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法治心得体会

2024-06-08

小学教师法治心得体会(通用8篇)

小学教师法治心得体会 篇1

读《教师法治读本》心得体会

工农中心小学

张瑞华

通过学习教师法,我不仅更新了自己对法律的认识,更是清楚的了解到自己的法律地位,以前的我认为教师就是为社会为学生服务的,吃点亏是可以吞下去,那现在我不会再怎么认为了,因为,每个人都享有一定的权利,“平等”的口号不应是嘴上说说而已,落实到实处才拥有意义,否则有法也等于无法了。同时我也认识到作为一名教育前线的教师所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教师法》不仅帮助教师得到她们的所得,也让教师有了行为上的准则,只有学习好它才能保证教师享有自己的权利。

在教学工作中,我意识到:必须彻底改变过去那种把老师知识的储藏和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比为“一桶水”与“一杯水”的陈旧观念,而要努力使自己的大脑知识储量成为一条生生不息的河流,筛滤旧有,活化新知,积淀学养。有句话说的好:“一个教师,不在于他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书。”用心教、创新教与重复教的效果有天渊之别。

很多时候,我们开展的民间主题活动都牵涉到延庆地区过去的一些风俗习惯、文化背景,包括一些内容诙谐、节奏明快、便于念唱的儿歌、游戏,这些民俗也是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没有经历过的。于是,准备、收集主题资料的过程,就是我们学习的过程。

以前的教育活动,总是低估孩子的能力,把活动要求降得很低,担心孩子达不到老师的要求。自从和孩子们一起开展了各种有趣的主

题活动后,我发现,孩子们的能力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在开展“好吃的杏”的主题活动中,我在活动区为孩子们投放了不同颜色的杏核,让孩子随意玩。孩子们在摆弄和思考中,出现了多种游戏玩法,如杏核排队(接龙)、杏核找家(分类)、点数、猜猜看、弹杏核„„,有些游戏是我都没有想到的。主题活动的过程,让老师看清了孩子,愿意放手,相信孩子,给孩子留下充分的发展空间。永远不要低估孩子的能力,要相信他们是最棒的。

教师的职业道德已不是个人意义上的品德问题,而赋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即关系到千百万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关系于祖国的未来。因此,用实际行动诠释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是每一位合格教师必须做到的!

小学教师法治心得体会 篇2

一直以来,青少年法治教育备受社会关注。前不久接连发生的几起青少年违法事件———广州中学生持刀将同学捅死,小学生被高年级学生用烟头烫烂双手, 汶川抗震“小英雄”涉嫌诈骗……令人惋惜、揪心的同时,更给我们留下了无限遗憾。

如何才能避免这些悲剧的发生?法治教育又该怎样走进学生的心里?

在校学生犯罪比例较高,六成不懂法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最新发布的《2013年度北京市法院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工作报告》白皮书显示,2013年北京全市少年法庭共审理一审、二审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及侵害未成年人权益案件1097件,判处未成年罪犯1053人。其中,在校学生占21.6%,仅次于农 民身份的 未成年罪 犯。2013年,北京未成年罪犯“四高”特征依然明显。一是男性犯罪比例高;二是相对刑事责任年龄段犯罪比例高,92.5%的未成年罪犯处于16岁至18岁之间;三是低文化水平的未成年人犯罪比例较高; 四是非京籍未成年人犯罪比例较高,占65.3%。

前不久,教育部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中国政法大学青少年法制教育研究中心联合发布了首份 《我国青少年法制教育调查报告》,对青少年学生的法律意识、法治观念和综合运用法律的能力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考察。该报告显示,青少年学生普遍形成了对基础法律知识的整体认知,但在掌握程度上存在结构上的不完整, 在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对某些部门法知识的掌握呈现出较大的波动性。以刑法为例,刑法知识的掌握在小学和初中阶段较差,而在高中阶段则有了明显提升。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张良驯在参加由光明日报教育部与中国教育学会联合创办的“教育沙龙”时指出,目前学校教育在应试教育的导向下,缺乏基本的规则教育。“我们做过一项违法犯罪未成年人治理机制研究, 共调查了2834名未成年犯管教所服刑人员、410名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751名专门学校学生和2385名普通中学学生,发现不少学生缺乏起码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知识, 未成年犯在回答自己犯罪原因时, 选择‘不 懂法律’ 的占65% , 58.1%的未成年犯‘不知道是犯罪 , 也不知道 会受到处 罚’, 64.7%的未成年犯‘不知道自己的行为触犯了法律’。”

中小学法治教育待强化,配套较缺乏

《我国青少年法制教育调查报告》显示,在小学、初中、高中三个不同阶段,青少年学生运用法律的意愿反而随年龄增长而下降。调查报告进一步分析认为, 原因主要有两点:首先,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小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逐渐增多,受到社会影响的可能性也逐渐增大,而当前社会中类似“中国式过马路”“走后门”等现象势必会对中小学生的法治观念产生影响,甚至使其规则意识逐渐变得淡薄。其次,学生随着年级的增长,课业与升学压力会逐渐增大,学校、家长乃至学生个人对法制教育的重视程度会逐渐降低,学生可能会基于升学压力而将精力更多地投入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之中,而学校为保证升学率也会压缩法制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比重。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绪红曾表示,目前中小学法治教育在设计教育形式、课程内容、责任分工、权利义务等相关内容方面的体制机制尚待强化。 “同时,法治教育还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念和多元的教育方式。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并没有从全局和长远利益看待中小学法治教育问 题,在课程设置上,仅是将法治课程作为思想品德课程中的一部分,形成了‘政治思想教育下的法治教育’局面。课堂教学仍是中小学法治教育的主要形式,缺乏课堂外的法治教育实践,学生不体会法治生活、不参与法治建设,已经获得的法律知识、形成的法治信仰则很难维持。”

他还指出,缺乏必要的配套制度也是问题。“专业师资不足, 以德育和政治老师替代;教材建设滞后,缺乏系统化、规范化的法治教育专门教材;法治教育经费得不到保障,只能从其他教育经费中转移。”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王敬波也认为,缺乏高质量的分年龄、分年级的法治教育教材是当前青少年法 治教育工 作的一大 瓶颈。“社会上也有一些类似教材,但是很多是法学学者写的,没有考虑学生不同年龄的身心发展特点、可接受能力,在实践当中效果不是很好,科学性不够。”

使学校成为法治教育的主战场

实际上,青少年法治教育是历年普法活动的重点。从1985年全国开展普法活动起,我国就着力于贯彻“提高全民法制观念和法律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关于改革各级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通知》决定在小学阶 段进行以“五讲四美”和“五爱”为中心的、包括法律常识在内的社会常识和社会公德教育,2002年教育部、司法部、中央综治办、共青团中央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法治教育工作的若 干意见》,强调法律素质是青少年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求中学法治教育要着重进行社会主义 民主与法 治观念教 育 , 2007年《中小学法治教育指导纲要》对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提出 具体目标,明确指出开展“法律进学校”活动。2014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提出“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

未来,我们又该如何将法治教育扎根中小学课堂?

在今年的两会上,各位代表委员也对法治教育提出了具体建议。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王全书委员指出,培育法治信仰 应从“小 ”处入手 。“小”,即把普法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强化学校对法治教育的主体责任和考核办法,加大法治进校园、进教材的力度,使学校成为法治教育的主战场;制定针对性更强的法治教育规划,切实改变小学教大道理、大学教守规矩的本末倒置现状。

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科协主席蒋庄德在陕西代表团小组讨论会上提出,要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教材、师资配置、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课件都要跟得上。“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首先要编好教材,必须寓教于乐。小学生的教材,一定要通过图画的方式,让他们一步一步建立起对法律的认识,从小就知道什么是法律的红线、是碰不得的。底线画好了,到中学和大学阶段,就可以按照各自的特点接触具体的法律。”

小学教师法治心得体会 篇3

关键词 教育法治 教师 网络法治 思维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1]。2013年教育部下发了《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重要文件,对各级学校提高治理法治化、科学化水平提出具体考核要求。培养教师的网络法治思维是加强教师师德建设、提升先进网络文化建设、以法治与德治共同推进完善学校治理体系建设、培养社会主义法治人才的重要环节。

一、培养教师网络法治思维的必要性

造成教师网络法治思维缺失的主要原因是,受到互联网迅速发展造成的社会公众普遍存在的“速食消费文化”影响,教师原有的教育技能和教育资本受到挑战。基于社会对人才需求量和人才素质要求的双重提升,教师受到了教育体制要求、社会发展需求、自身提升需要等多重压力,他们既想在网络空间中获得身心压力的释放休整,又想在网络时代寻找路径,实现职业成长突破,收获成就感,因而暴露出现实教学与网络行为脱节的问题。而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仍处于调整和完善期,教育法治背景下关于教师网络行为的具体规定存有不明晰的地方,部分教师抱着侥幸心理,违背职业道德和法律规定进行网络犯罪。加之新闻媒体对于教师群体在新媒体时代教育行为的高度关注与集中报道,放大了个别教师违法行为的社会聚焦度和负面影响力等多种因素,教育法治环境下亟待加强教师网络法治思维能力的培养。

