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公出国管理系统

2024-08-24

因公出国管理系统(通用10篇)

因公出国管理系统 篇1

关于进一步加强因公出国(境)管理 的实施细则

为进一步规范我委因公出国(境)管理工作,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根据中央、省、市文件精神,制定本细则。

一、因公(私)出国(境)证件管理

根据相关规定,因公(私)出国(境)证件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实行统一集中管理。

(一)处级干部

在职正副处级干部因公(私)出国(境)证件统一收缴市外办集中管理。

(二)处级以下人员

参公人员及具备高级职称的人员因公(私)出国(境)证件统一收缴委办公室集中管理。

(三)其他人员

在职从事财务、机要、保密等岗位工作人员因公(私)出国(境)证件统一收缴委办公室集中管理。

二、因公(私)出国(境)审批范围及条件

(一)因公出国(境)

原则上不作为组团单位安排考察性出访、出国(境)培训、交流等活动。人员确因工作需要和上级指派参加因公出国(境)活动,根据干部管理权限,严格按照程序履行审核报批和请销假等相关手续,并严格审核出国(境)费用。

(二)因私出国(境)

1、处级干部

根据上级规定,在职正副处级及以上干部(含非领导职务干部,已免现职、尚未办理退休手续的干部)因私事申请出国(境),应当从严掌握,一般不予批准。上述干部中的归侨、侨眷,符合国家有关探亲假规定,申请出国(境)探望配偶、父母和兄弟姐妹的,或者留学人员的配偶申请出国(境)探亲的,可酌情予以批准。

2、处级以下人员

在职处级以下备案人员申请因私出国(境)需由党工委批准。

3、不予审批的情形

备案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申请因私出国(境)不予审批:在涉密岗位工作或者曾经从事过涉密工作,掌握和了解的机密尚未解密的;政治表现不好,在重大政治事件中犯有严重错误的;正在接受纪检机关审查,尚未作出结论和处理的;受党纪政纪处分未满处分期的;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三、因私出国(境)审批程序

1、申请。外出人员应根据证照办理周期和实际出行时间适当提前向委办公室提交书面申请(原则上最长提前一个月,如前往需面签的国家可提前两个月),申请内容包括:因私出国(境)事由、出国(境)时间、国(境)外停留时间、目的地及经费来源、最近一次因私出国(境)情况并承诺返回后及时交还证照。属首次办理往来港澳通行证、往来台湾通行证以及以上证件加签注的需填写《内地居民往来港澳地区申请表》、《大陆居民往来台湾地区申请审批表》。首次申办因私护照的需填写《关于同意申办出入境证件的证明》,属申请领用已有因私护照的需填写《备案人员因私证照申领表》。出国(境)探亲需提供境外亲属姓名、所在国家(地区)、具体地址、工作单位、联系电话等资料。

2、审批。申请由分管领导签署明确意见交委办公室审查,重点审查干部身份、是否符合因私出国(境)审批条件、手续是否齐全、材料是否规范、当前是否适合出国(境)。从事机要、保密、财务工作人员因私出国(境)根据需要征求机关党委、财务等部门意见。办公室初审并提出书面初步审查意见报委主要领导批准。

3、申办或领取本人证件。委主要领导批准同意后由人事科通知申请人领取申请表格或证件,办理证件签收手续,对已报经委领导同意的申请表格不得擅自修改。因私赴港澳台,每次申请仅能办理一次签注,在证照有效期内需要再次出国(境)的要重新办理审批手续。申请赴国外探亲、旅游的,备案人员在签证有效期内每次外出前仍应履行证照申领手续。备案人员在领取证照后应尽快申请办理签证(签注)手续,不允许以工作繁忙或签证周期过长为由长期持有因私证照,取得因私证照后因故未能出国(境),应及时将因私证照交回。

4、请假备案。备案人员办妥签证、机票等手续后应及时办理请假备案手续,假条中应注明准确的请假时间、地点及事由。根据休假管理规定报分管领导批准后送委办公室备案。

5、销假及归还证照。备案人员应根据请假时间按期返回,不得私自前往申请中未涉及的地点,不得擅自延长在国(境)外的期限。返回后上班第一天应办理销假手续,一周内应归还证照。

6、信息入库及资料归档。备案人员返回并交还证照后应及时将相关资料整理归档并将因私出国(境)时间、地点、批准领导等信息录入市委组织人事管理信息系统。应归档的资料包括:申请及领导批示原件、《内地居民往来港澳地区申请表》、《大陆居民往来台湾地区申请审批表》、《关于同意申办出入境证件的证明》复印件、《备案人员因私证照申领表》等资料。

四、相关要求

(一)从严审批备案人员因私出国(境)。凡备案人员因私事申请短期出国(境),要严格履行审批手续。并对其在境外遵守规定、按时返回及上交证照做出承诺及承担相应责任。因私出国(境)的党员干部在国(境)外不得以党员身份参加各种公开活动。

(二)从严管理备案人员因私证照。严格执行备案人员因私证照集中保管制度、出国境证照专人负责制和护照使用登记保管制度。在收回证照后要对证照进行核查,检查备案人员是否有前往申请中未涉及的地点。对于私自前往申请中未涉及的地点,要求备案人员做出书面说明。备案人员不得以任何理由私自办理各类因私出国(境)证件、外国长期居留证(绿卡)、香港和澳门的永久性居民身份证。已经办理的,本人要主动报告,并按有关规定处理。备案人员配偶出国定居或者办理了外国长期居留证(绿卡)、香港和澳门的永久性居民身份证的,备案人员本人也要及时汇报。备案人员在国(境)外不得同时持用因公和因私两种证照。

