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的开始作文(共7篇)
错误的开始作文 篇1
创业初期应避免的7大错误
一、忽视商业计划
商业指导公司ActionCOACH的商业教练乔安娜肖恩斯把可靠的商业计划看成是奠基企业未来成功最重要的一步。她说,“商业计划绝对是商业运作活灵活现的化身。”她还补充道,一份好的商业计划不仅要求小心谨慎地专注于目标,而且还保留了一些可供变动调整的空间。“商业领域就好像是一块牛场,在其中,你可以恣意徜徉,但一旦你触碰到它的电围篱,你就玩完了。”
二、看轻市场营销
对全食品(Whole Foods)公司的早期投资为前摇滚乐队经理斯图尔特斯柯曼赢得了连续创业家的名号。他说,他认为任何营销策略前的商业策划都是愚蠢的。当斯柯曼推出他那名为EmpireVideo音像店连锁之时,就已经在策略上明确了其市场定位,准备好大获成功了。他说:“我为200人建立了整个公司。”这并不意味着只有200个客户;而是他为公司带来了那些可以帮助扩大知名度的人,包括一些国家级刊物的编辑。“你的故事必须要能够传播开来”,他说。
三、不敢想
连续创业家、Powhattan咨询公司的创始人克雷格詹宁斯说:“不要做小的计划。”作为Y Combinator创业孵化器公司的创始人,投资者保罗格雷厄姆在他2006年发表的文章《扼杀创业的18个错误》中,也提供了类似的意
见。格雷厄姆写道,企业家似乎有时会不自觉地规避风险、远离挑战,这些方式都不利于你认识自我。“如果你什么都能做好,肯定会有竞争对手,所以你最好还是直面这一点。想要避免竞争,除非别有好的想法。”
四、思想僵硬
有时,一个公司可能需要改变方向,而创始人必须要愿意去接受这一变化。斯柯曼说,“关键的设计工作通常是发生在商业启动之后。敏捷和灵活意味着,无论我多么爱这个想法,我必须要灵活处理问题,面对可能会有的妥协和放弃。这也是一种随机应变。”改变这并不总意味着适应失败。有时,它可能是在抓住尚未成型的市场机会。《创业》(The Startup Garden: How Growing a Business Grows You)的作者汤姆伊莱费尔德说:“时刻准备发问,你现在究竟在卖什么,你要向客户提出什么样的方案。”
五、错误假设热情可以传染
不管你是在游说投资者,还是激励员工们,或是卖产品,你都需要敏锐察觉到这些观众的反应。斯柯曼说他是慢慢懂得了这一道理:热情并不总会传染。“如果你30年前和我聊,我会说开公司很容易,”他说。“所有你要做的就是抵押你的房子,并准备一天工作20小时。” 斯柯曼说,企业家往往过于投入自己的想法而损害了公司的利益。
六、无视强烈批评
肖恩斯说,她有时需要告诉创业者的恰恰是他们不希望听到的事,比如说,他们的市场定位是错的。而她有责任“与他们一同坐下来,并且十分诚实地
面对他们”。她说,“友善只是说明了我没有足够关心你们的情况,也无法告知你们现状到底如何。”接受强烈批评的能力可能会妨碍创业者从失败中接受经验教训,如伊莱费尔德所说,导致创业的失败。“当事态发展超出计划时,就把这些批判扔出窗外。”
七、投入全部身家
许多小创业者可能会受诱惑,把自己的身家全部拿来作为事业的启动资金。当创始人已经牺牲了他的睡眠、其他就业机会、甚至一小部分理智时,似乎尽可能地多投资让事业运行起来是天经地义的。但是这并不起作用,詹宁斯说。“生意的目的是服务于你自己的,一份适当的工资对你的生活是很关键的。”即使企业在不断发展扩大,创始人也应该保证个人生活的正常供给。
注:
1、连续创业家(serial entrepreneur):那些有创业精神的人,不断地思考新的事业点子,起而行去实践之。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就是典型代表之一。
错误的开始作文 篇2
一、中学生的作文现状
现状一:面对作文, 深感头痛, 手重千斤, 无从下笔, 苦苦地憋了两节课写出来的仍是“短裤”文章, 言之无物, 且条理混乱。
现状二:选材俗套, 内容空洞, 思想苍白, 感情虚假, 构思呆板, 语言乏味。这是当今中学生作文的普遍现象。
现状三:所写的作文构思新颖, 语言流畅, 文采斐然, 然而却是拼凑抄袭甚至全文复制的。
二、现行作文教学的错误导向表现
现行作文教学的错误导向是造成当前中学生作文现状的主要原因。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过分强调语言积累。
