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读书笔记

2024-08-20

思想政治教育读书笔记(共10篇)

思想政治教育读书笔记 篇1

读书笔记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理论,主要研究环境与人的思想以及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2006版p304)

中国古代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孔子

“政教习俗,相顺而后行”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荀子

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与现实生活的环境有密切关系,环境能决定人们意志的坚定性,意志则支配人们的行为。认为物质生活条件对人的思想意识起决定作用,主张对环境进行有效的控制,促使人们形成坚定的意志。——王夫之

(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7 p96)

1、重视人际关系环境对人的品德形成的影响

以孔子和孟子为代表的儒家伦理教育思想最为系统。孔子看到客观环境的决定作用,又承认有天命的存在。孟子继承并发展孔子的教育环境论,看到了客观环境在人的思想道德教育中的影响和作用,又否定客观环境的作用。

2、重视主观思想与客观环境的关系

不仅看到了客观环境的影响,而且能够看到主观认识的作用。代表人物是荀子。荀子通过环境的“渐”和“积”相结合,来说明人的主观思想与客观环境的关系,揭示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本性变化的作用。

(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2006版p305-306)

西方

人通过环境的熏陶、日常的锻炼和教育而获得“第二本性”,即思想道德素质——德谟克利特

人性本恶,需要教育和环境来加以改造。——奥古斯丁

气候地理环境对人们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有重大影响——孟德斯鸠

天赋智力人人平等、观念和知识都是后天形成的“白板说”,主张加强对教育过程中环境的控制——洛克

试图解决环境和个性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社会政治环境决定人的思想道德水平——爱尔维修

人性禀赋善良的教育思想和自然主义的教育理论——卢梭

环境决定论——欧文

从隐性教育的视角研究环境——其他部分学者(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7 p96)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发展主要分为三个时期:

1、自然条件下朴素的环境论

代表:苏格拉底,开始关注环境对好公民教育的影响。认为要使人民的教育制度培养出好公民,必须有个好社会。柏拉图,认为一个人从他与环境相互作用中学习。好的行为是一个好的本性倾向与好的环境接触的结果。他希望通过指导生育来保证好的子孙后代和保持好的环境。

亚里士多德,继承他们的思想,把环境影响与人的美德的形成结合起来。他认为美德不是遗传的,而是被环境的需要所塑造的。美德形成的途径就是养成习惯。当一个人在固定环境中,美德品行就会得到强化,所以国家必须控制所有教育。

2、商品经济条件下理性主义的环境决定论

代表:卢梭,把儿童放在教育过程的中心,认为儿童有一种潜在的发展可能,而教育就是为儿童提供优良的环境,使其充分实现这种可能。他认为儿童出生时是善的,教育的首要目的就是保护这种先天善的本性,发展儿童的潜能。实现途径有两种:一是创造一个能够维护人类先天善的优良环境,一是努力教育儿童不受恶劣环境的歪曲。同时,他也分析了环境变化对教育的影响。

3、一体化时期进步主义的环境论和流派的形成 代表:杜威,在早期著作《学校与社会》中,他努力阐明下列原则: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系;制定真正对孩子有意义的课程;从学习者的经验中导出学习信条;提供个别注意以使每一个孩子都能按自己的兴趣学习。他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现代社会,还形成了许多流派。主要有:

(1)对环境教育作用具有肯定倾向的流派。主要代表是现代的行为主义学派(华生)和社会学习理论(班图拉)。

(2)对环境教育作用具有否定倾向的流派和观点。主要代表是存在主义和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

(3)对环境教育持折中性倾向的流派和观点。代表是基督教的境遇伦理学。

(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2006版p307-308)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

“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做是并合理地理解为变革的实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9页)——人与环境相互创造,人的活动和环境的改变辩证统一与实践。

(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7 p96)

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

首先,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原理,奠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的唯物论基础。

人的思想观念的形成是外部客观环境影响的结果,“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2页)

其次,社会环境对人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影响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形成了性质不同的历史阶段。

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三个社会形态。

再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对唯心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进行批判的同时,对机械唯物主义的环境论也进行了评价。

马克思说:“关于环境和教育起变化作用的唯物主义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变革的实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页)

“既然人的性格是由环境造成的,那就必须使环境成为合乎人性的环境”(《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67页)

可见,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既是现实的,又是历史的。基本要点为:环境决定人的发展,决定人的思想道德面貌。人在环境面前具有主观能动

性。人与环境的关系,在不同时期表现不同的特征,只有到共产主义社会,二者才能实现真正的统一。反对“环境决定论”和“生物决定论”,为科学理解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和环境的关系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基础。

(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2006版p310-313)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

现代社会国际国内环境发生复杂而深刻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呈现出更加复杂多变的特征。

1、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个系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建设也是个系统工程

相对于一定的教育过程和受教育者而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现实层次,而社会环境又可分为政治、经济、文化等。思政教育环境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在向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维度扩展。宏观有国际、市场等,中观有媒介、网络,微观有竞争、核心家庭、贵族学校等。

思政教育环境的系统性决定了思政环境建设的系统性。江泽民特别强调,“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不只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家庭、社会各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只有加强综合治理,多管齐下,形成一种有利于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年轻一代才能茁壮成长起来。”(江泽民:《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人民日报》2000年3月1日)

2、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既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条件,也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现代教育理论,代表杜威,其教育理论具有明显的相对主义倾向,但其揭示了环境的教育意义,把环境的影响提高到构成教育内容的主要方面是值得借鉴的。

现代管理学运用系统动力学提出了学习型组织的理论。企业管理的道理也适用于思想政治教育。

环境心理学主要研究环境知觉问题(提出人与环境不可分割性,强调人是环境中人,人应该了解环境、重视环境)和环境与行为的关系问题(重点研究在现代社会条件下人们的交往原则和规范,在开发社会中的自教自律,以及在复杂关系中的适应问题)。

3、环境建设和受教育者主体意识培养并重的思想

环境复杂性和开放性—教育者能够控制和把握的环境因素越来越有限—培养受教育者在复杂环境面前的主体意识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受教育者自主分辨能力、自主选择能力、自我控制能力)。

(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2006版p314-315)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主要表征:由小农经济和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由封闭环境向开放环境的转变,由以政治为中心的社会环境向以经济为中心的环境的转变。

(李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5P2)

