缄默知识

2024-10-19

缄默知识(精选10篇)

缄默知识 篇1

缄默知识初中作文

既然“缄默知识”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那并将它形象化地表达出来就是一件较困难的事。

好比当我们伫立在一幅名画前欣赏,既有直观感受,但画中的意境,其韵味却难以用语言表达出来。我们觉得它美,美在何处却又无从知晓。

又好比当我们欣赏一篇美文时,有字字珠玑者,给我们带来直观的美感,但久之不乏会产生审美疲劳,亦有朴实无华者,文字简练,但意蕴深远,引人深思,我们所思考的是什么呢?这亦是很难道清的`。但通过这样的启迪,我们的思想层次会渐渐得到提升,我想这亦是一种缄默知识。

讲座教材里常提到“缄默知识是智力的资本,是人类所有显性知识的向导和主人,”愚以为,所谓缄默,亦是一种悟性,悟性高者其思维能力自强。悟性有天生的,也有后天培养,渐渐形成一种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知识冗杂的现状对于我们来说想要克服这个难题很困难,所以我们更应该去“悟”,悟出其中的滋味,一来提高了自己的兴趣,二来也训练了自己注意力的集中。

学习即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现在的我们还在摸索着适合自己的方法,通过自己对知识的“悟”,自己的感知,会有“通悟”的一刻。

缄默知识 篇2

一、在丰富的想象中感悟

案例1:无限长就是永无止境地延伸下去

师:我们来玩一玩激光棒,对着窗外射,会射到哪里?

生:有可能射到外面房子上,也有可能射到山上。

师:假设外面什么物体也没有,会出现什么情形?

生:光线会无限长,没有终点。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在你心目中这条无限长的光线是什么样的。

师:(组织反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刚才想象的“无限长”是什么样的,给同学们描述一下。

生:我想象无限长就到了地球的对面,到了外国。

师:同学们评价一下他说的算不算无限长呢?

生:不算,只能说是非常长,按他说在很远的地方还有物体,还有小红点。

生:我认为无限长是永远都不会停下来。

生:我认为无限长就是永无止境地延伸下去。

……

学生要建立起“无限长”的表象,只能借助想象。通过玩激光棒,把学生领进想象的殿堂,点燃思维火花,切实经历对“无限长”的空间想象。数学教学的实质是学生知识发生的过程,使静态的书本知识内化到动态的数学思维。按照建构主义的观点,数学学习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学习最好的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如果学习的内容远离学生生活或从没有过相应的经验,可以让学生在某种想象的情景中产生体验,并对想象和体验进行交流,做到相互补充和相互纠正。只有让学生真正地去“想数学”“经历数学”,通过想象提升对问题的理解,才能真正建立起“无限长”的空间观念。

二、在多重验证中领悟

案例2:任意两条边的和要大于第三条边

师:通过预习,你还知道了什么?

生: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师:三根小棒分别长8厘米、4厘米、3厘米,这3根小棒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

生:能围成三角形。

生:不能围成三角形。

(学生出现两种不同声音,并开始争论)

师:对这个问题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意见,怎么办?

生:拿3根小棒摆一摆不就真相大白了嘛。

师:办法不错。老师帮你们准备了这样的3根小棒,与同桌一起拿出来摆一摆。

师:实践出真知,这3根小棒真的摆不成三角形。两边之和4+8=12厘米不是大于第三边3厘米吗?怎么围不成三角形呢?

生:4+8=12是大于第三条边3厘米,但4+3=7厘米却小于8厘米,这两根小棒加起来也不足8厘米,所以围不成三角形。

生:我知道了,每两条边的长度和大于第三条边,才能围成三角形。

生:1号边加2号边大于3号边;2号边加3号边大于1号边;3号边加1号边大于2号边。

生:任意两条边的和要大于第三条边。

许多学生对于“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结论理解是表面的、肤浅的。教师精心预设了一个问题:“用4厘米、8厘米、3厘米的三条线段,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吗?”课堂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声音,怎么办?让学生动手用小棒摆一摆,通过实践检验猜想是否正确。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理解与实践产生冲突,这就需要学生思考问题原因所在,4厘米加3厘米这两条边没有大于第三条边,通过互动交流、动手实践,真正领悟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特征,学生的思维也从肤浅走向深刻,提升了思维力度。数学问题的探究必须让学生亲自验证,在参与检验的活动过程中,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数学学习的情感。学生在亲身参与的过程中成为自觉主动的行为者,成为操作验证的探索者,而不是简单显性知识的机械接受。

三、在现实情境中体悟

案例3:老师,这个还没学过

(创设一个购物情境。)

生:要求4块蛋糕多少元?

生:0.9×4,老师,这个还没学过。

师:对,这道算式怎样算是没有学过,0.9×4到底等于多少呢?我们能联系已经学过的知识先想一想、试一试吗?

(学生独立思考后,在练习本上尝试计算。)

师:谁先来汇报?

生:0.9×4就是4个0.9相加,0.9+0.9+0.9+0.9=3.6(元)

生:0.9元=9角,9×4=36(角),36角=3.6元

生:把0.9看成1元,共要4元,再用4-0.1-0.1-0.1-0.1=3.6(元)

……

师:咱们班的同学可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好办法。老师听出来了,你们在不知不觉中把新问题转化成了旧知识。把新问题转化成旧知识的方法就叫转化。在今后学习数学时经常会用到转化的方法。

教师创设了一个购物的情境,列式和解答本身只是简单的“外显”知识,让学生主动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就能解决,但思考本身是一种“转化”的思想,这种隐性的知识在今后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经常使用,会使学生受益无穷。把情境与学习内容相结合,产生问题生活化的联想和情感共鸣,顺利地解决问题,获得成功体验。教师的重要任务是巧妙设计情境,使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逐步形成和发展数学的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数学知识的现实背景,再现数学的抽象过程,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去猜想、实践,学会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同时悟得“只能意会的知识”。

四、在反复实践中渐悟

案例4:老师,你取的圆锥太大了

师:从刚才倒的次数看,两者体积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生:我们将空圆锥里装满沙子,然后倒入空圆柱中,3次正好装满。圆锥体积是圆柱的三分之一。

生:3次正好倒满,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三分之一。

生(迟疑地):我们将空圆锥里装满沙子,然后倒入空圆柱中,4次正好装满。说明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四分之一。

生:是三分之一,不是四分之一!

