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安庆的春节作文

2024-07-17

家乡安庆的春节作文(精选13篇)

家乡安庆的春节作文 篇1

安庆的春节风俗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最吉祥,也是内容最丰富的传统节日。其间的许多带有安庆地方浓重色彩的风俗民情也颇具特点。

送灶日。

是先秦以来华夏重要的“五祀”之一。旧时,安庆民间真正进入春节过程的是每年腊月二十三。这天,家家户户都要把灶台、案几、锅碗瓢盆洗涤得干干净净,在灶台上摆好灶糖(一种极有粘性的糯米糖)。送灶时,把锅台神龛中写有“九天东厨司命灶君神位”的灶君神像揭下,在香纸中焚烧,并鸣放爆竹送灶神上天汇报民间一年的生活情况。而灶糖的作用是“甜头”和“封口”,要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过小年。

和北方腊月二十三过小年不同,安庆区域是农历二十四过小年。小年的内容主要是接回祖先及逝去亲人的亡灵春节期间享受供奉祭祀。

打腊。

小年之后至除夕之前的几日,基本以打扫卫生(即打腊)、置办年货(如流行农村的打豆腐、炸圆子、做米粑及各种土特炒货、杀年猪等)、添衣购物为主。这是每家每户一年里最兴高彩烈和舒心的日子。

除夕。

这是农历年的最后一天,进入腊月以来置办年货的忙碌已趋于平静,街面、道路上熙熙攘攘的人流似乎突然消声匿迹,空气中飘散着家家户户厨房烹、煎、炖、烧、炒的香味。傍晚,在摆满各种菜肴的桌面,男人们点上香烛,摆好祭祀供品,斟满酒杯,焚化纸钱鸣鞭,以恭请祖先们首先享用。之后,一家人团团围坐开始吃年饭。酒是这晚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老人会在吃饭过程中嘱咐孩子们这晚不要淘汤,说是三十晚淘汤出门便遇雨。又叮咐饭要吃剩,寓意是富有剩余。可孩子们哪记得住这些,三下五除二放了碗,站到大人身边,等候一年里他们最期盼最兴奋的“压岁钱”。拿了压岁钱,孩子们纷纷到户外放烟花、炸鞭炮、点灯笼去了。在那没有电视的年代,男人们的年饭可以吃到深夜,边吃、边喝、边唠着家长俚短。饭后,忙碌的女人则进内屋准备大人孩子正月里拜年走亲戚的新衣物。除夕是“一夜分二岁,辞旧暨迎新”的时刻,因而老人都要守夜,顺便倾听午夜过后是啥动物的第一声啼鸣,俗称“打春”,以辨析来年的光景。

贴春联、福字。

旧时安庆人家的春联、福字多是自家书写或请人帮写,这样的春联即有鲜明个性,也反映了户主心中对来年的憧憬和祈盼。在安庆郊县农村,户户门扉上不仅贴着鲜红的春联和楹挂,就连牛栏、猪圈、鸡舍凡有门的地方都贴有红红的对联。皑皑白雪,红红春联,构成一道特有的乡村新春佳节的亮丽风景!透过贴着春联的门扉,你可以感觉到每家农户屋内的融融春意和浓浓年味。红福字更是“倒”出了人们对美好的期盼与追求。

“开门鞭”。

正月初一凌晨,家家户户都要燃放鞭炮,称为“开门鞭”,寓除旧迎新、开门大吉之意。因是迎接新年的第一声礼炮,对此,安庆人十分重视鞭炮的质量和响数。除夕零点一到,那千门万户比赛似的爆竹声震环宇,振聋发聩。你可以从此落彼起的.鞭爆声中听出那些对旧年晦气的喧泻和呐喊,当然更多的是迎接新春的吉庆与欢乐!此外,开门鞭之后,还要在灶台、水井、猪圈等处放些小鞭,意在祈请主管这些物事的在天之神司好职责。

