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小平您好》观后感(共10篇)
纪录片《小平您好》观后感 篇1
纪录片《小平您好》观后感
一直对历史题材的纪录片不感兴趣,在一次次被公式电影把政治灌输到脑中后,开始了对这类题材电影无可抑制地烦躁。政界勾心斗角的剧情,一炮轰死几百人的场景实在没有什么看头;有时对纪录的人物有好感的,也被高大全的幻影逼迫得喘不过气来。又也许,其实我本身就没有看过几部相关题材的好片,所以“小平你好”这片子在课上播放出来,我对自己体验到感动也有了惊诧。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邓小平先生对中国是有巨大贡献的,可以与他相媲美的,只有曾经的毛主席、周总理。“三落三起”,是他作为一个杰出政治家的才能;激流勇退,将建设交给敢于改革的年轻领导人,是他心怀大局的胸襟与气度;而论及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感情以及他对中国人民的感情,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胜过千言万语,让人不得不为邓小平先生深深地鞠上一躬。
影片中许许多多的镜头是完全将当时的录像照搬到荧幕上的,没有大幅制作渲染,也没有慷慨激昂,看这样的电影,会忘了它的历史厚重的压迫感。在那些耳熟能详的种种理论被一个一个地排列在大屏幕中缓缓叙述,竟然有种亲切,也在这样的观影过程中,方才体会到它们对时局、对现世的影响和作用。感动莫名。
在很多的场景中,仿佛自己也处于那些高压的风口,很茫然无措,只能看着他举重若轻地谈笑风生;也仿若是抓着最脆弱的钢管,而潮水涌至,可是自己心中平定,知道总有渺渺的希望积聚,然后澎湃出来。
短短的一部影片也许无法将小平同志一生的丰功伟绩全部的展现出来。然而人们会知道、会记住,无论是对于中国的改革和对外开放,对于科技与教育,对于工业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邓小平先生都是无愧于人民“小平您好”这一满含敬意的称呼的。伟人之所以伟大,在于生前的丰功伟绩,也在于身后的深远影响。邓小平先生的一切作为,无不是为了中国人民考虑,他无愧于百姓对他的爱戴,无愧于自己“中国人民的儿子”的定义,更无愧于“小平您好”这四个包含中国一代人对他无边尊敬的字。
在最后,看到他说希望活到1997,亲自到香港走走。真是酸楚,这就叫做命运弄人。尤记得1997年看着《中国少年报》整版的黑白,没有太深切的难过;如今想来,人不经历些事,总是无法感应到一些情怀的。
我其实一直认为,与其承认时代造英雄,倒不如说是很多英雄创造了一个时代。我不会盲目崇拜一个国家领导人,但是邓小平所折射出来的沉稳与果决,实为我所期冀的品性。
《小平您好》观后感 篇2
《小平您好》这部影片展现了一代伟人的真实风貌。他那运筹帷幄,统领全局的气魄,“三起三落”处变不惊的胆略,以及热爱家庭孩子细节都深深地感动着我。看完这部影片后,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那巨大勇气以及他那非凡的政治智慧,及时提出改革开放搞市场经济思路,带领全国人民找到了一条建设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使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
伴随着“毛泽东热”,也发生了一种现象,经过80年代末期经济的萎靡和政治的动荡,原来跟着邓小平走的人现在有不少动摇了。邓小平本人倒是显得挺超脱,他在度过了轰轰烈烈的80年代之后就坚决要求退休,并且获得批准。在他之前,党的高级领导人除非犯了严重错误,大都死在任内,像他这样不肯接受最高领导的位子、又坚持退休的人,极为罕有,所以让全中国的官员和百姓都感动了好一阵子。可是中国的事情就是这样,一个人,不论他多么了不起,离开了权力,离开了势力,离开了可以表现自己的舞台,就会被人疏远,被人忘记。像
邓小平和毛泽东,远离世间滚滚红尘之后,还能被别人如此这般地说个没完,实在不多。
邓小平不像毛泽东那样著述等身,但他发明了无数政治概念,像“白猫黑猫”、“一国两制”、“一百年不动摇”、“发展是硬道理”、“不争论”、“要害是姓社还是姓资”、“三个有利于”、“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主要是防止‘左’”摸着石头过河,还有“第三代”,全都脍炙人口,其对中国今世和后世的影响力,一点也不次于毛泽东的那些鸿篇巨制。周恩来曾说邓小平“举重若轻”,实在是恰如其分的表述。有一种较为公认的说法,认为邓小平实际上是一个实用主义者,这种观点的具体表露,则是他的“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的“猫论”上!同样,在对待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问题上面,邓小平也是如此,他认为不管什么经济体制,只要能发展生产力就是好的。因此,我们当然不能说他是真心支持和拥护信仰市场经济的。只是因为实用于发展生产力,所以他才会选择这条道路,而一旦他认为计划经济对于发展生产力更加具有实用性的话,那么他将会毫不犹豫的抛弃市场经济!