生:我们在空圆锥里装满沙子,然后倒入空圆柱中,不到3次就将圆柱装满了。

……

师:并不都是三分之一呀。怎么会这样!我来做。你们看,将空圆锥里装满沙子,倒入空圆柱里。一次,再来一次,2次正好装满。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二分之一。

(学生议论纷纷。)

生:老师,你取的圆锥太大了。(教师在他的推荐下重新使用一个空圆锥继续实验,3次正好倒满。)

(学生调换教具,再试。)

师:什么情况下,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三分之一?

生:等底等高。

以上教学看似杂乱无序,却增加了学生对实验条件的辨别及信息筛选环节。学生经历了一番实践,在观察、发现、合作、创造的过程中,既圆满地推导出了圆锥的体积公式,又促进了实践能力和批判意识的发展。数学学习不仅仅要学会解决某个问题,更要学会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教师要乐于向学生提供充分实践的机会,帮助他们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这样的课堂才是学生成长和成功的场所。斯托利亚尔说:“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的教学,而不仅仅是教学活动的结果(数学知识的教学)。”数学成果获得的思维过程及提炼的思想方法的价值比成果本身更有意义,功能更显著。因此,要让学生经历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探求与发现过程,注重获得新知识过程的方法,通过对问题的亲自动手探求、体验,在获得显性知识的同时掌握更多的隐性知识。

摘要:波兰尼在《人的研究》一书中提出,人类有两种知识:一种知识是用书面文字或地图、数学公式来表述的,称为显性知识;还有一种知识是不能系统表述的,称为隐性知识或缄默知识。隐性知识仅仅依靠格式化传授是无法习得的,只有通过意会方式进行传递,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悟,因此有人把隐性知识又叫做“只能意会的知识”。“只能意会的知识”要借助载体,在多种活动和不同训练中实现自我顿悟,在不断反思中重构原始经验,逐步形成独特的知识结构。

让“缄默知识”显露“真容” 篇3

缄默知识是相对于显性知识而言的,但比显性知识更为基本。但因其“缄默”,往往容易被“教”与“学”的双方忽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要想办法使其显露“真容”。一般可以用创设情境、使用策略、重视归纳,利用差异等方法使其显性化,再在学生的独立尝试中唤醒以深度建构。

一、创设情境,在顿悟中清晰

可以针对某个知识点设计问题,使问题直接指向学生经验中的不足,让学生在顿悟中理解问题的本质。

例如四年级上册第35页“想想做做”第8题,它是一道有关计算购买服装的情境题,有许多同学的错误答案是“8■套”。针对这个情形教师设计如下环节清晰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关系。

师:你认为这样的答案对吗?

生:对!还检查了一下计算过程。

师:假如你去购买衣服,你怎么把“8■套”买回去?

生:……(恍然大悟,立即改正了自己的错误。)

师:说说你们想到了什么?

生1:8■套衣服没办法拿回家?

生2:这不符合实际情况。

生3:数学的结论有时要与实际情况相符。

师;很好!你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了。

本环节中教师一个假设性提问,犹如“一语点醒梦中人”,让学生顿悟。顿悟后教师不失时机地引导,让学生把“悟”到的知识说了出来:“数学的结论有时要跟实际情况相符。”一句话表达了数学必须与生活结合,培养了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

二、使用策略,在成功中体验

策略是问题解决的手段,因为不反映在知识结果中,在问题解决后往往被学生淡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清晰策略的使用过程,还要让学生在使用策略成功解决问题后,体验策略的优越性,从而让学生亲近策略,形成使用策略的意识与习惯。例如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后,让学生解决这样一个问题。

例:港口有一批小麦。如果用甲卡车运,每天能运走总数的■;如果用乙卡车运,每天能运走总数的■。哪辆卡车运得快?甲卡车单独运,一共几天可以运完?乙卡车呢?

生:甲卡车快一些。可是各要运几天不好算。

师:为什么不好算?

生:因为不知道小麦一共有多少?卡车每天能运多少?

师:我们能不能用图表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呢?

生1:用画长方形的办法表示(图略)。

生2:用画线段图的方法表示(图略)。

生3:用画圆形和方法表示(图略)。

生4:……

师:请你对着图想想,老师猜想你一定能看出每辆车运的天数了。

生:甲卡车7天运完,乙卡车9天运完。

师:大家想想刚才没画图时你是怎么想的?画了图以后又能怎么想的?

生:自由回答。

师:每个同学谈谈用画图解决问题有什么好处。

这里教师通过让学生对画图前后思路的对比,凸显画图策略在问题解决中的作用。接着让学生畅谈画图的好处,延长策略体验的过程,让策略学习成为学习的重要内容。

三、重视归纳,在小结中固化

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注重知识点或者知识间的逻辑关系,而应更重视方法的归纳,并且在小结中得到强调,要把方法教学置于更重要的位置。归纳时要把方法中的思路明晰化,用具体有条例的思路框架图(文字、符号、几何图形等)帮助学生巩固掌握。例如:

教学环节

一、要求下面的问题,一般需要知道哪两个相关数量?

1.应找回多少钱?

2.还有多少页没看?

3.一共要分多少组?

二、解决两步混合运算题。

出示:还有多少页没看?

师:要求这个问题一般需要知道哪两个相关数量?

师板书:冬冬看一本150页的故事书,第一天看了40页,第二天看了32页。

师:你能找到一共的页数和已经看了的页数吗?

师:已经看了页数没有直接告诉你,该怎么办?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归纳思路,板书思路图:

第一天看的(40页)第二表看的(32页)故事书一共的页数(150页)已经看的页数(?)还有多少页没看?

