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健康教育教案设计

2024-07-28

幼儿园健康教育教案设计(共15篇)

幼儿园健康教育教案设计 篇1

大班的健康活动教案 推荐度:大班健康活动教案 推荐度: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 推荐度:大班健康营养的蔬菜教案 推荐度:大班心理健康教案 推荐度: 相关推荐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设计:健康大道_大班健康教案

游戏目标:

锻炼幼儿多方位的运动能力。

游戏准备:

1.地上每组设30个圈,在相应圈内放上运动器械。

2.健康标识多枚。

3.健康大道说明图。

游戏过程:

一、介绍健康大道(室内)

1.根据健康大道说明图,介绍健康大道,包括起点、终点、各关口、健康标志。

2.说明游戏规则:

(1)从起点出发。

(2)双脚并拢,屈膝向前一个圆圈一个圆圈地跳。

(3)到达关口1——跳绳,“你们觉得跳几次好呢?”跳绳10下。

(4)到达关口2——过平衡木。

(5)到达关口3——抛沙袋,向上抛并接住,抛沙袋5次。

(6)到达关口4——举哑铃,双臂向上弯曲举哑铃,举哑铃5次。

(7)到达关口5——拍皮球,拍皮球10下。

(8)到达终点。

(9)获得健康标志,贴在手上。

规则制定完毕,令幼儿重新回忆各关口运动次数,说:“要记住各个关口的次数哦!只有每个关口做正确了,最后才有健康标志拿。我会请媛媛老师她们监督的。”

二、进行“健康大道”游戏(室外)

1.将幼儿分成2竖列。

2.进行热身运动。

3.每竖列各请1名幼儿在终点将健康标志贴于过关幼儿的手背上。老师在适当时候请玩好的幼儿代替。

4.运动开始,每竖列第1个幼儿先出发,当第1个幼儿通过第1个关口时,第2个幼儿出发,以此类推。如果在途中前面的幼儿还没完成,后面的幼儿应该耐心等待。

5.到达终点后得到健康标志的幼儿自动回来排到队伍的最后。

6.还没轮到玩的幼儿可以为在玩的幼儿加油。

7.每个幼儿玩2轮。

8.进行放松运动。

三、收拾,整理场地

请幼儿跟老师一同收拾场地。

幼儿园健康教育教案设计 篇2

1.忽视教学目标。 (1) 重内容轻目标:很多老师一味追求内容的新颖, 看到有好的材料, 根本不考虑目标, 或者上完课后再给这个内容制定目标, 这种无目标导向的活动设计, 往往使得活动的组织开展出现问题。 (2) 重知识轻情感:重视教学知识的传授, 忽视教学兴趣的培养。虽然设置了目标, 但在教育内容、组织和活动环节的安排上不能紧密围绕目标展开, 教学重点内容实现不了。

2.对幼儿主体地位体现不够。在设计这一环节, 教师“教”在前, 幼儿“学”在后的传统理念不能转变, 教师运用更多的演示、操作、示范等教学方法, 从活动主体的确定、内容的组织乃至问题的回答, 教师常常一个人包办, 很少或者从不考虑孩子的需要, 很多教育活动设计中, 教师的提问后面都附着标准答案, 孩子的回答以老师的答案为准, 所以, 在教学现场, 常常看到幼儿成为教师手中的道具, 孩子只是被动接受, 看似热闹的教学之中, 体现幼儿主体地位的内容却空洞无物。

3.教育活动的结构不合理。对于教育活动中的教师、幼儿、学习内容、幼儿发展以及环境等诸要素, 教师往往只注意到各要素之中的某一个和某几个方面, 使得活动环节组织不够紧凑, 达不到满意的活动效果。

4.教师对参考材料研究不够。在活动设计中, 对教育活动设计参考资料生搬硬套, 设计在缺乏创造性的同时, 教师也缺少了对教材的钻研和理解。

怎样克服以上缺点, 做好教育活动设计呢?总结以往工作中的经验, 我认为, 幼儿园教育活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

一、确定教学目标, 解决为什么教的问题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中心, 在课堂教学上, 教师的主导方向和幼儿的主体活动都是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的,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也是幼儿的最终目的, 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先确定教学目标。

1. 活动目标要具体、明确。

活动设计中, 如果将其中的一项活动目标表述为:“发展幼儿的观察力。”那么, 非常有可能带来评价中的分歧, 如认为是教幼儿有顺序地观察, 或者是进行比较观察, 如果将其中的目标设定得更具体一点, 表述为:“幼儿能有顺序地观察事物。”教师操作容易, 评价的针对性会更准确。

2. 活动目标内容要全面。

活动目标的内容应该包含认知、情感、技能等各个方面。以数学活动“点卡找朋友”为例, 从态度情感方面来说, 其目标是让幼儿感受帮助点卡找朋友的快乐;从能力方面来说, 是用目测方法判断物体数量, 学习用点数方法进行实验。认知方面的目标是让幼儿能将5以内的物体按数量进行归类, 匹配相同数量的点卡。幼儿园的目标的设置不但有知识技能方面的, 还应注重认知、情感发展方面。

3. 制定活动目标时要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

在活动设计时, 我们应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 注意由浅到深、由表及里、从具体到抽象、从直接经验到间接经验, 循序渐进地提出目标, 不可过高, 亦不可降低。以数学活动为例, 孩子对数的掌握, 一般要经历实物操作—语言表达—图像把握—符号把握四个环节, 这就需要教师的设计要遵从孩子这样一个特征, 如果跳过实物操作的环节, 过高地提出图像把握和符号把握的目标, 显然是不恰当的。

4. 活动目标的确立要分析研究教材。

教师对教材分析不够透彻, 目标就会出现导向性错误, 活动组织东一榔头, 西一棒槌, 因为目标不明确, 教学重点完不成, 评价不知道咋样进行。

5. 活动目标的表述前后要一致。

目标确定了, 在设计过程中却不以此为依据, 就会导致教育的自相矛盾。

二、恰当地选择教育活动的内容, 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纲要》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 注重综合性、趣味性, 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广泛的、多样的, 各方面的内容都应发展幼儿的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等, 在教育活动设计中, 我们怎样才能恰当地选择教育活动内容呢?

1. 贴近于幼儿生活。

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内容, 是我们学习的大舞台, 选择生活中富有价值的内容, 纳入到幼儿教学之中, 会使得我们的教育更加贴切、自然, 更能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例如, 拼插玩具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活动, 拼插成什么样的形状, 组装更是孩子们常遇到的、感兴趣的问题, 孩子们在组装成什么形状的过程中不仅学到了设计、组装物体结构的科技小知识, 也锻炼了动手操作能力, 培养了大胆创新、敢于尝试的学习精神。

2. 要有趣味性。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教师, 趣味性强的内容, 能够引起幼儿的努力探索, 使幼儿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3. 要具有时代性。

时代的发展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新的教育内容, 而教育本身也是与时俱进的, 所以, 我们应把这些内容及时地纳入到教学内容中来, 使教学内容体现时代的气息。

4. 要注意各个领域的联系。

认识动物不仅能从科学领域认识, 还可以在语言方面, 例如猜谜语、读儿歌、讲故事中获取, 还可以在画画中认识等等。

5. 要因地制宜。

因为地域的差异, 活动目标的制定要根据本地的时间、人文环境、动植物的生长来定。

三、注意教育活动过程的科学设计, 解决怎样学的问题

1. 设计恰当的导入方式。

恰当的导入或问题情境会使幼儿进入活动状态, 有效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使幼儿对活动产生兴趣。有经验的老师, 一般都能想出很多的“花样”来完成活动的导入, 使孩子的学习兴致高涨起来。但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唤醒方式应当是自然、恰当、贴切的, 否则会适得其反。例如, 和小班的孩子模仿开飞机进入活动室, 孩子可能兴趣盎然, 和大班的孩子也这样做, 也许立刻就会有孩子说是“假的”。

2. 选择运用最佳教学方法。

首先, 我们要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哪一种方法最易达到预期目标, 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 它便是好的方法。其次, 方式方法的选择要有助于幼儿主动性的发挥, 鼓励孩子操作、探索、尝试, 而不是在教师的思维框架下, 被迫地接受教师的灌输。再次, 我们还应当重视教学方法的趣味性和实效性之间的协调统一。常用的教学方法很多, 一种教学方法往往仅适用某种特定的教学条件, 在某种条件下是有效的, 在另一种条件下未必是有效的。所以, 教师要研究教材和幼儿, 合理选用教学方法。

3. 设计出清晰的活动过程的步骤以及与这些步骤相关的内容。

首先, 步骤要符合幼儿的认知规律。使得事物的现象清晰地再现于幼儿面前, 让幼儿通过认识、了解、熟悉及运用, 从而对学习内容轻松地掌握。其次, 步骤的安排应层次清晰, 由浅入深、由表及里, 具有条理, 能够帮助幼儿一步步接近活动目标。再次, 要分析并明确教育活动的重点和难点, 以及解决重点难点的方法, 使得教育活动重点突出。