(三)明确责任,加强监督检查。对掌握的涉嫌违纪违法的人员或正在接受调查的人员情况以及其他不适宜近期出国(境)的情况,应及时书面通知人事科停办其出国境审批手续。

因公出国管理系统 篇2

从2015年8月以来,由于美国不再执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央行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行了调整,导致了人民币由长期趋势性升值转成阶段性贬值,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由2015 年1 月1 日的6.12:1 贬值到2016 年1 月1 日的6.5:1,而近期曾经达到了6.59:1。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波幅不断增宽,贬值压力不断加大的背景下,预算单位因公临时出国换汇及退汇形成的汇率差问题越显突出。

预算单位因公临时出国批汇、换汇有着严格的申报、审批流程。财政部门是依照因公临时出国经费预算审批表(或电子软件)填报规定,按当时的汇率进行批汇,而换汇银行的外汇牌价是实时变动的,由于实际汇率与财政部门先行批汇的汇率产生了汇率差,造成了财政先行审批预算的因公临时出国换汇所用的人民币不足或有结余。在日常实际工作中,财政部门核拨人民币不足或结余的情况较普遍,但随着人民币阶段性贬值,换汇资金不足的情况或将成为常态。按照国家有关文件规定,预算单位因公临时出国经费支出必须严格按照财政预算执行。由于上述汇率差问题,给预算单位因公临时出国团组在换汇环节上造成了一定的困扰,也为以后因公临时出国经费的核销埋下了隐患。

与此同时,因公临时出国退汇也存在汇率差问题。预算单位因公临时出国团组回国核销出国费用时,根据文件规定要按照行程计划严格审核。如果行程临时发生变化,产生在境外停留的天数少于出国预算天数等因素,经过财务部门对因公临时出国经费审核,就会发生出国经费核销中的退汇。由于退汇银行的外汇买入价和卖出价本身就存在汇率差,买入价实际低于卖出价。因此,在退汇的过程中,就会造成退汇收回的人民币少于或大于预算核拨的人民币。由于汇率波动较大,有时出国团组又不能及时核销,这种汇率差问题反映在核销出国经费的实际工作中,使得人民币短缺情况较多,而溢余的情况较少。由于汇率差问题形成的人民币使用缺口,给财务部门与临时出国团组造成了很多困扰。

一、预算单位因公临时出国用汇汇率差会计处理

为了解决上述汇率差问题,笔者认为应在预算单位日常会计核算账目的商品和服务支出及项目支出的因公出国(境)费用会计科目下,临时设置汇兑损益会计子目。同时,在因公临时出国经费核销单上增设该科目。财务部门在核销因公临时出国经费时,将因公临时出国换汇、退汇产生的损益额单列在出国经费核销单上,并制作记账凭证,入账计入该科目,明确反映、解决汇率差的问题。具体会计分录如下:

(一)由于汇率差,因公临时出国换汇、退汇的人民币都出现短缺

(二)由于汇率差,因公临时出国换汇、退汇的人民币都出现结余

(三)由于汇率差,因公临时出国换汇、退汇的人民币分别出现短缺或结余

二、案例

2015年8月20日,某预算单位5人组团,因公临时出访美国旧金山、加拿大温哥华,2015 年8 月11日外事、财政部门审批该团组因公临时出国事项为:出访天数10 天,每个国家各5 天。出国批汇为17 250 美元,其中:美国旧金山住宿费、伙食费、公杂费350 美元/人、天,加拿大温哥华340 美元/人、天。批汇当天美元现钞卖出价1:6.22元人民币,根据外汇总额,财政部门出国经费预算审批表核定的换汇人民币为107 295 元。2015年8月17日,该预算单位收到财政部门按预算经费审批表拨付的出国经费,并持相关手续去银行进行临时因公出国换汇,换汇当天银行美元现钞卖出价1:6.41元人民币。

该团组在境外期间,临时变更行程,决定提前1天从加拿大回国。回国一周后,2015 年9 月7 日团组成员到财务部门核销因公临时出国经费,根据规定,应去银行退回境外1天的外汇,退汇当天银行美元现钞买入价为1:6.30 元人民币。外汇部分的会计处理如下(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为当日实时汇率。):

预算单位财务部门通过以上会计分录的设计,可以把因公临时出国用汇汇率差产生的问题,集中在汇兑损益会计科目下进行核算,总体把控了由汇率差问题形成的各种资金变动。

预算单位在年末财政决算前,应先行对汇兑损益科目进行核算,借方数为正数时,反映由于汇率差问题产生的出国经费人民币缺口数,应及时向财政部门追加该项经费或由行政运行经费核销。贷方数为正数时,反映由于汇率差问题产生的出国经费人民币结存数,年末应将结余资金及时缴回财政部门。要求该科目年末决算时为零。

