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分析及控制措施(精选8篇)
危险源分析及控制措施 篇1
液态烃球罐区的危险分析及控制措施
摘要:通过危险性分析,对液态烃(LPG)球罐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后果进行评价.找出容易引起球罐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危险因素,如泄漏、雷电、静电、设备故障等.提出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措施,降低球罐的危险性.作 者:郭小昱 作者单位:中国石化集团茂名分公司炼油分部安全环保处,广东,茂名525011 期 刊: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Journal:CHINA NEW TECHNOLOGIES AND PRODUCTS 年,卷(期):2010, “”(15) 分类号:X9 关键词:球罐 防火防爆 安全 措施★ 热处理终总结精选
★ 热处理技师工作总结范文
★ 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论文范文
★ 建筑行业安全事故控制措施探讨
★ 热处理个人技术工作总结范文
★ 浅谈动物产品安全控制措施
★ 蓄电池质量控制措施论文
★ 热处理一线员工个人总结
★ 热处理巡查员个人工作总结
★ 上市流程整体流程
危险源分析及控制措施 篇2
从《电梯监督检验规程》所列出的检验项目和内容来看, 电梯检验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三种形式
1.1坠落伤害事故危险源
由于电梯检验部分作业属高空作业, 检验过程中检验人员需进入轿顶、底坑等处进行检验, 因此存在着坠落伤害事故危险源, 具体表现为: (1) 导轨垂直度测量。测量导轨垂直度时经常需要身体探出轿顶边框投影范围外进行放线、测量, 因此就有从轿顶滑落的危险; (2) 曳引钢丝绳张力偏差测量。测量曳引钢丝绳张力最常用的方法是站在轿顶用弹簧拉力计拉对重侧钢丝绳张力, 此过程也存在着坠落危险; (3) 电梯层门开锁装置检验。开锁装置检验时需从电梯厅门外打开厅门, 如用力过猛或者站立不稳可能从打开的厅门处坠落; (4) 进入底坑检验时如果底坑爬梯安装不牢固而造成坠落危险; (5) 安装在轿底的电梯超载装置检验。有部分电梯超载装置是安装在电梯轿底下梁上, 测试时手需伸人下梁上部人为动作超载开关, 如超载失效或者操作不当电梯关闭层门后将启动上行, 而带起检验人员造成坠落危险。
1.2机械伤害事故危险源
在电梯检验过程中机械伤害危险源分布非常广泛, 任何旋转、可移动部件都可能对检验人员造成机械伤害, 其中最常见为咬入、撞击、挤压和剪切。
1.2.1咬人伤害:电梯钢丝绳检验时需用游标卡尺测量钢丝绳直径以及近距离观察钢丝绳是否有断股断丝, 挡绳装置是否齐备, 此过程中如果电梯没有断电突然启动, 手指就有可能被钢丝绳进出曳引轮处咬人, 造成伤害;
1.2.2撞击伤害:任何旋转、可移动部件都可能对检验人员造成撞击伤害, 如曳引轮、导向轮垂直度偏差测量, 限速器动作试验, 人无意识的接近旋转部件等等。
1.2.3挤压伤害:挤压伤害主要易发生于底坑或者轿顶, 检验人员在轿顶或者底坑作业时, 如果站立位置不当或者操作失误就有可能被轿厢及其附件等运动部件挤压造成伤害。
1.2.4剪切伤害:剪切伤害主要存在于电梯层门进出口位置, 当检验人员从厅门进入轿顶或者底坑时, 有可能被运动的轿厢剪切的可能。
1.3电气伤害事故危险源
在电梯检验过程中, 造成电气伤害的危险源有: (1) 不符合电气安全规范要求, 即不合格的产品或者老化、破旧测量仪表等检验工具; (2) 人为的无意识接触高压带电部件, 如变频调速电梯控制柜内高压电容、380V电梯动力电源线等; (3) 违章作业。为了贪图快, 省事不严格按照检验规范进行检验。
2 检验过程中对危险源的控制措施
2.1 确认参检人员资格
2.1.1 电梯检验人员:电梯检验时必须由至少两个有资格证书的检
验员 (师) 参加, 严禁无证人员参与检验和出具检验报告。对于学员须先经过安全培训和基础知识培训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在检验组长的监护下方可进入井道底坑等危险位置学习检验。
2.1.2 电梯安装维保人员应经技术监督部门培训合格, 取得特种设
备作业人员资格证书, 配合检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应有一定的自检经验, 并对该种电梯性能特点熟悉。
2.1.3 其他;管理人员, 监理, 建设单位人员检验过程中不应进入井道、底坑等危险区域, 更不能参与检验活动。
2.2 实施现场检验前检验组长或检验项目负责人应在了解完工程
情况后对所有参检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或安全提示, 对所有参检人员进行合理分工。
2.3 进入检验现场前所有参检人员均应配备和穿戴检验作业必须
的劳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工作服、绝缘鞋等。在检验现场明显位置放置表明正在进行检验的警示牌。
2.4 检验人员应根据作业指导书规定的检验内容、要求和方法实施检验。
严禁检验员用未计量或精度不符合要求的检验仪器进行检验, 严禁检验员用未经过允许的危险性较大的检验方法进行检验。
2.5 电源、接地检查等需要用仪器仪表测量的应注意触电危险, 同时按操作规程正确使用仪器仪表
电梯验收检验时经常会是临时电源, 但必须做到电梯的电源箱是正式的, 电源箱接线应规范可靠, 电源电压应在要求范围内, 临时电源接地线应可靠有效, 接地点与接地端子接地电阻应在允许范围内。
2.6 紧急救援操作应注意剪切、挤压、坠落等危险
紧急救援操作即手动盘车操作应在确认好轿厢位置, 厅、轿门可靠关闭, 断开主电源开关后进行。操作时至少两人, 一人双手握紧盘车手轮, 一人用开闸装置打开抱闸。盘车空间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盘车空间不足的应分情况区别对待: (1) 能设置盘车平台的一定要设置符合要求的盘车平台。 (2) 无法拓展空间的在紧急救援操作规程中应详细说明注意事项及切实可靠有效的救援方法。
2.7 旋转部件检查应注意剪切、挤压等危险
检查曳引轮、导向轮、限速器等旋转部件时一定不能在这些部件旋转时接近, 应在电梯停止运行必要时断掉主电源后再进行操作。与其他项目同时检验时应注意互相提醒。
2.8 井道顶层安全空间和底坑安全空间不足在该区域检验时会对参检人员造成剪切、挤压、碰撞等危险
在进入现场检验前应对机房、井道布置图予以确认, 在确认井道顶层安全空间和底坑安全空间符合要求后方可进入井道、底坑进行相关项目的检验, 如井道顶层安全空间和底坑安全空间不符合要求也未采取相应措施, 严禁进入该区域进行检验或中止检验。
2.9 进入井道、底坑检验应注意剪切、挤压、碰撞、坠落等危险
2.9.1 进入井道、底坑前的安全措施, 应先确认门锁回路, 急停开关,
