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大队监管服务报告

2024-10-02

商务大队监管服务报告(共7篇)

商务大队监管服务报告 篇1

今年,按照商务部和省、市商务主管部门关于市场监管公共服务体系工作的要求,综合我地实际,认真开展了商务执法市场监管服务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就相关工作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强化市场监管,加大执法力度

(1)我县现有1个县级生猪定点屠宰场,3个乡镇定点屠宰场。从今年初检查这些企业中发现,有的企业管理制度不完善,如:存在生猪残查油脂处理上的问题;有的企业卫生管理制度执行不够好,存在厂区、车间死角清洁卫生不达标的问题;乡镇屠宰场未添置生猪无害化处理焚烧炉;还有的企业生猪进、出厂登记台账,检疫检验及无害化处理台账不健全规范等。针对企业存在的问题,及时行文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强化生猪屠宰管理、确保屠宰场猪肉品安全的通知》,进一步明确规定了企业在管理、卫生、肉品质量、召回有问题肉品、无害化处理及规范各项台账等,必须严格遵循执行和规范。同时下发责成限期整改通知单,组织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到场检查整改到位工作情况。通过强有力的监管措施,促进了企业各项管理制度、执行屠宰操作程序及厂区建设,都上了一个新台阶。如:今年乡镇屠宰场都购置了生猪无害化焚烧炉,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2)今年4至6月,会同县农业、环保部门对县内1个县级定点屠宰场、3个乡镇定点屠宰场进行了资格审核清理。经过企业自查,逐个对企业上门现场联合审核,监督企业整改,其中:县级定点屠宰场和2个乡镇定点屠宰场,通过了审核验收合格。另有1个乡镇定点屠宰场因场所、设施等条件不达标,纳入了整改之列。该企业今年7月已另选地新建,到12月厂房已基本建好,设施设备已安装调试可运行,并向县商务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提交验收报告,待经政府批准后,于20xx年元月开业。

(3)认真开展“家电下乡”执法检查。今年3至8月,和县财政组成联合检查组,对全县从事“家电下乡”销售网点、进行了上户检查。检查采用对购买2台家电以上的农户,上门进行百分之百的检查,查出违规32家,收缴违规骗补资金10.69万元,关闭家电下乡销售网点9家

(4)加强酒类流通管理。今年为贯彻落实《酒类流通管理办法》法规,向全县1000多户酒类经营者逐户上门宣讲酒类流通管理内容,及加强备案登记的目的、意义。目前走访户623家,并办理备案登记手续。

(5)在加大执法力度监管方面,一是执法大队制定了24小时值班制度,做到天天有人执勤上岗查案,发生案件及时有人处理。二是坚持了每逢重大节假日,会同工商、公安、农业等部门进行联合执法制度、确保了我县上市猪肉品的质量安全。

(6)1、今年会同县公安、工商、安监、质监、环保等部门,开展了全县成品油市场专项整治活动,对成品油企业存在不安全的地方提出了整改意见,并整改到位。2、成立了县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工作领导小组,并开展了联合执法行动。相关部门出动执法人员152人次,车辆67台次,检查经营户203户。检查市场79个次、整治重点区域48处次,立案查处销售他人商标专用权案件13起。案值金额9.08万元,罚没金额6.55万元,有效保护知识产权和维护了食品安全工作。3、联合县纠风办、物价局开展了清理整顿零售企业向供应商违规收费工作。检查县较大的食品超市、服装、家电、药品零售企业10个。没有发现零售企业向供应商违规收费行为。

(7)我县已成立12312中心机构,并安装、开通运行,但目前还未收到相关投诉。

二、20xx年工作思路

1、以我县列入国家部务执法试点县为动力,切实做好市场监管公共服务体系工作。继续抓好生猪定点屠宰管理、成品油管理、酒类流通管理、及商务其他管理工作。

2、加大商务综合执法力度,在查处各类违法违规案件上有所突破,进一步规范好市场秩序。

3、开展商务执法培训,努力提高执法人员能力、素质,建立一支良好的商务执法队伍。

三、建议和意见

1、因执法经费不足、给执法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建议各级政府能给予商务执法一定的配套资金支持。

2、要求上级商务主管部门要组织商务执法人员进行培训。

商务大队监管服务报告 篇2

医疗服务质量问题关系到每所医院、每位患者乃至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在当前的医疗服务中,质量问题已经成为患者和民众关注的首要问题。而从临床标准、经济学和患者观点三个方面,科学合理地进行评价医疗服务质量,是各级卫生行政部门重要的一项管理职能。从卫生服务管理的目的关注患者的观点,是把患者的体验和满意程度看成发现质量问题和探索改进措施的证据。收集患者观点的过程(如满意度调查)是通过一种正式的反馈活动,促进患者的参与,让患者展示自己的观点、并贡献于服务质量改进计划制定。管理者和服务提供者可以从患者的反馈和参与中发现质量问题和改进渠道。因此,从质量改进的角度来说,最关心的不是可以夸耀的结果,而是表现出质量问题的患者观点。为了达到支持质量改进的目的,不仅要知道患者是不是满意,更重要的是要知道其为什么不满意[1],即在患者接受服务过程中的哪个环节/体验造成了患者的不满。将传统的患者满意度评价更名为患者体验和满意监测,这个名词上的变化反映了一个重要的观念转变,即从注重投入转向注重产出,再从注重产出转向注重过程的变化。

回顾20多年来,我国卫生部不论是上世纪80年代出台的《医院分级管理评审标准》,还是近两年来颁布的《医院管理评价指南》,都将患者满意度调查、患者满意率的要求作为一项重要的评价标准。同时随着卫生改革的进程,在发展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中,患者对医院服务的满意程度也成为衡量政府监管水平和社会稳定和谐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但长期以来,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院在开展患者满意度监测工作中,不注重调查工具的改进,调查得来的数据往往是早已预料到的、得于自慰的高满意率结果[5]。就广西自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以来,2005~2007年间,每年都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患者满意度调查,采取的是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由督查专家到病房现场发放、现场回收的方式进行调查,虽然回收率较高,但由于采用的是非标准监测工具,调查的结果不论从信度、效度、实用性和适用性都较差,无法科学地评价各家医院患者对服务质量的看法和评价。为克服目前国内使用的测量工具存在的“二性”(实用性和适用性)“两度”(信度和效度)不确切性,造成结果严重的失真和偏倚问题。近年来有创新思想的医院管理者从澳大利亚带来一个成熟的患者观点测量工具-维多利亚患者满意监测(VPSM)[2,3],北京大学医学部与Monash大学合作,首先将本工具用于北京地区的医院,有力地推动了医院服务质量的改善和提高[4]。广西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认为学习国际先进经验,并采用经过国内许多医院反复使用的优秀工具和质量管理理念,对全区三级和部分二级医院开展患者满意和体验监测活动,目的是让医疗服务消费者(患者)参与质量管理,更真实、全面地掌握广西患者对住院服务各个环节的质量体验和满意程度,明确和报告患者对医院服务的看法,并通过确定广西患者评价基准和国内外证据比较的方式,给医院管理者和卫生行政机关提供信息,帮助制定持续质量改进的策略,给患者提供更高质量和更安全的医院服务。对提高医院管理质量,特别是促进各医院间相互学习,发现尚存在的质量问题,制定和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策略和方法,具有重要和积极的现实意义。

2 实施步骤

第一步:由广西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广西卫生厅监察室专门组织项目启动和培训活动,广西二级以上医院负责患者满意调查的领导参加,介绍VPSM的工具和质量管理理念,开展监测活动技术培训,并具体布置项目活动方案,特别强调各医院要严格执行统一的抽样方法。

第二步:明确参加调查的医院涉及广西48家,其中三级医院40家,二级医院8家。这些医院包括了广西所有的大型医院。调查期间为2007年11月1-31日各所医院的住院出院后的患者(不符合条件、不愿意参加调查的除外)。

第三步:所有被调查的医院给广西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提供所最近一个月内出院的、有资格参与调查的患者清单。清单中的患者必须排除如下条件:(1)患者年龄小于等于18岁;不包括儿科患者;(2)从精神病院出院或转诊的患者;(3)在急诊室留观的患者;(4)在门诊部就诊的患者;(5)产科患者;(6)中止妊娠的情况;(7)家庭病床患者。(8)出院转归为“死亡”的患者。

