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初中我的母亲

2024-06-27

作文初中我的母亲(精选17篇)

作文初中我的母亲 篇1

忙碌的身影一直陪伴着我,从幼儿园、小学、初中甚至可以说是寸步不离,身影为我的成长忙碌着,为我的成绩骄傲自豪,为我的忧愁而烦恼,为我盖上一辈子,为我生病在医院里奔走,为我在家里忙碌……仿佛永远不用休息。

每当我回到家,他总会说:“你回来了?怎么这么晚?肚子饿了么?”我也总是应付似的回答了两句,可是这些问候,早被我当作理所当然,也没有去发觉里面的种子--爱的种子。

前几天,我回到家,依旧那样回答,让我有点厌烦,但是我没有多说什么,因为我觉得那样是每一天都不可缺少的一道程序,早已习惯了,我回到房里在进门的那一刻,我眼角的余光揪到了那身影在厨房里,又是在忙碌,张罗着我们的晚餐,我呆了呆,步入房间的并带上了门,坐在床沿上的我,心中有怪怪的感觉,酸酸的涩涩的,还有一些晶莹物体,在眼眶中打转,我知道那叫做泪,我很少流泪,因此,这种感觉更怪,晚上我躺在床上,突然见到了一个引子向我走来,步子很轻,怕惊醒了我,我出于朦胧状态,但还能分辨出这影子,就是白天忙碌的身影手下的被子被她小心的抽动了,重新盖在我的身上,我还是没有动,我在享受这一刻的温暖和浓浓的爱。

这身影就是我的母亲,她白天在单位忙碌,下班在家里忙碌,晚上在我的床前忙碌,正是他的忙碌触动了我。

1.我的母亲600字初中作文5篇

2.以我的母亲为题初中作文5篇

3.描写我的母亲600字初中作文5篇

4.初二作文我的母亲600字范文5篇

5.初二作文我的母亲范文600字5篇

6.初中作文描写我的母亲600字5篇

作文初中我的母亲 篇2

对话式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与学生的对话, 这与我们通常的教学有很大的区别。怎样在课堂中通过对话来进行教学, 是促进教师进行创新的一个动力。教师不是按原来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而要用新的理念、新的方法, 这会逐渐培养教师不断创新的精神。对学生而言, 对话式教学会极大地促进学生思考, 与教师一起共同去探讨未知的世界。学生的学习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而是不断被激励去主动地探究。学生的学习不再被限制于教师所讲的范围, 而是不断地发现、不断地创新。对话式教学是培养师生创新精神的一种有效方法。所创设的话题情境, 应定位在培养学生思维习惯、提高其思维水平、感悟语言文学的能力上。所以, 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以“学生为本”。《孔乙己》一课, 学习的重点之一:分析人物形象, 怎样使学生在阅读文章后, 对人物有个准确把握, 教师可以从不同角度设问, 但须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之问, 即所提话题对学生思维活跃启动有着激活作用。所以, 教师可提问:孔乙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要求学生仔细阅读课文, 深入了解课文内容, 感受人物形象, 根据自己的理解在横线上填入一个适当的限制语, 并联系课文, 说明理由, 看谁说得深刻、新颖、独特。借助话题把学生带入特定的生活情境中, 这样, 学生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孔乙己的衣着体貌、言语行为, 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造成孔乙己现状的原因, 由此, 形成属于自己对孔乙己的认识。有人说:孔乙己是一个可怜的人, 有人说:孔乙己是一个读过书但又爱自我炫耀的人, 有人说:孔乙己是一个穷极无聊的人——他们联系课文陈述理由, 无不富有创造性。这样, 学生就会读有所得, 就会体验到阅读的乐趣。

二、体验式教学

课堂上虚拟特定的生活情境, 设法让学生投入其中, 通过现场“经历”获取语言运用的直接经验, 化成综合的语文素质。有如下形式:

(一) 演读活动求体验

文学作品中人物的语言、作者的用语蕴涵着特定的思想感情, 这种感情可以在演读中体验。例如:《背影》, 父亲送儿子上车过程中的四句话, 都很简短, 意思也很平常。通过不断演读, 参照课文内容, 让学生争着来摹读, 比谁读得好, 然后归纳原因——看谁读出了怜爱儿子的深情。

引导学生模仿作品中的人物原汁原味地读, 这样, 可以直接体验、感受作者蕴寓的深意。

(二) 比较求体验

有时课文内容包含某种特殊情状, 不易理解, 不妨设计几种相近或相反的情状, 让学生在对比中加深印象。

如:《烈日暴雨下的祥子》写“雨”的一段, 你可拿出朱自清的《春》中写“雨”的一段。两段都是写雨, 但季节不同, 突出的特点也不一样。

通过比较, 可看出文章内容或形式上的相同点或不同点, 利于更好地把握文章的本质特点。

三、提问式教学

对初中学生来说, 年龄不过十三四岁, 到中学后环境变了, 和小学比较, 觉得有许多的不同。学科多了, 教师也多了, 而且每门学科都有专职教师, 学习的内容更深了, 知识面更扩大了, 而且学生们正在长身体长智力的时期, 对各种学习的内容, 都有自己的想法。许多事物有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况, 想象力是丰富的, 理解分析能力是比较缺乏的, 在成人看来, 许多学生的想法是幼稚可笑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学生喜欢举手提问, 不管自己的想法、提的问题是否正确, 都乐于表达自己的意见, 也喜欢与其他同学讨论、辩论, 甚至争论。往往以为自己的想法、答案是正确的, 他们具有朝气蓬勃、力图上进、追求真理的强烈愿望, 一有疑问、问题, 就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溯源追本的、明其究竟的好学精神。

当然, 教师在备课时把授课内容的基本要求, 组织成许多启发提问式的问题。有目的、有计划、有程序地一一提出。一个大问题可以分成若干较小问题, 如小问题都能正确解答掌握, 大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问题的提出是依据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 学生的思想实际情况, 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中相应的必需掌握的内容所决定的。

四、忆读式教学

忆读, 就是巧妙利用课文中隐含的迁移因素, 将学生正在学习的内容与以往学习过的内容有机连接起来, 从而扩大教学容量, 提高教学效益, 增加教学情趣。如:《爱莲说》的教学片段, 先请学生说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中的“之”的用法和意义, 然后启发:同学们能不能回忆一下在以往的文言文学习中学过的“之”呢?让我们来进行一次回忆比赛吧——回忆、归纳、总结出“之”在初中阶段的几种用法, 也复习了以前学过的知识。当然, 好的教学方式还有很多, 如:续写式教学?……

总之, 语文课堂应该成为学生思维最活跃、最能表现自我独特个性的课堂, 我们应该激励学生学会用自己的眼光看待世界, 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 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 用自己的智慧大胆质疑、大胆发现, 大胆表达自己虽然带着稚气童真、充满灵气的心声。

