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集体备课实施方案

2024-05-27

大学集体备课实施方案(精选11篇)

大学集体备课实施方案 篇1

阴郭小学集体备课实施方案

教师集体备课是以教研组为单位,成立各学科备课组,组织教师开展集体研读课标和教材、分析学情、制定学科教学计划、分解备课任务、审定备课提纲、编写教案、反馈教学实践信息等系列活动。为进一步加强常规教研工作,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深入实践新课标、新理念,全面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和教学教研水平,整体提高学校教学质量,集思广益,优势互补,实现资源共享。在认真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基础之上,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实行集体备课制度。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为指导,以集体备课为突破口,加强备课管理,开展备课改革,切实提高备课效益。减轻教师工作负担,让教师有充裕的时间思考研究教学中的问题。促进备课与上课的一体化,实现集体备课与教科研活动的有机结合,与校本培训高度融合,让集体备课活动与新课程改革携手同行,使备课过程成为教师合作、实践、创新的研究过程,从而大大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理论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加强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相互取长补短,实现资源共享,增强教师的创新意识,提升教师的科研水平,开展个性化教学,提高课堂效率,进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基本原则:

这次集体备课的开展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合作性:同学科教师要加强合作与交流,互相学习,共同研究,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

2、实效性:备课改革力求从实际出发,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让备课真正为上课服务。

3、创新性:要解放思想,用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来指导备课,摒弃陈旧的教学结构,探索既符合教改精神又适应实际的教学模式。

4、研究性:参与集体备课的教师要把参与集体备课当作是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研究学生的难得的研究性学习活动,积极参与、主动研究,在研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每位教师都要成为研究型教师,整个教师队伍成为研究型教师群体。

三、集体备课目标及要求

(一)目标

1、规范教师备课行为。通过开展集体备课,发挥集体智慧,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高教师备课的质量,并保持集体备课的持久性,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2、关注学生,以学生为本。备课组以学生的实际为切入点,坚持教育为学生服务的宗旨,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以突出学生的个性及特点,集体探讨一种学业生易接受、易掌握的教学方法,努力使绝大部分同学都理解并掌握,力争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获。在教学过程中,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使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为其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3、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相互合作交流,共同研究,学会反思、创新,通过循环往复的自我反思、总结、实践,形成螺旋式的提高深化过程,使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学实践的“思考者”和“研究者”,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水平。

(二)要求

1、个人备课要做到“五备”,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教具、备学法指导。根据大纲的要求,分析教材的知识、结构重点、双基能力及思想教育应达到的要求。

2、集体备课要做到“三定”、“五统一”。即定时间,定内容,定主备人;统一教学目的,统一重点、难点,统一双基目标,统一考核要求,统一教学进度。

3、编写教案要完整。做到“十有”:有教学内容,有教学目的,有重点难点,有教具准备,有课时安排,有教学过程,有教法与学法指导,有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有教后小结,有板书设计等。

四、活动安排

1、集体备课对象:全体教师。

2、活动时间:每2周一次,星期一17-18时。

3、活动地点:校会议室。

五、集体备课流程

分配任务:学期初,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教学研究,深入钻研教材、标准,主要讨论本学期的教学方向、重点研讨内容、教学时间的调配等问题,再根据教材编排体系和本年级师生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集体备课计划,安排好备课内容和中心发言人,并按周制定出集体备课安排表,让每个教师都心中有数。注意做到面向全体,尊重差异。

个人初备:每位教师要根据所安排的备课内容,提前一周研读所要备课的教学内容,分析教材的重点、难点、注意点及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设计教学策略和方法等,由主备人集中精力初备所分担的教学内容,编写教学教案,同时准备好发言提纲。而其他教师可以在书上注一注、划一划,也可以在纸上写一写。而无论是主备人还是其他成员都要在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抓住教学的的关键点,列出自己的困惑和疑问。

交流研讨: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备课组教师对备课的内容进行集中研讨,集思广益、畅所欲言,各自发表建议,形成教学设计的总体框架。交流研讨侧重从两方面展开。一方面由主备人介绍自己的教学构思,围绕讨论提纲谈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设计思路,其他组员进行修改、补充、删减、矫正某些教学环节,初步形成教学设计预案;另一方面就教学的难点或困惑进行深入讨论,就如何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形成有效实施策略。最后备课组长作小结,对议课、说课活动作详细记录(记录在备课组活动记录本上)。

形成教案:集体交流之后,由主备人综合集体备课的意见和智慧,在个人初备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教案,规范教学设计,形成教学文本预案。最后由备课组长审核打印,分发到人手一份。主备人形成的教案应既体现新课程理念,又具有操作实效。教案的右侧要留出空白处,以便教师书写教学反思。

反思完善:教师拿到集体备课的教案后,再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和经验对教案作深入细致的推敲、斟酌,并作旁注。可以是知识点的拓展,可以是教学方法的更换,可以是教学片断的增删,并形成个性化的教案。教案实施后,教师还要针对课堂中发生的现象作生成性分析,就教案实施过程中的成功与不足进行反思,并记录下来,即反思或反思随笔。下一次集中时,把根据教案实施时反映出来的重点问题提出来,供以后借鉴,以便改进教学。

六、注意事项

1、集体备课要有目的性、针对性、实效性。集体备课都应围绕一个中心,达到一个目的:即以“问题”教学为中心,达到让学生“动”起来,以此增长能力的目的。

2、集体备课要注意完整性。安排备课任务应考虑到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保持其内容的完整性。一般依据教材的单元或章节来划分比较合适,切忌人为地将教材割裂开来。为提高每一课时的备课质量,保证钻研教材时间,每次主备的课时数以1-2课时为宜。

3、要做到超前备课。各备课教师在明确了每次的备课内容之后,先于进度一周进行个人备课,按照备课要求做到“四有”,即“脑中有纲、腹中有书、目中有人、心中有法”;“四备”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作业”;“四精”即“精心设计问题、精心设计板书、精心设计练习、精心设计作业”。

4、集体备课的实质是同步教学,具体实施中教学目标、教学进度、作业训练、资料使用、检测评估等必须统一。特别是教学进度和目标检测,一旦失去了统一,就不能在集体讨论中获得正确的信息,及时矫正教学实践。

5、集体备课一般采取集中讨论与个人钻研相结合的形式。全组成员要认真钻研课标和教材,讨论的时候才能各抒己见,集思广益,博取众长。集中讨论时,组长要善于引导,把大家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还要善于总结,概括大家的长处,指导中心发言人整理备课提纲。

6、教案讲究实用,不搞形式主义。教案的设计要体现“实用性、灵活性、先进性”。执教者要发挥自己的特长,上出自己的风格。备的内容统一,教的风格可以百花齐放,方法可以各有不同。千万不能出现“千人一面”的局面,力求体现一种共性和个性完美的结合。