医院负责提交的数据中要准确地记录如下信息:(1)患者的姓名和性别;(2)患者出院时的家庭地址,以及邮政编码;(3)患者出院日期。

第四步:广西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对各医院上报的患者清单进行检查和维护。收到每个医院提交的

人名单之后,对如下项目进行详细检查:(1)患者的数量,如发现有患者不符合调查条件,要与医院进行核实;(2)清单格式,如是否清楚地记录了所有必须的患者识别特征(姓名,邮政地址,邮政编码);(3)重复病例,如转科病例被重复登记;(4)出院日期,是否正确。一旦发现患者死亡的信息,医院应立刻通知委员会,委员会应将死亡患者从清单中删除;(5)广西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将收到的患者清单按不同的医院输入到"调查患者数据库"中,并给每所医院的调查患者一个单独的号码,有利于在抽样、分发和回收患者调查表的时候能够清楚地识别出各所医院的患者。

第五步:患者抽样及样本量的确定由广西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参照维多利亚州和北京大学医学部VPSM的抽样规则,制定如下抽样框架:按照收住患者规模,将医院分成5组。1-7号医院为大型规模医院;8-23、24-36次之,依此类推(分类标准与医院等级评审标准无关)。抽样和邮寄调查表的数量是根据对回收率的估计和分析样本量要求来确定的。根据以往的经验,患者满意度调查回收率为50%左右。因为要给每所医院提供个体报告,因此要保证每所医院有足够的样本量。此次患者抽样为24900份。

第六步:广西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按照"患者抽样名册"给每个患者邮寄调查表格,并在邮寄调问卷查表的同时,附上《致患者的信》和回寄信封。为了提高回收率,广西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在调查表邮寄出一周后(第8天)给所有患者寄出《提醒和感谢信》。这封信首先对患者参加调查表示感谢,并重申为患者保密的原则。

第七步:广西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由专人负责收集回寄的调查表,并进行登记。此次调查回收率为49.2%。

第八步:数据整理和录入。广西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把明显“轻率”回答的调查表,以及回答项目数量少于75%的调查表筛出,并记录这类问卷的数量。在澳大利亚Monash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部的指导和帮助下,按照统一的数据库格式,将数据录入计算机。所有开放式问题的回答结果均进行文字输入。在制作医院个体报告的时候,文字回答结果也作为调查证据,反馈给相应的医院。

第九步:数据分析。澳大利亚Monash大学专家与广西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共同负责数据分析。数据分析者将数据转入SPSS数据文件格式,并进一步核查数据质量(删除重复记录、更正明显的逻辑错误、划分医院类别、计算各个质量指数),采用SPSS进行统计学分析。

本次活动的目的是全面地掌握广西患者对住院服务各个环节的质量体验和满意程度,明确和报告患者对医院服务的看法,并通过确定广西患者评价基准和国内外证据比较的方式,给医院管理者和卫生行政机关提供信息,帮助制定持续质量改进的策略,给患者提供更高质量和更安全的医院服务。

12152位患者通过信函问卷方式,提供了他们的看法和评价结果。各家医院从出院患者数据库中,采用系统抽样的方式,并考虑医院服务规模(每月出院患者数),确定患者样本抽样框架。总计发放24700份问卷,回收率49.2%。

3 患者对住院服务的总体评价

总体来看,将近1 0%的患者对医院住院服务的总体满意程度为“非常满意”,超过50%的患者认为住院服务“比较满意”。将近30%的患者认为住院服务“不太满意”,有7.6%的患者认为住院服务“一点也不满意”。计算回答“比较满意”和“非常满意”的患者占调查患者总数的构成比(%),该构成比在各家医院之间呈现较大变异范围,从93.2%到24.3%。大规模医院(每月出院患者较多)的患者倾向于比较和非常满意。65岁及以上老年患者总体满意度高于其他年龄患者,自费医疗患者总体满意度高于其它医疗保障患者。广西患者总体满意度(算术平均值的百分比)为66.3%,低于北京大学医学部的综合医院(79.0%)和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的公立医院(92.8%)。

4.5%的患者认为医院给予各方面的帮助“非常大”,15.5%的患者认为医院提供了“不少”帮助,将近50%的患者认为医院提供了“一些”帮助,27.2%的患者为有“一点”帮助,还有5%的患者认为医院没有提供任何帮助。与总体满意度比较,患者对医疗服务实际有效性的评价较低。这种对服务有效性的评价信息,更有利于促进医院的持续质量改进。回答“帮助有不少”和“帮助非常大”的构成比在各家医院之间变异较大,且大规模医院(每月出院较多)的患者倾向于认为医院有效地提供了帮助。老年患者和外地患者倾向于认为帮助较大,而合作医疗患者倾向于帮助较少。广西患者认为医院服务有效性(算术平均值的百分比)为57.4%,低于北京大学医学部的综合医院(74.4%)和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的公立医院(88.2%)。

将近一半(48.8%)的患者认为住院天数与他们的期望是相同的。有12.6%的患者认为住院天数太长(即超过了他们的心理期望或经济承受能力),有16.1%的患者认为住院天数太短(即不足以满足他们的住院服务需要)。另外有19%的患者对住院时间长短的看法不确定。患者对住院长短的看法在各医院之间变异较大。每月出院规模2000人次以上的医院中,患者认为住院时间太长的比例较高。每月出院规模1000-1999人次的医院中,患者认为住院时间太短的比例较高。其他规模医院中,患者认为住院时间太长和太短的比例均很高。65岁及以上患者中,认为住院时间太长和太短的构成比均较高。外地患者比本地患者更倾向于认为住院时间太长,本地患者比外地患者更倾向于认为住院时间太短。自费医疗患者倾向于认为住院时间太长,而城镇医保、公费医疗、合作医疗的患者倾向于认为住院时间太短。本次监测患者的实际平均住院日为13.02天,住院日呈正偏态分布。平均而言,实际住院日数比患者期望的要多3~4天。与国际和国内同类监测数据比较,广西患者认为住院时间太长和太短的构成比,均高于北京大学医学部综合医院和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的公立医院。

4 全区住院服务质量指数

本监测采用VPSM的质量指数来评价和比较各医院间、各服务阶段间的质量。总体质量指数(Overall Care Index,简称OCI)是6个分项质量指数的平均值,总共涉及到25项质量指标,它反映的是患者对医院各个阶段服务质量。本次监测所有48家医院的OCI平均值为2.51,按照理论满分值5分计算,医院服务质量是患者期望最佳水平的50.2%。

6个分项质量指数的结果分别为:可及性和入院服务指数AII为48.4,一般患者服务质量指数GPII50.2,治疗信息指数TII为51.8,投诉管理指数CMI为50.2,物理环境指数PEI为49.4,出院和随访指数47.8。相对而言,治疗服务质量最高,出院和随访质量最低,可及和入院质量次低。(图1)

(AII:可及和入院服务质量指数;GPII:一般患者服务质量指数;TII:治疗服务质量指数;CMI:投诉管理质量指PEI:物理环境质量指数;DFI:出院和随访质量指数;OCI:总体服务质量指数)

将“住院服务质量指数OCI”计算算术平均值(理论最大值为100),广西本次监测结果为50.5,为理论最大值的56%。采用同样方法,北京大学医学部附属综合医院(2008年)监测结果为56.0%(见北京大学医学部报告);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公立医院2006/2007年度的监测结果为78.1%(见维多利亚州政府的VPSM报告)。

总体来看,将近10%的患者对医院住院服务的总体满意程度为“非常满意”,超过50%的患者认为住院服务“比较满意”。将近30%的患者认为住院服务“不太满意”,有7.6%的患者认为住院服务“一点也不满意”。回答“比较满意”和“非常满意”的患者占调查患者总数的构成比在各家医院之间呈现较大变异范围,从93.2%到24.3%。注:不排除个别医院因样本量少造成的误差(如妇幼保健院)。

5 讨论

5.1 做好宣传发动是开展患者满意度监测工具(VPSM)应用研究的基础

2008年广西患者满意度监测活动是迄今为止国内规模最大的一次。要使众多医院管理者能接受和配合做好工作,广西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与卫生厅监察室密切合作,将患者满意度监测工作纳入“医院管理年”活动的考评标准之一,用先进的VPSM取代于传统的患者满意度调查方法。各级医院在组织学习“医院管理年”考评标准的同时,对开展患者满意度监测活动也有了较好的理解和认识。

