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周恩来观后感

2024-09-04

纪录片周恩来观后感(共7篇)

纪录片周恩来观后感 篇1

论文题目:文献纪录片《周恩来》观后感

2011年10月31日完成

文献纪录片《周恩来》观后感

周恩来,多么熟悉的名字

周恩来,多么熟悉的名字。人们用多少影视片来记录和歌颂这位为新中国奋斗一生的英雄,中国承认这位领袖是无私是伟大的,他的离去让我们伤心不已;世界承认这位老人是无私伟大的,他的离去联合国为他降了半旗;我承认,这位老人永远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所以请允许我用五部分来阐述我对这部影片的理解,和对周总理的敬佩。

一,对于总理自己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影片中并没有介绍周总理少年以及青年时的事迹,但我个人认为这部分对于任何一个普通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时间段.从图书馆了解,周总理生于绍兴,其祖父先后担任过师爷和县吏,而其父亲则为平平小辈。书中提到“其实来说是从我爷爷那里开始。”可见周总理并没有对于家庭的贫富有过计较。在周总理的母亲,叔父(养父),叔母(仰慕),父亲相继过世期间他不间断的奔赴各地读书,在外公,表舅,东北都有周总理求学的足迹。就是由于这样,周总理曾说过“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处深山有远亲”。这句话,家道的突然转变,让周总理深刻的认识到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当时正处于社会思潮的大碰撞时期,更是加剧的周总理对封建社会的痛恨。

对于总理的思想,毋庸置疑归功于总理自己年少时的博览群书,以及积极地接受了先进的马克思主义主义思想,当然这也并不能抹杀掉总理的求学经历。1917年留学日本。1919年回国。在天津参加五四运动,组织觉悟社,从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活动。1920年至1924年先后去法国和德国勤工俭学,在旅欧的中国学生和工人中宣传马克思主义,发起组织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相信在此期间是对总理认识呢个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总理自己,对于我们国家,对于我们民族都是一个非常时期,因为在其期间让他成为了我们的总理人民的英雄。

二,对于他的国家

总理,是人民的公仆,是人民的服务员。

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中国走过了一条漫长的路。周总理最后这十年,是中国天灾人祸最多的十年.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林彪、“四人帮”横行,为了急于达到其篡党篡国的目的。相信当大家看到影片开头的时候有一个镜头就是,有害多人在举起呐喊“向江青同志学习,向江青同志学习”,我倒想在还是不能明白这一场景的蕴涵意义。

还有,当然这是一个非常微小的细节,总理和陈毅主席在谈话的时候,总理说到“我总是有三头六臂,也解决不了这么多事,所以还是要你陈毅同志牵头呀”相信没有人不会对文革期间社会**不印象深刻,当然对于我们这些没有经历过的后生来说也只能从老师,书本,影片上了解。学生不上课,工人不上工,连政府也不运转,大家都去搞文革了,但我们的总理还是在担心这如何让国家秩序平稳下来,如歌让钢厂炼钢,如何让国民经济增长,当然任何人都可以说这是一国总理必须总的,但出于文革期间,一个人的安稳能让整个国家运转起来吗?在这里,我家在一些个人感情,如果我们在任何时候能够像文革期间一样团结,一样勇敢,那么就不会出现这种老人跌倒没人扶,小孩被扯碾了没人过管,城管成了一道风景的社会风气。

1966年7月,邢台大地震后,周总理不顾个人安危,亲临邢台,消瘦的身影穿行于断墙残垣之间,带给了受灾群众无比的鼓舞和温暖.影片中周总理与灾区乡亲一起吃饭的情景更是感人至深,令人过目难忘,其实,总理并不是在作秀,他之所以和大家一起吃饭,是希望这样可以鼓舞大家振作起来,是为了让乡亲们多吃点.最后将碗里的粘着的稀饭用一块窝头抹下来一起吃下去.这是一位老人的节俭,这是一位老人对于国家的抚慰。影片中介绍中立病重卧床的时候依旧放心不下的是国家的统一大业。“我想跟你谈谈台湾问题”这是总理在病床上说的话。虽然很简单,但我们依旧可以体会到总理他管身处何时何地,心里都挂念着我们祖国的事情。这位老人用平凡的身躯扛起了巨大的责任。

敬爱的周总理,没有给我们留下存款,没有给我们留下多少个官几代,留下的仅仅是他廉洁,慈爱,父亲一般的身影。

三,对于他的朋友

患难之情

对于很多人来说,一国总理的朋友就是各国的领导,各国的更要,可是我们的总理有他患难的朋友,由他从战场上走过来的有情。

周总理最后这十年,是中国天灾人祸最多的十年,“文化大革命”的风暴席卷全国,林彪、“四人帮”横行,为了急于达到其篡党篡国的目的,竭尽扰乱之能事,那时期,许多老一辈革命家被打倒,被关押,甚至迫害致死。周恩来作为一个总理,必须遵从毛主席的思想路线,但他从客观出发,对文革表示不理解,同时尽力保护老革命家、老干部,他们也是国家的一笔财富啊!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当年周恩极力支持邓小平同志复出和阻止对其的迫害,没有这个“伯乐”加“恩人”,一代伟人会不会像今天一样造福人民,周恩来,背负一个国家的生死命运的重担、“。周总理当时的境况也是非常艰难,然而他依旧奋不顾身的保护那些老战友,老部下.在批判陈毅同志的大会上的凛然正气,呵退了企图带走陈毅的“红卫兵小将”;在贺龙骨灰安放仪式上对贺龙同志的夫人薛明同志的凄楚呼喊和另人动容的三鞠躬,这里既有总理对革命同志离去的自责和无奈,更有对迫害贺龙等老一辈革命家的那一伙人的愤恨与诅咒!影片中有这样一个细节,那就是总理对贺龙的遗孀说,“我看,我的时间,也不多了„„”。总理哭了,对于自己的友人逝世的一种悲痛,也是作为一国总理,不能够拿出一个更好的方法解决问题的一种歉意。虽然这只是一部电影,只是一种表演,但你能说,总理是在作秀吗? 四,对于他的家人 平凡与伟大

在很多影片中,大家都可以看到周总理和妻子邓颖超一起吃饭的情景,很平凡,不时的给对方夹菜。总理喜欢把他妻子叫“超”,这是一种简简单单的爱。

可能大家跟我一样,都会觉得周总理没有儿女,是一种遗憾。但在周总理的生活中,他真的把自己的人民当成了自己的儿女,我们都是他的儿女。电影中,我觉得最动人的一幕就是邓颖超对总理额头深情的一吻。不管我们现在怎样理解,他们真的做到了不离不弃。电影中,在总理的最后时刻,总理依旧微睁着自己疲惫的双眼,是放不下自己的国家,放不下自己的责任。总理舍得离开。但邓颖超在总理额头深情的一吻,让时间定格了。这一刻诠释的是两位老人的爱,虽然没有轰轰烈烈,被自己所处的时代所束缚着,但依旧是那么的伟大。

总理当我们是自己的子女,我们当自己是总理的家人。十里长街送总理的动人情景更让我难忘。灵车徐徐前进,车上挂着大白花,四周还佩着黄色和黑色的挽幛。路边挤满了泪流满面的男女老少。我的心和这些老百姓心贴在一起,只有一个愿望:总理,您慢点走,让我们多看您一眼!