官员因公出国猫腻多 篇3

领导“照顾性”出访多 “去美国开个会,会期5天,结果报10天,中间还要去趟加拿大,显然就不合适。”江西省外侨办出国(境)管理处处长叶松如此说。

“大会”套“小会”之外,有的因公出国(境)团组还表现为“照顾性”出访。叶松说,经常会有单位前来说情,某领导即将退休,再不出去就没机会了。

官员出游 企业买单 2013年9月,江西省出台《转发外侨办、省委组织部、财政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国家工作人员因公临时出国的实施意见》,明确规定除了招商引资团组,党政机关不得携带企业人员出访。“党政机关携带非必要的企业人员出访,很可能存在让企业一路买单的情况。”叶松说。

根据《实施意见》,出国团组出访前后,组团单位和派员单位须将整个出访情况通过一定方式公示。2013年,江西省一名厅级领导申请因公出国。然而情况公示后,有群众举报这名领导已年满60岁,不符合出国执行公务的相关规定。后来这名领导主动放弃出访。

此外,江西省还加强因公出国(境)团组出访期间的公务活动检查。按规定,因公出国团组在外的公务活动要占到三分之二,出访回来后须公开其在境外展開合作的协议、文本和图片,并由相关部门进行检查。(本报综合)

因公出国管理规定_43559 篇4

第一条

为使员工因公出国的管理工作规范化,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员工因公出国可分为两种情况:

(一)公司自己组团赴国外考察学习,必须有对方出具的邀请函。

(二)公司随国家有关部门组团外出考察,必须有国家组团出具的任务批件和任务通知书。

第三条 公司内部出国申报程序:本人书面提出申请并出具以上的有关证明,报总经理审批,最后交由董事会研究通过。

第四条 公司外部出国申报程序:公司外部出国申报工作由秘书室主管负责。秘书室主管按以下程序办理。

第二条第一种情况:

(一)携带对方的邀请函、出国人员申请书(申请抬头为天津市外经贸委)、企业营业执照(以上文件均需备有两份复印件)到区外经贸委申请,区外经贸委批准后递交市外经贸委。

(二)市外经贸委批准后,携带批准文件和邀请函到市外办办理出国任务件。

(三)携带出国任务件和出国人员身份证到区委领取政审表,并携带政审表赴员工档案所在地政审,政审通过后到区委做政审批件。

(四)携带政审批件、出国任务件、出国人员身份证、六张彩色照片到出国服务中心做护照,一般为五个工作日。

(五)取护照,填写出国申请表,并在出国服务中心递交护照,办理签证。第二条第二种情况:

(一)携带任务批件复印件、任务通知书、出国申请书到区外经贸委申请出国批文。(三天)。

(二)携带任务批件复印件、任务通知书、区外经贸委批文到市外办办理出国确认件。(二天)

(三)携带任务批件复印件、任务通知书、市外办确认件到区委领取政审表,到区人事局政审,完毕后到区委做政审批件。(二天)

(四)携带政审批件、出国任务件、通知书、确认件、出国人员身份证、六张彩色照片到出国服务中心做护照。(五天)

因公出国管理系统 篇5

黑龙江省财政厅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 2014年4月11日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因公临时出国经费管理,根据《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中办〔2013〕13号)和《因公临时出国经费管理办法》(财行〔2013〕516号),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我省各级党政机关、人大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事业单位(以下简称“各单位”)。

第三条 各单位组派因公临时出国团组(以下简称“出国团组”),应坚持强化预算约束、保证外事重点、厉行勤俭节约、讲求务实高效的原则。严格履行经费报批程序和计划审批制度,严格控制出国规模,规范因公临时出国经费(以下简称“出国经费”,除单独标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管理。

第二章 预算管理和计划管理

第四条 出国经费纳入部门预算管理,各级财政部门应严格控制出国经费总额,科学合理安排支出预算。各单位在核定的出国经费预算内安排因公临时出国活动,不得超预算或无预算安排出国团组,确有特殊需要,按规定程序报批。

第五条 出国团组实行计划管理,并按照下列规定执行:

(一)各单位应根据国家外事管理规定和工作需要,科学制订因公临时出国计划,经同级外事部门批准,报同级财政部门备案。

(二)各级外事部门应加强因公临时出国计划管理,严格把关,对违反规定、不适合成行或没有经费预算的团组予以调整或取消。

(三)各单位组派出国团组,应当明确责任,谁派出、谁负责。严格控制出访人数、国家数和在外停留天数,正确执行限量管理规定。坚持因事定人的原则,不得因人找事,不得安排照顾性和无实质内容的一般性出访,不得安排考察性出访。

第三章 经费报批程序

第六条 各单位组派出国团组所需经费,按下列程序执行:

(一)组派出国团组出访,由单位根据出国工作方案填报出国团组《因公临时出国任务和预算报批表》。

(二)同级财政部门在申报单位出国经费预算额度内,根据单位提报的出国团组《因公临时出国任务和预算报批表》,核定出国经费控制额度。

(三)同级外事部门依据单位提报的,经财政部门核准经费的《因公临时出国任务和预算报批表》及相关出国资料,对出国任务进行核定,办理因公临时出国手续。

(四)单位依据财政部门和外事部门批准的《因公临时出国任务和预算报批表》和出国任务批件,在核定的出国经费额度内,严格执行各项经费开支标准和相关规定。

支付出国费用应严格按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公务卡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采取银行转账或公务卡方式结算,不得以现金方式支付。

第七条 出国人员回国报销费用,按下列程序办理:

(一)出国人员凭有效票据填报有团组负责人审核签字的《国外费用报销单》,报销凭证须用中文注明开支内容、日期、数量、金额等,并由经办人员签字。

(二)单位财务部门依据《因公临时出国任务和预算报批表》中核定的相关事项,对出国人员提交的出国任务批件、护照(包括签证和出入境纪录)复印件和《国外费用报销单》及有效票据,按照批准的出国人员、天数、路线及经费开支标准进行认真审核,严格履行单位内部财务报销审批程序后,核销出国费用。

各单位严禁接受或变相接受企事业单位资助,严禁向同级机关、下级机关、下属单位、企业、驻外机构等摊派或转嫁出国费用。

第四章 经费支出管理

第八条 出国经费包括: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公杂费和其他费用。国际旅费是指出境口岸至入境口岸旅费。

国外城市间交通费是指为完成工作任务所必须发生的,在出访国家的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交通费用。住宿费是指出国人员在国外发生的住宿费用。伙食费是指出国人员在国外期间的日常伙食费用。

公杂费是指出国人员在国外期间的市内交通、邮电、办公用品、必要的小费等费用。其他费用主要是指出国签证费用、必需的保险费用、防疫费用、国际会议注册费用等。第九条 国际旅费按照下列规定执行:

(一)出国人员应按规定乘坐交通工具。正、副省级及相当职务人员可以乘坐飞机头等舱、轮船一等舱、火车高级软卧或全列软席列车的商务座;正、副厅级及相当职务人员可以乘坐飞机公务舱、轮船二等舱、火车软卧或全列软席列车的一等座;其他人员均乘坐飞机经济舱、轮船三等舱、火车硬卧或全列软席列车的二等座。所乘交通工具舱位等级划分与以上不一致的,可乘坐同等水平的舱位。所乘交通工具未设置上述规定中本级别人员可乘坐舱位等级的,应乘坐低一等级舱位。

在上述规定标准内,所发生的国际旅费凭有效票据据实报销。

(二)出国人员乘坐国际列车,国内段按国内差旅费的有关规定执行;国外段超过6小时以上的按自然(日历)天数计算,每人每天补助12美元。

(三)出国人员应当严格按照规定安排交通工具,不得乘坐民航包机或私人、企业和外国航空公司包机。

(四)选择经济合理的路线。出国人员应当优先选择由我国航空公司运营的国际航线,由于航班衔接等原因确需选择外国航空公司航线的,应当事先报经单位外事和财务部门审批同意。不得以任何理由绕道旅行,或以过境名义变相增加出访国家和时间。

(五)按照经济适用的原则,通过政府采购等方式,选择优惠票价。无特殊原因,应事前购买往返机票。

第十条 国外城市间交通费按照下列规定执行:

(一)出国人员根据工作任务需要在一个国家城市间往来,应事先在出国计划中列明,按规定程序报批。未经批准,不得在国外城市间往来。

(二)出国人员的旅程必须按照批准的计划执行,其城市间交通费凭有效原始票据据实报销。第十一条 住宿费按照下列规定执行:

(一)出国人员应严格按规定安排住宿。正、副省级人员可安排普通套间,住宿费据实报销;其他人员安排标准间,在规定的住宿费标准之内予以报销。

(二)参加国际会议等的出国人员,原则上应按住宿费标准执行。如对方组织单位指定住宿酒店,应当严格把关,通过询价方式从紧安排,超出费用标准的,应事先在出国计划中列明,按规定程序批准后,可据实报销。

第十二条 伙食费和公杂费按照下列规定执行:

(一)出国人员伙食费、公杂费按规定的标准发给个人包干使用。包干天数按离、抵我国国境之日计算。

(二)根据工作需要和特点,不宜个人包干的出访团组,其伙食费和公杂费由出访团组统一掌握,包干使用。

(三)外方以现金或实物形式提供伙食费和公杂费接待我出国团组的,出国人员不再领取伙食费和公杂费。

第十三条 出国团组对外原则上不搞宴请,确需宴请的,应当连同出国计划一并报批,宴请标准按照所在国家一人一天的伙食费标准掌握。

第十四条 出访团组在国外期间,收授礼品应严格按有关规定执行。原则上不对外赠送礼品,确有必要赠送的,应连同出国计划一并报批。赠礼对象仅为外方接待最高级别人员,必要时可包括主要接待人员。对外赠礼以赠礼方或受礼方级别较高一方的级别确定赠礼标准。原则上赠礼方或受礼方为正、副省(部)级人员的,每人不超过400元;赠礼方或受礼方为正、副厅局级人员的,每人不超过200元;其他人员可视情况赠送小纪念品。所赠礼品,按照厉行节约的原则,选择具有民族特色的纪念品、传统手工艺品和实用物品,朴素大方,不求奢华。

出访团组与我国驻外使领馆等外交机构和其他中资机构、企业之间一律不得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互赠礼品或纪念品。

第十五条 出国签证费用、防疫费用、国际会议注册费用等凭有效原始票据据实报销。根据到访国要求,出国人员必须购买保险的,应连同出国计划一并报批,按照到访国驻华使领馆要求购买,凭有效原始票据据实报销。

第五章监督检查

第十六条

除涉密内容和事项外,出国经费的预决算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第十七条

外事、财政、审计等部门对出国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联合检查。财政部门应当定期或不定期对各部门各单位出国经费管理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审计部门应当对各部门各单位出国经费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审计。

