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教学生(共12篇)
特教学生 篇1
高职特教班学生 (聋哑生) 也要进行《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概论》课的教学, 这两门课的教学侧重于理论阐述, 在教学过程中会遇到不少困难。如果按正常班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学生有可能“听不懂” (手语也很难直译, 让学生理解) 。应如何开展特教班的理论课教学, 让这些特殊学生接受、理解并树立理论观念, 化为内心信念, 值得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形成有效的教学方法, 让政治思想理论课也成为特教班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
一、特教班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点
要上好课, 首先要了解被教学对象的特点, 包括了解被教学对象在学习这门课程方面生理、心理、知识结构及文化背景等特点。针对其特点, 采取适合的教学方法, 做到因材施教, 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经过特教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践, 我们认为特教班学生在理论课学习方面有如下特点:
1.有好奇心。
正常班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有厌烦情绪, 认为是不重要的附设课 (常被说成“副科”) , 是一种说教。相反, 特教班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有一种期待, 有一种好奇心。这是特教班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大优势。教师在授课中要时时注意这一特点, 并利用它引导学生去探索, 保持好奇心, 引导求知欲望, 产生学习兴趣。要求教师课程设计时, 每节课都要给出一个新奇点, 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2.求知欲强。
虽然特教班学生生理上有残障, 但内心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更加强烈。学生善于提问、思考, 虽然提出的问题比较浅显、幼稚、有时还有点可笑, 但教师必须认真对待, 设法解答, 保持学生旺盛的学习动力。
3.有很强的自尊心。
特教班学生非常在乎教师的态度, 教师的表扬对他们的学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当他们有进步、有良好表现时, 教师应及时表扬。不能吝啬对特教班学生的称赞、表扬, 相反, 当你要批评他们时, 一定要有实据, 且注意方式方法。
4.知识结构欠缺。
由于聋哑, 缺少了接受知识的听闻重要器官。相比正常学生而言, 他们的历史知识、社会知识、文学知识等都有欠缺。如岳飞、诸葛亮、李白、杜甫、林则徐等赫赫有名的历史人物, 有的特教班学生还不知道他们是谁。因为他们难以从平时的交谈、听故事, 听广播, 看电视等这些最基本的渠道获得知识。因此, 他们不知道正常学生认为最基本的常识时, 就不足为奇了, 教师绝不可以此而贬低、讥笑他们。
5.不善于抽象思维。
因为语言障碍, 特教班学生较擅长感官技能、模仿性的学习行为, 不善于抽象思维。如何将抽象的概念变为可以具体理解的东西是教学的又一难点。用概念去阐述概念, 对正常班学生是容易的, 但对于特教班学生就行不通。比如:什么是信念?如果教师用意志、信仰、志向等来解释, 特教班学生是无法获得对信念的理解的。因为在用这些概念来阐述时, 这些概念本身他们也不理解。用不理解的概念去解释不理解的概念, 结果肯定是更加不理解。有的常见术语, 如价值观、民事行为能力、新民主主义等等, 对他们来说却是全新的概念, 而且是难以用几句话讲明白的概念。这给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增加了相当的难度。
6.理论表达能力差。
他们有对客观具体事物的描述能力, 但要进行理论的表述比较困难, 作业和考试要求应根据这一特点来设计。尽可能地少出或不出纯理论的表述题, 否则难以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 达不到教学效果和教学要求。
7.手语表述有难度。
口述与手语之间的转换带来了学生对理论学习的难度。特教班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 教师仅仅靠嘴讲是行不通的, 须配合手语。一个口述教师, 一个手语教师。口述的内容经过手语转换, 理论的原汁就可能变样。因为在手语手册中, 有许多的理论概念没有相应的手语。手语易于日常生活事务和行为的表述, 手语对理论的表述受到很大的限制。手语教授理论的难度大, 学生看手语比划理论观点有时也如坠云雾, 不知其意。因此, 口述教师和手语教师要课前做好沟通, 共同备课, 达成一致, 才能让学生“听”懂理论、理解理论。
二、教材处理、特殊课件
目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是统编教材, 适合普通学生使用。该教材结构严谨、内容丰富、理论体系完整、全面。在特教班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如果也按教材要求和进度来安排教学是不合适的, 时间上来不及, 内容上不合适。教师应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以及特教班学生的学习特点, 对教材进行相应的处理, 并制作特殊课件。
(一) 特教班的教材处理要注意如下几点:
1.保持原教材的基本结构和基本观点。
国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有统一的要求, 这是原则。因此我们根据特教班的特点所做的仅仅是教材处理, 而不是重新编写。基本的框架、核心的观点、核心的价值观不能改变, 以确保党的政策、方针和国家倡导的主流意识、核心价值观得以宣传贯彻。
2.教材处理要注意抓住最主要的地方, 并将它具体化。
教材的基本点和核心内容应当突出。教师可以将教材内容转化为应掌握的素质项目, 并采用现实的项目载体进行项目化教学, 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达到对理论的理解和掌握。例如:“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一节内容, 在特教班的教学过程就处理为:做一个怎样的公民?做一个怎样受欢迎的人?我该怎样做?问题由到点, 一个比一个更具体, 最后形成可践行的项目, 学生可以通过做, 通过看, 由感性到理性, 有具体到抽象, 上升到理论高度。还可以通过情景教育来完成教学任务, 如设计在食堂、在宿舍、在公交车等情景来说明什么是对, 什么是错的, 我们应该怎么做, 坚持什么样的观念等等。将理论变具体, 再由具体到理论, 学生才真正理解了本节内容。如果未对教材做这种转化处理, 只是对一般的规范、概念、观点进行理论阐述, 是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的。
3.简化教材内容。
现有的教材内容丰富, 体系完整。但要原原本本地、不加简化地将所有内容都向特教班学生灌输, 是一厢情愿、不切实际的。因此, 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教材中可以省略的部分, 可以简化的内容。教师不应将教材越教越厚, 内容越教越杂, 而应消厚变薄, 去繁就简, 让学生能够取得提纲携领, 举一反三的效果。如:“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一章, 对于特教班学生来说, 最主要的是要把握好祖国应当统一观念和台湾是中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等问题。“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的来源、探索、意义等等可以省略。俗话说:“欲速则不达”, 对于特教班学生来说, “欲多则不达”。
4.深化理论观点。
简化是特教班思政理论课教学的必要环节, 深化理论观点则是特教班思政理论课教学的重中之重。教材内容的简化目的是让特教班学更深的理解要灌输的理论观点, 真正让正确的观念进学生头脑。作为思政理论课教师, 将教材内容向学生讲述一遍, 不等于完成教学任务, 让学生理解、接受你的观点, 产生思想转化, 才是本门课的教学目的。从特教班的特点来说, 在课内要完整的阐述教材内容, 并让其理解、接受是不现实的, 既然如此, 教师就应当就核心理论观点进行深化教学, 讲精, 讲透, 搞清, 搞懂, 遵循不求多, 但求解的原则。
