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工程竣工验收管理

2024-10-17

铁路工程竣工验收管理(共8篇)

铁路工程竣工验收管理 篇1

客运专线铁路工程竣工验收动态检测标准及应用

轨道状态动态检测 根据国内外研究成果和我国轨道检测技术水平,项目研究人员经过研究分析提出轨道状态动态检测项目和检测标准。轨道状态动态检测包括轨道几何检测和车辆动力响应检测两部分。其中,轨道几何检测项目包括高低、轨向、轨距、轨距变化率、超高、水平、三角坑(扭曲)、曲率、曲率变化率、钢轨断面磨耗、钢轨表面擦伤、钢轨顶面短波不平顺等;车辆动力响应检测项目包括车体纵向、横向和垂向加速度,转向架构架和轴箱的横向和垂向加速度,车体横向加速度变化率,轮轨垂向和横向作用力,脱轨系数、减载率和轮轴横向力等。轨道状态动态检测标准包括轨道状态幅值评价允许偏差管理值、动力学运行安全性(稳定性)指标评判标准和动力学运行平稳性指标评判标准。项目研究人员还根据客运专线特点提出长波高低、长波轨向和短波钢轨顶面不平顺验收项目及其允许偏差管理值。

在此基础上,项目研究人员提出了客运专线铁路工程竣工动态验收动态检测数据处理方法和区段合格评价方法,提出了按公里进行验收的概念和实施方法,并得到验证。这种方法能真实反映线路质量,对客运专线建设和质量控制具有指导意义。

接触网动态检测 接触网参数和弓网受流性能是影响客运专线运行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以前我国铁路没有接触网系统的部颁评价标准,在实际应用中,只是参照国外铁路的标准。在制定 《客运专线铁路工程竣工验收动态检测指导意见》的过程中,项目研究人员首次提出了接触网动态检测的评价方法和各参数指标,首次建立了我国接触网参数和弓网受流参数的评价体系。其中,接触网几何参数包括接触线拉出值、接触线高度、接触线相互位置等;接触网平顺限参数包括硬点和一跨内接触线动态高差;弓网受流参数包括弓网接触力、离线火花和接触线动态抬升量等。这其中,项目研究人员还首次提出了接触线平顺性(包括硬点和高差)的评价和控制方法,首次提出了各个速度等级的弓网受流性能评价标准。

接触线平顺性是高速接触网的重要技术指标,确保接触线的平顺性对于提高高速接触网的施工和维修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自制定接触线平顺性评价标准后,大大提高了提速线路和客运专线的接触网悬挂质量,提高了我国高速接触网的技术水平。通过制定弓网受流性能评价标准,对评价高速动车组受电弓的性能、接触网性能以及弓网关系有了可操作的评价依据,提高了我国铁路在相关试验领域的技术水平。

通过近几年来在各条客运专线开展联调联试和动态检测的实践证明,《客运专线铁路工程竣工验收动态检测指导意见》对指导接触网检测和判断弓网受流性能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通信系统动态检测 针对铁路通信系统在客运专线的应用环境和业务特点,项目研究人员经过研究分析提出了通信系统动态检测项目和检测标准。通信系统动态检测项目包括:无线场强检测、干扰检测和系统服务质量(QoS)检测三部分。其中,系统服务质量检测项目包括:GSM-R语音业务与非列控数据业务QoS、列控数据业务QoS、GPRS网络分组域QoS。通信系统动态检测标准包括场强覆盖指标评判标准、干扰指标评判标准、系统服务质量评判标准。

在此基础上,项目研究人员提出了通信系统动态检测数据处理方法和评价方法,并针对铁路GSM-R无线通信系统提出了采用空中接口层三信令技术进行系统服务质量评判的方法。

信号系统动态检测 列控技术是开展客运专线建设的关键技术之一。通过对我国CTCS列控系统功能需求规范、技术体系进行深入研究,项目研究人员首次提出了信号系统动态检测的项目和评价标准。在信号系统动态检测中,除了传统的轨道电路检测外,项目研究人员还增加了应答器检测和车载设备检测两个项目,其中车载设备检测包括车载ATP信息接收、运行模式、速度限制、级间转换等,应答器检测包括应答器位置、报文、接收电平、链接关系等。此外,项目研究人员还确定了开展轨道电路、应答器、车载ATP动态检测的检测方法、检测标准和数据处理要求等。

目前,在客运专线铁路工程竣工验收之初,检测人员都会应用电务检查车或综合检测车对信号系统基础设施进行动态检测,这已经成为开展客运专线信号系统联调联试和动态试验前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噪声振动动态检测 噪声和振动控制工程是为保护铁路两侧环境而开展的专项工程。在借鉴国内外有关标准、规范,总结有关科研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为了检验这些工程的实际效果,项目研究人员首次提出噪声和振动工程动态检测项目和检测方法。

在确定噪声振动动态检测项目过程中,项目研究人员首次明确了相应的检测参数。在确定噪声振动动态检测方法过程中,项目研究人员首次提出一些切实可行又行之有效的测量方法,如每组测量数据应为同次列车通过各测点时的测量结果等。另外,项目研究人员还确定了相关动态检测内容、测量参数和测量方法,为准确评价噪声和振动控制工程质量提供了技术保障。

路基及过渡段动态检测 项目研究人员首次提出了客运专线路基及过渡段工程竣工验收动态检测与验收标准。其中,通过选择典型试验工点进行基床动力特性检测,可分析在列车运行条件下路基的荷载特点和传递规律;通过分析路基土的强度特性和特殊填料填筑路基及过渡段的动力特性,可以评价线路运行的平稳性;通过开展路基及过渡段动态检测还可综合评价客运专线路基设计的合理性,评价路基对列车运行的适应性。

通过对路基及过渡段开展动态检测,结合路基探地雷达检测,可了解全线路基的沉降变形特征及分布状况,分析其均匀性对行车的影响,为轨道结构的调整和养护维修提供基础资料。

隧道洞口微气压波检测 项目研究人员首次提出了隧道洞口微气压波峰值的动态检测验收标准。当高速列车进入隧道后,将在隧道洞口、洞内产生一系列空气动力学效应。这些空气动力学效应将对行车安全、旅客的乘车舒适度、隧道洞口环境等带来不利的影响。不利影响之一就是洞口的气动噪声,即微气压波问题。微气压波将导致隧道洞口建筑物受到破坏,并影响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带来环境问题。在国外发达国家,相关部门对高速铁路隧道洞口微气压波值的大小都进行了限制。当微气压波值超过了限值时,通常采取在隧道洞口设置缓冲结构等工程措施,以降低微气压波峰值,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该项目研究人员从我国国情出发,根据现行铁路相关规范,制定了我国客运专线隧道洞口微气压波的动态检测验收标准。隧道洞口微气压波动态检测标准是根据隧道洞口有无建筑物以及建筑物与隧道洞口的距离不同而分别制定的。此项标准为线路建设单位是否要在隧道洞口设置缓冲结构物工程提供了依据。

桥梁检测 该项目首次提出了客运专线桥梁工程竣工验收动态检测的评价标准、检测桥梁的选取原则、检测内容、评判标准、测点布置、测试方法。通过检测桥梁自振特性和列车以各种速度通过典型桥梁时的动力响应情况,包括竖横向自振频率、阻尼比、动应变、动挠度、动力系数等,能够判断桥梁是否具有足够的竖向和横向刚度,分析、评价列车通过桥梁时的安全性。

铁路工程竣工验收管理 篇2

1 具体措施

1.1 严抓作业前各项准备工作的量化管理。对缺陷处理施工作业方案深入研究, 对现场作业的准备工作采用适合北方站的量化管理, 严格要求施工方提供施工中准备工作的具体细节, 包括需要更换设备到站的存放, 施工中使用的车辆, 施工人员的资质及安全培训, 施工中的监理到位情况, 质监报告的跟踪等, 如500 千伏滤波场支路更换干式电流互感器、直流阀厅俄侧阀塔更换阻尼电容器元件两件现场遗留的严重缺陷, 站内定期与建设方开会安排探讨缺陷的处理计划, 并按PDCA循环完成量化管理过程, 如处理更换阀塔阻尼电容缺陷时要求施工单位出具详细地更换安装方案, 具体工作内容及详细计划时间, 安装所需设备及工具, 安全注意事项, 准备工作, 阻尼电容的安装步骤, 施工质量技术要求, 安装后的检查, 安装后试验等, 以详细的施工方案完善量化管理过程, 同时加强缺陷处理现场的监督量化管理, 要求施工方执行工作日报, 及时提交站内进行管理, 同时运行人员现场监护到位, 在缺陷处理过程中检修就逐步验收, 发现问题及时提出, 缩短缺陷处理的时间, 为三级验收的圆满完成奠定基础。