如果所谓政治家就是能够极其敏锐地洞悉天下大势的人,那么这个连毛泽东也打不倒的小个子的确可以算得上一位。基辛格说他是改变中国历史的人物。因为通过他,全中国的人都发现自己的生活和过去不一样了。在90年代刚刚开
始的那两年,他的头上被阴云笼罩着,那时候很多人都在他身上看到了毛泽东的影子,但是他很快就把这片阴云驱散了,还坚决地拒绝回到毛泽东的老路上去。他已经八十多岁,自信心是惊人的,记忆力也是惊人的,在1984年到深圳的时候写的几个毛笔字,过了八年还能一字不错地说出来。别的人经历过他的那么多坎坷,就算不同流合污,也会消极遁世。别的人到了他这个年龄,就算不是老年呆滞,也会反应迟钝。他却仍然拥有惊人的活力和惊人的信念。他顽强地固守“中国不能乱”的信念,如果有谁威胁到这个信念,他就会毫不留情地予以制止,甚至还情不自禁地表现出他性格中冷酷的一面。但是他却更加热心改革,他相信改革是使他的国家长治久安的惟一出路。毫无疑问,他所受的是经典的共产主义教育,但是他却拥有一种彻底务实的精神。在共产党的老一辈领袖人物中,他几乎是惟一把经济问题置于意识形态纠纷之上的人。他看透了老百姓之所以拥护共产党,是因为共产党能够给他们带来利益。这一点在他以前采取的行动中,是一个重要的基础,对他今后将要采取的行动,也是一个重大的烘托。
党的十五大正式确立邓小平理论为我党的指导思想,作为时代的代言人,当代大学生,面对新世邓小平同志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建设有中国纪的宏图和历史赋予的重任,我们要领会邓小平理论的精神实质,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头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用邓小平理论构筑精神支柱。大学生是新一代的代表,是祖国的未来,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高举“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小平您好观后感 篇3
“小平您好”是国庆35周年群众游行时,北京大学学生自发打出的口号标语,人民以这样的方式来问候自我的领袖,这还是第一次,这词条已成为人民对邓小平同志开创的改革开放这个时代的情感怀念。感情真挚,就像是对亲朋,像是对自我最热爱、最熟悉的家人的问候,真真实实地表达了人民群众内心深处对邓小平同志的由衷祝愿和朴素、深厚的爱戴之情,对我们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无比热爱和崇敬。
邓小平同志对中国是有巨大贡献的,“三落三起”是他作为一个杰出政治家的才能;急流勇退,将建设交给敢干改革的年轻领导人,是他心怀大局的胸襟与气度;而论及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感情以及他对中国人民的感情,他说过“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的爱着我的祖国和我的人民”,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胜过千言万语,让人不得不为邓小平同志深深地鞠上一躬。
在毛泽东的眼里,他是个难得的人才,在苏联访问的时候,毛泽东专门给赫鲁晓夫介绍说:“你看到那边的那个小个子吗?他十分聪明,有远大的前程。”在许多场合,毛泽东都刻意的把邓小平介绍给大家,可见邓小平真的是个难得的人才。
走在历史前面的邓小平,一向拥有少说多做,实在质朴的鲜明个性。孩子们以往问他,长征是怎样过来的,他的回答是三个字跟着走;问他在太行山里打日本的时候都做了些什么事,他的回答是二个字吃苦;谈起他和刘伯承领导的第二野战军的历史,他的评价也是二个字合格;说起他第三次被打倒后的感受,他的回答也是二个字忍耐,这就是邓小平的风格,一种简练务实的风格。
在恢复和调整公民经济时期,他说的那句“不管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的四川土语,携带着他务实求真的追求传遍了全国。第三次复出后,邓小平还是有过类似的幽默,1978年他对一些同志讲“我在广东听说,养三只鸭子就是社会主义,五只鸭子就是资本主义,怪得很”。鸭子也好,猫也好,朴素的话语过后,折射出他实事求是的人生态度和哲学智慧,他是人们心目中求真务实的象征。
在理解意大利记者法拉奇时,他这样说道:“你必须要记下来我说的话,我是犯了不少错误的,确有不少错误,其中包括毛泽东同志犯错误,有些我也有份的,不能把过去的错误都归毛主席一个人。不能这样,所以我们对毛主席的评价,要十分客观的。”邓小平再而三的表示他个人也有份,要承担职责,而越是位高者,就越难以承认自我的错误,就连毛主席也没有幸免。然而邓小平却没有这样做,错了就是错了,从不曾为此推脱职责,坦然的说出自我的错误,需要必须的勇气。一个坦诚的人,不仅仅不会所以而被抹杀功绩,反而更能获得他人的敬意,更能显示自我的伟大。
他坐在深圳国贸大厦的旋转天台,向雾气萦绕的香港投去深情的目光,他说:“我自我的争取活到1997,活到1997年就是要,在中国收回香港之后,到香港自我的土地上走一走”,当我听了年迈的邓小平说这话,我的眼睛顿时湿润了,多么纯朴的一位老人的愿望啊!
《邓小平》纪录片观后感 篇4
