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拜之交的故事

2024-07-03

八拜之交的故事(共12篇)

八拜之交的故事 篇1

【拼音】zǒng jiǎo zhī jiāo

【简拼】zjzj

【近义词】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感情色彩】褒义词

【成语结构】偏正式

【成语解释】总角:古时孩童头发髻。指童年时期就结交的朋友。

【成语出处】清・和邦额《夜谭随录・崔秀才》:“莫逆之交不足恃矣,然总角之交,应非泛泛也。”

【成语用法】偏正式;作宾语;含褒义

【例子】莫逆交不足恃矣,然总角之交,应非泛泛也。(清・霁园主人《夜谭随录・崔秀才》)

【产生年代】近代

【常用程度】生僻

八拜之交的故事 篇2

1996年6月, 前台湾行政主管部门“教育改革审议委员会委员”刘兆玄自郭南宏手中接下台湾科技主管部门负责人重任 (任期1996年6月-1998年2月) 。

刘兆玄其实是台湾科技主管部门的“老人”, 原因是1979年10月至1982年10月, 他就曾由新竹清华大学借调至台湾科技主管部门, 担任“企划组组长”一职。当时主要任务有三:一是推动科学技术发展方案, 积极规划整体推动科技发展分工合作体系;二是改进研究发展行政配合工作;三是提升研究刊物水平, 并有效提供研究者尖端科学仪器服务。

此后, 台湾科技主管部门修订组织条例, “企划组”合并原有的“研究发展考核室”, 成为“企划考核处”, 刘兆玄任处长, 负责科技政策研拟与规划、推动大型整合科际合作计划与科技动态调查、规划与推动贵重仪器使用中心, 以及追踪科技发展方案执行情况、对台湾科技主管部门核定主管的重要科技计划进行管制考核等。

1984年6月至1987年7月, 刘兆玄再次进入台湾科技主管部门担任副职负责人, 与陈履安搭档, 期间负责完善科技计划管制考核体系、研拟科技发展重点科技计划、促进民众对科技发展的了解与共识、调查台湾科技指标及编撰科技年鉴、推动台湾科技主管部门业务计算机化管理等。

刘兆玄此番三度进入台湾科技主管部门, 可说是与其结下不解之缘。通过此前的多年历练, 也因此让他对不同时期台湾科学发展的特定时代情境与历史环境有很深了解, 知道如何解决相对应的问题, 突破相对应的难点。

刘兆玄上任后第一件重要工作就是筹办第五次“全台科技会议”。1996年9月下旬, 这次会议召开, 近600位台湾各界人士参加, 目的是应对国际经济竞争加剧和岛内经济进一步发展的要求, 制定台湾未来4年“跨世纪”的科技政策与方针。

此次会议中心议题有四项:科技资源规划与应用, 高科技发展体系建设, 依靠科技引导台湾现代化建设, 制定“科学技术基本法”。

由于“六建计划”已经终止, 与之相呼应的台湾科技发展十二年长程计划 (1992—2002年) 自然也必须做相应修改。会议对2000年和2010年科学技术发展指标进行了重新调整, 规划了新的各项科技发展指标, 具体提出了科技预算、科技法制化、尖端科学研究、高科技产业发展以及增强科技与人文调和的各项建议。

在科学发展政策方面, 提出的建议有:政府科技预算投入应有一个稳定的速率增长;建立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法律基础;加强对台湾重大科研项目和边缘基础研究的支持;加强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的协调, 建立社会性科技体系。

值得注意的是, 此次会上, 两岸科技交流议题受到与会者的重视。会议组织者介绍了大陆的科技发展和重大科技计划的状况, 提出了自己的评估意见, 并表示“整体科技发展能力情况资讯仍嫌不足”, “目前两岸科技交流规模小, 无合作交流的策略”。经过讨论, 绝大多数与会者都认为应该推动两岸科技交流, 并提出了具体意见。这也是台湾首次将“推动两岸科技交流”纳入科技发展计划中。

为更有效地开拓大陆市场, 台湾经建主管部门建议, 应该有限度地放宽高科技产业到大陆地区投资, 建立良性的两岸分工体系, 同时还要加大产业投入研发的激励力度, 例如提高研发费用投资抵减的比例。

为实现此次会议拟定的新的科技发展目标, 台湾科技主管部门在会后整理制定的四年科技计划 (1997—2000年) 中规划了多项策略及其重要措施, 包括:

研发经费稳定成长, 人力素质持续提升:维持台当局科技预算稳定成长, 鼓励民间产业增加研究发展投资, 使台湾研发总经费至2000年时占GDP的比值达到2.5%, 至2010年时占达到3.0%。

培育及延揽高级科技人才, 逐年提升研究人员素质:使2000年时岛内学士以上研究人员总数增至52, 500人, 其中硕、博士研究人员合计占50%, 2010年时学士以上研究人员达75, 000人, 硕、博士研究人员则合计占60%。

整合运用研发资源, 发挥大学研发力量:以“全台科技会议”与“行政主管部门科技顾问会议”作为台湾科技发展中长程政策的形成及协调基础;充分发挥台湾科技主管部门委员会的功能, 整合研发资源, 发挥乘数效果;以“跨部会署学术合作推动小组”整合台当局各部门及民间的科技资源, 以促进大学、台湾中研院及各财团法人机构的研究能量与台当局各部门及产业界的需求结合, 推动所谓“国家型科技计划” (以下称重大科技计划) , 整合上、中、下游之研发资源, 鼓励业者参与“科技专案”等研发计划。

推动尖端科学计划及重大科技计划:持续支持基础研究, 其经费以不低于岛内研发总经费15%为目标, 以尖端科学追求卓越, 慎选适合的尖端科学研究主题, 给研究者较长期、充沛之经费补助, 使台湾最优秀的科学家能在重要的领域中获得突破性研究成果, 逐步迈向亚太研究的重镇。在自然科学方面的主题包括数论及非线性系统、强关联电子系统、新型化学材料及化学动力学等。在基础生物学方面的主题包括酶生物学、基因表现和调控、脑与神经科学、发育生物学、老化及退化机制、结构生物学以及跨学科认知科学等。

研究开发产业关键技术:台湾岛内已有良好基础之高科技产业, 其关键技术研发或引进应由民间主导;岛内基础较薄弱, 具有市场潜力而民间投资意愿仍未明朗的关键技术及产品, 由台当局主导, 并制定有效办法鼓励民间参与。除继续推动已有基础的高科技产业外, 另选定多媒体 (含通讯) 、生物技术、航太、精密机械、特殊材料及电动车与电池等6项作为未来产业科技的重点。善用大学、重点实验室及台湾中研院的研究资源, 鼓励产学合作研究, 以加速开发尖端技术, 缩短技术转移时程。

长期以来, 台湾科技界一直是“强人政治”, 科技政策的制定和推行大多以行政命令、方案或计划的方式执行, 往往由某位“大佬”或掌权者一人说了算;科技计划的时程也是有时6年, 有时4年;长期计划则是12年或10年不等, 计划内容更是常常变来变去, 没有系统严格的基础法律规范。

进入20世纪90年代, 以往台湾的科技“大佬”如李国鼎、吴大猷等相继退位, 科技政策制定部门也于1992年撤销;蒋经国去世后, 岛内不再有人能说话一言九鼎, 反而是台当局内各种质疑声、反对声不绝于耳。