检修装置的可靠性和可接近性, 轿顶急停开关应安装在厅门侧, 打开厅门后伸手即可触及, 贯通门在两侧均应安装急停开关, 进入轿顶、底坑前任意打开一层厅门电梯外呼内选机房检修装置均不应使电梯运行证明门锁回路正常;机房检修使电梯下行打开厅门按动安全开关, 关好厅门后, 外呼内选机房检修装置均不应使电梯运行;打开厅门恢复急停开关, 操作轿顶检修开关到检修状态, 关好厅门, 外呼内选机房检修装置均不应使电梯运行。以上操作完成确认门锁回路、急停开关、检修装置可靠有效后方可进入井道、底坑进行相关项目的检验。
2.9.2 在井道、底坑进行检验时, 开电梯人员应时刻注意其他人的位
置, 听从检验组长的指挥, 在确认电梯运行不会对人员造成危险先提醒大家注意并得到肯定回应后方可开动电梯。严禁轿顶有人时以额定速度开动电梯, 底坑有人须开动电梯时, 应听到底坑内检验人员肯定回答, 并在安全位置隐蔽身体后方可开动电梯。严禁轿顶、底坑有人时人为打开抱闸或进行使抱闸打开的短接操作。轿顶上的相关人员严禁在电梯检修运行时将身体的任何部位伸出护拦以外。
2.1 0 对于不具备现场检验条件的电梯, 以及继续检验可能造成安
全和健康损害时, 检验人员可以中止检验。如电梯电源电压波动较大超过标准要求, 或设备无接地保护时电梯不能进行检验, 或电梯限速器-安全钳联动试验不能使轿厢可靠制停时应中止检验。检验过程中发生事故时检验人员应及时向单位领导报告情况, 按紧急事故应急预案采取可靠措施。
3 总结
总之, 安全是贯穿我们检验工作的主线, 作为检验人员一定要加强安全意识, 牢记安全责任, 在检验过程中严格按照检验程序实施检验, 确保自身安全和电梯设备的安全运行。
摘要:在从事电梯监督检验过程中, 事故隐患就始终伴随着整个检验过程。为了预防检验事故的发生, 检验人员除了必须严格按照电梯检验规程来检验外, 还应对检验过程中潜在的危险源能充分了解和进行辩识, 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确保检验过程的安全。
关键词:电梯,检验,危险源,控制
参考文献
[1]刘建荣;监理对电梯安装工程的质量控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0, 05.[1]刘建荣;监理对电梯安装工程的质量控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0, 05.
[2]孙立.浅关于制定电梯检验作业安全规范的讨论[J].中国电梯, 2007, 4:41-45.[2]孙立.浅关于制定电梯检验作业安全规范的讨论[J].中国电梯, 2007, 4:41-45.
危险源分析及控制措施 篇3
关键词:电力系统 调度 危险点 控制
中图分类号:TM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1(b)-0085-01
自从“电”这一无形的物质被人类发现以后,就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电能是支撑人们正常生活的关键,也是让生产活动正常运行的基础,国家的发展也离不开电力的支持,因此,人们生活状态是否正常,生产能否正常运营,都关系到电力系统是否稳定。所以,要了解电力调度有哪些危险的地方,从而进行预防和控制,保障电网的稳定运行。
1 电力系统调度危险点分析
在电力系统调度中,容易产生安全问题或者阻碍电力正常运行的方面,都是其中的危险点,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下,容易引起危险点的原因有哪些。
(1)技术人制定的电力系统检测计划不够完善,忽视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方式,导致了在倒闸的时候容易出现错误,从而引起人员的安全问题。
(2)因为技术人员没有很好地落实电力的审查工作,导致电力运行经常会出现停电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生产。
(3)电力系统对生产以及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是可想而知的,但是经过多年的发展,技术人员并没有对电力的技术以及设备技术更新,导致技术不能够完全适应更多的电力需求,从而导致失误。
(4)电力会经常出现一些安全事故问题,甚至导致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这些都是因为技术人员在电力系统调度的时候没有考虑周全,出现一些漏洞导致的。
(5)由于电力系统的控制设备在运行中出现问题,导致电力系统没办法正常运行,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是技术人员的检查不够仔细。
(6)在已经发生的事故当中,技术人员没有意识到错误,更加没有对导致事故的原因加以改正,从而导致事故重复发生。
(7)在引进新设备的时候,技术人们没有对这些设备进行详细的检查就进行用用,导致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工作人员对设备的不了解,导致一些安全问题的出现。
(8)参加电力调度的工作人员没有足够的经验,对一些设备以及系统的运行不是非常的了解,因此,在调度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失误,从而引起危险事故的出现。
2 控制电力系统调度危险点的有效措施
(1)对引用新设备的控制措施。根据一些相关的规定,对于一些新设备的引用和运行都要进行管理,在正常的使用前,都需要技术人员进行详细的检查,并且让调度人员完全了解新设备的运行情况,并且进行分析,这样可以大大的减少在调度过程中出现的失误。
(2)倒闸操作的控制措施。一切工作都要以实际情况为标准,因此,调度人员在编制倒闸的时候,首先要将设计的图纸与实际做比较,并且要和进行操作的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接下来再做进一步的编制工作。在一些需要做停电处理的情况下,调度人员需要根据计划来操作,同时在送电之前,需要分析电力系统的工作,不同的情况做不同的处理。
(3)调度操作的控制措施。在一些电力调度中,需要相关部门的认同,以及相关部门的审核并且要求电力设备是处在一个最佳的状态下,然后对实际情况发出指令。操作人员在执行指令的时候,双方需要对指令进行录音,复诵还需要进行记录,在确保没有任何问题的情况下进行操作,在操作过程中使用的调度语言也必须规范化。同时,不仅是发令者进行发令,而且需要监护人员的严格监护,在这两者共同的工作与监督下,才能对调度指令进行发布,这样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危险。
3 预防危险点发生的措施
