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构成认识色彩(精选10篇)
色彩构成认识色彩 篇1
色彩构成-色彩调和
色彩调和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色彩,有秩序,协调和谐地组织在一起,能使之心情愉快、喜欢、满足等的色彩搭配就叫色彩调和。
色彩调和的意义:一是使有明显差别的色彩为了构成和谐而统一的整体所必须经过的调整;二是使之能自由地组织构成符合目的性的美的色彩关系。A、同一调和构成
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色彩因差别大而非常刺激不调和的时候,增加各色的同一因素,使强烈刺激的各色逐渐缓和,增加同一的因素越多,调和感越强。这种选择同一性很强的色彩组合,或增加对比色各方的同一性,避免或削弱尖锐刺激感的对比,取得色彩调和的方法,称作同一调和。1.同色相调和
同色相调和指孟塞尔色立体、奥斯特瓦德色立体,同一色相页上各色的调和。由于同一色相页上的各色均为同一色相,只有明度和纯度上的差别,所以各色的搭配给人以简洁、爽快、单纯的美。除过分接近的明度差、纯度差及过分强烈的明度差外均能取得极强的调和效果。2.同明度调和
同明度调和即在孟塞尔色立体同一水平面上各色的调和。由于同一水平面上的各色只有色相、纯度的差别,明度相同,所以除色相、纯度过分接近而模糊或互补色相之间纯度过高而不调和外,其它搭配均能取得含蓄、丰富、高雅的调和效果。3.同纯度调和
在孟塞尔色立体、奥斯特瓦德色立体上的同纯度调和分为;同色相同纯度的调和及不同色相同纯度的调和。前者只表现明度差,后者既表现明度差又表现色相差。除色相差、明度差过小过分模糊,纯度过高互补色相过分刺激外,均能取得审美价值很高的调和效果。4.非彩色调和
非彩色调和指孟塞尔、奥斯特瓦德色立体的中轴即无纯度的黑、白、灰之间的调和。只表现明度的特性,除明度差别过小过分模糊不清及黑白对比过分强烈焰目外均能取得很好的调和效果。黑、白、灰与其它有彩色搭配也能取得调和感很强的色彩效果。5.最常用的同一调和方法
(1)混入白色调和:在强烈刺激的色彩双方,或多方(包括色相、明度,纯度过分刺激)混入白色,使之明度提高,纯度降低,刺激力减弱。混入的白色越多调和感越强。
(2)混入黑色调和:在尖锐刺激的色彩双方或多方混入黑色,使双方或多方的明度、纯度降低,对比减弱,双方混入的黑色越多,调和感越强。
(3)混入同一灰色调和:在尖锐刺激的色彩双方或多方,混入同一灰色,实则为在对比色的双方或多方同时混入白色与黑色,使之双方或多方的明度向该灰色靠拢,纯度降低,色相感削弱,双方或多方混入的灰色越多调和感越强.
(4)混入同一原色调和;在尖锐刺激的色彩双方或多方,混入同一原色(红、黄、蓝任选其一),使双方或多方的色相向混入的原色靠拢。
(5)混入同一间色调和:混入同一间色调和实则是在强烈刺激色的双方或多方混入两原色,(因为间色为两原色相混而成)在增强对比双方或多方的调和感方面与混入同一原色调和的作用一样.
(6)互混调和:在强烈刺激的色彩双方,使一色混入其中的另一色,如红与绿,红色不变,在绿色中混入红色,使绿色也含有红色的成分,使之增加同一性。也可以双方互混。(7)点缀同一色调和:在强烈刺激的色彩双方,共同点缀同—色彩,或者双方互为点缀,或将双方之一方的色彩点缀进另一方,都能取得一定的调和感。
(8)连贯同一色调和:在色彩运用中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当对比的各个色彩过分的强烈刺激,显得十分不调和,或色彩过分的含混不清时,为了使画面达到统—。调和的色彩效果,我们用黑、白、灰、金、银或同一色线加以勾勒,使之既相互连贯又相互隔离而达到统一. B、类似调和构成
所谓类似就是双方色彩接近,相似,在色彩搭配中,选择性质或程度很接近的色彩组合以增强色彩调和的方法称为类似调和。类似调和主要包括: 1.以孟塞尔色立体为根据的类似调和(1)明度类似调和。(2)色相类似调和。(3)纯度类似调和。(4)明度与色相类似调和。(5)明度与纯度类似调和。(6)色相与纯度类似调和。(7)明度、色相、纯度均类似调和。2.以奥斯特瓦德色立体为根据的类似调和
(1)含白量与含色量类似调和。(2)含黑量与含色量类似调和。(3)含色量类似调和。(4)类似色相调和。
(5)含黑量、含白量、含色量与色相均类
凡在色立体上相距只有2—3个阶段的色彩组合,其明度、色相、纯度还是含白量、含黑量、含色量的类似,都能得到调和感很强的类似调和,相距阶段越少,调和程度越高。在色立体中心地带的色彩,能与之组成类似调和的色数多,色立体表面上的色彩,能与之组成类似调和的色数少,能与纯色组成类似调和的色数最少。C、秩序调和构成
把不同明度、色相、纯度的色彩组织起来,形成渐变的,或有节奏,有韵律的色彩效果,使原来对比过分强烈刺激的色彩关系柔和起来,使本来杂乱无章的色彩因此有条理,有秩序、和谐统一起来这个方法就称为秩序调和。
在秩序调和中,可构成等差渐变的秩序调和,也可构成非等差有节奏、韵律的秩序调和。两色之间的等级少可构成显差的秩序调和,两色之间的等级多可构成微差的秩序调和。总之只要有秩序都能增强调和感。D、色彩的调和与面积
在观察、应用色彩的实践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面对着—大片红色时的感觉,与观看—小块红色的感觉是绝对不一样的。看大片红色会感到很刺激,受不了,不舒服。而看一小块红色的时候,会觉得很舒服,很鲜艳,很美。如在大片红色上点缀些蓝、黄,或灰绿色的色块,就会舒服多了。同样当面对一大片白色、灰色或低纯度色时,就不会产生看一大片高纯度红色那样的感觉,但也会感觉单调。如果在大面积的白色、灰色或低纯度色上放几块小面积高纯度的色彩那就更好了。
通过上面的例子证明,小面积,用高纯度的色彩,大面积,用低纯度的色彩容易获得色感觉的平衡。由此看出色彩的调和与色相,明度、纯度和色彩在画面中所占面积和比例大小有关。如果在一幅色彩构图中使用了与和谐比例不同的色彩面积,如万绿丛中一点红的配色方法,使一种色占统治与支配的地位,便另一种色为被统治被支配的地位,称之为绝对优势的调和。所取得的效果就会是富于表现性的。在一幅富于表现性的色彩构图中,究竟要选择什么样的面积比例要依据主题、艺术感觉和个人的趣味而定。同样在画面中小面积用高纯度的色彩,大面积用低纯度的色彩等,都能取得调和的色彩效果。E、色彩与作品内容的统一
作品的内容是通过造型、色彩、构图、文字等多种表现形式共同完成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是作品成功的条件,不同的内容通过不同造型、色彩、构图,文字使之统一,否则就觉得不调和。
不同的内容需要不同的色彩来表现。色彩的感情、色彩功能、色彩的对比与调和……诸多方面都是研究色彩如何通过自身的表现力更好地表现作品的内容,使作品的内容与色彩能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发挥色彩的先声夺人及内在的力量。与作品内容相冲突的色彩均有可能被认为是不调和不统一的色彩。并对作品内容产生消积作用。因此色彩与作品内容的统—,是色彩是否调和的一个重要原则。
色彩构成认识色彩 篇2