在这种情况下, 当时面临的挑战是如何统领、整合岛内的经费预算, 将不同部会的研究人才、经费力量全部整合起来, 把台湾的整体科技环境往上推, 因此在制度上需要做一个较大的突破。这就需要通过制定新的科技管理法规来解决, 譬如制定“科学技术基本规章”, 将那些与科技有关的重要行政程序予以法制化, 包括科技计划该怎么推?各部门之间的科技预算如何在台湾科技主管部门下属各委员会之间进行协调?如何将基础科学、应用科技, 乃至于不同领域的人才、技术、经费来进行整合与运用?这就是刘兆玄这阶段在科技主管部门所要突破的困境。

为应对未来快速变化的科学技术环境与发展, 需要制定明确的法律原则加以规范。1996年9月第五次“全台科技会议”中提出制定“科学技术基本规章”这一重要议题, 就是希望通过基本法的制定, 就科技政策的基本方针、科技发展规划与协调的机制、科技发展投入的稳定、科技研发人事、财务的适度弹性及知识产权的归属与运用等施行的原则, 作为立法之基本规范, 以便利于科技政策规划、执行的法制化与制度化推动。经过会议的讨论后, 决议由台湾科技主管部门邀集各科技相关部会署代表及学者专家组成专案研拟小组进行草案的研拟工作。该法案经研议、拟订、立法诸过程, 共历时两年多完成。

该规章条文共计23条, 对于科技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均衡发展、持续提高科技经费预算、支持基础研究、强化科技能力建设、充实研究资源、研究发展成果的运用归属、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伦理考量、维护环境生态、如何制定科学技术发展计划、科技发展基金的设置与运用、科技人员的保障与奖励、鼓励支持民间研究开发、推动对外科技合作、推动科技教育等均有原则性的规定。

该文件是台湾历史上通过的第一个“科学技术基本规章”, 此后分别在2003年5月和2005年1月进行两次修订, 为台湾岛内科技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较健全的法制基础。当时台湾研究发展经费占岛内GDP的比例与发达国家相比是偏低的。该文件的制定, 使台湾研究发展经费的逐年增加比例获得保障, 预期几年内可以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准。

其中, 对台湾未来科技发展影响最大的是, “科技基本法”规定知识产权的获得与运用不受台湾“公有财产法”的限制即利用“公有财产” (如“台湾科技发展基金”) 获得的研发成果必须全部收归台当局所有的规定, 改为全面下放至研究执行机构, 这使台湾科技主管部门可以依据该法拟定相关子法, 如《科技研发成果转移办法》、《科技人员聘任条例》及《科发基金管理办法》等, 自1999年起, 委托研究计划的成果归属改为各研究机构所有 (但必须将一部分回馈“台湾科技发展基金”) , 大大提高了科技人员的研发积极性。

根据台湾““科学技术基本规章”第九条的规定, 台当局应每两年提出科学技术发展的远景、策略及现况说明, 以及第十条规定, 台当局应每四年制定台湾科学技术发展计划, 鉴于科技发展日新月异, 四年期的科技发展计划往往需要制定更详细的具体措施, 以便落实执行, 因此在四年计划执行中期, 需要再编辑出版一部《科技白皮书》, 提出科技发展现况说明, 及时勾绘适当新远景及策略, 作为推动台湾科技发展的依据, 并滚动修正科技发展中期计划的年度执行计划。

1997年7月, 台湾科技主管部门出版了第一部《科技白皮书》, 其中汇聚了台湾各界的共识并确立多项对外交流合作的政策与策略。例如, 其中涉及两岸交流的政策部分提到:“推动两岸科技官员互访交流, 规划建立两岸常态化、制度化之科技交流制度, 以加强两岸科技交流合作;推动两岸科技人才交流互访及研究, 延揽大陆地区科技人士来台研究, 鼓励岛内学者专家赴大陆地区从事短期科技研究, 进行两岸科技出版物及相关资料的交换, 并汇编两岸科技名词;推动两岸与民生福祉有关之科技项目的基础科技交流及合作;研议放宽大陆地区科技人士来台研究的相关法规配套措施。”

为落实《科技白皮书》中各项重要科技活动, 台湾科技主管部门还制定了“科技化推动方案”, 于1998年开始实施。主要内容包括:到2000年实际推动科技研究计划的总经费达到新台币893.17亿元, 包括中研院、科技主管部门、经济主管部门、教育主管部门、农业主管部门、卫生主管部门及核能主管部门等14个机构在内的研究计划项目26, 812件, 经费约新台币573.94亿元, 占总经费的64.3%, 其余则为科技发展规划性、支援性、强化研究环境及其他非研究性计划的经费。

启动重大科技计划

台当局第五次“全台科技会议”有一项重要决议, 就是推动重大科技计划。此类科技计划与普通科研计划最大的不同在于, 前者必须具备三项构成条件, 即:具有长期明确目标, 创新技术, 对产业发展或台湾社会福祉有重大贡献;具有跨部门及跨领域的特性, 需由台当局引导投入并予以长期性支持;具有国际性、前瞻性, 其影响与冲击既深且广, 并需上中下游及产官学研资源的良好分工与整合者。

1998年, 台湾科技主管部门起草制定了重大科技计划推动要点。该文件对台湾实施重大科技计划的目的、批准条件, 组织机构的构成及任务、经费编列及管理考核等进行了具体的规定, 如推动重大科技计划的目的在于结合科技研发的上、中、下游资源, 增进台湾竞争优势及因应当前台湾重大社会经济问题的需要, 以有效提升研发成果;重大科技计划的制定需依据“全台科技会议”结论或台湾建设所需的重要课题, 经台湾科技主管部门委员会议审议通过后, 再由相关部门主管科技的负责人及学者专家, 成立重大科技计划指导小组;计划执行期间, 应定期 (一年或二年) 以研讨会等方式, 公开发表其成果;全程计划执行完成后, 由台湾科技主管部门另组织岛内外专家负责评估全程计划的成效。规划制定流程见图2.

刘兆玄接掌台湾科技主管部门后, 共推动设立了4个重大科技计划, 包括防灾、农业生物技术、电信、制药与生物技术等领域。这些领域都面临当时台湾重大社会经济问题的需要。除了防灾领域外, 其余的电信、农业生技、生技制药等都有产业化目标。台湾科技主管部门、经济主管部门、农业主管部门及卫生主管部门等运用各自科技预算, 整合学研选题、人才培育、技术转让、产学合作等方面, 由上游到下游厚植岛内的研发实力。

之所以优先选择防灾领域, 主要原因是台湾的自然环境条件欠佳, 天然灾害频繁, 近年台当局非常重视灾害防治, 防灾科技研究活动逐年增多。因此, 1996年台当局第五次“全台科技会议”及行政主管部门第17次科技顾问会议建议研拟“防灾重大科技计划”, 加强将防灾科技研究成果落实于防灾应用体系上, 设立天然灾害防治资讯及技术移转机构, 有系统地整合推动岛内防灾工作。特别是1999年发生921集集大地震, 对社会产生极为重大的冲击, 台湾立法机构于2000年7月加速审议通过灾害防救法管理规章, 奠定灾害防治工作的法制基础。