4. 设计和准备好活动中需要提出的问题。

对于教师来说, 提问是启发幼儿积极思维的有效途径, 我们应当避免那些能引起不良效果的提问:如提问准备不够充分、偏离中心、不能引起幼儿进行思考、流于形式等问题。例如, 常见有些老师问一些不是问题的问题:“喜欢不喜欢”、“好不好”、“是不是”等等, 孩子只是机械地回答, 没有实效。恰当的提问应当注重其适宜性, 如提问要具体明确, 使孩子有针对性地进行回答;提问要由浅入深, 启发性语言突出, 从而达到帮助孩子深入掌握问题的目的。

5. 活动过程的设计要体现教师的主导性与幼儿的主体性。

在传统教学活动设计中, 教师不考虑或者很少考虑幼儿的意愿和需要, 致使幼儿“被学习”现象突出。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指导下, 教师的教育观念得以转变, 传统的设计方式也应该随之改变。首先, 设计主体由教师单独设计, 变为师生共同设计, 以体现孩子的意愿。其次, 设计全过程由教师的相对固定变为追随孩子, 不断调整原有设计, 设计的过程与幼儿的活动过程同步并进, 伴随教育活动过程始终。

总之,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是一个复杂、综合的教育工作, 每一种活动设计都是在某种理念支持下的, 都贯穿了某种教育观念和课程设计思想。教育改革的日益推进和教育观念的提高, 对教师提出了更高驾驭活动设计的要求。作为幼儿教师, 应当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观念和理论水平, 继续深入学习贯彻《纲要》、《指南》的理念, 不断在实际工作中积累经验,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设计出更好更多的活动设计, 以适应新时期素质教育下新型教师的需要。

摘要: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是教育工作的基础环节, 但在幼儿园教师的日常教育活动中, 常常存在忽视教学目标、对幼儿主体地位体现不够、活动设计的结构不够合理及生搬硬套等问题。教育活动设计应该是在遵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教育理念下, 正确把握和制定教育目标, 有科学、完整的框架结构, 能够满足幼儿成长需求的复杂、综合的教育工作。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思考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

[2]黄瑾.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对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设计的思考 篇3

【关键词】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 健康行为 学习能力

关于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设计,通常只涉及对教育目标及活动内容的确定、活动方法及组织形式的选择等一般性问题的讨论。现针对幼儿园健康教育的特征对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设计谈谈笔者的一些认识及体会,以期提高幼儿园健康教育的质量。本文所指的健康教育不包括体育活动以及心理健康教育。

一、一个核心目标:帮助幼儿养成及建立健康行为

幼儿园健康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幼儿健康行为的建立、改变和巩固[1]。因此,幼儿健康行为的特征、形成规律就成为设计健康教育活动过程中关系到活动目标确定的中心问题。我们在实践中应根据幼儿健康行为的三级水平来设计健康教育的目标,有步骤、有条理地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幼儿健康行为是外在的显现表现,其总体特征可以概括为有利性、一致性和规律性。有利性是初级水平的健康行为,指的是幼儿在成人的帮助和提醒下,在较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有利性的健康行为是儿童在短时期内可以达成的要求,它是健康教育的近期目标。一致性是中级水平的健康行为,指的是经过幼儿努力,使外部表现与内在动机趋向相同的行为表现。一致性的健康行为需要幼儿形成正确的健康态度才能完成,它是健康教育的中期目标。规律性是高级水平的健康行为,指的是表现为规则的、恒常的甚至是自动化的健康行为。有规律性的健康行为要在反复的生活实践中才能实现,它是健康教育的远期目标[1]。由此可以看出,幼儿健康行为的形成尤其是有规律的健康行为的养成、建立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教师应依据不同类型教育活动及其教育目标所涵盖的时间范围,充分关注对幼儿健康行为的不同水平要求,从而有针对性地设计活动(见表1)。

如在“保护牙齿”的教育活动中,集中教育活动及相关的延伸活动中目标的要求只能关注健康行为有利性和一致性的特征,即“学习保护牙齿的主要方法,能坚持早晚刷牙、饭后漱口”,而“培养保护牙齿的良好习惯”这样的目标表述则适宜在学期(年)目标及幼儿园教育目标中出现,因为它涉及的是健康行为规律性的要求并且包含了更广泛的目标内容。考虑儿童健康行为的养成有不断的反复性,必须借助系列主题活动并依靠长期的健康生活实践才能实现。

二、一种核心方法,两条基本途径:实现健康教育目标的有效手段

健康教育活动设计要抓住一个核心方法——行为练习法,两种基本途径——集中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有效帮助幼儿形成有一致性和规律性的健康行为。

健康行为的建立离不开有效的练习,在使用行为练习法的过程中应考虑到两个必要的步骤。一是如何帮助幼儿建立有关健康行为的表象。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采用教师讲解示范正确的健康行为,或出示包含健康行为的范例(个案),如情景表演、讲故事、讨论评议、感知体验、运用多媒体手段等方法,来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有关健康行为的表象。二是让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有效的练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健康行为。这里的行为练习既包含了集中教育活动中的行为练习,也包含了日常生活中的行为练习。

如课堂上的行为练习环节,教师可以根据活动内容的不同选用不同的练习形式。在“保护牙齿”的活动中,可采用真实情景练习,让幼儿实践刷牙、漱口的方法,使幼儿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了解正确刷牙、漱口的步骤及方法;在“遵守交通规则”的活动中,教师可运用游戏练习法,采用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巩固有关道路安全的知识,学会遵守基本的交通规则;在“不跟陌生人走”的活动中,教师可用模拟情景的行为练习方式,让幼儿学习拒绝陌生人,不随意跟陌生人走。

采用教学活动中的行为练习法仅能让幼儿初步掌握健康行为的动作顺序及特点,建立有利于幼儿自身健康的行为。而健康行为向更高层次的发展,就离不开日常生活中的实践。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健康教育要有效利用家庭及社区资源,将课堂上获得的健康行为进行巩固,真正实现健康行为有利性和规律性的要求,有效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生活中的健康教育可以采用的形式有:日常生活中的常规要求;对幼儿健康问题的随机指导;提供专门的健康教育实践机会;家园合作等[2]。这也为健康教育延伸活动的设计提供了思路,教师可以根据不同活动的特点来设计不同的延伸活动。如在有关“平衡膳食”的活动结束后,可有以下几种设计思路作为延伸活动的选择:请幼儿在双休日和父母一起为自己家设计一日三餐的食谱;为幼儿组织一次自助餐活动,教师在活动中随机指导;日常的进餐活动中提高对幼儿合理饮食行为的要求等。又如在有关游戏安全的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在户外活动中加强对游戏规则的要求及随机指导;请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提醒幼儿正确、安全的游戏方式等。这样才能将健康教育的要求真正落到实处,以实现健康教育的目标。

三、一个重要依据:幼儿年龄特征及学习能力是健康教育活动设计的重要依据

在设计健康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幼儿的年龄特征及学习能力是活动设计及组织中应该予以考虑的重要影响因素,其影响着健康教育目标的制定、教育内容及组织方法的合理选择。

在健康教育活动目标的设计中,除了要关注幼儿健康行为的养成这一核心目标外,还应考虑目标要求要体现幼儿的年龄特点。如在“保护牙齿”系列活动中,小中班的活动目标主要是“让幼儿了解牙齿的作用及构造,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能坚持饭后漱口、早晚刷牙”;大班则应考虑到幼儿认知水平已有了一定的发展,对有关牙齿保护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幼儿对龋齿、换牙等和自己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的一些现象产生了兴趣,因此在这个阶段开展有关活动,则可将活动目标定为“了解龋齿的成因,并知道它给身体健康带来的危害”,或“知道换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不用害怕;学会保护新长出的牙齿”。这样,使各个年龄阶段的教育目标既呈现年龄阶段的特点,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层次性。

在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上,也应对幼儿的年龄特征有一定的考虑。如在有关“平衡膳食”的活动中,首先应让幼儿对各种主要食物所含的营养价值及其对身体健康的作用有所了解,然后幼儿必须建立关于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的概念,最后才能理解科学膳食结构的内容以及如何合理搭配饮食。再如在对有关人体认识与保护内容的学习中,首先学习的是对五官作用的认识与保护的相关内容,因为这部分内容是幼儿最熟悉并和他们的日常生活经验有密切联系的,其次才是对皮肤、关节等的认识与保护,最后是对人体主要脏器如心脏、肺等的认识及保护。也就是说,根据幼儿的知识经验和学习能力,健康教育的内容应该按照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编排。

在组织方法的选择上,幼儿的年龄特征是必须要考虑的因素。针对低年龄幼儿,应多选择直观、形象、生动的方法,如充分运用多种感官来认识事物的形状、颜色、构造、气味、味道甚至重要性的感知体验法;运用特定的角色来展现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常出现的健康问题,让幼儿借助具体的形象、生动的语言及动作来获得健康知识的情景表演法;或用具体、形象的语言向幼儿讲解粗浅的健康知识,并借助身体动作展示健康技能的讲解演示法等。但对于年龄较大的幼儿来说,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有了提高,思维水平有了发展,在组织相应的教育活动中,除了运用以上一些方法,还可运用小实验来加强幼儿对健康知识科学性的认识,适当运用讨论评议来激发幼儿思考,帮助幼儿总结所学过的知识。在练习法的运用中,年龄小的幼儿更多采用情境练习、游戏练习的形式,对于年龄较大的幼儿则可以适当增加重复练习的次数。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适当选择组织方法,可以增强幼儿学习的有效性。

