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玉门市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测试卷

2024-11-19

13玉门市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测试卷(共3篇)

13玉门市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测试卷 篇1

玉门市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测试卷

学校: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50分,每空1分)

1.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和()的重要阶段,处于()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学校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上给予()。

2.道德是()的需要,也是()的重要标志。3.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为基础,以()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

4.思想品德课程以()为导向,旨在促进初中学生()和()的形成与发展,为使学生成为()、()、()、()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5.在某种意义上,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和()等四个方面的学习内容构成横坐标,而()、()、()三个方面组成纵坐标,构建了思想品德的课程体系。

6.思想品德课程的特性有:()、()、()、()。7.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通过()等方式,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中的问题,在()中扩展自己的经验,在()和()的过程中增强到的学习能力。

8.我市某中学思想品德老师在上《老师伴我成长》一课时,把任教该班的科任教师、班主任请到课堂,共同讨论师生之间的关系问题,课堂上老师和同学坦诚交流,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这位老师的做法,突出体现的是《思想品德》课程的()特点。

9.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对学生思想品德课的学习评价不仅重视结果,更要注

意发展,变化和过程,要把()评价和()评价结合起来,要注意给予学生足够的机会展示他们的成绩。

10.评价既要重视学生对本课程()的理解和运用,更要考察学生在()的学习过程中,是否开始形成了好公民所应有的()、()、()和行为

11.思想品德课程在教学时,第一,要坚持正确的()导向;第二,要强调联系()实际;第三,要引导学生()学习;第四,要注重学生的()体验和()实践。

12.思想品德新的课程标准完全改变了以往“识记”“理解”“运用”的梯级认知目标体系,而是以()、()、()目标为首,兼顾()目标、()目标。

13.中学思想品德学科主要的课程资源是:()资源、()资源、()资源、()资源。

14.侯老师在初二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开设“法制教学小论坛”,以“宣传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为宗旨,由学生自己“搜集一段材料,明确一个观点,构思一篇论文,亮出一个自我,形成一种共识”。最后由学生自己上台演讲。这一教学方法称为()。

二、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课程标准》提出的本学科的课程理念有哪些?

2.课程标准中倡导对学生学习评价方法主要有哪些?

3.什么是人文性

4.怎样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5.成长中的我(二)自尊自强2.6规定:体会生命的价值,认识到实现人生意义应该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在进行这部分教学时,你认为教师应该怎样做?

四、教学实践(20分)

案例:真情才能唤起学生的情感

有位老师是这样上《人生难免有挫折》一课的:

教师组织了“讲故事,知伟人”的活动,请同学们讲一讲伟人、名人经受挫折的故事。同学们先在小组内交流,每一小组再选派一名代表上台讲故事。这一活动,旨在通过学生的回忆、感受、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深刻而丰满。由于学生在此方面积累的素材较多,又加上小组间的竞争,学生积极讨论,小组争相发言:有的小组谈张海迪,有的小组谈居里夫人。这样的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情感教育的一部分。当一小组代表上台谈孔子的故事时,因为有点口吃,开始不敢讲话。在师生的鼓励下,该生终于做了演讲。随后,教师适时

地表扬了该同学不畏挫折、敢于战胜困难和挫折的精神,全班同学也自发地为之鼓掌。

接着教师又以自身经历“现身说法”,引发了学生们的体验。通过“想一想、说一说”,你自己或你的家人、亲朋好友经受过哪些挫折?他们是如何战胜挫折的?经过几分钟的准备,学生陆续发言。一位学生说自己小时候父亲因车祸去世,母亲改嫁,自己被年迈的爷爷奶奶收养,遇到不少困难,仍努力学习的故事;一学生说他的表哥因车祸失去双腿,但身残志坚……

这些教学环节极大地感染了学生,使学生情感达到高潮,有十多名学生泣不成声,教师也融入这一氛围,深深地被感染了。它为整堂课的教学打下了很好的情感基础。

教学案例评析:

13玉门市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测试卷 篇2

那么, 如何创设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情境呢?下面根据《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2011年版) 》的要求和初中思想品德的学科特点, 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 谈谈几点做法。

