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西藏》观后感

2024-09-13

纪录片《西藏》观后感(精选7篇)

纪录片《西藏》观后感 篇1

纪录片《西藏》观后感

这里是离天国最近的地方,近的似乎能顺手摘下天上的星星,近的仿佛能听到天上神仙的呢喃秘语,白云身边绕,薄雾脚下飘,虚幻缥缈,让你几乎忘却了到底人在何处,似乎置身于仙山梦境。这里是一个大美的地方,自然,纯净、原始,呈现出雪域高原的万种风姿和千般魅力。这里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原始文化和现代文明共存;原住藏民和外来访客共融;俗世喧嚣和澄静信仰共生;宗教和民俗交织;她让你仿佛是在尘世和天国中进行穿越。

公元7世纪初,强大的唐朝在中原地区建立,结束了中国内地长达300多年的混乱分裂局面。与此同时,崛起于今西藏山南地区雅隆的悉勃野部渐次征服各地部族,建立了有史以来首次统一青藏高原各部族的政权——吐蕃王朝。伴随着吐蕃王朝与唐朝两次联姻,双方往来频繁,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广泛而深入,民间往来全面发展,藏族与中国其他民族之间的关系达到前所未有的密切程度。唐蕃双方曾八次会盟,至今仍屹立于拉萨大昭寺正门前的“唐蕃会盟碑”。此后的三、四百年间,藏族与北宋、南宋、西夏、辽、金等政权都有着密切联系。

长期以来,西藏实行“政教合一”的封建领主专政制度,其代表人物是**喇嘛等宗教上层人士。比欧洲中世纪的制度还要黑暗的封建农奴制度已经在雪域高原上延续了上千年。经过许多斗争和工作,挫败了美英等阻挠谈判的阴谋。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的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团,终于在1951年5月23日签署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宣告了西藏的和平解放。协议中讲到“西藏民族是中国境内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之一,与其他许多民族—样,在伟大祖国的创造与发展过程中,尽了自己的光荣的责任。”这句开宗明义的论断,言简意赅,一语中的,是对历史实际的客观概括。西藏民族从此摆脱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羁绊。西藏的平解放结束了西藏近代以来遭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侵略的历史,使一度离散的游子重新回到母亲的怀抱,为新中国的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大业,同时也为西藏的民主改革和民族区域制度的建立、为西藏的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西藏民族和西藏人民走上了团结、进步、发展的光明大道。

今天的西藏是法自然和人文的自然融合,有着独特的魅力,整个雪域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昆仑山、冈底斯山、喜玛拉雅山横亘全境,雪峰林立。洁净湛蓝、五光十色的纳木措、羊卓雍措湖象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高原上。雅鲁藏布江象一条洁白的哈达,曲曲婉婷飘逸在雪原上,峡谷两岸是人口、城镇聚居地,也是西藏比较富饶的地方。颇居特色的藏房,屋顶四角的经幡和房顶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时至今日,仍不至一次在藏民的客厅里看到毛主席的画像。首府拉萨周边,布达拉宫、罗布林卡、甘丹寺、大、小昭寺、色拉寺、哲蚌寺等佛教圣地云集,八廓街特色商品琳琅满目;**后藏领地,日喀则的扎布伦不寺、夏鲁寺游人如织;山南地区琼结,埋葬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藏王墓,充分见证了西藏是我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泽当的雍布拉康第一家皇家寺庙,扎囊的桑耶寺第一家寺庙,江孜的白居寺、抗英遗址(红河谷),见证了西藏的悠久历史文化;林芝葱林荗密,胜似江南;亚东的“爱国鱼”、乃堆拉山囗哨所见证了中华民族的爱国精神。

纪录片《西藏》观后感 篇2

一、纪录片核心事件的展现

《山那边的西藏》是由个人筹资, 带着两台机器历经半年的后期制作而完成的一部纪录片。这部纪录片中没有西藏壮阔的纳木错, 没有神秘的藏传佛教, 没有宏伟的布达拉宫也没有险象环生的墨脱, 有的只是边坝县那些因为大骨节病的原因致使终生失去劳动能力的等待国家以及社会各界爱心团体及个人援助的社会底层弱势群体。整个纪录片以善良的货车司机嘎登给居住在边坝县偏远山区的一个山村里边的大骨节病人送粮食为主线, 向观众展示了通往山村路途的坎坷与遥远, 以及生活在这里的大骨节病人的生存状态, 看后令人唏嘘, 不由得产生感动与怜悯之情, 并让人审视自身以及他人的生活环境生存状态。

二、纪录片创作彰显人文关怀

其实我国的各类纪录片发展到今天, 所面临的已经不再是技术问题, 而更多的是观念问题, 这种观念性问题的根本就在与创作者如何从我们所习惯的那种观察、阐释、评价等的先验视角中跳出来, 再现和还原人性主体, 尊重生命个体, 并能够以一种更客观、更关怀、更从容、更宽容的方式来记录那些无论是伟人或是平民面对日常生活所表现出来的欢愉或悲伤。所以,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人文关怀才是纪录片的精神内核和不朽生命力。