1.2 人员的量化培训, 特别是图纸关键数据的量化培训。在竣工验收的过程中, 把人员的量化培训提到重要位置, 要求施工方及监理方等建设单位出具施工图纸, 要求施工方以图纸等关键数据对站内的验收人员进行培训, 培训中严格按照公司培训要求, 达到工作人员对这些关键数据心中有数, 同时要求施工监理方提供在施工过程中, 对设备基础及一次设备安装的具体跟踪报告, 通过这些报告量化人员的培训, 使验收工作做到有据可查, 如500 千伏主三次35 千伏侧加装一组6 万兆乏低抗。在施工过程中, 站内与黑龙江省监理公司配合, 以监理部门出具的设备基础施工质监报告以及设计部门提供的一次、二次施工图纸为量化管理依据进行验收, 尤其是一次设备施工, 电缆的敷设等以图纸数据, 进行图纸数据的量化管理, 对相关图纸资料整理归档, 同时在现场对接地网的焊接工艺水平等施工工艺水平严格检查管理。

1.3 作业中, 工程量的合理量化确定, 作业人员的量化组织。在缺陷处理跟踪作业中以及验收过程中, 先期确定所要进行的工程量, 合理安排停电计划, 对参加作业人员的组成与建设方联系, 召开先期的协调会, 会上对作业的工程量, 作业人员的组织进行详细安排, 并形成会议纪要存档。

1.4 施工过程监督, 竣工验收的量化考核。在处理缺陷施工过程中, 与监理单位共同完成监督, 在竣工验收中引入量化考核, 对具体施工人员参与施工的具体设备, 要以验收卡为主要手段, 对出现缺陷的设备实现追溯制, 并对验收的缺陷采取量化跟踪制度, 如:500 千伏中侧、俄侧滤波场处理管母抽头缺陷。由于北方气候及施工原因造成了设备基础冻胀上拔, 在黑河换流站直流试运行168 小时后, 中侧、俄侧滤波场滤波支路不同程度出现了管母硬连接伸缩量不够导致的管母抽头现象, 站内采用缺陷处理的量化跟踪和工程量量化, 要求施工单位及监理方建设部门对滤波场所有支路硬管母连接另一侧的接地刀闸支持瓷瓶杆柱进行测量, 提供准确的测量数据, 在测量数据基础上, 分析哪些支路杆柱基础因冻胀造成移位或倾斜, 并重点量化倾斜严重的支路, 在确定倾斜严重的支路后, 与建设部门、施工单位商讨缺陷的处理办法, 初步形成《黑河跨路铝管问题 ( 讨论稿) 》, 最终责成设计部门出最终量化报告《B266S-D1-CZ-185_ 关于交流滤波器组跨路管母线伸缩量用满的处理意见》, 做出更换所有支路硬连接伸缩线夹金具的处理, 在处理缺陷及验收过程中, 执行缺陷监督量化管理办法, 用PDCA循环的量化管理, 从计划制定开始, 到最终处理验收过程, 监督量化。从所更换的管母连接设备到站, 到对滤波支路转检修更换, 站内按管理量化, 一直有专人联络监督处理过程, 尤其是对已更换好的设备, 站内采用在伸缩线夹上实际位置划红线设置距离标记, 以及对管母连接位置划红线设置标记的量化办法, 进行监测, 以便于投运后对缺陷的跟踪量化管理, 及时发现管母硬连接的伸缩变化, 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1.5 PDCAF循环的量化总结。按全过程质量管理循环进行管理, 将计划、执行、检查、行动落到实处, 并将每一次隐患缺陷的处理和验收过程按PDCAF循环进行量化, 形成总结材料存档, 创新增加竣工验收结果跟踪量化管理。

1.6 档案资料的量化收集分档管理。档案管理是设备施工竣工后各项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站内在档案资料的收集及分档管理中专人管理, 在与施工方与监理方的交接过程中, 量化收集, 建立详细目录, 按目录对所交接资料进行分档管理, 同时对缺陷处理及隐患处理内容形成档案, 以便于在今后的过程中进一步实施量化管理。

2 创新性与先进性

该量化管理达到国内同类站的先进水平, 完善了直流站在北方适应管理, 有效地提高了直流站的管理效益, 达到了创新的目的。

先进性表现:

2.1 作业前, 各项准备工作的量化管理, 创新了设备竣工验收前的适合北方直流换流站验收准备工作的量化管理。

2.2 人员的量化培训:特别是图纸关键数据的量化培训。

2.3 作业中, 工程量的合理量化确定, 作业人员的量化组织。

2.4 施工过程监督, 竣工验收的量化考核, 创新了适合北方直流站的验收量化管理。

2.5 PDCAF循环的量化总结管理, 在原有的戴明博士发明的PDCA循环管理基础上创新了验收结果跟踪管理, 即FOLLOW, 量化跟踪。

2.6 档案资料的量化收集分档管理。

3 实际效益

铁路工程竣工验收管理 篇3

关键词:铁路建设项目环保设施施工验收探讨

0引言

铁路建设工程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的监测工作是铁路建设工程主管部门执行我国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规定对建设项目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各项制度的全面检查,也是铁路企业自身管理和治理项目经济合同总数的依据。加大铁路建设工程项目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监测工作的力度,加强验收监测的技术支持作用,对切实预防环境污染和保护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国务院和国家环保总局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的管理规定:如国务院令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原国家环保总局令第14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及环监[1995]335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办法》等都有明文规定。但是由于这些管理规定的内容比较原则,加之法规标准体系不健全,以及铁路建设工程项目企业或工艺的差异性、复杂性和技术人员的经验所限等因素,在实际竣工验收监测工作中,具体到监测细节时常遇到些难于把握的问题。现将有关铁路建设项目工程验收工作中一些主要问题进行探讨,以寻求更佳的解决办法。

铁路建设工程项目是工作中竣工验收监测的具体内容和时间,按照铁路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有关规定,对竣工验收监测工作中具体污染因子的选取,原则上主要是根据环评报告、初步设计、现行标准和实际情况需要等内容来确定的。但在实际运用中有时由于对规定的浅显理解,执行过程中显得比较僵化。有关问题如下:①在环评时因为铁路建设部门行业评价标准中没有对应的指标而未进行预测评价,竣工验收时因为环评未作评价,为了降低监测成本和减轻企业负担等又未进行验收监测,从而在“标准、环评、验收”之间互相推卸。②部分铁路建设工程项目的验收监测尽管对环评报告、初步设计中没有涉及的某些评价指标进行了监测,但一般都是作为参照标准来考虑,约束力度不够。③按照铁路建设工程项目竣工验收的有关规定,对生产周期不明显,污染排放不稳定的工程项目应适当增加采样频次,积累日常监测数据。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理解与把握很难一致,对采样频次的增加和采样时间间隔的确定容易出现机械的或随机的倾向。

因此,从实际保护环境和节约成本的角度出发,不能浅显的理解有关规定,应综合权衡污染因子选取的各种因素。

1铁路建设工程项目竣工验收中控制标准的重要作用

国家环保总局颁发[2000]38号《关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采用环评时的评价标准作为竣工验收监测的执行标准:采用国家和地方现行标准等作为竣工验收监测的参照标准。原则上这是比较合理的,但实际情况往往存在“合理与合法”难以协调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1.1我国现有的大气、水污染物等排放标准体系中,综合性排放标准与铁路部门行业标准部分交叉执行。

1.2有些标准本身也有不完善之处,同一标准中的控制指标间不匹配,某些指标在老标准中过严而在新标准中放宽。因此按老标准执行会出现部分指标超标现象,而实际环保设施运行效果很好,从而又显得合法不合理。

鉴于上述情况,首先应加强铁路建设项目“三同时”的时效性监督管理。实际上标准使用中的某些不协调也主要与时效性有关,时间越是久远的铁路建设项目,标准使用中的不协调性越是突出。建议对迟迟不验收的铁路建设项目执行相应的新标准,这是因为在一般情况下,新标准要比老标准更严格和完善。