(1)加强培养调度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思想可以决定一个人的行动,因此,良好的思想可以引导人们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对于电力调度来说,增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可以避免危害的发生。因此,对于调度人员的管理制度必须要合理。在平时,让每一位员工了解电力调度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安全意识,并了解在操作中容易出现的失误,严格培训操作流程,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情况下,挑选更加专业的人员。
(2)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在容易发生事故的地方,让工作人员多次进行实践,同时也培养工作人员的反应能力,观察员工在发生突发情况时的处理方法,选择表现优异的人员着重培训。要求调度人员对调度与操作过程的每一个步骤都非常了解,对多发性的事故进行分析总结,让其他人员少走弯路,保障电力事故的减少。
(3)对于一些多发性的事故,要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对于操作过程比较复杂的重要工作,要做好风险预测,了解其中会出现的危险点,并且提早预防,减少事故发生。监督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做好监督工作,为有效的调度营造良好的环境。不仅要通过人员检测危险点,也可以采用一些先进的技术,让检测更加的精准化。不断的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增强人员的安全意识,让危险点不断地减少,电力运行更加稳定。
(4)对于电力调度中的每一个工作环节都严格执行,并且监督,如有差错,及时指正。制定完善的电力调度规则制度,并且按照制度执行每一项工作,对于业务水平比较优秀的员工进行奖励,对于差错比较多的员工进行惩罚,做到赏罚分明。这样不仅提高了好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而且还对业务水平不好的员工起到激励的作用,达到进步。在管理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了解每一位员工的情况,在工作上和生活上帮助需要帮助的员工,听取调度和操作人员的意见,不断改善工作环境。
4 结语
电网的有效运行,关系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必须要克服电力调度出现的危险点。根据以上的介绍,大家也应该对电力系统调度的过程中会出现的危险点都有所了解了。为了减少电力调度的危险,相关部门也制订了一些规章制度,因此,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每一项电力调度工作,能够有效地减少危险事故的发生。对于电力工作者而言,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掌握电力调度的理论知识,了解电力调度中的危险点,能够在平时的工作中进行有效预防,根据实际情况控制危险点的发生,这样不仅保证了个人的安全,同时也保障了电网正常稳定的运行。
参考文献
[1]李雄彪.電网调度危险点预控及管理对策[J].科技资讯,2012(21):138-139.
[2]黄玮.浅谈电力系统调度运行的危险点及控制措施[J].机电信息,2012(27):170-171.
危险源分析及控制措施 篇4
常见的安全生产重大危险源及控制措施
一、工程水文地质引发的地铁地车站工程风险
1、砂土性、粉砂性土层对地铁车站的施工风险
轨道交通无论是基坑工程还是其他工程,90%以上的风险与工程水文地质有关,因而就承压水、微承压水或地下水风险条件下砂性土对地铁地下车站工程的危害及其防范和控制措施作为重点进行介绍。
基坑开挖过程中,开挖面或开挖面(基坑面)以下墙体渗漏引发的对工程及其周边环境影响产生的风险。特点是在深厚砂性土条件下,若处置不当,不仅给工程造成灾难性影响,而且对周边环境或其他构筑物也将产生灾难性影响。
地铁深基坑通常第一道为混凝土支撑、第二、第三、第四道为钢支撑(Φ609),当一侧墙体发生渗漏,使地面产生沉降,整个基坑向一侧倾斜,钢支撑变形,坠落基坑,地墙围护折断,对工程产生灾难性影响,同时对周边环境也将产生灾难性影响。
2、风险及其防范和控制
砂性土条件下地墙渗漏引发的工程危害较为常见,也极具危害。对受砂性土影响的深基坑工程参建各方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要从设计方案、围护施工等源头,强化设计、施工等技术措施和参建各方的管理措施,加强各工序管理,以确保工程风险受控,主要防范及控制措施如下:
(1)施工单位须强化从围护施工开始直至结构浇筑各环节、各工序之间的风险梳理,强化技术管理,强化“细节”管理,从源头上防范风险。同时,对采取的防范措施,还有可能发生的风险要落实风险预案及关键的风险物资和关键设备,明确应急抢险的技术路线和方案,并做好充分准备,具体的是:
1)与设计单位进行充分沟通,明确围护形式包括围护墙深度,是否隔断承压水、围护墙接头形式和地墙的分幅形式,特别是分期施工,接口段的分幅形式(包括出入口、风井等部位);结合地层分布确定加固方式(包括墙缝止水措施),在墙缝止水措施选择时要考虑浅层砂层土坍孔、地墙充盈系数过大等对地墙缝止水效果的影响,强化对墙止水孔定位、引孔,垂直度控制等技术要求;支撑体系,1 楼板接驳器预埋间距、下翻梁等设置位置等,从源头、细节上确保整个基坑安全。
2)施工过程中强化围护、加固、降水、开挖、支撑、结构板等各重点部位和环节的管理,围绕又快又好,强化各环节管理。
1强化新技术、新工艺在围护结构施工包括围护接缝中的应用,采取各项○有效措施,防范地墙特别是接缝、接驳器等部位渗水。
2地墙施工须结合工程水文地质状况,选用适宜的成槽设备。地墙成槽设○备必须有纠偏装置,施工过程中须强化管理,防止抓斗掉入槽段。
3在浅层有深厚砂性土工况条件下,宜选用适宜的地基加固、降水或组合○加固方式,以确保地墙施工质量。在采用深搅等水泥系列地基加固时,对地下车站而言,须考虑与盾构进出洞段地基加固的结合和相互影响。
4强化对泥浆的管理,特别是回收的泥浆管理,在砂性土条件下须强化对○砂性土条件下的护壁对关键泥浆指标监管和控制措施。
5强化试成槽管理,通过试成槽,明确各项施工技术指标,包括工序之间○的衔接,减少槽暴露时间,以确保地墙质量。
6强化地墙刷壁管理,砂性土条件下须制作专门的刷壁器推行强制刷壁,○强化对砂性地层刷壁监控。
7根据地墙不同接头形式,强化接头防扰流措施的合理,特别是锁口管处○回填在砂性土条件下宜优先采用泥球回填,以确保接头质量,防止接头处渗漏。
8对超深地墙,须强化混凝土浇筑管理,特别是地墙下部浇筑,不宜太慢,○也不宜过快,以防止锁口管变形,导致无法起拔或断入槽段中。锁口管基坑开挖前必须予以处理,防止锁口管变形形成承压水通道引发工程事故。
9强化对地墙墙缝质量监测,结合地墙中设置的注浆管,强化对地墙接缝○超声波检测工作。
10根据砂性土层所处不同位置,强化对开挖面上下区域的地墙接缝止水处○理,对开挖面以上存在有的砂性土可通过坑外墙缝加固来强化墙缝止水。对开挖面上下均存在有砂性土可通过坑内、坑外的墙缝止水,特别是结合坑内的地基加 固,适当加长墙缝处的加固深度,强化对开挖面以下砂性土层的墙缝处止水加固,以确保基坑安全。