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进行专门研究则是始于20世纪90年代。这个研究主要从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两个视角进行。从思想政治教育学视角研究的著作有沈国权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等。书中集中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与环境的互动关系,分别论述了市场经济、舆论环境、文化环境、科技环境等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作用。概括性强,具有比较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其突出特点。

(李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5P19)

思想政治教育读书笔记 篇2

关键词:卢梭,爱弥儿,自然,资产阶级,社会进步

卢梭(1712———1778)是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作为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是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卢梭一生的思想涵括世间万象,从政治学,哲学到社会学,教育学等领域无不闪耀着卢梭智慧的光芒。

《爱弥儿》一书是卢梭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在此书中,卢梭通过对他所假设的教育对象爱弥儿的教育,来反对封建教育制度,阐述资产阶级教育思想。基于自然人性观点,即私有制的出现致使人类进入文明世界并逐渐丧失自身本性,卢梭主张对儿童进行适应自然发展过程的“自然教育”,以培养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新人”,消除社会不平等的状况。总体来说,卢梭的“自然教育”主要包括以下方面:服从自然的永恒法则,听任人的身心的、自由发展,其手段就是生活和实践,主张采用实物教学和直观教学的方法,让孩子从生活和实践的切身体验中,通过感官的感受去获得所需要的知识。在通读此书后,我从以下几个阶段概括出了卢梭的基本教育思想:

1 婴幼儿时期教育:儿童就是小大人

作为启蒙理性主义的代表人物,卢梭十分重视“自然”在人的成长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符合自然规律的天然事物才是符合理性的,才是符合美的标准的。因此,从一切事物的本源上来说,卢梭认为“一切由自然创造的事物最初都是好的,但最终在人那里变坏。”为了保持人出生时的美好天性,卢梭特别强调符合人类自然天性的教育,尤其是婴幼儿教育在塑造人才上的重要作用。

作为资产阶级的先锋代表人物,卢梭倡导的是如何将爱弥儿培养成典型的资产阶级贵族青年。卢梭对早期婴幼儿教育的主要观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教育儿童通过亲身实践去感知世界,学会自我保护,并了解自己对外部世界的需求;让儿童通过实际行动去满足自我的欲望而不是一味的依靠他人;儿童通过自我经验逐渐的了解自我及他人,在向外部世界靠拢的过程中,儿童本身的一些自然天性开始被成人世界的习惯规律所取代。

虽然本书写于两个多世纪之前,但以现代人的观点来看,卢梭对婴幼儿时期的教育仍然是极具进步意义的。卢梭从理性启蒙主义的人本论出发,承认了婴幼儿的独立人格和平等存在。在中国人的传统观点里,儿童一向是受到忽视的,婴幼儿时期的孩童甚至被看做父母的私有财产而非独立平等的社会个体。而卢梭却提出“孩童就是小大人”的观点,提倡父母要平等理智的引导,帮助儿童的成长。另外,在道德教化上,卢梭认为人的本性总是好的,孩童的淘气甚至偶尔的“恶行”完全出于对世界的好奇和无知,因此在理性成熟之前的婴幼儿时期,父母最重要的工作是教会孩童如何通过实际经验区分善与恶。

2 5-12岁时期的教育:人道至上、否定教育

度过婴幼儿时期之后,儿童对于世界慢慢形成了自己的看法,并开始在实际行动中接触,融入世界。在与社会接触他人的过程中,自然的意义进一步凸显出来,其进一步体现是人身上的“人性”或“人道”,即用爱的精神,无暇的眼光去对待他人,享受童年。为此,卢梭提出了几点教育原则:提倡儿童的独立自主;对儿童既不能过分严苛也不能过分放纵;让儿童分清“欲望”和“需要”之间的关系;给儿童有所限制的自由,引导他们遵循自然及社会法则。

尤其吸引我注意的是卢梭提出的以下一个观点:教育中至关重要的法则是浪费时间,而不是去节省时间。在资本主义自由之风盛行之际,卢梭也将自由思想运用其中并提出了理想化的教育理念。在他看来,“人类生命中最危险的阶段是从出生到十二岁之间。这是错误和邪恶自由滋长的阶段,且没有方法来抵制它们。即便有的话,因为其根基如此之深,时间也会在拔除它们的同时慢慢耗尽。”针对其特殊性,卢梭提出此阶段教育的“否定性”,即教育的目的不在于传递美德和真理,而在于防止孩子们的心智受到恶行和错误的干扰。“开始阶段对孩子什么都不要做,这样你才能培养出天才神童。”

相反,我们目前的教育状况却是完全把此时期当做“灌输期”,不顾孩子的接受能力而一味的向其灌输各种新知识。从幼儿园到小学,各种课余辅导班名目繁多,让人应接不暇。童年在消逝,原本灿烂单纯的儿童世界被成人的规则和要求所充斥。卢梭在两百年前描绘的理想教育世界在今日的社会里是否还有立足之地呢?答案无从知晓。

3 12-15岁:自然,快乐的学习之道

当儿童成长到十二三时,其内心的力量和渴望发展到鼎盛阶段。他对外部世界和自己有了更多的疑问和渴求,而在卢梭看来,能满足这一要求的最佳途径在于学习。

比以往的学习观念相比,卢梭的思想进步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重视实际经验在获得知识中的作用;强调儿童要学会如何自我选择对其来说最有用的知识;强调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轻视书本的媒介传递作用,提倡儿童要无障碍的接触其学习对象。为了教会爱弥儿如何认识星球,地图以及区域,“我”选择带着他去亲身游历而非被动接受书本上的静态知识,以使他在亲身感受中去接纳理解知识。

如上文所提,“自然”一词在卢梭的教育思想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并贯穿到儿童教育的各个方面。虽然其中某些观点过于极端而无法在现实中得以实现,其崇尚积极向上,独立思考,乐于实践的教育主旨却值得后世借鉴。

具体来说,卢梭对12-15岁的儿童最重要的建议在于接受完全自然的教育,即忽视书本及学校教育的作用。在他看来,“让书本消失而只剩世界,让教导消失而只剩事实。读书的孩子不会思考,他仅仅会读;他也没有接受教育,而只是在学习字词。”一切人为的东西在卢梭的眼里都是与自然世界隔了一层的,因而是不真实,不能代表真理的。在现代的观点来看,其思想的确有失偏颇,但令一方面,它却可以引发我们对现代教育的深层思考。学校教育制度在全世界得到普遍认可,但看到无数儿童被禁锢在铁门之内,书桌被课本习题占据,我们不禁发问:学校,书本真的能提供给儿童学习成长所需的一切知识吗?少了自然的滋养,孩子的成长算得上完满吗?