古拉考尔曾经指出, 纪实电影与真实的生活有一种亲近性, 正式纪录片与观众的亲近性才引起了观众对纪录片的亲近性, 纪录片创作的唯一源泉就是来自真实的生活。《山那边的西藏》就是创作者走遍西藏的各个角落对生活的发现与感悟的一种结晶, 这里创作者以故事主人公的视角采用异故事叙述者内聚焦的方式运用, 镜头语言来向观众展现边坝人的生存状态, 其中不乏有很多的特写镜头引人深思:虔诚膜拜的佛教徒, 步履蹒跚的耄耋老人, 两眼放空的孩子, 还有那生火做饭后冒起的缕缕炊烟。其中最令笔者深刻的就是一户人家生火做饭吃饭的场景, 飘散的缕缕炊烟展现的是生活背后的艰辛, 一家人围坐在拥挤不整的房间中吃饭, 孩子端起碗用手指头往嘴里边扒饭边看着镜头, 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 这样的生活他们或许已经习惯, 也已经变得容易满足, 或者说即使是这样的生活对于他们已经是幸福的了。纪实通过简单的刻画便可展示出人性的内在, 就可以达到一种彼此的沟通交流和相互理解, 对弱势群体的关注, 对生命与生命、灵魂与灵魂之间的对话流露出了创作者的创作意图, 也彰显了纪录片创作的生命力。

三、纪录片商业诉求夹缝中的价值追求

不同的时代会有不同形态的电视纪录片, 即使是同一时代也会有不同类型的纪录片, 不管是什么样的纪录片都应该立足于多元的文化视野中, 如果取消了这种多元价值的可能性, 纪录片也就失去了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纪录片《山那边的西藏》对事件的展现不仅让全国更多的观众关注了边坝地方的弱势群体, 同时对大骨节病也起到了一定的科普作用。我国有很多类题型的纪录片注重对文化价值的宣传, 当然这种所说的文化价值可以有不同的理解, 美国著名学者丹尼尔·贝尔认为, 文化来源于所有人类面临的生存环境, 不受时代的限制, 基于意识的本质。例如, 怎样确定忠诚和责任, 怎样拯救灵魂, 怎样学会怜悯同情等等。《山那边的西藏》一经播出引发了社会的强烈关注, 国家政府加大了对边坝地区的补助力度, 社会企业组织、爱心团体以及个人也纷纷伸出了援助之手, 为边坝地区大骨节病人送去了粮食, 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 让他们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拯救了生活在贫困与病痛折磨下一个又一个的灵魂, 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了人心的温暖。这些正是此纪录片在电视商业诉求的夹缝中所体现出来的价值追求。

四、总结

纪录片作为一种纪实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再现艺术, 内容的真实客观是纪录片赖以生存的基础, 但如果一部纪录片只是一味地突显创作的艺术而没有突出的故事性或者说没有灵魂, 很难说是成功的, 所以纪录片最重要的还是要有灵魂。在当今电视文化商业诉求如洪水猛兽般侵蚀的大环境下, 处理好纪录片的价值诉求就显得愈加弥足珍贵。而《山那边的西藏》就做到了这一点, 这部纪录片的创作者完全没有要追求利益的最大化, 就是想通过网络化平台向外界打开一个窗口, 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山那边的西藏昌都区边坝县还有这样一个因为大骨节病终生丧失劳动能力的弱势群体, 呼吁国家以及社会予以足够的关注和重视。这部纪录片的创作不仅突出了客观真实性, 更是鼓励着越来越多的纪录片创作者积极履行创作的社会责任, 放低姿态, 努力追求纪录片的人文关怀和崇高价值。

摘要:纪录片《山那边的西藏》以主人公嘎登给大骨节病人送粮食为核心事件, 真实客观的向观众展现了西藏昌都地区边坝县大骨节病人的生存状态, 从而呼吁国家以及社会爱心人士对这一弱势群体的关注, 进而也阐述了纪录片创作的社会责任和价值追求。

关键词:纪录片,人文关怀,价值追求

参考文献

[1]沈桐.论当代语境下中国电视纪录片的人文精神[D].东北师范大学, 2011 (02) .

[2]李劲松.电视纪录片如何体现人文关怀[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2 (04) .

[3]傅秀政.事件纪录片创作的价值追求——以纪录片《猫儿塔》为例[J].东南传播, 2012 (03) .

6集大型系列纪录片《西藏》将播 篇3

《西藏》分为“神圣疆土”、“盛世新生”、“活佛转世”三大主题,每个主题制作两集,共六集。该系列纪录片系统、清晰、深入浅出地阐明了“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藏地区民主改革的历史意义”以及“藏传佛教活佛转世”,这三个广受关注、但同时又普遍了解不深、甚至遭到误解和歪曲的主题。这也是国内媒体第一次对这三大主题进行集中专题报道。

在中国电影资料馆和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的全力支持下,项目组获得了分别于1934年拍摄的《黄专使入藏》和拍摄于1942年,表现十四世达赖经国民政府认定、坐床全程的《西藏巡礼》;11月19日22:38 CCTV一套播出美国中央情报局拍摄的《潜入西藏》;以及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十四世达赖和十世班禅大师赴北京觐见毛泽东主席、参加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十四世达赖叛逃经过、西藏平叛等珍贵的影像素材。这些胶片最早时间可以追溯到80年以前,其中90%都将是首次在电视屏幕上的呈现。