这是当前作文教学的一种普遍现象。许多语文教师坚信“劳于读书, 逸于作文”“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 从这一观点出发, 他们过分重视语言积累, 将语言积累放在作文教学的首要地位强调。于是, 他们要求学生多看课外书, 熟记其中精彩的段落, 多背一些优秀的学生习作;甚至还要求学生将语文课本的每篇文章都背下来。再说学生, 他们对老师的这种做法无丝毫置疑, 也不敢置疑, 因为年纪轻、记性好, 果真背下了不少优秀作品, 令老师十分满意。另外, 市场也迎合师生的这种需求, 各出版社纷纷出版《话题作文》、《创新作文》、《想象作文》、《新概念作文》、《中考作文一点通》、《高考作文宝典》、《高考满分作文荟萃》, 等等。正因为教师的这种片面指导, 学生的盲目遵从, 市场的推波助澜, 学生的习作总是写一些人云亦云的题材, 写一些众口一词、千人一面有躯壳无灵魂的文章。比如写母爱, 多是深夜发烧, 母亲背我连夜上医院;写老师, 多是夜人静还在备课批改作业。1998年的高考作文, 许多学生编造自己父母双亡, 在恶劣的生活环境中自己如何“战胜脆弱”, 是背诵“成果”的典型。2003年的高考满分作文《我是一只想死的老鼠》近乎全文复制更是典型的例证。当然, 我们反对的只是对语言积累的片面强调, 并不排斥必要的阅读, 更不排斥经典阅读。事实上, 适当的阅读和积累对初学写作的人是极其重要的。但如果只是强调死记硬背, 而不能将积累贮存的语言经过有效的方法消化吸收, 转变为自己的东西为我所用, 那么, 这种积累就是无意义的, 教师的这种指导也就是片面的。而现行的作文教学恰恰忽视了消化吸收这一环节, 即语言与生活如何结合这一环节, 所以, 这种对语言积累的强调是片面的。
2. 片面强调技巧的训练。
在写作中, 技巧的使用是习作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当然要予以必要的重视。而实际情况是, 我们今天的作文教学仍然坚持“技巧训练”至上的教学模式, 将“技巧训练”进行到底, 致使学生的写作训练沦为“纯技巧”的训练。这类教师总是把作文教学完全纳入作文技法的训练之中, 以文章学中讲的写作方法为训练体系, 以审题立意而结构行文, 而修改定稿;由这种模式讲到那种模式, 很讲究写作方法的完整与系统。“纯技巧”训练法危害甚大, 影响深远。“技巧”是形式上的东西, 过分强调就是过分强调形式, 一味追求形式;形式追求多了就会忽视内容, 这在作文教学中是一种“逆操作”。这种操作多了, 学生无形中就进入作文是从形式入手, 而不是从内容入手的误区, 默认技巧第一, 从而为追求技巧而编造故事。
3. 忽视生活体验, 漠视生活感悟。
现行作文教学总是在语言积累和表达技巧上下大功夫, 而轻视漠视甚至无视生活体验和生活感悟的重要性。这是作文教学中严重的错误导向。“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从生活起步, 经过感官摄取、思维的加工、语言表达, 终结于文章——这就是写作的全过程的始末”明明白白地告诉人们“生活”乃写作之门, 生活为写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 从生活中摄取材料, 是学习写作的第一步;“门”未打开, 欲想写作成功是不可能的。接着, 便是对摄取到的材料进行思索琢磨, 从中得到感悟。这是第二步。至于语言表达和技巧的运用则是在生活感悟的后面。如果没有生活素材和从素材中得来的感悟, 语言就不知道要表达什么, 技巧就更不知道用在何方。倘使谁能做这“无米之炊”, 那一定是偷窃来的, 不是真实的东西。事实证明, 学生善做这“无米之炊”, 惯做冒牌之事, 因为他们没有“大米”, 迫不得已到处拼凑剽窃以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当今学生的习作现状是:内容贫乏、思想空洞、情感虚假、无个性, 几乎全是这一原因造成的。请看下面这篇习作:
俯首是春, 仰望是秋。四季的年轮划过了岁岁年年……
又是一个追思的季节, 又是一片金黄的世界。夹杂着层层变幻的情感, 我迎来了姗姗来迟的秋。
漫步在校园的小径上, 我心潮澎湃, 回忆起往日的一幕幕, 思念起整日为我奔波的父母, 再想想现在的我, 期中考试的脚步刚刚走远, 留下的是我的无奈叹息与内疚, 我感到自己正在向悬崖走去, 面对我的仅有黑暗, 何时黎明才会到来?我期待着, 期待着蝴蝶翩飞般的美丽, 期待着一束光照亮黑暗的震撼。
……
随着深秋的临近, 校园里也变得如此凄凉, 小路上飘落着稀疏的树叶, 正如我的心情, “剪不断, 理还乱”“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以上这篇作文我们如果不细致分析, 就会认为作者写的是真实的生活体验, 真实的情感历程, 认为“我”的情感转变是真实的, 是一篇优秀的习作。然而, 只要我们稍作推敲, 就能看出, 一场考试失利会引发如此强烈的心理感受吗?一个学生会始终把父母作为情感的出发点和归宿吗?再看, 文章的开头写的是“一片金黄的世界”, 而后面又写“随着深秋的临近, 校园里也变得如此凄凉……”似乎是当“我”漫步的时候, 时光飞逝, 迈右腿是初秋, 迈左腿已经是深秋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就在于作者没有这方面的生活体验, 而是抄袭拼凑记忆中的一些优美的词句。
如此看来, 引导学生深入生活、体验生活, 从中获得感悟, 才是当今作文教学的重要正确导向。叶圣陶说过:“写作的根源在于生活, 脱离了生活, 写作就无从谈起。”“生活犹如泉源, 文章犹如溪水, 泉源丰盛而不枯竭, 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强调的就是作文的本源——生活的重要性。因为写作的素材来源于生活, 学生的感悟源发于生活。
