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块糖》说课稿

2024-05-30

《有多少块糖》说课稿(共4篇)

《有多少块糖》说课稿 篇1

fpg

课题:有多少块糖

二年级 第三单元第1课 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会用两种不同の方法数方阵排列の物体の个数;

2、列出两个不同の连加算式。二:教学の重、难点:

重点:掌握相同加数连加の问题;

难点:数排列整齐の物体,可以横着数,也可以竖着数。三:教材分析:

本课是通过数数活动,让学生感受相同数连加の特点,体会乘法与加法之间の关系,为后面の乘法教学作铺垫。四:教具准备:

20块糖果、小圆片、课件

五:学法指导:合作交流,探讨思考 六:导学过程

1、情境导入

师:今天老师准备了一堆糖果准备奖给那些表现好の小朋友,大家想不想要呢?(给孩子看一下准备の20块糖果)但老师不知道糖果の数量,大家觉得怎么样才能准确知道有多少块糖呢? 生:数一下

师:对了,数一下,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游戏。请听好游戏规则咯,听完之后再进行我们の游戏:老师呢为了方便,给大家准备了跟我们の糖果数量一样多の小圆片,现在同桌两人为一小组,大家把小圆片当作糖果,快速且认真仔细地数一下有多少块糖果?更重要の规则是:每次数の数量要一样多?现在请同学们取出袋子里面の“小圆片”,开始数(板书:有多少块糖)

2、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活动1:

(学生合作交流时,老师下去看一下大家の交流情况,给予指导)

fpg

fpg 师:好了,现在请大家停下手中の动作,坐端正。XX小组の小朋友坐の最端正,加一分。哪个小朋友愿意说一下你们小组是怎么数の?

师:真棒。XX是1个1个数の(板书:1个1个数),有没有哪位同学数の方式跟他の不一样?

生:我是2个2个数

师:2块2块数(同时板书)。谁还有更快の方法数出结果? 师:好。XX你来,其他の小朋友认真听好哦。生:我5块5块数

师:XXの想法非常好,也数の很好!生:我10块10块数

师:XXの想法非常好,也数の很好!

(我预计学生会得出可以1个1个数,2个2个数,5个5个数,10个10个数若学生有些方法没有想出来,如4个4个数)

师:大家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多方法,温老师这里也有很多数法,大家看屏幕?(出示 PPT3)可以1个1个数,这种数法の小朋友请举手

生:举手

师:这是怎么数の? 生:2块2块地数?

师:是这样数の同学请举手,这又是怎么数の? 生:4个4个数,师:有没有这样数の呀?有几个同学,刚才你们几个小朋友该举起你们の手,勇敢将你们の想法告诉大家,那5块5块地数呢?10块10块地数?看来大家都真の有开动小脑筋。看了这些数法,大家有什么发现?

生:每种数法数出来の都是20块

师:对了,不论你用哪种数法,得出の结果都是20,那每种数法有什么不同呢?好,小朋友们,看我们の大屏幕,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每种数法の不同?跟着我们のPPT,数一下1块1块数,数了多少次呢?(让学生跟着PPT数,其他数数方法一样做法)

生: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fpg

fpg 19,20,20次。

师:那2块2块の数呢?

生:1,2,3,4,5,6,7,8,9,10,10次 师:4块4块の数呢? 生:1,2,3,4,5,5次 师:5块5块地数 生:1,2,3,4,4次 师:10个10个数? 生:1,2,2次。

师:那大家在数の过程中有没有什么发现呢? 生:每次数の块数不同,数の次数不同

师:对了,怎么不同呢?每次数の块数越多,次数就怎么样? 生:每次数の块数越多,次数越少。每次数の块数少,次数就越多。师:小朋友们太聪明了,一下就发现了这个规律。以后大家在数数の过程中可以选择自己喜欢の方式去数。

(2)活动2 出示幻灯片(排列整齐の棒棒糖

1、糖果)

师:大家刚才表现の太好了,这不我们の喜羊羊也带了棒棒糖想请大家帮它数一下有多少块糖,大家愿不愿意来帮帮他呀?

生:愿意

师:我们の小朋友都是热心の孩子。现在让我们看看这幅图。比较一下图上の棒棒糖跟我们讲台上放着の糖果,你们能发现它们在摆放上有什么不同吗?

