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最新父母教育孩子文章(精选4篇)
2009最新父母教育孩子文章 篇1
教育孩子文章100篇友情推荐:
给孩子机会,让他帮助你
孩子缺少“孝”的教育吗 ?
孩子惹您发火时,请看这篇文章!
家长应该打孩子吗?
家长先有心才能读懂孩子的心
古人的教诲-童蒙养正
高考压力让考生心病多发 六项建议降低焦虑值
家庭教育之痒
日本的《家庭教育手册》
透过绘画看待孩子们的世界
青春期教育不该是一本糊涂账
世界各地“性”教育奇招
孩子上幼儿园了,老师建议家长不要问的4个问题
你会做父母吗? 父母,孩子教育的关键
最好的父母什么样
家长巧向孩子说心语
合理膳食会让儿童越来越聪明
承诺孩子,别开空头支票
美国华人是怎么教育孩子
美国优秀教师致家长十条建议
中学生家庭教育六方法
孩子惹您发火时,请看这篇文章!
教孩子释放愤怒的方法
父母应从哪些方面激励孩子
母亲太强势孩子易受负面影响
白领父母早教心态两大误区
与孩子交流最可能犯十二个错误
低声语调教育孩子更有效
教育孩子请试试“另类方法”
怎样对待网络成瘾的孩子
小儿常见病民间招数
打骂最能伤害孩子的心灵
压岁红包孩子当家好处多 有助理财观念培养
抽空翻翻孩子的书包
孩子上中学的看看:如何正确教育孩子?别让孩子“情感饥饿”
别吝啬赞美孩子
教育孩子,就这么简单
让孩子拥有更多朋友的秘诀
别轻易给孩子扣上早恋帽子
31个坏习惯毁了孩子大未来
14招 培养孩子集中力
蒙特梭利教育法
31个坏习惯毁了孩子大未来
14招 培养孩子集中力
蒙特梭利教育法
孩子青春期叛逆怎么办?
教育出更优秀的孩子
解决孩子早恋问题的关键
0-6岁 成长测评+早教方案
爱和自由(著名的蒙特梭利教育专家孙瑞雪著)
爱和自由(著名的蒙特梭利教育专家孙瑞雪著)
孩子青春期叛逆怎么办?
爸爸妈妈快来测试:亲子关系自我评价
毁掉孩子一生的11种教育方法
图文:孩子最喜欢的六种妈妈
如果您觉得文章好,请向您的朋友分享!
父母对孩子过多关心影响主动性
铃木教育思想的五大核心理念
给家长的一封信
家庭教育三应三忌
青少年的性关切和性焦虑
中国家庭教育十大败笔及美国父母给子女的十二条基本法则!
家庭教育的原则和应有的举措
家长们放下你教育时身上的:十把刀!
儿童的性发展,做父母的绝对不能不看:
成功父母之道(转载)
父母教育子女12法则
让孩子拥有更多朋友的秘诀
教孩子释放愤怒的方法
别轻易给孩子扣上早恋帽子
母亲太强势孩子易受负面影响
“坏孩子”诞生在父母的言语中
父母必读十个家庭教育故事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只学习不玩耍 聪明的孩子也变傻
可导致儿童“性早熟”的食品
lzwz.netviewthread.phptid=215710
13岁前,妈妈的作用无人可替代
lzwz.netviewthread.phptid=215713
爱子绝招25条
lzwz.netviewthread.phptid=215721
《做最好的家长》
《做最成功的父母》:请多给孩子一些赏识
《距离失败50米》
美国人教育子女的七大忌语
教育孩子时家长要克服“自我中心”的倾向
家庭教育简易5法
四年级决定孩子的一生
三大因素影响孩子的交往能力
6种方法纠正孩子坏习惯
遭遇美国教育
经典好书下载:80句父母最该说与最不该说的话
犹太人的家教圣经
父母认可是孩子自信的首要源泉
适合孩子们看的性知识动画人是怎么来的!
家庭教育简易5法
一切为了孩子《父母手记》现在给您免费提供下载 内容还是很全的,对教育孩子有非常好的作用!