关于这一点也可以从李元昌老师的教学实践得到证明。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 李元昌老师曾对初中三个年级学生的两百篇作文进行统计分析, 得到一个重大的发现:取材于家庭生活的有86篇, 占41.5%;取材于学校生活的有106篇, 占53%;取材于社会生活的仅有8篇, 占5.5%。这个调查统计雄辩地说明了当前中学生作文的主要矛盾不是语言问题, 也不是技巧问题, 而是写作内容的贫乏。学校生活与家庭生活是学生所熟悉的, 所以学生选此为题材的就多, 写作内容也就局限在学校与家庭事件。因此, 李元昌老师提出了大作文观, 强调要拓展学生的写作空间, 带领学生深入社会、亲近自然, 体验生活, 从本源上进行开拓。经过实践, 他教的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了极大地提高, 写出了许多内容丰富、情感真挚、思想深刻的佳作, 如《田野上的小花》、《船, 家乡的船》、《假大姐》、《吃了谁, 苦了谁》、《十八就当妈》、《改造涝洼地的设想》, 等等。如此看来, 我们要改变作文教学现状就应鼓励学生走出“小课堂”, 走进自然社会这个“大课堂”, 就不宜在语言积累和技巧训练的道路上苦苦奔波, 否则, 作文教学将继续在黑暗中跋涉。
教师不引导学生深入生活, 漠视学生的生活感悟是导致现行作文教学失败的根本原因。这是极其错误的做法, 危害性极大。首先, 这种做法其严重后果是导致学生人格的分裂, 即作文与做人的背离。往往是学生在作文中描述的生活形态与亲身经历的生活相去甚远, 作文中表达的情感价值取向与内心深处的真实积淀很不一致。其次, 这种做法导致学生的思维萎缩。“学习写作要立足于生活, 从观察起步”, 然后对采集到的材料思索、感受和联想, 这样, 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得到锻炼;而现行作文教学却未立足于生活, 学生囿于课堂内, 生动多彩的自然景象和生动丰富的社会现象无法作为观察的对象进入学生的视野, 其观察对象显得枯燥、单调, 学生的观察能力自然就得不到多层次、多角度的锻炼, 而以观察对象为媒介引发的感悟、想象、思索也就难以深刻丰富, 思维能力的发展也就受到限制。再次, 这种做法消解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大千世界, 丰富多彩, 奥妙神奇;社会生活, 瞬息万变, 趣味无穷。在自然中放飞心灵, 在社会中开放视听, 能愉悦青少年的身心, 让他们感到生活的美好, 进而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可是, 现在我们关起门来教写作, 抽象的传授技法, 背一些文章, 记一些句子, 学生怎能不烦?兴趣都没有了还指望出成果, 岂不荒唐?
三、现行作文教学错误导向的根源
1. 因循守旧, 教师守着传统不肯改。
传统的作文教学基本上是按两种“序”来进行的:一是按表达方式来定, 即文体训练这条序:初、高中阶段, 第一学年都以记叙文写作为主, 第二学年多训练说明文, 第三学年训练议论文;按不同的文体写作再细分到每次训练。二是按写作流程来定序, 把写作过程, 按审题、立意、选材、结构、行文、修改的步骤定出一个序来。这两种“序”重在写作的技能训练, 它们以写作知识与写作技能为轴心组织序列, 看起来逻辑性、系统性都很强, 又比较严密细致, 总被一些人认为是"科学的"。其实它们只是符合知识的科学, 而不符合教育的科学。也就是说把它们自身作为写作学著作来看也许是科学的, 但按这个东西去指导训练中学生作文, 并不能迅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原因在于它们只力图解决"怎样写"的问题, 而没有针对中学生作文更大的困惑:不知写什么和缺少写作激情的问题。可是, 我们的教师长久以来却习惯了这种传统的教法, 缺乏探索精神, 不想去改变。我曾多次听过作文公开课, 教师讲的几乎都是技法问题。
2. 急功近利, 应付考试走“邪道”。
不论是高考、中考还是期末统考, 成绩都是任课教师的“生命”, 没有谁敢不重视;拿不拿奖金是小事, “排队儿”站在后面就丢人, 弄不好还有可能被“末位淘汰”。为此, 作文教学也就走上了功利之途, 教师总是要求学生多记多背精彩之作, 逢到考试“不会作文也会抄”, 何况现在多时髦考话题作文, 套不上的概率几近于零。而要学生通过深入生活, 获取感悟, 提高写作水平绝非短期所能实现的, 操作起来也麻烦累人, 自然不是首选。
3. 安全第一, 教师不敢让学生亲近自然, 深入社会。
“安全”这个紧箍咒紧紧地扣在校长和教师的头上。“安全一定要第一, 成绩可以是第二” (某中学校长高论) , 只要不出安全事故, 成绩差点也没什么。“安全第一”的口号响遍校园。为确保安全, 层层签定责任状 (这也算得上是中国的特色吧) 就已让校长教师莫名恐惧, 更不用说出安全事故了, 所以, 哪个教师还有胆量带学生观察自然、体验生活呢?