拜年。

正月初一,穿戴整齐一新的大人小孩稍微吃些早点就出门去拜年,晚辈分别到长辈家拜年。安庆的待客习俗一般是鸡汤泡炒米、炆蛋(俗称“元宝”),贵客还有鸡腿。族聚共村的要到公共堂屋集体进行团拜活动;妇女和姑娘无须参加。晚辈分别向长辈作揖并祝福吉祥话,长辈照例要对晚辈讲几句勉励之语;同辈则相互作揖恭喜祝贺。

安庆的习俗正月初二一般拜年的对象是岳家、舅家。初三至元宵节前,是先后到各亲戚家走动并相互宴请。给长辈亲戚家拜年要带礼物,礼物轻重视血缘亲疏而定。一般不能少的是,糕点、糖、桂圆、蜜枣、酒、烟。正月十五过后春节结束,人们又开始了新一年的忙碌。

当然,除国家正式法典规定的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外,安庆区域的民间节日还有许多,如正月初七的“人日节”,“立春节”,农历二月二的“龙抬头”节,农历二月十五的“花朝节”,农历三月初三的“踏青节”,清明节前一天或二天的“寒食节”,农历七月初七的“七巧节”(亦称“七夕”),农历七月十五、十月十五的“祭鬼节”,农历的“东至节”,进入腊月的“腊八节”等,因时代的变迁和移风易俗早已退出和淡化,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家乡安庆的春节作文 篇2

待我洗漱完毕,赶往人民广场的文艺表演区时,那里已经是人山人海了。瞧!人可真多,整个表演区的观众达1万多人。游街队伍也不甘落后,一大清早就化好装,组成了一千多人的队伍。下面请听我来详细介绍:

1 醒狮队观看精彩率:94%

在主持人的召唤下,首先上场的是醒狮队。看,一只只由青壮年组成的“狮子”生龙活虎,十分逼真,头上的“眼睛”时眨时闭,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更可爱的是,两只“小狮子”竟想明目张胆地“当众撒尿”

在表演中,“狮子”们做了不少整齐的动作,比如在锣鼓声中,八只“狮子”都把头摆向左,大喊一声,又摆向右,又一声大喊,像在向人们示威。最后,两只较大的“狮子”还用“手”举起两副对联,这更加显示了地方特色。观众朋友边鼓掌边用摄像机拍摄。

2 威风锣鼓队观看精彩率:98%

送走了醒狮队,又迎来了一支队伍——威风锣鼓队。“打打打,咚咚咚;打打打,得得得……”打头的举着一面印着龙鼓的大旗,还不停地晃来晃去,像在指挥队员鼓的节奏,使其整齐、有序、好听。紧随其后的是拿着“威”“风”“锣”“鼓”字样大旗的四个健壮青年,后面就是由四五十个人组成的锣鼓队。只见每个队员都背着一个大鼓,穿着黄色的古装,仔细地看着穿红衣服的指挥。接下来的锣鼓声,大都是按“打打打,咚咚咚;打打打,咚咚咚咚打”的方式来敲的,敲出的声音很好听,而且很有气势,让人听了仿佛置身古代的战场上,想起打仗前敲的“太平鼓”。

3 喜娃报春队观看精彩率:95%

在送走“威风锣鼓队”后,又迎来另一个精彩的文艺表演队——由佳泰武术馆组织的喜娃报春队。看呀,这支表演队是由5岁到10岁的孩子组成的,每个人的衣服前面都佩戴着“喜”字,大概是祝大家新年快乐、幸福美满吧!接下来,一个个可爱机灵的“喜娃”为大家表演了一系列精彩的节目,一个淘气的小“喜娃”在表演场中间点燃了一颗鞭炮,大家都赶紧散开。“喜娃”们表演的一系列武术动作让观众们惊叹不已。

4 盛世腰鼓队观看精彩率:92%

这是由葵梅中学表演的“盛世腰鼓”,他们都穿着古装衣服,腰上系着一个鼓,手拿竹棍有节奏地敲着鼓,鼓声震动人心,充分体现了民族乐器的特色。表演结束后,观众随即报以热烈的掌声。

5 秧歌队观看精彩率:92%

“打打咚,打打得,唷唷唷,咚咚咚……”这秧歌可是我们潮汕地区的特色呢。每两个人组成一组,互相对打,节奏变化,高低起伏。队员个个都化装成了古剧中的人物,如“济公”“八仙”等,看起来真是别具一格!