各单位须建立健全出国团组内部监督检查机制,每半年向同级外事、财政部门报送本部门本单位出国经费使用情况。严格按照预算绩效管理的有关规定,加强出国经费预算绩效评价。

第十八条 组团单位应当采取集中形式,对团组全体人员进行行前财经纪律教育。对出国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除相关开支一律不予报销外,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并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一)违规扩大出国经费开支范围的;

(二)擅自提高经费开支标准的;

(三)虚报团组级别、人数、国家数、天数等,套取出国经费的;

(四)使用虚假发票报销出国费用的;

(五)其他违反本办法的行为。

第六章附则

第十九条 各单位因公临时赴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适用本办法。

第二十条 对与我国新建交或未建交国家,经审批后,相关经费开支标准暂按照经济水平相近的邻国标准执行。

第二十一条 国有企业和其他因公临时出国人员参照本办法执行。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由省财政厅会同省外事办公室负责解释。

因公出国管理系统 篇6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我校教职工短期因公出国(境)人员的管理,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按照按需派出、求真务实、讲求实效的原则,结合我校学科建设发展的需要,特制定本规定。

一、短期因公出国(境)一般是指三个月以下赴国(境)外参加国际会议、交流访问、合作科研、讲学、进修以及培训等。

二、派出审批

(一)为加强因公临时出国(境)派出工作的计划性,各单位、部门应制定计划,并于每年10月底前对下一的派出工作计划向国际合作交流处填报《昆明医学院短期出国(境)合作与交流项目(团组)计划申请表》。经学校批准的计划还将抄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每末应将本派出工作计划执行情况报国际合作交流处。

(二)出国(境)培训项目,须于头一年的10月底前将下一计划报国际合作交流处,以便事先向省外专局和国家外专局报送因公出国(境)培训计划。凡未列入国家外专局核准的因公出国(境)培训计划的团组,一律不予派出。培训类计划具体执行前,由学校报经上级主管部门、省外专局审核同意后,由省外办或其他因公出国(境)任务审批部门审批。对已列入计划,但具体组团不符合国家因公出国(境)培训管理规定的团组,不予批准。

(三)凡集体或个人申报短期因公出国(境)的项目,应根据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的实际需要,明确目的、任务,严格把关,注重实效。禁止无实质性内容的出国(境)项目。申报出国(境)项目,应以短时间、少人数、低预算为原则。从严掌握参加跨地区跨行业团组项目。

(四)短期因公出国境团组必须人员精干、构成合理,人员所从事的业务必须与出访任务相符。并视工作需要合理安排出访人员和在外停留时间,节约出访费用。

(五)短期因公出国(境)团组、人员在出访期间不得擅自更改已批准的任务、时间和地点。未经批准,不得增加出访国家(地区),或以过境名义增加出访国家(地区),以及延长在外停留时间。应选择经济合理的路线,并尽可能购买往返机票。不得随意更改路线、绕道旅行。严禁同时携带因公普通护照和因私护照出国(境)。

(六)离退休人员一般不再派遣出国(境)执行公务。如因受聘继续工作或其他特殊原因,确需出国(境)执行公务,经征得原单位同意后,可批准申报出国(境)执行公务。

(七)我校副处级以上人员多次往返港澳需报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审批。

(八)凡有因公出国(境)人员均须按规定程序报批,办理公务护照(通行证),通过因公渠道申办签证。严禁通过因私(包括旅游)渠道出国境执行公务以及进行工作、考察、访问、交流、培训。

三、其他规定

(一)证件管理

因公出国(境)证件管理实行专人管理,出访期间指派专人统一保管,任务完成回国后在规定15天内统一收回证件,并交回证件颁发机关。

(二)出访总结

因公短期出国(境)团组和人员完成出国(境)任务回国后一个月内应写出出访总结报告,报国际合作交流处和因公出国(境)任务审批部门。

(三)经费

有关短期因公出国(境)费用问题

1.短期因公出国(境)团组、人员在出国(境)前,应按照国家规定的预算标准自筹经费并拟订使用计划,经国际合作交流处、财务 处审核后办理预支。凡需要使用科研经费的,需按科研经费管理程序进行审批。

2.短期出国(境)团组、人员在外期间,应遵循“勤俭办事”的原则,严格执行各项费用的开支标准,一般不得突破预算标准和出国(境)用汇指标。国(境)外各项费用的具体标准及报销手续根据外交部、财政部、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国银行总行以及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四)礼品

短期因公出国(境)团组、人员对外赠送礼品,要在出国(境)前提出预算;所受外方具有代表性的或较贵重的礼品,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登记上交,不得自行处理;短期因公出国(境)团组、人员原则上不在外宴请,如确实需要宴请的,应在出行前向国际合作交流处提出书面申请。

(五)其他待遇等按学校颁发的有关规定办理。

四、短期因公出国(境)申请办理程序

(一)本人填写《昆明医学院短期因公出国(境)申请表》,经所在单位、部门主管领导签字盖章,报国际合作交流处。

(二)短期因公出国(境)参加国际会议、交流访问、合作科研、讲学、研修等事宜,一般需提前两个月提出申请,并提交邀请函;赴台湾地区的,一般需提前六个月提出申请。培训类项目需于头一年提交项目计划,经省外专局、国家外专局批准立项后,方可于次年实施任务申报审批手续。