四、现行作文教学错误导向的转变
现行作文教学重语言而轻内容, 重技巧而轻生活是不争的事实。那么如何扭转这种局面呢?笔者针对此提出三种做法:
1. 改变落后的作文教学思想, 抛弃陈旧的作文教学方法, 用全新的作文教学理念武装教师的大脑, 让学生走出教室, 走出校园, 开放学生的写作时间和空间, 让学生在自然、社会的大课堂中摄取写作素材, 捕捉写作灵感。这是最重要的。因为观念的转变犹如方向的转变, 其余的做法才有实现的可能, 否则, 一切的努力都是南辕北辙。
2. 解除教师头上的“紧箍咒”, 为作文教学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欲使学生走进自然, 走入社会, 就要让他们的组织者消除安全“恐惧症”。
3. 改变现行的考试制度, 给教师“松绑”。课改已搞了好多年, 可是评价体系仍是“古董”。只要还以考分来衡量教师的教学成果, 教师就不敢解放教学思想。如何改革考试制度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但却是一个必须的问题, 它是课改成功的前提, 也是作文教学成功的关键。只有这样, 教师才不会为了考试而教, 才能回到“练习写作是为了一辈子学习的需要, 工作的需要, 生活的需要”这个基本起点上。
总之, 现行作文教学的错误导向是显而易见的, 要改变这些错误的做法就既要社会创设大的环境, 更要语文教师加倍努力。所有语文教师必须认真学习《新语文课程标准》, 瞄准“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 让学生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 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热爱生活, 表达真情实感。”这一目标, 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有意识地增长自己的见识, 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 积累写作素材”。惟有此, 作文教学才能走出困境, 出现全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潘涌.跨世纪作文教学的新思维.中学语文教与学, 2001.9.
[2]朱水根.控制作文认知活动中的负性情绪.中学语文教与学, 1999.1.
[3]李真微.开发源头, 重在感悟——中学作文教学问题讨论.语文教学通讯, 2006.4.
[4]蔡伟.写作教学生活化的研究与实践.福建教育, 2003.7.
[5]王海林, 吴书华.关于作文现状的反思.http://rui-wen.com.
[6]沈德明.对生活作文三个层面的思考.http://www.21jfs.com.2003-6-17.
“并购”三鹿是错误的开始 篇3
继续容忍一个失去道德责任甚至违法犯罪的品牌存在,是社会的悲哀,消费者的耻辱,我们不能再为一个错误的开始而深怀怜悯之心。
在山东淄博万杰医院西的半山腰上,“万杰国际大酒店”几个字依然气派。酒店对面,放眼望去,一片高尔夫球场的草坪已枯萎,三三两两万杰的学生在上面嬉闹。孙启玉怎么也没想到他会在“万劫不复” 的并购中“栽倒”, 2003年凭山东大汉的义气他接下了淄博政府安排的重担,以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42亿元介入淄博钢铁。同年12月,万杰钢铁项目遭到国家对钢铁产能的宏观调控而被迫叫停,截至2007年6月30日,万杰上市公司总负债达34.27亿元,其中银行负债约31亿元,连续三年巨亏的ST万杰面临退市风险。后在山东省国资委及淄博市政府再次“撮合”下,鲁商集团“闪电救赎”ST万杰的行动也开始了.这不是电影,而是真实残酷的商业事实。
最近,身陷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的三鹿集团和整个中国乳业发生的危机震惊中外,他们同样也在遭受着比孙启玉和万杰集团更大更深刻的危机。
掺毒者已被绳之以法,政府官员问责风暴骤然刮起,乳业大批品牌停产整顿,更大的信任危机在市场上弥漫着。据央视新闻报道,近来牛奶制品市场正在逐步恢复信心,销量开始回升,大规模的行业重组开始紧锣密鼓进行起来。但无法改变的事实是,那些失去道德血液的品牌和企业并没有因几则新闻报道而改变公众对奶业产品质量存在的“偏见”。国庆节前,关于有关部门“指令”北京三元并购河北三鹿的传闻不绝于耳,“上市公司三元股份也于9月26日紧急发布停牌公告: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9月25日接有关部门通知,公司须研究相关并购事宜。经申请,股票自9月26日起停牌,直至相关并购事项确定并公告后复牌”。消息是否真假,三元并没有正面回应,而危机中的三鹿倒显得“异常安静”,忙碌的则是停产整顿、召回上万吨奶粉,等待进一步处理。坊间的猜测与资本市场的反应已让这起重大行业危机中的并购显得扑朔迷离。
对于消费者而言,一个品牌的死亡不是偶然的,当消费者的品牌心智和货币选票转投其它值得信任的品牌时,即使是最昂贵、最人性的公关或智慧也难以挽留住他们去意已决、深受伤害的生命尊严。
更何况在巨大的行业危机中,伊利、蒙牛、光明、圣元、雀巢等赫赫有名的大牌也与三聚氰胺有染,难以逃脱公众的谴责。此时,任何有失理智或拉郎配式的收购决策都显得仓促、焦躁甚至鲁莽。在市场化的商业并购逻辑中,强者收购弱者,容易成功,而且往往还是低成本取得机器设备、土地厂房、甚至品牌等。