在构成艺术教学当中, 笔者发现在平面构成部分里, 学生能够很好地跟随老师的步伐, 学习不同的构成形式和审美法则, 并顺利地完成相应的作业。在进入色彩构成的理论部分, 老师要求学生结合课堂所学内容, 以及平面构成点线面基本构成原理, 完成一幅色彩构成作业。结果二十七人的班集体, 出现了一半风景写生和花鸟绘画的作品。这一结果, 值得让笔者思考。在平面构成中, 学生能够紧紧围绕老师所教授的构成形式进行新的创作, 但在色彩构成练习中, 平面构成缺被忽略了。作为高职大一第一学期的学生, 我了解他们的专业课, 只有美术基础与构成艺术, 而恰巧, 美术基础的授课老师给学生安排了临摹白描花鸟画的作业, 色彩构成的第一次作业几乎变成了美术基础的作业。这里除了说明学生对于图像积累得非常少以外, 还说明了在部分学生的脑海里, 过去数周, 构成的概念没有形成清晰且稳定的认识。当课堂或书本没有罗列清晰的平面构成主题概念, 同学理所当然地看到色彩, 忘了构成。
色彩构成是平面构成的承接。在平面构成的教学中, 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到不同的构成形式, 如密集构成, 发射构成、重复构成、特异构成、矛盾构成、渐变构成等。在这个过程中, 他们都会形成一种惯常的, 积极的, 清晰的创作思路。但在色彩构成部分里, 他们对构成形式的重视, 很快就会被要表达事物的具体形象所吸引, 把重点放在怎么样把图像画得更真实?怎么样让它的颜色更逼真?构成艺术是点线面不同元素在平面或立体空间上的构成经营, 表现一种节奏、对比、韵律等视觉美感。点线面的构成元素有具象和抽象之分, 如果老师继续照本宣科般的教学, 类似装饰、写实、花鸟等类型的作业, 还会继续发生。
其实学生的最开始接触专业课学习时, 对很多概念, 都是半懂半不懂的朦胧状态, 只有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和思考才能把知识融会贯通。无论老师刚开始多么激昂的讲演, 可能当下接受了, 后来就松懈下来, 变得模糊不清。如果老师不能对该学科有更加独到和深刻的见解, 也很难带动学生时时紧抓一些不可抛弃的原则。
所以便于学生能够学好构成艺术, 我提出自己对于这么课程所遇到的问题, 提出自己的一些解决方法。
一、讲演构成艺术的发展历程
高职院校的同学, 注重动手实践能力, 而忽视相关的理论知识, 是普遍的现状, 这也导致了他们只知结果, 不知原因, 动手能力强, 但对于自身作品的阐释说明能力常常差强人意, 大部分学生做的, 远远比说的好得多。现今构成艺术类书籍林立, 也是非常注重实际, 符合大部分学生技能的真实需求, 但对于构成艺术自身的发展来源, 很多都是没有阐释清楚, 甚至没有阐释。构成艺术的发展历程, 也是平面设计的发展历程, 老师应该发挥自身知识储备, 旁征博引向学生阐释它的来源, 以及学习该课程的学习目的。从立体主义绘画、俄国构成主义、荷兰的风格派、德国的包豪斯, 理出平面设计的发展脉络, 也让学生了解现代设计的风格和思想, 认识设计和艺术绘画的区别, 清楚知道构成艺术对于未来专业所代表的意义。这样可以减少出现花鸟、写生、装饰性绘画的机会。
二、抽象视觉元素的构成训练
抽象的点线面构成形式在平面设计中, 使用极其的频繁, 能够对点线面的视觉元素进行美观的组合变化, 就能很好地完成相应的设计工作。毕竟艺术家和设计师存在本质上的区别, 视觉传达专业的设计师运用构成的审美法则, 把客户需要表达的信息, 按照不同的等级顺序, 进行设计, 传达。引导或指明学生进行抽象视觉元素的创作, 摆脱传统写实绘画、装饰绘画的影子, 重点围绕点线面等视觉元素, 开展构成创作, 有助于让学生抛开美术绘画, 把注意力放在构成的形式美感当中。推荐如康定斯基、李西茨基、蒙德里安、里特维德、赫伯特拜耶等抽象艺术和设计作品, 有助于学生了解构成艺术在未来工作上的使用。
三、色彩结合平面构成讲授
一般的构成艺术书籍, 都会按一定的先后顺序把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分开三个部分, 如果完全按照课本的顺序来讲授的话, 等所有平面构成内容讲完以后, 在色彩构成部分, 详尽的色彩构成讲授就容易使学生脱离平面构成所学的构成形式, 只有两者结合, 才是合理的教学方法。在教授完基本的点线面平面构成三种基本的构成原理以后, 其余更深入的平面构成形式, 如密集构成, 发射构成、重复构成、特异构成、矛盾构成、渐变构成等, 逐一结合色彩构成的使用方法一起讲授, 并布置相应的作业。如平面构成中的密集构成与色彩的对比色原理结合在一起, 让学生完成相应的作业。这样学生能更加综合地掌握平面和色彩的构成使用, 不会出现思想混乱的状况。
四、作业前后辅导的不同作用
如果课堂时间比较充裕, 四堂连上的, 就可以安排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开始作业创作, 在这个时候, 学生会在实践当中对老师之前讲授不理解的地方, 结合实际遇到的问题进行提问, 有效立刻纠正错误, 这也是对老师教学情况的反馈, 提醒老师时常思考, 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
另外, 就是对于提交作业以后, 老师的反馈方法。笔者尝试不同的方式, 挑选部分问题突出或优秀的作业, 拿在手上讲解, 同学在聆听时, 容易不集中精神, 部分认真的同学, 也略显不满, 或许我没有挑选他或她的作业进行讲解。后来每次把全班同学的作业全部扫描做成课件的一部分, 工程量虽然大, 但每次在课堂上讲解时, 学生相对会认真很多, 而且也比较及时地收到老师对他们作业问题反馈, 可以在下一次作业避免同样的情况出现。
摘要:在色彩构成的教学当中, 发现学生出现了重色彩、轻构成的状况, 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如讲演构成艺术的发展历程, 抽象视觉元素的构成训练, 色彩结合平面构成一起讲授, 及作业的前后辅导等方法, 纠正学生重色彩轻构成的现象。
关键词:色彩,构成,写实,抽象
参考文献
[1]刘军任晓丽.平面构成【M】北京:北京出版社, 2010.7
[2]吴纪伟熊丹.色彩构成【M】北京:北京出版社, 2010.7
对设计教学中色彩构成的再认识 篇3
关键词:色彩;色彩构成;基础教学;教学观念
在设计教学中,色彩构成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般来说,色彩构成是研究色彩的产生、人对色彩的感知以及应用规律的一门学科,其基本内容包括色彩产生的原理、眼睛感知色彩的过程、特定条件下色彩与感受者的心理和感情的联系、色彩在生活和艺术实践中应用的规律等。课堂中,如何将这些抽象的理论转化为令学生易于理解的表述应是教师在教学中认真研究和探讨的。在设计学科日常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色彩构成的认识程度和应用能力直接反映在其他学科的教学成果上。因此,如何更好地理解色彩构成理论并使学生在这类抽象的理论上获得学习的乐趣和动力,是教师在设计教学中需要着力思考的问题。笔者通过学习研究和教学实践,对前人在色彩构成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发现设计教学中对色彩构成理论的认识、阐释与应用存在着断层和脱节,这就要求我们重新审视近年来对色彩构成理论的理解和应用。通过对色彩理论的重读和再认识,更好地服务设计教育教学。