(二) 特教班的课件应当不同于普通班, 要做到以下三个特别:
1.特别鲜明。
聋哑特教班学生视觉敏锐, 要强调课件的视觉效果。突出艺术性, 文字不能太多, 更不能太抽象化。以构图为主, 刺激视神经, 产生兴奋, 引导注意力。
2.特别生动。
可以大量采用实景、卡通图片、动画等等。这是将抽象理论转化为生动事实的有效手段。如:“改革开放意义”的教学内容, 用一段纪录片来代替教师的口头表述, 效果要好得多。教师要多收集录像资料, 以生动的影像代替口述。做到少讲, 甚至不讲, 这是提高特教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
3.特别设问。
特教班的课件要注意给他们留下问题, 让他们思考。可以用卡通、漫画的方式, 然后针对教学内容提出问题, 让他们自己思考, 然后要求回答 (写出或画出答案) 。如:一张视父母口袋有多少钱而决定嫁或娶的漫画。教师先不要评论, 只提出问题, 让学生自己回答, 再针对不同的回答进行评论, 评论时融入正确的观点, 然后再归结为如何正确对待恋爱、婚姻的问题。这符合特教班学生的思维习惯, 能收到良好的授课效果。
对教材和课件的正确处理, 是教好特教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备之功。
三、特教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注意点和考核方式的改进
通过在福州职业技术学院特教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践, 我们感悟到:特教班教学有异于普通班, 在教学过程中要站在特教的角度设计教学方式, 在常人看来极其简单、平常的问题, 在特教班上可能是特难的问题, 教师要善于观察, 寻找差异点, 并予以特别的注意, 采用适应特教班学生的特点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效果。
1.用眼看、用心想。
知识传授最基本的方式就是听和讲, 聋哑特教班学生恰恰是缺失听讲能力, 按传统的教学方法来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任务就显得困难重重。特教班教学, 在教学方法上要着重发挥学生的视觉优势, 多看, 多观察, 多体验。可以用表演、实地观察、情景展示等方式进行教学, 比如:诚信教育, 可以设计一个短剧, 让学生充当演员进行表演, 然后让学生自己来评说 (用文字来表述) 。学生不仅喜欢这种方式, 而且很快就理解了诚信的重要性。再比如:文明行为教育, 我们不先讲文明行为准则、规范, 而是带领学生去观察校园、公交车站, 将所有不良行为进行记录。要求每个学生写出观察的情形, 并让学生自己评述所看到的情况, 教师进行归纳、点评, 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何谓文明, 如何表现文明行为。
通过视觉, 特教班学生的感触才深刻, 再引导他们思考, 总结, 从实践上升为理论, 达到实施理论观点教学的目的。
2.由近到远、以小见大。
对理论概念、观点和原理的理解要运用抽象思维, 而抽象思维必须借助能表达一般, 共性特征和属性的语言所组成的概念和范畴, 即采用一组概念和范畴来阐述, 解释另一组概念和范畴, 这对于特教班学生来是有相当大的困难的。比如:市场经济不是唯利是图的经济, 这个命题对于普通班学生的理解是容易的, 但对于特教班学生来说却不容易懂。因为市场经济这个概念, 对他们来说就理解不了。唯利是图这个平常运用较多的成语, 通过测试, 也没有几个学生能正确地回答出来。这个命题摆在聋哑学生面前, 怎么理解?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只好从钱开始讲, 钱是他们最常见, 最常用之物, 钱可以用来做什么?怎么才能赚到钱?毕业后开办公司怎么赚钱?骗人可能赚一时的钱, 能长期赚钱吗?逐步深入, 导出市场经济要遵守的规则。再如:国家安全意识, 这关系到国家利益, 也关系着个人利益, 对于特教班学生来说, 不应该只在国家层面上来谈国家安全的重要性, 可以从小的事例来切入, 引发大事件, 导致国家利益受损, 再说明提高国家安全意识, 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性。由小到大, 让学生理解国家安全内涵及其重要性。
3.引用名人名句, 不如采用实例。
在教学过程中, 为了说明某一个问题, 教师喜欢引用俗语、名人名言、诗词歌赋、歇后语等等。对于特教班学生来说, 这些话语本身就比较陌生、难懂、甚至不知所云。如:和尚打伞——无法无天。接连问了五名学生, 没有一个人知道它的含义, 征询全班同学的意见, 无一人能回答。让他们写出自己的理解, 有的写:和尚把伞打坏了, 没办法遮天;有的写:和尚生气了, 就把伞拿来打;还有的写:和尚打坏了别人的伞, 没法交代等等。答案五花八门, 没有一个学生答对。再如:为了说明贫富不均、两极分化, 教师常引用杜甫诗句“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对普通班学生说, 这诗句早已烂熟于心, 不必解释, 而对特教班学生来说, 这诗句就不好理解了, 特教班学生写的答案是:酒肉不鲜了有毒, 把人给毒死了, 或是酒肉变质了, 吃了以后生病加上天寒人就死在路上, 或是肉臭了, 剩下骨头丢在路上被冻住了。这么有名的诗句, 这么浅显易懂的道理, 在特教班学生的脑子里竟然没有任何的认知。这不能完全责怪他们无知, 而是由他们获识的缺陷导致的, 他们平时没有“听说”过, 因此难以理解这些名言、诗句。教师在讲解理论观点时, 引用具体的, 他们熟悉的, 感知得到的事例来说明, 教学效果要好于引用名人名言。
针对特教班的特点, 考核方式也应改进。概念性的、理论性的题, 比如辨析题、论述题, 对特教班来说是不宜采用的, 可以采用大量案例题、理解题以及说题。让他们写出自己的理解。比如:一位父亲给大学生儿子的信。在信中, 父亲表达了自己尽最大的努力赚钱, 母亲舍不得花钱看病, 省下钱寄给儿子。儿子总是不停地向父母要钱, 攀比同学上歌厅玩, 写给父亲的信只有几行字就是要钱, 写给父亲单位一个女孩的信总是厚厚的一周一封。父亲看到熟悉的笔迹, 又不能拆开看, 心情难过。本题让学生读信后, 以儿子或女儿的名义回信 (结合学习过的伦理知识写) 。这道题学生答的好, 几乎得满分。而另一道题:为什么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学生答不出来, 几乎全军覆没。这说明纯理论的论述、概念的阐述, 对于特教班学生来说是相当困难的。
经过特教班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践, 我们体会到, 只有明确目的, 细心体察, 掌握特点, 重构教材, 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 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否则特教班的思政理论课的教学难以获得成功。
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必修课, 高职特教班学生也要求教授思想政治理论课, 加强思想品德修养, 坚定政治信念,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特教班学生因身体缺陷 (聋哑) , 在学习理论知识方面必然受到限制, 教师应当根据特教班学生生理条件及学习特点, 对教材进行处理, 采用特别的课件, 改进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 才能取得特教班思想政治理论课预期的教学效果, 达到教学目的和要求。
关键词:学习特点,教材处理,教学方法,考核方式
参考文献
[1]钱旭升.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现状的资料分析[J].中国特殊教育, 2008, (08) .
[2]方俊明.感官残疾人认知特点的系列实验报告[J].中国特殊教育, 2001, (01) .
[3]朴永馨.试论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和普及[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86, (02) .
[4]韩梅.对特殊教育学科教学论改革的思考[J].南京特教学院学报, 2009, (04) .
[5]陶青.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合流、反思、批判与重建[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8, (13) .