师:小结:今天我们学的两步计算的思路是什么?(让学生完整复述思路。)

上述教学设计中,先通过解决条件不够的问题,让学生知道解决一个问题一般需要两个关联的条件,再用“要求这个问题一般需要知道哪两个相关数量?”提问,把分析法的种子播种到学生心里。最后通过解决两步混合题,再归纳出两步混合计算的思路框架图,在小结中又让学生完整复述。这样不仅把分析法显性化,而且用思路框架图固化,帮助学生掌握方法。

四、利用差异,在交流中感悟

“缄默知识”内容比较复杂庞大,通过师生间的互动习得的毕竟有限。而通过生生之间的交流,获得的“知识量”不仅丰富,而且更易被感悟。因为同学间语言表达方式相似、思维的脉动较一致、交流的环境更轻松,指导更具针对性,双方也会有更多真实的体验。可根据学生间学习的差异,组成“一对一”交流小组。

例如在学习六年级上册分数乘法例4、5后,老师出示讨论题目:“你发现积的分子、分母与两个因数的分子、分母各有什么关系?在小组里交流。”通过例4例5的学习,后进同学一般不容易找到这样的结论:“积的分子分母正好是两个因数的分子和分母的分别相乘得到的。”这时指导的同学会根据各自情况,对被帮扶同学思考过程或提出疑问,或提出重新检查要求,或让说说原因……总之,指导的同学始终不直接说出答案,而是在答案外“打转”,试图把自己解决问题的“缄默知识”让同学感悟到。这种指导过程中的每个语言、语气、动作、表情和解题习惯,以及许多有关解决问题的方法、技巧与态度等待,都是可以让后进生“近距离”清晰地感悟到并学习到。

五、独立尝试,在运用中唤醒

“缄默知识”显性化后,需要通过独立运用,才能建构到自己的经验系统中,独立运用“缄默知识”需要学生的自我唤醒。

当遇到相同或相似的问题情境时,告诉学生可以试着这样问自己:“这个情境与以前遇到的哪个(些)情境相似?解决这种问题的方法是什么?”从而唤醒学习经验,实现方法的迁移。例如学了五年级下册圆的知识后,要解决求圆里最大正方形的面积问题(如下图)。一般的思路是先找到正方形的边长,再求正方形的面积。然而如果用“这个方法”就解决不了这个问题,那肯定要找到“那个方法”。这时就可引导学生自我唤醒,然后联想起以前学习中遇到的具有相同体验的问题——一个关于求梯形面积的问题:“一条长35米的栅栏靠墙围成一个直角梯形状的地,求地的面积。”

这个问题不是一般的用完形的梯形面积公式来解决,而只要先算出“上底+下底“的和,即“35-12”,然后再用梯形公式解决这个问题:“(35-12)×12÷2。”

也就是说,当用“这个方法”解决不了问题时能想到去找“那个方法”,这其中就蕴含了一点转化的数学思想。当学生在相似的情境中体会到了这种策略,解决正方形面积时就不会再纠缠于边长是多少,而会试着用其他的方法转化到求正方形的面积上。通过这种相同问题情境中的独立尝试,存在于学生经验系统中的数学思想才能更深刻。

缄默作文1000字 篇4

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来往拼搏,胜负还看今朝。————题记

我们似乎生下来就被父母和老师灌输一种认识——只要成绩好了,其他什么都不重要了。有些孩子一生下来,就有了一个个的家教老师,进入了幼儿园,那些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是如此的心切,拼命地想要用孩子弥补自己的不足。那些从小就开始了埋头苦学,从小就和玩乐隔绝了的孩子,虽然成绩好,也不过是一具行尸走肉而已,因为他们的童年没有乐趣,没有自己。

正如网上所报道的,其他国家的孩子在进行自己喜欢的活动,体验多样化训练时,中国的孩子在学习。有些孩子成绩好,他的家长就觉得脸上有光,是光宗耀祖的大好事。有些孩子成绩不好,在中下游,大多数家长就会劈头盖脸地骂他一顿,甚至拳脚相向,然后喋喋不休的谈论起了那个传说中的“别人家的孩子”,疯狂的讽刺孩子,禁止孩子做他喜欢的事(沉迷、忘我、对自己有害的这种除外)。我觉得这种家长是最没用的家长!

孩子考试没考好,难道孩子就不在乎了吗?他们也会为没拿到好成绩而愧疚,为微乎其微的进步而欣喜若狂。在这种时候,他们最渴望的是安慰和鼓励,而不是冷嘲热讽和那个“别人家的孩子”!就算现在成绩差,如果下定决心努力一把,拼搏一番,也能取得很大的进步。在某些人眼里,就成了差生的临时抱佛脚。在谩骂和冷嘲热讽中,哪个孩子会承受一切,会全力去拼搏?

那个“别人家的孩子”,无非就是成绩好,在某些家长喜爱的方面做的好,而自己的孩子处处不如意,让他干这,他却对那感兴趣。为什么要拿兔子和大象比体重?因为你只在意体重,而兔子在意的是速度!有一个在网上发泄自我的孩子,她是单亲家庭,她的父亲醺酒,从来不管她,只在意她的成绩和排名,而她喜欢画画,但她父亲却死命阻止她的`兴趣,因为在他眼里,中高考不考的东西都是拉低她排名的垃圾。在一次醺酒后,这个父亲对她破口大骂,并在她面前撕毁了她小心翼翼保存了三年的画。这位女孩在网上说,这是她看作比生命还重要的东西,是她准备寄给远方母亲的东西,她准备自杀,但被别人劝回来了。

在大部分父母眼里,有前途的职业无非就是教师、医生、公务员,其他职业都是高风险,不务正业的。这些父母的思想还停留在上个世纪,用陈旧的,已经过时的思想来强行“扳正”他们的孩子,根本不懂孩子内心的真实感受,正所谓00后思想上的问题只能00后来解决。如果社会换一种风气,拿兔子和大象比速度,那些所谓“学霸”还会是“学霸”吗?

