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者的创业观(精选10篇)
成功者的创业观 篇1
1.创业创意是最关键的
创业成功最关键的是创意, 更重要的不在于创意本身有多少美妙和神奇,更在于它在多大程度上的不可复制、市场潜力的大小以及实施计划的可行性。连邦创业成功的核心是把国外连锁经营这种成功的商业模式引入到中国软件销售业。采用连锁方式经营软件流通业是营销手段的创新。
2. 创业团队是成功的基石
公司管理最忌讳角色冲突。要选择彼此充分了解的、互补型的创业合作伙伴
3. 要善于发掘未被开拓的市场
4. 创业失败风险是巨大的
创业就好比走钢丝,稍微在哪个地方不小心,就会前功尽弃,甚至有生命危险,控制创业的风险是创业者保全自己的技巧。
5. 要做好团队的表率作用
成功者的创业观 篇2
关于成功问题的思考主要集中在杨家三代女性的故事中。认真梳理起来, 大致有如下几种观点:
成功在于社会承认
杨家二女儿杨尔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代, 从一无所有开始打拼, 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创下自己的大公司, 产品远销欧美, 要钱有钱, 要地位有地位, 社会认可、无限风光。她为自己的成就感到无限自豪, 也因此她骄傲蛮横, 无论在哪儿说一不二, 指点江山, 挥斥方遒。在家里, 她瞧不起当研究员的丈夫, 认为他一升不了官, 二发不了财, 一辈子甘于平庸, 因此剥夺了他的话语权, 后来干脆把他扫地出门, 和他离了婚。对女儿, 杨尔完全不顾她小小年纪还不具备自理能力, 按照自己的意愿坚决果断地将其送往英国留学。杨尔认为自己“做女人非常成功”, 她有能力也有资格做这一切。
杨尔成功的标准是两条, 首先是有钱, 她说现在会赚钱就是最大的本事, 有了钱就可以要什么有什么, 想干什么干什么;其次是有社会地位, 即获得社会认可。有了这两条就叫成功。
成功在于自我实现
对于杨尔的成功观, 女儿霹雳表示不认可。霹雳认为人生的最大成功是实现自己的理想, 而实现自己的理想就是自我实现, 自我实现就是最大的快乐。在这里, 理想、自我实现、快乐三位一体。杨尔认为自我实现与社会认可并不矛盾, 你把自我实现了, 同时又获得了社会认可, 岂不两全其美?但女儿并不这样认为。她认为母亲追求的还是社会的认可, 而她要追求的是“真正的自我, 社会爱认不认”。她说:“财富、地位是你希望我获得的, 我自己不想, 有没有无所谓。”“我不想被名利驱使, 呕心沥血就为盖棺论定时被人冠以‘伟大、著名’一类的虚词儿, 我要为自己活, 做喜欢的事, 哪怕它换不来功名成就, 在别人眼里一钱不值, 爱谁谁, 我只图自己快乐。”
关于成功的标准, 母女俩唇枪舌剑, 谁也说服不了谁。一个坚持社会认可, 一个坚持自我实现, 各有道理, 体现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虽然上述两种观念都有理由, 但又各有所偏, 一个以“社会”为标准遮蔽了“自我”, 一个以“真正的自我”为标准遮蔽了“社会”, 二者因内涵的单一而各自都有片面性。
成功在于“社会地位、心理满足、赚钱”三合一
赵青楚北京大学法律硕士毕业后, 跟随京城著名大律师邢功成当助手, 初出茅庐, 踌躇满志, 决心要做一番事业证明自己。第一天下班, 法学界泰斗级人物、她的姥姥郎心平教授和她有过一番语重心长的对话:
“小邢 (邢功成, 郎心平的学生, 青楚的师傅) 是典型的成功律师, 不过律师分很多种, 有追求社会地位的, 也有图心理满足的, 有赚钱第一的, 也有不看重钱的, 青楚你想做哪种?”
“我要‘社会地位、心理满足、赚钱’三合一。”[1]31
到底是北大毕业的高才生, 意气风发, 志存高远, 什么都想要。现代人心胸阔大, 想全面占领世界, 你说其贪婪也行, 说其有雄心亦可。这里的“贪婪”一词没有贬意, 只是中性词, 欲望多多之谓也。青楚的成功观应该说也有其合理性, 而且也更具有代表性——试问, 谁又不是这样想的呢?
平心而论, 上述三种成功观各有道理, 如今是价值观多元化的时代, 所以都有存在的理由。然而仔细考察起来, 三种成功观又有共同的缺失, 即都忽略了成功的价值因素, 即道义因素, 而道义因素却正是成功的灵魂。如社会承认, 是个极为模糊含混的概念, 其中既包含了积极的、正面的价值因素, 也包含了不那么积极正面的价值因素。例如一个人, 不管用什么手段, 不管第一桶、第二第三桶金是怎么得来的, 但倘若他发了大财, 成了老板、老总, 成了众所周知的公众人物, 成为众目睽睽的财富象征, 这算不算社会承认?你不承认也已经承认了, 因为他扬名于世已经是客观存在和既定事实。这种成功怎么评价?再如自我实现, 也很模糊抽象, 不好脱离具体内涵一概而论。如果一个人的目标极端个人主义, 它的实现甚至可能损害了他人乃至社会公众、民族、国家的利益, 但他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从他的角度看, 毕竟是自我实现了, 这种情况怎么评价?还有所谓的“社会地位、心理满足、赚钱”三合一的成功, 假如一个人追求的目的就是赚大钱, 他果然赚到了, 从他个人来说毫无疑义是自我实现了, 而且也成为社会名人有社会地位了, 总之他“三合一”了, 这种情况怎么说?对他的成功怎么评价?
