出,对日常教学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由于资金短缺,这一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中心校同县实验小学进行沟通,县实验小学非常重视,积极多方筹措资金,向王庄小学捐赠实验课桌二百套,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一问题。

实验小学支教教师张书琴、霍金娜、刘书云等在我乡支教期间,在工作上服从安排,乐于奉献,在日常生活中,关心学生,团结同事,彰显了实验小学作为县直学校的气度与水平,同时与受援学校广大师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使得支教工作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四、及时反思,总结经验。

支教活动活动结束后,中心校要求受援学校相关教师写受援心得,使经验理论化,理论实践化,课堂高效化。我乡受援学校在语、数、英、音乐学科较为薄弱,实验小学专门选派这些学科的优秀教师支教,有效地指导了学科教学,受援学校教师及时总结、实践,必会受益匪浅。

五、受援工作的启发与反思:

这次“送教下乡,对口支援”活动,达到了以下目的:

一是我们有了新的办学理念,明确了办学目标。二是受援学校的教师的艰苦创业、自强不息、乐于奉献教育事业的精神得到了升华。三是处在困境中的学生奋发向上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渲染。四是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得到了共享,促进了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农村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在今后的工作中,石桥乡中心校将继续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使支教学校和受援学校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优质资源共享的目的,为逐步改变石桥乡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实现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不懈地努力。

石桥乡中心校

十佳校长事迹材料 篇8

甘洒汗水育桃李 潜心教育写春秋

当XX小学的师生们迎着朝阳踏进学校大门的时候,他总是用微笑迎接他们;在同学们和着音乐开始每天的早操时,他总是用鼓励的眼神关注他们;当老师们潜心教育、教研时,他总是悉心指导;当学生们享用午餐时,他总是关切地询问……他,就是XXXXXX家喻户晓的教育界精英——XXXX。

“幸福是什么?幸福就在快乐的劳动中,幸福就在无私的奉献中,幸福就在不断的追求里。”周校长常用这句话勉励自己和同事们。也正是在这句话的影响下,几十年来,他爱校如家,爱生如子,辛勤耕耘,日夜操劳,无私奉献,满腔热血倾洒在宗邓小学这块沃土上。在他担任校长的十几年里,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处处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这些变化中凝聚着周校长的心血与汗水,也凝聚着周校长的智慧和才干。

一、倾情教育,鞠躬尽瘁

XX校长从教三十余载,他把满腔的热情都倾注于教育事业。在他人眼中,他身上似乎有永远有使不完的劲,他似乎永远被鲜花和荣誉拥抱。其实,只有陪伴他左右的助手深知,这鲜花与荣誉的背后,是多少艰辛的汗水和无私的付出。在他的字典里,永远没有“双休”,没有“节假日”,他像一只永不停歇的陀螺,不知疲倦地奔忙。为了事业,他把照顾瘫痪的母亲重担交给了妻子;为了事业,他无暇顾及身体的不适。其实,自他担任校长以来,由于长期工作负荷大,身体曾多次出现不适,他总是利用假期,住院治疗。特别是2009年校园文化建设期间,带领全校师生上山捡石头,由于每天和师生们没日没夜地准备材料,终因体力透支,他倒下了!住进了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在住院的日子里,他仍时时牵挂着学校,牵挂着老师,牵挂着孩子们。病还没完全好,他就坚决要求出院,拖着病体继续工作。他是用生命在经营他所热爱的事业!

二、不断学习,追求卓越

教师例会上,他常常告诫大家:“要给孩子一杯水,自己有一桶水还不够,必须要有一条源源不断的河流。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身为小学高级教师、市级优秀校长,可以说,作为教师,他已经到达了事业的顶峰。但是,他并没有就此停止学习的脚步。他常常忙中偷闲,看书学习,增长才智,扩大眼界,珍惜每一次学习的机会。他才思敏捷,每次学习回来,他都把名家们的先进理念如数家珍般地“传授”给老师们,并能合理地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及管理中。

