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常见护理问题及措施(精选10篇)
手术室常见护理问题及措施 篇1
浅谈常见手术病人护理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
【摘要】手术室是医院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检查诊断并担负抢救工作的重要场所。随着手术难度加大、护理人员监管不力等不安全因素在不断增加,任何不利情况都可能酿成严重的医疗纠纷。对患者带来严重的损害,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给患者和医务人员带来终生的遗憾。所以为了保质保量完成手术室工作,要求护理管理者加强监管制度、护理安全教育、增强护理人员风险及法律意识,护理者应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责任心、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减少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手术室;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手术室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作繁重而又紧张,所以严格规范化的管理十分重要。要保证护理质量就必须有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的保障[1],同时要提高护士的专业技术,加强岗位培训及带教工作,每个人都必须在每一个工作环节上遵守操作规程,在每天手术护理过程中,保持有序工作程序、清醒的头脑,从而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常见手术病人的护理问题
1.1 接错病人。特别是病人术前紧张及应用镇痛剂后,不能正确回答问话,或同一病区连台手术未按手术安排顺序,易发生接错或放错手术间。
1.2 术前访视不到位。手术注意事项交待不清,患者既往病史不了解,如安置心脏起搏器、体内有金属植入物等。
1.3 手术体位安置不妥。体位安置不当导致压疮发生,约束带过紧,或两上肢外展过度造成神经损伤,衬垫不当阻碍病人循环和呼吸。
1.4 器械准备不全。手术所需器械、敷料准备不齐全,器械性能不佳、陈旧,如钳端夹持不紧,刀、剪、针不锐,结扎线不穿等。
1.5 物品清点有误。术前、关闭体腔前、后器械敷料、缝针等清点有误,操作不当导致缝针弹出,寻找困难,带螺丝的器械用前未清点螺丝,用后发现缺失导致心中无底。
1.6 仪器设备使用不当。准备时未试机,临时故障,电刀电极板放置不当,粘贴不牢固,病人皮肤直接接触金属物,造成电灼
伤。
1.7 用药有误。输血、输液查对有误,静脉麻醉药和大输液标志不清,导致误用,手术人员无菌观念不强,操作不严谨,术中标本丢失或保存不当。
1.8 手术病人护送不当。发生各种管道和引流管脱落、拔出,病人坠床,术后病人X 线、CT 报告等物品遗留。应对措施
2.1 加强法律法规学习。组织护理人员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条例[2],提高科室护理人员的安全风险意识,深刻领会其内涵,利用小讲座、晨间提问强化理解与记忆,并列入科室理论考核中,使护理人员学法、懂法、守法,增强了护理安全意识和缺陷防范意识。
2.2 完善各项规章制度。通过建章立制,为护士提供指导性文件[3],明确自己的职责范围及法律责任,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与医疗护理操作规程,使管理者有章可循,质量评价有量化标准,实现护理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确保护理安全。
2.2.1 手术室的一般制度。抓好落实手术室人员规则、洗手规则、清洁卫生规则、消毒隔离制度、接送病人制度、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度。
2.2.2 安全管理制度。根据卫生部病员安全管理目标,订制手术患者的安全确认程序与制度,术前做到六查、十二对、四到位制度。六查:接病人查(病区、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诊断、术前准备、术前用药及过敏情况);患者入手术间查;麻醉前查;消毒皮肤前查;执刀时查;关闭体腔前后查。十二对:对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手术间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所需物品、药品、药物过敏史及有无特殊感染、灭菌器械、敷料是否合格及齐全适用。四到位:急救物品、吸引器、氧气、电刀到位。
2.2.3 清点制度。任何手术洗手护士、巡回护士必须手术前后、关闭体腔前后共同清点台上纱布、缝针、刀片及手术器械等用物,并认真做好记录。做到三不交接:洗手护士手术未结束不交接;巡回护士敷料、器械未清点不交接;值班护士物品短缺不交接。
2.3 规范手术室操作规程,优化工作流程。制定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流程;制定各类手术物品器械准备及手术配合程序操作流程;制定各类物品器械清洗、消毒灭菌操作流程。
2.4 加强手术室感染管理工作。严格对照《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做好院感监控工作,严格把好每一环节的消毒隔离与处置,同时做好医护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
2.5 加强围手术期环节监控管理。术前巡回护士根据诊断、手术名称等检查器械物品是否备齐适用、特殊或意外情况时备用物品的准备等,以便及时、准确地配合手术,按手术患者安全确认程序,做好查对;防止摔伤患者,尤其是婴幼儿、躁动、昏迷患者等;每天清洁并检查推车功能是否完好,护送患者途中拉上护栏,推车者面对患者头部,便于观察病情。术中严格执行查对、清点制度,清点器械物品三人核对(器械护士、巡回护士、手术医师)。手术前关体腔前后清点。每次至少两遍以上,术中添加物品及时按规定记录在护理单上。巡回护士密切观察病情及手术进展,随时准备好应急准备。使用高频电刀的患者,负极板一定要选择在肌肉丰富的部位粘贴,粘贴时要尽量离手术切口较近的部位。
2.6 强化标本监管。建立标本管理、送检、登记制度,洗手护士妥善保管好术中标本,若一个患者取下多块组织,护士应分别放置并做好标记,术后由洗手护士负责填写病理标本标识,及时浸泡标本。
2.7 定期分析、整改提高护理质量。科室成立质量控制小组,由护士长护理骨干根据质量标准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质量安全检查。护士长每日上下午巡视各手术间两次,及时发现问题,每月召开安全分析会,查找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隐患及薄弱环节,针对存在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措施,并重温各项护理安全防范措施,增强责任心,做到警钟长鸣。
【参考文献】
[1]罗春梅.手术护理安全防护措施的探讨与体会[J].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4.6.2(6).[2]张炳玉.魏芳.从举症倒置谈护士的自我保护[J].现代护理.2006.12(4).392.[3]潘爱娣.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临床肺科杂志,2009,(03).
手术室常见护理问题及措施 篇2
手术室护理工作一旦发生差错, 轻者影响患者治疗、延误手术、导致手术资源浪费, 重者发生手术部位错误、致残、致死而酿成重大医疗护理事故[1]。手术室护理常见护理缺陷总结如下。
1手术室护理常见护理缺陷
1.1 接错患者
因接待患者的护工查对错误或由于患者术前紧张及应用镇静药后, 有时不能正确回答护士的问话, 易发生接错患者或放错手术间的差错。
1.2 手术体位不当
手术时体位约束过紧, 可引起局部血流受阻, 长时间可造成肢体缺血、坏死;双上肢过度外转, 易造成神经受压, 衬垫不当影响患者的循环和呼吸。体位摆错还有可能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1.3 器械清点错误, 导致物品遗留体腔
手术前后未能认真清点手术器械及相关物品或清点数量错误, 常见有缝针、盐水巾、血管钳等遗留于体腔或深部组织。
1.4 手术部位安置错误
因术前未标识、安置体位前未仔细核对病历、X线片、CT、核磁共振成像 (MRI) 结果等, 从而导致手术部位安置方向错误。
1.5 灼伤
术中高频电刀使用不当, 如电极板不平整, 固定不妥造成脱落, 手控笔开关失灵;化学消毒剂使用不当或浓度过高, 使患者皮肤与升降台或手术台金属直接接触, 造成灼伤。
1.6 用药或输血错误
对药品不熟悉, 药品摆放错误, 抢救时执行口头医嘱有误, 药物标识不清导致药品误用。输血错误一般多见于输血前未认真查对者。
1.7 标本错误
术中标本保存不当或丢失, 或张冠李戴。
1.8 坠床、摔伤或碰伤
在接送患者出入病房门时未保护好患者头部及手足, 或移动患者至平车或手术台时, 因固定不当、无人协助, 或担架车、手术床未保持功能完好而导致患者出现碰伤、摔伤等意外, 烦躁或神志不清的患者接送过程中、患者手术结束睡在手术床上无人照看时也易发生坠床。
1.9 导管连接错误
胸腔引流管连接错误或引流管脱落、阻塞, 会导致气体进入胸腔;及某些手术过程中导管固定不妥、手术患者护送不当等发生管道脱落。
1.10 手术护理工作抢救记录不完整
手术室急救患者大多执行口头医嘱, 抢救过程中缺乏必要及完整的医疗资料。