《邓小平》纪录片一共分为十二集,分别是:早年岁月,苏区风云,戎马生涯,十七年间,十年危艰,历史转折,绘制蓝图,新的革命,走向世界,为了和平,心系统一,晚年情怀。该片着重反映了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新的历史时期,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为开辟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所作出的历史性的重大贡献。在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提出要从计划经济进入到市场经济,把工作重点转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并且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政策,这次会议是我国历史上的一大重要转折点。
在1979年,开放四个经济特区,使我国的经济开始得到快速发展。
在1981年6月,召开十一届六中全会,从根本上否定了“文化大革命”,使我国从错误的形势中走出来。
在1982年9月中共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他在开幕词中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从此,中国开始走社会主义的道路。
在1992年的十四大确立邓小平建立了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全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并在南方谈话上提出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这位伟大的爱国者、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虽然未能目睹港澳回归、海峡两岸交流的蓬勃发展情况,但他所留下的宝贵精神遗产——以“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为代表的国家统一理论,依然是推动中国统一大业的强大思想武器。在当前两岸关系严峻形势下、在香港遭遇暂时困难的情况下,邓小平的理论与精神激励着海内外中国人继承他的遗志,致力于完成祖国统一的伟大事业。而后香港已于1997年回归中国,澳门也在1999年底回归中国。
在国际上的外交努力:邓小平提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主张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准则。在邓小平的主持下,中国同美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同日本缔结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恢复了中苏两党两国的关系,发展了同周边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关系。他为打开中国外交新局面,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来进行现代化建设,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邓小平的贡献概括为:1.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改革开放,发展是硬道理,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3.一国两制,收回香港和澳门。4.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5.韬光养晦,和平发展的外交路线,大大提高国际地位。6.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7.为大批干部平反,取消地主、富农、反革命和右派分子的帽子。8.恢复高考,大力发展教育。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正是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传统的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封闭半封闭型社会转向开放型社会„„“九死一生”的中国现代化运动终于奇迹般地走出了历史的沼泽地。社会主义由此在中华民族的复兴中再造辉煌,中华民族则在社会主义改革的基础上实
现伟大复兴。社会主义的振兴和中华民族的复兴就这样历史地结合在一起了,而这正是邓小平理论所担负的崇高使命。正是有了这种将对国家建设的决策与国家的现状以及世界发展的总趋势有机结合,并做出大胆的、突破传统束缚的决策的思想精髓,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为国家作出一个又一个理论与实践的贡献的同时也为后世的发展拓荒开路。
读《小平您好》有感 篇5
“他不是诗人,却构思了东方瑰丽的史诗”,我时常在想,小平同志究竟是怎样的一位卓越的伟人、一位怎样崇高的英雄。看完《小平您好》之后,在有了更多知识的积累的同时心中也有了更多感慨,更多心绪。“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的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句看似平凡的话语,却彰显了邓小平自己内心的那颗赤裸裸的赤子之心。而“小平您好”这一标语是承载了国人们对邓小平的敬重与感恩的最好表达。