一、色彩构成理论对艺术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色彩设计是较为装饰化的构成艺术,是源于色彩变化原理和人类对色彩的感觉,有目的地表达既定内容,应用色彩这一特殊“语言”获得事物内涵与人的情感的沟通。它与一般绘画色彩所不同的是,不受客观的影响,力求主观化、装饰化的色彩效果。色彩作为造型艺术语言的重要元素之一,在艺术设计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种本质上的原因在于它不仅能唤起人们的视觉美感,而且能传达出独特的情感诉求。进而使受众群体增进对设计产品中色彩载体的体验、感受和理解,以达到设计者预想的目的。另外,通过研究色彩的一般规律,找出符合当下社会群体的审美取向和审美观照,可以更好地为生活服务。由此来看,色彩构成理论对艺术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二、色彩设计的理论来源和实践载体的改变
色彩设计是以绘画色彩为基础,根据设计专业的特点和要求,利用色彩归纳、概括、提炼等手法,表现形式美感与色调关系的过程。色彩设计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创新,它不受光源色、环境色、固有色的影响,不满足于自然界中客观变化的色彩再现,而是要灵活地调配出比现实生活更理想的色彩。在设计教学中,我们往往传达的是对已有理论的阐述,而非对学生理解认知能力的把握。笔者认为,在既有的理论基础上对国内外该领域的最新知识和图片进行归纳和探究是促进设计教学的最佳途径和方法。这一点可引入到常规的课堂教学中来,并逐步将其做深、做扎实。
色彩的设计与构成旨在把表达人的内在情感的造型因素提炼、概括为一种相对抽象的视觉语言符号,在空间上组织、排列成能够传达人的情感、思想的语言系统。单纯的形象符号在空间内被分解、组合,通过视觉接触,在人的心理、情感方面会造成不同的变化,产生不同的语言内涵。因此,色彩的不同组合在立体构成上造成了情绪改变,而色彩语言的特征就在这个变化中形成,并在变化组合中发挥其独特作用。
当设计语言被压缩到色彩这一单纯因素的组合时,观者已进入到一种纯粹视觉领域内的语言信息表达阶段,它的合理性与协调性完全靠人的肉眼和心理予以把握。当一个立体造型的扩展超出人的视觉和心理上的承受能力时,这个造型就失去了和谐感。如果一个色彩造型在视觉上失去了平衡,那它就失去了传达信息的语言功能。如何使不同的色彩语言组合在一起并达到协调和统一,这就是色彩设计的意义所在。同样形状的不同色彩与不同形状的相同色彩的符号组合所产生的视觉冲击力,影响和改变着观者的接受力和理解力,因此合理的构成与搭配是色彩设计的主要任务。
三、色彩设计构成的应用规律与色彩心理的普遍存在性
色彩设计构成利用透视原理,在三维空间内调动一定的造型因素,进行有秩序的色彩语言功能的合理创造。色彩空间的分割、创造、减弱与加强都会产生不同的审美视觉语言效果,因此不能忽视每一个被分割的空间,不能轻视色彩在空间划分中的作用。色彩的收缩、膨胀、扩张等可能会给人们的心理带来紧张、平衡、安全等诸种感觉,这种感觉是由形象本身所决定的,包括其色彩体积的大小、完整与分散的状态展示等。设计师要赋予一种单纯色彩的语言内涵和意义、作用,而色彩的语言渗透力完全取决于创造者对它的认识与把握,对色彩加强、减弱到何种程度及所造成的意向结果等,都离不开对色彩的构成设计,这就是色彩设计意义的主动性。
以色彩的情感联想为例,不同波长色彩的光信息作用于人的视觉器官。通过视觉神经传人大脑后,经过思维,依据以往的记忆及经验产生联想,从而形成一系列的色彩心理反应。比如,人们对色彩的冷暖感觉。色彩本身并无冷暖的差别,是视觉色彩引起了人们对冷暖感觉的心理联想:人们见到红、红橙、橙、黄橙、红紫等色后,马上联想到太阳、火焰、热血等物象,产生温暖、热烈、危险等感觉;见到蓝、蓝紫、蓝绿等色后。则很易联想到太空、冰雪、海洋等物象,产生寒冷、理智、平静等感觉。色彩的冷暖感觉不仅表现在固定的色相上,而且在比较中还会显示其相对的倾向性。如同样表现天空的霞光,用玫红画朝霞那种清新而偏冷的色彩,感觉很恰当,而描绘晚霞则需要暖感强的大红了,但若与橙色对比,前面两色又都加强了寒感的倾向。
四、色彩构成教学的现状及其对高校设计教育教学的启示
色彩构成是继写生等架上绘画训练之后又一个比较系统而完整的认识色彩理论、掌握色彩形式法则的艺术设计专业独立的基础科目,它是探讨色彩物理、生理和心理特征,通过调整色彩关系(对比、调和、统一等)以获得良好色彩组合的学说,是具有方法论意义的构成体系之一。色彩构成能够丰富学生的设计思维。并能提高学生的审美判断能力和倡导创新的变革精神,学生对它的学习和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其今后设计作品中色彩修养和创意水平的高低。作为造型因素的色彩设计,它在设计教育教学领域中所起的重要视觉作用,在今天的环境艺术设计、包装设计、平面设计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展示。作为仅仅为了与人的视觉和大脑进行沟通的色彩语言符号的设计,对它的形象符号进行归纳、概括、提炼和抽象化,本身就具有思维性,而教师在教授学生对色彩加工、理解、再创造的过程中,可促使符号的这种意向思维性向更具有针对性、特殊性及较强的目的性转变。
色彩构成论文 篇4
学习了色彩构成这门课,了解了更多关于色彩方面的知识,体会到了不同的色彩搭配会给人不同的感受,不同的色彩混合给人的美感也不同。在课上,老师为我们展示的各种图片和建筑实例让我们深深领略到了色彩的魅力。下面就从学习的伊始来讲讲这门课我们都学习了什么。
色彩构成,即色彩的相互作用,是从人对色彩的知觉和心理效果出发,用科学的方法,把复杂的色彩现象还原为基本要素,利用色彩在空间、量与质上的可变幻性,按照一定的规律去组合个之间的相互关系,再创造出新的色彩效果的过程。色彩不能脱离形体、空间、位置、面积、肌理等而独立存在。
一、色彩原理
没有光源便没有色彩感觉,人们凭借光才能看见物体的形状、色彩,从而认识客观世界。1.色彩的分类与特性
我国古代把黑、白、玄(偏红的黑)称为色,把青、黄、赤称为彩,合称色彩。现代色彩学,也可以说是西洋色彩学也把色彩分为两大类:无色彩系和有彩色系。无色彩系是指黑与白。有彩色系有三个基本特征:色相、纯度、明度,也称为色彩的三要素。1)色相。
色相,即各类色彩的相貌称谓,如大红、普蓝、柠檬黄等。色相是色彩的首要特征,是区别各种不同色彩的最准确的标准,色相也就是由原色、间色和复色来构成的。2)纯度。
纯度是指色光波长的单纯程度,也有称之为艳度、彩度、鲜度或饱和度。颜色中以三原色红黄蓝为纯度最高色,而接近黑白灰的色为低纯度色。3)明度。
明度指颜色的亮度,不同的颜色具有不同的明度,任何色彩都存在明暗变化。期中黄色的明度最高,紫色明度最低。黑白之间可以形成许多明度台阶,普通使用的明度标准大都为9级左右。2.色彩混合 1)三原色。红、黄、蓝三色称为三原色,其他颜色都可以由这三种颜色混合而成的。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蓝紫色),颜料的三原色是红(品红)、黄(柠檬黄)、青(湖蓝)。色光混合变亮,称之谓加色混合。颜料混合变暗,称之谓减色混合。2)加色混合与减色混合。
品红+黄=红;青+黄=绿;青+品红=蓝;品红+青+黄=黑。加色混合的三原色,恰是减色混合的三间色,而减色混合的三原色又恰是加色混合的三间色。3)空间混合。1.凡互补色关系的色彩按一定比例的空间混合,可得到无彩色系的灰和有彩色系的灰。如:红与青绿的混合可得到灰、红灰、绿灰;2.非补色关系的色彩空间混合时,产生二色的中间色。如:红与青混合,可得到红紫、紫、青紫;3.有彩色系色与无彩色系色混合时,也产生二色的中间色,如:红与白混合时,可得到不同程度的浅红。红与灰的混合,得到不同程度的红灰; 3.色彩对比 1)色相对比。
把两个以上不同的色彩并置在一起,所产生的色彩对比效果,称色相对比。色相的强弱对比
