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和谐企业

2024-10-02

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精选9篇)

劳动关系和谐企业 篇1

加强企业工会工作,构建和谐企业和谐劳动关系

“和”是由“禾”和“口”构成。从其本义来看,就是养家“糊口”,可以引申为物质问题或说是经济问题。“谐”字则是由三个部分组成,即“言”、“比”和“白”。可见,“谐”就是指,有话都坦坦荡荡地说出来,根据“比”的意思,我们还可以引申理解为,需要大家说,而不是一言堂。如果把“和”理解为是物质的或经济基础的方面,那么,就可以把“谐”理解为是精神的或上层建筑的方面。所谓“和谐”从人类社会学意义来理解,就是指人的物质和精神方面应当同时实现。“和谐企业”就是要在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所形成的,像悦耳的交响曲那样一种具有激情的企业秩序。和谐企业是温暖的企业,和谐企业是民主的企业、和谐企业是多元的企业、和谐企业是秩序的企业、和谐企业是充满生机的企业……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十六届三中全会又提出了五个谐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明确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思路。胡锦涛总书记2005年2月19日在省部级领导干部培训班开幕式上的讲话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 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工会与和谐社会和谐企业的构建

构建和谐社会,不仅需要我们党提出这样一个理想目标,更需要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它不是哪个组织、哪个个人的事情,而是全社会各个组织、每个人的事业。作为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中国工会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事业中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国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其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组成部分,在党提出并领导人民构建和谐社会的事业中,工会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的工会工作只有融入到执政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展的伟大事业中,才能体现出自身的价值。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中,工会工作必将获得新的契机;这是适应时代的要求,工会工作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机遇,也是在新世纪现阶段创新工会工作的重大挑战。

一个社会的最基础的关系,就是劳动关系;构建一个和谐社会的最基础工作,也必然是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工会正是劳动关系的产物,我国工会是调整劳动关系的最重要的社会团体,在调整劳动关系方面有着必不可少作用。和谐的社会首先要实现人民的温饱,保障人民的生存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规定的中国工会最基本的职责就是“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中华全国总工会及其各工会组织代表职工的利益,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工会依法履行基本职责,保障职工在劳动关系中的平等地位,实现职工的合法所得,满足职工的物质需要,从而实现劳动关系乃至社会关系中的“公平正义”。工人这个群体是我们国家最为重要的社会群体,他们为社会创造的财富是任何一个社会群体都无法比拟的。工会维护职工的利益和权益、开展扶贫解困的工作,使工人队伍实现稳定,便奠定了和谐社会“安定有序”的坚实基础。工会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人与人之间“诚信友爱”的基础。工会通过其卓有成效的工作,团结和凝聚职工积极投身到提高生产效率和创造先进文化的事业中去,能够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工会组织职工依法有效地通过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等形式积极参与企业管理,推动厂务公开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民主法治”的基础性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第五条规定:“工会组织和教育职工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行使民主权利,发挥国家主人翁的作用,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协助人民政府开展工作,维护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工会从社会责任的高度,在动员和组织职工积极投身生产的同时,监督生产的过程和结果,保障产品的质量拒绝污染环境的生产,从而奠定了构建和谐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基础。

由此可见,工会并非置身于构建和谐社会的事业之外,从法 律的角度上看,工会恰恰身置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之中。工会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工会可以全方位地发挥其特殊的作用。

*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企业中的工会工作

新世纪新阶段按照党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想目标的要求,工会工作必须要在提高工会干部素质的同时,坚持和发扬工会工作的传统充分展示工会的优势,不断创新工作的方法、途径和形式,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一是,工会应当立足本职履行维权职责,为构建和谐的社会开展工作。修改后的工会法规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有些人把“基本职责”仅仅理解为是维护职工的“劳动权益”,甚至认为工会除了维护“劳动权益”就没有其它是的工作了。这是一种片面的观点。所谓基本权益,就是指,工会工作应当以此为出发点,而具体的工作则是多种多样的。概括起来说,工会维权工作是全方位的亦即凡法律规定涉及职工的权益,工会组织都应当依法予以维护。工会维权的内容包括:职工的政治权利、经济权利、参与企业管理的民主权利、各种劳动权利、精神文化娱乐权利、身体健康及心理健康权利等等,所有这些权利,只要是职工有需求,工会都应当予以维护。从维权的形式上看,源头参与实现维权是工会履行基本职责的主要途径,这可以说是事前维护;通过组织职工参与企事业单位执行劳动法律法规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侵权隐患,这可以称作过程的 维权;职工权益受到侵害而提起仲裁或诉讼,工会予以支持和帮助,这可谓是事后维权。工会开展合理化建议、劳动竞赛等活动是维权,开展歌咏比赛以及各种体育活动也是维权。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同时也是工会的权利。但是,工会的维权工作不是就维权而维权,维权的目的调适劳动关系,调动职工的劳动生产积极性提高效率,促进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经济事业的繁荣。工会组织的这种维权行动,使劳资纠纷控制在法律秩序的范围内,有助于保障社会秩序的稳定与和谐。

