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先生在难中赏析

2024-05-10

潘先生在难中赏析(共4篇)

潘先生在难中赏析 篇1

《潘先生在难中》读后感

今日来到教室,老师便说道:“同学们来讲讲《潘先生在难中》吧”,我才发现上周布置的阅读任务我全当作耳边风忘了。都说旁观者无权插嘴,我只好静静地听他们将想法道来。其中,有些感触。

也许由于近日讲的都是“鲁迅”之类的文章,所以提到潘先生,大家都批判他,说他虚伪、小气、庸俗……总之似乎所有不堪的词语估计都可以在他身上成功应用。潘先生与车夫讲价,所以他是小气的。潘先生听到战乱的消息后携妻儿逃往上海,所以他是懦弱的苟且的。在大家的盛情举荐下,潘先生为军阀杜统帅写了歌颂标语,所以他是虚伪的。

我想说,同学们并没有从作品中的人物、背景出发,没有从自身的情感出发来阅读。而是带着惯性理解、平日里所学所谓“批判”来看待在难中的那位潘先生。难道你妈妈在菜市场跟菜贩子讲了一下价,她就是小气虚伪的人了吗。潘先生举家逃亡,自己前途未卜,全家指望他一人荷包。当一个人于世了无牵挂,独来独往与人毫无瓜葛的时候,他可以清高,可以高尚,可以英勇献身,可以以死捍卫某些飘飘忽的东西。但潘先生不是“一个”人,他是一个家庭,妻子儿子是他的一部分。他,是一个有责任感有担当对家庭负责的人!不逃亡,难道置妻儿性命于战火之中?不讲价,战火也许就烧了他那生计路。不回学校,家中张开就是几张嘴,莫非空气可以果腹?我看到的,是一位苦不堪言的,辛苦的父亲、丈夫。潘先生之承受,即其妻其儿之承受之和之施与,加上自身本该承受的,苦哉!

不知何时起,大家都只会从作品中看出“批判”“揭露”“讽刺”,作品中的人都是虚伪的苟且的封建的麻木的……潘先生只是个平常人,仅为沧海一粟,没有人可以强迫他去死去捐躯去誓守土地。他是丈夫是父亲,他能做的就是带领家人好好地活下去。他终究是做到了。如果文中本来写的潘先生是一个不逃不躲,发动全家誓死与敌人作战的英雄烈士,以现代眼光看来,岂不心寒!我们不该置身之外以高姿态的口吻评价任何一部作品,似乎在俯视着他人说:“愚蠢的人类,你们真够不堪”。而应该融入主人公的情感世界与社会,结合我们自身的时代来看待某些人物。毕竟,发现个人价值不是利己主义,舍弃自己成全社会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批判潘先生,就是批判了父母对孩子、丈夫对妻子本该俱有的责任。如果荣辱与共是美德,那么,潘先生一人承多人之辱,就是美德之更美。

潘先生在难中赏析 篇2

一、严格遵循现实主义创作原则, 刻苦追求艺术上的“真切见到”

无疑, 潘先生是军阀混战时期知识分子的代表。潘先生的形象所以这样逼真传神, 同作者当过10年的小学教员, 对教育界的情况十分熟悉分不开。他说, “见到须是真切的见到”, “必须要把整个的心跟事物相对, 又把整个的心深入事物之中, 不仅见识其表面, 并且透达其精蕴, 才能够真切的见到些什么”。潘先生的形象正是“真切见到”的艺术结晶, 它给读者以“真切见到”的艺术感受。如, 在上海安顿妻儿后, 潘先生又急匆匆地只身回让里, 这一方面是为了察看和照管留在家里的东西, 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向教育局长表示自己忠于职守, 不致因失职而免职。这样的描写是符合混乱状态的知识分子的实际的, 它可能发生在潘先生身上, 也可能发生在王先生、张先生身上……而潘先生一家抵达上海后挤下火车到寻旅馆住下的过程则更是活灵活现。你看, 下车之前, 为了应付“挤”的局面, 他对妻儿细心布署, 反复叮嘱, 其调排是那么精细而“周妥”;下车时奋力向前挤, 还兼顾着妻儿, 显得那么紧张而卖力;下车之后, 一妻一子被人流冲散, 他又是那么惊慌失措, “家破人亡之感立即袭进他的心门, 禁不住渗出两滴眼泪来”;好容易被冲散的“队伍”会合了, 潘先生马上就转忧为喜, 并认为家人的散而复聚是值得庆幸的乐事。继而, 便是摆出老上海的架式, 斤斤计较于两个铜子车费的讨价还价, 以及在旅馆装腔作势地要饭要酒, 自得其乐等。上述种种, 无不按照现实主义的原则进行创作, 几乎每一细节甚至一言一行都符合人物性格发展的轨迹, 都给人以“真切见到”的印象。