弱者收购弱者,却鲜有成功的案例,即便是一加一地扩大了规模,但并不能实质性放大品牌价值,相反经营雪上加霜者众,甚至并购后沉疴并发,最终加速断送品牌生命。我们甚至看到,在无数的强者并购强者案例中,也有超过半数以上的企业患上并购肥胖症,管理、文化相冲突,从而给企业发展留下隐患。分析三鹿品牌价值可发现,除了资产负债表上的银行负债、土地厂房、设备生产线和遗留下大量的员工问题外,三鹿品牌已声名狼藉,几乎没有消费者再施以信任;生产技术上、市场渠道上,三鹿与伊利、蒙牛、光明、完达山等亦存在雷同。更为致命的是,田文华上任后第一板斧就砍掉了自己的郊区牧场,实施“奶牛下乡,牛奶进城”,但问题往往就出在关键点上,当奶源从买方市场进入卖方市场时,牛奶质量下降就不难理解了。一个没有自己的牧场、缺乏可控的奶源、片面追求低成本的乳制品企业,其命运是可想而知的,三鹿失去了“公司+奶农”紧密价值链的协同,在市场畸形扩张的使命中逐渐流失了太多的道德血液,品质、责任最终成为三鹿手中自戕的双刃剑。
据公开的资料显示,三元股份中报称其总资产为13.21亿元,上半年营收为6.55亿元,每股现金流量为-0.11元,而三鹿集团2007年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总资产为16.19亿元,总负债为3.95亿元,净资产为12.24亿元。且不说“蛇吞象”是否会背上新包袱,也不争论有关部门主导下的并购是否成立、能否为三元增值,单是召回上万吨奶粉就涉及退赔金额达7亿元,更何况面临的还有持续不断的巨额的消费者诉讼?三元董事会如果是被迫做出收购三鹿的决策,那么埋单的仅仅是三元及其股东吗?市场化下的商业并购,三元股份不可能不考虑并购三鹿后的代价和后果,如仅仅为挽救一个曾经创造辉煌的品牌而做出牺牲行业声誉和健康的举措,那隐患的种子终有发芽的那天——不是我们看到一个三鹿的消失,而是三元。仅仅过去的一个万杰、一个TCL也许不够,那是否还需要再加一个现在还健康着的三元?
纵观中外商业并购案例,笔者认为,重复收购与本企业相雷同的业务往往不是1+1>2,不是增值,而是贬值。更何况当企业规模与利润相冲突的时候,企业的抉择应该是利润与生存,是自身的和谐、持续与健康,决不是怀着悲悯之心去被动盲目并购。当下,三元要做的是,除了加强自身对产品质量监控和严格要求,重塑行业品牌形象,负责任地向社会持续提供合格的牛奶制品,加强“公司+奶农”价值链打造,并逐步建设自己的全球样板奶场外,更为迫切的是加强企业价值链中优秀增值环节的投入和呵护,而非强调产能与品牌运作,是与行业品牌、与政府有关部门一起重塑市场信心,进而真正提升三元的市场价值。
也许三鹿最终的结局是清产核资、破产关门,并做好善后处理,自己全部承担犯错误的巨大代价。否则继续容忍一个失去道德责任甚至违法犯罪的品牌存在,则是社会的悲哀,消费者的耻辱。我们不能再为一个错误的开始而深怀怜悯之心!《圣经》戒律上言:不得说谎,不得杀人,我们决不能因为个人的价值偏见和所在组织或机构的商业利益而作出违背社会道德与责任的短命选择。
也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言,绝不能以牺牲人的健康和生命换取企业的利益和经济发展,作为一个负责任的政府,我们不仅立即采取了果断措施,包括公开信息、坚决地将有害的奶粉和奶制品下架、封存并且销毁,而且还严肃查处事件的肇事者和责任人。中国将从根本上改善中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状况,切实保证消费者的利益。
错误的开始作文 篇4
1967年,Corder发表了一篇名为The Significance of Learner’s Errors的文章,形成了错误分析理论。他指出进行错误分析可以采取五个步骤:(1)收集学习者的语言样本;(2)对收集的错误进行辨别;(3)描述各种类型的错误;(4)解释各类错误的原因;(5)评估各类语言错误(杨连瑞,张德禄等,2007)。
此外,他还提出了进行错误分析的三个重要意义:(1)对教师来说,进行系统的错误分析可以了解到学生到底学到了多少,学到了何种程度;(2)对研究者来说,错误分析可以给他们提供语言习得方法的证据,以及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使用的学习策略和步骤;(3)对学习者来说,错误分析是他们了解目的语规则的一种方式。因此,对学习者语言错误的分析会对英语教学和理论研究大有裨益。
2 错误分析的研究过程
2.1 收集学习者的语言样本
笔者收集的学习者语言样本来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财务管理专业一年级二班的学生,共46人。数据收集的方式是让学生随堂写一篇作文,作文的题目为“Self-confidence”,最后共收上来43篇作文。
2.2 辨别错误
错误的辨别采用了逐句处理的方法,判断每句话有无错误,并区分错误(error)和闪失(mistake)。除此之外,还有显性错误和隐性错误的分别。显性错误比较明显,而隐性错误就稍微难以发现一点,比如人称转换、结构混乱、逻辑错误等等。
通过逐句分析收集的43篇文章,笔者共发现了324处错误。
2.3 描述错误
笔者将所收集的错误按照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了分类:拼写、词汇、语法、措辞和语篇,前四个是显性错误,最后一个属于隐性错误。其中语法错误最多,占总数的32.3%,其次是词汇错误,占25.6%。
2.3.1 拼写错误
(1)A famous says…
(2)Therefore,friends go ahead and don’t about it.