二是,发挥工会的社会参与功能,协助政府等部门为构建和谐社会开展工作。中国工会具有良好的社会参与功能和资源。无论是地方工会还是多数的企业工会,其领导人按照法律及政策的规定在各级党组织、政府、人大、政协及董事会和监事会中都有一席之位。这些资源为工会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中,提供了开展特色工作的便利。各地方工会的领导同志可以通过其在各级党组织、地方人大或政协等机构所兼任领导的职务,及时而有效地反映职工的状况、愿望和呼声,帮助各级党组织、人大、政协和政府,制定出更符合和谐社会要求的方针、立法、政策及经济发展规划。工会通过其在社会管理中占有的社会功能性资源,从社会责任的高度可以依法对各级党组织、人大和政府以及企事业单位执行法律法规以及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正确的方针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广泛的监督。对于那些违反法律法规和党中央方针政策的行为,工会通过法律的渠道提请有关方面予以严肃处 理。列宁同志当年阐述社会主义工会的社会功能时就明确指出,工会之所以在社会主义国家仍然有存在的必要性,就在于其对国家的行为进行监督,预防官僚主义对人民权利的侵害。

三是,工会通过组织职工参与企事业单位的民主管理,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民主基础。党中央提出推进民主政治的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实现“民主政治”。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历史,社会主义的民主建设仅仅半个多世纪的历程。如何建设民主政治、实现政治民主,这是一个长期的历史性的任务,必须从最基础的工作开始。党的十六大以来,在农村以村为单位的“村务公开”和在城市以企事业组织为单位的“厂务公开”,这两个社会民主政治建设的活动越来越被普遍认同。在和谐社会构建的伟大事业中,积极组织职工参与企事业单位的民主管理,通过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等民主管理制度,保障职工参与企事业单位管理的民主权利得以有效行使,必将对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奠定下基础。通过组织职工参与企事业工作单位的管理,一方面是启蒙和教育职工的民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一方面也是对职工正确行使民主权利的训练。通过这种训练使职工懂得有效行使民主权利所应当承担的义务、必须履行的程序及应当遵守的规则。具有先进性的中国工人民主意识及行使民主权利的行为,也将对全社会起到示范作用。

劳动关系和谐企业 篇2

工会在构建和谐企业中的作用发挥, 根本的一点就是要妥善处理好企业与员工的关系问题。把握了这一点, 工会才能在构建和谐企业当中定好位。始终把企业与员工的关系问题摆在工会工作的首位, 并强调要妥善处理好企业与员工的关系。

工会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 这就决定了功罪组织必须把处理好企业与员工的关系放在首位, 在和谐企业建设中充分发挥“疏导”和“协调”的作用。要通过构建具有企业特色的环境文化、管理文化和行为文化, 来建立企业与员工、员工与员工、领导与员工互相尊重、彼此信任的氛围, 进而不断改善企业人际关系, 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实现企业、员工之间的真正和谐。

二把“以人为本”贯彻工会工作的始终

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人文基础是强调以人为核心,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要求我们必须将企业所有资源活化, 并赋予其独特的人性。在这个过程中, 工会组织的立足点和切入点应该是维护员工利益, 并通过维护员工群体利益去维护企业长远利益。因为, 在企业中, 工会组织应该是、也必须是职工利益的忠实代表, 应当也必须切实履行“维权”的重要职责。在湖南邮政的改革发展中, 我省邮政各级工会组织高度关注企业“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落实情况, 通过各种方式, 切实保证员工能够分享企业发展的积极成果, 在体现“三个关爱”中, 真正达到“两个维护”的统一, 实现人与企业共同发展的目的, 收到了实际的工作效果。

三选择好工会组织在和谐企业建设中的切入点

首先, 工会组织要把企业文化作为构建和谐企业的切入点。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抓住了企业灵魂的塑造。工会组织源于职工, 具有靠近职工的先天优势, 工会组织参与企业文化建设, 是工会促进和谐企业建设的最佳“切入点”。

其次, 工会组织要把民主管理作为构建和谐企业的切入点。民主管理是和谐企业的基本标志, 也是工会组织重要的工作内容。工会组织应当通过强化厂务公开、促进职代会建设等方式, 在和谐企业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围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这一主线, 积极探索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新路子

在推进创建活动中, 我们结合实际, 坚持“循序渐进、分级实施、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精心规划, 协调联动, 推进了创建活动的扎实开展。现将我们“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活动开展情况如下:

(一) 建立“三位一体”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 强力推动创建活动向纵深发展

自创建活动开展以来, 我们始终坚持党政工共同推进的指导思想, 加强领导, 扎实推进。意识班组 (中队) 成员团结协作、关系融洽, 具有较强的集体观念和荣誉观;二是内部制度健全, 有明确的工作计划和奋斗目标;三是具备自觉学习的理念, 能够立足岗位, 形成学文化、学技术的良好风气;四是文化生产和环境卫生工作有突出成果;五是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技术创新等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六是能够圆满完成中队 (班组) 年度经济指标和工作任务, 使创建活动有依据、有标准。开展创建活动的班组也相应地成立了领导机构, 制定了本单位的具体实施方案。在单位形成了党政主导、工会运作、企业参与、上下联动、层层负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今年以来, 在“抓规范、抓眼神、抓提高”的基础上, 提出了“四个不出现”, 以保证创建活动收到实效。“四个不出现”即:一是创建活动的班组不出现空白。将单位组建工会的班组全部纳入创建活动范围, 并要求每个班组有创建规划、有创建实施方案、有专人负责。二是创建活动的主要内容不出现缺项。要求参与创建活动的单位在集体合同、厂务公开、职代会、工会组建、职工培训、困难职工帮扶救助等重点工作方面必须有明确的目标, 有详实的数据。三是创建活动不出现断档。要求除了围绕创建工作的各项内容开展一些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外, 组织班组召开研讨会、现场观摩、经验交流等, 保证创建活动长流水, 不断线。四是和谐企业的质量不出现滑坡。对和谐企业高标准、严要求, 决不能走形式, 降低标准, 完成创建任务。