而除了大量的历史发生地讲述之外,项目组还首次尝试场景预设,通过实景剪接、实物剪接,巧妙结合了实景拍摄和特效两方面,力求做到棚内棚外的无缝式衔接,并多处应用了虚拟植入技术,三维特效技术,搭建时空走廊,并利用独具西藏特色的唐卡、壁画等作品的展现形态,使庞大深奥的历史,在节目中变得通俗易懂,让史料、文物活起来。

纪录片《西藏》观后感 篇4

[摘 要] 西藏是一个很容易被人误读的地方。5集电视纪录片《西藏一年》真实全面、生动客观地展现了藏人的原生态生活,以罕见的深度、惊心动魄的力量,公正记录当今世界最有争议、最偏远地方人们的真实生活。这部片子之所以会受到西方观众的欢迎,关键在于编导者是站在人类学角度观察西藏,而非一部政治色彩的纪录片;在于它有好的纪录片所拥有的那种朴素、只呈现不渲染的节制;在于它以完整的人文叙事建构并还原一个真实的西藏。

[关键词] 西藏;客观真实;《西藏一年》;人文叙事

西藏,不管是对于国人,还是在外界眼里都似乎有点神秘而遥远,可感而不可触。到底藏人是怎样的生活状态,5集电视纪录片《西藏一年》恐怕是第一部真实全面、生动客观地展现藏人生活画卷的原生态记录。《西藏一年》在2009年7月登陆央视之前,已于2008年3月在英国广播公司(BBC)播出过3次,连创收视佳绩。之后这部纪录片又被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阿根廷、伊朗、沙特阿拉伯、南非、韩国等五大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订购、播放。[1]西方观众被“第一次打开了一个真实的圣城”(《星期日独立日报》语)深深打动了,出乎意料地在西方世界掀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波澜。

在“3•14”一片抗议声中,这部片子依然得到了西方主流媒体的高度称赞,“我们看到了一个没有见过的西藏,我们看到了真实,我们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西藏,现在我们才明白藏族人是这样活着。”《泰晤士报》评价:“轻扬如飞雪,深远如禅宗,见证了一个真实的神秘藏地。”“这是本最好的专题系列本,没有任何一部可以和它媲美。”《卫报》评论说:“以罕见的深度、惊心动魄的力量,公正记录当今世界最有争议、最偏远地方人们的真实生活。”《曼彻斯特报》写道:“该影片展示的是当然世界极度关注的普通藏族人的生活,他们的追求和向往、他们的婚丧嫁娶、他们的宗教信仰以及他们的传统习俗,让我们觉得真实可信……”英国一位到西藏实地考察过的资深评论家彼得•高登认为:“西藏似乎并非像关于西藏问题任何一方所宣称的那样的黑白分明,90%的藏族人居住在乡村和草原,他们依然保持着传统文化,保持着他们千年不变的信仰,这是真实的西藏。”[2]

一、《西藏一年》缘何赢得西方观众并受到普遍欢迎

《南方周末》关于这部片子的报道,题目便是“《西藏一年》:意外的„外宣‟”。拉萨“3•14事件”和乌鲁木齐“7•5事件”后,我们在尽力表述中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变化、表述中国的民族政策。然而,我们仍然看到国外一些媒体所持的固有偏见,听到一些不理解不负责的声音。而一部反映当下西藏农村、城乡普通人真实生活的纪录片,缘何能够在全世界引起很多人对它的强烈关切、向往,意外地成为了一次较为成功的“外宣”?[3]关键在于编导者是站在人类学角度观察西藏,而非一部政治色彩的纪录片。拍摄没有任何脚本,完全是用镜头在说话,没有说教,全部是老百姓讲述自己的故事。从辛勤劳作到欢庆收获,从偶然相识到携手相伴,从婴儿啼哭到僧侣颂经,从四季交替到人生轮回——五集电视纪录片《西藏一年》以西藏第三大城镇江孜为拍摄地点,以田野考察的人类学方式,对8位普通藏族人跟踪拍摄,细腻而又准确地捕捉了他们的生活与信仰,用真实而又精致的诗意画面叩开了西藏这个充满神秘想象的秘境之门。

《西藏一年》所以会受到西方观众的欢迎,还在于它有好的纪录片所拥有的那种朴素、只呈现不渲染的节制。这部纪录片摆脱了民族、宗教等问题上的困扰,集中展示了现代西藏社会形形色色的冲突,展示了西藏在发展进步中的不足。[4]真实的西藏是最有说服力的。这包括他们的痛苦和困惑,也包括他们的希望和幸福。藏族作为人类的组成部分,具有人类的共性,但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少数民族也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俗,一方面展示了西藏宗教信仰自由的现实存在,另一方面也体现了西藏普通人对现代文明的强烈渴望。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西藏有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部分,也有不相适应的阵痛。西藏的发展是不可阻挡的趋势,落后不是当代西藏的全貌,将西藏定性为原始封闭的“香格里拉”,只是西方社会的一厢情愿,是他们大脑里臆想的西藏。