(3)Don’t see yourself as inferior others.
例(1)(2)中的“sholar”和“warry”纯粹属于单词拼写错误,学生没有正确掌握该单词;例(3)中的“or”应该是手误,把“to”错写成了“or”。
2.3.2 词汇错误
(1)How to be?
(2)…you will continue to progress and.
(3)…so they need to the environment.
例(1)(2)属于同一词根的词性混淆,例(1)中本应该用形容词,结果学生用成了名词形式;例(2)应该用动词“succeed”,但学生用成了名词“success”。例(3)中“notice”这个词纯粹用得不恰当,让人看了不知所云。
2.3.3 语法错误
学生作文中的语法错误形形色色,出现频率最高的通常都是一些最基本的语法错误,以下是学生作文中出现的一些典型的语法错误。
(1)动词形式误用。如: what you want to do let you attractive and beautiful.(Doing)
(2)在人称、数上误用。如:If a person in self-confidence,I think he need to build his self-confidence.(lacks)(need)
(3)平行结构不对应。如:Speaking loudly in public and in an emergency situation are also effective.(应该用laughing)
(4)连词与断句问题。如:I will develop self-confidence first. I know that I need help from other.(两句应合为一句)
(5)代词指代不清楚。如:I’m afraid my answers are wrong and will make me disappointed.is just called self-confidence.(这两个it指代什么)
语法错误除了上述几种之外,还有很多,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2.3.4 措辞错误
由于英语水平的限制,很多学生不知道如何表述自己的观点,就自己瞎编乱造,出现一些不适当的表达,使得文章的效果大打折扣。拼写、语法和句法不过关,语言组织能力差以及有限的词汇量都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如:
(1)I’m also not confident.
(2)I was dismayed at the thought of doing all by myself.
在上述两个例子中,划横线的两个短语都是学生自己杜撰的,让人无法理解,这正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意思。
2.3.5 语篇错误
在语篇中我们最强调的是“一致性”,即语篇中的每个部分可相互关联和理解(Bertrand&Dressler,1981)。比如在一位同学的作文中有这样几句话:
In my opinion,one can build up confidence by oneself as long as he has a right attitude his own abilities.We should neither underestimate nor overestimate our abilities.Try to find your advantages and that is OK.
第一句话的主语是“one”,第二句的主语是“we”,第三句又说成了“you”,主语转变太频繁,似乎在讨论不同的主题,违背了一致性原则。
2.4 解释错误产生的原因
Carl James(2001)把错误的原因主要归为四大类:(1)由母语迁移引起,这类错误叫做语际错误(inter-lingual errors);(2)由目的语原因引起;(3)由交际策略引起;(4)由外部因素诱导产生,这三类错误叫做语内错误(intra-lingual errors)。在此,笔者就根据James的分类来分析所收集的错误产生的原因。
2.4.1 语际错误
语际错误又称语言迁移,是指一种语言学习对另一种语言学习产生的影响,或是先学习的语言对后学的一种语言产生的影响(吴旭东,2006)。在这里,错误主要由学习者母语的习惯、思维模式、规则造成。
在上一节描述的五种错误中,语言迁移的影响多体现在语法错误上。比如2.3.3中所举的前两个例子:
(1)动词形式误用。如:what you want to do let you attractive and beautiful.
(2)在人称、数上误用。如:If a person in self-confidence,I think he need to build his self-confidence.
例(1)和例(2)中学生所犯的错误就是动词该变化的地方没有变化,例(1)要用动名词,例(2)要用三人称单数形式,但在汉语中,所有动词都只有一个形式,无需变化,在这点上英语和汉语截然不同,因此也容易造成语言迁移。
2.4.2 语内错误
语内错误有三种:目的语原因引起的错误、交际策略引起的错误和诱导错误。
(1)目的语原因引起的错误。这里主要指两类原因引起的错误:过度概括和简化。在这43篇作文中,过度概括的情况较多。
如:I’m also not confident.