防灾重大科技计划一期期限为3年, 主要目的在结合台当局相关部门, 有系统地推动上、中、下游科技研发工作, 整合研发成果转化成可落实应用于防灾业务的技术。具体包括:结合学术界与防灾业务机构, 整合研究成果应用于防灾技术;加强各部会防灾研究计划之基础性及应用性研究;配合行政主管部门防灾会报制度的运作, 建立决策支援系统;建立并维护完善的防灾资讯系统;防救灾法规及防救灾体系运作的检讨、修正与调整;扩大国际合作范围, 提升交流层面。工作推动系以对台湾地区威胁性最高的台风豪雨、地震等灾害为对象, 分为防台 (含气象、防洪、土石流) 、防震、防灾体系 (含防灾体制、防灾资讯系统) 等三组。

选择农业生物技术领域是因为当今农业发展策略, 除需能满足传统的民生需求及具备国际竞争力外, 更要能兼顾环境生态可持续性维护。农业生物技术的研发是精致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及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 台当局均高度重视并积极投入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 这也是岛内农业产业今后发展的方向。台湾行政主管部门于1995年8月通过《加强生物技术产业推动方案》, 农业与医药生物技术乃成为其全力推动发展的重点科技领域。台湾科技主管部门依据第五次“全国科技会议”建议, 于1997年3月通过“农业生物技术国家型科技计划”。该计划系针对台湾产业发展需要与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建立发展本土性农业生技产品有关技术、科技资源及研发与应用体系, 结合既有的农业生技产业上、中、下游资源, 发展具有利基性及本土性产品。其中在花卉与观赏植物方面, 培育具有市场需求的热带与本土花卉新品种、发展品种检定技术与制度、建立转基因系统、品种改良、无病原及健康幼苗的量产自动化生产体系与鉴定认证制度。

选择通信技术领域是由于互联网及无线通讯系统的应用快速崛起, 全球通信设备及服务市场大幅增长, 即将成为21世纪的明星产业。世界各国和地区均提出建立资讯通讯基础建设的战略, 特别是美国提出建设“信息高速公路”后, 台当局也迅速成立了行政主管部门下属资讯基础设施推动小组, 拟定了“资讯通信网计划”、“台湾岛网络光纤化计划”、“通讯系统数字化计划”和“ISDN (综合业务数字网) 应用开发计划”, 并开始推动“电信自由化”, 向民间企业开放其一直垄断的电信业务, 希望能形成有利通信产业发展的环境, 借助民间企业在资讯及半导体领域积累的深厚基础与动力, 大力提升岛内通讯产业技术。

1997年台湾行政主管部门召开第7次“电子、资讯与电信策略会议”, 批准科技主管部门提出的电信重大科技计划, 并于1998年5月成立电信重大科技计划办公室, 推动及落实该计划, 并针对无线通讯及宽带互联网的研发, 负起规划、协调、整合、考核、成果发表及技术转让等任务。

该计划的重点领域为无线通讯及宽带互联网, 前者以第三代移动通讯技术为主, 后者以宽带网络基础建设、服务质量导向网络技术及宽带网络应用为主;另建设具有网络质量保证的“台湾实验网络”, 成为宽带互联网重点技术的共同整合测试平台。一期计划期限为5年, 由经济主管部门、交通主管部门、教育主管部门及科技主管部门合作推动。其中, 科技主管部门组织开展整合性基础学术研究与建立宽带实验网络, 以及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教育主管部门负责推动高校通讯科技教育的改进, 建立无线通讯及网络实验室;经济主管部门开展“科技专案计划”以开发具有市场潜力的产品技术, 协助厂商进入国际市场;交通主管部门下属电信管理机构开展电信服务技术发展规划及建立宽带互联网系列计划, 协助设立与管理“台湾实验网络”。

资料来源:台湾《科技白皮书》 (2011—2014年)

选择制药与生物技术领域是由于岛内药厂长期生产学名药制剂, 在当时获利极低的情形下, 难以进行研发工作, 只有少数新剂型的开发。未来加入世贸组织后, 将失去关税与行政法规的保护, 研发新药及出口学名药或原料药, 将是岛内制药产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在生物技术药品与诊断试剂方面, 近10年来岛内业界尚在萌芽阶段, 1998年岛内生技医药产业 (包括人用疫苗、免疫血清及检验试剂等) 的年产值只有新台币60亿元左右;在生化药物方面, 岛内欠缺学术机构将突破性的研发技术或产品带到产业界或成立生技公司。如何在研究管理及法规上做适当的调整, 以发展生化药物与生技产业是当时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1997年台当局通过《加强生物技术产业推动方案》, 由行政主管部门各机构进行横向整合, 就健全法规、推动投资、加强研发、知识产权保护、技术转让、人才培训、相互认证及资讯等7项工作予以分工, 并成立生物技术产业指导小组。科技主管部门视岛内发展需要, 于1997年8月决定设立制药与生物技术重大科技计划, 并于次年积极展开规划工作。

该计划的目的在于推动目标导向的制药与生物技术的研发, 及建立整体基本架构与周边设施, 以期研发成果能迅速商业化。规划范围涵括上游的研究化学药物 (包括合成、天然化合物) 、生化药物 (包括重组蛋白、抗体) 及生医芯片;中游的发展药物毒理、制剂、先导优良制造规范 (GMP) 生产及临床试验;下游的市场开拓 (GMP量产) 。同时配合《加强生物技术产业推动方案》, 健全知识产权、技术移转、临床前及临床试验法规和新药核准法规。

忘年之交:参议员与小男孩的故事 篇3

悲观情绪一度在我的思想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但如今我已经完全改变了这种人生观。这一变化始于一次不幸的疾病发作和一个小男孩的突然出现。

2012年1月21日是一个星期六。这天上午,我的左胳膊忽然发麻,人开始感到眩晕。在打电话通知医生后,一辆救护车开到我位于伊利诺伊州哈兰德帕克的家的门口。随后所做的核磁共振图像显示,我的颈动脉血管内壁有脱落症状,从而阻挡了血液流向大脑。医生说中风症状很快就会出现,只能让它发生,已无法制止这种症状了。我于是住进了芝加哥西北纪念医院。不久,中风症状出现,我的整个身体麻痹并开始无法控制自己的身体。这种病症对我而言简直难以相信,我才52岁,甚至还不认识患有这种病的任何人。

在对脑部实施了两次手术之后,我于2月10日转院到芝加哥康复治疗院。虽然依然不能运动我的左手、左脚,左眼也无法看东西,然而我心中唯一的想法就是我应该尽快出院,返回工作岗位,为我所属的伊利诺伊州的民众服务。可是现实是残酷的,我首先得学习怎样站立,怎样适应以一只眼睛看东西…… 由于腿部内有血块形成,我得在拐杖和挽具的帮助下,直挺挺地以全力向前一小步一小步地移动。我一直是一个不太乐观的人,这种人生态度令我感到恢复到正常状态似乎已经不可能,我或许再也没有机会返回参议院去履行职责了。