七、管理办法

1、加强领导。各校校长、教导处、教研组要同心协力,做好集体备课的组织领导工作、科学决策、统筹安排,灵活组织,确保活动健康、有序、高效地进行。

2、健全组织。按语、数学科,以年级组为单位,成立备课组,设备课组长。备课组长负责组织本组成员开展好集体备课活动,做好本组的考勤登记和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集体备课时教研组负责人要下组具体组织指导。语文科由语文教研组具体组织指导;数学科由数学教研组具体组织指导;教案课件的保存由信息技术组负责。

3、完善制度。每位教师必须参加集体备课,任何人不得迟到、缺席,有特殊情况须向分管教导请假。语、数集体备课活动原则上每两周进行一次,如有更改,须提前报教导处审批。每次备好教案后,必须交分管教导审阅签字后,方可使用。

4、落实考评。对教师备课的检查要与平常的听课相结合,中心小学要成立听课评议组,定期或不定期对教师进行突击听课,以不断了解和检查教师备课的质量与效果,对表现优胜者给予表彰奖励,并作为评先评优及教师个人考核的重要依据。

阴郭小学

大学集体备课实施方案 篇2

作为一名教师, 核心任务就是教好课, 教好课的先决条件无疑就是要备好课。而备课过程也是最耗时耗力的过程, 所以很多教师没能很好地看待备课过程, 他们觉得备课无非就是为上课做准备而已, 没有充分认识到备课对一名教师的重要意义。目前部分教师的“备课”, 从本质上来讲其实就是照搬教学参考书的内容, 实质上他们是没动脑, 把自己要讲的东西抄在了书上, 有些抄在纸上, 形成所谓的“教案”, 目的是为了应对学校的检查, 因为绝大部分高校是要求教师在上课时要齐备必要的教学文件。这种备课对学生不负责任, 也对自己不负责任, 长此以往教师的授课水平和专业水平都会退步的。

教师的备课不仅仅是为了应付上课, 应付学生, 应付听课专家等等, 教师的备课过程实际上是对自己将要组织的教学活动、教学环节、教学方法等方面形成自己初步理解的过程。备课过程对于教师来讲是一个自我提升, 自我认识的过程。以前, 学校由于教师不坐班, 上课和休息时间不统一, 通常采用自行备课形式, 这种备课形式灵活, 教师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且, 由于教师与教师之间, 思维模式、个人教学经验、教学特点等的不同, 教师备课后形成的教案会呈现不同风格, 从而, 在课堂组织形式上也是各有千秋。

但是从另一方面说, 自行备课有着自身的局限性。一是自行备课往往效率较低, 因为同样的语言点, 所有教师都要准备一遍, 从总体上考虑费时费力。二是自行备课时, 教师与教师之间对语言点的掌握是有出入的, 即有些词或短语在某个教师眼中是重点难点, 但在其他教师眼中就不是如此, 所以教师自行备课时, 因为没有很好的交流和沟通, 往往导致在讲授同样的文章时, 大家抓住的重点不统一。三是教师自行备课时, 遇到自己也很难理解或不能更好地理解的问题时, 容易闭门造车, 不能很好打开思路。

教师集体备课是以教研组为单位, 组织教师开展集体研读课程标准和教材、分析学情、制定学科教学计划、分解备课任务、审定备课提纲、反馈教学实践信息等的系列教研活动。集体备课是开放的互动的合作的共享的, 这是实现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最佳切入点。在我国, 集体备课最先在基础教育中开展, 现在在很多高校中也有不同程度的开展。

二、大学英语集体备课的意义

(一) 集体备课有利于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

在学校, 40岁以下的教师基本占教师总数的90%, 而大学英语的教师中, 青年教师是占100%。青年教师已成为教师队伍的主要力量。如何将如此众多的青年教师塑造成教学中的骨干力量, 需要学校为大家提供适合教师成长的土壤, 当然学校针对教师的这些情况, 采取了诸多措施, 如:每学期开展“讲评三课活动”, 即助教讲过关课, 讲师要讲合格课, 副教授讲示范课, 一年一度的青年教师讲课大赛、每学期期末的优秀教案、课件的评比活动等等, 以促进青年教师的尽快成长。就大学英语教师而言, 为了以老带新, 首先制定了大学英语集体备课制度, 并将其作为外国语学院的规章制度确定下来。通过集体备课, 青年教师们在一起互相学习, 取长补短。

(二) 集体备课有利于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 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 提高课堂提高教学水平。

虽然团队中都是青年教师, 但是有一部分是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 通过集体备课, 新教师可以向老教师学习, 大家可以发挥团队精神, 共同确定教材中和教学环节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并且集体备课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完美的交流平台, 在这个平台上, 大家可以畅所欲言, 同大家分享自己的经验、不足以及在授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等。在学校, 学生入学时英语水平不高, 很多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不高, 通过集体备课这个机会, 可以从其他教师身上学到好的教学方法, 包括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也是校领导常常说的, 备课要“备学生”, 只有对学生有了充分的了解, 教学过程才能因材施教, 从而达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三) 集体备课是实现资源共享的一种重要形式。

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推行和信息化的发展, 传统的教学和备课方式显然无法满足当前教学工作的需要。教师不可能仅仅凭一本教学参考书和一本字典就能满足教学要求, 在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 教师可以并且应该通过网络查找更多更丰富、更能吸引学生的、与教学有关的内容或背景资料。而后, 通过集体备课, 将这些内容分享给同组教师, 以充实大家的教学内容, 大家既节约了时间, 又提高了备课质量。

三、大学英语集体备课需要完善的问题

集体备课是教师交流的载体和平台, 通过教师间的交流、讨论, 教师的集体智慧得以彰显。但是通过这两年多的实践, 发现集体备课固然益处颇多, 但同时也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 集体备课过程中缺少专家的专业引导。

集体备课就是针对教师自己的教学问题所开展的研究, 年轻教师由于缺乏理论素养, 往往对问题没有更深入的理解, 所以这就需要专业人员的参与, 使集体备课能深入地开展下去。专业人员掌握较先进的理论, 教学经验丰富等, 所以能对教师深入开展集体备课提供更好、更专业的帮助。目前, 集体备课的参与人员中基本是都是中级职称的教师, 大家可能对教学有一定的经验, 但是就某些专业的问题大家还是需要一个经验丰富、学术能力强的学科带头人, 以给予大家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二) 集体备课中教师重教学轻科研。

教师一说到集体备课, 教师们最先认识到集体备课的作用就是进行教学经验、教学方法的交流, 共享备课资源, 教师们对教学问题能达到很好的准备。而集体备课的目的不应该仅仅着重教学环节, 教师们也不应该只看重对某一节课或某几节课的计划和设计, 更应该以每堂课为研究载体, 研究和锤炼教学艺术, 使教师由经验丰富的教书匠变成研究型教师。目前大家还缺研课题来共同解决, 教师们从集体备课中获得的就是“怎么上好课”, 所以在今后的备课活动中应提高大家科研意识, 促进教师科研的进步, 从而在职称道路上有更好的发展, 这样也能为学院科研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 集体备课中教师重教学轻学生。