4 15-20岁:学会生活,爱己爱人

时光荏苒,爱弥儿已从孩童时期慢慢的过渡到成人期,而卢梭也对这阶段的教育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看法。

“我们有两种生命:一种是活着,一种是生活……从这个阶段开始,人类开始学会如何生活,并且周围的一切对他来说不再陌生。”在卢梭看来,生命最重要的品质在于激情和爱。因此,这阶段的教育主要侧重于道德教育和社会关系教育。

按照卢梭的自然主义观点,人类社会的产生是因为私有制的出现。当人类开始意识到自己和他人的区别时,他的视野便从儿童时期只关注自身而慢慢的扩展到周围与自己利益相关的人。卢梭认为,“儿童的第一种感觉是爱自己,第二种是从第一种当中衍生出来的,那就是爱他周围的人。”一个人在这阶段受到的最正确的教育应该是如何了解他所处的社会关系,并以仁爱之心处理好这种关系。

另外,卢梭还重视如何用人类的智慧去感受激情。对此他提出了两种看法:

1)体验处于整个物种及个体之间的人类关系;

2)让灵魂按照这些关系所要求的规则去产生感情。”卢梭强调友情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只有在与朋友的相处中,个人才能真正感觉到自己的存在,与朋友同苦同乐,体验人生的不同滋味。

5 结束语

思想政治教育读书笔记 篇3

书籍,是人类文明和智慧的结晶,是知识的宝库,是广大中小学生的良师益友,也是孩子们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读书养性,读书可以陶冶性情,使人温文尔雅,具有书卷气;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读书可以提高理解能力,只要熟读深思,你就可以知道其中的道理了;读书可以使自己的知识得到积累,君子学以聚之。多读书可以开阔视野, 增长见识, 启迪智慧;多读书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宝库, 进一步懂得生活, 可以提高自己的文采和对艺术的欣赏能力, 从而使自己的生活更加丰富多采, 充满情趣。课堂教学是在校中小学生主要的学习渠道,而课外阅读则可以充实和扩大课堂学习的内容。

现在的中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由于缺少了多子女组成的同辈群体,原来传统家庭模式中与同辈之间的天然的社会交往行为不再出现,亲辈个体或群体成了独生子女互动行为的唯一指向对象。于是,孩子便成为家庭人际网络的中心,整个家庭的家政规划都围绕孩子进行,传统的家庭伦理规范发生了根本性的倾斜。父母一切都围着孩子转,过分听任孩子的影响,毫无原则地满足孩子的一切物质要求,或者把孩子当成实现自己理想的寄托,因此对独生子女的学习方面寄予过高的期望,甚至采取拔苗助长的过急方法。于是,各种各样的“小皇帝”诞生了,与此相关的种种问题也随之而来。逐渐养成孩子“一切以我为中心”,只知接受爱,不知感恩;惟我独尊而且任性;缺乏责任心和义务感;消费超前,道德滞后;依赖性大,综合能力差;有孤独感,社会交往能力差等不良的思想道德、行为习惯。

然而,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中华魂”主题教育读书活动,是一项由关工委组织的内容充实、形式多样、深入持久、备受少年儿童喜爱的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径,在中小学生中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近年来,卫东区以读书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了手抄报、黑板报、绘画、讲故事、演讲、征文、经典文化诵读等各项比赛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少年儿童的课余生活,形成了人人爱读书,人人读好书的氛围。营造了积极向上、清新高雅、健康文明的文化氛围,使中小学生在集体活动中,明辨是非、展示自我、善于合作、充满自信,极大地提高了广大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在“中华魂”主题教育读书活动中,卫东区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学生,先后有568名学生荣获全国、省、市一二三等奖,其中五条路小学张晚琪、李承润、冯旭龙等同学荣获全国少先队“祖国发展我成长、铭记好传统”知识竞赛“小博士”称号,刘奕博被评为全国“好少年”,王铭乐、刘岚旭等同学在河南省、市“中华魂——祖国在我心中”书画、征文比赛中,获一、二等奖;高鑫、李昕、吴昀倩等同学在演讲比赛中荣获一、二等奖;二五班的马博文、张焱同学捡到近万元的存折,毫不犹豫地交到学校,经《平顶山晚报》报道后,找到了失主。失主领到存折时,激动地说:“感谢学校培养出了品德高尚的好学生,感谢这两位拾金不昧的好孩子!”学校也被市政府通报表彰为“爱心捐助先进集体”,“中华魂”读书活动先进集体、演讲比赛优秀组织单位,市经典文化诵读比赛一等奖等殊荣。校园里拾金不昧、助人为乐、团结友爱、尊敬老师的现象蔚然成风。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卫东区教育局关工委以“中华魂”主题教育读书活动为载体,加强在校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探索出一系列有效途径:

一、激发在校中小学生对“中华魂”读书活动的兴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起中小学生对“中华魂“读书活动的兴趣,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1.让中小学生自己绘制或剪贴书刊宣传画。学生可以在图书管理员和美术老师的帮助下,绘制宣传画,搞剪贴,把作家的头像剪贴在墙报上,并附上作家的生平和主要作品简介。

2.举办图书展览。少先队辅导员组织队员自己动手收集图书,布置图书展览会。可以结合某一个专题活动搞书展,如组织“爱我中华”书展、“争做四好少年”书展等等。还可以专门组织某個作家的书展,如“鲁迅和我们”书展等等。

3.举办朗诵会、化装故事会。少先队组织可邀请演员或教师朗诵书中的片断,或者用文艺形式演出书中的某些精彩片断。用这种方法介绍新书,很容易感染学生,激发他们的读书兴趣,效果很好。

4.组织中小学生与作家、编辑见面。中小学生喜欢读书,更是十分渴望知道作家和编辑是怎样进行创作和工作的。组织孩子与作家和编辑见面,可以激发孩子们强烈的读书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帮助作家和编辑了解中小学生的心声,丰富他们的创作。

5.组织评书活动。高年级的学生阅读范围要广阔一些,他们看了一些书籍后,很想有机会交流一下对书中人物的看法。组织评书活动,可以提高孩子们的阅读水平。另外,也可以组织读书笔记展览,利用读书的反馈信息来激发队员的读书兴趣。