1.体现依法治国制度层面的一致性

依法治国是我国国家治理的基本方略,应用在教育领域,就要完善法治教育体系,实施依法治校、依法治教。以完备的教育法律规范、高效的教育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教育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教育法治保障体系形成教育法治[2],把教育改革发展纳入法治轨道,使公民享有平等的教育权利,获得法律保障。实现教育法治的主体是人,教育法治范畴中,培养教育管理者的法治思维有利于建立健全校园法治的具体制度,培养教育服务者的法治思维有利于树立诚信理念,为开展教育法治提供后勤保障。实现教育法治的核心要素是全体教师和学生,教师网络法治思维的培养是运用网络媒体,使教师群体明确教育权利和义务,树立教育法治背景下教育法律法规的惩戒作用,从关爱学生、热爱工作、忠于祖国角度,结合网络空间新特点,依法言论、依法活动,以网络法治思维把控虚拟空间行为,以依法治国、依法治教理念反思教学与日常行为。

2.突出教育育人规律的主体性

教育法治的本质在于培养具备法律素养的全面发展的人。教育法治成效取得的实施主体是教育工作者和广大学生,培养教师网络法治思维,有利于教师洞察自身网络行为失范现象,自觉更正错误行为,弘扬网络正能量,引导学生形成科学运用网络的良好习惯,帮助学生有效进行信息选择,突出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价值功能。近年来出现的刑事案件呈低龄化趋势、网络犯罪率上升等情况表明,青少年群体作为网络主要受众,由于好奇心及渴求成功等心理影响一方面利用互联网工具搜罗信息开展犯罪预备,另一方面存在对网络法治管理的认识偏差,将网络作为法律实施的“场外地”,利用微信、微博、MSN等手段,散布虚假信息,营造轰动效应。2015年11月起,《刑法修正案(九)》指出,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最高处7年以下有期徒刑[3]。学生作为拥有科学知识的青年力量,应把创新与合规理念结合起来,避免一时好奇无知违反法律,追悔莫及。教师应起到帮助学生“防微杜渐”、增强网络法治观念、培养法治人文精神的作用。教师可以通过专题网络法规讲解、实际案例分析,促使学生了解和实践教育法治,寻找学生在网络活动中暴露出的法律知识弱点,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运用好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法治过程中“人”的要素,保护师生合法权益。

3.彰显网络法治建设的时代性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使学校拥有更便捷的教学管理平台、公共信息发布平台,也将学校发展置于公众关注与透明监督下。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为提高我国教育法治现代化治理水平提供了可能。教师要在传统纸媒的基础上,积极开发网络精品课程,以“慕课”为代表的课程研究就是顺应了网络媒介发展的新产物。由于网络空间具有的匿名性和低门槛等特点,也给网络教育安全带来挑战,处于信息漩涡的教师在进行网络信息选择时,要注意甄别多元文化,分析主流和支流。一手抓传统教育媒介,一手抓网络传播媒介,以两手抓促融合的态度搞好教育法治建设。课堂实体语言运用方面,应客观规范,做到实事求是和政治导向相结合;网络空间研发方面,要把握学生关注的公共话题,及时发现问题,以专题网页、来信问答等形式,排除学生认知偏差,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旋律。以教师的个人魅力、法治的公信力、网络的影响力,依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开展主题法治建设,提高教师网络法治思维,帮助教师树立网络行为法律意识,塑造线上线下教师楷模形象,培养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法治合格人才。

二、教师网络法治思维缺失现状

1.教师现实教学示范与个体网络行为缺少有效对接

现实教学中多数教师能以谦虚和逊、知性客观的状态投入工作,以“传道、授业、解惑”为使命,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严格规范自身行为。教师的示范性特征在课堂环境中通过讲解、展示、引领、指导等环节可以得到有效发挥,学生在相对封闭的课堂环境中也可以耳濡目染,接受知识、品德、行为等各方面引领,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行为。然而在相对广阔的网络空间中,由于网络自身的虚拟性、开放性和隐蔽性等特点,教师个体的辨别行为会受到虚拟空间的影响。部分教师利用网络空间恣意泄愤,盲从言论,缺乏对网络舆情、校园舆情的冷静分析,存在对社会焦点问题的误读,成为网络空间负面言论的支持者;部分教师把网络当做释放工作压力、摆脱职业倦怠的工具,采用吐槽、调侃的语言歪曲教师形象,仅仅把从教当做自身获得经济收入和职业发展的无奈之举。将网络当做放下教师身份的“真空地”,造就了教师现实教育与个人网络行为的严重脱节,削弱了教师在网络中应有的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引领作用。同时由于部分教师对复杂网络信息甄别不清,反易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致使自己陷于舆论漩涡,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当前教师现实教学示范与个人网络行为的对接不畅,呼唤教师个体补给网络法治思维,这样有利于营造客观纯洁的网络环境,实现教师示范功能在网络空间的有效延伸,保护教师合法权益,实现教师的全面育人。

2.网络师德考察缺位于教师综合业绩考核

良好的师德是对教师自身职业操守的基本要求,是“师之为师”的根本所在,以师德为首的教师综合能力考察是教师综合职业能力评判标准的重要依据。当前教师综合业绩考核内容,主要涵盖了“德、能、绩、效”四个方面,通常采用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的形式,但在实践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立细则。一方面,当前对于“德”的考察多为“否定项”,即不能做什么,做了会如何处罚等,对于彰显师德的“肯定项”缺少认定,师德优秀教师的鼓励政策能否实行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方法,有待于不断探索创新和完善。另一方面,网络师德的考察在现实中也仅仅归之于违纪违法的条目,考核形式简化归为师德考核的范畴。如“发表非法言论、传播虚假信息、违背公序良俗”等,缺乏明确的教师师德针对性。这种考核方法将有形世界中的师德考核和无形世界中的行为准则合二为一,具有便于管理、方便操作的益处,但也存在着忽视网络法治建设,淡化教师网络法治责任的弊端。在网络世界中捕捉个体行为准则并非易事,因而强化有形世界的引导变得更为重要,发挥网络师德法治宣传日常建设制度化,发挥师德对教师网络行为的预警约束功能,增强教师网络行为自律意识。

3.教师对学生网络思想动态缺乏有效引导

教师网络法治思维体现在自身网络行为中,更突出表现于对学生网络思想动态的引导,对学生进行网络行为前的有效思想干预。互联网+时代促使学生置身海量信息世界,既能够在第一时间搜罗兴趣领域的最新资讯,又有机会在网络世界中充当舆论领袖,实现意见整合。由于网络信息内容冗杂,真实可靠程度不一,加之学生具有热情冲动、感性多于理性等特性,青年学生极易出现网络语言粗俗、网络行为过激现象,给校园稳定、社会和谐带来不确定因素。如近期社会上涌现的“成都女司机人肉搜索案”、“何炅吃空饷举报者遭粉丝威胁案”等,让人们深切感受到网络带给大家便捷信息的同时,如果缺乏法治思维,也会演变成“网络暴力”。家庭和学校作为学生成长的重要园地,要努力营造理性和谐的教育氛围。教师不允许也不可能时时监督学生的网络行为,但从社会科学、法治观念角度向学生提供明辨是非的准则,预估网络行为失当的违法成本十分必要。现实生活中教师应以身作则,传播网络法治正能量,理性开展网络空间活动,发挥网络示范功能。学生在遭遇网络多元思想冲击时,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勇担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政治责任,通过课堂教授和主题活动等多种形式培养具备良好网络法治素养的学生群体。实现教师法治人格的自育和学生在网络媒介高尚品格的有效培养,是法治社会的呼唤,也是教师教育的时代要求。为此,教师必须首先置身于信息社会的前沿,始终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及时预见新生事物的产生、发展,引导学生客观分析网络舆情,规范自身网络行为。

三、教育法治背景下教师网络法治思维的培养路径

1.引导教师树立社会主义法律信仰,规范自身网络行为

教育是国家的希望,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教师要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多数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履行教师职责、踏实育人,以博学的知识和高尚的人格赢得了学生和社会的尊重与认同。然而现实生活中教师在薪资报酬、职称晋升、社会交往方面也面临着诸多困惑,“青教”群体在家庭中的支柱地位与职业发展的关键时期相叠加,使教师承担着更大压力,职业倦怠感逐渐取代职业幸福感。教师作为网络运用的重要群体,学校应引导教师树立社会主义法律信仰,规范教师日常网络行为。通过定期对教师开展网络法治内容宣讲,厘清部分教师产生的“网络是法律真空区”“网络是万恶之源”的认识误区,引导教师在网络空间中牢记社会职责,不以讹传讹、偏听偏信,不沉迷网络带来的信息快销和情绪感染,客观看待网络发展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合理运用网络工具,不被网络异化,掌握发展的可控权。教师通过树立社会主义法律信仰,坚定教育法治理念,时刻认识到网络行为无小事,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树立网络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理念,规避法不责众的侥幸心态,以客观正确的法律信仰,在网络空间中表达真实情感、激浊扬清,充当社会与学生群体的正向舆论领袖。

2.引入网络师德评价机制,明确教师网络权利和义务

强化教师综合业绩考核中的师德测评是关键点,转变师德考核由“过去时”为“现在时”或“预备时”,对于防止校园恶性刑事案件、提高教师行为自律具有重要作用。网络媒介的出现,为教师获得丰富资讯与沟通手段提供了可能,也将教师及学校的行为置于公众监督之下。微博、微信、行业APP的广泛应用,一方面使得教师能够积极汲取国内外教学经验,结合本校实际进行教学创新,并会赢得同行的一致点赞;另一方面,学术不端、违法师德师风事件也能够第一时间传遍互联网,受到公众谴责。因而,将网络师德评价机制引入教师综合业绩考评,是适应时代发展的正确选择。在当前师德实体评价基础上,引入网络师德评价指标,可以具化到量化分值,纳入奖惩机制。对注重网络教学开展、推动网络师生交流互动、进行合法出版传播等活动的教师提出表彰,对非法参与煽动性言论、淫秽信息传播、故意诽谤、污蔑、造谣等网络违法行为实行师德“一票否决”。鼓励教师切实以“行为示范”的责任态度在网络空间履行“文化育人”的教师义务,积极结合专业技能开展专题教育网络建设,明确教师应有的网络权利和网络义务。运用法律武器捍卫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维护国家尊严和历史真相,保护知识产权和正当利益。教师应主动自觉参与校园舆情、学生网络舆情分析,摒除错误言论,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以德治和法治共同推进教育进步,培养党和人民满意的好教师

