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弓之鸟的文言文翻译

2024-09-19

惊弓之鸟的文言文翻译(共10篇)

惊弓之鸟的文言文翻译 篇1

文言文惊弓之鸟翻译

【原文】

异日(1)者,更羸(gēng léi)(2)与魏王处京台(3)之下,仰见飞鸟。更羸谓(4)魏王曰:“臣为王引(5)弓虚发(6)而下鸟(7)。”魏王曰:“然则(8)射可至此乎(9)?”更羸曰:“可。”有间(10),雁从东方来,更羸以虚发而下之。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此孽(11)也。”王曰:“先生何以(12)知之?”对曰:“其飞徐(13)而鸣悲。飞徐者,故(14)疮痛也;鸣悲者,久失群也,故疮未息(15),而惊心未去(16)也。闻弦音引(17)而高飞,故(18)疮(19)陨(20)也。”

【注释】

(1)异日:往时,从前。(2)更羸:战国时的名射手。(3)京台:高台。(4)谓:对…说。(5)引:拉。(6)虚发:只拉弓不放箭。(7)下鸟:使鸟落下。(8)然则:既然如此。(9)乎:吗(10)有间:过了一会儿(11)孽:通“蘖”,病,孤独。(12)何以:就是“以何”,凭什么、怎么就。(13)徐:慢慢地,缓慢。(14)故:原来。(15)未息:没长好。(16)去:消除。(17)引:展翅伸长(18)故:所以。(19)括号中的“发而”两字是根据文意补充的。(20)陨:从高处坠落。

【译文】

从前,更羸与魏王在高大的台下,他们抬头看见一只飞鸟,更羸对魏王说:“我为大王表演一个拉弓虚射就能使鸟掉下来的技能。”魏王说:“射箭技术可以达到这么高的水平吗?”更羸说:“能。” 过了一会儿,有一只雁子从东方飞来。更羸不用箭,拉了一下弦,大雁就从半空中掉了下来。魏王惊叹道:“(箭术)难道真的`可以达到这种地步?”更羸解释说:“这是一只有伤的鸟!”魏王更纳闷了:“大雁在天空中飞,先生怎么知道它有伤?”更羸回答说:“它飞得慢,鸣声又凄厉。飞得慢,是因为旧伤疼痛,鸣声凄厉,是因为长久失群,原来的伤口没有愈合,惊恐的心理还没有消除,一听到弦声,就猛一下子搧动翅膀往高处飞,瞬间就牵动旧的创伤,疼得使它跌落下来。”

惊弓之鸟的文言文翻译 篇2

一、文言文翻译的要求

翻译文言文要做到“信、达、雅”三个字。“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就是要使译文忠于原文,如实地、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达”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就是要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顺,没有语病。“雅”就是指译文要优美自然,就是要使译文生动、形象,完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风格。

二、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在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就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三、文言文翻译的误区

(一)不需翻译的强行翻译。

在文言文中凡是国名、地名、人名、官名、帝号,年号,器物名、度量衡等,在翻译时,可以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不用翻译。

如: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译成: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

(二)以今义当古义。

有的词语随着社会的发展,意义已经变化了,有的词义扩大,有的词义缩小,有的词义转移,有的词感情色彩变化,有的名称说法改变。因此,要根据原文的语境确定词义,不可以今义当古义。下面几例翻译均是不妥的。

1.是女子不好……得要求好女。(《西门豹治邺》)

译成:这个女子品质不好……应该再找个品质好的女子。

2.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苏武传》)

译成:使者听了很高兴,按照常惠说的来辞让单于。

3.(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译成:老虎咬断驴子的喉咙,吃完驴子的肉,才到树林中去。

4.先帝不以臣卑鄙。

译成:先帝(刘备)不认为我卑鄙无耻。

这四句翻译均犯了以今义译古义的毛病:

例1的“好”属于词义扩大。在古代是指女子相貌好看,而现在指一切美好的性质,对人、对事、对物都可以修饰限制。译句应改成“这个女子长得不漂亮”。

例2的“让”属于词义缩小,在古代汉语中既可以表“辞让、谦让”之意,又可表“责备”之意,而现在只用于“辞让、谦让”的意思。译句中的“辞让”应改为“责备”。

例3的“去”是词义转移,由古义“离开某地”的意思,后来转移为“到某地去”。意义完全相反。译句中的“才到树林中去”,应改为“才离开”。

例4的“卑鄙”属于感情色彩变化。在古代这个词是中性词,指地位低下,见识浅陋。现在是贬义词,指人的行为或品质恶劣。译句中的以今义当古义,应改为古义。

(三)该译的词没有译出来。

例如:以相如功大,拜上卿。

译成:以蔺相如的功劳大,拜他为上卿。

译句没有把“以”译出来,应当译成“因为”,也没有把“拜”译出来,应当译成“任命”才算正确。

(四)词语翻译得不恰当。

例如: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译成:不爱惜珍珠宝器肥田沃土。

译句中把“爱”译成“爱惜”不当,“爱”有爱惜之意,但在这个句子中是“吝啬”的意思。

(五)该删除的词语仍然保留。

例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译成:从师学习的风尚也已经很久不存在了。

译句中没把原句中的“也“删去,造成错误。其实原句中的“也”是句中语气助词,起到舒缓语气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在翻译时,完全可以去掉。在文言文中有些词只表示停顿、凑足音节,或作起语气作用的助词,或作起连接作用的虚词,它们没有实在的意义,虽然在原文中是必不可少的,但在翻译时,因为没有相当的词可以用来表示它,应该删除不译。比如表示判断的“者”和“也”或“……者也”“者……也……”,在翻译时应该从译句中去掉,并在适当的地方加上判断词“是”。

(六)省略成分没有译出。

文言文中,有的省略成分没有必要翻译出来,但也有的省略成分必须翻译出来语意才完整。

如:权以〈〉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司马光,《赤壁之战》)

译成:孙权给群臣看,没有谁不吓得改变了脸色的。

句中的“以”后面省略“之”,指代曹操的书信,而译句中没有译出来,应该在“孙权”的后面加上“把曹操的书信”,语意才完整。

(七)该增添的内容没有增添。

在翻译时,有时为了文句符合现代汉语习惯,必须增添一些内容,才算恰当。

如: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

译成:现在刘表刚刚死亡,两儿子不团结。

应在数词“两”后面加上量词“个”,语气才显得流畅。

再如: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译成:因此,先主刘备就去拜访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才见到他。

应在数词“三”后加上量词“次”字。

(八)无中生有地增添内容。

一般来说,文言文翻译必须尊重原文的内容,不能根据个人的好恶作增添,以至违背原文的意思。否则,就会造成失误,

例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成:很多人在一起走,肯定有品行高洁,学有专长,乐于助人并且可以当我老师的人在里面。

译句中的“品行高洁、学有专长,乐于助人”原句中没有这个内容,是翻译者随意加进去的,应删去,才符合原句的意思。

(九)应当译出的意思却遗漏了。

没有把全句的意思说出来,只说出了一部分意思。

例如: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译成:孔子说:“学习后要复习,不也是很高兴的事吗?”