一、创设有生活气息的情境

教学情境应该是生活中真实发生和可能发生的, 即使是虚拟的情境也要符合生活逻辑, 而不是为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情境创设中, 强调创设真实的情境, 因为真实的情境不仅拥有认知上的价值, 更在于真实的情境最接近学生的生活体验, 能够调动学生的全部感受力和从过去的生活中得来的经验去探讨与发现问题。这实际上是强调创设情境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2011年版) 》特别强调思想品德课程的生活化理念,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 直面他们成长中遇到的问题, 满足他们发展的需要。学生的现实生活是我们创设情境的源头活水, 在创设情境的时候要注意在学生鲜活的日常生活中发现、挖掘学习情境资源, 让学生将要学习的知识内容与他们的生活经验建立联系, 使真实可靠的情境成为学生感知的思维对象, 引起他们的兴趣和共鸣。例如, 在上《感悟青春》这一课时, 为了让学生对青春期容易出现的问题有正确的认识, 走出青春的误区, 我根据学生中经常出现的因取笑别人的生理特点或拿别人的生理特点给别人取外号而闹矛盾的问题设置情景:最近张三同学和李四同学闹矛盾了, 互相不理睬, 还差点动起手来。为什么啊, 因为张三最近脸上长了不少痘痘, 李四总叫他张麻子。“拿别人的生理发育特点开玩笑合不合适, 如果你也被别人取笑, 你会有什么感受?”接着就情景我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因为这是学生亲身经历的或者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情, 很快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 讨论非常热烈, 而且学生还列举了身边很多类似的实例。趁着这个机会我及时引导学生学会调适青春期的行为, 坦然接受青春期的生理变化, 树立正确的交往观念。这样有生活气息的情境创设, 学生很快“入戏”, 并引起心灵的共鸣, 切实感悟思想品德课的道理, 从而达到教学的预期目标。

二、创设趣味性的情境

爱因斯坦曾说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他认为成功的教育在于激发学生“对于对象诚挚的兴趣和追求真理与理解的愿望”。《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2011年版) 》强调“用初中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 实施教学。”这就是让学生在快乐学习中不断进步。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为, 学习的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在动力。当学生对思想品德这门课产生强烈的兴趣时, 他们就会好好学习, 积极思考, 深入钻研, 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思想品德学科理论性强, 教学内容大多缺乏生动性、形象性与趣味性。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 创设有趣味性的教学情境, 这样, 既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使每个学生参与到活动之中, 活跃课堂气氛, 又可以寓教于乐。比如在上《珍爱生命》一课讲到要增强求生意识, 掌握求生技能时, 为了让学生明白报警时要注意的问题。我引用了在广州日报上看到的一笑话《报警》。情境是有一家人着火了, 他打了119报警电话:

报警人:消防队吗?快来啊, 我家着火了。

消防队:哪里着火了?

报警人:我家。

消防队:我是问在什么地方?

报警人:厨房。

消防队:我是说我们怎么去?

报警人:你们不是有消防车吗?

学生看完这则笑话都在哈哈大笑, 在欢声笑语中我及时引导学生在报警时, 要讲清楚哪些内容。这样通过创设有趣味的情境, 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 有助于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知识, 增长技能, 收到很好的效果。

三、创设有思想性的情境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2011年版) 》指出:“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 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迫切需要学校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上给予正确引导和有效帮助。”“思想品德课程的任务是引领学生了解社会, 参与公共生活, 珍爱生命, 感悟人生, 逐步形成基本的是非、善恶, 美丑观念, 过积极健康的生活, 做负责任的公民。”思想性是思想品德课程的根本性质也是这门课区别于其他课程的一个重要标志。思想品德课不仅要传授文化知识, 提高学生认识能力, 还要发挥思想品德教育的作用, 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 逐步形成基本的是非、善恶, 美丑观念, 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过积极健康的生活, 做负责任的公民。思想性是思想品德学科的灵魂所在, 在创设情境时, 要注意情境的思想性。例如, 在上《珍爱生命》这一课, 讲到肯定生命、尊重生命, 这个问题时, 我用发生在佛山南海的“小悦悦”事件创设情境:“2011年10月13日, 两岁的小悦悦, (原名王悦) 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相继被两辆车碾压, 七分钟内十八名路人经过, 但却视而不见, 没有一个人伸出援手, 也没有人打电话求救, 默然而去。最后一名拾荒阿婆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 把小悦悦抱到路边呼救并找到她的妈妈。虽然医院全力抢救, 但小悦悦还是因为伤势过重, 救治无效, 离开了人世。”根据情境内容让学生思考并分组讨论:我们应该如何珍爱生命?当我们自己的生命处于困境时怎么办?当别人的生命遭遇困境需要帮助时, 我们又该怎么办?是像那十八位路人一样漠视生命还是像陈阿婆一样伸出援助之手?