构成色调。色相对比又包括邻近色相对比,如红与橙红、绿与黄绿等,类似色相对比,如是红与橙、橙与橙黄、黄与黄绿、绿与蓝绿、蓝与紫蓝、紫与紫红等;对比色相对比,如红/黄/青、橙红/黄绿/蓝、橙/绿/青紫、黄橙/青绿/紫等,互补色相对比,如如红与蓝绿、黄与蓝紫、绿与红紫、蓝与橙黄。明度对比。两种不同明暗的色彩并置在一起而产生的对比反应,称之为明度对比。其对比效果会使明色变得更亮,暗色变的更暗,由于光线是色彩的主要来源,因此明度的对比相比其他色彩对比要来的强烈。明度对比是色彩构成的最重要的因素。2)纯度对比。
纯度对比是指较鲜艳的色与含有各种比例的黑、白、灰的色彩,即模糊的浊色的对比。3)冷暖对比。
利用冷暖差别形成的色彩对比称为冷暖对比。从色彩心理来考虑,把红、橙、黄称为暖色,把橙色称为暖极;把绿、青、蓝划为冷色,把天蓝色称为冷极。4.色彩推移
色彩推移是将色彩按照一定规律有秩序地排列、组合的一种作品形式。种类有色相推移、明度推移、纯度推移、互补推移、综合推移等。其特点是具有强烈的明亮感和闪光感,富有浓厚的现代感和装饰性,甚至还有幻觉空间感。
5、色彩构图
色彩构图,狭义上讲就是色彩布局。各种色彩在空间位置上的相互关系必须是有机的组合。它们必须按照一定的比例,有秩序、有节律地彼此相互联结、相互依存、相互呼应,从而构成和谐的色彩整体,色彩的对比与调和是色彩构图的必然法则,表现色彩的多样变化主要靠色彩的对比,使变化和多样的色彩达到统一,要靠色彩的调和。它主要包括色彩的均衡、色彩的呼应、色彩的主从、色彩的层次、点缀色、色彩的衬托等方面。二,代表作品分析
这个片段我主要节选我第一次和最后一次任务的描述
首次任务中我的作业是彩度推移,我选择了一张用以表现夜晚的图片,月光洒进窗台,把室内的一片地方照亮,周围则是无尽的黑暗。在这张图面上,很好的利用了彩度的推移。即使用淡蓝色这样一种冷色调来表示受光照的部分,使得被月光照射的部分明亮却很寒冷。良好的烘托了画面的气氛,也很好的表达了月光的质地。通过不断地加入相同明度的灰,使得它能够很好的表现月光的晕染效果,知道最后接近无彩色的灰,则用来表示屋内最暗的部分。室内的窗帘,花瓶和一位孤独的妇人,在淡蓝色和灰黑色的配合下展现出一种寂寥的景象。这副作品的构图和立意我自己都很满意,但是由于一开始的时候我的用笔不佳,还有对水粉颜料的不熟悉,导致我的画被老师评价为“略印象派”,这让我觉得很不好意思,但是也促进了我进一步的学习。
最后一次的作品,我的任务是色面积的变化,在这张图里面,我选择了一处街景的简化图作为原型。把两边的房子,街道上的露天咖啡座和阳伞作为设计的三个基本图形,不断地把他们肢解,破碎,重复,缩小,重叠,将背景用灰色填满,来烘托暖色的房屋墙面和墨绿色的茶座和阳伞。最后用黑色来填充窗户的部分,使得整个画面很有层次,冷暖鲜明。也很符合要求。评图的时候老师对此也是给了不错的评价。虽然在色面积的理解上我们同学多少出现了一点偏差。但是总的来说是出色的完成了任务。
三,学习体悟
在学习《色彩构成》之后,我学会了从更多方位去欣赏一幅作品。曾经只能很空洞的感觉一幅作品好不好看,合不合乎透视原理,像不像。现在渐渐开始去品味其中的意境,通过色彩的时候用去分析,去了解作品中不同的颜色所表达的情感。来探究到底是什么使得画作变得美丽。同时我也在建筑表面的用色上获得了一点启示。开始思考到底用什么样的材质,使用其什么样的天然色彩来烘托我想要的那种气氛,或者来和周围的环境达到和谐。
终
色彩构成小结 篇5
一个月的色彩构成课结束了,开始还是有些无存下手。不指导自己应该画什么,想什么。经过老师的理论知识讲课,我明白了关于色彩的很多东西。
首先我知道了色彩构成将两个以上的单元,按照一定的原则,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单元称之为构成。将两个以上的色彩,根据不同的目的性,按照一定的原则,重新组合、搭配,构成新的美的色彩关系就叫色彩构成。
绘画色彩与设计色彩
绘画色彩、设计色彩其原理是一致的。绘画色彩包含着写实色彩和装饰色彩,设计色彩同样也包括装饰色彩和写实色彩,只是各自的侧重不同而已。现代绘画中,装饰的配色方法被广泛的使用,使绘画色彩与设计色彩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当然绘画色彩和设计色彩存在着区别,如写实绘画的色彩侧重于科学再现,设计性的色彩侧重于抽象的装饰但它们都是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
这都也都我们开始明白的后来我还知道了色彩的体系
1、色的三属性
世界上几乎没有相同的色彩,根据人自身的条件和观看的条件我们大约可看到200万到800万个颜色,这些色彩大致区分的话,可以分为白、灰、黑那样不着彩的色叫无彩色,和红、黄、蓝等那样有彩的色叫有彩色。各种色彩现象都具有色相、明度和纯度三种性质。对色彩三要素的理解和掌握,是学习色彩构成的基础。
①色相:指色彩的相貌,是区别色彩种类的名称。指不同波长的光给人的不同的色彩感受。红、橙、黄、绿、蓝、紫等每个字都代表一类具体的色相,它们之间的差别属于色相差别。在应用色彩理论中,通常用色环来表示色彩系列。处于可见光谱的两个极端红色与紫色在色环上联结起来,使色相系列呈循环的秩序。最简单的色环由光谱上的6个色相环绕而成。如果在这6色相之间增加一个过渡色相,这样就在红与橙之间增加了红橙色;红与紫之间增加了紫红色,以次类推,还可以增加黄橙、黄绿、蓝绿、蓝紫各色,构成了12色环,12色相是很容易分清的色相。如果在12色相间再增加一个过渡色相,如在黄绿与黄之间增加一个绿味黄在黄绿与绿之间增加一个黄味绿,以此类推,就会组成一个24色的色相环。24色相环更加微妙柔和。色相涉及的是色彩“质”方面的特征。②明度:明度指色彩的明暗程度,任何色彩都有自己的明暗特征。从光谱上可以看到最明亮的颜色是黄色,处于光谱的中心位置。最暗的是紫色,处于光谱的边缘。一个物体表面的光反射率越大,对视觉的刺激的程度越大,看上去就越亮,这一颜色的明度就越高。因此明度表示颜色的明暗特征。明不可以说是色彩的骨架,对色彩的结构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明度在色彩三要素中可以不依赖于其他性质而单独存在,任何色彩都可以还原成明度关系来考虑,例如黑白摄影及素描都体现的是明度关系,明度适于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黑白之间可以形成许多明度台阶,人的最大明度层次辨别能力可达200个台阶左右,普通使用的明度标准大都为9级左右。
③、纯度:指色彩的鲜艳度。从科学的角度看,一种颜色的鲜艳度取决于这一色相发射光的单一程度。人眼能辨别的有单色光特征的色,都具有一定的鲜艳度。不同的色相不仅明度不同,纯度也不相同。例如颜料中的红色是纯度最高的色相,橙、黄、紫等色在颜料中纯度也较高,蓝绿色在颜料中是纯度最低的色相。在日常的视觉范围内,眼睛看到的色彩绝大多数是含灰的色,也就是不饱和的色。有了纯度的变化,才使世界上有如此丰富的色彩。同一色相即使纯度发生了细微的变化,也会带来色彩性格的变化。
最后我们也在作业中学到了色彩的混合,减法,中性混合
色彩构成 秩序与调和 篇6
● 对上堂课的一些问题进行复习● 新课导入(提问)● 新课内容: ● 小 结
● 课后思考与练习
二、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如下:
(一)、对上堂课的一些问题进行复习:
冷暖对比的概念,色彩冷暖规划图.色彩冷暖的强、中、弱对比及冷、暖色在运用上的心理感觉。冷暖对比中的冷暖各色面积的不同搭配会对整体效果产生哪些影响?