6、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开展“中华魂”主题教育读书活动,学生是主体,必须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我们组织读书活动时提出了“三个放手”,即:放手让学生参与活动的策划;放手让学生在活动中唱主角;学生解放思想,自主创新,围绕爱国主义这个核心和诚信这个主题,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活动意见,很受大家的欢迎。

二、坚持“五个结合”,把“中华魂”主题教育读书活动作为在校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载体。

1、“中华魂”主题教育读书活动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课堂不仅是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阵地,也是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我区各个学校不仅把“中华魂”读书纳入品德课之中,其他学科也灵活地把读本有关内容融入自己的教学中。品德老师将“中华魂”中的内容有机地穿插到平时课堂中,突出并深化了诚信教育;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写读后感,编演有关课本剧;音乐教师在课堂讲《国歌》知识,教唱爱国主义和诚信歌曲;美术教师在绘画课上以“神舟七号”飞天成功、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等为内容,指导学生绘画创作,使学生深入理解爱祖国、爱家乡、爱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含义。课堂教学融入读书活动内容,增强了学生动力,启发学生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竞争意识和健康的心理状态,师生互动,既提高了教学质量,又提升了学生素质。

2、“中华魂”主题教育读书活动与道德养成教育相结合。围绕以文明礼仪教育为核心的德育工作目标,把读书活动与道德养成教育紧密结合,培养学生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因人施教,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成为全校师生遵守的行为规范。在读书活动中教育学生用各种规范、制度约束自己,改掉不良的行为习惯。

3、“中华魂”主题教育读书活动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校园文化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了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读书环境,各校确定了以校园文化建设为突破口,融读书活动、养成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于一体的工作目标。五条路小学对后操场的墙壁、教学楼的墙壁、楼梯间等进行了主题鲜明的设计,突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理建设的内容,使学生在富于教育的人文环境中,思想得到熏陶和升华。吸引了学生读书兴趣,开阔了学生视野,形成了“以读辅德,以读辅智”的教育,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有明显提高。

4、“中华魂”主题教育读书活动与体验实践教育相结合。在读书中学到知识,在实践中增长才干,这是师生的共识。在组织读书活动中,十分重视对学生的体验实践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做人的道理。通过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公益劳动等,使学生在体验中学到本领,在实践中快乐成长。

5、除了在学校开展“中华魂” 主题教育读书活动,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外,还要综合利用家庭、社会等各种教育资源,只有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中小学生开展工作,树立人人都成为中小学生道德榜样的思想,中小学生的成长环境才能得到净化,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才能得到改善。

政治科学读书笔记 篇4

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姓名:于娴

学号:2011102040

《政治科学》这本书是美国迈克尔﹒罗斯金所写。此书共有二十个章节。作者以科学、客观的态度分析不同的意识形态和政治体系。分别从政治体制、政治文化、政治经济三个方面在肯定美国民主体制的同时,更一针见血地批判了美国现实政治的弊端。

一、作者简介

迈克尔·罗斯金,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莱康明大学政治科学系主任,教授,博士。在政治科学和比较政治学领域颇有建树,主要著作有《政治科学》、《国家与观念:政治、地理和文化》(原名《国家与观念:比较政治学导论》)、《国际关系新世界》、《民主苦旅:四个发展中国家》、《中东政治:文化和冲突》、《东欧的新生》和《国家利益:从抽象到战略》等。

我只对这本书中的部分做了阅读。其粗浅感想如下:

二、政府治理中的人治与法治问题

《政治科学》中关于政治权力的论述中,引用了英国阿克顿勋爵的“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这句话自然揭示了人治对于国家治理而言的巨大危害。而对照现今的中国,却也难于用简单的人治或者法治来做合理与否的判断。江苏省副省长仇和做过的报告,有一些感触,曾经在一些媒体和网络评论中对于仇和在宿迁的许多改革政策很多争议,某种程度而言仇和也是地方政府人治的一个代表。听完以后,似有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下“人治”更比“法治”具有优势之感,当然这里所说的“人治”,只包括了人治中一些好的方面,比如强势政府、强势的精英领导在效率和执行方面所具有一定的优势;而某些特定的“法治”,在许多地方政府的执行过程中某种程度上更是一种伪法治,用僵化甚至扭曲的法制去约束政府行为,一则影响了发展的效率,二则表面的不合理的法治会带来私底下的寻租,实际是用法治的外衣去行人治之实,危害更大。此外,即便是彻底执行的法治,往往也只会追求过程的正义,一旦所依赖的法制基础并不是具备广泛合法性的,则最终的结果未必一定是最优的。

当然所谓人治是完全依赖治理中的“人”的个人道德,这在事实上经常是靠不住的,比如毛泽东某种意义上的独裁统治,在建国之初的迅速发展到后来众所周知的文革十年。而法治要想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或者说实现真正意义的法治,则仍然有赖于很多方面的健全。首先自然是法制的健全,但更为重要的是在有了法律的前提下,法制的贯彻、执行和监督如何有效果。现今的某些方面的法律优劣自然不去评论,单论法律的执行情况并不如人意,有法不依的现象颇为普遍。

其实监督没有效果的一个重要根源在于监督机构的地位问题,本级的监督机构是由本级的行政领导任命的,自然难于实现对本级行政领导的真正监督。应当借鉴香港廉政公署独立性的优点,建立中央集权的监督体制,例如中纪委、审计署均应实施垂直管理。如此才能保证法律执行之后的监督到位,自然才能使法律执行更为有效,也才能有实现真正法治的可能。

三、政治科学?

政治学是科学吗?如果我们将政治学研究定义为积累知识,而且同意“知识”就是科学的本义,那么政治学当然就是科学了。但同样显然的问题是,政治科学与一般的自然科学存在着明显的不同,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许许多多的政治问题太过复杂而完全无法量化、也就无法进行定量研究的缘故。除此之外,政治科学家们自己也在给自己制造障碍,因为他们无法从一个纯粹理性和客观的角度看待自己要解决的问题,在他们选择的每一个话题背后都隐藏着他们心中一团兴趣的火焰,而太猛的火焰则会形成派系的喧嚣,从而扰乱追求真理的学术研究。为了减少这种情况,人们有必要自觉地注意学术研究的特征并努力与之靠拢。这些特征包括:推理的、公正的和以论据支持的。

所谓推理,是要求必须写出推理过程,并且这一过程应当是合理的。其中如果某一正确观点得益于一个尚不明确的假设,那也应该如实做出说明。

所谓公正,是指应当公正地提及关于这一论题的各种不同的研究方法以及由此作出的结论。通过把不同的研究方法和成果放在一起并阐述自己的看法与原因,你就可以提出一个更为客观、更有说服力的论点。

所谓论据,同时包含了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定量论据和人文科学的定性论据。理论上,不管是解释还是争论,它的每句话都应该是言之有据的,并且这些论据都要经得起质疑和检验,每个阅读研究成果的人都应该能够检验并判断它们是否有效。

四、政治科学有什么好处?

