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上九天揽月》观后感

2024-08-08

纪录片《上九天揽月》观后感(精选2篇)

纪录片《上九天揽月》观后感 篇1

纪录片《上九天揽月》观后感

20xx年12月17日凌晨1时59分,嫦娥五号返回器采用半弹道跳跃方式再入返回,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这次的“嫦娥”有点不同,不但成功奔月,而且是“往返套票”,还为我们捎回了迎新年的“彩蛋”:1731克珍贵的月壤样品。

此次任务的成功实施,标志着我国具备了地月往返能力,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中里程碑式的新跨越,为我国未来月球与行星探测奠定了坚实基础。

湖南教育电视台“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紧跟热点,在新年以一期《上九天揽月》给广大观众,特别是全省的学子和教育工作者奉上了一道有滋味、有营养也有内涵的科普大餐。

之所以说该期网课有滋味,是因为节目表现形式丰富多样,通过实景视频、历史镜头、动画模拟、真人演示、课堂互动等形式表现出来,非常有视觉冲击力,特别是网课中主讲人晓芳在专家带领下,到模拟月球环境特征的月壤环境实验室,观察到八瓣的采样器等,这种通过媒体与高、精、尖科技成果零距离接触的方式确实是非常难得,也更能激起观众们对科学的兴趣。

说到有营养,是因为《上九天揽月》和网络大课堂往期节目一样,聚焦“吸引学生爱看”这一核心,特别是通过传统的电视、电脑以至于人们移动智能终端多平台同步推出,借教育部门和媒体合力,大胆创新、反复打磨,打造凭内容和质量取胜的网络思政金课,引导全省学生由“追明星”改为“追名师”、由“追网红”改为“追网课”。寓教于乐,在收视率步步高升的同时也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说到有内涵,是因为网课反映的内容时空跨度大,知识面广,从人们在远古对月球的遥想,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吴刚伐桂的传说,到上个世纪中叶人类对地外领域的探索;从美、俄月球探测器、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实施,到我国“东方红”一曲通过卫星在太空唱响。有些知识点还挺有意思,如中文专业出身的笔者看到网课才知道中国古人在《全唐诗》和《全宋词》中共有16044处提到月亮!这种思维方式的转换让人感觉耳目一新,看得出网课确实是用心打造出来的精品。

另外,网课也引发了我们进一步的思考:

一是相信梦想的力量。梦想并不遥远,探月工程既是一个国家的梦想,也是科学家个人的`梦想。从国家层面看,我们在新中国建立之初一穷二白,特别是科技、工业基础薄弱,当时全国的钢产量不足16万吨,甚至不能生产一根无缝钢管,几十年的时间,发展到今天载人航天、月壤采样,创造了中国奇迹;从个人层面看,本期节目嘉宾杨孟飞院士,也是从当初仰望星空的少年成长为“嫦娥五号”探月工程三期探测器系统总指挥、总设计师。是梦想,激励我们艰苦奋斗、一往无前。

梦想也没有止境,网课中介绍,从长远考虑,中国探月工程工程分为“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个阶段。月壤采样还只是第一阶段的成果。另外笔者获悉,就在今天,20xx年1月3日6时,我国另一颗天问一号探测器已经在轨飞行163天,飞行里程突破4亿公里,距离地球约1.3亿公里,距离火星830万公里。按计划将在一个多月后实施近火制动,进入环火轨道,准备着陆火星。中国人的探索目光,不限于邻居月球,还将投向更深更远的星空。

二是志存高远,还需脚踏实地。诚如杨孟飞院士所说,当下,我们要做好自己的事情,作为学生,自己的事就是认真学习。同理,我们作为教师,就是要致力于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和业务水平,为国家培养更多,更高素质的人才。探月是一个系统工程,单就这次嫦娥五号之旅来说,从11月24日长征五号火箭成功发射,之后23天的时间内,嫦娥五号完成了一次对接、六次分离,两种方式采样、五次样品转移,经历了11个重大阶段和关键步骤,环环相扣,每一个环节都容不得半点马虎。那么我们在学习中也是一样,长远的目标离不开科学规划,离不开一步一步脚踏实地戮力前行。

三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体现湖湘担当。“日月安属?列星安陈?”早在先秦时期,湖湘文化的先贤、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就曾在《天问》一诗中表现出对宇宙对自然的好奇和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我国现在的火星探测器天问也正是因此而得名;时间进入近现代,一代伟人毛主席关注和大力支持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并发出“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豪言。古往今来,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从不缺乏湖南人的身影。时至今日,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经世致用的湖湘文化精神内核仍将作为我们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的智慧和力量,相信今日在网络课堂前的莘莘学子,在20xx,在不远的将来,必将在祖国的航天事业中继续展示湖湘力量,体现湖湘担当!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敢上九天揽月 篇2