教育法治是实现教育正规化、有序化发展的基本保证,教师习惯于教学管理制度化、政治学习常规化、职称评审科学化,但对于约束网络行为的法律规定相较于之前零碎、分散的状态具有适应阶段。教育是实施以德育人的长期工程,具有人才培养时长和教育潜在成效的复合性。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影响学生成才的重要要素,它同基础知识、实践技能等共同作用于学生对学业的热爱度与专注度。教师高尚的道德情操是获得教育成功、激励学生正确认知社会的潜在力量,因而教师肩负社会给予的殷切希望。各级学校要结合时代发展新变化,对新入职教师、骨干教师,不同年龄、不同职称构成的教师针对性开展职业道德培训,提高职业素养。强化教师个人对于社会事件看法多元化与为人师表发言授课的权威性与导向性结合,突出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的政治责任,在网络空间中对于社会群体进行有效政治引导的重要作用,帮助学生在社会思潮中做出正确选择,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弘扬主旋律,以德育人,共筑中国梦。

面对日趋复杂的网络信息格局,教师要准确定位,维护网络安全,突出网络也是社会主义法治治理的重点区域。教师参与网络活动时,应遵循我国维护互联网安全的相关规定,运用微博微信等网络工具时,应尊重事实的真实性和评论的客观性,成为爱国守法、诚信友爱的合格网民。广大教师要积极运用法治思维,用互联网信息提供的鲜活事例向学生传授先进思想文化,研究运用网络传播发展的新规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载社会给予教师的殷殷重托,以德治和法治的双重力量推动教育进步。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4-10-29(01).

[2] 陈国良.以法治思维推进中国教育现代化[J].教育发展研究,2015(1).

[3] 沈德咏.《刑法修正案(九)》条文及配套司法解释理解与适用[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15.

[作者:刘颖(1982-),女,河南郑州人,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郑州大学体育学院讲师。]

法治心得体会 篇4

最近,我特别爱喝牛奶,每天早晨我都会去十字路口那个卖牛奶的小摊去买牛奶。买过许多次,味道很是不错,一口喝下去那叫一个回味无穷啊!那天我又照常去买牛奶,买到后,我迫不及待地喝了起来,一口刚喝下去,我感到牛奶没有平时的香浓,只是淡淡的,还有一股怪味儿。我仔细一看,发现瓶子隐有重封口的痕迹。“这莫不是……”我心想,“牛奶掺了假!”

回到家,我把事情与老爸说了一遍。老爸的眉头皱了起来,却没有说话,他递给我一本书。咦?这不是学校发的《依法治国》吗?我好像都没有看过呀!先拿来看看吧。

翻着翻着,我看到了一块版面:法律,让我们的食品更安全。我一看,不对劲儿了:“近年来我们国家有很多食品安全问题,像地沟油,染色馒头,毒米线……这些食品,令我们怎样感到安全?食品,每个人的确必不可少。但是这样的食品,我们怎能放心呢?这样的食品,又何来的安全呢?”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大大小小各种食品企业,被检查出有食品安全问题的占百分之二十。多么触目惊心的数字呀!这也就说明:也许你每吃五样食品,就有一样是有问题的。这其中也囊括了一些我们所熟知的所谓的“名牌”。

“食品安全”似乎成了当代人最大的担心和隐患。因为:吃肉怕加瘦肉精;吃馒头怕加染色剂;吃炸鸡又怕加地沟油……这个社会难道吃什么东西都要提心吊胆吗?这些造假的无良商家的良心呢?他们做人的基本道德都去哪儿了呢?

我不希望有朝一日,我们的子孙因为这些有毒的食品而患上顽疾。我更不希望有朝一日,我们的子孙已经习惯了这些食品。我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食品已经与安全搭不上什么边了,吃进肚子里的就是安全的!

法治教育心得体会 篇5

道德是人们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各种行为规范准则的总和。它作为一种社会的意识形态,依靠舆论的力量、人们的信念、传统习惯的力量来调解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节制人们的行为,维护人类的正义。少年儿童时期正处在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利用数学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教育效果是极佳的。

数学教学形式多种多样,教师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法制教育的条件是得天独厚的。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抓住有利时机,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实施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有好多内容要求学生做到实事求是。如进行“平均分”的教学时,在讲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要做诚实的人的教育,培养学生诚实的心灵。在进行其他数学知识的教学时,我创造不同的问题情景,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正处在生理和心理的生长发育阶段,其世界观和人生观尚未形成,身心发展还不健全,还缺乏完整的鉴别能力,很容易受到社会上形形色色不良行为和思想的影响和侵蚀,具有极强的可塑性。从小培养学生法律意识,进行法律素质培养教育,使其初步了解一些与日常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逐步培养其遵纪守法的观念,不仅可以预防和减少学生违法犯罪,更重要的是促使他们养成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懂规则、守礼仪,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那么,如何在数学学科教学中对学生渗透法制教育呢?

强法治学习心得体会 篇6

强法治学习>心得体会

(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此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提升党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的运用能力问题。要实现这一目标,深入开展党内法制教育不可忽视。其中,强化党员领导干部公民权利意识,则是题中要义。

一、党员领导干部公民权利意识的理论蕴涵及实践意义

公民权利是指为公民所拥有、为>宪法和法律所保障的合法权利。公民权利意识主要指公民对公民权利的认知、主张和要求。党员领导干部的公民权利意识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作为公民所应有的对自己法定权利的认知、主张和要求;二是敬畏意识和责任意识。所谓敬畏意识体现为在权力行使过程中坚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地位,坚持公民权利本位的价值旨归,对权力行为侵害公民权利的可能性时刻保持慎独之心。所谓责任意识具体体现为对维护和保障公民权利法律义务的高度自觉和勇于担当;对维护和保障公民权利宪法精神的坚守;对维护和保障公民权利与实现人民利益内在同一性的深刻认知。在党员领导干部公民权利意识内涵中,后一方面更应该被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所重视。这是由党员领导干部的身份所决定的,是由他们所遵循、坚持的宗旨和理念所决定的。

强化党员领导干部公民权利意识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内在要求。作为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显著的标志之一就是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把实现人民利益作为党的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在现代社会治理条件下,公民权利是人民利益的具体体现、法律规定、现实载体,贯彻党的宗旨制度化、法治化的途径就是实现公民权利。党的>十八大强调,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进一步强调,依法保障公民权利,坚持以保障人民根本权益作为法治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公民基本权利问题是我国宪法的核心问题。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这种权利集中体现在我国的宪法和法律中。坚持依宪执政是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遵循。保障公民权利是实现人民利益的重要路径,是坚持党的宗旨的具体体现和时代要求。对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来说,强化公民权利意识是贯彻党的宗旨的重要认识前提和思想基础。真正实现人民利益要求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不断强化公民权利意识,坚决维护公民权利。

强化党员领导干部的公民权利意识是加强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实践表明,法治的重要文化基础是权利文化。权利文化欠缺,是法治表层化的重要客观原因。贯彻和落实依法治国战略,其中关键环节之一是培育公民权利意识。普遍的公民权利意识会有力地推动法治化的进程。党员领导干部作为依法执政的重要主体,他们的公民权利意识强弱不仅关系到法律实施的程度,而且他们在政治生活中的理念倾向往往会对人民群众的权利意识起导向作用;他们有无公民权利意识以及公民权利意识程度的高低会对普遍的公民权利意识产生重要影响,并且会深刻影响法治化进程。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公民权利意识培育,有利于提高党员领导干部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管理水平,有利于促进法治建设文化基础的发展,从而不断推进依法治国战略的全面实施。

二、用党内法制教育强化党员领导干部公民权利意识势在必行

从党员领导干部公民权利意识现状来看,随着现代治理进程的不断推进,广大党员领导干部的公民权利意识已经大大提高,但仍有一部分党员领导干部公民权利意识远远落后于实践要求,无论是思想认识还是实践能力都亟待提高。

对公民权利认识和实践方面的偏差突出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权力本位意识浓厚。确立权利本位价值是强化党员领导干部公民权利意识的内在要求,其中关键是正确认识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关系。现实中一些党员领导干部思想上仍存在着很强的等级观念,不能正确看待与合理解决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甚至不断放出“雷语”,引起社会和网民的热议。在雷人言辞的背后,折射出的是一些党员干部浓厚的官本位意识。他们强调权力和自己的权利,甚至认为民众的法定权利也可以通过自己的权力予以随便干涉。还有个别领导干部自诩父母官,把为民造福、为民做主当成口头禅和现代观念宣传与提倡,表明他们并没有理解和把握法治精神的要义。

二是公民权利意识淡薄。一些领导干部往往看重法律对公民义务的强制性规定,而忽视了对公民权利保障方面的规定。这种认识偏差导致部分党员领导干部在相关工作实践中公民权利意识淡薄,影响依法执政成效。譬如,在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的过程中,有些基层干部在潜意识中甚至把公民应当享有的最低生活保障权利当作一种恩赐。尤其是选择和核定救助对象环节,存在利用价值取向和道德评判来选择救助对象的现象。