记得有人说过这么一句话“一个产生英雄的时代是不幸的时代”,这话不假,然而正是因为有着像毛泽东邓小平这样的伟人带领人民群众脱离苦海,我们才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除了感慨,更多的是感恩。邓小平的一生是坎坷的,不平凡的,也是波澜壮阔的。邓小平是一个具有超人胆略和勇气的杰出政治家的,是一个具有非凡智慧和魄力的出色领导者,是一个宽博和大气的伟大革命家。邓小平的一生,是光辉的战斗的一生。在70多年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中,他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为中国社会主义的创建、巩固和发展,建立了永不磨灭的功勋。他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最珍贵的精神财富,成为中华民族振兴与发展的精神支柱。
在新中国成立以来,作为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邓小平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展开,为党的建设的加强和改进,作出了重大贡献。“文化大革命”中,邓小平受到错误批判和斗争,被剥夺一切职务。他于1973年复出,1975年主持党、国家和军队的日常工作。不久,由于同“四人帮”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他再次被错误地撤职、批判。粉碎“四人帮”、结束“文化大革命”后,中国面临着重大历史关头。邓小平再度恢复工作后,面对“文化大革命”造成的严峻局面,在千头万绪中首先抓住决定性环节,从端正思想路线入手进行拨乱反正。在邓小平指导下,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确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这次全会,实现了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辟了改革开放和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邓小平强调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领导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他指导中国共产党正确认识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和根本任务,制定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有步骤地展开各方面体制改革,勇敢地打开对外开放的大门,推动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推动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他紧密联系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要求,强调加强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必须聚精会神抓党的建设,引领党和国家走在时代潮流的前面,使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充满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人民对邓小平是这样评价的:毛主席使我们解放,邓小平使我们富强。其实,这也代表了全中国人民的心声。他一生三起三落,但他坚定的信念没有改变,为人民造福的决心没有改变。他心中坦荡,志高存远,不计个人的得失。居庙台之高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富裕而奋斗了终身。邓小平同志为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一生,为
推进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和开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充分展现了一位伟大领袖的崇高品德、博大胸怀、卓越胆识和革命风格,为我们树立了光辉典范!
“翻开历史,我们读到一位勇敢的水手,成为船长的过程”,他的乐观的精神是我最为之震撼的。在那样的环境下,他依然可以淡定自若,一直都没有放弃。,而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以小平同志为榜样,学习他严谨踏实、实事求是的做事风格,以及敢于创新、不畏艰难的精神,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建设我们的祖国、实现祖国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Ok,完成,绝对正版,严禁转载,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哈哈。。
纪录片邓小平欣赏 篇6
在出访日本这件事情上邓小平说:“我们也要有自己的新干线”。小平同志深深地被日本现代化的发展所触动,因而提出了建设大吨位钢铁生产企业。而这个大吨位的钢铁生产企业,就是上海的“宝钢”。小平同志当年的一系列指示,在今天仍然为中国的发展做出着贡献。对于工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邓小平先生是无愧于人民“小平您好”这一满含敬意的称呼的。