总理,您如此简朴辛劳,如此鞠躬尽瘁,那么平易近人,您永远是我心中的英雄。

五,小结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他一生最精准的写照.敬爱理,最终离我们而去,这是时间的选择。

如果说,世界上有累死的人,那么这个人一定是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影片没有描写总理的一生,但是,我们却从这短短的两个多小时里领悟到了他那最崇高,最伟大的品德,让我们经历了一次强有力的心灵的震撼.总理离去了,但是昭昭日月,朗朗乾坤,祖国的山山水水无不记录着他的音容笑貌,叙述着他充满魅力的一生.敬爱的周总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纪录片周恩来观后感 篇2

一次偶然的机会, 看到了纪录片《婴儿日记》, 顿时被片中婴儿成长的点点滴滴所吸引。该纪录片跟踪拍摄了阿加特、安娜、梅伊、亚力克西斯、马克桑斯五个宝宝, 记录了他们从诞生到牙牙学语, 从身高、体重的变化到意识增长、社交技能的慢慢显现。反映了0~2岁宝宝成长的精彩历程。回顾片中的种种场景, 有几幅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场景一:宝宝出生

片中爸爸、妈妈、医生围绕着产房, 妈妈在医生的引导和爸爸的支持、鼓励下, 科学地呼吸和用力, 在宝宝探出身体后, 妈妈伸出双手将宝宝放在腋下, 宝宝感受着妈妈的肌肤, 倾听妈妈的声音, 安静幸福。

场景二:亲子交流

片中反复出现妈妈、爸爸注视着宝宝的眼睛, 与宝宝说话的场景。如亚力克西斯的爸爸与宝宝说话:“亚力克西斯, 我们都在看着你, 对吧!你好!小帅哥!你好!小帅哥!”阿加特的妈妈边喂奶边看着宝宝, 手不时抚摸着宝宝的脸, 喂完后, 妈妈看着宝宝的眼睛, 亲吻宝宝的鼻子, 宝宝眼睛也盯着妈妈看, 妈妈说:“得、得、得, 我们要不要再来一次, 你再盯着我看, 能看到我吗?我能看到你……”

场景三:爸爸练习带宝宝

亚历克西斯的妈妈明天要去工作了, 爸爸要承担起带宝宝的任务。爸爸开始练习给宝宝喂奶, 但宝宝抱在爸爸怀里吃奶就哭。因为他认为妈妈与食物是一个整体, 所以他必须学会区分开来。于是宝宝在妈妈、爸爸之间来回交换, 宝宝哭了, 妈妈接过来喂;宝宝安静下来了, 妈妈让爸爸再试试。爸爸、妈妈让宝宝适应和接受爸爸给他喂奶的现实。

场景四:与自然接触

微风、阳光、青草、沙滩、海水、白雪是孩子天然的玩物。片中我们可以看到爸爸带着6个月大的梅伊进行了第一次春游。宝宝沐浴着温暖的阳光, 感受青草柔软的触感, 看着猫咪在草地上打滚。8个月大时, 爸爸妈妈带着她走在户外的旷野, 爸爸扶着宝宝的腋下举着她在草丛中飞来飞去, 举高、摇晃, 与微风、空气、阳光亲吻, 感受气流的触碰。将浴盆放在山坡的草地上, 给宝宝沐浴也别有一番风景。11个月的阿加特来到海滩, 开始海滩的探索。她两手抓沙, 扑倒在沙地上, 嘴巴还不小心碰到了沙。妈妈扶着宝宝的腋下在沙地上迈步。马克桑斯则在海水中, 双手摸水, 眼睛好奇地盯着水面。妈妈扶着她的腋下抱起, 她快乐地用双脚拍打着水, 体验着水的奇妙感觉。冬天, 冰天雪地的世界宝宝可不可以感受?安娜出来了, 她指着杉树, 嘴里“嗯、嗯、嗯”地发声, 妈妈告诉她:“这是杉树”, 妈妈鼓励安娜摸雪、踩雪、抓雪团、舔雪团、在雪地上艰难地走路。

场景五:与宝宝“抗争”

马克桑斯喜欢上了阳台这个危险的地方, 一直要爬向阳台, 妈妈反复说“不, 不, 不!”但是马克桑斯仍然爬向阳台, 爸爸把他抱回来, 他又叫又蹬腿。到地上, 他又爬向阳台, 妈妈用胳膊拦住他, 他又叫又哭, 妈妈跟他说:“不行就是不行!”他大哭使劲往阳台爬。妈妈把他抱到身上, 他一边大叫大哭, 一边跳。妈妈跟他说:“你还太小, 不能去外面的阳台, 明白吗?”他安静下来。可是, 一放到地上, 他还是往阳台爬, 妈妈把阳台移门拉上并继续说:“不, 不, 不!”他摸到阳台门停住了。14个月大的亚历克西斯尝试侵占妈妈的空间。他在沙发的茶几上摸弄妈妈的东西, 妈妈说:“放下它!”他放下了。妈妈说:“这就对了, 很好!”亚历克西斯拿着两个玩具到妈妈面前敲打, 妈妈笑着对他说:“你好, 小宝贝!”他又回过身将玩具扔到妈妈干活的桌旁, 又去拿茶几上的东西, 妈妈说:“不!”妈妈站起来拉住亚历克西斯说:“亚历克西斯, 过来, 听着, 这里所有的东西你都不能碰, 这些是妈妈的, 不能碰。看着, 你所有的玩具都在那边, 看到了没有?你不能碰, 所以赶快停下, 去和达卡 (小狗) 一起玩球。”亚历克西斯又去茶几翻杂志, 妈妈说:“还有杂志也不是你的, 亚历克西斯。”妈妈严肃地看着他, 亚历克西斯又将玩具车放到茶几上, 妈妈说:“亚历克西斯, 你知道你不能这样做, 不, 在地上。”亚历克西斯继续在茶几上推小车, 妈妈说:“不, 亚历克西斯, 看那里有更大的空间, 你就是不能在桌上玩。”妈妈又站起来跟他在空的地方玩。亚历克西斯继续转身到茶几, 妈妈说:“嗯, 你真是个小顽固, 把你的汽车放在地上。”亚历克西斯继续放茶几上, 妈妈说:“不, 你没听懂, 不能在家具上, 在地上, 把汽车放在地上。”亚历克西斯把汽车扔在地上, 妈妈说:“这下糟糕了。”亚历克西斯又把汽车从地上拿到茶几上, 妈妈又站起来说:“不、不、不, 尽量离远一点。”妈妈把亚历克西斯拉离茶几边说:“我说了不, 不要在地上扔你的汽车, 在地上玩很容易不是吗?”妈妈边说边在地上推小汽车。“我不想你把汽车放在家具上。”亚历克西斯还是不听, 用脚踢着汽车, 妈妈严肃地看着他。这种持久的抗争在父母和孩子之间经常会发生, 孩子的顽固考量着父母的耐心。不管孩子怎样固执、发脾气, 妈妈都没有生气、发怒, 平静地处置孩子的行为。尽管没有完全阻止孩子, 但时间会让它产生效力。