更加重视以法治方式维护人民权益,必须提升党员干部维护和保障公民权利的能力。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在维护和保障公民权利的实践中存在的错位现象,对多数人来说,主要与自身能力不足直接相关。当下中国社会矛盾突出,消弭冲突亟待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但实践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仍然存在,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尚未完全树立,少数党员干部习惯于依靠权力发号施令,甚至把个人权威凌驾于法律之上,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的现象时有发生,阻碍了群众正常的利益诉求,损害了群众的合法权益,甚至成为引发群体性事件、影响社会稳定的部分诱因。在现代治理过程中,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维护稳定,是党员干部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必须具备的首要能力,更是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的基础保障,强化这方面的能力建设,显得更加紧迫和必要。党员干部维护和保障公民权利的能力不足,是党内法制教育应当正视和解决的问题。

三、强化党员领导干部公民权利意识培育的着力点

造成党员领导干部公民权利意识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决定性的因素应当从管党治党过程进行分析和研究。就党内法制教育而言,应该进一步深化改革,通过宏观规划的制定、教学体系的调整、>培训力量的形成,构建有利于强化党员领导干部公民权利意识的长效机制。为此,应该从以下方面着力。

首先,提升党员领导干部维护和保障公民权利的认识能力。

在党内法制教育中强化对党员领导干部公民权利意识的培育,首要目标在于提升党员领导干部维护和保障公民权利的认识能力。为此,必须深刻认识公民权利教育在党内法制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把公民权利意识教育作为党内法制教育的重要课题,从而奠定党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的观念基础。党员领导干部维护和保障公民权利的认识能力主要指党员领导干部运用公民权利理念的思维能力。而党内法制教育成效对党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培育具有重要影响。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要坚持把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作为树立法治意识的关键。应当看到,在这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需要加强和改进。为了了解相关情况,我们通过互联网对近年来党校系统的教学专题设计进行了比较细致的搜索。从我们的初步调查中发现,无论是总体教学规划还是微观教学活动安排,公民权利意识培育并没有成为教学设计重点,主要表现是涉及公民权利的教育课程稀少。党校是培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主阵地,在党内法制教育方面承担重要责任。上述情形表明,党内法制教育在对党员干部公民权利意识培育方面还有待强化。应当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加强“顶层设计”,以创新思路推进党内公民权利意识教育。针对这个问题,应当进一步加大党校法制教育特别是公民权利意识教育的培训力度。新形势新任务对党校法制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新课题,仅设置有限的必修专题远远不能满足学员对法律知识学习的要求,不能帮助学员走出公民权利意识不足的窘境。因此,各级党校应审时度势,不断与时俱进,不断加强理论探索,增加法制专题课程及原理课程的设置,帮助党员领导干部增加法律知识储备。特别是增加公民权利内容的教学专题,加大公民权利知识体系的教学分量,形成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公民权利意识教育的长效机制。

其次,提升党员领导干部维护和保障公民权利的实践能力。

在党内法制教育中强化对党员领导干部公民权利意识的培育,必须与提升党员领导干部维护和保障公民权利的实践能力统一起来。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法制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力或职责,广泛开展依法治理活动,提高社会管理法治化水平,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为此,应当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强化需求调研。应当把需求调研作为开展党内法制教育的首要环节,做到不调研不立项、不调研不培训,注重以问题为导向,突出组织需求,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大局,着眼解决当前维护和保障公民权利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组织开展专题培训。通过培训,让党员领导干部了解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最新精神,把握宪法和法律基本原则,明白在维护和保障公民权利方面应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怎样解决现实问题。

二是整合培训资源。法治思维法治方式的运用能力,需要长时期研习和应用法律的训练和经历。因此,公民权利意识培育具有很强的实效性要求。为了弥补现有培训资源的不足,应当坚持“走出去,请进来”。所谓“走出去”,即组织学员进入相关工作部门和工作现场,通过实际体验,不仅能够深化对相关法律知识的理解,而且有利于提升实际操作能力。所谓“请进来”,即调整和优化培训资源。通过选聘司法部门领导干部、知名法律专家学者、先进模范人物等担任兼>职教师,让社会优秀法学人才为党内法制教育贡献才智。

三是创新培训方法。比如在相关培训方面,应当加大案例教学比重,不仅有利于增强培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有利于强化实效性。还有,充分利用互联网络优势,建立网络教育平台。可以利用互联网开设专门的法制教育网校,通过视频讲座、在线解答、学法论坛等技术手段,增强党内法制教育的互动性。此外,有组织地开展专题活动,包括通过举办法律知识竞赛等相关活动,以活动促学习,以活动带学习,助推党内法制教育工作的深入。

强法治学习心得体会

(二)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求我们必须深入把握群众工作的规律,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进一步强化群众立场、树立群众观点、把握群众方法、强化法治意识、加强宪法法律实施、坚持依法行政,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中国共产党在93年的奋斗历程中,始终与人民群众同甘苦、共患难,铸就了密不可分的血肉联系。正是因为对人民群众历史地位的深刻认识、对群众工作的高度重视,我们党才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一个又一个胜利。新阶段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是我们党顺应人民意愿、更好实现人民利益的生动实践,也是亿万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共同创造美好生活的奋斗过程。只有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更好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使我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

当前,随着党情、国情、世情的深刻变化,我们党统筹协调群众工作的难度在加大,特别是一些党员、干部宗旨意识淡薄,法治思维缺乏,办事方式粗糙,法治意识不强,联系服务群众的能力不高。面对严峻的任务和挑战,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要求我们必须强化法治意识,深入把握群众工作的规律,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牢固树立人民创造历史、人民是真正英雄的唯物史观,树立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价值观,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观,进一步强化群众立场、树立群众观点、把握群众方法、健全工作制度,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使我们实现中国梦的伟大事业不断获得最广泛、最深厚、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只有在思想深处真正理解和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才会有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才会有做好群众工作、密切党群关系的高度自觉。要把群众观点贯穿到加强党的事业和党的建设各个方面,渗透到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中,不断增强提高群众工作能力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把群众观点学习教育作为重要任务,列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列入党员干部加强作风建设的必修课程,努力提高党员干部群众观点的自觉意识。要把尊重群众、服务群众的要求进一步体现到实际工作中,引导党员干部正确把握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摆正同人民群众的位置。要积极引导党员干部深入改革开放第一线,深入社会生活最基层,切身体验基层工作的实际,把握群众思想的脉搏,在深入人民群众中保持对人民群众的赤诚情怀。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始终站稳群众立场。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坚定的群众立场是我们党坚持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的基石。在长期的奋斗实践中,我们党之所以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有站稳群众立场,才能制定正确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才能正确对待事业、对待群众,才能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当前和今后,必须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有利于群众的就坚决支持,不利于群众的就坚决纠正。要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坚持把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作为树立法治意识的关键,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把宪法法律列入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内容,列为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社会主义学院必修课。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要着眼依法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依法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依法切实解决就业、就医、就学、住房、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以及食品安全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依法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不断提升生活质量、提高幸福指数。

科学把握群众方法。科学的群众方法是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保证。只有不断创新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才能增强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才能使群众工作常做常新、充满生机活力。当前社会成员的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日益多样化,法治意识、参与意识、独立意识日益增强,迫切要求我们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科技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有的放矢地开展群众工作,增强吸引力感染力。要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充分运用平等交流、民主讨论等方法,加强人文关怀、心理疏导、精神抚慰,帮助群众提高认识、化解疑虑,正确理解党和国家方针政策。要积极运用法律手段做好群众工作,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引导群众学法知法、信法靠法、守法用法,依照法律程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要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发挥法治在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中的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要高度重视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建设、运用和管理,丰富与群众联系沟通、互动交流的载体,畅通群众表达意见诉求、参政议政渠道,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事业发展的智慧和力量。

按法律>规章制度办事。按法律规章制度办事是提高群众工作科学化程度的必然要求。强化法治意识,坚持群众路线、密切党群关系,既需要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也需要依靠法律规章制度来规范、来约束。强化法治意识,就是要树立法治思维,增强按法律规章制度办事的本领,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制度,按法律规章制度办事。要牢固树立有权力就有责任、有权利就有义务观念。要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健全公民和组织守法信用记录,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行为惩戒机制,使尊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坚持群众路线,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必须在深入推进依法行政的同时,进一步加大法治宣传和普法力度,增强人民对法律法规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要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推动工作重心下移、基层干部坚守一线、领导干部深入基层,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联系服务群众中的带头、推动、督促、保证作用。要健全信访制度,保证群众提出的重要问题得到及时有效解决。要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积极预防和有效化解矛盾纠纷。要深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落实领导责任制。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有效防范化解管控影响社会安定的问题,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依法严厉打击暴力恐怖、涉黑犯罪、邪教和黄赌毒等违法犯罪活动,绝不允许其形成气候。依法强化危害食品药品安全、影响>安全生产、损害生态环境、破坏网络安全等重点问题治理。同时,要坚决维护法律法规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使法律法规制度真正成为党员、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的硬约束,使强化法治意识、坚持和践性行党的群众路线真正成为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

