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村分村的申请
自然村分村的申请 篇1
一、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自然灾害的现状及特征分析
西南地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2%, 位于我国三大灾害带中的沿江灾害带与山前灾害带的交汇部位, 灾害类型较多。居主导地位的自然灾害是干旱、地震、滑坡、泥石流, 其次是暴雨洪灾, 其它还有水土流失, 森林大火、冰雹大风、低温冷害等。[3]据历史资料显示, 1949-1988年40年间, 云南、贵州、四川三省发生旱灾、水灾、冷冻灾、雪灾、地震、雹灾、风灾等自然灾害约60次, 平均每年发生1.5次。[4]进入21世纪以来, 自然灾害更加频繁, 突发性灾害增加。由表1统计分析的数据可以看出, 西南地区发生的地质灾害次数在不同年份起伏很大, 2006年为1071次, 2007年则达到12901次。成灾面积由2000年的2535千公顷增加到2008年的2967.38千公顷, 在2006年度曾达4047.08千公顷。平均每起地质灾害的直接经济损失由2003年的19.58万元增加到2008年的22.4万元, 且每起地质灾害的直接经济损失都大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其特征如下:①发生频率高, 影响范围大。如干旱, 在西南地区, 四季都可能发生。如地震, 川滇地区地处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带的北东边界, 是我国最大的南北地震带的中段和南段, 在我国各省 (区) 的地震活动, 云南和四川仅次于台湾、西藏、新疆, 分别居全国第四、第五位。云南省的地震几乎遍及全省, 地震烈度在7度以上的面积约占云南总面积的1/3, 而四川省地震活动区域约占总面积的2/3强。[3]除2006年和2005年以外, 该地区每年发生的地质灾害数、人员伤亡数、直接经济损失都在全国总量的3成以上。②并发性灾害多, 灾害成带分布。灾害的并发性、诱发性很明显, 如地震、泥石流、滑坡这几种地质、地貌灾害分布大致相同, 往往是同时或相间发生。西南地区西部属南北向断裂带, 它既是地震带所在, 又是地震诱发的滑坡、泥石流带。③与经济脆弱性并存。根据国家民委对民族自治地区农村贫困的监测结果, 2007年末, 民族自治地区农村绝对贫困人口773.6 万人, 占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的52.3%, 低收入人口占全国低收入人口的52.1%, 贫困发生率为6.4%, 比全国平均水平 (1.6%) 高出4.8个百分点。贫困人口占农村人口的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 (4.6%) 高出14个百分点。[6][7]然而, 2008年南方冰冻灾害, 保险补偿仅占灾害补偿总额的4%, 较之国外50%左右的补偿水平相去甚远。2009年的东北大旱、2010年的西南干旱, 保险补偿同样杯水车薪。此外, 频发的极端自然灾害使常规的减灾设施功效大减。如云南省陆良县天生坝水库, 由于遭遇2009年到2010年的持续大旱, 总库容123万立方米的水库在2010年3月28日全部干涸, 下游4100亩农田被迫改种节水作物。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贵州省等其他受灾地区, 极端干旱的发生, 使水库无法为旱地灌溉, 使其作为水资源调节器的作用无法完全发挥。
自然灾害同时增加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本, 以通公路为例, 因为少数民族地区复杂的地理和气候条件, 修建一条公路较内陆地区成本要高很多, 但一些游牧少数民族居住地点不集中, 使其服务的少数民族人口较内陆地区却少很多。在67个样本村中, 仍然有12%的村没有通公路, 3%的村没通电, 14.9%的村没通电话, 7.5%的村不能接收到电视节目信号。在社会保障上也需要进一步完善, 通过图2也可以看出, 样本村中有近7成以上遭遇自然灾害风险的村, 参加养老保险的人口却小于5%, 从表5也可以看出, 在遭遇自然灾害的样本村中, 当年收到救灾救济总价值在2万元以下的样本村占到了60%, 由于交通不便、市场不发达等原因, 少数民族地区的生产生活成本较内陆地区都较高, 2万元的救灾救济款物很难满足当地的救灾救济需求。
4.自然灾害导致大量脱贫人口返贫, 加剧了贫困
根据2010年5月中国扶贫基金会一项调研报告披露, 据不完全统计, 今年的大旱导致西南5省区市至少218.54万人返贫 (不含四川) , 经济损失超过351.86亿元人民币, 受灾人口超过5826.73万人。除四川外, 云、贵、桂、渝因灾返贫人数也达100万、53.54万、40万、 25万人, 因灾贫困加深人数达540万、585.38万、365万、142万人。据中国贫困监测报告显示, 2007年西南地区的国家扶贫重点县人均纯收入约为2450元 (笔者根据监测报告数据计算得出) , 远低于2008年西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3518元。笔者根据调研数据分析, 被调查的67个样本村的农民人均纯收入约为1704元, 与全国平均水平和西部地区平均水平都有较大差距。对样本村中返贫率与3年内是否遭遇自然灾害进行交叉分析 (见图3) 得出, 无论返贫比率处于什么样的水平, 3年内遭受自然灾害村在同类群体中所占的比例都高于没有遭受自然灾害村的比例, 即3年内遭遇自然灾害的可能性大于50%, 这个少数民族村就有返贫, 3年内遭遇自然灾害村的比例增大, 返贫人口的比例也随之提高。
三、现阶段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政策选择
通过实证研究表明, 自然灾害是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贫困的重要原因, 因此, 要从根源上解决该地区农村贫困, 就必须对现有的扶贫政策进行调整和完善。特别是要改变过去那种更多注重结果而忽视源头的治理方式、重视脱贫而关注返贫不够、风险保障体系单一的农村扶贫措施。