译句把“时”的意思漏掉了,应该在“复习”前加上“经常”二字,才是意思完整的译句。

(十)译句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

在古代汉语中,有一种倒装句,这种句子在翻译时,一般说来,要恢复成现代汉语的正常句式。

例如: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译成:寻找人可以出使答复秦国的,没有找到。

这个句子翻译不妥,因为原句是定语后置,在翻译时必须把定语放回到中心词前边,正确的翻译是:寻找可以出使回报秦国的人,却没有找到。

再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译成:蚯蚓没有爪子和牙齿的锋利,筋骨的强壮。

文言文翻译的“六字法” 篇3

文言文测试中的主观题最常用的题型是翻译。将文言文翻译为现代汉语,是检测考生是否具备阅读浅易文言文的有效手段,它虽然侧重古汉语语言形式的考查,但由于同时也涉及内容,因而是高考文言文阅读中一种带有综合性的考查手段。

从考查的特点和目的出发,高考中的文言文翻译总是要求以直译为主,意译只能是一种次要的方式。这里说的直译。是指将原文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之中,包括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和所采用的表达方式。而意译,则是根据原文表达的基本意思进行翻译,不拘泥于字字句句的落实,甚至可以采用和原文差别较大的表达方式。高考固然要求考生能从宏观上整体把握文言材料的内容,但更要求考生能从微观上理解文言文字词、句式等语言知识以及这些知识与现代汉语的差别。因此。各省市的文言文翻译试题都要求采用直译的方式。但遇到难以直译或直译后表达不出原文意蕴时。也可酌情采用意译。

目前高考中的文言文翻译多是从前面阅读材料中选几个句子进行翻译,因此翻译的第一个步骤就是通读文言阅读材料,并借助选择题的选项整体把握文意,为翻译局部的语句打好基础,切忌一上来就匆匆忙忙翻译。第二步,按照词序,逐词落实。进行一句句对译。遇到疑难词句,可暂时放过,等译完上下文,再进行推敲。第三步,译完全文后。再通读一遍,检查校正,以防误译、漏译和曲译。

要想在翻译时做到信、达、雅,要掌握一些具体方法,这些方法可以概括为“留、补、换、删、调、贯”六个字。

“留”:就是保留文言文中一些基本词汇、专有名词,如古代国名、朝代名、年号、人名、地名、官名、政区名,以及器物、度量,典章制度等。这些词均不必翻译,原样保留。

[例题]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

[译文]郑国人让我掌管他们的北门的钥匙。

[解析]句中“人”、“我”、“北门”就可以保留不译。

“补”:有四点需要遵循:

1文言文中是单音节词,现代汉语已变成复音的要补成复音词。

[例题](2006年湖南高考卷)奚足以语文事

[译文]哪里够得上谈论文章的事情?

[解析]不要误合单音词。上例中的“语文”,就不能当作现代汉语中“语文课”的“语文”,在例句中它是两个词,“语”是谈论,“文”是文章。

2文言文中与今已有差距的简练说法,要参照文中语句的含义作适当的补充。

[例1]焚百家之言

[解析]不宜把“言”译为“话”,而应译为“记载言论的著作”。

[例2]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解析]这里的“言”不是“说”,而应译为“用文字表述、记载”。

3一些铺叙繁笔,可凝缩简述。

[例题]席卷天下、囊括四海、包举宇内、并吞八荒

[解析]可缩译为“(秦有)并吞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4遇到文言中的省略之处,要按现代汉语的习惯补出省略的内容。

[例1 ](2006年高考安徽卷)圣王在上而民不冻不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表之。力开其资财之道也

[解析]其中“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省略了主语“君王”,翻译时需补出来:“不是(君王)能亲自耕种使他们有饭吃,亲自织布使他们有衣穿”。

[例2](2006年高考上海卷)累有相示,别领收贮,然未一披

[解析]这里有多处省略,翻译时宜补出来:(有人)屡次(把他的文章)给我看,(我)另外让(人)收藏起来,但(我)没有读过(这些文章)。

“换”:文言中有不少用语,现代虽然还用,但已不是古代的意思,翻译时都应换用与之相应的现代说法。

[例1]先帝不以臣卑鄙

[解析]“卑鄙”译为地位低。

[例2]见识浅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解析]“故事”译为旧事,前例

[例3](2006年高考江西卷)因思余于书,诚不异伶于酒,正恐旋誓旋畔

[解析]对通假字,要按本意去翻译。这个句子的意思是:于是想到我对书(的痴迷),确实与刘伶对酒(的痴迷)没有什么区别,正担心刚刚发誓却又随即违背。句中“畔”就是一个通假字。通“叛”,这里译为“违背”。

“删”:文言中有些虚词。现代汉语中已没有和它相当的词,或者没有必要译出,勉强翻译反而不顺,对这样的虚词就可以删去不译。例如句首的发语词、句中的语助词、在句中表顺接的一些连词,起补足音节或停顿的助词等虚词,均可略去不译。

“调”:近年来高考文言文翻译十分重视古汉语特有句式及词类活用等知识的考查,翻译这些语言考查点时,都要按照现代汉语语法要求调整过来。

1词类活用知识考查

[例1](2006年高考全国卷)居数郡,见可欲终不变其心,妻子饥寒如下贫者

[译文]在几个郡待过,遇见会引发贪欲的事,始终不改变自己的心性,妻子儿女挨饥受冻,如同极贫穷的人。

[解析]“欲”,要注意其处于“见”的宾语的位置上,活用为名词,译为“贪欲之事”。

[例2](2006年高考湖南卷)而其弊常丰缛而寡实

[译文]但它的弊病常常(在)词藻华丽缺少实际内容。

[解析]“寡实”(寡,形容词用作动词,缺少;实。形容词用作名词,实际内容。

[例3](2006年高考湖北卷)夫食为民天,民非食而不生矣。三日不粒,父子不能相存

[译文]吃饭是老百姓最大的事,老百姓没有吃的就无法生存了。三天不吃粮食,父亲和儿子就不能保全。

[解析]“粒”应该作动词解,为吃饭、吃粮食之意。

[例4](2007年高考湖北卷)门前植槐一株,枝叶扶疏,时作糜哺饿者于其下

[译文]门前种有一棵槐树,枝叶繁茂,(善人公)时常在树下煮粥给饥民吃。

[解析]“植槐一株”,数量词作定语,后置,按“植一株槐”的语序翻译。“于其下”,状语后置;“哺饿者”,使饿者哺。

[例5](2006年高考天津卷)今欲降之而反戮其使,无乃不可乎

[译文]现在想让他投降却反倒杀他的使者,恐怕不可以吧?