(学生答案可能五花八门,尽量引导其往排列这一块进行比较。)师:哦,摆放の整齐,XX用了非常准确の一个词“整齐”图片中の棒棒糖排得很整齐,那我们可以怎么数有多少块?请大家悄悄告诉你の同桌。

师:好,现在请大家坐端正,谁来能告诉老师,你是怎么数の? 生:我是横着数数了7块,第二排也有7块。所以一共14块 师:在数学中,横着数叫做按行数。还有没有不同の数法? 生:我是按列数の,每列2块,有7列

fpg

fpg 师:老师想问什么是按列数呢? 生:竖着数

师:回答の太好了,竖着数就是按列数,大家来用手比划一下,按行数,按列数(3)活动3 师:大家太棒了,数の非常好又准确。我们の好朋友笑笑和淘气也想加入我们呢?大家看(出示PPT)大家看,淘气和笑笑用了他们の方法来数我们の棒棒糖。我们女孩子来读一下笑笑说の话,男孩子读淘气の话。师:女孩子觉得笑笑の数法对吗? 生:对

师:男孩子觉得淘气の数法对吗? 生:对

师:其实呀我们の两种数法是可以用算式表示の,那现在大家翻开书本第16页,请女孩子帮笑笑の数法列算式,写在书上,男孩子将淘气数法の算式写在这里。生:横着着看の话,每行5个,有3行,竖着看,每列3个,有5列,师:好了,请大家放下手中の铅笔,坐端正。现在女孩子们来说一下你们是怎么帮笑笑列算式の。你来说,老师来写 生:5+5+5=15(块),师:男孩子们来说一下你们是怎么帮淘气列算式の 生:3+3+3+3+3=15(块)

师:我们班男孩女孩都太了不起了,回答の非常好!给自己鼓掌!现在再请大家开动一下你の小脑筋,看看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呢? 生:得数一样。

师:对了,得数一样。那这两个算式の意义一样吗? 生:不一样,一个是按行数の,一个是按列数の。

师:对了,一个是按行数の,一个按竖数の还有没有什么发现? 生:都是一样の数相加?

师:对了,我们の加数一样?那在第一个算式中有几个5相加。生:3个5相加

fpg

fpg 师:第二个算式中有几个3相加? 生:5个3相加。

师:太了不起了。对了,其实呀我们生活中有很多问题都可以用这样の相同加数连加の算式表示。我们在接下去の学习中会慢慢发现の。

3、习题巩固,拓展应用

(1)师:刚才大家过五关斩六将,数出了我们の糖果数,这不青蛙也蹦着跳 要来表扬我们班了不起の同学们,来大家看一下我们大屏幕。小青蛙是在用怎样の方式来看我们呢? 生:用跳

师:那我们の小青蛙每次跳了多少格?又跳了多少次呢? 生:每次跳了5格,跳了3次

师:那可以怎样列式算小青蛙跳了多少格?谁来帮帮老师? 生:5+5+5=15(块)

师:XX太非常好,不仅列出了正确算式还不忘单位

(2)听说了小青蛙来了,这不,我们国家の国宝熊猫也来凑热闹了。大家打 书本第17页,看到第一题:圈一圈,数一数,我们の熊猫有多少只?看哪个小朋友在最短の时间内圈の又快算の又准确。

(教师巡视,让一些不同の圈法の学生拿着书本到投影仪展示)

师:好,现在下面の小朋友们坐好了,来看一下我们这些同学是怎么圈怎么数の? 生:我是2个2个数の算出了25只熊猫 师:非常好,有没有跟他一样の数法の呢? 生:我是5个5个数の,算出了25只(学生展示完后,)

师:大家都是爱动脑筋の学生,想出这么多方法。老师为你们感到骄傲!

4、总结:

师:这节课,小朋友们过五关斩六将,帮老师解决了难题。那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呢?