反卫原理

在地球轨道上运行的卫星,其速度为第一宇宙速度,也就是约7.8千米/秒,或者约28400千米/小时。更快就要向太阳轨道逃逸,更慢就要向地球坠落。若按海平面的音速算,这差不多就是28倍音速!为了尽量减少大气层对卫星的减速作用,卫星通常运行在大气层外的轨道。根据不同的需要,卫星可以运行在近地轨道(例如侦察卫星、地球资源调查卫星、气象卫星)、中轨道(例如GPS卫星)和同步轨道(例如通信卫星、电视广播卫星)。不管什么轨道,基本都是没有空气的真空,所以反卫星武器不可能靠空气动力控制舵面来实现机动瞄准,而是靠变轨发动机燃烧大量燃料,以一定的速度拋射一定质量的燃气,打破原有的动量平衡,来实现变轨和机动。换句话说,反卫星导弹难以满世界追击卫星,而是在轨道基本重合的时候,利用少量变轨和机动,就击中目标。由于轨道运行极高的速度,即使轨道基本重合,也就是速度大体相当,貌似“微小”的速度差也是很可观的,直接撞击还是能保证摧毁目标。另 方面,这也使得反卫星截击对制导精度要求极高,否则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反卫星战斗部可以是核战斗部、爆炸破片战斗部或直接撞击的动能毁伤战斗部。核武器的威力巨大,在太空中,核战斗部的有效杀伤半径可以达到1000多千米,即使制导精度不高,也容易确保摧毁。但空间核爆炸的副作用太多。巨大的杀伤半径可能把很多无辜的卫星一起格杀勿论。空间核爆炸也可以使地球上很大一片区域的输变电系统和通信系统发生故障,像1958年美国空军在太平洋上空400千米试验核武器时,整个太平洋地区的输变电和通信都受到影响,夏威夷的路灯熄灭,防盗警报乱响,还有3颗美国卫星也因此失能。对近地空间使用率最高的美国来说,核战斗部对自己卫星的损害可能大于对敌人卫星的损害。60年代时,近地轨道上的威胁除了卫星,还有部分轨道核武器,也就是带核战斗部的卫星,平时在轨道上运行,战时再入大气层攻击地球上的目标,几乎没有预警时间。由于这个东西出核事故的可能性太大,美苏都同意禁止了,签署了公约。没有了这个危险,加上损人不利己,反卫星核战斗部很快就放弃了。

常规的爆炸破片型战斗部在近地空间的效果不好。由于没有空气,爆炸形不成气浪,冲击波迅速耗散,剩下的只有破片的杀伤作用。爆炸产生的破片的形状、大小和散射方向不容易控制,效果也随离目标的距离急剧下降。为了确保杀伤效能,必须把导弹引导到离目标卫星很近的地方,还不如直接撞击。

真正有效的还是最简单的直接撞击的动能毁伤战斗部。动能毁伤战斗部可以是简单的实心物体,也可以是张开的网。由于没有空气阻力,张开的网捕获面积大,但不影响拦截飞行。只要强度足够高,而不是在碰撞的瞬间就粉碎,网上任何一点与目标发生撞击,都可以将整个动量传递过去,达到毁伤的效果。美国成功地试验过蜘蛛网状的拦截装置,目前在研究用高强度Mylar塑料薄膜作为拦截装置,目的不是击碎卫星,而是将卫星强力包裹起来,使之失能,但不造成空间碎片,以免危害美国自己的卫星和载人或无人空间飞行器。动能毁伤战斗部的制导精度要求当然是最高的。

卫星在轨道上的高速飞行,可以比作在流速很高的江河里的船舶,只是在随波逐流,而不是在靠自身动力破浪前进。拦截卫星,就好比从岸边划出一只小船,要撞击江中高速随波逐流的大船。不过近地轨道有一个好处,没有像大江大河中那么多的湍流。这条江河的流速尽管高,但很均匀。由于小船本身的速度相对于流速来说并没有太大的优势,所以小船出发的时机和地点十分关键,否则光靠小船自负的机动能力不足以击中大船。换句话说,卫星的地面轨迹应该通过反卫星导弹的发射点,靠反卫星导弹自身动力将难以侧向拦截或追击在其他轨道上的卫星。