11砂性土条件下对基坑应根据砂性土所处的位置宜优先选用混凝土支撑,○同时混凝土支撑尽量设置二道或二道以上,使整个基坑形式或框架体系,有利于基坑的的安全和稳定。
12随着地铁基坑越来越深,水文地质条件越来越趋于复杂,对复杂基坑应○视工程总体筹划,交通组织等需求,宜适当增设封堵墙。同时封堵墙在整个工程实施完成前不宜先凿除,封堵墙在抢险过程中有利于减小应急处置范围,有利于整个工程抢险。
13须进一步强化降水管理。在降水管理工作中凡涉及承压水、微承压水的,○其观测井水位监测点及工程安全,且专业性较强。水位等安全性判断由专业降水管理单位管理,但水位安全性判断结果作为基坑监测点主要内容纳入及监测单位的监测数据库,由统一监测单位上传至远程监控中心。
14对处于砂性土中的基坑工程须强化监测工作,特别是地下墙位置监测,○为此每一幅地墙墙缝须打设深层地表监测点。同时隔一段距离布设深层地表监测点的断面,强化对墙缝位置的地表变形监测。在强化地表监测点基础上,须强化对承压水、微承压水及地表水抽水量、水位观测孔水位变化等监测,及时发现围护体可能存在的渗漏,以便事先采取相应的防范及应急措施。
15基坑开挖前须对围护施工,墙缝止水加固,降水监测等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和分析,及时发现基坑围护可能存在的问题,强化对围护施工的防范措施。
16在落实各项防范措施的前提下,对可能发生的险情落实各项应急措施,○特别是须结合周边工况条件落实相应的防范措施及应急措施,其中关键是:应急抢险的主要路线,关键应急抢险的设备、物资、周边管线等建(构)筑物位置、形式等。关键物资、设备所处位置及进入现场的抢险路线图,关键人员的联络方式及进场路线等。特别是具有承压水、微承压水的深基坑工程,关键物资、设备等在工程处于其风险时段须在现场配置。
17基坑开挖须在各项准备工作准备充分前提下,从第一道支撑开挖到结构○ 3 底板浇筑完成整个阶段必须围绕快字有序开展各项工作,开挖过程中当挖至砂性土层位置时对地下墙墙缝或接驳器等易发生渗漏部位先开样沟检验,发现渗漏及时回填,及时注浆处理,同时合理调整工序。
18加强挖土、支撑与凿毛队伍的配合,加强挖土与支撑队伍协调,加快挖○土与支撑速度,确保及时挖土、及时支撑。在地墙凿毛过程中,对易发生渗漏的墙缝位置严禁混凝土凿毛,同时强化随挖随堵,当挖至基坑底标高时,须做到垫层随挖随浇,以形成垫层对对基坑的支撑作用。同时加快底板施工进度,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底板。
总之,在砂性土条件下的基坑工程须强化源头控制,须强化对易渗漏部位的重点监控,对易渗漏部位监理必须作为重点,明确责任人,在强化旁站的基础上,建立对关键部位、重点部位的核查和必要的险情制度,以规避建设风险,确保工程安全。
对我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生产工作的具体建议
一、驻地监理部安全生产的主要职责。
(1)驻地监理部必须配备1~2名专职安全监理工程师,专管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监理工程师在进行“三控”、“两管”、“一协调”工作过程中,同时全面监管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工作。
(2)检查和督促承包人完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和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3)审查专项安全技术方案或技术措施,对其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提出意见,并督促落实,同时报业主备案。
(4)审查承包人在采用新技术、新工艺中的安全性、可行性。
(5)实行每周组织承包人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检查制度,及时发现施工现场的各种隐患,并督促承包人整改。
(6)认真抓好承包人管理人员和技术工种的安全教育、培训和持证上岗工作。
(7)参与事故的调查处理,审核事故报告。(8)督促和协调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实施。
4(9)处理其它有关的安全生产问题。
二、承包人的安全生产职责。
(1)贯彻执行贯彻国家、省、市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方针、政策、法规、规定,以及业主的有关管理规章。
(2)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承包人必须有一位领导分管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工作,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工程项目各层次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并确保运行正常。
(3)承包人必须按国家及市有关规定配备足够数量的专职安全员,专职安全员应持证上岗,专职安全员必须由上级公司安全管理部门直接派出。
(4)组织或参加地方劳动和安监部门的安全教育、培训、考核,确保各工种持证上岗,制定奖惩制度,并认真落实。
(5)根据施工图并结合实际情况,编制和呈报安全施工计划、安全技术方案和安全措施,并认真贯彻落实。
(6)在开工前,应当对相邻建筑物、构筑物、地下管线、市政公用设施等进行详细调查和勘测,施工中要进行安全防护。
(7)按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要求,加强噪声和粉尘防护,保护好环境。加强劳动保护,按规定配置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
(8)坚持执行班前点名和安全教育制度,积极做好每天各工序的安全生产检查和监管工作,发现事故隐患,立即按有关要求进行整改。
(9)按规定做好事故的报告、调查和处理。
三、特殊工种管理
1、加强对电工、焊工、起重工及架子工的安全宣传教育,督促他们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和自觉遵守有关的安全规定,并根据规定建立健全必要的内业资料。
2、特殊工种必须经专业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在特殊区域或特别危险场所工作,要先进行安全交底,要有可靠的劳动保护及安全防护措施。
3、对所有在施工现场特殊工种人员,必须按单位、分工种进行登记造册,详细填写已审日期及下次复审日期,并且每位特种作业人员均有证件复印件附后,保证每位特种作业人员审证不脱期,对过期不审或审证不合格者,不准在特 5 种作业岗位上作业。
4、严禁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只挂名不跟班现象,或一名特种作业人员在几个工地的挂名现象产生。