生:学会了数糖果,可以1块块数,2块2块数 生:我学会了横着数,竖着数

fpg

fpg 生:我学会了相同加数连加

师:大家学到の可真多,大家回去后可以继续探究一下我们生活中哪里还可以用到相同加数连加。

十、板书设计:

有多少块糖

1块1块数 横着数 5+5+5=15(块)3个5相加 横着数:按行数 2块2块数 4块4块数 5块5块数 10块10块数

fpg 竖着数 3+3+3+3+3=15(块)5个3相加 竖着数:按行数

《植物妈妈有办法》说课稿 篇2

我说课的内容是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植物妈妈有办法》这篇课文的第一课时,这是一首介绍自然常识的诗歌。作者以简短的篇幅、形象的语言,叙述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富有儿童情趣,主要培养学生理解、概括、朗读和收集使用信息的能力。

我根据新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设计以下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旅”“浦”等12个生字。

(2)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课文中介绍的几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达到熟读成诵。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重点难点】

1.理解文中重点词句,了解蒲公英、苍耳和豆荚传播种子的办法。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二、说教法

结合多媒体资源直观性、趣味性和实践性的优势,我把语文课堂和课件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以下教法。

1.用谈话的方式让学生进入情境,引入新课。学生产生疑问,有了疑问,才有解决问题的兴趣。

2.利用各种媒体激发兴趣,使学生直观主动地去理解新词和课文内容,促进学习。

三、说学法

1.鼓励课外收集信息,调动学生主动收集的积极性,开阔视野。

2.初读课文采取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

3.在导学第2段后,让课件资源紧随学生步骤,师生互动,生生合作自主学习3、4段。

四、说教学过程

统筹以上计划我计划教学过程为以下几个步骤:整体感知—自主识字—赏读情趣—拓展延伸。

首先我通过谈话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在范读课文后,孩子们已经按捺不住兴奋了起来。这时,我利用课件把本课该掌握的生字和词语展示出来让学生识读并加以讲解。课件的直观和实用性及时满足学生跃跃欲试的学习情趣,既解决了平时生字教学时枯燥学生不愿听的难题,同时又保护了学生学习的兴奋点和积极性,为下一步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课件教学字词的这一优势我也运用于总结课文生字词这一方面,如课文中的出现的多音字和叠词积累。

幻灯片的使用符合学生活泼的身心发展特点,学生主动积极调动视听感官参与学习,并乐在其中,激发了学生对生字新词学习的热情,学得轻松,学得主动,逐渐养成乐学生字新词的习惯,这真是让学生受益终身。解决了以往课堂识字教学中,教师苦口婆心的比划,学生“自以为是”不听讲,或是不懂得要听讲的现象。使得生字教学与词语积累方面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在赏读情趣这一环节,我打算导学蒲公英传播种子这一小节,苍耳和豌豆两小节让学生自主学习。采用这样的方法是因为低段学生还不适宜完全让其自学,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还要注意示范和指导。

现在的孩子与大自然接触得少,只有少数学生见过文中提到的植物,如果单凭老师一张嘴说很难与全班同学形成共鸣,于是我用图片的方式把蒲公英、苍耳、豌豆一一展示,把“降落伞”“铠甲”“豆荚”都带进课堂,结合课文诗句,老师分析讲解,同学们的各抒己见,植物生长的特点和大自然的无穷趣味,便从孩子们口中一一说出,从孩子们一张张笑脸上流露出来,达到了情感体验。

正是由于实物图片这一纽带,轻易地把少数人的情感体验变成了全班学生共同的情感体验,由少到多,由点到全,学生情感得到升华,把教学推向了一个高潮。

有了情感体验还不够,学生虽然知道了蒲公英是借助风婆婆去旅行却还不能深刻明白蒲公英如何借助风力传播种子的,为了解决这一难点,在学生讨论后我给他们展示了蒲公英传播种子的视频。让孩子们随着视频中的蒲公英娃娃一块去旅行。

并伺机解释“微风轻轻一吹蒲公英娃娃就一个接一个向四面八方飘去,这就是课文中说的‘纷纷’。”视频看完,不但懂了蒲公英传播种子方法,还理解了重点词语,真是一举多得。

当学生观看完视频后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话匣子便打开了,我顺势引导用填空的方式拓展学生的想象,我先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说和说自己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再用课件展示有代表性方法传播种子的植物的相关知识。

这一环节从课内延伸到了课外在并且紧紧围绕教学目的中的“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观察大自然的兴趣”这一要点,在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的同时,激发了学生观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在结合课文用反义词的方法总结发现奥秘的方法,那就是“细心”,做一个用心的孩子。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网络课件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深得学生喜欢,在教学中合理运用能突出学习重点,突破学习难点,调整学生情绪,激发学生兴趣;在巩固练习时要增加训练密度,提高学习效果,充分发挥人机互动,做到“讲,练,议”三者完美结合,极大的提高课堂效率,可以让语文走进生活,发展学生的能力,真正体现语文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充满乐趣,只要做有心人就会获得更多知识与乐趣!感谢班班通走进教室,让我们快乐又轻松结束了一堂课。

以上就是班班通资源应用的一点心得,很高兴能与大家一起分享。

谢谢大家!