集体备课是集大家智慧为一体, 在这一过程中, 通过经验的交流与智慧的分享, 能够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但是在集体备课中教师们往往对教学的准备很多, 很充分, 而对学生情况的分析明显不如对教学的准备。在集体备课过程中, 主备人主要讨论的内容就是: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教学设想、时间分配、书后练习处理等等。那么这些内容最终要体现在动态的具体的课堂, 课程设计得再合理、再新颖必须要结合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否则, 再好的教案, 不适合学生, 那么备课就失去了意义。现在的集体备课对教师的帮助是显而易见的, 但是集体备课的成果还是要体现在课堂受众———学生的身上, 所以在集体备课的时候, 要从关注教师的教学到关注学生的学习, 借助集体备课这种形式研究学生情况, 这包括学生的基础知识, 接受程度, 学习兴趣, 学习动力等等,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集体备课的功能的提升, 既研究教师的“教”, 也研究学生的“学”, 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关注和组织课堂教学。

四、结语

集体备课有效实施策略 篇3

【关键词】集体备课 组织 关注点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220-01

任何一种好的方法,仅有先进的理念是不够的,还必须有科学的策略和合理的行动去支撑,好的方法才能有效的实施并能发挥出它的作用。本文将从集体备课意义和价值、组织实施、实施策略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供大家参考。需要说明的是,以下介绍的三个方面都是我们在实践中付诸实施并取得显著成效的实践总结,而非闭门造车的幻想。

一、集体备课的意义和价值。

1.能显著提高教育教学效果。面对新课程,人们缺的不是先进的理念,而是缺少理念与实践有机结合的能力与机智。集体备课,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可以补充专业知识的不足,明显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对于师资比较薄弱的学校而言,其效果更为显著。

2.能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集体备课是对教学工作进行全程优化的教研活动,使教师在教学的认知、行为上向科学合理的方向转化。自我钻研、集体研讨、分工主备、教后反思的过程,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这既有利于教师的扬长避短,更有利于教师在高起点上发展。同时,集体备课的开展,一方面促使青年教师尽快成熟起来,另一方面也让老教师更加谦虚谨慎、严谨治学。

二、集体备课的组织实施。

1.成立备课组,一般以同年级同学科教师为一个备课组,在一些小的学校,教师人员比较少的情况下也可以相同学科不同年级老师组成一个备课组。定时间、定地点、定期开展集体备课,一般一周必须进行一次,如果条件允许,同备课组老师在同一办公室办公则随时可开展集体备课。

2.备课要求

“三定”:定时间,定内容,定主备人;

“四统一”:统一教学目标,统一重难点,统一作业内容,统一教学进度;

“五备”:备课标、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备训练,重点研究本学科教与学的改革与创新。

3.备课步骤

(1)主备先行

备课组长要提前明确主备课的任务,精心制定活动计划;

主备教师必须对所承担的教学内容进行精心谋划,写好教案, 制好课件,并按本组人数打印好教案份数,于授课前一至两周交由备课组长审查,然后及时分发给本组成员,并要求各 成员熟悉、钻研本部分内容,以便下周集体讨论。

(2)集体讨论

每周在备课组长的主持下集体讨论。内容及程序为:反馈上周所教内容,讨论下周要教的内容,主要从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自学指导,自学检测,当堂训练,板书设计、周周清,作业等方面讨论,程序为:先由主备概括教材内容、介绍自己的教学构思,再由其他成员进行补充、删减、矫正,最后备课组长总结。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整理,形成规范的教学设计。各成员把整改意见写在导学导教课案留空处,主备事后还要根据整改意见对电子教案作详细修改。

(3)二次备课

二次备课主要是体现教师的个性化教学,备课组成员在规范的教学设计上,可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班上的学生情况以及自己对教材的独特处理等方面重新形成自己的導学导教课案。

4.过程监控

(1)备课组长在开学初要制定好备课组活动计划,学期末还要写出集体备课的总结,同时将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上交教研室。

(2)对主备课的教案、课件质量检查考核。

(3)对集体备课的情况教研室、教务处加强巡查并做好记载。

(4)督查观摩督促活动的有效开展。

三、集体备课有效实施的几个关注点。

1.反思要精练:课后教学反思对课堂教学水平提升非常重要,我校要求教师课课有反思。在集体备课上的反思主要是根据自己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对经过大家讨论后定稿的课件或教学设计发现有问题的地方、设计不合理的地方及时进行总结反思。反思不在乎内容的多少,篇幅的长短,关键是记录下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得失、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的亮点和不足,以便及时修改。

2.集体备课与做教学设计协同进行。教学设计是一节课的“剧本”,它不仅反应出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更重要的是要反应出如何达成目标,要体现出老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文本性的教学设计有利于大家对课堂教学的深入思考和讨论。

3.主备说课要到位:说课是一名老师的基本素质,在集体备课中主备人先说课,然后大家再对课件或教学设计进行讨论,为了是在讨论环节大家能充分的提出自己看法和见解,主备人可以把所做的课件或教学设计提前发给各位老师,以便同备课组老师有时间提前思考。其他老师在看课件或设计时,要有一个详细的说课。说清一节课的目标定位、重难点的确定,为达成目标,突破重难点进行了怎样的设计,采用了什么样的教法、学法等等。

4.要营造一个积极自由的氛围。在大家听了主备人的说课后,备课组成员要积极主动的展开讨论。所有备课组成员是集体备课活动的主体,集体备课过程中必须人人积极参与,不能别人讨论你是局外人。

小学集体备课实施方案 篇4

为了进一步落实新课程理念,搞好“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创新教学思路,促进教师之间互相交流教改信息、探讨教学方法、切磋教学艺术,高效解决教学工作中遇到的普遍性问题和突出的困难,使我校教师有更充裕的时间与精力去研究学生,全力提高教学质量,现制定我校“集体备课”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充分发挥我校教师群体优势和骨干教师教学的引领作用,促进教师自身专业水平的提升和学校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克服以往备课过程中存在的以量为本,形式主义;以本为本,本本主义;以我为主,自我主义等现象,根据学校“有实效”的要求,决定以实施“集体备课”为突破口,加强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各科的均衡发展。

二、集体备课领导组织机构

长:李长焕

副组长:丛万忠

成员:丛广慧、白国锋、张友良、王勋辉及各科组长、备课组长。

三、组织形式

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分语文组、数学组、英语组和品社组和科学组负责,分年级成立备课组,以科组为单位灵活组织实施集体备课。

1、具体的教学内容备课以年级为主,由备课组长组织实施,主备人负责制。

2、集体备课与常规课、公开课相结合,形式为:个人初备——集体研备(形成学案、教案)——教师再备(针对班级、个人情况)——上课。

四、基本流程:

1、个人初备:

主备教师在集体备课前完成备课(学案、教案、教学思路及困惑、课件)。

(1)主备人的职责:要将教学内容深入吃透,梳理出教学内容的知识点和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的重难点。并就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重难点的突破作深入的思考和设计,然后形成交流稿(包括学案、教案、教学思路及困惑、课件)。(2)辅备人的职责:交流前将教材研读通晓,理清教材的知识体系,梳理出教学的知识点,在课本上做好批注,并初步考虑相应的教学设计。为了确保集体交流、讨论的重点和效果,无论是主备人还是辅备人都要在自己进行初步设计的基础上,明确书面列出自己的困惑和疑问,这是确保集体备课成效的一个关键环节。

2、集体研备:

集体研备前,由备课组长检查个人初备时的课本标注情况,并记录。(1)由主备人围绕讨论提纲逐一抛出自己的理解、观点、设计及有关理论依据。辅备人随时以补充、完善。

(2)由主持人组织大家就备课时的困惑(“周周清”的内容、学案的安排、教案的设计等)选择一到两个话题,组织大家讨论交流。集体备课的价值在于相互交流,在交流中达到信息沟通,资源的共享,在交流中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为了创设良好的交流氛围,教师交流可以不拘形式,可以就一点有感而发,可以就整体发表见解,可以中途打断,可以求同存异,可以相互争执。发言时不分主次,某一方面能力强的,掌握信息多的可以多说几句,才入门的,经验欠缺的可以多听听,学学别人的方法。交流时要做好记录,可以是别人的观点和方法,可以是听了别人发言触发的瞬间的思考,可以记自己认为值得记的东西。

(3)、形成学案、教案及课件。集体交流之后,由主备人综合集体的意见和智慧,在个人初备的基础上形成学案、教案及课件。此环节力求达到五个统一,即:统一划分课时、统一确定每课时的学习目标、统一自学指导(包括自学思考题和检测题)、统一学生自学后可能出现的疑难问题及解决方法、统一课堂作业。

3、教师再备。

教师可根据所任班级学生特点及个人风格,对集体备课的教案作深入的推敲、斟酌,写出适合自己的学情、自己的教学风格的学案和个性教案。

五、备课管理 :

教师集体备课的成功与否,是能否减轻教师工作量、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我们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成立了组织机构即集体备课领导组,领导组全面负责集体备课的管理工作和指导工作,督促检查集体备课,指导教师备好课,确保实效,不走过场;同时,对教师的备课进行审核;科组长具体负责各备课小组集体备课的组织实施工作。通过健全集体备课工作网络,教师们共同参与,指导、管理同步进行,为有效开展集体备课提供管理保证。

1、科组长全权负责组织本组的集体备课活动,统筹安排,严格把关。备课组长在开学第一周安排好一学期的备课分工(本学期在第十周安排好后半学期的备课分工)。

2、备课组长在集体备课前要检查自备情况(课本批注),集体备课时记录好每位教师发言情况(不允许教师做与备课无关的事情),集体备课后收集好备课记录及下一周学案、教案及“周周清”内容。

3、集体备课做到“二规范”、“四定”、“四统一”。(1)“二规范”是指集体备课记录规范、集体备课材料交存规范。

(2)“四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备课人;(3)“四统一”即统一思想,统一内容,统一重难点,统一目标。教师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已的实际,写出个人教案。既要相互借鉴,又要体现个人特点。

4、严格考勤制度,所有教师要按时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集体备课,实行签到制度,迟到、早退、缺勤按考勤制度执行。不得随意变换时间和地点。如有特殊情况,备课组长需提前半天向教学处申请批准。

集体备课方案 篇5

一、指导思想

备课是搞好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为了加强备课管理,切实提高备课效益,学校决定进一步改进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活动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加强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备课与上课的一体化,实现集体备课与教科研活动的有机结合,使备课过程成为教师合作、实践、创新的研究过程,从而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理论水平,实现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二、基本原则

集体备课的开展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

1、合作性:同教研组教师要加强合作与交流,互相学习,共同研究,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

2、实效性:备课力求从实际出发,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让备课真正为上课服务。

3、创新性:要解放思想,用新课程精神来指导备课,探索既符合教改精神又适应班级学生实际的教学模式。

4、研究性:参与集体备课的教师要把参与集体备课当作是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研究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积极参与、主动研究,在研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5、针对性:每次集体备课都要确定主题内容,作针对性的研讨,以免流于形式。

三、流程与方法 集体备课的流程为“三段五环”。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提升阶段。五个环节分别为:

1、个人初备。首先由各个教研组组长制订集体备课计划(包括“五定”,即定地点、定时间、定主备人员、定记录人员、定内容)。组内成员明确内容后,即开展个人初备:研读教材课标,明确重难点,考虑教学法,安排教学过程,设计反馈作业等。初备要做到每一环节安排都有理论依据,并形成书面资料,以便集体备课议课时发言。主备人员要撰写完整的教学预案并打印,做到教研组人手一份。

2、集体议课。在个人充分备课的基础上召开集体议课。

3、集体观课。主备人根据教师集体议课,结合教者教学风格、班级的实际,执教研讨课。

4、修订教学预案。组内人员经过集体备课、议课、观课后,教师要根据本班学情,对教学预案进行补改,使之适应本班的实际后再付诸教学实践。

5、反思总结提升。在教学结束后,教研组及时组织教师交流教学情况,反馈教学效果,对教学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改进措施。

以上共五个环节,其中第1个环节为“准备阶段”,第2、3、4、个环节为“实施阶段”,第5个环节为“总结提升阶段”。

四、管理措施

1、加强领导。教务处、教研组要做好集体备课的组织领导,统筹安排,灵活组织,确保活动有序、高效地进行。

2、健全组织。以各教研组为单位,教研组长负责组织本组成员开展好集体备课活动,做好相关资料的记录、收集、整理和宣传。

3、完善制度。具体活动时间为教研时间,每次活动要有具体的过程性材料。

五、集体备课细则

1、教研组长要认真组织开展集体备课活动,组织好本组的备课研讨、材料收集整理上传等相关工作。教师要端正思想、提高认识,按时、认真参加每次活动,并按要求及时打印主备的教学预案和修订适合本班的教案。

2、为提高每一次集体备课的质量,保证钻研教材时间,每次备课的内容以单元或组块为宜(各教研组长根据教材内容灵活地作统筹安排)。

3、主备教师于集体备课前要认真钻研课标、教材、教参,写出完整的教学预案。活动时,主备教师要详细讲述自己的见解。主讲结束后,全组教师要各抒己见,主备教师做好记录,把大家的意见融于备课之中。

4、各位教师在集体评议、观课后,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和自己的教学特色认真复备,对原备教案进行增删调整,备出科学的教法、学法。学校在备课检查时将重点检查复备有无特色。对原教案的修改符号要统一,复备时一律用红笔。

5、教案要有作业、板书设计和教后反思。要加强对作业设计的研究,精心设计作业,使作业设计更具科学性、实用性、新颖性,真正做到减负增效。教后反思既要有教法学法总结,信息反馈内容,更要体现结合现代科学的教育教学理念的分析体会。

