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学生(精选11篇)
出国学生 篇1
摘要:每一种潮流都有它的流行周期。但是, 在中国, “出国热”却并不遵循这样的规律。自1978年以来, “出国热”热了一拨又一拨, 却没有停止过, 而且趋于低龄化。人们不禁要问, 出国留学何以有这么大的魅力, 引无数后来人蜂拥而上为之折腰?在这种有些疯狂的“出国热”背后, 暴露了哪些问题?
金秋送爽时,校园里开始变得热闹起来。不过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等待他们的是远赴重洋,在另一个国度里开始自己新学期的生活。没错,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留学生”。
中国的留学生市场从来都是如此“高温”。据教育部涉外监管网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13.4万人,创历史新高。另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6年调查数据显示,全球留学生总人数中,14%是中国留学生。随着近年来出国留学热的持续升温,留学低龄化现象也愈益明显,中学生出国留学每年都在以两位数的速度递增,在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区尤为明显。出国为何有如此大的魅力?
出国留学成为“救命稻草”?
曾几何时,“海归”是皇帝女儿不愁嫁,高就业率促成了“出国热”。如今,虽然曾经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虽然有那么多的“海待”涌现,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海归”头上的光环仍然一时难以抹去。较好的就业仍然是出国热的首要动因。
然而,如果说20世纪七八十年代多是精英出国深造的话,那么如今的出国则更显“平民化”。有文章说,出国留学30年,走的正是从精英到平民的路子。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经济的富裕是首要原因。老百姓的生活富足了,用在教育上的支出比例也相应地增大;另外,出国门槛的降低,也是出国人数增加的重要原因;此外还有社会就业压力的增大、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国内教育体制的一些问题、教育国际化的步伐加快等等。
留学的“平民化”还有一层意思,那就是出国留学不再是优等生的专利。这跟自费留学的浪潮直接相关。十几年前,自费留学是受歧视的。而今,自费留学已经是经济富裕家庭的寻常游戏,自费留学不但不被轻视甚至还带有了些炫耀的意味。
然而,与之相关,留学生源自然也鱼龙混杂。据报道,很多中学生之所以选择出国留学,有的是盲目跟风,甚至是相互攀比,因为在很多人眼里,出国留学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情;有的则是因为难过国内狭窄的高考“独木桥”,在国内只能上一所一般院校甚至考不上大学,在国外镀金后则可以增加就业竞争力;有的则是因为父母准备移民,孩子出国留学不过是移民的第一步;有的是反正在国内读书费用也不低,索性把孩子送往国外,还可以多学东西……等等,不一而足。再加上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越小,学习语言的优势就越大,于是,低龄留学也就成为一股热潮。
在这里,出国留学似乎更像是一棵“救命稻草”,仿佛抓住了它,孩子就可以学好外语,增长见识,开阔眼界,学会自立,避免国内教育的弊端等等,很多家长不惜为此节衣缩食。然而,看看众多的“海归”成“海待”,就知道把这份重任寄托在出国留学上,结果是多么不尽如人意。
而且,问题似乎不仅限于此。
触目惊心的“留学垃圾”
首位来自中国大陆在美国获得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的专业心理医生宋志颖博士通过电子邮件接受了《记者观察》记者的专访。她在去美国前,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医学系,后在中国中医研究院从事中医研究,去美国后获得亚利桑那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现执有美国维吉利亚州和马利南州的临床心理医生执照和马利南州心理健康咨询师执照。宋志颖2007年在大陆出版的《学来的幸福》一书,在读者群内引起强烈反响。她也被大家称为“幸福博士”。
每年9月和10月都是中国留学生出国的旺季,对于越来越多的低龄孩童选择出国留学,宋志颖认为,“出国无疑是个机会,但不同年龄的孩子自主能力的程度不同,可能给孩子造成的压力影响也不同,这也跟孩子出国前的心理素质有关。”当记者提到很多未成年出国留学生不能自立时,这位“幸福博士”解释说,心理素质的培养不光是“独立自理”,如果孩子心理素质不好,出国遇到困难不能及时得到调理,出国就可能变成孩子的一个“大灾”,心理的阴影会影响孩子的前途。最近听到几起华人行凶作案,大多是因为留学异国,压力困难太大,自己不善调理,结果心理变态,所以对此一定要慎重。对于很多父母认为出国留学可以给孩子一个美好的前程,甚至认为把孩子越早送出就越光荣,“幸福博士”认为,其实这就是一种攀比心理,很多家长觉得身边的同事朋友的孩子都出国留学了,自己家孩子呆在国内就是落后,就没面子。这种心理可以理解,主要原因是对国外不太了解,当然也不排除国内的某些地方确实存在教育局限性。所谓“孟母三迁”,有时改变环境,也许有利孩子的成长,但孟母是跟着“迁”的,所以有条件的,父母可以陪伴孩子在国外读书,以保证孩子能得到父母的正常关怀。当然,关键还在父母,要是父母能减少攀比,帮助孩子树立一个正确的未来观和成功观,孩子也未必会这样。
国内外一些媒体不断披露:中国已经成为盛产留学垃圾的最令人头痛的国家。所谓的“留学垃圾”,是指没有明确学习目的,到国外也未完成任何学业,稀里糊涂地鬼混,最后完全脱离学校,成为“社会垃圾”。
16岁出国的少年王濒,在英国留学期间,几乎没有学到任何知识,整天沉溺于网络游戏,耗尽了3年的青春和父母50万元的积蓄,最终一事无成,悄然回国。由于无颜面对父母,他没有回家,而是在一家宾馆当服务员,回国3个月后才被父母找到。一位广州女孩赴澳洲留学4年,没有拿到任何文凭,反而抱着自己的“黑婴儿”回家。
这并非个别行为或个别现象,而是存在于整个中国留学生队伍中的且占据相当比例的一个群体。产生的原因,一个是留学生的低龄化,还有一个是留学的富裕化。花钱如流水、“留”而学未成的小留学生正是“留学垃圾”的典型,也是对留学富裕化的很好诠释。
“留学垃圾”的形成跟现在中国孩子普遍所缺乏的能力有关。很多中国孩子缺乏积极动手和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同时缺少宽容谅解和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而国外的生活环境、教育方式等,都对他们的这方面素质提出挑战。
除了能力的欠缺外,更多的是与心理问题相关的。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中的重要阶段,如果在这一时期留学国外,远离父母,则不能得到父母的直接关爱和引导,孩子走弯路的可能性就大很多。再加上,环境的陌生、文化的差异、学业的压力、父母的期盼,都给留学生造成心理阴影,使他们处在一种焦虑状态,如果还没有融入当地,孤独会悄悄缠住他们。所以留学生一般会走两个极端,要么坚持再坚持,在困境中磨炼自己;要么就在焦虑和孤独中放纵自己,走入歧途。
游弋于东西方文化的边缘人
“除非特殊情况,不赞成低龄化留学。”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俞敏洪如是说。过早出国造成的结果很可能是“里不白外不黄”:西方文化的营养没有吸收充分,中国文化中的优良基因也丧失殆尽。于是,在安全问题和心理问题之外,还有一个文化问题同样不可忽视。
小留学生不仅在心智上不成熟,在文化认知上存在缺陷。十几岁的年纪,中国语言和文化还没学好,就跑到另一个陌生的文化世界里去,会不会造成传统的文化没有根基、外国的文化又难以接受呢?或许有人会说,十几岁就出国的前辈多了去了,像鲁迅、郭沫若等文坛大家出国时年纪也不大,他们也没有因此成为边缘人啊。话虽如此,然而有一个事实不可忽略,那就是20世纪初的出国热潮中的留学生绝大部分都有相当深厚的国学功底,因此才会有比较和鉴别,在“别求新声于异邦”的同时,仍保留有相当清醒的头脑。况且那时的出国,学知识固然是一方面,更重要的为了拯救民族危亡,以西学图强。
文化认同、文化归属从来都不只属于一个群体,它的深刻之处就在于它属于每一个人。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民族性,都有文化归属感。相对于未成年人来说,成年人的文化认同相对稳固。未成年人则易于变动。十几岁的年纪正是吸收文化知识的关键阶段,巩固旧有文化,吸收新的文化,这个消化期会比较漫长也相当痛苦。如果处理不好,就会成为游弋于东西方文化的边缘人,“在而不属于”任何一种文化。
在国内的文化教育都堪忧的状况下,国外小留学生们的文化认知并不是一个杞人忧天的问题。还有一个更实际的问题就是,许多跨国集团在选聘人才时都强调本土化,包括专业技能和外语之类的辅助技能,所有的选择都牵扯到文化。此外,对中外文化的兼收并蓄和融会贯通,学识上的长足进步,对于塑造新型人格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低龄留学需三思而后行
在众多的负面效应面前,低龄留学要三思而后行。
外面的世界固然精彩,但是外国的月亮未必就比中国的圆。出国留学不是短期旅游,它更是一次文化和生活的全面融入。因此,要考虑的问题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问题。俞敏洪说,出国留学是高风险投资。如果全家经济并不很富裕,那趁早有个心理准备,现在的“海归”不再有当年的荣耀,花费掉全家的积蓄,可能依然换不回好工作。