5.2 做好骨干培训工作是开展患者满意度监测活动的关键

尽管VPSM在我国北京地区已经有一部分医院进行了应用,但地处西部的广西,由于区域、社会、经济、观念的影响,要使这项活动得到有效的实施,我们体会到培训工作是关键。因此,从2007年底以来我们利用集中讲座和分散辅导相结合的形式,对各级医院负责患者满意监测工作的骨干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提高他们对开展活动的认识,掌握VPSM应用方法的。

5.3 病案首页的填写质量直接影响到抽样工作的有效性

患者满意监测资料的数据来源于病案首页,而临床医师填写病案首页质量的好与差,决定病例抽样的有效性。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病案首页填写好的医院,抽样邮寄的准确性、回收率就高,反之则低。出院患者的邮政编码、地址书写不详,会增加抽样核查工作量,有的医院提供的患者抽样清单中患者地址准确性差,造成样本量不足。

5.4 按时给患者寄出《提醒和感谢信》,能确保较高的回收率

我们体会到要保证调查回收率高,最有利的方法是在问卷表寄出8天,按时寄出《提醒和感谢信》,这很重要,一方面可以对患者参加调查表示感谢,重申为患者保密的原则,同时让患者相信,开展调查活动是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十分认真负责的一项工作,让患者从主观上配合做好。在回收卷中,我们看到有数百位患者对我们开展这样的活动表示肯定和感谢,十分乐意参与调查。本研究是迄今为止国内规模最大的患者满意度监测活动。

参考文献

[1]杨辉,刘峰,张拓红,等.病人满意度调查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中国医院管理,2005,25(7):15-19.

[2]杨辉,Shane Thomas.维多利亚州住院病人满意度监测的方法学[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杂志,2006,13(4):14-18.

[3]杨辉,Shane Thomas,张拓红,等.为医院质量管理选择和开发测量工具[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6(4):18-21.

[4]马谢民,杨辉,高伟,等.北京地区3所大型综合医院住院患者体验和满意监测中国医院管理,2008,28(10):13-16.

商务大队监管服务报告 篇3

那么,在简政放权的新形势下,基层商务部门该怎么对外资企业监管与服务?是不是该“一放了之”?我认为:放权不是放任,减权放权之后,基层商务部门不是管得少了,而是要更好地发挥作用,把该管的事管住管好。在坚持“放”字当头,应放尽放后,基层商务部门要坚持 “管”字同步,加强监管;坚持“服”字跟上,优化服务。从体制机制入手,切实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创新监管机制和监管方式,推进政府职能重心从以审批为主的事前监管向以监督管理为主的事中事后监管转变。

一、正确把握加强监管与服务的关系,转变观念,增强服务意识

正确理解监管与服务的关系,将监管与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做到监管之中有服务,服务之中有监管。服务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监管,我们服务企业,帮助企业提高管理水平,提升产品质量,提升业务素质,企业愿意规范生产,合法生产,这无形中也会减轻我们监管的压力。在简政放权的新形势下,基层商务部门更应正确把握加强监管与服务的关系,转变思想观念,增强主动服务意识,推动外资监管由过去的被动监管向主动服务转变。

二、以促进外资企业发展为目标,创新监管与服务方式

基层商务部门要根据新形势,积极转变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由重审批向强化事中事后监管转变,着力推行人性化监管和个性化服务:一是事前及时提醒;二是事中指导规范;三是事后指导到位。我们只要把对外商投资企业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管有机结合起来,在更高层次上服务外商投资企业健康稳定发展。具体监管与服务方式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1.完善和推广网格化监管模式,健全网格化监管执法的运行工作制度,推进精细化监管、网格化执法,实行专业分工、协同配合、相互衔接,确保监管范围全覆盖、监管责任无盲区。

2.建立健全服务平台,及时为企业提供政策及信息服务。通过地方政府政务网站、基层商务局网站等企业信息平台加快外经贸信息化建设,宣传与外资企业有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指导企业规范生产经营,引导外资企业用足用好各项扶持政策。同时,加强与银行、人力资源、会计师及律师事务所等合作,创新方式方法,充分发挥中介机构作用,为外资企业提供更加便捷的信息渠道。

3.做好外资企业年度经营状况联合申报管理工作,完善外资企业信息数据库。将外资企业细化分类,引入诚信管理,实施分类监管,建立监管诚信档案。依据监管对象的信用情况、日常经营活动情况、违法情况、风险能力等,将监管对象分为不同类别,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预警机制、惩戒机制和淘汰机制。对守法经营、经营状况良好的企业进行激励,对生产经营中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外资企业,协调联合年报各部门沟通情况并按照各自职责依法处理。对生产经营状况不正常、海关信用等级下降、有较严重欠薪现象的企业,加强预警监测。

4.建立健全基层商务部门属地监管与服务工作机制。明确基层商务部门监管与服务工作内容和责任,解决基层商务部门对外资企业“管什么”、“怎么管”的难题。实行外资企业基层属地专人负责制度,建立外资企业基层监管与服务台账并实行全程跟踪。完善外资企业服务工作制度,建立定期走访制度、统计分析制度、外企服务环境恳谈会制度等,及时了解企业需求,掌握企业发展情况。建立外资企业热线受理和督办制度,畅通外资企业问题困难反映渠道,及时协调解决外资企业问题困难,尤其要做好对困难企业的行政指导和帮扶。

三、加强行政指导引导外资企业自我管理

通过发挥行政指导职能,引导外资企业自我管理,最终实现依法经营,是新形势下基层商务部门以较少的行政监管力量实现对众多外资企业的管理与服务的有效途径。

积极开展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多角度的法律法规培训,是引导外资企业自我管理的有效方式。基层商务部门应加强与海关、商检、财税、金融及其他政府部门的联络沟通机制,及时了解有关部门所涉及的与外资企业相关的最新政策,联合相关部门共同举办面向外资企业的法律法规及业务宣讲培训,及时将政策信息传送到外资企业。通过宣传和培训,引导外资企业自觉规范,依法经营。从而既实现了外资企业的自我管理,又缓解了基层商务部门监管力量不足的问题。

四、加强监管与服务队伍建设, 提升综合素养和整体履职能力

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的关键在于加强队伍建设,稳妥有序推进监管与服务队伍的重新整合与综合素养提升。为此,基层商务部门必须有针对性地加强外资企业监管与服务人员的专业培训和法治素养培训,更新知识结构。同时,引入竞争机制和完善待遇、选拔任用等激励保障制度,强化业务考核,提升监管与服务人员的积极性、综合素养和执行力,促进综合性与专业性互补,进一步增强综合监管和整体履职能力,以适应简政放权新形势下进一步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的需要。

县公安局监管大队副大队长事迹 篇4

乐为警徽添光彩

——县公安局监管大队副大队长事迹介绍

今年47岁的周霓红算得上是绩溪县公安系统的一名“老将”了,自1988年从教师队伍调入公安机关以来,他一直在基层所(队)担任民警、副所长、中队长等职务。今年2月,一纸调令将他从巡警大队调往“责任重于泰山”的监

管大队任副大队长,从县城调到郊区,从110巡警到整天与监管对象打交道的狱警角色的转变,周霓红表现出坚定的服从和全力投入。他知道,自从穿上这身警服后,服从组织安排,勇为警徽增光就成了他义不容辞的天职。

正当他到岗上任之时,由公安部和最高人民监察院共同发起的“双加强、双保障”活动在全国各地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绩溪县看守所(监管大队)作为被公安部授予的“二级看守所”,在创建活动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周霓红在不断熟悉监管业务的同时,一头沉入了加强监管执法、加强法律监督;保障刑事诉讼顺利进行,保障在押人员合法权益争创活动之中,他与领导班子针对看守所存在的问题,从充分保障在押人员的合法权益出发,在全所树立起“监所无小事”的理念,先后建立健全了《安全检查制度》、《会见制度》、《监管民警值班制度》、《押解制度》及《通信制度》等多项规章制度,力从源头上杜绝在押人员被超期羁押和其他意想不到的后果发生。在给拘留所服刑犯人上报减刑工作中,周霓红与所领导们按“双加强、双保障”要求,创造性地开展了工作,在全市首次实行公示制度,经公示,将在押人员无异后才予上报,为严格看守所文明执法、保障在押人员合法权益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和赞许。