二、用原生态的记录解构曾经一度被误读的西藏

西方世界对西藏存在很多误解。在外人心中,西藏仿佛已经变成一个很虚幻的符号:雄伟的布达拉宫、美丽的雪域风光、虔诚的佛教徒、神秘的转经筒……西方固有的傲慢与偏见使得西藏符号非常情绪化,甚至非黑即白。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总干事、藏学家拉巴平措肯定了片中十一世**额尔德尼•确吉杰布在白居寺进行佛事活动时受到僧众敬仰和百姓爱戴的真实场面。他说:“这有力地抨击了境外分裂集团的污蔑不实之词,赢得了西方民众的理解和尊重。”这样一部真实反映藏民生活的纪录片,将无意中戳破太多“藏独”分子制造的谎言。《西藏一年》证实了西藏广大藏族群众享有充分的宗教信仰自由。虽然现代科学正在逐步改变着藏族人传统的思维方式,市场经济使竞争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但不变的是他们的传统文化和宗教信仰。这无疑是对**集团污蔑中国藏族人民没有宗教信仰自由谎言的又一个有力回击。

从18世纪西方的探险家到青藏铁路开通后掀起的西藏热,神奇广袤的青藏高原具有让人魂牵梦萦的魅力。诸多关于西藏的书籍,从自然风光掠影、民俗风情猎奇、血腥历史回顾、意识形态斗争到高僧大德的轶事等,无不想再现西藏的真实情状。然而,读者很难从中看到普通藏族人的身影,听到他们的心声,体味他们的甘苦。西方媒体拍摄的西藏题材纪录片中,以反映西藏的历史、主权及宗教问题的居多。显然,仅从一个角度拍摄不到西藏的全部,是远远不够的。《西藏一年》是在没有预设立场的前提下,用在西藏亲历的经验和细致的观察,全视角地忠实记录了藏族普通百姓一年四季中的真实故事。但是,即使是普通藏族人的普通生活对很多人来说,依然陌生而遥远。难能可贵的是,作者绝无猎奇心态,更无夸张和渲染,单是以客观与公正的学者眼光去平静而敬畏地远远审视……“我相信,如果读者的视线能够穿透意识形态的迷雾,抛开百年来对西藏的神秘宣传,《西藏一年》就会轻轻地拉近你与真实西藏的距离,拨动你心灵深处的琴弦,最终自然会让你与作者一样,为片中描述的普通藏族人的命运和未来默默祈祷。”

西藏的确是一个很容易被人误读的地方。不可否认,以现代科学的观点来看,藏民们的生活方式和传统习俗确实存在着不少令人疑惑之处。但是,文化差异之下的个人信仰与现代科学原本即是两种不同的价值选择,厚此薄彼,固不足取,厚彼薄此也同样会让人陷入某种难以跨越隔阂的误区。所以,不夸张、不猎奇、不预设立场,以一种客观、公正的学者眼光去平静而敬畏地审视西藏文化,即成为作者首先需要面对的最大挑战。事实上,作者也以自己的拍摄和书写成功应对了这种挑战,她以高度理解的态度解析了西藏风俗背后所反映出的文化、信仰和真意;作者以亲历的经验和亲自观察告诉我们,西藏不是想象中的香格里拉,更不是等待拯救的荒蛮之地;藏民们固然拥有享受现代科技的权利,但他们对于个人生活方式的选择也同样值得尊重。

三、以完整的人文叙事还原一个真实的西藏

伦敦大学教授维特斯对影片完整地看了两遍,他说:“我喜欢这部纪录片的最主要原因是,它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切入,让我了解到西藏尚不发达但充满魅力的古镇生活。”《西藏一年》以西藏第三大城镇、农牧业占80%的江孜为拍摄地点。之所以选择江孜,因为除了拉萨,江孜也是西藏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和改造热潮并没有冲击到宗山脚下的江孜古城。城中三条主道的尽头就是耕地,田畴井然。这里集城市、乡村、寺庙于一身,体现西藏传统文明和现代文化的碰撞、磨合到走向和谐的过程,能够比较完整地反映变化中的藏地面貌。

片中8位主人公都出生在江孜的农村,分别是:妇女干部、普通农民、乡村医生、饭店经理、三轮车夫、寺庙僧人、乡村法师和包工头。呈现藏区最日常的民间生活和精神景观,是作者拍摄西藏的初衷和主导思想。她不是猎奇藏人生活表层的浮花浪蕊,而是在西藏扎根生活了一年,与8位普通藏族人朝夕相处,用摄像机辛勤而忠实地记录了他们四季的日常生活,力求尽量客观地展现出今日藏人的生存状态。没有惊心动魄的场面,没有紧张离奇的情节,闲暇劳作、婚丧嫁娶、生老病死、信仰朝拜……在朴素的旁白和平实的记录中,8位普通人物的真实生活与身临其境的近距离描绘,让雪域的圣洁与美丽体现得淋漓尽致,一个真实的西藏在转经筒的无声旋转中,在飘荡圣地千年的诵经声中缓缓打开,幸福、满足、挑战、苦楚……一一在光影中展现。各种原本互不相干的人和事,在蒙太奇的切换与旁白的辅助下,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叙事建构:十一世**对于白居寺的访问引出西藏宗教现状;重病的小孩欧珠无钱治疗、贫穷的学生靠借钱去读大学、自己有胃病而求助巫术的女医生,这些诸如教育、医疗等都是极为突出而又现实的民生问题;寺院里的内贼、财务上的纷争、老喇嘛与小喇嘛之间的冲突,则成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冲突、世俗化商业化对佛教价值观冲击的隐喻[6]。宗教信仰仍然主宰着藏民的精神世界。