孩子的心理素质问题是值得好好考虑的。在计划出国留学前,对于孩子的心理素质、个人自理能力、自控能力和辨别能力都要进行一番考量。这不是短期可以完成的培养,因此娇生惯养、极度缺乏自理能力的孩子,不要指望一出国这一状况就会得到彻底改观。如果以前的心理素质极差,出国后在短期内也很难改观。
安全问题依然值得重视。从学校的选择到中介公司的选择,每一步都存在安全隐患。这几年随着中国留学生市场的繁荣,国外很多人也瞄准了这个庞大的市场,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这个市场变得鱼龙混杂。“洋野鸡学校”层出不穷,安全问题仍然值得重视。
出国留学不是攀比,不是时尚。低龄化留学热更将心理问题、安全问题和文化传承问题凸显,利与弊的问题,更多的专家倾向于后者。(驻美留学生李海乐对本文也有贡献)
出国学生 篇2
广东省教育考试院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在广东,华侨、港澳台地区学生考试有两种方式,参加全国联考或者参加暨南大学和华侨大学的两校联招考试(下称“两校联考”)。
上述工作人员称,对于非广东户籍考生来说,要有完整的三年高中学籍以及其他的相关要求方可参加该省的高考。
梁静称,具有外籍身份的学生可以参加专门针对华侨、港澳台学生的全国联考或两校联考,因为这两种考试比高考容易得多。
不论是全国联考还是两校联招,均对考生的身份资格做出要求,其中,教育部《内地(祖国大陆)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地区学生简章》规定,华侨考生必须是取得外国长期或永久居留权,并且在国外实际居住2年以上,而暨南大学招生简章中亦做出相同规定。
然而,梁靜向本报透露,暨南大学本科外招生大多非境外土生土长,甚至很多人根本未曾出过国,“一些人虽然拥有那边的身份,但连那边都没有去过。”
这部分同学对于自己的身份亦讳莫如深,只是声称“家里有人帮自己弄”。
在梁静看来,这些通过其他渠道获得华侨或港澳台身份者,了解形势,参与全国联考或两校联考有优势,这对一直在外生活的外籍考生来说并不公平。(第一财经日报 美编12)
日本出台措施鼓励学生出国留学 篇3
对于日本留学生来说, 最热门的国家是美国, 其次是中国。日本学生来华留学的比例目前已接近前往美国留学的比例。2012年, 大约有2.1万名日本学生在中国留学, 比2011年上涨了17.6%。留学中国的日本学生数量在中国国际学生中占第三位。主要原因是, 越来越多的日本学生获得中国政府的奖学金, 到新疆、甘肃等地院校留学。越来越多的日本大学生选择到中国进行短期学习, 时间从8天到一年不等。
然而, 据统计, 1987年到2010年, 日本学生出国留学数量在不断下降, 特别是到中国、印度、韩国留学的日本学生数量在大幅下降。主要有如下原因:
第一, 家庭收入下降。第二, 在国外学习的时间往往在大三的最后一个学期和大四的第一个学期。这段时间和他们找工作的时间重叠, 有些学生担心这样会面临找不到理想工作的风险。第三, 18岁以下学生的数量在下降, 这是日本赴外留学生数量下降的主要因素。
从学生个人心理角度讲, 也有一些原因导致他们不愿留学。一是学生偏于内向, 他们更愿意花时间使用手机电脑和网络与他人交流, 而不愿意实际走出去, 与人进行实际接触, 不愿意到国外学习。二是他们对外国的兴趣越来越小了, 据媒体报道, 日本年轻人通常通过电视、网络和多媒体设备来了解国外信息。
从大学层面讲, 并没有充分理解国际化的意义, 面对国际化他们显示出了犹豫心态。而日本大学的决策过程中, 教职员工有很大权力, 也就是说, 日本大学的决策是自下而上做决定, 这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日本大学做出决定, 比如做出国际化的决定。
高三出国学生语文复习材料 篇4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1.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课题组,在近期发布研究结果。随着学历的增加,城乡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在城市,高中、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人口的比例,分别是农村的3.6倍、16.5倍、55.5倍、281.55倍和323倍。著名重点高校,农村学生的比例逐渐减少。例如清华大学2000年农村学生的比例为17.6%,比1990年减少4.1个百分点;北京大学1991年农村学生的比例为16.3%,比1990年减少2.5个百分点。不过经过扩招,在2003年,一些高等学校例如唐山学院、华北煤炭学院、河北理工学院等在校农村学生的比例占到60%以上。
请结合上述材料,选用合适的文体,以“我们需要怎样的高等教育”为题作文,立意自定,不低于800字。
2.一个名叫谭成年的农民,自制一驾小飞机,曾多次驾驶这驾小飞机飞行。被媒体称为“中国家民第一飞。”前些时候,他驾驶的飞机失事,自己当场死亡。按规定,任何飞行器飞行,都要事先向管理部门申报飞行计划,而谭成年从来没有申请办理过,另外,他前两次出名的飞行,监管部门是从媒体获悉的。
请结合上述材料,选用合适的文体,以“媒体的作用”为题作文,立意自定,不低于800字。
3.在火车不还没有普及时,一位权威人士以不可辩驳的口吻称,如果美国要引进铁路的话,就一定要建立更多的精神病院。因为人们看见火车头在自己的面前咆哮而过,会吓破胆的。在德国,一群专家曾声言,火车的时速不可以超过每小进十五英里。如果超过了这一惊人的速度,那么鲜血就会从乘客的鼻腔里喷出来,而且过隧道时,乘客会窒息而死。
请结合上述材料,选用合适的文体,以“思想的速度”为题作文,立意自定,不低于800字。
4.《安徽省地方志工作条例》规定,“重大犯罪分子,社会影响较大的负面人物可以收入地方志书。”对此有人认为不妥,怕产生负面影响。另一种观点却认为,可以收入,这样能起到以史为鉴的作用。
请结合上述材料,选用合适的文体,以“也谈青史留名”为题作文,立意自定,不低于800字。
5.德国小镇麦森300多年前就引用学习中国陶瓷艺术,并从仿景德镇开始,逐渐兼容了巴洛克、新艺术和现代艺术,如今这个小镇的陶瓷种类已经发展到23万多种。一次一个中国代表团在考察麦森时,有人赞扬麦森是“德国的景德镇。”没有想到人家连声说:“不,不,我们就是麦森,德国的小镇麦森。”
出国学生 篇5
有专家分析,美国许多大学的学费收入用在了学生设施建设方面,学校希望以良好的硬件条件吸引优质生源,但其他国家的高校并不认为必须向学生提供水疗馆或健身房等设施,因此,学费性价比较高。
美国国际教育协会(IIE)于2014年底发布的报告显示,美国学生留学目的地国前3位分别为英国、意大利、西班牙,到德国留学的美国学生在2010-2013年间跃增了33%。国际教育协会相关人士表示,欧洲大学受到美国学生青睐的主要原因是其许多学位课程用英语授课,而且许多学校提供非常丰厚的奖学金或免学费,专业课程内容处在研究前沿。
专家认为,美国学生出国留学既可以节省学费支出,也可促进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提高,但同时存在一些弊端。例如,学生毕业后如想在美国工作,不如在美国上大学的学生更容易获得就业建议和人脉关系。此外,出国留学时遇到的语言、文化差异,以及学术制度和教学方式的差异可能构成学习障碍。
出国学生 篇6
然而, 准备出国的留学生将很快面对未来的陌生环境, 如果学生心理建设不全面, 会出现出国后的适应期里, 学生出现沟通交流障碍, 过度焦虑, 自信心低下等问题。从而导致学习进度跟不上, 丧失学习斗志, 影响留学的效率与效果的负面情况。
在国内高校的国际合作部门的相关教师, 特别是分管学生工作的教师及辅导员应当充分做好学生出国前的心理调适与疏导。其工作庞杂繁琐, 涉及范畴较为宽泛, 如需要预先提醒学生了解并注意留学国家风俗、日常具体生活事项、天气及气候情况、当地相关法律条例、常规注意点等多种事务。此时, 往往容易忽视出国心理疏导。因此, 建议在出国前通过课程形式将必须告知的事项准确传达给即将出国的学生, 也可以开设出国学生注意事项的讲座, 包括开设心理疏导讲座, 让学生了解出国后的各种压力, 知道如何应对压力、排解压力。提前让学生具备困难意识, 在国外面对困惑及压力时, 拥有自我调节的能力。在出国留学前就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 把工作做在前面, 做到让学生少走弯路。减少由于身处异地他乡引发的心理问题, 降低导致诸多不良后果的情形。
在心理建设和疏导方面应该注意, 从大方向上着手, 从细节方面了解, 最后综合地分析每一个学生的特殊性, 做到对人对症, 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心理适应能力, 增强自信心, 能成功应对出国后的学习生活的目的。
一、心理疏导应分段开展
鼓励即将出国的学生, 辅助并帮助激发其保持积极向上的学习热情, 这是开展心理建设的准备阶段。心理疏导第一阶段, 是向学生介绍出国大体事宜及国际院校的专业状况, 约见几次后采集学生的个人背景材料, 了解学习能力, 适应能力等情况, 将出国前需要学生准备的事项开始向学生阐述。第一适应期结束后, 进行筛选, 根据学生不同情况及个性, 逐步开始对学生进行出国后可能面临的各类情况进行分析, 应对困难压力的第二阶段心理疏导。心理疏导的第三阶段是长期的, 在学生出国后依旧保持联系, 帮助学生渡过出国后最重要的前三个月的适应期, 在此期间可以通过学生习惯使用的微信、微博、QQ、网络电话等科技手段, 开展心理沟通和疏导。
二、心理疏导因人而异
基于相关资料综合分析的成熟经验以及学生的自我陈述, 针对出国学生开展的心理疏导, 应当根据学生的个人情况而采取不同的方式。异同点的分解也需要慎重处理, 从学生个性特质、家庭培养模式、学校老师的关心手段等各方面进行权衡。每个学生的个性都是不一样的, 要针对不同的个性特质, 进行不同的激励措施, 有些学生更偏向于接受鼓励式的教育, 有的适合犀利的语言方式激发其斗志。其中, 学生的自信心建设尤为重要, 由于语言不精通、沟通欠缺等因素, 出国后容易出现自信心持续降低, 自我肯定能力不断下降的现象, 长期处于这种负压情况, 其结果将导致学生出现自卑心理从而引发一系列生活及学习问题。在中外合作交流办学的过程中, 院校不仅仅是把学生培养好了送出国门, 还需要为他们能够在异国他乡更好地学习生活打好心理基础。
