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回延安庆祝新中国共成立70周年党员干部优秀观后感(通用4篇)
周恩来回延安庆祝新中国共成立70周年党员干部优秀观后感 篇1
《周恩来回延安》观后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作者:吴志强
影片以1973年身患重症时的周恩来总理回到已经阔别26年之久的延安为主线,真实还原了周恩来总理在延安的点点滴滴,通过周恩来总理与革命圣地延安人民同吃同住的22个小时,表现了“人民总理爱人民,人民总理人民爱”的主题,大力讴歌了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忘以延安为代表的老区人民,始终永葆革命初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崇高使命和伟大精神。
短暂的影片、零星的片段、寥寥数语,却给每一位观影者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震撼,其中最让我感动,同时也将继续影响我生活与工作的是以下三点:
要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坚强信念
晚年的周总理深受癌症、心脏病等疾病折磨,但尽管如此,依然夜以继日坚持工作,依然争分夺秒、边走路边听汇报,时刻与时间赛跑,依然在群众需要鼓舞士气的时候不听医嘱、不顾身体冲刺在前。是什么让总理几十年来如一日,从未松懈,我想应该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坚定信仰,是总理已将个人理想毫无保留的融入革命事业中,是当今时代我们每一位浮躁的年轻人最缺乏但也最需要的革命精神。
饮水思源,永远要有一颗心怀感恩的心
时隔26年,周总理仍清楚的记得在老郝家吃的第一顿小米饭,仍活在对小曹为他壮烈牺牲的深深愧疚中,仍时刻惦念为革命做出巨大贡献的延安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样,简单纯朴的延安人民也清楚的记得周总理给予他们的帮助与支持,才有成百上千人从外地赶来,只为见周总理一面。只有时刻铭记前行路上给予我们帮助的朋友、战友,才能时刻保持舍已为人、勇敢直前、不畏强权的浩然正气。
年轻的时候,要多吃一些苦
周总理对从北京到延安的知青们,语重心长的讲到:“年轻的时候,要多吃一些苦”。回顾过去,青年人以去往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为奋斗理想与骄傲,去延安的知情是,张富清老人是;反观当下,我们多数年轻人往往心浮气躁、吃不了苦也缺少大局意识,很少从国家、组织需要我们做什么的角度出发,工作生活多以个人喜好为主,强烈的反差下,让我们认清了自身不足,明确了改进方向。
回望历史,周总理的精神依旧照耀我们前行的路。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们有责任传承周总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精神,以周总理为榜样,做人纯粹朴实、感恩进取,做事不计得失、鞠躬尽瘁,在该吃苦的阶段绝不退缩、在该奋斗的年纪绝不放弃!
观《周恩来回延安》有感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学生素质,响应国家红色爱国主题,贯彻落实伟大领袖的精神理念。
5月26日下午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经贸学院组织观看了《周恩来回延安》这部电影,该影片中周恩来总理的一言一行都让我心生敬意,深受感动。在周恩来总理身上所表现出的爱国爱民的精神,在一次次被一代伟人周恩来总理的人格魅力、伟岸形象所折服后,在一遍遍被延安百姓的善良朴实感动后,让我深深感到,更应该珍惜今天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无论工作学习生活中,即便遇到再大困难,再多的坎坷,也要努力坚持,奋勇前行。
延安是周恩来总理曾经生活战斗过的地方,也是他最牵挂的地方。46年前,周总理回延安看望人民群众,46年来经过一代代共产党人和延安人民的不懈努力,今天的延安一改往日旧景象,山绿城美百姓富,特别是205月7日正式告别了绝对贫困,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出了更加坚实的一步。
我们当代大学生要认真学习周总理坚守信仰、热爱人民、鞠躬尽瘁的伟大风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发扬延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低调务实不张扬,埋头苦干。革命理想大于天,周恩来同志在5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夙夜在公、辛苦操劳,毫无保留地将全部精力奉献给了党和人民,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在中国人民心中矗立起一座不朽的丰碑。我们应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仰、砥砺前行,继续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国贸1801班 年5月31日)
《周恩来回延安》电影观后感
在即将到来的建国70周年,祝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日益富强.