四、两种设计思路:健康教育活动设计的规律性要求

任何一种幼儿园教育活动都要促使幼儿知识的丰富、情感(态度)的改变和行为的建立。从幼儿园健康教育来看,健康知识是健康行为建立及健康态度改变的基础,情感态度是引发健康行为形成或改变的动力,而能不能帮助幼儿建立相应的健康行为,形成科学、合理、有益身心的生活方式是衡量健康教育效果的关键。在健康教育活动中,这三者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生相伴的。即,健康知识的学习中蕴含着幼儿情感的萌芽及产生某种健康行为的自觉性,健康行为的建立中展现着幼儿对健康知识的了解及对维护自身健康的态度。因此,在幼儿健康教育活动中,“知”或“行”都可能成为健康活动的契机和开端,从而使健康教育活动呈现出两种基本的设计思路。

一种思路是从健康知识的学习入手,让知识的学习成为健康行为建立的基础,使幼儿在获知、明理的过程中产生维护自身身体健康的愿望和意识,以促进健康行为的建立,即整个教学过程呈现由“知”激“情”、由“情”导“行”的特点。

这种设计思路主要的教学步骤及环节包括:首先,引出学习的主题,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其次,进行相关健康知识的学习;最后,健康行为的尝试操作或练习。如在“我爱吃海带”的大班健康教育活动中,教师先通过观察海带的特征、了解海带的烹调方法和营养价值等环节,让幼儿认识海带等海产品,知道海带的营养价值;然后现场制作凉拌海带给幼儿品尝,让幼儿愿意吃海带,以建立良好的饮食行为[3]。但在这种设计模式中,容易出现只关注健康知识的学习,忽视健康行为养成的情况,包括在健康行为练习的环节中,也会出现仅以健康知识的学习来代替健康行为实践的现象。

另一种思路是以健康行为的尝试练习为开端,在健康行为的操作过程中展示幼儿已有的健康观念及认识,然后再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知识学习,从而引导幼儿正确健康行为的建立。即整个教学过程是一个由“行”悟“知”、由“知”导“行”的过程。

这种设计思路主要的教学步骤和环节有:首先,呈现幼儿日常生活中有关的健康行为,这些行为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它们是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健康经验的直接反映;其次,进行正确健康知识的学习,用合理的健康认知来巩固或修正已有的指导健康行为的知识;最后,根据所学的健康知识对健康行为进行调整和纠正。在这样的活动设计中,健康知识的学习更有针对性,也有利于儿童不健康行为的纠正和健康行为的养成。如在“我们会配餐”的大班健康教育活动中,教师先让幼儿自选食物进行配餐,展示幼儿已有的健康行为,通过这个过程,教师可以了解幼儿已有的有关健康的知识经验;然后师生共同讨论合理搭配饭菜的原则,加深幼儿对有关饮食营养知识的了解;最后让幼儿再次自选食物,调整配餐[3]。

【参考文献】

[1]顾荣芳.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116,126-127.

[2]刘馨.幼儿健康教育活动中应关注的两个问题[A].全国幼儿健康教育优秀成果评选论文集[C].2007.

幼儿园语言教育的教案设计 篇4

1.喜欢聆听儿歌并学念儿歌。

2.想象儿歌表现的情节并感受洗澡的乐趣。

重点难点:

想象儿歌表现的情节并感受洗澡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洗澡》。

2.CD:《洗澡》。

3.请幼儿自带洗澡玩具到幼儿园。

活动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请幼儿分享自己在家洗澡时的玩具。

1.你洗澡的时候会用到什么玩具呢?谁来说说。

2.你会拿着玩具玩什么游戏?

三、请幼儿观察幼儿用书画面,讲述画面内容。

1.小宝宝在做什么?

2.画面里还有谁?

3.有这么多好玩的玩具陪宝宝洗澡,是不是很好玩呢?你喜欢洗澡吗?

四、播放CD,请幼儿倾听并根据儿歌内容做动作。

1.小鸭陪宝宝做什么?谁来模仿一下吹泡泡?

2.小鱼陪宝宝做什么?

3.小船陪宝宝做什么?

4.小鸭、小鱼、小船都陪着小宝宝洗澡。我们一起来听听,待会儿也一起来说说。

五、请幼儿学念儿歌并用自己带来的洗澡玩具边念儿歌边玩一玩。

六、小结

活动反思:

幼儿园健康教育教案设计 篇5

1、让幼儿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学会辨别损害环境的行为及事例,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2、制作环保棋,能根据棋盘中的环保或不环保行为,制定相应的规则,培养幼儿的合作协商能力及遵守规则的意识。

3、了解镇海,爱护镇海的环境,萌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准备:

1、镇海环境录像片段及照片。

2、游戏棋盘一张。

3、白色卡纸、废旧图书、水彩笔、剪刀、胶水。

活动过程:

一、观看录像,辨别损害环境的行为。

师:星期天,我带着女儿参加了“镇海半日游”,沿途拍了好多照片和录像,我想让小朋友们一起来观赏一下我们镇海的美丽景色,并请大家看看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

一)看录像,教师充当导游,介绍镇海的各个景点。

幼儿讲出不环保的行为,教师在幻灯片上出示相应的照片。

二、游镇海

1、师:今天我们一起来游镇海,请大家说说你想游览那些景点?

2、幼儿说出景点名称,教师在幻灯片上出示相应的环境照片。

3、教师在照片之间加上箭头或线条,并于幼儿共同定出从什么地方出发,到什么地方结束。

4、提问:这像一张什么?

三、师生共同制定游戏规则

四、幼儿合作,自制环保游戏棋。

幼儿园健康教育教案设计 篇6

活动目标:

1、观察玩具汽车,进一步感知了解各种汽车的结构。

2、通过欣赏范画和讨论活动,尝试设计奇特的汽车。

3、愿意在集体面前大胆地表达自己设计的和自己喜欢的汽车,体验成功制作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1、各种玩具汽车若干

2、彩色纸若干,勾线笔若干

3、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出示玩具汽车,引导幼儿观察。

(1)这些汽车什么地方是一样的?

(2)这些汽车什么地方是不样的?它们有什么功能?

二、引导幼儿打开幼儿用书,观察汽车,感知汽车的结构。

(1)看图说说,画面上有什么?它们是什么样子的?

(2)你喜欢哪一辆汽车,喜欢它什么地方?

三、启发幼儿大胆想象:我设计的汽车。

(1)你还见过什么式样的汽车?你还见过什么特殊功能的汽车?它是什么样子的?

(2)如果你是汽车设计师,你想设计一辆什么样子的汽车?

(3)启发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设计不同功能和独特的汽车。

四、幼儿创作活动《我设计的汽车》。

体会与反思:

新《纲要》强调选材的生活化,强调教材来源于生活、又服务、回归于生活,就是重复考虑了孩子的形象思维这个特点,尊重孩子,更要尊重孩子的教育特点。于是,我选择了“汽车”这一交通工具,“汽车”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最熟悉的,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幼儿在成长中不断看到,接触到各式各样的汽车及玩具,对汽车自然产生了兴趣与爱好。在活动中,我体会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的积极性非常高,都能积极的参与,可以看出幼儿对汽车知识是那样丰富,思维是那样活跃。

幼儿教育活动设计原则 篇7

一、全面性原则

幼儿教育阶段,对幼儿的教育主要在活动方面,而幼儿教育阶段的活动设计应该注重于让幼儿得到更加丰富而全面的发展。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根本目的保障幼儿得到更加和谐而有益的发展,促进幼儿健康发展。幼儿教育的重点就是使得幼儿得以全面发展,结合幼儿教育不同年龄段的特征,根据幼儿的特征展开丰富多彩活动,不侧重不忽略。幼儿教育活动不仅要追求幼儿素质提高,而且还要保证幼儿的身心得以健康成长,不特意强调幼儿在于某一方面发展而忽略其他潜质。

二、整合性原则

整合性原则就是把教育活动设计看成是一个整体,将教育资源进行整合。教育整合主要有内容的整合、教育活动的整合以及环境的整合。教育活动内容的整合,对教育活动的设计应该有意识地将于活动设计有关的内容进行有机结合。教育活动的整合,强调幼儿教育活动形式的整合,将平时在园内的生活以及活动进行整合,将集体活动、小组活动、个别活动整合。例如,在进行相关游戏时,教师可以先让幼儿分组完成,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幼儿的行为,参与活动的热情,幼儿相互之间的合作意识,在活动结束之后教师引导进行全面总结,可以培养幼儿之间自己尝试对活动的快乐,相互分享经验;教育环境的整合,将班级环境与幼儿园环境进行优化整合,使得教育环境更加适合幼儿平时的身心发展,使得幼儿得以愉悦活动,使活动的的意义得以最大化。