三、心理疏导因性别而异
开展心理疏导, 男生女生应区分对待。男性与女性在面对具体的家庭关系以及生活困难时, 其解决问题的方式并不一致, 因此心理疏导必须关注男性与女性的心理差异。多数男生较少地与家人开展深度沟通, 即使遇到困难, 也存在不沟通或者沟通不顺畅等现象。而女生较为容易表达, 并希望从外界获得认同感, 其感情比较脆弱, 在心理疏导时要注意女生的孤独感排解, 否则, 女生极易将感情寄托在他处, 容易从情感上分神从而导致出国效果不佳。
四、注重小团体的作用力
学生出国后, 容易因为国籍原因抱团形成小团体。小团体意识各有利弊, 有利的一面是, 他们可以很快感受到同国群体的温暖, 能够减少孤独感, 拥有群体温暖感。但是这种情况, 如果不节制, 自我没有控制, 可能会造成对于新环境的距离感, 时间越长越不利于尽快地融入当地的氛围以及语言的学习。心理疏导过程中, 可以借助小团体的作用力, 并适时使学生尽快了解小团体的负面影响因素, 引起学生对小团体问题的利弊认识。
五、发挥家长的引导配合作用
通过与家长的沟通, 让家长意识到出国前心理疏导是极其重要的环节, 学校的工作需要家长与学校双方的共同努力。家长需要用爱去关怀即将出国的孩子, 让他们能够及时吐露心底的感情, 令学生感受到情感支持而非情感依赖, 否则过分宠爱会使学生出国后产生依赖父母、依赖家庭的情况。由于家庭关系中爱的渴求会在出国后凸显出来, 且这一需求在出国后很难得到充分满足, 因此会造成学生存在较多不良情绪, 如冲动、缺乏耐心等, 也容易造成学生在学习生活上存在畏难情绪, 遇到困难就退缩, 没有学成就半途而废, 甚至在面对失败时常常会在潜意识里开展自我安慰, 认为父母什么时候都会无条件接纳自己的孩子。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开展学习目标的设立, 通过追求目标, 而使学生拥有积极性和面对困难的勇气, 能顺利面对可能出现的多种困境。
出国学习, 对于大学里的学生而言, 是一个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机会, 在此其中, 他们有着自己的美好憧憬, 但是只有在心理建设已经完成的情况下, 学生才可以应对自如。准备出国的学生必须有一颗可以应对变化、不畏挑战的坚强内心, 才能战胜困难战胜自己, 才能更好地完成课业。作为高校出国留学指导老师, 有责任对学生的心理开展疏导。学生出国不仅仅是学生成功的跨出国门, 而是要学生在跨出国门后, 面对不同的语言、完全迥异的生活环境、巨大的学习压力等各个方面, 都能够以一个成熟的心态去对待。减少自闭现象, 尽可能降低因压力过大而导致信心丧失的可能。心理疏导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学习, 了解真实的生活, 也可以让老师的工作更加落到实处, 事事处处从学生的立场与角度出发, 为他们的美好未来做出更进一步的努力。
参考文献
[1]杨寿林.调整出国留学后的三个心态[J].成才与就业, 2003, (03) .
[2]吴楚克.跨界民族认同意识的“心理适应度”[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2011, (1) .
出国学生 篇7
一、中印留学生出国(境)现状比较分析
中国和印度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留学生输出国进入21世纪以来,两国出国留学生人数呈现持续快速增长趋势,且留学生大部分都流向欧美等发达国家。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数据统计,2012年中国海外留学生总人数为694365人,印度海外留学生总人数为189472人中国海外留学生人数约为印度的3. 66倍。中国留学生首选的留学目的国为美国、澳大利亚、英国、韩国和法国印度留学生首选的留学目的国为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阿联酋和新西兰( 见表1) 。
以全球拥有国际留学生数量最多的美国为例,2012年美国国际留学生共计740482人,其中中国留学生人数最多,为210452人,占在美留学生总数的28. 42% ; 在美印度留学生人数居第二位,共97120人,占在美留学生总数的13. 12% 。美国是中印留学生的首选留学目的国,由于中国与日本、韩国同属于东亚文化体系,具有天然的文化传承性,而且日韩两国地理位置与中国相邻,因此日本、韩国位列中国留学生留学目的国的第二和第五位; 由于印度在独立前是英国殖民地,受英联邦文化影响较大, 英语也是印度的官方语言,独立后印度仍与英国在内的其他英联邦国家保持着较为紧密的联系,所以英国和澳大利亚位列印度留学目的国的第二和第三位。总之,中印两国的主要留学目的国都是以美国、英国、澳大利亚、 加拿大、德国等欧美发达国家为主,而两国由于各自历史文化差异,中国留学生倾向于选择文化与本国更为相近的日本、韩国作为留学目的国,而印度留学生则倾向于选择英联邦国家作为其留学目的国。
数据来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数据 。
二、中印留学生回流现状比较分析
中国和印度同为留学生输出大国,都曾一度面临高端人才流失问题。近年来,随着两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内用人环境的不断优化,两国留学生均呈现大规模回流趋势。据《中国留学发展报告( 2012) 》显示,近年来中国每年的出国留学人数都在20万以上,同时有10多万留学生回国。仅2011年,留学生回国人数就达18. 62万人,比2010年的13. 52万增长了37. 7% ,2012年中国留学生回 流人数达23. 03万人次,累计回国 人数达104. 87万人次。越来越多的中国留学生,学有所成后选择在国内构筑自己的事业梦想、规划个人发展蓝图。同为世界留学生输出大国的印度,近年来,其留学生回流规模日益扩大。以印度留美学生为例,据美国国际教育协会2012年发布的《门户开放报告》统计,2011、2012年在美印度留学生人数连续两年保持下滑趋势,留学生总数为100270人,同比下降了3. 5% 。
从留学生回流规模来看,中国留学生回流规模要大于印度。中国留学生回流的主要原因是在于国内经济稳定增长、文化认同及家庭团聚等,而印度则通过对等承认的双重国籍、创立“海外印度人日”和创建“科学人才库” 等方式吸引了大量海外留学生回国。目前人力资本已成为提高一国国际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中印留学生的大量回流对于促进两国经济发展和提高科技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得益于留学生回流,中国电子信息技术、新生物医药、文化创意、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均取得了飞速发展。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印度为促进软件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为海外留学生回国开办软件公司及从事软件开发大开 “绿灯”,进而引发 在硅谷的 印度软件 企业家的 归国热潮。
三、大力吸引留学生回国的对策建议
目前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回国比例并不高,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在职业发展、生活环境、人才流动政策、子女教育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人才流动壁垒亟待破除。我国可学习和借鉴印度在吸引留学生回国方面的成功经验,
如承认对等的双重国籍、建立“科学人才库”、创设 “海外华人日”等,在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后,不断加强其培育和管理工作,使海外高层次人才尽快熟悉新环境, 与国内人才充分磨合、合作,发挥行业领军人物作用。目前,我国高层次人才家属“落地”难问题凸显,繁琐的签证手续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才流动效率。此外,国内一线城市生活成本过高等因素也阻挡了高层次人才回国的脚步。因此,在人才签证方面,可以考虑取消华人回国需要中国发邀请函及华侨回国定居需要侨办审批的规定。 此外,针对各项记录良好、原籍是中国的海外华人,以及海外出生、符合高层次人才认证条件的华裔高端人才和进入中国工作与投资的外国高层次人才可以考虑简化签证审批手续。同时,地方政府应成为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发力点,科学制定人才引进计划,提升城市非物质吸引力,在改善城市环境、加强基础教育、改进办事效率等方面继续努力,让海外高层次人才更好地发挥才能。
摘要:中国和印度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留学生输出国,在留学目的地选择、留学生规模、留学生回流等方面均具有一定共性。中印两国留学生都以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等欧美发达国家为主要留学目的国,而由于历史文化差异,中国留学生更倾向于选择日本和韩国,印度留学生更倾向于选择英联邦国家。近年来,随着两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内用人环境的不断优化,两国留学生均出现大规模回流。为吸引更多海外高端人才回流,中国可借鉴印度的成功经验,建立“科学人才库”、创设“海外华人日”、增加海外留学生的祖国认同感和自豪感,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留学生回流政策。
关键词:中国,印度,留学生,回流
参考文献
[1]高子平.印度海外人才引进中的国籍与公民权问题研究[J].南亚研究季刊,2013(1):73-78.