总之, 上述三种成功观虽然各有存在的道理, 但毫无疑问其片面性也是明显的, 缺失正面的价值因素使三种观念的价值和正当性成为疑问。当今社会存在的诸多问题不能不说与上述价值观念的流行乃至于深入人心有关。《我的青春谁做主》的编导显然意识到了上述问题, 于是安排了第四种价值观, 即郎心平的价值观, 作为对上述三种价值观的批判与反驳。
成功的标准:社会道义上必须是“好”, 个人心理上重在体验过程的乐趣
就在上段引文中郎心平问外孙女赵青楚对成功的理解, 青楚回答要“三合一”之后, 郎心平有如下评价。她说:
“目标够高的!虽然你想实现三合一, 但我以自己的经验提醒你, 这三个里面, 最重要的就是心理满足, 未必当什么‘成功’律师, 但一定要做个‘好’律师。”[1]
理论、实践、知识、阅历都足够的老教授对成功的理解到底比别人高一筹。她没有否定青楚“三合一”的野心 (她对“野心”的解释是:“我们那年代管这叫远大抱负, 国家还大力提倡呢!”) , 但她突出强调了“心理满足”这一内在的、谁也看不见的标准的重要性。谁也看不见, “如鱼在水, 冷暖自知”, 这就有别于杨尔的财富、地位之类单纯的外在的社会标准, 也不同于霹雳单纯强调“自我”的个体标准。因为她所说的“心理满足”中既包含了自我实现, 也暗含了更为重要的标准——“好”。所谓“好”或“不好”, 显然是一种社会评价, 所以这一标准既是社会的, 又是道德的, 其内涵主要就是社会道德、社会良知、社会文明, 是一种更高、更深沉、更内在, 因而也更文明的标准。
郎心平把“成功”与“好”严格区别开来:“成功的”并不一定就是“好的”, “好的”也并不一定“成功”, 二者有统一的时候, 更有分离的时候, 所以绝对不应该以“成功”与否论英雄。青楚听懂了“好”的内涵, 从此之后一直谨记姥姥这句话, 在日后漫长的职业律师生涯里, 她反复甄别“成功”与“好”的区别, 并身体力行, 不但追求成功, 更追求“好”。
郎心平教授强调的“心理满足”, 除了“好”的社会、道德意义之外, 还有一层更为内在的心理内涵——过程的体验。她对青楚说:
《我的青春谁做主》剧照
“现在社会给人灌输的成功观念太单一, 你们年轻人追求的无外乎是赚钱、成名, 给自己贴上成功标签, 千篇一律、千人一面, 这是典型的唯结果论。其实不是所有得到结果的都成功, 也不是没结果的就失败, 我一辈子的体验, 是成功藏在过程里, 将来回头看, 乐趣不在最后撞线那一下, 结果是买东西的赠品, 好了算赚的, 不好也没什么。”[1]79
这是一种典型的哲学、美学层面的体验, 一种形而上的体验。注重过程是20世纪西方的哲学、美学思潮, 是一种崭新的人生观。这种人生观是对传统人生观的批判和超越。传统人生观注重结果——名、利、权、位、物等众目睽睽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得到了, 得意忘形;得不到, 灰头土脸。为了得到所谓的成功, 一辈子疲于奔命, 狼狈不堪, 结果以失败而告终。因为, 山外有山, 天外有天, 名、利、权、位、物皆不封顶, 相互攀比之下谁都是失败者。传统成功观置所有人于永远的痛苦之中万劫不复。现代人醒悟了, 他们把目光从结果转向过程——对待生活一定要重生存而不重占有, 重过程而不重结果, 重体验而不重功利, 在感受和体验中享受人生, 开创人生。郎心平的“成功藏在过程里”的成功观, 就是对传统成功观的颠覆, 给人以崭新的视野。
郎心平教授的成功观, 对于批判和矫正当下社会上流行的注重名、利、权、位、物等粗鄙的成功观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果按郎心平的“好”和“过程”的标准衡量, 如今社会上某些张牙舞爪的所谓“成功人士”够不够“成功”可能还要打上问号。君不见, 多少人为了所谓的成功不择手段, 出卖灵魂, 危害社会, 危害他人。这些人的所谓成功毒害了社会, 扰乱了人心, 也毒害了自己。
对成功问题进行过深入思考的周国平先生, 曾经把成功分为伟大的成功与伟大的失败、渺小的成功与渺小的失败。他说, 成功是一个社会概念, 一个直接面对上帝和自己的人是不会太看重它的, 在上帝眼里, 伟大的失败也是成功, 渺小的成功也是失败。他还说, 每个追求者都渴望成功, 然而, 还有比成功更宝贵的东西, 这就是追求本身。[2]和电视剧中人物郎心平教授一样, 周国平看重的也是成功的性质、成功的质量、追求的过程, 他们都和粗鄙的成功观划清了界限。
若干年前有圣贤曾激愤地说过:“自由, 自由, 多少罪恶假汝以行!”如今, 我们也可以套用这句话说:“成功, 成功, 多少罪恶假汝以行!”面对甚嚣尘上的粗鄙成功观, 该是冷静反思的时候了, 该是推广和普及郎心平的成功观的时候了。什么时候人们注重内心体验, 把社会道义上的“好”作为成功的重要标准了, 什么时候社会的精神文明就上升前进了一步, 社会生活中那些矫情浮华、乌烟瘴气就会少一些。
参考文献
[1]高璇, 任宝茹.我的青春谁做主 (电视剧本) [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 2009.[1]高璇, 任宝茹.我的青春谁做主 (电视剧本) [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 2009.
我的作文成功观 篇3
掌握了写作技巧的人写作文毫不费力,写得轻轻松松,洋洋洒洒;而没掌握写作技巧的人总是绞尽脑汁,才挤出干巴巴的几个字。
写好作文很难吗?不,其实掌握了写作技巧,就能写好。我写作文向来遵循两个规则:一是选材,要新颖、独特;二是积累,多读课外书,可以拓展思路。
先说说第一点吧,拿到作文题,当大家千篇一律地选一个题材时,我偏选另一题材。尤其是考场作文,如果和别人的题材差不多,写得好也不一定得高分。千篇一律毫无新意的文章,老师不可能一篇篇去注意,因为它们平凡,甚至乏味、枯燥,没有吸引力。但老师如果批阅到了选材新鲜、有趣的作文,一定愿意好好阅读。
一次考试,作文题为“我最佩服妈妈的 ”。别人都把妈妈写得十分伟大。如高亦钊写“我最佩服妈妈的勤劳”,把妈妈写成一个每天忙着上班、下班后还要回家做家务的忙碌角色,内容很充实,只可惜与其他人写的事例重复了,不然或许可以得高分;我卻刻画了一个胆小又爱尖叫的妈妈形象,在结尾处写了我和爸爸的无奈,老师立刻给出了高分。
作文选材新颖是好的,独特也是好的,但不能太过另类而导致离题,独特和新颖一定要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还举刚才的例子,如果你神经质地写了一个“我最敬佩妈妈的孩子”这么离奇的作文,会让老师无法批改。要注意独特和离题有很大的区别。
如果只求新颖,肚中却没有丰富的词汇来描摹,作文水平还是提高不了的。这是我想说的第二点——积累。
你没有足够的词句积累、写法积累,怎么创新?
你如果不长期积累,丰富阅读,到了一定的时候会发现自己进步缓慢,甚至无法进步。因为你再也不能找到更好的词句来应用了,这就是所谓的“书到用时方恨少”。
我们班有的同学爱看经典名著,积累了许多好词好句,写作文一点儿也不困难,用的句子也十分优美、经典。一些同学却在看一些乱七八糟的网络小说,什么也积累不了,作文水平没有提升,反而下降了。可见,长期积累并注重去粗取精,对作文是无比重要的。
积累还是灵感的源头活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就是这个道理。长期积累,你写作的灵感之泉便会汩汩流淌。
掌握好这两点,相信你写作文一定会有进步,这也是我的作文成功观。
观马道成功总结 篇4
(一)、摘要:他是全球电子商务第一品牌阿里巴巴的创始者,他是拓天壁地开创“网商新时代”的经营骄子,他是中国第一位被冠以“骗子、疯子、狂人”的创业“榜样”,他是登上《福布斯》杂志封面的“中国第一人”。他用成功告诉我们——“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80%的人都可以获得成功!”