三轮车夫拉巴是江孜城一个普通的年轻人,家境贫困,没有工作。蹬三轮、卸货、掏厕所、贩狗,什么都干过。为给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侄儿欧珠治病并为自己结婚攒钱,他到藏北那曲建筑工地打工,无功而返。随后,借钱买机动三轮车,还到宗山城堡兼做导游。拉巴的梦想是当一名出租车司机。临近拍摄结束,他说他快要当爸爸了。乡村医生拉姆自己得了严重的胃病,请**嘉持。是药物,还是求佛,哪一种方式更能解除她的痛苦,拉姆说求佛是从心理得到一种慰藉。现代医学证明,精神释然,确实对治疗和康复有很大的帮助。小僧人次平天性活泼,在卡拉OK歌厅里,在喧闹的台球室,在幽静的茶馆,都可以看到他的身影。对师傅的管教和呵斥甚是不平。次平是否能把持住自己的心?在修行的路上还能走多久?最终次平和师父分道扬镳。

在传统农业为主的社会向现代工业化、城市化转型的过程中,藏民既有与之相适应的成功和幸福的喜悦、自豪,也有不相适应的痛苦、困惑。作者指出,“对西藏普通的百姓而言,他们需要对过去灿烂历史文化的记忆,但更需要在变化中追求现代化的美好未来。他们渴望享受现代化的生活,不希望被当做古老的文物加以收藏和展示,更不希望把他们当做虚拟中的„香格里拉‟或„香巴拉‟让人观摩,被人误解、误会。”纪录片最大的初衷就是让世人真正了解他们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世界。

平和、朴实、从容、亲切,没有粉饰和猎奇,决不夸张和渲染。片中的每个普通藏人,都与剧组和导演成了朋友。基于人性,作者将心比心地去体会这些普通藏人的悲欢;基于常识,她化 解了意识形态的极端化思维。在镜头平实的记录中,真实的西藏完全不是非此即彼、黑白分明的,而是进步与问题并存,在巨大变化中延续着古老的传统。事实上,一切意识形态的纷争,最后只能以真实为尺度评判和化解。力量源自真实,偏见止于事实。真实是生命,是灵魂。立足于人性和常理,用客观呈现真实,《西藏一年》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参考文献]

《那时西藏》读后感 篇5

澳大利亚阿德来德市山里的植物园,在秋天里是非常的美。来这里定居三年了,才在第二年跟随朋友去过一次。那天上得山去,偶遇一群同样是来赏秋的中国人。熙攘寒暄之际,我看到其中有一位长者,背山而坐,静的如一尊佛像。那超然的面容和态度让我怔住。我顾不得跟其他的中国同胞打招呼,一心想和这位仙风道骨的老先生认识。他告诉我他是摄影师,叫徐家树,有个博客,可以去看看。虽然只是简短的对话,我却被他的独特的气质所深深吸引,产生了想去阅读这个人的人生经历的欲望;想知道,有着这样超凡脱俗态度的人,曾经走过的是什么样的路?因为这种欲望的异常强烈,我突然感觉到人与人的距离是那么的遥远,虽然只是近在咫尺!无心再看秋的美景,只在心中祷念:哪一天,我会在阿德莱德的街道上遇上他,进一步了解他。就看我们有缘无缘。

一年半后的春天,我驱车四十分钟来到海边赴约,进了咖啡馆,徐先生早已坐在临窗面海的桌前,目光投向大海,静静的,有如一尊佛像。刚刚回国再次开摄影展、出版新书、又以六十八岁高龄轻松入藏的他,看不出任何的兴奋和激动,那似水的平静又一次让我怔住。他从袋子里拿出《那时?西藏》随意地放在桌上,"送给你的,等你的读后感。"

我捧回《那时·西藏》,读了前言和后记。没有急于读完它,更多的只是把它带在身边。那段时间因为一本书的陪伴,我竟体验到前所未有的平静祥和的心境。但是只要头脑从工作中闲下来就会在心中品味所读的内容和看到的摄影画面。会有这样异乎寻常的感受,是因为这本书是集结了徐家树先生三十年来屡次入藏的摄影和随行笔记。书中那一祯祯图片,展示给我们的是未来不会再出现,不会再看见的人面、场面和气息,里面蕴含的内容是超出有限的文字和有限的图的。

作者不急于呈现,我也要细细品读。

因为这个三十年让我感觉书的沉重,让我似乎不忍心以太快的速度读完它,就像我们不愿意以太快的速度度过宝贵的青春一样。三十年里,一个人会经历怎样的变故!身体上的,思想上的,生活中的,还有那些面对生死的经历……而放下那些数不清的变故,他克服一切困难,没有停息过到西藏去的脚步。将此解释为西藏的魅力有多么的大是不准确的,我所感悟到的是徐先生的坚韧的力量的不可估量。哪里有他所追寻的,他就抬脚去了,不管脚下的路是怎样的坎坷。只不过对于他来讲,那个地方叫西藏,来到西藏他就会像一个"长年漂泊在外的游子,终于回到故乡"。