(三)国际合作交流处接上述材料,签署意见后,报分管校领导审批。处级以上(含处级)干部短期因公出国(境)需分管校领导签署意见并提交院长办公会讨论通过。

(四)申请人到学校组织部办理政审手续。

(五)出国(境)任务申请材料报上级主管部门(省教育厅/省科技厅)审批后,由云南省外事办公室(或省科技厅)签发出国赴港澳任务批件(省外组团的签发出国赴港澳任务确认件)。

(六)申请人到云南省政府外事办公室办理申请护照和签证或赴港澳通行证等手续。

(七)获准签证后,到云南省财政厅外经处、中国银行云南省分行办理批汇购汇手续。

(八)办理出国卫生检疫证件。

(九)出国(境)人员应于返校后十五天内将护照(赴港澳通行证)交回省外事办公室统一保管。

(十)回国后一个月内完成有关外汇核销、帐务报销等手续,提交出访总结报告。逾期不交护照(赴港澳通行证)的,将限制其再次出国(境)的申请,并将限制出访人员所在单位的其他申请人员的出访计划。

五、本规定由国际合作交流处负责解释。

六、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因公出国管理系统 篇7

加强党政干部因公出国(境)经费管理暂行办法

(财行〔2008〕230号)

党中央有关部门,国务院各部委、直属机构,总后勤部、武警总部,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厅,高法院,高检院,有关人民团体,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外事办、监察厅(局、委)、审计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外事(旅游)局、纪委监察局,审计局: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因公出国(境)管理的若干规定》(中办发[2008]9号),规范因公出国(境)行为,加强因公出国(境)经费审批及预算管理,我们制定了《加强党政干部因公出国(境)经费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情况,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加强党政干部因公出国(境)经费管理暂行办法

财政部 外交部 监察部 审计署 国家预防腐败局

二OO八年八月五日

加强党政干部因公出国(境)经费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因公出国(境)管理工作的指示精神,切实规范党政干部因公出国(境)活动,进一步严格因公出国(境)经费审批及监督管理,强化预算约束,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第二条 各级党政机关因公出国(境)活动,包括访问、考察、培训、参加国际活动等,应严格执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因公出国(境)管理的若干规定》(中办发[2008]9号),严格遵守预算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不得为不符合因公出国(境)条件的团组安排经费。

第三条第三条 各级财政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因公出国(境)经费的预算管理。应根据财力的可能,科学合理地安排因公出国(境)经费预算额度,将因公出国(境)经费全部纳入预算管理,未安排预算的单位视为无出国(境)任务安排。严格控制因公出国(境)经费预算规模,对各级党政机关因公出国(境)经费预算实行零增长。

第四条第四条 各级财政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因公出国(境)活动的用汇额度管理。按照各级党政机关因公出国(境)经费预算规模相应安排出国(境)用汇额度,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党政机关出国(境)用汇管理,实行因公出国(境)经费预算及用汇额度双控制。

第五条第五条 各级党政机关应切实加强因公出国(境)经费管理。要在财政部门批准的因公出国(境)经费预算和外汇额度内核定出国(境)计划,并根据工作需要组织安排出国(境)活动,确定出国(境)团组数量和规模,如需调整,应在预算内调剂安排。各级党政机关不得超预算或无预算安排出国(境)团组,不得接受或变相接受企事业单位资助,或向同级机关、下级机关和下属单位摊派、转嫁费用。

第六条第六条 各级党政机关应贯彻“勤俭办外事”的方针,加强对因公出国(境)团组的财经纪律教育。因公出国(境)团组应严格执行各项费用开支标准,本着务实、高效、精简、节约的原则开展工作,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第七条第七条 各级党政机关应建立因公出国(境)经费先行审核制度。因公出国(境)经费审批部门和任务审批部门要实行审批联动,从源头上把握和控制因公出国(境)活动,坚决制止公款出国(境)旅游行为。因公出国(境)经费审批部门和任务审批部门应根据各自的职责参与因公出国(境)的审批联动,具体审核原则如下:

(一)各级党政机关按照部门预算管理程序向同级财政部门申请出国(境)经费预算时,必须同时提供上一出国(境)经费预算执行情况。

(二)各级外事审批部门与财政部门应及时沟通因公出国(境)计划情况。各级财政部门应根据国家和地方财力及出国(境)经费预算申请情况确定各部门的出国经费预算额度,并实行总量控制。

(三)各地区各部门每年1月底前向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外交部报送省部级人员本出国(境)计划时,应明确预算安排可以保证出国(境)团组经费开支。

(四)各级党政机关预算经各级人大批准以后,各级外事审批部门与派出单位的财务部门要根据出国(境)经费预算对纳入出国(境)计划的具体出国(境)任务逐一进行任务和经费联动审核,相互及时沟通情况,严格把关,堵塞漏洞。

(五)各级外事审批部门在审批因公出国(境)任务时,派出单位的财务部门应出具经费安排的意见,双跨类团组参团人员由其所在单位的财务部门出具经费审核意见,确保出国(境)任务在部门预算确定的出国(境)经费预算额度内执行。

(六)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外交部在审批省部级因公出国(境)团组任务时,团组成员所在中央单位财务部门、地方财政部门应出具经费安排的意见。