现实问题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思维碰撞。学生在情境中思考、选择、感悟, 通过讨论和交流, 懂得珍爱生命不仅仅只是珍爱自己的生命, 而在别人的生命遭遇困境需要帮助时, 要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别人的道理。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 正确引导学生感悟人生, 从而达到弘扬正义, 讴歌正义, 产生正面的教育效果。

四、创设有实践性的情境

思想品德课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2011年版) 》指出:“思想品德的形式与发展离不开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积极实践, 国家和社会的要求只有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实践才能为学生真正接受……鼓励学生在实践中进行积极探究和体验, 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杜威说:“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是自主的活动, 包括脑的活动和受的活动, 只要有可能, 就让学生通过做而学。”这都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一些有实践性的情境, 为学生提供直接参与实践的机会, 引导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开展实践探究。通过实践活动, 探索知识, 交流体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在实践中体验, 在体验中感悟深刻的道理[2]。

在《承担关爱集体的责任》这一框, 我根据“关爱集体表现为在集体中能求大同存小异, 善于团结他人, 让集体发挥出更大的力量”这一知识点创设了一个实践活动情境:让体育老师配合, 在体育课上让学生进行“两人三足”比赛和拔河比赛, 然后拍录下来, 上课时展示出来, 让学生谈比赛时的感受。通过这些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集体的力量不仅仅取决于成员数量的多少, 更取决于成员之间的组织和配合。“人心齐, 泰山移”, 团结的集体才有凝聚力和战斗力。这样的实践性情境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又能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 通过学生的参与、体验和实践, 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逐步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识规律, 通过多种方式, 恰到好处地创设各种情境, 能让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有趣, 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和学习兴趣, 能让课堂变得丰富多彩。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探究知识的发生与发展过程, 感悟思想品德学科的真谛, 对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促进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 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摘要:基于《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2011年版) 》, 创设有生活气息的、有趣味性的、有思想性和有实践性的情境, 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探究知识的发生与发展过程, 感悟思想品德学科的真谛, 促进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课程标准,情境创设,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李晓东等.思想品德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3.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篇3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与以前的“新课标”在整体结构和要求上没有大的变化,区别和改进主要体现在:明确指出了在初中阶段开设思想品德课程的目的;按本课程的核心、基础和教学观三个方面依次对原有基本理念的顺序作了调整,同时,对个别的表述也进行了修改;在课程目标上做了细微调整;在课程内容上做了重要调整。

《国家课程标准2011版》的“课程目标”部分,并没有将其内容分为“总体目标”和“分类目标”两个部分,而是在第一自然段中简要指出了思想品德课程的总体目标,然后分别对“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三个目标作了明确的规定。同时将这三个目标的具体要求内容进行了修改。一是对这三个目标中的具体内容的结构进行了调整;二是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具体内容及其表述方式作了修改;三对“知识”目标的内容进行了充实。

作为一名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对修订后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要认真学习,真正读懂、吃透,并将它灵活准确地运用于自己的教学之中;要不断学习,接受新的教学观念;要积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所生活的区域,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和思想实际,把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知识带入课堂;要结合教材,不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出主导作用,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不断创设教学情景,在生活性、活动性、开放性的教学气氛中,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探究,以此真正体现思想品德课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上一篇:有限责任公司登记须知下一篇:自画像的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