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近义词反义词(共11篇)
四上近义词反义词 篇1
第一单元
近义词
1.宽阔——广阔 笼罩——覆盖 屹立——耸立 霎时——刹那 人山人海——水泄不通 2.壮丽——壮美 奇特——奇异 神秘——神奇 不容置疑——毋庸置疑 人迹罕至——人烟稀少
3.陆续——连续 茂盛——茂密 留恋——依恋 不可计数——数不胜数 应接不暇——目不暇接
4.凶猛——凶狠
反义词
1.宽阔——狭窄 2.咫尺——遥远 3.灿烂——暗淡 4.模糊——清晰
近义词
6.舒服——舒适 7.隐蔽——隐藏 8.豪放——豪爽
反义词
6.新鲜——枯萎 7.隐蔽——显露 8.静谧——喧闹
近义词
9.荒凉——荒芜10.清理——整理11.寒冷——严寒12.神奇——奇妙 反义词
9.荒凉——繁华 威武——威风 镇静——镇定 笑盈盈——笑眯眯 恍恍惚惚——模模糊糊 沸腾——平静 人山人海——三三两两 人声鼎沸——鸦雀无声 强烈——微弱 奇异——寻常 人迹罕至——车水马龙 茂盛——枯萎 静寂——喧闹 不可计数——屈指可数 凶猛——温驯 镇静——慌乱 恍恍惚惚——清清楚楚 第二单元
痕迹——印迹 逐渐——逐步 牢固——坚固 休想——妄想 慎重——谨慎 柔弱——软弱 简朴——朴素 宽敞——宽阔 消磨——消耗 偶然——偶尔 坐卧不安——如坐针毡 舒服——难受 仔细——马虎 牢固——松散
慎重——轻率 柔弱——刚强 粗糙——光滑 简朴——奢华
偶然——必然 兴奋——平静 崭新——陈旧 不可思议——可想而知 第三单元
喧闹——喧哗 训斥——斥责 凝视——注视 冷酷——冷漠 清澈——明澈 诧异——惊异 茂密——茂盛 痕迹——踪迹 必须——必需 融化——消融 剩下——剩余
亲热——亲切 灵活——灵巧 愤怒——气愤 温柔——温和 明媚——昏暗 训斥——表扬 凋谢——绽放 冷酷——热情
10.宽阔——狭窄 清澈——浑浊 强健——柔弱 茂密——稀疏 谦虚——骄傲 11.寒冷——温暖 必须——无须 融化——凝固 点燃——熄灭
12.神奇——平凡 亲热——冷淡 灵活——笨拙 温柔——粗暴 撒谎——诚实
第四单元
近义词
13.高傲——傲慢 严肃——严厉 从容——镇静 窥伺——窥探 供养——供给 14.荣膺——荣获 姿势——姿态 掂量——斟酌 慢条斯理——不慌不忙 耀武扬威——趾高气扬
15.古怪——奇怪 尽职——尽责 勇猛——勇敢 跌倒——摔倒 开辟——开拓 16.讨厌——厌恶 反抗——抵抗 欺侮——欺负 忠厚——老实 凄惨——悲惨
反义词
13.高傲——谦卑 从容——慌张 奢侈——节俭 敏捷——迟缓 局促不安——落落大方 14.凌乱——整齐 慢条斯理——匆匆忙忙 无忧无虑——忧心忡忡 耀武扬威——垂头丧气 15.古怪——平常 尽职——失职 温柔——粗暴 丰富——单调 勇猛——胆怯 16.反抗——顺从 欺侮——爱护 忠厚——奸诈 慈爱——严厉 勇敢——怯懦
第五单元
近义词
17.坚固——牢固 瞭望——眺望 陡峭——峻峭 凝结——凝聚 崇山峻岭——重峦叠嶂 18.耸立——矗立 葱郁——葱茏 姿态——姿势 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金碧辉煌——富丽堂皇
19.鸟瞰——俯视 所向披靡——所向无敌 绝无仅有——独一无二 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反义词
17.蜿蜒——笔直 坚固——松软 伟大——渺小 崇山峻岭——一马平川 18.神清气爽——头昏脑涨 金碧辉煌——黯淡无光 隐隐约约——清清楚楚 19.所向披靡——望风而逃 昂首挺胸——垂头丧气 绝无仅有——比比皆是 惟妙惟肖——画虎类犬
第六单元
近义词
21.暴发——爆发 谴责——指责 懒惰——懒散平稳——平衡 协调——和谐
22.凋零——凋谢 辗转——周转 期待——期盼 沉着——镇静平安无事——安然无恙 23.叮咛——嘱咐 屏息凝神——聚精会神 号啕大哭——声泪俱下
24.羡慕——艳羡 宽裕——富裕 惊叹——赞叹 希望——期望 湿润——潮湿
反义词
21.涨——降 谴责——表扬 懒惰——勤劳 协调——失调 大概——一定 22.苍白——红润 凋零——绽放 空旷——狭窄 沉着——慌张
23.庄重——轻浮 严肃——活泼24.给予——索取 宽裕——贫困
近义词
25.疑惑——困惑 诸生——诸位26.推荐——举荐 燥热——炎热27.疲倦——疲乏 惬意——舒服28.冒昧——冒失 嫉妒——妒忌 反义词
25.繁华——萧条 惩处——宽恕26.仔细——马虎 增添——删减27.疲倦——兴奋 惬意——难受28.疏远——亲近骄傲——谦虚
近义词
29.发现——发明 依赖——依靠30.储存——储藏 烹调——烹饪31.繁衍——繁殖 轻盈——轻巧欣喜若狂——兴高采烈
32.特殊——特别 差异——差别 反义词
29.依赖——独立 幻想——现实30.陌生——熟悉 悦耳——刺耳31.凶猛——温顺 笨重——轻巧32.差异——雷同 浩瀚——渺小坚强——脆弱 恍然大悟——百思不解 湿润——干燥 喜悦——悲伤 第七单元
胸怀——胸襟 欺凌——欺侮 耀武扬威——趾高气扬 质朴——朴实 摇曳——摇晃 楷模——榜样 反驳——反对 充足——充分 筋疲力尽——精疲力竭 烦恼——苦恼 告诫——劝诫 乐观——豁达 欺凌——爱护 风和日丽——风雨交加 耀武扬威——平易近人 简短——冗长 融洽——矛盾 质朴——浮华 反驳——赞同 充足——贫乏 筋疲力尽——精神抖擞 严肃——和蔼 年少气盛——老成持重 第八单元
幻想——梦想 洞察——洞悉 奥秘——奥妙 减弱——削弱 持续——延续 预约——预定 崭新——簇新 五彩斑斓——五彩缤纷 筛选——挑选 培育——培养 遨游——漫游 紧密——松散 出乎意料——不出所料 减弱——增强 持续——中断
迟钝——敏捷 崭新——陈旧 欣喜若狂——悲痛欲绝 淘汰——保留
四上近义词反义词 篇2
John I.Saeed在Sematics一书中将词与词之间的关系划分为同音异义(hymonymy),一词多义(polysemy),同义(syn onymy),反义(antonymy),上下义关系(hyponymy),部分—整体关系(meronymy),成员—集合关系(member-collection),份—集合关系(portion-mass)。反义关系又包括简单反义词(simple antonyms),等级反义词(gradable antonyms),对立反义词(reverse),反向反义词(converses),同类姊妹对(taxonomic sister)。