[2]王辉耀,苗绿.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3)No.2[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3]王辉耀,苗绿.中国海归发展报告(2012)No.2[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当前我国中学生出国留学热的思考 篇8
一、目前我国中学生出国情况的基本估计
据教育部2009年2月第六次新闻发布会披露, 从1978年到2008年底, 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139.15万人, 2008年全年出国留学人数达17.98万人, 其中自费出国留学人数达16.16万人, 占当年出国留学人员总数的90%。截至2011年底, 中国在外留学人员总数达142万。近3年年均出国留学人数增长达23%, 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留学生生源国。[1]而在自费出国留学中中学生占很大部分。特别是每年高考后, 各类留学展十分火热, 掀起一波波留学热潮。
据国内最具影响的留学咨询机构——启得教育集团2008年10-12月间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武汉、长沙、厦门和济南、青岛等国内10大省市的5000多名大中学生和家长进行了一项专题调查, 结果显示大学生、中学生是出国留学的主力, 其中本科生占57%, 高中生占22%。留学优选的国家分别是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法国、新加坡、德国、荷兰、韩国等。其中美国占32%、澳大利亚和新西兰29%、英国20%。
2012年中国留学发展报告蓝皮书数据显示[2], 高中生出国留学人数快速增长, 2010年我国出国留学的高中及以下学历学生人数为7.64万, 占当年出国留学总人数的19.8%。2011年仅高中生出国学习人数就高达7.68万, 占当年我国总留学人数的22.6%, 可以预见未来这一趋势将更加明显。2012《门户开放 (Open Doors) 》显示[3], 2011-2012学年, 赴美读本科的中国留学生人数增长率高达31%, 同样高于研究生的增长比例, 在美国读本科的中国留学生人数预计已经超过读研人数。
本人通过网络社交平台对中学生的问卷调查也表明, 70%以上愿意出国留学。
综合有关数据和分析, 可以认为:目前中学生、特别是城市的中学生有超过半数愿意选择出国留学。
二、中学生出国的主要类型及其原因
(一) 出国留学原因
我国出国留学的低龄化、中学生逐渐占据出国留学的主力,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主要有:
1、追求良好教育。
普遍认为, 国外大学教育选择性强, 知名度较高, 教学条件优越, 可以享受到高品质的教育。在当今世界著名大学的排名前100中, 3/5为欧美大学, 前50中亚洲仅11所。中国学生最向往的10所外国名牌大学除东京大学外, 均在欧美国家, 列前两位的是哈佛大学和剑桥大学。据启得教育集团的调查, 39%的人选择留学国家的首要因素是“教育质量”;选择学校考虑最多的是“专业排名” (占31%) 。
2、希望得到好的就业。
好的教育造就好的人才, 知名学校或者说专业出身是未来选择较好职业和工作机会的重要砝码。留学的就业市场较宽, 国内外两个市场都可以利用, 而且留学回国更具有竞争力。选择留学学校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就业前景”。留学热门专业列前5位的是:管理类、艺术类、心理学类、传媒类、金融财经类等。这些专业的留学投资回报率较高。
3、支付能力增强。
中国人有着重视教育的良好传统, 父母“望子成龙”, 愿意在子女的教育上投资。随着我国公民收入的增加[4], 特别是人民币的升值, 中国人、以城市居民为多, 有能力支付孩子国外留学, 有的即使是借贷也愿意。
4、国内外留学政策的影响。
我国政府实行“支持留学, 鼓励回国, 来去自由”的政策, 留学中介机构日渐成熟, 服务更加完善和周全;许多国家采取多种措施吸引我国优秀学生, 英、美、澳等国吸收中国留学生成为当地外汇收入的重要来源。
(二) 出国类型
从出国留学的目的来看, 有受教育型, 投资型等。 (在上面的原因1, 2, 3有所说明)
从出国留学的途径来看, 有中介服务、亲友介绍、自我联系等类型。
从出国留学首选的因素来看, 有学校优先、专业优先、费用优先、国家优先、环境优先等类型。
三、中学生出国留学的利与弊
简而言之, 中学生出国的“利”在于:能接受更好的教育;锻炼学生自立、自强的意志和能力, 使之日益成熟;开阔眼界, 增加阅历;享有更多的学习选择机会和未来的就业机会等。
中学生出国的“弊”在于:年龄小, 自我控制和生活自理能力较差, 家长担心孩子“走弯路”、“入歧途”, 以致“竹篮打水一场空”。
实际上, 利弊是难以绝然分开的, 利弊相依, 机遇和挑战共存。出国留学没有绝对的好, 也没有绝对的坏。现在中学生选择出国是个人的一种自由, 只是如何更好地创造条件, 趋利避害, 投入与产出更合理, 达到留学的理想目的。
实践证明, 从国家来说, 从长远来看, 中学生出国留学是非常经济划算的, 十分有益的。近代容闳等第一批赴美留学即是幼童, 后来成为国家有用之才。在15-20年龄段出国更有利于接受外国文化, 真正透彻地了解西方国家, 学习其先进的技术、理念和知识。今后做中外交流的桥梁, 更有利于国家的开放和建设。
四、几点思考
(一) 要尊重中学生出国留学的事实和规律。
中学生出国 (或愿意出国) 留学是一种突出的现象, 欧美发达国家教育水平较高, 已经成为事实, 所以我们应当正视;同时, “人往高处走”是个人发展的一个基本规律。希望家长、学校、社会可以更为正视出国留学学生增多的现状。
(二) 以实践作为检验中学生出国留学利弊的标准。
判断中学生出国是利多还是弊多, 要看整体和大局、看主流文化、看到学生或社会的长远发展, 不能以偏概全。目前官方相关数据与研究报告比较有限, 可以通过长期调查, 收集中学生出国留学成绩、个人归属感、工作动向等信息, 对比分析国内大学生与留学回国、在外工作的留学生的现状与趋势, 总结我国高等教育如何更为国际化的具体方式、中外大学培养学生的差异、教育模式的反思等问题, 从而进一步缩小教育资源与教育水平同发达国家的差距, 吸引更多精英人才选择建设祖国, 甚至欢迎更多来华留学生的就读。
(三) 要积极引导中学生出国留学, 提高出国成才率和成功率。
出国留学不可盲目跟风, 更不可为出国而出国, 要有明确的目的, 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 反复比较权衡, 进行理性分析, 寻找最佳留学方案。我国应当建立和完善关于留学 (包括中学生留学) 方面的政策法规, 加强管理、引导和扶持, 规范留学中介市场, 使之健康发展;有条件的高中也可适当开设介绍国外留学的专题讲座, 引导学生对出国留学有正确认识。
(四) 加快进行高等院校招生改革, 建设国际名牌大学。
我国现行的高考制度存在一些弊病, 给高中生的压力太大, “一考定终身”, 往往埋没了许多创造性的人才。应借鉴西方教育制度的好的做法, 不拘一格选人才, 尽快推行课改 (真正实施) , 给学生减负, 让学生快乐的上学, 健康的成长成才。国家应继续加大投入, 尽快建设一批世界性名牌大学, 使更多优秀学生留在国内。
“愿意留学, 但同时选择高考, 更愿意选择国内名牌大学”, 这是本人通过发放网络问卷得到的一个新的许多同学的答案。这也是我的选择。
摘要:当前我国中学生出国留学形成热潮, 对我国现行教育制度、人才培养等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利弊共存, 值得正视和思考, 以促进其良性发展。本研究结合相关问卷调查和资料, 对当前我国中学生出国留学进行了基本估价, 分析了中学生出国留学热形成的原因、类型和存在的利弊, 认为有必要对这一现象加以正视和反思, 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并建议应对中学生出国留学予以积极、正确的引导, 尽快改革传统高考制度, 建设国际一流大学, 培养各类优秀人才。
关键词:中国中学生,留学,留学热,类型,原因
参考文献
[1]2012年8月20日, 教育部网站公布了我国出国留学的数据, 提出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留学生生源国, 同时也提出将在2020年, 使我国成为亚洲最大的国际学术流动目的地国家
[2]2012年9月2日, 由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和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共同编著的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 (2012) 》在欧美同学会2012北京论坛暨第七届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论坛上发布
[3]2012年11月12日, 美国国际教育协会 (IIE) 发布2012年在美留学生《门户开放 (Open Doors) 》报告, 对2011-2012学年在美留学的国际学生情况进行了详实的数据分析, 包括人数、国籍、学历层次、就读学校和专业等多个方面