幼儿教育活动的整合性原则,应该注重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注重个体差异,因人施教,注意个例,引导幼儿积极主动的健康发展。教师在幼儿教育活动中,理应面向全体幼儿,热爱幼儿,坚持积极鼓励,坚持对幼儿启发性诱导成长的全面教育。

三、游戏性原则

教育活动的设计和组织的基本形式应该是游戏活动。幼儿的发展是幼儿自身去主动获得相关经验才能得到发展,而经验的获得则是幼儿得通过自身实践后方能不断地获得。在获得经验后,幼儿才能在这些经验的基础上得到成长发展。因此,要给教师应该针对幼儿特性,设计各种相关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不断通过自身对活动的感知理解获得相关经验,得到发展。教师应该鼓励幼儿主动参与活动,注重幼儿的主观性,引导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使得幼儿可以积极主动参与活动,才能幼儿让幼儿在活动中得到最大的活动经验,达到活动目的。

活动性原则理应注重的是幼儿园游戏活动的设计。而对于游戏活动的设计也应该遵循以下的几个原则。

(一)适宜性原则

游戏活动的安排、设计,环境的创设,材料玩具的提供,都要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考虑到他们已有的经验及能力,使得幼儿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更多更好的发展。例如,小班幼儿生活经验贫乏,接触社会的范围小,而且他们在游戏中经常从事的是平行游戏,即幼儿独自玩耍着相同的游戏。教师在设计小班的游戏活动时,要根据幼儿的特点,例如积木游戏时,可以提供多套相同的积木,引导鼓励幼儿完成自己的创造;在指导方面教师也应以具体的示范、参与指导为主,而不是教师去教导幼儿完成。

(二)分层性原则

幼儿在每个年龄,不同的环境中的发展与能力与很大的区别,教师应该注意到这一点,游戏的设计与指导应注重幼儿不同阶段的特性,体现出游戏的层次性。因此,在进行拼图活动时,小班幼儿拼图的色彩应该更加鲜艳,例图应该更加简单有趣,但拼图的数量应该充足。在指导方面则着重于帮助他们学会独立拼造出正确的图形。而对于中班幼儿,拼图的难度应该有所增加。指导方面则要求他们会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拼图有一定的构造思想。到了大班,可以提供更为复杂的拼图,例如可以给他们提供需要填色的拼图,可以让幼儿在完成黑白拼图后进行色彩的填充。

层次性活动应该注重幼儿特征,结合幼儿的相关课程规划,引进幼儿游戏活动中。如在“各种各样的剪刀”的教育活动之后,教师可以将各种剪刀和材料提供给幼儿,引导幼儿,让幼儿自己继续探索学习,使得他们得到更深刻的印象。

幼儿期间,根据小、中、大班的不同特性,教师应该更加注意对幼儿游戏活动设计的分层次性,这样可以使得幼儿激发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使得每一个幼儿都可以在自己的认知范围内获得相应的经验,得到适当的发展,这样可以让游戏活动得到最大化的收益。

(三)整体化原则

整体化原则是指将整个活动室的游戏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的系统,发挥整体优化的功能。例如,可以让幼儿以小组或者集体进行相关游戏活动。但是,这个动态系统要建立在幼儿自己主动性的基础之上,要由幼儿自行地来进行创造想象去完成他们的活动,教师的作用知识引导他们想象新的游戏情节,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并不是去手把手地告诉他们应该怎样活动。

我们应该要注意到的是,幼儿阶段最重要的并不是对知识的学习,而应该着重培养幼儿对新经验获得的兴趣性;而最适合培养幼儿的方式就是“游戏”;教师在设计游戏活动时,可以适当的将社会上的热点问题引入游戏活动中去,可以对幼儿三观的初步建立进行一个良好的教导;教师应该关注到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潜力,教师对幼儿活动应该多多引导幼儿,而非教师指定;要求孩子做到时首先应该要求家长做到,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在生活行为习惯上,家长在教导幼儿时应该自身先有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幼儿才能更好地领会学习,家长应该与教师相互配合、相互理解,共同促进幼儿健康积极的发展。

摘要:幼儿园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幼儿教育应该注重幼儿全面发展,增强幼儿经验,提高他们能力。对幼儿教育应当以游戏活动为主,分层次设置合理的游戏活动,注重幼儿的全面发展。

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数学教育设计 篇8

关键词: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一日生活;挖掘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指出:数学教育目标是“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数学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数学教育的内容是“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学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教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那么我们要如何实现《纲要》中数学教育的目标要求,如何实现《纲要》中数学教育的新理论与现实教育实践的有机结合,只有通过我们科学合理地设计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数学教育来实现。

一、分析当前幼儿园数学教育的现状

数学教学内容应紧密联系幼儿实际生活,如果教学过程中缺少生活性,幼儿所学数学知识得不到充分的应用。幼儿教师给幼儿学习“认识圆形和正方形”,在介绍到圆形和正方形的时候,借助了多媒体,给幼儿展示了什么是圆形,什么是正方形,分给每个幼儿一张纸,上面是圆形和正方形的各种图形,让幼儿进行操作分类。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反映出教学内容与幼儿生活实际脱节的现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插入一个环节,让幼儿想一想实际生活当中哪些是圆形的哪些是正方形的。这样既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力又密切结合了现实生活的内容。所以本人深刻反思出这一次的教学过程中缺少了一定的生活性。

二、挖掘幼儿园数学教育对幼儿发展的价值

幼儿处在逻辑思维萌发及初步发展的时期,也是数学概念初步形成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幼儿还不能完全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但并不是说他们就不可能学习数学。对于幼儿来说,学习数学同样具有理智训练和实践应用两方面的价值。除此之外,数学学习作为幼儿最早接触到“学术性”学习活动,能够给他们一些早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的训练,使他们将来能更好地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

三、挖掘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数学教育

(一)从幼儿经常接触的区域活动中挖掘出数学教育内容

1.益智区:积木、积塑

孩子在操作活动中,通过搬、堆积、摆放、平衡等可以感知尺寸、形状、重量、空间关系、体积等基本概念。比如在玩积木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幼儿认识几何图形的数学教学活动,让幼儿看一看、摸一摸,看能发现什么,再引导幼儿主动去探索,这样教师的教学形式不会单一,而且发挥了幼儿丰富的想象,也在游戏中认识了几何图形,可见数学活动变得生活化,我们便可以容易地从中挖掘出有价值的数学教育活动。

2.角色游戏区

幼儿可以通过在娃娃家里分配餐具、食物当中可以挖掘出数学教育活动内容是练习一一对应、一和许多;在开餐馆、杂货店等游戏中买卖东西,可挖掘出数学教育活动的内容是物品分类、认识人民币(到银行取钱,拿取5元钱)、10以内加减运算学习(买两样东西用了多少钱?你还剩多少钱?)这些都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教育内容。

3.美工区

(1)橡皮泥可以用来捏各种物体,在给物体造型的动作过程中,幼儿可以感知结构、形状、硬度、质量。在把不规则形状的物体滚成一个球体,把一大团粘土捏成好多小球,再把小球团成一个大球等过程中,幼儿可以获得很多关于体积、形状、重量的经验。

(2)绘画、折纸、用废旧物品自制一些小玩意、拼图等这些活动,都为幼儿提供了感知对称、结构、空间关系以及辨认和分类的机会。这些当中潜含着许多的数学教育内容,只等教师加以引导,就可以使幼儿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数学教育更加丰富。

(二)从幼儿进行主题活动中挖掘出数学教育内容

1.户外主题活动

幼儿在户外可以更多地通过身体动作来感知速度与方位。例如,通过攀登脚手架体会方位;通过爬梯子体会速度以及上、下方位;通过排队感知前后、左右等。

2.讲故事主题活动

例如,一位教师在讲《小兔做客》时,讲道:小兔今天来我们班做客,她带来了很多礼物,准备送给小朋友,是什么礼物呢?教师边讲边出示实物:一张纸,两本书,三盒蜡笔……教师就可以引导:故事里面讲到兔子要送我们几张纸、几本书、几盒蜡笔等等。当中很自然地就可以挖掘出数学教育的内容。

(三)从日常生活活动中挖掘数学教育内容

1.入园

在接待来园时,教师与幼儿闲聊:“你早上在家都做了些什么?早上起来你高兴吗?昨天晚上你看动画片了吗?”看则无心,实则有意,教师通过与幼儿的交谈有意将其生活经验与时间概念联系起来,这些就是被挖掘出的数学教育内容。

2.进餐、吃点心

这个环节可以挖掘的数学教育内容较多,进餐时可以获得很多关于测量(倒牛奶)、匹配(杯子、勺、人)、顺序(先发……再发……)、一一对应、数数等等。

总之,通过我们当前的幼儿园数学教育的现状,并结合幼儿园数学教育对幼儿发展的价值来看,这使我们要科学合理地挖掘出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数学教育内容。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时刻留意周围的一切,注意一切的小细节,要善于思考、善于挖掘、善于运用。这样我们的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数学教育将会被挖掘出来更多。

参考文献:

[1]周粮平.对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的理解[J].学前教育研究,2003(07):104.