(二)、主要内容:
在看了很多关于马云的电视节目和演讲之后——包括《赢在中国》、《马云在母校杭州师范大学的演讲》等——从他顺手拈来说出的一个个关于阿里巴巴、关于淘宝网、关于创业、关于管理的生动有趣的故事中,从他滔滔不绝地说出的充满智慧火花的金句中,从他一直不停的充满活力和狂热的肢体语言中,我明白了这位睿智的管理者的成功就蕴含在的三个简单而实在管理方法中:目标、价值观、使命感。(1)目标
看见10只兔子,你到底抓哪一只?有些人一会儿抓这个兔子,一会儿抓那个兔子,最后可能一只也抓不住。CEO的主要任务不是寻找机会而是对机会说
NO。机会太多,只能抓一个。我只能抓一只兔子,抓多了,什么都会丢掉。
马云用抓兔子的故事说明了一个管理之道:一个企业要取得成功,目标要专一,坚定一个方向往前走;不要心猿意马、南辕北辙,设立太多目标只会扰乱军心,让员工们无所适从。马云提出过,阿里巴巴要做一个80年的公司,后来在经过仔细思考之后改为了做一个102年的企业。原因在于:“阿里巴巴创立于1999年,在20世纪活了一年,在21世纪活100年,在22世纪再活一年就够了。”又一句充满幽默的语言,但这恰恰就是阿里巴巴的目标。
马云提出了如此一个长期的具有方向性的目标,他说这就是一个团队要有的方向,正是这种明确的组织目标,才衍生出阿里巴巴公司一系列相关的体系、制度以及文化。当然,马云之所以能够体会到专一的目标对组织的重要性,是由于这样的一件事:阿里巴巴公司创立初期,马云曾用资金吸引过大量来自不同大企业的MBA投身自己公司,也正是马云对外称“创业人员只能够担任连长及以下的职位,团长级以上全部由MBA担任”的时候。彼时,12个人的高管团队中除了马云自己,已经全部来自海外。但这却是给马云的一个教训,此后他总结出,“来自大公司的员工”和“路
边会走路的人”,他宁愿选后者,因为前者往往是以“技术”、“股市”作为工作的导向,而后者,确是因为一个梦想而工作着。马云说:“如何把每一个人的才华真正地发挥作用,我们这就像拉车,如果有的人往这儿拉,有的人往那儿拉,互相之间自己给自己先乱掉了。”那些来自华尔街、硅谷的能人,他们往往受到太多固有的模式限制,大家都有自认为对的一套,结果却互相阻碍,不得进步。阿里巴巴的团队只需要有梦想的人,他们以一个“做102年公司”的梦想一直向前发展,创业初期用短短一个月时间从一个最初在世界排名8000多名的网络公司跃升为2000名,而如今己稳坐世界前列,由此可见专一的目标对团队的作用之大。(2)价值观
马云在母校杭州师范大学的演讲主题为《文化是企业的DNA》,在2个多小时的演讲中,马云提到了文化对一个企业的重要性。犹如一个企业的DNA一样,企业文化的核心在于它的价值观。价值观是对事物重要性的判断,一个组织的价值观,就是这个组织的成员把什么作为对他们最重要的东西。马云把阿里巴巴的组织价值观比喻为金庸先生笔下段誉的六脉神剑:客户第一、诚信、敬业、激情、拥抱变化、团队合作。
马云把客户第一放在了企业价值观的首位,把服务客户、倾听客户的声音作为组织每一位成员都必须具备的本能,因为他深知,概念到今天这个时代,是一件很虚的东西,客户需要的是真真切切的服务。而最核心的问题是根据市场定制产品,倾听客户声音。马云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阿里巴巴作为一个企业电子商务平台,运用世界首创的B2B模式(商业用户对商业用户模式)运作,经过跟客户的交流、调查,阿里巴巴发现有87%的企业最担心的问题是诚信。2001年8月,阿里巴巴在国际站首推“诚信通(TrustPass)”服务。该计划主要通过第三方认证、证书及荣誉、阿里巴巴活动记录、资信参考人、会员评价等5个方面,来审核申请“诚信通”服务的商家的诚信,这使得通过阿里巴巴达成的交易更让人放心,诚信通的会员比普通会员成交量大十倍。“
马云说过“短暂的激情是不值钱的,只有持久的激情才是赚钱的。”什么是持久的激情呢?阿里巴巴公司今年十岁,它的员工平均年龄为26岁,仍处于年幼期。等到10年后,阿里巴巴20岁了,它的员工平均年龄为36岁,正值壮年,前途无量。这是马云的计算。他相信,一个公司要创新要不断进步,必须要有恒久不断的激情。他把公司的“102年梦想”形容为一
个4x100米接力赛,他自己就是那个跑第一棒的人。的确,4x100米就是追求每个一百米都要有最大的爆发力,即使第一棒的人再强再快,也不可能靠一个人战胜四个人的体力和爆发力。把机会留给年轻人,把企业的激情永续,马云的智慧告诉管理者们,在必要的时候放手给更年轻的人去创新去开拓,好比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将使团队的激情和竞争力发挥到最大。(3)使命感
使命感是人对一定时代、社会和国家赋予的使命的一种感知和认同。对于企业而言,职业是人的使命所在,使命感是员工前进的永恒动力。马云的管理智慧之三——使命感,就是从培养员工的使命感出发,增强员工对于企业和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让员工全心全意投入到工作中。在使命感驱动之下,为企业和社会的利益而辛勤工作着的员工,会因为为企业带来了效益,为社会带来了利益而实现自身的满足,最终达到了员工、企业和社会的三赢。纵观世界知名企业,他们成功往往离不开一个伟大的使命感驱动:通用公司的使命是“点亮世界(lighten the world)”,迪士尼的使命是“让世界充满快乐(make the world happy)”,丰田企业的使命是“服务取胜”,而马云的阿里巴巴集团,使命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除了在商业上开创更优质的服务,阿里巴巴还在肩负起一个社会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把自己经营的事业当作是公众的财产,同时把公众利益、社会环境也作为企业自身负责的范围。2008年汶川地震救灾前期,阿里巴巴首期捐款500万元;随后,阿里巴巴设立2500万元专项基金重建灾区;此外,阿里巴巴利用自身的电子商务平台,发动会员企业和网友支援灾区建设,帮助当地企业恢复销售,解决灾区残疾人就业难题;2008年10月,阿里巴巴再次向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捐款500万元人民币,用于“5·12”汶川地震因灾致残的残疾人康复培训。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中国红十字总会、中华慈善总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慈善公益论坛上,阿里巴巴成为唯一一家入选中国慈善公益50强的互联网企业。
正是这种时刻为客户为大家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使得阿里巴巴成为了一个不仅仅在商场上追逐利益的企业,更是一个充满人文关怀、对社会充满责任感的企业。
(三)、结束语
阿里巴巴把每年的5月10日作为“阿里日”,为的是纪念2003年,非典型肺炎爆发时,“目标”、“价值
观创业节目有感 篇5
热爱与电视剧的我一般没有自主看创业节目的习惯,但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我便从网上搜了几个节目看。观看了《俞敏洪演讲谈大学生就业及创业》的讲座和《中国合伙人》等电影节目。
现在社会我们一直在强调创新,在这个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时代,社会也大力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创业成功的人一定不是那些十全十美的人,是那些有缺点但敢于正视自己缺点,不自暴自弃,既有远大理想又能脚踏实地的人,敢于承担责任。