我进行了第一阶段的理疗,令人泄气的是身体功能几乎没有什么恢复。几天后的一天,我的继母贝维拿着一封信走进房间。她的工作是为我审阅来自我的同事和一些陌生人寄来的大量卡片、信件和字条,其中的一封信给予她很大的触动。它是精心打出来的,写信人是一个姓名叫杰克逊·坎宁安的9岁男孩儿。他的家就在伊利诺伊州中部我的家乡查姆帕。在信中,杰克逊告诉我一年前他也患了中风,身体的左半边麻痹了,随后在这家康复治疗院作恢复训练,身体状况获得显著的改观。不过除了告诉我他的病况,杰克逊还给予我一些建议:“不要自暴自弃,你做出的所有艰苦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杰克逊随后又提出建议说可以参加这家治疗院的“成年人”专区的恢复治疗项目,在那里“他们会让你进行严格的训练,你会很快地恢复体能”。杰克逊甚至还向我推荐他在住院期间最喜爱的一家餐馆制作的比萨饼,说是或许我也希望品尝一下。浏览了这封来信,我作为一个成年人,一名美国联邦參议员,从一个从未谋面的小男孩那里获得了如此淳朴的忠告,他的这些话恰恰是我目前十分需要的。他给了我一种最值得信任的力量。于是,我用自己仅存的能力用笔给他回了信。

几个星期之后,我安排了一次与杰克逊在康复治疗院餐厅的见面。他的父母克莱格和朱迪陪伴他前来见面。小男孩坐在我的对面时起先显得有点拘谨,但是不活跃的氛围很快就消散了。杰克逊给我展示了他的跑步能力,我立刻受到了鼓舞,因为他的行动使我相信,自己有一天也能重新走路和跑步。与小男孩面对面的对话令我感触颇深,我仿佛看到了像他这个年纪的自己童年时代的情景。最使我钦佩的是他身上透射出来的那种能量和品德,可我第一眼看到他时只是认为他的年龄可以当我儿子了。

随着一系列理疗和体能锻炼的进展,我的身体渐渐恢复,杰克逊所说的话得到了验证。经过一年的治疗,我终于出了院,并于2013年1月3日重返国会山庄去履行自己的职责。当迈向一层层台阶,向上攀登时,我想起了杰克逊和他说过的话。那天,他的话语激励我爬完了全部台阶。

回到华盛顿之后,我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杰克逊对我的影响力。当我觉得疲倦和沮丧时,我会想起这个被自己认为是世界上最具感召力的小男孩。我向来对自己能代表伊利诺伊州而自豪,但我现在更感到激情澎湃的是我能代表着像他这样的孩子而为公众服务。几个月后,杰克逊来到国会山庄参观。我们一起爬上高高的台阶,华盛顿的市容在他眼里是十分奇异的。我引导他在国会各个厅室参观了一圈,并且约定两个人在连通我的办公室到国会山的一条通道中进行跑步比赛,而接下来的事就是我得认真考虑怎样追上他,超过他。

这件事听起来甚为奇怪,即我颇为感激我的这次中风,因为它给予了我一个机会结识杰克逊,视他为一个忘年之交的朋友,一个我心目中的英雄。

如今已经11岁的杰克逊与我谈起过他在玩自己着迷的电子游戏“干掉蛇神”时拿到的积分,以及他怎样运动自己的左胳膊(我对此很羡慕)。我们之间谈到许多话题,唯一没有涉及的就是女孩儿,虽然我认为或许有一天就会改变。我告诉他,我已经能自如地走路和阅读——恢复了正常的生活。我还对他说如果他不听从理疗师的话,他就必须到国会来作证(玩笑话)。

管鲍之交成语故事 篇4

【典故】生我者也,知我者鲍叔也。此世称管鲍善交也。 《列子·力命》

【释义】春秋时,齐人管仲和鲍叔牙相知最深。后常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

【用法】作宾语;用于好朋友

【结构】偏正式

【相近词】生死之交、管鲍之好

【相反词】点头之交、孙庞之隙

【#25276;韵词】薰香自烧、得人为枭、玉碎花消、逃之夭夭、玉人吹箫、误认颜标、杀鸡焉用牛刀、驽马铅刀、忿火中烧、笑处藏刀、......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齐国的管仲与鲍叔牙关系特别好,他们合伙做生意,鲍叔牙总是多出本钱少分利,乐意帮助贫寒的管仲。管仲率军打仗兵败,只有鲍叔牙了解他的苦衷。小白执政齐国后,鲍叔牙把相国的位子让给管仲,管仲说:“知我者鲍子也。”

八拜之交的故事 篇5

坦妮亚这一邀请看来是如此之诱人,可不能失之交臂。

不管怎样,坦妮亚的这一邀请看来是如此之诱人,可不能失之交臂。

这地方,或是由于她自己的粗心,或是因为什么外界的差错而失之交臂。

你们与金牌失之交臂,感到遗憾吗?

机会难得,不可失之交臂。

妾亦尝忘君兮,恐失之交臂。

世界上有很多伟人也差点儿跟成功失之交臂。

之后蓝军还有扩大比分的机会,但是皮萨罗和埃辛的射门都与进球失之交臂。

亏损者则变成了那些公开招股公司的股东们,过早地抛出(所持股)的同时他们与利润失之交臂。

10月乐团来上海首演,可惜与11月举行的首届艺术节失之交臂,她们当即表达了参加第二届艺术节的强烈愿望。

即使你没有这样做,没有关系,只是,用这些言语照亮他人生活机会将与你失之交臂。

如主诉未被正确确定,正确诊断就可能失之交臂,以致可能在错误的途径上追索诊断。

曼联在过去的三个赛季里都与联赛冠军失之交臂,眼睁睁看着切尔西坐上英超的头把交椅。

克勒克和梅耶如果各自能够在10秒和12秒内完成这项令人精疲力竭的比赛的话,就能获得3万美元奖金,遗憾的是他们都与其失之交臂。

德克?库依特-以一贯不知疲倦的奔跑换来两粒迟到的进球。运气和横梁极力的阻挡,让他与帽子戏法失之交臂。

在获取了第九个联赛冠军的这个赛季,曼联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没能在欧冠中更进一步,他们与雅典失之交臂。

对那些人来说这绝对是个损失,他们不但错过了一位优秀的吉他手,也与那种纯粹自然状态下的文化交流失之交臂,而这种机会实在是可遇不可求。

等啊等:上周二在德州因为左腿筋拉伤而跟无安打比赛失之交臂的休斯,在等待前往纽约验伤的这段期间正?得发慌。

“可怜的珍珠, ”她的悲悯的声音发自肺腑, “生活中缺少幸福已经够不幸的了。可是看到一个人盲目地追求幸福,却与幸福失之交臂,就太惨了。 ”

患难之交的历史典故 篇6

这时候,蔺相如已经告退了,赵孝成王拜虞卿[就是给蔺相如和廉颇当和事佬的那个人]为相国,叫大将廉颇去抵挡秦兵。又打发人上齐国去请求救兵。齐国派大将田单带领着十万大军去救赵国。廉颇和田单都是出名的大将,他们联合起来,王翦未必能占上风。

王翦禀告秦昭襄王,说:“赵国重用廉颇跟平原君,一时半会儿不容易打下来,再说又加上个齐国。咱们不如暂且先退兵,以后再说吧。”秦昭襄王说:“我拿不到魏齐,回去哪儿有脸见应侯呐?”他就打发使者去对平原君说:“这回我们上贵国来,就是为了魏齐。只要贵国把他交出来,我们立刻退兵。”平原君回答说:“魏齐根本就没上我这儿来,请别听外面的谣言。”