集体备课方案的 篇6

一、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落实新课程理念,发挥集体智慧,创新教学思路,促进教师之间互相交流教改信息、探讨教学方法、切磋教学艺术,努力提高教师备课和集体备课活动的实效性,推动教师专业成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引领学校持续发展,特制定我校“集体备课”活动实施方案。

二、组织机构

1、领导小组:组长:

组员:

2、工作小组:各相关学科教研组长、备课组长

三、工作流程

1、本学期先在初二语文、初三语文、初三数学、初三英语备课组进行试行、探索,推行集体备课活动实施方案。

2、凡被拟定进行集体备课活动试点的备课组,课前必须按照《株洲市七中下学期集体备课活动实施方案》进行个人备课、学科集体备课,集中备课时间不少于半天。

3、集体备课基本步骤为:个人初备----集体交流----形成教案----课堂实践----反思提高。

4、每次集体备课,交流的内容有两项,一是由备课组长组织大家就备课时的困惑或上周教学实践的反思等选择一到两个话题,组织大家讨论交流。教师交流可以不拘形式,可以就一点有感而发,可以就整体发表见解,可以求同存异,可以相互争执。二是由每一中心发言人围绕个人初备教案逐一抛出自己的理解、观点、设计及有关理论依据。参加活动的教师要发表自己的看法,补充探究,真正做到“以长救短”,共同发展。

5、集体备课期间下周授课人均为中心发言人,每人准备一课时,授课人必须准备授课教案,以电子文本的形式分发到备课组各成员,中心发言人在发言时,要按教学进度讲清单元教学的教材内容,单元教学的总体目标、重点、难点,教师在教学中较适合的主要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法。每一中心发言人言毕后,备课组成员围绕该课教学人人发言,提出意见或建议。集体交流之后,每位备课组成员综体的意见和智慧,在中心发言人个人初备的基础上形成手写教案。必须做到每一周上课的内容都经过上周备课组的集体讨论、交流,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6、教师将集大家合力形成的`教案进行课堂实践,备课组长一期组织一至两次典型课例听评课。这一过程讲课者在进行有效的课堂实践,听课者在学习中进行分析及思维的再创造、再思考。讲课结束后进行集体评课研讨,对教学活动进行审视和反思,定出更加完善的课堂教学方案。

四、工作管理

1、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全权负责组织本组的集体备课活动,统筹安排,严格把关,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

2、主备教师提前做好主备稿的撰写工作,要认真钻研教材,准确地把握重、难点,写好说课稿,提出教法建议。

3、严格考勤制度,迟到、早退、缺勤按考勤制度执行。

4、教导处根据安排进行督查,并成立校级班子调研小组不定期参与集体备课活动,检查集体备课效果。

发挥集体优势强化集体备课 篇7

整体优化

整体优化是由校长牵头, 组织学校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组成集体备课组, 按科目分成语文和数学两组。对二、三、五年级语文、数学教材进行解读, 作出语文、数学课程教案的整体规划。整体优化是组织教师开展集体研读课程标准和教材、分析学情、制定学科教学计划、审定备课提纲、反馈教学实践信息等一系列活动。

整体优化是对年级课程从全册教材到单元章节的整体目标设计, 注重团队智慧和经验的聚合与消化, 是集体智慧“合”的过程。

分工编写

在年级教学整体优化的指导下, 学区选派经验丰富、能力较强的教师分工编写教学设计。按照课程标准, 注重新课程理念的运用和教学设计的实用性和指导性。然后学区将分工编写好的教学设计刊发在学区自办的《教苑论坛报》上, 分发各校。在整体优化达成共识的基础上, 各任课教师可以根据备课提纲和学生学情撰写教案。

每位分工编写者根据课程标准对本学科、学段的具体要求, 提前一周研究单元教学内容, 明确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 确定本单元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根据新课程理念设计出本课的教学思路。同时, 教师还要深入了解学生, 摸清学情, 以便有的放矢进行教学。

求同存异

各校任课教师结合本班学生和教师个人的实际情况, 对《教苑论坛报》上刊发的教学设计进行适度取舍, 合理加减, 进行二次备课, 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和新课程理念的教学设计, 使个人的教学设计更优化、更合理。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结合本班的实际, 采用最为合理而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施教。

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特点, 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学方法, 我们应鼓励教师教出自己的特色。集体备课是一个“信息聚合→思维碰撞→信息选取”的过程, 是资源共享, 但资源共享不等于相互“克隆”, 不能把集体备课代替教师个人的备课, 集体备课的理想结果就是为教师提供更多选择的机会, 突出自己的个性。

课后反思

教师将自己的教学设计投入到课堂教学中进行实践验证, 通过课后反思, 及时发现问题, 找出差距, 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 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 提升教学水平, 同时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与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 使自己真正成长为教学研究的主人。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考和再学习活动, 是对自身的教学进行反省的过程。课后反思一要及时, 二要有效, 反思不是空洞的客套话, 而是实实在在地反思自己在整个教学过程的得与失, 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作用。反思内容主要包括总结课堂成功的经验、失败的原因和不足之处等。

大学集体备课实施方案 篇8

一、创新组织形式

主要做法是改变传统的以教研组为单位的组织形式,转而根据研讨内容需要选择人员组成备课组。如围绕“幼儿线描画的教学常规”这一课题,组织美术领域的教师组成备课团队;围绕“幼儿入园不哭闹的技巧和策略”课题,组织小班教师组成备课团队。我们还专门组织全园教师参加环境创设的集体备课活动,大家集思广益,创新环境,使全园的班级环境创设更具童趣和特点,达到地面、桌面、墙面三维一体的多元和谐和与众不同的个性化效果。

二、探索备课模式

(一)“异中求同”模式

“异中求同,集体备课”,是先选取一个具体的活动内容,全体(或一个教研组)教师每人都根据选定的内容备一节课,然后再集体研讨,将众多设计集结为一节课,并选取一个教师来执教,展示设计成果,共同观摩后再次备课、试教,经过多次“磨课”,最后形成一个可行的定案。下面是我园数学教研组开展的“大班数学活动:学习二维坐标”集体备课活动实例。

1.个人备课,认真钻研、思考,自助积累

在这个环节中,每位教师凭着个人对教材的理解、对幼儿特点的把握自主进行备课,设计了不同的活动目标、教学教程,并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达成目标。如大班数学活动“学习二维坐标”,教师生成了不同的活动主题及初步目标。

“小小探险队”活动目标:

(1)通过模拟探险活动,让幼儿学习看坐标找物体。

(2)在活动中感受、体验成功的快乐。

“美丽的马路”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为马路种花、种树的活动中,初步学会用二维的方式找坐标。

(2)培养幼儿的分析、综合及操作能力。

…………

从以上活动确立的目标中,我们可以发现存在的几个问题:

首先,行为主体不一致。在同一活动中,有的目标以教师为行为主体,有的目标以幼儿为行为主体。行为主体不一致,使得目标指导活动评价时对象不明,缺乏针对性。

其次,目标不够具体明确。在教学活动“美丽的马路”中,目标1缺乏导向作用,目标2“培养分析、综合能力”,不明白教师准备在哪一个环节培养这两种能力,活动中也并不需要幼儿分析什么问题。

再次,目标的语言陈述不精确,缺少可观察和可测量性。从这些目标中,我们无法了解教师具体想让幼儿在学习中达到什么认知程度,所以活动结束后也无法知道是否真正完成了目标。在制定活动目标的时候,必须了解幼儿的知识、经验和兴趣,以此为基点展开教学,才能更好地落实目标。

2.集体备课,互相探讨,互助交流

在集体备课活动中,教师们交流了彼此的想法和意见,针对性地找出了自己在备课时的优点与不足。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我们对不同教学设计进行分析与修改,剔除不符合教学理念和幼儿学情的环节,从而形成了我们第一次集体备课的教学设计《找宝藏》。

本次教学活动目标暂定为:

(1)尝试从横向、纵向两个维度寻找物体,初步认识坐标。

(2)能积极、愉快地参与活动,体验数学操作游戏的乐趣。

(3)增强幼儿的空间方位感和小组合作、竞争意识。

教学方法:

(1)为幼儿创设充满趣味的情境,激活幼儿思维。

(2)找到幼儿兴趣点,运用尝试法、操作法、交流讨论法、对比法、游戏法等,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

(3)准备丰富的操作材料,引导幼儿动手操作,借助问题教学法、探究发现法等主动建构知识。

3.反复磨课,进入实战阶段

在集体备课后,教研组推荐一名教师进行试教,大家观摩集体备课的效果,以便进一步完善设计。

第一次试讲后,教师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如为幼儿准备的数字宝图解读起来过于复杂,影响了幼儿的积极性;教学游戏的难易程度设计不合理等。为解决这些问题,教师们又进行了第二次集体备课,再一次回顾教材与教学目标,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调整幼儿操作学具,提高教师指导语言的准确性等。

(二)“同中求异”模式

“同中求异”的集体备课方式,就是在同一主题背景下,不同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不同的生活实际,采取不同的设计构想,进行发散式备课。各自备好后,大家再互相交流,共同提高。

1.个人分析主题,多角度挖掘教学资源

我园在开展五月份主题“马路上”活动时,就运用了发散式备课形式。教师们通过对主题的认真分析,都能够多角度地挖掘资源、分析教材、设计活动。(请参看图表1)

2.集体研讨,互助教研

在个人充分备课的基础上,我们开展了集体备课、研讨,老师们分别展示了自己的活动设计。

教师一:小班孩子对色彩非常敏感,马路上各种灯色彩丰富、变化多端,根据这些特点,我设计了“马路上的灯”这个活动主题,美术活动“漂亮的霓虹灯”、科学活动“灯”、手工活动“制作路灯”等。

教师二:马路上的灯使夜晚的马路变得更加美丽,但许多孩子对夜晚的马路了解却不多。我班准备从“夜晚的马路”入手,运用录像、多媒体课件等形式,向孩子们展示马路的四通八达,进而扩展到马路的种类、功能,让孩子全面认识马路。

…………

不同的设计思路为参与的其他教师打开了思路,老师们各抒己见、提出合理化建议。如小班“交通警察”活动,引入了家长资源,让当交警的家长到班上,请全体幼儿自由提问,了解交警的职业特点。就这个活动方式,有老师提出疑问:小班孩子能进行自主提问吗?这个方法适合小班孩子吗?问题提出后,其他老师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并积极提出修改意见。

在热烈的讨论中,教研组长又适时抛出一个问题:这个主题如果放到中班、大班,你们会怎么开展呢?通过讨论老师们发现,同样的活动可以通过活动目标、活动形式的调整,延伸到不同年龄班。

3.取长补短,个人备课

在集体备课之后,老师们重新进行了又一次的个人备课,每个人都本着“保留经典、舍弃重复、创新生成”的备课目标,对自己选定的主题进行修订、补充,形成更加完善的主题活动。(请参看图表2)

“同中求异”模式在教师团队中掀起一种“头脑风暴”,它是不同教师思想碰撞产生火花的温床,是实现教学方式灵活性、有效性、丰富性的良好途径。

三、拓展集体备课功能

除充分发挥集体备课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方面的功能之外,我园还在探索实践的基础上开发拓展出集体备课更多的功能。

1.园本课程开发功能

集体备课不仅提高了我园教师对教材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执教能力,也提高了大家组织教材内容、综合运用教学方式的能力,学会“借脑”、“借势”、“借力”,经过理解、整合,转化为适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提高了教育教学的效能。

2.教师研修功能

我园将园本研修中的“个人自主反思、同伴交流互助、专业示范引领”三要素贯穿于集体备课的全过程,通过集体备课使教师逐渐养成了学习研讨、实践反思的职业生活习惯。在树立正确教育理念、优化课堂、提高效率的同时,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

3.团队建设功能

我园力求做到在教研活动中为教师创造“说”的机会、尊重教师“说”的权利、培植教师“说”的勇气、锻炼教师“说”的智慧。通过集体备课、研讨,使我园教师的群体力量进一步加强,在集体方向性、团结性、自我组织性和活动整合一致性方面有较为显著的进步。

集体备课方案、制度、计划 篇9

1、集体备课的机构。

集体备课以数学、语文教研组为单位,在组内实行集体备课、议课。

2、集体备课的备课人。

集体备课的备课人分为主备人和参备人。主备人根据领受到的备课任务,独立或与他人合作钻研教材,准备集体议课发言稿,编写教(学)案。参备人为组内除主备人以外的其他成员。参备人根据主备人的备课发言及教案设计思路,提出积极的补充和修改意见,以便主备人修改教案。

3、备课组活动原则: “四定、五必须、六备”。

“四定”是指:定人、时间、地点、内容;

“五必须”是指:主备教师必须精心研究所承担的教学内容;议课教师必须亮出自己的观点;主备教师必须在集体备课后完成集体备课记录表(毕业班除外);教师必须对集体备课形成的学案进行再备、使其更符合本班实际才能上课;上课后必须对亮点和不足进行反思。

“六备”是指:必须备学情、目标、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设计。真正实现教学上的“六个统一”,搞好“七备”,钻透“四点”、优化“四法”、精选“四题”。

4、集体备课的程序:

(1)分配任务。备课组长要根据本册教材的结构情况和学科特点,将备课任务合理地分配给组内成员。备课任务可分为单元(章节)备课、独立课文备课或者独立课时备课等。

(2)个人准备。组内成员领受任务以后,个人即进行备课准备,撰写主备发言稿及教学设计思路,以备集体议课时作重点发言。

(3)集体议课。主备发言人重点发言后,组内人员根据主备人的发言情况,提出补充和修改意见,统一认识后,由主备人编制教(学)案。

(4)编制教(学)案。主备人根据自己的钻研情况,并结合集体议课的意见进行取舍,认真编写教案,(5)个人执教。组内人员拿到主备人编制的教案(初案)后,在执教过程中,要根据本班的学情,对初案进行补改,添加个性化教学内容,使之适应本班的教学实际。