“In my aspect”这个说法应该是根据“in my opinion”延伸而来的,但它是一种错误的说法,这就是过度概括的表现。
(2)交际策略引起的错误。这类错误的产生由于在母语中没有相应的语言项目,学习者往往通过一定的交际手段来达到交流的目的,但这种手段造成了一些错误(杨博闻,2009)。
如:I was dismayed at the thought of doing all by myself.
“big things”指什么呢?通过整句话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想表达的意思类似于“伟大的事情”,但不知该如何表达,就杜撰了这个说法。
(3)诱导错误。学生语言错误也可能是教师讲授或学生练习不当造成的,主要表现为教学诱导错误。
如:So in many occasions to show myself.
这里出现错误的原因可能是老师在教“am”时反复说:“I am a teacher.”、“I am having an English class”,学生可能会得出“I”后一定要有一个“am”的结论,从而出现类似“I’m fear to show myself”的句子,这就是诱导错误。
3 结论和启示
本文通过分析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财务管理专业一年级二班43名学生一次作文中的错误,可以看出词汇错误和语法错误在学生作文中占很大比重,这也反映出他们的二语基础知识还需进一步加强。
同时,通过了解不同的错误也可以让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有针对性地纠正错误。针对不同的错误教师在教学中应采取相应的对策。第一,对于来自母语干扰类的错误,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尽量用目的语进行授课,让学生大量接触目的语。第二,对于涉及到基础方面的知识,一定让学生牢牢记住。第三,对于来自目的语本身干扰类的错误,教师在平时授课时要注意方法,知识要循序渐进,要讲究因材施教,容易混淆的知识讲解要清楚或者尽量避免放在一起讲解,讲解后要及时注意学生的反馈,看他们是否已经真正掌握。第四,应推荐学生读一些比较好的原著、杂志、报纸,这样学生即可以学到比较地道的表达方式,又可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和知识面,同时还锻炼了他们的写作能力。
摘要:错误是学习语言中不可避免的,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对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运用错误分析理论对收集的非英语专业学生作文中的错误进行了统计,并按照不同错误类别进行了描述,之后又从不同角度解释了错误的成因,最后得出了一定的教学启示。
关键词:非英语专业,作文,错误分析
参考文献
[1]Bertrand,R.&Dressler,W.Introduction to Text Linguistics[M].Longman,1981.
[2]Carl James.Errors in Language Learning and Use[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3]吴旭东.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方法与实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4]杨博闻.大学英语作文错误分析案例研究[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2009(3).
浙江高考作文题出现错误 篇5
据荆楚网消息, 高考刚结束, 浙江已经就试题出错道歉———因为作文题材料将名句作者国籍张冠李戴……高考题目为何会出现瑕疵或错误?有没有审核组?错误能规避吗?6月11日, 记者采访了参加过高考命题的专家。据一位参加过高考命题的老师介绍, 高考命题是封闭的。以语文科目为例, 命题组成员一般在10人左右, 每年四五月份, 经过严格安检后前往位于偏僻地区的度假村或宾馆, 根据当地颁布的《高考考试说明》开始命题, 试题必须原创, 然后将分工命题的成果汇总形成初稿。高考命题保密是第一原则, 命题现场与外界完全隔离, 不能打电话不能上网, 命题时, 专家们主要靠的是平时的积累和现场提供的一些图书资料等库存内容, 无法上网搜索更多的资料去验证。她举例说, 如对引用的材料的作者国籍把握不准、而又非要用那段材料, 就不写国籍。高考命题组命完题目后, 有审核人员吗?另一位业内人士介绍, 命题专家之间有分工, 不同的人负责不同的板块, 但最终所有的题目必须经过大家共同讨论达成一致意见。审核组一般都会把目光盯在试题有没有技术性错误、有没有超纲、难度如何等方面。“浙江试题作文材料作者国籍有误, 审核组的专家也未必了解和熟悉这段材料出自哪里, 所以才没有审核出来。”
作文教学——从写话开始 篇6
在语文教学工作中, 我想最令教师头疼的就是上作文课了, 往往是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 而学生却觉得没什么可写, 于是便拿起作文仿写一篇, 结果是千篇一律, 令老师叹气不已。所以我们要反对仿写作文, 用什么取而代之呢, 是自然成文, 从写话开始。
陶行知先生提倡并力行“生活教育”, 生活是教育的本源和目的。教育只有尊崇生活, 用生活的实际来观照、策划、创设环境, 加以实施, 才是正确的方向道路, 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幼儿入学, 从上一年级开始, 老师只要每天都让学生连续性地说话, 陈述一件事或一点见闻, 经历的欢乐、悲伤、要求、疑问、辩解……把学生的这些话语, 说成是“作文”, 并鼓励“说得真好!”“真棒!”他们一定会很高兴, 幼小的心灵里也悄悄地绽开兴趣、热情、信心的智慧之花了, 还要告诉他们听大人说话, 闲谈, 看故事书和图画书, 它们都是“作文”, 这样便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让他们感到处处是“作文”的生活环境了, 时间长了, 他们就会更渴望写话, 汉语拼音教学结束后, 便能写日记了。