幼儿园健康教育教案 篇9

一、课题:龋齿的防治

二、目的要求:通过讲述龋齿的成因及防治小知识,希望学生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积极预防龋齿。

三、授课重点:龋齿的防治

四、授课内容:

龋齿,就是人们常说的“蛀牙”,在我国是发病率最高的慢性疾玻

特别是儿童,龋齿发生率高达80%以上,因此,重视龋齿的治疗和预防,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大事。龋齿早期,症状不明显,只是遇到冷、热、酸、甜等刺激的时候,牙齿会有酸痛感,这种情况下,应该到医院求医治疗。有的病人认为,牙痛得厉害时不能补牙,结果因为拖延而失去了最好的治疗时机;如果龋齿早期不治疗,会逐渐腐蚀到牙髓神经,引起牙神经发炎,这样会带来剧烈疼痛,也会造成很多不良后果。其实,越是痛,越应该及时治疗,这样才对保护牙齿有利。补牙,是治疗龋齿的主要方法,很多病人怕钻牙时的酸痛,而延误了治疗,这也是不可取的。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医院都采用了先进的高速涡轮治疗机,钻牙时有水喷雾,很少有疼痛感。

补牙后也要注意,2小时之后,才能吃东西;如果补了牙还是疼痛或不适,应该到医院复诊,进一步检查治疗。近年有一种预防龋齿的新方法,名叫窝沟封闭疗法,就是通过特殊的处理,将牙合面上的窝沟封闭,就可以防治龋病的发生,这种方法在西方发达国家已大力

推广,在我国一般的公立医院都可开展,是目前预防龋病较好的一种方法。

预防龋齿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儿童保健工作,其基本原则是针对发病因素,采用相应措施。

1.减少或消除病原刺激物;

减少或消除菌斑,改变口腔环境,创造清洁条件是防龋的重要环节,最实际有效的办法是刷牙和漱口。应该加强宣传教育,使儿童从小养成口腔卫生习惯,学会合理刷牙方法。刷牙可以清除口腔中的大部细菌,减少菌斑形成。小儿可由家长用柔软毛巾或绒布擦洗牙齿。幼儿3岁以后就可以开始学习刷牙。尽可能做到早晚各刷一次,饭后漱口。唾前刷牙更重要,因为夜间间隔时间长,细菌容易大量繁殖。要顺刷,即“上牙由上往下刷,下牙由下往上刷”,转载自百分网http://,请保留此标记“里里外外都刷到”,还要注意刷后牙的咬面。这样就可把牙缝和各个牙面上的食物残渣刷洗干净,刷牙后要漱口。不要横刷,横刷容易损伤牙龈,也刷不净牙缝里的残渣。1975年卫生部、轻工业部和商业部曾共同召开全国牙刷会议,制订了“保健牙刷暂行规格”。1989年卫生部又召开了全国卫生标准技术委员会,由牙刷分会委员会对“暂行规格”。幼儿的牙刷标准毛束不超过两排,每排5~6束,毛质要软,小学生使用的牙刷毛不不超过三排,每排6~7束。又制定了中学生牙刷标准,以备成人牙刷作为参考。

应该注意儿童的饮食习惯,按时增加各种辅食,多吃粗糙、硬质

和含纤维质的食物,对牙面有磨擦洁净的作用,减少食物残屑堆积。硬质食物需要充分咀嚼,既增强牙周组织,又能磨擦牙齿咬面,可能使窝沟变,有利减少窝沟龋。

2.减少或控制饮食中的糖;

我国是以谷类为主食的国家,控制饮食中的碳水化物防龋是有困难的。但近年来,糖制食品和各种饮料显著增多。应注意宣传使家长教育儿童养成少吃零食和糖果糕点的习惯,睡前不吃糖,注意儿童三餐的质得。从幼儿就养成多吃蔬菜、水果和含钙、磷、维生素等多的食物。要尽可能吃些粗粮。要重视母乳喂养婴儿。近来国际上提倡控制饮食中的碳水化物、使用代糖来降低龋齿,这在我国当前是不实际的,也是不经济的。最近据报导美国常用的某种代糖含有毒性,已经引起国际上的注意。

3.增强牙齿的抗龋性;主要是通过氟化法增加牙齿中的氟素,特别是改变釉质表面或表面的结构,增强其抗龋性。近代被认为效果较好的方法有:自来水氟化、学校饮水氟化、牙面涂氟、含氟牙膏刷牙、氟溶液漱口等方法。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育教案 篇10

1、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各消化器官的功能和食物在人体内消化和吸收过程。

2、情感目标: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和卫生习惯。

3、能力目标:学会简单的保护胃的方法。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日常生活中怎样保护胃保护胃

难点:消化器官的功能和食物在人体内消化和吸收过程

活动准备

人体消化器官人体模型、桔子若干、幻灯片、故事录音:胃的自述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

宝贝们喜欢吃水果吗?(出示桔子)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水果,想不想尝一尝呢?(分发桔子幼儿品尝)

二、基本环节:

1、宝贝,你们吃到嘴里的桔子到哪里去了?谁能告诉老师?(找举手的幼儿提问)

宝贝们说的太棒了,那究竟我们吃到嘴里的桔子到了哪里呢?你们想不想知道呢?

2、出示消化器官人体模型演示“食物的旅行”过程。

教师边演示边讲解各器官的名称及消化功能

3、幼儿自己动手演示并说出食物都经过了哪些消化器官?

4、观察人体模型

提问:胃长得什么样(红红的、软软的)

胃有什么作用(消化食物)

师小结:胃是人体主要消化器官,它具有消化、吸收食物的作用。

5、在日常生活中你的胃有没有生过病呢?(幼儿回答)

6、听故事:胃的自述(出示幻灯片)提问:胃为什么生病了?

7、那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胃呢?

(1)说一说日常生活中哪些食物对我们的胃有好处?

(2)介绍牛奶的特殊用途:牛奶能中和胃酸,保护胃壁。

师小结:吃饭要细嚼慢咽,减小胃的负担;不能吃太多的东西,食物吃得多了,胃就会觉得涨;不能一会儿吃冷、一会儿吃热的食物;胃不能着凉,着凉后胃会疼的。

三、结束环节:

今天我们知道了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我们的身体健康,所以在以后的饮食中要注意吃饭要细嚼慢咽,不要暴饮暴食,少吃刺激性的食物,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让我们的胃舒服些。

四、延伸环节:

小记者:采访小班的小朋友一日饮食。

活动反思:

如何设计幼儿数学教育活动 篇11

一、确实把握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

这里所指的发展水平是指幼儿在数学教育方面的发展水平。有的教师认为,自己天天接触幼儿,已经很熟悉了,对幼儿的了解肯定很透彻,很深刻,其实不然。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因为,幼儿的身体、心理的发展和成人是不一样的,尽管我们许多教师长期从事幼儿教育工作,但对幼儿的了解往往还是从成人的角度来揣摸。要想真正了解幼儿,随时掌握他们的所思所想,教师就应该和他们保持密切的联系,和他们进行交谈(包括集体、小组和个别的交谈),也可以通过倾听幼儿的谈话来了解幼儿。

只有了解和掌握了幼儿的发展水平,教师才可考虑具体活动的目标,考虑所选择内容的范围和多少,考虑设计的合理性与新颖性,才能胸有成竹地去设计幼儿数学教育活动。

二、选择合适的具体活动的目标

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包括总目标(教给幼儿有关数学方面的粗浅知识和技能,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幼儿的智力,促进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单元目标(10以内数及加减运算、量、几何 形体、时间、空间五个单元的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在每一个单元目标下,根据小班、中班和大班幼儿不同的年龄特点,提出的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具体活动目标(每一个具体的数学教育活动的目标)。

三、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设计活动的具体步骤

在选择了合适的活动目标以后,教师就可以根据活动目标和各章的教法提示,先考虑教学内容的范围。还以“复习6以内的加减运算”为例,这方面的教学内容应包括:①交替出现加减运算的式题,让幼儿进行运算 ,要求算得又快又准确;②请幼儿列出得数不超过6的加法算式,引导幼儿进一步掌握加法交换律;③在进行6以内的加减运算时,注意引导幼儿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在确定了教学内容以后,教师就可以设计活动的具体步骤了。在设计时,要根据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来进行。如幼儿的大脑皮质在学习开始时,活动能力较低,以后会逐渐提高。根据这一点,在设计活动时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在开始的活动时要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起幼儿的兴趣,以后再逐渐提高难度,把活动引向高潮。由此,在设计和安排活动时,教师应该注意教学内容的适当(不多也不少),难点不要大多;难点应该安排在活动的中间部分,不宜安排在活动的开始部分和结束部分。

在设计活动的具体步骤时,还要考虑活动的新颖性,并力求使自己教学的特点和优势体现出来。如有的教师善于用语言引导幼儿,在安排活动时,就可以多考虑如何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启发和引导幼儿去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需要提醒的是,设计的新颖性不是要教师玩花样,不是要教师绞尽脑汁想出什么惊人之举。新颖 性是与合理性、可行性相结合的,离开了合理性和可行性的新颖只能导致教学活动的失败。