5、集体备课流程:(1)个人备课,形成“个案”。教师个人备课主要在目标的设定、重难点的选择及突破方式、练习题的设计等方面预设,主备人要更加细致地设计。备课组长定期对个案进行检查,语文、数学、英语学科每周两次,在集体备课之前完成,其他学科每周检查一次。在检查过程中,要看教师个案数量是否齐全、备课内容是否符合学科特点及要求,然后根据教师设计的情况给予量化打分。教导处对教师的个案进行不定期抽查。

(2)集体研讨,形成“初案”。集体备课由备课组长组织,集体备课过程中,首先由主备人说个人设计的方案,做到“六” 说: 目标、重点和难点、前置自学内容、展示交流内容、合作探究内容、达标拓展题目的设计。之后其他教师进行补充、完善,提倡集体备课的“金点子” 制度,即教师根据个人备课情况补充“金点子”,主备人要做好记录。经过大家的讨论,最后形成导学案的初稿,即初案。每次集体备课结束前,备课组长安排下一次集体备课主备人及备课内容。

(3)完善整理,形成“定案”。主备人对集体研讨的结果进行整理、完善,完成导学案的设计。打印出一份后交备课组长审核,然后由教导处手写签名才能交文印室打印。教导处负责学案的检查

(4)教后反思,形成“补案”。教师上课结束后要写出教后反思,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课堂生成进行记录,促进今后教学的开展

6、资料保存: 保存资料,供以后研究和参考

集体备课的具体要求

1、各学课教师在学课组长的带领下,每周一至周四晚上19:30在规定地点进行,任何人不允许请假或占用集体备课时间,教导处要及时参与并检查,同时在例会上公布出勤情况。

2、集体备课时要有明确的目标与内容,在小组内对数学、语文英语等9种课型共同探讨;教研组长组织同学科教师对相关学科的新授课模式的探讨,进而明确每种课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3、同学课组的教师要在集体备课时将课堂中的重点、难点、困惑点进行探讨,对典型题、易错点要逐一列举。

4、教师在集体备课前要主动学习课标,认真钻研教材,在集体备课时要统一认识,积极参与。

5、形成的学案要有可行性、实效性,教师授课时要严格按照学案进行,并保证“有学案才上课”。

6、教导处在组织听课时,要按照学案进行检查与评课。

7、由学科组长安排组内教师轮流执笔,认真填集体备课记录表,以备学校领导及教务处检查。

8、学年根据各学科集体备课的开展和实施情况以及所带成绩进行评比,作为职称晋升及年度考核的依据。

集体备课人员职责

1、备课组长职责。

(1)按时召开议课会。备课组长要根据实际情况,提前将任务分配到小组成员手中,并督促主备人做好准备。

(2)认真开好议课会。议课会由备课组长主持,主持人发言后,即由主备人说教材及设计思路等有关情况。接着集体议课、质询。最后主持人小结。议课会议要做好记录。

(3)严格考核。集体议课时,参备人不得缺席。

2、主备人职责。

(1)认真阅读教材,准确把握所备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2)提出教学目标。编制的教案要从三个维度上体现教学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备教法和学法。教师采取的教法必须有效,学生的学法诸如小组学习法、探究法等必须符合教学实际。

(4)备教具及多媒体教学。根据学校实际,寻找或自制教、学具;搜寻、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

3、参备人职责。

参备人除认真履行好主备人的职责外,还必须做到:

(1)认真学习课标,通读教材,了解全册教材的内容、结构、知识点及重点,做到宏观上把握学科教材,微观上重点吃透所领受的任务。

(2)集体议课时,参备人要以积极的态度参与,认真听取主备人的发言,质询主备人的观点和设计思路,列出补充和修改意见,不得当“局外人”。

集体备课教研活动方案 篇10

教研活动的方案

为进一步提升我镇小学教师教育教学业务能力,切实为广大教师搭建研讨、交流的平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决定在全镇小 学开展“周末教研课堂”活动。现将有关事项作如下安排:

一、活动形式

按学段,学科利用多媒体展示下周讲的内容,教学方法。互相勾 通,研讨,集体备课。

二、活动目的

其活动目的是在促进教师整体把握教材,突出教学重、难点,使课堂教学目标得到有效落实,从而达到提高教师专业技能,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之目的。

三、工作思路

“周末集体备课活动”中,不同教师的教学理念,对教材不同角 度的解读,对不同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的选择在辩课活动中得到碰撞,交流,反思、吸纳、提升,教师们的教学水平在这个过程中会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四、活动时间

每周周六上午(10:30~13:30)

五、参与学科

语文、数学,汉语三门学科

六、参加范围 全镇小学教师

七、活动程序

1、主讲人准备初稿

主讲人准备下周讲的课里面选择一个内容准备初稿,有教研组长审批,按教案准备PPT,用说课的方式进行讲课。

2、设计教案

参与教师根据提供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构思,并于规定时间内将教学设计(注:教学设计含教材简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流程,板书设计,教学流程的主要环节说明设计意图)。

3、教学研讨。

听课后,组织老师们讨论教学过程,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讨论是一种互动的研究,是一个共同参与、共同构建的过程。鼓励参与者主动通过自己的思考、感悟、理解,不断提出新的设想、新的思路。

4、定稿

主讲人把讨论中存在的问题整改后,把电子定稿(教案,PPT)提供给教研室,教研室负责把定稿传给学校教务处,教务主任存好电子稿和PPT,下个学期可以利用。

八、机构设置

1、成立组织领导小组

2、组 长:王玉杰

3、副组长:杨波、胡尼且木、庞娟霞、曹妮。

九、活动安排

论集体备课 篇11

1研究教材,人人初备

(1)理解“三点”——知能点、重难点、注意点。地理教材由众多知识和能力点组成,每章节教学内容都有其较为独立的若干知能点,需要教师准确全面地予以理解和把握;教学重点是指在教材各章节中起关键作用的知能点,具有生长性;教学难点是指学生在现有知能水平下难以理解和掌握的知能或不易解决的问题;注意点是指各知能点、重难点中易混淆的或关键的问题。找出教材中情感与价值观目标教育点,以便在教学中有的放矢地加以落实。

教师个人备课时,一定要认真学习和研究新课程标准、教材、教师用书,毕业班还要研究高考考试说明以及其它相关资料;提出具体的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深入了解学生,摸清学情,研究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等),要详备突出重点的方法和突破难点的策略,归纳注意点的方式方法,以便设计合理有效的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活动方案,利于授课时切中要害,化难为易,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例如,在高中必修三第二章“荒漠化的防治”这一节中,荒漠化的人为因素及荒漠化的防治措施是教学重点,非洲萨赫勒地区荒漠化的自然、社会经济因素分析是教学难点,万里长城和农牧过渡地带是注意点之一,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则是情感与价值观目标教育点。