[解析]降,使动用法,让……投降。

2古汉语特有句式的考查

[例1](2006年高考全国卷)季布名所以益闻者,曹丘扬之也

[译文]季布更加闻名的原因,是因为曹丘传播了他呀。

[解析]用“者……也”为标志的因果关系的判断句,这个句式特点要译出来。

[例2](2006年高考浙江卷)吾为物所苦,亟起索烛照

[译文]我被小虫咬得难受,(你)赶快起来拿蜡烛来照照!

[解析]用“为……所”作标志的被动句,其它语言标志的以及无标志的被动句,在翻译时都要给予注意。

[例3](2006年高考全国卷)自县为近畿大郡,近代未之有也

[译文]从县令升任京城附近的大郡长官,近代从未有过这样的事。

[解析]“未之有”,宾语前置,翻译时要按现代汉语的用法,依“未有之”的顺序来译。这是文言文高考中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倒装句,还有一些其它的类型,复习时都要给予注意。

“贯”:文言文翻译时,还会遇到一些修辞现象、委婉说法、用典用事,翻译时要灵活处理,以使译文明白、贯通。

[例1](2006年湖北高考卷)处庙堂之下,不知有战阵之急

[译文]在朝廷当官,不知道有战场上的危急。

[解析]“庙堂”在这里代指朝廷。《岳阳楼记》中有: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例2](2006年四川高考卷)臣非礼之禄,虽万钟不受

[译文]我这个人不合礼义的俸禄,即使非常优厚我也不接受。

[解析]“万钟”,指高官厚禄,《鱼我所欲也》中有“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例3]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解析]如果硬译为“一个男子犯上作乱,七座庙都被毁坏了”,就与文意大相径庭。“一夫作难”是用典,译为陈涉起义即可;“七庙”是借代,代指整个秦王朝。

总之,类似这种语言现象,诸如:藩篱(边防),布衣(平民),三尺(法律)、会猎(会战)、更衣(上厕所)。山陵崩(死)、填沟壑(消灭)、金城千里(钢铁般城防),如果照直译出,反而不顺,甚至与原意不符,这时就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灵活翻译,以使译文前后衔接,上下贯通。

文言文翻译中的一些方法 篇4

一、保留

文言文中凡是古代的专用名词, 如国号、帝号、官名、地名、人名、物名等等, 都可以保留下来不加翻译。

如, 《岳阳楼记》中“庆历四年春,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文中的时间“庆历四年春”、人名“滕子京”、地名“巴陵郡”都可以保留下来。

《核舟记》中“能以径寸之木, 为宫室、器皿、人物、鸟兽以及木石”中的“宫室、器皿、人物、鸟兽”都可以不译。

二、替换

1. 用现代汉语替换古代词语

如, 诸葛亮《出师表》中的“愚以为宫中之事, 事无大小, 悉以咨之”, “愚”要换成“我”, “悉”要换成“都”, “咨”要换成“商量”。

2. 古今异义的词语替换

如, 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无论”在这里是两个词, 翻译为“更不用说”, 与现代汉语中的连词“无论”是不一样的。

三、增补

文言文语言很简洁, 如果不补充出来就会影响句子的意思或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

古汉语单音节词语较多, 翻译时需将它们增补为双音节词语。

如, 《童趣》中“能张目对日”“能”增补为“能够”, “张”增补为“张开”“睁大”, “对”增补为“对着”。

另外, 文言文省略句子成分的时候也较多, 翻译时也应将它们补充出来。

如, 《桃花源记》中“见渔人, 乃大惊, 问所从来, 具答之。”要翻译为“ (村中人) 看见渔人, 于是非常惊讶, (村中人) 问 (渔人) 从哪里来, (渔人) 详细地回答他们”。

《口技》中“撤屏视之, 一人, 一桌, 一椅, 一扇, 一抚尺而已”需将量词增补出来, “一 (个) 人、一 (张) 桌子、一 (把) 椅子、一 (把) 扇子、一 (块) 抚尺罢了。”

四、删减

文言文中有很多虚词, 它们一般起语法作用, 没有实在意义, 或表停顿、或舒缓音节、或起连接作用, 翻译时可以将它们省略不译。

如, 《爱莲说》中“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之”介于主谓之间, 取消句子独立性, 不需翻译。

再如, 《曹刿论战》中“夫战, 勇气也。”“夫”和“也”分别是句首和句尾的语气词, 无需翻译。

五、调整

古汉语和现代汉语句子词序多数相同, 但古代汉语中有些特殊的句式, 如倒装句 (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等) 是现代汉语中没有的, 翻译时应将句子做适当调整, 使它们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

如, 《愚公移山》中“甚矣, 汝之不惠。”“甚矣”是谓语, 这里是主语和谓语倒装, 翻译时应调整为“汝之不惠甚矣。” (你太不聪明了)

又如, 《陋室铭》中“何陋之有”, “何陋”是宾语, 翻译时应调整到谓语“有”的后面, “有何陋” (有什么简陋呢?)

再如, 《马说》中“一食或尽粟一石”, “一石”是定语, 修饰“粟”, 翻译时可调整为“一食或尽一石粟” (一顿有时吃完一石粮食) 。

六、意译

初中文言文翻译应遵循的原则是“直译为主, 意译为辅”, 但有些文言文如果直译, 就会出现意思表达不准确、上下文不连贯的现象, 这时就需要在不影响原文表达意思的基础上加以变通, 用意译的方法。

如, 《木兰诗》中“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译为:将士们征战多年, 经历了很多战斗, 有的战死了, 有的归来了。

《陈涉世家》中“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译为:见识短浅的人怎么知道有远大抱负的人的志向呢?