场景六:独立探索

随着宝宝的成长, 周围世界对宝宝来说越来越有吸引力。能够坐直的亚历克西斯坐在一堆玩具中, 用嘴探索世界。把东西抓到嘴里了解不同的材料, 感受物体的质感、硬度以及温度。七个半月的马克桑斯尝试四处移动。爸爸让他趴在地上, 抓眼前的玩具, 结果当他用力时, 却发现自己在后退, 离玩具越来越远, 宝宝有些疑惑, 继续用力, 但是他还是没法到达自己想去的地方。也许他不明白这是为什么?但他不气馁仍然四处移动, 爸爸微笑地看着宝宝。梅伊在房间里试图探索冰球碰到不同表面时发出的声音。他将冰球扔在桌面上、帆布椅面上、地板上、扶手椅面上、扶手上等, 一边扔一边发出高兴的笑声。

场景七:兄弟姐妹相处

阿加特要从医院回家了, 爸爸妈妈带着姐姐嘉德一起迎接阿加特回家。妈妈让嘉德亲亲、抱抱阿加特, 让阿加特感受姐姐的温暖和声音;妈妈还让姐姐在前面带路, 将阿加特带入他的房间。从此, 嘉德要接受与阿加特分享情感和领地。可是嫉妒和争执还是会经常发生。阿加特在啃苹果, 妈妈问:“你愿意分点给嘉德吗?”阿加特将苹果送到姐姐手里, 妈妈说:“谢谢你, 阿加特。”姐姐学着妈妈说:“谢谢你, 阿加特。”妈妈说:“吃吧!嘉德, 我们要把她全部吃完。”姐姐在啃苹果时, 阿加特张开手, 等着接回苹果。一会儿上前想去抓姐姐手里的苹果, 姐姐转开身体说:“不, 阿加特, 别打扰我。”妈妈对阿加特说:“拿着你的苹果。”阿加特从姐姐手里接过苹果, 妈妈说:“谢谢。”阿加特啃了几口, 妈妈说:“给嘉德。”姐姐伸出双手说:“把它给我。”阿加特抓着苹果跑了, 姐姐追过去, 两个人开始抢苹果, 最后姐姐抢过来了, 阿加特追着姐姐叫, 妈妈说:“你必须说请。”阿加特说:“把它给我。”姐姐说:“别吵我。”阿加特继续伸手要苹果, 姐姐不理她。梅伊又有小妹妹丽丽了, 妈妈在喂丽丽, 梅伊不愿意, 边摇头边哭。妈妈说:“这是给谁的?给梅伊的。”梅伊高兴了, 点点头。妈妈喂到他嘴里。然后又挖一勺说:“这是给丽丽的, 把它给丽丽。”梅伊摇头又哭了。妈妈喂到丽丽嘴里。妈妈又挖一勺递给梅伊, 问:“你会给丽丽吗?把它给丽丽”。梅伊还是摇头哭, 试了几次, 梅伊仍然不愿意。妈妈自己喂了丽丽, 梅伊又哭。接下来, 妈妈又把勺子递给梅伊, 让他给丽丽, 梅伊接过来塞入自己嘴里。妈妈说:“梅伊, 这是给丽丽的。”妈妈又挖一勺递给梅伊, 让他喂给丽丽, 梅伊又抢过来塞入自己嘴里。妈妈说:“这样不行, 这不是给你的, 梅伊这不是给你的, 是给丽丽的。”丽丽边吃边笑, 吃完了把勺子塞到丽丽嘴边让丽丽舔一下, 妈妈说:“都被你吃完了, 才给丽丽吗?”, 妈妈再次挖一勺递给梅伊, 让他喂妹妹, 梅伊还想往自己嘴边塞, 妈妈控制住勺子, 继续让梅伊给丽丽, 梅伊嘴张着, 试着自己凑到勺边, 妈妈移开不让他吃到, 继续要求梅伊给妹妹, 最后梅伊在妈妈的帮助下一起将勺子送到丽丽嘴里, 妈妈夸梅伊说:“做得真棒, 做得很好!”这次梅伊没有哭。

二由纪录片《婴儿日记》得到的启示

详细描述这些场景, 是因为这些场景中处处闪动着科学育儿的光辉, 让人不禁发出“这样的成长真好!”的感慨。仔细归纳, 我想至少有这样的启示:

第一, 亲子交流。亲子交流是孩子成长的精神力量, 有助于宝宝安全感、信任感的形成。在儿童早期这种交流主要包括目光的交流、言语的交流和肌肤的交流。注视、对话、抚摸、亲吻、搂抱是孩子情感所需。与孩子一起玩是亲子交往的重要方式。现在很多家庭由于工作繁忙, 将育儿的重任托付给了老人, 自己扮演了探视的角色。这种做法不值得提倡, 妥善解决工作和育儿的矛盾, 是现代父母不可回避的问题。每个父母应意识到爸爸妈妈在宝宝的成长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养育孩子没有性别区分, 爸爸妈妈不必相互计较谁在孩子身上花的时间多少, 自觉、自然地腾出时间, 担当起各自应有的责任。早年的情感投入必将对孩子健康成长有正向作用。

第二, 充分探索。孩子是在与周围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发展的。伴随孩子的成长, 爸爸妈妈要为孩子提供适时的探索环境。“适时”指的是按照孩子成长的规律, 而环境可以是屋内安全的空间;可以是屋内提供玩具材料的场地;当然也可以是室外充分的自然条件, 微风、阳光、青草、沙滩、海水、白雪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第三, 温柔的“坚持”。有许多父母经常为孩子提出的无理要求或作出的不当举动如何处置很烦恼?讲理讲不通, 武力解决也不是长久之计。片中的爸爸妈妈为我们提供了可借鉴的技巧, 可以称作温柔的“坚持”, 坚决拒绝孩子的无理要求或制止孩子的不当举动, 但拒绝时不发火、不生气, 平静而严肃地处置。孩子不会马上按照家长的要求做, 会发脾气、会闹、会固执地坚持, 会与父母“对抗”, 但只要坚持, 且要求一致, 孩子慢慢会知道什么可以, 什么不可以。

周恩来观后感 篇3

—— 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观后感

前些天,单位组织我们观看了《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这部电影,这部电影讲述了1961年新中国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大病初愈的周恩来总理来到河北邯郸伯延公社,在不到100个小时的时间里,夜以继日走村入户,与当地村里农民之间发生的感人至深故事,展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作风、宗旨。