(二) 精心组织, 严格标准, 推动创建活动有序开展

1.广泛宣传, 营造氛围。

为推动创建活动深入开展, 采取了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 形成了舆论强势, 统一思想认识, 营造氛围, 扩大影响面。

2.分类指导, 整体推进。

我们把创建活动企业按照三级创建标准进行了具体规划、分解任务、量化指标。根据每个单位的不同情况, 因企制宣、一厂一策、分步实施。将全年创建活动分为宣传发动、督促落实、评比提高三个阶段, 重心下移, 派专人深入企业进行协调服务和跟踪指导。

3.严格标准, 注意质量。

创建领导小组对创建范围、标准、评选程序作出了明确规定。对创建工作参与面、和谐班组评比数等, 实行目标管理, 层层分解创建目标任务。

(三) 抓载体, 促提高, 推荐创建活动取得实效

1.完善维权方式, 增强维权实效。

加强协调劳动关系,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时开展创建活动的重中之重。活动中, 我们全面领会和把握创建活动的指导思想、原则要求和基本任务, 努力拓宽维权途径, 创新维权载体, 完善维权方式, 增强维权实效。针对“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标准和劳动法规的要求, 结合企业实际, 进一步完善了以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为重点的协调劳动关系机制, 较好地把工会维权工作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

2.完善职代会制度, 提高运作质量。

加强单位民主政治建设, 完善职代会制度, 落实职代会职权, 提高运行质量, 是搞好创建活动的关键。创建活动中, 各企业进一步完善了职代会制度, 充分保障职工知情参与、协商共决、审议通过和评议监督的权利。围绕落实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 不断深化厂务公开, 民主监督工作, 下发了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实施意见, 采取职代会、公开栏等形式, 依法对企业重大决策等重要事项进行了公开, 使厂务公开工作形成了制度化和规范化。各基层工会每季度组织职工对企业厂务公开进行一次满意度测评, 单位实行了职代会情况报告制度, 最大限度地维护职工的经济权益和民主权利。

3.以企业文化建设促进和谐企业的发展。

先进的企业文化是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的精神支撑。近年来, 我们把企业文化建设融入创建活动之中, 实现了企业文化与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的有机结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为职工建立完善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保障机制, 最大限度地满足职工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树立企业与员工的共同愿望。同时, 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资源、加大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宣传报道, 做到了墙上有标语、橱窗有图片、厂报有消息、网络有页面, 营造出了和谐的企业文化氛围, 推进了企业发展和和谐企业建设。

虽然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 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与上级要求比, 我们还有许多不足, 需要查找工作中的不足, 进一步完善创建机制, 强化措施, 扎实苦干, 积极探索, 勇于创新, 不断推动“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活动买上新台阶。

摘要:做好工会工作, 归根到一点, 那就是要为职工群众服务办事, 为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而尽心竭力, 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工会在构建和谐企业中的作用。文章对关于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 篇3

作为我国目前唯一的压水堆核电燃料组件生产基地,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公司以“努力建成世界一流核燃料元件制造基地”为目标,遵循“一切求更好”的企业理念,始终把劳动关系和谐贯穿于企业的各项工作中,实现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和推进企业稳定发展的“双赢”。

2007年企业获得了“四川省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先进单位”和“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等荣誉称号。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确保中心,促进发展到位。2006年,公司成功制造出全M5AFA3G燃料组件,标志着工厂已掌握世界上最先进的燃料组件制造技术。从1988年到2006年,共生产出3000组高质量的压水堆核燃料组件,且无一因制造原因破损。主导民品效益稳步提高,职工工资收入稳步增长,企业一年上一个新台阶。目前,我公司要着力抓好自主创新,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促进产品结构优化升级,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企业。

夯实基础,规范管理到位。通过活动“培养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创造人和设备适宜的环境;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精神;提高管理水平,改善企业的经营状况”,全面推进企业班组建设工作上水平。不断完善班组的各项管理制度,并将责任制分解、安全质量、文明风气等纳入班组经济责任制考核,做到人人知晓,个个参与,营造了团结向上的“家园”氛围。建立健全岗位(工种)的职业道德规范,引导职工树立敬业爱岗、诚实守信、优质服务、竭诚奉献的道德风尚。

重视安全,劳动保护到位。坚定不移地把确保人身安全,防止人身伤害事故放在安全工作的首位,加强安全专业管理,落实安全生产职业卫生防护措施,不断改善劳动安全设施和劳动保护条件。加强职工核安全防护意识、核安全法制意识的教育培训,并对从事核特有工种职工都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培训取证,促进安全生产法制化管理。广大职工从“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进而做到“我会安全”。自2005年以来,企业三废处理运行正常、排放合格,生产活动中无重伤以上事故、无核安全事故、无环境污染事故、无生产(设备)事故,无重大交通、火灾事故。

强化培训,提高素质到位。近年来共培训干部职工7500人次;完成了军、核、民品生产线职工的上岗培训任务,共培训员工5227人次;举办专项知识竞赛41次;公司有1人被评为“全国技术能手”,2人被评为“中核集团公司技术能手”,1人被评为“国防科工委技术能手”,1人被评为“全国知识型先进职工”。

服务大局,竞赛活动到位。公司工会充分发挥群众组织优势,在劳动竞赛、岗位练兵和合理化建议三个系列和“三杯赛”(核电杯、民品效益杯、优质服务杯)、“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班组建设工作上不断创新。98%以上职工均参与了各种形式的经济技术创新活动。近两年,各基层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达208余次,举办各类培训班191个,业务培训392次。两年累计提出合理化建议3314条,采纳实施3102条,创效在700万元以上,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只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完善制度,加强领导到位。公司坚持企业重大事项必须集体讨论决策的原则,提高企业管理透明度。我们在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中建立完善“三个机制”(即厂务公开领导机制、厂务公开工作机制、厂务公开考评机制),重点抓好“三个结合”(即与职工民主管理相结合,为厂务公开再建新平台;与构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相结合,为厂务公开再注新内容;与党风廉政建设相结合,为厂务公开再添新活力),努力做到“三个到位”(即思想认识到位、工作责任到位、督促检查到位)。