强法治学习心得体会

(三)法治思维是基于法治的固有特性和对法治的信念来认识事物、判断是非、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法治方式是运用法治思维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行为方式。法治思维是一种规则思维、程序思维,它以严守规则为基本要求,强调法律的底线不能逾越、法律的红线不能触碰,凡事必须在既定的程序及法定权限内运行。法治思维的核心是权利义务观念,对于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而言,除了具有公民应有的权利义务观念,还要有法治的权力观,即权力的有限性与程序性,以及守护法律、维护宪法与法律权威的职责意识。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就是要求在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指引下,增强法治观念、弘扬法治精神,带头尊崇和遵守宪法法律,自觉在法治轨道上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

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是由党员干部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决定的。一国的法治总是由一国的国情和社会制度决定的。党员干部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中担负重要责任,对其他社会群体起着形象塑造和榜样引领作用。只有牢固树立法治理念,具有坚守法治定力,自觉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以上率下,才能形成良好的法治风尚,影响和带动全社会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这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具有深远意义。

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是对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出的新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全面深化改革的展开和人>民法治意识的提高,法治作为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只有适应新形势对法治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调节经济社会关系、统筹协调各种利益、实现改革于法有据,才能更好地规范发展行为、凝聚改革共识、促进矛盾化解、保障社会和谐,不断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因此,必须把提高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的意识和能力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切入点、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要求,鲜明地提到全党面前。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是否具有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直接决定着能否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直接决定着领导工作的有效性,也直接决定着能否建成法治中国。

小学教师法治心得体会 篇7

推广普通话是宪法所确立的一项基本语言国策, 是国家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 是维护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政治任务。将普通话水平列为教师资格准入条件、对中小学教师 (以下简称“教师”) 合格上岗、评定职称等实行普通话等级要求制度, 是贯彻落实推广普通话基本国策的重要行政措施, 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对实施素质教育、提高素质教育质量、加强教师队伍素质建设、推进我国语言现代化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事实表明, 一些地方的教师职业语言法治现状令人忧虑。必须依法采取有效措施, 坚决制止和惩戒普通话水平测试和“职称评定普通话水平等级要求”领域的违法违规行为和现象, 创建、健全和完善“监督、救济、惩戒、责任制约制度体系”普通话无法合格教师退出机制, 确保教师普通话素质发展、职称评定、普通话教育事业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

一、教师职业语言法治举要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 不论是教书还是育人, 都离不开语言的口头运用。这个口头运用的语言, 在汉语地区, 其法律导向、政府导向和发展趋势是普通话而非方言。

教育部早在1955年发出的《关于在中小学和各级师范学校大力推广普通话的指示》中就要求教师教学语言的发音以普通话为标准。1982年, “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写进了《宪法》。国务院在批转国家语委关于当前语言文字工作请示的通知 (国发[1992]63号文件) 中强调指出, 推广普通话对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必须给予高度重视。2000年,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立了普通话作为我国国家通用语言的法律地位。

普通话语音素质 (以下简称“普通话素质”) 具有基本性、通用性、蛛合性、横断性, 是各级各类教师 (包括教学 (任课、授课) 、德育、教研、管理教师) 的基本素质、通用素质和横断素质之一, 是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能力和水平之一, 是教育素质的核心之一, 是教学能力的核心成分之一, 是一项重要的教师基本功, 被教育部《〈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明确列入申请教师资格者必备教育教学能力三大组成部分之一。普通话素质建设对教师而言是提高教育素质的重要工作之一, 也是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的重要课题。

《教育法》第十二条、《义务教育法》第六条均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使用普通话”。《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条更是直接地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这些都是必须遵循的法律规定。

1994年制定发布的法规性文件《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广播电影电视部关于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决定》中附有《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办法》 (试行) , 其中第十二条规定“教师和师范院校毕业生应达到二级或一级水平, 语文科教师应略高于其他学科教师的水平”。即普教系统中小学教师的普通话等级要求是应达到二级或一级水平, 非语文科教师不低于二级乙等, 语文科教师不低于二级甲等。《国家语委关于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工作的若干规定 (试行) 》 (国语1997[32]号) 第二十一条规定:“1946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下列人员应接受普通话水平测试并达到规定的等级。1.师范系统的教师和毕业生, 普通话水平不得低于二级, 其中普通话语音课教师和口语课教师必须达到一级;2.普教系统的教师以及职业中学与口语表达密切相关专业的毕业生, 普通话水不得低于二级……”

《国务院批转国家语委关于当前语言文字工作请示的通知》 (国发[1992]63号) 对学校普及普通话工作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中学阶段是巩固学生在小学阶段初步形成的语言能力并使之继续发展提高的关键时期, 因此, 中学是推广普及普通话的重要阵地。1993年2月20日《国家语委、国家教委关于普通中学普及普通话的通知》对普通中学普及普通话提出了以下要求:“普通中学普及普通话的要求包括掌握和使用两个方面。教师和干部掌握普通话应做到: (1) 能流利地说普通话, 语文教师能说标准的或比较标准的普通话并熟练掌握汉语拼音; (2) 各科教师均能用普通话进行教学, 语文教师具有教授普通话的能力和正音能力。 (一) 加强普通话教学。普通话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包括口语教学和书面语教学两个方面。不仅应重视语音的规范, 也应重视词汇和语法的规范。汉语拼音是学习普通话和语文知识的重要工具, 也是社会生产、科技应用的重要工具。中学语文教学要注意巩固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过的汉语拼音, 并运用汉语拼音帮助学生识字、正音、阅读和学习普通话。初中语文教学要加强学生的朗读训练;高中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的写作训练, 同时逐步提高学生自由交谈的普通话水平;教研部门应加强对中学普通话教学的研究和指导。 (二) 加强制度建设。要使干部师生持久地做好普及普通话工作, 加强制度建设是重要保证。普通中学要着重建立健全以下制度……3.把用普通话教学列为合格教师的必备条件, 列为在教学工作中评选先进的条件。要根据普及普通话的要求对教师进行考核, 其成绩记入教师业务档案, 作为评价教师业务能力和评聘语文教师职务的一项依据。4.说普通话是《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的要求, 要把在教学和集体活动中坚持说普通话作为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团员和优秀学生干部的条件之一。5.把普及普通话的宣传、教育、教学、培训、考核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纳入学校工作常规。校内应配备从事普及普通话工作的专职或兼职人员, 并计算工作量。 (三) 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掌握和教授普通话的水平是普及普通话的关键。各级教育部门要继续贯彻原教育部1984年《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普通话培训工作的通知》精神, 把普通话和汉语拼音教学能力的培训纳入教师业务培训计划, 解决好培训基地、师资、经费等问题。各级语言文字工作部门要协助教育部门做好培训工作。中学教师普通话培训工作要由省、市、校分级负责, 省、市主要负责为学校培训骨干, 学校要依靠骨干对在职干部教师实施培训。”

普通话水平测试是国家正式的职业标准之一, 教师群体都要普通话水平达标。熟练掌握并自觉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教师素质现代化的一个标志。毋庸置疑, 在未来相当长久的政策制度环境中, 普通话水平等级条件仍与教师资格、职称评定、持证上岗、评优评先、绩效考核、合格标准存在和发生密切的利益关联性。

二、方言区教师普通话素质现状素描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全国各汉语方言区拥有约1200万人的中小学教师队伍, 其普通话整体素质水准还不高, 个别地区甚至是很低。他们作为普通话学用四大主流群体之一, 其目前状况可概括描述为: (一)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使用频度不大, 音准度、音准率不高, 不顺滑而显得较为生硬、青涩, 语速滞缓而缺乏本征化 (内禀化) , 与标准普通话及生态化要求差距较远。普通话是学校的法定教学语言。方言区许多学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使用或较少使用普通话, 教师在这点上没有依法执教。从法律角度来看, 这是一种不作为形式的违法行为。 (二) 教师普通话水平整体上不高, 水平等级真正合格率也属于较低, 准正传播普通话的效率不高、质量内涵不高。 (三) 由于教学语言的法定性, 一些教师只好在形式上使用普通话授课, 由于方言度太大, 反而影响了其教学质量, 增加了教学成本和学生学习成本, 有时学生听得一头雾水、云里雾里。 (四) 一些教师普通话水平还不如学生, 出现了“倒灌现象”, 学生不但学不到, 反而由于负迁移效应而出现了语音面貌和素质的倒退与枯萎。 (五) 基层职称政策和其他人事政策的严重失谐和操作过程的严重偏差, 致使少数普通话水平形式上也不合格 (无证书、证书已失效、证书等级无效) 的教师也晋升高一级职称 (包括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 广东省称为“中学正高级教师”) , 评授为县市省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 或得到其他形式的提拔使用甚至重用。这种现象增大了教育人才置位熵, 扰乱了人才秩序, 影响了国家语言政策的正确实施。

上述这些带有危机性的中小学教师队伍普通话素质不良状况的存在, 严重影响了普通话文化在全国乃至全球的传播质量和速度, 影响了国家语言现代化建设进程。

三、教师职业语言法治现状评析

普通话文化传播与传承, 虽然有多种途径、方式和阵地, 但基础教育是主途径、主方式和主阵地。中小学教师肩负着传承、传播普通话这一我国先进国粹文化的历史重任和法定职责。但是一些方言区的中小学教师在普通话方面不求上进, 既无深层动力, 又缺环境压力, 即既没有政府部门及学校的褒奖激励, 又缺少职称评审的高门槛或条件卡压。