家乡的春节拜年 篇3

现代都市里的春节,简单得只剩下吃喝玩乐了。给亲朋好友拜个年,也是足不出户,一个电话或一条短信就够了,方便得有点漫不经心。人们在家里一边惬意地吃着水果,一边不断地打着电话:哈哈,呵呵,过年好啊!因为看不到对方,笑容空洞地浮在脸上,甚至有的还带着几分敷衍应景的意味。不少人干脆发短信拜年,对方连声音都听不到,有的短信还不是原创,连作者是谁都不知道就转发了。可就连这样的电话,有些人也是懒得打的。比如我的一位朋友前几年也通过电话拜年,但有的人接电话后很不耐烦,匆匆说上几句就挂断了:因为他们之间的事情已经办妥,人家觉得人情来往应该告一段落;有的人接电话后受宠若惊,言辞失措,因为这些人正求我的朋友帮忙办事。后来,他就不打电话拜年了。春节过得如此复杂、如此世故,心情哪能好得了?

还是家乡的春节好啊!大年初一,天还没大亮,村里便响起了鞭炮声。孩子们和大人一样,早早地起了床,穿上新衣服。放完鞭炮,洗过脸之后,便开始拜年。先是在家里,少的给老的拜年,小的给大的拜年。接着,同姓家族的晚辈们聚齐了,有说有笑,兴高采烈地到长辈家串门拜年。此时天已大亮,乡村胡同里,一队队、一排排,来来往往的都是拜年的队伍,笑意盈盈,欢声不断,十分热闹。

家乡拜年是没有压岁钱或红包的,但拜年的仪式却非常庄重。长辈们笑呵呵地站在门口,晚辈们说上一些祝福的话,然后就恭恭敬敬跪在院子里磕头。干净的院落里铺满放完鞭炮后留下的大红纸屑,跪满家族里生气勃勃的后生小辈。长辈看了,该有多欣慰啊!

春节过后,家乡还有很隆重的项目:请客。不是请亲戚朋友,而是请村里这一年内结婚的新郎、新媳妇。定好了请客的日子,提前几天就派孩子们去预约,即使这样,还是免不了会撞车。于是,一对新人吃一顿饭,也要走几户人家,换几个场面。

一对对新人聚在宴席上,是互相熟悉的机会,也是互相比拼的机会。乡亲们在心底里给村中娶来的新媳妇打着分,新媳妇也留意着乡亲们的持家本领。只是,她们能尝得完菜里的滋味,却品不尽那一份热情与真诚。

整整一个正月,大街小巷里四处是满面春风、东家进西家出的一对对新人。节日的欢欣,淳朴的乡情,就随了他们轻盈的脚步,一代代地延伸下去。

家乡安庆的春节作文 篇4

农历二十三,家家户户都忙着打扫卫生,有的扫地、有的擦窗户、有的擦书桌……每家每户的房间都打扫得亮堂堂的,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来。

农历三十,全家人欢聚在一起,吃着饺子、看着电视、聊着天。家里充满着欢声笑语,大家可开心了!

初六开始,就迎来了春节最热闹的社火表演,大街上张灯结彩、涌动着欢乐的海洋。有的舞狮、有的舞龙、有的唱、有的跳,还有的在敲锣打鼓,每个人脸上都笑成了一朵花。

十二开始,街道上的灯五光十色,美丽极了!每条街道都成了灯的海洋、光的世界!我最喜欢《西游记》故事的彩灯,看那孙悟空走在前面,精神抖擞、栩栩如生。

十五晚上,就开始了烟火表演,街道上人山人海,都涌向放烟火的河边。表演开始了,一束束烟火冲向夜空,有红的、有黄的、有绿的、还有蓝的……五光十色,有的像柳枝、有的像流星、有的像菊花……可漂亮啦!烟火把夜晚装扮得比白天更美了!