2环保设施竣工验收要注重日常监测与验收效果的可比性

在铁路建设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初步设计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环评报告的批复中都明确了某些处理设施需达到的效率要求,但在实际验收工作中,达到效率的“假象性”是个很突出的问题。显而易见,在24h内达到99%的效率与在48h内达到99%的效率,其实际效果是不同的。因此,应充分重视日常监测工作处理效率与验收效果的可比性。也就是说日常监测工作时的处理效果虽然与环评报告、初步设计时的处理效率相同甚至更好,但实际效率可能差异很大,这就要求注重效率比较的前提是否发生了变化。从表面上看虽然处理效率η实际(%)=(Q处理前-Q处理后)/Q处理前=(CV-CV)/CV;但其背后隐含着处理设施的条件。如进、出水量、污染物浓度、处理时间等问题的变化。因此,验收监测工作时,只有这些条件与环评报告、初步设计中的条件相同,这样的处理效率才与验收工作中的效果具有可比性。

3在竣工验收工作中污染物总量的控制应落实到位

铁路建设工程项目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监测工作是控制新污染源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加强污染物总量控制的重要手段。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存在一下问题:

3.1有些铁路建设工程项目未将总量控制区域指标分配到各铁路企业及各站段,这样污染物总量控制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而又有些铁路建设工程项目是在验收后再进行核发总量指标。

3.2由于铁路各企业及站段存在技术设备差等原因,仍采用计算的方式得到污染物排放总量,而不是实测的污染物排放总量。

3.3环发[2000]38号文件规定,在生产负荷稳定达到设计能力的75%以上的条件下,才可进行现场监测。而实际情况是在当此负荷状态下,污染物排放已十分接近排放标准或总量控制标准,只要稍微加大生产负荷,便会出现超标排放现象。然而现行有关标准和规定对此尚未作出明确的规定。

鉴于以上情况,切实从环保的角度出发,污染物总量控制应坚定不移的贯彻下去。应从以下方面着手:①本差“铁路行业各企业及站段排污服从当地区域总量控制需要”的原则,对铁路各企业和站段颁发总量控制污染物排放指标十分必要。参照环评报告、初步设计来分解总量指标是可行的,就不必非等到项目竣工验收后在进行颁发指标,切不可“总量指标服从铁路各企业及站段排污的需要”。②总量控制监测的关键技术在《污染物总量控制监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报告》中已得到初步解决。关于总量监测的技术路线应从铁路各企业及站段污染物排放程度来监控,一般采用连续自动监测系统或连续采样一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个别铁路小企业及站段主要采用统计加计算的方式来核定控制监测总量。⑧进一步完善有关标准和管理规定。在环保设施处理污染效果得不到明显提高的情况下,应该算出污染物排放额定总量下的运行负荷,并将此负荷作为污染控制的一项重要指标来督促铁路各企业及站段加强管理,满足区域性污染物排放指标的要求。

4结语

高速铁路竣工验收办法 篇4

第一章

第一条 为加强高速铁路建设管理,规范高速铁路竣工验收工作,全面考核建设成果,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竣工验收是指高速铁路按设计要求建成后,由验收机构对其进行检查评价的过程。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新建高速铁路建设项目。其他专门用于旅客运输的铁路建设项目按照执行。

第四条 高速铁路竣工验收分为静态验收、动态验收、初步验收、安全评估、正式验收等五个阶段。

初步验收合格后进行安全评估,安全评估通过后可开通初期运营;正式验收合格后投入正式运营。

第二章 竣工验收阶段、依据和内容

第五条 竣工验收阶段

1.静态验收。是对建设项目的工程按设计完成且质量合格、设备安装调试完毕且质量合格进行检查确认的过程。2.动态验收。是在静态验收合格后,通过联调联试、动态检测对列车运行状态下工程质量全面检查和确认,并通过运行试验对整体系统在正常和非正常运行条件下的行车组织、客运服务以及应急救援等进行检验的过程。

3.初步验收。是在动态验收合格后,对工程建设情况,以及静态验收、动态验收情况进行确认的过程。

4.安全评估。是经初步验收合格后,且初步验收发现的影响运营安全的问题得到解决后,对安全管理、设备设施、规章制度、人员素质等是否具备开通安全运营条件进行检查评价的过程。

5.正式验收。是在开通初期运营一年以上由国家主管部门或委托铁道部组织对建设项目整体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的过程。

第六条 竣工验收依据

1.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2.经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3.经批准的初步设计(含变更设计)文件; 4.审核合格的施工图;

5.设备技术说明书;

6.国家和铁道部颁布的设计规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第七条 竣工验收主要内容

1.检查工程是否按批准的设计文件建成,配套、辅助工程是否与主体工程同步建成;

2.检查工程质量是否符合国家和铁道部颁布的相关设计规范及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3.检查工程设备配套及设备安装、调试情况,国外引进设备合同完成情况;

4.检查概算执行情况及财务竣工决算编制情况;

5.检查联调联试、动态检测、运行试验情况; 6.检查环保、水保、劳动、安全、卫生、消防、防灾安全监控系统、安全防护、应急疏散通道、办公生产生活房屋等设施是否按批准的设计文件建成、合格,精测网复测是否完成、复测成果和相关资料是否移交设备管理单位,工机具、常备材料是否按设计配备到位,地质灾害整治及建筑抗震设防是否符合规定;

7.检查工程竣工文件编制完成情况,竣工文件是否齐全、准确;

8.检查建设用地权属来源是否合法,面积是否准确,界址是否清楚,手续是否齐备。

第八条 建设项目基本符合竣工验收标准,且达到开通运营条件、确保运营安全的情况下,零星土建工程和少数非行车设备尚未按设计规定的内容全部建成,可进行静态、动态和初步验收,零星土建工程和少数非行车设备必须在正式验收前完成施工和安装。

第三章 验收组织

第九条 竣工验收采用先期验收、专家检查、政府验收的组织方式。先期验收包括铁路局和建设单位组织的静态验收和动态验收;专家检查包括对静态验收、动态验收结果进行评审,为初步验收、正式验收提供专家意见;政府验收包括初步验收和正式验收。

第十条 静态验收由铁路局组织,建设单位配合,在施工单位自检合格、监理单位确认的基础上进行。

铁路局牵头成立由铁路局负责人为组长,建设单位负责人为副组长,铁路局和建设单位处室(部门)负责人、监理、勘察设计、施工单位负责人参加的静态验收领导小组,负责静态验收工作。

静态验收领导小组下设工务、通信、信号、信息、电力、牵引供电、房建、客服设施、土地、环水保等专业验收组;专业验收组由铁路局处室负责人任组长,建设单位部门负责人为副组长,铁路局处室人员,以及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现场或专业负责人参加。

第十一条 动态验收由铁路局组织、建设单位配合,在静态验收合格后进行。

铁路局牵头成立由铁路局负责人为组长,建设单位、检测单位负责人为副组长,铁路局和建设单位处室(部门)负责人、检测单位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动态验收领导小组,负责动态验收工作。

第十二条 初步验收由铁道部初步验收委员会组织,在动态验收合格后进行。初步验收委员会由铁道部领导、有关业务部门负责人、质量监督机构负责人、验收专家组及专业验收组正副组长,建设单位、运营单位负责人以及其他专家组成。

第十三条 安全评估在初步验收合格后进行,安全评估按铁道部有关规定组织。

第十四条 正式验收由正式验收委员会组织,在初期运营一年后进行;正式验收委员会由国家主管部门或铁道部按相关规定成立。

第十五条 建设项目跨越两个及以上铁路局的,各铁路局负责管内部分的静、动态验收工作,以及初步验收、正式验收的配合工作;铁道部工程管理中心指定一个牵头铁路局,牵头铁路局做好牵头工作。

铁道部可以委托铁路局对建设项目的单位工程先行组织初步验收,初步验收报告报铁道部备案。

第十六条 铁道部成立由铁道部总工程师为组长的高速铁路验收专家组;验收专家组下设工务工程、供电工程、电务工程、信息工程、房建工程、客服设施、环水保专业专家组。验收专家组对静态、动态验收情况及验收报告进行审查,对是否进行下一步工作提出意见。

工务工程专业专家组由运输局为组长单位、工管中心为副组长单位,供电工程专业专家组由运输局为组长单位、工管中心为副组长单位,电务工程专业专家组由运输局为组长单位、工管中心为副组长单位,信息工程专业专家组由信息办为组长单位、运输局和工管中心为副组长单位,房建工程专业专家组由工管中心为组长单位、运输局为副组长单位,客服设施专业专家组由运输局为组长单位、工管中心为副组长单位,环水保专业专家组由计划司为组长单位、工管中心为副组长单位,专业专家组组长单位和副组长单位共同组建专业专家组。

第十七条 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参加初步验收和正式验收。

第四章 静态验收

第十八条 静态验收条件

1.主体工程及其配套工程、辅助工程已按设计文件建成;

2.环境保护设施、水土保持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步建成;