摘要:当前的语文教学, 不管是翻新的“老师问, 学生答”, 还是改革的“教师拨, 学生转”, 或是较典型的洋思教学, 其总体都是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语文教学, 我以为是引导学生在阅读、写作中去感受体验, 强调的是学生的自读自悟。当然, 这绝不能放羊式的自读自悟, 必须在老师的引导下, “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学生自主学习”, 以下, 是我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总结出来的几种基本教学方式, 与各位同仁探讨。

我的初中作文教学 篇3

通过这几年教学实践,我认识到:学生心中并非无物,而是难在发掘。要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和效益,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命题应贴近学生

中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些学生作文时无话可说,但每天的日记却是洋洋洒洒数百言,道理何在呢?我认为是干巴巴的命题难以激起学生的写作欲望,就好像让身体非常健康的人去描述痼疾患者的感受,是勉为其难的。因此,教师应多深入学生,了解他们的思想深度和广度,包括家庭环境、生活经历、思维特点、感情活动等,使“彼觉有所为,欲罢不能,非倾吐不可”,变被动为主动。这样,即使文句稍有不畅,却避开了“空洞无物”的大忌,解决了学生“不愿写”的难题。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写作训练

几年来,我尝试把每单元一篇的作文训练变为多种形式的写作练习,形式灵活多样,效果也好得多。比如:在课堂上进行作文片断练习,或开头,或结尾,或人物肖像描写,或景物描写……然后随堂全班交流,教师稍加评点。学生把整篇文章分解为几个环节进行练习,互相取长补短,日积月累,整体写作水平便得以提高。同时,加强口头作文练习,或长或短,围绕主题任意表达,既可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也可提高他们组织语言、丰富词汇的能力。当然,锻炼和检测学生综合写作能力的完整的作文练习也是不可少的。

三、把握练习内容,分块收集习作素材

古人说“无一物不可以入文”,能收集并写出文章的事物可谓浩如烟海,写作信息无可限量。我们要宏观上把握好训练题材内容,使学生对作文训练有一明确的目标。这就要求指导者积极关注生活热点话题,重视对社会焦点问题的收集和研究。例如;平常练习的题材内容可直接或间接或有所侧重或兼而有之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爱国主义;(2)远大理想;(3)传统美德;(4)奉献精神;(5)弘扬正气;(6)见义勇为;(7)艰苦奋斗;(8)健康心理与热爱生

活;(9)环保意识的增强;(10)做人与处世等等。这些题材的设置,并非一陈不变的,可在此基础上删削,增多,也可交融。要完成此项工作,指导者一人足可胜任,但付出艰辛努力时却带有极大的刻板性,可适当“抛砖”(明确方法,做出示范)而“引玉”(要求学生参与进来,争做确定题材内容的先锋)题材内容一经确定,就要围绕它做好系统收集素材的工作,可完全放给学生,分任务到组别,成块状收集材料;教师只负责划分并审订材料而成册,把主动性完全交给学生。

四、在作文批语上下功夫

作文难改是所有的语文教师的心声。毫不夸张的说,如果教师认真仔细的批改每一篇作文,那他花的时间一定不比所有学生写作文所花的时间少。正因为作文难批改,很多教师为了应付学校检查和敷衍学生企盼的目光,纷纷用“阅”和“分数”来代替点评。学生作文是心灵的流露、情感的抒发,教师批改则是思想的启迪、感情的疏导。每批改一次作文,就是教师和学生进行一次思想感情的交流。若每篇作文的批语都是“句子通顺,结构完整”之类,不但教师觉得乏味,学生也会感到无关痛痒,以致熟视无睹。如果教师能在批语上花费一番精力,其结果会事半功倍。

五、及时做好作文讲评

对学生作文进行讲评,是作文批改的继续和发展,是一次作文训练过程的最后一环。作文讲评串起了本次作文命题、指导、批改等环节,其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常见有些教师,对作文讲评缺乏准备,甚至不备课,不写教案,随意为之。讲评时不痛不痒说一通,蜻蜒点水一下,对学生作文毫无帮助。作好讲评的资料准备,这是讲评成败的关键。在批改学生作文时,随时记下学生作文的有关情况,主要优缺点、典型例子等,教师应当手勤、脑勤,随时记录有关情况,这样,就能了解学生作文的真实情况,使作文讲评能有的放矢地施教。作文讲评的范围比较广泛,每次讲评不可能面面俱到,而必须突出重点,让学生就此次作文中一至两个主要问题,在教师的“重锤”敲打中震惊起来,取得更大的收获。当然,在突出重点问题讲评的同时,还要适当地兼顾其他,做重点带一般,详评与略评相结合。而且,作文讲评过程中不能由教师唱“独角戏”,搞“一言堂”,而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积极参与。

我的母亲初中作文 篇4

我的母亲,脸上总显露不出岁月的痕迹。难道皱纹也不忍停留在她的额上、颊上?妈妈每天做着重复的家务活,难免手上会有劳作的证明,一个小小的茧悄然长在了她的手上。那茧,看是觉察不到的,她自然的伸手拉我过马路时,我感觉到她的手有些粗糙了,冰凉的手上隐约藏着一个小茧,那时,我才真正出道了岁月在妈妈身上的痕迹。

我从学校回家,一进家门,妈妈会站在我面前,朝我微笑,还一边说:回来了。每一天,都是这样的情景。繁重的家务并没有让妈妈的笑容消失,也许是她看我回家安心罢了,我总能看见笑容花在妈妈脸上绽放。她到学校来接我也是这样,第一眼看到我从教室里出来,就欣喜地向我挥挥手。

四年级之前,害怕妈妈的脚步声,特别是在拿到不满意的成绩单时。妈妈苦笑着,严肃的盯着成绩单上的红叉,又用手指轻敲在扣的分上,桌子会发出当当的声音,她便问为什么考这么差,这不是她规定的分数。接着,我便会向她分析试卷,觉得我粗心大意时,为了让我改掉这个坏习惯,她会抽出戒尺,一分五到十下,又有意不一次打完,而反向鼓励我说剩下的等下次再说,考得好一笔勾销,考得不好加倍。那时,这变成了我的动力。家里,新添了几朵百合,那翠绿的叶子呵护着粉嫩的百合花,不就像妈妈无微不至的照顾我吗?