简单反义关系又称互补反义关系。在简单反义关系中,对一个词的肯定意味着对与之构成简单反义关系的另一词的否定。例如:dead/alive (of e.g.animals);pass/fail (a test);hit/miss (a target);present/absent;male/female;innocent/guilty。以dead/alive为例可以看出,任何一种有生命的物体,它的存在状态只有生或死两种,所以,对“死”(dead)的肯定即为对“生”(alive)的否定。
在等级反义关系中,对一词的肯定并不意味着对与之构成等级反义关系的另一词的否定,例如:rich/poor;fast/slow;young/old;beautiful/ugly。等级反义关系有两个主要特征:(1)在等级反义关系中,两个反义词有中间项,如:hot (warm, tepid, cool) cold,对于等级反义词hot和cold,中间项warm, tepid, cool是存在的,这就说明一种物体可以处于既不热(hot)也不凉(cold)的状态。(2)等级反义词的词义通常是相对而言的,例如a thick pencil从一般意义上来讲要比a thin girl细得多,因此thick/thin的词义都是具有相对意义的。
二、临界点———区分简单反义词和等级反义词的关键
从定义上来看,简单反义词与等级反义词的差异一目了然,在实际运用中,大多数的简单反义词与等级反义词也是比较容易区分的(如dead/alive;hot/cold),但也不可否认,有一部分反义词不容易区分(如clean/dirty;temporary/permanent;messy/neat)。笔者认为,临界点的存在与否,是判定一对反义词属于简单反义词还是等级反义词的关键所在。
1. 简单反义关系
在简单反义关系中,临界点是存在的。我们可以将简单反义关系用相切的两个圆来表示(如图1),此时我们定义,两圆唯一的切点只属于右圆,而切点在左圆的位置为一个空心点。这时我们可以将该切点定义为临界点(critical point)。在此我们以fail/pass (a test)和alive/dead两对简单反义词为例来阐述临界点。首先,我们以百分制为例来分析简单反义词pass/fail (a test),左圆圆上及圆内的点代表不及格(fail)的状态,而右圆圆上及圆内的点代表及格(pass)的状态,此时及格分60分便是两圆切点,即临界点。左圆的点可以无限趋近于切点,但是永远不可能到达切点,因为一旦到达临界点,就不再属于左圆,而是属于右圆。正如不及格的状态可以有0分,20分,50分,59.9分,59.999999……分,但是永远不可能到达60分,因为一旦到达60分,便脱离左圆,属于右圆———及格的界面了。再看第二对反义词alive/dead,左圆圆上及圆内的点代表活着(alive)的状态,右圆圆上及圆内的点代表死亡(dead)的状态,而心脏停止跳动的那一瞬间便是两圆切点,即临界点。左圆的点无限趋近于切点(临界点),即任何有生命的物体从获得生命那一刻起,就开始向死亡趋近;左圆的点虽然无限趋近于切点,却无法到达切点。因为一旦到达切点,即到达心脏停止心跳的那一瞬间,就不再属于左圆,而是属于右圆,属于死亡(dead)的界面了。
由此我们可以得知,临界点是划分两种截然不同的界面的一个关键点,并且该点只属于其中一个界面。在简单反义关系中,存在这样一个临界点,将两种截然不同的反义状态区分开来,并且该临界点只属于其中的一种状态。
在简单反义关系中,临界点分为两种情况。⑴自然属性的临界点。例如dead/alive;open/shut (of a door);absent/present;on/off (of a light)等,临界点都是自然属性临界点,这类简单反义词的临界点是自然存在的,不需要人为规定,同时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对于dead/alive,心脏停止跳动的那一瞬间,就是dead和alive的临界点,在心脏跳动时的所有状态,都属于alive这个圆的界面,一旦到达临界点———心脏停止跳动的一瞬间,就脱离了alive的界面,进入dead的界面,停止跳动的这一瞬间,也属于dead的界面。这个临界点是不需要人为规定的,是自然存在的。对于open/shut,关门时门与门边接触的一瞬间,就是open/shut两种状态的临界点,没有到达这个点之前,门处于open的状态,而一旦到达这个点,就属于shut的状态了。这个点,也是自然存在的,不需要人为规定。⑵人为规定的临界点。例如pass/fail (of a test), single/married,临界点便是人为规定临界点。以pass/fail为例,在百分制的考试中,60分是及格分临界点,在150分满分值的考试中,90分就是及格分临界点了。在未到达60分或90分之前,都属于不及格(fail)的界面,而一旦到达临界点60分或90分,则进入另一个界面,即及格(pass)界面;但是对于不同满分值的考试,临界点的确定也是不同的,体现了其人为规定性。再如sigle/married,对于中国的现代人而言,从法律程序上来看,领取结婚证书的那一瞬间,便是由未婚(single)到已婚(married)的临界点。而对于中国古代古代人而言,创制于西周时期的“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才是具有法律约束力的礼仪规范,如若“六礼”不齐,则婚姻的效力会受到质疑,所以,“六礼”的完成,则是古代中国人sigle/married的临界点。而各个国家的婚姻法制又各有差异,所以对于不同的群体,sigle/married临界点也是不同的。相对于自然属性的临界点而言,人为规定的临界点稳定性相对差一些,但是它依然可以被一定范围的社会群体所接受,有约定俗成的特性,在时间上也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所以仍然可以成为区分简单反义关系两种反义状态的临界点。
2. 等级反义关系
在等级反义关系中,不存在临界点。我们可以将等级反义关系用一条向两端无限延长的直线来表示(如图2),等级反义关系中所有的状态都可以用这条直线上的点来表示。我们可以看出,在等级反义词hot/cold之间不仅有中间项warm, tepid, cool,还有其他无数的中间项,而在hot和cold两侧,也可以有无数的点来表示程度强于hot或者弱于cold的状态,而这些中间项或两侧项数量的多少,取决于一种语言中对于这种状态进行描述的词汇量。比如爱斯基摩人对于“冷”这种状态的描述,词汇量通常要多于赤道周围的地区,反之,赤道周围地区对于“热”状态的描述词汇,也通常会多于极圈周围的地区。另外,随着语言自身的发展与变化,随着国与国之间语言词汇的渗透与融合,各种语言的词汇量也在不断变化着,这种现象也能导致等级反义词中间项或两侧项的数量发生变化。