看完这部影片以后,我深受感动与感染,影片通过周恩来总理体现出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让我感动,我党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使我感动,求真务实的精神和作风让我深受感动,党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淳朴与真挚也深深感动着我。这部影片不愧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经典教育电影。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这部影片里得到深刻呈现。总书记反复强调,我们党就是为人民服务的。这在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中得到了生动的诠释。大雨之夜,周总理不顾疲惫虚弱的身体,带着工作人员与群众抢救地瓜苗;彻夜总结梳理调研中发现的问题,与毛主席通话汇报情况„„这一个个镜头,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为人民服务”不是一句口号,而是领袖人物与普通百姓间零距离的接触和坦诚的交流对话,是一种自觉置身于群众之中、“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老百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这也是这部影片所诠释的主旨。

我党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在影片里得到深刻体现。勇于和善于开展认真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作风,是增强党的生机与活力的一大法宝。影片《周恩来的四个昼夜》通篇体现着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自省精神,观后不仅使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这一优良作风的重大意义,深受教育,也使我们深受感动。一是态度的诚恳,令人感动。二是听取群众呼声的虚怀若谷,令人感动。三是纠正偏差的果断,令人感动。今天,当再次回顾党的这些优良传统时,我们深刻体会到,发扬光大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何等的必要,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何等的重要!

我党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在这部影片得到充分展现。求真务实,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是我党长期以来形成的优良作风。周总理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精神和作风不仅是该片的主基调,而且对今天的我们具有深刻的启迪。周总理之所以能够真正了解到人民群众的实际情况,依靠的就是真心、真情与真诚。

我党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这部影片里得到深刻诠释。党群关系是党的生命力之所在。血溶于水的党群关系是我们党战胜一切困难的坚实基础。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我们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鱼水之情是多么的淳朴和真挚。周总理走街串巷,深入田间地头,了解村民生活的事实真相,真正做到了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及时准确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急,以身作则带领群众把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透。在当今时代,这份党和群众的固有真情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发扬光大。

总书记指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实现党 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正是通过发挥艺术的感染力和影响力,让大家深刻地领悟到如何去“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去解决“四风”问题,去更好地实现为民务实清廉。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情况,广大党员干部只有踏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足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让我们的党长盛不衰,才能让我们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真正实现!

周恩来家规观后感 篇4

为进一步推动党员干部学习“三严三实”、践行“三严三实”,切实增强“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实效,20xx年8月4日上午,贤官镇组织全体机关工作人员、村三大员在该镇301会议室集中观看《周恩来的家风家规》专题教育片。

通过观看教育片,与会人员深受启发,纷纷表示要认真学习践行好周恩来“三严三实”的人生态度和工作作风,自觉以周恩来为榜样,严守纪律和规矩,以周“十条家规”为标杆,对照“三严三实”要求认真制定家规。全镇党员干部做到踏实干事、廉洁从政,争做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推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进一步提升该镇党建工作水平。

《周恩来在重庆》观后感 篇5

3月5日,对中国人是一个吉利的日子。3月5日,是周恩来总理的生日,也是毛主席“向雷峰同志学习!”题词发表的日子。3月5日,也是这几年每次人大会议中,总理做政府工作报告的日子。

在议论今年温总理的政府报告,有的人特别强调,温总理的报告用普通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做报告,因此,广大群众可以通过各种媒体直接听温总理的报告,获得第一印象。听到人们对温总理政府报告如此的评价,我立即将这种做法看作是平民总理体现的东方智慧。

这种平民化风格中体现的东方智慧,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一贯的。这也使我想起学术界公认的大师汤庸彤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毛主席是伟大的思想家,又是最富有常识的人,他能用常识的语言,讲最深刻的哲理,真了不起!”在今天,我们党新的一代党中央领导继承了这种平民化文风,从胡锦涛总书记的十七大报告到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是让老百姓一听就懂,让各级党委和政府易于操作的文本。

在当今,人们在用常识的语言表达深刻的哲理时,又有了一种更加平民化、更能打动普通老百姓心灵的语言,也就是电视剧的语言。今年3月,为了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10周年,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放的电视剧《周恩来在重庆》,再一次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向人们讲述了一位平民化的共产党领袖的大智大勇大德的故事。

电视剧是群众喜闻乐见的通俗文化形式,但是,要用这种通俗形式讲深刻的哲理的编剧和导演并不多,而《周恩来在重庆》的编剧王朝柱是运用电视语言表达共产党领袖平民化风格和哲理的高手。王朝柱以“大事不虚,小事不拘”原则写了40多部传记文学作品,描写毛泽东、李大钊、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传奇故事,还写了《冼星海》、《张学良》等历史剧,被称为“领袖传记作品专业户”。其中大部分发行量巨大,影响深远,王朝柱作为中国传纪文学之王,还将多数文学作品改编成电视剧本。由他的铁哥们团队的唐国强、刘劲、王伍福等参加表演的电视剧,大多数是中国普通老百姓十分喜欢的艺术精品!常常让人百看不厌!

我像许多人一样,十分喜欢根据王朝柱编写的剧本,由唐国强、刘劲、王伍福等优秀演员表演的电视剧。我认为许多电视剧的评奖活动中都给王朝柱最高奖项,是民意的体现。王朝柱的传记文学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表现了深刻的哲理。他说,作家要有历史责任感,王朝柱说:“我是坚持唯物史观的一个人。既然共产党、解放军给了我一支笔,我就应该忠实地艺术再现党史、军史。”王朝柱建议,传记文学作家要学点哲学,不少作品在唯物史观上出了问题,学哲学对如何提纲挈领写传记有好处。“我很感谢当年读的一些哲学。”王朝柱编写的许多剧本是他都是一些具有史诗般意义的丰功伟绩。王朝柱是以生动形式再现中国近代史的杰出文学家和哲学家!来自“草根”基层的王朝柱在运用电视剧语言来表达我们党领袖的哲学智慧时,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从平民化的视野来表达领袖的博大胸怀。因此,作为一个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员,我感到看王朝柱编写的电视剧,也是以具体生动方式学习哲学的途径。特别是王朝柱对毛泽东、周恩来等领袖人物精神境界的刻画,也是对笔者提出“东方平民智慧”命题的一个深刻注脚。电视剧《周恩来在重庆》就突出了周恩来的平民化的品格所显示的巨大人格力量和过人智慧。

王朝柱说:“《周恩来在重庆》选取了周恩来从1938年年底赴重庆主持中共南方局工作至1946年5月这段峥嵘岁月。在这近8年的时间里面,他吸引、凝聚、团结了大批进步人士,连敌人阵营内部的人都被感化、分化,充分展示了他过人的智慧、丰富的个人情感和独特的魅力。”“这一次我想尽办法把总理当成一个普通人来刻画,力求写得感性一点,更生活一点。写作中,我几次流泪。”超人智慧与普通人的情感统一,就是《周恩来在重庆》所显示的“东方平民智慧”。