教育部《2006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 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专任教师总数超过1347.36万人。此后有增无减。因此中小学教师队伍是一支庞大的“吃皇粮”群体。依照国家规定, 具备普通话水平合格等级证书必须列入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的评审条件。中央直辖市重庆市以及其他省区制订的职称评定政策, 都把普通话列入教师职评的评审条件。但是在另外一些地区, 自国家语委1997年提出普通话水平等级要求以来, 中小学教师职评刚开始还要求提供一个水平等级证书复印件, 三五年过后则是只字不提了, 把党和国家对人民教师的这项基本素质硬条件 (刚性条件) 要求, 抛于脑后, 弃置一旁。例如江苏省南通市, 自2002年至今, 有约80%的语文教师普通话等级不合格, 但他们都已经或将毫无阻碍地评优评先晋职晋级。南通市基层职称政策的严重失谐、违规违法和操作过程的严重偏差、违规违法现象表明, 南通市基础教育及职教系统 (以下简称“基础教育系统”) 职评领域已经成了社会主义法治的“化外之地”。

基础教育系统职评腐败和违法乱纪, 包含“论文等教育科研成果不合格及弄虚作假、学术不端行为型混入”、“基本素质不合格型混入”、“资历和业绩造假型混入”、“普通话水平等级不合格型混入”等若干类型。

何谓教师职称政策?其内涵和外延是什么?职称政策又称为职评政策。依照基本法理, 职评政策应当是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教育法律法规 (例如《教师法》) 中的教师人事规定精神, 中央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印发的文件, 中央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转发 (职改字[1986]第112号) 的国家教育委员会制定的部门规章《中小学教师职务试行条例》和《关于〈中小学教师职务试行条例〉的实施意见》及教育部其他有关规章中的教师人事规定精神, 教育部有关教师人事改革的文件精神, 国家其他部委有关职称的文件精神, 地方相关法规规章中的教师人事规定, 省 (市、区) 、地 (市、盟) 、县 (市、区) 党政及其职能部门、办事机构与直属机构的相关文件精神, 军队政治工作部门的相关文件精神之总称与总和, 包括实体和程序两个方面。职评政策 (文件) 是一个体系或系列, 而绝非仅指某一个文件, 相关的教育人事政策法规都是职评政策 (文件) 的渊源或表现形式。

职评政策只有中央和省两级职称工作部门有创设权 (称为“两级立法权”体制) , 省级以下职称工作部门以及其他相关部门只有执行权及依照授权作出不违反、不低于上位规定的补充性和细则化规定。但是在江苏省南通市教育系统, 长期的事实竟然是市局文件变成了职称评定的全部依据。上级政策法规包括语言政策法规得不到执行, 成了一纸空文和“政策棚架”。对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条件自作主张、自说自话、自行拟定, 政令法规便成了一条可随意拉伸的橡皮筋。这样做无非是为了“师资建设数字政绩工程”重要指标之一“职称GDP”———中高级教师的总量与高比率。

从笔者长期调查及通过行政诉讼等途径了解的情况来看, 中小学教师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的真实性较低、可靠性不高;一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职评政策和具体操作过程, 有法不依, 公开违反国家关于中小学教师职评的普通话水平等级要求规定和《国家语委关于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工作的若干规定 (试行) 》 (国语1997[32]号) 第十九条关于《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全国通用、有效期限为5年的时效规定, 对普通话水平条件根本不把关, 已经处于失控状态。此类问题有一定的严重性和普遍性。少数普通话水平形式上也不合格的中小学教师竟然顺利地评上了高一级职称。例如作者所在地一语文教师被测了五次, 三级甲等都没达标, 最后无奈通过人情关系走后门给打了个80.1分 (居二级乙等) , 但还是根本不合格, 没有“过级” (1994年10月30日制定发布的相应法规性文件《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广播电影电视部关于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决定》规定语文科教师要求在二级甲等以上) , 而且所谓的“论文”也是登载在不法刊物上的东西, 竟然于2003年评上了中学高级教师任职资格 (职称) 。而江苏省语委2000年学校语言文字工作会议明确要求, 到2003年以后, 经培训和补测仍不能达到国家规定等级的适年龄教师, 将视为业务考核不合格, 不得评为优秀教师, 不得晋升高一级教师职务。试问, 这样的语文教师是怎么被评授高一级教师职务的?怎么能按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的要求去实施有质量、高质量的融入化普通话教学, 又怎么体现其教学业务的“高级水准”?

笔者认为, 上述这种情况和现象从根本上违反了国家语委、原国家教委、原广电部制定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办法》 (试行) 这一语言领域部门规章、《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等地方性法规规定的教师普通话等级要求, 是一种严重的语言违法乱纪行为和现象。它严重损害了普通话水平测试和职评工作的严肃性、目的性、合法合规性, 损害了国家的语言法制尊严, 扰乱了应有的专业人才层级布局和秩序, 危害了普通话水平测试应有的淘汰、选拔、激励和导向功能的有效发挥, 严重威胁和影响着推广普通话工作的加快推进甚至正常进行, 应当引起党和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重视, 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普通话水平也是教育部《〈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中明确规定的申请教师资格者必备教育教学能力三大组成部分之一, 普通话不合格的, 将不能取得教师资格;根据时序逻辑 (因果关系逻辑) 和程度逻辑 (举轻以明重的基本法理) , 当然更不能评定高一级任职资格 (职称) 。如从严要求实行“普通话水平等级要求溯及既往”原则, 则是一定时期内普通话水平无法达标的教师, 其原有任职资格 (职称) 及1996年过渡颁发的教师资格证书都应失效或被吊销。

地方各级人事、教育部门以及职评机构都无权违反上述两《办法》规定而自行其政、自行其是。构成违反情形的, 由此产生的一切结果在法律上均属无效, 并应追究有关责任人员故意或过失行为的党纪政纪责任乃至法纪责任。

教师职评工作是人事行政部门主要委托各级评审委员会进行的一项严肃而又具有相当专业性的重要基础性教育人事工作。制定职评政策是职评工作的源头性工作, 其差之毫厘, 将谬以千里。应当将政策谬误降到最低限度, 以降低人才置位熵直至零熵置位。

下级 (下位) 政策是对上级 (上位) 政策的细则化和不违反原则的补充化, 而决不允许权力无为和越权滥权。好的职评政策, 能使政策影响半径 (施及范围) 内的所有相关人员都能受到激励而奋发向上, 实现职评社会效应的泛帕累托最优;相反地, 坏的政策却会使有的人获得不当利益, 有的人却失去应得利益, 增加人才置位熵, 从而制造、增加和激化社会矛盾, 破坏生产力, 破坏社会和谐, 降低人们的生活幸福指数和精神愉悦水平。

职评腐败, 破坏了国家法律法规的准确实施, 亵渎和玷污了作为人类正义与社会文明产物的教师职称制度。它是“南郭先生”滋生、蔓延、泛滥的温床和沃土。懂行之人圈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高级教师有多高, 南郭先生偷着笑。”在江苏省南通市, 必须执行的国家政策不执行, 滥评乱评职称, 致使“南郭先生”大量混入, 泥沙俱下, 鱼龙混杂。

“南郭先生”为什么能通得过、混得进?稍经逻辑分析, 就不难看出其主要原因就在于: (1) 相关监督严重缺失; (2) 政府人事职称部门及教育职称部门政策水平低下、责任观念淡薄; (3) 身上贴着中学高级教师、特级教师、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标签的评审机构 (学科评议组和评委会) 某些成员本身就是混进来的“南郭先生”, 同病相怜、沆瀣一气。

师资队伍中大量“南郭先生”的存在和涌入, 破坏了基础教育人才结构和人才秩序, 增加了教师队伍的人才学置位熵, 破坏了公平有序竞争, 破坏了教育素质的全面提高, 破坏了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实施。

四、教育系统语言违法现象的整治防控策略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根据党中央“依法治国”的基本方针, 根据十六大提出的“与时俱进”的要求, 根据党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实施纲要》, 根据科学发展观和党中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要求, 根据现代社会权力监督制约 (主要有以权力制约制衡权力 (权力模式) 、以权利监督抗衡权力 (权利模式) 、以制度制约权力 (制度模式) 及混合监督制约 (混合模式) 、以舆论监督制约权力 (舆论模式) ) 和权利保障 (主要有诉讼救济、行政干预、依法抵违、社会舆论声援等几种保障方式) 的基本模式和原理, 笔者提出以下若干项整治及预防控制教育系统语言违法行为和现象的思想、建议和意见。

(一) 加强思想教育, 提高语言法治认识。

教师队伍普通话素质建设, 是一项系统工程, 其中包含了思想心理建设、学习技术建设、组织培训建设、语言法治建设、活动建设、语音人才资源建设、语音环境建设、机制建设与科研建设等若干个子系统, 其中法治建设是保障。偏离了法治轨道, 普通话素质建设、提高教育素质、普通话教育事业, 就无从保障, 就会成为一句空话。中小学教师职业语言的法治保障, 具体体现在普通话水平等级条件对教师资格、职称评定、持证上岗、评优评先、业绩考核、合格标准等法律性事项的利益关联性制约 (实体性制约) 与程序性制约。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依法加强教师队伍普通话素质建设, 提高教师普通话业务水平, 切实搞好基础教育语言文字规范化“三纳入一渗透”工作, 事关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素质教育大局, 意义重大又深远, 任务繁重又紧迫, 应当引起教育行政部门、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和切实重视。