出国学生 篇9
关键词:留学生,汇率风险,远期外汇合约,外汇期权组合
一、引言
近年来, 我国掀起一股留学热潮。经了解, 1998年中国留学海外人数仅1.76万, 时隔13年, 2011年中国出国留学生人数已达到33.97万, 翻了近20倍。相关人士推测, 2012年中国出国留学生人数将达到41万, 2013年则达到49万。其中大部分的出国留学生都需要自己承担出国以后的所有花销。高昂的费用使得出国留学生对于外汇有着极大的需求。然而, 近几年人民币的汇率虽稳中存有些许波动, 但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推进以及其他原因, 人民币汇率波动程度必然会加大, 这给出国留学生兑换外币增添了更多的汇率风险。
经过对近200位来自于不同专业、即将或已经出国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采访, 我们统计分析得出:大部分学生对外汇衍生产品非常陌生, 不了解比例高达61.86%。88.14%的出国留学生从来没有使用过外汇产品来规避外汇汇率风险。以此可见, 该群体对外汇汇率风险规避意识淡薄, 且经验不足。对外汇产品不了解而不使用的比例达到62.07%, 而对外汇产品有所了解但却认为外汇产品很麻烦的比例达到24.14%, 由此推出学生不习惯且不懂得利用外汇产品来规避汇率风险的情况非常普遍。而前人对于金融衍生品运用的研究, 主要针对于涉外公司和大型群体, 却鲜有学者从出国留学生角度出发来探究对金融衍生品的应用。
基于对出国留学生外汇需求和对外汇金融衍生品的了解情况的调研分析, 本文主要针对出国留学生不同的实际情况, 探索如何应用金融产品来规避外汇汇率风险以达到最佳效果, 并给出相关的可操作建议, 来帮助出国留学生规避汇率风险, 在最大程度上帮助其节约出国费用, 制定更稳妥的出国计划。
二、出国留学生使用外汇金融衍生品的必要性
近年来, 随着我国改善经济结构、逐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以及逐渐开放国内金融市场, 人民币对外汇的汇率也受到巨大影响。市场对于汇率变动的预期变化频繁, 外汇汇率波动剧烈程度加大, 这些决定了出国留学生有必要使用外汇金融衍生品来规避外汇风险, 减少其费用的不确定性。
对于改善消费结构、产业结构、技术创新结构、外贸出口结构的失衡 (1) , 我国将逐步调整对外贸易、汇率、货币和国际金融等战略, 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人民币汇率的波动。
近年来中国主动加速推进人民币区域化和国际化进程, 提升人民币国际地位。然而, 在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进程中, 会遭到国际货币市场的阻拦, 其地位上升是缓慢的, 过程中还可能遭到逆转的风险。因此, 国际化的过程中, 一旦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下滑, 市场对人民币的预期和信心下降, 就很容易扩大其汇率的波动幅度。
同时, 在我国金融市场逐渐开放过程中, 资本账户的开放有可能导致短期国际资本的加速流入, 给国内的金融市场带来巨大冲击, 进一步影响着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性, 这必然让汇率波动相较于之前会更加剧烈。
三、出国留学生外汇需求分析
经调研, 现如今出国留学生使用频率较高的几种外汇分别为:美元、英镑、欧元、澳币和加元。通过对这些典型外汇一年以来汇率变动历史以及预期的汇率波动情况的分析, 来直观了解不同目的地的出国留学生的外汇风险的暴露程度, 以此对于不同情况的留学生有针对性地提出使用金融衍生产品的具体建议。
(一) 美元
根据近一年美元汇率的走势图 (2) ,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剧烈, 波动区间为6.2670~6.3495, 若按照每个出国留学生每年在美国费用为50000美元来计算, 在近一年人民币与美元的波动区间内, 费用波动差值达到¥4125。此项波动值表面虽不算大, 但3年学费累计下来也超过了10000元人民币, 波动金额也足够引起在美留学生的关注。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经济发展平稳。而中国处于经济转型初期, 在下一年中经济发展速度预计也只会有所放缓。因此, 美元在接下来的一年中会保持较为稳定的状态, 只会进行小幅度的波动。
(二) 英镑&欧元
在2012年期间, 人民币与英镑的汇率波动区间为9.6897~10.2930。若按照每个出国留学生每年在英国的费用为20000英镑来计算, 在近一年人民币与英镑的波动区间内, 波动差值达到了¥12066。另外, 以欧盟国家为留学目的地的学生占到了5.93%, 在2012年期间人民币与欧元的汇率波动区间则位于7.6473~8.4799之间。同样若按照每个学生前往欧盟国家留学每年所需平均费用10000欧元来计算, 这笔钱波动差值会达到¥8326。
在2012年11月12日的欧盟峰会上, 对希腊给予什么具体形式的援助也并未得出结果, 另一方面, 意大利政治上的不确定性可能进一步推高融资借贷成本, 令新一轮欧债危机再次升温。而中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阶段。所以, 人民币对欧元的汇率也会存在很大的变数, 预计下年汇率波动程度可能更高。
(三) 澳币
在2012年期间, 人民币与澳币的汇率波动区间为6.0941~6.7938。在近一年人民币与英镑的波动区间内, 波动差值达到了¥24489.5, 这是一笔非常大的波动数目。澳大利亚是一个以出口为主的国家, 矿产资源丰富, 因此这些商品价格会汇率的影响特别显著。特别是黄金以及石油的价格, 目前国际经济局势紧张, 黄金以及石油的价格会存在较大幅度的波动, 而且澳大利亚以出口为主, 所以澳币的汇率风险总的来说是极为之大。
(四) 加元
近一年加元对人民币汇率波动较大, 波动区间为:6.0586~6.5397, 若按照每个出国留学生每年在加拿大费用为33000加元来计算, 每年所需费用波动值为¥15876.3, 对留学生影响相对较大。虽然加拿大央行称人民币在未来几十年有加大升值空间, 但人民币兑加元一直单边升值的可能性很小, 结合人民币国家化进程以及各大银行美元远期报价, 接下来的一年中, 人民币兑加元波动会更为剧烈。
(五) 港币
出国留学生对于港币有着一定的需求, 但占有比例较少, 只占了5.93%。港币在近一年内波动幅度为0.80258~0.81854, 该变化幅度很小。再者港币汇率与美元挂钩, 变动方向与美元一致, 因此在今后一两年中, 港币兑人民币汇率总体会稳中有变。
鉴于以上的外汇汇率的分析, 根据不同外汇汇率的波动剧烈程度, 可以将出国留学生常用的几种外汇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包含美元和港币;第二类包括欧元、英镑、澳币和加元。总体而言, 后一类外汇的波动幅度远远超过第一类, 而第一类外汇的汇Á率水平相对稳定, 波动较小。
四、金融衍生产品的使用分析
经过对使用频率较高的外汇进行分类, 可以根据其波动程度来使用相应的金融衍生产品进行汇率风险规避。
对于波动小的货币, 如美元, 港币等第一类货币, 出国留学生只需使用远期结售汇就可以减少其使用的外汇汇率的波动。概括而言, 远期结售汇是指银行与客户签订远期结售汇业务合同, 约定将来办理结汇或售汇的外汇币种、金额、汇率和期限;到期外汇收支发生时, 即按照远期结售汇合同订明的币种、金额、汇率办理结汇或售汇 (3) 。由于第一类外汇的汇率波动小, 其产生收益性的幅度并不大, 对于出国留学生而言, 风险规避不需要担心规避掉收益的问题, 而使用远期结售汇可以有效的帮助他们提前锁定出国费用, 减少汇率波动风险。
对于汇率波动程度大的货币, 它们可能会给出国留学生带来因为汇率上涨造成较大的损失, 也可能带来较大的收益, 因此对于这种类型的货币, 如澳币、加元、欧元和英镑等第二类货币, 出国留学生可以使用那些在规避风险的同时不会错失潜在收益的外汇金融衍生品。纵览外汇市场, 满足这一要求的有三种产品:期货、期权和期权组合 (3) 。然而, 对于学生而言, 期货的准入门槛很高, 并且其杠杆性太大, 如若预期和操作不当会引起巨大的损失, 并不是出国留学生理想的外汇金融衍生产品。外汇期权和外汇金融组合, 虽然在规避外汇波动风险的原理上相似, 但在一定程度上有着不同的效果。
概括而言, 外汇期权是买卖双方间的一个合约。具体说来, 外汇期权就是一方通过支付期权费获得在未来某个时间或时期以一定的汇率向另一方购买一定外汇的权利的合约。期权卖出者可以获得期权费, 但是需要承担相应的义务 (4) 。对于出国留学生而言, 使用外汇期权能够规避一定的外汇波动风险, 因为如果其选择做多外汇期权, 一旦预测失误, 他可以选择不执行期权, 损失的只有期权费, 但预测正确时其收益却是无限的。然而, 如若其选择做空该外汇的期权, 想要节省更多的留学费用, 一旦其预测失误, 损失也将是无限的 (5) 。下面以看涨外汇期权为例, 来简要的对比多头与空头的不同效果。如图1所示, 买进看涨外汇期权合约, 会产生无限盈利, 即使损失, 最多也只是损失期权费。但是当选择卖出看涨外汇期权时, 如图2, 出国留学生最多盈利为期权费, 而一旦亏损却是无限的。