前年11月,我曾经前往重庆参加第三届马克思主义论坛,回家后,写了一篇题为《山城重庆:智慧之城》,文中特别提到在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主席对付蒋介石时所表现的高度智慧,看了电视剧《周恩来在重庆》,我对“东方平民智慧”的内涵又有了新的注解。原先,笔者曾经解释说:“东方平民”中的东,就是毛泽东的“东”;平,就是邓小平的“平”;民,就是江泽民的“民”。由此,表达我们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对全党智慧的高度集中形成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学说,原先,我并没有对“方”字的内涵做阐述。现在,看了电视剧《周恩来在重庆》,对“方”的具体内涵有了合理的解释。方,就是周恩来周全、周到、周密地关照到“方”方面面的厚德载物的高尚品德。过去,我是将周恩来的哲学思想归入毛泽东哲学思想的范围,现在感到有必要单独地立项。

凡是了解中国传统智慧的人都知道,东方智慧最重要的原则有两个,也就是《易经》中的两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都全面地继承了这个传统智慧的这两个精华。不过,每个领袖在表现传统智慧时,都因为个人的特色而有所侧重!比较毛泽东和周恩来两位领袖,就能使我们看到,在毛泽东身上,更多地显示了“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在他的强势面前,任何对手都会感到“无可奈何花落去”;在周恩来跟蒋介石等反动派的坚决斗争中,同样有那种自强不息、英勇无畏、善于周旋的智勇双全的品格;不过,相比其他领袖,在周恩来身上,则更多地表现出对同志和群众周全、周到、周密地关照到“方”方面面的厚德载物的品德。

用“方”来表达“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含义,也是合乎中国词汇的意义的!在中国古代,历来有“天圆地方”的说法。地方,是一个最常用词汇。因此,“方”可以用来表达“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含义。

《周恩来在重庆》为我们党发扬周全、周到地关照到“方”方面面的厚德载物的品德提供了一个活生生的教材。这一电视剧以生动活泼的形式表现了周恩来同志事无巨细地关照到各个方面人士的感人肺腑的故事,也正是朝柱兄说的“在这近8年的时间里面,他吸引、凝聚、团结了大批进步人士,连敌人阵营内部的人都被感化、分化,充分展示了他过人的智慧、丰富的个人情感和独特的魅力。”正是有了周恩来同志的这种周到细致的作风,才使毛泽东提出的统一战线的政策和策略得到完美地落实。

在谈到周总理在贯彻我们党的统一战线方针中所起的核心作用和做出的巨大贡献,我联想起我母亲近年写的一部小说《乐莫乐兮心相知》!这部小说是描述我父亲1963年以中国红十字会代表团团长的身份接待印度战俘的故事。这本小说中有这么一个故事,就是每天夜里,我父亲在听完其他同志的汇报后,要立即打电话向在北京的总政联络部部长杨思德汇报,杨思德部长要连夜向忙了其他事情以后的周总理汇报,汇报完后,杨思德部长又要马上将周总理的最新指示用电话转达给我父亲。我父亲再根据转达来的周总理指示,布置第二天的工作。这一切完后,我父亲要吃烈性安眠药才能睡着,的确十分辛苦。但是,我父亲只是感到责任重大,并不感到辛苦,因为他知道,敬爱的周总理是在日理万机地处理了其他许多事物后,再来处理这件事情的,比他们辛苦得多!

在说到中国共产党的平民化作风的普遍特征时,我们也要注意两种类型:一种是本身就是来自下层民众的人物,属于“草根英雄”范围;另外一种是出身上层社会的知识精英,这些知识精英在背叛了他们出身的剥削阶级家庭后,主动跟工农群众相结合,受到人民的信任,成为工人阶级的领袖人物。周恩来就是这群人中最杰出的代表。周总理有一句名言:出身不由己,道路可选择!这句名言成为众多出身剥削阶级家庭知识分子努力改造自我,跟人民群众相结合的座右铭!

周总理的这句名言也是我父亲的座右铭。我的爷爷是一个旧军人,并有几百亩土地。解放初期,在我父亲的劝说下,我爷爷将这些土地和房产上交给当地政府,后来他在党的教育下努力改造思想,当上安庆市政协副主席。我父亲到延安上抗大时,努力向老红军学习,改掉自己的公子哥恶习和知识分子的清高,成为一个合格的八路军战士。这也是他长期以周总理为楷模,改造思想的结果!

我父亲一直是周总理的崇拜者,用今天的时髦的说法,就是周恩来的“粉丝”!他在晚年时,家里墙壁上贴的是那位意大利摄影家给周恩来总理照的那张骨瘦如柴的相片。我父亲一生都以周总理为榜样,严格律己,清政廉洁!我想,这也是许多老干部廉洁自律的重要力量来源!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去世,联合国降半旗致哀。当时,一些国家的代表感到不平,因为他们国家的元首去世时,联合国都没有降半旗。一些代表向联合国总部发出质疑。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的瓦尔德海拇在总部大厦前发表了演讲,说了如下两个理由:“一是中国是一个拥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她的财富多得不计其数,她使用的人民币多得我们根本数不过来,可是她的总理在银行里却没有一分钱私人存款!二是中国有十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可是她的总理却没有一个亲生的孩子。你们任何国家的元首,如果能做到其中的任何一条,那么在他去世时候,联合国照样为他降半旗致哀!”这段话音刚落,大厦广场立即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在当今,将周恩来周全、周到、周密地关照到“方”方面面的厚德载物的品德相对独立地分出来,加以突出和强调,也表现了创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时代要求。建立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都需要全面细致地照顾到各个人的具体利益和尊严,现在许多人都在讲“细节决定成败!”。因此,对各级领导人的道德素质的要求更多地表现在周密细致方面,周全、周到地关照到“方”方面面的厚德载物的品德就更加为当代群众所要求。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要求我对“东方平民哲学”的命题进一步阐发,将周恩来的周全、周到、周详地关照到“方”方面面的厚德载物的高尚品德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内容加以发扬光大。

总理这个职位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日理万机,同样是来自天津的平民化总理温家宝在关注细节方面继承了周总理的周全、周到、周密地关照到“方”方面面的厚德载物的品德。展现了时代要求,而胡锦涛总书记不仅在实际行动上关心人民群众生活的诸多细节问题,而且他关于“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新提法,进一步发扬了中国共产党重视群众利益细节的传统,进一步将这种周全、周到地关照到“方”方面面的厚德载物的品德上升到党的群众路线的高度进行理论概括和总结。由此也可见,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时,根据建设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要求,更加突出地发扬周恩来的周全、周到、周密地关照到“方”方面面的厚德载物的高尚品德。

当然,我们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不仅继承了周恩来的周全、周到、周密地关照到“方”方面面的厚德载物的高尚品德。保持了毛主席、周总理廉洁奉公的优良品德,干干净净地做人做事,而且还发扬了毛主席嫉恶如仇,严惩贪官的斗争哲学,给陈良宇等特殊利益群体的代表人物给予毁灭性打击,大快人心,大得民心!这实际上也是周全、周到、周密地关照民众“方”方面面利益所必须的领袖要素!