对于等级反义词而言,无论这条直线上的点有多少,永远不会存在一个临界点。如反义词hot/cold,不存在一个临界点去彻底区分开hot和cold,我们不能说温度超过多少度就是hot,低于多少度就是cold。再如rich/poor,我们没有一个公认的标准去区分这两种状态,不能说资产超过10万或100万或100万就是rich,低于这个标准就是poor。这是因为在等级反义关系中,这条直线上所有的点都是在一个界面内,它们只是描述同一种界面中不同程度的状态,而没有界面与界面的区分,如young/old是用来描述年龄的状态,hot/cold描述气温状态,它们并没有质的区别,只是量的差异;而临界点是用于区分两种不同质的界面,体现质的差别。所以在等级反义关系中,不存在临界点。
至此,我们便可以轻松地区分出clean/dirty, messy/neat, temporary/permanent属于哪一类反义关系了。对于这三对反义词,我们都没有一个自然的或是约定俗称的临界点去区分这两种反义状态,例如我们不能说一间屋内有多少克灰尘是dirty,没有多少克灰尘就是clean;同样的道理,我们也不能规定低于多少分钟就是temporary,超过多少分钟就是permanent。所以,这三对反义词都属于等级反义词。
三、结语
归根结底,之所以简单反义关系中存在临界点,而等级反义关系中不存在临界点,原因在于:简单反义关系是对于一个事件的两个界面的描述,两个界面非此即彼,是质的差异;而这两个界面唯一的切点就是它们的临界点,并且临界点只属于其中的一个界面。等级反义关系则是对同一个界面中不同程度的状态的描述,只有量的区别,没有质的差异。有无临界点存在,是简单反义关系与等级反义关系的一个本质的区别。因此,对于比较难以区分属于哪一类反义关系的反义词,我们可以试着去找它们的临界点,一般来说,如果能够找到临界点(自然的或约定俗成的),就属于简单反义关系;反之,如果找不到临界点,就属于等级反义关系。因此,笔者认为,临界点的判定,是区分简单反义关系和等级反义关系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
摘要:文章基于英语语义学中的简单反义词和等级反义词有时难以区分这一问题, 通过对简单反义关系和等级反义关系的分析与对比, 提出一个新的概念——临界点。文章认为, 区分简单反义词和等级反义词的一个关键, 在于是否存在临界点。通过对临界点这一概念进行定义, 分类阐述, 并通过图示和例证的方法, 文章对于如何运用临界点去区分简单反义词和等级反义词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 最终得出结论:临界点是区分简单反义词和等级反义词的一个有效方法。
关键词:简单反义词,等级反义词,临界点
参考文献
[1]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2]戴炜栋, 何兆熊.新编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3]徐志民.欧美语义学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
[4]李福印.语义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5]伍谦光.语义学导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1.
四上近义词反义词 篇3
[关键词] 上义词 下义词 回指
一、引言
Taylor (2002)以Langacker (1987, 1991) 的理论为基础提出了纲要-实例(schema-instance)的认知概念,试图重新诠释语义上的上下义关系并且进一步系延伸至其它领域里。他认为,上下义关系(hyponymy)不仅存在于语义单位之间,在音韵单位(phonological units) 和象征单位(symbolic units) 之间也常常存在这样的包含关系,下图为“纲要-实例”示意图(Taylor 2002:125):
根据Taylor(2002)的“纲要-实例”理论,A 为“纲要”,B 和C 为“实例”,A比B和C概括且笼统(schematic) ,而B和C则比A详细且精确;B和C除了具有A的特征,还具有更为详细和准确的信息使A变得清楚明白,因此B和C可以用来更详细地说明和阐释(elaborate)A;B和C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similarity),因为他们都具有A的特征;A是建立在B和C的共同特性(commonality)上的,也就是说,抽取两个以上实例的共性便能形成一个纲要;“纲要-实例”关系可以向上或向下扩展。换言之,纲要A可以同时成为另一个概念(如甲)的实例,而实例B或C也可以成为其它概念(如乙,丙)的纲要。这些向上或向下的延伸关系可以构成一个垂直阶层(hierarchy)。因此,我们可以将“纲要-实例”关系看作一个较概括抽象的语言单位与另一个更精确具体的语言单位之间的相对关系。这种关系存在于语义单位、音韵单位和象征单位间。
上义词(hyperonym/superordinate)和下义词(hyponym/subordinate)是指两个词语在语义上具有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Cruse 1986:87-88),二者是具有种属关系的一组词。上义词是指意义较为概括的词,它们的词义包括了下义词的词义。例如,flower(花)是rose(玫瑰)、peony(牡丹)、jasmine(茉莉)、tulip(郁金香)、violet(紫罗兰)、carnation(康乃馨)的上义词,desk(书桌),bed(床)、chair(椅子)是furniture(家具)的下义词。换句话说,上下义关系是一种类和成员的关系。
回指是语篇中很常见的现象,指的是语篇中的某个词和先前出现过的词在语义层面上具有共指(co-reference)的关系。而语篇中的上下义词就形成回指关系。
二、“上义词-下义词”回指的语篇功能
根据Taylor的“纲要-实例”理论,我们可以将上义词与下义词之间的上下义关系(hyponymy)理解为“纲要-实例”关系(schema-instance relation) 。由此,上义词便可以理解为“纲要”,下义词可以理解为“实例”,即上义词具有“纲要”的特性而下义词则具有“实例”的特性。根据Taylor的“纲要-实例”理论,“实例”的作用是用更加准确具体的例子来详细说明较为概括笼统的“纲要”,使之变得更加清楚明白。据此,从语篇的角度来看,“上义词-下义词”这种回指型态的主要功能便是用后来出现的下义词来说明、解释前面的上义词,或是支持、证明前面的论点。笔者将以数则语篇来阐述这个观点(本文的语料均来自《中国自助游》2009版)。