“双加强、双保障”创建活动开展期间,也正值公安部全方位推行“岗位大练兵”之时,由于绩溪看守所干警年龄普遍偏大,业务又较为繁重,一些干警出现了厌训、惧训情绪。对此,周霓红在动员会上要求大家提高认识,摆正和认识“岗位大练兵”与“双加强、双保障”的正确位置和辩证关系,提出“一切为了提高效率,一切为提高警力”的口号,采取机动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练兵场与工作岗位相一致等有效措施,促进大练兵活动的开展。同时,他提出所领导与干警实行“一对一”、“面对面”谈话制度,确保参训率达到100。在确保监管工作正常进行的前提下,看守所采取分批集训与组织集训相结合的措施,对特殊岗位的干警还实行个别专门训练,在全所干警共同努力下,看守所大练兵理论测试平均成绩达到90分以上,队列汇报比赛还荣获全局第一名的好成绩。

周霓红调入监管大队(看守所)之时,也正是绩溪看守所的非常时期,去年7月份以来,由于邻县旌德县看守所搞所地基建,原属旌德县看守所监管的30多名在押人员因此迁入绩溪代管,既要做好异地监管安全,又要保障在押人员的合法权益和刑事诉讼顺利进行。周霓红头脑中那根紧绷着的弦又一次拧紧了,他与所领导共同谋划一个个加强保障预案,突出加强队伍建设和规范化管理为主线,以高起点、高标准和严格要求,扎实有效地开展各项监管工作。使看守所干警雷打不动地实行24小时又人值班巡视制度,并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充分发挥“人防”与“技防”的监控作用,特别加大对死刑犯、重案犯的控制力度,及时掌握监内动态,将各类事故苗头消除在萌芽状态。今年3月,从旌德县看守所转来的杀人嫌疑犯徐某,情绪异常沮丧,在押登记期间,周霓红发现此人为聋哑人,很有寻死自尽可能。为此,他要求干警对她加重监控力度,并布下狱内耳目。5月11日,在放风时间,徐某果然撕毁衣物结绳,欲悬梁自尽,被干警及时发现解救。由于徐某身为聋哑人,干警与其沟通较为困难,周霓红还请来手语教师,从聋哑人的基本生活用语中细心观察出其心理状况,对她采取了特殊保障措施,从生活各个环节给予重点监管,使她顺利地进入了刑事诉讼阶段。

担任监管大队副大队长以来,即将步入知天命之年的周霓红又重新捧起书本,钻研起对在押人员管理的政策和业务来,他勤于向书本学习,虚心向同事请教。并对狱内容易滋生“牢头狱霸”的苗头和倾向作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和论证,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今年试行监所监控措施后,全所从未发生一起“以老欺新”的“牢头狱霸”现象。现今,在周霓红的提议和倡导下,看守所对在押人员的谈话教育制度不断深入,每位民警每月对每名在押人员谈话均不少于3次,看守所还以此为沟通要道,以评选“文明监室”、“文明个人”活动为锲机,激励在押人员早日改邪归正,走向光明正道。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双加强、双保障”创建中,周霓红始终严于律己,牢固树立执法为民思想。在改进提高执法水平和工作方法上,他又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宽广的胸怀。他认为要尊重和保障在押人员的合法权益,就必须要用真情感化、点唤他们悔过自新、报答社会的觉悟和信心。今年,故意杀人犯陈某某被押后,心理极大反常,周霓红从

党和政府的政策和犯罪心理两方面双管齐下,多次与他零距离谈话,使他最终稳定了情绪,如实交代了犯罪事实;在押人员张某某自认为已是“二进宫”,谁也奈何他不得,充当起狱内老大来,被周霓红发现后,周霓红本着“以为人本、管教并举”方针对其感化教育,使他甩掉了思想包袱,并发挥着配合改造的积极作用,维护了监所秩序;刑满释放人员刘某某家境贫寒,家又

远在他乡,周霓红在他释放时自己掏钱为他购买了车票和路途中的必需用品,刘某某十分感动,表示要痛改前非,重新做人,不负管教干警们的教诲……

商务大队监管服务报告 篇5

蒙阴县环境监察大队加大畜禽养殖监管力度

近年来,在一系列惠民政策的扶助下,农村畜禽养殖迅速发展壮大。规模化养殖不断增多,在农村小养殖场呈点状分布较为普遍。由于一些养殖人员的环保意识淡薄、养殖基础设施不配套,以至于一个养殖场成了一个污染源。粪便垃圾随处倒、苍蝇成群四处飞、臭气更是飘几里。养殖产生的粪便废物处理不到位给周围群众带来了恶劣的影响,污染了地表水、地下水,甚至带来疫情威胁。

针对目前的情况,蒙阴县环境监察大队成立畜禽养殖专项检查。对规模化畜禽养殖场鸡鸭5000羽、猪500头、牛50头以上的进行摸底清查。初步摸清了我县规模化畜禽养殖业的环境污染现状以及存在的环境污染情况,为严格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的环境管理,提供了基础性资料;在检查中发现了规模化畜禽养殖环境管理的一些薄弱环节和产生污染的主要方面,为下一步加强畜禽污染防治、严格环境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发现了一些畜禽粪尿综合利用和污染治理的好技术,为进一步规范畜禽养殖打下了基础。此次检查为今后畜禽养殖业环境污染常规调查创造了条件。

商务大队监管服务报告 篇6

一、商务综合行政执

法大队基本情况7月份,县编办正式批准成立新化县商务综合行政执法大队,为商务局下属正股级二级机构,大队长高配副科。核定公务员1人,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编制15人,属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

二、试点工作开展以来产生的积极影响

(一)开通12312商务举报投诉服务电话。为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行为,净化全县市场,还老百姓知情权和举报权,新化县商务局于200年上半年开通了12312商务举报投诉服务电话,同时制定了《投诉服务职能职责》和《限时办结制》,明确2名执法人员接听投诉电话并及时向值班领导汇报办理。举报投诉服务电话开通以来共接到投诉42起,办结39起,办结率达93%,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树立了良好形象。

(二)规范成品油市场经营行为。每年结合成品油年检年审工作,对各个加油站(点)严格进行审核。及时消除了各类安全隐患。7月1日至今年9月,由我局牵头,联合工商、安监、交通局、质监、消防等部门,结合我县实际,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成品油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对全县非法加油站(点)和流动加油车进行了严厉打击。共联合执法40余次,出动执法人员400余人次,查处了非法流动加油车 6台,进一步规范了我县成品油经营秩序。下一步,我局重点将对部分乡镇存在的非法加油站点进行彻底整治,限期停业关闭。

(三)加大生猪定点屠宰稽查执法力度。针对节假日等一些特殊日期,我局综合执法大队及时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开展联合执法行动,重点打击私屠滥宰行为。根据县政府的统一部署,联合相关职能部门每年开展一次肉食品上市销售安全隐患集中整治行动,针对市场、超市及学校、宾馆等集体伙食单位进行重点排查,加强其肉品准入制度,保证上市销售的肉品100%来自定点屠宰场,有效地杜绝了不合格肉品上市,确保了肉品质量安全,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充分肯定。

(四)完善酒类流通管理体系。我局综合行政执法大队通过严把市场准入关,强化监管,加大扶优扶强等服务措施,发展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酒类生产和流通企业。通过行业规划,增强企业的自我发展能力,形成良好的发展竞争机制,不断提高我县酒类品牌的知名度和信誉度,培育出蚩尤古酒、弥猴桃酒品牌等具有浓郁地方特色有知名酒类品牌。在大力加强品牌扶持力度的同时,我局不断加强对县内酒类假冒伪劣产品的检查打击力度,几年来我局执法人员共查处无证从事酒类批发经销商36家,查处了无证从事零售登记的经销商27家,并查获了一批茅台、五粮液等假冒、伪劣酒。查获商标侵权酒类20多件,采取行政处罚手段,实现处罚收入8万元。为让群众喝上“放心酒”打下了良好基础。