3.劳动、安全、卫生及消防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步建成;

4.承包单位按有关规范、标准对工程质量和系统功能自检合格;

5.精测网复测已经完成,复测资料完备,复测成果已移交;

6.辅助工程(含公路立交桥)已经移交完毕;

7.监理单位对工程质量评定合格;

8.建设用地经依法批准;

9.竣工文件已按规定的编制内容和标准基本完成。

第十九条 静态验收程序

1.施工单位按照施工图和合同约定完成除第八条外的全部工程施工和设备安装、调试并经自检合格,经监理单位同意后,向建设单位申请验收,并报送〘工程验收申请表〙(见附件1)。

2.静态验收领导小组审查达到验收条件后,铁路局和建设单位向工管中心申请开展静态验收;申请报告内容包括项目完成情况、验收方案、验收组织(根据建设情况,可分段分专业安排验收),以及零星土建工程和少数非行车设备未完成施工情况等;工管中心审查后向建设单位下达开始静态验收通知,通知抄送建设司、运输局。

3.接到同意验收通知后,静态验收领导小组组织专业验收组按照有关规定进行验收。

4.专业验收组应在确定的时间内完成检查,对检查发现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整改期限、复检时间等,建设单位组织相关责任单位进行整改,专业验收组对整改问题进行复查,复查合格后填写专业工程验收记录。静态验收领导小组协调专业间接口验收。

5.静态验收领导小组完成验收工作后编制静态验收报告。静态验收报告报建设司,抄送计划司、安监司、运输局、信息办、工管中心。

〘静态验收报告〙应包括静态验收过程、验收人员组成、验收程序、存在问题及整改情况、遗留的零星土建工程和少数非行车设备、验收结论等内容,并附相关数据和试验报告。

第二十条 建设司将静态验收报告分送部专业专家组正副组长单位。专业专家组对静态验收情况及报告进行审查,审查意见送铁路局和建设单位,抄送建设司、工管中心。铁路局和建设单位按照审查意见进行整改。整改结束后,铁路局和建设单位编写整改报告,整改报告报建设司,抄送计划司、安监司、运输局、信息办、工管中心。

第五章

动态验收

第二十一条 动态验收条件

1.静态验收存在的问题整改完毕,静态验收合格;

2.联调联试、动态检测和运行试验大纲已经批准;

3.工机具、常备材料、交通工具已按设计文件配备到位。

第二十二条 动态验收程序

1.建设单位组织编写联调联试、动态检测和运行试验大纲,在静态验收完成30日前报铁路局;铁路局组织初审,初审后报工管中心;跨铁路局项目,工管中心要指定一个铁路局作为牵头单位,牵头铁路局会同其他铁路局对大纲联合初审后上报工管中心。

工管中心牵头、有关部门参加,对大纲进行集中审查,由铁道部总工程师签发铁工管函批复。

2.铁路局根据批准的大纲、既有线和高速铁路管理相关规定,组织编制动态验收期间的行车和施工作业管理细则。

跨铁路局的建设项目,由牵头铁路局组织编制。

3.铁路局确认具备动态验收条件后,动态验收领导小组按照批准的大纲和管理细则启动动态验收。

跨铁路局的建设项目,各铁路局分别负责管内部分的动态验收工作,牵头铁路局负责组织全线拉通调试和运行试验等工作。

工管中心牵头、运输局等相关部门参加,对动态验收工作进行协调指导。

4.动态验收领导小组就动态检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由建设单位组织整改;整改问题复查合格后,填写〘动态验收记录表〙(附件1),检测单位编制动态检测试验报告。

5.动态验收完成后,铁路局和建设单位编制动态验收报告;动态验收报告报建设司,抄送计划司、安监司、运输局、信息办、工管中心。

〘动态验收报告〙应包括动态验收组织及人员、存在问题及整改情况,验收结论等内容,并附相关数据和检测试验报告。

第二十三条 建设司将动态验收报告分送专业专家组正副组长单位,专业专家组对动态验收情况及报告进行审查,审查意见送铁路局和建设单位,抄送建设司、工管中心。

铁路局和建设单位按照审查意见进行整改,工管中心对整改工作进行监督;整改结束后,铁路局和建设单位编制整改报告,整改报告报建设司,抄送计划司、安监司、运输局、信息办、工管中心。

第六章 初步验收及安全评估

第二十四条 初步验收条件

1.静态验收、动态验收合格;

2.环境保护设施、水土保持设施经主管部门检查认可;

3.劳动、安全、卫生及消防设施经相关部门检查认可;

4.竣工文件按规定编制达到档案验收标准。第二十五条 初步验收程序

1.动态验收合格并达到初步验收条件后,建设单位会同铁路局向建设司报送初步验收申请报告(附初步验收申请表,附件1)。

2..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向建设司提交〘建设项目工程质量监督报告〙。

3.建设司组织部内相关部门进行研究,认为达到初步验收条件的,向铁道部提出初步验收建议及初步验收委员会组成建议。

4.初步验收委员会组织检查资料和现场确认,召开初步验收会议,提出〘初步验收报告〙(附件2),明确验收结论。

第二十六条 初步验收合格且初步验收发现的影响运营安全的问题得到解决后,按照铁道部有关规定进行安全评估,形成〘安全评估报告〙。

安全评估办法由铁道部安全监察部门另行组织制订。

第二十七条 安全评估通过后,按铁道部规定开通初期运营。

第七章

正式验收

第二十八条 正式验收条件

1.初步验收合格且初期运营一年后;

2.初期运营中发现的问题整改完毕,初期运营状态良好;

3.〘国有土地使用证〙已经全部领取;

4.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经相应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

5.建设资金已全部到位,按合同与建设各方完成费用结算;

6.竣工决算已经编制完成并上报主管部门审查;

7.档案验收工作已完成。

第二十九条 正式验收程序

1.具备正式验收条件后,建设单位会同铁路局向铁道部上报正式验收申请报告(附正式验收申请表,附件1)。

2.建设司组织部内相关部门进行研究,经确认符合正式验收条件的,向铁道部报告申请正式验收。

3.国家主管部门或铁道部组建高速铁路项目正式验收委员会。

4.高速铁路项目正式验收委员会检查资料和文件,组织现场检查,召开正式验收会议,对工程质量、初步验收结论以及初期运营情况进行整体评价,形成正式验收结论,出具〘正式验收证书〙(附件3)。

第八章 相关工作

第三十条 初期运营期间,建设项目设计、施工、设备安装单位和设备供应商在建设单位组织下,配合运营单位做好设备维修和应急处理工作,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共同保证初期运营工作顺利进行。所需人员、设备、时间根据需要确定,因责任方引起的各项修理、返工等费用和损失由责任方承担,正常维修和应急处理费用纳入运营成本。具体各方权利和责任在运营配合合同中明确。

第九章 附

第三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组织高速铁路验收的,责令改正,并按国家和铁道部规定追究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的责任。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由铁道部建设管理司负责解释。

铁路工程竣工验收管理 篇5

工程竣工验收 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报告

(项目法人全称)二○一四年十二月

审定:

校审:

编写:

目录

第一章

工程概况......................................................................................................................5

1.1工程位置..........................................................................................................................5 1.2工程布置..........................................................................................................................5 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5 1.4主要建设内容.................................................................................................................5 1 5前期工作的批复过程...................................................................................................6 第二章

主要项目施工过程及重大问题处理....................................................................6

2.l主要项目及重要临建设施的开工、完工日期.......................................................6 2.2重大问题处理.................................................................................................................6 2.3施工期防汛度汛............................................................................................................7 2.4主要设计变更.................................................................................................................7 2.5对工程建设有较大影响的事件.................................................................................8 第三章

项目管理......................................................................................................................8

3.1机构设置及工作情况...................................................................................................8 3.2主要项目招标过程........................................................................................................9 3.3工程概算与投资计划................................................................................................10 3.4合同管理.......................................................................................................................10 3.5材料与设备供应.........................................................................................................10 3.6价款结算与资金筹措................................................................................................10 3.7建设征地补偿及移民安置.......................................................................................11 第四章

工程质量...................................................................................................................11 4.1工程质量管理体系.....................................................................................................11 4.2主要工程质量控制标准及检测成果.....................................................................12 4.3单元工程和分部工程质量数据统计.....................................................................13 4.4质量事故(缺陷)处理结果..................................................................................13 第五章

工程初期运用及观测............................................................................................13 5 1工程初期运用..............................................................................................................13 5.2工程观测......................................................................................................................14 5.3观测资料分析结果.....................................................................................................14 第六章