成绩单不是你的命运!看看当过亚洲首富的马云,这样的大人物小时候的成绩也是连续挂科,在一些人眼里“没未来”的那种,可他现在对世界的影响,在他同时期的“学霸”,哪个能做到这样?有个长郡全额保送至清华的理科状元,在大学事事不顺,找到工作也不能适应,最后只能回家乡在一个建材市场当保安,还是近视,贼来了也很难抓住。这就是命运。不要因为身边的人而停下脚步!现在就要不受如何人影响,全力拼搏,在以后找到自己想做的,乐于做的工作。而不是受人支配,机械地过完一生,那样的人生和死没有区别。

二十年的缄默之爱美文 篇5

他们原本是无法走到一起的,但命运无情地将他们的生命编织在一起,成就了一段永恒的童话。

他天生是个哑巴,孤苦伶仃。她随着母亲艰难地流落到了他的家乡,也算是机缘巧合,母亲在一个雪天病倒在他家门前。

推开低矮的房门,他看到了她瘦弱的目光,当时,她冷饿交加,处在死亡的边缘,他好心让她和母亲进屋,然后,她和她母亲一住就是三四年。母亲在这里养病,他没有任何怨言,整日奔走请郎中给她母亲看病。

她喜欢看书,他家有许多本小画书,她有事没事常翻来看,渐渐地,她竟然能够明白画中的意思。母亲在一个大雪夜离开了她,临死前,母亲死死地抓住他的手,她早已把他当成自己的亲人。她明白,母亲是要他照顾她一辈子,他忍痛点头。

他送她到附近的学校念书,他把她当成亲妹子照料,他语言有障碍,但有的是力气,他比划着告诉她,他愿意照顾她上大学,当时,她的眼泪汹涌而下。

他受许多人歧视,工作中自然受人欺负,那一天,她替他鸣不平,与一帮小子们唇枪舌剑起来,他们没想到他居然有这么个口齿伶俐的妹妹,于是便动手动脚起来。看到她受欺负,他内心深处的愤怒如洪水般澎湃而出,他高举拳头,打得那些小子们跪地求饶。夜晚,她就着灯光替他包扎伤口,哭得梨花带雨。

她考上了大学,他每月给她邮钱来,却从不到学校里看她,她知道他是在替自己维护尊严。班里有许多男生喜欢她,她却置之不理,她的心早有所属。她毕业后要回到他的身边,他需要女人的呵护和照料。

他坚决不答应她的请求,他比划着告诉她,他是个哑巴,会给她带来一生的贫穷和屈辱,她哭着说没关系,他还是没答应。

一周后,她突然病倒了,送到医院时,医生告诉他,她嗓子里长了个瘤子,可能一辈子不能说话了。

他痛哭流涕,在她的面前比划着说都是自己害了她。她用眼神告诉他,我们同病相怜,我们结婚吧。

就这样,他们从两小无猜过渡到了相敬如宾和举案齐眉,他们养育了一个健康可爱的孩子,并且相濡以沫地过了二十年的`光阴。

有一天,他突然病倒了,严重的心脏病,他全身浮肿,双手无力抬起,只能用眼神与她交流。这一次,她坚强地忍着没有哭,她娴熟地根据他的眼神照顾着他,她希望她的虔诚能够换来奇迹。

但他还是去了,在一个寒冷的冬夜里,她想起了那个大雪纷飞的夜晚,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而如今,却阴阳两隔。

在为他操办丧事时,她说,他还是走了,然后,号啕大哭。

缄默知识 篇6

有一种爱叫奉献

——学习陈亚军、张跃进先进事迹有感

她的柔情像溪水一样涓涓流淌,让欢快的旋律在心灵回荡,给贫者一巢暧阳;她像音乐一样缓缓流动,执着地抚慰脆弱的生命,让美丽的芬芳在心中绽放,给弱者一片晴空。这就是陈亚军——一个十几年如一日,把老干部冷暖时刻挂在心里,默默奉献的人,一个把母爱的光辉诠释的淋漓尽致的女人、她的工作融入了亲情和责任,她把爱无私的奉献给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她就是这个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人。

由于工作的需要,2002年4月,陈亚军从市委组织部调到市老干局任局长——一个又破、又烂、又脏的单位。经过她的努力,工作环境变了样,老干部的两个待遇得到彻底落实。陈亚军脑子里想的是老干部,心里时刻牵挂的还是老干部,现在提起塔城市老干局局长陈亚军,离退休老干部们就会亲切地说:“亚军,是我们老干部的闺女。”闺女”这一声称呼,常常让陈亚军心底泛起阵阵激动,因为,在她看来,这一声称呼,是老干部们对她工作的最大认可与支持。

张跃进——新疆驻陕西干休所一名普通的电工,但就是这一名普通的工人,却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了28年,把风华正茂的青春献给了老干部事业,没有感天动地的事迹,有的只是默默无闻的奉献。在干休所老干部中流传着这样一句口头禅:“有困难找跃进!”在大伙眼中,张跃进是一个好人,是一个勤快人,是一个实在人。张跃进经常说:“生活上很多事在别人看来可能很小,但对于老同志来说就不是小事,是把工作当任务还是把老人当亲人,对于老干部来说感受是不一样的。”多么贴心又多么质朴的语言。

通过这次学习,我心灵受到了一次强烈的震撼——陈亚军、张跃进同志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做为一名老干部工作者,我一定要以陈亚军和张跃进的先进事迹为楷模,学习他们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为党的老干部事业努力奋斗的政治品格;学习他们尊老敬老、助老爱老、全心全意为老干部服务的敬业精神;学习他们不畏艰辛、不讲条件、不图名利、不计得失,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以陈亚军、张跃进同志的先进事迹为动力,以勤奋塌实的工作作风、以甘于吃苦、无私奉献的精神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在平常的服务工作中实现不平凡的人生价值,为老干部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吐鲁番地委老干局

论缄默知识与大学生实践能力 篇7

关键词:缄默知识,大学生,实践能力

我国高等教育历来注重大学生知识的培养, 但是时代的发展要求当今大学生不但要有渊博的知识体系, 亦须拥有较强的实践能力, 而其与后现代知识体系中的一个元素——缄默知识分不开, 其对于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缄默知识