在上述的例子中,我们不妨这样设计:①根据教师口头应用题的题意列出得数不超过6的加减算式,在列 出算式后必须说出算式中的加数与被加数、减数与被减数分别表示题目中的哪一个数字,表示什么意义;然后 请幼儿算出算式的答案,并说说这个答案表示什么。例如,教师可出这样的一道题:“小平吃了3颗糖,小明吃了2颗糖,小平和小明一共吃了几颗糖?”请幼儿列出算式:3+2=,请幼儿说出算式中的3和2分别代表什么(3代表小平吃了3颗糖,2代表小明吃了2颗糖);然后请幼儿算出算式的答案:3+2=5,请幼儿说出5代表什么(代表小平和小明一共吃了几颗糖)。通过对算式中各个数字所代表的意义的分析,幼儿就进一步了解了6以内加减运算的含义。②出现许多得数不超过6的加减运算式题,让幼儿分组,以竞赛的形式进行运算。这部分的内容要多一些,时间要长一些。一旦幼儿出现运算错误,教师就要引导幼儿分析,看看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在运算过程中,引导幼儿看清加、减符号,以免算错。③请幼儿列出得数不超过6的加减运算式题,然后将其中的加法式题找出来,请幼儿写出交换加数与被加数以后的加法式题。如幼儿写出3+2=5,教师就请幼儿将3和2互换 ,问幼儿答案有没有变,为什么不变(因为它们只是交换了位置,数字并没有变)。

四、考虑活动设计的合理性,进行必要的修改与充实

在活动基本设计好了以后,教师就要考虑设计的是否合理。此时,除了要考虑是否遵循了前面已提及的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外,还要考虑时间的长短是否合适。在小班,数学活动以20~25分钟为宜。在中班和大班, 数学活动以30~35分钟为宜。教师要考虑自己的活动设计是不是难点太多,如果太多,就有可能超出预定的时间;如果没有难点或难点太少,就可能达不到预定的时间。

此外,教师还要考虑在活动设计中,是否注重了调动幼儿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是否安排了幼儿操作活动、参与探索活动的内容,如果没有,势必影响幼儿主动性与积极性的发挥。

幼儿动画片中语言的教育策略设计 篇12

“动画片中70%的冲击力来自声音”——在经典的迪斯尼动画制作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虽然这句话有些夸张, 但是从另一种角度讲却证明了在动画片中声音与画面是以一种特殊的方式结合在一起的, 它们的结合比在其他影片中显得更为亲密、更为新奇、更为机智、更富有创意。

动画片中的声音由语言、音乐、音响三个基本元素构成, 其中语言又有三种表现形式:对白 (对话) 是指动画片中人物之间进行交流的语言, 使用最多, 也是最重要的语言内容;独白指片中人物在画面中对内心活动所进行的自我表述;旁白指以画外音的形式出现的人物语言。那么, 动画片的语言应该怎样设计, 才能使孩子在模仿和积累中, 获得语言学习信息呢?动画片的语言设计有很多策略, 作者在此姑且抛砖引玉。

一、动画片语言设计时要讲求韵律

汉语讲求语言的音乐美, 这是汉语本身最突出的审美特征。上下五千年, 从文人的诗歌、散文, 到乡野的民歌、童谣莫不如此。老舍说:“一句话里有很高的思想, 或很深的感情, 而说的很笨, 既无节奏, 又无声音之美, 它就不能算作精美的戏剧语言。观众要求我们的话既有思想感情, 又铿锵悦耳, 既有深刻的涵义, 又有音乐性, 既受到启发, 又得到艺术的享受。”“我们不仅应当在意思上字字斟酌, 务期妥顺, 还须把语言的音乐性发挥出来。听着悦耳, 使人容易记住, 像诗歌那样。”动画片用语同样要讲究节奏和音韵, 和谐动听, 朗朗上口, 让幼儿充分感受汉语语言的丰富和优美。

韵律大致包括三方面:平仄、对偶和押韵。这三方面都来自汉语语音的特点, 就是单音节语素占优势, 有声调。在动画片的语言中恰当的运用平仄、对偶和押韵, 可以增强音乐感, 引导幼儿入情入境、体验节目的意境和语言文字的节奏美、音韵美, 丰富幼儿的语言储备和语感经验。“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

其实, 很多孩子对带“音乐感”的语言很感兴趣。如“说济南, 道济南, 济南有个趵突泉。趵突泉里三股水, 咕嘟咕嘟冒不完。”顺口溜般的平民语言把城乡群众对家园的珍爱倾情道出, 产生了一唱三叹的艺术感染力。

《幼儿画报》动画版VCD是当前幼儿教育中比较优秀的幼儿读本配套动画版。《幼儿画报》文章语句风趣, 有些是“顺口溜”形式, 读起来琅琅上口, 易读易记, 其动画配音也根据对象不同各有特色, 非常风趣。如《鹬蚌相争, 渔翁得利》:“小河流水‘哗哗’淌, 有个河蚌晒太阳。张开两片蚌壳壳, 晒得心里暖洋洋。天上飞过小鹬鸟, 觉得蚌肉嫩又香。一个俯冲头朝下, 想叼块蚌肉尝一尝……”《闻鸡起舞》:“……从此每逢公鸡唱, 天天半夜就起床。宝剑舞得一团花, 读书读得顶呱呱……”这些生动的语句不仅丰富了幼儿的语言储备, 而且带给幼儿充分的美感。

二、动画片语言设计时多用短句

学龄前幼儿的语言能力和理解能力普遍较弱, 只能够理解和运用初级概念及其间的关系, 不能进行可逆性的思维。所以不管是旁白的解说还是动画剧情里的人物都尽量用简短的句子来表达感情。

短小简练的句子能够使语言变的通俗易懂, 简洁明快和生动活泼。特别是孩子的知识储备少、理解能力有限, 一定要注意断句和句式的调整, 少用并列定语, 尽可能变长句为短句, 分切内容, 简化内涵, 让孩子迅速理解和消化。如:

关键时刻, 有超能力、擅长各种踢术、动作极为迅速的戴拿出现了……

大人觉得这句话层次很清晰, 但对孩子来说, 定语太多容易引起思维混乱。如果改为:

关键时刻, 戴拿出现了, 他能力超强, 擅长各种踢术, 动作非常迅速……

则显得干脆利落, 明确有力, 更适合人们的视听习惯, 也好懂的多。

“天线宝宝”是针对12个月到4岁学龄前儿童的喜剧, 属于“低幼儿童节目”。这个被许多成人认为“幼稚、单调、慢节奏”甚至“弱智”的节目, 却博得了5000万儿童的青睐 (“天线宝宝”官方网站) 。事实上, “天线宝宝”节目中没有太多信息量, 画面内容简单, 主要以玩乐为主, 但其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儿童观。“天线宝宝”不厌其烦地重复一些词、短语和短句, 对成人来说这是无比单调的, 但从儿童的认知特点来看, 这就是他们建构自己话语体系的过程, 总是看得乐此不疲。

在某些动画片中, 语言的简短得到了无限的延伸, 例如, 捷克的动画片《鼹鼠的故事》中, 小鼹鼠的语言全部是由“咦、呀、哦、啊”等, 不仅不妨碍欣赏, 还增添了无尽的童趣。

三、动画片语言设计时选词尽量要浅显

这里的浅并不是说越简单越好, 而是尽量用大众语言。人们在评价东汉古诗十九首时众口一词:“意愈浅愈深, 词愈近愈远”, 中国诗歌由乐府民歌演变而来, 是可以吟唱的古代“大众文化”, 因此, “浅”和“近”是其重要的美学标志。所谓“字字明白如画, 而意蕴无穷”, 正是这种音乐性语言文字的最高境界。

动画片语言和书本不同, 语言线性传播, 转瞬即逝, 这就要求随说随懂, 即听即明。因此要多用大众词语。例如, 形容悲凉痛苦心情的语词很多:“凄恻”、“凄楚”、“凄怆”、“凄迷”、“凄然”等等, 但在一般情况下, 我们还是用“凄凉”这种一听就懂的词汇。“凄恻”、“凄然”等虽然在具体语境中可能表述的更为精确, 但孩子很难听懂, 再精妙的语言也没有价值。

尽量不用容易误听、误判的词语。汉语的一些词语, 同音不同形, 意义相去甚远, 有些结合图像和前后的意思很容易区分, 不会误听误判, 但有些就很难说。如危机——危急, 走近——走进, 势力——势利, 期中——期终, 尽量不要使用, 以免出现歧义。

此外, 有些动画片里的理性内容, 语言一般显得冷峻。因此, 应该注意选用感情色彩较重的日常用语。例如, “他最终赢得了信任” (而不是“精诚所致, 金石为开”) , “肯特走入鳄鱼沼泽潭, 了解它们之间的沟通” (而不是“去从事一项危险的事业”) 。

还要注意慎用经典用语。在书面语写作中运用经典词语可以增加内容的厚度和文采, 使文章的知识含量更大, 但动画片中的语言还是要少用或精选经典用语。经典词语大多出自圣贤之口, 高屋建瓴, 高雅脱俗, 与孩子的认知心理有很大差距。即使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 也要注意不要超过了孩子的接受能力, 例如:

晋代大诗人陶渊明把“不戚戚于贫贱, 不汲汲于富贵”作为人生的信条……

文采有了, 思想深度也有了, 但孩子看动画片的兴趣可能也被“浇”灭了, 其效果适得其反。

动画片中也可以使用已经被广泛接受的网络语言。网络语言不断产生, 但并不是所有的网络语言都能进入到艺术殿堂, 只有那些被社会广泛接受, 在现实生活中有一定影响力的网络语言才能使用。如《加菲猫2》中的“顶”、“歇菜”、“灰常”这些词语已经被建立起新的语言形式和语言意义之间的对应关系, 所以这些词语在对白中使用, 会引起孩子的会心一笑。

科技的发展成果使动画片里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名词, 对这些专业术语也要浅化。或者解释, 或者比喻, 或者替换, 或者干脆省略。

四、动画片要注意创设口语化的语境

动画片的语言要具有口语化特点, 这种口语既不同于书面语言, 也不同于日常生活中随意的说话和聊天, 而是一种规范的口语。规范化口语实质上是口语的文学化, 即按现代汉语规范整理过的口头交流性语言。例如, 很多地方的群众见了面有句客套话:“你吃了吗”, 规范化口语一般应该是“您吃饭了吗?”仍然是口语, 但语义更加明确, 礼貌色彩更明显, 容易被幼儿理解和接受。

很多动画片中已经尽量使用口头语言, 但是, 用于纸媒体的动画剧本一般注重可读性而忽略可听性, 需要进一步推敲, 让语言更符合孩子的听觉习惯。例如, 把“曾”换成“曾经”, 把“禁”换成“禁止”、“灾”换成“灾难”等等。在“大批农民离开大山, 渡过黄河, 走进戈壁寻求生路……”一句中, “离开”、“渡过”、“走进”、“寻求”也可以用“离”、“过”、“进”、“寻”等来表达, 但为了求得并列各项音节匀称, 选用双音节词, 语音结构自由中有整齐, 既便于说, 也适合幼儿听。汉语单双音节并存, 双音节词在表意上更为准确生动, 形式上也和谐匀称, 符合听觉习惯。

《变形金刚2》中翻译对白时就非常注意口语语言的使用。在萨姆等人刚进入元老们为保护矩阵藏身的处所时, 汽车人双胞胎在大门口争执厮打, “大黄蜂”厌烦他们打打闹闹, 一气之下把他们一手一个举起, 重重地摔在地上。双胞胎中一个在嚎叫同时发出不满大黄蜂的话语:“太没礼貌了” (英文直译是“太粗鲁了”) 。

译制片《加菲猫》中这样的口语也很多:你真的认为可以逃出海皮·查普曼的手掌心吗?、有何贵干?想占我的便宜?这招有点损了啊!搞掂, 我真佩服我自己……这样的口语词更贴近中国幼儿的生活和思维方式。

当然, 并不是说书面语言一概不能使用, 只是要注意“度”, 有选择的使用。实际上, 常用的不拗口的民族熟语有必要让孩子多听, 以潜移默化地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熟语包括成语、惯用语和歇后语等, 具有形象生动、简洁精练、哲理性强的特点, 用在对白中能鲜明地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

五、结语

除了上文所说的几种, 动画片的语言还有很多设计策略, 如动词的准确使用往往能使语言生动传神、境界全出, 培养孩子的语言敏感力, 古人的“推敲”、“春风又绿江南岸”、“红杏枝头春意闹”等就是动词用“活”的经典例子。《变形金刚2》中, 当盖洛威顾问提出要赶汽车人走时, 擎天柱反问到:“在你们总统做决定前, 请先问问他, 如果你们遭殃了, 有后悔药吗?”伦诺克少校赞许地对擎天柱说:“这个, 问得好。”要比直译英文的“一个好问题”生动得多。其余策略本文不再赘述。

幼儿园教案设计 篇13

1、学习较平稳地拖拉着玩具走。

2、能主动表达自己的意愿,并学说“我要”。

活动准备:

1、拖拉玩具人手一件。

2、请配班老师把玩具放在活动室门外。

活动过程:

1、主班教师通过简短谈话中集中幼儿的注意,引起幼儿的游戏兴趣。

2、主班教师把幼儿的视线引向活动室门口,此时配班教师边念儿歌,边拖着玩具进来:拉拉拉,拉拉拉,拉拉我的小小鸭。谁要小小鸭?

3、配班教师把小鸭拖拉玩具交到一个能说出“我要”的幼儿手里,带领他边念儿歌,边拖拉着玩。

4、与此同时,主班教师边念儿歌边从活动室外拉进一个玩具,交给另一个幼儿。

幼儿园健康教育主题教案(共) 篇14

教案作为教师对课堂教学的一种预计和构想,在幼儿园主题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下面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 1

【活动目标】

1、提高手眼协调,小肌肉动作的发展。

2、学会清洁脸部的必要性、步骤。

3、进一步体验到爱自己、清洁自己的愉快情绪。

【活动准备】

小脸盆,小毛巾,温水。

【活动过程】

1、教师展示一些动物的图片(特点是动物的脸很脏很黑),让小朋友们看出来。

2、教师接着引导“那小朋友们,小动物的脸很脏,那我们的脸脏不脏呢?我们需不需要洗脸呢?”让小朋友有洗脸的意识。

3、教师继续说道“要让自己看上去很干净整齐,就要经常洗脸。那如何洗脸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吧”

4、教师开始示范。

先将毛巾打开,平铺在小脸盆里,并且告诉小朋友们,“小朋友们,我们洗脸啊要尽量使用温水,因为温水温和不刺激,还能洗掉脏东西。”轻轻将毛巾浸入水底,轻轻用双手将毛巾充分浸湿。

5、示意小朋友模仿动作,可帮助有问题的孩子。紧接着捞出毛巾,轻轻拧出水分。展开毛巾,上下对折后再对折。尤其注意对折时观察孩子是否能领会。

6、对折完毕后开始擦拭脸部,先从脸颊开始。注意原则是擦拭完一边就要换一边毛巾,防止感染。等四块角都用完毕后重新清洗毛巾。擦完脸颊擦额头,接着下巴,鼻翼,最后是眼睛。注意清洁眼睛不可入水,动作轻柔,注意清洁眼部四周。

7、清洁完毕后重新洗好毛巾,拧干,铺开放好。

8、教导过程要柔和,耐心,讲解速度适合。

篇 2

【活动目标】

1、喜欢晒太阳,愿意扮演角色参加游戏,能愉快的表现自己。

2、乐意跟随教师学会变换不同姿势晒太阳。

3、巩固爬、滚的动作。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乌龟头饰一个,自选音乐磁带,录音机。

幼儿准备:已有会向前爬和走、跑的动作经验。

【活动过程】

一、教师戴头饰扮演“乌龟妈妈”,幼儿扮演“乌龟宝宝”。乌龟妈妈带领乌龟宝宝去晒太阳。

二、教师带领幼儿在地垫上练习手脚协调的爬,注意引导幼儿学习向后爬行的方法。

三、提问:乌龟宝宝,我们可以怎么晒太阳?

引导幼儿学会变换不同姿势,练习躺、趴、爬、滚等动作,教师可以用揉揉幼儿肚子,摸摸幼儿头,抱抱幼儿来增进与幼儿的情感。

四、放松活动,听音乐做《晒太阳》韵律操结束活动。

附:晒太阳

太阳暖,太阳亮,(双手按节奏做太阳闪光的动作)

宝宝一起晒太阳。(双手张开拍肚子)

晒晒手,晒晒脚,(拍手两下,拍脚背两下)

晒得浑身暖洋洋。(双手交叉拍肩两下)

太阳暖,太阳亮,(双手按节奏做太阳闪光的动作)

宝宝一起晒太阳。(双手张开拍肚子)

晒晒胸,晒晒背,(拍胸口两下,拍背后两下)

晒得屁股暖洋洋。(双手绕后拍屁股四下)

太阳暖,太阳亮,(双手按节奏做太阳闪光的动作)

宝宝一起晒太阳。(双手张开拍肚子)

躺着晒,滚着晒。(原地平躺或翻滚)

晒晒太阳真健康。(双手交叉拍肩两下后,双手由下向上打开。)

篇 3

【活动目标】

了解洗澡时常用的沐浴用品,感受洗澡的快乐,喜欢洗澡。

【活动准备】

毛巾、肥皂、沐浴露,洗澡的照片、塑料娃娃一个。

【活动过程】

一、看图片。

看看宝宝洗澡时的表情,宝宝在干什么?

宝宝喜欢洗澡吗?说说洗澡的感受。

二、模仿洗澡。

洗澡时需哪些东西帮忙?幼儿自己介绍洗澡用品。

教师拿一塑料娃娃,用水把身上弄湿,再涂上肥皂或沐浴露搓洗,最后用清水冲一冲,涂点香香,就洗好了。感受洗澡的快乐。

三、体验自己洗澡的快乐。

师:在家是谁帮你们洗澡的?