(二)、新课导入(提问): 什么叫类似调和?什么叫对比调和?
(三)、新课内容:(一)色彩调和的基本原理
色彩调和的基本原理大体可分为两个方面:类似调和对比调和。
1、类似调和
类似调和强调色彩的要素中的一致性关系,追求色彩关系的统一,类似调和包括同一调和与近似和两种形式。(1)同一调和
在色相、明度、纯度中有某种要素完全相同,变化其它的要素,被称为同一调和;当三要素中有一种要素相同时,称为单性同一调和,有两种要素相同时称为双性统一调和。
A、单性同一调和包括:
同一明度调和(变化色相与纯度);
同一色相调和(变化明度与纯度)
同一纯度调和(变化明度与色相)
B、双性同一调和包括:
同色相又同纯度调和(变化明度)
同色相又同明度调和(变化纯度)
同明度又同纯度调和(变化色相)
虽然,双性同一调和比单性同一调和更具有一致性,因此同一感极强,特别是在同色相又同明度的双性同一调和关系中,色彩近乎令人感到单调,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加大纯度对比的等级,才能使它具有调和感。(2)近似调和
在色相、明度、纯度三种要素中,有某种要素近似,变化其它的要素,被称为近似调和,由于统一的要素由同一变化为近似,因为近似调和比同一调和的色彩关系有更多的变化因素。如:
近似色相调和(主要变化明度、纯度);
近似明度调和(主要变化明度、纯度):
近似纯度调和(主要变化明度、色相);
近似明度、色相调和(主要变化纯度);
近似色度、纯度调和(主要变化明度)
近似明度、纯度调和(主要变化色相)
无论同一调和还是类似调和,都是追求同一的变化,因此一定要依据这个原则来处理好二种对立统一的要素组合关系 2.对比调和
对比调和是以强调变化而组合的和谐的色彩。在对比调和中,明度、色相、纯度三种要素可能都处于对比状态,因此色彩更富于活泼、生动、鲜明的效果。这样的色彩关系要达到某种既变化又统一和谐美,主要不是依赖要素的一致,而要靠某种组合秩序来实现。我们称为秩序调和。下面介绍几种秩序调和的形式。
a、在对比强烈的两色中,置入相应的色彩的等差,等比的渐变系列,以此结构来使对比变得柔和,形成色彩调和的效果。
b、通过面积的变化统一色彩。
c、在对比各色中混入同一色,使各色具有和谐感。
d、在对比各色的面积中,相互置放少面积的对比色,如在红绿对比中,红面积加上小面积的绿色,绿面积中加上小面积的红色;或者在对比各色面积中都加入同一种小面积的它色,也可以增加调和感。
e、在色环上确定某种变化的位置,这些位置以某种几何形出现,它们包括:
三角形调和。又可称为补色单开叉关系,属于三色调和。根据开叉的宽窄,可以在色环上寻找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三种位置的三色对比。
四角形调和。通过色环上正方形及长方形的位置,可寻找到四色对比的调和。可称为补色双开叉的色彩关系。
五角形及六角形调和。色环上的五角形及六角形的位置,呈多色调和关系。
随着角数的增加,色彩对比越加丰富变化。为了使之统一和谐,应注意利用各种秩序的形式。
(四)、小结: 色彩调和的基本原理大体可分为两个方面:类似调和对比调和.如何在同一视觉平面上同时使用类似调和及对比调和并保持和谐与统一。
(五)、课后思考与练习
1、题目:色彩调和练习。
用类似调和或对比调和中选择一种秩序,完成一幅色彩调和的构图。
尺寸:20 x 20cm
颜色不限
(六)、课后反思:
色彩构成教学“互动”交流的探索 篇7
目前, 在色彩构成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就教师的教学而言, 教师更多的关注教学内容, 教学环境缺乏“互动”性, 教师缺乏组织实施教学互动的技能和对教辅资料有效组织和运用的能力;授课的语言平淡, 照本宣科, 对学习者缺乏吸引力。
就学生的学习而言, 学习者注意力不集中, 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 情绪不稳定 (缺乏耐性, 烦躁) ;不主动参与, 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不能够积极思考, 互动性差, 表现出对教师的不信任;对客观环境的不适应;个体间有差异;缺少相应的反馈。
互动教学是实现有效交流的基础, 是能帮助我们达到共同目标的阶梯。有效的交流应该通过师生的“互动”来实现。
例如:在《色彩构成》课的第一节, 我是这样开始的:“我们天天与电脑打交道, 久而久之, 眼睛会感到干涩、酸痛!谁能告诉我, 哪一种色彩能缓解眼疲劳?” (绿色) 。“人文艺术系要举行文艺晚会, 请你给他们设计舞台幕布的色彩, 你选什么颜色?” (红色) 。“高血压、心脏病人的房间应该涂什么颜色?” (绿色或蓝色) 。学生们众说纷纭, 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充分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互动教学有效交流的指导原则:一是尽可能全面了解对方的基本信息和需求, 有明确的交流策略:二是以积极正面的方式入手, 对事不对人;三是不要太多在意最初的提议, 要强调双赢的解决方法。在教学过程中, 每个教学活动都应该设计交流的计划, 即针对某一个具体教学活动的交流, 要对参与者进行分析, 了解参与者的相关信息和交流的需要, 设计相应的交流策略, 用适时的方式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有助于提高交流的有效性。
二、强调教学“互动”交流的实效性
以能力为本位 (CBT) 的教学模式是建立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基础之上, 充分了解学习者需求, 是实现有效交流的重要环节。利用各种方式 (正式与非正式的个别交谈、问卷、小组讨论、书面建议等) , 各种渠道 (电话、电邮、网上对话等) , 收集学习者需求信息, 设计有效交流策略, 以及科学的教学方案, 是提高教学交流有效性的基础。
1、改善“互动”交流的有效性
倾听要求注意力集中, 要关注说话者的观点和态度。利用思维的敏捷性, 在心里进行信息的比较, 识别依据, 总结相关信息, 预测下一个观点。
倾听技巧需要老师有意识地进行开发, 同过交流对象的视线接触, 可以表达一种积极的倾听愿望;运用适当的面部表情, 可以给人以鼓励;采用得体的行为和姿态, 可以避免分散注意力;适当提出问题, 表达对交流主题的兴趣;用自己的话复述他人所说的内容, 表示对交流内容的重视;自己不要讲太多, 注意把握与听者之间平滑切换过程, 可以不断激发听者对交流话题的兴趣。有优良的倾听技巧有助于解决问题, 展现性格特征, 改善交流者之间的关系, 获得有用的信息, 改善“互动”交流的有效性。
2、促进“互动”交流的主体性
调动激发学习者兴趣的关键是教师是否作好教学的充分准备。首先, 需要确认教学内容是否有针对性, 其次结合教学内容综合典型案例能够设计出吸引学习者注意力的问题。学习材料是否容易阅读理解, 教学课件是否生动, 教具是否丰富, 教学环节设计是否科学等。如我在《色彩物理学》新课讲授结束后, 利用多媒体将本节内容配以在网上复制的“海市蜃楼”的多幅图片快速地显现一遍, 加深印象, 形成体系, 使学生兴趣倍增。
3、提高“互动”交流的实践性
师生在教学中的互动, 是进行教学有效性交流的重要途径, 通过互动传递以能力为基础的信息。互动式教学方法体现在充分了解学习者的先前基础, 学习的欲望, 学习的担忧, 理解能力, 技能展示水平的基础, 帮助学习者在学习前做好学习准备。通过设计各种灵活的教学活动, 比如实践练习、任务、项目、讨论、归纳总结等学习活动, 调动学习者学习积极性。教师通过科学、合理地利用学习资源 (设备、教具、场地、现代化教学手段) , 为学者设计并提供适宜的学习环境, 把开展学习活动作为学生的能力形成的主要途径。
4、强化“互动”交流的针对性