探索创新,民主公开到位。公司以构建“和谐建中”为出发点,按“突出重点、循序渐进、规范运作”的工作思路,着力健全企业推进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長效机制,不断创新厂务公开的有效形式,营造“知厂情、议厂事、谋发展、促厂兴”的民主氛围。做到了凡是企业重大决策和生产经营管理重大问题提交职代会审议,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经职代会审议通过后实施。经“民意测验”,全公司职工代表对厂务公开工作的认可率为99.1%。

建立机制,依法维权到位。稳定的劳动关系是和谐的保障。公司职工劳动合同签订率达100%,工会和企业党委、行政协调配合一致,工会组织作用显著。企业27个二级劳动争议调解网络按“预防为主、基层为主、调解为主”的原则,认真做好引导、疏导和解释工作,没有一起因劳动关系引起的群体性事件发生。集体合同每年履约的情况经评价后在职工代表大会上进行报告,接受监督。经问卷调查,对集体合同的履约情况,职工满意率达98%以上。

推进改革,教育引导到位。企业先后顺利完成了7个二级单位的改革改制、社会职能移交工作,涉及职工1200余人。在工作推进过程中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改革改制政策,引导职工正确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正确行使民主权利。企业在改革改制中充分体现规范操作、友情操作,认真对待职工的利益诉求,认真落实职代会的各项职权,相关改制方案在职代会上的通过率均在99%以上,改制工作顺利推进。

关心职工,监督检查到位。高度重视安全生产,积极落实制度,健全机制,扎实有效地开展安全教育和检查工作。突出抓好“安康杯”、“百日安全无事故”等活动和工会劳动保护工作,营造珍惜生命,关注安全的良好氛围。近两年,各基层工会自行组织的安全检查共260余次,查处、整改隐患92项。2007年,公司荣获“四川省安康杯竞赛优胜企业”称号。

以人为本共建共享

推进构建和谐企业

多年来,公司坚持在共建中共享、共享中共建,改进群众工作,创建平安企业,加强企业管理,最大限度激发职工群众的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加快构建和谐企业。

人文关怀,好事实事到位。企业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按时、足额为职工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建立完善了企业职工二次医疗保险制度。坚持两年一次的女职工健康体检。开展“送温暖走访慰问活动”,公司党政工主要领导每年都深入到部分职工家中慰问。高温季节,各级工会积极开展“送清凉、保安全、促生产”活动。公司积极承担中核集团公司定点扶贫工作,近几年累计无偿投入扶贫资金300余万元。

弘扬正气,典型引路到位。公司组织了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活动,组织“八荣八耻”知识竞赛、“公民道德建设宣传日”活动;利用企业广播、电视、报刊、公司局域网等宣传媒体,大力宣传在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文明单位,优质服务窗口和优质服务标兵的典型事迹;大力宣传企业劳动模范(特别是全国劳模)的感人事迹,弘扬他们的奉献精神。先后组织开展“劳模事迹报告会”、“劳模与你面对面”、“劳模座谈会”等活动,营造了学先进、讲道德、讲奉献、比贡献的浓厚氛围。

丰富活动,文化建设到位。将“一切求更好”的企业理念、“敬业报国、求精创新”的企业精神,落实在生产经营各项工作之中,把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与塑造全新的产品形象、班子形象、员工形象、环境形象结合起来,突出安全文化和质量文化。制定企业文化建设五年规划,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举办“告别不文明行为”启动仪式、“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激情广场大家唱”、“家庭才艺表演”等系列活动,广大职工群众踊跃参加。工会“建中之声”文艺汇演、神剑作品展、球类、棋类、拔河、游泳等活动丰富了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共青团组织开展“青年志愿者为民服务”活动提升了社区居民生活质量和文化品位。公司对三个生产厂区、四个生活区环境进行了整治,累积投入千万元对生活区实施了“美化亮化工程”,生活区面貌焕然一新,为职工休闲、娱乐提供了活动场所。

当前,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建中公司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公司将一如既往地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发展,为构建和谐企业、和谐社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劳动关系和谐企业 篇4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关系是劳动合同关系。劳动合同制度和集体合同制度为规范劳动关系双方行为,保障双方正当权益,维护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和生产工作秩序的基石,企业内部的沟通和企业文化建设,为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创造条件。同时,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是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的基本要求。

新劳动合同法于2007年6月29日经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并将于2008年1月1日正式实施。这部法律在1994年劳动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对员工的保护力度,提升了用人单位人力资源的管理成本。新法出台后,必将给实施多年的各地劳动合同条例和已确定的劳动关系立法模式带来重大调整,同时,将对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促进和推动和谐企业建设,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产生深远影响。

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本质是劳资双方的“互利共赢”、“双赢共生”,建立和谐劳动关系,应当坚持“促进企业发展、维护员工权益”的原则。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需要企业和员工双方共同努力,并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积极作用。

一、以公平促和谐,切实维护员工合法权益。

当前部分企业的劳动关系不太和谐,员工不积极、有怨气,究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不公平造成的。在资强劳弱的形势下,公平最直接体现在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上。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责任除了为股东追求利润外,也应该考虑相关利益人,即影响和受影响于企业行为的各方的利益。其中,员工利益是企业社会责任中的最直接和最主要的内容,也可以这么说:企业社会责任的中心内容之一就是员工问题。