(1)野生动物园距市中心7公里,地处金殿公园之中,和世博园隔水相望。入口处有圈养的云南珍稀动物大象、猿、虎、豹等,而天鹅、孔雀、非洲羚羊、长颈鹿等动物则散养在园内,需坐电瓶车才能参观。
在例(1)中,动物是上义词,下义词是大象、猿、虎、豹、天鹅、孔雀、非洲羚羊和长颈鹿。从上下文来看,这里使用下义词的目的是要将前面的较为概括的“珍稀动物”作更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即要告诉读者野生动物园内到底有哪些动物,让读者对野生动物园有更深刻的印象。
(2)热带水果芒果、荔枝、龙眼、菠萝、柚子、波罗蜜、西番莲、杨桃、木瓜、番石榴,品种极多,但只宜在当地消费,不便带走。
在例(2)中,热带水果是上义词,芒果、荔枝、龙眼、菠萝、柚子、波罗蜜、西番莲、杨桃、木瓜、番石榴其下义词。很显然,作者在这里举出这么多热带水果的下义词的目的是进一步精确说明热带水果,用较明确、具体的下义词来说明原本较为模糊、笼统的上义概念(热带水果),使读者能够很迅速、清楚地了解所谓的热带水果在实际生活中指的是哪些水果,同时还加强了语篇的效果,让读者在心中产生较深刻的印象。
(3)在这里,可以看到有明显各个年代标志的老房子。最古老的吊脚楼、捆绑房,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竹篾抹灰墙房子和六七十年代的前苏联风格的砖瓦房,仿佛重庆的历史建筑展览。
在例(3)中,作者用下义词吊脚楼、捆绑房、竹篾抹灰墙房子和砖瓦房来准确说明重庆有哪些有明显各个年代标志的老房子,同时也证实了重庆确实有许多这样的房子。此外,由于下义词除了继承上义词的特征外还增添了属于各自本身的特征。因此,下义词提供了比上义词更多的信息,这点可以从本文中的竹篾抹灰墙房子和砖瓦房这两者看出来。也就是说,竹篾抹灰墙房子和砖瓦房不但本身即有老房子的意义,还告诉了读者建造房子的材料。因此,“上义词-下义词”回指型态在语篇中除了具有说明和解释等功能外,还提供了新的信息。
作者以3个例句来说明“上义词-下义词”这种回指型态在语篇中的功能。根据“纲要-实例”理论,“实例”的作用是以较精确的概念来让“纲要”变得更加清楚,即增添更多细节来进一步阐释“纲要”。从语篇分布情形来看,“上义词-下义词”这种分部型态主要是出现在解释、说明的语境中,并大多以举例的方式出现。因而,“上义词-下义词”这种回指型态在篇章中的主要功能是以具体、精确的例子来解释、说明上义词,并且加强了语篇的整体效果,还向读者提供了更多新的信息。
三、“下义词-上义词”回指的语篇功能
根据Taylor (2002)的“纲要-实例”理论,一个“纲要”至少含有两个以上的“实例”,抽取两个以上“实例”的共同性(commonality) 便会形成一个“纲要”。同样,一个上义词至少含有两个以上的下义词,抽取两个以上的下义词的共同性便会形成一个上义词。笔者由此认为上义词具有概括下义词的共性的功能,因此语篇中“下义词-上义词”这种回指型态在语篇中具有概括和总结的作用。下面,作者将以数则语篇来说明这个观点。
(4)如果运气好的话,可以碰到藏民沿街向店铺兜售他们所采的红景天、雪莲花、冬虫夏草、雪茶、雪芝等药材,价格便宜的超乎想象,而且都是真品。
例(4)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用药材这个上义概念来概括之前出现的红景天、雪莲花、冬虫夏草、雪茶、雪芝。此外,上义词“药材”事实上在这里也具有归纳前方所有下义词的功能,也就是说药材归纳了红景天、雪莲花、冬虫夏草、雪茶、雪芝的共同特性:都具有药用价值,同时将红景天、雪莲花、冬虫夏草、雪茶、雪芝归入药材的范畴。
(5)尼汝村位于“三江并流”腹地,这个只有108户,650人的藏族村落却拥有108户,650人的藏族村落却拥有高山峡谷、冰川雪峰、高原湿地、森林草甸、冰蚀湖泊等丰富的地质地貌,人们不吝以“香格里拉最后的秘境”来赞誉这块除了沙漠和海洋,几乎汇聚了北半球各类自然景观的生态伊甸园。
在例(5)中,作者使用了一个较为笼统的上义概念“地质地貌”来概括、总结了之前的5个下义词:高山峡谷、冰川雪峰、高原湿地、森林草甸和冰蚀湖泊。
(6)福州温泉水温在46℃~60℃之间,含有硫、钙、镁、铁、氟、氯、氡、钠等几十种有益于人体的矿物质。
在例(6)中,上义词“矿物质”概括了前面的硫、钙、镁、铁、氟、氯、氡、钠等下义词,同时告诉读者硫、钙、镁、铁、氟、氯、氡、钠等皆是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的一种。
作者以3个例句来说明“下义词-上义词”这种回指型态在语篇中的功能。从语篇分布情形来看,这种回指则主要出现在概括和总结前面多个下义概念时。由于这种回指形态下义词出现在先,上义词出现在后,因此会较少出现新的信息。
四、小结
本文作者以Taylor (2002) 的“纲要-实例”为基础并通过实际语篇,主要探讨了“上义词-下义词”与“下义词-上义词”回指型态的语篇功能,并且将这两种回指型态进行比较。从语篇分布情形来看,“上义词-下义词”这种回指型态主要是出现在解释、说明的语境中,并大多以举例的方式出现。而“下义词-上义词”这种回指则主要出现在概括和总结前面多个下义概念的语境中。从功能上看,作者认为“上义词-下义词”这种回指的语篇功能是用较准确的下义词来进一步说明,解释之前较为笼统的上义词,并且支持了作者之前所陈述的观点。而“下义词-上义词”这种回指的语篇功能则是概括和总结,同时也起到归类的作用。最后,从新信息的出现来看,由于上义词是概括其下义词的共性而形成的,因此,上义词所携带的信息量会比下义词少,所以“上义词-下义词”这种语篇回指型态由于上义词出现在先,下义词出现在后,因而会向读者提供更多新的信息。而“下义词-上义词“这种语篇回指由于下义词出现在先,上义词出现在后,因此会较少出现新的信息。另外,笔者在搜集语料时发现,旅游手册中用到上下义词的频率较高,这是因为旅游手册是旅游业用以吸引游客的重要营销工具之一,为了向读者详细介绍各地的景点、美食以及文化并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用上下义词回指是一种简洁而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Cruse, D. A. Lexical Semantics [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6.
[2]Gregory, Howard. Semantics [M]. New York:Routledge,2000.
[3]Taylor, John. Cognitive Grammar [M]. New York:Oxford,2002.