历次验收情况..........................................................................................................14 6 1单元工程、分部工程验收情况..............................................................................14 6 2阶段验收情况..............................................................................................................14 6 3单位工程验收情况....................................................................................................14 6 4专项验收情况..............................................................................................................14 6 5竣工初步验收情况....................................................................................................14 第七章

工程移交及遗留问题处理...................................................................................15 第八章

竣工决算与审计.....................................................................................................15 第九章

经验与教训...............................................................................................................15 第十章

附件............................................................................................................................16

1、项目法人机构设置的批准文件及主要工作人员情况表。............................16

2、可研、初设等设计文件的审查、咨询意见及批准文件。............................16

3、投资计划下达的有关文件、应批准的其他文件。.........................................16

4、阶段和单位工程验收鉴定书(编辑成册)。.....................................................16

5、下达的审计意见或决定...........................................................................................16

第一章

工程概况

1.1工程位置

工程项目(新建、加固、改建、扩建等)名称(全称)、设计规模(总库容、总装机、总流量、总长度等)、工程等级,所在地的市、县及地名,距主要交通(铁路、公路)的距离等。1.2工程布置

工程实施前的地貌或工程现状、工程总体布置:

枢纽或单项建筑物工程项目:主体工程分项的布置形式和内容。堤防或疏浚、灌区工程项目;主体工程分项的布置形式和内容(即总长度、分段起止桩号及长度,包括穿堤或配套建筑物等)。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工程受益范围内,保护面积、人口、耕地、国家重要设施、排水或引水流量和总量,以及灌溉、排水、供水、发电、生态等效益指标。1.4主要建设内容

列表说明工程项目初设批准的主要工程量与实际完成的工程量。具体工程项目视工程特征而定。

枢纽或单项建筑物工程项目:主体工程分项的结构型式、工程量等。堤防工程项目,其中:堤身工程:主体工程分项的工程量、尺寸控制要求、施工方法等;堤岸防护工程:水上护坡(护坎)工程的结构型式、水平宽度、高程范围、工程量等,水下抛石(或其他)的分区抛宽、抛厚工程量等。穿堤建筑物工程:建筑物的结构型式、设备更新内容、工程量等。防渗工程:防渗工程的位置、结构型式、施工方法,防渗体轴线长度、防渗面积、主体工程和配套工程的工程量等; 其他:如填塘固基、堤顶公路等。

疏浚工程项目:主体工程分项的工程量、尺寸控制要求、施工方法 等。

灌区工程项目:综合以上工程内容叙述。1 5前期工作的批复过程

《项目建议书》的提出时间、计划主管部门对《项目建议书》的批复时间及文号。

《可研报告》的提出时间、行业主管部门的审查过程,根据审查意见对《可研报告》进行修改的主要内容和过程;计划主管部门对《可研报告》的批复时间和文号。

《初设报告》的提出、审查和修改过程,行业主管部门对《初设报告》的批复时间和文号。

第二章

主要项目施工过程及重大问题处理

2.l主要项目及重要临建设施的开工、完工日期 以单位工程为单位,列表叙述开工、完工日期。2.2重大问题处理

各类工程项目的主体工程,说明技术复杂和实施要求高,以及施工或建成后发生的严重问题及其处理措施和效果,以堤防工程项目为例:堤身或填塘固基工程:发生严重的变形或坍塌情况及其处理措施和效果;

堤岸防护工程:对岸坡坍塌、河床冲淤变化及工程地质问题采取的技术措施,针对施工期水位变化而采取的临时防洪措施情况等; 穿堤建筑物工程:复杂地基处理、质量事故(缺陷)处理措施和效果,满足工程安全与进度控制需要而采取的各种措施等。

防渗工程:保证防渗体有效搭接长度的措施,墙体的质量控制手段和效果,施工及检测中发现的缺陷处理措施及效果。2.3施工期防汛度汛

落实防汛工作地方行政首长负责制情况,在建工程的度汛方案,完建工程的监测措施及度汛有关情况。

防汛期间,原有设施度汛功能的恢复情况,以及汛前、汛期检查工作情况,汛后检查及修复情况。2.4主要设计变更 2.4.1重大设计变更

凡涉及初设审定方案修改,建筑物结构布置有重大改变的均属重大设计变更。例如:

由于水文资料变化,保护区重要性改变,导致对设计规模与标准所作的重大变动;

由于地质条件变化,导致对设计方案所作的较大调整; 由于设计深度不够,导致对工程内容所作的调整; 对原图设计方案和建筑结构所作的较大变动;

由于采购条件变化,主要设备容量、性能、型号发生变化; 原审定的工程项目增加或减少; 其他方面的重大变化。

叙述发生以上情况形成的工程项目变更、子项目调整、建设标准调整等重大设计变更,按程序上报原审批单位审批的情况。2.4.2非重大设计变更

列表叙述在建设项目建设标准和概算投资范围内,依据批准的初设原则,进行优化设计的一般非重大设计变更的情况。2.5对工程建设有较大影响的事件

上级部门在稽查、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整改意见及落实整改的情况。对工程施工工期和施工质量有影响的事件。如影响工程质量、进度的主要外部环境问题,施工单位管理不善或施工器具出现大的问题,重大设计变更引起的窝工、停工、影响工程质量,不能按期完成的问题,不可抗力或人为因素造成的工程停工问题等。

第三章

项目管理

3.1机构设置及工作情况

建管、设计、监理、施工单位,项目主管部门,质量监督单位和地方政府等为工程建设服务的机构设置及工作情况。3.1.1项目法人

项目法人及其内设机构、现场管理机构设置情况,人员编制、职称、工作职责和工作方式,是否符合有关规定等。3.1.2设计单位 设计单位及其现场机构(设代组)设置情况,人员编制、到位人数、工作职责和工作方式等。设计交底,现场配合和及时进行设计变更等有关情况。3.1.3监理单位

监理单位及其现场机构(监理站)设置情况,人员编制、到位人数及职称,工作职责和工作方式、职权。监理站履行的职责及依据合同控制工程质量、进度、投资等情况。3.1.4施工单位

施工单位及其现场机构(项目部)设置和项目负责人情况,施工人员、设备进场情况,工程开工时间及施工单位为了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采取的有关措施,工程完工时间及工期提前或推迟的主要原因等。3.1.5质量监督单位

质量监督单位对工程项目划分的认可,施工期间对工程质量的巡视和检查,工程质量检测,参加历次工程验收,外观质量评定等。重大项目设置现场机构的情况。3.1.6地方政府

地方政府名称,参与工程建设中的征地拆迁、外部环境协调、防汛度汛、落实配套资金、监督检查等情况。3.1.7项目主管单位

叙述直接监管工程项目实施的主管单位名称。3.2主要项目招标过程

招标的形式及其批复情况,招标公告发布、招标文件发售,工程现场查勘、开标和评标的时间与方式,评标委员会组成情况及评标方法,中标单位的确定,合同签订等情况。3.3工程概算与投资计划

工程规模及施工总工期,《初设报告》批准的静态总投资、投 资源及到位情况,资金月(或季度)计划安排和执行情况,概算调整及其原因,工程完成的总投资。3.4合同管理

工程所采用的合同类型、合同执行结果。

采用单价、总价或其他承包合同方式,合同总额,经过严格管理,实际完成的合同金额,工期控制和投资控制的情况,造成工期和投资变化的原因。已经支付的投资情况,工程建设过程中发生超过合同金额的增加投资、调概和动用预备费的情况等应包括主要施工、监理、设计、征地拆迁等合同的执行情况,可列表对照。3.5材料与设备供应

水泥、钢材、混凝土骨料、砌抛石料、填筑土料、土工布、施工用油料、电力及主要设备的供应方式,主要材料和设备的供货单位,材料和设备供应对工程建设的影响程度,工程完成时是否做到工完料清。3.6价款结算与资金筹措

项目资金来源及构成比例,中央与地方配套资金到位情况,合同价款的结算方法和特殊问题的处理情况。截至工程竣工验收时有无工程款拖欠情况,履约保函、质保金等的退还情况。3.7建设征地补偿及移民安置

征地拆迁能否满足建设进度要求,有无违反政策情况,批准征地拆迁与实际征地拆迁有无差别,有关征地手续办理情况,征地拆迁费用的使用和管理等。征地拆迁群众的生产生活安置情况,征地拆迁费用的审计结论。

列出设计与实际完成的主要实物指标。

第四章

工程质量

4.1工程质量管理体系

建管、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实际运行的质量管理体系,制度和执行情况,应突出关键部位和关键工序。4.1.1施工单位质量管理