1.11 切口感染
无菌操作不严、手术器械消毒不严、使用过期物品等均可造成感染。
2导致护理缺陷的原因
2.1 护士工作态度问题
手术室护理工作集科学性、技术性、严肃性、主动性及风险性为一体, 护理人员必须有严谨的工作作风、稳定的思想情绪、崇高的敬业精神、娴熟的操作技能及健康的体魄[2]。但不少护士的工作责任心不强、服务态度差、言语不慎易造成患者误解。
2.2 业务素质问题
(1) 手术室工作劳动强度大, 工作时间长且生活常无规律, 护士因此疏于学习, 出现知识老化等; (2) 年轻合同护士较多, 临床经验欠缺, 常发生器械准备不全、抢救患者迟缓、手术配合差等状况; (3) 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及新设备的引进, 对专科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 于是出现护理技术水平缺陷。
2.3 法律意识淡薄
在护理工作中, 特别是手术抢救患者时, 护士常只顾抢救, 而忽略了潜在的法律问题和自我保护意识。如护理文书记录不及时、不完整等。
2.4 低年资护士
低年资护士是发生护理缺陷的高危人群, 尤其以2年以下的护士发生差错率最高, 主要与其临床经验缺乏和业务技能掌握不熟练有关。
2.5 行政管理问题
制度不健全、管理不严, 是导致护理缺陷产生的重要原因。匆忙交接班可致物品清点错误;离岗、脱岗可延误患者抢救时机;“三关”手术制度不严, 即门关、鞋关、更衣关不严, 执行无菌操作不严等均可造成医院内感染。
3防范措施
3.1 增强法律意识, 强化服务理念
加强护士法律意识教育, 加强业务技能培训, 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观念, 尊重爱护患者, 培养主动服务理念, 善于运用手术室护理质量反馈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3.2 重点环节的交接制度
(1) 接患者时应认真核对患者的科别、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手挽牌、手术名称、部位、时间和术前用药、病历及X线片等, 逐项核对打勾确认, 防止接错患者。 (2) 手术中器械护士勿中途换人, 特殊情况需换人时, 交接人员应现场当面清点器械、敷料等所有物品数目, 共同签名确认。 (3) 送患者回病房时, 应与病房护士认真交接手术部位、手术名称、皮肤完整情况、管道、生命体征、术中大致情况等, 保证术后护理工作的延续。
3.3 重点环节查对制度
3.3.1 严格核对患者信息:
护工到病房接患者时, 凭手术通知单对照病历及手腕带与病房护士一起核对科室、床号、姓名、住院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及手术时间和术前准备执行情况、需带入手术室的物品等, 病房护士在《手术安全核查记录表》上签名;患者送至手术室后由巡回护士据《手术安全核对记录表》再次核对上述各项;严格执行国际惯例术前暂停核对程序, 即在麻醉、手术开始前, 由麻醉医师、手术医师、巡回护士第三次执行暂停程序, 以大声唱读方式核对患者科室、床号、姓名、住院号、诊断、手术部位、手术名称、麻醉方法, 要求病历、手腕带、患者自诉三者相符, 并在《手术安全核对记录表》上签名确认, 方可实施麻醉手术, 以确保患者安全。
3.3.2 认真检查手术用品:
认真检查手术中使用的无菌物品是否合格, 术中器械是否齐全, 各种用物的类别、规格是否符合手术要求。凡进入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要在手术前、关闭体腔前、缝合切口前后由洗手护士、巡回护士仔细清点核对所有敷料和器械并登记签名。
3.4 严格执行物品清点制度
(1) 手术开始前器械护士应对所有器械及敷料做全面检查、整理, 做到定位、定量放置, 与巡回护士共同清点器械、敷料等物品数目2次, 巡回护士将数目准确记录在手术护理记录单上, 术中临时增加的物品应及时补记。 (2) 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时宜选用显影纱布、纱垫, 凡胸、腹腔内所用纱垫一端必须有兰色长带, 且长带尾端应置于切口处, 严防纱垫遗留体内。 (3) 关闭体腔或深部组织前, 巡回护士、器械护士应认真清点手术记录单上的所有物品, 并与术前登记的数字核对无误, 缝合皮下时及手术结束后再各清点1次。
3.5 完善相关安全制度
3.5.1 防止接错患者:
特别是针对术前紧张及使用镇静剂后的患者, 有些不能正确回答问题, 易发生接错或放错手术间的情况, 在核对时应注意询问方式, 必要时请家属协助核对。
3.5.2 保持体位正确舒适:
在协助医师摆放手术体位时, 应正确使用减压垫, 避免血管、神经受压, 保持各肢体处于功能位, 防止过度牵拉、过分外展, 避免损失血管、神经、肌肉, 避免体位不当而致并发症。对压疮高危患者应于术前做好防护措施, 即在压疮高危部位黏贴减压贴。
3.5.3 妥善保护, 防止受伤:
始终有人陪伴患者, 不让其单独留在病房;保持接送患者的各种平车、床功能完好, 常规配备安全带和防护栏;接送患者出入房门时应注意保护头、肘足部;术中需体表降温使用冰袋时, 应用毛巾包裹冰袋避免冻伤;在使用高频电刀时, 应使用专用插座, 负极板放置正确, 避免患者身体直接接触手术床的金属部件以免电灼伤。
3.5.4 防止手术部位错误:
术前1d, 主管医师应于手术部位做好标识, 对脑、肾、肢体等对称性器官手术, 应于手术单上注明哪一侧。
3.5.5 防止输血错误:
术中如需输血, 要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输血前要与麻醉医师共同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瓶号、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液质量、输血装置是否完好和有无凝块、溶血及污染等, 无误后方可输入。输血时要严密观察有无输血反应, 输血完毕, 血袋冷藏保存24h备查。
3.5.6 防止用药错误:
药物应摆放有序、标识醒目, 以免混淆;在抢救患者执行口头医嘱时必须大声复述1遍, 经麻醉医师核对无误后再执行, 并将安瓿、药瓶保留备查。
3.5.7 防止管道脱落:
加强患者过床期、全麻诱导期、复苏期的管道评估与护理, 妥善固定动、静脉管道及各种引流管, 防止导管脱落、反折等。
3.5.8 正确管理病理标本:
手术中取下的标本应妥善保管, 及时放入有固定液的容器内, 核对标签、病理检查单、标本送检登记本一致, 洗手护士、巡回护士、手术医师三方确认签名, 及时送检病理科, 防止标本保存不当或遗失。
3.6 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3.6.1 无菌物品管理:
严格执行无菌物品管理原则, 分类放置、标识醒目, 定期消毒灭菌, 定期检查。
3.6.2 防止伤口感染及交叉感染:
手术器械应集中于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处理, 确保灭菌合格率为100%;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范与手卫生管理规范;实施特殊感染手术时应, 严格按特殊感染手术术后处理相关物品。
3.6.3 定期组织业务学习, 召开护理安全讨论会:
(1) 临床实践表明, 护士的素质和能力与护理差错的发生有着直接的联系, 是维护护理安全最重要的基础; (2) 定期开展护理安全讨论会, 制定相应防范措施, 制定相应措施应做到“三到位”:任务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3]; (3) 我科质量控制小组由三级护理质量控制小组组成, 分别为护士长—护理组长—组员, 由护士长每周定期召开护理安全会, 对本周存在的护理缺陷与差错进行分析, 找出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进行讨论, 提出解决问题的更好的整改措施; (4) 鼓励护理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学习, 提高综合能力, 选派业务骨干外出进修学习, 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听课[4]; (5) 护士长合理利用好人力资源, 做到合理排班。
4小结
通过对手术室护理缺陷的原因分析及相应的控制措施的实施, 提升了护士的素质和工作能力, 提高了护士的安全意识, 减少了护理差错的发生。安全是护理质量管理的核心, 安全护理是安全医疗的前提。手术室是高风险的医疗场所, 手术室护理质量与患者的手术安全密切相关, 任何疏忽均可能诱发严重的后果。要保证护理质量就必须有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的保障。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娴熟的护理操作技能、良好的医德医风是做好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基础。笔者认为, 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中积累和更新知识, 总结经验教训, 才能有效避免护理缺陷及其带来的医疗差错的风险, 保证护理安全。
参考文献
[1]来鸣, 泮淑慧, 杨明丽, 等.临床护理缺陷分析与危机管理[J].中华护理杂志, 2005, 40 (12) :922-923.
[2]周立宁.营造安全文化防范护理缺陷[J].中华护理杂志, 2004, 39 (3) :192-193.
[3]董爱珠.护理人员对安全管理认识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 2004, 39 (4) :195.