四、民工安全管理
1、民工队伍是城市基础建设中一支不可缺少的力量,各单位、各部门领导必须充分注意到他们缺乏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现状,应重点加强民工队伍的安全管理,安全培训,安全宣传教育,劳动保护的工作。
2、民工队伍进场作业前,要对全体成员进行安全综合交底,要有书面记录、双方签证。同时要建立“三级教育卡”,明确三级教育内容,并要有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签字。
3、民工班组必须定期每周开展一次安全学习交流活动,每天作业前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安全交底。日常的安全检查及整改,均要有书面记录。在此基础上,要创造条件,帮助其开展创建安全合格班组的活动。
4、新进民工或转岗民工必须经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5、不得随意安排民工加班加点而导致过度劳累,不可放任民工违章作业,冒险蛮干。劳动中应有必要的个人劳防用品和享受劳动保护待遇,对危险性较大施工作业处要派员进行重点监控。
6、认真审查民工中的电工、焊工、架设工、起重工等人员 上岗证件是否有效,严禁无证上岗,严禁无证人员随便拆装、修理电器设施设备和机具设备。
7、民工使用的手动工具、移动式电动工具、小型机具、碘钨灯、电箱、氧气瓶、乙炔瓶、草包、剩余少量柴、汽油等禁止混存一库,严禁带入宿舍。此类物品应归类分别入库,堆放整齐,由专人负责。
8、民工宿舍要卫生整洁,物品堆放整齐,张贴卫生值日表、不准乱接乱拉电线,不准使用电热毯、电热杯、电炉、电熨斗或带有明火的各类取热器等。
危险源分析及控制措施 篇5
刘娟
儿童期意外伤害也称儿童期意外事故,是指由意想不到的原因对儿童造成的损伤或死亡。近年来,儿童意外伤害呈逐年上升趋势,成为威胁儿童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影响生活质量的主要问题[1]。其发生率高,后遗残疾多,已成为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它不仅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沉重负担,还严重影响了儿童正常的生活、学习和身心健康,它已被国际学术界确认为21世纪儿童期重要健康问题。学龄前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由于感知能力和自我意识的发展尚未成熟,成为意外伤害的高发年龄段。本文通过对引起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1 危险因素分析 1.1个体因素
1.1.1年龄
学龄前儿童年纪小,心理行为发育不成熟,对周围环境充满好奇,具有强烈的探索欲望,活动能力逐渐增强、范围增大,同时又缺乏生活常识、自我保护能力和辨别能力,在面临危险或潜在危险时,易受到伤害。
1.2 性别
众多研究表明,男性儿童发生意外伤害的几率明显高于女性儿童,这与男女儿童的行为差异有关。男童生性顽皮、好动,活动频率高、范围广,情感冲动,探究欲强,喜爱冒险,因而更易发生意外伤害。学龄前儿童发生意外伤害的最主要类型为摔伤、碰伤、交通意外、坠落伤、切割伤、烫伤、锐气伤等[2]。1.3 气质类型和行为
儿童气质会影响儿童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儿童的行为动机和气质、能力都与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3]。张劲松研究结果显示[4],难养型气质儿童易出现各种行为问题,并可能导致适应不良,同时还发现启动缓慢型儿童的行为问题也较易养型多。众多研究结果均表明难养型和启动缓慢型儿童意外伤害发生比率明显高于其它气质类型。美国明尼苏达州大学对幼儿园儿童进行心理研究发现,与正常儿童相比,意外伤害的儿童多表现为好动、行为冲动、情绪不稳、粗暴、注意力不集中、大胆冒失等特点,具有明显的事故倾向。2 家庭因素
2.1 家庭一般状况
父母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收入、子女数、家庭类型等因素与儿童意外伤害密切相关。父母文化程度低、经济收入低、子女多、单亲家庭或留守儿童,这些家庭中的父母对意外伤害的防范意识不足,使儿童受到安全教育的及时性和频率降低,意外伤害的危险度随之增加。
2.2 家庭生活场所
建筑设施和室内装修不合理;在室内外及住房周围存在危险因素,如地面光滑、室内光线不足、室外周围有水塘、深坑、公路等;一些家庭设备或具有安全隐患的物品摆放不当;食品、药品、物品及其它化工品保管不当;玩具、家电等产品的设计缺乏安全性,如玩具噪音过大会损伤儿童听力,难以清洗的毛绒玩具会传播疾病,颜色鲜艳的玩具含铅量相应高,由于儿童吸允、啃咬将漆皮吃入体内,造成慢性铅中毒;再加上对儿童照顾不周,均易导致各种意外伤害的发生。社会因素
随着社会发展,城市交通日益发达,车辆剧增与交通管理脱节,儿童缺乏应有的交通安全常识,导致儿童交通事故日益增多;城市高层化建设;儿童公共设施和幼儿园体育设备及器材从设计到制造的各个环节缺少安全预防性监督;媒体对意外伤害的危害性宣传不到位,未引起儿童、家长及幼儿园教师的充分重视;医院急救运转系统不健,都大大增加了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几率。2 预防对策
2.1 积极开展教育干预
教育干预是预防儿童意外伤害4E干预理论 [5]即教育干预(education)、技术干预(engineering)、强制干预(enforcement)、和经济干预(economics)中的重点。教育干预是指通过健康教育增强人们对伤害危险的熟悉,改变不良行为。刘可等认为[6],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地控制意外伤害的发生。护理人员是健康教育的主要执行者,在预防儿童意外伤害中担负有重要责任。他们应将儿童、父母、幼儿园教师作为重点干预人群,根据不同儿童的气质类型或性格特点进行个体化教育干预。同时通过教育干预也可提高家长及教师对意外伤害的警惕性和预防性,使他们掌握安全防范常识,及时发现和排除意外伤害隐患,从而避免或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加强安全教育和安全训练
学龄前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已有明显发展,有较强的模仿力和求知欲,家长和教师可采用做游戏、讲故事、看图片等方式,将预防意外伤害的常识融入到日常生活和教学中。培养训练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改变不良行为,识别各种危险因素,使儿童由被动保护向识别危险、主动避开危险转变,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控能力,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重视环境安全管理