对于农民问题,邓小平先生在党内不少同志对于“分田到户”的行为表示反对和顾虑之时,率先提出支持的呼声,使中国的农业生产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使我国的农业在那些年中有了飞速的发展。而这些正是和史实完全一致的。对于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方面。影片中许许多多的镜头是完全将真实的事情照搬到影幕上的,然而短短的一部影片无法将小平同志一生的丰功伟绩全部的展现出来。邓一切作为,无不是为了中国人民考虑,无愧于百姓对他的爱戴,无愧于自己“中国人民的儿子”的定义,没有一路顺风的戏剧化人生情节,只有“三落三起”漫长的希望与倔强地等待;没有愤青的愤世嫉俗与盲目牺牲,只有面对艰难国情的深思熟虑与坚持“真理”的雷厉风行;没有面对强国的卑躬屈膝或是盲目强硬,只有不可妥协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他习惯了点一杆烟,却不品味烟草香,深思远虑的烟雾温柔地穿透一个又一个星辰寥寥的黑夜;
当权威犯了错,每个人都纠正错误的权利,都有根据能力大小不同而不同的纠正错误的义务。
从头至尾都以暗调的光线为背景,辅助以贯穿始终的温暖的金黄色调光线,就好像想用深沉的光线象征小平的头脑,用温暖的金黄象征他的胸怀。这含而不露的艺术手法,正如他生含而不露的气质,低调却深沉地影响着后人,就像一条永远缓缓流动的母亲河。
邓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对邓小平的直接印象,却是一位既严厉又慈祥的父亲。他更像一个中国人眼里的老家长,那种当家人的责任和气度,为了让中国共产党救中国、救人民的诺言彻底实现,他喊出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一个已进入古稀之年的长者,一位按常理该安享天年的老人,不惜以自己的生命抗争,扛起了改革开放的大旗,这是何等感人至深的壮行!《邓》是一部伟人巨片,有着经典的历史价值,有着超负荷的信息量,必须调度非常丰富的电影语言,为我所用,而不必介意电影语言的时代性,只应以恰如其分地表现邓小平的性格为最终目的,要把邓小平这个人物的性格淋漓酣畅地表现出来。凡是与性格有关的情节,就是我们要着力渲染的地方,凡是心理转变的位置,导演必须寻求最富有表现力的电影技巧加以强化。
《邓》这部影片,一切从邓小平这一特定人物的心理出发,把复杂的内心变成情绪加以渲染和表现,将历史事件情节化,把人物心理情绪化,运用极其鲜明的造型叙事的手段,以及充满魅力的音乐、音响、台词,展开观众想象的翅膀。抛开了三起三落的大段叙述,直接从文革后他的起开始。跟踪这个伟人的坚毅和淡定,穿梭在乡村的贫瘠与城镇的勃兴中。百废待兴的局,他开始一手一脚地添砖加瓦。中国太多僵硬的制度,如同毒瘤,根深蒂固在太多人的心间。每一次看他逆流反斥,我总觉得揪心,以前其实并未能真切感受到那种政治环境下一个人要做到这些实事,是需要多大的勇气。两阵对垒,稍一动摇,往往是万丈深渊,而深渊底下又绝不只是单纯的水流。不置身于其间,谁能真正体悟到超乎寻常的压力。密密匝匝的言论,宛若鬼魅地缭绕,无那非凡的决心和胆识,总觉会垮得不止一败涂地。看这样的电影,会忘了它的纪实性。在那些耳熟能详的种种理论被一个一个地排列在大屏幕中,竟然有种亲切感,也在这样的观影过程中,方才体会到它们对时局、对现世的影响和作用。感动莫名,在很多的场景中,仿佛自己也处于那些高压的风口,很茫然无措,只能看着他举重若轻地谈笑风生。仿若是抓着最脆弱的钢管,而潮水涌至,可是自己心中平定,知道总有渺渺的希望积聚,然后澎湃出来。在最后,看到他
说希望活到1997,亲自到香港走走。真是酸楚,这就叫做命运弄人。感动是因为他老人家的胸襟广阔,崇拜是因为他老人家的高瞻远瞩,怀念是因为他老人家对很多我们这辈孩子的谆谆教导。他是我见过的胸襟最广阔的一个人,一个被自己的祖国由于种种原因打倒了3次却还可以顽强地站起来继续全心全意投入这个国家的工作的老人,一个可以时时站在最高处看得比大多数人都要远都要深刻的老人,一个聪明地看到发展的重要开放的重要的老人。他的胸襟宽阔到了普通人无法逾越的地步,雨果是说过比海洋最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而比一般普通人的心灵更宽阔的,就是邓小平了吧。“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愿意做你们的后勤部长。”是他恢复了文化大革命后的高考,是他开拓了改革开放的时代,我其实不承认时代造英雄,是很多英雄创造了一个时代。
邓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公认的卓越领导人。他思想解放、实事求是,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他热爱人民,联系群众,总是把群众拥护不拥护、群众赞扬不赞扬、群众高兴不高兴、群众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方针政策和作出判断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小平同志每每能在危急时刻挽救党、挽救国家、总能在国家生死存亡的时刻作出正确的抉择,除了他是一位真正的马列主义者、能坚持用实事求是的辨证观点看待问题外,与他心里时时刻刻装着人民、千方百计为人民的利益着想是分不开的。
回首那段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发生的历史,十年的**,十年的文化浩劫,十年的发展建设停滞,各种错误思想的充斥和四人帮的横行霸道,终于在1976年被画上了句号。这段惨痛的历史虽然已经结束,但各种问题却接踵而至。几位国家领导人的相距去世,无疑给问题的解决雪上加霜。在这关系中国未来前途和命运的千钧一发时刻,小平站出来了!