三、坚守讲台,师德高尚

身为一校之长,他每天要处理的事务实在是太多了,谈不上是日理万机,可也是琐事繁多,但是他从未离开过三尺讲台。哪里有空缺,他就填补在哪里,在教师严重缺编的2013年他竟然挑起了一、六年级数学两门学科的重担。令人惊讶的是,他的课堂,总是受到孩子们的特别青睐,就连班上最调皮的“小捣蛋们”,也喜欢上了他的课,课堂上专心致志,难道是“校长”的身份震慑住了孩子们?其实,并不是这样的,这完全是因为“X老师”的个人魅力。他的教学生动活泼,方法新颖,最重要的是,他爱每一个孩子。

每天早晨,周校长都会早早来到教室,遇到天冷或天热的时候,会仔细查看同学们衣服是否及时增减;下雨了,看孩子的衣服是否有淋湿,一有情况,便会让班主任及时打电话通知家长,对一时来不了的家长,他便想方设法的找来衣裤让他们穿上;对学困生,周校长又是一位优秀的“心理辅导师”,与他们平等交流,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为了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他总是利用休息时间和老师们一起上门家访,与家长交流孩子的培养教育等方面的问题,确定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久而久之,在孩子们的心中,周校长成为他们最慈祥的“老爷爷”!

岁月如梭,光阴留痕。他二十多年前的学生,虽早为人父母,但每次相遇时都能主动和他打招呼和他促膝交谈问寒问暖,以此来表达倾心培育之恩,真是让同事们羡慕不已。

四、敢想敢做,铸就成功

XXX有着一股子豪情壮志。他时常说:“为了学校的发展,大家心要往一处使,劲要往一处使。”

为了方便远路的学生和留守儿童,学校从有限的义务教育保障经费中挤出资金开设了食堂,利用课余时间和几位老师下厨做饭、为了学校的工作带领老师加班加点,有时竟然工作到深夜他为了能创办学校特色,打造亮点。

在学前教育方面,为了做好幼儿的入园工作,在刚放暑假时他一方面带领全校教师,开着宣传车,举着宣传喇叭,走村串户,对学生家长进行招生宣传,给出许多承诺。另一方面,他想尽办法努力提升教师的素质,因为这才是留住学生的关键因素。他每天利用下班后给老师们进行培训,讲业务,讲奉献,常常是天已经黑了,才想起回家;还专门邀请兄弟单位教学能手来校指导教师教学,使老师们在各级各类统考和竞赛上摘金夺银。

五、关爱教师,深得人心

XXX身为一校之长,不但不摆架子,待人处事公正民主,宽厚仁和,而且关心教师,乐意为教师排忧解难,情系师生、乐于助人是对周校长的真实写照。对教师的困难疾苦更是热情帮助、关心倍至。在生活上,XXX更是给教师们一个无微不至的关怀,谁的车子坏了、哪个班的电灯出了问题,他都及时给予维修。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只要生病入院,他都要前往医院探望,问寒问暖,令生病的师生和家人深受感动。今年五月底,幼儿小班的王景意同学上课时不慎摔倒,他急忙和班主任闵红梅老师一起将学生送往医院治疗,自掏腰包为学生打了破抗,并守候打完点滴等其家长来后才回到学校。还有类似的例子,真是太多了,不胜枚举。
XXX对学生也倾注了无尽的爱,哪个学生家庭有困难,他总是热心帮助。哪个学生在纪律上有不良表现,他总会耐心教育。学校有多少孤儿和单亲子女,以及多少留守儿童,他都能了如指掌。对贫困的补助,严格按上级要求,逐步落实到位,让当地社会的每位家长都能满意,因此,自落实贫困补助人员名单后,没有哪一个来校扯皮的。从而周校长赢得了广大师生和家长的信任和好评,赢得了领导及社会各界的认可,使全校呈现出一派校风正、学风浓、爱岗敬业、勤奋好学的良好风气。逐步实现了由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化,从传统教学到现代教学的跨越,从粗放管理到规范治校科学管理的迈进。众人划桨开大船,在XXX校长的带领下,宗邓人不断拼搏,积极进取,荣誉溢满校园。