从个人的角度说,政治科学可以培养一种平静的、不带感情色彩的政治分析能力,这同政治实践有着本质的区别,因为后者通常需要坚定的、流行的和简化的观点,那是政治家们要做的事情,而不是政治科学家们的工作。一个专业的政治科学家在致力于探索研究是会将自己的个人观点放在一边,甚至可以得出以自己以前观点相左的结论。当你开始认识到当初不应该有派性的观点、开始放弃曾有过的强烈看法、开始采取政治学的观点的时候,就可以说你已经感受到政治科

学的好处了。对于政府而言,政治科学的主要作用在于提醒官员们并非万事大吉,有一个名人说的“对权力说真话”。政府应当多听从政治科学家的意见而非政治家的意见甚至大众舆论的意见,遗憾的是,现实往往很难做到这一点。

政治学读书笔记 篇5

吴晨皓政治学与行政学

222010289

4亚里士多德被认为是政治学之父,而他的经典著作《政治学》是剥削阶级的政治学的开山之作,是首先把伦理问题和政治问题分开讨论的著作。全书的结构明朗,逻辑清晰,以及作者深刻的理性认识和正义观念也同样使人震撼,但对于已经深受当前快餐文化的我们这一代人,《政治学》无疑还是比较艰深的。笔者花了数周才真正看完,但要说读的通透尚未达到。只能就通读一遍的观感,写一些个人理解。

1.全书大意

《政治学》一书主要讨论了如何治理城邦的问题,即“城邦政治学”。首先运用溯源方法,从城邦的单个分子家庭开始论述分析,这里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深受生物学的影响。他认为我们城邦的终极目标是为了达成至善,即通过合理的运作方法来使一个城邦的人民获得“优良”的生活,不仅是物质上的,同样要显现在精神道德层面上来,这样就把城邦统治者与家长、奴隶主之间的工作区别开来,说明它们之间的差异不仅在于人数的多寡。亚氏认为不同的单个人组成家庭,家庭组成村坊,村坊组成城市,而城市以亚氏的观点来说就是“社会进化到高级而完备的境界”。他将此比作动植物必须经过完全的自然生长才能最终完美地体现其“本性”,人类社会由家庭的小范围逐步演化为城邦的过程也是完全这个生长自然规律的。而符合自然是亚氏的一个重要观点,这个下文还会提到。由此他得出了著名观点“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也即人趋于城邦生活是符合自然的。在此前提下,继而论述家务管理的目的,分析各种致富技术,也辩证了奴隶与奴隶主之间的关系,何为自然奴隶等问题。当然论述这些问题我们能够感受到亚氏是想将其上升到城邦阶层。他认为家务管理重在培养善德。而美德也是亚氏的另一重要观点,城邦政治学实际上也可以认为是美德政治学,因为政治的追求即是至善。

将家庭和家务管理等问题透彻详解后,亚氏终于开始论述理想城邦和现实城邦。他批判了苏格拉底提倡的“共和国”思想、柏拉图理想城邦理论,分析了法勒亚的法制和希朴达摩的法制。我们可以看出亚氏认为一个城邦应当是财产私有,高度自给,实行法制,达到至善。

再讨论各种政体理论,政体分类及现实政体的分类,将政体分为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共和政体、僭主政体、寡头政体和平民政体六个类型,唯有以中产阶级为基础才能组成最好的政体,这也是亚氏始于自身立场所当然得出的结论。但无论什么政体都会发生政变和变革,于是接着阐述争辩的一般原因和各种政体变革的个别原因及对策。可见亚氏维克维护统治阶层利益,稳定社会局面,而试图规避政变和变革,将可能发生的问题点明,从而建设趋于完美的政体。

本书后半部分主要论述了实现理想城邦的公民教育和青年训练。公民应接受统一的教育,要有健壮的体格,注重青少年的教育,注重德才两方面的培养。

2.几个问题

(1)关于“自然奴隶”的矛盾

亚氏在卷一章四中说“至于‘工具’有些有生命,有些无生命”。这里有生命的工具所指代的就是奴隶阶层。亚氏首先认为奴隶这样的工具是可以转让和出卖的,仅仅是一笔财产。其次他认为奴隶是天然存在的,奴役他人是符合自然的,只要他这个“人”自己缺乏理智,仅能感应他人的理智,这就是天生的奴隶。但是奴隶对奴隶主命令的服从遵循难道不应该被看成是一种理智的表现吗?若不是理智在产生作用努力如何感应主人的理智?接着亚氏又顾左而言他,说自然赋予努力和自由人的体格也是不同的,自由人体形健美,努力强壮有力。但是既然自由人生活比较富足,那么是不是更容易发胖,何来俊美?这只是笑言。只是亚氏将生存环境造成的人与人之间的体格不同来佐证奴隶自然产生的做法实在有些牵强。当然,在现代社会,民主意识发达的今日,以我们目前这种人权至上的眼光来看待一位两千年前的政治思想家对奴隶制的看法无疑是有所偏向的,但有关奴隶的问题却确实存在于亚氏本书的行文中。

他认为凭借强权和法律造成的强迫奴役是违背自然的,比如战争中的战俘等。但就在下一章中论述如何依照合法手续得到奴隶时又说,“这应当归属为战争技术和狩猎技术中的一个部分”。这不禁让人感到前后矛盾,难道亚氏认为战争战俘登掠夺努力地方式虽违于情理却是合于法理?当然这也可能是两章节之间过渡时间太长和执笔人的问题。

(2)获得“金钱”的技术,是否合乎自然

亚氏认为真正的财富应该不是无限度的。担当货币出现时,致富方法或获得财产的方法又多出一类,即“获得金钱的技术”。依照自然法则,人们两方如果已经满足了各自的需要,就应该停止交换,而争取利润就是不符合自然的部分了。