可以说,我们党领袖集团的更加成熟,也为我们更全面地概括总结“东方平民哲学”的智慧内涵提供了科学实践和理论的基础!

周恩来新闻思想的当代价值 篇6

周恩来是新闻写作大家,长期的新闻实践经验,加之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对马列新闻思想的学习,为他新闻思想的生成提供了沃土。

一、新闻工作的作用

周恩来认为,出版报纸、办广播、出刊物的作用非常大,党的新闻事业应当成为改造主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重要阵地,新闻工作在党的整个事业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一,宣之众者,动员舆论,指导监督政府。周恩来从中国的国情出发,逐渐形成自己的新闻观点,这些观点大致有:报纸的作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推动社会进步。周恩来重视报纸的作用,出于两方面的考虑:其一,报纸是党实行领导的重要宣传工具,党主要依靠报纸传达政策和政令;其二,报纸可以发动群众,推进社会的发展。

五四运动期间,周恩来先后撰写了《说报纸之利益》、《〈天津学生联合会报〉发刊旨趣》、《〈校风〉报传》、《再问〈益世报〉》、《“觉悟”的宣言》等文章,充分阐明创办报刊,占领新闻舆论阵地的重要性。《〈校风〉报传》是周恩来第一篇新闻学论文。论文开篇给报纸下了定义:“传闻记实,宣之众者,谓报也。”(1)这个定义抓住了报纸的主要特征,可谓言简意赅。周恩来在主办《天津学生联合会报》时,旗帜鲜明地揭露了反动军阀卖国求荣、充当帝国主义鹰犬的狰狞面目。他还倡议各学生报刊联合组成“天津学生报社联合会”,达到“介绍现在最新思潮于社会;对于政府的政策有指导同监的责任”。(2)

1919年7月,他主编的《天津学生联合会报》明确指出:“我们当知道,我们所持的,是群众运动。”在《天津学生联合会日刊发行旨趣》里,周恩来这样写道:“我们学生联合会在求社会同情的时候,不能不有两个利器:一个是演讲,一个是报纸。‘演讲、报纸’,全是表现我们学生思潮的结晶。现在学生的演讲,已经实行两个多月,报纸还没有组织,求社会同情的利器终久不算完全。”(3)当时,国人还没有一本新闻学著作出版。直到1919年12月才出版了被称为我国新闻界的“破天荒”之作———徐宝璜著的《新闻学》。周恩来早期的新闻思想所显示出来的特色,是中国新闻事业的思想资源,是中国共产党的新闻工作的宝贵财富。

1945年8月,周恩来主张“立即建立《群众》及《新华日报》上海版”,占领上海的新闻舆论阵地,发挥新闻工作的作用。周恩来非常重视广播的作用。从1940年党中央成立广播委员会起,周恩来就任主任,他亲自领导创建了解放区第一座人民广播电台。1947年2月10日,他致信时任新华通讯社社长廖承志、新华通讯社副总编辑范长江,要求“多听各方面意见,办好专播节目”。(4)1971年,在周恩来的关怀下,停播10年之久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少数民族语言广播恢复播出。

周恩来对新闻工作作用的认识有一个发展的过程,从早期1915年强调“开通民智”作用,到五四运动把报纸同革命斗争联系起来。党的“七大”提出“毛泽东思想”之后,周恩来把报纸的作用升华为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毛泽东选集》的出版是宣传毛泽东思想的重要手段,周恩来亲自指导了《毛泽东选集》外文版的翻译和出版,作了许多具体的指示。周恩来也不是一味地夸大新闻工作的作用,而是强调:“宣传只能起原则启示和一般推动的作用,最主要的还靠群众自己切身经验来证明。”(5)1950年9月,周恩来《在全国政协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周年大会上的报告提纲》中专门指出,要“扩大报纸广播出版事业”。(6)1951年8月4日,周恩来为毛泽东起草致李克农并告金日成、彭德怀电要求:我方记者多写几篇关于中心问题的报道,“以动员舆论”。

邓小平的“党报党刊一定要无条件地宣传党的主张”(7)的观点与周恩来的报纸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观点是一脉相承的。

第二,新闻事业应当推动并巩固革命及建设事业。周恩来认为,要政治家办报。要创办“无产阶级报刊”,为无产阶级所进行的社会解放事业服务。

周恩来为《天津学生联合会报》撰写发刊词,提出了改造社会、改造思想的主张。《天津学生联合会报》明确提出,要“集世界大事,作有系统的记载,引着国人注重世界大局的潮流”,“选择各种有关世界新潮的讨论同主张,供给现在正求解放的中国”。(8)《天津学生联合会报》的社论和主要文章,大都由周恩来主笔。

为最后出台的共同纲领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为新中国大政方针的确立作出了独特的重要贡献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同纲领》草案初稿中,周恩来专门就新闻事业作了描述:“新民主主义的新闻出版事业,是服务于国家的一般政策,并推动及巩固新民主主义的革命及建设事业的。”(9)

“文化大革命”搞得学校全部停课,周恩来亲自邀请北大校长周培源写了一篇文章———《理工科大学教育革命的几个问题》。后来按照周恩来的指示该文刊登在《光明日报》。这一登不要紧,在知识分子、在学校起了很大的作用,为稳定当时的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三,党的报刊要敢于和善于说出真理,敢于和善于进行斗争。《新华日报》创刊号上,刊登了周恩来写的题词:“坚持长期抗战,争取最后胜利。”12个字的题词言简意赅,既表明了《新华日报》的重任,也宣告了我们党领导抗日战争,争取最后胜利的决心。抗日战争两周年时,周恩来要求重庆《新华日报》社的同志,敢于说出真理,善于说出真理;敢于对敌进行斗争,善于对敌进行斗争。

周恩来1938年在武汉对夏衍说:“你们这张报(指《救亡日报》,笔者注)办成像国民党的报纸一样当然不行,办得像《新华日报》一样也不合适,总的方针是宣传抗日、团结、进步,但要办出独特的风格来,办出一份左、中、右三方面的人都要看、都喜欢看的报纸。”(10)只有人们喜欢看,才能发挥作用。

周恩来的著名题词:“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正是其通过《新华日报》与国民党顽固派就“皖南事件”进行针锋相对斗争的有力武器。

周恩来关于党的报刊要敢于和善于说出真理、敢于和善于进行斗争的论述,虽然是对当年重庆《新华日报》说的,但其基本精神适用于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职责,就是要通过新闻报道,宣传马克思主义真理和客观事物的规律性,与一切有碍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势力作斗争。

第四,舆论有转移全世界之能力。周恩来非常注重舆论导向的作用,虽然没有提出议程设置论,也可能没有看过议程设置论,但由于他长期的新闻实践,他的工作思路不自觉地吻合了议程设置论的理论假设。他深知报纸不能直接告诉读者怎样去想,却可以告诉读者想写什么。