校长典型事迹材料 篇9

苏寨小学

校长先进事迹材料

苏寨小学于瑞霞 校长。为提高教学质量,她带领学校全体领导到兄弟单位考察,借鉴外校的先进管理经验,制定了《教师听课评课制度》、《学生公开评价教师制度》、《教师课外读书制度》等,从各方面把住了教师工作的关键环节,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了基础。她强令全部教师挤出休息日尽快学习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为保证对学校事务决断的科学性,她要求校委会实行每周例会制度,重大事项实行集体决策,增大决策透明度,有效防止了腐败违纪事件的发生。作为一校之长,她坚持每年带一个班的英语课,并保证完成教学任务。同科教师有病有事,她也能把课给担起来。凭着对教育事业的极大热情,她把自己的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了学校工作之中。重视过程管理的辛勤之花必然开出娇人的丰硕之果。

情系教育 务本求实

——记苏寨小学校长于瑞霞

苏寨小学于瑞霞 校长。她以德服人,以廉正下。为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她坚持不断地学习。在为官从政上,她以“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为官”为准绳。凡是不符合规定的开支,她决不签字;学校需要大额购物时,她总是安排几个人同行,自己只起监督作用。她尊重学校党支部的意见,充分发挥党支部的堡垒作用,协助书记做好教职工的思想工作。她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使每个教职员工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为实施好新课程,她主抓教研教改工作,制定了学校科研规划。学校为此加强了计划管理、过程管理、质量管理,落实了队伍保证、奖励机制保证,明确了突出重大课题的研究,实现典型引路、以点带面、辐射各科的教育科研目标。为提高教学质量,博览各科《课程标准》,明确各科重难点,坚持深入课堂,指导教学。

心系学校 情暖师生

——记苏寨小学校长于瑞霞

苏寨小学于瑞霞 校长。作为学校校长,她从抓学生的组织纪律、诚信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入手,充分发挥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积极性。对违纪的学生,不是简单地处理了事,而是及时找他们谈话,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帮助学生认识错误。她带头将两名学生作为她的转化对象,经常与她们沟通、谈心。一年过去了,这两名学生学习、思想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变。作为学校校长,教职工的大事小事她都管。谁生病了,谁家有事,只要她知道了,都会去帮忙。为创建“平安学校”,她坚持常查常看,不留死角。在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中,她认为每个党员能否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是党支部能否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基础。为此,她首先从党员教育入手,认真制定学校工作计划,定期开展学习教育。她亲自带领员工制作宣传栏、评比台和校务公开栏,积极组织开展各类竞赛,使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形成了积极向上的良好局面,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思想和组织基础。

敬业乐群 无私奉献 ——记苏寨小学校长于瑞霞

苏寨小学于瑞霞 校长。参加工作以来,在工作中,踏实肯干、兢兢业业、深入钻研,学习新理念、新教法,教研成绩突出,教学效果好,曾先后被评为优秀工作者、优秀班主任。她几十年如一日,早出晚归,经常利用业余时间为学生辅导功课,做后进生的思想转化工作,对家庭条件差的学生经常家访,并在经济和生活上对贫困生进行关爱,解决了孩子们的后顾之忧。还有一些成绩不好的孩子在于校长的培养和教育下有了很大的提高。她工作起来干脆利索,做事力求完美,有条不紊,善始善终,从教多年来,她所教的学生均在优秀,培优辅差工作出色,每学年都有3-4名后进生转为合格学生。于校长在成绩面前不满足,教学上不断总结经验,利用业余时间做好传帮带工作,以老带新。几年来,她先后把青年教师跟踪听课,指导备课上课,使这些教师得到了很快的成长。