手术室常见护理问题及措施 篇3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8-0343-02
护理安全指在执业过程中护士和病人不发生允许范围与限度以外的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伤害[1,2]。手术室是为患者施行手术治疗及抢救危重病人、体现医学高度治疗水平的工作场所,是医院的关键部门和整个外科的“心脏”[3],也是医院具有高风险和超负荷工作量、高强度工作压力、快节奏工作要求的科室。容易发生差错事故和护理缺陷的环节很多,手术室护理质量的高低与患者的手术安全密切相关,任何疏忽都可能引发严重的后果。护理安全事故一旦发生,轻者影响病人治疗,延误手术时间,造成手术时间与物品的浪费;重者病人致残,甚至死亡,给患者及家属带来巨大的痛苦和无法弥补的损失。
1 手术室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
手术室的护理安全管理是整个护理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安全事故的发生常与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薄弱、专业技术不够熟练、与病人的沟通能力差、护理记录不够准确等密切相关。为了保证手术质量,手术室护士应具有足够的法律知识和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健全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严格操作程序,确保病人手术安全。
在各科各类手术中容易出现护理安全隐患的环节及问题很多。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台,给手术室护理带来了新的挑战,许多旧的制度需要及时修订或添加新的制度,还有主观失误造成的失误,输血或输液时核对有误,未认真执行查对制度,或危重患者抢救时慌乱,或多个患者同时输血时容易出错,专科器械遗漏、器械规格不全、敷料数量不够、吸引器负压不足、电凝不凝等等。另外有术中高频电刀使用不当、负极板粘贴不可靠、皮肤接触面积小、铅板老化、铅板裸露、肢體与易导电体直接接触。术后护送途中发生输液管和引流管脱落、阻塞;摔伤病人,病历、X线片、衣裤等遗留,手术结束后静脉复合液处理,因违反无菌操作规程、消毒、隔离不严格等。
2.防范措施
制定完善的工作制度是风险管理的前提,是防止差错事故、提高工作质量的保证。对手术室的核心制度如查对、清点、交接班、安全防护、标本处理、职业暴露处理等制度应落到实处,并经常检查执行情况,定期开展护理安全讨论,进行护理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对存在的护理问题进行风险评估、分析,使之不断完善,防患于未然。安全教育要经常、及时、反复地进行,护理人员要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学会规避职业风险,要警钟长鸣。
术前由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及手术室护士三方共同核对病人信息和手术部位并填写手术安全核查表上的逐项内容,确认无误签名后才能进行各项操作。 术前:做到六查、十二对、四到位制度[4]。六查:接病人查(病区、床号、姓名、住院号、诊断、术前准备、术前用药及过敏情况);病人入手术间查;麻醉前查;
消毒皮肤前查;执刀时查;关闭体腔前后查。十二对:对科室、床号、姓名、性
别、年龄、手术间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所需药品物品、过敏情况、灭菌器械敷料是否合格、用物是否齐全适用。四到位:急救药品、吸引器、氧气、电凝止血器。术中清点制度 ,术前、关胸腹腔前、关胸腹腔后、缝合皮肤后,巡回护士、器械护士清点台上器械、缝针、纱布等用物,核对数目无误后做好记录并签名。术中给药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输血按常规由巡回护士和麻醉师核对后签名记录。术后将病人送回病房前,要查对带回的物品,如:病历、剩余的药物、X光片、病人的衣物等。
凡手术切除的组织未经医生允许不得自行处理或弄丢弄错,手术完毕交予主管医师,将其装入甲醛标本瓶内,建立标本管理“四查四对”制度。
做好术前准备,详细了解病史,明确术前诊断及手术性质,所需达到的目的及手术范围、程度,完成对病人的一切术前准备并做好记录。实行重大或所需特殊器械时,器械护士应在术前认真检查是否备齐适用,应备有专用器械包,合理安排人员,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应熟知每一位护士的技能、性格、人际关系等。在分配工作时,本着互补的原则,合理排班、弹性排班。加强自我控制,保持稳定情绪。每一位护理人员都应树立“病人第一、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观念,上岗前牢记自己的责任,强化责任感。
手术室的工作自律性很强,许多工作是在无人监督下进行的,严格的无菌操作不仅体现在手术台上,更要贯穿于手术室的每一个环节,做到诚实、严谨、一丝不苟。打开无菌包、取无菌物品、配制药物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对污染或疑有污染物品坚决不能再用,对感染性手术,提倡使用一次性物品,所用器械、敷料及手术间严格按感染规定处理。要定期对消毒、灭菌及无菌操作的各个环节进行检查督促,认真做好各类无菌物品及空气检测工作,确保无菌质量,避免院内感染的发生。
总之,护理人员通过不断强化法律意识,提高专业技术素质,严格按常规做好本职工作,针对安全隐患建立健全手术室各项规章制度,经常加强安全质量教育,将不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中,从而为患者提供安全、放心、满意、高效的优质服务。只有这样才能减少医疗护理差错,杜绝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杨顺秋.护理安全管理.南方护理学报〔J〕,2008,11(7):1-2.
[2] 谢稚梅,蒋晓春.护理安全现状分析与管理对策〔J〕.现代医院,2008,8(12):101-102.
[3] 于红菊.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2,9(10):98-99.
手术室常见护理问题及措施 篇4
楚雄州人民医院手术室
胡兰花
手术室是一个集手术、麻醉、抢救工作为一体的特殊科室,有别于门诊和病房。而手术室护士又是一个在特殊环境中从事特殊护理工作的群体,在承受巨大工作压力的同时还要面对一些职业危险因素。来源于物理、化学、生物、心理等诸方面的不良因素时刻威胁着手术室护士姐妹们的健康。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各种职业危险因素并正确的加强自身防护。
一、潜在的职业危险因素:
1、意外伤害:
手术室特殊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模式使得护士极易发生针、刀、剪等锐器伤。例如器械护士传递器械频繁或方法不当容易刺伤别人或误伤自己。巡回护士在抢救病人时由于时间紧、节奏快也极易发生针头刺伤和玻璃划伤。这种伤害除了造成开放性伤口外,最严重的后果是直接接触传染病患者的血液而造成感染。
2、感染手术的污染:
随着现在疾病谱的改变,手术室接待的手术患者中时不时都会有一些传染病患者。最常见的是乙肝、丙肝,梅毒和艾滋近年来也越来越多,我们手术室护士在工作中要直接或间接的接触病人的血液和分泌物,工作过度紧张时极易发生锐器伤而造成感染。
3、化学消毒剂、麻醉残余气体:
手术室中不可避免要使用一些化学消毒剂,这些消毒剂在物体表面和空气中都有或多或少的残留,再者就是各种麻醉药品和麻醉气 体在空气中也有一定的挥发性浓度。手术室护士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会给呼吸道、皮肤、粘膜、眼睛、神经系统等带来不良的刺激。
4、易燃易爆因素:
术中使用的氧气、酒精等都有可燃性,使用不当或大意疏忽都可能造成危险性后果。
5、电离辐射与x线损害:
目前高科技在手术室中广泛应用,各种先进仪器不断引进。给我们的手术带来了便捷,但是这些高科技产品对人体有一定的辐射,长期电离辐射与x线的蓄积可引起作业人员的疲劳、困倦、食欲不振甚至致癌。
6、心理因素:
手术室护士工作量大,心理压力大。长期处在快节奏、高效率、不间断的工作中。容易造成身体疲劳,高度精神紧张。遇到危重、复杂手术和抢救时表现更为明显。新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举证倒置的新举措使护士的心理压力更加增大。在日常工作中常出现对自己的行为不自信,偶有强迫行为倾向。
二、防护措施: 1充分的术前准备:
为了能在术中更好的和医生配合,不至于慌乱中出现问题。术前一日要到病房看病人,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手术部位、包块大小、有无血液传染病。这样我们就能完善的准备器械,并做好自身防护 工作。
2、认真做好特殊感染手术的消毒隔离:
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少伤害,手术室护士应多学习病毒的传播方式和相关知识,学会看各种检查化验单,术前认真查阅病历,对已确诊携带特异性感染因素的患者应做好特别记录,提高警惕,加强自身防护。对急诊和未确诊的患者一律按阳性处理,并重点抓好此类患者围手术期的安全防护。避免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和体液。在进行静脉穿刺、抽血、清洗器械、接触患者的血液和体液时应戴乳胶手套,必要时戴防护目镜、防护面罩、穿隔离衣、脚套等。在工作中各项操作要谨慎,动作要规范,尽量避免意外锐器伤。如不甚发生刺伤,应立即脱掉手套,挤出伤口的血液,用流动水彻底冲洗,再用2%的碘酊消毒,不脱碘。并及时采用相关病毒血清检查确定是否存在隐性感染。手术结束后,受污染的手术间用2%的消毒灵拖地,内用物不得移出。紫外线空气消毒1小时。所有器械均应用2%的消毒灵浸泡30分钟后彻底清洗,再送高压灭菌备用。
3对有害气体和有害液体的防护:
3.1有害液体:恶性肿瘤手术病人,术中常用化疗药物做局部治疗,如顺铂、5fu.、丝列霉素等,如药物喷落可造成局部刺激症状,吸入可引起头晕、恶心。所以我们配置的时候一定要戴好口罩、帽子和乳胶手套。还有就是化学消毒剂,气味相当刺激,但手术室中必不可少,原则上能用高压灭菌的物品就首选高压灭菌。