学习者来自不同的地区, 除了性别的差异外, 家庭的背景、学习的习惯、性格、传统文化的影响、学习的动机和目标、学习的能力、学习方式各不相同, 集中表现在对学习的需求不同。比如:集中授课与个别讲解 (辅导) 的需求, 自护学习与依赖性学习的需求, 擅长思考记忆与展示实作技能的需求, 逻辑思维能力与放射性思维能力, 希望具有可持续学习能力与满足目前就业要求。重视学习者的个体差异, 在教学中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与教学目标, 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满足不同学习者的要求, 应该受到教师的高度重视, 以强化教学中“互动”交流的针对性。
三、提高教学“互动”交流的实效性
在教学交流中影响师生“有效交流”的因素主要有:教师对学习对象缺乏了解, 即对学习者先前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 学习者的需求, 学习的动机和对学习的担忧 (困难) 缺乏了解;教师教学信息准备不充分, 表现在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 教学中出错的机率高, 提供的信息不够准确, 甚至传的信息的时候常有40%以上的信息丢失;教师的表达能力有缺陷, 如语速过快、过慢, 语调平淡, 语病多等;教学中不善于运用肢体语言, 比如手势, 面部表情, 积极的、有感染的情绪;不善于运用多媒体技术等。
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 应该设计不同的和教学方法。
在学习色彩的过程中, 让学生举一反三, 培养他们的联想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如我在“色彩与心理”一节时有意将同一个环境的不同用色与一种色彩在不同环境所产生的不同效应, 归纳组合, 举一反三。在《色彩构成》课的授课过程中, 我是这样运用的。
例1宴会环境为绿色时:食欲不振, 寡言少语, 气氛沉闷;红色时:开怀畅饮, 但酒足饭饱之后, 激烈舌战, 最后不欢而散;白色时:言谈有节, 彬彬有礼。
例2外表涂上黄色的汽车, 比其它颜色的汽车事故率低;飞机的机舱里禁用黄色, 因为黄色会让乘客感到眩晕;黄色可以治疗抑郁症;夏天, 黄色服装吸引蚊子。
总之, 在教学的过程中, 运用举一反三, 便于学生在认识、学习和掌握色彩知识的同时, 提高对色彩的全面认识。通过实践, 我觉得效果很好。
色彩构成认识色彩 篇8
关键词:艺术设计专业 设计色彩 色彩构成 融合式教学
现阶段随着我国社会建设与经济发展不断取的新的成就,新时期社会各领域对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个人素质、能力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不仅要求学生要通过学习培养出良好的艺术设计专业素养,同时也要求学生要具有良好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创造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质量可以教育发展要求,也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可以更好的服务于新时期社会建设。艺术设计专业中的设计色彩与色彩构成课程教学内容上有一定范围的重叠,若想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将设计色彩与色彩构成两门课程融合到一起,这就要求新课程教学实践中要科学、合理、灵活安排课程教学内容的顺序,保证设计色彩与色彩构成两门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内容的精髓,这样才能确保通过融合式教学可以更好学生学习效率与质量,对促进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在新时期的良性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1.设计色彩与色彩构成课程理论的精准把握与比较
现阶段在我国各大出版集团所出版的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教材中,很难挑选出适合我国艺术设计专业在新时期教学中所需要的高标准教材,这便要求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中要通过整合、优化现有教材内容,将《设计色彩》与《色彩构成》两门课程教材内容进行整合与调整,创建出一门完善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基础课程内容。艺术设计专业的设计色彩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色彩基础知识、色彩归纳写生(主观写生、客观写生)、色彩的联想和感知觉的表达以及色彩在实际设计中的运用等,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揭示出了艺术设计专业所有色彩设计的共同规律。艺术设计专业的色彩构成课程教学内容是对色彩规律系统进行完整、科学、理性的深入研究,在揭示艺术设计专业在实际设计中所使用色彩规律的同时,通过色彩构成课程教学教授学生掌握正确的色彩设计使用规律,使学生可以运用科学、系统的色彩规律完成艺术设计等。从艺术设计专业设计色彩与色彩构成课程的项目驱动任务书中可以发现,除设计色彩课程中的色彩歸纳写生等教学内容较为特殊外,其他的任务书都是对事物形与色的相互补充与作用的要求,同时也可以明确了解到设计色彩与色彩构成课程对画面形式感的要求也十分相似。
2.设计色彩与色彩构成课程内容之间的关系
现阶段我国艺术设计专业所使用的《设计色彩》与《色彩构成》等教材,由我国各大出版集团分别设计、整理、出版的相关书籍共有百余种,其中很大一部分《设计色彩》与《色彩构成》相关书籍无法适用于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使用,同时在这百余种相关书籍中真正有价值的教材寥寥无几,而且这百余种相关书籍中的设计色彩与色彩构成内容也良莠不齐,直接导致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对设计色彩与色彩构成的关系感觉到十分疑惑。现阶段通过对设计色彩与色彩构成相关文献的研究及教学实践可以发现,艺术设计专业的设计色彩与色彩构成课程教学内容具有重叠性,同时艺术设计专业所使用的设计色彩与色彩构成课程教学内容又各有侧重,从艺术设计专业所使用的设计色彩教材中我们可以发现其教学内容主要是色彩基础知识、色彩写生、物象形色表达以及色彩设计共同规律等,而艺术专业所使用的色彩构成教材内容主要是对色彩规律系统的深入分析。艺术设计专业所使用的设计色彩与色彩构成课题作业形式中,我们可以发现除色彩写生与设计色彩在设计专业中的应用外,由于创意表达与色彩构成作为形与色的相互补充与作用,使设计色彩与色彩构成课题作业内容几乎融为一体,而且艺术设计专业当前所使用的课题作业内容画面形式基本相同。根据对艺术设计专业的设计色彩与色彩构成相关文献分析得出,设计色彩与色彩构成课程教学内容具有互为独立、相互交融的关系,由于设计色彩与色彩构成两门课程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重叠,这要求设计色彩与色彩构成在开展融合式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两门课程特点以及共性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以及灵活的排序,这样才能确保通过开展融合式教学提高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整体专业素养。