周恩来指出:“足未出户,而地理均明。道吾人之所不能道,知吾人之所不能知。一字之褒贬,胜于斧钺。数版之文字敢比春秋。”“吾闻之欧美,其执政者恒视舆论之可否,为行政之方针。故总统大臣,常退为报馆之主笔。非文豪、政治、教育等博士,不能为主笔。其严格如此,盖诚恐不学之徒,借以为其信口雌黄,颠倒黑白,以淆人听闻也。故泰晤士舆论,有转移全世界之能力。虽议院议员之发言,其效力尚不如是速。影响之大,利益之广,可谓伟哉!”(11)

让世界了解中国的方式和渠道有许多,但是直接、迅速的方式和渠道首推新闻媒体,创办国外人能直接阅读的报纸效果最佳。1954年,周恩来总理率领中国代表团赴瑞士日内瓦参加国际会议,代表团归国途中,周恩来说:“我们应当有一本自己的英文刊物,及时地向国外介绍我们的革命和建设成就,阐明我们的内外政策。”周恩来在英文版《北京周报》出版请示报告的文字旁批注:“现已决定每周一次,定名为《北京周报》。”

周恩来站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高度,从党的建设和国家发展的全局出发,考察和论证新闻工作的重要地位和巨大作用,论述虽然不多,但言简意赅,有很强的震撼力和影响力,这也是周恩来新闻思想的当代价值所在。

二、新闻工作的原则

新闻工作必须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在共产党的领导下,遵循下列各项原则。

第一,党的新闻工作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周恩来认为,“党报是我们的喉舌”,是“人民向导”。1943年9月1日,周恩来在《新华日报》社论《记者节谈记者作风》中提出,党的新闻工作者应该是“真理的信徒,人民的忠仆”。1947年,他为《新华日报》创刊9周年题词“为人民喉舌,为人民向导”。周恩来强调党报必须成为党的得心应手的思想斗争武器。

1947年1月11日周恩来在《新华日报》编辑部文章《检讨和勉励——读者意见总结》中说:“新华日报的最高度的党性,就是它应该最大限度地反映人民的生活和斗争,最大限度地反映人民的呼声和感情、思想和行动。”

“喉舌论”是政党报纸的产物,西方资产阶级报人也讲“喉舌”,在中国,梁启超、孙中山等人讲“喉舌”,陈独秀、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江泽民等党的领袖人物也讲“喉舌”。党的新闻舆论阵地的领导权“只能掌握在党的手里”,党必须加强对新闻工作的领导。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的新闻思想受列宁办报思想的影响,列宁关于党报党性原则的论述,关于报纸是无产阶级总的事业的一部分的思想,报纸是集体的宣传员、鼓动员和组织者的思想,都直接影响我们党的办报活动;同时,我们党的新闻思想也受中国近、现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办报活动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十分关心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新闻单位的工作,修改、审定了大量新闻稿。他一贯坚持新闻的党性原则,要求新闻报道和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持一致。

第二,新闻必须坚持真实性的原则。真实性,顾名思义指报道新闻时要从客观事实出发,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全貌,不欺人、不造假、不虚夸。它是定位新闻基准的一把标尺,是开展一切新闻工作的前提及首要原则。周恩来的新闻思想与马列主义新闻观是一脉相承的,它承袭了后者理论上的精髓,同样将真实性视为新闻的生命。周恩来认为,要“忠实于事实,忠实于真理”,要“为报道真实的新闻而奋斗”。新闻要“用事实服人,以理取胜”。“无产阶级新闻同资产阶级新闻的区别,就在于尊重事实,实事求是。”要“说真话,鼓真劲,做实事,收实效”。(12)

周恩来十分注重细节的真实,差一公分也不行。1949年9月28日,新华社播发的《国旗制法说明》中,将国旗5种通用尺度的第一种播发为:“长二八八公分,高一九一公分。”周恩来专门给当时的新华通讯社社长胡乔木写信,指出“甲项高一九一公分为高一九二公分之误。请报告更正!”(13)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而假新闻如同新闻身体内部的癌细胞一步步蚕食新闻的生命。面对时下日益大众化、游戏化、娱乐化了的新闻传播环境,如何杜绝搜奇猎异、还新闻真实一个本来面貌,成了当代新闻事业必须提上日程的一大问题。而在探索解决之道的过程中,周恩来新闻思想的真实性原则将如同暗夜的灯塔,始终为我们照亮前路。

第三,新闻必须坚持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原则。周恩来认为,新闻要努力为人民服务;报纸集多数人之意见,发为公正之言论;报纸要着眼于群众,不能老浮在面;要宣传奋斗在各条战线的人民群众,要多登鼓舞人民前进的新事物;办报要为群众着想,为读者着想。

1917年5月,周恩来在《校风》社论《本社之责任观》中指出:要办《校风》,必须依靠群众,发动群众。1946年1月11日,《新华日报》刊登了周恩来的题词:“新华日报应永远为中国人民服务。”1947年1月12日重庆出版的《新华日报》上仍然刊登了他的题词:“为人民喉舌,为人民向导,继续努力,坚持不屈,来迎接民族民主的新高潮。”1949年9月,在《新民报》创刊20周年之际,周恩来为之题词:“依靠群众,教育群众。”1950年元旦,《文汇报》刊登了周恩来的一幅题词:“努力为人民服务文汇报元旦增刊。”题词是思想的反映,这些题词充分说明了周恩来心中装着人民、装着读者。

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草案的修改时,周恩来对第49条加写或改写为:“发展人民广播事业。发展人民出版事业,并注重出版有益于人民的通俗书报。”(14)

第四,新闻必须坚持讲大局的原则。新闻工作者要坚持讲大局,经常地、自觉地以大局为重。1959年11月16日,《人民日报》在第一版头条位置发表了1月到10月全国工业生产情况,报道这10个月工业生产总值比1958年同期增长48.9%。周恩来得知后严厉地批评了这一做法,指出无论在政治上还是组织上都是错误的。周恩来还联系人民日报所犯错误指示说,检讨不要匆匆忙忙做,回去后好好想想再说,重要的是认真总结经验,接受教训,避免重犯类似的错误,把工作做好。

1963年5月23日《人民日报》刊登了刘少奇主席和陈毅副总理兼外长出访印尼等四国归来,受到热烈欢迎的照片。用的是人民日报记者拍摄的照片,不是新华社提供的照片,且事先未送审,发表时裁去了一些民主人士和女同志的形象,并用剪贴的办法移动了某些人的站立位置。周恩来对此非常生气。他说:“《人民日报》任意裁去一些民主人士,缺乏政治敏感。”“把女同志裁去了,有大男子主义味道。”“把原来照片中各人站的位置擅自挪动,甚至把人头像剪下来挪动拼贴,这是弄虚作假,‘克里空’作风。”周恩来的批评鞭辟入里,尖锐深刻,使人牢记讲大局的政治敏感和忠于事实是新闻宣传工作的基本职责,也是对新闻从业人员的起码要求,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背弃。