——题记
学院在建国70周年前夕组织我们观看了,有关周恩来总理在建国后重新返回革命圣地延安的所见所闻和许多回忆及感想,我们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也从中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精神以及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开头的部分,周总理在繁重的工作中,仅仅是休息了一小会,醒来得知因为秘书怕影响自己休息,有关外交的文件较晚上报,而重复强调的三条,主席的来电立刻来报,重大灾情立刻来报,以及外交文件立刻来报,总理即使工作繁重,却关心国家关心人民,为祖国的建设奉献了自己的一生.也让我们新一代的青年学习到了,在日常的学习工作中要不怕困难,不畏艰苦,要勤奋,要用心.
周总理到达延安的迫不及待,以及返回时在延安的不舍,让我们知道了,我们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深刻的展示了什么叫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周总理邀请曾经在延安帮助过他们的邻居好友吃饭,深刻关心基层人民的粮食产量和温饱问题,我们的周总理是一个爱祖国爱人民的好总理.我们也应该向他学习,去深爱我们伟大的祖国,去为祖国未来的繁荣富强奉献我们的一生.
总理在临走之时,曾经的老友送的呢一袋小米,一包红枣他都记着用自己的工资去购买,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即使成为国家的最高领导人之一,在面对一碗小米饭也不会浪费,没有奢侈,更不会滥用职权为自己谋福利,自己过的简简单单,丝毫不将自己的病情放在心上,可为了祖国的发展白了头,奉献了一生.
周总理身上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实在太多,仅仅通过一部电影并不能完全了解,在我们这个还没脱离学业的年纪,我们应该像青年时期的周总理一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努力学习提高自我能力水平,可以让自己更好的实现人生价值,为祖国的建设奉献一身.同时作为积极分子,更努力学习党的知识,使自己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更早的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董晋宇)
周恩来回延安庆祝新中国共成立70周年党员观后感:忠诚、担当、为民 ——电影《周恩来回延安》观后感
5月20日下午,在炜衡延安律所的统一组织下,我观看了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周恩来回延安》。这部向新中国建立七十周年献礼的影片,反映了周总理时隔26年、利用陪同外宾之机再回革命圣地延安的历史故事,运用现场互动与历史回忆相穿插的表现手法,将一代伟人周恩来与延安人民的真情厚谊予以再现,故事真实,情节感人,形象丰满,使观众受到了一次革命传统教育。在中央已经部署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形势下,组织观看这部电影,颇有现实意义。
下面,围绕“忠诚、担当、为民”这一主题,谈几点观影体会:
忠诚是检验党员领导干部和人民公仆理想信念的主要衡尺
周总理在全国人民心中具有无可比拟的崇高地位,一生鞠躬尽瘁,体现了对党对人民的无限忠诚。他生而无后,死而无灰,体现了一颗赤子之心。听闻和面对建国几十年依然贫穷落后的革命老区和吃不饱饭的延安人民,他深感自责和愧疚,落下了涟涟老泪;看到延安人民将他深陷泥中的小车肩扛手推的动人情景,他热泪潸然、掬诚感谢。而几番番嘱咐、一次次拜托省地县各级党政领导,一定要实现“三年变面貌、五年翻一番”的目标,让延安人民吃饱饭、穿暖衣,也真切地体现了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革命家本色和共产党人宗旨。回顾历史,可学于周总理者,何止万千;联系现实,真达乎周总理者,不足万一。芸芸众生者,姑且不言,惶惶贪墨者,何尝有愧?以忠诚而鉴初心,以良知而行使命,的确已成为执政党建设和管理的迫切重任。作为一个普通的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我们应当从电影《周恩来回延安》中得到启示和感怀,重新校验自己的忠诚,充分履行各自的职责。
担当是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然要求
历史和实践证明,担当和作为既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也是广大党员干部应有的精神内核。一个堂堂的大国总理,日理万机,百事缠身,仍不忘为中国革命胜利付出了巨大牺牲的延安老区人民,遂抽遐过问关怀,表现了他崇高的政治品格和责任意识。那些在历史上敢于承担、为民请命的勋吏廉臣,被人民记载于青史书籍之中,传颂于口碑歌曲之内,而那些视百姓如草芥、以私利为荣耀的乱臣贼子,则被扫入历史的垃圾堆,被人民唾骂千秋,以至遗臭万年。而今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外政治经济金融形势异常复杂,我国要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宏伟奋斗目标,如延安一样的相对落后地区要实现追赶超越目标,缺乏担当作为和奉献精神,缺乏为党尽职、为民造福的政治品格和根本责任,是难以承担使命的。具体到每一个单位、每一个个人,莫不是职责所关、任务所系,纵难为伟人之大事,敢不尽岗位之微功?