特教学生 篇2
日照市特殊教育学校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于4月26日举办主题为《直面挫折,奋勇向前》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针对个别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遭遇困难与挫折出现不良情绪的现象,日照市特殊教育学校分两次在听障学生、视障学生中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讲座以屡败屡战的发明家爱迪生、历经磨难的美国前总统林肯、敢于挑战命运的物理学家霍金的事迹为例,教育学生正确看待人生中的困难与挫折,激励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把挫折视作前进的动力,直面挫折,奋勇向前……
活动期间,图文并茂的课件,有理有据的演说,博得学生的阵阵掌声。学生纷纷举起拳头为自己、为同学加油,表示一定与困难、挫折做斗争,做生活的强者。
特教学生 篇3
关键词:德育生活化;德育生活化教学;特教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4-0220-100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4.00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培智学校课程设置实验方案都提出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道德源于生活,德育更离不开生活。德育生活化是指把德育与生活密切结合,在生活中引导学生过有道德、值得过的生活。德育生活化教学是指从学生现实生活出发,将道德内容与学生丰富生动的生活经验紧密相连,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发现、思考和解决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使其学会生活,热爱生活,建构有道德的生活。它能激发特教学生(身患智残或肢残或多重残疾)的学习兴趣,对提高德育实效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
一、德育生活化教学内容
(一)充分利用教材资源
教材是我们对学生实施德育的重要依据。但在教学中,应结合学情,如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原有的知识水平、已有的生活经验等,对教材中的内容做适当的调整和整编,实现内容与学生经验的对接,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乐于参与到德育教学中。例如,在学习培智教材第五册《懂礼貌》一课时,教师除了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素材,让学生真实感受在特教区、生活区要注意礼貌行为,别人工作、休息不打扰外,还把内容拓展到医院、康复区、餐厅等场所,让学生体验和感悟使用礼貌用语和表现礼貌行为的重要性。
(二)挖掘生活中的德育资源
生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道德素材。教师需要多关注学生在生活中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所感所惑,从中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作为德育内容或课程的生长点。例如,针对特教学生时间观念淡薄的现象,教师设计出《做时间的主人》德育教学活动,让学生回忆在生活中有哪些不守时、浪费时间的现象,并分析因此而带来的不良影响,使学生意识到守时、珍惜时间的重要意义。课后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评比“时间小主人”。德育生活化教学还应与节庆教育、主题活动、校外实践活动紧密结合,把生活化的思想渗透其中,发挥这些活动的德育功能。
二、德育生活化教学途径
(一)加强学校与家庭的合作,家校共育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德育生活化教学的效果同样取决于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是否一致和同步。家校共育是达到这一效果的有效途径。对于特教学生而言,他们的教育生活和家庭生活都在福利机构内部完成。特教老师和生活老师是同事关系,便于沟通与交流,两者合作方便实现家校共育。在实施德育生活化教学时,特教老师会把取材于生活的教学内容引入课堂,也会将德育课堂从教室拓展到日常生活中,和生活老师一道担负起对学生实施生活德育的任务。
(二)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社校共育
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思想,认为教育必须摆脱狭隘的学校,把整个社会生活开放给学生,追求的是学校生活的社会化。德育不应局限于学校,而要面向生活、面向社会,形成一种开放型德育,引导学生走进现实社会的这个“活教材”,接触和了解社会生活,思考、提出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福利机构特教学生大都身患残疾,与外界社会接触少。为了让学生了解外面的世界,也为其将来能回归主流社会做准备,教师每学期都组织学生出院开阔视野,向社会、大自然学习。
三、德育生活化教学方法
(一)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通过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体而形象的场景,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激活学生思维,实现积极建构性学习的方法。它寓德育于情境之中,通过情境来感化和熏陶学生对学生品德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这正是德育生活化教学欲追求的效果。福利机构一般都设有情景教室,帮助残障儿童参与康复训练、了解社会等。德育生活化教学正好可利用这一便利条件。
(二)实际锻炼法
实际锻炼法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一定的实践活动以培养他们良好品行的方法。通过实际锻炼,可以加深道德认识,丰富道德体验,锻炼道德意志,形成道德行为习惯。例如,在学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一课时,特教老师和生活老师合作,把学生组织到生活区班内,让学生根据教师要求,整理自己衣物,清扫室内卫生。之后要求每位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教师结合学生的体会引导他们发现劳动之美以及自身的价值和潜能,增强学生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的信心。
四、德育生活化教学评价
(一)树立发展性评价观
发展性评价体现了新课程评价的最新思想。它针对以分等为目的的终结性评价的弊端而提出,考虑过去,重视现在,着眼于未来,注重过程的评价,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关注个体差异,重视学生本人在评价中的作用,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实施德育生活化教学,要求将发展性评价与学生的生活融为一体,对各生活领域学生的品德发展进行动态的过程性追踪,在平等、对话、协商的条件下,通过多元评价促进学生品德在原有水平上发展。
(二)运用成长档案袋评价法
具体操作中,我们为每位特教学生建立成长档案袋,收集学生在德育生活中的各种文字、实物、行为资料,鼓励学生自评、互评,联络生活教师、专家及社会爱心人士参与评价,真实、具体、全面、深入地记录学生品德发展的过程,描述个体品德发展的独特性和差异性,激励和引导学生发展自我、完善自我,过有道德、值得过的生活。
参考文献:
[1] 鲁洁.德育课程的生活论转向——小学德育课程在观念上的转
变[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5(3).
[2] 陈光全.德育教学要实现九大转变——关于德育教学生活化的
探索[J].中国教育学刊,2003(7).
特教学生 篇4
自我决定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Deci Edward L.和Ryan Richard M.等人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种关于人类自我决定行为的动机过程理论。自我决定就是一种关于经验选择的潜能, 是在充分认识个人需要和环境信息的基础上, 个体对行动所做出的自由的选择。自我决定的潜能可以引导人们从事感兴趣的、有益于能力发展的行为, 这种对自我决定的追求就构成了人类行为的内部动机。
根据Vallerand (1997) 内部动机划分类型了解刺激型 (IM-Knowledge) 取得成就型 (IM-Achievement) 及体验刺激型 (IM-Stimulation) , 针对辽宁特殊教育职业学院针灸推拿专业2009级、2010级、2011级共计74名学生的学习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97%的学生没有体验刺激型动机, 不认为英语是一种美丽的语言, 因此在听或者说英语时感到很愉快;回答英语课上表现良好会感到很高兴的学生仅占14%, 仅有14%取得成就型学习动机学生认为学习外语的目的是为了将来好找工作, 计划出国工作;86%学生认为盲人按摩在国内就业情况很好。34%学生具有了解刺激型学习动机, 如:喜欢了解说英语的国家的人们的生活方式, 66%学生对英语学习感觉一般, 无所谓喜欢不喜欢。随同做了英语基础调查, 结果24%学生因为视力残疾英语基础为零, 50%学生只有中学二年级英语水平, 26%学生仅达到国家高中一年级英语水平, 差别很大。
2 应对策略
2.1 教学内容对接职业标准,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职业院校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 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英语的能力。调查结果显示特教院校视障学生英语水平普遍较低, 差别过大, 现行的高职高专英语教材不论从内容的难易程度、范围的宽广度及与未来就业的需求方面都不适合特教职业院校针灸推拿专业的学生学习, 学生感到难度大, 无趣, 不想学, 缺乏任何学习英语动机。教师在备课时要针对性的对授课内容进行创新, 突出交际性原则、实用性原则;降低难度, 让学生易于接受, 产生兴趣。比如, 开始时将一些简单的日常会话融入到按摩工作中, “A:I am glad to be of service to you.”“B:Thank you, it is my back, it is very painful.”