在大学生就业及创业问题上,俞敏洪老师的话句句箴言,针针见血,有如醍醐灌顶,深深打动了我。俞老师说人的生活方式有两种:一种方式是像草一样活着,你尽管活着,每年还在成长,但是你毕竟是一棵草,你吸收雨露阳光,但是长不大,人们可以踩过你,但是人们不会因为你的痛苦,而产生痛苦,人们不会因为你被踩了,而来怜悯你,因为人们本身就没有看到你。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像树一样的成长,即使我们现在什么都不是,但是只要你有树的种子,即使你被踩到泥土中间,你依然能够吸收泥土的养分,自己成长起来。当你长成参天大树以后,遥远的地方中,人们就能看到你,走近你,你能给人一片绿色,给人一片阴凉。活着是美丽的风景,死了依然是栋梁之才。所以我们要时刻以做树为目标,有成为树的愿望,努力的去完成自己应尽的责任。这话让人感觉到眼前就是一片树林,苍翠挺拔,给人以无限希望,无限朝气,这就应该是我们大学生该有的心里状态和成长标准。而我现在都被现实打平了棱角,消磨了斗志,缺乏了大学生该有的朝气以及自己人生目标。
在大学生就业心态方面,俞老师说有的时候很讨厌这样的大学生,说我能干这个,能干那个,说了解很多新东方的事情,现在干这个事情,新东方也有一些位置可以干,比如有两间厕所没有人打扫,你是否愿意打扫。如果你真看好新东方,如果你真喜欢教育的话,一般的学生看到这个是不会接受的。如果真接受了,至少给我的感觉就是就业心态,就是想在这个领域发展。俞老师还说了件很有意思的事:如果你想进入新东方当董事长,你接受了打扫两件卫生间的工作,如果你有好的职业心态,作为大学生每次打扫很干净,我每次进这个厕所都感到厕所是超一流的,我觉得你的工作精神,敬业精神让人达到钦佩。如果你再坚持一段时间,我可能给你分配更多的工作,比如四个厕所,这样加了一倍的工作机会,如果四个厕所打扫的很干净,我就可以把打扫新东方的卫生都归你去管,第一你的工作很好,第二你有敬业精神,第三我发现你个人沟通不错,我肯定让你逐渐进入管理岗位,这不就很容易做到了这个事情。如果你管理也不错,我不把你送到MBA深造我送谁去。你从美国回来你不管理整个新东方,当懂事长我让谁当。这是一个就业心态的问题,大学生现在面对社会,自己一进入社会就能看到自己一份喜欢的工作,并且能拿到很好的薪水做下去,这样的机会确实比较少。这个事情是老师虚拟的,但是说得合情合理,也许每一个老板都是这样一步一步观察,考验每一个员工。所以我们要摆正心态,一开始就找到一个称心如意的工作很难,只要我们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机会会降临在我们头上的。
当我们拥有了技能,经验,加上坚持,创业也不是特别困难。俞老师还讲了个创业的故事,说外国有个服务员,服务总是令顾客很满意,所以顾客给的小费也是最多的。很快,他自己离开公司自己开了家饭店,保持着他原来的工作态度与热情,被大多数人认可,后来很多的富豪都以请他到他们家去服务为荣,在后来他还开了一个相关服务培训的课程,培养出一大批高质量服务人员。这就是创业,说难也不难,只是我们不要失去了面对困难困境的勇气。
俞老师说,我觉得一个大学生在二十二岁以后还要父母养活是一件可耻的事情。这句话犹如给我当头棒喝,深深感到羞愧。现在我也到了二十二岁以后的年龄,然而却还是靠母亲养活,顿时觉得自己在变小变小,小到仿若尘埃,也不禁好好反思一下,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不努力提升自己,不努力的适应社会,只知埋怨。大学生毕业以后,首先就是要工作。我把它叫做先就业,再职业,再事业。先就业就是赶快先找一份工作,不要我的父母养活了。所谓的职业就是我从事一辈子我想做的职业。当你职业做到一定程度,比如说你做了会计,最后你觉得,我自己出来开一个会计事务所,这就变成你的事业了。你把前面的就业、职业和事业做好了,失业就永远找不到你。
听了俞老师的讲座,收获良多,我会努力做到几点。一是努力学习自己的专业技能,没自己专业的大学生一般找工作会像没头的苍蝇,没有个目标,俞老师在25岁的时候就决定了他这辈子是做老师的,所以成就了新东方。二是学习一些西方哲学史、美学史。要每天多努力一些,比别人多努力一小时。三是要有目标,如果你为了一个事业目标已经竭尽全力,最后即使没有结果,生命本身的丰富也是最好的结果。如果你努力了,但最后失败了,那不是你的错;如果你没有努力,最后失败了,那才是你的错。四是要有坚持不懈的忍耐心。每件伟大的事都是从一件件平凡而枯燥的事做起的。需要有坚忍之心才能做出伟大的事情。生活中难免有很多不公平的事情,就需要我们去忍耐。所以,要学会忍耐。《中国合伙人》是一部具有时代特色的创业故事,讲述了三个大学同学创业的历程,三个主角,最经典的评论是这是个激荡三十年,关于一个土鳖,一个知识分子,还有一个浪漫骑士的“中国式梦想”故事。成冬青寒门出身,高考失利,女友的出国离开,领导的压榨欺凌,生活的苦难把他逼到了绝路,愤然离开学校公职和好友王阳创业;王阳是一个知识分子,充实的知识底蕴,而当他美国女友离开他后,他回到的现实与好友一起创业;孟晓骏留美世家,怀着美利坚光环踏入异域;最后发现美国的事业受挫,信心受挫后,回到自己的国家,加入老同学团队;老孟的思路和激情给新梦想英语培训带来了质的飞跃。
如果说俞老师的话让我明白了大学生该怎样面对就业,要有怎样的心态,那这部电影更直观的给我们展现了几个大学生毕业后的艰辛创业过程。
青春的年纪总有太多豪言壮语,都说少年轻狂,对未来充满着希望。想象着以后要过怎样的生活,想象着以后要怎样有成就,让别人对自己都是仰慕的眼光。以前我也有很多的想象,觉得有梦想有追求是件特自豪的事。但现在,看着书里、电视里、电影里、生活里麻木不仁的人,也许有过讨厌,但现实的利刃已将我曾经的棱角磨平了,自信等都抹平的时候,我才发现,其实我改变不了这个世界,只是这个世界改变了我,仅存的只是那廉价的自尊心。所以,当我们被周边的环境同化的时候,我渴望能保留最真实的自我,不做作做作,不浮夸,做最本性的自己。
以前老是羡慕别人家里条件优越,而自己有太多的束缚、没有自由,没有获得应有的追梦的机会,抱怨被困在小小的牢笼里没机会施展自身的才能。但是,当我看到成东青跪着求自己老母亲借钱供自己第三次高考的桥段时,我才意识到是我错了,是我自己没有去努力争取属于我的机会,或是自己没有好好珍惜自己已有的机会,在属于自己的机会里,我放任自己去懒惰,不进取。
在这部影片中,让我深有感触的有两句台词:“我不知道成功的公式,但是我知道当你在梦想的前进的道路上感到了曲折,那么你已经走在了成功的笔直的大道上” ;“你只有在纽交所敲钟的时候,才会开始得到他们的尊重 ”。
成功的动力有很多种,但是否能找到适合于自己的前进动力非常重要。没有动力就没有目标,没有目标将会使人迷茫、不知所措。所以,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将决定我自己的前进方向。“思路决定出路”,我想这应该是这部电影中人物创业最根本的出发点。
这三个青年跟许多寒窗苦读的莘莘学子一样,怀抱着一个美国梦。努力攻克英语,考托福,求签证,可结果却是:两个成功,一个被拒。成东青延续失败的命运,眼看两个好友出国完梦,他失望透顶,只有留在燕大任教,却又因在外私自授课,被校方发现,央求悔罪仍被除名,毫无余地的成为一个真正“失败者”。
而美国那边,孟晓峻正要一展抱负,却未料堂堂燕京大学高材生,在美国根本找不着工作,落得在餐馆当侍应助理的命运;王阳签证成功,却因一个一见钟情的美国女孩放弃出国;成东青一无所有,只有偷偷在肯德基办补习班,其独特的自嘲教学法,却渐渐吸引不少学生。他从没想过,被拒签这个人生最失败的挫折,亦是成就他人生中最成功的契机„
此时的电影叙述角度一转,成东青请王阳加入一起办补习班,同时也没有忘了孟晓骏,让他回国强势加盟,正式开办“新梦想”学校。三人凭借个人魅力,包括成东青的自嘲式幽默教学法,孟晓骏的美国经验和签证技巧,以及王阳的创新电影教学,让“新梦想”学校空前成功。