爱岗敬业 默默奉献 ——记苏寨小学校长于瑞霞

苏寨小学于瑞霞 校长。从教多年来,深入钻研,不断学习,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教学当中,深受学生和家长的好评。在教育和教学当中,她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分析学生的心理状态,掌握学生的家庭背景,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教育。由于她所带的班级父母离异的孩子较多,她就深入了解,关心和爱护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积极交谈,从思想上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学习上耐心帮助,生活上关怀体贴。她还经常拿钱给那些忘记带午饭的孩子买饭,并且她每次开药的时候都特意多买一些常用药放在讲桌上以备应急。久而久之,师生之间已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有一天,她班的一位女同学的家长来校给孩子送伞时,激动地对他说:“我女儿在家常说你好,你不轻视我们这些父母离异的孩子,孩子交给你我放心。”还有一个女生父母因性格不合而离了婚,孩子的母亲在办完离婚手续之后立即来到学校,含着眼泪对他说:“于老师,孩子交给你了,老师胜过父母,请多照顾。”一个刚刚办完离婚手续的母亲第一个要嘱咐的不是和孩子一起生活的父亲和奶奶,而是孩子的班主任老师,可见她这个老师在学生家长的心目中占有多么重要的地位,工作做得多么的优秀呀!

孜孜耕耘 播种希望 ——记苏寨小学校长于瑞霞

最美校长事迹材料 篇10

人活着必须有追求,必须乐于奉献,不论是作为普通教师还是管理者,赵玉磊都深爱着教育事业,在这方沃土他勤奋耕耘了十六年,从教师、班主任、中层、分管校长、校长,不管干哪一项具体工作,他都尽心尽力做到最好,这一切,都是为了当初无怨无悔的选择,为了当地至亲至爱的乡亲。

真抓实干 爱学校如家

20XX年起,赵玉磊担任学校副校长,负责学校后勤管理工作,正好赶上全区学校标准化建设与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创建,这一路走来,艰辛、汗水、泪水、喜悦时刻相伴。四年内,学校粉刷了墙面,修建了综合楼,铺设了水泥路面、道板,新建了篮球场、排球场,整理了操场、花坛,新建了塑胶操场。无论严寒酷暑、刮风下雨,还是正常上班、节假日,在工地上总能见到他的身影。特别是20建综合楼和20建塑胶操场期间,赵玉磊牺牲了两个暑假和所有的双休日,全程跟踪监督施工质量,同施工人员一起测量,一起把关,目的是确保每项工程都能保质保量。他说:回头想想,感觉确实对不起老婆孩子,根本没有时间照顾家里,内心有愧;可是看到学校面貌一天天在变化,在大家努力下,发展日新月异,内心真是感到无比自豪与骄傲;人生在世,还有什么比干成几件实事能更有价值?在抓好工程建设的同时,他带领后勤人员勤俭节约,钻研技术,改进措施,搞好日常维修,做到了吃苦在前。大到校舍房屋、门窗桌椅、教学仪器设备、供电供水,小到门锁抽屉,撮子拖把,他总是不厌其烦,诚恳服务。由于维修人员少,他通常都是亲自上阵,能自己修的坚决自己修,力所能及解决师生燃眉之急。因为他坚信:爱一行干一行,会挑挑拣拣;干一行爱一行,才能踏踏实实。几年下来,后勤工作为学校节省了大量资金。经过全校师生共同努力,学校各项工作更加突出,在全区广受好评。

追求卓越 把学校带好

在追求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先进的教育思想是学校办学的灵魂,也是学校办学成功的关键。20XX年8月,赵玉磊担任学校校长,他深感身上的压力和重担,丝毫不敢懈怠,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结合实际提出了把“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作为办学理念。基于这种指导思想,他以质量为目标,从细节入手,以活动为抓手,努力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他主动深入到学科组、级部,与教师拉家常,谈工作、解决困难、处理矛盾、协调关系。在探索学校前进发展的过程中,赵玉磊深知学校特色建设的重要性。为此,他带领学校教师走特色发展之路,精心组织社团活动,开展学校排球联赛,学校排球队在历次举行的市排球联赛中均获得第一名,并代表泰安市参加省联赛获得第六名;摔跤队也一直在全市名列前茅;学校被授予山东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教学质量是一所学校的生命线,更是社会和家长衡量学校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尺。赵玉磊与全校教职工坚持抓教学质量不动摇,学校教育教学成绩稳步提高,连续三年位居全区前六名,学校被评为山东省健康教育示范校,泰安市文明单位,连续三年被评为泰安市课程与教学工作先进单位。

不忘初心 守教学一线

上一篇:关于城投公司2021年改革转型后运行与发展思考下一篇:非营利组织的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