这是因为,企业的社会责任并非是个创新概念。这一概念是在上世纪二十年代,随着资本的不断扩张而引起一系列社会矛盾,诸如贫富分化、社会穷困特别是劳工问题和劳资冲突等而被提出的。

企业社会责任之员工权益问题,在员工的基本劳动条件上主要集中表现在生产条件、生产安全、职业中毒、加班、劳动关系紧张、员工基本权益保障这六个方面。

1、建立平等的劳动关系。为了充分保证劳动者知情权,企业在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

2、强化和完善企业的民主管理体制。建立健全企业的员工达表大会或员工大会制度,强化与企业工会组织的沟通,积极支持企业工会的活动,保障并尊重工会组织在调整劳动关中的职权,遵循平等合作原则,充分发挥民主管理形式在实现劳动关系稳定中运行机制中的功能。进一步健全完善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商、劳动争议调解等制度,民主管理可以实现劳动关系运行中的自行协调和事前协调,预防劳动争议。

3、完善劳动关系管理体制,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员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员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员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员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企业应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

4、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实现管理的程序化、标准化。

二、以发展促和谐,实现企业发展与员工个人发展相协调。

企业的发展是和谐的重要前提,企业的和谐是发展的重要保障,充分发挥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实现企业和谐发展的根本因素。

企业效益和员工收入必须同步增长,确保员工坐下来气顺、干起来带劲,同时,应积极打造员工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实现企业效益和员工素质的共同发展,在发展中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

1、积极为员工创造干事业的平台,引导员工不断增强能力和提升技能,在为企业发展做贡献中体现自我价值,实现自身利益。通过了解员工的认知动机、期望等心理与员工沟通思想和情感,使员工理解企业发展的远景,进而凝聚群体合力,焕发出员工的自主创新精神,推动企业的良性发展。一方面,企业领导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实现员工自身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必须心系群众,全面了解员工的诉求,特别是工资发放、奖金分配、福利待遇等利益冲突方面的诉求,使企业与员工真正互相理解,双赢共生。

2、积极教育引导企业牢固树立“劳资一家亲”的经营理念,真正把员工作为企业的财富来看待,积极为员工提供贴近生产工作实际的素质、技术、技能培训,实现员工个人能力的提高。

3、营造积极进取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作为精神激励的主要手段,应充分发挥激励、沟通、内聚和导向功能,促进形成企业和员工共同的宗旨、理念和价值观以及道德行为准则,引导企业和员工的发展目标和努力方向,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以稳定促和谐,积极帮助员工解决后顾之忧。

劳动关系和谐企业 篇5

康发展

和谐企业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和谐劳动关系是和谐企业的关键所在已成为共识。企业工会如何在构建和谐企业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已有众家之言,而非公企业工会如何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有新建树,体现其自身价值,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很值得研究和探索。

一、正确认识非公企业工会组织的地位与作用,在争取话语权中创建和谐劳动关系

非公企业是中国企业中的一分子,工会组织的性质、地位、作用在工会法中亦有明确的界定。即: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群

众组织,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应在维护国家政权中发挥民主参与的作用,在教育培养职队伍,协调劳动关系发挥主导作用。在以资本说话的非公企业,如何突显工会的职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在企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争取和谐劳动关系的话语权是关键。用南京轻纺工会的话讲,就是工会工作要能发出自己应有的声音。如何争取?

1、目标一致,在维护企业的发展中获得认同和支持。企业的发展与壮大,在为国家增加税收的同时,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更多的实现社会责任,这也是工会工作的目标之一。工会应在实现这一目标中主动做好补台,协助、协调做好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工作,力足于在有声有色的工作中获得理解、认同和支持。

2、二个依靠,即:一是在已建党委或党支部的非公企业,紧紧依靠党委或支部的力量,推进工会工作的开展。

二是紧紧依靠行业工会,获得政策层面的支持;依靠行业工会业务上的指导,信息层面的沟通与交流,使工会工作在展开过程中有事可做,有话可讲,有话敢讲。

3、三个主动,即:(1)主动参与。工会组织应关注企业的发展,根据生产发展进程中的难点,问题主动有效的组织群众性的攻关及合理化建议,围绕阶段性的工作有计划的开展劳动5s管理等活动。(2)主动协调。不回避矛盾。工会应在企业发展的进程中,在维护企业利益和员工的利益中寻找最佳平衡点。要敢于正面宣传教育员工,企业不存在了,工会组织也就失去了他存在的应有价值。(3)主动维权。追求企业利润的最大化,是资本市场永衡的主题。维护员工的利益,协调劳动关系又是工会的主要职能之一,在员工的利益受到侵害时,工会应敢于代表员工的利益行使职能,科学的、合理的、理直气壮的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

二、正确分析员工的不同需求,在满足不同需求中创建和谐劳动关系

马斯洛需求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生存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等五个方面,依次由低到高,其任何一种特定需求的强烈程度都取决于在需求层次中的地位,以及它和所有其它更低层次需求的满足程度。人们总是优先满足生理需求,而自我实现的需求则是最难以满足的。对于非公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在劳动力资源愈显希缺的今天,面对人员结构的多层次化,来源地的多区域化,人员流动的过频化等特点,工会工作必须应对变化了的客观情况,了解不同需求的差异性,在坚持依法行事,努力满足不同层次员工需求中寻求和谐劳动关系,实现双嬴。

从对非公企业内员工的内部需求分析,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生活贫困地区、刚离开土地进城务工人员大多将满足生存需求放在第一需求,只要自己身体能够承受,能有