缄默知识理论是1958年由英国科学家、哲学家波兰尼在其《人的研究》一书中首先提出的:“人类有两种知识, 通常所说的知识是用书面文字或地图、数学公式来表达的, 这只是知识的一种形式。还有一种知识是不能系统表述的, 例如我们有关自己行为的某种知识, 如果我们将前一种知识称为显性知识的话, 那么我们就可以将后一种知识称为缄默知识。我们可以说, 我们一直隐隐约约地知道我们确实拥有缄默知识。”[1]波兰尼还提出一个著名的认识论命题:“我们所认识的多于我们所能告诉的。”[2]其含义就是说人类通过认识活动所获得的知识包括了他们可以运用言语、文字或者符号的方式加以表达的知识—显性知识, 但是不仅如此。在这些知识之外, 还有一种不能或者很难用言语、文字或者符号表达的知识——缄默知识, 它们共同构成了人类知识的总体, 是一种与认识者个体无法分离的知识, 在认知过程中, 它们同等重要。人们在教育活动中只有以缄默知识为基础, 才能意识到自己的理智力量, 它支配着整个的认识活动, 是人们获得所有显性知识的“向导”, 就是说, 缄默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斯腾伯格认为, 所谓缄默知识这一术语是指智力行为的隐性基础:“我们把缄默知识定义为有助于目标达成但环境不支持其传递的知识。简而言之, 缄默知识是人们成功所需要的, 但未被明显地传授, 而且往往甚至不能用词语表达。这样的知识在个人选择、适应、改造一般环境中是很重要的。”[3]只可惜, 缄默知识的概念与理论还没有引起教育家和教育学家们的充分关注, 在高校课堂中, 对于缄默知识的关注几乎为零。现在, 随着后现代知识体系的出现, 缄默知识成为教育教学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缄默知识与大学课堂

高等学府作为一个国家发展的人才储备库, 其教学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基础平台, 而缄默知识是学生实践能力的核心, 那么缄默知识在教学活动中就不容忽视。波兰尼曾经指出, 教学活动只有以这种缄默的“潜在知识” (latent knowledge) 为基础, 才能使师生双方意识到自己的“理智的力量” (power of intellect) , 在教学中, 关注缄默知识成为必要。[4]在高校教学中, 教师和大学生均拥有一定量的缄默知识, 有关于学科的缄默知识、教学的缄默知识、学习的缄默知识等等, 有些是有助于学习和教学, 有些是阻碍教学和学习。在课堂上怎样让这些缄默知识起到正向作用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为在显性知识的获得过程中, 缄默知识起着向导的作用, 是智力行为的隐性基础, 而且缄默知识本身的获得需要通过实践, 这就要求当今的高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切实注意缄默知识的重要性。

课堂教学一直注重显性知识的教授和学习, 因此在当今高校教学中, 教师和学生以教材为模本进行教授和学习, 学生以掌握课本上的知识为标准要求自己, 导致大多数大学生认为, 大学课堂教学索然寡味, 学习缺乏兴趣。究其原因, 就是“满堂灌”盛行, 教师只注重知识的逻辑结构, 导致了知识脱离具体的生活情境, 从而褪去了知识本身的动态性, 忽视了真实课堂教学的动态性、创造性以及实践性, 造成了当今的大学生实践能力缺乏。据笔者非正式调查, 学生在实践性课堂上大多处于手足无措的状态, 缺乏独立操作的能力, 实践课老师需要给学生作好详细的安排, 学生方能进行一些后续的操作, 实践性课程几乎没有达到其相应的作用。陶行知先生作过一个精辟的比喻:接知如接技。他说:“我们必须有从自己的经验里发生来的知识做根, 然后别人的相类的经验才能接得上去。倘若自己对于其事毫无经验, 我们绝不能了解或运用别人与此事之经验”, 说明在课堂教学上就须重视显性知识与缄默知识获取的互补与衔接, 学习与实践并重, 才能保证实践课的顺畅进行。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一个传递和复制公共知识的过程, 更是一个调动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 尤其是缄默知识的过程, 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并使已有的个人知识不断提升, 使其能在实践课堂上起到脚手架作用。

在大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为学生所搭建的脚手架应该围绕显性知识和缄默知识并举, 显性知识可以以最小的成本获得, 如阅读或者通过PPT进行演示教授, 但是学生对于缄默知识则需要进行实践方能获得。缄默知识理论告诉人们, 它的最终获得只能依靠个人实践, 只能是“做中学”。

“做中学”由美国教育哲学家杜威所提出, 在其教学理论中, 真实的情境体验和让学生自己发现学习成为必要的因素, 学生自己成为学习的中心, 这与缄默知识的获得途径不谋而合, 缄默知识的获得过程就是实践的过程, 亦为实践性教学建立了基础。缄默知识的获得成为大学课堂教学的关键。

艾拉特认为, 缄默知识的获得有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经验学习, 第二阶段是日常化。[5]经验学习是从对个人的所获得的直接经验进行外显描述的情节记忆中或者从对特定环境下行为理论的一般性理解中获得知识, 其有三种形式:第一, 从自己的经验中学习;第二, 向别人学习;第三, 向书本及媒体学习。在当今大学课堂中利用一定的高科技, 创设真实情景进行教学活动为缄默知识获得的第一个阶段——经验学习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手段。在创设的真实情境中, 让学生自己去感受、体验一个环节、问题以及场景, 进行观察以及学习解决问题。教师进行适量的解释, 充当一个合作者角色, 使学生从自己的经验中获得一定量的缄默知识, 因为知识的意义具有情境性, 只有通过运用才能够被理解。他们通过意识到输入的信息, 把其与他们知道的 (或者他们认为已经知道的) 有关主题联系起来, 主动思考这些信息, 然后把“所学的东西变成自己的”。

日常化阶段即通过不断地重复, 将外显知识转变成缄默知识。在大学课堂教学活动中, 学生积极参与, 参与就意味着每一个学生在知识产生的真实情境中, 与水平较高的同伴互动, 学习他们为建构知识应该做的事情。随着频繁互动的出现, 他们之间的协作学习发生、非正式学习出现, 内隐学习亦成为可能, 这些学习行为的发生为缄默知识的获得提供了基础。