3.2有害气体:手术中使用的麻醉药品可能在空气中残留,尤其 是有时候忘记关麻醉机的挥发罐,导致的伤害更大。因此我们要做好检查工作,做好自身防护。
4特殊仪器使用的防护:
现代医学在日新月异的进步着,各种高科技仪器不断涌现在手术室中,如:冷冻治疗机、微波治疗机、超声刀、激光治疗仪、等离子消毒机等,这些高新的仪器都可对人体产生不同的危害。我们在使用时要仔细阅读使用说明,正确使用以减少对人体的伤害。例如使用激光治疗仪时,我们戴上防护眼镜可减少对眼睛粘膜的刺激、防止灼伤。骨科手术要做术中透视时我们尽可能穿上防护衣,减少伤害。
5锐器的管理:
手术室工作人员全神贯注地关心手术步骤,精神压力大,其针刺伤发生率高,所以我们在工作中要提高警惕、手术台上不可用手弯曲手术缝针,不可用手装卸手术刀片。锐利器械不可手对手传递,也不可将针头或刀片尖端对准他人。废弃的各种锐器应有固定的锐器盒放置。
6自我调节:
手术室常见护理问题及措施 篇5
1、恐惧、焦虑:与担心疾病预后有关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化疗药物副作用引起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致进食减少有关 与肿瘤的慢性消耗有关
肝功能异常影响消化功能有关(1)(2)(3)
3、自我形象紊乱:(1)与乳腺切除有关
(2)与腹部结肠造口的建立,排便方式改变有关
4、知识缺乏:(1)置管相关知识缺乏
(2)化疗相关知识缺乏
5、气体交换受损:与肿瘤堵塞大气管,肺气体交换面积减少有关
6、舒适的改变:(1)疼痛:与肿瘤侵犯周围组织有关
(2)恶心、呕吐:与化疗药物的副作用有关
(3)便秘:与止吐药的副作用有关
7、体温过高:与感染或肿瘤有关
8、体液过多:与肝硬化门脉高压和白蛋白合成减少有关
9、躯体移动受限:与肝动脉插管术后体位限制有关
10、潜在并发症:(1)出血:与化疗后骨髓抑制有关
(2)高尿酸血症:与化疗副作用有关
(3)窒息:与肿瘤压迫气管有关
(4)感染:与化疗后骨髓抑制有关
(5)静脉炎:与化疗药物刺激有关
11、口腔粘膜完整性受损:与化疗副作用有关
12、PICC及CVC导管效能降低的可能
13、输液模式改变
主要护理措施
一、护理诊断:知识缺乏——缺乏置管相关知识
护理措施:1.向患者讲解有关深静脉置管的必要性、步骤、作用及其重要性
2.向其介绍其他置管病人,借助实例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
3.讲解术中配合要点及术后注意事项,4.穿刺完毕让病人了解并学会检查导管置入的深度,指导患者每日自我观察导管情况
5.告知患者每周进行冲管封管两次,更换敷贴一次,如有卷边、起皱、或洗澡等立即更换敷贴
6.加强交接班,确保导管在位通畅。
二、知识缺乏:缺乏化疗相关知识
护理措施:1.向患者及家属说明化疗的目的及意义,告知患者此次采用的化疗方案名称及化疗周期
2.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化疗药物的药名、作用及可能出现的毒副作用,以及这些毒副作用的应对措施
3.指导患者在化疗期间进食清淡,营养丰富的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易消化的饮食,保证患者的营养支持,并特别注意多饮水,每日饮水不少于1500ml
4.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饭后漱口,早晚刷牙,如有破溃或霉菌感染等给予对症处理
5.告知患者病房要控制陪探,每日开窗通风二次,每次30分钟,避免接触有呼吸道感染或传染病者
三、躯体移动受限:与肝动脉插管术后体位限制有关
护理措施:
1、向患者讲解肢体制动的重要性,取得患者的配合2、术前指导患者练习床上大小便
3、定时巡视病人,密切观察术侧下肢末梢血运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注意穿刺点有无出血现象,皮肤颜色及温度等,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4、患者卧床期间,协助做好生活护理,5、保持传呼系统功能良好,告知患者有事及时按信号铃,做到随叫随到
四、PICC及CVC导管效能降低的可能
护理措施:
1、置管及维护过程应该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并严格遵守无菌原则
2、严格交接班,每班严密观察穿刺局部有无红、肿、热、痛或硬结,经常观察输液的速度,若发现异常及时查明原因并妥善处理
3、妥善固定导管,穿刺24小时后换药一次,以后每周更换一至二次,被污染、出汗多、潮湿松动时应随时更换,可来福接头每7-10天更换一次
4、给药前后进行正确的冲、封管,保持管道通畅
5、告知患者日常生活注意事项
1)指导其每日观察穿刺局部的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2)术侧手握拳每小时10次以上
3)避免术侧肢体受压、提重物、做引体向上等负重锻炼 4)每日多饮水不少于1500ml
6、带管出院者指导患者按时到医院进行冲管、换贴膜及接头等维护,并告知门诊时间。
五、输液模式改变
护理措施:
1、评估患者静脉置管的方式,留置时间及穿刺点的局部情况
2、输液前应先抽回血,确认导管在位通畅后方可进行输液
3、给药前后进行正确的冲、封管,保持管道通畅,使用大于10ml的注射器冲封管,不可暴力冲管,输注脂肪乳等高粘性药物后应先用20ml生理盐水冲管,再接其他输液
4、输液过程中,定时巡视病人,密切观察输液的速度,若发现流速明显降低应及时查明原因并妥善处理
5、妥善固定好导管,避免活动时牵动导管
6、按时进行导管维护,并严格遵守无菌原则
中午班工作流程 1、07:00准时到班参加晨间护理,及时更换污染床单被服,保持床单元及病房整洁,物品规范。
2、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进行化疗药物的配置并签全名,对需要避光、特殊输液器的药物进行区别,及时清理净化台。
3、协助护理班更换输液,巡视病房,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医生处理。
4、核对长期输液卡,并在瓶签上标明输液总瓶数及输液顺序,认真核对发现疑问必须问清楚(如皮试结果等)。
5、严格按查对制度贴好长期大型输液,及时应铃。
6、与护理班做好中午的床头交接班工作,包括病人的病情、输液、治疗情况。
7、检查本班所剩的输液,如有疑问及时问清楚,进行必要的药物配置。
8、按护理级别巡视病房,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了解治疗反应,如有异常及时汇报医生,做好应急处理,并记录。
9、负责长期肌肉注射,对外出及特殊情况未执行的做好标记与护理班做好交班。
10、填写中午的护理记录,与护理班做好床头交接班。治疗班工作流程
1、清点基础物品、无菌包、自备药品、麻醉药品并签名,做好治疗台上各项治疗的交接。2、3、4、5、查看冰箱温度,清点冰箱内药品并签名。配置大型输液,及时签名,排好特殊药液顺序。配置肝素封管液贴好标签。
核对临时医嘱,并通知负责护士,转床者将各项治疗更正到位,确保治疗无误。6、7、8、9、负责药品的领取、保管,做好交接。
注意垃圾分类是否符合要求,保持治疗室、处置室清洁。中午下班前配置好第一瓶输液,并摆好临时用药。按时更换泡镊筒。
10、药房领药。确保取回所需用药。
11、检查十盘用物、自备药品基数,并及时补充。检查、补充一次性用品,确保晚夜间使用。
12、自查本班工作,下班前检查本班电脑医嘱是否全部处理。交班。
每周工作重点:
周一、四:更换膏缸,检查仪器性能、保持清洁,应急灯充电。周二:更换消毒液,打扫治疗室。领取外用消毒用品(碘伏、84、手消毒液等)
手术室常见护理问题及措施 篇6
2009-9-15 18:47 【大 中 小】【我要纠错】
【摘要】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是手术室护理工作的重点,从患者进入手术室到结束为止,其中每一个环节都不能疏忽。加强安全管理是减少质量缺陷,提高护理水平的关键环节,是避免发生医疗纠纷和事故的需要。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防范措施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内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随着社会的进步,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们的法律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如何规范护理服务行为,强化质量意识,树立安全观念,确保病人安全,是我们需要探索的问题。
1手术室常见护理缺陷
1.1接错病人 是病人术前紧张及应用镇静剂或昏迷病人,不能正确回答问题,容易发
生接错或错放手术间的现象。
1.2手术体位安置不当 使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导致压疮,如俯卧位或侧卧位;约束带过紧或两上肢过度外展造成神经受压;衬垫不当影响病人循环呼吸;术中使用驱血带、止血带时,未记录时间,使病人肢体神经受损,血循环受损。
1.3清点有误,操作不当 忽略检查校对,导致异物遗留[2];缝针弹出方向不明,寻找困难,造成医疗事故,术中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制度,为今后埋下了隐患。
1.4手术部位错误 术前未按病历记载、X线片等核对手术部位,其中对称性器官手术
容易出错。
1.5未严格执行用药、输血查对制度 执行口头医嘱有误,而用错药、输错血或用错剂
量。
1.6操作与交流失误 出入病房时不注意保护病人头部等部位;与病人交流时发生口误,让癌症病人知道了自己的病情而情绪低落。
1.7标本和垃圾处理不当 术中取下的组织标本未保管妥善,造成标本混淆或丢失;传染物随意丢失,生活垃圾与医疗垃圾混放。
1.8护送病人不当 造成病人坠床,各种引流管和管道脱落;术后病人X线片、CT片
等贵重物品遗失。
2管理方面缺陷
医院手术室管理制度不健全或制度没有落实到实处,监控管理机制措施不力,把关不到位,对护士缺乏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律法规教育。护士长期超负荷工作导致不能按常规完成工作,有研究表明如果护理人员不足将会导致更多的院内感染和其他不良反应,不利于病人的预后。
3防范措施