新梦想再扩规模,成东青被媒体和青年塑造成为留学教父,不由自控的散发着一股从土鳖蜕变成领导者的光芒,让孟晓骏看不过去,二人渐貌合神离,王阳左右做人难。时间这东西,能让曾经热烈的感情变得冷淡,也能让热血的友情变得冷静。
孟晓骏远走沈阳,三人的友情面临重重考验。然而现实这个大时代一幕又一幕的对其进行挑战,美国普林斯出版社控告新梦想侵犯版权,又把这三个青年再次凝聚起来,共同面对“新梦想”的困境。
最终,面对美国普林斯出版社和律师的控诉,兄弟三人头头是道,完整的背出美国的有关法律,让控诉者无言以对,达成协议并助“新梦想”上市。中国第一支教育培训股——“新梦想”上市,市值310亿美金。兄弟三人意气风发的走在美国的道路上。此时,全片完。这三个非一般的中国人,成为了大时代下最具代表性,最激励人心的“中国合伙人”。
观看此片之后,我自己的内心也在不停的拷问着自己:“我坚持过自己的梦想吗”?成东青失败了两次,跪着求母亲再给一次机会;用旧版词典学英语学出来的日式英语被人嘲笑的时候,他可以秉烛夜读,坚持读了800本书;他不畏惧病魔,不放弃自己心中所爱,最终赢得自己的爱情;为了与美国人辩论,出国前一个晚上就背好了相关法律。但当我曾有过像成东青的境况时又是怎么做的?我的梦想如今又被遗落在哪?而我现在又能为之做些什么?
大学生的择业观与创业观 篇6
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1、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
目前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正在打破一步到位、从一而终的旧的就业观。毕业生也不必急于在短时间内找一个固定的“铁饭碗”,要树立不断进取的职业流动观念,并学会在流动中发现机会、抓住机会、把握机会。
2、走向基层和农村
在目前我国大中城市、主要机关事业单位提供的就业机会日趋饱和的情况下,毕业生如果能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利用专业所学,奉献青春和智慧,将会在当前紧张的就业形势下开创新的天地。
3、发挥专业所长
毕业生在择业时首先要考虑所学的.专业,以做到专业特点与职业要求相配,发挥专业优势;同时也要考虑综合素质和能力,一味强调专业对口,会使毕业生在激烈的竞争中失去很多机会。
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创业观
1、认清社会
人离不开社会,一个人的工作方向也离不开社会的要求,一个大学生如果不了解社会需求,恐怕只会在创业道路上连连碰壁。
2、了解自己
大学生创业首先要认识到自己兴趣和长处之所在。”三百六十行“,当前社会的各行各业人才需求量都很大。当代大学生不可盲目为赶时代潮流全都一股脑儿挤到热门专业,其实专业无热冷,只怕学艺不精。不管你的专业是什么,只要你在这个领域确实学有所成,你就一定能利用你在这个领域的知识成就一番事业。大学生毕业以后能有多大的发展空间,并不取决于他的专业是否热门,而是取决于他在专业学习中是否已掌握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做好积极创业的准备
成功者的创业观 篇7
由于种种原因,高职院校服装专业学生的就业状况一直处于一种非常尴尬的境地:大的外贸公司进不了,因为这种公司不仅需要本科文凭,英语还要达到六至八级;在国内稍有知名度的服装企业也是很难进的,因为他们的设计部门招聘的人员至少也是本科生。小的服装企业没有经济实力做品牌,一般以加工为主,不需要设计人员,其他技术人员的需求量也有限,他们大量需要的是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人,学生的就业岗位有限。在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冲击下,许多小企业纷纷到闭,学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因此,如何树立学生的创业观,使他们从就业者成为创业者一直是我们服装专业老师不断探索的一个课题。
1 营造创业氛围,是树立学生创业观的环境基础
要树立学生的创业观,首先要引导学生进行创业实践,而创业实践必须建立在学生愿意创业或乐意创业的基础上。但由于传统的思维惯性,我们一直以来都不喜欢冒险,害怕工作不稳定,都把“考一所好的大学,找一份好的工作,拥有一个既稳定又有良好发展空间的工作环境”作为理想的追求。特别是高职院校的学生家长中有一部分是创业者,他们深知创业的艰辛,所以特别希望孩子将来找一份稳定的工作,不要再象自己一样一年四季为生意奔波。所以,要培养职业类院校学生的创业意识、激发他们的创业欲望必须从以下几方面营造创业氛围。
1.1 加大创业教育宣传力度,让每一位学生明确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1.1 创业与教育孩子并不矛盾
成功的家庭教育来自家长良好的人格产生的魅力。家庭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下一代的优良人格。对孩子追求知识、发展智力产生影响的首先不是家长的学历和工作岗位的差异,而是家长本人对文化的态度。家长不断从道德、文化等方面完善自身的人格修养,才是非常重要的教育资源和教育力量。至于知识教育,家长能够起一定作用,主要通过学校教育来进行。然而,从目前的家庭教育状况看,太多的家长把家庭教育的重心放在知识教育上,认为陪读才能让孩子学习好,这是一个误区。所以说,家长创业不但不会影响小孩的学习成绩,反而会在家长坚韧不拔的创业活动中使孩子受到熏陶。
1.1.2 服装专业创业门槛低,创业门路广
服装行业是一个创业门槛低的行业,因为服装产品大多不是高科技的产品,不需要昂贵的设备投入。只要几台高速平缝机、一台包缝机,租一间房就可以开始创业;服装行业是又是一个创业门路广的行业,“衣食住行”是我们日常所需,而“衣”是首位。从童装到老年服装;从头上的帽子到脚上的鞋子;从内衣到外套;从成衣到饰品……每一件商品都存在着创造的价值和无限的商机。
1.1.3
近年来国家各级政府为支持大学生创业而出台的许多优惠政策,包括融资、开业、税收、创业培训、创业指导等诸多方面,在把握大的政策的前提下,要求学生了解每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的优惠政策,把对政策的把握能力作为每一位学生创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学生在政策的指引下明确创业的目标、意义、方法和途径。
1.1.4 新的创业时代已经到来
中国第一代创业者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从街边摆小摊开始的个体户;第二代创业者起步于90年代初的“炒房地产”、“玩空手道”的儒商、官商。目前正在到来的创业时代称为“互联网草根创业时代”[1],它有两大特征:其一,英雄不问出处的“平民创业”价值。今天被赋予“高科技”概念的互联网行业,创业者个人的教育背景逐渐被淡化,职业经历和经验占了更大的权重。其二,在技术和应用上强调“实用主义”。基础网民数量已初具规模,他们的需求分层越来越明显——互联网行业已由“大众需求”向“分众需求”过渡,这就需要创业者将创业的基点建立在挖掘普通网民的真实需求上,更强调“实用原则”。几个年轻的名字就足以说明这一点:康盛世纪CEO戴志康(29岁)、非常在线首席执行官赵宁(27岁)、“创智赢家”畅网科技首席技术官陈曦(28岁)、PCPOP公司CEO李想(29岁)……我们不难发现:新创业时代,只要找准创业的切入点,尝试用互联网创业,完全有可能创造前所未有的奇迹!