谈文言文翻译的“文本意识” 篇5

一、忠实于文本中文字的语法

忠实于文本中文字的语法是准确翻译的前提。文言文翻译如果片面追求译文的通顺流畅,而忽视文本文字的古汉语语法,往往会望文生义,牵强附会。

“2007年江苏卷”文言文翻译题第二题:“晦(谢晦)喜,不设备,悉精锐蔽江下。”翻译为:“谢晦高兴,不再设置防备,全部精锐部队遍布江面,顺流而下。”(参见江苏教育考试院编撰的《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说明》,以下简称《说明》,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年10月出版,第16页)。

在《辞源》中,“悉”有如下解释:①全,都。②知道,熟悉。③姓。追本溯源,“悉”是一个会意字,从心,从采(采是“辨别”的意思),心中加以辨别,很详细,因而它的本义为形容词“详尽”。《说文》说:“悉,详尽也。”《尔雅》说:“悉,尽也。”因而它的词性可以转化成副词:全都,全部。进而可以用作动词,如:①详尽地知道,了解。如《三国志·诸葛亮传》中有:“丞相亮其悉朕意。”②详尽地叙述。如司马迁《报任安书》中有:“书不能悉意。”③尽其所有。如《谷梁传·宣公十五年》中有:“以公之与民已悉矣。”从上面“悉”的词义的演变可以看出,“悉”作为形容词,并不能作“全部”讲。而在本句中,显然是将“悉”解释成动词“尽其所有,全部派出,尽遣”更恰当。

“2011年江苏卷”文言文翻译题第一句:“毁淫祠数百区,勒巫为农者七十余家。”译文为:“拆毁数百处滥建的祠庙,勒令巫师转而务农的有七十多家。”(见《说明》第21页)其中,将“区”翻译成“处”,不当。在《辞源》中,“区”有如下解释:①分别。②地域,有一定界限的地方。③小屋。④古量名。《左传·昭三年》中有:“齐旧器量,豆,区,釜,钟。”注谓四升为豆,四豆为区。⑤隐匿。可见,将“区”解释成“处”是没有依据的,而解释成“小屋”,恰能反映原文的意思。这些民间自己建造的小庙,有山神庙、土地庙、蛇王庙等等。这些庙大都很小,有的连一个人都钻不进去。文中提到的当地几百个“淫祠”,实际上就是几百个小庙。将“区”解释成“小屋”,恰恰体现了“淫祠”多为小庙的特点。

二、忠实于文本中的语境

语义受语法限制,也受语境制约,文言文翻译要基于对文本的整体把握,结合具体的语境推敲词义。

首先,结合全句语境进行翻译。如“2007年江苏卷”“晦(谢晦)喜,不设备,悉精锐蔽江下”,从语句通顺的角度看,将“悉”翻译成“全部派出”,三小句的主语同为谢晦,上下文衔接更紧密,更通顺流畅。其次,联系句子的上下文进行翻译。本句的上文说:“谢晦反,兵锐,道济忧之,(高)进之诈道济书致晦,与之连。”可见,谢晦是中了高进之的计策而放松了江陵的防备,派出了所有的精锐部队去攻打京城,将“悉”翻译成“全部派出”,更能表现谢晦的受骗上当。

同样,2011年江苏卷中的“毁淫祠数百区”,将“毁”翻译成“拆毁”,也欠妥。在本句中,“毁”侧重表现的不是“拆毁”、“焚毁”等毁庙的方式,而是政府禁绝这种淫祠的态度,所以翻译成“毁撤”或“毁废”更好。

三、忠实于文本中的文化传统

除了语法和语境,文言文中蕴含的文化传统也是影响译文准确性的重要因素。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尊重文中的文化传统,才能使译文经得住检验。

2011年江苏卷“毁淫祠数百区”中的“淫祠”翻译为:“滥建的祠庙”(见《说明》第21页),值得商榷。诚然,在各种词典中,“淫”的本意的确为“多余的,过度,无节制,滥”,但仅将“淫祠”翻译成“滥建的祠庙”,并不能完全体现原文的意思。“淫祠”是民间的、不被官府认可的祠庙。本句中的“淫”,主要不是强调祠庙之多,而是强调其不合正统,不合礼制。

2010年江苏卷文言文《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翻译题第二句:“敛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也。”译文为:“用出嫁时的衣服(给她)穿上入棺,我的贫穷超乎寻常,就可以知道了。”(见《说明》第19页)

本句将“敛”字翻译成“穿衣入棺”,有误。

首先,根据中国传统葬礼,“敛”分“小殓”和“大殓”。为死者穿衣叫“小殓”,入棺叫“大殓”。在“小殓”和“大殓”之间,还有“报丧”、“奔丧”、“停灵”、“守灵”等礼仪,因此,“为死者穿衣”和“将死者入棺”在通常情况下是不可能同时进行的。译文中说“用出嫁时的衣服(给她)穿上入棺”,显然是将“小敛”和“大殓”混为一谈。

其次,本句的上文有“卒之夕”,说明“敛以嫁时之衣”是在梅圣俞妻子去世之日的傍晚或晚上。在这个时候,应该是为死者“小敛”,给她穿上寿衣,而不可能这么早地为死者“大殓”,将她入棺。

文言文翻译是文言文教学的核心内容,在文言文翻译中强化文本意识,宁拙毋巧,字字落实,对于学生养成严谨的翻译态度和练就扎实的文言功底大有裨益。

(徐晓勇江苏省扬中高级中学212200)

让学生学会翻译“文言文”的方法 篇6

一、学会补充

古代汉语中有些句子短小精悍,精练简洁,学习文言文就要学习一些有省略某些句子成分的句子。从省略的方式说,有承前省,蒙后省和对话省;从省略的内容来说,有时是主语、谓语和宾语,还有时是介词词根。我们阅读文言文时,遇到这种省略情况,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出来,以便正确理解文言文的意思。

二、学会调整

在古代文言文中,一些词序是有其特殊规律的,比如宾语前置、定语和状语后置、主语倒装等。翻译这样的文言文句子时,如果仍然按原来文言文的词序翻译,就不容易理解,易产生分歧,甚至能造成理解错误。因此,我们必须根据古今汉语词序变化的规律,对文言文学会调整,使之符合现代汉语词序特点。文言文,尤其是在韵文中,常常有一种“倒文”的语言现象。倒文就是古代诗文中为求协韵或句法变化而倒置文字的现象。这种倒文或“语急而文倒”,或“倒文以协韵”。我们阅读古文时,遇到“倒文”这种语言现象,就必须根据内容,调整过来进行翻译。