课堂上渗透东西方在日常交际、短语成语以及谚语方面的差异, 让学生在学习中去领会他们之间的异曲同工之美。每逢一些英语国家的节假日或发生一些重大事件时, 及时将相关的英语文化背景补充到教学内容固定模块“文化角”。高职学生始终是多元化流行的粉丝, 及时将社会上流行的英语流行语交给他们, 例如:“HIGH”, “HOLD住”的英语含义及引申,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2.2 调整英语授课模式, 倡导任务驱动
由于职业学校盲生的英语基础水平差异特别大, 有的甚至无任何基础, 因此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更应该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经过几年的英语教学实践, 笔者摸索出了一种“统一授课—分组练习—个别辅导—结对子”的教学结构模式。通过统一授课可以使学生在同一时间内接受相同难度的知识, 达到大致相同的水平针对视力残疾学生的实际情况, 采用恰当的课堂教学模式, 以求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是每一个盲生英语教师必须思考和实践的问题。
“任务型”教学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强调“做中学”的语言教学法。进入21世纪后, 这种“用语言做事”的教学理念逐渐引入我国的英语课堂教学, “任务型”教学成为我国外语教学改革的一个走向。新课授课前给学生布置一个预习任务, 学生合作完成, 借助网络、图书多种手段完成任务, 在完成的过程中不但对基础知识有了一个很好的巩固, 对新知识做好了学习准备。课堂上, 根究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教学任务, 通过任务的完成不仅激发了英语学习情趣, 掌握了知识与技能, 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提升了视障残疾学生的自信心。
2.3 模拟工作情景, 创设英语学习环境
把“工作情景”引入课堂是职业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 我们教师在教学中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到情景中去, 给学生模拟一些在未来实际工作任务让他们各自完成, 那么情况就会大不相同, 不仅课堂内容丰富了, 而且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了。教学中采用角色模拟表演的形式, 完成教学任务。3~4人一组, 分别扮演按摩师、患者及按摩店老板, 将学习任务融入到工作情景中, 实践体验美国式按摩师的工作情景及与患者的英语交流。
2.4 个别化教学, 考核标准差别化
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 英语基础水平, 确定不同等级的教学目标及考核形式和标准。例如, 2008级针推班24人, 零基础3人, 仅会字母和个别词汇5人, 中学基础12人, 高中基础4人, 同时会盲文英语仅5人。根据这些特点笔者制定了5套不同教学方案, 上课课时有限, 无法完成教学, 英此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以教师-学生, 优生-差生结对子的形式完成了基础恶补、知识巩固, 结果仅一个学期72课时的时间, 每个学生都达到了计划的学习目标。针对个别后天致盲, 没学过盲文英语的学生, 考核形式主要采用口语考试形式, 重点考核听说能力。
3 结语
“做中学, 学中做”积极调动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调整教学内容, 融入更多岗位需求知识与技能, 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重新燃起学习英语的热情, 改变学习现状, 提高学习效果, 实现针灸推拿专业盲人高层次、高收入就业。
参考文献
[1]Brophy, J.著.激发学习动机[M].陆如怡, 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特教教师个人总结 篇5
本人自任现职以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高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讲话,铭记 “八荣八耻”,不断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个人的思想政治素养不断得到提升。
在教学工作中,我刻苦钻研教材教法,利用教研和课余时间不断学习《中国特殊教育》、《山东特教》、《现代特殊教育》等特教理论知识,为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有了理论指导教学,结合教学实践,本人撰写的论文《强化语感训练 提高语言素养》在学习方法报上发表。观点得到一致肯定。在长期特教教学从教过程当中,我不拘泥于教材的束缚,不断推陈出新,贯彻落实新课改理念,不作秀不搞形式主义,在县教育局组织的多次讲课比赛活动中,成绩显著。由于在特教数学教学领域热衷于教育创新实践,大胆借鉴普校先进教学理念,并将之融会贯通,创造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数学“探究式”学习模式,加大了聋童在学习中的动手实践力度,符合聋生生理缺陷造成的学习特点,受到了市县特教专家老师们的一致好评,并于2006年5月份在“临沂市特教教师优质课评选”活动中,获得一等奖。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生活方面我对学生悉心照顾,关心他们的成长,学习方面我对他们严格要求,长抓不懈地努力使得我们班有着严肃认真的学风,还有着团结上进的班风,我们班多次被
评为校优秀班级,本人也先后多次获得校优秀班主任、校优秀教师的称号。
求索特教之路 篇6
一、教师保教法
在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特教学校采取教师保教的方法,即一名教师包教2~4名学生。要教会智障儿童一个动作、一个字、一句话需要用一个月、两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学校在教学方法上则采取“医教结合、综合康复”、“小步子,多循环”、“分层教学,个别指导”等多种形式。教师们在课余时间还要对自己保教的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强化训练,不停地教、反复地教,久而久之就会取得“百炼成钢”的效果。在期末的保教教师工作评比中,教师们都会如数家珍般地述说自己保教孩子的进步历程。如,教蒋同学,先天智障,在教师保教的方法下,由一个“傻”孩子成长为有爱心并对工作尽职尽责的大安市建设银行员工。他说:父母给了我生命,我要尽到孝心;老师教会我生活,我要自食其力活好。正是这样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教学和康复训练,使学校的智障儿童教育工作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普特融合法
由于大安市特殊教育学校与慧阳小学同处一个校园,学校利用这个优势,充分发挥普通学生和特殊学生并存的优势,积极开设融合教育的训练科目,引导普通学生自愿与智障儿童结对子、做朋友,他们同欢、同乐、同游戏,让智障的孩子能接触到更多的新事物,也能抬起头来做人。如今,特教学校的60名特殊儿童都有了自己的好朋友,通过潜移默化的学习和影响,使智障儿童克服心理障碍,消除自卑心理,树立学习康复的信心,提高交往能力。
三、家校共育法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学校紧紧抓住智障儿童的家长这支队伍,学校每学期召开两次家长会,一年召开四次家长会。学校和班主任向家长详细汇报学生的在校情况,并提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布置下一步的重点培养工作,激活家长的教育意识,使家长坚定教育信心,懂得教育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学校还制定家长联系制度等措施,实施家校共育,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丁同学,中度智障。如今他已从学校毕业,成为了一名石油机械厂的工人,在家里他也被左邻右舍公认为大孝子。
四、动态管理法
我们为每个学生建立了一份个人档案,包括学籍、成长记录、家访记录、阶段测试、体检记录等,跟踪记录学生智力、身体等方面的发展情况,以便综合分析学生的成长状况。制定分类或个别教学和训练计划,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身特点的教育,促进学生的康复转化。同时每学年组织一次对学生的综合测试,依据每个学生的成长情况,调整学生就读班级。即重度班学生可转化为中度班学生,中度班学生可转化为轻度班学生,轻度班学生可插入相应的普通班随班学习,随班就读学生可转化为普通学生。
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虽取得了点滴的进步,但以后的路还很漫长,特教人将上下而求索。
论特教学校数学课堂教学 篇7
一、精心导人,温故知新
听力、语言障碍导致聋生接受新知识困难,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复习导入法,通过对已学知识的复习和巩固,引导学生进入到新知识的教学中,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把复习内容和所要学习的新知识建立起必要联系。例如,教学3/7+2/7时,可以先引导学生复习分数加法的意义,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进而说明它们的分数单位相同,可以把3个1/7和2个1/7直接加起来,是5个1/7,也就是5/7。
二、创设情境,激发生疑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师问生答,思路是在教师限定的框架内,学生处于被动状态,课堂不能体现学生主动性。久而久之,许多学生不仅不会思考,而且也缺乏主动思考的积极性,普遍缺乏问题意识,提不出问题来。因此,教师要善于创设环境,可采用讲故事、猜谜语、比赛、游戏等形式,让学生在教师所提供的情境中,积极思维,激起他们寻根问底的心理趋向,形成悬念,并自发产生探索、思考、讨论和解决问题的求知欲望。如教学“分数大小的比较”时,可采用讲故事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老师给同学分糖块,分给小红1/3,分给小明2/6,问同学们老师这样分公平吗?”激起他们心中的疑团:给小红的份数少,是否得少了呢?让学生带着疑问,去学习“分数大小的比较”。