他首先从人民的思想认识着手,端正他们的错误认识,纠正文革以来他们在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问题上所犯的错误提出了要客观正确的认识毛泽东思想,结合实际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和继承毛泽东思想,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接着恢复高考,重视教育,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大力恢复发展生产;大胆尝试,在沿海地区划分经济特区,以沿海地区经济的首先发展带动中西部地区的发展,进行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祖国和平统一问题上创造性提出“一国两制”方针,和平解决香港澳门回归问题。他以他的深谋远虑,缜密智慧,大胆创新,使中国摆脱了历史的阴影,以崭新的姿态走向了世界,赢得了全世界的瞩目。对当时中国的贫穷落实是十分焦心的,他恨不得让全国人民都能立即过上幸福富裕的生活,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时,他要冲破重重阻力使“大包干”在全国范围内得以推行,终于使广大农民逐步摆脱了贫困。这就是世纪伟人,这位中国人民的儿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设计师,不平凡一生的缩影。他用他的行动和思想铸就了一段辉煌的中国发展史。无论是困难时期的沉着冷静,深思熟虑,还是走访欧美各国时的沉稳干练,智压群雄,无论是面对记者媒体时的睿智谨慎,顾全大局,还是面对苏联解体及由此而来的各方的怀疑责难,在中国改何去何从问题上的有力回击和回答,都展现了一位政治家、改革设计师、伟人的风采。他在中国的发展道路上树立了一面鲜明旗帜,用毕生的心血为中国开辟了一条光明大道。
反映了邓光辉的革命历程,表现了他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历史进程中所建立的丰功伟绩。着重反映了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新的历史时期,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为开辟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所作出的历史性的重大贡献。这部纪录片,是集党史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于一体的重要教材。用他的行动和思想铸就了一段辉煌的中国发展史。无论是困难时期的沉着冷静,深思熟虑,还是走访欧美各国时的沉稳干练,智压群雄,无论是面对记者媒体时的睿智谨慎,顾全大局,还是面对苏联解体及由此而来的各方的怀疑责难,都展现了一位政治家,一位改革设计师,一位伟人的风采。他在中国的发展道路上树立了一面鲜明旗帜,他用毕生的心血为中国开辟了一条光明大道。
邓一路走来,又远去,没带走什么,却给全中国人民留下了一个生机勃勃,富强繁荣的国度。虽没有高山的高峻挺拔,却拥有了山一样的坚定雄浑;没有大海一样的无垠渺茫,却拥有了海一样的宽容慈爱;
没有深林的幽深茂密,却拥有了深林一样的深沉寂静。他就象一座灯塔,不舍昼夜的为远航晚归的人带来光明和希望;精神万古长青,指引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不断开拓向前,继续谱写壮丽乐章。《邓》是思想教育很强的纪录片。真实、全面地反映了,许多镜头,都给我一个新鲜而深刻的印象
力挽狂澜,坚决果断地用“解放思想,实事就是”的基本路线,把文化大革命造成的瘫痪的中国经济和中国社会重新挽回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轨道上来。高瞻远瞩,提出“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的伟大构思。为中国农村的经济腾飞插上了翅膀。
《老师,您好》读后感 篇7
同学,你想过没有除了父母谁陪伴你的时间最长?是老师。今天我读了一本名叫《老师您好我的好老师》的书,这本书使我很感动。你们想知道这本好书的内容吗?就让我带你去看一看吧。