有多少块糖教学设计 反思 篇3

读懂学生

让课堂教学更有效

——“有多少块糖”教学设计与教后反思

秭归县杨林桥镇中心小学 王卫华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数一数与乘法第一课时——有多少块糖(同数连加的现实情境),即教材第16、17页。【教学目标】

1、结合数糖块的活动,经历相同加数连加的抽象过程,为学习乘法积累活动经验;通过动手操作与抽象相结合,发展学生的数感。

2、体会到生活中有许多需要把相同数连加的问题,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数一数,抽象出“几个几”,体会“几个几”的含义。难点:学会通过多方位思考来解决问题。【教学过程】

一、活用资源,激趣引入

看看我们班的课桌是怎样摆放的?请从前往后数一数,一共有几行?每行坐几个小朋友?再从左往右数一数,一共有几列?每一列有几个小朋友?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由地数一数之后,老师引导学生初步从潜意识里构建“行”与“列”,并为后面的学习与操作活动埋下伏笔。】

二、动手实践、自主探究

1、同学们,你们喜欢吃糖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数一数有多少块糖。

2、活动一:摆一摆,数一数

①投影出示一组糖果。提问:你知道这里有多少块糖吗?你有什么好办法数一数?

②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数一数,教师巡视了解不同的数法。③集体展示、交流。

④课件演示,老师引导学生沟通各种方法。

⑤方法优化:你们觉得哪种方法最好,为什么?(有道理就予以肯定,体现“几个几个数”给予表扬。)

【设计意图:老师不作任何提示与数法要求,完全由学生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与已有的知识经验去动手操作实践,一方面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帮助老师更清晰了解学生整体学情与个体差异,从而“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让后面的学习活动更加有效。】

3、活动二:数一数,填一填。

①自由数实物的时候同学们表现得非常出色,现在老师要求同学们看图数一数,填一填,能做到吗?

②课件出示:教材第16页插图。

③学生独立数一数,完成填空后,小组内交流。

④集体汇报,课件动态展示,梳理数数方法。图1按“行”横着数,图2 按“列”竖着数,渗透“几个几”的认识。

4、活动三:说一说,算一算。

①课件出示教材第16页插图。现在咱们重点来研究这一幅图,说说分别横着看,竖着看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②学生独立数一数,算一算,然后集体汇报。

③交流活动中,老师重点引导梳理:横着看,每行5块,有3行,5+5+5=15(块)。竖着看,每列3块,有5列,:3+3+3+3+3=15(块)。横着看时,有3行就是3个5相加。竖着看时,有5列就是5个3相加。无论横着看还是竖着看,结果都相同。

【设计意图:在同数连加具体情境中,活动二与活动三分两个层次,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数方阵排列的物体个数,帮助学生在潜意识里有了“行”与“列”这一数学词语,初步建立“几个几相加”的模型,并相应地列出两个不同的同数连加算式,为学习几个相同加数连加改写成乘法算式奠定基础,同时也于本节课淡淡地有了乘法产生的必要性,让后续学习水到渠成。】

三、反馈练习、巩固提升

教材第17页2、3、4题。(2、3两题由“堆数”实物到“行、列数方格”,数的个数逐渐扩大,抽象程度逐渐提高。4题以“数线”方式呈现从而“跳数列出同数连加算式”。)