徐先生坚韧的力量还体现于他坚持了十年的游泳运动,三百六十五天,日复一日,无论严寒酷暑,狂风暴雨,每日固定就在那个时间。也正是因了这股超常的毅力,他能够在2004年做完面临生死的大手术一年之后,再次顺利入藏。在一次谈话中,我说:"您每天坚持的游泳让我感觉就像是在修行!"他淡淡地笑着说,"是啊,一圈圈地游就像一圈圈地转经……直到感觉和水融在了一起,回归了自然。"

西藏的喇嘛和佛教信徒对宗教的虔诚,打动着所有去过西藏的人,也深深震撼着徐家树。而他在书中所描绘的信徒们通过精神上的坚守和肉体上的苦痛,对宗教虔诚地追寻的内容中,我却发现了徐家树本人的身影。那是他在自己的人生路上对生命的意义,活着的价值,自我的回归的苦苦求索。而他超然的态度和淡定的性情常常让我在心中发问:他是在那市井中修行的佛吗?

为了能够遵照自己的真情实感完成"作业",我边读边记录感受,以便在读完之后交出我的读后感:"……我没有去过西藏,只是在人们的传颂当中,些略地了解着她,向往着她。这次,西藏被徐先生的书真切地带到眼前。自从接过书,我一直在读着它。那好像是一本永远可以放在案头,永远也读不完的书。我读着那些图片和文字,紧跟着徐先生的脚步,走进了西藏的神秘心腹。穿梭在三十年的时空变迁中,心随着他沉下去,腾起来;西藏的黄土在我身上漫起来,朝圣的人群在我周围涌动着;我闻到了人汗浸入羊皮袄的气味,时时感到被宗教的神秘力量罩住了魂魄,被虔诚的信仰的洪流淹没……每一段文字都会另我陷入深深的思索,不仅仅是需要消化那些我从未见识过的场面,还因为脑海中会经常浮现徐先生在每日在高原中行进、拍摄的劳顿过后,同伴已然累得放倒大睡,他却在微弱的头灯光照中,奋笔记录当天的所见所悟,一天都不懈怠。也正因为这样的虔诚和坚持,我们才有幸读到并收藏关于西藏三十年的一本好书……"

自从开始读这本书,我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对西藏,对宗教,对人生,对自我,都有了新的思考。为了能够真正读懂这本书,领悟作者的领悟,我在很短的时间内啃读了数本关于西藏和佛教的着述。感谢《那时?西藏》和它的着者,帮我推开一道道了解藏地、佛教、认识宗教、领悟人生真谛的大门!

徐先生在书中经常慨叹命运的无常和因缘的巧合,冥冥中的有一股力量把人们拉到一起又拆分开来……我也常常慨叹那次真正如愿发生了的街头偶遇,也许正是由了这样的因缘。那是在山上奇遇后的数月,我开车来到一个路口,为两位过马路的行人让路。那其中的一位竟然是徐家树先生!因为为此一直做着心里准备,一经确认是他便毫不犹豫地踩下刹车拨下车窗叫住他。"我们在山上见过,我看了您的博客。""记得,你好!读后可以留言啊!"这次见到了徐先生有比佛更亲切的微笑。

我读了他博客里的很多文章,关于生活的,亲切朴实;关于摄影专业的,严谨恳切;那些摄影作品,每一幅都是一颗为艺术欢跳的心。之后虽然只是淡淡的君子之交,他的凝练诚恳的话语却给正在人生路上迷茫困顿的我开示出清晰的方向,给在异国他乡没有父母相伴的游子父亲般的温暖和坚实的支撑。今天,徐先生把《那时?西藏》赠予我读,推动了我重新来学习、思考西藏这个特殊的地域和文化。它把宗教以及人生这些深沉的命题传递到我的面前,令我对自己的人生经历重新梳理,对自己活着的状态和目标重新定位,对关心关注的很多课题都有了更深入和包容的领悟……

情断西藏读后感 篇6

所有看过这本书的人,都希望书中的故事并不是真实的。当大家知道这个故事确实的发生在生活中后,没有人不为摩卡和散兵间这段发生在雪域西藏的惊世之恋感动。缘分让两个原本生活在不同城市的人相遇在西藏,在七天的时间里,他们一起行走在西藏,一起感受着纯净的雪域文化,一起被这场相逢感动,一切的一切都是没有任何功利色彩的朴实无华。爱情就这样不知不觉中降临到他们的头上。 一天,他们在看完西藏的“骷髅墙”之后,车翻下山崖,散兵死了,摩卡经过紧急抢救虽大难不死,但伤痕累累。 一场车祸,让这对爱到巅峰的恋人阴阳相隔,让身负重伤的摩卡情断西藏,一切在瞬间飞逝。我想对于摩卡来说, 受伤的不仅是身体,还有她那颗已经交付于散兵此时却要承受永远失去他这个事实的心。 7天时间,对于爱上一个人来说或许足以,可是一辈子的时间,对于怀念一个人来说却远远不够……

“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那一年磕长头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那一世转山,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很久以前,在我第一眼看到这几句话时我除了很喜欢,并没有别的什么感觉。可是当我在这本书中再次读到这段话时,我的眼眶湿润了,因为我从没想过如此之美的诗用在这里却是如此的凄凉。

我想,每个人都该珍惜自己所拥有一切,当然,我指的不仅仅是爱情,还有亲情和友情。不管是哪一个,失去了都会是痛苦的,但活在这个世上,不管是失去了什么,得到了什么,彼此之间的交换都将是等价的。所以,我们都应该庆幸我们还活着,因为活着就可以看见希望,看见阳光。如果你想要生活的阳光、真实、永恒,那么你来读一读《情断西藏》吧!和摩卡一起,历经西藏的神秘和爱情的纯美。纵然她是一个悲剧,但是过程的美丽、爱的芬芳,给予你的,就是抚慰心房的永恒。无可替代,璀璨光辉,永垂不朽。-----这是编者的话,也是我的最大的感受.