亚氏的该观点也即认为生活中的物物交易只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一旦达成需求额度,交易也就应当结束。“制鞋的原意是为了穿鞋,有了结余,才想到与人交换,补己不足。”但同样根据自然法则,人类社会是在不断发展的,对交易媒介的渴求也是必然会产生和存在的,由此货币的产生是符合自然的,符合城邦生活的。当人们意识到货币的累积能为自己带来利益之时,自然产生对金钱的需要,人人都应当追求更好的生活,对金钱的需求是难以被满足的,因为对物质储备的追求是终人一生的,所以无法停止交换,这是社会发展的正常方向。

当然亚氏有关“钱币是一种信用,人们一旦改信另一种钱币,那么原来通行的钱币就失去其价值而买不到任何物品”的观点仍然是十分先进的,其间我们可以看出通货膨胀的雏形,这对我们当代货币概念麻木的经济生活,将货币等同于财富的观点仍具有教育意义。

(3)法治与德治的问题

我们通常认为亚里士多德主张“法治”的观念,确实他不同于柏拉图,他认为法治是最好的维护阶层利益的手段,但他对法治的理解其实与我们不同。他的法治首先是着眼于公民的美德,好公民对城邦履行义务,是之为作为,不做违背伦理德行的事,是之为不作为,两方面结合成一个公民完整的美德。而对于防治犯罪的问题,他认为除了在于分配问题之外,还在于培养节制的习俗。这可以与我们目前提倡艰苦朴素的精神相联系,也即在全社会推行节制欲望的理念来减少邪念(犯罪)。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亚氏的法治其实还是或多或少有人治的影子,主张通过观念培养,运用美德的力量,理念是先行于制度的,与我们今天对

法治的看法是存在一定差异的。主要是过分强调了善的作用,认为伦理和道德是能够脱离权利而独立发挥作用的。我们应该认识到法治和德治应当是相辅相成的。

感想

政治学读书笔记 篇6

刚刚读这本书得时候,感觉什么都没读懂!后来仔细研究了一下,发现还是能看懂一点点的,在迷茫之中发现一丝光明。同时还得到一个重要的信息——《政治学》这本书被公认为西方传统政治学的开创之作,它所建立的体系和一系列政治经济观点,对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过深远影响。所以,似乎如果要更好的了解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可以从西方的政治研究入手。当然没那么多时间!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是古希腊思想家最重要的政治学论著,全书在对100多个城邦政制分析比较的基础上,从人是天然的政治动物这一前提出发,系统论述了什么是对公民最好的国家。下面就想说一下自己的一点看法。关于公民的定义,从词源学上看,“公民”一词源于希腊文“波里德”(civis),原指属于城邦的人,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城邦正是若干公民的组合”。他对公民的定义是:“凡有权参加议事和审判职能的人,我们就可说他是那一城邦的公民”。这样看来,在一个亚里士多德理想城邦中,要成为公民须要具备有权参加城邦职司、既能被统治也能统治的善德、有闲暇以培育此善德等条件。总的说来,从事政治活动、享有政治权利无疑在亚里士多德的公民定义中占有较大的意义份额。众所周知,在现代社会中,即使被剥夺了政治权利,也并不必然会同时丧失公民身份。但在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中,可能连职业的优劣差异也可以使得一个人不能成为公民。记得看过欧美一部叫《星河战队》的电影,在那里面就有公民和平民之分,参军以后就可以成为公民!否则,都只是平民而已。在亚氏眼里公民资格是很难得的!还有一些是关于政体的看法,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是政权的载体,城邦的建立有其特定的终极目的,即追求公利,充分发扬人的天性,促进善德,满足人们过优良生活愿望。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对西方的政治经济思想的影响的深远。因为,在近代,西方的资产阶级思想家还普遍对利益问题予以了很大的重视,如,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爱尔维修,在《论法精神》一书中对利益的本质,内容,特征及它对社会生活的作用都做了较为全面的探讨,强调“利益是我们唯一的推动力”,指出“人永远服从他理解得正确与不正确的利益”,并且主张“把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很紧密地联系起来”。就算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也阐明了类似的观点“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等观点。

在亚当斯密提出的一个最主要的观点“经济人”,说明了人们是为了利己才行动的!这与亚里士多德中的“追求功利”,“发扬人的天性”有莫大的关联性。所以要了解西方政治学或经济学可以先研究亚里士多德的作品。

要学会写读书笔记 篇7

一、写心得

心得, 也叫读后感, 是将自己阅读后的感受经系统整理而形成的一种形式。可以针对一个问题、一个观点, 也可以就读物中的某些问题、某些观点发表看法。紧扣原文, 联系自己的思想、学习实际写心得, 能使学生练习写作, 提高修养, 对书中的内容和道理理解得更透彻。

二、抄摘要

摘抄式读书笔记, 是抄录原文有关内容的一种方法。就是教学生将书中富有哲理的或精彩生动的词语、句子、段落、论点、结论、重要的史实、资料等摘下来, 便于继续钻研或随时查考。必要时, 在摘录后结合所摘录的内容写一点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三、列提纲

学生阅读时, 引导学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 逐段分析原文的每一部分要点, 写出各部分的标题和大意。这有助于学生分清层次, 抓住中心, 记住要点。我引导他们借鉴文章和书前的内容提要和内容梗概练习, 在训练中使他们逐步掌握规律性的东西。

四、记日记

这种形式易把一点一滴的读书体会记下来。如果学生每天能结合读书, 养成记日记的良好习惯, 会慢慢地积累下宝贵的知识财富。

五、下批语

就是教学生在原文顶端、原文后面、行与行之间的空白处或者文章的佳妙处、精辟处, 加上眉批、尾批、旁批、旁点、旁圈等。这有助于培养言简意赅的好文风。

六、画符号

周末读书笔记 篇8

周末读书笔记的周期长、内容广、形式多,需有的放失,自成体系。在笔者平时的教学中具体做了如下安排。在初中生开学第一课就强调周末读书笔记的重要性,并明确提出具体要求。读书笔记在学生的整个中学阶段都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对提升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具体而言,每位学生给自己的读书笔记本取一个有诗意的名字,如艺海拾贝、驿路诗语、心灵之声等等。读书笔记内容分为两部分:单周摘抄和双周随笔,摘抄和随笔字数均不少于七百字。每篇摘抄首行必须标明原书名或文章名、页数和日期。摘抄的内容分为四部分:好词(十个)、佳句(三个)、美段(一至三个)和感悟(一百字以上)。随笔则根据作文教学进度,每月给定主题依次为青春成长、情感体验、生活感悟、哲理思辩;文体则依次练习记叙文、散文及议论文。学生长期坚持,必能将获益匪浅。