1、学生独立完成。

2、老师根据“课堂生成”有针对性个体指导与集体反馈。

四、课堂小结、重点提炼 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整体反思】

本节课构思三结合:教材、学生、课题(小学数学生成性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1、对教材的认识(用整体的观念读教材):①本单元的标题是数一数与乘法,突出数数活动与认识乘法之间的关系。有多少块糖(同数连加的现实情境),称得上认识乘法之前的一节准备课,帮助学生积累“几个几个数”的活动经验,并能用同数连加的算式描述数数结果。②承上,建立于学生对加法意义认识、20以内及100以内数的加法熟练计算基础上;启下,服务于本单元乘法意义的认识、服务于本册乘法口诀学习、服务于三年级及第二学段乘法的计算与解决问题等。③北师大版教材编排重于学生“数学思考”“问题解决策略”目标达成,往往淡于计算训练与结论提炼,这对于我们山区县的农村学生学习数学恰是不利的,因此本人处理教材内容时采用了北师大加人教两种版本的互补性,在教学设计与课堂实践中按“动手实践数实物→单幅图画横竖分别数→一幅图画综合两种数”的流程,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帮助学生建立“几个几个数”的基本方法,明确提炼出“几个几连加”的模型,让下一节课的“初步认识乘法的意义”不致于有现起炉灶之意。

2、对学生的认识(用发展的观念读学生):学生整体听、思、说、写等数学学习习惯较好,两大周的课堂教学中,基本达到“放得开去、收得回来”的效果。但也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学“行动缓慢一点”(表现于:理解,语言描述,书面练习),这就需要加大重复、强化的过程,如:涉及启迪思维或是解决问题方法步

骤等方面,多点几个学生重述前者的陈述等,往往总觉得一节课的时间紧张不够用。因为才与本班学生在一起摸爬滚打两周时间,对学生现实生活经验与已有知识经验还没能读透彻,因此在教学设计与课堂组织方面多偏于教材要求上。课堂教学过程中,努力尊重学生动态生成性资源,及时调整自己的思路与方法,争取让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

《一共有多少》说课稿 篇4

大家好!

1、说课内容: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实验教材北师大第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的内容《一共有多少》。

2、教材分析:

《一共有多少》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节的内容。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数学运算,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对数字有了一定的认识,加上自身的经验积累对学习本节知识也有很大的帮助。

3、学生分析:

学生在学习之前对加法应该都有比较简单的认识,因为加法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数学运算方法,学生对此有一定的情感体验,因此对于这节课的.学生是非常有帮助的。但是每个学生的生活背景,知识经验不同,每个同学接受知识的能力也有所差别,因此我会顾及到每个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索培养学生沟通能力以及对数学的浓厚兴趣。

4、教学目标:

(1)结合熟悉的生活背景和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加法的意义。

(2)在观察、操作的活动中,探索5以内数的加法

(3)在会读会写加法算式、感悟把两个数合在一起,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

5、教学重难点:

感知加法的意义,以及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6、教法:

本节课首先以生活中的例子为背景,引起学生对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用符号代替法来代替实物,再让学生动手操作,根据之前学过的知识,引导学生用数字来表示这些符号,进而进行加法的学习,最后请同学列举生活中的例子并列出算式,使学生更加深化对加法的学习。采用“情景学习——解决问题 拓展思维——课外延伸”的教学方法。

7、学法:

新课程倡导“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方法,但是根据一年级学生的情况,在注重学生主体的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对学生的不断引导。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进行本节课的学习。

8、教学过程:

第一个环节:初步感知加法

先给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例子开始本节课的学习。“去商店买东西,买了一块橡皮两毛钱,一支铅笔一毛钱,我应该给老板多少钱?”通过这样简单而又经常碰到的问题使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并且明白生活处处有数学。并请学生举自己生活中所遇到的有关加法的例子。

第二个环节:进一步感知加法运算,明白加法的含义

学生会用符号代替法来代替生活中的实物,小组合作交流,一个学生举例子,其他同学用小棒或者小圆片摆出相应的样子,学生就会明白加法就是两个数合在一起,并通过数数得出答案。

第三个环节:会用数字进行加法运算,学会正确读、写、使用“+”

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会用符号代替实物,用数字代替符号,因此在摆小圆片的基础上请学生之间相互讨论怎样用数字和“+”来表示一个数学算式。

第四个环节:看图示能正确列出算式,并说出为什么要这样列

看到图示,学生基本会正确列出加法算式,但是由于角度不一样列的算式也不一样,但是都应该值得肯定。让学生独立列出算式,并说出你为什么这样列。

第五个环节:巩固练习、课外延伸

根据课本上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最后请学生列举平时遇到的有关加法的问题,并列举算式说出原因。或者提出遇到的问题,同学之间相互讨论解决。

以上是我对《一共有多少》这节课的认识和教学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保持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上一篇:中小学信息技术-学习日志下一篇:校长必学-《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