下载地址:http:///viewthread.php?tid=215546
子女教育中常见的五十个错误
孩子不快乐 你能读懂吗?爱的守则18种激发孩子学习兴趣的方法13岁前,妈妈的作用无人可替代
4月16号一切为了孩子好文章推荐(第一个不是)年轻妈妈们应该知道的一些常识,爸爸们不要看:
笨孩子大多是被骂笨的如何纠正孩子粗心的毛病
家教 父母育儿十金规
可怜中国父母心
父母怎样教育孩子 篇2
小事不管大事必管:
孩子必须有自己的自由的时间,自己安排自己的事情,这是他的自由,没有自由的孩子长大以后缺乏主见,独立性差。在给孩子一定的自由的同时,我们也得有自己的原则,那就是那些重要的事情上,孩子必须学会服从。比如上学这件事,这是没有商量的事情,不管孩子怎样哀求,都必须遵守这个规则,如果他逃学就要受到严厉的惩罚。
奖惩结合:
只奖励不惩罚孩子,孩子就不知道什么叫规矩,长大以后就没有法律意识,容易酿成犯罪。如果只惩罚孩子而不奖励孩子,孩子就会缺乏动力,长大以后容易迷失自己,也容易丧失人生的意义,他们会经常的反问自己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奖惩结合,是最佳的教育方式,在奖惩结合的基础上要更加的强调奖励。因为惩罚并不能让不良的行为消失,只是暂时的压抑不良行为。无论是奖励还是惩罚,都应该是及时的,如果不及时,奖励和惩罚都是没有效果的。
体罚与批评要把握分寸:
目前体罚孩子是否正确仍然是一个存在争议的话题,我个人的观点是,是否体罚孩子要看孩子的年龄大小,对于四五岁以下的孩子,体罚是必要的,因为批评教育是无效的,他们甚至都无法完全理解父母的话。而在孩子长大以后,体罚变得无效了,这就要父母讲道理了。体罚只能增加他们的暴力意识。
把握游戏期与学习期的界限:
在孩子上小学以前都可以叫做学前期,学前期的孩子都是以玩为主的。即便这时候你给孩子报了很多班,在上课的时候,主要的形式也是玩。所以,在这个事情你要求孩子学很多知识是不现实的也是没有用的。在上了小学以后,孩子的兴趣会逐渐的`转变,学前期的那些游戏已经不能吸引他们,学习就逐渐具有了兴趣。这时候你的孩子就会勤奋起来。所以,你要分清孩子不同的年龄阶段,在不同的阶段做不同的事情。
智商与情商的并重:
孩子犯错父母怎么教育 篇3
愤怒之下的你,心情恼得像一堆火,而你说话的声调就像风,风越大火越旺,越是大吼大叫,心情就越糟糕;但是,如果你尝试着忍一忍怒气,压低一下自己跟孩子说话的声调,你会发现你会变得稍微冷静、理智一些,最起码不会让你更加愤怒。
2、给孩子更多信任、尊重
有心理学者说,你说话的声调高低,跟你传达给别人的信任,是成反比的!也就是说,当你对孩子大吼大叫时,孩子感觉你不信任他;当你说话柔和时,孩子就能感觉到你的信任!