1.2 加强引导,与学院的评优、入党推优结合起来
人的行为总是有一个从不自觉到自觉的发展过程,学院的正确引导,可加速学生创业意识的形成。为了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我们把学生的创业活动纳入到评优体系中。在同等条件下,凡是参加创业活动的,在各类优秀的评选、入党积极分子推荐等活动中优先考虑,优先程序由学生本人在创业活动中取得的成绩来决定。这一举措,大大调动了学生参与创业活动的积极性。
1.3 全方位营造创业教育的氛围
1.3.1 抓典型,树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服装专业中总有一些家境贫寒的学生,他们总是梦想着将来有一天能改变家庭的条件,为父母创造一个幸福富裕的晚年生活环境。我们鼓励学生从专业出发,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养活自己。服装06班的盛金水从服装的手工制品开始创业,服装07-1班的周银银她们从淘宝网开始创业,服装08-2班的尉国娟从学院的大学生创业园开始创业……俗话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只要以一个带几个,以几个带一片,总有一天会形成人人学习创业理论,个个参与创业活动的良好氛围。
1.3.2 开展创业大赛,提高学生创业热情
我们与海盐金狮印染有限公司合作开展“绮园杯春之韵”围巾设计大赛,与嘉兴冬之花服饰有限公司合作开展服饰品设计大赛,多位学生获奖,小小的成功使学生看到了自身的发展潜力,促进了学生创业观的形成。
1.3.3 请创业成功人士来校讲座,让学生从成功者的足迹中得到启迪。
“当老板”是一个令所有年轻人激动、兴奋的词语,在这个充满创新的年代,只要有足够的自信和尝试的勇气,都可以品尝当老板的滋味。我们聘请嘉兴曼得尼服装有限公司的刘业政总经理、嘉兴嘉欣丝绸集团副总经理冯建萍、嘉兴良友进出口公司的副总经理王力东等来学院为学生介绍创业的经验,他们用自己的生动事例告诉学生:成功要靠智慧、毅力和汗水去铸就。
2 学习创业理论[2],是树立学生创业观念的理论基础
创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只是一项简单的买卖活动,大学生创业没有经验,如果盲目行动,就容易导致失败,必须有一定的理论指导。
2.1 学习组建团队的方法
创业往往需要组建一个团队,所以了解优秀团队的特征、学习组建团队的方法很重要,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学会组建优秀的团队并领导这支团队去争取创业的成功。
2.2 制定创业计划的方法
要求学生学会制定行之有效的营销计划,掌握财务报表、财务预测、财务与风险分析方面的内容,懂得用财务进行风险分析。
2.3 学习融资方法
了解创业融资的类型、融资的来源、融资的过程和基本方法。
2.4 创业管理知识
了解创业初期的管理模式,主要是质量管理、风险管理、时间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
总之,通过以上知识的学习,教会我们的学生了解取得经营资格证的基本程序、筹措资金的渠道和经营方面的原则,防止出现违规操作现象,形成必要的风险意识,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引导他们少走弯路。
3 进行创业实践,是树立学生创业观的行动基础
创业观念的形成与巩固,光靠理论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借助于实践的平台,以创业实践为载体,把专业学习活动与创业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不仅有利消化吸收创业的理论知识,而且能促进学生的专业学习,有利于探索创业的新路子。
3.1 开店
网店和实物店并举。实物店主要是演出服装和家纺产品。一方面与嘉兴的火凤凰传媒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帮助他们设计制作演出服装,代理出租演出服装等,同时,根据客户的要求,自己选购面辅料定制。这些活动,锻炼了学生的市场判断力,使他们的审美眼光与市场贴得更近。
3.2 来料加工
利用我们现有的服装生产流水线,服装08-2班的尉国娟的团队,为五芳斋做了员工技能表演服装十套,为南湖街道做了“虎娃”行街表演服装64套,为染整设计大赛的参赛选手制作T恤衫168件,为校运会制作健美操服装128件,为机电班制工作服413件,为火凤凰设计制作演出服装66件。在这些实践活动中,学生们既积累了经验又看到了商机。
3.3 设计开发服装产品
嘉兴有一万多家服装企业,光桐乡濮院和嘉兴洪合的羊毛衫企业就有5000多家,这些企业正处于转型时期,需要开发服装新款式,但他们的产品开发能力弱,需要相关的设计机构提供有市场潜力的新款式。学生们已经看到了这个商机,准备设计开发服装产品,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
4 在学习与实践中不断提升创业观
在创业实践过程中,学生们深刻地感受到了创业理论与创业实践之间存在的差距,有些事情理论上说起来很简单,但真正实施起来却并不那么容易。正因如此,学生才真正懂得创业的不易,才会更加迫切地要求用一些理论知识来指导自己的实践。因此,学习理论与创业实践其实不分先后顺序,它是在理论的指导下开展创业实践,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学习理论;在新的理论指导下再实践,在实践中碰到新的难题时再学习新的理论这样一种不断循环往复但不是简单重复的过程。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两个方面。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才使学生的创业观不断得到提升。
学习无止境,实践无止境。创业观念的培养,要从创业实践为出发点,不断学习、不断探索,这样,学生的创业观念才能与时俱进,经得起各种困难的考验。
摘要:高职院校服装专业学生的创业观需要从环境氛围的营造、理论的引导、实践的检验等方面加以引导与激发,学生的创业观才会慢慢确立。创业氛围的营造是树立学生创业观的环境基础,创业理论的学习是树立学生创业观念的理论基础,创业实践的进行是树立学生创业观的行动基础。学习无止境,实践无止境,创业的学生要以实践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与时俱进,才能树立良好的创业观。
关键词:服装专业学生,创业观,途径
参考文献
[1]苏益南,朱永跃,马志强.大学生网络创业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9,1.