妈妈淡淡地笑过她的付出,对于慈母,她还愿意与我像朋友一样相处。我们之间爱的冲突很少发生,我们有共同的话题,有时也有一致的想法。

我的母亲,向一位领航员,带领我在人生之海上,驶向属于自己的方向。

我的母亲初中作文 篇5

我的妈妈是一位厂家业务员,她一米六高的个子、椭圆的脸上长着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黑色的短发映衬出她白皙的脸颊。我的妈妈不会打扮,从来不把厚厚的化妆品挂在脸上,向来是素面朝天,使人倍感亲切。

妈妈每天都在家与超市之间奔波,常常每天早早的走,很晚才能回家。回到家后,还要做饭,一天下来,通常疲惫不堪,晚上还要总结当天销量,很是麻烦。

在一个星期六下午,我来到齐鲁商城看望正在工作的妈妈,经过了长达一个多小时的等待,妈妈终于下班了。我决定和妈妈一起坐车回家,但是妈妈是骑车过来的,就不得不把车再骑回去。看着妈妈在超市站了一天了,也累得直不起腰了,我决定骑车载妈妈回去。威海的夜景很美,皎洁的月光如同瀑布,一泻千里,散射在地面上。此时的我要不是因为天气微凉,恐怕早已大汗淋漓。刚骑过了一个红绿灯,我就累得气喘吁吁,两腿发软。等到回家的时候,已经如同一滩烂泥,躺在沙发上。可想而知,妈妈每天回到家是多么的劳累。

我的母亲初中作文 篇6

那是在我很小的时候,当时的“肯德基”风靡全球。看到广告上的汉堡和鸡腿都会使我垂涎欲滴,很想品尝一下“肯德基”的美味有一次。我和妈妈在逛街的时候,路过一家肯德

基的连锁店一阵诱人的香味扑鼻而来,就吵着闹着央求着要去吃。可妈妈却说:“女儿,你知道吗?肯德基里面的东西都是不卫生的有激素,一个小鸡就可以生长出八对翅膀,两个脑袋!你想想如果你吃了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当时我十分生气,认为妈妈很不理解我,又认为妈妈是一个吝啬鬼,连这一点小钱都不肯出!我回家就和妈妈大吵了一架冲进房间伤心地哭了好久,我觉得委屈极了

我静下心来,脑海中慢慢浮现出了爸爸曾对我说过的话,‘不要总和妈妈顶嘴她是爱你的’。我又想起了平日妈妈对我好的画面。妈妈的确是为了我好啊,确实新闻上也报道过肯德基对人体的危害。不就是一个鸡翅吗?妈妈又不是缺这点钱,而且我吃好的穿好的,用得着去奢望那些东西吗?我竟然还和妈妈大吵大闹,再仔细想想,吃了这些,肯定对自己的身体不好,如果换做我的话,我也会不会让自己的女儿吃这些不健康的东西!

第二天,妈妈买了好多生鸡翅,在网上特意学习了“奥尔良鸡翅”的做法,看着妈妈为我付出了那么多,我真正的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也体会到了母爱如此伟大。奥尔良鸡翅被端上了饭桌。看到鸡翅,我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哇,好香好香,“那滋味”真是让我回味无穷,我吃的津津有味,幸福的笑了起来。爸爸妈妈看见满嘴是油的我,也开怀大笑……

作文初中我的母亲 篇7

七年级学生初入中学, 身份突变, 环境突变:陌生的师生人际关系、陡然增大的知识难度、与小学大相径庭的教学方式、家长社会急于施予的成人感、青春期成长发育带来的身心变化……诸多压力让他们感到焦虑恐慌, 甚至形成孤僻、自卑、厌学等负面心理。

【活动目标】

1、学生通过组织问卷调查、自创情景剧、手绘压力图、观察讨论压力图差异等自主活动来了解自身压力;通过现场压力游戏、请心理老师解疑等自主活动来认识压力的实质;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小组个性展示、组间互动等自主活动来寻找缓解压力的方法。

2、通过畅谈感悟、分享交流等活动引导学生把本课所学延伸到以后的生活学习中, 用本课的学习方法解决各种现实压力, 积极面对初中生活。

【活动构想】

1、体验活动:

情景表演+主题辩论+压力调查+手绘压力图+游戏体验+合作研讨+主持人采访+个人展示+小组展示+交流分享=10个符合学生年龄和认知特点的真实体验与感悟活动。

2、资源运用:

(1) 形式资源——借鉴凤凰卫视王牌节目《一虎一席谈》, 采用脱口秀的方式由班长全程组织活动;

(2) 文本资源——心理学问卷调查表、心理压力图、心理学概念来自本校心理老师;

(3) 人文资源——与会专家、家长、班主任及心理老师等。

3、课前准备:

(1) 学生成立问卷调查小组, 进行压力来源调查;

(2) 学生成立情景剧小组, 进行剧本原创编排。

【活动过程】

第一环节:什么是舒适地带?

一、情景剧导入, 讨论七年级压力的来源

情景剧浓缩七年级学生一天的生活, 家庭到学校两点一线的枯燥生活里有来自社会、父母、老师、同学各方面的压力。情景剧真实再现了学生的生活现状, 从而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由剧中人物联想到自己。

(实录节选) 主持人开场白:“1题1席谈, 有话大家谈!本期我们将要讨论一个什么话题?先请大家欣赏一段情景剧。”

主持人:这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 请问你看到了什么, 有什么感想?

学生1:我看到了小溪因为压力痛苦而木讷的表情。

学生2:我看到了中国家长固有的思想观念——成绩说明一切, 这种观念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已经out了!

学生3:我看到组长对她的歧视, 这让她很孤独。

学生4:我看到老师对她的鼓励其实已经成为了压力。

二、手绘舒适地带图, 理解心理学概念

课前做过一个“你是大巨人还是小矮人”的压力评估调查 (见附录) , 课上把表中数据在一张“极地图”中标出, 再连成图形, 即为“舒适地带图”。经过观察对比, 学生在心理老师的帮助下了解自己抗压能力的大小及需要扩充的地方。

(实录节选) 主持人:“大家的发言可以总结为一个关健词:压力。我们不妨了解一下自己身上有哪些压力, 哪些压力大, 哪些压力小。之前我们做了一个小调查, 请同学们把调查表中的数据标在这张极地图的相应位置, 再连成图形。”

主持人:任选出两幅图, 我们发现一个面积大, 一个面积小, 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1:说明每个人的抗压能力不同。

学生2:圈小表示抗压能力小, 圈大表示抗压能力大。

心理老师:这个图形在心理学中叫做舒适地带图, 舒适地带指人们的环境、生活、学习等方面的适应范围。在这个范围之内时, 我们觉得很舒服、很安全。如果压力超出这个范围我们觉得很吃力、不安, 甚至产生焦虑情绪, 它代表我们的抗压能力, 可以扩大也可以缩小。

第二环节:为什么每人的舒适地带不一样?

一分钟压力游戏

似为游戏, 实为透视一个人意志力强弱的心理学压力实验, 学生在无意中表现出个人对待压力的态度和心理承受能力。从实验数据中学生能够明白人的抗压能力与个人意志有关, 意志越强, 他的舒适地带也就越大。

(实录节选) 主持人:“我们做一个简单游戏——一分钟蹲起运动, 动作要标准规范并在心里计数, 如果实在不愿意坚持下去, 可以放弃。”

主持人:请问你做到多少时感觉累了?

采访学生1:我做到20个时就开始觉得累了。

主持人:如果没有停下来, 估计还可以做几个?