纪录片《西藏》观后感 篇7

【关键词】纪录片 《西藏一年》 现实性 发展方向

当代中国大部分纪录片在追逐市场化浪潮下,由于过分强调历史性、人文性,而迷失了纪录片的时代特征和时代意义,不再具有纪实性、新闻性,渐渐脱离了纪录片本来的属性。虽然中国历史人文类纪录片在近几年取得了长足了发展,例如《故宫》、《敦煌》、《建国大业》、《复兴之路》、《复活的兵团》、《外滩轶事》等一大批历史人文类纪录片在国内外都受到了好评。可是我们不难发现,讲述中国当下现实社会、反映现实普通中国人生活的纪录片却少之又少。

一、一些纪录片未能胜任对外传播的任务

1、对外传播,塑造提升中国形象已是当务之急

新时期在国家文化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加强对外文化传播,塑造提升中国形象已是当务之急。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也需要中国进行对外文化宣传。

2、纪录片是对外传播的重要窗口

做为艺术形式的一种,纪录片能真实全面的反映一个时代发展的过程,能够记录重大事件和普通生活。有人称纪录片是一个国家的“国家相册”。由于纪录片对人性的关怀,对艺术的终极关怀和纪录片的普世价值,使得它就能轻易的消除隔阂,跨出国界,走进人的内心。因此,纪录片在国家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有着特殊的作用。

3、一些纪录片未能很好地反映现实,未能很好地承担对外传播的任务

注重拍摄历史人文类纪录片,而缺少现实主义平民化视角的作品,致使中国纪录片的集体失语和创作的偏移是当今中国纪录片发展的现状。中国的纪录片被边缘化、娱乐化和商业化迷失了原来所固有的真实记录的使命和品格。

纪录片作为一个时代影像忠实的记录者,它的呈现必须是真实的,是贴近时代脉搏的,是反映社会重大问题和热点问题的,是注重于中国普通主流人群的,是面向广大人民群众的。目前中国纪录片偏离现实,未能很好地承担对外传播的任务。

二、《西藏一年》在国内外获得成功的原因分析

1、三方认可的一部纪录片

纪录片《西藏一年》由英籍华人孙书云导演,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个藏族博士格勒担任总监制,片子的三个摄像师中有两个是藏族人,聘请的顾问以及导演助理大部分也都是藏族人,这为本片能够深入的进入拍摄环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他们在西藏第三大城市江孜生活观察了一年。用一年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展现了当地8个普通主人公和他们家庭的真实生活。这部纪录片共五集,每一集展现了一个季节,由于西藏的冬季特别漫长,所以设有冬和冬末两集。每集由3个主人公在这个季节里发生的故事组成。用平行交叉的方式叙述方式,为我们生动的呈现了西藏人民的婚丧嫁娶、日常生活劳作、宗教信仰、教育现状,以及人们对生活的焦虑、追求和从容面对,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当下所有中国人面临的这些问题和矛盾。《西藏一年》真实、全面地展示了改革开放30年来西藏发生的变化,也真实反映了中国人在这个时期真实、全面的生活状况。

英文版《西藏一年》于2008年3月6日开始在BBC(英国广播公司)第四频道连续播出以来,在西方各国引起了反响。英国的多家媒体予以好评,迅速地在全球20多个国家播出。其中《卫报》是这样评价的,“以罕见的深度、惊心动魄的力量、公正记录当今最有争议、最偏远地方人们的真实生活。”2009年6月,与纪录片同名的著作《西藏一年》在国内出版,央视一套于2009年7月底在晚上10点半播出了这部连续5集的纪录片子。

2008年的3·14事件,让世界把目光聚焦在中国西藏。而在事件发生的前8天,BBC却播出了这部片子。这也让世界人民了解了真实的西藏,真实的中国,是中国形象的一次有利宣传,是一次意外的外宣胜利。

2、全景式、群像电影式的表现手法

群像电影,就是指在一部电影当中,每一位演出的角色,都具有自己的特色,而且表现突出,而电影的故事线索相对并不单一,而是充分给予了每一位演员以相应的戏份,最终是由诸位各具特色的表演者,共同组成一个多线程、全景式的风情画,而不是以单一的线索来表现一个简单的剧情。

这种表现手法一般在贾樟柯的纪实电影里我们可以看到,但是在纪录片的拍摄中,我们很少看到。一般的纪录片主人公往往是一个人或两三个人,或者一家人,或者一个相同的群体。而《西藏一年》却选取了八个不同职业的家庭进行拍摄,在纪录片制作史上也属首次。这种表现手法的运用,让受众能够更大限度的理解主题,也能够更大限度的逼近真实,吸引受众。