二、善于通过精细而冷峻的细节描写传达小说的题旨

《潘先生在难中》是很善于通过精细而冷峻的细节描写传达小说的题旨的。作品中细节的选取与运用, 透露出作者的主见, 清晰地显示出作者要讽他一下的用意。这方面的例子在作品中是随处可见的。如作品一开始就写火车抵达上海站, 潘先生携带着一妻二子和一个大黑漆皮包, 从塞满人群的车厢里挤了下来。就是这个短暂的“挤”的过程, 作者用了六段文字来描写:先写他对妻儿的周妥安排, 再写他挤, 接着写他惶急地对妻儿发令, 又写他无能为力地呼喊, 最后才写出他从车门里弹出来。就在细致地写他“挤”下车的过程当中, 作者运用了一系列典型的细节;诸如布署一字长蛇阵, 不断摇手臂“打电报”, “用黑漆皮包做前锋, 胸腹部用力向前抵”的挤的姿势以及“对着前面的人的后脑叫喊”, 向妻儿打招呼的窘态等等, 均形象地勾勒出了潘先生在逃难途中那种近似丧家犬的狼狈可笑神态, 由此也就揭示了这个人物一心悬系身家安危而精于盘算, 竭尽全力的精神特征。作者在描写这些细节时, 不仅笔力圆熟, 写得细腻生动, 而且其中还隐含幽默的情趣。显然, 上述这些正是叶圣陶小说创作的鲜明的现实主义特色。它常常通过精细而冷峻的细节描写传达小说的题旨。

三、意蕴丰富, 讽刺意味明显

叶圣陶的小说以蕴藉含蓄著称, 即便是讽刺, 他也几乎全不用夸张, 只抓取其一、二作为, 用平静的口气加以表述, 讽刺的效果常在读者回味中达到。当战事离潘先生家乡让里尚远时, 潘先生就收拾细软, 寄存在洋人的“红房子” (教堂) 里, 急不可待地带着一妻二子奔到自以为‘什么兵火焚掠都遭逢不到”的上海躲难。小说细致入微地描述了潘先生一家抵达上海后挤下火车到寻旅馆住下的过程, 多方面展示了潘先生在这过程中的神态与心理。下车之前, 为了应付“挤”的局面, 他对妻儿细心布署, 反复叮嘱;下车时奋力向前挤, 还兼顾着妻儿;此时的潘先生指挥若定, 而下车之后, 当一妻一子被人流冲散时, 他又是那么惊慌失措, 甚至“家破人亡之感立即袭进他的心门, 禁不住渗出两滴眼泪来”;好容易被冲散的“队伍”会合了, 潘先生马上就转忧为喜, 并认为家人的散而复聚是值得庆幸的乐事。继而, 便是摆出老上海的架式, 斤斤计较于两个铜子车费的讨价还价, 以及在旅馆装腔作势地要饭要酒, 自得其乐等。从以上这些细节看, 其中虽然不无对于军阀战争的灾害的揭露, 但主要还是表现了主人公在这荒乱局势的沉浮之中, 为了自己身家利益而精于谋算的性格特点, 以及苟且偷安的卑琐心理, 既意蕴丰富, 又含有一定的讽刺意味。而对潘先生赶回让里之后做的两件事的描述讽刺意味更为明显。在做第一件事时, 他摆出一副热心教育的姿态, 在通知书中大唱什么“子弟的教育犹如布帛菽粟”, 在战争中送子上学“是地方和国家的荣誉”等高调, 其实, 他对于学生上学并不留心, 表面上的热忱, 不过是为了讨好上司而保住饭碗罢了。因此, 通知书上堂皇的言论, 正是对他卑琐行为的绝妙讽刺。在做第二件事时, 他更装扮出慈善家的面孔, 又是“缴纳会费”, 又是宣称愿意把学校“作为妇女收容所”, 其实他的目的, 完全是为了弄个护身符以保住自家财产和妻儿安全。当他出乎意外地遇到也在“红房子”里避难的教育局长时, 即使几个人挤在异常窄狭的厢房里, 他也不忘上下级之间的尊卑关系, 不失时机地装扮出对于教育事业的热心, 以取悦上司。其实, 这时萦系于他心中的, 既不是学校开学, 也不是周遭惶惶然的避难人群, 而只是“远在上海的妻儿”。“他不知道他们可安好。不知他们出了什么乱子没有, 不知他们此时睡了不曾”。这段心理剖析, 将潘先生那自私的胸襟和世故圆滑的性格特点更为微妙地展示出来, 也是对潘先生的绝妙讽刺。寓绝妙讽刺于精细而冷峻的描写之中, 这是《潘先生在难中》的高超之处。