[4]胡状麟.语篇的衔接和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
[5]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6]刘街生.现代汉语同位组构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近义词反义词 篇4
软—硬
高—矮
轻—重
对—错
多—少
早—晚 忙—闲
爱—恨
湿—干
笑—哭
关—开
朝—夕
香—臭
凉—热
前—后
里—外
捕—放
闭—开 细—粗
弯—直
真—假
新—旧
借—还
熟—生
升—降
外—内
远—近
宽—窄
美—丑
寒—暖
初—末
笔直—弯曲
认真—马虎
仔细—马虎
秘密—公开
喜欢—讨厌
高兴—伤心
明白—糊涂
暖和—寒冷
愉快—悲伤
抬头—低头
活泼—呆板
潮湿—干爽
难看—美丽
团结—分离
清凉—炎热
出来—进去 下沉—上浮
摇头—点头
勇敢—胆小
自由—约束
虚心—骄傲
热情—冷淡
诚实—虚伪
粗心—细心 忘记—记得
美丽—丑陋
可恶—喜爱
朋友—敌人
轻巧—笨重
雪白—漆黑
快活—痛苦
静悄悄—闹哄哄 慢吞吞—急匆匆
近义词:
瞧—看 闻—听 看—望 寒—冷 归—回 朝—早 捕—捉 立—站 躺—睡(卧)鸣—叫
非常—特别 感激—感谢 处处—到处 改正—纠正
认真—仔细 精彩—出色 提议—商议 喜欢—喜爱 高兴—快乐 暖和—温暖 照顾—照料 愉快—快乐
商量—讨论 焦急—着急 仿佛—好像 连忙—赶忙 主意—想法 茂密—茂盛 忽然—突然 专心—认真 连忙—急忙 难过—难受 团结—联合 纯净—洁净
互相—相互 清凉—凉爽 渐渐—慢慢 可是—但是 许多—很多 使劲—用劲 小心—留神 议论—谈论 办法—方法 欢笑—欢乐 带领—率领 想念—思念 常常—经常 顺从—听话 带路—引路 全部—全体 宽广—宽大 理想—愿望 时光—时间 鲜艳—艳丽 祝贺—庆贺 虚心—谦虚 热情—热心 整天—成天 本领—本事 生活—生存 粗心—马虎 大概—也许 丢失—遗失 挑选—选择 吩咐—命令 培育—培养 盼望—期望 帮忙—帮助 惊奇—惊异 回答—答应 奇怪—惊讶 结实—坚固 遇见—碰到 飞驰—疾驰 鼓励—激发 快活—愉快 连忙—急忙 满意—满足 复苏—苏醒 到底—究竟 格外—特别 美丽—漂亮
茁壮—强壮 舒服—舒坦(舒适)
旧——()
冷——()
早——()长——()
甜——()
慢——()黑——()
近——()
前——()冷淡——()
黑暗——()
南——()低——()
闲——()
开——()哭——()
臭——()
丑——()出——()
东——()
有——()多——()
假——()
合——()
收—()
去——()
前——()
以后——()短——()虚——(骄傲)死——()
答——()
丑——()沉——
浮)
粗——(细)
虚——(实)
谦勤——(懒)
轻——(重)
脱—(穿)
借——(还)
明——(暗)
胖——(瘦 高——(矮)
弯——(直)
宽——(直近义词
请给下面横线的词换成一个意思相近的词。
1、他十分高兴来到校园里。()
2、孩子们,你们有什么好主意呢?()
3、我时刻不忘那里的孩子。()
4、爸爸马上赶过来。()
5、他写了很多词语。()
6、他迅速地跑过去。()
7、他把本子丢掉了。()
清醒的近义词同义词反义词 篇5
醒悟:1.亦作“醒寤”。 2.谓从麻醉﹑昏迷﹑睡眠等醒悟
清楚:①易了解和辨认:道理已讲得很清楚了|稿面清楚|我清楚
苏醒:1.从昏迷或沉睡中醒过来。亦用于比喻。苏醒
清醒的反义词
发昏:神志不清:头脑~。发昏
糊涂:①不明事理;对事物的认识模糊或混乱:他越解释,我糊涂
模糊:1.亦作“模胡”。 2.不分明;不清楚。 3模糊
晕迷:1.犹昏眩。晕迷
恍惚:①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精神~。 ②(记得、听恍惚
昏迷:因大脑功能严重紊乱而长时间失去知觉。严重的外伤、昏迷
清晰:清楚分明:图像十分清晰。清晰
迷失:1.弄不清方向,走错道路。 2.丢失;丧失。迷失
昏沉:①暗淡:暮色~。 ②头脑迷糊 ,神志不清:喝醉昏沉
麻木:①身体某部分感觉发麻或丧失感觉:脚在冰冷的水里,麻木
迷糊:神智或视力模糊不清:烧酒使他更迷糊了,辨不清天地迷糊
迷乱:迷惑错乱:眼光迷乱|心神迷乱。迷乱
睡觉:1.进入睡眠状态。睡觉
入迷:对人或事物喜欢到不能控制情感的地步:对歌星倾倒入入迷
陶醉:1.唐崔曙《九日登仙台》诗﹕"且欲近寻彭泽宰﹐陶陶醉
清醒的造句
1、他清醒过来后表示道歉。
2、你稍稍清醒一下,我会告诉你一切的。
3、这些血的教训总会令大多数人清醒了吧。
4、对我们而言,不存在现实,对你,或者对你清醒的锁。
5、我也许应该早晨去探望罗宾,那时她会有更多的精神头儿,更清醒些的。
6、而且有一次在他喝醉的时候曾和一个男人一起睡觉,然后在清醒的时候又和另一个男人睡觉。
7、孩子一个接一个睡着了,除了伦纳德,他强迫他自己保持清醒直到午夜。
8、我实在是喜欢清醒的性爱,但是我要怎么样才能说服他?
9、每天,我们都是在假象的阴影下生活,即:我们清醒的心智是自主的,在我们的身体和判断的掌控之中。
10、在你清醒的时候,你的脚是否有些无意识的动作?
11、作为夫妻,你们一定要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做出清醒的决定。
12、一方面,我们要对自身做出客观公正的判断,同时还要对我们周围的世界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13、我的看法是,做为科学家能提供有用的信息,但也需要对其局限性有清醒的认识,并努力提升将来所能提供的信息。
14、因为穴居鱼可能并不需要睡得更少——它们可能需要保持清醒,以便更经常地在食物短缺和食物不常出现的环境中觅食。
15、他曾经说过去扮演醉汉的方法就是设想你自己是一个喝醉的人试图表现得清醒。
16、这个原则是指你向自己保证在接下来的十分钟里保持清醒。
17、他的智慧在于,想要睡眠好,保持清醒很重要。
18、让自己做做白日梦,但在这过程中要保持清醒的意识。
19、那么你就需要食用更多的适当种类的能量来帮助你提升注意力,或者你需要额外的工作来保持你的清醒。
20、因为她觉得丈夫清醒的时候是个好人,而且有朝一日能把毒瘾和酒瘾戒掉。
词语解析
1.(头脑)清楚,明白。
唐 范摅《云溪友议》卷下:“ 卢子发 :‘ 白帝 城头二月时,忍教清醒看花枝。’”
巴金《爱的摧残》:“我到了静卧在冷月下的街上,我的脑子突然清醒了。”
2.引申谓白日,白天。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庚娘》:“市儿初合卺,亦须一杯薄浆酒;汝家沃饶,当即不难。清醒相对,是何体段?”
