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卧位手术患者术中压疮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措施

2024-11-01

俯卧位手术患者术中压疮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措施

俯卧位手术患者术中压疮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措施 篇1

俯卧位手术患者术中压疮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措施

【摘要】目的:分析俯卧位手术患者术中压疮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我院治疗的98例俯卧位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围术期有无出现压疮,将患者分为压疮组(n=45)与非压疮组(n=53例);对比两组患者吸烟史、糖尿病史、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手术持续时间及麻醉持续时间的差异性。结果:压疮组与非压疮组患者之间的吸烟史比率、糖尿病史比率、血清总蛋白表达水平、血清白蛋白表达水平、手术持续时间及麻醉持续时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既往吸烟史、糖尿病史、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手术持续时间及麻醉持续时间与俯卧位手术患者术中压疮的发生存在正相关性,俯卧位手术前应根据患者的既往史评估压疮发生的风险、监测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制定个体化的手术方案,以进一步降低压疮发生的风险。【关键词】俯卧位手术;压疮;危险因素;护理措施

压疮是指患者的局部组织长期受压、不良因素的摩擦刺激或营养不良、机体免疫力低下,导致局部组织缺血、缺氧或感染性溃疡坏死[1]。对于需要长时间接受俯卧位手术治疗的患者,由于肢体及躯体的活动强度极低,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迫,血流动力学极差,在护理不当的情况下,极容易诱发压疮。但压疮产生最根本的原因是机体组织长期或过度受压,起局部缺血性坏死,形成溃疡。患者病灶处组织血液循环障碍,容易由局部症状扩散致全身,影响患者基础性疾病的治疗效果。由于压疮的发生主要由多危险因素共同作用引发;因此,准确分析俯卧位手术患者术中压疮的危险因素,为采取降低压疮发生风险的护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对此,本研究旨在分析俯卧位手术患者术中压疮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我院治疗的98例俯卧位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围术期有无出现压疮,将患者分为压疮组(n=45)与非压疮组(n=53例);其中男性患者49例(50.0%)、女性患者49例(50.0%);年龄范围26.5~78.7岁、平均年龄(46.5±5.5)岁。排除标准: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其它组织器官肿瘤、呼吸、免疫及内分泌系统疾病;临床资料不齐全、围术期死亡及精神病患者;具有肝肾移植术史、放化疗史及压疮史。1.2方法

对比两组患者吸烟史、糖尿病史、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手术持续时间及麻醉持续时间的差异性。1.3 数据处理

采用SPSS12.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

压疮组与非压疮组患者之间的吸烟史比率、糖尿病史比率、血清总蛋白表达水平、血清白蛋白表达水平、手术持续时间及麻醉持续时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情见表1。

表1:俯卧位手术患者术中压疮的危险因素分析

危险因素 压疮组(n=45)非压疮组(n=53)吸烟史(%)51.11 11.32 糖尿病史(%)57.78 15.09 血清总蛋白(g/L)57.8±6.47 84.7±8.42 血清白蛋白(g/L)32.0±5.41 60.8±7.49 手术持续时间(min)246.7±24.1 116.9±11.0 麻醉持续时间(min)256.8±30.7 120.4±12.5 3讨论

俯卧位手术患者术中压疮发生的风险较高,不仅严重患者的治疗效果,延长康复时间、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引发一系列后遗症及医疗纠纷。但俯卧位手术中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具有多样性,其中与患者的自身因素、术前护理质量及手术方案密切相关。唐娟[2]研究指出,吸烟史及糖尿病史可显著增加俯卧位手术患者并发压疮的风险。吸烟可导致患者表皮组织神经末梢持续性收缩,出现痉挛性组织压疮易感性。众多报道表明糖尿病与压疮的发生存在密切相关性,随着血糖水平的升高,压疮发生的频率、复发率及严重程度均呈正向递增。但患者术前的护理质量,尤其是营养状况与压疮的发生具有关联性。徐青[3]研究指出血清总蛋白及血清白蛋白可作为评价患者营养状况的监测指标。俯卧位手术患者术前营养不良,可导致皮下脂肪组织萎缩,新陈代谢及应激代谢紊乱,易出现血液循

T或χ2

8.792 7.647 13.24 12.85 12.76 13.64

P 0.037 0.032 0.041 0.045 0.048 0.043 环障碍,导致压疮的发生。但压疮的发生与病灶组织长时间受压密切相关,手术时间及麻醉时间对于肌肉受压强度呈正相关。欧洁梅[4]研究指出手术时间及麻醉时间越长,压疮病灶组织的血液灌注量越少、无氧代谢产物越多及组织缺氧程度越高。在本研究中,压疮组与非压疮组患者之间的吸烟史、糖尿病史比率、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手术持续时间及麻醉持续时间具有统计学差异;提示可作为降低压疮发生风险的理论依据。对此,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既往史评估压疮发生的风险、监测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制定个体化的手术方案,密切监测术前患者的生命体征、全面评估患者并发压疮的危险因素、保持舒适的手术体位、选择恰当的体位垫、严格规定护理人员的交班制度、对受压部位组织及时采取消毒、按摩、保暖、保持干燥及全面协调患者的营养饮食。

综上所述,既往吸烟史、糖尿病史、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手术持续时间及麻醉持续时间与俯卧位手术患者术中压疮的发生存在正相关性,俯卧位手术前应根据患者的既往史评估压疮发生的风险、监测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制定个体化的手术方案,以进一步降低压疮发生的风险。【参考文献】

[1]谢少媚,黄菊芬,冯爱贞等.侧卧位手术患者术中压疮的危险因素分析[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2,14(8):105-107.[2]唐娟.髋关节置换侧卧位手术患者压疮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J].临床护理杂志,2013,12(3):49-51.[3]徐青.手术室老年患者术中压疮危险因素及护理人员压疮认知调查[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30):15-17.[4]欧洁梅,唐素琼,谭庆敏等.俯卧位脊柱手术患者急性压疮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4,04(17):202-203.

上一篇:夸自己优秀的句子下一篇:小学下学期家长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