摘要:《潘先生在难中》严格遵循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 刻苦追求艺术上的“真切见到”;善于通过精细而冷峻的细节描写传达小说的主旨。作品意蕴丰富, 讽刺意味明显。

关键词:真切见到,精细而冷峻,意蕴丰富,讽刺意味

参考文献

[1]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年。

[2]刘勇.中国现代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

《潘先生在难中》写作艺术简论 篇3

一、小说的构思

叶圣陶先生为了成功塑造人物形象,从而反映时代面貌,对作品进行了精心的构思,主要是通过潘先生在逃难过程中的三个场景,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小说依据场景、故事情节分为三个部分。

首先,作者写的是战争即将要打到潘先生所在的让里镇,潘先生带领儿女逃离小镇,奔往上海的情形。在战争混乱当中,潘先生毫不顾及国家的危难以及人民群众的痛苦与焦虑,脑海当中只有自己的安危与得失。战争已经威胁到了他的住所让里地区,他紧张害怕,胆小懦弱,丢下学校带着一家人匆忙地逃到了上海。在他看来,上海是个安全的地方,因为那里是帝国主义设立的“租界”,可作为保护他们的地方。就在这个租界的旅店里,环境极差,油腥味刺鼻,他也不顾忌这些,自娱自乐地喝起酒,吟起诗来了。此作品描述的是潘先生逃难的慌乱与狼狈,同时还描述了他逃到租界庆幸的举动,文章生动地将潘先生遇难后的慌张、自私自利、苟且偷生的生活状态真实地表现出来。紧接着,是写潘先生一个人从上海再次回到小镇的情形。在到达上海的第二天早上,潘先生意识到自己的不辞而别也会被追究责任,为了不丢了饭碗,他不顾夫人的阻拦,匆匆忙忙地赶回让里。他为了得到领导的器重,积极筹办学校开学之事。可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正当他开始发开学通知书时,战争再次打响,铁路不通,大多数的家长都带着孩子避难去了,潘先生的忙碌也功亏一篑了。而他为了保命,也申请加入了红十字会。他缴纳会费愿做会员,表面上看他是为国家为人民着想,其实他是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安全考虑。他为了家人还特意领取了红十字会的徽章。这部分的描写充分表现出了潘先生习惯看上司眼色行事、懦弱、虚伪的性格特征。

然后,写了潘先生听到正安失守的消息后,仓皇逃入洋人的“红房子”里避难,并在这里偶遇教育局长等人的情形,再写战争停止后,潘先生为了迎接杜统帅写起颂词。此部分所写的是潘先生的落荒而逃,还有即使他看到了军阀混战所带给人们的灾难和恐慌,仍然自私地为了自己和家人的生产选择了为军阀服务等等情节,进一步表现了潘先生胆小怕事、苟且偷安、麻木、缺少正义感的奴性心理。

二、艺术风格

《潘先生在难中》里的潘先生就是一位教育工作者,他在小镇让里的一所小学担任校长职务,军阀混战使他在逃窜中疲于奔命。作者借潘先生作为批判对象,表现了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软弱,动摇,自私,表里不一。