3.(神志)由昏迷恢复正常。
《英烈传》第十八回:“我女儿日间亦是清醒,但到得晚上,便见十分迷闷。”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花姑子》:“生蒙瞳中,觉有人揣而抗之。略开眸则花姑子立牀下,不觉神气清醒。”
洪深 《飞将军》:“请你好好地看护他,等他清醒,好好地向他解释。”
4.清晰;不模糊。
李广田《金坛子·冬景》:“﹝新娘子﹞虽已是三十几岁的人了,却还眉目清醒,手脚伶俐。”
猜想的近义词同义词反义词 篇6
估计:根据某些情况,对事物的性质、数量、变化等做大概的估计
探求:1.探索寻求。探求
推求:1.寻求;探索。 2.追究。推求
预见:①预先推测到将来:预见一切|早有预见|他预见到此预见
猜测:1.推测;凭想象估计。猜测
揣测:推想;估计:难以揣测|事实证实了他的揣测。揣测
推测:1.依据已知的测度未知的。推测
揣摩:仔细推想探求:揣摩出他的心思|揣摩这幅画的主旨。揣摩
料想:猜测(未来的事);预料:~不到ㄧ他~事情定能成功料想
预想:1.预先推想或测定。 2.指事前的推想。预想
预料:①事前推测:难以预料|我预料这事能成功|非我所能预料
推断:1.判断。推断
猜度:1.推测揣度。猜度
料到:1. 料想,预期。如:他怎么也没有料到理智居然能料到
揣摸:1.估量;推测。 2.玩味;研究。 3.摸索揣摸
揣度:推测忖度:我揣度了好一会,才明白她刚才一笑的含意揣度
忖度:1.推测。 2.思量。 3.量度。忖度
测度:1.猜测,料想。测度
臆度:1.主观推测。臆度
臆想:1.主观想象。臆想
推度:1.揣测;想象。推度
推想:1.揣度;推测。推想
猜想的反义词
确信:1.确切的消息。 2.坚定的信心。 3.确实确信
断定:下结论:我敢~这事是他干的ㄧ这场比赛的结果,还难断定
肯定:肯定
确定:1.固定。 2.明确肯定。 3.坚定。确定
猜想的造句
1、她的猜想不一定准确。
2、不靠猜想,而要根据事实。
3、下这么大的雨,我猜想他不会来了。
4、赞恩:那我猜想它很贵,对吗?
5、这个猜想是拓朴学发展的关键。
6、下这么大的雨,我猜想他不会来了。
7、看弟弟那高兴的样子,我猜想他准是得了满分。
8、她的猜想不一定准确。
9、研究人员猜想,光晕内到处有白矮星。
10、我猜想最好自愿去唱第一首歌开个头。
11、我怎么也猜想不出究竟是谁在厨房里弄得叮叮当当地。
12、他立刻猜想到,她已经侦察到他的行动。
13、这艘古沉船的身世之谜一直引人遐思猜想。
14、犹大回想起席丽雅的娇容,无奈的猜想着。
15、我们对任何事情都不能只凭主观意识去猜想。
16、我猜想,当我考上重点中学的时候我一定会欣喜若狂的。
17、看弟弟那高兴的样子,我猜想他准是得了满分。
18、我看她脸色异乎寻常,猜想她一准碰到了什么不顺心的事。
19、我们对任何事情都不能只凭主观意识去猜想。
浅谈中日同形近义词的差异 篇7
一、中日同形词的定义及分类
中日同形词指中日两国语言中字形相同的词。在迄今为止的研究中,从词义角度将同形词分为同形同义词、同形近义词、同形异义词三类的居多。其中,把词义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的同形词定义为同形近义词。
二、中日同形近义词的差异
中日同形近义词在意思用法上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学习者易产生误用。这里从词义、词性、搭配、褒贬、语感、文体6方面探讨同形近义词的差异。
(一)词义不同
从词义范围角度将同形近义词细分为以下三类:
1. 中日两语有相同意思,但汉语词义范围比日语广。
“最近”在汉日语中都有“近日,说话前不久的日子”之意,但汉语中还表示“说话后不久的日子”,可用于将来时。如“最近要去上海出差”的“最近”表示将来,日语中无此意,因而不能直接使用日语「最近」,应译为「近いうちに上海へ出張する」。此类词还有“紧张”“感情”等。
2. 中日两语有相同意思,但日语词义范围比汉语广。
“反对”在汉日语中都有“不赞成”之意,但日语还有“相反,颠倒”之意。如「反対方向」,这是日语特有意,应译为“相反方向”。此类词还有“注意”“大事”等。
3. 中日两语有相同意思,但各自也有其他意思。
“单位”在汉日语中都有“计算事物数量的标准”之意,但汉语中还有“机关、团体或其所属的某一部门”之意,如“我们单位人多”应译为「うちの機関は人が多い」。另外,日语中还有“学分”之意,如「単位が足りない」“学分不够”。此类词还有“意见”“专门”等。
(二)词性不同
有些同形近义词虽表达相同意思,但词性却不同。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 汉语:
动词,日语:名词。“牺牲”在汉语中可作动词使用,但在日语中只能作名词使用,如“他为国牺牲了个人利益”应译为「彼は国のために個人の利益を犠牲にした」,而不是「犠牲する」。此外,“关心”“根据”表示动作时应使用「に関心を持つ」「を根拠にする」的形式。
2. 汉语:
形容词,日语:动词。“发达”在汉语中是形容词,但在日语中却是动词,如“技术发达”应译为「技術が発達している」,而不是「発達です」。“紧张”“充实”也是这类词,应使用「~する」的形式。
3. 汉语:
他动词,日语:自动词。“充实”在汉语中可作他动词使用,但日语中却是自动词,如“充实生活”应译为「生活を充実させる」。因日语「充実する」是自动词,所以前面不能直接接宾语,应使用使役形来接宾语。“发展”“满足”也是这类词。
(三)搭配不同
搭配不同指修饰对象或作用对象不同。“柔软”在汉语中常修饰“坐垫/沙发/毛衣”等具体名词,但在日语中却常修饰“方針·態度·対応”等抽象名词。另外,“培养”在汉语中既可作用于“细菌”等物体,还可作用于人,但在日语中却只可作用于“细菌”等物体。因此“培养人才”应译为「人材を育成する」。此类词还有“贵重”“追究”等。
(四)褒贬不同
“差别”在汉语中有“差异、不同”之意,作为中性词使用,但在日语中还有“歧视”之意,既可作名词使用,也可作动词使用,如「中国人は外国でよく差別される」,可见日语中有贬义色彩。此类词还有“检讨”“深刻”等。
(五)语感不同
“失败”在汉语中既可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也可用于战争等重大事件中,语感比较强。而日语中通常只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语感比汉语弱,因此“中日甲午战争失败了”应译为「日清戦争は敗北した」。此类词还有“质问”“反省”等。