三、学会保留

这里的“留”即保留原文不译。比如原来“文言文”中的一些“国名、地名、人名、官名、朝代名、帝号”,以及某些典章制度的名称和度量衡标准等,都不用翻译。还有文中的一些基本词,如“人、手、山、水、牛”等反映自然界中常见的名词性事物,古今意义相同的一些内容,翻译时保留好,也不用翻译了。如果不是基本词,但今天仍沿用的一些词语,也不必翻译。另外,古人为了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常把诗句、民谣、格言、谚语等引入自己的作品中。例如:“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三峡》)中的“泪沾裳”,翻译时就应保留,如果把引用的内容也翻译过来就失去了引用的意义和韵味了。

四、学会替换

我们中国的汉语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许多文言文里的单音词不能在现代汉语中灵活运用,只能充当双音词的一个词素,翻译时就要用现代汉语中词义相同或相当的词语去替换文言文中的词语,这就是“替换”。例如:“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廉颇蔺相如列传》)。这里除了帝号“燕王”和方位词“上”不必要替换外,其余内容都要换成与现代汉语词义相同或相当的词,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我曾经(跟你)在边境上会见燕王”。

这里要注意一点,上面的四种翻译方法,不是各自独立的,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它们是可以综合利用的,不能生搬硬套。

(作者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区敖力布皋中学)

文言文教学应告别翻译 篇7

应该说, 文言今译是整理古籍的重要手段之一。现在除了专门工作者之外, 一般人都不具备也没有必要具备阅读古代文献的能力, 所以古籍加上标点、注解和翻译, 对于中华儿女学习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 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着非凡的意义。而在中小学的文言文教学中笔者认为使用翻译弊端很多, 影响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因此文言文教学中的“翻译”应该休矣。

所谓翻译是用一种语言文字来表达另一种语言文字, 也就是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一种创造性的语言活动。它是沟通不同国家不同民族语言的桥梁。传统文言文与现代白话文是一脉相承的父子关系, 文言文是现代白话文的基础, 是“源”;现代白话文是文言文的继承和发展, 是“流”。两者是同一种语言发展的不同阶段, 并不是两种语言。尽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已不再使用文言文, 但是它的活力部分还在以各种方式影响着我们使用的白话文。所以文言文与古英语、古俄语、古拉丁文这些已经死亡的语言是不同的, 否则中小学生就不必学习文言文了。在中小学文言文教学中习经为常的“翻译”教学方法造成了中小学生语言心理的错位, 他们一接触文言文就离不开译文, 从而把文言文当成了与白话文相距遥远的另一种语言, 对白话文前身的文言文缺少亲近感。此外, 文言文是现代白话文最重要的来源, 二者的基本词汇、实词用法、句法文法等相同的地方是主要的, 不同是次要的, 而文白翻译往往却是强调文言文和白话文不同的地方, 忽略相同的地方, 增加了学生文言文难学的印象, 有些学生为了应试甚至把背诵译文当成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学生中出现了所谓“一怕文言文, 二怕周树人, 三怕写作文”的畏难情绪和厌学态度, 而文言文教学的翻译是出现“一怕文言文”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于文言文和白话文的密切关系, 基础教育阶段学习文言文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白话文的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其主要目的也在于此。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 丰富语言的积累, 培养语感, 发展思维”[1]。可以说, 文言文的教学也是实现语文课程这一基本理念的重要途径。文言文是现代白话文的基本源头, 白话文充分吸收了文言文中深厚的文化积淀和语言精粹等仍然具有活力的成分。优秀的白话文表达往往善于从古诗文中选取极富表现力和生命力的词汇、诗句来表情达意, 寥寥数语便传神极致。如温家宝总理几年来“两会”结束时在人民大会堂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都引用了大量的古语和诗文抒怀言志, 凝练、典雅, 表现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修养和语言功底, 给世人印象极深。反观多年来青少年学生书面语表达口语化, 口语表达粗俗化, 词汇贫乏, 平淡苍白, 毫无生气, 反映了文化素养和语言能力的低下。语文教育自然脱不了干系, 而文言文教学中的翻译是其中的原因之一。中小学教材中的文言文均为浅易、经典的文本, 简洁典雅, 精练优美, 是中小学生学习语言的好材料。有学者指出:“汉语的文白之别, 事实上还代表着语言的‘精粗’之别, ‘雅俗’之别。人们接触的文言文越来越少, 语言也就越来越‘白’、越来越俗, 失去了古雅、凝练的文风。”[2]文言文教学中的翻译使学生直接接触文言文的机会减少了, 而且把文言中许多凝练、优雅、含蓄的语词变成了平淡、流俗、直白的语言材料, 译文经常会导致文言文课文在语意、美感、风格上的流失。中小学文言文教材中不少的词语如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沈复《童趣》中的“明察秋毫”、“怡然自乐”、“庞然大物”等等, 以及不少的语句如八年级下册范仲淹《岳阳楼记》中“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等等不译则美而雅, 硬译则拙而俗。至于对那些千锤百炼、呕心沥血的古典诗词的教学, 翻译无疑更是破坏了原作的完美。试想, 将李白的《将进酒》中的“五花马, 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翻译成“叫我的儿子把我的五花马和千金裘拿出去卖了, 换成好酒, 我要和你痛饮一场, 把我们心中的愁闷都忘了吧!”还有原来的情味吗?还有那种豪爽的气魄吗?要表达这样的感情, 就得用李白这样的诗句。改变了这种语言形式, 也就找不到这样的情味了。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 (包括古诗词) , 都是千古传诵的名家名篇, 无论思想内容、感情因素, 还是艺术技巧、语言形式都具有典范性和代表性。加上在选入教材时编者充分考虑了其浅易性和可接受性, 且都根据学生年龄特征精心作了注释。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取消翻译, 让学生亲近这些作品, 直接和古人对话, 从中汲取并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 化为自己的言语素养。