将读书笔记与课前三分钟相结合是展示读书笔记的好方法。在每节语文课的前三分钟,学生上讲台分享自己的读书笔记,两个学生听后当堂点评。一学期下来,每个学生有两次的分享机会,四次点评的机会。通过这种活动,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台风、勇气、分享精神;另一方面温故知新,互相借鉴,让学生更重视课外阅读。

读书笔记与作文课也是密不可分的。“文学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作文教学在讲经验技巧的同时,更要源自学生切身体验的生活,抒发真情实感。将作文课与学生的随笔点评放在一起不失为一种好的做法。以学生的随笔为例进行赏析,不仅改变了作文课远离学生生活的实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更能够将周末课外阅读与写作训形成一个体系,互相促进,相得益彰。

读书笔记还与现代文阅读息息相关。课堂教学涉及到适合学生借鉴,作为周末摘抄的优秀篇章,不妨提醒学生多多留意,比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就是一篇摘抄的佳作。课外现代文阅读教学也是很好的素材,很多文章不仅文笔优美、情感真挚、哲理深刻,而且特别适合学生借鉴学习。周末摘抄与作业评讲也有相通之处,不必割裂,这也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值得注意的地方。

读书笔记与课堂结合,课外阅读与写作结合,课外摘抄与阅读评讲结合,打通课堂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语文知识,将单线作战变为多线作战,相得益彰,形成语文教学体系,不失为一种好的做法。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读书笔记 篇9

中国的政治,从传统政治到现当代政治,经历了历代王朝的更迭,经历了千年历史的锤炼,经历了几次彻底的大变革,中国的政治于是变成了今天的摸样。虽然一直在变革,但有一点恐怕是从来没有改变的,那便是历朝历代中国人都想要达到的理想国。这一理想国或许是大同世界,或许是皇权专政,或许是民主制度,亦或是现在的中国制度……尤其是近百年来,几乎所有的制度都被尝试了遍,在政治这条路上,中国人一直在探索,一直在向前,一直在寻觅。

那么《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要告诉我们的是什么呢?钱穆从汉、唐、宋、明、清五个在中国历史上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朝代的政治制度来谈,每个朝代他都从中央、地方、监察、科举、经济、兵役制度出发,谈到了各个朝代的具体情况。

历史是一面明镜,无论这一路上发生了什么,它们都会成为历史,一切的功败都将得到历史的定论。

任何一项政治制度,要站在历史的角度去观察,若仅以当前的标准来评价和看待历史,必然有失公允,得出偏激的结论——这是贯穿全书来自于钱穆从历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得失里看到的结论。

钱穆先生生活的年代恰好是中国政治制度频繁变革的这么一个时期,当时,大批的有识之士们都在为了“解放”中国,为了“废除封建制度、建立民主共和”而奔走相告。他眼前的世界,是怎样的充满了变革、充满了未知?当时的中国,应该仍有不少五四新文化的遗风,在反思中国落后的原因时,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否定传统,并且是彻底的否定。或许正是这样一个时代,注定了让作者这么一个有着中国根又忧国忧民之人又重新翻开了中国的历史,去传统政治里寻找答案,寻找中国的未来之路。

作者这里的传统政治制度是从两个方面来谈的:一是制度,一是人事。这或许跟中国的传统紧密相关。作者认为,任何一项制度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要了解一代的制度就要精通一代的人事。任何一个国家都是独特的有着其本身的历史特点的,只有适应其自身特点的能够在其时其地有价值的制度都应当得到中肯的评价。

在作者看来,任何一项制度都不会有绝对的利或者弊。“我们若

不着重本身人事,专求模仿别人的制度,结果别人的制度势必追随他们的人事而变,我们也还得追随而变,那是何等的愚蠢。”这就道明了我们需要用客观的历史的眼光去看待中国的政治制度,“这种历史的特殊性必须深入到全部文化史”。

历史上的中国缺乏民主吗?钱穆先生是这样阐释的:“中国政治上的传统观念,对一意见之从违抉择,往往并不取决于多数,如西方所谓之民主精神。而中国人传统,则常求取决于贤人。春秋时即有“贤均从众”之说(见《左传》)。哪一人贤,就采纳哪一人的意见,假若双方均贤,则再来取决于多数。贤属质,众属量,中国传统重质不重量。中国人认为只要其人是贤者,就能够代表多数。不贤而仅凭数量,是无足轻重的。”

作者向我们展示了五个朝代的政治制度演变历史。作为中国传统政治制度中必不可少或者说是至关重要的一环——科举制度来说,从汉代的“乡举里选”、“选举孝廉”起,中国的科举制度就一直在朝着“民主”的方向前进着。“我们可以说中国的政府既非贵族政府,也非军人政府,而非商人政府,而是一个崇尚文治的士人政府。”为了避免“世族门第”制度,唐代开始,大兴科举,开辟了中国选举真正有才之士成为国家官员的创举。宋代之后,考试越来越严格,考核越来越完善。明清时期,更是出现了另一个转机——翰林院。这意味着,中国的科举不再仅仅是局限于“考试”,而是走向了人才储备、人才培植之路。中第之人有了进一步深造的机会。“他们一面读书修学,一面获得更多的政治之士,静待政府只用。”尽管科举制度也存在着许多弊端,甚至在清朝时期成为了一项愚民政策,但这一切还是应当放到历史中去,才能得到正确的评价——钱穆认为“这是人事腐败,并非制度本身有问题”。

钱穆认为,中国的传统政治制度是走向中央集权而社会阶层又是一天天走向平等的。从某一方面讲,任何一个国家都必须经历从四分五裂到统一集中的过程。中国的中央集权在历史上是必然的,并且应当得到正面评价。“但如何使国家统一而不要太偏于中央集权,能多注意提防政治的改进,这是我们值得努力的第一事”。尽管中国经历了千年“封建帝国”,但是中国的社会各阶层确实在一天天走向平等的,中国是这样一个事实:政府始终是高高在上的,社会平等。平民百姓可以通过考试得到管职,得到“坐观”的机会。

中国传统政治制度逐步走向繁密化的,正是这种制度化的过程,“让中国政治有后不如前之感”,而西方政治则是走向人事化的,他们依靠选举,法治由人来决定。故中国的政治逐步走向了人才束缚之路,这直接导致了其没有起色的根源。