可以接受的报酬,解决自身温饱的同时略有节余即可,维权意识淡薄。2、30-45岁年龄段身兼养老和养家糊口的重担,在强烈希望满足第一需求的同时,更多的希望有安全感。

3、刚走出校门的学生,学历越低,对生存需求和社交需求更看重;学历越高,对生存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有更多的要求,相对而言维权的意识也较强。

4、由国企业改制后进入非公企业工作在十年以上的国企老员工,更看重企业的荣誉感、工作上的安全感,轻易不愿离开企业,更多的希望得到归属感和认同感。

5、在企业工作满一年以上的务工人员,期望得到更多的认同感的同时,不愿意因履行劳动者个人缴纳保费的义务而减少自己的可支配收入,给企业依法行事形成梗阻,遇到具体问题时易引发劳资纠纷,产生不和谐音符。

6、企业为降低用工成本,故意不

履行社会职责,不主动为员工缴纳保险,使员工的安全需求得不到满足从而产生不和谐。

针对上述诸多的因素,工会工作可以从二个方面考虑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即:

1、起草好三个文件,从制度上创造和谐劳动关系的氛围:

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推荐] 篇6

摘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基础。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现状和趋向看,应努力形成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加强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切实维护劳动者权益。关键词:和谐;劳动关系;构建。

劳动关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劳动关系的和谐是企业和谐和企业发展的基础。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是创建和谐企业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实现企业和谐目标和发展战略的一个基本途径和重要手段。对于企业来说,如何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应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现状和趋向看,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予以关注和考虑。

一、企业层面的途径。

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以最广大劳动者为主体、为根本,一切为了劳动者,一切为了劳动者的幸福、尊严和全面发展。对于企业而言,坚持以人为本,最真实和最广泛的内涵,就是坚持以最广大员工为本,珍爱员工的生命、关心员工的利益、维护员工的尊严、保障员工的权利;最重要的就是充分尊重和实现员工的劳动权利,积极致力于员工劳动权利的保障,并以此作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核心内容。我国的《宪法》、《劳动法》以及《劳动合同法》等,都明确规定了我国公民的各项劳动权利,并予以具体界定和系统保障。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必须树立“以

人为本”的理念,企业要善待员工,依法用工,守法经营。只有在不断保持和谐的劳动关系状态下,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才能寻找到为企业创造利益的原动力。

企业应依法与劳动者签订并履行劳动合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劳动关系也趋于契约化、规范化。企业用工依法订立劳动合同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基础任务。企业与劳动者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可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通过法律约束双方的行为。劳动合同的签订,使用人单位放心,有了劳动力,可以放手安排生产经营活动;使劳动者安心,有了劳动职业,容易产生归属感和安全感,在劳动岗位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中,企业应多采用劳动部门推介的劳动合同,明确企业和劳动者的具体权利和义务,减少劳资双方的分歧,使劳资双方的权益都得到法律的保护,从而为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企业应认真制定和规范规章制度。企业规章制度是企业运作的“内部法”,对于企业管理的重要性程度不言而喻,企业应严格按照《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公司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企业实际,制定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在制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社会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过员工代表大会或者职工讨论、提出方案,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以确保规章制度内容合法、合情,且制定的程序符合法律规定,发挥企业规章制度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规范作用和

导向作用,有效地避免法律纠纷,实现劳动关系的和谐。

企业应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社会保险法》的颁布实施,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而企业能否依法及时为劳动者办理参加社会保险,涉及员工的后顾之忧,也影响企业的和谐稳定。为此,作为用人单位的企业应当保持清醒的法律头脑,依法参加社会保险,按时缴纳社保费用,规范社保管理,切实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有效预防和避免各种劳动纠纷。

二、员工层面的分析。

员工应建立权利与义务对等观念。权利与义务,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员工应认知权利义务对等的原则,享受权利的同时,要负起应尽的义务,履行义务,是为了更好地行使权利。员工权利的行使必须顾到“需求之合理性”、“目的之正当性”及“手段之合法性”,方能减少阻力,避免争议。在企业,员工应负的主要义务有:遵守企业规章制度的义务,保守企业商业秘密的义务以及如实告知的义务等。员工只有树立了权利与义务对等的观念,才能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打下思想基础,提供法律上的依据。

提高员工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增强法律常识是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现实需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必须从法律法规的层面加以规范和引导,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进行操作。现阶段,就创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而言,企业可操作的法律法规有:《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工会法》、《企业法》、《安全生产法》。作为用人单位的企业要把这些相关的法律法规,结合实际,组织广大员工学习落实,真正让

广大员工学法、懂法、守法、执法,以法律法规作为一切行为的规范。尽量减少因不懂法或误解法律而产生的不必要的矛盾和纠纷,通过自觉学习和执行法律来减少并化解劳资矛盾。

员工应提高职业技能,培养职业道德。企业的目的是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利润最大化。而要实现这一目的,就应不断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加强员工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职业素质。要结合企业实际和岗位特点,制定员工技能培训计划,规划员工职业生涯,提升员工职业素质,实现员工自身价值。同时,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过程中,员工要积极践行职工职业道德建设规范,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互相尊重,团结友爱,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努力营造一种宽松、和谐、健康、向上的工作氛围,从而调动员工积极性,增强企业凝聚力,促进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实现企业目标。

谈构建企业和谐的劳动关系 篇7

1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义

1.1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首先表现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能力。如果劳动关系内部的双方始终处于一种紧张、对立的状况, 经常发生摩擦和冲突, 不但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和劳动者自身的利益, 也影响社会和谐目标的最终实现。因此, 要把党和政府的要求、企业的需要、职工的意愿有机地统一起来, 找准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着力点和突破口, 贯彻落实我党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执政理念, 达到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的目的。