为民是巩固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和践行初心使命的终极情怀
据有关回忆文章讲:1970年春节,从延安返京的知青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接见,并向周总理反映了延安的贫困和落后。1970年3月,周恩来总理把陕西省和延安的领导同志叫来北京开会,参加会议的还有北京市的领导。总理要求陕西省要关心延安人民的生产和生活,要求北京市支援延安地区,派科技人员,帮助延安发展。自此,延安的“五小工业”(小钢铁、小水泥、小化肥、小农机、小水电)才逐步有所发展。延安的贫困状况一直牵动着周恩来的心。在他去世之后,中央文献研究室出版《周恩来选集》,给邓颖超寄来了一笔二万元的稿费。邓颖超对秘书赵炜说:“恩来同志1973年去延安后回来说过一段话,意思是延安人民的生活艰苦,今天虽有变化,但仍不平衡。恩来对这些变化是看不见了。把他的稿费送给延安,让它们用在最需要的地方。钱虽不多,算是替他圆了个心愿。”并一再吩咐:不要宣传,不要登报。从历史事实和回忆文章中,我们足以看出周总理心系老区人民的深厚情怀。他岂止关怀延安人民,而是将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中华热土和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他是毫不利己、一心为民的典范。
3月1日,中共中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周恩来同志是不忘初心、坚守信仰的杰出楷模,是对党忠诚、维护大局的杰出楷模,是热爱人民、勤政为民的杰出楷模,是自我革命、永远奋斗的杰出楷模,是勇于担当、鞠躬尽瘁的杰出楷模,是严于律己、清正廉洁的杰出楷模。周恩来同志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一颗璀璨巨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面不朽旗帜。周恩来同志的崇高精神、高尚品德、伟大风范和人格魅力,感召和哺育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我们应当永远仰止他、学习他!(齐应凯)
周恩来回延安历史故事片观后感
5月26日,在机场公司党支部的组织下,我去观看了《周恩来回延安》。影片主要叙述了1973年身患重病的周恩来总理,时隔多年,再次回到延安,回顾了中国革命在延安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这是一部纪录片,单给我的感觉更像一部剧情片,影片的细节却非常温馨、感人、催泪。
影片有几个细节,如:总理的一件衬衫穿的衣领都快碎了,不能用力清洗;收到老乡的特产,都让工作人员折成现金返还。这些细节虽一笔带过,但让人感动,体现出我们伟大的周总理廉洁自律,不拿百姓一针一线,不占公家一丝一毫。
还有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地方,关于总理惊人的记忆力。片中周总理与老乡多年未见,张口就能叫出每一个人的名字,说明我们的总理不仅有慧眼更有慧心,无时无刻不在关注、惦记着当年一起为新中国打下基石的延安人民,显示了总理不朽的人格。
最后,令我印像最深的一幕是总理与延安老百姓一起吃饭时,那几个老大爷由于饥饿已久,大家吃的又快又急,周恩来总理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老区人民生活还很艰苦,有些人居然还吃不饱,我们需要做的事情还很多。当时总理的眼中一直含着泪光,就在这种泪光中,我感受到了周总理心中急人民所急想人民所想的心绪。
这部电影用真实的感动,唤醒当代青年对历史的记忆,重现对伟人的敬意。伟大的精神激励着我们,在当下时代更要努力拼搏,锐意进取,同时,和平生活都是革命先辈用生命换来的,这点要牢记在心中。身为机场公司的一名党员,我既骄傲,又自豪,未来我将时刻告诫自己,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财务部 杨梦君)
周恩来回延安庆祝新中国共成立70周年党员干部优秀观后感 篇2
150――成就展对相关领域取得的150个“第一”进行展示。其中,第一个“第一”是1951年10月官厅水库开工建设,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建设的第一座大型水库;而第150个“第一”是,“1月,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个月背着陆和巡视探测的国家”。
分析指出,150个“第一”勾勒出一个传统农业国家迈向制造大国,进而向制造强国进发的光辉历程。同时,记录了一个发展中大国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从瓶颈制约成为优势支撑的不凡进程。
70――不同于以往展览,成就展按照年代线性逻辑展开,观众在观展时如同步入“时光隧道”。这其中,又有十余块橙红色主题展板对每隔5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进行集中展示。
当观众走出“时光隧道”,中国迈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伟大征程中的60个关键指标以“数读”形式呈现在面前。展板形似片片风帆,“直挂云帆济沧海”,寓意中国这艘航船正在破浪前进。