(六)文体不同
“愉快”在汉语中常作为口语用于日常生活中,而日语中却作为书面语用于论文等中。因此“暑假很愉快”不能用书面语「愉快」,要用对应的口语「楽しい」,译为「夏休みは楽しかったです」。此类词还有“现在”“克服”等。
三、结束语
中日同形近义词因存在微妙差异,所以学习者常会引起误用。为了能更好地掌握同形近义词,本文从词义、词性、搭配、褒贬、语感、文体6方面举例探讨了同形近义词的差异。今后有待增加研究词汇进一步研究同形近义词。
参考文献
[1]何宝年.中日同形词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
爱的反义词 篇8
爱的反义词不是孤独。在我们的心灵深处,爱和孤独其实是同一种情感,它们如影随形,不可分离。愈是在我们感觉孤独之时,我们便愈是怀有强烈的爱之渴望。也许可以说,一个人对孤独的体验与他对爱的体验是成正比的,他的孤独的深度大致决定了他的爱的容量。反过来说也一样,人类思想史和艺术史上的那些伟大的灵魂,其深不可测的孤独岂不正是源自那博大无际的爱,这爱不是有限的人世事物所能满足的?孤独和爱是互为根源的,孤独无非是爱寻求接受而不可得,而爱也无非是对他人之孤独的发现和抚慰。在爱与孤独之间并不存在此长彼消的关系,现实的人间之爱不可能根除心灵对于孤独的体验,而且在我看来,我们也不应该对爱提出这样的要求,因为一旦没有了对孤独的体验,爱便失去了品格和动力。在两个不懂得品味孤独之美的人之间,爱必流于琐屑和平庸。
爱的反义词也不是恨。一个心中没有爱的人,他对什么都不在乎,也就不会恨什么。之所以爱憎分明,是因为有执著的爱,有鲜明的价值取向。在现实生活中,爱转化为恨的事例更是司空见惯,而这种转化之所以可能,就是因为两者原是同一种激情的不同形态。爱是关切,关切就会在乎,在乎就难免挑剔,于是生出了无穷的恩恩怨怨。当然,一般而言,那种容易陷入恩怨是非的爱的气象未免渺小,其中还混杂了太多的得失计较。大爱不求回报,了断浮世恩怨。然而,当大爱者的救世抱负受挫之时,大爱也会表现为像鲁迅那样“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大恨。总之,一切人世的爱,都是不能割断与恨的联系的。
那么,爱的反义词是什么呢?哪一种情感状态与爱截然相反,是爱的毋庸置疑的对立面呢?回答只能是:冷漠。孤独者和恨者都是会爱的,冷漠者却与爱完全无缘。如果说孤独是爱心的没有着落,恨是爱心的受挫,那么,冷漠就是爱心的死灭。一个冷漠的人,他不但没有爱心,我们甚至可以说他没有心,没有灵魂。因为爱心原是灵魂的核心,灵魂借爱而活着,感受着,生长着,无爱的灵魂中没有了一切积极的情感,这样的灵魂已经名存实亡。无论对于个人来说,还是对于社会来说,真正可怕的是冷漠,’它使个人失去生活的意义,使社会发生道德的危机。在我看来,当今社会最触目惊心的现象之一便是人心的冷漠。最近屡屡读到汽车司机肇事后把受害者处死然后逃逸的报道,处死的方式包括回车碾压伤者、把伤者扔进污水沟、带着被卷入车下的伤者继续驰行等等,无不令人发指。毫无疑问,这些罪犯对于受害者无仇无恨,他们仅仅是为了逃避对己的惩罚而不惜虐杀他人的生命,而这种惩罚本来只不过是使他们受短暂的牢狱之灾或一些财产损失而已,与一条生命的价值不可同日而语。这当然是冷漠的极端例子,然而,这类恶性事件的增多是有社会的基础的,暴露了社会上相当普遍的重利轻情、见利忘义的倾向。在一个太重功利的社会里,冷漠会像病毒一样传播,从而使有爱心的人更感到孤独,甚至感到愤恨。不过,让我们记住,我们不要由孤独和愤恨而也堕入冷漠,保护爱心、拒绝冷漠乃是我们对于自己的灵魂的一份责任,也是我们对于社会的一份责任。
衰老近义词反义词 篇9
衰老
【拼音】shuāi lǎo
【解释】年老而精力、体质衰弱
衰老的近义词:
朽迈 衰弱老迈
衰弱 生机不旺盛,软弱无力,身体衰弱
苍老 说话行动外貌显老
衰老的反义词:
强壮 壮健有力强壮的人
健壮 健康,强壮
强健 亦作强健。强壮健康。
衰老造句
他年逾七十,但不衰老迟钝。
大自然不会一日衰老。
巴尔多伸出了他那衰老的白手。
将来或许会有一种抗衰老药片。
它影响块茎形成、叶子衰老和休眠。
我发现了正在徘徊的衰老游唱诗人。
我永远记得她干瘪衰老得象发黄的纸。
衰老是成熟细胞死亡之前的败坏过程。
她说她头疼,看上去显得又衰老又干巴。
衰老像死亡一样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
她说她头痛,看上去显得又衰老又干巴。
这种随着时间流逝的活力衰退就叫做衰老。
那个贫困、驼背、衰老的人指点了他的思路。
雨水从他那带有疤痕的衰老的双颊滚滚流下。
昨天在饭店里,洛兰显得庸俗、堕落、衰老了。
长期的饥饿和衰老可以导致胚胎发生能力的复壮。
为了推算孪生子的衰老,引入原时概念是有用的。
不知怎么回事,他穿着城市服装,显得衰老一点。
这种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精力衰退的现象我们称为衰老。
隆重近义词反义词 篇10
庄重:庄重 zhuāngzhòng[serious;grave;solemn] 风度、仪表、举止或谈吐不随便;沉着稳重
郑重:郑重 zhèngzhòng(1)[serious;solemn]∶严肃认真郑重宣誓(2)[attentive]∶审慎;殷勤
反义词:
轻率、草率
轻率:轻率 qīngshuài[rash;hasty] 随随便便,言行不慎重,不认真举止轻率轻率发言
草率:草率 cǎoshuài[carelessly;perfunctorily] 马虎;不细致;粗略草率从事办事太草率了
隆重词典解释(详细解释)
词语拼音:lóng zhng
词语解释:
隆重 lóngzhòng
(1)[grand;ceremonious;solemn]∶盛大庄重,以盛大、庄严和特别注意形式为特征的隆重的国宴
隆重的礼仪
(2)[deep]∶深厚
且说元春自选了 凤藻宫后,圣眷隆重,身体发福,未免举动费力。——《红楼梦》
(3)[pay attention to]∶重视
近义词突破 (一) 篇11
【情景对话】
Adam: May I use your iPhone?
Erin: No, I forbid you to.