家乡的春节小学作文 篇5

照包头的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初旬就开始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在这一天里,大家都熬腊八粥、泡腊八蒜,留着过年吃饺子用。

民谣讲“过了腊八就是年”,这不,眼间就腊月二十三了。今天俗称小年,别看是小年,他可以和大年相比。从这一天开始,家里更忙活了:爸爸妈妈开始洗衣服、洗床单,还要给全家来一次大扫除。老人与孩子负责在门上、窗户上贴年画、贴对联,好在新年实显出新年新气象。

除夕夜最热闹!家家都做好了美味佳肴,男人女人都打扮的漂漂亮亮的,男人和孩子都要在楼下放鞭炮,老人则拿出自己珍藏多年的好酒,准备喝上一杯,还早早地坐在家中,打开电视。女人们则更忙活,抓紧时间做饺子,想一边看春晚一边吃饺子。

春节家乡风俗的作文 篇6

街上到处挂满了红灯笼,简直是红的海洋,喜庆的乐章。一大早,人们已经开始上街买菜,为晚上的年夜饭做准备。时间还早,菜场却人山人海。而大扫除,也就是扫房也在此时进行。

一张张平整,火红的对联已经准备就绪。贴上,整层楼都红红火火的,人们的脸上洋溢着一年中最热情、快乐的笑容。除夕,已被红占有主导。

忙碌许久,与往常不同,4点多,我家中的厨神——爸爸已经穿好围裙,准备开始洗菜了。各种年味菜肴陆续上桌,一翻,一炒,不愧是年夜饭桌上的最亮的菜!高脚碗摆成一桌,别家的香味也随风飘来。亲朋好友都来了,菜也上齐了。食材很有讲究,寓意好的菜也是大特色。年糕,又名“水晶糕”(温州话),白得晶莹剔透,美味又颜值高,寓意着孩子长高,大人步步高升。还有鱼,便是年年有余。松糕,就是步步高升……酒,饮料都倒满了,大家举杯庆祝,一个一个高潮在一声声敬酒、祝福中度过。全街都热闹不已,一阵阵欢笑穿过街头,传遍每一户热闹非凡的家庭,为他们带来更多的热情。

饭后,大家如全国统一一般坐在电视机前看春晚。大人们开始包红包,孩子们也开始收红包。各个家族群里,红包如雨一般“落”下来。人们赶紧写好祝福,发给老师、朋友、同学……

9点多,孩子们结伴下楼放烟花。各种烟花爆竹——摔炮,手持烟花,小蜜蜂,窜天猴,小花筒……孩子们争先恐后地玩着,不亦乐乎。眼睛里好似有光芒,闪烁着。一声声“嘭,嘭,嘭”与孩子们的欢笑声融合在一起,是种春节独特的风味。

大多人到了凌晨十二点,长大了一岁时,才兴奋地去睡觉,但也是不眠夜。

家乡的春节“不一般”(节选) 篇7

大年初一,很多地方都还是大鱼大肉,我们这就不同了。大年初一早上六点,村里每个人必须起床到村里辈分最大的祖爷爷家吃素面条和“发财菜”。所谓“发财菜”,就是木耳,而且这“发财菜”不能是买来的,必须是村里人在枯枝断木上亲自摘的。为什么呢?有这么一个传说。在很久以前的一个大年初一,村子里来了个乞丐到处乞讨,可谁都不给他东西吃。直到中午,他也没有讨到任何东西。因为村里的人认为,大年初一把自己的东西给了别人,自己的财气和好运就都给别人了。就在乞丐失望至极,准备离开这个地方时,有一位家境不怎么样,怀了小孩的妇女大方地给了他一碗素木耳面条。乞丐填饱肚子后感激地说:“你不嫌弃我,还把自己的饭给我吃,相当于把一年的财运给了我。”临走时,乞丐对妇女说:“我把财运还给你,你肚子里的小孩,长大以后必定中状元。”说完,乞丐一下子就不见了。这时,大家才知道那乞丐是一个神仙。从此,这户人家慢慢富裕起来,小孩也果真成了状元。为了求得来年好运,打那以后,家家户户都会在春节的前一天上山采“发财菜”,每年的大年初一早上必须吃素,而且是到村里辈分最大的祖爷爷家里去吃。既把祖爷爷当成神仙,祝他健康长寿,也求“神仙”为自己“赐”下好运。