7――成就展以年代为序,设置了7面人物墙,集中展现新中国发展建设进程中不断涌现的英雄模范。河南兰考原县委书记焦裕禄、掏粪工人时传祥、战略科学家黄大年、老英雄张富清等榜上有名。
相关负责人表示,每隔集中展示这一阶段涌现的英雄模范人物,亦是集中展现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时代精神。
4――从20世纪50年代的一间乡村婚房,到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一户城乡居民家庭场景,再到新时代的普通安居住宅,最后是人工智能走进千家万户的智慧家居,成就展展示了4个家庭场景。
周恩来回延安庆祝新中国共成立70周年党员干部优秀观后感 篇3
为祖国祝福
——学习贯彻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心得体会
201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华诞,中共中央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隆重的阅兵仪式,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怀着企盼、崇敬、激动的心情全程观看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阅兵》,这场庆典是“史上规模空前”的盛宴,很震撼、很壮观、很威武,可以说,排山倒海、气势磅礴、鼓舞士气,令人难以忘怀、心潮澎湃、激动不已。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70年只是弹指一挥间,但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来讲,这是沧桑巨变、换了人间的70年。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此时此刻,全国各族人民、海内外中华儿女,都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都为我们伟大的祖国感到自豪,都为我们伟大的祖国衷心祝福。”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深情回望70年前新中国成立这一伟大事件,赞扬70年来全国各族人民取得的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伟大成就,宣示前进征程上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的坚强决心和坚定信心,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继续把我们的人民共和国巩固好、发展好,继续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岁月峥嵘,山河为证。70年前,毛泽东同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70年来,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今天,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回首昨天、把握今天、展望明天,全国各族人民、海内外中华儿女怎能不为祖国史诗般的进步由衷礼赞,怎能不为祖国更加美好的未来衷心祝福!
为祖国自豪,我们有无比强大的底气。从一穷二白、满目疮痍起步,历经七十载艰辛奋斗,我国综合国力已跃居世界前列,“复兴号”列车以350公里的时速领跑世界,神州处处有最新最美的文字,处处见最新最美的图画,中国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历尽千辛万苦、越过千山万水,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这是多么不容易,多么了不起!
为祖国祝福,我们有无比坚定的信仰信念信心。于“漏舟之中”走向站起来,于“濒临崩溃边缘”走向富起来,于“滚石上山”走向强起来,新中国70年的发展创造了中华民族从沉沦而奋起、由苦难而辉煌的命运转折。事实胜于雄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摆在我们面前的使命更光荣、任务更艰巨、挑战更严峻、工作更伟大。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优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把各方面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形成海内外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强大合力,中国人民就一定能够战胜各种艰难险阻,铸就我们人民共和国新的更大辉煌。
七十载波澜壮阔,九万里风鹏正举。“中国的昨天已经写在人类的史册上,中国的今天正在亿万人民手中创造,中国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继往开来、接续奋斗,把我们的人民共和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创造新的更大奇迹!