加强危险源的管理和改变危险环境可降低意外伤害的发生率。由于儿童具有好动、好奇心强、辨别能力差等特点,在一些有危险隐患的地方张贴明显的安全标志;阳台、窗户安装护栏网,及时关闭;开水瓶、电熨斗,锐利器具等应放在安全的地方;避免儿童接触电源;鼠药、农药、各类药品及消毒剂、洗涤剂要妥善放置,并告诉孩子药品或物品的用途及危害性,不可随便拿取,逐渐了解适应周围生活环境。加强急救和防护系统
建立健全院前儿童意外伤害的社会急救和防护系统[7],提高医务人员的急救技能。在急诊接诊时,医护人员不仅要有良好的专业技能,还应迅速及时、沉着冷静地处理每位意外伤害的儿童。由于意外伤害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知的严重后果,特别是发生窒息、溺水或触电时,现场急救尤为重要,护理人员应以社区为中心,开办家庭急救知识讲座及操作培训,教会群众做好儿童意外伤害的防护及简单易学的急救知识,如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简单的止血、包扎、固定等技术,提高意外伤害现场首次抢救技术,从而降低儿童意外伤害致残率和死亡率。
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是由多种因素作用所致,其预防和控制是一系统工程,需要儿童、家庭、社会的共同参与。依其发生的危险因素,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加强健康宣教,增强儿童自我保护意识,强化家长、教师的安全防范意识,最大限度的减少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提高儿童生命质量。参考文献:
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 篇6
为加大项目安全管理力度,杜绝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为职工创造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使工人的身体健康不受伤害,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
绿色环保施工;增强安全意识;
确保安全生产;杜绝恶性、突发事故发生。
二、指标:
1、重大伤亡事故率为0;
2、重大火灾事故率为0;
3、轻伤事故频率低于4‰;
4、安全防护合格率100%,优良率40%;
5、文明施工合格率100%,优良率50%;
6、三级安全教育率100%;
7、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100%;
8、重大隐患及时整改率100%,复查合格率100%;
9、“三宝”的正确使用率100%;
三、控制措施:
1、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有岗有责,分工明确,从制度上完善项目的安全管理。
2、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做好安全生产法的宣传落实工作,增强职工安全防范意识,为施工安全提供必要的保障,形成一个良好的生产氛围。
3、项目经理部成立安全领导组织机构,紧急事故救援组织机构,防火组织机构等各项机构健全,责任明确,保证突发事件能够及时高效处理。
4、各项组织机构
安全组织机构: 组长:孙志强 副组长:陈杰
组员:刘振军,王惠青,周奎超 安全员:李桦,杜洪雷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组长:孙志强 副组长:刘振军
组员:程德辉,申细旺,王利军 安全防火组织机构: 组长:孙志强 副组长:王慧青 组员:申细旺,王利军 危险源辨识评价领导小组: 组长:孙志强 副组长:陈杰 组员:周奎超,王慧青
5、做好各项安全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工作,及时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入场教育,使作业人员能够熟知本工种的操作规程和现场的相关安全知识,杜绝“三违”事件发生,保证安全生产顺利进行。
6、抓好现场特种作业的持证上岗工作,保证各特种作业人员经安全培训考试合格后,持有效操作证上岗,持证上岗率达100%。
7、完善“四口、五临边”的防护:施工通道入口处用钢管搭设安全防护棚,棚盖用60mm木板搭设双层棚盖,双层木板间距600mm,并在入口处悬挂安全通道标志牌;电梯井用Φ16钢筋接成间距100mm的钢筋门进行防护,平时不使用的楼层电梯井钢筋门上锁,电梯井内每10m设置一层硬防护,保证施工的安全;楼层预留的水平洞口,当洞口尺寸大于1.5×1.5m时,洞口用水平网防护,同时洞口周围设1.2m高的防护栏杆防护,当洞口尺寸小于1.5×1.5m时,用Φ16钢筋焊接成100×100mm钢筋网防护,钢筋网与洞口处预留钢筋接头焊接牢固,上部再覆盖木板等硬防护,并与钢筋锁定牢固;不使用的楼梯口用栏杆封挡严密,防止人员通行发生安全事故。临边防护:基坑边缘,用刷有红白相间警示标志的钢管进行防护,立杆间距2m,水平杆间距600mm,设两道水平杆:楼梯边缘采用Φ16钢筋焊接成临时护栏防护,并粉刷成红白相间的警示标志;楼层边缘用钢管作护栏,水平杆在0.6m,1.2m各设一道,同时每三层设置一道水平防护网。
8、抓好“三宝”的利用,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高空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并用安全网做好“四口、五临边”的防护,保证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9、抓好现场的安全防火工作,做到制度安全,责任明确落实到人头,防火器具齐全,并按标准设置,现场各种消防应急组织机构完备,一旦发生火情立即行动,控制事故的发展状态。
10、做好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施工设备有专人管理、检查、维修、保养,记录安全,保证设备的完好率。
11、做好进场料具检查验收工作。凡进入施工现场的各种材料、工具、机具必须由材料员、工长、技术员联合验收,对不合格产品严禁接收入库,工人在进行施工操作时,对材料、机具等要进行检查,有问题的料具禁止使用。
12、工人作业时按规定着装,在有尘土及对听力易产生伤害的场所作业时,要戴口罩及耳塞等健康防护用品,以保证职工的身体健康。
13、工程中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要单独存放,同时加强保管和使用,保证施工中不发生意外事故。
14、加强现场的检查工作,搞好隐患整改,做到定人、定时、定措施,达到安全防范的目的。
15、加强施工机具设备的管理,现场施工机具经常检修保养,出现问题及时处理,严禁机具设备带病作业。