周恩来主张写文章要在说理的同时留有余地,只有留有余地才有主动权。留有余地的思维闪耀着辩证法的光辉,有利于贯彻实事求是的精神,开启真理的大门。

三、新闻队伍建设问题

在新华日报工作时期,周恩来就很重视新闻队伍建设,他主张编辑和记者要一专多能。1939年5月27日,周恩来致信重庆《新华日报》总编吴克坚、采访科主任陆诒谈《怎样做好采访工作》,对采访工作提出具体意见。(15)

周恩来非常关心记者的培养,在政治上和业务上严格要求,勉励记者又红又专。他经常鼓励记者“要积极活动”,“记者采访就是要打听,要了解情况嘛”,“要大胆创新,不要等现成的”。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席联合国第26届大会代表团出发,周恩来前往机场送行时,殷切地对新华社记者钱嗣杰说:“新的工作,新的环境,要把照片拍好。”(16)

周恩来经常告诫新闻工作者,记者要多向社会学习,因为记者的活动天地就是社会。他认为,记者首先要政治上坚定,但是仅仅如此还是不够的,还要思想敏锐、业务过硬。而搞外事报道,还得通晓天下大事,能认识和掌握错综复杂的国际事务的规律。1957年5月21日,周恩来同新华社记者谈话时指出:“要当好记者,就要干一行,学一行,精一行。”(17)他说:“作为一个记者,不能看见一个什么现象、听了一句什么话就照写照录,而应该有所选择。”这是因为,“许多事情从现象上看是简单的,但是它们却常常包含着许多非常复杂的问题,有许多微妙的地方”。

周恩来还常常为记者创造采访条件和学习条件。有一次,他会见外宾,见徐熊写完消息就走了,当即通知秘书把徐喊了回去。送走客人后,他语重心长地对徐说:“你们在一旁听听,可以多了解一些情况,便于做好报道工作嘛。”周恩来谆谆告诫《人民日报》记者金凤:“国外有史沫特莱、斯特朗这样的知名女记者,国内也有杨刚、子冈、浦熙修这些女记者,她们工作都很出色。你要好好向她们学习。”(18)

周总理深知记者的甘苦。陈寰回忆说,1957年以前,规模不大的中型宴会一般没有记者的席位。而在这类宴会上,常常有很重要的即席讲话。记者如果站在屋子里听记,实在有碍观瞻,只能站在门边或窗外听记。这些情况周恩来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那以后,一般的中型宴会甚至小型宴会都有了记者席位,记者的工作就方便多了。

周恩来考察新闻业的视角不是着眼于行业化的新闻传播,而是通过新闻媒体进行政治性的宣传。周恩来新闻思想从政治家的角度出发,认为新闻传播活动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其新闻思想的出发点首先考虑的是代表当时中国社会中的大多数的普通民众的利益,从宏观层面上提出新闻工作的地位作用、原则,从微观的层面上提出了新闻队伍的建设问题。既带有“法”的特征,也带有“术”的印记。如何站在当代中国的新闻传播实践科学地对待周恩来新闻思想,是当代每个业者和学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转型时期的中国新闻工作,仍然要坚持周恩来新闻思想的精髓,为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服务。

摘要:周恩来的新闻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思想结晶的“毛泽东新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新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周恩来新闻思想的许多内容又是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结晶的“邓小平新闻思想”的源头。周恩来从宏观层面上提出新闻工作的作用、原则,从微观层面上提出了新闻队伍的建设问题。转型时期的中国新闻工作,仍然要坚持周恩来新闻思想的精髓,为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服务。

关键词:周恩来,新闻思想,新闻文风,新闻队伍,新闻事业

注释

1(2)(3)(8))(1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南开大学:《周恩来早期文集》(上),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2月版,第59页,第420页,第419页,第442页,第82~83页。

2(4)(15)周恩来:《周恩来书信选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1月版,第380页,第174页。

3(5)周恩来:《周恩来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12月版,第23页,第285页。

4(6)周恩来:《建国以来周恩来文稿》第三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2月版,第351页。

5(7)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第2版,第272页。

6(9))(13(14)周恩来:《建国以来周恩来文稿》第一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2月版,第311页,第407页,第366页。

7(10)《编辑记者一百人》,学林出版社,1985年8月版,第297页。)(12周恩来:《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11月版,第349页。

8(16)(18)金凤:《难忘周总理对记者的关怀》,《新闻战线》,1998(3)。

《周恩来回延安》观后感 篇7

电影《周恩来回延安》是根据周恩来总理时隔二十多年后带着毛主席和党的嘱托再次来到延安的故事,通过他晚年对延安的二次到访忆当年,并对延安发展给予重托的浓厚情感,来呈现他对延安及人民的牵挂之情,即使现在看来依旧让人热泪盈眶。影片不仅故事朴实,更展现出老一辈革命家“吃水不忘挖井人”的崇高品德,以及他们对革命老区延安的不舍和留恋之心。

都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影片通过周恩来总理晚年到访延安的点点滴滴,再次展现出革命老区陕北延安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朴实与勇敢,并对当年北京青年到延安插队当知青的生活进行了有力书写。面对艰苦的生活条件,他们不因为是革命老区就搞特殊,而是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将延安发展的独具革命老区特色,带领延安人民逐步走向新的幸福生活。当看到周总理与当年的老房东、老邻居、老伙伴们相聚的场景时,不禁感叹岁月流逝飞快,而永远不变的是那份真挚的热情与淳朴的民俗民风,和当下物欲横流的社会形成鲜明对比,令人永生难忘。

电影《周恩来回延安》不仅对周总理回延安与老友相聚进行了深度刻画,还通过忆当年革命战争岁月对曾经帮助过他的陕北人民以及为革命牺牲的战士等等进行了全面详细的回顾。当看到周总理为了革命胜利在通往延安路上饿肚子和战士们讨饭吃的情景以及去往延安路上被伏击的场景时,无不被当年的老一辈革命家敢于牺牲的精神所震撼,吃苦耐劳不说,流血流汗都没有一句怨言的崇高品格非常值得我们生活优越的年轻一代学习,也正是老一辈革命家抛头颅洒热血才有了我们当下幸福而美好的生活,值得铭记一生。

当然,通过影片一系列的回忆,看得出当年周总理对延安有着太多的牵挂和不舍,回忆了岁月见到了老友,即将再次离开时,还特意嘱咐随从人员想要再多看看陕北的愿望,而那份真挚又动情的心声被刘劲老师演绎的淋漓尽致,从头到尾饱含热泪的情绪又始终让人看的为之感动,非常入戏,观众仿佛穿越时空跟随着周总理再次回到延安一样,震撼十足。不得不说作为导演兼主演,刘劲老师对人物的理解以及心理刻画都非常细腻,将周总理的一举一动都诠释的有模有样,展现出他和蔼可亲,一生一心为民的领导者形象,不禁令人心生敬佩之情。

上一篇:500字议论文下一篇:河南高考总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