Adam: You know, on campus we students are banned from using cell phones.
Erin: Don’t you know it is a holiday today?
Adam: Sorry, I forgot we are free to use cell phones today.
【词汇辨析】
对话中的forbid与ban都含“禁止”的意思,但两者有别。
1. forbid指“命令某人不做某事(to order sb. not to do something)”, 这里“I forbid you to”是“I forbid you to use my iPhone”的省略形式,意思是“我不允许你用我的手机”。
2. ban 语气较重, 指官方“正式禁止 (decide or say officially that sth. is not allowed, 即forbid , esp. by law)”,“... on campus we students are banned from using cell phones”意思是“学生禁止在校园内使用手机”。
3. forbid常用于forbid sb. from doing sth.,forbid sb./sb.’s doing sth.,forbid sb. to do sth., forbid sb. sth.等结构。ban通常采用ban sth.或ban sb. from doing sth.结构。 例如:
Mary was forbidden by her parents to marry Tom . = Mary was forbidden from marrying Tom by her parents. 玛丽父母不让玛丽嫁给汤姆。
Chemical weapons are banned interna-tionally. 国际上禁止使用化学武器。
My doctor has forbidden me sugar. 医生禁止我吃糖。
此外, ban作为名词时,其后常接on,而且常与动词put/impose,lift/remove搭配。例如: put/impose a ban on... 禁止; lift/remove a ban on... 解禁。又如:
There is to be a total ban on smoking in the office. 办公室将彻底禁止吸烟。
【即学即练】
一、请用ban或forbid的适当形式填空。
1. The government _________ the use of chemical weapons so far.
2. The other day her father _________ their marriage.
3. She _______________ the access to the club, for she was under the legal age.
4. She __________ from driving, having broken the traffic rules.
二、根据所提示汉语,完成下列句子。
1. 那本书在我们国家被禁了很多年。
for many years in our country.
2. 英格兰的禁烟令于2007年开始生效,禁止在酒馆、酒吧和公司汽车吸烟。
in pubs, bars and company buses came into effect in England in 2007.
3. 当局解除了不许在这条河里游泳的禁令。
The authorities
swimming in this river.
Ⅱ. common,ordinary和 normal
【情景对话】
Kate:What’s the matter with you? You keeps coughing.
Bruce:I caught a cold yesterday.
Kate:Colds are common in winter. When you are suffering from colds, it is important to regulate your diet. It’s said that you often go to school on an empty stomach. Pay more attention to your breakfast.
Bruce:Well, my ordinary breakfast con- sists of bread, milk and apples.
Kate: Wow, you’re living a normal life.
【词汇辨析】
对话中,“Colds are common in winter” 的意思是“感冒在冬天很常见”;“My ordinary supper consists of bread and milk”意为“我晚餐通常是面包和牛奶”;“you’re living a normal life”则是“你过着正常的生活”。
“common,ordinary,normal”这三个词,都含“普通的”意思,当然还有其他的意思。现主要讲一讲他们是“普通的”意思时的差异。
1. common强调“常见的,不足为奇的(occurring or appearing frequently : not rare)”, 例如:
“Tom” is a common name in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汤姆”是英语国家常见的名字。
2. ordinary强调“平常的,平淡无奇的(not unusual, different, or special)”,例如:
He made all the other players on the field look undoubtedly ordinary. 他使场上所有其他运动员都黯然失色。
nlc202309021033
3. normal强调“正常的,常态的(not strange,regular)”, 例如:
Under normal circumstances, this wouldn’t be a problem. 在正常情况下,这个不成问题。(这儿under normal circumstances 意思是normally, usually)
【即学即练】
一、请选用common, ordinary或 normal填空。
1. Heart disease is one of the ____ causes of death in the world.
2. I thought the paintings were pretty ____, that is, they were not particularly good.
3. What’s the ________ temperature of the human body?
二、 根据所提示汉语,完成下列句子。
1. 学生考试前有点紧张是常见的现象。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a student to be nervous before a test.
2. 假日结束了,今天又是一个通常的工作日。
The holiday is at an end. Today is just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at work.
3. 他在大学受了四年正规教育。
He received four years of _________ __________ at college.
Ⅲ. after all,above all,at all 和in all
【情景对话】
Adam: You should have studied hard, for you’re a Senior Three student after all.
Erin: I don’t think I should study so hard. Every day I have always spent two hours in all, on my studies.
Adam: By that you mean you study two hours after class. Please remember: Never waste anything; above all, never waste time. If you would like to achieve greater success at all, you should spare no pains.
Erin: Thanks for reminding me.
【词汇辨析】
对话中的“...you’re a Senior Three student after all”意思是“你毕竟是高三了”,“two hours in all”是“总共两小时”的意思,“above all, never waste time”则为“尤其重要的是,决不能浪费时间”,“If you would like to achieve greater success at all”意思是“既然想取得更大成功”。
1. after all 毕竟
You should apologize to her. After all, it’s your fault. 毕竟是你的过错。
2. above all 尤其重要的是
Above all, we must consider what is best for the children. 尤其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考虑什么对孩子们最有好处。
3. in all 总共
There were about a thousand people at the concert in all. 大约共有1, 000人参加了音乐会。
4. at all 全然,完全,究竟,既然,反正
Did you find out anything at all? 你究竟弄清楚了什么?
This journey is not at all comfortable. 这旅途一点也不舒适。
在口语中单独说 not at all, 可用来回答感谢或道歉。如:
(1) A: Thank you very much.
B: Not at all.
(2)A: I’m sorry to keep you waiting.
B: Oh, not at all.
【即学即练】
一、 根据英语解释,选择正确的短语。
1. — ;2. — ;
3. — ;4. — 。
二、请选择at all, in all, above all或after all填入下面句子中的空格里。
1. Have you read any of the report _________________?
2. I don’t know why you’re so con-cerned, it isn’t your problem _________.
3. Tommy is fair, hardworking, and _________ honest.
4. —How many students would like to take part in the sports meet?
—Forty _______.
Keys:
I
一、1. banned 2. forbade/forbad
3. was forbidden 4. was banned
二、1. That book has been banned
2. The ban on smoking
3. lifted the ban on
Ⅱ
一、1. commonest 2. ordinary 3. normal
二、 1. It’s common for
2. another ordinary day
3. normal education
Ⅲ
一、 1. d 2. a 3. b 4. c
二、 1. at all 2. after all 3. above all
4. in all
【四上近义词反义词】推荐阅读:
近义词、反义词11-17
悠扬的近义词同义词反义词05-15
诚恳的近义词同义词反义词11-21
罗列近义词和反义词06-06
朴实近义词和反义词06-13
甘心近义词与反义词07-06
已打近义词反义词07-19
兴旺近义词与反义词10-09
徘徊的近义词反义词11-06
反义词近义词带拼音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