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念远写景美文

2024-09-09

秋念远写景美文(共1篇)

秋念远写景美文 篇1

一、写景类美文, 有没有深度可教

在校研究课上, 学校一位青年教师执教《三亚落日》, 整节课分为四个环节:

1.欣赏三亚落日的图片, 自由读课文, 三亚落日给了你怎样的印象, 用一个词语概括。

(学生概括:充满诗意美妙绝伦变化多端毫不逊色)

2.围绕这几个词语, 画出相关语句, 体会三亚落日的美。

3. 读三亚落日的三个比喻句, 播放落日的录像, 然后将学生分为三个小组, 各组选定段落朗读。

4.扩展写作, 写出三亚落日还像什么。

以上流程中, 重点是第二个内容, 大约用时30分钟。主要策略是学生找出文中重要的语句, 读出落日的美。小组朗读的环节, 课堂开始比较热闹, 但在评选哪一个小组胜出时分歧较大, 教师最后只能含糊而过。最后一个环节, 时间来不及了, 学生走走过场, 基本是不了了之。

课后, 教师无奈地说:“课前选《三亚落日》时就有些担心上不好, 写景类的文字虽然优美, 容易理解, 但是深度不够。除了读, 没有什么好讲的。所以, 不知道该怎么教了。”

二、基于写景类“文本”教学的两个认识

1.《三亚落日》≠三亚落日

《三亚落日》这篇课文的教学是借助文字让学生欣赏三亚落日之美, 还是欣赏《三亚落日》的文字之美?这是教师在教学之前必须要有的一个认识。其实, 对于这一个问题的认识, 干国祥老师曾经在新教育构筑理想课堂的实验中, 围绕《莫高窟》就引发了关于“课堂之剑, 意指‘莫高窟’还是‘《莫高窟》’”的激烈讨论。干国祥老师对此曾有过这么一段发人深省的阐述:若意指“莫高窟”, 那么我们最好不要停留于这个并不太成功的简易文本, 我们应该引入图片、影视、历史资料, 让学生获得一个关于“莫高窟”这个世界文明遗产的更多的信息。若意指“《莫高窟》”, 那么我们需要思考教材, 作为教学的材料, 我们想用它来教什么?或者说, 通过对这个文本的教学, 我们想让学生获得一些什么?当然, 对于一些写景类的文本来说, “语言里的风景”和“风景”本身二者并不矛盾, 对立而不可调和。要做到对“语言里的风景”的理解, 与对风景的理解同时在教学中有所达成, 作为教师, 应该首先清晰地理解。这其实涉及的是写景类文本的教学价值取向问题。阅读的经验也告诉我们, 写景类文本, 尤其是散文, 真正美丽的, 打动我们心的, 不是言说之景, 而是蕴含在景中的情。如, 执教《三亚落日》时, 通过图片录像所呈现出来的三亚落日其实已经不是作者所言说的三亚落日了。

2.读美≠读会

写景的美文往往是作者亲身游历后所撰, 心驰美景中, 情融笔尖下, 文字优美, 意境深远。应该说这类美文更适合“美读”。而事实上, 教师对于“美读”的理解, 却简单地认为将美文读“美”, 读出“感情”, 甚至认为读“美”了自然就读会了。显然, 这样的理解是不对的。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地朗读叫做“美读”。“有感情地朗读”, 《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在“具体建议”中指出“要通过品味语言, 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 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 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因此, 那种在课堂上只是强调读“美”的“语气语调”, 过于依助媒体营造的“情境”生发出的所谓“感情”, 而缺乏对语言的深入品味, 忽视学生对作者及作品情感真正理解的读, 当然就是学生带着夸张的不真实的表情朗读式的“读美”了。这样将“美文”读“美”的教学显然是扭曲的。究其原因, 还是教师解读“写景类文本”上的乏力。将美文读“美”, 首先要思考的是怎样将美文“读会”。

三、立足“文本”, 写景类美文教学的坚守

1.立足儿童阅读的需求

美国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经说过:“影响学生学习新知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 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 要探明这一点, 并应据此进行教学。”对于写景类的美文, 学生的阅读需求在哪儿?这也是教师应该探明的一点。而不是想当然, 美文教学只要将美的句子读“美”就可以了。在一次阅读公开课后, 有一位教师曾找过几位学生访谈:“你觉得这节课教师讲的内容和你自己读出来的内容有什么不同?你希望在这节课上得到些什么?”其中有一位学生的回答深深地触动了我:“上语文课没有多少收获, 课文本来就容易理解, 读来读去, 讲来讲去, 没有什么新鲜的东西。上课的时候老师先提问, 然后重复一下我们的答案, 做小结, 不过是用词比我们优美点。我希望得到我读不出来的东西, 一直到下课我都在等着老师开讲。”

“一直到下课我都在等着老师开讲”, 学生的话让每位语文老师汗颜。学生的阅读需求是期盼教师能够解读出他们读不出来的东西。因此, 美文同样需要“深度解读”, 需要挖掘出能满足学生需求, 让学生“有所得”的教学价值。

2.立足文本语言的涵泳

写景类美文, 都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意境优美、构思精巧、语言精美、情景交融、富有诗情画意等等。精美的文章需要有精致的教学过程, 需要老师在备课中深入挖掘文本的语言韵味。教学中对“景”美的欣赏, 不应主要来自于图片和录像, 而应是从文字中“涵泳”而来。“涵”, 《辞海》的解释是“沉浸”;“泳”, 自然就是“游于水中”。合起来的意思大概就是学习语文要沉浸在作品的语言之中去细细品味, 反复体悟。因此, 在教学中, 对语言文字的“涵泳”, 就是要听听它的声音, 辨辨它的色彩, 掂掂它的分量, 摸摸它的“体温”, 把它摆在它和整体的关系之中, 摆在它和语境的关系之中加以揣摩、掂量、咀嚼、玩味, 精细化地感受语词的内涵, 从而获得审美、情味、意蕴等。

3.立足表达方式的习得

上一篇:传统行业的商业模式下一篇:自行车骑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