实践性教学是相对于理论教学的各种教学活动的总称, 其核心是理论联系实际, 即“边做边学”或者“做中学”, 与缄默知识的学习异曲同工。缄默知识的学习不但是知识的学习, 而且是实践的学习, 缄默知识成为大学课堂教学与实践性教学的衔接点。围绕着这个衔接点的教学活动或者学习活动是保证大学实践性教学顺畅进行的必要保证, 也是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阿基米德点。

结论

当今, 针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研究可谓层出不穷, 高校课堂教学作为大学生学习的最常态形式, 首当其冲应该成为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的阿基米德点。在大学课堂教学活动中, 显性知识的获得固然重要, 缄默知识的作用亦不容小觑。高校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加强对于缄默知识的关注, 因为它在学生获得显性知识的过程中, 起着“智力基础”的作用, 是课堂教学和实践性教学的衔接点, 大学生实践能力提高的基础和保证。

参考文献

[1]Polanyi.M.The Study of Man[M].London:Routledge&Kegan Paul, 1957:12.

[2]Polanyi.M.The Tacit Dimension[M].London:Routledge&Kegan Paul, 1957:4.

[3]斯腾伯格.吴国宏, 钱文译.成功智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233-234.

[4]Polanyi, M.Personal Knowledge:Toward a Post-Critical Philosophy[M].London and Henley:Routledge&Kegan Paul, 1958:103.

学生的缄默知识与教学改革 篇8

关键词:缄默知识;显性知识;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35-0119-03

当代知识理论将知识分为缄默知识和显性知识,前者指不能清晰反思和陈述的知识,后者指那种能够清晰反思和陈述的知识。1958年,英国著名的物理化学家和思想家波兰尼(M.Polanyi)在《人的研究》一书中首次明确提出“缄默知识”的概念。他认为:“人类有两种知识。通常所说的知识是用书面文字或地图、数学公式来表述的,这只是知识的一种形式。还有一种知识是不能系统表述的,例如我们有关自己行为的某种知识。如果我们将前一种知识称为显性知识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将后一种知识称为缄默知识。”缄默知识占据了绝大部分,显性知识只占露出水面的一小部分,“我们所认识的远远多于我们所能告诉的”。① 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对学生的学习有着深刻的影响,并有助于理解学习中存在的一种“奇怪”的现象:学生对当时弄懂的学习内容很容易忘记,而对于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却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磨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究其原因,在于学习内容脱离了学生的缄默知识。

学生缄默知识是在实践中、生活中累积而成的。从其个人的生成资源来说,学生的家庭生活、社区生活和学校生活给予了丰富的体验、经历等经验,早已被深深地纳入到学生的认知模式中。这种内化的认知存在于学生的个人知识中,自然而然地支配着他现在的行为方式,而且几乎是自动化的,无需任何的思考。与显性知识相比,由于它的实践性、生活性,缄默知识具有更大的亲和性,也就更能支配、控制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方式。而且,在起作用的时候,很可能不在学生的意识范围内,但它又顽固地影响着人的行为。

然而,在现在的教学中,对学生的这种缄默知识的视而不见现象仍到处可见。教学中,仍然坚持着这样的知识观:知识是客观的、价值是无涉的,是无需检验只需记忆的绝对真理。坚持这样的学习观,并在这种知识观的支配下,学习就是知识由内到外的输入过程。教师的嘴是知识的源泉,学生就是盛装知识的容器。传统的“满堂灌”教学只是基于对显性知识的重视,而不重视通过学生的生活以及活动所获得的体验使他们形成的缄默知识。在教学活动中,对大量缄默知识的存在和发挥的作用的忽视,导致缄默知识自发地产生影响,那些有利的缄默知识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而对学习活动不利的可能产生干扰的缄默知识,则没有很好地控制。于是,学生头脑产生了缄默知识和显性知识的分裂,且显性知识不断地受到缄默知识的干扰甚至歪曲。不仅使学生意识不到知识的用途,感到学习的迷茫,同时也不能依靠显性知识完善自己的缄默知识,提升缄默知识的水平,出现了“高分低能”的现象。他们拥有很多的显性知识,头脑中塞满了大量的科学知识,这正是我们灌输教育所津津乐道的。然而他们在实践中应用的仍是缄默知识和缄默力量,并没有显示出所受教育的力量和优势。

因此,认识和理解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缄默知识,对当前深化教学改革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为其提供了新的视角。

首先,改变传统的学生观。在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意识到学生缄默知识的存在。学生并不是带着一个空白的头脑走进教室的,而是带着对这个世界丰富的背景和经历来到课堂的。学生作为生活在世界中的人、文化的人、时代中的人,必然受到生活背景、文化背景和时代背景的熏陶。这些背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各个方面。它是学生学习的起点、容纳新知识的中介。进入教育过程的个体如果是一个具有文化遗产的儿童,他会具有特殊的心理特征,在他的内心有家庭环境的影响和四周经济状况的影响。② 所以,学生带到课堂的不仅有眼睛、耳朵和记忆力,而且还有大量的缄默知识。尽管这些缄默知识不完善、不清晰,但对于学习具有基础性作用。假如没有这种缄默知识为基础,学习者的思想就会迷失在大量的显性知识“丛林”之中,就无法在自己的精神中进行显性知识的建构,显性知识因而也就无法表现出“理智的力量”,也就无法促进学生整体的和谐发展。所以,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考虑到学生对相应问题可能存在的缄默知识及其影响,要考虑到学生已经掌握的缄默认识模式。对于这些缄默知识,教师应给予认同、尊重和关注,才有可能真正地做到“因材施教”。