3.设计色彩与色彩构成的融合式教学实践
3.1融合式教学内容
现阶段艺术设计专业在开展设计色彩与色彩构成融合式教学实践中,根据设计色彩与色彩构成两门课程内容特点以及教学特点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色彩基础知识与色彩写生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部分。融合式教学中第一阶段理论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色彩构成中有关色彩的分类、要素以及属性等基础知识,同时也将设计色彩教材中的色彩写生基础知识融入到了理论教学中,实践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主题性静物写生的示范教学与应用教学等,所以融合式教学第一阶段主要是将研究训练贯穿写生、创意以及应用整个课程全程,使学生通过在深入研究的实践过程中感受、理解来自生活的设计理念。融合式教学第二阶段包含了设计色彩与色彩构成课程内容的难点和重点,同时也是艺术设计专业设计色彩与色彩构成融合式教学的关键环节,融合式教学第二阶段课程内容主要是物象创意表达和色彩构成两个环节的训练教学。融合式教学第三阶段课程内容主要是设计色彩在设计专业中的应用,学以致用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永远坚持的原则,所以设计色彩在设计专业中的应用课程教学可以对学生所掌握知识与能力进行一次有效检验,同时也充分体现出基础课程教学与专业课程教学之间的紧密结合。
3.2融合式教学实践
现阶段艺术设计专业设计色彩与色彩构成的融合式教学实践中,在针对第二阶段物象创意表达的实践教学活动中,可以将第一阶段教学活动中的主题静物写生转向为设计的物象创意表达训练,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出物象创意表达课程内容教学重点,同时也更好的将融合式教学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教学内容相连接。教师在针对融合式教学第二阶段的物象创意表达课程教学过程中,要通过课程教学设计充分调动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个体经验下的心智感受与表现,同时也要求教师在物象创意表达课程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出引导作用,避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对新课题产生迷茫、困惑以及无从下手等感觉。本文在针对融合式教学实践中的物象创意表达课程教学中,先后设计并使用现实形态的解析变体、视觉方式的转变以及运用电脑图形软件等方式,帮学生可以快速的对物象创意表达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思考、选择、剖析、取舍以及重构等,这些方式对提高融合式教学第二阶段物象创意表达课程教学效果有着重要作用。
本文在艺术设计专业设计色彩与色彩构成融合式教学活动中,充分运用课件和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展示名家作品、本校往届优秀作品以及其他院校优秀作品等,同时也要求教师要基于生活设计角度對展示作品进行阐述与分析,使学生在融合式教学活动中通过客观角度对物象创意表达的过程有一个感性的认识。艺术设计专业融合式教学活动中在让学生对物象创意表达具有一定认识后,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直觉的判断对前阶段静物写生进行选择,使学生通过具象的自主选择明确其形态与空间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学生可以对画面进行整体调整以及解构分析等处理,通过打破先是物体的轮框束缚重新构建出新的画面秩序,帮助学生完成由具象形态向创意物象形式以及形态结构向画面结构的转化。本文通过展示名家作品帮助学生改变传统的观看方式与习惯性思维方式,使学生在艺术设计专业融合式教学中可以掌握改变视点、视角以及充分观看等方式,通过具象、抽象、意象、变形、夸张、联想以及拟人等途经找到自身思绪入口,从而使学生通过融合式教学活动找到适合自身而又富有创意的表达方式,这种教学方法对提高融合式教学效率与质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3.3提高融合式教学效果的措施
现阶段艺术设计专业设计色彩与色彩构成融合式教学正处于起步阶段,无论实在课程教学内容还是课程教学体系中都存在很多问题,这要求教师要在融合式教学实践中要通过探索与研究不断对其进行优化,在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新课改核心理念的基础上完善融合式教学体系,这样才能确保设计色彩与色彩构成融合式教学效果与质量。现阶段教师要根据院校办学方向与生源的类别合理安排融合式课程教学内容,同时教师要明确自身在设计色彩与色彩构成融合式教学中的作用,要求教师在融合式教学活动中要采用更多的启发和激发式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掌握融合式课程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提高其整体专业素质。
4.结束语
根据对艺术设计专业的设计色彩与色彩构成相关文献分析得出,设计色彩与色彩构成课程教学内容具有互为独立、相互交融的关系,由于设计色彩与色彩构成两门课程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重叠,这要求设计色彩与色彩构成在开展融合式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两门课程特点以及共性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以及灵活的排序,同时也要充分使用多样化、创新化的教学方法开展融合式教学活动,这样才能确保通过开展融合式教学提高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整体专业素养,同时也可以更好的促进新时期艺术设计专业整体教育质量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璐琪.谈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设计色彩教学改革.教育理论,2011.
[2]孙慧霞.设计基础教学中设计色彩与色彩构成融合式教学研究.教学档案,2011.
体育教案- 色彩构成-教学教案 篇9
通过对色彩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能掌握较丰富的色彩语汇及最基本的调色方法,扩展并提高学生的色彩感知力。
教学重点:
了解色彩三要素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
教学难点:
用三原色进行调色练习。
教具准备:
1、cai课件
2、各类色彩卡片及水彩色。
3、实物平台。
课业类别:绘画知识课
学生学习用品准备:
绘图纸、铅笔、毛笔、水彩色、调色盘。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品准备情况。
二、引入新课:
发展思维,启发学生的相象力。
世界是多彩的,我们无时不在感受色彩,同时也在不断用色彩装扮自己。(大屏幕展示几幅色彩鲜艳的图片)
教师提问:同学们能够从大自然中找到哪些色彩的存在?