(五)依法对再生资源市场的清理和整顿。我局综合行政执法大队针对全县再生资源回收市场的乱堆、乱放、无证经营等不良现象进行了整顿,加强对典当、拍卖及二手车市场等行业的管理,推动了我县再生资源市场的规范、健康、有序发展。

三、行政执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商务领域法律法规政策宣传贯彻还不够深入。一方面,政府和法律赋予商务的重要地位与全社会的认知度还有一定差距,商务职能作用在社会经济工作中的重要地位还没有被全社会充分认识。另一方面,一部分经营户和群众对商务领域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内容了解甚少,依法经营和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的意义较为淡薄。

2、行政执法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执法力度还不够,个别工作还没有启动开展,个别部门配合不到位,难以形成有效的执法合力。

3、执法队伍结构和素质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执法队伍中专业法律人才缺乏,执法水平与领导和群众的期望和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做好12312信息工作。继续做好12312举报投诉咨询服务工作,及时与各个便民点取得联系,将反映的问题及时传达到相关股室,争取第一时间解决所反映的问题,有力的保障服务工作顺利进行。

(二)、加大执法力度。重点对酒类经营户、流动加油车、非法加油点、私屠乱宰现象进行日常检查,确保经营和消费安全。

(三)、加强业务培训。加强对商务综合行政执法涉及的20多部法律法规学习,全面掌握商务行政执法法律法规。

(四)、规范执法行为。严格按照《行政处罚法》开展执法活动,按照商务综合行政执法程序严格执法,按规定程序实施,确保所办案件不发生违规操作。

五、建议

(一)、请商务部尽快请示国务院,对商务部门能否成为《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的执法主体,给予明确答复,以大大增强商务部门的执法力度。

商务大队监管服务报告 篇7

2010年,是国际商贸中心建设的启动之年。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商务战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锐意创新、砥砺奋进,继续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成果,注重提高发展质量,着力提升居民生活便利度、市场品牌丰富度、特色企业集中度、总部经济聚集度、商务服务完善度和国际排名美誉度,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商务发展实现新突破。

(一)取得新进展,商业服务惠民生

民生商业快速发展。2010年,全市商业连锁企业新增门店143个,累计突破9000个,连锁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6%。发展规范化菜市场36家,累计达298家。发布《北京市早餐经营示范店规范(试行)》,首批评定早餐示范店999个。扶持发展清真食品网点140个。建设开通“家政服务网”,推出18家星级家政服务组织。开通再生资源回收信息管理系统,规范回收站点社区覆盖率达70%。郊区流通网络联合采购金额达10亿元,采购品牌商品近3000种。完成36家农村集贸市场改造,“一乡一集市”覆盖率达80%,门头沟、密云等7个远郊区县有64个山区乡镇完成集贸市场改造。房山、丰台等区积极参与、组织实施“知名零售企业区县行”系列活动,引导大型品牌商业到新城和郊区发展,10个郊区县共引进18家大型商贸企业。

惠民措施成效明显。大兴、延庆等区县积极组织“农超对接”。北京市6家大型连锁超市企业与全国110多家农业合作社建立合作关系,采购额占比45%,降低果蔬流通成本10—15%。探索“农餐对接”,采购价低于市场价15—20%。启动“场店对接”,东城、石景山等10个区积极推进,建立社区菜市场自营“保本菜摊”100个,大白菜等5种蔬菜平均进价降低约20%。

商业无障碍水平持续提升。2010年,完成61家商业设施无障碍改造,全市大中型商场无障碍设施改造率达81%。新改造23家大型商业设施停车场,二环路以内具备改造条件的商场改造率达93%,购物消费停车条件进一步改善。新发展银行卡特约商户1.8万户,累计达18万户,刷卡消费额4642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5%以上,刷卡消费更加便利。

商业流通安全进一步强化。完善储备制度,实现对政府储备商品的实时监控,灵活调整蔬菜储备品种和时限,确保北京市生活必需品政府储备安全可靠。圆满完成武搏会、全国“两会”等重大活动、重要会议的供应保障工作。牵头制定蔬菜保供稳价措施,2010年12月,蔬菜日均上市量达2615万公斤,同比增加240万公斤,为稳定蔬菜市场做出贡献。深入开展流通环节食品安全工作,稳步推进“放心肉”服务体系试点建设;新增酒类流通备案登记1万户,新增随附单使用112万份;全年推广销售低钠盐7000吨,完成为民办实事任务。建立完善市区、多部门联动监管工作机制,规范和加强典当行业管理。全面落实零售、餐饮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和促销活动管理规定,市、区商务部门全年共出动执法检查人员1.7万人次,检查经营单位7684家次,发现并整改安全问题和隐患3526个,实现规模以上商业零售和餐饮经营单位检查全覆盖,问题整改率达100%。

(二)推出新举措,多点带动促升级

培育本地品牌,带动产业升级。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资金和展会资源等向“双自主”企业倾斜,2010年支持118家企业海外注册商标227项。自主品牌产品出口增幅高于全市39个百分点,中关村自主创新型企业出口增幅高于全市60个百分点。参加广交会的“双自主”企业超过200家,占比超过70%。组织消费电子、医疗器械、动漫软件等北京自主品牌企业216家次参加境外专业展20场,参展企业出口增幅高于全市69个百分点。成功举办首届中华“老字号”博览会,举办“老字号”非遗进校园活动,支持企业参与分享世博商机,组织“老字号”企业“走出去”。16家连锁经营“老字号”企业新开店铺170个,累计达2364个。

吸引国内外品牌,丰富首都市场。为国内知名品牌进入北京市场搭建桥梁,仅“各地商品大集”活动就吸引了289个国内“名、特、优”品牌落户北京。全年新批各类外资零售店铺480家,增长40.4%,累计达3245家。东城、西城、朝阳等区积极推动品牌引进,美国盖璞、日本山田电机、瑞士历峰等品牌企业首次进入北京,法国卡地亚等国际品牌也加快在京开店步伐。全球知名品牌中已有90%进入北京;在国际知名的294家零售商中有41%已入驻北京,位列世界第六。

强化商贸特色,推动集聚发展。启动石景山区北京台湾街、东城区鲜鱼口民俗餐饮街等6条特色商业街改造升级,全市共建设改造20条市级重点特色商业街,怀柔、密“北京市电子商务聚集区”,吸引23家电子商务企业入驻,促进电子商务集聚发展。建立量化考评机制,推进海淀、昌平等服务外包示范区建设,服务外包全国领军城市地位继续巩固。2010年,全市离岸外包执行额15.4亿美元,增长46.7%。文思创新、软通动力两家企业规模在国内率先跨过万人门槛,并在纽交所挂牌交易。

落实总部政策,推动高端发展。推进服务方式机制化、服务内容全程化、服务部门集成化,强化政策效应,总部经济聚集程度进一步提高。全年新认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24家,历年累计达82家,其中62家为世界500强企业地区总部。新设立投资性公司9家,累计达183家。新设立以研发功能为主的外商投资企业28家,累计353家。新引进16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32个,其中5家首次来京投资。已有256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北京市投资累计598个项目。

多方联动,促进外向发展。一是对中小企业初次投保的保费支持比例,从50%提高到70%。出口信用保险投保企业新增64家,累计384家。二是保单融资缓解企业“融资难”。利用保单融资额达到71.3亿美元,同比增长42%。三是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3 3 8家企业全年完成经常项目结算1000亿元,居四个直辖市首位;资本项目结算取得重大进展,结算86.2亿元;4681家北京企业获得出口可收入人民币资格,有效降低汇率风险和成本。四是发挥专项资金引导作用,支持240家次企业参加文化创意、高新技术、新能源等七个领域的21个国际展会,开拓国际市场。

(三)搭建新平台,统筹内外促增长

搭建促消费活动平台,营造消费氛围。落实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等促消费政策,增加下乡家电品种。全年销售家电下乡产品24.4万台,5.6亿元,分别是2009年的1.4倍和1.6倍;通过“以旧换新”政策销售新家电176.1万台,销售金额69.6亿元。组织开展购物季、特色街消夏节、国际美食盛典等全市性主题促销活动。成功举办18期“各地商品大集”,1169家企业参展,现场销售1.2亿元;5300家次企业进行洽谈,签约金额16.3亿元。举办“2010北京拍买季”,参与企业数、拍卖场次、成交金额三项指标创下新高。