秦国的使者来回跑了三四趟,平原君说什么也不认账,弄得秦王一点法子也没有。要是开仗吧,又怕齐国和赵国联合到一块儿,秦国未必赢得了;退兵吧,魏齐就拿不到了。他前思后想地费了好几天工夫,到了儿想出个主意来。他给赵孝成王写了封信,说:“敝国和贵国原来是兄弟,多年交好。我为了听人说魏齐住在平原君家里,才上这儿来要。如今魏齐既然真没在贵国,我何必又多这份事呐?这回我们打下来的三个城,照旧归还给贵国,咱们还是照旧交好吧。”赵孝成王也打发个使者去给秦昭襄王道谢。田单听说秦国退了兵,就回齐国去了。

秦昭襄王回到函谷关就给平原君写了一封信,请他上秦国来一趟,喝喝酒,聊聊天,大伙儿聚会聚会,交个朋友。平原君拿了那封信去给赵孝成王看。赵孝成王没有主意了。相国虞卿就拿从前楚怀王和孟尝君做例子,主张不去。大将廉颇拿当初蔺相如做例子,主张还是去好。赵孝成王岁数小,又是鸡毛小胆儿,不敢得罪秦国,到了儿还是打发平原君去了。

平原君到了咸阳,秦昭襄王特别亲热地招待他,天天喝酒谈心。两个人挺“投缘”,交上了“朋友”。秦昭襄王给平原君斟了一杯酒,说:“我有件事情跟您商量。要是您肯答应的话,就请干了这杯酒。”平原君说:“大王的命令,我哪儿敢不听从。”他就把那杯酒干了。秦昭襄王说:“从前周文王得到了吕尚,尊他为太公;齐桓公得到了管仲,尊他为仲父。如今我这儿的范君就是我的太公,我的仲父。这样,范君的仇人就是我的仇人。如今魏齐躲在您府上,请您打发个人去把他的脑袋拿来,替范君报了仇,我必定感激您这份情义!”平原君说:“酒肉朋友不足道,患难之交才可贵。魏齐是我的朋友,他如今有了难处,正是要朋友帮忙的时候。要是他真在我那儿,我也不能做出‘卖友求荣’的事,何况他并不在我那儿。”秦昭襄王翻了脸,说:“您一定不把他交出来,那我可就不能放您回去了!”平原君说:“全凭大王。大王叫我来喝酒,我就遵命来了。如今大王威胁我,我也不在乎。好在是非曲直,天下自有公论!”

秦王知道平原君决心不交出魏齐来,就把他软禁在宾馆里。一面又给赵孝成王写了封信去。那封信上说:

平原君在敝国,我的仇人魏齐在平原君家里。请把魏齐的人头送来,我就把平原君送回去。要是贵国一定要偏护魏齐,那我只好亲自带领大军上贵国来要我的仇人。请大王原谅!

赵孝成王接到这封信,连忙召集大臣们,对他们时候:“咱们为了别国的一个亡命徒,把秦国得罪了,害得平原君扣在秦国,弄得赵国眼瞧就要受到兵荒马乱的祸患,这太说不过去了。”大臣们觉得这话很对,都同意派兵把平原君的家围困起来。谁知道平原君的门客早就偷着把魏齐放走了。

魏齐连夜跑到相国虞卿家里,求他收留。虞卿说:“赵王怕秦国比怕豺狼虎豹还厉害。要去说情那是没有用的。我瞧您还不如回到大梁去。听说魏公子无忌慷慨仗义,招收宾客,天下的亡命徒都投奔他去。再说他跟赵公子又是亲戚,准得收留您。不过您是带罪的人,怎么能单独一个儿跑出去呐?”魏齐哭丧着脸,急得没有办法。虞卿想派个人送他去,又怕走了风声,反倒丧了他的命。末了,他下了个决心,说:“还是我跟您一块儿走吧!”

春夏之交养生保健要“六防” 篇7

二防过敏春暖花开时节, 人们的室外活动也增加了, 此时最易诱发过敏性花粉症、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过敏性疾病。林主任指出, 防过敏的根本办法还是调理好体质, 推荐每天晒晒项背, 能起到壮人阳气、温通经脉的作用。

三防疫病春夏之交气候温暖湿润, 蚊、蝇、细菌迅速繁殖生长, 易传播疾病。居家防蚊虫, 要全面清理卫生死角和杂物, 必要时可适当使用蚊香、药物、光源等来驱蚊杀蚊。每日室内保持通风换气, 衣被尽可能置于阳光下暴晒, 定期洗晒日常用品、玩具等。

为防疫病, 室内可常熏艾, 也可用中药如苍术、艾叶、山柰、白芷、菖蒲、川芎、香附、肉豆蔻、藿香等自制香囊挂于床头或随身佩戴, 以起到芳香化湿、祛风驱瘟的作用。

四防伤脾现在空气湿度相对较大, 而脾为湿土之脏, 湿邪最易犯脾, 易引起出现食欲不佳、呕吐、腹胀、大便不成形或黏腻不爽等症状。林主任提醒, 在遵循“少酸多甘”的同时, 宜多食用健脾祛湿之品, 如山药、赤小豆、薏苡仁、扁豆等。不要迫不及待地喝冷饮, 以免损伤脾胃。推荐健脾茶:炒薏米、大麦茶一起用沸水冲泡, 泡淡为止, 能健脾祛湿。

五防肝亢自然界阳气骤升, 易引起肝阳上亢, 继而诱发春末常见的鼻腔、牙龈、呼吸道、皮肤等出血、牙痛、头痛眩晕、目赤眼疾等疾患, 这就是所谓的“春火”, 老百姓俗称的“上火”。防肝亢, 除了避免熬夜, 还要注意调整情绪, 饮食上要定时定量。

变革,出版的春夏之交 篇8

不同于境外多数国家和地区比较自由的出版登记制,长期以来,我们采取的是审批制,即由国家决定是否设立出版社以及出版社的规模与数量。60多年来,全国具有图书出版资质的出版社不足600家,其中绝大多数又集中于京沪两地,与此相较,分散于全国各省市的图书民营公司数量却是多达上万家。国家的严格控制,让出版社成为大陆出版业最为稀有的资源。

近期这种情况似乎开始有所“缓解”,相关主管机构接连批准新设一家出版社、一家杂志社和新增一家副牌社。其中副牌社和杂志社均来自于久负盛名的三联书店。

这家出版社于上个世纪30年代,由著名出版人邹韬奋等在上海创立的生活书店、新知书店和读书出版社三家机构合并而来,长期以来以优良的历史传统和强烈的人文精神而享誉海内外。合并至今,除了《读书》杂志一直得以独立出版外,其余的“生活”、“新知”两大品牌早已淡出读者的视野。此次生活书店出版社和《新知》杂志的“重获新生”,让三联书店的三个核心品牌全部集齐,体现了中国出版业对文化传承与品牌延续的尊重和鼓励。据悉,新成立的生活书店将是一家综合性出版社,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论著,文学、艺术作品,大众文化读物,以及生活实用类读物为主。

除此之外,安徽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北京时代华文书局有限公司,也于近日宣布获得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图书出版许可证”,这家公司是两家非京籍出版集团——安徽时代出版集团与吉林出版集团战略合作的产物,为前者独资在北京设立的跨地区出版发行公司,以出版哲学与社会科学、经济管理、文化教育、文学和少儿图书为主。此次获得正式出版资质后,其成为时代出版旗下第九家出版单位,这也符合国家近几年一直提倡和鼓励的,出版企业跨地区走出去的发展战略。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获批的两家出版单位的母公司均是国有单位,自身已经具有出版资质。而近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党组书记、副局长蒋建国在新闻出版工作座谈会上表示,要鼓励民间资本开办小微新闻出版服务企业,以增加就业、方便群众、促进消费,激发全民创业热情和文化创新活力,这一消息的公布,自然也让规模庞大的非国有出版业者,对于政府向民营资本开放出版资质的可能性开始浮想联翩。

亚马逊“拯救”的意义大于“掘金”?