三、创设环境,体验成功
(1)借助语言环境,减缓知识梯度。数学概念是比较抽象的,聋生难以理解。因此,教师应善于利用风趣形象的语言,循序渐进地去突破,从而减缓知识的深度和坡度。如讲解“循环小数”时,教师可采用谈话教学法,告诉学生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到了第二年又会出现,这样按一定顺序不断重复出现叫循环。然后提出问题:循环小数是否也有这样的规律呢?从而展示例题,从动笔过程中慨括出循环小数的概念。
(2)借助教具演示,激发学习兴趣。聋生的自身缺陷,导致他们认知事物较为肤浅,抽象思维总是停留在较低的水平。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寓于生动鲜明的形象,容易激发他们强烈的学习兴趣。如讲8加几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水里有8只鸭子,又游来2只,通过动态图式,直观易懂,使他们更快更牢固地接受新知识。
浅谈特教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 篇8
一、增强仁爱之心
教师要对学生倾注所有的爱, 特教教师尤其如此, 因为我们面对的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 是花园里的“残苗”, 更需要我们用百倍的耐心去培育他们。
(1) 要有一颗献身特教的事业心。普通学校教师辛勤的耕耘可以换来桃李满天下的丰硕成果, 而特教教师即使倾注一生的心血也许不能让学生清晰地说话, 不能让他们的心智提高到正常水平。由此很多教师产生过职业懈怠, 但孩子童真的笑脸、家长的期待、社会的关注要求特教教师要切实增强特教工作的自觉性, 树立爱岗敬业、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意识, 始终用“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的理念来鞭策自己, 甘愿献出那颗特殊教育的事业心。
(2) 要有一颗对特教事业的责任心。智障教育的最终目标之一是使学生成为适应社会生活的人。教师切不可认为残疾学生是“朽木不可雕也”, 要以实现学生的生存为目标来确定教学内容, 根据学生各自实际制定个体化教学方案, 围绕生活主题编排实用教材, 这是特教教师的责任。
(3) 要有一颗对残疾学生的爱心。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影响, 残疾学生有的耳聋口哑, 有的智力低下, 他们的心灵承受着正常学生无法想象的痛苦, 他们同样需要学习的乐园, 需要快乐和知识, 需要老师的关爱!我们要如陶行知先生说的, “待学生如亲子弟”, 爱他们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微小“闪光点”。
二、不断提升综合能力
“要给学生一杯水, 教师要有一桶水”, 要教好残疾学生, 特教教师更要有“一池水”。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既要做专业人才, 又要做“通才”, 做“杂家”, 切实提高三种能力。
(1) 手语沟通能力。手语作为聋人的第一语言, 是聋人最自然、最喜欢的一种交际工具。然而, 很多教师的口语、手语、手指语使用混乱, 总是以“师者尊严”的姿态面对学生, 以自己习惯的标准手语与聋生沟通, 并且带有强制性地让聋生接受“汉语手势”, 而忽略了手语作为一门视觉语言所具有的独特语法规则, 导致了师生间缺乏针对性、有效性的沟通, 严重影响聋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 特教教师要苦练手语, 彻底解决沟通障碍。
(2) 实施新课程的能力。首先建立适应现代教学要求的教学理念。大力实施“换脑筋”工程, 在读书学习中“换脑”, 在研讨争鸣中“换脑”, 在参观考察中“换脑”, 在具体实践中“换脑”。其次要提高适应新课程教学要求的综合素质。以创建多维互动、开放高效的课堂为中心, 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技能。充分考虑现代信息技术对特教学生的冲击, 根据特殊孩子的不同特点和需求, 提高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能力。不仅要精通本领域的知识, 还要广泛涉猎多学科知识, 更要掌握特殊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 做到因材施教, 因人施育。
(3) 科研能力。科研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 教师要树立“问题”即“课题”的意识, 变“办公室”为“研究室”, 变“教室”为“实验室”, 研究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实现由“教书匠”向“科研型”“专家型”教师转变。
三、在挖掘中彰显潜能
人的潜力是无穷的, 特教老师是这样, 学生也是如此, 要在教学工作中深度挖掘师生潜能。
(1) 在机遇出现时展示潜能。人们常说, 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当代著名教育流派“语文导读法”的构建者钱梦龙正是捕捉两次执教的机遇, 使自己脱颖而出, 跻身于上海市特级教师之列。随着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 对特殊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 也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更给教师提供了显示潜能的机遇。教师要提前进行充分的准备、深厚的积淀, 在机遇到来时展示自身的潜能。
(2) 要在互动教学中挖掘潜能。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的过程, 是师生互相交流、启发、补充的过程。在平时教学中特教教师要关注那一张张稚嫩的脸庞, 俯视你看到的满眼黑色, 平视你看到的满面灿烂, 透视你看到的纯真的心灵。在和残疾学生互动交往中接近学生, 研究学生, 挖掘其潜能。
四、在创新中培养“有用人”
(1) 在教材使用上求创新。教师要“用”教材, 而不是“教”教材。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千差万别, 残疾程度不一, 更需要教师做到活用教材, 重视研究教材内容间的内在联系, 根据学生实际备课, 克服“零起点”教学, 对教材进行再创造、重组、修正或置换, 以适应特教学校不同学生学习的需要。
浅议建立特教教师资格制度 篇9
1 普教和特教不同, 要求建立特教教师资格制度
主要从教育方法、教育目标、教育内容这几方面论述建立特教教师资格制度的原因。
1.1 独特的教育方法, 要求建立特教教师资格制度
特殊教育方法是一个含义广泛的概念, 这里把具体从事特殊教育工作所必须依存的程序叫做特殊教育方法。具体而言包括特殊儿童的鉴别, 特殊儿童的早期干预、特殊儿童的学校教育以及特殊儿童的学校教育和家庭、社会等组织、机构的合作。特殊儿童的鉴别是我们从事特殊教育工作的第一步, 是构成特殊教育方法的首要方法;特殊儿童的早期干预主要是针对特殊儿童所采取的一系列方法和措施的综合;特殊儿童的学校教育作为一种方法主要是就其安置方式而言;特殊教育的其他方法主要就特殊教育必须和其他学科综合, 必须与其他机构结合而言的。这些都是与普教不同的, 这就要求我们有独立的特教教师资格制度。
1.2 教育目标的不同, 要求建立特教教师资格制度
制定教育目标是教学过程的第一步, 特殊教育的目标主要受几个因素的影响。满足社会的需要, 这是与普教相同的;特殊教育还要满足个人的需要, 与普通教育不同之处在于我们的特殊教育倾向于更多的考虑个人的需要;我们的特殊教育还要考虑到能与不能的问题, 特殊儿童由于自身的缺陷, 要求我们的目标必须满足特殊儿童的实际;最主要的不同, 在于我们的特殊教育必须承担起矫正与改变缺陷的教育目的, 我们在教与的过程中必须注意缺陷的补偿与矫正, 提供适当的支持, 扬长避短。
1.3 教育内容的不同, 要求建立特教教师资格制度
从教育目标体系来看, 是先确定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决定教育内容, 特殊教育独特的教育目标, 要求独特的教育内容。在教育内容的制定上, 包括缺陷矫正与改变的需要, 还包括与普教相同的良好品格及健全人格的塑造教学内容的选择上, 与普教不同的在于能用于特殊的生活和实践, 例如生活自理能力、劳动技能, 盲文和手语的掌握、交往技能等;矫正和改变缺陷如语言矫正的训练等;教学内容要研究特殊儿童的发展阶段及每一阶段的特点及需要, 特殊学生的阶段特征与普通学生是不同的。
2 特教教师资格制度的意义
2.1 特殊教师资格制度的建立, 是提高特教教师地位的需要
研究表明社会对特教教师的尊重程度较低、理解程度低, 不理解和不尊重的比重非常高, 还存在着歧视态度, 研究表明社会对特殊教育地位和尊重的不足, 没有意识到其重要性和尊重人权的伟大精神, 也表明饿哦们的特殊教育教师不被理解和尊重, 生存的社会环境有待改善。无论一线的工作者、还是我们特殊孩子的母亲、或是特教的研究者、以及所有接触特教的人都知道, 我们的特殊教育需要教师更多的爱心、耐心还有特教专业知识, 我们的特教教师在本职工作上无私的奉献、辛勤的耕耘, 社会需要特高其社会地位得到应有的重视。
2.2 特教教师资格制度的建立, 是完善现有教师资格制度的需要
研究表明现有的教师资格制度, 已不能满足教育实践发展的要求, 我国现在是特教与普教并存的事实, 就要求我们建立与普教相对应的特教教师资格制度。事实证明, 我们对特殊教育教师具备素质的要求要高于普通教师, 世界许多发达国家对特殊教育教师的选拔已有自己的标准。我们也应该有自己的选拔标准。
2.3 特教教师资格制度的建立, 是特殊教育发展的需要
建立特教教师资格制度, 作为一种职业资格制度, 对教师队伍的建设, 对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建立教师资格制度, 能规范教师队伍, 只有有资格的才可以施教, 没有资格的, 自然淘汰;有利于吸收优秀的教师, 形成优秀的团队;有利于社会对特教教师的尊重。研究表明我国的特殊教育发展中存在问题, 其一就是师资的问题, 提出不能让师资问题阻碍特殊教育发展。因此, 建立特殊教育教师资格制度, 完善提高教师队伍, 是发展特殊教育的需要。
摘要:在这个普教育特教并存的时代, 我国普通教育已建立了明确的教师资格制度, 本文主要通过普教与特教教育目标、教育方法、教育内容方面的不同, 论述建立特教教师资格制度的必要性。
关键词:教师资格,教师资格制度,特教素质
参考文献
[1]刘全礼.特殊教育导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6.
[2]朴永馨.特殊教育[M].吉林教育出版社, 2000.
[3]张双, 等.特殊教育的社会地位[J].中国残疾人, 1997 (7) .