1.2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本质需要

要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有赖于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现代企业制度不仅要理顺产权关系, 还要理顺劳动关系。实践证明, 凡属竞争力强的企业, 劳动关系都很和谐。

2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途径

2.1 加强劳动管理, 规范企业的行为准则

2.1.1 认真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

一是认真落实集体合同制度。把落实集体合同作为维护职工权益的重要手段, 注重维护企业与职工的双方利益, 不断完善集体合同内容, 通过宣传教育, 强化管理者和职工遵守集体合同的意识。二是进一步加强劳动合同的日常管理工作, 使劳动合同签订、续订、解除、终止的流程和手续规范化、流程化。三是加大督促检查的力度, 明确责任, 落实到部门、到人, 确保《劳动合同法》贯彻到位, 巩固企业劳动管理的成果。

2.1.2 注重培训, 提高职工素质。

一是加强对管理人员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培训, 分层次地进行岗位职务培训、学历培训、专业培训等, 把培训作为一种待遇和激励, 积极为各级各类骨干人才的成长创造条件。二是广泛开展职工生产技术培训, 通过举办科技讲座、现场观摩会、生产技能竞赛等活动, 努力培养大批的技术能手。

2.1.3 狠抓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是带有根本性、全面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一项重要工作, 企业应当积极探索建立现代企业经营机制, 不断建立健全企业各项规章制度, 形成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以机制促效益的局面。

2.2 加强民主管理, 积极拓宽企业的民主渠道

2.2.1 坚持和完善职代会制度。

一是增强民主管理意识。企业经营管理层应自觉接受职工的监督, 主动支持职工参与企业的管理, 为职代会的召开创造条件。二是强化职代会的督查、督办制度。要保证职工知情权、参与权、表决权、监督权的落实, 凡是涉及职工群众利益的事情和企业重大决策, 均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倾听职工的呼声, 使企业领导和职工思想得到很好的沟通。三是认真落实职代会职权。一方面, 围绕企业的中心工作确定职代会议题, 按期召开职代会, 认真征集、处理、落实职工代表提案, 落实审议建议权、审议通过权、审议决定权、评议监督权等职权;另一方面, 在职代会闭会期间, 认真落实职代会决议, 组织职工代表定期对决议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四是切实提高职工代表的素质, 优化职代会的代表结构。把素质高、具备参政议政能力、比较公道正派的各方面代表推选出来, 同时要注意扩大一线工人的代表比例, 使职工代表能够真正代表广大职工的利益。

2.2.2 充分发挥企业工会组织的职能作用。

一是在宏观上加强决策参与, 参与企业规章制度的制定, 对企业重大决策提出建议, 从源头上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二是积极配合行政部门, 搞好劳动法律法规的执法检查, 参与劳动争议处理, 抵制和纠正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的行为。三是代表职工与企业进行平等协商, 签订集体合同, 并通过职代会、企务公开等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手段, 督促企业保障职工的利益。

2.2.3 大力推行企务公开。

把企务公开工作深入到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领域, 对关系企业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 对财务预决算、大额资金使用、项目招投标等企业经营管理的重点问题, 对劳动报酬、保险福利等涉及职工利益的热点问题, 对干部选拔任用、民主测评等党风廉政建设的关键问题, 采取不同的方式实行公开, 自觉接受职工民主监督。

2.3 关注民生, 努力创造良好的企业环境

一要强化企业安全生产经常性工作, 切实保障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二要不断创造条件为职工提供安全舒适的生产条件和工作、生活环境。三要切实做好困难职工群体帮扶工作, 帮助困难职工解决实际问题, 努力维护职工队伍稳定。

2.4 大力弘扬企业文化, 为企业赋予精神动力

浅议企业如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篇8

关键词: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构建

工会十六大指出,要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发挥政府、工会和企业作用,努力形成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这一论述,阐明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核心是企业和职工要成为利益共同体、事业共同体、命运共同体。换而言之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在企业的发展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中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理念,是以人为本这一价值取向的内在要求。以人为本,必然要求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缺乏其中任何一条,就不是以人为本,也不可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在企业和职工之间,职工作为弱势群体,利益最容易被忽视,最易受到伤害,作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主体——企业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都就以保护职工的利益为出发点,坚持发展为了职工,发展依靠职工,企业发展成果由职工共享,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体现人文关怀,关注职工需求、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职工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努力为职工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最终实现职工的全面发展,这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基石。忽略职工的全面发展,企业的和谐将是纸上谈兵,也将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