其次,认识与理解学生的缄默知识,就要改变传统的师生、生生关系。传统的师生关系就是授受的关系,教师授予学生知识,学生接受知识。然而,教学作为传递、掌握显性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缄默知识显性化并得到检讨、修正和应用的过程。这两个过程是内在统一的,发生在学生学习的同一过程中。因而,教师要改变“一言堂”、“满堂灌”的习惯,使教学过程变成师生之间真诚的、自由的、平等的对话过程。对话意味着双方(师生),不是我——它的关系而是你——我的关系。这样,才能使学生的缄默的观点、认识立场及模式“显现”出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正、批判或利用。通过与学生的对话交流,教师才能更清晰地认识到学生关于具体学科知识、认知模式等缄默知识的存在,在以后的教学中才能更好地照顾到学生,通过对话帮助学生反思学习活动中使用的、但并没有意识到的缄默知识,使他们学会不断地从自己显性的思想和观点中分析所使用的缄默知识,尤其是那些缄默的认知模式,从而使学生不断地审视、反思并提高认知水平,提升分析能力及自我管理能力。同时,要鼓励学生之间的讨论和沟通、互助和合作,这样,学生才能可以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和思维方式,从而对知识产生新的洞察。在这种以“对话”为基础的教育情景中,教师和学生都作为整体的、独特的个体在教学中相遇,在相互对话与理解中接纳、尊重和信任对方。课堂有的是师生、生生之间的问辩、质疑、宽容和接纳,有的是心与心之间的敞亮和开放、碰撞和激荡。

再次,重新理解学生的学习。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学习就是知识从外到内的输入过程,学习就是对知识的复制、转移,从书本、教师头脑中移植到学生的头脑中。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成为知识的奴隶。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仅是发现原意,要尽量避免甚至根本无视学生的主观成见。而实际上,学生理解知识是以在现实的生活和成长中获得的经验(包括缄默知识)为基础的。这些经验作为理解的“前结构”来能动地建构、创造意义,若没有或避开这种“前结构”来进行学习,真正的学习就不可能发生。学生不是被填充的对象,不是知识的容器,是具有丰富的“成见”的,更是学习的主体。因而,要尊重学生的这种“成见”及其基础性作用,才能更好地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的有效性,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最后,要重新审视对学生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一般由诊断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构成,但都是围绕着显性知识展开的。在诊断性评价中,往往是通过对学生的试卷、作品或其它一些相关表现来判定学生对显性知识的掌握质量和数量。这种评价关注学生在哪里出了错以便集中精力进行详细地、生动的讲解或是进行强化训练,而忽略了学生内在的缄默知识和认知模式对于他们分析问题和理解问题时可能产生的影响。评价仅仅抓住改进教师的教法这个外因是不够的,还要从学生这个内因着手。在总结性评价中,不应只是像以前一样,一味地强调“一视同仁”的、“统一”的标准,关注表面上的公平,也应该突出“个性化”。因为能够真正衡量和甄别出学生认识能力和水平的,不是对静态教材知识的简单记忆、再现和运用,而应是他们以自己的缄默知识为基础、对静态教材知识进行的动态理解、阐述、批判、综合和创新。学生的缄默知识和缄默认知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从根本上决定了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阐述、批判、综合和创新有着个性化的色彩。有着不同的缄默知识的学生,却被要求面对难易程度相同的试卷,是不恰当的,其实也是不公平的。正如《学会生存》所说的“教育上的平等,要求一种个人化的教育学”。② 因此,在总结性评价中,要突出学生的个性,适应个别差异性,让每一个学生在总结性考试中尽情地发挥自己的独特见解。

参考文献:

[1]金生鈜.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2]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3]石中英.缄默知识与教学改革[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3).

[4]Po lanyi,M,T he S tudy of M an,London:Rout ledge & Kegan Paul,1957.

[5]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缄默知识观下学生探索精神的培养 篇9

关键词:缄默知识探索精神方法机会信心欲望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学生科学素养中非常重要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是很难用语言去表达的,只有在科学活动实践中让学生自己去体会,自己去意会,自己去发掘,在以缄默知识为基础的活动中去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一、何为缄默知识

缄默知识是英国著名的科学哲学家波兰尼在1958年出版的《人的研究》一书中提出的。他把知识区分为缄默知识和外显知识:外显知识指那些通常意义上可以用言语、文字或符号的方式加以表达的知识;缄默知识指的是那些无法言传或不清楚的一类知识,相当于我们常说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波兰尼认为,人们在教育活动中只有以缄默知识为基础,才能意识到自己的理智力量。

二、缄默知识在科学学科中的体现

科学是一门技艺类学科,科学课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其中学生的探究精神是教师无法用语言传授给学生的,教师只有通过帮助学生搭建探索的平台,教会他们探索的方法。通过激发兴趣和激励鼓励来增强学生的探索欲望和探索信心,在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效应中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学生的探究精神就是缄默科学知识。

三、如何在缄默知识观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学生的探究精神的建立是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目标,建立探究精神能为学生终身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第一,构建知识,教给学生探索的方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在未来社会里,文盲将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那些不懂得学习方法、不会自行更新知识的人。由此可见,要想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必须让学生知道探索的方法。

1动手操作

科学本身是一门动手操作性很强的学科,教师要细心,耐心的指导学生动手操作。例如,在《造一艘小船》一课中,比比哪个小组造的小船装在的货物更多。起初有些小组连小船都造不像,放到水里就沉了。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先思考现实中小船的船沿和船舱的样子,船沿要高,船舱要深。进而再让学生造小船,如何使船沿更高,船舱更大。这非常考验学生的动手能力,如何用手捏,怎么捏都非常重要。学生在一次次的动手操作中自己会慢慢体会,教师是很难用语言去表达让学生如何操作。学生在操作中的体会就是缄默知识。

2新旧结合

纵观整个小学科学教材发现科学知识的相互联系十分密切,旧知识是获得新知识的基础和起点,新知识又是旧知识的引申和发展。如《机械摆钟》一课和《摆的研究》一课,如果没有前一课对摆的规范操作,对摆具有等时性的研究,很难为下节课的研究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打下基础。《机械摆钟》一课的研究学生已经发现全班学生中有些摆摆得快,有些摆摆得慢,学生已经在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再而进行研究,学生对旧知识的学习,自然产生疑问,对研究新知识有很强的欲望。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对新旧知识进行结合,进行联系,让学生学会探究的方法。