学生1:7、8个吧。

采访学生2:做到20个时我也觉得累了, 但是没有停下来, 我想挑战自己, 所以我坚持做到了40个。

主持人:这个游戏其实是一分钟压力实验。当你不觉得累时说明你处于舒适地带, 当你开始觉得累就说明你处于舒适地带的边缘, 如果怕累不再坚持了, 那么你的舒适地带只会这么小, 如果坚持下去, 舒适地带就会被扩充, 可见舒适地带的大小完全由自己的意志决定, 这也就决定了我们每人的舒适地带大小不一了。

第三环节:怎样扩充我的舒适地带?

一、分组研讨

各组依据组内成员的舒适地带图, 选出本组内一个最需要扩充的舒适地带 (即最需要提升的能力) , 进行合作商讨, 寻找扩充的办法。

二、展示成果、互动分享

各小组轮流、个性展示讨论成果, 并与他组同学进行互动, 他组同学质疑或补充。以下是各小组选出并进行商讨的六个具有共性的问题, 集中反应七年级学生身上最沉重的压力。

(实录节选) 展示小组组长:我们组讨论的是, 当父母询问我学习和生活方面的有关事情时, 我感到很苦恼, 以下三点是我们找到的方法。

组员1:一是要与家长多交流、多沟通, 因为沟通是解决问题最好的方法。

组员2:将心比心, 换位思考, 理解父母的苦心, 多反省自己。

组员3:利用书信、QQ、留言板的方式, 增强和父母的日常交流, 抽空举行诉苦会, 名为诉苦, 实则向对方敞开心扉。

互动1:可以通过第三方比如自己的亲人、朋友, 告诉他们自己的想法, 让他们转达。

互动2、还可以用婉转的方法, 在一个本子上写着大大的三个字“日记本”, 把它拿到客厅放在比较显眼的地方, 爸爸妈妈肯定禁不起好奇心, 一打开本子就了解了我们的心事。

第四环节:我将怎样面对以后的生活压力?

一、畅谈本课所得

通过前面一系列体验活动, 学生从感性体验到理性认知, 对压力的概念有了科学理解, 尤其了解了自己的抗压能力, 并确信这种能力完全可以自我提升。再与他人进行交流, 深化认知, 强化个人的成长力量。

(实录节选) 主持人:“面对压力和挑战, 我们要以积极的心态去迎接, 勇敢地突破自己的舒适地带, 提高抗压能力和适应力。相信大家在这节课收获很多, 让我们分享一下。”

学生1:我了解了自己哪些地方比其他同学薄弱, 并知道怎么去扩充它。

学生2:我不会再恐惧压力, 因为它会让我变得更加坚强。

学生3:我知道了如何与父母沟通, 我要尝试着用同学们今天教给我的办法。

家长1:今天听到最多的词就是换位思考, 这是你们的呼声, 也是对家长的要求。

家长2:微软用补丁纠错, 你们用科学、用心理学纠错和引导生活, 会少走弯路。

二、班主任总结

(实录节选) 感谢这节班会为我们引入心理学概念:舒适地带, 它带领我们找到了缓解生活压力的方法, 同时也告诉我们要学会用科学知识引导我们生活, 我们会更快乐、更从容。压力对于每个人来说不仅是生活的必然, 更是必需, 所以这节班会的意义将会延伸到我们更远的生活中。中学生是年龄和压力不匹配的一代人, 但是今天这节完全由你们自己设计、主持、体验的班会, 展示出了直面压力的勇气、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有理由相信你们一定可以把自己锻造成为心理大巨人!

【活动反思】

将心理学概念引入班会, 以学生自我组织、对话反思、活动感悟的形式贯穿全程, 引导学生自我剖析、分析成因、积极行动, 健全学生心理品质, 完善学生人格建设, 是我力图将科学与理性介入德育, 从另一个角度提升德育效能的一种尝试。我们常说,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理”应不止人生经验、成长阅历, 更应为科学理念。本节主题班会以人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关注学生的积极品质为核心, 旨在培养学生积极乐观、自尊自信、坚韧顽强的心理品质, 提升学生人格中的“正能量”。

让学生“晓”理同样不可灌注, 必须由实践寻得。班会充分遵循自主性、生活性、开放性、综合性原则, 设计了十个与学生生活密切关联而又能使学生获得积极体验的探索活动, 让学生自我获得内化的成长力量, 做到知行合一, 这远比认知的作用更为深刻和持久。

我的初中体育教学观 篇8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建议

1、体育教学的目标

学校体育主要由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组成。体育教学的任务与目标是进行健身知识技能的传授以及运动教学,课外活动目标是巩固课堂教学内容同时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练身和活跃学生生活、协调人际关系。所以学校体育的目标宏观来讲应是促进学生体格体能的完善和发展,培养体育的情趣、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社会情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对每一个学生而言,是通过体育达到以下四个目标:①身体的发展。有很好的适应能力,包括适应不同环境不同气候不同岗位的身体和心理能力,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和康复能力,对疲劳的抵抗力;②获得良好的运动技能,提高工作劳动的效率,进而提高生活质量;③掌握科学的健身养生知识,提高智力素质;④培养正确的社会情感,形成民主、公平、竞争的意识,能不断自我发现、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概括地说就是:全面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掌握体育卫生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形成良好个性。

2现行教学内容及方法的弊端

中学体育包括理论与实践两大部分。理论课十分抽象、深奥,并且系统性不强,比如针对初一学生讲人体的ATP、CP、葡萄糖、脂肪氧化供能,似乎为时太早,太深奥。实践课包括队列队形、基本体操、跑、跳、投、技巧、支撑跳跃、单杠、双杠、民族传统体育、篮球及韵律体操和舞蹈等。体育课是身体活动课,而身体活动是以身体素质与思想素质作基础的。学生基础不同,要掌握相同的教学内容,这也成了体育教师的一大难点。另外限于条件,体育实践课受场地影响大,背越式跳高少不了海绵包,篮球教学要有很多的球与球场,遇大风、下雪、落雨、强日光,体育课变更的随意性则更大。教学内容完不成,学生身体得不到锻炼,结果体育课成了学校的“搭头课”。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发展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指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劳动者的素质直接影响到科学技术应用的程度,而基础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阶段。体育课必须改革,与之相适应。过去有的教师上课“放羊式”,因为目标太高无法实现,教师心中茫然学生亦然,场地器材条件差,加之天气等原因,体育课一盘散沙。过去考什么练什么,对于教材规定的十二项必修教材则抛在一边,吏无选修课与素质练习课,仅仅是为应付教学竞赛和教学检查才上几次考试项目之外的内容,学生学得少、练得也不多。因此体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3中学生生理心理特点