(指导老师 钟华奇)

写家乡春节的作文 篇8

贴福,正门上都得贴福,而且是倒福,儿童总是天真的说,“到了,到了,福到了”,据说是乾隆时期传下来的习俗,然后贴车上,农用车上贴了福,就不能开动了,直等到正月十三才能动,这样车也有福了。年夜饭。在春节的时候,一家人要团圆,无论你身在何方,在春节期间,一定要赶回家。晚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高高兴兴的吃个年夜饭。年夜饭一般都会有饺子,饺子多为素馅,白菜豆腐,寓意发财有福,好吃极了。孩子们狼吞虎咽,大人们谈笑风生,老人们互相聊起家长里短来,不时传出几阵笑声,饭桌上的气氛和谐融洽。没有往日东奔西走打工的辛劳,取而代之的是欢快愉悦。春节吃饺子,在北方很普遍,家家吃饺子,先给财神供上,等财神吃完了,我们才能吃,晚上吃完饺子,还要到午夜再吃,初一二后就开始吃肉馅饺子了。放鞭炮。这是必有的,傍晚要燃放,十二点后拜祖先、辞旧岁再燃放。

天一黑,抬出个小桌子,上面放着贡品,必须有盘鸡、整鱼、大方肉、豆腐等和酒,几个小凳子,摆得整整齐齐的,烧香供神,然后,院子里放一挂鞭炮,门外放一挂鞭炮,然后烧起玉米杆,玉米杆跟朝下站着燃烧然后倒向家门方向,寓意新的一年过得好财源广进,朝外倒是乡亲们忌讳的,然后用杆子灰把大门围个半圆,寓意邪魔不侵、趋吉避凶。然后一家团圆等到零点,这段时间总有春节联欢晚会的伴随,春节联欢晚会是中国最大的节目。当新的一年即将来临时,倒计时开始,每家每户在同一时间放鞭炮,噼里啪啦,噼里啪啦,热闹非凡。拜神佛。新年第一天,第一件是就是拜神佛,乡里邻居一起到山上去,拜神佛的人真不少,玉皇大帝前的香鼎插满了烟,到山头,走八十八个台阶,到最顶的房间,便是玉皇大帝,边上是太上老君和托塔天王,拜十叩,然后下二十二个台阶,先去左边观音菩萨那,然后右边泰山奶奶那,按顺序来,不能乱,然后放鞭炮。走亲戚,挨家挨户的来回跑。今天看舅舅,明天看姑姑,后天去看阿姨。所以,春节也是一个忙碌的节日。走亲戚是孩子们所喜欢的,大人们并不是很喜欢。

家乡的春节叙事作文 篇9

春节前几天,家家都很忙,这几天要买很多的东西。大人们买吃的,穿的,喝的,用的。老人们齐收灌香肠、卤鸡蒸鱼准备年菜……这样一直要忙到腊月二十七八,小孩子就只需要静静地等待春节的到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人们盼啊,盼啊,终于把春节盼来了。春节真热闹。大家都要穿新衣,还要贴红的对联和吉祥的年画。贴上红红的对联,年味就看得见了。妈妈和奶奶则早早钻进厨房忙碌,准备一年里最重要的一顿饭——团圆饭。那天除了万不得已,家人都要赶回家一起吃这顿饭。

正月初一的早上都要吃饺子,街道也不是像以前那样人来人往,车水马龙了,不时从门缝里飘出来的菜香就是人们欢声笑语地诉说着幸福美满。

正月初二要给自己的长辈和亲戚拜年,去时一般会带上点礼品,来表达自己的诚意与祝福之意。走亲访友之间,最快乐的也许就是我们小孩子了,我们可以拿到很多的压岁钱,还能自由自在地玩耍。