新增出版社意在激活出版产业链的内容制作端,而早已在海外市场运作数年,而今风生水起的亚马逊Kindle电子书阅读器(最新版名为Paperwhite,触摸屏)正式登陆大陆市场,则如同一颗重磅炸弹,投向了最近略显疲态的大陆电子书市场。在经历了2010~2011年的电子书狂潮后,以2012年初起各家电子书阅读器硬件生产商发货量剧减及库存量暴增为导火索,产业内的旗帜性企业汉王公司股价一落千丈为标志,大陆的电子书产业似乎一夜间进入了冰冻期。一时间,电子书成为各家出版单位近而畏惧、退而惋惜的“鸡肋”业务。在如此险象环生的产业疲惫期,亚马逊选择在大陆推出Kindle电子书阅读器,看似步步惊心,实则有惊无险。

早在数月前,该电子阅读器尚未上市,亚马逊就先将同名阅读软件抛出来,试水大陆电子书市场。虽然因转借第三方拍照而饱受质疑,但数月下来,该阅读软件已逐渐站稳了脚跟,仅以平台中的电子书数量这一重要指标来看,亚马逊丝毫不逊色于其他同类电子书网站,其电子书内容急速增长,个中不乏实力雄厚的出版单位和走红市场的畅销图书。在此次实体阅读器登陆之时,著名作家余华新作《第七天》和武侠大师古龙《古龙文集》等重量级新书均陆续登入该平台,其中前者更是先于纸质版图书向读者发售,更加激发了读者对Kindle电子书的浓厚兴趣。

不同于大陆同业者急功近利的快模式,亚马逊中国依托美国总部深耕该市场多年的丰富经验,以稳模式颇得大陆出版单位的青睐与赞许。数月前,某家大型网上书店为推广旗下的电子书平台,吸引读者的关注,未经出版单位授权,单方面将部分图书(包括刚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著名作家莫言的代表小说)以零定价进行销售,对于读者来说,自然是乐于捡个便宜,对于出版单位,无疑晴天霹雳。在大陆这样一个版权意识尚待提高,数字付费阅读习惯尚未形成的电子书雏形市场,这样的恶意竞争行为无疑于自杀。而亚马逊的国际化背景,成熟的阅读解决方案,完善的运营操作模式,健全的定价分成体系,使其对于版权格外尊重,也十分注重建立行业规范,所以大多数出版单位对于Kindle入华,均持乐观积极的态度。

在Kindle阅读器登陆之时,汉王、当当等电子书经营者也陆续推出了其新一代电子书阅读器,不论是意外巧合,还是故意为之,Kindle重新燃起了大陆出版业者开拓电子书市场的信心,已是毋庸置疑了。也许长久来看,对于中国电子书市场,不是我们成就了来此“掘金”的亚马逊,反而是“健全”的亚马逊“拯救”了我们。

易中天的“量身定做”和余华的“引而不发”

在如今庞大的中国经济体系中,出版业无疑是位“小朋友”,其经济体量与其他行业相比,往往显得微不足道。纸质出版的加速衰退、电子出版的尚未健全,更是让出版产业沦为不少人口中的“夕阳产业”,以致出版从业者们只能谨小慎微地经营着。上半年以来,自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与国家广电总局合并后,以此为契机,提出跨产业结合,做大做强出版,出版业者们也开始不甘心于“小打小闹”,努力尝试借鉴大手笔运作和使用先进的行销模式。

易中天与路金波,无论单独拿出谁来,绝对都是畅销书的保障,一个在《百家讲坛》谈三国论诸子,讲红了自己;一个为王朔、韩寒、安妮宝贝、张悦然等畅销作家精心包装打造,时而来点八卦花边,炒红了自己。这两个人合作,绝对是“火星撞地球”,而他们这次要共同做的书,则更是大手笔中的大手笔——《易中天中华史》。

按路金波自己的预期来说,“合计36册的《易中天中华史》累计实现销售100万套,按平均定价35元计算,码洋12.96亿。”在出版业中绝对是石破惊天之举,所以他也不乏幽默地在微博上与读者互动道,“请尽情嘲笑我的梦想吧。”当然,玩笑归玩笑,路金波为此还是颇下了些血本,他为年近70高龄的易中天精心打造了一支专业制作团队,这里以他为居中调停,包含有专业的编辑人员、校对人员和排版设计人员,更是创新性地引入“学术顾问”这一概念,而这一切都围绕着作者易中天一人来运转。这样一套包含36册图书,从上古写到近现代的恢弘之作,不仅是一部关于中华文明的百科全书,一部具有全球视角的文明史著作,更是在出版业界开创了图书创作与制作的新纪元。对于图书的销售,他们也是相对有信心,不同于市面上同类著作大部头的呆板沉重形象,该丛书单本不足10万字,语言深入浅出,以“每个分册在京沪高铁单程五个小时内可以读完”为目标,专门为具有消费潜力和阅读习惯的都市白领而量身打造。

余华回归了,自写完上作《兄弟》时隔七年之后,终于再次发表了他的长篇小说,名字恰巧叫做《第七天》。上帝造人用了七天,余华用七年完成了《第七天》。

在去年莫言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之后,整个中国文坛一直处于极度亢奋的状态中,仿佛从此就已“赶英超美”,成为世界文坛的重要一极。事实上,等到时间流逝,距获奖尚不足一年,这股热潮已悄然间在读者的阅读板块中渐渐褪去。对于中国文坛而言,对于文学读者来说,一个诺贝尔文学奖远不足以解决“文学式微”的困扰,唯有一本本踏踏实实的文学作品的经年累积,才可以成就中国于世界文坛的地位,才能唤醒读者们对于纯文学的兴趣。对于该书的出版方新经典文化,为了迎接余华作品的强势回归,他们也是比较时髦地用起来电子产品中常用的“饥饿营销”,自该书即将出版的消息“意外”曝光之后,出版方对于该书的题材、内容、情节等几乎所有讯息一概避而不谈,随后也仅仅披露了小说的开头,不过区区98个字。该书的电子书版权也是几经波澜,从图书出版消息公布后,多家实力雄厚的数字出版商都跃跃欲试,出版方也收到了多达二十多家机构的报价,经过数轮筛选和考察,最终花落亚马逊中国,并打破了其在全球范围内电子版权从未预付的惯例,与亚马逊Kindle电子阅读器的上市一并成为大陆图书业,特别是电子书市场的焦点。这种“引而不发”,话题不断的方式,既让自己的书一直成为热点话题,也让读者保持着“揭开神秘面纱”的浓厚兴趣和猎奇心态。