特教学生 篇10
关键词:特教,反思,交流
我永远不会忘记2009年的8月31日那一天, 我正在班里等着初一新生来找我报名, 一位家长走过来低声
的语调要高低起伏、抑扬顿挫、有节奏感, 使其与知识深度和学生生理心理状态相适应。教师对语调的应用很影响课堂氛围, 同样一句话, 因其声音的抑扬顿挫就会有大不相同的效果。
二、语言的凝练性
凝炼性是指历史教师的课堂语言言简意赅, 直取主旨。恩格斯曾经说过:“言简意赅的句子, 一经了解就能牢牢记住, 变成口号, 而这是冗长的论述绝对做不到的。”历史教学内容的时间横跨上下几千年, 所涉及的内容方方面面, 头绪繁多而复杂, 要使学生能高屋建瓴, 从宏观上把握教材的内容, 抓住教材的重点, 教师课堂语言的凝练性———简练、干净、明确、字少语精、提纲挈领是必不可少的。
三、语言的文学性
虽然我们时常提倡上课的语言要口语化, 让学生听懂, 但对于高中生来讲, 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国学知识和文学基础, 听懂已经不再是一个问题, 好听才是高中教师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对历史这样的文字学科来说, 语言必须要具有一定的文学性, 文史结合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而且“文史结合是历史教学本身的规律所决定的”。如果高中教师的课堂语言再是平淡如水, 就会让学生听起来感到冰冷和生硬, 无法满足学生的要求, 从而使历史课堂的吸引力大受影响。因此, 高中历史教师的课堂语言应该注意遣词造句的优美, 经常引用一些典故、诗歌、散文、小说、戏曲、对联、民谣等中的一些经典语句以及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成语等, 讲出色彩, 讲出声响, 讲出形象来。
四、语言的幽默性
斯维特洛夫说过:“教育家最主要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教师需要幽默, 据调查, 具有幽默性的教师上历史课, 学生是百分之百的欢迎;反之, 学生则反感。教师语言的幽默可以长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正如心理学家所分析的, 学生在上课时最佳状态一般可以维持在15~25分钟, 超过这个范围, 学生的注意力就会被分散。”“幽默风趣的语言犹如沁人心脾的春风, 让课堂洒满阳光”, 是吸引学生注意力最好的方法。
幽默有多种功能, 最明显的就是能将平淡化为趣跟我说:“老师, 把我孩子的座位放在第一排行吗?”刚到校报到就搞特殊, 这引起了我的反感。这时家长说
味, 将繁杂化为简洁, 将单薄化为丰富, 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幽默能调节课堂气氛, 使课堂变得宽松和自由, 启迪学生的思维, 活跃学习气氛, 给人以美的享受;此外幽默更能让教师的课堂收到余味隽永的艺术效果, 是教师聪明才智的表现。
语言幽默的方式很多, 比如比喻、情境化、使用网络流行语言、“正话反说、飞白、夸张、利用民间和地方的通俗语言均可产生较强的幽默效果”。如果历史教师让历史幽默一点, “课堂上将更易激发学生探索的乐趣、创新的乐趣, 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岳麓版必修 (II) 《新航路的开辟》这一课, 在讲“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这一子目时, 怎么便于学生理解而又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呢, 教师完全可以采用幽默———比喻、夸张的方法。教师可以把学生知道的“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的开辟》进行对比, 为什么比欧洲人早而且规模要大得多的“郑和下西洋”在以后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默默无闻, 销声匿迹了呢?因为两者的根本目的不一样。“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为了宣扬国威, 教化万邦 (“宣教化于海外诸番国, 示中国富强”) , 说白了就是“显摆”。郑和带着大把的“钞票” (瓷器、丝绸等) 下西洋, 招摇过市, 到处“显摆”———十足的古代“郭美美”。“郭美美”是人见人恨, 草见草枯;而郑和是一个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散财小童子” (“郑和从内库提取丝绸动辄几十万匹, 向景德镇派造瓷器一次即达数十万件。为了显示富强, 以达到以重利诱诸番的目的, 赏赐都极力从丰”) , 走到哪里撒到哪里, 换回了一些根本没有什么经济价值的狮子、金钱豹、大西马、骆驼、驼鸟、贝壳、椰汁……极大地消耗了明朝的国力, 根本不具有“可持续性”;而欧洲人就是一群“流氓”, 走到哪里, 抢到哪里。抢到了大把大把的“钞票” (白银、黄金等) , 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带去了“兴奋剂” (白银、黄金等) , 还提供了原料市场和商品倾销市场, 因此具有“可持续性”。这样讲的话可以把课本上非常复杂的过程讲得很形象很生动, 学生豁然开朗, 课堂效果也不言而喻。
总之, 历史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和手段, 精心锤炼教学语言, 可以大大提高历史课堂的吸引力,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进而最大限度地实现课程计划和目标。道:孩子听力有些问题, 希望安排座位的时候能够照顾一下。我侧身看了一下孩子, 那么的清秀, 很惹人喜爱, 我知道了她的名字———梦鸽, 从此我跟她结下了不解之缘。
当了多年老师的我, 积累了一些工作经验, 经验告诉我, 首先必须先了解这个孩子的情况, 然后才好更好地因材施教。从她的家长口中我得知由于孩子先天的这个缺陷, 家里又有了个妹妹, 她非常疼爱自己的妹妹, 经常画画给妹妹看, 而且画得非常好, 可能也是因为与人沟通有一定的障碍, 所以更多地待在自己的世界中吧。她妈妈告诉我, 因为她本身也是英语老师, 所以梦鸽的英语水平也非常高, 但是仅限于笔试部分, 梦鸽的爸爸也一直辅导着孩子的数学, 所以数学成绩也不低。这点当时是很让我惊讶的。在后来的学习生活中, 小梦鸽还在不断地给我惊喜!
从家长那里了解到孩子的情况之后, 我跟她每周都有一次单独的沟通, 利用我让孩子们准备的反思本, 这个最初是学校德育处的要求, 可是坚持做下来之后, 我觉得我真的受益匪浅!因为现在的孩子, 更愿意写出自己的心里话, 而不是说出来。所以反思本成了我跟孩子沟通的非常重要的桥梁, 让我能够及时了解班里学生的思想动态, 及时采取行动。所以我每周都会非常用心地批阅他们的反思本, 有时我的评语比他们写得内容还要多。下面简单摘抄一些我跟梦鸽的交流内容。
“《我最想说的话》:在班里, 我很少和同学说话。在这个城市里, 我不认识这里的人, 2008年转过来时, 我的心顿时冷落了。和同学交流得很少。我顿时像落进了陌生的梦幻里。在语文课上, 我能够把21、22、23、24、25课背诵下来, 但是我的心还是很冷落。我仿佛在角落里孤独地想着小学时我和同学一起玩。我不知道我该怎么办?怎样有一个美好的友谊。2010年9月29日下午 (第八节课时, 同学在唱歌很欢乐时我在写) ”看了这篇反思之后, 我自己反思了很久。让我觉得我好像根本不知道孩子们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每天跟他们谈论的最多的就是学习啊、成绩啊、坚持啊之类的, 现在我才明白原来梦鸽所想要的, 是一个能跟她一起聊聊天, 一起玩一玩, 一起做做题的“朋友”, 原来孩子真正想要的只是一个朋友, 因为她的情况不一样, 所以确实很多同学也都忽略了这个问题, 大家都以为她需要的是我们对她过多的照顾, 所以不管干什么事, 我们都事先考虑她的身体状况能否吃得消, 都把她当成了“弱者”。其实孩子的内心, 跟每一个正常的学生是一样的, 因为她毕竟刚10多岁, 还是个孩子。所以这篇反思让我触动很深, 同时也让我收获不少, 我知道可以从哪个方面对她给予帮助。后来通过反思本, 我了解到她又跟兰海兰一起玩了, 她又高兴起来了, 就因为找到了朋友!
梦鸽的故事写到这里, 让我有些心酸, 或者说是有些心疼这个孩子。其实我觉得我为她做的, 远远不如她带给我的。因为班里有她, 虽然听力有障碍, 但是每一学科成绩都不差, 所以她带给周围同学的影响, 是我开多少次班会都不能及的。她在无声地影响着别的同学, 其实也是在帮助我更好地教育着别的孩子们。她在学习道路上的困难要比别人多很多很多倍, 但是她一个瘦弱的女孩, 却一直在顽强地坚持着, 甚至有些科目比别的正常的学生都优秀, 所以这个榜样的力量, 真的是太大了。她的周围, 课上纪律、听讲精神、作业情况等等从来都是相对较好的。梦鸽是个非常懂事的孩子, 我们的沟通也一直在进行, 随着反思越写越多, 我对她的了解也越来越深入, 她对我说的话, 有时也会涉及到方方面面, 什么妹妹生病了, 爷爷住院了等等, 可能是因为她从心底接受了我, 所以什么话都肯对我说吧!她不但是个坚强的女孩, 还是一个疼爱妹妹的大姐姐, 是个孝顺的女儿和孙女。抛开学习不说, 她还画得一手好画, 是我们班板报小组的重要成员, 虽然有时看她好像真的比别人更累、更辛苦, 但是她也还是一如既往地坚持着!凡是有画画比赛, 我都会推荐她参加, 她的画也赢得了不少奖励, 为班级、为她自己也赢得了荣誉。这么优秀的孩子, 我觉得她的父母是最成功的, 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而且孩子的脾气、秉性都在潜移默化地模仿着自己的爸爸妈妈, 所以我觉得最应该觉得骄傲的是梦鸽的爸爸妈妈, 而作为一名教师, 我为能遇到这样好的孩子而感到荣幸。我在教她知识的同时, 也从她身上学到了更多做人的品质!