然而每一个中国人心中都有一个理想国,人人都希望达到长治久安。中国的历史上有太多的朝代都从刚开始的清明逐步走向了腐败,走向了覆灭。但这其中的每一位皇帝,每一位官僚,他们都是在为了长治久安而努力,这一点是毋庸臵疑的。

关于中国的未来,钱穆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中国之将来,如何把社会政治上种种制度简化,使人才自由发展,这是最紧要的”。他还强调,我们不能成为西方潮流的跟随者,而是应当学会用自己的旧经验为自己打开一条出路,寻找一条属于中国的,属于这个龙的国度的正道。

政治经济学批判读书笔记 篇10

注:下文中的黑体为原文中摘录的内容

一.时代背景以及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是资本主义初期阶段,在这个阶段社会的生产力大力发展,财富日益积累。马克思在序言中这样写道: 我考察资产阶级经济制度是按照以下的顺序:资本、土地所有制、雇佣劳动;国家、对外贸易、世界市场。与当时的资本主义对比来看,当代的资本主义经济主体中更细化,还包含了资本家与企业家才能的概念,并且当今资本主义社会更看重的是企业家的才能。资本家的概念在马克思的序言中虽然没有直接点明,但是马克思所说的资产阶级社会的三大阶级包含了资本家,因为三大阶级可以理解为工人,土地所有者与资本家。马克思将资本放在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首要位置,这也就是说,资本主义经济已经形成,它有别于劳动支配的传统农耕,手工业,以及自给自足的经济运营模式。虽然土地所有制依然存在,但是资本已经处在主导地位。马克思将贸易归为(1)商品(2)货币或简单流通(3)资本一般,并通过由个别到一般的归纳与演绎的思维方法来得到自己的结论,体现了逻辑与历史的统一。马克思研究的态度也是比较明确的,注重的不是结论,而是自己的研究方法,就像他所说,预先说出正要证明的结论总是有妨害的。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二.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动因

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最初动因源于以下3件事情:第一件是莱茵省议会关于林木盗窃法和地产分析的讨论;第二件是有当时莱茵省总督沙培尔就摩塞尔地区农民状况同《莱茵报》展开的官方论战;第三件是关于自由贸易和保护关税的辩论。可以说,是马克思对物质利益的困惑以及与物质利益的直接碰撞迫使马克思去研究政治经济学,正视社会现实。另外,从马克思提到的法国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带着微弱哲学色彩的回声来看,他研究的原因还带有一些政治色彩。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简而言之,马克思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实际上是对唯心主义,具体说是对用绝对精神解释法律的完全否定。黑格尔认为法的关系和国家的形式一样,一方面应当从它们自身来理解,另一方面应当从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在黑格尔看来,国家和法等,仅仅是绝对精神展开的一些环节。而马克思却不是这样认为,在马克思看来,法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经过研究,马克思首先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毋庸置疑,人类历史上从低级到高级依次经历原始共产主义的、奴隶制的、封建制的、资本主义的和共产主义的5种生产关系。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由于科技的大力发展,使得生产力迅猛提高,随之出现了不同于封建制的生产关系,这种关系并不是由多数人或者个别人所决定的,这是社会发展的结果。紧接着,马克思谈到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换句话说,马克思把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建立在物质的经济基础之上,认为物质生活与经济基础是一切法律,国家的根基,而不是绝对精神。在奴隶制的国家里有谁能预感到有封建制的存在?在封建制的国家里有谁能知道还有资本主义以及共产主义的存在?如果人们依赖于绝对精神,那么是不是可以理解成在原始社会人们已经拥有建立其他制度的思想。就算有,那么人们意识中存在的劳工与资本家会不会在原始社会中产生?从历史发展的情况来看,任何一种制度的变革前提都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改变。这种改变都是源于现实的,真实存在的物质改变。而并非意识所决定的。

然而,我认为,马克思接下来所说的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是不够准确的。前面所说,人们的意识中可能存在劳工与资本家,以及资本主义的概念,只是没有办法将意识中存在的事物转变为现实的事物。就像马克思提出共产主义,但是当时世界上还没有共产主义的存在。我认为这是主观意识能否转化为客观存在的问题。

四.生产力发展与社会变革

马克思提到,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并且,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我认为,资本主义的出现与社会阶级的矛盾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1789年在法国爆发的资产阶级革命,统治法国多个世纪的君主制封建制度在三年内土崩瓦解。封建制度被资本主义制度所取代。然而,是不是矛盾就不再出现了呢?当今的资本主义国家,例如英国,希腊,工人阶级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自由的经济行为和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等等是普遍存在的。雇佣关系的出现意味着贫富差距的扩大,由此也就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这也就客观的证明了马克思结论的正确性。

马克思将变革归为2类,一种是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变革,一种是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简言之,意识形态的形式。我认为马克思的这番话可以概括为物质和精神2个层面。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人们以世界真实存在的客观规律为依据,研究物质的变化,并改进原有的生产方式,从而产生变革。而另外一种是人的意识引发的变革,是从精神层面来说的。其中,我认为最为典型的就是文艺复兴运动。人们开始提倡人性,反对神性,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愚昧迷信的神学思想,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与封建的礼教对人的束缚大相径庭。人们将一种全新的价值观艺术的形式加以反映。

文艺复兴是在资本主义萌芽兴起的时代。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推动下,文艺复兴才得以发展。马克思在序言里的解释是一个变革时代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我认为还需要指明的是,意识形态的变革需要物质条件的满足与积累。在资本主义先进生产力与旧社会的落后生产力矛盾冲突发生之后,人们凭借资本主义这种全新的模式获得了大量的财富,是资本得到积累,之后才会有意识上的转变。人们意识上的改变离不开物质生活的改变,或者说,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之前所述,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由原始到先进的发展阶段,社会变革的本质是生产力的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的源泉是人类对生产力以及物质的需求,如果是这样,那也就不难发现,当一个旧制度达到生产力顶峰的时候,就无法满足人们对更多物质的需求,那么人们就会寻求一种新的生产方式,也就是说会发生社会变革。如果旧的生产制度没有达到顶峰,就还有可以提升的空间来满足人们日益膨胀的需要,就不会发生变革。人们需要寻求满足自己物质需求的办法。而马克思所说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意在强调人类满足自身物质需求的过程。

五.马克思的研究态度

上一篇:乡镇计划生育系统民主评议活动方案下一篇:集体企业改制相关法律问题的思考-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