平民之交的意思及造句 篇9

【拼音】:bùyīzhījiāo

【说明】:平民:平民的服装,借指平民。指布衣之间的交往,友情。也指权贵者与不官职的人相来往。

【出自】:《战国策?齐策三》:“卫君与文布衣交,请具车马皮币,愿君以此从卫君游。”

【示例】: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十八回:“寡人闻君高义,愿与君为~。”

【语法】:偏正式;作宾语;含褒义,表现贫民间的友谊

【褒贬】:中性词

【英语】:friendsindaysofsimplelife;afriendonemadewhenonewasacommonerorinhumblecircumstances;

布衣之交的近义词

贫贱之交 布衣之交 生逝世之交 患难之交 忘年之交 金兰之契

微时之交的反义词

酒肉朋友 酒肉朋友 酒肉朋友 狐群狗党 三朋四友

布衣之交造句

布衣之交远远重于酒肉朋友。

富朱紫士固然有数不清的`朋友,但却怕只是猪朋狗友;布衣之交,兴许只有少数朋友,但却是纯挚而久长的友人!

我今天虽然当了官,但最难忘的还是从前那群布衣之交的朋友。

★ 什么什么之交成语

★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 十月美文

★ 十月主持词

★ 十月文案

★ 十月广播稿

★ 金秋十月文案

★ 十月国庆祝福语

★ 《十月》读后感作文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教学设计 篇10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1)识记: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多极化趋势加强等基本史实

(2)理解: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原因

(3)运用:分析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讲授、探究问题、解答问题,逐步掌握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方法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等方式参与教学过程,从而逐渐养成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认识维护世界和平任重道远,树立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而努力的信念

教学重点:两极格局结束、多极化趋势加强的表现和原因 教学难点: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教学方法:讲授法、问题探究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以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为切入点,从关心天下大事角度引入课题。

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1、东欧剧变的概念

指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东欧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发生根本改变,最终演变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剧烈动荡。它是东欧社会主义事业的失败,使世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潮。

2、东欧剧变的原因

历史:照搬苏联模式,受制于苏联。

现实:没有突破苏联模式的束缚,政治经济危机严重,忽视民主法治建设,脱离群众。(根本)

外因: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西方的“和平演变”。3.步骤:东欧剧变三阶段(困难;妥协;更迭)经济困难社会动荡→执政党放弃社会主义道路反对派夺权→制度质变剧变完成

4、苏联解体的过程(1)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实质:从根本上否定科学社会主义)(2)八一九事件——政权性质发生根本变化(3)独联体的建立——完全解体(1991年底)标志:1991年12月21日,俄罗斯等11国签署《阿拉木图宣言》。

5.苏联解体的含义: 苏联的解体有双重含义:一是国家政权性质发生根本变化,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二是同时伴随着瓦解,分裂为15个国家

6、苏联解体的原因

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

根本原因: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和政策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积累了许多社会问题和民族问题。外部因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合作探究1:如何正确认识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①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并不能说明社会主义失败,只是表明苏联模式失败,社会主义遭受重大挫折。

②历史从来都是在曲折中前进的,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③社会主义各国应走符合本国实际的道路,不能拘泥于一种模式。合作探究2:苏联的解体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 ?(1)使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2)世界总趋势走向缓和,但和平与动荡并存。

(3)加速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为欧盟和北约的扩大创造了条件。(4)使国际社会主义事业遭到重大挫折。

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原因

(1)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使两极格局瓦解。

(2)美国成为惟一的超级大国,极力构建自己主导的单极世界。

(3)多个国际力量中心出现,主张推进多极化。2.多极化表现

①美国极力构建自己主导的单极世界。②欧盟建立,实力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③日本力争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谋求政治大国地位。④俄罗斯军事力量强大,经济好转,国际地位的改善。

⑤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致力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3.特点:

暂时呈现“一超多强”局面,但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合作探究3: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对世界有什么影响?(1)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2)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3)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合作探究4:我们该如何应对多极化趋势?

① 积极参与国际政治经济事务,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②抓住和平与发展的有利时机,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努力提高综合国力;

③站在维护全人类共同利益的立场上,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④既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又要反对恐怖主义,声张正义,维护世界公正。三.多极化趋势下的国际关系-和平与动荡并存 1.特征:和平与动荡并存

2.表现:动荡:地区冲突不断,局部战争频发;恐怖主义事件增多

和平:世界总体形势缓和 3.原因:

①东西方力量对比出现失衡,导致了国际上出现了一系列新矛盾和新冲突(动荡)②美国力图构建自己主导的单极世界,推行霸权政策(动荡)③多方力量的制约(和平)④当前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和平)

本课小结:

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

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世界格局

三、和平与动荡并存——两极格局结束后的世界形势

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欧盟

俄罗斯

日本

中国 世界格局→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巩固练习:

1.关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的东欧剧变,下列表述与事实不符的是()

A.剧变前东欧各国面临严重经济困难

B.执政党丧失政权但社会制度未发生根本性变化

C.德国结束了近半个世界的分裂局面

D.波兰是最早发生剧变的国家

2.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指的是()A.苏联解体导致全世界独立国家数量 B.两极对峙变成了美、欧、中、日、俄势均力敌的格局

C.美国日益受到欧、中、俄等力量的制约

D.区域集团化使世界分裂成几个相互隔绝的地区

3.2011年5月1日深夜,“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在巴基斯坦被美军击毙。许多国家发表声明,对此表示支持,并强调世界各国应共同打击恐怖主义。由此可以看出()

①反恐斗争有赖于国际社会的合作

②恐怖主义成为全球化的主要障碍

③恐怖主义滋生的土壤由此被铲除

④恐怖主义依然是国际社会的公敌

A.①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4.越是高度的概括,越容易引起争议。对20世纪历史的概括,下列说法中争议最少的可能是()

一面之交的陌生人 篇11

站在站台上,周围的喧闹声似乎并没有影响到我,空洞的眼神一直注视着前方。谁也无法体会我此刻的心情。我知道回到家,又是一阵狂风暴雨。期中考试考砸了,又会遭到爸妈的一顿“噼里啪啦”。

唉,一阵叹息过后,公交车来了。

我心想:还是回去吧,在外面晃悠也挺无聊的。经过一系列的思想搏斗之后,我决定了:上车。

上车后,我随便拉了一个扶手漫不经心地站着。在我旁边的是一位中年妇女,貌似是属于家庭主妇那种的吧。中分的酒红色短发,脸圆圆的、胖嘟嘟的,手中还拎着一袋东西。我想那里面装的是菜吧,她应该是赶着回去做饭。唉,这又和我有什么关系呢?想到这里,我便继续看着窗外。

这时,那位中年妇女抽出了一张纸巾,把座位上的水迹擦干净。我望着她,杂乱的发梢挡住了她的脸庞。突然,她径直向我走了过来,她温柔地说:“像你们这些学生平时上课已经很累了,还要背那么重的书包。”说着,便把我拉了过去,让我坐在座位上。