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体系、质量负责人、制度,“三检制”落实情况,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处理措施和结果等。4.1.2设计单位质量管理

设计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和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及保证设计质量的措施,设计交底、现场设代的工作质量保证措施等。4.1.3监理单位质量管理

监理单位的质量控制体系,监理规划、监理实施细则的编制与执行情况,对工程质量的控制与管理措施。4.1.4项目法人质量管理

项目法人依据授权范围、法律法规、工作制度,对设计、监理、施工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与执行,进行监督与管理。叙述具体的保证措施与落实情况。4.1.5工程质量监督管理

采取的监督方式,运用法律和行政手段,做好监督抽查后的处理工作。对工程质量等级进行核定。委托有资质的检测单位对工程的抽样检测。

4.2主要工程质量控制标准及检测成果

工程质量控制遵循的技术规范、技术条款和特殊技术要求。经上级部门批准,项目法人发布的技术标准。

如采用老规范应说明,并对照新规范加以评价。

按照主要施工项目,依据单元工程质量评定表分类列出主要质量控制参数和措施。例如:

枢纽或单项建筑物工程:主要施工项目的设计参数及质量要求。堤防工程,其中:

堤身土方填筑:土料含水率、铺料厚度、铺料边线控制参数及允许偏差,压实指标等;

土料吹填:吹填土质、高程、宽度、平整度的允许偏差、干密度等。护坡:按护坡方式分别说明,重点给出石料材质控制参数,垫层结构形式和级配、混凝土强度和离差系数、模袋混凝土布置方式及质量控制指标等;

防洪(浪)墙:设计高程、结构尺寸、混凝土强度和离差系数、砂浆强度等;

垂直防渗:防渗体结构尺寸、设计高程、不同防渗形式的设计参数和质量要求(抗压强度、渗透系数、允许渗透坡降等);

水下抛石:抛投试验及结果,设计参数及质量要求(石料硬度、料径等),施工控制参数(量方、扣方系数、网络划分、抛投船只定位等); 涵闸加固:主要施工项目的设计参数及质量要求。

疏浚工程:设计参数及质量要求(疏浚轴线允许偏差,疏浚高程、宽度、边坡等)。

灌区工程:综合以上工程主要质量控制参数和措施叙述。4.3单元工程和分部工程质量数据统计

列表表示主要检测项目的数据(监理抽检、质量监督检测等),建议摘录监理工作报告的相关内容。

列表表示各单位工程的单元工程、分部工程的质量评(核)定结果及外观质量评定等级。

4.4质量事故(缺陷)处理结果

分析每一项质量事故(缺陷)的原因,给工程施工带来的影响,记 录处理过程,叙述处理结果和经验教训。

第五章

工程初期运用及观测

5.1工程初期运用

按照设计文件说明运行工况。

工程建成至竣工验收期间,遇到汛期,工程承受的来水流量、水位和频率,水位与设防标准的关系,安全度汛或出现问题的情况,出现问题的处理过程和结果。5.2工程观测

观测设施及观测点,观测人员组织和管理,观测方法和过程,初始观测和工程运用期观测。5.3观测资料分析结果

工程运用期观测的主要数据及其表格,对观测结果的分析意见,工程运用观测到发现的问题及上报情况,上级主管部门意见和处理结果。

第六章

历次验收情况

简述历次验收的时间、地点、主持单位、验收内容、验收工作名称和结论、验收中提出的问题及处理结果。6.1单元工程、分部工程验收情况

6.2阶段验收情况

6.3单位工程验收情况

6.4专项验收情况

6.5竣工初步验收情况

第七章

工程移交及遗留问题处理

按照单位工程验收形式(完工验收或投入使用验收)分别叙述历次工程移交情况,将已完工程的移交情况与未完工程移交计划列表表示(包括投入使用协议、移交证书签订时间、地点、移交单位、工程名称等)。针对竣工初步验收工作报告中相关内容说明遗留问题的处理结果,到竣工验收时尚存在的遗留问题的处理意见,未完工程计划清单等。

第八章

竣工决算与审计

叙述竣工决算的依据和结论,下达的竣工审计结论,按照审计意见或审计决定调整竣工决算的情况,对应初设批复和实际完成的主要工程量和主要材料消耗量,对比分析增减原因。

第九章

经验与教训

第十章

附件

1、项目法人机构设置的批准文件及主要工作人员情况表。

2、可研、初设等设计文件的审查、咨询意见及批准文件。

3、投资计划下达的有关文件、应批准的其他文件。

4、阶段和单位工程验收鉴定书(编辑成册)。

铁路工程竣工验收管理 篇6

第一节 园林工程竣工验收的内容

一 工程资料验收

工程资料包括工程技术资料,工程综合资料和工程财务的验收

1工程技术资料验收的内容

A工程地质,水文,气象,地形,地貌,建筑物,构筑物及专业设备安装位置,勘察报告,记录

B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或扩初设计,关键的技术试验,总体规格设计 C土质试验报告,基础处理

D园林建筑工程施工记录,单位工程质量检验记录,管线强度和密封性试验报告,设备管线安装施工记录及质量检查,仪表安装施工记录

E验收使用,维修记录

F产品的技术参数,性能,图纸,工艺说明,工艺规程,技术总结

G设备的图纸,说明书

H涉外合同,谈判协议,意向书

I各单项工程及全部管网竣工图等资料

J永久性水准点位置坐标记录

2工程综合资料验收内容

包括项目建议书及批件,可行性研究及批件,项目评估报告,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书,设计任务书,以及土地征用申报及批准的文件,承包合同,招标投标文件,施工执照,项目竣工验收报告,验收鉴定书

3工程财务资料验收内容

A历年建设资金工艺情况和应用情况

B历年批准的财务决算

C连投资计划,财务收支计划

D建设成本资料

E支付使用的财务资料

F设计概预算资料

G施工决算资料

二 工程验收条件及内容

1建设工程进行竣工验收时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A完成建设工程设计和合同规定的各项内容

B有完整的技术档案和施工管理资料

C有过错使用的主要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的进场试验报告

D有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分部签署的质量合格文件

E有施工单位签署的工程保修书

工程内容包括建筑工程验收,安装工程验收,绿化工程验收

1建筑工程验收内容

主要运用如下资料:

A检查建筑物的位置,尺寸,标高,轴线,外观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B对基础及地上部分结构的验收,主要查看施工日志和隐蔽工程记录

C对装饰修装工程的验收

2安装工程的验收内容

是指建筑设备安装工程验收,主要包括园林中建筑物的上下水管道,暖气,燃气,通风,电气照明,等安装工程的验收。应检查这些设备的规格,型号,数量,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检查安装时的材料,材质,材种,检查试压,闭水试验,照明

3园林工程竣工验收主要检查内容

A对道路,铺装的位置,形式,标高的验收

B对建筑小品的造型,体量,结构,颜色的验收

C对游戏设施的安全性,造型,体量,结构,颜色的验收

D检查场地平整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E检查植物的栽植,包括种类,大小,花色等是否满足设计及施工规范的要求

第二节 园林工程竣工验收的依据和标准

一园林工程竣工验收的依据

1已被批准计划任务书和相关文件

2双方签订的工程承包合同

3设计图样和技术说明书

4图样会审记录,设计变更与技术核定单

5国家和行业现行的施工技术验收规范

6有关施工记录和构件,材料等合格证明书

7园林管理条例及各种设计规范

二园林工程竣工验收的标准

一般园林工程可分解为园林建筑工程和园林绿化工程

1园林建筑工程的验收标准

园林建筑应按照设计图样,技术说明书,验收规范及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验收,并应符合所规定的工程内容及合格的过程质量标准。建筑周围场地要清楚障碍物,达到水通,电通,道路通

2绿化工程的验收标准

绿化要打动设计要求,验收标准的规定及各工序质量的合格要求,如大树的成活率,草坪铺设的质量,花坛的品种,纹样等

(1)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环节较多,为了保证工作质量,做到以预防为主,全面管理质量管理,必须加强施工材料(种植材料,种植土,肥料)的验收

(2)必须强调中间工序验收的重要性,因为有的工序属于隐蔽性质,如挖种植穴,换土,施肥等,待工程完工之后无法进行检验

(3)工程竣工后,施工单位应进行施工资料整理,作出技术总结,提供有关文件,于一周前向验收部门提请验收。提供有关文件如下:

A土壤及水质化验报告

B工程中间验收记录

C设计变更文件

D竣工图及工程预算

E外地购入苗木检验检疫报告

F附属设施用材合格证或实验报告

G施工总结报告

(4)验收时间。乔灌木种植原则商定为当年秋季或翌年春季进行。因为绿化植物是具有生命的,种植后须经过缓苗,发芽,长出枝条,经过一个年生长周期,达到成活方可验收

(5)绿化工程竣工后,是否合格,施工能移交建设单位,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验收:

A树木成活率达到95%以上

B强酸,强碱,干旱地区树木成活率达到85%以上

C花卉植株成活率达到95%

D草坪无杂草,覆盖率达到95%

E整形修剪符合设计要求

F附属设施符合有关专业验收标准

第三节 园林工程竣工验收的准备工作

一工程档案资料的内容

园林工程档案资料是园林工程的永久性技术资料,是园林工程项目竣工验收的主要依据。它包括以下内容:

(1)有关部门对该园林工程的技术决定文件

(2)竣工工程项目一览表,包括名称,位置,面积,特点等

(3)地质勘察资料

(4)工程竣工图,工程设计变更记录,施工变更洽谈记录,设计图样会审记录

(5)永久性水准点位置坐标记录,建筑物,构筑物沉降观测记录

(6)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的试验,验收和鉴定记录

(7)工程质量事故发生情况和处理记录

(8)建筑物,构筑物,设备使用注意事项文件

(9)竣工验收申请报告,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工程竣工验收证明书,工程养护与保修证书等

二施工单位竣工验收前的自验

施工自验是施工单位资料准备完成之后子项目经理组织领导下,由生产,技术,质量,预算,合同和有关的人员根据根据或主管部门的竣工标准对竣工项目按工程内容,分项逐一进行全面检查。并做好记录,对不符合要求的部位和项目,要制定修补处理和标准,并限期修补好。施工单位在自验的基础上,对已查处的问题全部修补处理完毕后,项目经理应报请上级再进行复检,为正式验收做好充分准备。

三编制竣工图

竣工图是如实记录园林场地内各种地上地下建筑物及构筑物,水电暖通信管线等情况的技术文件。它是竣工验收的主要文件。园林施工项目在竣工前,应组织人员根据记录和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测定和绘制,以保证工程档案的完整,并满足维修,管理养护,改造或扩建的需要

1竣工图编制的依据

其依据是原设计施工图,设计变更通知书,工程联系单,施工洽谈记录,施工放样资料,隐蔽工程记录和工程质量检查记录等原始资料

2施工图编制的内容要求

A施工中为发生设计变更,按图施工的施工项目,可直接在原施工图纸加盖竣工图标志,可将其作为竣工图

B施工工程中以有一般性设计变更,没有较大结构性的货重要管线等方面的设计变更,而且可以在原图纸上修改和补充的施工项目,可不再绘制新图纸,由施工单位在原图纸上注明修改或补充后的实际情况,并辅以设计变更通知书,设计变更记录和施工说明,然后加盖竣工图,也可作为竣工图

C施工工程中凡有重大变更或全部修改,如结构形式改变,标高改变,平面布置改变等,不宜在原施工图上修改补充的,应绘制实测后的竣工图。由设计原因造成的,由设计方绘制;由施工方造成的,由施工方绘制;由其他原因导致的,由建设单位自行绘制或者委托设计单位绘制。施工单位负责加盖竣工图标志,并附以有关记录和说明,作为竣工图

然后还要经过技术负责人审核签字

四进行工程与设备的试运转和试验的准备工作

一般包括安排各种设施,设备的试运转和考核计划

A关系到人生安全的设施,如缆车,游乐设施

B电气工程的全面试验,如管网工程的试水,试压试验

C喷泉工程的试水试验

D对各种设备,电气,仪表和设施做全面的检查和校验

E编制各运转系统的操作规程

第四节 园林工程竣工验收程序

一 竣工项目的预验收

可分为两部分:

1竣工资料的审查

认真审查技术资料,不仅是正式验收的需要,也是为工程档案资料的审查打下基础

技术资料审查的主要内容

A工程项目的开工报告,工程项目的竣工报告

B图纸会审及设计交底记录

C设计变更通知单

D技术变更通知单

E工程质量事故调查和处理资料

F水准点,定位测量记录

G材料,设备,构件的质量合格证书,试验,检验报告

H隐蔽工程记录

I施工日志

J质量检验评定资料

K工程竣工验收有关资料

(1)技术资料审查方法

A审阅 边看边查,把有不当的及遗漏或错误的地方记录下来,然后再对重点仔细审阅,作出正确判断,并与承接施工单位协商更正

B校对 监理将日常监理工程所收集记录的数据,资料,与施工单位提交的资料一一校对,凡是不一致的地方都记录下来,然后再与承接施工单位商讨。如果仍

有不能确定的地方,再与当地质量监督站及设计单位的佐证资料进行核定C验证 若出现几个方面资料不一致而难以确定时,可重新测量实物予以验证 2工程竣工的预验收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预验收比正式验收更有重要。因为正式验收时间短促,不可能详细,全面地对工程项目一一查看,而这主要依靠对工程项目的预验收来完成。

二 正式竣工验收

1准备工作

A通知设计,施工及质量监督等有关单位

B拟定验收的工作议程

C选定会议地点,时间

D准备一套完整的竣工图和验收的报告及有关技术资料

2正式竣工验收

走程序

第五节园林工程项目的移交

一般包括工程移交和技术资料移交

一 工程移交

当竣工验收合格后,施工单位对一些漏项和工程缺陷进行修补后,拆除临时设施,撤出施工施工,将工程交给建设单位。当移交清点工作结束后,监理签发工程竣工交接证书,一式三份,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

二 技术资料移交

技术资料有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一起提供,由施工单位整理,交予监理审阅,审阅无误后,装订成册交给建设单位

第六节园林工程回访及保修

一 回访的方式

(1)季节性回访

(2)技术性回访

(3)保修期满前的回访

二保修保活的范围和时间

(1)保修保活范围

一般来说,凡是由施工单位责任或由于施工质量不良而造成的问题,都应该实行保修

(2)养护保修保活时间

A绿化工程一般为1年

B防水工程为5年

C水电,卫生和通风工程,为1年

D采暖工程为一个采暖期

浅谈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工作 篇7

1) 工作初期宣传不够, 组织相应的学习培训较少。与培训工作相关的各部门未能充分领会其重要性, 缺乏积极的配合, 建设单位工作人员认为其操作难度较大, 手续复杂, 门槛较多, 导致备案工作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

2) 办理工程竣工备案人员理解出现偏差。备案工作是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委托监督站代以实施的, 工程竣工备案工作几乎和监督工程的实体完全分开, 既不参加工程的质量检查验收, 也不审查技术资料, 仅凭依据程序将相关责任单位资料、文件收集齐全与否来决定工程是否备案, 办理人员会人为的将工程备案和监督实体割裂开来。

3) 备案资料的收集和归档难度大。照规定, 备案的资料由参与建设的各责任单位提交给建设单位。在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15日内, 建设单位应到备案机关办理备案。但在实际工作中常常出现建设单位15日内不来办理备案或过了很长时间才来的情况, 或者建设单位在工程备案后, 没有及时将资料整理存入城建档案室归档, 造成资料丢失、破损。再要补齐, 难度非常大。

针对上述问题, 我站在实践中不断努力摸索, 结合我县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 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为巴里坤县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备案工作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 加强合作协调, 理顺工作关系

备案初期, 关系的难度和阻力特别大, 工程备案的及时性和准确性非常低, 如何顺利推行备案制度, 怎样理顺工作关系是我们考虑最多的问题。我们首先抓转变自身观念, 同时通过建设局与相关部门协调, 决定由质量监督站负责工程竣工验收和备案的技术标准工作, 将备案的各类资料交由局档案室管理;质监站、档案室联手操作, 将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管理、工程档案保存管理工作融为一体, 相互合作又相互制约。这种做法环环相扣, 衔接紧密, 既保证了备案工作质量, 又提高了城建档案的归档率, 工作渠道畅通, 效率自然有了较大的提高, 除个别的特殊情况外, 绝大多数的工程项目都能及时备案。

2 加大宣传力度, 增强备案意识

备案工作的全套资料必须由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规划、环保、消防等多个单位共同制作才能完成, 因手续繁杂, 缺一不可, 而工作开展初期多数建设单位备案意识淡薄, 忽视备案资料的质量, 给后期的备案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为改变这种状况, 质监站狠抓备案的宣传工作, 公开竣工验收、备案工作的程序、制度和提交资料的详细地点, 开展建设工程咨询活动, 不断扩大受教面, 引起建设单位的重视, 跟相关部门备案意识大大增强。另外勘察、设计、监理、施工等单位还存在长期依赖政府或质量监督机构的质量监督检查, 不仅削弱了本身内部的质量管理, 而且不利于提高自身的素质。实行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管理制度, 促使这些单位建立健全内部质量控制体系, 加强了内部的质量管理, 为提高建设工程质量提供了可靠保证。