(七)对于部门预算中未安排出国(境)经费预算,要求使用其他经费(包括单位行政、事业经费,摊派经费,企业赞助经费等)的因公出国(境)团组申请,视为无出国(境)经费预算安排,财务部门一律不得出具认可意见。凡未经财务部门经费审核认可的因公出国(境)申请,各级外事审批部门一律不予批准。

第八条第八条 国家外国专家局安排的出国(境)培训团组,已纳入国家外国专家局计划并由其资助的出国人员,由国家外国专家局出具经费审核意见,其他参团人员由其所在单位的财务部门出具经费审核意见。

第九条第九条 财务部门应进一步严格对因公出国(境)团组的经费核销管理。对因公出国(境)团组提供的出国(境)任务批件、护照(包括签证和出入境记录)复印件及有效费用明细票据进行认真审核,严格按照批准的出国(境)团组人数、天数、出国路线、经费计划以及有关的经费开支标准等进行核销,不得核销与公务活动无关的开支和计划外发生的费用,不得核销虚假费用单据。

除中央有关文件规定的特殊情况外,各级财务部门一律不得报销党政干部持因私出国(境)证件的出国(境)费用。

第十条第十条 各级党政机关应建立健全对因公出国(境)团组的内部监督检查机制。财务部门应定期或不定期对因公出国(境)团组及经费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并于每年第一季度向同级财政部门报送上因公出国(境)经费和外汇使用情况。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应加强对因公出国(境)经费使用情况的有效监管。应将监管因公出国(境)经费使用情况作为坚决制止公费出国(境)旅游的重要内容,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各级审计机关应加强对因公出国(境)经费使用情况的审计监督。应将因公出国(境)经费的管理和使用情况的审计监督作为审计工作的重点,对各单位因公出国(境)经费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专项审计。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各级纪检监察、审计机关对因公出国(境)经费使用管理中出现的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应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对弄虚作假,挪用其他资金、摊派转嫁出国(境)费用的,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追究组团单位和团组相关人员的责任;对不认真履行经费审核、核销责任的,要追究财政、财务部门相关人员的责任;对未经经费审核部门认可而批准出国(境)的,要追究外事审批部门相关人员的责任。对涉嫌犯罪的要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各地区各部门根据本办法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加强因公出国(境)经费管理的具体办法及出国任务与经费审批联动的具体实施方案。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事业单位因公出国(境)经费的管理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本办法由财政部负责解释。

第十七条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调研报告(因公出国1) 篇8

作为财政部门,严格把好资金审核关,建立长效工作机制,主要做法如下:

一、实施出国经费年度预算和先行审核制度,严把因公出国(境)经费审核关

严格经费管理,是制止党政干部公款出国(境)旅游的源头工作。为确保出国(境)经费不超当年计划,我市按要求将原来的外事部门先进行出国任务审批改为由财政部门先进行经费审批。为使出国(境)经费支出节俭、高效,发挥更大的作用,我市财政加大了对出国(境)经费使用的管理力度,强化按预算执行。对出国(境)团组严格按出国(境)费用开支标准和管理办法核定费用,编制经费预算下达指标,回国后财政审核支出并编制决算后单位方可列支,采取

超支不补,节余退回财政的办法。通过审核,及时掌握单位是否按预算及有关规定执行,及时发现资金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了解预算核定与实际支出的差异。通过对票据审查,剔除不合理支出,体现财政工作的严肃性,不给党政干部出国(境)旅游留有空间。

现实工作中,因公出国(境)经费预算总额没有增加,招商活动却一年比一年多,针对收支矛盾异常突出的形势,政法科每个月都要向主管局长汇报支出情况,再由局长向主管市长汇报,并根据现实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随时请示领导,以便及时调整支出方向,缓解资金供需矛盾。同时,减少行政人员出国(境)人数,从严控制临时组建项目的出国(境)团组,每个出国(境)团组分清哪些需由财政负担、哪些经费自理,哪些需要县(市)区财政负担,对省政府组织并要求各市必须参加的招商活动和市主要领导带队组织的出国(境)招商活动,政法科按规定核拨经费;对出国(境)任务不确定或没有实质性内容的出国(境)活动,如“经贸洽谈”、“友好访问”、“商品展销”等财政不核拨经费;对随上级(国家、省)部门的出国(境)访问、学习、参展、考察等财政不核拨经费。在国外召开的项目洽谈会、项目说明会等会议支出,原则上由项目企业全部负担。开展专项工作以来,我市严格按预算核拨经费,因公出国(境)经费支出始终控制在指标之内。

二、实施计划报批制度,完善审核机制,严把因公出国(境)任务审批关

严把出国(境)任务审批关,是制止党政干部公款出国(境)旅游的关键工作。我市为增强年度出访总人次的调控能力,避免因公出国(境)的随机性,建立因公出国(境)计划报批制度,实行量化管理机制,解决了出国(境)审批工作政策执行难的问题。

我市始终严格出国(境)任务审核审批,坚持“六个坚决不批”:即,对于那些缺乏实质性内容的一般性考察团组坚决不批;对于团组人员结构不合理、出访人员专业与出访任务不符的坚决不批;对同一地区或部门的主要领导干部有两人以上同团出访的坚决不批;对于学习培训团组没有纳入省培训计划的坚决不批;没有经过财政经费先行审核的坚决不批;对于不符合规定的双跨团组坚决不批。开展专项工作以来,市财政认真坚持原则,严把审批关,对4个不符合规定的出国(境)团组没有审批。