初中学生正处生长发育的第二高峰期,即青春发育期。这个时期学生身体迅速成长,骨胳肌肉发育很快,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都有较大发展,神经兴奋过程占优势,反应快易激动,但心脏发育稍滞后于运动系统与神经系统的发育,运动持续能力差,易疲劳。尤其是性机能的迅速发展,体态上出现了新的变化,男女生差别更为明显。男生声音变粗,喉结突出、出现胡须、体型纵向发展;女生月经出现,声音变高,乳腺发育,皮下脂肪增多,身体开始横向发展。生理方面的这些突变,引起心理、行为也发生相应变化:第一,由于体内新陈代谢旺盛、精力充沛,充满朝气,活泼好动,喜爱体育运动及竞赛以表现自己。第二,由于身体发育不均衡,加之中枢神经系统调节能力差,所以动作笨拙、别扭、不灵活,而且容易头晕和疲劳,干事情往往虎头蛇尾有始无终。第三,由于性机能开始成熟,性意识觉醒,开始注意异性,产生好奇心,并且爱表现自己来吸引异性。第四,成人感产生并逐渐对身体形态产生意识,开始评价别人和进行自我评价。同时心理矛盾更为明显,如独立性与依赖性矛盾,自尊心与自卑感矛盾,反抗性与屈从性的矛盾,理想与挫折的矛盾,这些矛盾使他们表现出偏激或逆反心理,所以应以正面教育引导为主,不可打击其自尊挫伤其人格。

4游戏法教学是比较适合的方法

游戏是一种遵循很简单的规则让人有很大自由活动余地的运动,可以随意支配动作的难易与数量,比如双人摇绳跳,只不允许踩死跳绳,而进出的方向、跳动的次数均不加限制;“网鱼”游戏规定在一定范围内运动,而跑直线还是折线、曲线,是急停急起还是跑跳结合均不加限制,只要跑动者不被围捕者逮住即可。游戏法特点之一是参加者全体在运动,这保证了练习的密度与强度;二是动作难度自己控制。比如“贴膏布”,速度快与追捕者离得远可以多绕几个圈,速度慢可就近处置;三是在练习中学习,不会作游戏的人,只要参加了一次练习,也就会作这个游戏了,学习效率比单纯的组织学生学要高很多。其基本过程是“练习一学习一练习”,实用性大,练习次数多,而不是学示范动作那样“学习一练习”;四是不同气候不同场地条件下均可作游戏,受外界的限制较小;五是游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可以活跃气氛,提高练习效果;六是可简化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兴趣。比如篮球投篮练习,将球篮降低到2.2至2.5米高度,学生易于投中,还可练习扣篮,既是游戏,又是教学内容,学生很愿意投入。

体育课中使用游戏法,可以激起学生运动热情;但当学生很活泼时上体育课,又必须集中其注意力并稍抑制其激情,这时可用集中注意力游戏;素质练习很枯燥乏味,可用游戏法进行调节,如追逐跑练奔跑能力、听信号追逐跑练反应速度与动作速度,“跳深”与蛙跳的竞赛练跳跃能力,不同高度的橡皮筋可用来练障碍跑和跳高。结束部分用音乐伴奏跳迪斯科来放松肢体,或用听信号大声笑的游戏放松情绪。

班级体育活动中亦可引入体育游戏,比如跳绳、登山、小群体的竞赛等均可协调学生关系,增强凝聚力。

全校性的拔河比赛,球类比赛,擂台赛,可以促进学校学习气氛的转化,可以扭转后进生,使他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提高学习兴趣;健美操、韵律操、体育舞蹈是女生们喜爱的内容,可以促进机体的发展,展示美好的姿势,培养自信心。

业余运动队的选材和训练,也可以采用游戏的方法进行。训练是艰苦、枯燥的事情,如果手段不发生变化,极易造成学生伤痛发生和成绩下降,通过形式多样的游戏则既可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又可以调节精神和情感,防止运动损伤。

我的母亲初中作文 篇9

“啊!这的人就是娘啊,啊!这个人就是妈,这个人给了我生命给我一个家。”这是一首赞颂母亲的歌。今天,它又突然在耳畔响起,上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我那善良而又朴实的母亲。

母亲是一个小学没有毕业的人,所以文化素质并不高,但母亲却懂得许多大道理,做事既有条理又有分寸。因此,和邻里之间相处的那是自然很好。

母亲每天每天在外打工,所以白天顾不上我。白天,在外逍遥一整天的我,到了晚上就变成了呆子,杵在书桌前认真读书,写作业。晚上母亲做完家务最大的是情就是和我一起写作业。我的一笔一划都掌控在母亲的视线范围之内,笔画稍有不对,母亲都会记在我发给她的小本子上,比不是接着给我指出错误。而是当我做完时在一点点地说给我听,教我怎样改正。如果是马虎出错,母亲绝不会轻饶,而母亲最常用的责罚我的办法就是面壁思过,从来都不打不骂。让我站在黑洞洞的屋门外,等到什么时候我觉悟了,并告诉母亲:“我再也不会犯这种低级的错误了。”这时,母亲才稍松一口气,但是嘴上还是不停的说:“马虎出错是我最不能容忍的错误了,不会还情有可原,要是马虎就一定不行。”

我的母亲优秀初中作文 篇10

母亲,您的爱,是我心中的阳光,是我的心田的雨露,当我受到挫折时,你那亲切的话语,给了我信心,给了我力量。母亲,您的爱,是伟大的.!

记的有一次,乌云布满了天空,天色越来越暗,狂风怒吼着,不久,便电闪雷鸣,那闪电划破黑沉沉的夜空,那耀眼的蓝光,照出了在狂风中摇摆的柳枝,一刹那间,电光消失了,下起了倾盆大雨,豆大的雨珠拍打着玻璃窗,发出噼里啪啦得声音,

使我更加焦急不安了,终于熬到放学了,我趴在窗口张望着,希望会有妈妈的身影,可是我等了很久也没有看见妈妈,我失望的回到了座位,过了一会儿,那个身影正向我走来,我欢快的钻进了那把温暖的大伞下。一路上,狂风吹的更厉害了,好象什么激怒了它似的,不停怒吼着。

我和妈妈艰难的向前走着,雨好像也在帮着风,越下越大,渐渐的,雨吹到了我们身上,我忽然觉得伞下空荡荡的,再一看,原来是妈妈为了不让我淋到而走进了大雨中,我不禁热泪盈眶,啊!母亲你是多么的伟大,把一个个小生命带到这世界,给与我们爱的阳光,爱的露水,有了您,才有美好的明天。

我的初中英语学习经验谈 篇11

在上每节新课前,我都会在前一天主动预习下节课将要学习的新课文,例如拼记、默写新单词,熟读课文及重点短语、句型,争取做到能够将重点、难点找出来,把自己不懂的知识点圈画下来。第二天上课时,着重、仔细听老师讲自己不懂的知识点。这样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新知识。

课堂45分钟,时间短而宝贵,我会保持高效的学习状态,认真地听老师讲课,争取当堂解决重点、难点问题。通常老师所讲的都是重要的知识点,是我们必须掌握的,认真听讲并记下当堂课的笔记,以便于课后复习。这样有助于我们在老师讲解之后更容易理解和掌握重点、难点。

我认为独立、按时完成英语作业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每天的英语作业是自我检测当天英语学习效果的一个很好的途径。通过独立做作业、独立思考,我可以发现自己的知识漏洞以及在哪些知识点的认识上存在错误,而且做作业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巩固记忆的过程。每天做完英语作业后,我都要花5分钟翻看上次的作业,查看自己哪些地方做错了,加深理解、记忆。