转眼间梦鸽已经升到初三, 由于临近毕业, 学习任务更重, 而且这个非常时期还经常会有学生有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但是梦鸽没有让我为她操一点心, 就在暑假回来的全校模拟考试, 梦鸽以她自己的能力考进了我们学校的第一考场, 考试成绩出来之后, 刚在楼道里刚碰到我, 她就抑制不住兴奋地告诉我:老师!我从来没有考过这么好, 我也满心欢喜地祝福她!但是我知道, 这是梦鸽整个暑假学习的结果啊!是她付出了比别人多得多的辛苦换来的啊!据我的了解大部分同学暑假期间都在家里放松, 就算偶尔也学习, 但肯定也没有梦鸽那么辛苦, 我们班的班长, 平时是一个非常用功的女孩, 但是暑假也放松了很长时间。其他自制力没有这么好的同学就更放松了。所以梦鸽的辛苦付出得到了回报。还有一件让我意外的事, 现在爸爸因为工作忙, 已经很少辅导她的学习了, 但是梦鸽的数学成绩依然名列前茅!这是让我觉得非常吃惊的。那就是说梦鸽完全跟其他同学一样的也是在学校学到的知识, 而不是回到家里爸妈给她吃了小灶!这就更让我觉得心疼, 因为偶尔我在课下跟她交流的时候, 她都不能完全听清我说的全部内容, 但是数学成绩却比那些没有听力障碍的孩子们还要好, 尤其是我们现在所学的圆、二次函数、三角形相似都是比较难理解的, 可想而知, 梦鸽在私底下, 在回到家里之后要多比别人看多少书, 多做多少题啊!这个要强的女孩!虽然长得弱小, 但在我心中的形象却更高大了。
坚守特教不忘初心 篇11
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距离北京有多远?当年因高考失利跑到村头小土坡上哭泣的袁敬华,对此并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那时,她更加想不到的是,10年后,自己可以佩戴着全国人大代表的证件,来到梦寐以求的首都,走进人民大会堂。
从事特殊教育20余年,连续三届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袁敬华靠的是一股韧劲,她用满腔热血和百折不挠的意志实践着自己的诺言:“用一颗赤诚之心,去点亮孩子们心中一盏盏智慧的明灯。”
从三只小板凳开始
17岁创办聋哑儿童语训学校,27岁当选山东省最年轻的全国人大代表并连任三届;24年来,有600多个孩子亲切地喊她“妈妈”……这些听上去似乎有些不可思议的事,却是山东省夏津县特殊教育学校校长袁敬华真实的人生故事。
“也没多想,只是凭着对村里聋哑孩子的同情,迈出了办校的第一步。”年纪轻轻为何要从事特殊教育?面对记者的疑问,袁敬华回答得很朴实,亦如当年父母问她“这样做,你的前途在哪里?”
“当时,要么复读一年后再参加高考,要么到县城工作。”袁敬华说,1992年自己以两分之差遗憾落榜。就在她对未来的出路深感迷茫时,一对聋哑姐妹让她作出了人生的第三种选择。“有一天,我路过县里一所小学,看到两个小姑娘扒着学校的大铁门往里瞅,头还使劲地往铁棂子里钻,几个从教室里跑出来的学生冲着她们喊 ‘小哑巴’。”
姐妹俩求知若渴,却因聋哑而无法走进学校的大门,眼前的一幕让袁敬华如鲠在喉,心里的难受一阵紧似一阵。她暗暗发誓,自己不上学,也要让聋哑孩子有学上,“我不要什么前途,只要她们有书读。”在她看来,一个孩子的不幸,就是一个家庭的不幸。聋哑人也应当像正常人一样享有受教育的权力,也应该受到社会的关爱。
就在那年9月,12岁的陈海彬、13岁的陈海霞姐妹俩平生第一次背上书包,欢天喜地地走进袁敬华家一间不足12平方米的厢房。三只小板凳、几张桌子、木板刷上油墨当黑板,除了这些,就只剩袁敬华立志让聋哑孩子说话的梦想。在找来的一块三合板上,她用毛笔蘸着红漆工整地写下了“夏津县渡口驿乡三屯村聋哑学校”,即现在的夏津县特殊教育学校。
办学伊始,袁敬华的脖子成了教具,她希望姐妹俩通过感觉声带如何振动,从而学会发音。毫无经验的她,一切只能摸索着前进,“我不清楚到底会怎样,可我知道不做就注定没指望。”就这样摸着脖子教了一个多月,两姐妹终于开口发声了,她们拉着袁敬华的父母,一遍遍喊着“爷爷、奶奶”。
姐妹俩开口说话让袁敬华由衷地高兴,也更加有了底气。经过她到附近村子劝解、说服,班里又多了5名聋哑孩子。随着孩子们一个接一个地张口说话,到1995年时,院子里已经有了45个孩子。
为此,袁敬华和她母亲每天要揉50多斤面粉,蒸上好几锅热气腾腾的馒头;床铺渐渐不够用了,她就搂着几个孩子睡在塑料布搭成的棚子里,一遍遍给他们盖被子;每个孩子一年只收60元学杂费,袁敬华每到年底都要算计开春得再养几头猪,才能够还上欠债为学校添些新教具。
做聋哑孩子的“领路人”
“很难,很苦。但既然选择了就要坚持下去,我想让这些孩子们像健全人一样生活。”袁敬华告诉记者,从事特殊教育必须有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和决心。一个发音,即使重复了几十遍、上百遍,还是有孩子学不会,“打过退堂鼓,更不记得偷偷哭过多少回。哭过之后,还得继续反复地教。我始终觉得,每教会孩子们一个发音,也许就能为他们争取一点进入社会的希望。”
办学不易,办残疾人学校更难;育人不易,教育残疾人更是难上加难。多年在教学一线的工作让袁敬华深知,聋哑孩子失去的不仅仅是说话的能力,因长期无法沟通、生活在无声世界里所产生的孤独感,给他们的心灵带来了更大的伤害。
有孩子弄坏了门把手,她一次次地修好;把灯绳扯断了,她就一次次地接上;洗脸、洗澡,把饭一口一口地喂到嘴里,遇到发烧需要输液,她一夜一夜地守在孩子身旁……“对这样的学生不能骂、更不能打,只能发自内心地爱他们,用心体会他们的痛苦,用爱和亲情以及夸张式的表扬同他们进行心灵的沟通,给他们自信和自尊,他们就会被感化过来。”袁敬华意识到,对聋哑孩子的教育不仅仅是学说话、学文化,还要进行必要的心理康复教育,帮助他们培养自立、自强的健康心理。
让所有聋哑孩子都能开口说话,讲出最美好的故事、唱出最动人的歌谣,这是袁敬华一直追求的梦想。针对不同的发音,她专门制定了不同的教学方法。能看到的发音,她就和孩子们在镜子前练习;能够感觉到的发音,她就让学生拿着纸条放在嘴边,模仿口型、舌位和纸条的倾斜度进行练习;能摸到的发音,她就让学生一个一个摸自己的喉咙,感受发音部位的震动。一天下来,脖子被掐肿了是常有的事,甚至有时咳嗽都带着血丝。如此这般,袁敬华也只是晚上吃些润喉片和消炎药,第二天再精神饱满地去给孩子们上课。
nlc202309090115
20多年过去了,聋哑学校从一间小厢房,变成了占地100亩、可容纳700余人的教学大楼;通过学校的教育教学,650多名孩子走出了无声世界,其中400多名学生进入普通学校就读;不断增强的师资队伍,使学校得以在基本课程外,还开设了舞蹈、书写等素质教育科目;70多个教学班,最初建校时只有聋哑儿童,到现在招收包括聋哑、智障、脑瘫、孤独症的学前教育到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
今时今日的夏津县特殊教育学校,已能够承担国家级人工耳蜗项目,走出了一条集特教学校、康复医院、残疾人托养中心于一体的特教新路,成为山东省语言残疾、智力残疾、肢体残疾、自闭症等五类儿童定点康复的综合性特教学校。
2013年5月,“夏津康复医院”投入运行,可同时开展作业治疗、物理治疗、器械训练、言语治疗等专业康复训练。同年6月,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的残疾人托养中心开工建设,设计家庭式护理套房40间、标准间40间,可同时为240余名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
到北京为孩子们发声
“常年与残疾孩子打交道,使我与残疾人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我从残疾孩子身上找到了人生梦想,实现了自身价值,开始了全国人大代表的履职经历。”作为从事聋哑儿童教育的全国人大代表,袁敬华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
议案114件、建议193件,是她任职14年来上交给人民的答卷。其中,近80多份议案建议是专门针对聋哑智障儿童和残疾人的,不少议案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专业委员会调研后已进入立法程序。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除了18份建议材料,袁敬华的行李中还装了10余份特殊的“礼物”,它们是夏津县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们创作的绘画作品集结而成的画册,内容包括国画、油画、景泰蓝、剪纸等。提起让她牵肠挂肚的孩子们,身为校长的她感慨颇多:“他们听不见,也不会发声,但都有自己的梦想,我就代表他们发言,讲述他们的想法。”
“通过我平时的调研并结合教学实践发现,0到6岁是残疾孩子康复的黄金时期,如果在这期间能够到康复机构开展抢救性康复,总有效率能达到95%以上。然而在农村,很多家庭苦于没有经济能力让孩子进行康复训练,只能选择放弃。这些孩子将会成为永久的残疾人,给自己、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袁敬华坦言。