3.1手术室一般制度 抓好落实手术人员规则,洗手制度、清洁卫生制度、消毒隔离制度等各岗位责任制及考勤制度,奖惩措施。
3.2强化手术室护士法律意识,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依法行事 在维护患者权利的同时,学会用法律约束自己,保护自己。把法律作为工作责任,个人权利、义务,自由的价值
尺度[3],确保护理安全。
3.3安全管理 术前严格执行六查、十二对、四到位制度。六查:按病人查(病区、床号、性别、年龄、住院号、诊断、手术部位)术前准备及过敏状况;病人入手术间再次核对;麻醉前查;消毒皮肤前查;执刀时;关闭体腔前查。十二对:对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手术间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所需药品、物品、药物过敏情况、灭菌器械敷料是否合格,用物是否齐全适用。四到位:急救药品、吸引器、氧气、电凝止血器全部备齐。
3.4业务学习定期组织学习,提高业务素质,鼓励支持护理人员再学习,外出学习和进修。提高专业技能和应急能力,做到术中主动配合,对新知识、新改进有所领悟。加强护理技能和专业技能的培训[4],严格执行护理技术操作常规。
3.5清点制度 巡回护士、器械护士清点台上用物,如纱布、缝针、刀片等,并做好记
录。
3.6定期开展护理安全讨论会,加强护理风险意识 教育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对易发生护理缺陷与差错的工作环节进行分析讨论,提出整改措施,增强责任心,做好警钟长鸣。
4小结
护理安全管理是护理管理的重点,是护理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要保证护理质量就必须有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的保障[5],增强护士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其次要注重护士专业技术素质的提高、新护士的岗位培训及带教工作,建立手术室管理手册,在工作中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总之,手术室护理安全是护理管理的重中之重,必须加强多方面管理,减
少差错,杜绝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手术室常见护理问题及措施 篇7
1 术中压疮的常见原因
1.1 自身因素
1.1.1 年龄
年龄在6 5岁以上的患者发生率最高, 为1 5.5 1%[4]。老年人皮肤弹性差, 真皮较薄, 肌肉和脂肪组织少, 细胞修复速度减慢, 所以容易发生急性压疮。
1.1.2 体重
患者自身体重在7 5 k g以上时, 对局部皮肤压力过大, 压疮所承受的压力来自于自身体重, 脂肪组织不足以保护受压部位, 患者容易出现压疮。反之, 患者体重过轻时, 由于皮下脂肪缺少, 在皮肤受压时, 使皮肤血管受到挤压, 影响血液循环, 出现皮肤缺血, 缺氧造成压疮[5]。
1.1.3 自身疾病
患者有糖尿病、外周血管疾病等易引起感觉障碍;恶性肿瘤患者, 容易引起贫血、消瘦、低蛋白;肝肾疾病患者易引起水肿, 都会造成压疮的发生。
1.1.4 患者术前用药
患者术前使用过类固醇, 细胞毒性药物, 大剂量抗生素等, 容易发生压疮。
1.1.5 患者情绪紧张
患者情绪紧张时, 蛋白质合成被抑制, 肾上腺素增多, 糖皮质激素生成受限, 组织容易分解[6], 容易发生压疮。
1.2 手术相关因素
1.2.1 麻醉
麻醉使用的所有药物都会抑制植物神经系统, 导致一定程度的血管扩张, 血压降低, 而血压降低会导致组织灌注减少, 血液循环减慢, 局部皮肤缺血缺氧, 易出现压疮。
1.2.2 手术持续时间
手术持续时间是组织损伤的重要指标。多数专家认为手术时间超过4 h, 每延长3 0 m i n, 压疮发生几率增加3 3%[7]。
1.2.3 术中皮肤不能保持干燥
手术开始前医生使用3遍消毒剂消毒皮肤, 消毒剂容易流到患者身体的受压部位, 使受压部位潮湿;手术中由于需要冲洗伤口, 冲洗液不能及时吸引, 流到患者受压部位, 引起受压部位潮湿容易发生压疮。
1.2.4 体温过低
手术室空气层流净化设备及循环风的使用, 加速了手术间的空气对流, 使患者以对流散热的方式增加了热量的散发[8]。其次, 消毒液的挥发作用也可以带走热量, 使患者体温降低;术中冲洗伤口也可以通过传导散热的方式带走热能, 使患者体温降低, 血液循环减慢, 受压部位供血不足, 导致皮肤组织缺血缺氧, 引发压疮。
2 手术室压疮的预防性护理措施
2.1 术前访视与术前评估
术前1 d, 手术室访视人员到病房访视患者时, 对患者皮肤情况、体重、年龄、大小便是否失禁情况, 运动能力及现有疾病做出评估[9]。并于术日晨将患者情况做交班, 巡回护士在患者入室后用w a te r lo w's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对患者从体质指数 (B M I) 、皮肤类型、性别年龄、大小便控制能力、运动能力、食欲、营养情况、术前用药情况、组织营养情况、手术时间等方面再次评估, 并填写“术中急性压疮防范表”。评估10~15分为危险, 16~20分为高度危险, >20分为非常危险, 分值越高表示患者发生术中压疮的可能性越大。
2.2 手术间环境要求与心理护理
患者入室前30min开启净化系统将手术室温度调至24~26℃, 并为患者盖被, 对于较虚弱, 怕冷的患者可以加盖双肩, 穿上棉脚套。对于婴幼儿, 老年人, 低体温麻醉患者也可以使用电加温毯为患者保暖。手术开始后可将室温调至22~23℃。术中为患者输注加温液体, 可将液体加温至37℃左右, 输入血液是应加温至34℃, 也可以使用液体加温器控制温度。提醒医生尽量缩短皮肤消毒时间, 消毒时应做好保暖, 减少暴露部位, 消毒动作迅速又不打湿床单。冲洗液的温度应与体温一致。术前为患者摆放体位后一定保证床单平整, 注意检查患者身体下有无三通小帽或注射器等小件物品。术中使用带袋手术贴膜, 保证冲洗液不外漏, 打湿手术床单。术中注意观察尿袋, 防止外漏。患者入室后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 缓解紧张情绪。
2.3 合理摆放体位
对于仰卧位患者需要注意头后枕部, 骶尾部及足跟部的保护, 可于头下, 骶尾部放置软枕, 在双脚下垫一高枕防止局部受压。侧卧位患者需要注意耳廓, 肩下, 髋部及膝关节, 踝关节内外侧的保护, 可于健侧胸廓下放一软垫, 两膝间垫一软垫, 耳廓和健侧外踝垫软枕。俯卧位患者应注意面颊、眼睛、乳房、肋缘、膝关节及生殖器等部位的保护, 可使用俯卧位头架和眼膜, 使用俯卧位软垫, 在两膝盖下垫圆形软枕, 两脚下垫一高枕。截石位患者需要注意骶尾部及腘窝的保护, 在骶尾部及腘窝下垫软枕[10]。
2.4 合理使用防护用品
常用的体位垫有果冻垫、海绵垫、泡沫垫、Akton聚合物等。也可在手术开始前在受压部位粘贴减压帖。近年来发现在受压部位涂抹塞肤润并按摩1 min都可以有效的降低压力, 防止压疮的发生。塞肤润是法国优格医疗用品公司生产的一种脂肪酸酯喷雾剂, 含有亚麻酸和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 涂抹于受压皮肤上可改善受压部位的微循环, 改善缺血缺氧的状态, 同时可以营养局部皮肤, 并能和皮肤的脂质保护层结合, 形成皮肤保护膜[11]。
2.5 积极配合手术
手术时间的长短是造成压疮形成的高危因素, 所以积极配合手术, 做好术前器械准备, 熟练掌握手术操作步骤都可以缩短手术时间, 预防压疮的发生[12]。
2.6 术后交接工作
手术结束, 巡回护士与手术医生一同检查患者皮肤情况并填写完整“术中急性压疮防范表”。如果发现压疮, 应填写压疮报告单, 详细记录压疮位置、大小、程度并于病房护士做好交接工作。向医院压疮管理小组逐层汇报, 注重发挥压疮管理小组的作用, 重视护理会诊, 制订合理有效的压疮预防措施, 提高压疮的预防效果[13]。并于术后1d、7d分别对患者皮肤做回访。
3 小结
近年来随着优质护理服务在护理工作中的实行, 现代护理的发展方向已成为预防胜于治疗, 所以压疮的预防性护理工作成为了手术室工作的重点。手术室患者压疮形成的因素很多, 所以更应加强护士对压疮风险评估及预防性护理的培训和学习, 只有全员熟练掌握, 才能有效防范手术室压疮的发生。
摘要:目的 研究手术室压疮的常见原因及预防性护理措施。方法 查阅大量手术室压疮预防及护理的相关资料, 对手术中造成压疮的自身因素如年龄、体重、自身疾病、术前用药、情绪紧张、手术麻醉、手术时间、体温、皮肤干燥情况及预防性护理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结果 总结手术室压疮的原因及预防性护理措施。结论 手术室压疮预防重于治疗, 只有做好术前访视与术前评估, 为患者提供舒适的手术室环境、保暖, 做好心理护理, 合理摆放体位与使用防护用品, 积极配合手术, 做好术后交接工作才能有效的降低手术室压疮的发生率, 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手术室常见护理问题及措施 篇8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473—02
中药足浴疗法在临床已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其在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疲劳、改善睡眠等方面颇有功效。仅我院就已在内、外、妇、儿及康复等科室开展了此项治疗,操作简便易行,疗效确切。我院风湿科自2006年在病区内开展中药足浴治疗以来,疗效及服务均得到广大患者的认可,但其安全隐患往往容易被忽略。在治疗过程中,因患者自身因素及护理人员评估不到位、操作不当等诸多因素,均有可能让患者感到不适或局部肢体受到损伤,甚至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因此,针对足浴治疗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分析发生的原因,做好预见性护理,减轻患者不适感,降低造成患者机体损伤的可能性,杜绝医疗纠纷的发生,提高医护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让这项家喻户晓的治疗措施更为安全、科学地开展。现分析报告如下:
1 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1.1 患者受凉、感冒
中药足浴治疗易于操作且不分季节。冬季室内温度低,门窗开放造成过度通风,或患者肢体暴露过多,加之患者在行足浴时出汗当风,容易受凉感冒。