“今日英语,今日毕”指的是要及时复习当天学习的内容。每天晚上睡觉时,我躺在床上花几分钟时间,将当天学过的单词、知识要点在脑海中像放电影一样回忆一遍。第一次没有回忆起来的知识点,第二天一起床就立刻翻书查看。不仅如此,我还喜欢在脑海里复习与当天知识点相关的内容。每个单元的知识点在脑海里久而久之贮存起来,我的知识体系因此变得越来越完整,记东西也越牢固。一直以来,我都保持着这个良好的复习习惯,收益颇丰。

经过老师的多次提醒和自己的反复摸索,我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分配考试时间的方法。我根据自己的做题速度,把整个考试时间划成各个小块儿。无论是做模拟题还是历年考试真题,我都注意确保每个大题的做题速度和正确率,完美地控制时间。同时,注意做题技巧。在做阅读理解题时,要形成一定的习惯——先阅读题目,接着阅读文章,带着问题在文章中寻找正确的答案。同时,还要注意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比如科普类、人文类、生活常识类知识等。写作文前,一定要读清题目、列好提纲,这样才能思路清晰,条理清楚。

我的作文发表啦 篇12

今天下午,爸爸买了一只烤鸭回来。 从小我就爱吃烤鸭,但是爸爸却不经常给我买。今天没什么事啊,爸爸怎么买了一只烤鸭回来呢?这倒让我大惑不解。 我趴在窗户上向外张望了一下,没看见有什么客人哪?我又折回到爸爸身边说: “亲爱的老爸,今天这太阳没有从西边出来呀?没什么事吧?怎么突然买只烤鸭回来呀?是不是您觉得自己太累想犒劳犒劳自己呀?”爸爸不急不忙地脱掉了T恤衫,露出了黝黑黝黑的后背,接着,爸爸转过身,哟!肚脐眼那儿夹着一封又大又厚的信,我说:“你把信夹那儿干什么?”“我不是怕把它弄脏弄坏吗?”“哟,还和宝贝似的!”说完, 我便抢过信来,迫不及待地打开,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爸,这不是一本书吗?干吗还和宝贝似的,从哪儿买来的呀?”“傻小子,不跟你卖关子了,你的 《家有吊兰》作文在《快乐作文》上发表啦!”“真的?”我既高兴又激动,拿着那封信看了又看,跳了又跳,笑了又笑,最后不知怎么搞的,不争气的眼泪竟不由自主地滚了下来。在一旁的妈妈听到这个好消息,平时心硬的她居然也在抹眼睛。周围的阿姨都一个劲儿地夸我有出息呢!

唉,我等这一天等得好苦、好累呀! 我还以为编辑叔叔阿姨们把它当作废纸扔进了垃圾箱呢!今天,我终于等到了这个让我兴奋不已的消息!而且,爸爸妈妈的脸上露出了舒心自豪的笑容。

爸爸妈妈,儿子知道:我是你们的希望。请放心吧,我会好好学习,一定不辜负你们的期望!

(指导教师:康玉梅)

教师点评:

我和我的母亲初中作文 篇13

一直是那么快乐,一直没什么烦恼,一直那么潇洒,也一直不觉得亏欠过谁,可今天,我才发现自己原来欠妈妈很多,很多.......从不在意她为我做了什么,从不觉得那是对我的恩赐,从不心怀感激地为她到上一杯热腾腾的茶,也从不满怀深情地对她说一声:妈妈,我爱你!可今天,我却有一种抱住妈妈大哭一场,大喊几声妈妈,我爱你!的冲动......曾极度热衷于语文,曾认真探讨过数学,曾情有独衷上英语,也曾全身投入在科学,却一直没有好好品读过母爱,可今天,我却要坐下来,慢慢品味那咖啡式的母爱......1岁,在妈妈怀里安静的睡.2岁,在妈妈背上尽情地滚.3岁,牵着妈妈的手颠覆着走.......13岁,仍是离不开妈妈.女人大了,母亲终究会老,所以母亲不可能永远作为女儿的避风港.当皱纹慢慢爬上母亲的脸庞,当风霜染白母亲的青丝,当雨水浸裂母亲的双手,当岁月捶驼了母亲的背,女儿哭了,母亲却笑了,因为她的眼前这个已长大成人的女孩,是自己含辛茹苦养大的.对呀,女儿长大了.长大了的女儿变高了,她开始学会为人处事,学会了孝顺父母,学会了像儿时一样在母亲怀里撒娇,母亲虽然老了,可她的怀抱却比以前更温暖了,母亲的气息也比以前更浓了.依偎在母亲怀里使我想起自己也曾在妈妈洗衣服时,吃力地搬来张小板凳,请妈妈坐下,曾在妈妈工作时递上一条毛巾;曾在妈妈生病时花上半小时来煎药.只不过这一切都发生在儿时,那些记忆离如今的我太远了.但是今天-

今天,我为母亲温了杯牛奶,把他递到她手里,母亲先是一愣随即露出了惬意的微笑,然后略有感动地喝下了那杯牛奶,其实我知道,女儿的心意母亲全都明白,只不过母亲用一贯的方式:默默地付出,默默的感动来告诉了我.母爱是什么?母爱就是一杯品不透的茶,一本看不完的书,更是一门值得我们去探索的学问.既然母爱如此深奥,我们为什么一定要把它弄透彻,解释得明明白白.为何不让它永远带着它那独特的神秘的色彩.好在,我和母亲都明白这个道理,于是母亲仍在默默地付出,我也在默默地感动着,并默默地回报着......

我的母亲1500字初中作文 篇14

说到母亲。我一片迷茫。对她的感情复杂中透着微妙,微妙中流露着深沉的爱。而深沉的爱里不乏潺潺流动的恨意与同情。

在一个个由高到低,由低到高的情感转折点,我开始变得麻木。这个被我唤作母亲的女人,在我心底所占据的位置是阿长在鲁迅心中的地位吗?是《童年》里祖母对阿廖沙心灵的触动吗?