(2)把握“三个认知层次”——了解、理解、运用。在新课程标准中出现了“三个认知层次”,了解是指对知识的认识和识别。如必修三的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西北地区和其它自然区划的界线、荒漠化的对策和措施等知识均属此类。理解(或初步学会)是指在了解的基础上,对知识的领会、解释和说明。如必修三的人口增长与荒漠化的联系图、西北地区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形成、草原地区掘井带来的负面作用等知识。运用(或学会)是指在理解的基础上,对知识的初步运用、分析和重新组合以及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迁移。如荒漠化的自然和人为因素、灌溉与次生盐渍化、种植业侵入牧区带来的影响等。这三个认知层次是基于认知水平和该知识点在本学科教学内容中的地位和作用两个方面考虑提出的三级教学要求,使整体教育合理化和教育要求具体化。在每节课时教案中,不仅要一一列出各知识点,而且要分别用A、B、C注明教学认知要求,以便把握教学、练习的尺度。特别是复习阶段,拟出双向细目表,以使学生全面正确掌握。

每位教师应该超前一周备课,要尽力提出有独创性的设计方案,以便资源共享;在教学环节上要有创新,要写出教学目标达成的具体方法;提出自己有疑问的地方,以便集体研讨,攻克难点。

2研讨教法,集思广益

(1)探讨“三法”——教法、学法、考(练)法。教法、学法、考(练)法是教师为实现一定教学目标所采用的教师教的方法、学生学的方法和考(练)的恰当时间及方式。教法服务于学法,考(练)是检验教法和学法的实际效果。备课既要对课程标准“心中有数”,还要“胸中有书”,更要“目中有人(学生)”;既要备教师怎么教,更要备学生怎么学,还要备怎么考与练。备教法,就是遵循课程标准,驾驭教材,根据学生实际,设计课堂教学过程、方法、板书、作业等,把教材中学生看不到摸不着的深层含义挖掘出来(即备出深度),如教材内容的前后联系、因果联系、递进关系;把梯度大的知识点、重难点分散化,一步一个台阶地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理解(即备出梯度);把各知识点的精要方面,关键字句归纳提取分析(即备出精度)。备学法,就是将学生的心智水平、已有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要求相结合,施之以有效的教法:从课前预习、课堂阅读、听课笔记、知识记忆、分析运用,到课后训练、笔记整理、知识梳理拓展等方面都精心设计,以便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备考(练)法,就是针对教学内容的知识点,重难点和注意点,并研究分析高考的考试说明和不同地区的考题,从中找出考练重点,精心创设课堂提问,设疑讨论、目标练习、课后作业、单元检测、模拟训练、各类题型解析等方式方法,引导学生动脑、强化学生记忆,实现知识迁移、培养学生能力。

(2)研究“三结合”——知能结合、知技结合、知行結合。知能结合,就是把认知与理解、记忆、运用分析综合等多种能力相结合,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自然界现象,工业、农业、城市形成与分布等现象,解决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知技结合,就是把认识与地理活动、动手技能相结合,如进行热力环流、简易傅科摆设计实验等。知行结合,就是把认知与知情转化,、行为规范教育相结合,如由环保理念上升为环保行动等。结合教学内容,有机进行科学世界观、价值观、审美观、环境观的教育。知能结合属知识智能领域,知技结合属于操作技能领域,知行结合属情感态度价值观领域,只有三个领域有机结合,才能完成新课标规定的教学目标,落实素质教育。

3管理创新,撰写教案

(1)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学校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考核和评价,“各家自扫门前雪”的现象就会从根本上得到转变。学校把教育教学任务要求具体落实到备课组,备课组“千斤重担人人挑,个个肩上有指标”。充分利用好每位教师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想方设法使教师群策群力,在互补共生中成长。每位教师教学各有所长,个人研究成果各有所专,集体备课可以将集体智慧与个人特长有机结合,弥补主讲教师的不足,帮助教师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拓展教学思路,取长补短,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水平。

(2)科学制定集体备课程序。集体备课应该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在讨论教学问题、提出教学主张、设计教学策略时,要多质疑:是否有利于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否有利于问题的生成和解决?是否有利于自主学习?是否有利于合作研讨?是否有利于活动的展开?是否有利于创新精神形成?是否有利于自我体验?要用教研的眼光去审视备课资料,使之适合当前教学,适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

集体备课时要确定一个主备课的发言人,主备人在集体备课的前三天把已经备好的教案,发到每个人的电子信箱,让其他教师思考并提出不足、拿出修改文稿,集体备课时人人发言,大家讨论、形成共识,捕捉讨论中有价值的创新思维火花。备课组应经常邀请比自己高一年级的备课组长参与集体备课,请其提出上一学年度在教学本课题时的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供大家借鉴。最后综合集体智慧,完善创新方案,使教案内容更加充实。集体备课方案形成以后,组织教师认真反思,紧扣自备过程中的成败得失,捕捉感悟点,将教学感受记录下来,开展自己的二次备课,形成自己上课的正式教案。这样可以不断提高教师的备课与研究能力,提升教学效果。

一个完整的备课过程应该有五个阶段:准备阶段、分析阶段、创造阶段(编写教案)、提高阶段(即第二次备课,调整和修改教案)和总结阶段。课后交流是备课总结阶段的主要内容,备课组教师授课后要写好教后分析并及时进行交流,谈谈自己的教学得与失,促进教师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二、新课程理念下集体备课应树立的意识

(1)合作意识。合作是进行集体备课的前提条件。集体备课时要创造一种平等、民主、互相尊重、互相合作的氛围。对每一个阶段的工作,根据个人的长处,备课组进行明确分工,优势互补、教学相长。

(2)整体意识。集体备课时教师要有整体意识,开学第一次集体备课时教师要纵览全局,制订整个学期或整个学年的教学计划;要注意教材各章节之间的内在联系。集体备课活动有可能会因意外的事情受到影响而暂停,备课组长一定另找时间及时补上,以保证备课内容的系统性和连续性。

(3)超前意识。教师超前集体备课,不仅能增强教学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而且有利于将问题消灭于萌芽状态。在制订好整体教学计划后,集体备课时最好能提前准备一、两周的课。高中地理教材一个单元就是一个专题,提前备好全章的教案,对整体内容有总体的把握,安排好教学计划,确定每一单元的主备人和集体备课的时间。

(4)反思意识。通过对教学行为的反思来提高教学能力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教师将教学方案付诸课堂实践,并对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析、研究、总结自己的教学得与失即教后分析。众多在教学上获得成功的教师都十分重视写教后分析,有位学者指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才能扬长补短,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上一篇:永登县农村经济发展情况汇报定稿下一篇:南口镇中心幼儿园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