搭建政策功能区平台,增创发展优势。天竺综合保税区与机场口岸实现港区联动无缝对接,2010年完成进出口9.5亿美元,增长3.3倍;同时拓展了国际租赁、分拨、分销等新功能。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获得批准,为我市对外贸易转型升级创造了更好条件。平谷马坊国际陆港投入运营,集装箱月通过量超过1000个,月增长20%以上,为外向型企业增加了一条新的入海通道。

搭建区域合作平台,促进互利共赢。组织北京市大型商贸流通企业赴新疆和田、内蒙赤峰、四川什邡等地开展市场对接工作,签署商务合作协议,实现市场渠道和产品资源的优势互补,互利发展。

(四)拓展新领域,构建商务新格局

协调促进商务服务业发展。发布实施《北京市商务服务业振兴发展规划》,研究制定促进会展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和工作机制,朝阳、顺义等区也出台专项政策促进会展业发展。2010年新引进3000万美元以上外资商务服务企业11家。全年举办国际展览154个,增长18.5%;21个展览通过国际展览联盟认证,占全国26.6%,北京是国内唯一跻身国际会议目的地前10名的城市。

加快发展物流业。牵头实施《北京市物流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增强物流基地集聚效应,2010年,新入驻企业达114家。组织实施食品冷链物流科技示范项目,支持新建、改扩建冷库10万立方米。专业化物流进一步发展,新增11家A级物流企业,总数达34家。北京市被商务部评为国家“现代物流示范城市”。

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研究制定电子商务企业发展的相关扶持政策,引导传统商业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全市电子商务销售额增长1.2倍。组织近50家北京市网络零售企业,开展“点击消费”促销活动,累计销售17.4亿元,增长110%。为中小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培训,组织推荐24家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北京市荣获中国电子商务最具创新活力城市奖。

推动绿色流通体系建设。2010年完成15家商场超市30个门店的节能改造,年节电量1271万度,节电率达26.5%。加强商场温控监管,继续开展限制商品“过度包装”和超市商场“限塑令”工作,商场超市塑料购物袋销售量递减75—85%。新建成2个再生资源分拣中心和339个回收站点。2010年再生资源回收量超过467万吨,回收拆解报废汽车3.5万辆,487家服装干洗店完成开启式干洗机更新改造。

科学编制“十二五”发展规划。加强对首都商务发展全局性、前瞻性问题的研究,组织开展国际商贸中心建设、商业服务业、外经贸、物流等市级专项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关于加快北京国际商贸中心建设的意见》及实施方案已经市委、市政府审议通过,进一步明确了“十二五”时期全市商务发展的战略方向。

(五)树立新风貌,作风建设提效能

2010年,全市商务部门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积极推动“创先争优”和“三进两促”活动,全面构建“一岗三责”风险防范管理工作体系。加强廉洁自律工作,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各项规定。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年初把投向中关村核心区的1亿美元以下非限制类外资项目审批权下放到海淀区,11月份又进一步推广到全市各区县;市商务委行政审批事项从91项压缩到79项。认真落实领导班子“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加强干部选拔任用民主公开,积极推进政风行风和机关作风建设。全年共受理行政办事事项16.06万项,均已全部办结,保障了全市商务高效、安全运行。

(六)做出新贡献,服务大局促发展

优化首都经济的资源配置。北京市实际利用外资中第三产业的比重,多年领先于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中第三产业的比重,2010年达88.5%,高出13.5个百分点,带动全市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境外投资对开拓国际市场、开发国际资源、转移过剩产能发挥出日益重要的作用。

拓展首都经济的发展空间。近年来,全市一、二产业增加值对北京市货源出口的依存度高达56.2%,超过一半的增加值要靠国际市场实现;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对服务贸易输出收入的依存度达23.6%,约四分之一的增加值要靠国际市场实现。

增强全市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北京市最终消费率逐年攀升,自2006年起连续四年超过投资率,2009年达到55.6%,超过投资率12.4个百分点,在全国率先形成消费拉动型经济。

服务全国的枢纽型格局日益凸显。2010年,在社会购销总额中,从市外购进占76.4%,向市外销售占66.9%。在全市进、出口额中,为全国配置资源的进口占69.2%,带动全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出口占47.3%,直接服务外省市的进出口额高达1964亿美元,居全国第一。

经济社会环境效益贡献更突出。涵盖批发零售、餐饮、居民服务、商务服务、物流等行业的商贸领域增加值、纳税额、从业人员分别占全市的27.9%、23.8%、36.4%,均居全市第一。批发零售业、居民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水耗,均较大幅度低于全市产业平均值。

2010年是“十一五”的收官之年。过去5年,是全市商务发展极不平凡的5年。商务领域经受住一系列严峻考验,圆满完成多项重大任务,市场规模、进出口贸易、利用外资、对外经济合作、口岸流量等方面大都成倍增长,充分说明过去5年是商务领域发展速度最快、发展质量最好、品质提升最显著、市民得到实惠最多、对全市经济贡献程度最高的时期之一,5年的发展成果铸就了首都商务的历史性新跨越。

——2010年全市社会商品购销总额近7.4万亿元,是“十五”末年的2.9倍,商贸流通能力大幅提升,稳居国内城市前列。

——2010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6229.3亿元,是“十五”末年的2.1倍;五年中接连跨过3000、4000、5000、6000亿元台阶;连续三年成为国内最大城市消费市场。

——2010年货物进出口达3014.1亿美元,是“十五”末年的2.4倍,再创历史新高。

——2010年服务贸易收支752.8亿美元,同比增长41.2%,是“十五”末年的2.5倍,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

——2010年实际利用外资63.6亿美元,是“十五”末年的1.8倍,五年实际利用外资共281.8亿美元,占改革开放以来累计额的一半以上。

——2010年核准境外投资企业(机构)266家,中方协议投资额17.7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营业额26亿美元,分别是“十五”末年的5.2倍、8.9倍、3.6倍。

——2010年北京口岸进出境旅客1711.9万人次,海关监管货物137.8万吨,征收关税及代征税402.4亿元,分别是“十五”末年的1.6倍、1.5倍和2.0倍,口岸流量持续扩大。首都机场客运吞吐量达7394.8万人次,位列全球第二。

尽管首都商务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与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和打造国际商贸中心的要求相比,我们在加快消费发展方式转变,更好地满足居民在新形势下对商业服务的新需求、新期待;在加快外经贸发展方式转变,更好地助力企业创新、促进发展;在壮大首都商贸流通产业,在更高水准上服务全国、辐射世界等方面,都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和优化。

二、2011年商务工作思路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商务工作要更加主动地适应国际形势新变化,更加全面地体现首都发展新要求,创新工作方式,在内外两大需求中培育新的增长动力,在内外两种资源中集成新的发展优势,在内外两个市场中拓展新的发展空间。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国际商贸中心建设的战略部署,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商务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便民利民、促进发展,服务全国、辐射世界”为商务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继续扩大内需,坚持改革开放,全面推进商贸流通“规范化、现代化、特色化、国际化”发展。以完善商贸交易市场、提升商贸品牌特色、壮大商贸交易主体、拓展商贸交易领域和优化商贸发展环境等“五项工程”为抓手,推进国际商贸中心建设,促进全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保持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持续拉动作用,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发挥更大作用。到“十二五”末,国际商贸中心建设的主要目标是:

——实现商品流通规模翻番,市场聚集辐射能力显著增强,强化国内全球采购中心的地位;

——货物、服务贸易占全球比重均突破1%,提升在全球贸易网络中的枢纽地位;

——国际时尚消费功能更加完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突破1万亿元,达到世界城市消费规模;

——高能级商贸主体加速聚集,总部经济聚集程度在世界城市中名列前茅;

——商贸配套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商务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会展业持续快速发展,成为国际会展之都。