1.2 药液过少、水温过低
由于治疗护士班次更换频繁,以及护士经验不足,致使足浴器内药液过少或药温过低,脚的末梢神经受凉水刺激后,血管收缩,会加重关节炎、风湿病。
1.3 治疗室温度高、治疗时间过长造成患者不适
夏季,一些风湿患者因畏寒,在做治疗时紧闭门窗,且喜高温长时间泡脚。在治疗过程中,会出现眩晕、心悸、汗多等症,严重者出现中暑。
1.4 护士对患者身体情况评估不全面、及操作不当
患者在做足浴治疗前,护士未对患者局部皮肤进行评估,造成下肢感染、烫伤。低血糖、高血压、饥饿、情绪不稳定者在治疗过程中,也会出现心慌、晕厥等表现。中途添加药液因操作不当,造成患者烫伤。
1.5 足浴器消毒隔离不严密,造成局部皮肤刺激或交叉感染
因住院患者病情不同,所用的治疗药液也不同。护士为方便操作,同病区同病种的患者用同一种药液做治疗,极个别患者局部皮肤会有红疹、瘙痒发生。所用足浴器未经过严密消毒隔离,有脚癣等皮肤病传染的可能。足浴器在消毒后,消毒剂清除不彻底,局部皮肤有刺激感。
2 防范对策
2.1 治疗前全面评估患者,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以取得配合
询问患者局部皮肤有无疤痕、感染、破溃,有无糖尿病、高血压病史等。对于局部皮肤不完整者,禁做足浴治疗;糖尿病、末梢循环不良及老年患者做足浴时水温不宜过高,一般不超过42℃;高血压患者治疗前监测血压;避免空腹接受治疗,低血糖患者补充糖份。
2.2 视季节 、病情调整适宜的治疗环境
在寒冷季节做治疗时,应关闭门窗,室温不宜过低,必要时双下肢加盖浴巾保暖,足浴器内水温一般不低于40℃,电动足浴器应保持恒定的温度,不能加热的木桶足浴器应随时添加热的药液,避免患者受凉,液面保持在踝部以上,出汗多时,及时擦干汗液,避免直风吹。患者在夏季治疗时,治疗室应开窗通风,药液温度不超过50℃,治疗时间以半小时为宜。
2.3 规范操作,治疗过程中要加强巡视
中药足浴疗法虽已被推广,操作时仍需要专业培训。足浴治疗所用中药要做好查对,避免药液混用。添加药液时,嘱病人双下肢放置足浴器外再行添加,杜绝烫伤事故发生。在治療过程中,应加强巡视,询问病人有无不适。若病人出现眩晕、心悸、虚脱等症状,立即停止治疗,将患者置于通风处,监测生命体征,吸氧,并分析原因。
2.4 做好足浴器终末消毒处理,防止交叉感染
手术室常见护理问题及措施 篇9
姓名:陈婧 学号:DL108138027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住院部手术室
摘要:锐器伤是医务人员中常见的一种职业性损伤,对医务人员身体健康造成直接威胁,认清锐器伤发生的危险因素,防止锐器伤发生,降低其对医务人员的危害应引起医务人员尤其是管理层人员的高度重视。本文根据手术室锐器伤的原因和伤害程度,从护理人员的防范意识、手术室操作的规范化和医疗器具的防护设施等方面分析和规范了一般和特殊情况的防护措施。
关键字:护理人员;锐器;伤害;对策
随着高端技术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一些手术部分或完全被智能化的机器所取代,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防护要求大大降低。但从职业性和危险性的角度分析,手术室护理人员的个人保护是必须的,本文就锐器伤对护理人员的伤害、其发生原因及防范措施做如下综述。1 锐器伤及其对护理人员的伤害 1.1 锐器伤概述
“锐器伤是一种足以使受伤者出血的皮肤深部的意外伤害,是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一种职业性伤害,是感染医源性病原体的重要途径。它对医务人员身体健康会造成直接威胁。[1]” 医疗活动中常见的锐器包括:手术刀片、注射针头、医用缝合针、安瓿碎片、玻璃、剪刀、克氏针等。由此可见,锐器伤是医院中一种与手术室护理密切相关的职业伤害。1.2 锐器伤的危害
锐器伤是导致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最主要的职业因素,其中护士是医院中锐器伤发生率最高的职业群体,约占受锐器伤人数的三分之一。“目前,已证实有20多种病原体可经锐器伤接触传播,其中最常见、危害最大的是HBV、HCV、HIV。锐器伤时,只需0.004ml带有HBV的血液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BV;被HCV 污染的锐器刺伤而感染HCV 的比率为1.8%;被HIV 污染的锐器刺伤而感染HIV 的比
率为0.3%。[2]”由此可见,锐器伤对护理人员的危害不可忽视。2 护理人员锐器伤的原因
护理行业是一门特殊的职业,其独特的工作环境及服务对象决定了护士经常暴露于各种各样的危险中,如各类传染性疾病、各种消毒剂、抗肿瘤药物、放射线、机械性损伤及心理社会压力等。其中,锐器损伤最常见。医院内发生由针头、手术器具等造成的锐器伤是护理人员获得血源性疾病最常见的职业性伤害,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2.1 自我防护意识淡薄
有关资料显示,手术室护理人员对司空见惯的器具、物品缺乏安全防护意识。手术室护士因工作环境特殊,常年频繁接触锐器,其伤害是不可避免的。例如,一些护理人员在整理用完毕的锐器时被刺伤,往往与其习惯回套针帽等有关。另外,护士操作时粗心大意;没有采取保护措施,未形成良好的习惯和行为;对针刺伤认识不足或由于工作繁忙使他们发生针刺伤后不报告,甚至未及时处理。毛秀英[3]对1075名临床护士发生针刺伤情况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其中有80.6%护士发生过针刺伤,抽静脉血及输液时戴手套率只有7.7%,刺伤发生后向上级汇报的只有10.2%。对此,毛秀英认为我国医护人员存在防护意识淡薄的问题。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评估结果表明,62%~88%的锐器伤害是可以预防的[4]。因此,手术室护士要树立防护锐器伤的信心,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落实各项有效防护措施,来减少手术室护士医疗锐器伤的发生,减少职业暴露,保证职业安全,保障手术室护士的健康。2.2 护理操作不规范
手术室护士锐器伤的另一原因是违反操作规程,比如:直接用手将锐器传来递去;医生将缝合针、手术刀等传回时,用手直接接取,而不用合适的容器接取;进行静脉穿刺和注射时不注意戴手套;将用过的锐器随意放置或无人管理;没有做到分类放置用后的锐器和其他垃圾,将使用过的锐器放进医疗垃圾袋内等。另外,锐器伤多发生在低年资的护理人群中,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技术操作不熟练、不规范会引发高锐器伤率。因此,有必要加强手术室护士,特别是年轻护士的基本功训练,使其做到用物摆放合理,传递锐器操作规范,熟练掌握使用锐器和处置锐器的安全操作方法。
2.3 职业安全防护教育工作不到位
调查结果显示89%的护生在手术室实习期间发生了锐器伤,这与护生在校期间未接受正规的职业安全防护知识的学习,实习过程中也未接受系统的职业防护技能培训、指导有关。目前,我国护理教育体系中尚无有关护士职业安全防护课程,也无相关的教材,造成护生在校学习时未能充分认识到职业防护的重要性,毕业时缺乏职业防护意识,而医院对实习护生也缺乏此方面的教育。李秋品对某地区3所医院参与手术室工作的170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虽然有些医院已建立了职业安全管理制度,每年均要组织职业防护专题讲座,但仍有近半数的护士发生锐器伤,且伤后仅有不足50%的护士能正确处理伤口[7]”。这与职业防护措施落实不到位有关,也说明了职业安全防护教育工作的开展仍存在一定的不足。
2.4 医疗用具中锐器种类多
锐器伤如此多见,锐器不可避免地成为罪魁祸首。由于手术室工作性质及其工作需要,在手术室经常会用到诸如刀片、剪、穿刺针、注射器等等比较锋利的器械。[8]因此,手术室护士接触锐器的机会较其他科室多,其锐器伤的发生率也较其他科室明显增高。其中,刀片、缝合针是造成手术室护士锐器伤的最常见原因,作为医院管理者应认识到锐器伤对护士损伤的严重性,采用先进的预防刀具、针刺伤的用具,使用带有保护设计的针头等,尽量减少锐器伤的发生。2.5 工作疲劳及心理压力过重
目前,多数医院手术室的工作现状是任务繁重,思想高度集中,精神过度紧张,工作不定时,经常要抢救处理一些危重病人,常加班加点,是细致的脑力与体力劳动的结合。因此,手术室护士经常超负荷工作、饮食无规律、长时间站立等,经常存在疲劳、压抑等情绪。有调查研究表明80%的手术室护士经常担心工作中出现差错,担心工作不慎导致医疗纠纷,这些情绪的存在势必会导致手术室护士发生锐器伤害的几率增加。[9] 3 锐器伤的防范措施
3.1 加强护理人员职业安全教育,规范各项护理操作行为
加强职业安全教育,提高职业防护意识是对医务工作者进行职业防护知识培训教育已被多数国家认为是减少职业暴露的主要措施。首先,在护理专业教育中 3
增设护士职业防护课程,实行实习、上岗前的培训,有利于护士从开始就具有良好的防护意识和行为习惯;其次,对在职护士,医院可采取理论培训、书面考试和职业技能演练等形式开展职业防护教育,弥补护士职业防护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欠缺,提高护士对锐器伤的认识、增强护士职业护防意识和能力。[10]此外,加强安全操作技能训练,规范操作行为是保证职业安全的重要环节 [11]”。锐器伤害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通过各种应对锐器伤害的积极、有效、可行的防护管理措施来减少手术室护士医疗锐器伤的发生,减少职业暴露,保证职业安全,保障手术室护士的健康。护理管理者应加强职业防护管理, 制定有利于护士的职业防护方面的管理条例,指导护士做好锐器伤的防护工作。[12] 3.2 改进医疗用具
医疗机构和相关科研机构,应从各方面关心手术室护理人员的锐器伤问题,并出台相应的政策来对这一群体的身心健康负责。锐器伤最常见的医疗用具便是注射器针头,医院管理者应认识到锐器伤对护士损伤的严重性,采用先进的预防针刺伤的用具,使用带有保护设计的针头,从而减少对护理人员的伤害。[13]当然,这只是医疗用具完善措施的一个方面,我们应该举一反三,针对医疗器械的种种特殊性及伤害性提出更具体、更区别对待的防范措施,从而使手术室护理人员的锐器伤率降到最低。
3.3 加强锐器伤后的处理和伤情登记制度
熟悉正确的处理锐器伤的步骤是每个进入手术室工作的护理人员都必须掌握的,发生锐器伤后应按正确的方法实施处理,并进行伤情登记。伤后48小时内报告相关部门,并填写报表,72小时内作HIV、HBV等基础检查。可疑暴露于HBV