16、塔吊、龙门架的安全装置齐全,保险和限位灵敏可靠,架体稳固,安、拆有方案和审批手续,拆装企业有资质,作业人员有操作证,并同拆装企业签订合同,明确责任,施工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确保不发生各类安全事故。
17、做好施工现场的保健工作,施工现场设医疗保健室,备有常用应急药品,绷带等应急用品。对季节病、传染病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发现疫情及时治疗,发生异常情况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消灭“四害”,防止疫情和传染的发生。现场为工人提供充足卫生的饮用水,做好防暑、防害工作。
18、抓好现场的卫生工作,食堂炊具干净整齐,垃圾日产日清,并有防蝇、防鼠设施,厕所设专人管理,工人宿舍洁净、被褥整齐。现场场地平整,排水良好,道路通畅,料具堆放整齐,为职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休息的场所。
19、抓好施工现场安全防护用品用具的采购管理,各项目经理部采购的各种安全防护用品用具必须是经国家安全认证的合格产品,产品的合格证、准用证等证件齐全,进场时严格验收,确保产品质量,保护使用者的人身安全。
20、施工临时用电有施工组织设计,由电气专业施工人员负责安装和管理,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三级配电、两极保护,用电设备实行一机、一箱、一闸、一漏配置。生活区照明用电,一律采用36伏安全电压。
项目经理部
危险源分析及控制措施 篇7
1 人员问题
电力作为一种能源, 对我国社会的建设和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支持了我国各个方面的发展。随着电力企业的发展和完善, 我国的建设事业也有着明显的改善。但是, 电力作为一种危险性较强的能源, 安全问题是应当着重注意的, 因此我们的电网工程设计, 一定要关注人员这个方面。所有的建设都应该以人为本, 所以笔者的探讨先从人员出发, 主要探讨如何培养员工的技术素养和安全意识问题, 为变电站倒闸的安全提供更好的保障, 为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助力。
1.1 提高工人技术素养
工人的技术素养是相当关键的, 虽然变电站倒闸的操作并没有什么难点, 只是按部就班的进行程序化操作, 但是我们有的操作员工由于缺乏经验和麻痹的意识, 而在操作中也会忽视一些技术特点, 例如在操作中为什么应当先进行哪一部分, 后进行哪一步, 如果不这样做会带来什么后果等, 每一步操作都必须仔细清楚明了, 如果不清楚, 这对变电站倒闸操作来说是相当危险的。因此, 我们首先要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素养, 使工人能在真正了解倒闸操作的意图、操作任务等的情况下才进行操作, 做到对倒闸操作内容“四清楚”做到心中有数。针对这一问题, 首先我们在操作前要对员工就危险点和操作技能以及操作中的注意事项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我们在倒闸后, 要及时就操作中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总结, 便于操作人员及时掌握和增强技能。其次, 要使变电人员了解变电站设备的构造和原理, 避免经验主义问题造成不必要的意外。
1.2 培养工人敬业精神
疲倦操作、粗心操作是造成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这也是员工缺乏敬业精神的表现, 在这种情况下, 工人出现意外的几率大大提高。所以, 敬业精神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上文中笔者已经提到过, 电力为我国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但是其却是一种危险性较高的能源, 稍有不慎就容易造成安全问题, 所以专业精神对于我们电力操作者来说尤为重要。首先, 我们要强调专业精神的重要性, 要求员工不能在困倦、生病等时候进行倒闸操作。其次, 我们要对其进行监督, 设置一些奖惩制度, 对于细致的员工进行奖励, 而对于缺乏专业精神的员工进行惩罚。最后, 我们的员工要时常的参与专业知识培训, 了解变电站倒闸极其危险性, 使自己在操作中知道其危险, 促使自身谨慎操作。敬业精神是提高工人工作安全系数的一大保障, 有了相当的敬业精神, 员工也就能有更好的安全意识, 从工作中注重细节, 避免出现安全问题。因此, 与技术素养一样, 敬业精神、安全意识也是十分重要的, 使我们要设法解决的。
2 设备问题
电力的危险性是十分大的, 而作为电力人员, 我们对此更加清楚。各项工作以人为本是我们电力工作的原则, 因此, 在电力研究上, 许多研究者也致力于人员安全的保障, 研制出了许多的新型技术设备, 使人员的操作更加安全。但是我国的设备相对于发达国家仍然有一定的差距, 难以产生更大的效果, 因此, 要保证变电站倒闸操作的安全, 我们还要依赖于设备的发展, 让更为专业的设备提供更为可靠的保障。针对这一问题, 笔者有以下建议:
2.1 开发引进新技术设备
我国在电力设备的投资上较多, 但是笔者调查发现, 其投资更多的用在了电力规模的扩大上, 而用在设备创新上的相对较少, 这是很制约我国设备进步的。所以, 要发展设备, 我们首先要加大科研投资, 鼓励研究人员不断创新、不断突破, 创造出更多新的设备。另外, 设备的研制和创新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 因此, 我们还要注重新设备的引进, 对于国外先进的变电站倒闸技术、材料、设备, 我们都应当关注, 承认自身的不足, 并积极的引进和学习先进国家, 为自身设备与技术的更新提供更多的帮助。
2.2 设备信息化
信息化是当前时代的特点, 在现今国家, 已经有信息技术应用到倒闸操作中的案例, 这一技术通过远程控制实现了倒闸操作的自动化或半自动化, 通过信息化, 人们的操作可以远离高压变电站,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这是能完全确保安全的一种措施。因此, 笔者认为我们应当加强信息化的脚步, 努力实现变电站倒闸操作的自动化, 减少安全问题的出现。
3 结语
电力是我国发展所必需的能源之一, 其关系到我国的进步。但是在变电站倒闸的操作中, 我们还存在着一些安全问题, 本文笔者就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并提供了一些解决的方案, 希望能为我国电力事业的进步提供更为可靠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王付珍, 徐学文, 王淑芳, 汤庆星.变电站倒闸操作风险分析与控制[J].安全、健康和环境, 2011 (11) .
[2]王海东, 魏天凤.500 k V变电站的倒闸操作及其异常处理[J].安徽电力, 2011 (02) .