做好“十二五”开局之年的各项工作,必须深刻认识当前面临的形势。既要牢牢把握战略机遇期,坚持扩大内需,深化对外开放,加快创新发展;同时也应看到,世界经济复苏进程仍然艰难曲折,外向型经济发展还存在不确定性因素。特别是我市治理交通拥堵政策的出台对汽车消费带来的变化,对持续扩大消费市场规模造成较大压力。加快消费发展方式转变,培育新兴消费支撑点变得尤为迫切。我们要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勇于担当,创新工作,推动全市商务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2011年,全市商务领域要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全国商务工作会、市委十届八次全会精神,围绕国际商贸中心建设,推动首都商务科学发展再上新台阶。综合考虑国内外多种因素和首都消费市场出现的新变化,2011年商务工作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0%左右,保持对外贸易规模平稳发展,努力实现实际利用外资50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营业额力争增长10%。

为实现上述目标,2011年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提升品质,便民利民

便民利民,服务百姓,始终是商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为居民创造更加便利的消费环境,是打造国际商贸中心最重要的基础工作。

——大力推进便民商业体系建设

完善提高社区商业。按照打造“一刻钟社区服务圈”的要求,高起点、高标准开发建设社区商业中心,更好地满足和激发居民日常消费需求。推动社区便利店、早餐、家政服务等配套商业终端建设,提供宅送、订购、商务、刷卡支付等连带服务,增加代收代缴服务功能。以网上销售与实体网点结合的形式,发展社区电子商务网络销售。围绕600家示范社区,推动区县商务部门与街道联合开展社区商业改造,加快低端业态提升。促进洗染、美容美发等居民服务业规范发展,推动连锁经营;继续组织评定早餐经营示范店。培育家政服务龙头企业,首批扶持4家企业连锁化、品牌化发展。研究制订“十二五”时期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发展规划,重点培育2家龙头企业,增加社区回收站点,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

进一步完善郊区现代流通网络,方便农村消费。引导“万村千乡”主体企业向郊区偏远村发展,完善郊区流通网络的综合服务功能,做到“一网多用”。提高主要商品的联合配送率,规范企业进货渠道,保障食品安全。增加连锁店铺信息管理功能,形成店铺网络和电子网络的“双覆盖”。在较大的乡镇,继续改造提升集贸市场。继续开展“知名零售企业区县行”系列活动,郊区新开业的知名零售企业要达10家以上。加大与北京市农产品生产基地“农超对接”、“农餐对接”的力度,扩大超市直采果蔬农产品规模和生鲜经营面积,促进“农超对接”基地建设,让京郊农民获得更多收益。新增抽油烟机等作为家电下乡品种,组织开展“大篷车”下乡等促销活动,做好家电下乡销售网点管理,方便农民购买和兑付补贴。

——加快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和升级

创新机制,按照“市抓批发、区抓零售”的原则,加快推动全市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通过入股、参股等形式,加大政府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的投入。鼓励北京市批发市场与周边地区生产基地建立合作机制,增强首都市场的货源保障。培育发展农产品配送企业,支持农产品配送中心建设,提高统一配送率。支持建设农产品冷藏冷冻、加工配送等设施,加快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支持大型批发市场和农产品配送企业与社区共建便民菜店,鼓励发展生鲜连锁超市。各区县要进一步完善蔬菜零售网络,新建改造20家规范化社区菜市场,提高社区菜市场组织化程度。

——继续提升商业服务品质

提高商业设施无障碍水平。继续推动大中型商业和餐饮企业实施无障碍设施改造,大中型商场无障碍设施改造率达到83%。二环路内具备条件的大型商业设施基本完成停车引导系统改造,其他区域也要加大升级改造力度。

强化流通环节消费安全。加强生猪屠宰监管,完成“放心肉”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加强食盐市场管理,倡导科学用盐。推广使用酒类流通机打随附单,尝试电子技术手段开展酒类流通溯源。加强药品流通行业情况调研,发展医药物流企业,促进药品零售连锁经营。开展“诚信经营”示范创建活动,完善促销活动监管信息平台,健全社会监督机制和评价机制。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进一步规范市场环境。加强安全生产监管队伍建设,加大执法检查力度,组织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推进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的落实。

提升商业服务水平。开展商业企业服务、设施、景观等方面的服务品质提升测试活动,举办商业街橱窗和餐饮企业店堂、专业店和专卖店店堂大赛,培育先进典型,带动服务品质提升;组织一线员工培训、技艺能手选拔等活动,加强梯次型人才队伍建设。2011年新认定中华传统技艺高技能大师20名。

——强化生活必需品的供应保障能力

继续完善生活必需品的市场监测,扩大监测范围,增加样本企业,全面、及时地掌握市场运行情况,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加强政府储备、应急投放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储备工作机制,优化储备结构,灵活调整政府储备商品品种、数量、时限,做好政府储备蔬菜轮储和投放管理工作,全力保障市场供应。加大储备商品检查、检测力度,确保储备商品安全可靠。建立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风险管理体系,制定风险评估标准,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做好全国“两会”等重要会议、重大活动服务保障工作。

(二)谋划升级,促进发展

创新工作思路,促进商务领域发展方式转变,是实现商务科学发展的根本途径。

——继续加大消费促进工作力度

发展新型消费,培育消费热点。针对保障性住房规模扩大带来的消费需求,促进家电、家居等住房关联商品消费。针对新兴消费群体,促进网络消费、刷卡消费、绿色消费等现代消费。针对文化娱乐、旅游休闲、保健养老、体育健身、美容美发等服务消费发展,带动相关商品消费。针对北京市消费结构中的薄弱环节,促进食品饮料、日用品、化妆品、五金电料等商品消费。积极促进汽车装饰、用品、配件等汽车售后消费;促进自驾出行消费、外卖消费、媒体定购消费等新型消费;促进开展家庭消费主题团购。

加强对内对外合作,联动促消费。加强商旅互动,推出旅游美食线路、“老字号”旅游线路,鼓励企业拓展北京周边市场,扩大外来消费。加大汽车外销力度。继续举办“各地商品大集”,组织山东、四川、内蒙古、新疆等地名特优商品进入北京市场。充分利用会展资源,推动相关消费联动发展。加强与首都国际机场合作,促进免税商品消费。

优化消费环境。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与工商部门合作,强化消费权益“直通车”作用,营造良好消费环境;加强与金融部门合作,推进信贷消费,发展信用销售和国内贸易信用保险。抓住村庄社区化机遇,逐步建设集商业、服务、休闲、娱乐、文化等功能为一体的农村商贸服务中心。完善促消费工作长效机制。要加强任务分解和考核,落实责任制,充分发挥区县在促消费工作中的能动性,形成全市共同促进消费增长的合力。

开展形式多样的促消费活动。整合资源,举办以“2011消费在北京”为主题的5大系列12项促消费活动,开展“2011年购物季”、“特色商业消夏节”等全市性大型主题促销活动;举办菜品展、食材和餐饮供应商博览会等餐饮系列促消费活动,促进餐饮消费;围绕各种节庆,举办“幸福家庭消费季”等活动;围绕电子产品消费,举办“数字娱乐消费季”;继续做好家电“以旧换新”工作,开展第四批家电“以旧换新”参与企业招标,扩大家电回收和销售网点。

——推动国际商贸中心新型载体发展

推进现代商业设施建设。促进王府井国际品牌中心、金融街西单广场等商业设施建设,带动市级商业中心区整体水平升级,打造国际购物消费核心区。引导中关村、大红门、马连道、菜市口等现有商业的转型发展,形成特色鲜明的系列主题商务区。对现有特色商业街进行二次升级,深化商旅结合,打造什刹海、宣南等文化休闲体验消费街区;支持利用城区四合院等资源,引进国际品牌,打造精品特色街区;加强与轨道交通衔接,发展地铁、城铁商业。促进北京商务中心区、金融街等功能区商业配套设施建设。推动朝阳东坝国际商务区、通州国际新城等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现代商业设施建设,提升区域商业品质。

推进电子商务产业快速发展。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培育电子商务示范企业,促进实体商业企业开拓线上市场,巩固北京市电子商务产业的国内领先地位。加快推进通州电子商务园等电子商务聚集区发展和移动电子商务发展。办好第一届“电子商务人”大会。引导电子商务企业规范经营。

——加快商贸主体高端化发展

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聚集发展。充分发挥总部政策效应,吸引世界500强企业、行业龙头企业、跨国公司、投资性公司在京设立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采购中心、结算中心、营运中心等功能性机构,做实做强总部实体经济。推动一批央企和民企返程投资设立地区总部。联合相关部门,促进总部企业认定,服务总部企业发展。2011年新增30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各区县也要发挥区域优势,吸引各类总部型企业集聚发展。