或许都不是。哦,不。应该不全是。刚出生的时候,父亲远在边疆,她便一把屎,一把尿的把我养大。那时的我什么都不懂,只知道在她的乳头上啪嗒啪嗒啃几口,然后就睡觉。睡醒了,饿了就掉几颗眼泪,又吮几口母乳。

于是乎,从小,我心里就萌发的一个念头:对母亲最好的武器是眼泪。

可等我有些记事时,我便掐死了这个念头。任凭我哭的.是昏天黑地,日月无光,闹的翻天覆地,死缠烂打的使出浑身懈数,可她依旧是果断的摇摇头,拎着我的衣领,拖起我就走,我只好依依不舍的告别我钟爱的机器人。至此,对她的恨意由然而生,就因为那个价值3元钱的洋娃娃。现在回想,我是真的很亏。

父亲回来后,我逐渐发现她的与众不同,使我也跟着她另类。

她做饭不是太咸就是太甜,导致我在吃了第一口学校食堂的饭时,惊呼一声GOOD!周围迅速投来鄙夷的目光,我脸红到耳根。

她教我读课文时,总是把秦皇岛念成泰皇岛使我在一次当着全班同学念作文时,把秦岭读成泰岭紧接着的是一声接一声此起比伏的哄笑。

她可以为了三流的肥皂剧哭哭啼啼,却从未为我掉一颗眼泪。

她拉我陪她买菜,一位小贩夸奖似的对我说:你婆看起来好年轻

对此,我有些郁闷。别人可以说他的母亲年轻,漂亮,还可以说他母亲是知识分子,气质幽优雅云云。我想不起我是该夸她吃饭时爱往我碗里夹菜呢,还是该夸她把父亲的活也干了。把这些话说出来就有点苦中取乐了。

我时常抱怨着,为什么成绩没有别人好等诸多类似的问题。父亲便会插一句:你妈太笨了。我撇撇嘴,心里暗想:都是我妈遗传的。

事实证明,她的智商为负。在我看来轻而易举的小学数学,她会咬着笔头冥思苦想一下午。即使我费尽心思,给她讲解,她依然一头雾水。弄的我极不耐烦的烂骂:笨死了,笨死了

不过,在她毫不费力的做出我绞尽脑汁也想不出一点头绪的奥赛题时,我不得不对她刮目相看。我不禁想到阿长为鲁迅买来《三海经》的情景,我已有鲁迅如此震悚的亲身体会。

然而,经过那次刻骨铭心的事情后,我在震悚之余对她心生感激与敬爱。

我似乎明白为什么我能在父权重压下抱着一线希望,苟延残喘到今天。

脑海里还记的她义无反顾的挡在我的身前,嘶声力竭的喊道你要打就打我好了

我清楚的看见她血红色的眼里嗜着泪,昏暗的灯光下,她模糊瘦小的背影早已让我泣不成声。

父亲抓住她的头起巴掌打过去,口水放肆的吐在她脸上,嘴里还放肆的骂着,你要替他撑起你洋啊你

两个身影在我的眼眸里不断扭曲,不断的幻化着,我把头埋进臂弯里,冷漠的蹲在角落,一声不吭,舔着自己的泪水,用耳朵聆听着那些污秽的语言。这是我唯一能做的。

她什么也改变不了,只能让这一切更加纠结。可她,依然会为了我去得罪父亲,挡住父亲的腿脚。我想阻止,却发现根本无济于事。

每想到她为了维护最后一丝尊严眼里流露出的坚忍和倔强,我真想拿起菜刀拦在她瘦小的身前用手起刀落的方式永远保护她。但我还是麻木的看着一切。

她是在保护我。而我,什么也不能为她做。我真是个无能的家伙。

或许,一切都是注定。她注定要忍受一切侮辱。

弱者,你的名字是——母亲。

在无数多个夜晚,我泪流满面的醒来,指尖划过星空,暗下誓言:终有一天,我要保护你,带你离开这里。我会让你享尽荣华富贵,享尽一个女人,一个母亲本该拥有的天伦之乐。

你是我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就像梦呓。

因为母亲,让我拥有了完整的人格,因为母亲,我骨子里有着深沉厚重的爱。因为母亲,我骨子里有着忍辱负重的隐忍。因为母亲,我的梦里有我所追求的未来。

我爱着我的母亲,虽然我绌于感受和表达温情。

谈谈我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新模式 篇15

【关键词】阅读环节;问题环节;总结环节;运用环节

经历了一年多初中物理“问题导学”课堂教学研究,我初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实用的新模式。

新模式大致分四个环节:①阅读;②问题;③总结;④运用。

所谓堂练习”,但在选材上突出新课程理念,要富有启发性和挑战性,以“阅读”,是在新授课的前几分钟(通常是10分钟内),安排学生仔细阅读教材中将要学习的新内容。主要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其自我学习能力,为整堂课的后续教学做好预习与铺垫。

所谓“问题”,就是在阅读环节之后,老师按一定的逻辑线索,把新授课的内容问题化,不断抛给学生一个个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问题”,并以此为载体引导学生思考、探究、交流、解答……。该环节是“问题导学”模式的核心,能有效落实“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方式。

所谓“总结”,就是把整堂课的知识点,有机地串联成一张清晰、科学的知识网络(通常采用树形结构的形式)。总结的目的在于提纲挈领,帮助学生梳理、巩固所学的内容。知识网络通常在“问题”环节自然形成,之后,只需画龙点睛式地稍做强调即可,无须花太多的时间。

所谓“运用”,类似于“例题”或“课便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能力,更充分地暴露学生的“问题”。教学中,老师通常以“提问者”的角色与学生交流,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亲历思考和解题的过程。这与传统教学中由老师直接讲授截然不同。

下面我以教科版八年级下第十一章第二节的《滑轮(一)》为例,介绍我的“问题导学”设计。

1.指出图中圆圈内的滑轮属定滑轮还是动滑轮

2.如图,若将定滑轮视为杠杆AB,动滑轮视为杠杆A/B/,请你分别画出它们的动力臂和阻力臂,并以此判断:定滑轮实质为______杠杆,动滑轮实质为______杠杆。

在以上四个教学环节中,“问题”环节和“运用”环节是设计的重点。老师在“问题”环节教学中,不是只停留在树形结构所列知识点的表面层次上,而是以此为线索,不断发掘更多深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学习。

例如:教学中就知识点“滑轮”,我就引导学生思考了两个更深入的“问题”:

①同学们阅读之后,说说课本里是如何描述滑轮的?(周边有槽,能绕框架轴线转动的轮子)

②滑轮周边为什么有槽?(同时展示滑轮实物)槽起什么作用?(防止绳子滑落)

又如:在得出“定滑轮的定义”和“动滑轮的定义”的基础之上,我又进一步抛给学生两个问题:

①(手拿一个滑轮展示给同学看)请你说说我手中拿着的是定滑轮呢还是动滑轮?(以此引导学生注意: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外形其实没有区别)

②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区别到底在哪里?(以此问题引导学生深究,必须从滑轮的使用方式上去加以区别)

再如:就“定滑轮特点”和“动滑轮特点”的探究,除了以上所列“省力情况”和“改变力的方向情况”的探究之外,我又拓展了“费距离情况”的探究问题。

①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和物体移动的距离相等吗?

②定滑轮使用时费距离吗?动滑轮使用时费距离吗?