3 加强事中管理, 提高备案效率

一项工程从开工到竣工历时短则几个月, 长则几年, 备案资料产生于不同的施工阶段和环节, 稍有不慎就会发生漏办、未办现象, 等到后期发现再补办就比较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 我站在工程开工前要求建设单位按照备案提交的详细清单准备资料, 同时约定联系方式, 以便及时进行反馈交流。在工程建设过程中, 质监站定期进入施工现场, 检查备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为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做好准备, 既防止了漏办, 又避免了重复劳动, 使备案的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4 加强工程备案立卷归档整理, 提高档案的利用率

备案资料是由多个部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审定的资料, 具有法律依据作用, 为今后的权属确定、解决纠纷提供充分的依据。鉴于这一情况, 立卷归档更显重要, 为此, 城建档案室要按照《工程档案管理规范和标准》及时将备案资料进行整理、归档并输入计算机管理, 极大地方便了用户, 提高了备案档案的利用率, 充分发挥了备案工作的效用, 为城市建设提供了更好的服务。

凡未通过竣工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工程项目, 一律不准投入使用 (包括局部使用) , 对违反国家有关建设工程质量管理规定擅自投入使用的工程项目一经查实, 责令停止使用, 限期改正, 并按照《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管理暂行办法》 (建设部令第78号) 的规定进行处罚。

铁路工程竣工验收管理 篇8

关键词:建设工程;竣工验收;规范流程;设计思路

建设工程项目竣工验收规范流程的设计是工程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环节的一项基本工作,是工程项目好收尾的重要前提,项目竣工验收的目的是检查工程的质量及其各方面功能是否合格,把这项工作做好,有利于避免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工作的延期,提高竣工验收工作的效率,使建设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得到改善和提高。

一、建设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工作的现状及问题

(一)许多参加工程建设的单位对竣工验收工作不重视

工程的竣工验收阶段需要完成的工作是纷繁复杂的,其中包括对设计文件、质量评估报告和勘察设计经验总结资料的整理和归类,这些都是工程项目的设计部门需要完成的工作,施工单位负责的是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将工程设计的图纸变成现实存在的物体,施工单位的人员往往忽视竣工验收的工作,导致整个施工过程的资料不完整,工程项目的质检部门人员较少,对监理资料的审查、施工等的时间安排不合理,致使审查的进度慢,竣工验收的周期延长,严重的会对整个工程的效果造成影响。

(二)工程项目竣工后出现超期验收的情况

根据我国有关项目竣工验收管理条例的规定,建设企业应该从工程施工开始之日起的三个月内,向有关的环保主管部门申请该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有的企业由于不了解生产的实际状况,尤其对工程建设的周期不清楚,导致在施工过程中缺乏对进度的掌控意识,这就对工程的竣工验收造成了延误,有的甚至认为验收不需要办任何手续即可通过,在三个月的期限内尚未进行工程的竣工验收,同时又没有申请延长验收的时间周期,这不仅违背了我国法律的规定,还使工程项目的效益大大降低。

(三)建设工程项目竣工验收的时机不对

项目竣工的验收在时间选择上也有一定的要求,不仅要确保不延误工程验收的周期,还要找准恰当的时机,如对工程项目中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废水排放的检测与验收,在一般情况下,污水的处理都采用生化处理工艺,即利用污水的生物化学反应来净化污水,气温对水的生化反应影响较大,因此,在对污水进行处理时,必须选择最合适的气温,最好是在冬季进行。有些污水处理由于受时间条件的限制,没有选择恰当的时机,这就导致净化的效果不佳,有的企业为了使水质达标,甚至采用增加药剂的办法,这种方法是显然不可取的。

二、建设工程项目竣工验收规范流程设计的重要性

(一)项目竣工验收流程的规范是企业地位和价值提升的基础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许多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了大幅度提升,目前,国内的大多是建筑企业在工程项目竣工验收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企业为了谋求自身的发展,在项目竣工验收的规范流程设计方面做出了一些努力,一些基础雄厚的大中型企业已经实现了持续有效的快速发展,公司在项目开发、施工、投资及技术人员发面都取得了较大突破,然而,一些小型建筑企业往往没有意识到项目竣工验收流程规范的重要性,只是一味地追求进度,对于这类企业来说,只有把工程项目竣工验收规范流程的设计提到一个高度,才有可能实现企业地位和价值的提升。

(二)竣工验收流程的规范是企业工程建设保障能力和工程技术提升的前提

建设工程项目往往对技术的要求较高,包括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技术,管理人员的技术主要体现在对工程动态的掌握和控制及对工程安全质量的监督管理,这些工作都要求管理者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其次,对施工人员的技术要求是格外严格的,因为施工人员一旦出现技术不过关,就会对工程项目的质量造成直接的影响,施工人员不仅应了解基本的建筑技术知识,还应具备将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的能力,要使工程项目的技术要求达标,首先就必须有一个规范的竣工验收设计流程,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工程项目建设的技术和能力。

三、建设工程项目竣工验收规范流程设计的原则

(一)坚持市场导向的原则

任何企业的业务流程设计都是为了满足顾客需求,这就要求企业在工程项目竣工验收流程的设计上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及时准确地掌握市场新动态,根据市场供求情况的反映,来设计出工程项目最规范的验收流程。

(二)坚持及时性的原则

工程项目竣工验收规范流程设计目的是提高竣工验收的及时率,从而使企业的管理效率得到提高。设计人员在对项目竣工验收流程进行设计时,首先必须考虑到工程项目竣工验收的周期,在确保不延误时间的前提下,来对验收的规范流程进行设计,同时,必须考虑到流程中每个程序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只有这样才能使竣工验收的流程得到更好地执行。

(三)坚持环保的原则

环境保护对于任何工程项目的建设来说都是十分必要的,因此,企业工程项目竣工验收流程的设计必须堅持环境保护的原则,任何企业的运作都会受到周围环境的约束,一些企业由于盲目地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了对环境的保护,最终结果还是导致企业的利益受到损害,建设工程项目竣工流程的设计必须以国家相关的法律规范为准则,严格做到不破坏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企业的最终目标。

四、建设工程项目竣工验收规范流程设计的方法

(一)完善组织结构,明确分工

企业工程项目竣工验收领导小组是由多个部门的人员组成的,其中主要包括项目开发部、设计规划部、环保部、质检部、安全部等部门,竣工验收的领导小组必须确定一个专门的组长,负责对各部门验收人员的领导及工作安排,各部门负责验收的人员必须明确自己的角色,在验收工作中做到尽职尽责,同时,各部门验收人员之间的配合也是十分重要的。

(二)做好工程项目竣工验收的准备工作

工程项目竣工验收的准备工作是竣工验收的必要环节,建设企业必须从确定项目之日起就组织人员参与工程项目建设的设计、监理、生产、施工等方面的工作,使工程项目竣工验收的准备工作与工程建设在同一时间进行,这些准备工作包括的内容是广泛的,其中最重要的是材料设备的采购工作,采购人员应明确自己的任务,及时掌握市场材料价格的动态,使采购材料的价格与质量达到契合。

(三)及时办理工程项目验收的手续

每项工程项目的验收往往都涉及多个方面的检验,其中最常见的是工程卫生验收、环境保护验收、消防验收和安全设施验收。工程卫生的验收是由企业的安全环保部门负责的,相关人员应联系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办理卫生专项验收的手续;环境保护验收也是由企业的安保部门负责的,部门负责人应向国家环境保护部门申请验收;消防检验由企业的消防安全部门向政府公安消防机关联系办理相关手续;安全设施验收由企业的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办理手续。

结语

建设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是检查工程项目的设计、安全质量是否达标的重要工作,对提高建设项目的效益具有促进意义,为使工程项目竣工验收符合管理的要求,相关人员必须对项目竣工验收流程的设计加以重视,并使之趋于规范。

参考文献:

[1]李琴.建设工程项目代建制模式下竣工验收备案管理[J].山西建筑,2014,(21):269-270,271.

[2]马庆双.关于铁路建设工程项目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的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12):192-193.

[3]伍伟成.工程项目竣工验收管理中相关问题的研究与探讨[J].中国科技博览,2011,(29):105-105.

上一篇:市委书记在党代会讲话下一篇:产品质量问题道歉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