从2009年开始,她多次在人大议案中提出《关于保障残疾人康复救治的建议》,建议政府建立6周岁以下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的长效机制,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选择定点康复机构,免费为残疾孩子提供康复服务,并且逐步扩大救助范围,增加救助名额,切实保障所有残疾孩子都能够得到有效的康复。
努力付出总会有回报。2011年,国家出台相关的政策,决定从2011~2015年通过实施“七彩梦行动计划”和“彩票公益金”康复救助项目,让全国20多万名6岁以下的残疾儿童得到免费康复治疗服务。
“带孩子们的画上会,是想让更多的人了解‘罕见病’这一特殊群体,告诉更多的人,他们不是社会的包袱,将来一样可以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甚至可以走向世界。”谈到今年两会关于“关注社会特殊群体促进罕见病立法”的建议,袁敬华表示,目前国际上对“罕见病”的立法已经完善,而中国对罕见病的种类都还未进行明确的分类,亟须对“罕见病”分类标准进行确立并加强“罕见病”立法工作。同时,加强对罕见病患者所用药物的生产和监管,让他们看得起病,吃得起药,活得有尊严。
“作为一名特殊教育战线的代表,我要为残疾儿童办实事办好事,让他们受到更多关注与关爱。”多年的履职实践让袁敬华深切地体会到:“用爱去关注社会,社会便会充满爱;用爱心走过的路,一路上都会充满着爱。”
特教学生 篇12
(一) 现实的渴望——特教学校的发展需要校本研修来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
2007年, 教育部颁发了《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 对培智学校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校本培训及研修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可是相对于普通教育来说, 特殊教育的校本研修就显得针对性和实效性有些不足, 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促进就略显缓慢。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 特教学校的学生组成越来越复杂, 从轻度智障到重度智障, 从单纯智力障碍到多重障碍, 程度也越来越深。而我国目前开设特殊教育专业的高等院校却是凤毛麟角, 特教学校也并非是有针对性的特殊教育专业教师组成, 因此, 校本研修和教师的专业发展面临着重大的挑战。
(二) 学校的使命———改变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现状需要校本研修来促进
特教学校在本市起步较晚, 教师的情况也千差万别, 教师队伍构成复杂, 教师学历参差不齐, 教师专业结构分布不均匀。因此, 冷静客观地分析学校教师的现状, 抓好校本培训,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二、校本研修现状的探析
校本研修要遵从四项原则:一是以校为本, 贴近学校的教育教学实际;二是研修内容有针对性, 着眼于学校改革发展和教师发展中的现实问题;三是满足教师需求, 开展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培训;四是能够有效推进学校发展, 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和现实针对性。
就我校目前的发展趋势和师资队伍的现状来看, 校本研训的内容应分为两个层次。一是现代教育理念、教育观念和教育技术的理解和掌握, 并内化为教师专业素养的一部分,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转化为教师自觉的行为。
二是教师在教育实践中遇到各种实际问题和点滴经验在理论层面上的提升, 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促进教师从经验型向研究型教师转型。
三、结合校本研修,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一) 个人自修
校本研修的目的便是为了促进教师专业的自主发展, 所以教师的自我研修便是诸多培训方式中不可或缺的。一方面, 教师可以为自己确定一个目标, 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自己, 在研修的过程中不断地去反思、调整, 从而实现自我改进和自我提高。另一方面, 对教育专家和优秀教师的讲座进行自我消化吸收, 有实质性的收获, 教师经过学校安排及自己的实在情况作出学习的计划, 严格按照计划开展自我研修。
教师根据自己的需求开展自我培训活动, 主要采取教师自主理论学习、专题论文评比、读书沙龙活动等形式, 促进教师形成自主研修的自觉意识, 也鼓励教师上网浏览优秀教育文献、观看优课视频、系统学习教育专著, 撰写读书笔记和教学叙事, 然后结合自身实际, 在学习中逐步夯实理论基础。
(二) 自我实践与反思
教师在自我研修、自主学习的基础上, 以自己的教育实践活动为思考对象, 加强自修后的反思和自主学习, 学校也鼓励教师开展草根问题研究。教师教育教学反思着重突出能善于发现问题、及时自我诊断, 常常分析问题、寻找其中症结所在, 努力思考解决办法、尝试着解决问题, 以此来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和反思。在实际中我校教科室组织教师完成每月一篇的教学反思, 每学期组织课堂教学竞赛及教师基本功大赛, 并对调研中发现的教育教学问题进行整理, 落实教研一体、研训结合、以赛促训的研训机制, 促进教师在今后教学中努力探索和解决问题, 以提高个人教育教学能力。
(三) 教师交流
以解决教学实践中共同存在的问题及突出问题为契机, 引导教师积极地参与教研, 使教师在集体的教研活动中, 在诸多观点的相互碰撞中, 通过自己的反思领悟, 达成共识。
我校的校本研修一贯以教师的发展为本, 以集体的交流为载体, 其中教研组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学校各学科教研组每月组织公开课, 进行课前集体备课和课后集中评议, 通过组内教师的思想交流与融合, 我们提出了“协作、负责、多元”的研修核心, 强调教师在做好自我工作的同时, 要学习他人和帮助他人, 使教研组全体成员上下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加强教师自身及教研组实力。
(四) 优秀特殊教育学校培训交流
学校关注当前教师发展的需求, 聘请专家来校讲座指导, 也通过相关部门组织教师在优秀特殊教育学校集中学习和实岗培训, 强化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通过学校与学校之间教师的交流学习, 既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也达到了师资、信息、设备等方面的共享, 相得益彰。
我校从2012年开始, 启动了与上海优秀特殊教育学校每期一个月的蹲点式培训, 陆续派教师赴上海、南京等地进行交流学习, 进一步地提升了我校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育素质, 教师也以“有眼界才有境界, 有境界才能上水平”和“培训是最大的福利, 学习是最大的机会”为理念认真培训, 努力学习先进特教理念并与自身专业发展相结合, 校领导则以阔视野、提境界、练队伍为目的, 精心策划、周密安排, 通过研修大幅度提升了教师专业素养。
(五) 骨干带动
骨干教师是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 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 对于推动校本培训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 我们重视利用校内各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青年教学能手等优质资源, 邀请校内外名师进行各类专题讲座和教学示范, 切实将新课程理念和教育的实践相结合在一起, 最大地发掘教师的实践性智慧, 培养教师课程实施能力, 真正实现理念和操作上的“高起点”。
综上所述, 教师在校本研修的过程中, 缩小了专业知识的高低差距, 教师队伍构成复杂的问题得以解决, 促进了教师专业迅速发展。通过几年来的校本研修和培训经验, 我们真正理解了教师的专业发展要以坚实的研修和培训为基础, 有效合理的校本研修策略才能使教师的专业强有力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