全体中小学教师都应该对本学科本单位的事业发展、学术发展和教师发展负起自己的责任。决不能对身边的管理腐败、教学腐败、职评腐败、学术腐败和其他任何一种丑恶现象姑息, 因为任何姑息都将酿成更为恶劣的后果, 最终将危及我们每个人。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尤其是主管教育部门和学校党组织要组织干部进一步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关法律法规和教育法治理论, 提高认识, 端正态度, 建立和增强教育法治理念, 从讲政治和维护法制、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认识教师职业语言法治的重要意义, 认识违反语言法治带来的危害性与不利后果。

全面、正确、准确、充分认识中小学教师职业语言法治的价值内涵和重要意义, 能对权利义务主体的相关行为产生很大的价值内驱力。

(二) 强化行政监管。

普通话水平测试本身具有较强的客观标准性。测试工作应当严肃认真, 公正打分, 依法评级发证。决不能为了提高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普通话水平合格率而随意放宽标准甚至放弃标准, 更不能徇私舞弊、弄虚作假, 甚至制作、购买、使用假证。对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必须在现行相关法规规章和有效政策的框架内确定普通话等级要求和时效。地方各级人事行政部门以及教育行政部门对国家政策规定以及国家有关部门政策规定没有解释权, 也无权擅定要求、放宽要求、降低要求 (标准) 甚至取消要求。

有关部门和机构应当依法严格把好普通话水平测试程序关、质量关, 杜绝发生徇私舞弊现象, 以确保水平测试发挥其应有的导向功能、淘汰功能、激励功能和选择功能。

教育部语管司、国家语委法规司、国务院法制办教科文卫法制司、监察部第六执法监察室以及地方各级相应部门均依法负有国家语言政策法制的贯彻执行、监督检查、监察整治和案件查处职责。

国家有关部门 (机构) 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认真履行自己的法定职责, 依法采取有效措施, 坚决制止普通话水平测试及“职称评定普通话水平等级要求”领域违法乱纪行为和现象, 责成各地宣布有关违法违规评审结果无效, 吊销已发职称证书并追究相关责任;要求各地加强对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和职评普通话水平等级要求和审核工作的领导和监管, 杜绝发生违法乱纪现象, 充分发挥国家法定通用语的隐性生产力作用。

(三) 依法整治与惩戒。

必须建立、健全、创新和完善国家语言法治监督体制、机制和制度。纪检监察机关、人事部门要严肃查处涉教语言违法违纪案件和职评违法违纪案件, 以维护国家语言法制、职评政策法规的严肃性、公正性, 维护教育秩序、人才秩序和工资分配秩序, 确保财政资金不流失, 使推广和普及普通话、全面推进和实施素质教育、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得到有力的法治保障。

中共江苏省委组织部主办的《江苏先锋网》指出, “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是由邓小平提出、党中央确立的我国社会主义法制方针和原则。有法可依, 是对立法工作提出的要求。有法必依, 是普遍守法的原则。政策法规面前不允许任何行政部门存在“自留地”, 运行“潜规则”。有法不依, 绕开、抵牾、抵触、篡改、歪曲、变通上位法规与上位政策的原则和具体规定, 都构成违法。

基于国家语言法律法规规章的立法宗旨和目的, 职评中普通话水平应当是一项“一票否决”因子, 但由于一些地方的人事部门、职称评审机构以及教育行政部门把关不严, 甚至不把关, 致使少数教师未持有合格的普通话水平等级证书或伪造、变造证书的, 也照常评上高一级专业职务, 造成了严重的不良社会影响, 客观上对推广普及普通话工作、普通话培训测试工作起了明显的干扰、促退和破坏作用。这是一种严重的带有政治性的职评腐败。从法律上来讲, 这些评审结果都是无效的, 应予撤销或纠正, 以严肃政纪和法纪。要实行纠建并举, 打出一套整治教师职评腐败的“组合拳”。

客观规律表明, 惩处违法违纪违规行为是政策法规执行力的根本性保障之一。纪检监察部门必须依法依规依纪严肃查处一些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门及政府人事部门、职称评审机构的工作人员在职评政策制定、调整与政策运作过程中僭越本分、超越职权、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的问题, 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领导责任和直接责任。对构成失职渎职犯罪的, 应当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必须让违法违规者、政治道德败坏者付出代价, 同时起到以儆效尤的作用。

根据“有法可依”的社会主义法制方针,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与时俱进”、“加快体制创新、制度创新”与“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的要求, 教育部应当加快教育行政法制体系建设, 抓紧制定《教师及教育机构其他人员违法违纪行政处分规定》这一教育人事基本规章。对于学校单位语言违法行为的直接责任人员, 应按照《处分规定》和有关法律法规及上级其他文件中的相关规定, 予以相应的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违反党纪的, 同时给予党纪处分。教育部门予以包庇袒护、不查不办的, 依照规定可由纪检、监察机关直接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并追究包庇袒护者的党纪政纪责任。

用立法手段、制度力量来有效保护举报人权利, 严厉惩治打击报复举报人的行为, 以此对意欲违法乱纪者形成一种承担后果责任的心理阻力场。最高人民检察院经修订后公布的《举报工作规定》规定, 对打击报复或者指使他人打击报复举报人及其近亲属的, 经调查核实, 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未构成犯罪的, 提出检察建议, 移送主管机关或者部门处理。对举报人因受打击报复, 造成人身伤害或者名誉损害、财产损失的, 检察机关应当支持其依法提出赔偿请求。

(四) 强化责任, 加强制度保障。

由于教育部门一些领导与少数教师的私利动机和应试化操作倾向的顽固性, 如果没有科学的合理的强有力的制约环境和制约作用, 必然使实现教师普通话素质发展和发展普通话教育事业成为一句空话。

法国杰出的思想家孟德斯鸠说过这样一句话:“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 这是条万古不易的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到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要防止滥用权力, 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权力的双重性决定了它既可以用来为公众服务, 又可以为个人和集团谋取私利, 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产生腐败, 绝对权力产生绝对腐败。对此, 胡锦涛同志多次强调, 要在监督上下工夫, 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同样, 不受制约监督的推普必然是虚假、差劣的过程。这是因为推普本身在内质上并不能产生并维持教师对它的自趋性、自组织性、自发性、自趋力、自组织力、自发力。因此应当对推普工作实施政策推动, 构建支撑和制约的软环境, 建立健全监督、激励、惩戒机制和制度, 以使其获得外部动力源泉, 同时使教师职评普通话条件关联行政不作为、乱作为受到监督、制约和惩戒。

必须贯彻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依法决策的原则, 合理设定教师职务评审条件具体标准, 宏观战略上实行合理有效的总量控制, 微观技术层面上严格把关, 将企图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拒之门外。评审条件标准依照法定或规定程序与公平正义原则一旦设定好, 就必须严格遵守。要做到严守标准, 单靠道德自觉、机构自律、层级监督是远远不够甚至无济于事的, 而应当创建、健全和完善教师资格、职称评定、持证上岗、评优评先、业绩考核和合格认定的公示制、督察制、举报制、调查机制、申诉制、行政诉讼制、公益诉讼制、复查制、混入撤销制、造假处罚处分制、评审责任制、监管责任制及领导责任追究制等科学的有外力介入 (包括司法介入、媒体介入与公众介入) 的“监督、救济、惩戒、责任制约制度体系”, 确保教师普通话素质发展、职称评定、普通话教育事业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

(五) 拓展立法支撑与司法保障。

教育活动和利益关系越错综复杂, 就越迫切地需要完善的法治来引导、规范、约束和保障素质教育所必需的良好秩序。素质教育与法治的内在联系将会越来越紧密, 素质教育的法律需求将会越来越大。

建议国家立法机关制定颁布《专业技术职称法》, 实现在职评领域逐步减少并最终消灭“权力无人制约、无法制约, 权利无人保障、无法保障”的监管真空带、法制真空带、法治盲区。

由于市场经济负效应的影响和教育行政管理的权力异化, 教育部门已从一个“清水衙门”变成了一块“流油肥肉”, 成为反腐败的聚焦点和重点领域之一。为有效遏制日益升级、蔓延的教育腐败 (尤其是教育行政腐败) , 应当改革行政管理体制, 实行教育管理权力的分解回归, 将教育经费管理权回归财政部门, 教育人事权回归人事部门, 教育违法违纪行为监察权回归纪检监察部门, 教育行政部门只负责教育教学业务的宏观管理。

高层专家指出, 反腐败从来就离不开群众的参与和支持, 无数事实已经证明, 人民群众是反腐败斗争的力量源泉。缺乏社会力量介入的政策法规制度的反腐败效果不是很明显, 其原因在于制度内动力因利益关联而发生耗散。这证明同体反腐、内部反腐有其固有的局限性。在中国, 由于常设机构的监督功能可能因为利益关联而被削弱, 反腐败需要从党政部门外部去寻求动力。有效反腐必须结合、糅合、融合、整合体制内和体制外的力量。

人民群众的监督是最有效、最根本、最经常的监督, 举报是其主要表现形式。要根据人类行为驱阻阈值理论, 通过立法和制定政策, 鼓励学生、教职工及其他公民积极举报教育职业语言违法违规问题, 对查证属实的实行经济重奖, 对犯案人给予重罚、惩戒, 使其下不为例, 同时以儆效尤。