而对于外汇期权组合, 在期权原理的基础上, 出国留学生可以选择买进一个看跌外汇期权合约, 再同时卖出一个外汇看涨期权, 如图3。或者卖出一个执行价格较低的外汇看跌期权合约, 再同时买进一个执行价格较高的外汇看涨期权合约, 如图4。以此组合操作来将购汇价格锁定在一个预先设置的区间内 (6) , 即综合收益曲线与横轴平行的部分。无论是通过图3的操作还是图4的操作, 出国留学生最后都能够得到一个新的投资曲线, 即图中的虚线部分。通过期权的组合投资, 原本收益的部分斜率变大, 意味着同等有利的利率变动下, 收益会更多;同时, 原本亏损的部分利率会变小, 表示同等不利的利率变动下, 亏损会有所减少。而即便是期权的买方都选择不执行的情况下, 即汇率落在锁定区间上时, 由于期权费的不对等, 该出国留学生也能有少许收益, 节省出国部分费用。
因此, 期权组合业务可以更大程度起到稳定汇率的作用, 相较于期权产品, 更适合出国留学生使用。对于汇率波动程度大的货币, 如澳币、加元、欧元和英镑等第二类货币, 本文建议出国留学生使用外汇期权组合业务来规避汇率风险。
由于期权组合为新推出的金融衍生产品, 其设计较为复杂, 为了让读者能更好使用外汇期权组合, 本文以下将举例来阐述期权组合的基本使用。
ÁÁ若准备前往澳大利亚留学的学生使用外汇期权组合来规避学费的汇率风险, 首先买入一个标的为人民币兑澳币的看涨期权, 名义本金15万澳币, 执行价6.60元, 期限3个月, 期权费为每澳币0.12元;同时卖出一个以人民币兑澳币为标的、名义本金、期限都与前者一样的看跌期权, 但执行价格为6.35元, 期权费也为每澳币0.15元。到期日时, 汇率将会出现不同的情况, 则此学生的损益如图5所示。
卖出看跌期权收益线与买入的看涨期权收益线组合之后就形成综合收益线。很明显, 期权组合能够将汇率保值区间锁定在6.35~6.60的范围之内, 此范围已经足以让出国留学生达到保值的目的。
到期日那天, 当市场汇率高于6.60时该学生执行看涨期权, 看跌期权不会被执行, 他将得到收益。当市场汇率在6.35~6.60两笔期权都不会被执行, 达到保值功能。当市场汇率低于6.35时, 该学生才会有损失。可以看出, 外汇期权组合最大的功能是将汇率的保值范围扩大到6.35~6.60, 能使该学生的留学费尽可能保值地固定在此范围内。
五、结论与建议
中国近几年每年有20万以上出国留学的学生, 对外汇的需求量是极为庞大的。但是大多数学子对外汇产品相当陌生, 同时也缺乏使用外汇金融衍生品来规避外汇风险的意识, 导致留学费用无法得到最大程度上的节约。若根据本文的分析进行操作:外汇汇率波动小的外汇使用远期结售汇来规避汇率波动, 而汇率波动相对较大的外汇则使用期权组合。出国留学生就能够达到货币保值、稳定出国费用等多方面的效用, 也有利于留学生制定长期或短期的留学计划。因此, 运用金融衍生品来规避外汇风险有必要在留学生群体中普及。
现如今各大国有银行远期合约的业务均较为成熟, 而相比之下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期权组合业务则更为完善, 其中中国银行的相关产品为期权宝和两得宝。出国留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不同银行的外汇衍生产品。
同时, 可以在那些具有大规模出国留学群体的外语、外贸类大学中, 通过不同渠道将外汇金融产品的相关知识普及给广大即将出国的大学生, 如开办相关知识讲座, 派发相关知识手册、校刊介绍宣传, 微博等网络平台宣传等, 来提高他们利用外汇金融衍生品规避汇率风险的意识。
另外, 由于目前出国留学生群体的分散性和规避风险意识的淡薄, 许多银行的外汇业务并未针对留学生开放。一方面建议学校能够加强与外事部门与银行的相关合作, 商讨制定针对于留学生规避汇率风险的外汇业务。另一方面也希望通过本文的普及, 银行能够针对出国留学生主动研发更多的外汇业务, 方便该群体使用。
参考文献
①韩江波.后危机时代的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基于经济结构调整的视角[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10 (4) :58-62
②各货币汇率波动的数据均出自中国人民银行网站http://www.pbc.gov.cn/publish/main/536/index.html
③乔娇, 董义军.外汇衍生品的比较与选择[J].对外经贸实务, 2009 (8) :35-37
④谢为安, 谢一青.外汇期权在规避外汇风险中的作用[J].上海综合经济, 2004 (7) :72-74
⑤贺显南.投资学[M].广州: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186-189
出国学生 篇10
准备阶段:
考雅思托福送机票 拒签还可获赔偿
想要出国留学,雅思托福考试是多数人的必经之路,即日起至2014年12月31日期间,留学生们使用招行卡缴纳雅思、托福考试费用并参加考试,中奖者考生父母即有机会获得考生留学地(境外)往返旅游携程机票代金券一张,最高金额达1000元。
出国办理签证必不可少,招商银行可为您开具当前时点的存款证明,或当前时点至未来任一时点的时段存款证明。招行存款证明全部采用版面美观大方的中英文对照格式,为您免除翻译烦恼。
签证准备阶段,招商银行出国金融推出“赔你签”服务。如果您的签证被拒签,将可获得所有已经支付而无法退还的签证费用,最高800元。这是国内首款纯签证拒签风险损失补偿保险。
出行阶段:
外币机票酒店一揽解决
办理完签证,即将踏上出国之旅。这时您就需要准备外币现金、机票、酒店等若干琐事,招商银行“出国金融自由行”也可以一揽子解决。
目前,招行可以提供美元、欧元、澳元、加元、日元、英镑、港币、新加坡元、瑞士法郎等外币,周末也接受办理。即日起至2014年12月31日,使用招行储蓄卡结售汇达到等值5万人民币即可获赠精美礼品,先到先得!如果您觉得携带大量现金不方便,也可在招行办理多币种汇票,外币汇票携带出境后可在目的地任一银行办理解付入账。
一旦签证通过,就可着手预订机票、酒店了。招商银行24小时服务热线95555出行易可以提供全国乃至全球各级星级酒店预订,还有国内、国际机票预订。
就读阶段:
一张附属卡掌握海外消费
初次到异国他乡,在缺乏信用记录、不熟悉国外银行服务的情况下,在国内先办理一张招商银行的双币种国际借记卡或国际信用卡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招商银行国际借记卡、国际信用卡,不仅可以满足您境外消费,提取当地货币的需求,用国际信用卡还可办理境外购物退税。若您的子女出国留学,家长在申请信用卡的同时还可以为子女申请一张附属卡,不仅可以轻松管理留学期间子女海外消费额度,全面掌握子女海外消费状况,还可以在国内直接为子女还款。
出国留学当然需要为孩子汇生活费,建议您选择招商银行网上银行。在汇出过程中,会短信通知进度,您也可随时通过招行网银专业版查询汇款处理结果。
归国阶段:
不出家门轻松完成申报操作
当留学生拿到毕业证准备回国,或者您旅游归来,在海外剩余资金也有汇回国内的需求。这时可使用招商银行的一卡通个人账户进行接收。招行推出独有的网上银行自助申报功能,当客户到汇入汇款,需要进行国际汇款涉外收入申报时,招行会发送短信通知,您只需登录网上银行(大众版、专业版)就能自助完成申报操作。
更多增值:
服务留学和投资移民客户
出国学生 篇11
随着全球化的大潮席卷而来, 中国各大高校都将促进大学生出国 (境) 交流作为学校实施国际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积极鼓励与支持学生出国 (境) 交流, 据不完全统计, 中国出国 (境) 留学的人数从2003年不足12万增长到2010年的28.47万。学生出国 (境) 交流不仅有利于提高学校知名度, 而且对提高学生英语口语水平、开阔眼界、磨练意志、增长见识等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无论是学生在申请出国 (境) 交流, 还是学校在实施国际化战略的过程中, 一些因素阻碍了学生对出国交流的规划及学校国际化战略的实施。
2 问题的提出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行为都是由自身的需求所引起的, 并且把人的需求按照重要性和层次性由低到高进行排序, 只有当人的某一级需要得到最低限度满足后, 才会向高一级的需要追求, 如此逐级上升, 从而推动人类向更高目标继续努力。推拉理论认为, 人口流动的目的是改善生活条件, 流入地那些有利于改善生活条件的因素就成为拉力, 而流出地不利的生活条件就是推力。在学校实施发展战略及学生生活学习过程中, 正是由于家庭、个人、经济及社会环境等因素构成的“推力”和“拉力”促使学生进行出国 (境) 交流规划和学校积极实施国际化战略。比较优势理论认为, 只有充分发挥本国的优势资源, 才可能在国际贸易中占得先机。尽管我国的高等教育在教学及科研能力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着差距, 但我国高等教育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也存在一些优势, 如学习的费用远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的学习费用等。
根据以上相关理论对行为学的解释, 并结合学生在进行出国 (境) 交流规划及学校实施国际化战略过程中的行为, 本文提出以下问题:
(1) 在全球化的今天, 当代大学生出国 (境) 交流的意愿及现状如何?