孩子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家庭、邻居、小伙伴、学校;从社会到自然, 春夏秋冬, 风雨阴晴, 日月星辰, 花鸟虫鱼, 喜怒哀乐, 他们的脑海里不断地翻卷着多姿多彩的记忆, 这时, 我们就要告诉他们, 把说话和作文当成一回事, 说为话, 写为文, 只要把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感受到的用文字写下来, 便是独特而有趣味的小文章。通过这样的讲解诱导, 可能使他们跃跃欲试, 大显身手, 写作兴趣就油然而生。开始写作文, 可以让学生先说一说, 边说边写, 我手写我口, 我口说我心, 一篇篇心灵的歌唱出来了。有时当然会有好有差, 只要学生写出来, 我们要一律表扬。对于流水帐的———好呀!观察细致, 记忆清晰;对于写三五行的———好呀!短小精悍, 简单明了;对于动拉西扯的———好呀!视野开阔, 联想丰富。学生便个个扬眉吐气, 人人皆大欢喜, 再分小组互相念一念, 看谁写得最好, 不要低估他们识别判断的能力, 他们会选出比较好的, 在全班念一念, 老师再适时地表扬一下, 这样, 学生们便会欢呼雀跃、兴高采烈的, 将会对作文充满喜欢, 充满渴望, 写得多了, 便不会怕写作文了, 更有东西可写了。
提高写作水平从修改作文开始 篇7
笔者通过反复实践,发现引导学生修改作文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常言说:文章不厌百回改,佳作常自改中来。古往今来,精于修改自己文章从而走向成功的人不胜枚举。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从引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开始,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使学生认识自己修改作文的重要性
长期以来,学生认为自己写作文,老师改作文是理所当然的事,自己没有能力修改自己的文章。针对这一错误认识,我专门花时间给学生介绍了白居易、欧阳修如何修改自己的诗文,介绍了曹雪芹写《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的故事,还谈到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反复修改其作品的事情。并介绍了“推敲”这一典故的来历,王安石对“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一著名诗句的反复斟酌等等,使学生认识到自己修改作文的必要性、可能性,使他们树立了自己修改作文的信心。
二、把自己修改作文的方法教给学生
在学生修改作文的信心被激发起来之后,我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尝试修改自己的作文,我告诉学生修改作文应先从内容方面入手,再看形式方面。
内容方面,一要看思想是否健康,主题是否鲜明。主题的变动会引起其他各方面的变动,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二是要看选材是否典型,是否具体生动,有说服人、感动人的力量。材料不仅要和观点统一,还要准确翔实,详略得当。
形式方面,一要看文章结构是否层次清楚,注意开头、结尾、各层次间的过渡和前后呼应。二要看语言是否通顺流利、措辞得当;三要看书写是否正确,有无错别字;四要看标点符号的运用是否恰当,书写格式是否规范。
学生如果能从这几个方面不断对自己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那么他的写作能力就会有较快的提高。
三、教师带头,和学生共同修改作文
引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教师应首先以自己的言传身教在学生面前树立起他们学习的榜样。为此,我在课堂上用多媒体把例文展示出来,先让学生各自默读一遍,然后让他们讨论,分别发表自己的看法。接着我对学生的意见进行评析,整理归纳,和大家一起修改例文。最后大家再把修改后的文章读一遍,并和修改前的例文进行比较,使每个学生都认识到修改文章对提高写作水平的作用。有的学生在下课后还主动和我继续探讨例文的某些地方是否应该修改,怎样改的更好。说明他们确实是在动脑筋了,而这正是教师所要实现的教学目的。
四、学生自己修改作文
经过教师的示范,不少学生对自己修改作文已经跃跃欲试了。他们写好作文后依照我介绍的修改方法,发现问题,及时改正,或增、删、改、调字句,或调整文章结构,或翻阅字典词典校对字词。虽然由于各个学生的学习态度不尽相同,写作水平不尽一致,但全班同学自己动手改文章已渐成风气。
然而,有些学生习作中的缺点往往是他本人难以觉察到的,因此我又组织学生集体修改作文。让学生三个人为一小组,指定一责任心强且有一定语文水平的同学任组长。三人共同阅读、议论、修改一篇作文。他们年龄相近,有不少共同语言,议论起来还真有风趣。有时意见难以统一,便请我来做“裁判”。这样,学生在修改、讨论中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写作文改作文的兴趣和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
修改完毕,我要求每个学生都要为其他同学的作文写上一段评语。首先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指出不足时要措辞得当。提意见要具体中肯,重在鼓励;要书写工整;最后写上修改者的姓名和日期。我在学生批改的基础上进行全面复查,不仅对于修改好的作文面向全班提出表扬,而且对批改认真、得当的同学予以鼓励。以此激发学生修改作文的积极性。
通过以上尝试,我发现学生不再是把我布置的作文作业当作不得不应付老师的苦差事,而是当作自己亲手制作尚需细心雕琢的工艺品,尤其是这样互相交换修改,面子观念还可以反过来促使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努力提高写作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