现在我们自己会洗澡了,看看那些地方需要再搓搓。(背)“好,我们一起来搓搓”幼儿边念儿歌边洗澡。

你来我来大家来,你洗我洗大家洗。

幼儿园健康教育教案设计 篇15

一、“幼儿园活动设计与组织”实践课程实施的原则

1. 信息积累的原则

要摒弃课本中心、教师中心、死记硬背的观点, 引导学生亲历探索, 在探索中总结和形成概念。“幼儿园活动设计与组织”知识的实践性强, 时代性强, 新理念层出不穷, 以课本为中心的理论学习已不能适应教学的需要。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多种途径吸收信息, 逐步建构和完善知识体系。计算机网络、相关杂志和书籍及幼儿园特级教师、优秀教师的示范课等都是本课程学习的信息资源, 在深入学习幼儿园五大领域活动设计与组织方法之前, 应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输入信息, 在大量阅读信息资料的基础上领悟到幼儿园教活动设计和组织的原理, 把握教学新理念、在信息交汇中加深体会和认识, 总结出理论概念。如, 在学习幼儿园语言活动设计与组织之前, 让学生首先观看大量幼儿园各种语言活动的优质课录像, 逐渐积累幼儿园语言活动类型、发展的特点、活动设计等方面的实践知识和经验, 再从理论层面总结幼儿园语言活动的概念、原理、方法, 从而建构关于幼儿园语言领域活动设计和组织的知识体系。这样的学习, 强调的是信息输入的量, 强调的是学生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 虽然过程相对单纯的理论学习而言显得复杂且漫长, 但是量的积累使学习成为一种能力和结果双丰收的主动活动, 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2. 合作学习的原则

合作学习、合作创新, 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未来的教师更应善于与人合作。这种合作, 体现在课前, 要求学生共同查阅关于幼儿园各领域活动设计和组织的资料, 并进行资源交流和共享;体现在课内, 即学生以备课小组为单位共同设计幼儿园活动方案;体现在课后, 则是相互评价、质疑、交流。合作是建立在每个个体的知识积累及迫切的合作愿望基础之上的。因此, 合作前要引导学生丰富知识经验;合作中要教会学生合作的方法;合作后要引导学生体验合作的成功和乐趣, 逐渐使合作学习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通常合作以小组的形式进行, 教师可将学生组成固定的合作小组, 在合作小组中可以开展集体备课、制作教具、小组试教、小组评议等活动。

3. 体验性学习的原则

“幼儿园活动设计与组织”的学习过程强调体验性。体验使学习不再仅仅属于认知、理性范畴, 而是扩展到情感、生理范畴。首先, 在学习中, 应强调学生的身体性参与。学习不仅要用耳朵听、脑子想, 而且要用眼睛看、用嘴说、用手做, 即用自己的身体经历, 用自己的心灵感悟。体验性学习在课程理论的学习中体现在课前, 是学生对教材的自我解读及信息的自我整合;体现在课内, 是在模拟情景中的主动参与性学习;体现在课后, 则是见实习活动中的观摩和尝试。

三、“幼儿园活动设计与组织”的实践性教学模式

“幼儿园活动设计与组织”的实践性教学模式的核心, 就是引导学生通过行动掌握知识, 进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其中, 活动内容的选择、实施案例——情景教学、活动后的巩固策略是实践性教学的操作环节。

1. 选择教学内容

课程与教学应相互整合, 教师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 更应成为课程的建设着和开发者。实践性课程需要建立校本化课程体系。首先, 可以根据幼儿园五大领域教育的实际工作内容确定教学的项目, 例如, 确立幼儿园教育目标分析和设计、幼儿园教学方法的设计和运用、教学过程的设计和教案写作、说课、评课、教学环境布置及教具的设计制作等项目, 以点带面, 帮助学生建构关于幼儿园五大领域教育活动设计和组织的完整的知识体系。其次, 将教材内容与幼儿园实际活动设计和组织的个案有机结合, 用大量的、全面的个案支撑知识体系, 帮助学生丰富和利用知识经验。因此, 教师需要分析幼儿园五大领域教育的基本工作项目, 并收集大量案例, 将工作项目和案例科学整合, 形成校本课程的基本内容。按上述方法整合的校本教材为实践性教学提供基本素材, 是实践性教学的基本条件。

2. 实施案例——情景式实践教学

案例教学是指教育者将学习者引入一个特定事件的真实情境中, 通过师生、生生的双向和多向互动, 积极参与, 平等对话和研讨, 从而重点培养学习者的批判反思意识及团体合作能力, 并促使学习者充分理解课程教学的复杂性、变化性、多样性等属性。教师可以选择幼儿园的某个具体活动为案例, 例如, 选择一个幼儿园的故事教学优质课的录像, 将这个故事教学分解成若干个问题板块, 如教材如何解析、如何讲故事、如何设计提问、如何回应幼儿、如何帮助幼儿体验作品的情感、如何利用作品经验等, 让学生通过讨论问题板块, 观摩录像课, 进行对比分析, 从而掌握幼儿园故事教学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 再开展情景教学, 有助于学生更形象地掌握具体操作的方法, 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情景教学可分为课堂模拟情景教学、课堂真实情景教学和幼儿园实地真实情景教学三种形式。

(1) 课堂模拟情景教学

所谓课堂模拟情景教学, 就是在课堂中由学生相互配合, 扮演幼儿及教师的角色, 开展幼儿园活动。其优点是:实施方便, 有利于讲练结合, 且活动的参与面较广。其缺点是:课堂模拟情景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实战性差。

(2) 课堂真实情景教学

所谓课堂真实情景, 就是学校与幼儿园取得联系, 将幼儿带进课堂, 让学生组织幼儿开展教学活动。其优点是:情景相对真实, 有利于学生尝试和观察活动中幼儿的表现, 帮助学生了解幼儿, 掌握与幼儿相处的方法。其缺点是:幼儿所处的环境发生了改变, 幼儿的表现与自然状态下的表现有差别。

(3) 实地真实情景教学

所谓实地情景, 就是将课堂放在幼儿园中, 让学生在完全真实的情景中组织教学, 并听幼儿园教师上课, 将两者进行对比, 也可以请幼儿园教师现身说法, 谈活动设计的想法。其优点是:情景真实、自然, 学生能与幼儿园教师对话, 具有实战性、实效性。其缺点是:组织工作烦琐, 对幼儿园的教学有一定的影响。

以上三种情景教学模式都有各自的优缺点, 合理地将三种情景教学结合使用, 能起到扬长避短的作用, 使学生在实践中成长。

上述案例——情景式的实践教学是本学科教学的核心, 唯有通过这样的教学, 学生才能从实践中真实地体验幼儿园教育活动组织的方法、原则、规律、要求, 才能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幼儿园教师。

3. 开展同课异构及微格分析

针对同一个幼儿园活动的设计和组织, 学生的设计思路和组织策略跟有经验的、优秀的幼儿园教师是有很大差异的。在开展模拟情景教学和真实情景教学之后, 可以请幼儿园教师组织同样内容的活动, 让学生看到不同的教学设计思路和组织策略, 有利于学生从中得到启迪。这种同课异构, 也可以制作成录像, 进行微格分析, 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优秀教师的教育理念和策略。同课异构及微格教学, 是促进学生反思、提升幼儿园教育理念的有效支持。

4. 进行反思活动

反思性实践家的培养形成是一个过程, 而不是一个结果, 一个幼儿教师的职前、职中、职后都需要不断的“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 且这种践行与反思是一体的, 是“行中思、思中行”的统一, 能体现一个幼儿教师生命意义的本真状态。

因此, 学生在实践后的反思十分重要。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谈谈对自己设计和组织幼儿园活动的感受, 在此基础上进行同课异构的观摩活动或微格教学活动, 然后做进一步的反思。反思后, 还可以让学生修改自己的活动设计, 在以后的见实习中再一次组织幼儿开展此活动。这样层层递进的反思—实践—再反思—再实践, 是促进学生专业成长的保障。

总之, 师范教育发展到今天, 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素质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学前教育专业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 挖掘他们的潜能。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将来面对的工作对象是幼儿, 幼儿教师的素质对教育对象和教育效果有直接影响。“幼儿园活动设计和实践”课程的实践性教学有利于营造富有生机的教育教学氛围, 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力, 有利于激发学生大胆实践、积极探索、敢于批驳、乐于尝试的精神, 有利于学生在实践和反思中迅速成长为合格的幼儿园教师。

摘要: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园活动设计与组织”是一门有关设计和组织幼儿园教学的课程, 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 同时也是一门训练学生幼儿园教学能力的实践技能课。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 学生应掌握幼儿园教学的基本理论和设计、组织方法。在国家教育部提出的“师范院校要更新教育观念, 继续推进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 提高培养质量, 培养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型教师”精神的指导下, 在学前教育专业“全实践教学”理念的引领下, 研究本课程的实践教学模式, 提高学生的幼儿园教学实践能力, 是提高本学科教学实效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幼儿园活动设计与组织”,实践性教学,学前教育专业

参考文献

上一篇:员工制度惩罚下一篇:一生流浪,但从不言弃的他们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