文言文教学应该借鉴并继承传统文言文教学的经验, 这些经验凝聚了千百年来从教学实践中摸索总结出来的教学智慧, 符合文言文本身的语言规律和学习文言文的教学规律。对文言文的教学古人主要是靠解说。我国是五千年的文明古国, 由于历史的发展和语言的演化, 到先秦时已存在古书词义深奥、不易理解的问题, 于是就有了训诂方法, 到了汉唐更为兴盛。训诂的原意就是用通行的语言解释古字古义, 后来变为解释词语的泛称。训诂成为了人们学习古文的一种常用的方法。训诂和翻译是不同的, 《说文解字》中对“译”下的定义为:“译, 传译四夷之言者。”在训诂学成为一门成熟学科的清代, 学人陈澧说:“地远则有翻译, 时远则有训诂。有翻译则使邻国如乡邻, 有训诂则使古今如旦暮。”[3]可见古人学习文言文的主要方法是通过解释字词来理解全文而不是翻译。因此, 在文言文的教学中应加强对文本的解说。当然, 按照语文新课改的理念, 对文言文的解说不能再是传统的只是教师讲学生听, 而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学生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 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方式自行解说, 让这种解说既是学生自主的, 又是科学高效的。

对文言文的教学古人还有一重要方法是诵读, 这也是千百年来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宋代大学问家朱熹就说过:“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 不可误一字, 不可少一字, 不可多一字, 不可倒一字, 不可牵强暗记, 只是要多诵遍数, 自然上口, 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千遍, 其义自见。’谓读得熟, 则不待解说, 自晓其义也。”[4]文言文富有韵律, 读起来琅琅上口, 通过激情诵读, 学生融汇于文本的世界中, 既能领会旨意, 又能体验情感, 既有利于把握语言的特点和规律, 又有利于形成纯粹、典雅的语感。因此要在学生通过解说初步理解的基础上加强反复诵读。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诵读也明确提出了要求, 我们要借鉴古人诵读“口诵心惟”、“虚心涵咏”的传统经验, 并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发扬光大, 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 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

综上所述, 翻译不是文言文教学的正途, 解说和诵读才是文言文教学的正途。在文言文教学中要加强解说和诵读, 使学生通过文言文的学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母语, 更好地夯实语言功底, 从而更好地提高语文素养和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1-2.

[2]潘文国.危机下的中文[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8:23.

[3]黄灵庚.训诂学与语文教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5.

惊弓之鸟的文言文翻译 篇8

文言文教学历来被教师看做一个难题, 且学生学习也感到吃力。因此, 不少教师在讲解文言文的时候, 过多地注重翻译, 其形式是教师逐字逐句地讲, 学生一字一句地记。一节课下来, 师生都疲惫不堪。

文言文教学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文言文教学注重翻译无可非议, 但关键问题是没有把学习文言文当做学习语言, 而只是把它当成一种抽象知识或工具掌握。如此, 效果不尽如人意也是理所当然的了。

那么, 如何进行文言文教学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注重语感培养, 提升文言水准

所谓语感是人们使用语言时的一种直觉, 是一种本能的、微妙的、真切的感受。有了这种语感能力, 就可以敏锐地观察与准确地辨析语言文字, 从而在具体、独特的语言环境中发现它的意义和作用。再次, 文言文教学作为语言课的一部分, 是口头语与书面语的结合体, 离开朗读是绝对不行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要求:“朗读文学作品, 能准确地把握作品内容, 传达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感情倾向, 具有一定的感染力。”语感是在一次次朗读中感受、内化, 进而在自己的表达中形成的。看程翔老师讲《将进酒》的视频, 一节课也没有做多少分析, 而是不厌其烦地指导学生一次次地朗读, 学生读得入情入境、兴趣盎然。试想, 先人千百年来不就是这样学习语文的吗?正如朱熹在《论读书诗》中说的:“读书切忌在慌忙, 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 切身须要细思量。”所谓“涵泳工夫兴味长”, 即咀嚼回味, 慢慢地品味语言的悠长韵味。由于文言文离我们生活的年代久远, 语言文字对于学生来说, 大多晦涩难懂, 用字内涵丰美, 这就更需要我们反复地读, 字斟句酌, 反复玩味, 才能悟出其中的意趣。对于当时不懂之处, 大可不必慌张, 不妨学学古人“未晓不妨权放过, 切身须要细思量”, 因此反复朗读, 吟咏玩味, 咬文嚼字, 用文字自身的魅力激发学生兴趣, 进而把它化为学生的血肉, 提升学生的文言文水准。

其一, 应当将文言文教学提高到语言教学的高度。中学语文课本所选课文都是堪称典范的文章, 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语言表达, 都可谓精品。其中有语言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 有气势恢宏、表达流畅的议论散文, 有形象跃然纸上的写人记事的记叙文, 也有寓意深刻托物言志的精美小品。学习这些文章时, 学生如果能在教师的引导下下一番工夫, 可以说定会受益匪浅, 当然不是说流于表面的知道作者是谁, 文章中有哪些实词, 哪些虚词, 哪些词类活用, 哪些特殊句式。如《石钟山记》, 在让学生了解“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是不是科学结论的同时, 可以让学生品味作者准确精当的语言———绘形绘声绘色地表现山的幽静和水的气势的特点, 这对学生语言积累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其二, 文言文的语言教学要求教师运用多种手法激发学生的感悟能力, 以便提高他们吸收语言精华的主动性。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 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以进入意境。

2. 深刻体会古人遣词造句的技巧, 以体会古人穷形尽相的描写及精辟独到的议论。

3. 可放手让学生模仿古人的语气, 进行现场表达, 再与原文比较, 以达到掌握文言句式和提高鉴赏能力的目的。

二、反复诵读, 带动系统翻译

文言文的翻译是令人困惑的难点。若只凭教师逐句讲解, 或者让学生照抄资料, 都不能达到预期目的, 因为一节课用同一个频率, 教师讲得口干舌燥, 而学生由于被动地接受, 也只能是头昏脑涨,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少、慢、差、费”。笔者认为采取以读代译的方法较为可行。古人云:“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一篇文章非得经过反复诵读, 否则不能有较深的印象。不过, 这里说的“读”不是一般的诵读, 它应该包括教师的范读和学生在了解文体特征及作者写作目的的基础上带有感情色彩的读, 其中还包括读出句读, 读出异读字, 读出有一定感情色彩的虚词, 读出不同句式及逻辑重音等。因为对高中学生来说, 学会诵读是理解文章的前提。一旦解决了诵读问题, 文句的翻译就可以随之解决了。

解决诵读问题, 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 教师范读。

这是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关键一步。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做好笔记, 然后纠正自己的不足。这样反复几遍, 就能初步理解课文。