我诧异地望着她,只见那眨着的大眼睛,高挺的鼻子,小小的脸蛋圆圆的,更加突出了她的胖与可爱。我想,或许她只是把我当作她的孩子吧,才会对我说出这些话。因为我们只是见过一面的陌生人。

我用眼角的余光看见她仿佛一直在看着我。过了许久,她才对我说:“你怎么了?似乎很失落的样子。”我继续看着窗外,没有说话。她又说:“没事的,无论发生什么事情,你都应该心中充满希望。”我还是继续沉默着,只不过仔细地打量着她。一个普通的妇女,很平常的酒红色短发,圆圆胖胖的脸蛋。

到站了。我下车之前对她说了一声谢谢。不知道是她为我擦干水迹还是对我说的那一段话。或许都有。

望着繁华的街道,我心中充满了希望。她,我永远不会忘记,哪怕只有一面。

八拜之交的故事 篇12

1 全球碳循环

自然界主要存在两大碳库, 以还原态形式存在的无机碳和以氧化态形式存在的有机碳, 全球碳循环就是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形成的。在光合作用下, 生物通过固碳作用将无机碳转化为有机碳, 其中的有机碳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转化成CO2或HCO3—释放到大气圈和海洋储库中;HCO3-或CO32-与海洋中的Ca2+、Mg2+、Fe2+阳离子相结合以碳酸盐岩的形式与未被降解的有机碳部分共同埋藏于地质储库;地质储库中的碳通过风化剥蚀、构造台升作用又重新回到地球表层系统, 这些储库的碳又不断的被火山源的碳以气体、岩浆或火成岩风化的形式所补充。在其循环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同位素的分馏, 生物从大气中优先吸取C12O2, 合成的有机碳化合物富12C, 但不同生物的光合作用化学机理反应不一样, 同位素的分馏效果也不同。在海洋无机碳库和大气C O2之间也存在着同位素交换, 因海洋无机碳库要比大气C O2大的多, 达到同位素平衡后则沉淀出的碳酸盐岩要更加富集13C。另外地质储库中的有机碳会在厌氧的条件下生成甲烷, 这种甲烷主要以络合物的形式埋藏于高压低温的沉积物, 因此相对较小压力和温度都可以使其释放出来, 则会造成很大的同位素分馏, 对全球碳循环和气候产生重大的影响。

2 PTB碳循环研究进展

PTB附近国内外学者对从不同学科、不同纬度、不同沉积相收集了大量的资料, 碳同位素研究显示在灭绝层附近δ13C c a r b存在世界范围的2%-7%的负偏。这反映了沉积时期海洋-陆地碳循环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波动, 并与生物大灭绝所引起的全球古生态系统变化相一致。很多学者对其负偏的机制进行了探讨, 主要由原来单一的分析δ13Ccarb、δ13Corg的变化特征到用∆13C=δ13Ccarb-δ13Corg来探讨碳循环的机制, 以及利用有机碳埋藏分数 (forg) 估计有机碳的埋藏海洋生产力的变化。现在主要认为碳循环波动与海平面的变化、有机碳的埋藏、大气C02的浓度、甲烷水合物的释放、火山喷发、陆地风化作用、生物绝灭等有着很大的联系。Xie等在煤山剖面PTB附近中检测到莫烷相对于霍烷富13C, 同时黑炭碎片的丰度也有所增加, 推测当时陆地风化作用加强, 导致陆源输入增加, 从而引起碳同位素负偏。Zhang等在黔西岔河剖面界线粘土层发现了六方石英和锆石, 认为这些矿物为火山来源并推断火山作用是灭绝事件的主要原因。李玉成等发现δ13C c a r b与海平面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在δ13Ccarb高值区对应海侵, 在δ13Ccarb低值区对于海平面降低, 其中生物丰度多样性也有很大的变化, 认为海平面的变化和生物危机有很大的联系。Riccardi等在研究煤山和上寺剖面中发现在海洋底层水中由于洋流的循环导致底部海水拥有大量的溶解氧, 其大量有机质氧化产生富集12C的C O2。又因剧烈的构造运动, 底部海水不断上涌将富轻碳的C O2带到表层并与表层的碳酸盐库进行交换, 使其沉淀的碳酸盐岩中的碳同位素偏负。

3 PTB碳循环与生物绝灭的关系

PTB碳循环的异常波动常常和生物绝灭联系起来, 一种观点认为是由于二叠纪末生物的大量灭绝导致生物产率的下降从而引起全球碳循环的波动。另外一种观点认为碳同位素波动和生物大灭绝存在一定的联系, 但碳同位素波动早于生物大灭绝。Luo等最近对中国华南太平、作登、慈利、重阳剖面进行了高分辨率的无机碳同位素研究, 认为生物绝灭事件并不是主要引起碳循环异常的主要原因, 很有可能是由于幕间的火山活动, 导致当时陆地生态系统的恶化崩溃陆源输入大大增加使其海洋无机碳库更加富集12C, 但同时也不能排除海平面的变化和甲烷沼气释放对碳循环有影响。虽然负偏具有全球一致性, 但对于负偏的层位、幅度、幕数各个剖面报道不一致。对于GSSP煤山剖面, 大家一致同意在25-26层一个强烈的负偏, 指示着主灭绝事件, 其次值得注意的是在24层任存在一个小的负偏, 此负偏因此程度小并未受到重视, 殷鸿福等认为该较小的负偏移和生物危机开始和大海退一致, 后面的EH事件是各种因素的叠加。汤新燕等在重庆凉风亚剖面在晚二叠检测到三次负偏, 其中第二次负偏最大, 在时间上与煤山的24层的较为接近。Korte等在伊朗的Shahreza剖面也报到了同样的现象。那么对于只存在单一大负漂移值得引人深思?是否是由于晚长兴阶由于全球大面积的海退使其地层暴露地表遭受剥蚀, 从而使其沉积间断?当然这还需要多方面的的证据和进深一步的研究。

4 结语

二叠——三叠转折期全球变化是地球各个圈层综合的结果, 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二叠——三叠全球环境恶化, 从而引发显生宙最大的生物灭绝事件。碳循环是一个看似简单却又很复杂的过程, 虽然PTB碳同位素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 但还存在着一些尚待加强之处: (1) 在对目的层段进行同位素分析的同时, 对该层段及其上、下地层的沉积学特征研究还不够深入; (2) 对于碳循环的具体机制还有待更深一步的研究 (Δ13C与PCO2、生产力的关系;C循环与微生物的关系;C循环与生物绝灭的关系) ; (3) 除了加强无机碳、有机碳同位素协同分析, 还应该结合S、M O、N、P、Fe等其他指标进行分析; (4) 在研究古海洋的过程中应该与近代海洋实验模拟相结合, 尤其是多维耦合模式的研究, 同时也应该与地质历史极端环境时期进行对比。

参考文献

[1]李玉成, 1999, 华南晚二叠世至早三叠世初灰岩碳同位素地层旋回.南京大学学报:数学半年刊, 35 (003) :277-285.[1]李玉成, 1999, 华南晚二叠世至早三叠世初灰岩碳同位素地层旋回.南京大学学报:数学半年刊, 35 (003) :277-285.

上一篇:洪家渡水电站工程设计项目管理论文下一篇:党史知识竞赛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