一、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核心就是要关心职工,凝聚人心

俗话说,浇树要浇根,交人要交心。企业倾情关心员工,员工就能和企业同心同德。关心员工,就是要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思想。一是从广大员工的根本利益出发,考虑问题和制定政策。尤其是涉及到员工利益的问题,要通过《集体合同》和管理制度予以解决和保证。重点是工资支付、休息休假、社会保险、医疗卫生等事项。特别是要落实年休假政策,保障职工休假探亲,以满足员工尽孝心、尽爱心的人伦之情。在远离城镇的项目部建立卫生站、职工小卖部等,解决一线职工看病难、购物难现状。二是要把全心全意为员工服务的宗旨体现在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之中。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把广大员工服务的宗旨体现在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之中。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把广大员工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自觉地用员工是否得到实惠检验领导干部的工作和政绩,自觉地把完成任务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切实地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以,转变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维护好员工合法权益,始终与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三是要关心员工的工作和生活。凡是涉及到员工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办好,坚持以人为本,把职工群众放心上,把职工群众当亲人,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理念,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享,利为民所谋,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急员工之所急,想员工之所想,做员工之所需,时刻把员工的冷暖安危放在心上,对于员工工作生活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一定要带着深厚的感情帮助解决。尤其对待企业困难职工,一定要倾情相助,不懈地开展“冬送温暖,夏送清凉,日常送关怀”活动。通过扶贫帮困机制,解决好困难职工家庭的生活、上学、就医等现实问题。要把“三不让”帮扶机制向纵深开展,从力所能及的帮助困难职工人解决生活中的燃眉之急,到主动帮助他们转变观念、提高素质,增强就业、创业能力,从送钱送物解决温饱拓展到送政策、送信息、送培训、送技能、送岗位的温馨帮扶,逐步实现三不让帮扶机制的转变和完善。不断完善职工医疗保障体系,彻底改变职工看不起病、看病难的现状。使职工真正感受到来自企业的关怀和温暖,全身心的投入到企业改革发展中。

二、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关键就是要培养职工,塑造人才

“创建学习型组织”,“学习成就未来,知识改变命运”讲的都是知识的重要性。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引导员工重视学习,获得知识,用知识武装员工的头脑,指导员工的工作实践,使其成为企业需要的有用人才、骨干人才。首先要端正项目经营的理念,把人才效益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树立干好一个项目,树一座丰碑,实现好的经济效益,更要带出一支优秀的职工队伍的理念,使一批有技能、懂经营、会管理的员工在项目中脱颖而出。其次要认真地组织实施大培训工程,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职能部门的系统培训、转岗培训、专业培训、技术交流、技术比武等活动,不断强化员工的技术素质和专业技能。再次,根据每个员工的实际情况和自身特点,听取员工的意愿,为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帮助其成才。员工的知识水平不同,兴趣爱好不一,地域文化各异,培养和管理方式就要因人而异。第四,就是要团结职工、依靠职工,增强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能力。学会团结职工、凝聚职工。团结是一种态度,是一种工作方法,更是一种工作能力。团结员工,就必须树立全心全意依靠员工办好企业的思想。坚持依靠员工,首先必须尊重员工的主人翁地位和首创精神,密切联系员工,始终相信员工,充分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集中员工的智慧和力量投入到企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坚持依靠员工就是必须尊重员工的人格,尊重员工的劳动,尊重员工的创造,营造“人人想干事,人人能干事,人人干成事”的企业环境。坚持依靠员工,就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实行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增强企业的民主意识和员工的参与意识,使员工具有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充分地行使民主权利。

三、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基础就是要发展职工,成就人生

以人为本的着眼点就是促进职工的全面发展。职工的全面发展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全面满足人的需要,不仅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而且要满足职工日益增长的政治需要,以及职工存和发展的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的需要。具体地讲,就是马斯洛指出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第二是全面提高职工的素质,不仅包括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还包括职工的心理素质和生理素质等。第三全面发挥职工的才能,包括通过教育、激励竞争机制,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等。具体到企业而言,就是要充分相信员工,积极培养员工,善于选拔有才能的忠诚员工到重要的工作岗位,给他们压力和机会,帮助其成长成才。人的需要,就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要在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和发挥人的才能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的多方面的需要,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和生存环境。具体到企业而言,就要在选拔人才上,落实绩效考核办法,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拚弃用人的不正之风,选贤任能,不拘年龄、学历、资历界限平等竞争,择优上岗,开展“评先树优”活动和“评比金牌员工、首席员工”等员工,提高各类先进个人的工资和福利待遇,为不同层次的员工提价广阔的发展空间,为各类人才的发展提供宽广的职业通道,营造各类人才健康成长、脱颖而出的氛围。

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申报事迹材料 篇9

丹东市承天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3月,注册资金1000万元,位于辽宁省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城南工业园区,占地面积8万平米,建筑面积1.17万平方米。现有员工49人,工程技术人员19人,(其中高级工程师3人,工程师7人,助理工程师19人)占职工总数的38.7%,拥有固定资产9530万元。公司主要经营生物质(垃圾)制气发生器等生物质气化设备、半地下湿式储气柜的生产制作、复合式沼气发生器、无压热水取暖锅炉等产品。被评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被辽宁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公示为“守合同、重信用”企业。

我公司自主研发的生物质(垃圾)气化设备等新能源产品共获国家专利13项。产品被国家科技部、环保部、商务部、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评为“国家重点新产品”,列为国家重点推广项目;被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确认为“国家重点环境保护实用技术(B类)”; 获得“两项省级科学技术研究成果证书”和市高新技术产品证书、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省林业科技一等奖,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通过省级科学技术研究成果鉴定,鉴定结论为“该成果在生物质原料气炭联产、可燃生活垃圾气化、生物质燃气净化方面填补了国内空白,其整体技术指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获得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的“质量合格确认证书”和市质量监督局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所颁发的“产品安全质量监督检验证书”;通过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北京市燃气及燃气用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检测合格。被辽宁省环境保护局推荐为“我省应用型环境保护先进技术”。公司成立的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被省科技厅、省财政厅联合命名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拥有先进的研发设备百余台套,拥有专业的研发人员19名,并设有化验室,试验车间等设施。目前我公司在同行业中占有龙头企业地位,产品市场占有率达20%以上,集研发、制造、销售、生物质气化站承建施工,生物质气化站经营管理于一体。产品已销往北京、银川、营口、鞍山、本溪、丹东等地区得到了广大用户的好评和认可。

上一篇:商务大队监管服务报告下一篇:我和哪吒过一天4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