正月十五,元宵节又是一个重要的日子,家家都要吃元宵。吃完元宵表示大家团团圆圆,和和美美。正月十六,上学的上学,下地的下地,外出的外出,年味这才渐渐散去。

家乡的春节小学作文 篇10

大年三十的时候,一大早,爸爸都会领着我和弟弟,还有两个表弟一起去买些吃的东西和鞭炮,妈妈和姨妈、舅妈就在家里煮年夜饭。而外婆和爷爷他们就在家里看电视,等我们买好吃的东西回来就开始贴红红的对联。

吃年夜饭的头一件事——我们一家把煮好的鸡端去拜祭老祖宗,拜好了就要放红红的鞭炮,一条街被鞭炮炸得红通通的,到了晚上10点我们就会穿上新衣服,大人们就坐在松毛地上观看春节联欢晚会,我们在松毛地上玩。

大年初二爸爸就会带我们去山上玩。我们带着一些吃的东西,外婆和妈妈她们就在家里煮饭看电视。当我们在外面玩回来的时候就可以吃到热乎乎、香喷喷的饭菜。

中考作文家乡的春节 篇11

在我们这里,腊月二十一,腊月二十四,腊月二十七这三天都是赶集的日子。

腊月23,是我们祭灶的日子,人们会提前买一些饼干之类的食品,在准备一些瓜果在这一天的放碗放灶爷画像前面。随后不久便把灶王的画像烧掉,再放一串鞭炮,这算是把灶王送上天了。

让人心生欢喜的还有腊月二十七,这天人们早早的起床,收拾好后便去赶集。街道两旁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商品,人们在各种摊点中选挑选着自己需要的东西讨价还价。大家都想以最低的价格买到最好的东西,在这样喧闹的声音。中还不时会冒出一些吆喝声。路边还摆着不少玩具,这是孩子们对每年的赶集更加的上心。

在腊月二十七之前,人们还会进行一次大扫除,把家里打扫的干干净净来迎接新春。

转眼就到除夕的晚上,家家都很热闹,家家围坐在桌前吃着团圆饭,看着联欢晚春节联欢晚会有说有笑,到处都是欢声笑语。就这样一直到半夜十二点,名曰:守岁。

正月初一开始人们互相拜年了,这段日子里一般孩子们跟着爸爸去拜年,妈妈在家里招待客人,这段时间孩子们异常开心,因为既可以跟着爸爸一起去拜年,还可以收到不少的红包。

不知不觉就到了元宵节这天,家人们也会坐在一起吃汤圆,寓意新的一年合家幸福、团团圆圆。

描写家乡春节的作文 篇12

“往左一点,多了,再往右一点,小心……”大年三十,一大早,我家就传来了阵阵声音,大家知道我们在干什么吗?对,我们就是在贴春联。

今天也一大早就把我从暖和的被窝里拉了出来,说:“云迪呀,你看今年你都长这么高了,该为家里做点事了吧!”“什么事啊?”我睡眼朦胧地问爷爷。“你看啊,今天你爸爸有事出去了,我呢也一大把年纪了,活动不方便,所以今年贴春联的重任就托付给你了。”听老爷爷的话我爽快地答应了。

首先我贴的是大门,我抬头看了看比我高出半个身的大门,望而生畏,顿时整个人都不好了。“爷爷,这么高的大门,我怎么贴春联啊?我还是睡觉吧,咦,爷爷呢?”“我来了,我早知道你贴不了,看,我给你搬来了梯子。”爷爷搬来了一个高大的楼梯,一步一步地移了过来,看见爷爷这么辛苦为我搬梯子,我不能辜负爷爷对我的期望,不能让爷爷把梯子白搬过来,加油!

爷爷把楼梯只在了墙上,用脚固定好楼梯的下面,我给自己加加油,勇敢的爬了上去,一步,两步,只听楼梯在“吱吱”作响,我的胆子一下子吓没了,我想下去,刚一转身就被这高度吓到了,我在中间进退不得。这时出去的爸爸回来了,爸爸对我说:“云迪长大了,懂得为家里分担事情了。”有了爸爸的鼓励,我的胆子仿佛又被一个鱼钩钩了回来,我又一步一步地爬了上去,在我的脑海里,爸爸的鼓励已经把那楼梯的吱吱声没过了,我爬到楼梯顶端,接过爷爷递过来的春联和胶带,一手按住春联并固定位置,另一只手则撕开胶带,双腿紧紧的锁住了楼梯,然后先粘住一端,让它不掉,再把另一端粘上,上面就粘好了,下面再一粘就贴好了,我用这种方法,花了一上午的时间,终于把家里门上贴的春联和门画都贴好了,我情不自禁地念了起来:“春光辉耀家昌盛,吉星高照人欣荣。”阳光是那么柔和,披在身上是那么温暖。