[14]感染的血液,注射抗乙肝病毒高价抗体和乙肝疫苗。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比如,锐器伤后的登记制度、上报制度、反馈制度、处理原则、跟踪观察等;建立职工健康档案,预防接种,制定防范措施,并认真检查感染性疾病预防措施的贯彻情况。
3.4 注重心理疏导
加强心理训练,完善工作制度,改善客观工作环境及工作待遇,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正确对待工作压力,同事间真情相处,缓解心理压力。手术结束后尽快地从紧张的工作环境中解脱出来,合理安排休息,娱乐身心,使工作和生活节奏有张 4
有弛。心理学研究证明:不良的心理状态,如精神紧张、焦虑、烦躁等对最佳水平[15]的发挥影响很大。因此,加强自身修养,使自己重视加强心理素质的锻炼使自己保持精力旺盛,精神集中,心情愉快,处于最佳心理状态,对发挥最佳运转水平起到重要作用。为减轻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护理管理者可以合理利用人力资源,采取弹性排班,以尽量降低工作负荷,避免手术室护理人员疲劳工作,从而减轻心理压力。对于心理过度紧张者,医院可以定期组织一些集体活动或者进行相关的心理疏导培训,以改善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4 小结
锐器伤是医务人员中常见的一种职业性损伤,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直接威胁。虽然,医务人员在医疗工作中被锐器伤害是不可避免的,但降低锐器伤的发生率是完全可行的。因此,强化以人为本,加强医务人员普及性预防教育,增强护士对锐器损伤危险因素的认识及提高职业安全意识是非常必要的。医务人员可结合所在医院的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防范措施,以尽量减少锐器伤害,给我们医护人员提供一个良好的职业环境。
参考文献
英语论文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 篇10
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
姓名: 王建成(Frank)学院: 外国语学院
班级: 英语11301班 序号: 21 学号: 201301828
英语论文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
The common problems and solutions of English papers
Abstract: The writing of graduation thesis of English major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ir final stage of study.This is not only a test of the results of the entire undergraduate study, but also a benefit to their future learning knowledge, training research ability and a certain theoretical thinking process.However, this is a difficult part of the graduates and guidance teachers, there are many problems.English major undergraduate have some common questions for thesis, involving the abstracts, thesis topic selection, data collection, writing method, and other aspects of English words, analysis of causes of these problems, puts forward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摘要: 英语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写作,是他们最后学习阶段的重要一环。这既是对整个本科阶段学习成果的一种检测,也是一个有益于他们今后学习知识、培养研究能力和一定理论思维的过程。然而,这却是毕业生和指导教师均感困难的一环,存在诸多问题。一些英语专业本科生论文常见的问题,涉及论文摘要、论文选题、资料收集、写作方法、英语文字表达等方面,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
Key words: English papers;Abstract of thesis;Analysis of the problem;Syntax error;countermeasures
关健词:英语论文;论文摘要;问题分析;语法错误;解决对策
英语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写作,是他们最后学习阶段的重要一环。这既是对整个本科阶段学习成果的一种检测,也是一个有益于他们今后学习知识、培养研究能力和一定理论思维的过程。然而,这却是毕业生和指导教师均感困难的一环,存在诸多问题。由于毕业论文所涉及的专业知识的难度和复杂度,及学生自身知识能力水平的局限及其对论文写作的陌 生等原因,使他们在写作中面临各种困难,主要涉及选题、收集筛选资料、论文写作方法、英语的书面 表达等方面。其中任何一环出错,都会影响论文的顺利写作,甚至造成论文写不下去。笔者结合指导多届 英语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的经验和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解决对策。
一、调查结果和问题分析
笔者曾对某学院外语系部分毕业生进行过论文随机抽样问卷调查,要求他们就论文写作中有哪些主要的困难、写论文后有哪些主要收获等问题做出尽可能详尽的回答。共收回的有效答卷中。笔者进行了仔细的归纳分析,学生普遍感到收集资料费时而盲目,不知如何有效合理地运用资料,难于处理论点与论据(资料)的关系。他们也知道有些观点要用理论性权威性强的资料来支撑,但又不知何为理论性权威性强的资料。有的学生甚至不能将参考文献与自己所要论述的观点结合起来。有的学生能获得较丰富的资料,但最后却让资料淹没了观点,结果是本末倒置。学生在论文作文写作中的第二大困难分别是涉及选题和写作方法两个方面的困难,百分比均为36%。为便于叙述,现分而述之。选题两方面的困难是由于学生的知识不系统不深人造成的,他们虽然学习了三年多的专业课题,但一旦要深人地论述某一方面的问题,如英美文学、翻译、教学法、语言学等,根本就不知道要“研究”什么间题,更谈不上所谓“问题意识”。他们对论题可能涉及的范围往往是一知半解。学生们在表述他们在确定选题时的感受时,“没思路”、“茫然”等是他们常用的词汇。
写作方法方面的困难,则是因为学生对学术论文的写作 程式缺乏了解而造成的。虽然毕业论文不过是学术论文的“习作”,但基本要求应是一样的。从问卷调查反馈的信息看,相当多的学生对怎样整合资料,谋篇布局,展开论述,还是心中没底的。他们常常不知 道如何将收集到的论文材料按照论文的规范要求进行合理组织,安排篇幅和段落,如何对每一部分的观点 做层进式论述,使论文的部分之间、段落之间、句子之间达到逻辑的衔接,从而完成一篇规范完整的论 文。学生往往产生如下一些问题:
1,“遗留问题”:这是指学生因为没有选题得当,摘要没有写好而造成的问题。学生没有把论题思考透彻,一旦开始写作,就会产生问题,或是不能展开思路,或是思路离题。
2、知识水平问题:学生由于对相关知识的掌握不够系统全面,功底薄弱,一旦展开论述,就 会捉襟见肘,如有的学生论述中英成语的翻译时,会暴露出中文成语知识方面的欠缺,或由于功底薄弱,只能是老生常谈,在自己的论文中反映不出自己的积极主动的思考过程和活跃新颖的思维。
3、论文写作方法掌握问题:由于学生没有掌握学术论文的基本程式,就不知道怎么提出论点、列举论据、进行论证,即使有了资料也派不上用场。
“英语书面表达困难”一项,未在O1级学生中获得数据,笔者对此的解释是 :这四名受查学生均为平时成绩和毕业论文成绩为优或良的学生,文字表达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很困难的。但事实上,从O1级学生的总体成绩判断,他们中感到英语文字表达困难者的比例只会略低于后一届的33%。从此栏可看出,感到英语文字表达困难者的比例在逐届上升,在03级学生中达到42%。我们可看一个旁证:大连海事大学外语系进行过一项徽观调查。对英语专业2003届共60篇学士论文进行了评估分析。指导这届学生论文的16位教师对这些论文的选题、结构及论证方法、语言运用逐项评议和打分,计分等级为优(4分)、良(3分)、中(2分)、差(1分)。统计表明学生得分最低的是语言运用项,仅有2.7分,需补充说明的是,接受笔者问卷调查的这14个学生中,毕业论文得“优”者5人得“良”者6人得“中”者2人,得“中”或“及格”者有一人。
二、解决对策
1、选题:面对论文写作,学生往往有无从下手的茫然,这首先在论文的选题上表现出来,有的学生根本就不知道选什么题目,有的选题太大太空(如《翻译与文 化》,《成语的翻译》,有的题目与正文内容不完全吻和(如《口语表达的艺术》写的是口语的学习;《翻译 与写作》只写翻译,而没有涉及写作,更没有分析清楚翻译与写作二者之间的关系及互相促进作用),有的 题目又太小太窄(如只论述一、二个翻译技巧),有的题目貌似新颖,但实际上学生很难写出一篇有新意的论文,最后还得推倒前文,重新从传统的原有的观点来写。造成这些情况的原因,往往是由于学生没有对所讨论的问题进行思考,或不够深人仔细,更缺乏对所论及学科的发展和研究动态的掌握。因此,指导教师应帮助学生了解学科动态,熟悉资料,分析论题,更要从学生的自身水平等方面确定恰当的标题。标题可以说是论文的“文眼”,确定了标题,也就有了合适的思路,也方便往后的资料收集整理和论述的展开。因此,选题十分关键。我们可按照下面的思路来确定选题:
(1)缩小题目范围:题目:民主—限制性的题目:民主的进 展—缩小的题目:美国民主的进展—最后确定的题目:在未来二十年美国民主的进展
(2)题目要具有引人注目的效果,不要平淡:平淡的题目:Where is wind energy being used?引人注目的题目:Does investing in wind energy make economic sense?