潘先生的形象在当时是很富有时代特征的。作品通过塑造这样一个人物,批判了当时一些知识分子的处世态度和性格弱点。同时也通过潘先生在难中的经历,从一个侧面表现出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灾难。

而小说更重力批判的是在潘先生背后的局长代表着的北洋军阀政府,正是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了深重地灾难。这是叶圣陶教育小说的写作特色,也就是通过教育界中的小事和人物来反映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然而对于军阀的批判,作者并不是用主观的语言来批判,而是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以冷静观察和客观描写的方式,把批判寓于描写之中,让读者自己去感悟,这是叶圣陶先生最主要的写作风格。

三、语言等方面的写作特色

在塑造人物方面,作者非常善于抓住最能表现人物心理的一些神态来进行描写。如写潘先生两次喊黄包车的情形,就非常准确地写出了人物在不同情况下的内心。第一次喊黄包车,是潘先生一家人经历了逃难失散之后,他的声色是“威严”的,嗓门极“入调”,而且还附以傲慢的手势,他“伸出两个指头扬着说:“只消两辆!两辆!”这神态把人物“从毁灭和危难的当中捡回性命”的快慰及自鸣得意写了出来。第二次喊黄包车是在听说战火逼近了,这时他惊惶失措,“心头突地乱跳”,见到车后连连喊:“车!车!”这前后两次同是叫车,但显然,前者倨傲、做作,后者惊恐、失态。作品通过对人物在不同情形下不同神态的描写,准确地表现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另外,这篇小说在故事情节的处理上很简单,而且文章中人物之间很少发生正面冲突,作者主要是抓住最能表现人物的一些细微的内心活动和精神状态,来进行细致的描绘,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征,将人物灵魂真实地暴露出来。

潘先生在难中读后感 篇4

这是一篇按时间顺序写下的短篇小说,共有三节。第一节,潘先生带着妻儿逃往上海避难,在路途中所遇到的一系列表现潘先生在慌乱局势中精于谋算的心理。从叶圣陶先生运用精细冷峻的细节描写长蛇阵,打电报,用黑漆皮包做前锋,胸腹部用力向前抵,对着前面的人的后脑勺叫喊……面对身家安危潘先生所体现的竭尽全力精于盘算,我读出了潘先生苟且偷安的性格,作者想借此讽刺当时逃难者狼狈可笑的神态。

第二节,潘先生从上海回到让里,及加入红十字会两件事。表面上是写出潘先生对学子的教育问题担忧,是一位爱国救民的慈善家,实质上潘先生是想讨好上司,假公济私,为弄护身符保全性命。通告的内容,及后面他起好草稿,往复看了三遍,觉得再没有可以增损,局长看见了,至少也得说一声“先得我心”。这一句是我所喜欢的,作者通过这段论述讽刺的意味更加深沉,让我深有感悟,做到了让事实本身说话,将意图不动声色表现出来。这是对潘先生这样的市民知识分子书上堂皇言论,背里卑琐自大的.绝妙讽刺。

第三节,写了潘先生到红房子避难,及写条幅的两件事。在红房子避难过程中,潘先生遇见了局长而后发生的一心为己,善于逢迎的自私胸襟和圆滑世故的特点,在最后给讽刺以一重击。我读出作者的主观见解,寄托在不着文字的处所,给读者不断地回味,更写出了第一个十年里社会的黑暗一面和高官知识分子道貌岸然,心口不一,虚伪卑劣的形象。

通过《潘先生在难中》这篇短篇小说,作者不仅严格遵守现实主义原则如实地写“人生”,而且通过描写高傲自大,患得患失的潘先生的形象来讽刺当时社会背景下的小市民阶层知识分子。

综上所述,军阀混战当中,是作者对战争制造者的罪行的揭露和指斥。文中对主人潘先生的心理言行,精神品质用朴实,无华的文字表达出来,给以读者对待现实社会,尤其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灰暗生活的自我臆想。同时,让我也反思了一下现当代身为读书人的自己,面对应试教育下产出的自己,是否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想要干什么,又能干什么。

上一篇:初三有关友情的作文下一篇:托管家长会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