危险源分析及控制措施 篇8
【摘要】临床上口腔颌面部损伤主要有牙及牙槽突损伤、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颧骨及颧弓骨折、上下颌骨骨折、鼻骨骨折等。对于口腔颌面部损伤的患者一定要进行及时的医治,避免为患者造成更严重的伤害,影响患者的面部容貌及生理功能。对于口腔颌面部损伤的患者一般采取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两种,在手术治疗中避免患者感染,对感染因素进行预防是非常重要的防控措施。
【关键词】口腔颌面部损伤 手术感染 危险因素 预防控制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637-02
颌面损伤伴有牙齿的损伤,会将牙齿的碎片折断,并且压岁片还会向邻近的组织扩散,造成人体面部组织的损伤,并将牙齿中的细菌引入到深层组织中,造成人体面部组织感染。颌骨骨折边缘的牙齿偶尔会导致股创感染,导致骨折移位,影响患者的面部美观。口腔颌面部位于上呼吸道,损伤时会导致面部组织的移位或者出现肿胀,其产生的血块凝固会影响呼吸道的畅通。口腔优势消化道的入口,损伤后会使口腔失去正常的功能,导致人们不能正常的进食,给患者带来很多痛苦。口腔颌面部损伤会给患者带来很多危险因素,因此,要通过预防和控制将这些危险因素规避。
1、手术感染危险因素
影响手术出现感染的因素主要分为几个方面,分别为患者自身的因素、手术过程中的因素及其他影响因素。
1.1患者因素
人的口腔中有很多种致病的微生物,在进行口腔诊治的过程中,最容易进行疾病传播的就是患者的唾液与血液。老年人、儿童及体弱的患者自身的免疫力较低,肥胖患者因为本身的脂肪组织的影响使供血量相对的减少,所以这几类患者非常容易发生切口感染;患者如果患有慢性疾病则会因为发生切口感染引起伤口不愈合。
1.2手术因素
手术中容易发生感染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切口的类型、无菌处理、手术用器械管理不当、手术时间较长、空气污染及清创不彻底。
进行口腔颌面部损伤手术采取的切口主要是污染切口或者是清洁/污染切口,这些伤口都非常容易引起感染;进行手术的医护人员如果对无菌操作意识不够,在手术过程中没有按照无菌手术的要求操作,那么也容易引起患者出现感染;另外,手术中使用的器械,特别是接触患者的口腔及鼻腔的器械没有进行消毒,也会造成患者发生手术感染;在手术时,由于其他的因素引起手术时间的延长,时间越长,在患者手术创面滋生的细菌数量也就越多,损伤组织经过长时间的暴露等其他的因素导致的手术时间延长都会降低患者的机体免疫力;在手术中会使用到电钻、电凝等产生的飞沫和烟雾也会造成空气污染而发生患者感染;如果手术中对于伤口的清创不够彻底,遗留异物及止血不彻底等都有可能会成为引起感染的危险因素。
1.3其他因素
手术中引起患者感染的其他因素主要包括:对手术室及器械的消毒和灭菌不够彻底而引起感染;没有为患者及时的使用抗菌药物而引发的感染;患者的体温降低从而加大了伤口感染的机率;患者的伤口内有异物从而引起患者发生了感染。以上几种影响因素对于手术中的患者发生感染的机率影响性也是很大的,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在进行口腔颌面部损伤手术的时候,容易导致有异物阻塞在口腔内部,在手术过程中的血凝块、骨头的碎片和牙齿的碎片容易进行呼吸道,发生阻塞的现象,导致患者发生窒息的危险。在进行口腔颌面部损伤手术的时候,如果颌面发生了骨折,下颌骨体前方的骨折部分就会移动到颌肌群中,导致舌头整体向后移动,导致压迫产生窒息的危险,在颌骨发生骨折的时候,颌骨会受到重力,导致呼吸道的阻塞,发生窒息危险。在进行口腔颌面部损伤手术的时候,患者容易将血液、唾液等吸入气管中,导致患者出现窒息问题。
2、预防及控制措施
2.1环境管理
环境管理主要是對手术室的环境管理,在手术开始时就要对手术室内的环境开启净化管理,对手术间进行清洁,对患者的接送采用对接车,防止来自地面的细菌感染源,手术人员、患者及污染物一定要按照严格的通道进行输送,保证手术室内的环境,避免患者在医院出现感染。
2.2人员管理
对于手术过程中的人员数量一定要尽量的减少,同时降低人员的流动,并且医护人员在进行手术及护理的过程中一定要按照操作的规程严格执行,避免出现人为因素的感染发生。
2.3无菌管理
手术过程中使用的器械均要无菌,并且严格控制手术室的门,要保持关闭的状态,严格的进行无菌操作。
2.4预防措施
为了预防患者在手术中出现感染,可以对患者使用预防感染的药物,在手术开始的半小时,可以为患者使用有效的抗菌药物,在手术的过程中也可以进行适量的剂量追加。
在手术前要对手术中使用的物品准备齐全,这样有利于减少手术时间,进而减少了患者的出血量及损伤组织的暴露时间,最终达到减少细菌感染发生的机率。
对患者的伤口进行有效的情况也可以降低患者出现感染的机率。可以为开放性创伤的患者使用3%的过氧化氢冲洗伤口,在用无菌生理盐水进行大量的冲洗,同时对于伤口内的异物及坏死的组织进行清理及去除,利用吸引器将产生的烟雾和飞沫及时吸走,降低手术中空气因素引起的伤口感染,并要注意在进行缝合时,一定要保证止血彻底、缝合紧密。
在手术过程中除了要对手术环境及手术人员进行仔细的管理外,同时对于患者的体温也要进行严密的监控,注意在手术结束后保持患者的体温,防止患者由于外界温度的降低而延长了麻醉苏醒期,这对于感染的预防是非常不利的。
在手术后对伤口进行换药及敷料时,也要严格遵守换药的流程,并按照无菌操作的要求严格执行,可以合理的使用抗菌药物。患者的伤口分泌的物质要进行有效的微生物培养,这样可以根据报告对于患者进行及时的诊断及治疗,保证手术效果。
讨论
出现了口腔颌面部损伤,由于伤口经常会出现污染及异物的引入,所以非常容易引起患者出现伤口感染,所以在对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进行及时治疗的同时也要保证预防感染措施有效的进行。在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过程中,有很多因素都会引起患者发生感染,患者的年纪、病史,手术中切口的类型、无菌处理不当、手术用器械管理不当、手术时间过长、空气污染及清创不彻底等都是引起患者出现感染的因素。感染对于手术的治疗效果及患者的后期恢复都是非常不利的,所以降低患者出现感染的机率,是我们进行手术治疗要处理的关键问题。对手术环境、器械、人员等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控制,减少认为因素造成的感染的发生机率。
从本文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患者的年纪、病史对于感染的发生是有很重要的影响的,所以在对老年患者,特别是有糖尿病史的患者在进行口腔颌面部手术治疗是一定要加强对感染的预防及控制措施。
参考文献
[1]历建英,王淑艳,历凤,口腔颌面部损伤手术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与预防控制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9).4261
【危险源分析及控制措施】推荐阅读:
危险源控制措施方案12-04
蒸压釜危险源控制措施11-03
危险源识别及防护措施07-08
排水工程危险源识别及防范措施11-21
工厂“危险源”的辨识、评估及控制09-09
危险点识别及预控措施09-09
危险点分析及预控09-07
萃取过程及危险性分析06-05
徐州市危险废物污染现状及控制对策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