1.增强民族贫困地区农业灾情的监测和预防
在贫困地区, 建立依托现代信息技术, 以农作物、农业动物和农业系统为对象的农业灾情监测体系。在制定扶贫规划和扶贫项目的投资项目评估阶段, 应将自然灾害的预测和评估纳入其中。不仅要对风险进行阐述和描述, 还要有降低风险和加强机构能力的具体活动计划和安排, 对所有投资项目提供灾害评估报告, 编制少数民族地区乃至贫困地区自然灾害图谱, 以及向居民提供国家灾害保险。
2.在资金和技术上支持发展减灾农业
减灾农业, 就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针对农业灾害的发生情况而采取一定的措施防灾减灾, 保障农业生产顺利进行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通过农业灾害的监测、预报、防治、抗御、救助和灾后援建等措施, 发展减灾农业。一是通过与相关技术部门的合作, 监测洪水、干旱、雪灾、沙漠化、病虫害、森林火灾等灾害的发展变化, 及时作出灾情评估报告、趋势分析报告, 通过提高农业减灾的技术水平提高减灾效率。同时加强在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科技知识的推广力度, 对农户采用抗逆品种和实施设施农业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二是加强灾害教育工作。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人口文化素质相对较低, 加之受特有的民族文化和历史的影响, 防灾减灾意识淡薄, 防灾减灾知识缺乏, 应针对性的加强灾害教育。
3.加强减灾和减贫结合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一是扶贫部门和减灾部门应通过共享贫困人口和受灾严重人口的相关数据, 确定减贫和减灾重点扶助区域和对象。二是整合扶贫和减灾资源, 制定农村扶贫项目, 完善灾害高发区农业保险制度。三是建立专门的灾害扶贫救助工作中心, 建立健全区域性备灾物资库, 包括抗灾机具、救灾种子、化肥、农膜等生产资料。四是完善农业保险制度, 将开展农业保险与国家直接救助有效结合, 逐步发挥农业保险的风险防范和分散作用, 健全和完善农业风险管理体制。
4.增加防范自然灾害的发展类扶贫项目
增加对环保类项目、教育扶持项目、劳动力转移项目等农村社会发展类项目的扶持和投入力度。加强贫困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生态环境建设, 加快水土流失治理和山区综合开发, 确保生态脆弱地区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加大贫困地区道路、通讯、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大专业技术培训, 通过科技兴农、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鼓励劳动力转移来克服贫困农户的经济脆弱性, 具体可通过加强贫困乡村的基础教育工作、健全贫困地区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等来实现;积极发展农村非农产业, 加强城镇化建设, 依靠中心城镇发展非农产业, 增加非农就业机会和农民的非农收入。
摘要:由于自然灾害是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民增收和反贫困的主要制约因素, 本文在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灾害特点分析的基础上, 利用67个少数民族村的调研数据, 进行了自然灾害对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影响的路径分析。分析结果说明:自然灾害加大了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的弱质性;灾害所造成的大量经济损失和人身伤亡, 使低收入农户极易陷入贫困;救灾减灾机制的不完善, 农户抵御灾害的能力弱, 又使大量脱贫人口返贫。
关键词:自然灾害,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的弱质性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2003年全国扶贫开发重点县农村绝对贫困人口1763万[J].调研世界, 2004, (06) .
[2]梁峡林.甘肃地震灾区万户居民将移民新疆[N].兰州晨报, 2009-03-04.
[3][5]赵汝植.西南地区自然灾害特征及其地域分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1996, (01) .
[4]荣宁.建国40年来西部民族地区自然灾害的初步研究[J].青海民族研究, 2007, (04) .
[6]陈全功, 李忠斌.少数民族地区农户持续性贫困探究[J].中国农村观察, 2009, (05) .
【自然村分村的申请】推荐阅读:
自然人担保申请书08-27
省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05-29
强制执行申请书(自然人)08-18
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经验09-30
如何提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质量05-30
年度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申请指南07-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撰写提纲08-21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