三、强化制度管理,建立因公出国(境)审批的长效机制

为了使出国(境)管理有章可循,我市不断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从根源上防治因公出国(境)旅游和经费滥用问题。一是出台因公出国(境)管理规定,具体解决“事怎么办”的问题。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因公出国(境)管

因公出国人员政审需要上报的材料 篇9

行署外事办送审单(经行署领导审批通过,复印件); 行署外事办出国赴港澳任务通知书(原件);

因公出国(地区)申报表(需所在部门、主管部门、公安部门审理意见,领导干部需地区纪检委意见,挂钩企业需地区公安局意见,复印件);

出国通知书(挂钩企业需贸易合同及翻译件,复印件); 因公出国人员审查表(一式三份,原件); 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及本人近期照片一张。

二、以上材料确认原件无误后,留相关复印件,填写《因公出国(境)人员审查批准单》,报部长审批。经部长批准后,出具《因公出国及赴港澳人员审查批件》一式四份,加盖地委印章(县级干部盖地委书记私章、科级干部盖部长私章)。同时《因公出国人员审查表》加盖批准领导及地委印章。以上两表各两份送出国申请人。

一、工作依据

1、《关于因公出国人员审查的规定》(中办发[1991]8号);

2、《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暂行规定》(人发[1996]118号)。

二、审批权限

本市科员以下干部职工出国政审。

三、工作程序

1、审查申报材料是否符合要求

(1)因公出国政审申请:该申请由所在单位以正式函件形式呈报,应说明出国任务、派往国家或地区、派出时间及该同志现实工作、政治表现情况、有无经济问题;

(2)国外邀请函原文件及中文译件:国外邀请的单位与姓名及内容应与政审申请单位一致;邀请函中文译件要由单位负责人签名并加盖公章;

(3)身份证复印件,需验原件;(4)营业执照复印件,需验原件;

(5)《因公出国人员审查表》:家庭主要成员情况和国内外主要社会关系栏目,必须详细如实填写;政治表现栏目要写清楚出国人员的政治立场、现实表现、“文革”、“**”中的情况以及有无经济问题;奖惩情况要如实填写,特别是受处分情况需写清楚原因,受何处分;出国工作情况栏目,填写历次出国情况要注明有无违反外事纪律情况;审查意见栏目,所在单位应注明审查意见、批准时间并由领导签名单位盖章。该表由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填写,不得由本人填写。

2、审查档案材料是否齐全

(1)行政关系:工作单位是否与申请单位一致;

(2)人事档案:《因公出国人员审查表》的内容是否与人事档案内容一致,是否有不良记录。

3、经办人员审查政审申报材料及档案,填写《档案托管人员因公出国政审审查登记表》并向申报单位了解申报单位与申报人情况,必须与纪检(监察)、外事、公安和国家安全部取得联系,经审查了解符合政审条件的提交处负责人审核,报局领导批准后,5天内办理 《因公出国及赴港澳人员审查批件》。

四、工作要求

1、认真审阅申报材料和档案;

2、审核后报处、局领导的材料,必须真实、齐全和符合申报要求;

因公出国管理系统 篇10

一、申请因公出国签证必须准备如下材料:

1、护照。护照的有效期至少在半年以上,且至少有两页空白的签证页;申请人应在护照上签名。2.、邀请信。邀请信的基本要求:①邀请信要用正式信笺纸(须印有邀请公司的名称、地址、电话、传真号码);②Email不能作为邀请信;③由前往国本土发出;④邀请函应用英文或本国文字打印;⑤邀请信应写明出访目的、访问时间、停留天数和在国外停留期间的费用由谁支付等内容;⑥邀请信落款应有邀请人的名字、职务和亲笔签名;⑦邀请信上被邀请人的身份、职务要和签证表格所填写身份相符;⑧按照前往国家的要求提供邀请信传真件、复印件或原件;⑨邀请信不得涂改、伪造。3.、签证申请表。各国的签证申请表内容不尽相同,主要内容有:①申请人的个人情况:姓名、曾用名、性别、出生日期、出生地点、国籍、婚姻状况;工作单位名称、地址、电话号码、邮政编码;家庭住址、电话号码、邮政编码;②家庭情况: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子女)和近亲属(兄弟姐妹)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职业、国籍和住址等;③护照资料:护照种类、护照号码、发照日期、发照地点、发照机关、有效期限等;④所申请签证的基本内容:申请签证的目的、种类等;⑤邀请方的基本内容:邀请单位名称、地址、电话号码、邀请人姓名;⑥申请人以前申请签证的情况:是否去过该国,是否曾被拒绝发给签证;⑦申请人签名。

4、相 片。申请签证的相片与护照的要求基本一致,只有少数国家对相片有特殊要求。相片所需数量一般与签证表的份数相同。

5、其它辅助性材料:常见的要求有①派遣单位出具的英文费用证明;②中方和邀请公司的营业执照;③机票订单、机票原件;④黄皮书;⑤邀请方提供的日程安排及日程安排上所提及的其它公司发来的邀请确认;⑥反签证明等。各国签证要求不同并时有变更,申请签证前请注意查阅自治区外办公告的签证信息或电话向自治区外办办证厅咨询,并以最新要求为准。

上一篇:水泥立磨操作维护下一篇:大学生体育实施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