(2) 在促进大学生出国 (境) 交流的“推力”和“拉力”中, 制约大学生出国 (境) 交流的因素是什么?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
(3) 面对这些制约因素, 学校应出台怎样的措施来促进大学生出国 (境) 交流?
3 实证研究
3.1 调查对象
为了找出制约大学生出国 (境) 交流的因素, 本文以兰州大学本科生为调查对象, 采用问卷调查法, 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对兰州大学2008级、2009级和2010级同学进行调查, 共发放问卷380份, 涉及问题16道, 问卷回收率92.9%。调查对象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
3.2 调查分析
通过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编码处理, 导入SPSS17.0, 利用相关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找出大学生出国 (境) 交流的意愿和现状及制约大学生出国 (境) 交流的因素。
3.2.1 大学生出国 (境) 交流意愿及现状分析
通过对回收的问卷进行分析, 我们发现兰州大学有78.9%的同学有出国 (境) 交流的意愿, 而在有出国 (境) 交流意愿的同学中, 仅有33.5%同学出国 (境) 交流过, 有66.5%的同学想出国 (境) 交流, 但因为由于各种原因而未能成功出国 (境) 交流。大学生交流意愿及交流现状分布情况如表2和表3。
3.2.2 大学生出国 (境) 交流的制约因素分析
将随机调查取得的数据, 导入SPSS17.0, 运用logistic函数模型, 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角度, 将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结合起来, 分析制约大学生出国 (境) 交流的因素。
(1) 模型简介。
在建立大学生出国 (境) 交流行为研究模型时, 由于因变量是一个二分变量 (是否成功交流:“是”或“不是”, 也可记为“1”或“0”) , 而不是一个连续变量, 所以考虑使用非线性函数建模。
事件发生的概率P (yi=0|xi) 与xi之间的非线性关系通常是单调函数, 由于yi的取值在0或1之间, 因此, yi与xi的曲线是一个值域在 (0, 1) 之间的S形曲线, 当 (xi→-∞) 时, 有 (yi→0;当 (xi→∞) 时, 有 (yi→1) 。该曲线类似一个随机变量的累积分布曲线, 在二分类因变量分析中最常用的函数是Logistic分布。
假设有一个理论上存在的连续反应变量 (yi) 代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其值域为 (-∞, ∞) , 当 (yi) 跨越一个临界点c (不妨设c=O) , 便导致事件发生, 于是有:
当xi时, yi=1;其他, yi=0。
其中, yi是实际观察到的反映变量。yi=l表示事件发生;yi=0表示事件未发生。如果假设yi和xi之间存在一种线性关系, 即: yi=a+bxi+ε
则:
P (yi=1|xi) =P[ (a+bxi+ε) >0]=P[ε> (-a-bxi) ]
由于Logistic分布与正态分布都是对称的, 为了取得一个累积分布函数, 对上式作如下处理:
P (yi=1|xi) =P[ε≤ (a+bxi+ε) ]=F (a+bxi) ]
其中, F为ε的累积分布函数, 其函数形式依赖于ε的假设分布。标准的Logistic分布的均值为0, 方差为π2/3≈3.29, 之所以选择这样一个方差是因为它可以使累积分布函数取得一个较为简单的公式:
这一函数称为Logistic函数, 具有S形分布, 且无论ε取何值, logistic函数undefined的取值范围均在0与1之间, 其这一性质保证了由Logistic模型估计的概率不会大于1或小于0。由Logistic函数到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制约大学生出国 (境) 交流因素的研究模型, 需要重新被定义为一系列影响大学生出国 (境) 交流因素的线性组合, 即:
上述非线性函数用Logit变换可以转变为线性函数:
将LogitP看成因变量, Logistic回归就与多元线性回归相一致, 但由于, Logistic回归模型中因变量是二分变量, 而不是连续的, 其误差的分布不是正态分布而是二项分布, 因此, Logistic回归系数的估计不再用最小二乘法, 而要用极大似然法, 系数即模型检验也不是F检验, 而要用Wald检验。
(2) 模型与变量。
通过以上对logistic模型的推导, 在本课题中, 我们主要运用Logistic模型来估计个人因素、家庭因素以及外界环境因素对大学生出国 (境) 交流的影响, 并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制约大学生出国 (境) 交流的主要因素。
由于本文共有7个变量, 所以得到本文研究模型:
其中, p为大学生留学成功的概率 (取值为1和0) ;xi为模型中的自变量其系数为bi;a为常数项;ε为随机残差项。模型变量详细说明如表4。
(3) 模型检验。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按照上表进行编码处理, 导入SPSS17.0, 经系统默认对因变量进行编码处理, y=0表示大学生成功出国 (境) 交流, y=1表示大学生未成功出国 (境) 交流。系统对因变量编码如表5所示。
(1) 模型中包括常量。 (2) 切割值为.500。
对于建立的模型, 首先进行模型拟合, 表6给出的是模型中不含任何变量, 而只有常数项 (即无效模型) 时的输出结果。从表6中输出的预测分类结果可以看出, 当模型中不包含任何自变量时, 所有观察对象皆被预测为没有出国 (境) 交流过, 总的预测准确率为66.4%。不含变量模型预测分析结果见表6。
如果将现有模型外的各个变量纳入模型, 则可检验整个模型的拟合优度改变是否有统计学意义。如表7, 将变量纳入模型并进行分类预测, 从预测分类表中可以看出, 预测准确率上升到了75.7%, 说明新变量的引入对改善模型预测效果的确有意义。含变量模型预测分析结果见表7。
(1) 切割值为.500。
(4) Logistic模型回归分析。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 对各个自变量交叉组合形成的模型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得出各模型中自变量对应的系数, 以及各统计量的大小, 结果见表8。从表8中可以清楚地看出, X4, X5的Sig.值大于0.1, 除了X1 (学习成绩) 欠显著外, 其余4个变量都具有较强的显著性, 而且从Exp (B) t五项统计量的值也可以反映出, 该模型方程的拟合度以及对因变量的解释程度都非常理想, 证明模型具有很强的合理性。方程变量详细分析表如表8所示。
(1) 在步骤1中输入的变量:Xl, X2, X3, X4, X5, X6, X7。
该表包括最终引入模型的变量及常数项的系数值 (B) , 标准误 (SE) , Wald卡方值 (Wald) , 自由度 (df) , P值 (sig.) 以及Exp (B) , 即OR值。由结果可以看出, 变量X1, X2, X3, X6, X7, 对因变量的影响较为显著。根据以上结果的分析, 可以得出模型的方程式:
y=0.623-0.274x2+0.475x2-0.811x3+0.470x4-0.0055x5+1.036x6-0.213x7
表8除了对模型整体拟合度的体现之外, 还显示出了各个自变量对应的系数, 如:变量X2其系数为0.475, sig.值为0.004, 由于问卷中对X2的设置为“优秀”、“良好”、“一般”、“不是很好”对应的编码为1、2、3、4, 因此选择的值越大, 对y的影响越大, 因为当y趋向于1时表示未能成功出国 (境) 交流, 即外语水平越不好, 出国交流的困难越大。其余各自变量对应系数的解释均同理可得, 由于篇幅限制, 在此不一一阐述。
(5) 回归分析结论。总的来看, 大学生的学习成绩, 家庭收入, 是否在意教育水平, 对大学生成功出国 (境) 交流的可能性具有反向作用;而英语水平, 是否在意社会稳定, 及父母的支持程度, 则对大学生成功出国 (境) 交流的可能性具有正向作用。其中, 根据其系数绝对值的大小, 也可反映出各变量对y值影响程度的大小:
①大学生出国 (境) 交流的最大影响因素是父母的支持程度, 其系数大于1, 表示父母越是不支持, 大学生出国 (境) 交流的可能性越小。
②对影响大学生出国 (境) 交流可能性的次要因素为家庭收入, 家庭收入越低, 出国 (境) 交流的可能性越小。
③影响大学生出国 (境) 交流可能性的第三要素为英语水平, 英语水平越低, 成功出国 (境) 交流的可能性越小。
④影响大学生出国 (境) 交流可能性的第四要素为学习成绩, 学习成绩越差, 成功出国 (境) 交流的可能性越小。
⑤影响大学生出国境交流可能性的第五要素为身边出国人数量, 身边出国人数越多, 成功出国 (境) 交流的可能性越大。
⑥大学生对于社会稳定和教育水平的在意程度由于缺乏显著性, 从而对大学生出国 (境) 交流可能性的影响程度较小。