事实就是这么神奇,比如:当孩子手拿香蕉皮准备扔时,你一句怒吼“别扔地上!”这时候,其实你在内心是默认孩子会扔在地上的;如果你认真、轻声地说一句“宝宝,放垃圾桶里吧!”这时候你是默认孩子会放到垃圾桶里的。关键是你语气中传达的这种信任或者不信任,孩子都能感觉得到。
3、减少孩子对你的害怕、抵触
当孩子犯错时,你愤怒地大吼大叫,结果无非两种:
孩子被你吓住了,满脑子的恐惧感,根本没心思去思考为什么错了,只盼着你赶快结束训斥;
孩子被你激怒了,大吼大叫回击你,也不考虑错在哪了,只想着如何跟你对着干。
但是,当你语调平静、严肃、稍低一些跟孩子谈话时,你会在孩子眼里变得“不怒自威”,孩子对你也就没有那么多的恐惧和抵触,这时候你再跟孩子讲道理、辩对错,效果就会好很多。
如何做到“轻声教育”
1、压低音调、降低语速
压低声调,有助于压制你的怒火;而放慢语速,则有助于你边说话边思考。很多时候,我们对孩子的批评显得太急、太暴躁了,但事后我们往往又很后悔,毕竟孩子还小,犯错误是正常的。其实,我们根本没那么生气,只是需要几秒钟调整一下自己而已。
2、指出错误,同时表明期望
孩子犯错的时候,想每次都忍住不去批评,是根本不可能的事。但是,你需要做的.是把你的期望传达给孩子,并提醒他犯错的后果,而不是单纯地吼孩子。
3、减少易怒、冲动情绪
当你发脾气的时候,意味着你缺少足够的技巧、耐心去处理孩子犯的错误,你只能仗着自己的气势、暴力让孩子屈服而已。而平和的心境、冷静处理事情的能力才更能影响孩子。
4、先处理自己的情绪,再与孩子交流
当你发脾气的时候,意味着你缺少足够的技巧、耐心去处理孩子犯的错误,你只能仗着自己的气势、暴力让孩子屈服而已。而平和的心境、冷静处理事情的能力才更能影响孩子。
孩子初中时父母教育问题 篇4
要怎样怎样 很少去发展孩子的主动性,你喜欢吧自己认为正确的东西强加于孩
子,孩子比较被动,从小想反抗你,却不敢反抗,现在其实是对你真正的反抗的开始,什么爱啊,和差生玩啊,等等都是被动的反抗的表现,马上就要的公开反
抗的阶段了(初三,高一,一直到你投降,承认你对他无能为力为止,高二高三),当你和他说的时候你常常会发现泽火革孩子好像那些道理他都懂啊,他为什么就
是不按照大人认为正确的选择区做呢,为什么就是想自己搞自己的那一套呢
这其实是孩子成长的正常表现,在从小监督型的家庭里正常的孩子在初二开始,胆小的孩子,女生可能要晚些,难道你希望孩子很听话,长大之后没有主见,不
愿承担责任么,放手是必须的,这其实是孩子内心开始独立的一个必然要求,否
则,这个孩子长大了会有很多问题的,除非你打算养着他到老,否则你一定要开
始学会尊重他你第一要采取沟通,通过沟通双方取得一致意见,注意这种沟通不是单方面的你说他听,相反,应该是他多说你少说,让他充分表达,并且完全尊重他表达的权利,你可以不同意他的想法,但他表达的权利一定要尊重,让他体会到你对他的尊重,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这样他的反抗会少一些,甚至消失,3沟通的目的,是一致性,你可以把多方面的意见表达充分,让他自己选择,比
如如果不上学,他准备干什么,还有,他将来准备干什么,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你能给他提供什么帮助,什么问题是他自己要独自面对的,如果上学,他上学的目的是什么,达到这个目标会有什么困难,你能给她什么帮助,什么问题是需要
他独自面对的,4重要的是你是帮助他决策的人,而不是主宰他人生的人,你是尊重他的人,朋友多于父母,没有年轻人喜欢有个不可逾越的高山压在自己人生的道路上,让
自己失去人生的控制感,因为那样他会觉得一种无力感,遇到这种无力感,年轻
人就会焦躁,本能的反抗,无论是上学,不上学一定要由他自己决定,决不要强
加自己的意志给他
5其他你可以参考我给其他人的回答 不要相信什么代沟,什么学校不好什么的,其实所有的这些一切问题都是主要是因为父母教育的方式的问题,学校只是个次
要因素,监督型的家庭都会遇到这个问题(一定的)
每一种教育方式都会有相应的问题
【2009最新父母教育孩子文章】推荐阅读:
最新婚礼父母答谢词-婚礼08-19
父母教育孩子十大误区07-31
父母怎么教育叛逆期孩子05-19
父母是如何教育孩子的11-30
不会教育孩子的父母怎么做11-13
父母对孩子一生的影响教育心得07-23
教育孩子,聪明父母只做3件事10-08
最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反思10-16
父母教育孩子爱与严格双管齐下08-29
孩子是父母的一件作品_家庭教育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