冯其芝:被创业的成功者 篇8
有的人对创业谋划已久,目标明确,而有的创业者则是在被动的选择中看到了机会,创业成功。但凡创业,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任何一家大公司也都是一步步从小公司成长起来的,每一个创业者也都有着不同于别人的创业之路,不论主动,还是被动。
没想过创业
不是25岁,也不是35岁,冯其芝创业时的年龄是30岁。“三十而立”,对于孔子在《论语·为政》里的这句话,最常用的解释是,一个人到了30岁的年龄,就应该坦然面对一切困难,独立承担起应承担的责任,并有确定的人生目标和方向。
做学生的时候,冯其芝就对自己有着清晰的人生规划,“由于学的是经济管理专业,在校期间也考了会计证,对于未来,想的是先考初级职称、中级职称,再考注册会计师,最后有一家自己的会计事务所。”
没想过要自己创业的冯其芝,回头看觉得现在的工作与当初的人生规划“出入挺大”,但她对现状感到满意。“毕竟是自己干,当了小老板,公司发展得挺顺利,收入也不错。”这个80后女老板,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是朴素和平实。
2013年,身为青岛吉恒利清洁有限公司总经理的冯其芝,被青岛市妇联等部门联合评选为青岛市“十佳女大学生创业明星”。此时,她从青岛大学毕业整10年。告别大学生的身份,又获得与之相关的荣誉,让冯其芝有了更多回味。
2011年,她将公司搬到了青岛大学旁边海洋大厦的11楼,楼层里多半是与大学生考研和考公务员相关的培训机构。几十平方米的办公室里,布置简单,除了几张办公桌,就是墙上挂着的几个奖牌,彰显着这个小公司在这几年里取得的小小成绩和业界的认可。冯其芝的办公桌跟其他员工的没有什么区别,桌边的墙上挂着朋友虎年时送的一幅“虎”字,她的公司就是在2010年虎年时成立的。靠窗的位置,可以让她看见母校青岛大学的正门。2003年,她从这个大门走出来,踏入社会。
如今她34岁,早已不再是那个初出校园的青涩学生,眉宇间有着一个女老板应有的成熟、干练和从容。创业4年,她的青岛吉恒利清洁有限公司从刚成立时的几个人发展到了200多人,业务范围也扩展至石材养护、烟道清洗、沙发清洗、地毯清洗、外墙清洗、保洁托管、空气净化等多个领域。
创业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冯其芝的创业路虽没有太多崎岖和挫折,但也不平坦。没想过创业,却在毕业几年后做起了老板。虽有些意外,但她回头想想,觉得正是被动下的主动选择成就了现在。
被动的创业之路
2003年,23岁的冯其芝从大学毕业,应聘进了青岛一家环卫公司做财务,干的是与所学的经济管理专业相匹配的工作,但不到1000元的薪水却在逐渐蚕食着心中的那份理想。
机会总是偏爱有准备的人。正是在这家公司工作时,冯其芝注意到公司虽然设有保洁部,但却一直没有发展起来。“后来,我还专门跑去人才市场了解了一下,确实有这样的专业公司,那个时候就觉得这里面会有商机。”
当理想开始屈从于“骨感”的现实和微薄的收入,看到保洁行业前景的冯其芝毅然选择了跳槽。毕业第二年,她在一家保洁公司开始了自己从来没涉足过的销售行业。
“我是某某公司做保洁的,您有没有沙发、玻璃等需要清洗或打蜡。”至今,她还记得就是在这样的开场白下,一家家敲开了客户的门。“在敲门之前都要犹豫很久,不好意思,怕拒绝。”这也许是任何一个初做销售的人都会有的经历,但销售成功的人也有着自己的“秘笈”。客户的答复多半是拒绝的,但在冯其芝的眼里,拒绝也有分类。“那些直接答复不需要的,我就把他们排除出去了。但那些答复说已经请了保洁的公司,我没有放弃,我觉得这些公司是有这方面需求的,我就把这些公司都记了下来。”
“只要你卖力销售了,肯定会有成绩,不可能是零分。”冯其芝告别“零分”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她的第一单是给一家外企做地毯清洗。她在这个陌生的行业里,终于迈出了自己的第一步。
坚持,让她不断积累着手中的客户;坚持,也让她在这个流动性强的行业中,凭借着突出的销售业绩,在2007年就成为了公司的副总经理。但“天有不测风云”,公司老总在2008年突然卖掉了公司,去了国外,冯其芝又将面对新的就业选择。
“一直没有找到好的工作,却刚好在报纸上看到创业培训班的新闻,觉得自己对保洁这个行业已经很了解了,财务也熟悉,不如索性创业吧。”冯其芝一直觉得自己的创业是当时境况下的被迫为之,是被动创业。
就这样,她借用朋友在市南区山东路的房子,拉了几个老同事,走上了创业之路。创业当然要比就业艰难,因为她面对的不再是如何养活自己的问题,而是要养活一个公司。“那个时候,人、财、资源都是匮乏的,靠的都是自己的拼劲和朋友的帮助,慢慢开始积累。”
谈到创业时的困难,在冯其芝看来,最困难的还是客户的积累。公司初创,她自己印好名片和资料,选定某个市区,从路段开始,挨个路段,挨家挨户开始跑,又一次开始了刚做销售时的“扫楼”工作。
公司的第一个订单来得比想象中顺利。因为工作细致,服务态度好,在价格没有太大出入的前提下,她做的样板从几家保洁公司中脱颖而出,得到了凯悦中心的认可,凯悦中心也成了她的第一个客户。“现在我们的大客户有十几家,包括万丽海景、数码港,以及鲁商、中石油、海尔等大企业的一些项目,而且这些客户跟我们都是长期合作。至于散而小的客户,就太多了。”
物业公司有保洁需求,但一般物业公司却不设自己的保洁公司,这给冯其芝和她的公司带来了很大的市场空间。所以,她的员工大都分散在物业公司,物业公司也给他们提供了办公空间,这为冯其芝节省了很大的场地成本。尽管如此,保洁公司行业利润率较低的现实,还是极大困扰着她,“虽然这个行业的从业人员绝大多数属于低收入人群,进入门槛低,待遇也不高,但行业利润很低,人工成本占比很大。”
小公司,大计划
“玻璃等的清洁,看似是简单的劳动,但有没有责任心,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在冯其芝看来,公司的规模虽不是很大,但专业度很高,“专业度包括了服务态度、品质和责任心等,在这些方面,我们一点也不逊于其他大公司。”她经常去客户那里问询需求和反馈信息,“让对方感到,他对我们非常重要。”有客户对她说,曾有公司跟他们合作了五六年,“但都不知道老板长什么样”。
过了初创阶段积累客户的难关后,冯其芝现在最愁的是企业的管理,所以,她在不断强化自己的学习。“公司创立才几年,初创时也没有管理经验,现在在公司企业文化建设、规章制度的制定,以及管理框架的设定等方面,都有很大的难度。”
尽管还欠缺很多经验,企业还有很多层面需要完善,很多想法也都不成熟,但在冯其芝的脑海里,却已经为自己的这家小公司,规划了一个大计划,她称之为“1358计划”。