推动在京内资企业总部快速发展。加强为中央企业服务,依托国家部委和在京中央企业,设立、发展各类大宗商品市场企业总部和进出口企业地区总部。促进国内百强商贸企业与北京市商业地产商对接,吸引国内有实力的民营商贸企业来京投资和设立地区总部。鼓励本地大型商贸集团兼并重组,探索与金融部门合作,加快推动我市大型零售连锁企业与金融资本进一步结合,上市融资,实现扩张发展;支持有实力的大型商贸流通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推动北京市商业企业可持续发展。在餐饮、商场超市、沐浴、洗染等行业实施节能改造;推广先进节能技术和产品,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加强商场超市节能降耗监测,推动流通企业绿色运营。选择10家以上沐浴企业开展节能试点工作。引导企业适应绿色低碳发展趋势,增加绿色节能产品的销售。

——加快培育引进知名品牌

加大北京品牌培育和推广力度。发挥商贸流通的先导带动作用,深化与文化创意、科技研发等关联产业的融合互动,创新推出商贸企业品牌。助力“北京创造”的价值实现,支持本地商贸企业加大对电子消费、医疗器械、动漫软件等优势产业“双自主”产品的营销力度。充分利用广交会等境内外展会资源,优先向“双自主”产品倾斜。组织北京侨商洽谈会,推动北京品牌企业与世界各地侨商合作。制定鼓励“双自主”产品出口的政策措施,支持有实力的企业海外推介自主品牌,重点开拓新兴市场,力争自主品牌产品的出口比重提高到5%以上。举办“北京老字号—文化国门”展示、开展“老字号”创新成果大比武等系列活动,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老字号”发展,引导“老字号”企业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

加快国内外品牌引进步伐。加强与国内品牌企业对接,让“各地商品大集”的更多品牌商品落地北京市场。举办“台湾名品博览会”,推进“台湾名品城”建设。依托中心商业区和多功能购物中心,举办国外品牌引进活动。以在京举办的国际展会为依托,打造“进口商品展览季”。培育专业化品牌代理商,带动国际知名品牌引进。鼓励国际知名品牌企业来京设立代理总部和地区总部。

(三)服务全国,辐射世界

充分发挥首都优势,塑造“北京服务”品牌,在服务全国中不断壮大和发展首都商贸产业,进一步提高辐射力和影响力。

——强化大宗商品交易市场优势地位

制定行业发展规划,保持棉花、化工、钢铁、木材等市场在国内优势地位,规范、发展千亿元规模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增强大宗商品定价权和交易规则制定话语权。推进拍卖市场的国际化发展,培育2—3家国际知名的文物艺术品拍卖企业;强化拍卖季服务平台,进一步确立北京作为全球中国文物艺术品交易中心地位。

——增强首都对外经贸的辐射功能

进一步强化北京中枢型贸易的优势地位。加快推进天竺综合保税区航空维修、医疗器械配送等业务的开展,打造以跨国公司国际分拨中心为特征的贸易型基地。支持电子产品加工贸易、汽车、新能源、乐器等出口基地建设,推动石景山动漫产业区、广播电视设备产业等出口基地认定。落实国家鼓励建设外贸公共服务平台相关政策,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进一步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相关工作,继续加大对中小企业投保出口信用保险的支持力度,新增100家企业列入支持范围。利用国际性专业展会平台,优化出口产品结构,重点推介北京“双自主”品牌出口百强企业和出口潜力百强企业。积极应对贸易摩擦,努力为企业争取公平贸易环境。落实国家进口促进政策,引导企业积极进口高新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和新能源材料。2011年机电产品进出口增长15%左右, 进出口总额接近1200亿美元。加强口岸建设,推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建设和平谷国际陆港发展,加快朝阳口岸平移至马驹桥物流基地进程,推进北京西客站口岸正式开放,继续提升通关便利水平。

巩固服务贸易在国内的领先优势。完善服务贸易促进体系,利用北京产业发展优势,吸引国外高端客户在北京落户、交付;重点促进设计产业、电影产业、演艺产业和动漫游戏产业等增长潜力较大的行业出口,保持技术贸易稳步增长。做好2011年度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推荐工作,办好第三届中国服务贸易大会,充分利用大连软交会、生物技术大会、软件高峰会等各类展会平台,加强服务贸易领域的国际国内合作。推动服务外包示范区建设,按照“规模化、高端化和国际化”发展思路,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重点推进业务流程服务外包的开展,承接国际服务外包规模力争增长2 5%,培训服务外包人才5000人。

加快外资增量结构调整和存量质量提升。继续采取小规模、专业化、定向海外招商、利用中介和国际展会招商等方式,优化引资结构,重点围绕国际知名品牌、商务服务业、物流业、电子商务等开展引资工作,扩大文化创意、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新兴战略产业利用外资,推进医疗卫生、教育、体育及服务业领域利用外资;继续鼓励外资更多投向非绿地、附加值高的生产性服务业,带动北京市产业结构升级。进一步利用科博会、京港洽谈会、京台科技论坛等国内知名展会平台,做好投资促进工作。落实与澳门的经贸合作备忘录,积极开展对澳门经贸合作。引进创新平台和高端人才,为外资内涵式发展创造基础条件。

支持优势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积极促进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合作,鼓励企业通过新设、并购等多种方式增加境外投资。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实施“走出去”战略。进一步扩大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的市场范围,加大东南亚等新兴市场的业务拓展力度;利用巴西筹办2014年世界杯和2016年奥运会的机会,积极开拓巴西建筑市场,并向南美其他地区拓展。组织开展境外工程承包市场巡查和境外投资促进,推动北京市“走出去”工作平稳较快增长。力促境外投资企业数量增长5%,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营业额达到27亿美元。

——推动商务领域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协调促进商务服务业发展。加强商务服务业行业发展运行监测;支持组建商务服务业产业联盟;市区联动,打造主题商务楼宇,引导商务服务业企业集聚发展,推动建立北京商务指数体系,发挥引领行业发展“风向标”作用。

促进会展业发展。建立会展业发展协调促进机制,出台相关鼓励政策。支持申办国内外高端大型会议和知名品牌展览,培育一批体现北京人文特色的品牌展会,鼓励在京举办的展览申请“国际展览联盟”认证,吸引国际知名会展公司及会展服务类企业在京办展办会,实施会展业发展的“国际推广行动”,推动北京市会展业品牌化、国际化发展。

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推进通州马驹桥、顺义空港等物流基地建设, 完善提升公共服务功能。大力发展农产品物流、冷链物流和电子商务物流, 推动开展共同配送, 提高城市运行的物流保障能力。选择电子、医药等行业, 继续实施制造企业和物流企业联动工程, 促进制造企业和物流企业结成供应链合作伙伴。支持大型物流企业在京开展资金结算、营运控制、信息管理等高端物流业务, 积极发展物流总部经济。鼓励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物流金融、物流咨询等服务模式。

——深化与兄弟省市的区域商务合作

落实区域商务合作机制, 巩固、扩大与四川什邡合作成果, 深化与新疆和田、内蒙古赤峰、乌兰察布的对接, 推动两地企业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不断拓宽区域间商务合作领域, 在推动外省市农产品进京的基础上, 鼓励北京市商贸企业向兄弟省市发展, 在全方位合作中实现共赢。

打造国际商贸中心, 要求我们以更高的标准、严谨的作风加强自身建设。商务部门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改进工作作风, 提高工作效率, 推进政务公开和办事公开, 增加工作透明度,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稳步推进总投资3亿美元以下的非限制类外资项目和17类服务业领域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及其变更事项审批权的下放;启动外资审批和许可事项的格式化和电子化工作。继续推进“三进两促”活动, 不断优化商务发展环境。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深化“一岗三责”风险防范管理工作, 切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充分发挥协会的行业自律作用, 弘扬诚信经营的行风。加强商务领域共青团的建设, 发挥青年志愿者队伍活力;商务领域广大干部职工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 在国际商贸中心建设中锐意进取, 奋发有为。

上一篇:幼儿园消防安全应急预案下一篇:劳动关系和谐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