2. 学生诵读。

目的是让学生正确把握重音及停顿规律。在此套用《论语》中的一句话:“名不正则言不顺, 言不顺则事不成。”掌握句读规律, 首先可以掌握虚词运用规律, 比较出它们与现代汉语不同的造句作用。如“也”一般用于句末, 表判断。现代汉语则用于句中或句首, 但在文言文中有时还可以用于句中, 用以舒缓语气。例如:“生乎吾前,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吾从而师之……”“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不患寡而患不均, 不患贫而患不安。”“吾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这里的“也”都起到舒缓语气的作用, 不能重读。其次, 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的又一区别是古今异义, 两个单音节词在现代汉语中则成了一个双音节词, 因而诵读时应将其断开。如“地方千里”中的“地方”, “可以一战”中的“可以”, “夫人之相与, 俯仰一世”中的“夫人”等。最后, 还应注意异读现象。主要有破音异读、古音异读、通假异读等。

至于有感情地诵读, 则是文言文教学过程中较高的要求。有感情地诵读指能在充分理解写作目的及区分文体的情况下进行朗读。新课标要求“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但现实是一些老师诵读时突破了感情饱满的底线, 进入了感情夸张的区域。感情的表达应当是自然而然的。德国美学家莱辛在《拉奥孔》这本书中分析了一尊著名的雕塑。她认为, 真正的艺术会把感情控制在到达顶点前的一步。如诵读《六国论》, 若理解了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本文的议论特点, 诵读时就宜语调激昂、语速流畅。当然, 诵读时若能将文章与作者联系起来, 那么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对句子的翻译, 也就迎刃而解了。

三、先总后分, 点面结合, 力争透彻翻译

学习文言文的目的在于理解, 通过诵读, 使学生对文意有了大致理解, 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翻译, 最终达到解决具体问题的目的。具体做法分三步:

第一步是翻译。要求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直接用白话文诵读, 实际是进行口头翻译。这项工作使学生的思维处在积极状态中, 同时暴露出翻译过程中的问题。

第二步是找信息。可由教师引导, 如《游褒禅山记》一文, 先提出以下问题: (1) 褒禅山是如何得名的; (2) 褒禅山的景点是怎样的布局; (3) 作者是怎样游山的; (4) 作者的收获是什么; (5) 这些收获对你的学习有什么启发。

第三步综合运用掌握的文言知识, 积累并解决有关实词、虚词及句法等方面的问题。

四、合作探究, 共同提高

在文言文学习过程中, 可以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建立小组合作探究方式, 对于文言文学习, 先课前预习, 通过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若有疑难小组内部讨论解决, 最后把未解问题上交, 课堂上师生共同讨论解决, 这样, 每一位同学都成为学习的主人, 始终处于活动状态, 从而避免被动状态, 对于方式的转变, 学生感觉比较新鲜, 积极性也比较高, 同时小组内部的交流也使小组中那些成绩较为优秀的学生在小组讨论问题的时候, 对组内同学进行答疑, 无形之中既解答了那些“差生”的问题, 又提高了自身的成绩, 同时还密切了同学之间的关系, 真可谓“一箭三雕”。

总之, 文言文教学与现代文教学一样, 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诵读带动翻译, 以达到综合理解与重点训练相结合的目的, 避免过去那种劳而无功的现象, 从而使文言文教学和学习走出困境。

摘要:文言文教学历来被教师看做一个难题, 且学生学习也感到吃力。因此, 不少教师在讲解文言文的时候, 过多地注重翻译, 其形式是教师逐字逐句地讲, 学生一字一句地记。一节课下来, 师生都疲惫不堪。文言文教学中注重翻译本无可非议, 但关键问题是没有把学习文言文当做学习语言, 而只是把它当成一种抽象知识或工具掌握。新课程标准对高中阶段文言文的学习要求不只是翻译, 还有阅读鉴赏能力。文言文教学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注重语感培养, 提升文言水准;反复诵读, 带动系统翻译;先总后分, 点面结合, 力争透彻翻译。

关键词:语感,诵读,翻译,文言文教学,中学生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

走出文言文翻译的几个误区 篇9

【关键词】文言文 翻译 高考答题 误区

高考文言文翻译题的考点较为固定,所占分值较高,是一个重要的得分点,但是很多同学在做文言文翻译时却很难得分。为此,本文结合2011年高考试题,总结出一些考生在解答文言文翻译题时,常常涉及的误区,并逐一指出走出误区的对策,希望能给考生们答好2012年文言文翻译题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误区一:混淆古今异义

例1.(2011年湖北卷)孝文皇帝去坟,以俭安神,可以为则。

误译:孝文皇帝放弃了筑坟的礼节而简单地埋葬,用节俭安定神明,可以作为准则。

正译:孝文皇帝放弃了筑坟的礼节而简单地埋葬,用节俭安定神明,可以把这作为准则。

分析与对策:句中的“可以”为两个词,“可”是能愿动词“可以”的意思,“以”是介词“把”;现代汉语中“可以”是一个能愿动词。如果把文言文中的“可以”直接理解为现代汉语的“可以”,译文就不完整了。考生以今义释古义,原因是不明古义,不知古今词义不同。

要解决这个问题,考生应注意以下两点:

1.积累古今异义词。一是借助教材注释识记古义,如《曹刿论战》中“忠之属也,可以一战”;二是是借助复习资料上的《古今异义词简表》识记古义。

2.翻译一个词首先想到的应该是这个词的古义,除此之外还要检验这个古义放在句中是否妥帖,句意与上下文是否相符等。

误区二:词类活用分析错误

例2.(2011年福建卷)吾为子新其亭,而更题曰“一柱”,可乎?

误译:我给你一座新的亭子,并改变它的名字为“一柱”,可以吗?

正译:我为你新修那座亭子,并重新命名为“一柱”,可以吗?