“从今年开始算,第1年既要扩大营业额,也要在管理上做到更加细致,有可复制性;第3年,要尝试在山东省的大中型城市成立分公司;第5年,要将分公司扩展到省外城市;第8年,要做到在全国许多城市都设有分公司。”阐述这个计划时,冯其芝虽然觉得很多东西还不成熟,却并不掩饰自己心中的目标,“真到了那个时候,上市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如今,她的公司每年虽只有几百万元的营业额,但却一直处于上升势头。“这个行业在青岛的竞争不算激烈,类似的公司也有不少,未来对这个行业的需求会越来越大。”这让冯其芝很看好企业发展的前景。
为了拉订单,她挨家挨户敲门推销;为了能把订单干好,她跟员工一块清洗楼梯,他们戏称她为“蜘蛛王”。对于这几年创业的小有成就,这个从临沂沂南的贫困县走出来的小姑娘,将其成功的“秘笈”归结于家庭环境造就的坚韧性格。
“父母都是农民,我是老大,下面还有4个妹妹。小时候,家里收入来源主要是卖地瓜干,几分钱一斤,连温饱都解决不了,吃穿都是问题。”从小吃过太多苦,让她有着比其他人更强的抗挫和抗压能力。“在别人看来很苦、很难做的事情,在自己看来反而很平常,觉得根本不算什么,甚至不觉得是苦。”回想过去的那段日子,冯其芝在跟母亲聊天时,都会感慨,觉得“以前,过一天就跟过一年似的,太难熬了。”
成功者的创业观 篇9
要自信,绝对自信,无条件自信,时刻自信,即使在做错的时候。
2.不怕寂寞
每个人都有空虚寂寞无聊的时候,如果你面临这种情况,不要总是唉声叹气,看看杂志,听听音乐,或者跟朋友小聚一下,成功者就要挨得住寂寞。
3.学会忘记
学会忘记一些东西,那些痛苦的、尴尬的、懊悔的记忆,为阳光的记忆腾出空间。
4.去除消极思维
创业过程中有消极思维是非常致命的,不要让自己想太多,想太多就会有消极因素出现,应该学会定期的清理。
5.不将烦恼带过夜
每天都是新的一天,烦恼痛苦不过夜。每天早晨以乐观热情的心情迎接新的一天。即使昨天被人扇了一个大嘴巴。
6.承认自己的弱点
承认自己的不聪明,不勇敢,这样在面对别人的优秀时,可以坦然,并给予发自内心赞美。
7.一直不卑不亢
做人的最高原则不是一味的卑微,更不是一味的高调,而应该谦恭,然后一直不卑不亢。
8.敢于尝试新事物
敢于尝试新事物,敢于丢脸,热爱丢脸,勇于挑战。年轻时多犯几次错误,有好处。但能一步到位的,一次就对的,就别出叉子。
9.不放弃学习
上学的时候学习放在第一位,而在创业之后,还是不应该放弃学业,不断的学习才能不断的进步。
10.懂得配合
不管是课堂还是在自己的公司中,都应该学会良好的协调好配合,只有懂得配合才可以更好的发展,也是公司平衡发展的关键因素。
11.对自己要高要求
当你被人推崇并且取得一定成就之后,不要满足招摇,要知道自己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所以对自己高要求是不可少的,你还可以做到更优秀。
12.不要轻易相信,也不要随便质疑
在没了解之前,假定一切人都是善的,真心对待身边的每个人。
13.赞美别人的优点
挖掘每个人身上的优点,真诚的赞美别人。
14.扩大自己的朋友圈
人的朋友应该是多样的,不能将自己的朋友圈范围界定非常小,这是对自己未来发展道路的一种封闭,不合适。应该看见对自己有利的朋友重点培养。
15.帮助别人
真诚的主动帮助别人,不求回报。做每件事都想要别人感激,那是注定要失望的。
16.学会说不
即便是朋友,也应该学会说不,当你学会拒绝的时候,也是一种成功和成长。
17.让别人来主动懂你
尝试让别人去读懂你,好过挖空心思去读懂别人。因为你读懂别人,你感到那人很熟悉,而那人却感到你很陌生。好比暖手碰尖刀,找伤。
18.关于恋爱
爱情也是事业的一部分,但不要因为空虚寂寞而恋爱。更要将爱情和工作分开,不能将友谊当成爱情。
19.关于工作
不要抱怨,公私要分明。积极主动。做事讲求效率,有些事情,看破就可,但不要说,不要在公共场合流露自己的情绪和感情。
20.关于生活
阻碍创业成功的六大坏习惯_创业 篇10
因为中国曾经缺乏创业环境,我们的企业家就像个被带进烧饼店的饿鬼,抓到什么吃什么。您要是觉得这么大的一个企业自己玩不转,想找几个帮手,请提前设计好激励机制。
超过一半的创业个案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很多创业者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创业前认为最艰难的时期是筹备创业的阶段,而创业后,却发现公司运转后,各式各样的问题接踵而至,以下是一些值得关注的创业经营中的一些坏习惯。
1、熟人搭伙好开饭
很多创业者在选择“合伙人”时,总喜欢在熟悉的“圈子”里找。由于彼此熟悉了解,因此在创业初期常凭感情做事,忽视了必备的契约签定和严格的约束制度。于是,随着企业的成长,这种工作关系引发的矛盾和问题逐渐显露,不仅不利于企业发展,有时甚至导致企业步入破产境地。
2、哪儿热闹奔哪儿
有些创业者在确定经营方向时爱盲目跟风,哪行赚钱就做哪行,总觉得这样能少走弯路。然而,市场运作有其自然周期及空间,一旦跟错了,就会掉进投资的陷阱。因此,创业前周密的市场调查和理性的分析尤为重要。
3、短视老板短命店
因为中国曾经缺乏创业环境,所以,我们的企业家就像个被带进烧饼店的饿鬼,抓到什么吃什么。(名人名言 )很多企业家彼此的区别就是有的被带进了烧饼店,有的被带进了饺子店,不远处全聚德的招牌却没人看见。没有长远战略规划的企业是短命的。
4、贪大求全死得快
企业在创建以后,成长是个必经的过程。如果过分追求成长速度,无异拔苗助长。其实,企业经营好比一场马拉松比赛,不是看谁现在跑得快,而是看谁能在关键时刻跑到别人前面去。在创业过程中,当企业效益逐渐凸现后,创业者不能一味地扩大营运规模,而应关注并妥善处理资金预算、市场预测,以及材料、人员相关要素的协调等管理问题。如果对这些问题没做好充分准备,高速的增长只能带来巨大风险。
5、你办事我不放心
无论作为老板的你有多能干,都不可能一个人做完所有工作。在不同专业范围内雇用有关的专才,给予他们发挥的空间,才能令公司得到最大利益。
很多大老板就是学不会信任下属。商战的现实已经证明,一头狮子领导的绵羊是很难“走出非洲”的。
6、跑得又快又省料
【成功者的创业观】推荐阅读:
创业成功的格言10-10
创业成功的钻石模型05-08
创业成功的基本条件05-15
创业成功的必要素质10-06
通向成功的创业模式10-28
低调的创业成功的女性07-19
真实的创业成功案例07-28
三只松鼠创业成功的要素06-11
成功的创业者案例马云06-27
创业成功的十大能力是什么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