3、让世界了解了真实的中国

笔者认为,让世界了解中国,是了解中国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社会焦点问题。因为成就有目共睹,而在发展中现实存在的一些问题,应该是纪录片反映的重点。在《西藏一年》里我们看到了中国看病难、上学难和打工难等中国老百姓最关注的问题。

整个纪录片是在一种故事矛盾交织和人们精神焦虑的状况中进行表达的。它没有回避落后,选择了直面,因此它也逼近了真实,它让世界看到了一个真实的中国。

三、时代呼唤纪录片讲好“中国故事”

以往藏地纪录片的叙事视野基本局限于西藏,没有关照到中国人的普遍生活状态。当我们过分的关注一个地区,或者是刻意地想呈现这个地区的差异、独特的文化景观的时候,人们在潜意识里已经把这个地区和中国普通的文化地区进行了割裂。因此,这个时候做出的片子,往往把视野局限于一个地区,而没有从这个地区出发关照整个中国人普通的现实生活状态。通过《西藏一年》,我们应该清晰地认识到,艺术和纪录片最终的关注对象是和人有关,而不是某个地区的人就特殊一些。

1、纪录片视野中的“中国故事”

纪录片的本质属性要求纪录片的本能是客观真实记录。这要求纪录片所要反映的“中国故事”是真实的,而不是虚构的,更不是“历史再现”的。

纪录片的本质属性也要求纪录片的拍摄主题和题材具有现实性意义。要紧紧抓住当下发生的故事,记录今天的事情。除了记录重大事件之外,应该关注社会现实的热点问题和普通老百姓的生活问题。

因此,纪录片视野中的“中国故事”,它应该是真实发生的,是反映当下社会现实的,是代表中国主流人群的故事。而不是把侧重点放在对历史的反映和对真实的“再现”上。

2、《西藏一年》讲好了“中国故事”

《西藏一年》真实全面的反映了处在社会变革时期西藏普通人的生活,面对各种困难,面对时代风气渐进,他们直面挑战。这于整个中国大背景下的时代发展特征是一样的。因此,这部片子不仅讲好了“西藏故事”,也讲好了“中国故事”。

《西藏一年》所秉持的平民视角,全景式的展现,按照时空发展规律而进行的交叉平行叙事,采用长镜头和蒙太奇交替穿梭的剪辑风格,用同期声代替大量解说的拍摄方式,是现实主义制作风格的体现。

它是继《望长城》之后的中国纪录片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是纪录片客观纪实的典范,是对当下中国纪录片发展方向偏离的一种批判。它引领了一种理念和潮流,为中国纪录片的发展,指出了不同于别人的一条路,值得学习、思考和借鉴。

四、从《西藏一年》看中国纪录片的发展方向

《西藏一年》所秉持的平民视角,独特的叙事风格,独立创作的理念,采用长镜头和蒙太奇交替穿梭的剪辑风格,用同期声代替大量解说的拍摄方式,都值得中国缺乏现实主义艺术创作者们的重视、学习和思考。从《西藏一年》研究入手而得出的一些结论,就是中国当下纪录片发展的出路。

1、正确面对纪录片的商业化与娱乐化倾向

纪录片作为一种文化产品,不得不面对市场化的洗礼,也要考虑受众的需求。但这并不能要求纪录片制作者们放弃真实记录的原则,也不能让他们的表达受到商业因素的影响和改变。因此,原则性与市场化、娱乐化之间,我们应该找到一个合适的契合点。

2、走体制内外合作之路

如果纪录片没有了主流的播放渠道,仅仅是在国外获几个奖,对中国纪录片发展的推动作用显然是微乎其微的。纪录片在中国发展还是要靠主流的媒体对主流的受众进行传播和影响,小范围内的个人行为,影响不了集体的认知和思考。

然而纪录片制作者们身上具有的一些理念,也是我们值得学习和仿效的。因此,在中国,纪录片的制作应该走独立制作和体制内制作合作的道路,也可以在DV时代鼓励个人记录影像在网络上的传播。

3、省级媒体应加大对纪录片的扶持力度

近些年来,随着媒体改制,好多省级卫视撤销了纪录片专题部。随着这个部门的撤销,纪录片在国家主流媒体中处于边缘化的低位。国家广电总局的“限娱令”中明确的提出对纪录片制作的要求,因此,省级媒体加大纪录片的扶持力度,这也是地方媒体进行差异化、本土化竞争的一个制胜法宝。

4、加大对创作理念的更新与认识

央视纪录片频道开通以来,过多地注重社会历史人文类纪录片,而忽视了社会现实类纪录片。纪录片的本质属性要求我们客观真实,要抓住当下现实社会中时代发展的脉搏。真实记录是纪录片的本能,要求纪录片的创作有现实主义风格。因此,“真实再现”等一些创作手法在纪录片中的应用,是对纪录片真实记录的一种否定和颠覆。

全面、真实、平衡的呈现,是纪录片最根本的制作理念,这种理念在新时期国家经济繁荣稳定发展时期,显得更加重要和实用。□

(作者: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09级硕士研究生)

责编:周蕾

上一篇:研究生调剂流程下一篇:教师师德师风自查自纠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