分析与对策:句中的“新”,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应译为“新修”;“题”,名词活用为动词,应译为“命名”。一般情况下,形容词不能带宾语,如果带了宾语,这个形容词就活用为动词了。

要解决这个问题,考生应注意以下两点:

1.借助复习资料熟悉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活用类别,并能通过对活用特征的识记、比较,结合语境进行正确翻译。如,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在句中这个形容词就具有了动词的性质;形容词意动用法,表示主语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可译为“以……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表示主语使宾语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2.翻译语句的前提是读懂文章大意,而我们检验自己翻译正误的方法,就是将译文放到文段中去检验,使自己的翻译符合语境,合情合理。

误区三:误译文言虚词

例3.(2011年安徽卷)有运饷官以弃运走,道死,其孙以贿乞入死事之列,先生斥而退之。

误译:有个押运粮饷的官员因为放弃押运逃跑,在路上死了,这个官员的孙子因为行贿请求把祖父列在因公事而死的人物中,先生训斥并且赶走了他。

正译:有个押运粮饷的官员因为放弃押运逃跑,在路上死了,这个官员的孙子通过行贿请求把祖父列在因公事而死的人物中,先生训斥并且赶走了他。

分析与对策:“其孙以贿乞入死事之列”中的“以”字,应译为“通过……手段”,考生误以为这个“以”与“有运饷官以弃运走”中的“以”用法一样,都是“因为”,造成句子不通。

要解决这个问题,考生应注意以下两点:

1.复习中要注意积累“其、之、以、而、乃、乎”等《考试大纲》规定的十八个常用虚词的多种用法,根据句意,准确翻译。

2.翻译完一个句子之后,要检查一下自己翻译的句子是否通顺,关联词是否得当。

误区四:漏译省略成分

例4.(2011年四川卷)一日,携褚币谐富家易谷种,值大雪,立门下,人弗之顾。

误译:一天,带上纸币到富人家买谷种,正遇大雪,站在门口,人们不理睬他。

正译:一天,(吕徽之)带上纸币到富人家买谷种,正遇大雪,站在门口,(那家)人不理睬他。

分析与对策:句中漏译了省略主语“吕徽之”。原文中虽然省略了主语,但为使文意通顺、明了,翻译时要将省略的成分补上。这也是考试中的一点要求。另外,有些通过直译无法使文意贯通的地方,如“人弗之顾”,也应适当加上使文句连贯的词语,不应简单地翻译成“人们”。

考生漏译省略成分,除了粗心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通读整个句子或与译句有关联的前后句,没有形成整体语境意识,只是“就词译词”,不能很好地把原文的意思传达出来。这种毛病轻则影响到考生对个别词的判断和翻译,重则影响到考生对整个句子的理解。

要解决这个问题,考生应注意以下两点:

1.考生应注意树立较强的语境意识,阅读时真正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在翻译一个句子时,不能偷懒,只满足于读单一的那个要求翻译的句子,还应适当“瞻前顾后”地照顾语境。

2.翻译出一个句子之后,不要急着做下一题,而要回顾一下自己翻译的句子是否通顺,看看有没有缺漏的成分,如主语、宾语等。

误区五:语序处理不当

例5.(2011年山东卷)勿惧以罪,勿止以力。

误译:不要害怕百姓犯罪,不要阻止百姓出力。

正译:不要用刑罚让百姓害怕,不要用强力阻止百姓。

分析与对策:句中没有恰当处理介宾短语后置的语序。原文是介宾短语后置句,为使文意通顺、明了,翻译时要将后置的介宾短语移到谓语动词前面,这也是考试中的一点要求。即将“以罪”“以力”这两个介宾短语分别移到“惧”“止”的前面。另外,“惧”“止”后都省略了代词“之”,也应适当补出,使文句连贯完整。

要解决这个问题,考生应注意以下两点:

1.考生应熟练掌握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的特殊句式,特别是介宾短语后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谓语前置等倒装句,翻译时应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2.翻译出一个句子之后,要联系上下文看自己翻译的句子是否合理,看看有没有与文意冲突的地方。

误区六:语言不合规范

例6.(2011年重庆卷)斥止验问得实,立缚送大帅斩以徇,由是兵卫肃然莫敢犯。

误译:(江皋)呵斥他们停下来,审问得到实情,立刻缚送大帅那里砍了头,从此驻军肃然,没有谁敢危害百姓了。

正译:(江皋)呵斥他们停下来,审问得到实情,立刻捆绑起来送到大帅那里斩首示众,从此驻军纪律严明,没有谁敢危害百姓了。

分析与对策:这段译文的不规范表现在两个方面:①文白夹杂,“缚”“肃然”等文言词语没有译出。根据语境,“缚”可译为“捆绑”;“肃然”可译为“纪律严明”。②风格不一致,整体上看是严肃的书面语,而“砍了头”显然是口语化的。

要解决这个问题,考生应注意以下两点:

1.严格遵守“对译”的方法,将单音节词语双音化,有效避免漏译文言词,也就从根本上避免了文白夹杂。“对译”过程中,不采用方言、俚语、口语化的词语。

2.检查有无夹杂在译文中的文言实词、虚词,以及方言、俚语、口语词等。

文言翻译需强化的几点意识 篇10

一、强化语境回归的意识

文言翻译的语句是文言特殊现象较多、比较重要的句子,必须把要翻译的句子放回原文,在语境中推知句子的意思。这里所说的语境一是句子所在的整个语段大语境,要关注传记类语段围绕主要人物所阐释的主要内容;二是看要翻译的句子文中所在位置的前后句,一般前句交代了背景条件,后句交代了结果影响,根据前后两句语境提示向中间推知所要翻译的句子。另外,要翻译的句子如果是多个分句,在对前后的分句翻译时,可以互相借助,切勿硬是要从前向后翻译。

二、看清得分点的意识

文言翻译从放在二卷中考查以来,一般是两句话,10分。得分点的设置主要是:考纲中规定的重要实词(120个)、常用虚词(18个),文言特殊句式(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宾语前置、判断句、被动句和省略句)。从这些角度去考虑,才能准确地把握此句重点要考查的内容。文言翻译要遵循的是“信、达、雅”的原则,实际高考中考生能做到“信、达”就可以了,所以有时“达”也是设置的得分点。

三、注意推断实词时利用技巧的意识

实词考查是文言翻译的重点,在注重情理的前提下,要利用技巧对实词做出推断。

(1)字形推断技巧。鉴于形声字的形旁具有有表意特征,对于汉字中那些占80%以上的形声字来说,只要通过对字形结构表意特征加以分析,就能够轻轻松松地推断出字的含义。

(2)句式推断技巧。古人写出的文章往往墨守对称结构,喜欢采用整齐的句子。只要抓着这一特点就不愁推断不出字的含义。例如,1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2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分析句子的结构,根据12句子“用”与“择”就能够推断出“以”与“简”的含义为“任用”“选择(或选拔)”。

(3)联想成语推断技巧。现代汉语中的成语一般出自古诗词,因此,借助成语就能够推断出文言实词的含义。例如,1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句中的“速”字,可按照成语“不速之客”解释为“招致”的意思。2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句中的“喻”可按照成语“不言而喻”推断为“明白”之意。

上一篇:邯郸宏达实习报告下一篇:8aunit2基础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