(3)题目要实在有据,勿空泛抽象:空泛抽象的题目:Is capital punishment moral?实在有据的题目:Should capital punishment deter crime’s? 经过这样的对题目的“最小化”,一来可以明确写作的中心和方向,二来学生收集资料时也可有的放矢。
2、材料的收集筛选:学生可通过书店、图书馆、网络、进行各种调查等渠道收集资料。只要是有关选题,资料越多越好,然后从中筛选最恰当有力的材料。这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浏览书籍。浏览一本书的序、跋、目录等部分,发现与选题有关的章节,就读读 该章的开始和结束的段落,了解内容大意和作者的写作意图、写作风格和研究方法,从这些方面判断此书是否提供适合选题的客观信息。(2)浏览论文。看论文是发表在什么档次的期刊上,什么是其目标读者,并阅读摘要和结语部分。(3)浏览网站。浏览网站的主页、内容和链接,考虑其信誉度,尤其注意网站上次更新的时间。
3、论文写作方法:“根据写作的性质来分类,研究论文是一种含有很强的论证因素的论说文,论文的这一性质决定了它相应的写作方法。而在论文的写作阶段,由于学生不熟悉写作程式和规范,造成这一阶段问题颇多,这反映出学生在知识和能力的种种缺陷,只有克服这些缺陷,一篇合格的论文才成为可能。针对这些问题,应指导他们按照学术论文的基本要求来 进行论文写作。首先,在导言或第一段提出自己对论题的看法和分析思路,最好回顾一下已有的研究进 展;其次,通过组织运用充分而有力的资料,对论题进行论证;最后,得出论文的发现或结语。在这个过 程中,应要求学生依照论文的程式,展开对间题的分析和研究,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看法。经过这样的过程,论文的论据就会逐步丰富,论证就能逐步合理展开,论点也才会逐步突出鲜明起来。
从学术论文要遵循固有的写作规则这一点来说,学术论 文可以说是“学术八股文”。当然这只是针对其写作程式而言,而在写作程式这个“平台”上,应鼓励学 生积极地、有创造性地思维。对本科生论文的总体要求应为:适当的选题,正确的语言,规范的格式,充实 的内容。因考虑到本科生知识现状,一般不作创新要求。然而,要求英语专业本科生能写出一篇观点正确、思路清晰、符合学术论文基本写作要求的毕业论文来,是衡量其是否达到合格的一个标准。并且,由此培养起来的“研究方法确实是对任何一个热爱追求知识的人的最有用的方法。
4、英语书面表达:这是学生论文写作碰到的主要困难之一。而且经过教师的耐心细致的指导,论文选题的改进比较容易见效,论证方法就较难,而语言运用能力则更需要长期的积累。教师指导不可能替代学生遣词造句,学生英语表达能力的低下是写好毕业论 文的一大障碍,也是产生抄袭动机的一大根源。如何加强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是英语专业整个教学 体系中面临的一个严峻的问题。造成这一困难的原因至少有三个:(1)学生一般的英语语言基础和英语写作能力较差。(2)学生对论题涉及的英语专业术语表达不熟悉。(3)学生对英语写作的特有语言风格和行文的语法结构、词汇要求没有掌握。因此在学生的论文中,涉及一般的英语词汇语法错误比比皆是,包括低级错误。专业概念也不能用相应的英语术语来表达,行文风格语体也不恰当,如太口语化。为克服他们的这些缺陷,应教给他们论文的语言表达。英语的书面语,都具有清楚,简洁和客观的特征,这是教授英语写作时一直得到强调的重点。
下面我列举一些在英语论文摘要,内容及语法错误的一些例子加以强调和修正:
例1.论文《新疆一水利枢纽导流兼泄洪排砂洞进口闸室边墙开裂结构强度及稳定性分析》题目翻译“Analysis on hydro-junction project and flood discharge tunnel structure strength with wall cracks and it’s stability of Xinjiang”和正文摘要“点刚域的框架进行复核计算⋯ ⋯ 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不影响结构安全性”的翻译“In this paper,it’s strength and stability were calculated and⋯ ⋯ an d it’s safety is not affected.”,其中“it’s”使用错误,是“it is/was”的缩写与整个句子意思不一致,应该使用“it”的形容性物主代词“its”。
例2.某论文摘要“通过安装精密的仪器对坡体的变形进行监测⋯ ⋯ 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和采取措旖进行处理”翻译“ ⋯⋯So losses of people and equipments will be avoided.”,句中“equipment”是不可数名词,无复数形式。
例3.某论文摘要“探讨了调整水利经济结构应从优化产业结构、企业规模结构、产品结构及人才结构等方面入手” 的翻译“⋯ ⋯ should start with optimization industrial structure,enterprise scale,product structure and person of ability structure’’中,optimization是名词不能直接跟宾语,应该补上of表示逻辑上的动宾关系。另外,“人才结构”(person of ability structure)翻译成“human resource structure”比较准确。
例4.某论文摘要“常见的心理问题为人际关系敏感、强迫、情绪抑郁和敌对性”翻译“The main psychological problem wer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sensitivity” 中句子的主语“ problem”是单数,系动词“were”使用错误,主谓 一致,因此系动词该用单数形式“was”。
例5.论文《论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对社会环境产生的影响》的题目翻译“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jects brings about greater impact to local society,economy and environment”,其中“impact”的短语“bring impact”后面应该跟“on”,不是“to”,应该将“to”改为“on”。
例6.某论文摘要“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高,需学校、社会及家庭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方能最终解决问题。”翻译“⋯⋯So school,society and family should make their efforts for improving it.”中effort的短语结构是“make efforts to do sth.”,不是for sth.or for doing sth.,所以应该改成“make efforts to improve it”。
例7.某论文摘要“本文讨论了研究性实验的特点⋯ ⋯ ”翻译“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researching experiment and introduces one searching experiment”中将“introduce”错误拼写成“introduce”,多了一个字母r。
例8.某论文摘要“在研究型大学,应注意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 ⋯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翻译“Good environment of innovative talents development should been need in research university.⋯ ⋯ students scientific impeachability to enhance th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中,将“talent” 错误拼写成“talents”’多了一个字母g,把“comprehensive”错误拼写了“comprehensive”。
例9.某论文摘要“参加健美操体育舞蹈社团活动后,学生心理状况改善更为全面。”翻译“the mental conditions improved more obviously who attended aerobics and dancing communities.” 中Who引导的定语从句没有先行词,无着落,应该在conditions后面补上“of students”,并将Who引导的定语从句放在其后。
例10.某论文摘要“在华北平原,应进行亏缺灌溉条件_卜周年农田深层土壤水利用效率的研究.”翻译“In Huabei Plain of north China,should study anniversary water use efficiency of deep⋯⋯” 该英语翻译按照中文语序缺乏主语,最好使用被动结构“anniversary water use efficiency of deep⋯..should be studied”。
上面就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举例分析。在表达学术问题时,英语要求客观具体,不要 主观色彩。如不宜写The temperature is very high,而应写The temperature of the lab is 40 degrees centigrade;wolf just like any other species that is not endangered.为达到清楚、简洁和客观的论文语言要求,在语法上可运用下列一些方法:(1)用名词或名词短语代替动词和动词短语;(2)用一ing形式的动词代替时间状语 从句和结果从句等;(3)用一ing形式的动词代替其谓语是主动语态的定语从句,用一ed形式的动词代 替其谓语是被动语态的定语从句;(4)用不定式代替目的状语和标语;(5)用名词代替名词性从句;(6)运 用被动语态;(7)避免基础语法错误出现。同样,在词汇上应注意以下一些方面:(1)用避免语义重复多余、空洞夸张的词汇;(2)使用有助于简化句子结构的词汇(如不写:There is another videotape that tells the story of Charles Darwin and introduces the theory of evolutionism.而写:Another videotape tells the story of Charles Darwin and introduces the theory of evolution);(3)避免用行话和委婉语;(4)避免用理语、方言和不正规的英语;(5)一般不用简写形式;(6)避免有性别歧视或种族歧视倾向的词汇,用词要注意淡化或回避这些概念;(7)用词要专门具体;(8)拼写及大小写缩写无误。
由于掌握的资料十分有限,这种分析还是很肤浅的,但也可以反映出问题的大概情况。由于英语专业 毕业论文的涉及面很广,是学生和教师面临的经常任务,希望提出的问题能引出更多的关注,并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参考文献: reference
[1]孙丈杭.英语专业学士论文写作现状分析
[J].外语界,2004(3).[2]穆诗雄.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
「M].外研社,2002.[3]田力平.论文写作与研究
[M].云南大学邮电大学出版社,2002.[4]吴相如.英语学术论文写作与研究
[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5]穆凤英.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调查与思考
[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
【手术室常见护理问题及措施】推荐阅读:
手术室常见差错事故及防范措施08-25
手术室护理安全问题12-19
手术室护理疑难问题07-29
手术室护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08-31
手术患者压疮危险因素评估以及护理预防措施07-25
论骨折手术护理配合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07-17
腰椎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10-22
关节外科手术及术后护理研究经验三则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