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学习贯彻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心得体会2
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
“前进征程上,我们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鼓舞和激励着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继续把我们的人民共和国巩固好、发展好,继续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历经70年披荆斩棘、砥砺奋进,今天,一个充满生机的中国,一个充满希望的中国,已经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面向未来,我们人民共和国的航船正在破浪前行。祖国960多万平方公里的锦绣河山,为我们创造伟业铺就了广阔舞台。中华民族5000多年创造的灿烂文明,为我们奋勇前进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新中国成立70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为我们再创辉煌奠定了坚实基础。对历史最好的致敬、对未来最好的把握,就是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铸就我们人民共和国新的更大辉煌。
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就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70年来,从封闭落后迈向开放进步,从温饱不足迈向全面小康,从“一穷二白”迈向繁荣富强,中国人民最为深切的感受就是,新中国之所以能取得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伟大成就,决定性因素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前进征程上,我们要牢牢把握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确保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始终成为民族复兴征程上的坚强领导核心。
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就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新中国之所以能创造“当惊世界殊”的发展成就,正是因为我们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始终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始终倾听人民呼声,始终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人民是共和国的坚实根基,人民是我们执政的最大底气。”奋进新时代,就要不断发扬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亿万人民撸起袖子加油干,我们就一定能创造属于新时代的光辉业绩。
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新中国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实践无可辩驳地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没有别的什么主义能够解决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问题,这是党和人民从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结论。总书记强调:“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必须一以贯之进行下去。”今天,我们的道路越走越宽广,我们的理论不断发展,我们的制度日趋成熟,我们的文化持续繁荣。中国共产党有高度的历史自觉,以党的自我革命推动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社会革命,努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更加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我们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我们坚信,具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创造了新中国70年伟大传奇的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在新时代的新长征路上,必将创造出新的历史伟业,书写更新更美的时代篇章!
中国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
——学习贯彻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心得体会3
历史照亮未来,征程未有穷期。奋进新时代、踏上新征程,我们不敢有丝毫的自满,但怀有无比的自信。
“中国的昨天已经写在人类的史册上,中国的今天正在亿万人民手中创造,中国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总书记以宏大的历史视野、深邃的历史眼光,回顾中国的昨天、把握中国的今天、展望中国的明天。击鼓催征,这是进军的动员令;奋楫扬帆,这是前行的集结号。铿锵话语、壮志豪情,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激励亿万中华儿女在复兴征程上继续奋勇向前。
70年艰苦创业,70年披荆斩棘,70年厚积薄发。在一穷二白的一张白纸上,中国共产党带领亿万人民,画出了最新最美的画图。今天,近14亿中国人民意气风发、豪情满怀,960多万平方公里的祖国大地生机勃发、春意盎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光彩夺目、魅力永恒,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坚如磐石、充满活力,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前程伟大、前途光明。历史已经证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不仅善于打破一个旧世界,而且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面向未来,中国人民一定能!中国一定行!
回望新中国的历史,我们激情澎湃;踏上新时代的征程,我们信心满怀。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未来30多年的宏图,犹如一幅壮美的画卷,等待着我们去描绘。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
山以险峻成其巍峨,海以奔涌成其壮阔。综观世界历史,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凭着“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中国站起来了;靠着“杀出一条血路”的气概,中国富起来了;在“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奋斗中,我们迎来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当此船到中流、人到半山之时,更需要我们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征服新长征路上的雪山草地,跨越新征程上的急流险滩。
重整行装再出发,而今迈步从头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站立在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近14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奇迹是干出来的,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我们必定能创造新的更大奇迹。
周恩来回延安庆祝新中国共成立70周年党员干部优秀观后感 篇4
今天观看《70周年大阅兵》感受特别大,中国军队的整齐划一、纪律严明等等都体现出中国军人拥有钢铁般的意志和精神。
战士们整齐划一的步伐、震耳欲聋的口号,让人热血沸腾;先进武器的亮相也吹响了新中国崛起的号角。现在的中国也在日益强大,其他国家也不会轻易侵略。所以我们少年更要发奋努力起来,俗话说:少年强则国强。我长大以后会要考军校,成为一名军官。可能有的人会选择当医生,有的人会选择当企业家,为中国赢取更多的经济,这些都是在为祖国做贡献,只不过每个人选择的职业,或者坚守的岗位都不一样。所以无论以后怎样,都要做个对国家乃至世界有用的人,多多报答祖国。
【周恩来回延安庆祝新中国共成立70周年党员干部优秀观后感】推荐阅读:
电影周恩来回延安观后感800字精选,《周恩来回延安》09-02
《周恩来回延安》革命历史电影影评观后感09-02
回延安 赴延安考察报告11-06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考察报告05-26
回延安 教案示例-教学教案06-21
2回延安教案部编版05-10
延安干部培训市场01-01
纪录片周恩来观后感09-04
在延安清涧联谊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11-08
观周恩来纪念馆观后感参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