必须加快行政体制改革步伐, 彻底改变教育主管部门既管业务 (“事”) 又管下属学校单位问题查处 (“人”) 的那种“老子查小子”、“告状告到庙里”、“自管自监”、“同体监督”等严重违反科学规律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模式, 实行管理、监督两条线的体制模式, 即监管分离制, 教育主管部门只负责业务管理, 对教育部门、学校单位及其教职员工违法违规违纪行为的监察权由行政监察机关独立行使。监察部门不宜也不应在教育行政部门内设置驻扎式 (驻会式) 派出机构, 因为这种驻扎式由于办公处所的空间性混合 (合署办公) 而造成行为的互染互感, 容易导致派出机构难作为、不作为、伴随腐败甚至共同腐败。因为人类社会行为科学告诉我们, 空间距离是人类社会行为的主要影响参数之一。心理学家勒温把物理学中场的概念移植到了心理学领域, 以此为出发点来研究人的行为, 并提出了著名的行为公式:B=F (PE) 。其中B代表行为, F代表函数, P代表人, E代表环境, 即行为是人和环境的函数, 行为随人和环境这两个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鉴于诸如教师职称评定政策及其操作在普通话要求方面不贯彻上位法、上位政策等语言违法现象具有冲击和破坏社会主义人事秩序、人才秩序和财政秩序等较大的社会危害性, 建议立法增设“破坏普通话推广罪”。通过刑罚的特殊预防和一般预防作用, 实现对语言违法现象的有效遏制。

通过立法途径, 开辟和扩张公益诉讼畴域, 为人民群众中的仁人志士提供伸张社会正义、实施见义勇为的诉讼平台。“公益诉讼”是指“因国家、集体和社会的利益受到侵害而引起的民事诉讼或行政诉讼”, 目前尚处于幼稚时期, 其中公益性行政诉讼尚处于概念阶段。公益性民事诉讼有显著的法理依据, 但尚无明确的法律依据。

开辟司法介入域, 增大司法介入度, 为教师权益自我维权和基于见义勇为社会性维权提供诉讼途径。应当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原则。司法介入及司法介入度的增大, 可使部门保护主义、主管部门与学校单位垂直性串联腐败失去立足栖身之地。

开辟和扩张公益诉讼畴域, 建立代位诉讼、公益律师制度, 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扩展社会正义空间、提升社会正义度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 是完善社会主义法治的需要, 也是一项重要的法制变革。其法理基础是:社会是公民社会, 公民之间存在必然也是必需的利益联结, 这种联结具有终身性和广泛性特征。它的哲学基础是脍炙人口的社会常言“我为人人, 人人为我”。这是当代社会一种先进的民主与法治理念, 赋予公民“第三人干预权”, 即普通公民有权基于见义勇为而作出社会性维权行动, 以增加教师权益的保障维度和力度,

(六) 加强舆论监督。

舆论监督 (新闻监督) 是一种具有广泛、有力、快速等特点的监督形式, 是表达和传达民意民声的重要途径, 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监督。加强新闻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进程的必然要求。事实表明:许多案件的查处都始源于新闻报道, 相当多的案件进展都得益于新闻监督。新闻舆论监督是社会的监督先锋, 起到披荆斩棘、鸣锣开道的作用。随着民众法文化素质的提高, 新闻媒体社会媒介能力的扩大, 新闻监督的广度、深度、力度都将增大。

新闻监督的客观程序表现形态是: (1) 公民投诉反映或记者自行发现有关案件线索; (2) 记者展开新闻调查 (明察暗访) ; (3) 将调查所得情况通过登报、播出或网络公之于众, 对违法违规人员形成巨大的心理压力; (4) 以公众舆论撬动有权部门对相关问题的调查程序, 有关方面作出反应 (或快或慢、或迟或早必然要有反应, 这是由舆论力学规律所决定的) , 启动查处程序; (5) 新闻监督主体———新闻媒体跟踪监督; (6) 新闻媒体登报或播出反馈查处的结果情况, 让公众知晓事果。新闻监督的一个重要作用机理在于, 它能将记者 (极少数人甚至是个别人) 调查获知的案情通过登报或播出方式公之于众 (俗称“曝光”) , 使案情知晓率、知晓度得以快速高倍放大 (称为传媒放大率, 它是媒体传播力的指标之一) , 帮助公众实现社会知情权, 并引发后续的舆论监督 (公众监督) 和权力性干预 (行政干预、司法干预、权力机关干预包括人民代表干预) 等活动。这就是所谓的“新闻社会学功能”。2003年末轰动全国的辽宁“黑老大”刘涌一案被高院提审改判死刑, 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大众传媒及时有效地传达了强烈而广泛的民众质疑信息而引起国家高层重视。

新闻传媒的公开性和广泛性使被报道的对象或事件能够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并因社会的关注, 进一步将单纯的客观报道转化为其他具体措施, 引导事态向积极的方向发展。新闻传媒的公开化对监督相关部门遵循语言法制依法行政会起直接的作用:通过对已经发生的语言违法违规现象加以揭露, 使违法者受到社会的谴责, 感受到道德上的压力, 并有可能将舆论谴责转化为诸如行政、党纪甚至司法处罚措施, 使违纪违规违法人的责任得以追究。

(七) 建立和运行普通话无法合格教师退出机制。

中小学教师肩负着准确传播普通话这一我国先进文化的历史重任和法定职责。但少数语文教师根本无法胜任普通话教学, 误教现象严重, 加上教师语音存在着易被模仿性, 这样教学生是以讹传讹, 代代因袭。这种不应有的语音文化源头性讹谬传播现象亟待纠正和杜绝。

对包括普通话水平等级条件在内的不符合教师人才学最低要求, 致使客观上根本上无从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在编在职在岗教师, 应当设立分流通道, 实行转岗机制。普通话无法合格教师退出机制是其中重要一项。即对于经多次测试都不能取得普通话水平等级合格及以上证书的在职在岗授课教师, 让其退出教学岗位, 予以行业内或行业外分流安排, 转任适合的其他职务或岗位。

参考文献

[1]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在中共十六大上的报告)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11.

[2]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9.

[3]国务院.国务院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1956.2.

小学教师法治心得体会 篇8

在改革开放越来越深入的今天,法治成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学校教育、人才培养的标准有了一个根本性的转变,教育不再满足于对知识的获取和积累,它要求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是高素质、高起点的,他们应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所以必须加强小学生法治教育,这是我们学校及教师的责任,是落实依法法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基础工作,是落实“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必然要求,是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预防未成人违法犯罪、培养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合格公民的重要举措。

前几年,学科教学渗透了安全法治教育,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对学生进行了法治教育。今年,我县把学科渗透法治教育提上议事日程,作为各科教学重点内容,学生受教育的效果大不一样,现在是有目的地、自觉地在学科教学中适时渗透法治教育,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法治知识的熏陶。这样,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通过日积月累,就会懂得许多丰富的法治知识,促进他们向着学法、知法、守法、护法的方向发展。

“十八大”报告指出,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遵法守法用法意识。结合学科渗透法治教育的要求,秉承增强少年儿童法制意识的理念,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小学学科的特点,笔者谈一谈在教学中渗透法治教育的举措。

一、钻研教材,抓住各学科法治教育渗透点

在各科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抓好备课环节。各年级、各学科教师如果能恰当掌握法治教育的方法、时机,并灵活运用,对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五年级数学63页《解决问题》中向学生渗透交通法规中的不得超载的条款;六年级语文《索溪谷的“野”》中渗透《森林保护法》的有关条款;四年级音乐《五十六个民族同唱一首歌》中渗透《反分裂国家法》的有关条款;美术《家乡的古建筑》中渗透《文物保护法》的有关法律条款,等等。

二、利用语文课文向学生渗透法治教育内容

课文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阵地。利用语文课文向学生渗透法治教育内容是最直接、最快捷、最有效的途径。在充分挖掘小学语文课文中法治教育的基础上,把握时机,适时渗透,使学生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受到法治教育。如我校周老师在教学《索溪谷的“野”》一课时,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被文字及描写的优美景色所吸引。在充分赏析了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图片和视频之后,周老师在引导学生欣赏这些优美景色的同时,提醒学生不忘记作为一个旅游者的责任;要想永远拥有这么优美的景色,我们需要保护环境不受破坏。周老师趁机为学生介绍了《森林保护法》中有关保护森林不受破坏的相关条款,使学生对保护优美景色不受破坏的认识更加清楚、深刻。让学生通过此课的学习,对保护森林、保护环境形成自觉的意识。

在小学语文各册的教材中有许多都能渗透法治教育的课文,只要我们认真钻研,将各种法律知识适时渗透到相关的课文中去,潜移默化,学生的法治观念也会不断得到增强。

三、利用数学课本向学生渗透法治教育内容

数学课本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根本。利用数学教学向学生渗透法治教育内容也是一个重要的途径。要充分发掘数学课本中的法治教育渗透点,做到恰当渗透。如我校五年级数学教师彭老师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利用“组织旅游租车时,剩余的人不够坐一车,按以前学习的‘四舍五入法也不能收尾的情况下,该这么办?”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九条机动车辆不得超载的规定和九十二条对机动车辆超载的处罚的规定,不但能很好地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而且解决了收尾法应用的实际需要。

实践证明,法治教育的方式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不能仅仅局限在语文、数学的课堂教学中,还要在其他学科中有所体现,如音乐、美术、体育等,同时课外活动也是学生培养法治意识的重要途径。

总之,在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时,不仅要向他们传授法律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法律观念,要抓住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来渗透法治教育。作为教师,我们应当在日常琐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开动脑筋,积极探索,渗透法治教育,提高学生的法治素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教育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教育教學的目的是培养人才。陶行知先生说过: “千教万教教人学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句话诠释了教育教学的目的。我们教学的目的是教学生学会追求人生真理,学会真诚、诚实、正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以及法治观念,使他们成为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合格公民,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上一篇:采区变电所值班员岗位责任制下一篇:雪为主题作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