家乡济阳的春节作文 篇13

家乡济阳的春节作文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九十年。”是啊,随着时间的步伐,春节离我们也越来越近了。小孩子们盼啊盼,为的就是过年买一些平时买不到的玩意儿。大人们也忙得不亦乐乎,因为这一天,家乡在外地的人都要赶着回家过年,除非是万不得已,必定在过年的前几天赶回来。

过年的前几天可真忙,因为大家都要筹备过年的东西。等到过年的时候,店家都关门了,想买的东西也就买不到了。因此,在过年的前几天,商店里可是人挤人,好像在挤公交车一样,一点缝隙都没有。大人带着小孩,小孩手里捧着一大堆东西,真是只有过年才能看到的景象啊。

“腊七腊八,冻死叫花。”这一句是我老家的俗语。这一天,是腊七腊八,家家都要和腊八粥,各种各样的豆子,熬在一起,让人直流口水。你想,这么多五颜六色的豆子熬粥,哪有不香的道理啊!泡腊八蒜当然也是一道必不可少的工序,把包好的`蒜瓣放进醋里,在封好,等到过年的时候,蒜瓣被泡的翠绿一般,使人忍不住多吃几个饺子。晚上,大叫捧着热热的腊八粥,在一起看电视,感受着过年的热闹气氛。

除夕,家家赶着杀猪宰鸡,这样的景象我可看多了。家家赶做年菜,走在大街上,到处是酒肉的香味儿。小孩子们一手拿着鞭炮,一手拿着打火机,走哪放哪,满村里都是鞭炮的响声。中午,该吃饭了,大家拿着火红的鞭炮,小心翼翼的点着了就赶快跑。鞭炮“噼里啪啦”的响了起来,小孩子们都捂住了耳朵,大人们端着饺子,脸上喜气洋洋的。吃完饭,几个长辈就端着“香”,拿着鞭炮,步行走到村头,点燃香插到地上,刻了三个头,嘴里念叨着什么,不一会儿就放起了鞭炮,然后又走回自家门前,在地上画了一个圈,走到屋里把门关上了。(范文网 )这好像是把逝去的祖先接到家里来,一起吃饺子。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大家又开始包饺子,煮饺子,吃饺子,然后坐在炕头,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一直看到23点40分,把事先包好的饺子煮了,然后掐表,当钟声敲响的时候,鞭炮就响了起来。这时,谁都不能说不吉利的话,然后吃饺子。吃饺子可是小孩们盼望的事啊,因为饺子里有吉祥――钱,谁要是吃到了钱,就表明一年都有好运。像幕布一样黑色的天空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朵,光彩夺目。每家都是大红灯笼高高挂,金黄色的穗儿随风轻轻飘荡,微弱的金光照耀着大地……

大年初一,大家很早就起了床。小孩长辈也都换上了崭新的衣服,长辈给小孩红包,里面是压岁钱,大家还都要给长辈磕头,然后在午前拜访亲朋好友。

元宵节到了,各个店铺又重新开张,大街上的红色让人目不暇接。店铺里摆着各种各样的花灯,比如说:纱灯,彩灯,纸灯……这一天,大家都是要去看花灯的,不仅仅是个个有名的公园摆上了花灯,连大街小巷也摆上了花灯。来看花灯的人数不胜数,大街小巷上挤满了人,人山人海、格外壮观。街上的人指指点点,一会儿欣赏精美漂亮的纱灯,一会儿猜灯谜,一会看让人感动落泪的传说故事。我们不得不说制作这花灯的人真是巧夺天宫、独具匠心,让人美不胜收啊!

上一篇:高考议论文诚信下一篇:马修史维催眠式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