3.2.3 学校提供信息的匹配度分析
除了以上对影响大学生出国 (境) 交流的家庭因素、个人因素、以及社会因素分析外, 我们还对学校为大学生提供出国 (境) 交流信息的匹配度进行了分析。学校提供信息对学生的符合度分析如图1和图2所示。
从图2可以看出35%的同学希望自己承担部分费用, 60%的同学都希望学校提供全部费用。而从图1可以看出, 学校提供的信息70%都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将二者结合起来看, 可以得知, 学校提供信息匹配度低的主要原因是学校提供的出国 (境) 交流信息大多数都是学生自己承担大部分费用, 从而不能满足同学们的需求。
3.3 大学生出国 (境) 交流的制约因素
通过以上对影响大学生出国 (境) 交流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我们可以得出制约大学生出国 (境) 交流的主要因素为:
(1) 较低的父母支持程度及家庭收入制约了大学生对自己进行出国 (境) 交流规划。
(2) 国外教育成本高, 而学生交流费用难以解决, 从而将大部分学生拒在交流大门之外。
(3) 较低的英语水平及学习成绩制约着大多数大学生出国 (境) 交流的意愿。
(4) 学校提供的项目偏少, 层次偏低降低了交流项目的吸引力。
(5) 学校的信息匹配度低及宣传不到位制约了大学生对出国 (境) 交流的规划。
(6) 管理机制不健全制约了大学生国际交流的发展。
4 SWTO分析及对策提出
4.1 环境分析
4.1.1 外部环境
(1) 外部机会 (0) :提高学生素质, 经济因素影响变弱
发达国家的经济相对发展中国家而言较为先进, 信息的流通与传播速度较快, 所以在教育的观念和方式上, 引领着国际教育前进的步伐。正因为如此, 大学生出国 (境) 交流可以获得更丰富的知识和理念, 有利于自身素质的提高。而且从上文对制约因素变化趋势的分析中可以发现, 制约大学生出国 (境) 交流的经济因素影响程度逐渐减弱。
(2) 外部威胁 (T) :教育成本较高, 政治局势动荡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来看, 在西方等发达国家进行学习和生活的平均成本确是在国内学习和生活四至五倍, 正是这样的费用差距把很多大学生挡在了交流大门之外。除此之外, 许多国家的政治局势和校园安全环境一直都不太稳定, 校园事件屡屡发生, 有的国家还出现政治暴动, 这些比较恶化的社会因素也引起广大同学和家长的关注, 从而对出国交流学生人身安全产生重大威胁。
4.1.2 内部环境
(1) 内部优势 (s) :文化底蕴深厚, 教育费用低廉
中国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吸引了部分国外大学生到我国进行学习和生活, 使我国的外国留学生数量有了显著的增加。与此同时, 我国吸引外国留学生的一个重大因素, 就是我国学习和生活的费用相对较为低廉, 一年的费用基本仅为其他国家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 这在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 是一个相当大的经济优势。
(2) 内部劣势 (W) :
家庭、个人因素阻碍较大, 可用交流项目偏少, 管理机制不健全
通过对制约大学生出国 (境) 交流的因素的分析, 我们发现制约大学生出国 (境) 交流的最主要制约因素是家庭支持力度低, 费用难以解决, 个人因素阻碍较大, 可用交流项目较少, 管理机制不健全。正是由于这些因素, 严重阻碍了学校国际化战略的实施及学生个人素质的提升。
4.2 对策分析
通过以上对S、W、T、O各方面的分析, 我们得出如下 (表9) 分析矩阵。
4.2.1 SO对策:加强国际合作, 广泛展开学术交流, 推动校内的国际交流活动
西方发达国家教育理念先进, 回报较高, 我国文化深厚, 教育成本相对低廉。兰州大学应该将成本优势、学科优势与教育全球化相融合, 广泛与国外高校交流合作, 展开学术交流, 互相交换老师进行教学, 不仅有利于提高兰州大学的知名度, 而且还能通过学术讲座.外教上课等措施, 让同学们在本校就可以感受国外教育的先进理念, 从而提高本校学生的国际视野, 培养兴趣, 激发其出国 (境) 交流意愿, 端正其交流观。
4.2.2 ST对策:建立教育战略联盟, 实行学生互换奖学金制度
西方国家教育理念先进, 但成本却高昂, 这也是制约大学生出国交流的重要因素, 我国教育成本低廉, 因此, 兰州大学可以利用低廉的教学成本与国外高校建立期限在一学期至两学期的奖学金互换项目, 交流学生在双方学习生活的基本费用, 由交流学生互相承担, 即:兰州大学学生只需缴纳在本校学习的学费和生活费等, 国外学生只需缴纳其在本国学校学费和生活费等, 当互换交流时, 学校只需提供本校学生交纳的学费和生活费, 通过互换, 就以较低的成本帮助学生完成出国交流。
4.2.3 WO、WT对策
通过对制约兰州大学大学生出国 (境) 交流的因素进行分析发现, 制约大学生出国 (境) 交流的因素主要有:①家庭支持力度低, ②费用难以解决, ③个人因素阻碍较大, ④可用交流项目较少, ⑤管理机制不健全等。在制定促进大学生出国 (境) 交流的措施时,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建立学生家庭与学校联系机制, 加强学校与学生父母的沟通。
由于兰州大学学生大部分来自西部农村, 学生家长的文化程度及教育理念不能顺应时代变化, 许多家长对学生出国交流的现状, 优劣势等都很不了解, 而在调查制约大学生出国 (境) 交流的因素中, 父母的支持程度起着关键的作用, 因此学校在推进国际化的战略过程中, 应建立广泛与家长沟通机制, 让学生家长了解大学生出国 (境) 交流的一些政策及益处, 增强他们支持子女出国交流的意识。
(2) 加强英语教学, 为学生提高英语水平搭建平台。
由于出国 (境) 交流的项目大多都需要托福、雅思、GRE成绩等, 而学校目前的英语教学只针对国家规定的大学英语水平, 在调查制约大学生出国 (境) 交流的制约因素中, 学生的英语水平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因此学校的英语教育应该向雅思、托福、GRE等方面靠近, 多开设一些英语培训班, 使同学们能够根据自身特点及规划, 提高英语水平, 提升其出国 (境) 交流的自身能力。
(3) 加强宣传和引导,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和能动性。
出国 (境) 交流的主体是在校大学生, 成果辐射和宣传的对象也是在校大学生, 组织参与报告会、座谈会主要依靠的也是在校大学生。学校可以组建与国际交流有关的学生社团组织。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 变被动选择为主动争取, 使学生出国 (境) 交流不再是单向和孤立的教学任务。学生社团可以主动参与学生国际交流的各个环节, 尤其在宣传.项目推广和交流成果的深化等方面发挥学校管理部门难以达到的效果。成为学校学生国际交流管理工作的重要助手。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又扩大了交流的面。
(4) 规范管理, 增加投入, 完善交流机制。
随着出国 (境) 交流人数和规模的上升。组织学生参加国际交流的工作不再是简单的经费问题和人员问题。制度的缺陷和越来越多的问题会让交流工作的管理面临各种复杂的新情况和新困难。如学生选拔的依据和条件如何界定, 学生在外学习获得的学分如何换算, 如何评价学生在外的表现和成绩, 如何对学生进行行前教育, 学生交流期间的安全与突发事件如何应对等等。唯有加强管理, 完善交流机制, 创新工作方法。才能顺利而高效地做好在校大学生参加国际交流工作。
参考文献
[1]王建军, 张永华.推动大学生国际交流的困难与对策[J].科技通报, 2009, (4) :531-533.
[2]古琳.中国大学生留学行为问题研究[D].四川:四川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07:16-57.
[3]庞守兴, 李淑俊.现代国际教育贸易的形成与理论探源[J].教育发展研究, 2002, (12) .
[4]陈晓萍.徐淑英.组织与管理研究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5]苗丹国.出国留学教育的政策目标——我国吸引在外留学人员的基本状况及对策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3, 24 (2) :21-22.
[6]吕福军, 于凤银.高校开展国际交流有关问题探讨[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7 (1) :295, 101-102.
【出国学生】推荐阅读:
学生出国交流12-20
高三出国学生语文复习材料07-24
中学生出国推荐信07-12
学生出国留学申请书12-10
赴美留学生家长,分享孩子出国留学的经验07-12
兰州大学与出国留学人员(在读学生)协议书12-07
出国留学:出国“留学热”需三思01-15
已成功出国的出国留学申请英文06-04
出国读研10-15
出国交流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