发射方式

反卫星导弹可以从地面发射,也可以从空中发射。地面发射时,需要确保卫星的地面轨迹通过反卫星导弹的发射场。固定的地面反卫星导弹发射场几乎没有实战价值,机动的反卫星导弹发射架还是可以有效地阻止敌国卫星通过己方敏感地区的上空。地面发射的优点是发射条件容易控制,技术保障容易实现,导弹也可以比较大,理论上“射高”可以更高。

空中发射的机动性比地面发射要大得多,容易找到和卫星地面轨迹重合的发射点。空中发射的目的不是为导弹提供较高的初始速度,反卫星导弹需要的初始速度比战斗机在高空爬升时能提供的要大得多,这点初始速度差不多可以忽略不计。但空中发射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战斗机必须在时机、发射姿态、高度、爬升速度等发射诸元上精确控制,否则光靠反卫星导弹是追不上卫星的。这对飞行员、飞机和地面控制的要求非常高。另外,空中发射也限制了导弹的尺寸和重量,像F-15上发射的ASAT就只能攻击近地轨道上的卫星,对于更高轨道上的卫星就无能为力了。美国曾经打算部署100架具有反卫星能力的F-15,但整个计划的开支由最初的5亿美元暴涨到53亿,尽管在1985年成功地击中了一颗在500千米轨道的报废卫星,但试验也暴露了不少问题,整个计划后来被取消了。空射反卫星导弹的尺寸如果更大,也可以由大型运输机,就像美国曾经计划中的用C-5“银河”运输机发射MX洲际导弹一样。这样还是受空中释放导弹时难以达到必须的定位、定向、定时精度的困扰。常年腾出一批本来就很稀贵的大型运输机是一个不小的负担,大型运输机的出动准备时间也比较长,抵消了一些空射的优点。前苏联曾经研究过用“米格-31”作为空射反卫星导弹的发射平台,但是好像没有最后试射。

近期较为成功的反卫星导弹据说是从中程弹道导弹发展而来的。当前最新的中程弹道导弹都是采用机动发射,所以反卫星导弹的机动发射能力应该不成问题。但具有实战价值的反卫星导弹依然有相当的技术困难。反卫星导弹在近地空间具有机动能力,卫星也具有机动能力。如果反卫星导弹的机动能力不能大大高于卫星的机动能力,其反卫星拦截的效果就不可靠。但即使不能打下目标卫星,如果能迫使目标卫星在逃避和恢复原位的机动过程中大量消耗燃料,对提前结束目标卫星的使用寿命也是有好处的。应该说明的是,卫星的机动

能力是有限的,基本上就是所谓的puff jets,工作很短时间,一旦动起来了,就关闭发动机,直至到达新位置,再点火用发动机“刹车”,然后再次熄火,以节约燃料。几吨重的卫星就是很重的了,除了星载设备,留给燃料的重量不会很多,和大型陆基导弹所能携载的燃料量根本不能比,所以只要设计得当,陆基反卫星导弹的机动能力应该大于卫星的机动能力。反卫星拦截的另一个困难是,目标卫星可以通过改变轨道,不直接从地面目标上空飞过,而是从较大的斜距上通过。这样,作为侦察卫星,侦察精度要下降;作为GPS卫星,地面的定时、定位都要发生混乱;作为接力式的通信卫星(在相继飞过的卫星之间接力,以容许小功率、小天线的卫星通信),通信的效率就要下降。总之,这将和空军与防空之间的对抗相似:防空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防空是万万不能的。

在燃料不足的情况下,反卫星导弹进入近地空间后,只能是大体无动力的共轨飞行,只是在完成最后拦截的时候进行一段机动飞行。用前面急流行舟的比方,就是在大体漂流的基础上,做最后的冲刺。但在反卫星导弹能够携载足够的燃料的情况下,就可以在相当大的一部分飞行轨迹中都作机动飞行。也就是说,不再漂流,而是像鱼雷一样地穿浪而行,可以从各个方向攻击。这样,反卫星导弹便不再局限于尾追方式的共轨攻击,而是可以迎头拦截或侧面拦截,大大增加相对速度,减少目标卫星的逃逸机会。另一方面,反卫星导弹也将有能力攻击机动性能力较差但轨道较高或者斜距较远的卫星,极大地增强战术使用上的灵活性。采取迎头拦截攻击方式的反卫星导弹具有相当强劲的动力和很大的燃料量,这是美国用F-15发射的ASAT所不具备的。另一方面,迎头拦截对制导精度的要求比共轨追击高得多。

反卫星导弹和大气层外的反弹道导弹有相似之处,两者都采用动能毁伤战斗部;激光反卫星武器比反卫星导弹更为先进,但这些都是另外的话题了。

随想

上一篇:如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下一篇:学生辩论会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