学生讨论发言。
教师引导学生对上面几个图片进行分析,并总结归纳:色彩构成正是研究色彩组合、搭配规律的学说,能够提高我们认识色彩的能力。
三、揭示课题、讲授新课:
色彩构成:色彩构成是探讨利用色彩要素获得色彩审美价值的原理、规律、法则、技法的学说。
色彩三要素:
1、色相:指颜色的面貌。我们借助色彩的名称区别色相。
(三原色调色过程展示)
色相环:以几个主要色相为基础,并分别配出中间颜色,组成的首尾相接的圆环。
(学生操作演示,完成一幅十二色色相环。)
2、明度:指色彩的深浅明暗程度。
黑白明度渐变图(演示明度渐变过程)
3、纯度:指色彩的鲜艳和纯净程度。
由于颜料的混合属于色彩的减法混合,所以混入的色越多,明度越低,纯度也有所下降。
(过程演示:二、三、四种色分别混合)
课堂小练习:
出示四种色块,分别是红色、粉红、灰红、深红,由学生选择出明度最高及纯度最高的色块。
教师讲解知识点的过程中要注意结合实例分析,通过直观感受使学生加深认识和理解。
四、学生作调色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色彩构成认识色彩 篇10
授课章节:第四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
色彩的基本原理和色彩搭配初步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色彩的定义、色彩的三属性、色彩生成的原理和几种方法
2、能力目标:
能够对进行简单的色彩搭配,掌握设计创作中的色彩搭配的基本原则,初步掌握色彩搭配的方法
3、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色彩的理论知识让同学们对了解色彩和运用色彩产生兴趣,激发同学们在生活中关注色彩运用的热情,进而为将来从事设计工作打下良好的素养。
二、教学重点:
加色法、减色法,色彩搭配原则
三、教学难点:
加色法、加色法及RGB色彩体系
四、教学方法:
Lanstar演示+上机练习
五、教学内容:
内容导入
(一)、色彩的定义及其属性
1、色彩的定义
色彩是通过眼、脑和我们的生活经验所产生的一种对光的视觉效应。人对颜色的感觉不仅仅由光的物理性质所决定,比如人类对颜色的感觉往往受到周围颜色的影响。有时人们也将物质产生不同颜色的物理特性直接称为颜色。
2、色彩的色相
色相是色彩的首要特征,是区别各种不同色彩的最准确的标准。事实上任何黑白灰以外的颜色都有色相的属性,而色相也就是由原色、间色和复色来构成的。色相,色彩可呈现出来的质的面貌。自然界中各各不同的色相是无限丰富的,如紫红、银灰、橙黄等。色相即各类色彩的相貌称谓。
3、色彩的明度
简单说,明度可以简单理解为颜色的亮度,不同的颜色具有不同的明度,例如黄色就比蓝色的明度高,在一个画面中如何安排不同明度的色块也可以帮助表达画作的感情,如果天空比地面明度低,就会产生压抑的感觉。任何色彩都存在明暗变化。其中黄色明度最高,紫色明度最低,绿、红、蓝、橙的明度相近,为中间明度。另外在同一色相的明度中还存在深浅的变化。如绿色中由浅到深有粉绿、淡绿、翠绿等明度变化。
4、色彩的饱和度
饱和度是指色彩的鲜艳程度,也称色彩的纯度。饱和度取决于该色中含色成分和消色成分(灰色)的比例。含色成分越大,饱和度越大;消色成分越大,饱和度越小。
饱和度指色彩的纯洁性,各种单色光是最饱和的色彩,物体的色饱和度与物体表面反色光谱的选择性程度有关,越窄波段的光发射率越高,也就越饱和。对于人的视觉,每种色彩的饱和度可分为约20个可分辨等级。
(二)、色彩的混合1、三基色和三原色
从理论上说,色彩的种类是无限多的,就人类的肉眼而言,可以区别的色彩大约为一千万种左右,而我们目前主流的电子显示设备其能够显示的色彩也达到了1600万种(思考:1600万的显示器是不是可以显示出所有人类可见的光?)。那么如此多的色彩是如何被归类和划分的呢?
三基色
大多数的颜色可以通过红、绿、蓝三色按照不同的比例合成产生。同样绝大多数单色光也可以分解成红绿蓝三种色光。这是色度学的最基本原理,即三基色原理。三种基色是相互独立的,任何一种基色都不能有其它两种颜色合成。红绿蓝是三基色,这三种颜色合成的颜色范围最为广泛。
三原色
三原色由三种基本原色构成。原色是指不能透过其他颜色的混合调配而得出的“基本色”。以不同比例将原色混合,可以产生出其他的新颜色。以数学的向量空间来解释色彩系统,则原色在空间内可作为一组基底向量,并且能组合出一个“色彩空间”。由于人类肉眼有三种不同颜色的感光体,因此所见的色彩空间通常可以由三种基本色所表达,这三种颜色被称为“三原色”。一般来说叠加型的三原色是红色、绿色、蓝色,而消减型的三原色是品红色、黄色、青色
2、加色法和减色法
加色法
所谓加色法,就是用红、绿、蓝三原色光按不同比例相加而取得其他色彩的一种方法。一种色光与另一种特定的色光按一定比例混合,可以得到白色光。混合后产生白色光的两种色光的色,称做互补色。
减色法
从复色光中减去一种或几种单色光,呈现另一种颜色的成色方法称为减色法。色料或物体成色是因为吸收(或减去)了白光中的某些色光。色料混合时,因每种色料在混合前均减去了白光中的某些色光,混合后又可以减去某些色光,是最后呈现的色光被减弱,即色料混合时,是对白光的再次减弱。
3、色环、互补色和类似色
随堂练习:类似色的创作
目标:初步了解色彩生成的原理,通过练习强化对RGB这一色彩生成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三)色彩的搭配
1、色彩搭配初步
图形和背景之间的关系
图形和背景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色彩之间的对比,对比越强烈,主题在视觉上就越突出,理想的阅读体验:保持文字和背景80%的对比度。
近似色、互补色
近似色:色换上距离较近的色彩搭配被称为近似色搭配,或者类似色搭配,一般这种色彩之间的搭配显得平静而舒适
近似色搭配常常在自然中被找到,所以对眼睛来说,这时种最舒适的搭配方式。在使用近似色搭配的时候,一定要适当加强对比,不然可能使画面显得平淡。
互补色:色环上相对的两种色彩的搭配为互补色搭配,比如红色和绿色。这种色彩之间强烈对比在高纯度的情况下会引起色彩的颤动和不稳定感,在搭配中一定要处理好这种情况,不然会使得画面冲突非常严重并破坏整体。
互补色搭配在正式的设计中比较少见,主要由于它特殊性和不稳定,但是很显然的是,在各种色相搭配中,互补色搭配无疑是一种最突出的搭配,所以如果你想然你的作品特别引人注目,那互补色搭配或许是种最佳选择。
2、色彩搭配进阶
互补色搭配
互补色和近似色
互补色和近似色是最基础的两种色彩搭配,几乎所有的色彩搭配
原则都是由这两种搭配原则加上冷暖色搭配衍生而来。
三角及变形三角搭配
三角搭配:这种搭配是在色环上等距的选出三种色彩进行搭配的方式。
三角形搭配是种能使得画面生动的搭配方式,即使使用了低饱和度的色彩。在使用三角形搭配的时候一定要选出一种色彩作为主色,另外两种作为辅助色。
变形三角搭配:这是种互补色搭配的变体,它的本质是用使用类似色来代替互补色中的一个,以达到既有互补色搭配的优点,并弥补互补色搭配的弱点。
分裂互补色的对比依然非常强烈,但它并不会像互补色搭配那样产生颤抖和不安的感觉。
对初学者来说,这是种非常好用的搭配,一般来说,使用分裂互补色搭配的画面对比强烈,而不易使色彩产生混乱的感觉。
正方形和矩形搭配
正方形搭配:这种搭配中四种色彩被均匀的分布在整个色彩空间。当其中一种色彩作为主要色时,这种搭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和矩形搭配一样,需要注意冷暖色的对比和平衡。
矩形搭配:这同样是互补色搭配的变体,相比上面的分裂互补色,这个搭配把而种色彩都替换成了类似色。这种搭配的色彩非常丰富,能使画面产生节奏感。
当其中一种色彩作为主要色时,这种搭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在这种搭配中要同时注意色彩冷暖的对比。
随堂练习:简答的色彩搭配创作
目标:利用色环作为基本工具,用RGB色彩生成方法,熟悉和了解色彩搭配的基本原则,通过练习强化对六种色彩搭配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六、课堂总结
【色彩构成认识色彩】推荐阅读:
色彩构成与色彩设计11-16
色彩构成12-23
色彩构成教学10-06
色彩构成完整教案07-06
色彩构成教案修订01-05
高职色彩构成课程设计05-25
城市色彩的构成要素11-22
专科色彩构成教学大纲10-21
色彩教学中的一些认识05-22
色彩与色彩风景写生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