这本书主要讲了全国各省各乡的优秀老师如何细心教导学生,如何去爱学生,在这本书中我最喜爱的课文是《最后一次冲锋》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叫林俊德,他是一个从事核试验工程技术事业,20xx年5月4日林俊德被确诊为胆管癌晚期。为抓紧向学生传授自己的学术思想和技术思路,他拒绝住院治疗,返回单位工作。6月23日被强迫,为争取工作时间,他他拒绝手术和化疗。5月26日,因病情恶化他被送入重症监护室,醒来后坚持要返回普通病房,他对医生说:“我是搞核试验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现在最要紧的是时间,是工作。他临死的前三天还在工作。林俊德重复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要工作”。他非常让我感动,我真佩服他。
我要在这里我要向我最敬爱的老师说:“老师您好”。
《老师您好》读后感 篇8
《老师,您好!》是一首赞美老师的诗,诗中的一字一句都包含着学生对老师的浓浓厚爱。
诗中写道:“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地北天南,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老师便是我们知识的导游,指导我们走向新知识的海洋。对于别人来说,教师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工作者,但对于我们学生来讲教学便是一个很伟大的工作。如果没有老师,你怎么可能成为大老板、领导者,还不是一窍不通,老师们不怕累,不怕苦,就算我们再笨,她们也会全心全意的把我们教懂。我们成长都离不开老师的教导,我们就像刚出土的嫩芽,需要水和肥料我们才能成长,而老师就给了我们足够的养料。在老师的辅导下,我们渐渐长大,得到的新知识也越来越多,这全都是老师的心血换来的,所以我们以后一定要在老师的教导下认真学习,做一个德、智、体、美、劳全能的好学生。
老师您好读后感500字 篇9
这本书叫《老师您好,我的好老师》,看到封面,觉得不怎么样,可是,刚打开封面,第一个故事就感动了我内心深处的心弦——一个著名的老党员、老军人,他在一间病房里,身上插着针管,戴着氧气罩,可他没有躺在病床上休息,只见他手上握着鼠标,正坐在电脑前整理资料。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不忘记把自己的智慧,知识奉献给祖国!这才是一个军人,一个真正的军人的最后一次交冲锋。他,就是我国的核工程试验专家,林俊德。最后,他累了,躺在床上,可这一次他永远的去了!这就是跨越生死之界,为祖国无私奉献的好老师。
写到这儿,我不禁想起来我的语文老师——黄老师。尽管她看起来比较严肃,就像一只凶猛的老虎,可是,她内心其实很温柔,很和蔼。记得有一次快要期末考试了,黄老师她一直鼓励我,让我静下心多多复习,遇见了难题不要慌张,要从容,只要以平常心对待每次考试,成绩就会上去了。从容地面对未知的考验!
《老师您好,我的好老师》读后感 篇10
格桑德吉生在西藏墨脱县帮辛乡,她小时候上学时,学校只有1位老师,于是她决心以后一定要回来当老师。格桑德吉长大后以优异的成绩考进大学,后来却毅然放弃拉萨的工作,回乡村教书。因为学生们的家离学校路途遥远,只能放假再回家,这90多名学生要由老师护送,走过最险的悬崖峭壁。但如今,格桑德吉已经第66次安全护送了,着实不易。因为工作原因,她把女儿留在拉萨,暑假才能见一次。将希望的曙光带到深山,把知识的种子栽在心田,让美好的梦想放飞蓝天!为了孩子们的梦想和帮辛乡的未来,格桑德吉舍自己的小家庭,为乡村的大家庭。这种乐于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不过,说到老师,我不禁想到我的同样乐于奉献的三位老师。在五年级刚开学时,数学老师江老师腿骨折了,还没有完全愈合,就坚持来上课。每次进教室,只能一手拄着拐杖,一手捧着教科书,一瘸一拐地走进来。虽然腿疼痛难忍,但她上课仍然引人入胜。而班主任兼语文陈老师因为要批改的作业太多,脖子和脊椎都不好,时不时要转转脖子,才能好受点。因为陈老师都是弯着腰,低着头批作业的,身子就愈发难受。在五年级期末,正是复习阶段,可英语师老师支气管炎发作。卡在这个节骨眼上,大家都很担心。但师老师依然照常上课。嗓子哑了,不能讲课,就把知识点都写在黑板上;不能默写,就让英语课代表默词。总之,一节课也没落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老师好比蚕儿,将一生献给教育;老师好比蜡烛,把前方的道路照亮;老师好比园丁,让祖国的花朵茁壮成长……
同学们,你们知道是谁呕心沥血地帮你播种未来吗?是谁勤勤恳恳地坚守自己的岗位吗?是谁默默无闻地当你的智慧向导吗?
【纪录片《小平您好》观后感】推荐阅读:
纪录片外面观后感06-04
纪录片《西藏》观后感09-13
爱国纪录片观后感10-07
《故宫》纪录片观后感10-21
海豚湾纪录片观后感07-05
国脉纪录片的观后感05-19
《南京南京》纪录片观后感05-28
国家宝藏纪录片观后感08-15
历史纪录片信仰观后感09-23
辉煌中国纪录片观后感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