通过以上问题的发掘、拓展与思考,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在“运用”环节的设计上,我们着眼于新课程理念,重在联系实践、重在能力培养、重在知识理解。

如以上第一道运用题,取材于身边的生活实例,并以图片展示情景,充分体现了联系实际、联系生活的新课程理念,图中的滑轮是隐藏的,属于哪种滑轮根本无法用死记硬背的知识去套,而须结合自身的实际观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判断,这体现了对学生能力的要求。

第二道运用题,表面看上去是一道普通的练习题,其实也是为“定滑轮实质”和“动滑轮实质”所做的教学铺垫,属“问题”教学环节的组成之一。选择这道题,不仅能让学生巩固已学过的知识,而且还能帮助其理解和领悟新知识,真可谓一举两得。尤其在找动滑轮支点的问题上,大部分学生会画错,对学生来说很有挑战性,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运用这一教学模式实践一年来,我感觉该教学模式有以下优点:

①有利于转变教学方式: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是转变教学方式,“问题导学”模式对师生的角色定位十分明确,老师是“问题”的设计者,并以问题为载体引导教学,体现了其主导者的角色;学生是“问题”思考、探究、分析、解答……的践行者,体现了其主体者的角色。尤其是所设的“阅读”环节,给予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广阔空间,这一“先学后教”的鲜明特点,也是该模式转变教学方式的最大亮点。

②有利于实现高效课堂:实现高效课堂无非要从两个方面努力:一是教学设计,二是教学实施。从教学设计方面看,“问题导学”模式中的“问题”环节,将教学内容有机整合,形成清晰的知识脉络、合理的层次结构,不仅确保教学思路清晰,而且便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设置的“阅读”环节,既保障了学生主体作用发挥,又给老师后续教学奠定了基础。从教学实施过程方面看,该模式的教学方法将师生互动贯穿始终,老师不断给学生抛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学生则不停地思考、解答老师所提出的问题,活跃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感到总有事要做、总有问题要思考,根本没有开小差的时间和机会。因此,该模式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激活了学生的内驱力、发挥了学生的潜在力。所有这些特点都对“高效课堂”的形成,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

③有利于减轻教学负担:“问题导学”模式的特点是:很好地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主动学与被动学相比,学生学习的心理负担是大不相同的,主动学要比被动学轻松得多。该模式“总结”环节的知识梳理,渗透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对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也有帮助。“运用”环节所选的题目有很强的针对性,提高了训练效率,可避免题海战术,能有效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从老师方面考虑,固定的教学环节,突出了“问题”和“运用”两个重点,使老师的备课程序更简洁、重点更突出,因而减轻了备课的负担。教学中“阅读”环节,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为教学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也减轻了老师的教学负担。

【参考文献】

[1]吴祖仁.《物理八年级下册》.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78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86

我的母亲初中作文700字 篇16

这是她与爸爸结婚前的照片。第一次看到这张照片的时候,我稚声稚气地说:“这个人真漂亮,不知道是谁?”爸爸笑着说:“这是你妈。”那时候我十三岁,还不完全懂事。我拿着照片与眼前的母亲作比较,发现母亲真的全变了。但是我也并不惊讶,因为我知道我妈妈是个病人。一个长期与病魔作斗争的坚强的病人。

我想说,我小时候家里很穷,但是,说出来好像不多人会信。因为,说这句话的大多是我们的上辈人,也或许是农村山区的家庭。但这却是不争的事实。当然,我们两姐妹还不至于吃不饱穿不暖。只是从没有多余的钱,一件衣服穿到破了不成样子才换掉,一个书包用到实在无法再用才买新的,从小学到初中,我只用过三个铅笔盒,当时爸爸还说我们很幸福,他小时候上学,连个铅笔盒都没有。

然而在这样的家庭中,母亲却一样给我们快乐的童年。她从没打过我们,她偶尔会骂我们,在我们特别不听话的时候。但没有一次是冤枉我们的。她会骂,但那种骂是说道理的,让我们无话可说,不得不服。母亲从未因为学习成绩而打骂过我们。当然,我们也学得很认真。精神稍好的时候,她会做手工补贴家用,或者给我们织毛衣。

那时候家里的费用只靠着爸爸的一点工资维持。我和姐姐都还小。母亲就会挣扎着做些手工来帮补家里。记得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爸爸在附近找来了一些塑料鸭子做。一包鸭子20只,每包工钱才一毛五。每一只鸭子都要经若干麻烦的工序:要装上两只翅膀,两只鸭脚,要装鸭嘴巴,嘴上衔着一个哨子,哨子前头装一个空气球。气球装上去之前,还要一个一个用气筒打气,把坏的拣出来丢掉。再把两边身体合在一起,才算完工。做样重复做20只,再把这20只鸭子装进一个薄膜袋里,袋口用钉书钉上三个钉子。所有这一切,工钱才一毛五。但是母亲却做得不亦乐乎。只要可以多少帮补点家用,再辛苦她都熬。有空的时候,爸爸也会来帮忙。我们做完作业,也一起来做。一家子围着一堆塑料,齐齐动手,现在想来,却也其乐融融。只是当时并不这么觉得。

我的“开门作文”观 篇17

一、学会观察,获得生活实感

如何让学生寻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习作素材呢?我认为首先要引导学生观察。叶圣陶先生说:“要叙述事物必须先认识他们,了解它们,这唯有下功夫去观察。”观察事物,获得生活实感,是作文的先决条件。从教学的角度来看,无论是写人、叙事,还是写景、状物的习作,都要教会学生积累生活材料,只有他们对社会生活和各种事物有了亲身感受,才可能用文字真实而又富有感情地表达出来。正如叶老所说:“训练学生写作必须注重于倾吐他们的积累。”

二、巧用多媒体,诱发习作内驱力

除了带领学生深入社会,引导学生直接观察日常生活外,还可以让学生观看影视作品、图画、照片等等,这也是学生寻找写作依据的一种可取的方法。鲁迅曾预言:“用活动的电影来教育学生。一定比教员的讲义好,将来恐怕要变成这样的。”多媒体具有图、文、声、色并茂并有活动影像的特点,可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作文情境,让学生在形象、声音和情感的刺激下,愉快地观察想象,寻求语言表达的途径。如今大部分学校都有选择地采用了现代化教学手段,给学生提供了更多机会观看影视资料、图片、照片等,把久远的事物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观察到人和事物细微的特征,最大限度地诱发了学生的习作内驱力,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三、鼓励阅读,提高习作能力

我主张“开门”作文,还包含另一层含义,即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因为读写是分不开的,古语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头脑中空空的,是写不出好文章的。所以,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太限制学生看所谓的“课外书”,只要教师引导得好,再给予一定的课外阅读指导,学生丰富的课外阅读有益无害,学生执笔作文时,会有意无意地将所积累的妙词佳句、所体会到的写作技巧恰当地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之中,进而提高自己的作文能力。

综上所述,“开门作文”对学生来讲大有裨益。“开门”的结果是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宽了学生的习作思路,提高了他们的习作兴趣和能力。我的“开门作文”观,只不过是我在作文教学中的一点尝试。到底如何提高作文教学效果、激发学生习作兴趣、提高学生习作能力……还需要我们这些新时期的语文教师作进一步探索。我相信,只要我们语文教师努力实践,一定会走出一条适合学生习作特点的作文教学之路。

(作者单位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实验小学

上一篇:《狐狸和乌鸦》教案模板汇总下一篇:去健身房要避免的哪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