3分析交流

科学结论的正确得出,都要经过对科学数据的分析。实验后的分析对科学知识的正确获得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的交流能让学生去表述自己的思想和接受别人的表达,无疑会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并在分析交流中发现问题,再去探索问题。例如,《摆的研究》一课中,学生探究摆的快慢与摆锤重量。摆线长短的关系中,学生通过两组数据的分析发现摆的快慢与摆锤重量无关,摆的快慢与摆线长短有关,这时教师要学生进一步分析,摆的快慢与摆线长短的具体关系。我的课堂上就有一位学生提到:摆线越长摆得越慢,摆线越短摆得越快,那摆线的很短和摆的次数是不是有一个公式可以计算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公式?这时的学生探究精神就全面的体现出来了,这就是缄默科学知识。

第二,搭建平台,给予学生探索的机会

平台就是舞台,一个能自由发挥的空间。要想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就必须给学生一个自由伸展,自由发挥的舞台。小学阶段,学生对很多事物都是非常好奇的,对很多事物都充满了探究的欲望,那么教师就要给学生提供探究的机会。

科学课堂中主要是通过观察和实验去探究科学知识。我在上《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一课中,充分帮助学生搭建探究的舞台,提供给学生实验的所有材料,哪怕四个班级上下来要用掉50把燃烧匙(因为做过白糖加热实验以后,燃烧匙里的碳无法清洗掉),我想我应该给学生这样的机会,只有让学生自己去探究了才能获得真正的科学知识,真正的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其实我们科学课堂上的探究材料还是很缺乏的,为了给学生探究的机会,我时常是跑菜市场,跑五金店,跑遍镇上的每个地方给学生寻找探究的材料。慢慢的我的行为也影响到了学生的行为,每次让学生准备实验材料,他们都是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寻找,还要找到最合适的材料。我想学生有了这样的探究精神,对他以后的学生生活都是终身受用的。学生这种探究精神的养成,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意会,这就是缄默科学知识。

第三,评价激励,增强学生探索的信心

别每一个在学海中翱翔的学生来说,自信心如同一对翅膀,能让他飞得更高更快。如果没有这对翅膀,他将永远在地面上徘徊不前,永远看不到前方那亮丽的风景线。通过激励学生你能行。增强学生探究的信心。

教育家陈鹤琴就指出:“积极的鼓励比消极的刺激要好得多。”学生在课堂上总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成功的时候老师投去赞许的目光,失败的时候老师投去希望的目光。教师适当的激励会使学生在课堂上一直保持充足的自信。在教学《种子发芽实验(一)》一课时,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接触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和第一次接触对比实验,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学生都找不到头绪,有无从下手的感觉,叫了几位学生汇报自己的实验方案,都不知道怎么设计,这个时候。我激励学生不要灰心,继续思考,提醒对比实验的要点,学生继续思考设计了五分钟后,学生汇报实验方案,奇怪的是学生都不敢举手了,经过我一调查,有些学生说怕说错,这时的学生心里已经在害怕,害怕说错以后老师对他的批评。这时我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我相信同学们是最棒的,最优秀的,老师对你们有信心。”学生听到我对他们的鼓励之后,消除了心中的疑虑,开始汇报自己的实验方案,通过同学们的相互补充,我们的实验方案越来越完善。这时我对学生说:“同学们,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的实验方案非常完善,只要我们大家一起努力,没有什么事情是办不成的。”多用鼓励,激励的方法去调动学生的探究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探究激情,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这就是缄默科学知识。

第四,激发兴趣,唤醒学生探索的欲望

古今中外,凡有成功者无不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有着浓厚的兴趣,兴趣推动着他们孜孜不倦地追求和探索而取得成功。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唤醒他们对知识探索的无限欲望,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在《液体的热胀冷缩》教学时,教师先演示把装有冷水的试管蒙上气球皮放人热水中,一会学生就发现,气球皮鼓起来了,学生觉得很神奇也很惊讶。纷纷想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学生们一个个跃跃欲试都想探究其中的原因。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了,那么学生对接下来的探究一定是非常认真的操作,思考。

缄默知识 篇10

关键词:声乐教学,缄默知识,应用

在高校声乐教学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例如教学效率不高, 虽然付出了大量的精力, 但是学生水平提升缓慢。缄默知识作为声乐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知识, 通过合理地应用缄默知识能够提高学生的个人体验水平, 提高学生学习的针对性, 最终在学习的过程中实现有效的提高。

一、缄默知识简介

缄默知识是英国哲学家波兰尼所提出的一种概念, 认为在人类社会中有些知识是难以用文字来系统表达的, 这部分知识称之为缄默知识。在实践中缄默知识随处可见, 它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发挥了主要的作用, 是人们学习其它知识的重要基础。缄默知识在表现形式上比较抽象, 具有主观性强等特点, 它虽然难以直接的表达, 但是它是客观存在的。缄默知识包含了个人的经验, 是人们在自己探索中所得到的感悟和智慧等, 人们在获得缄默知识的过程中更多的依靠自己的体验和直觉等方式。对于声乐教学来说, 离不开实践的过程, 只有通过学生亲自练习才能真正地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 才能更好地掌握歌唱过程中的技巧[1]。缄默知识是学生个体的体验, 教师难以直接地传授给学生, 但是可以通过学生的歌唱表现来判断学生的水平。声乐教学本身是一项主观性比较强的艺术, 它重视学生和听众的感受, 学生在练习相关的技巧时需要不断地探索, 需要身心配合, 最终达到表演的目标。

二、声乐教学中合理应用缄默知识的思考

(一) 提高学生缄默知识水平

对于声乐教学来说, 它需要不断地积累才能实现提高, 因此提高学生的缄默知识水平对于提高声乐教学的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学生对于声乐知识的理解和感悟越深刻, 那么对于声乐作品中的情感和技巧的控制也就越强, 这就需要学生不断地练习、积累, 从而更好地表达出声乐艺术本身应有的效果。声乐理论本身是抽象的, 将声乐理论应用到表演的过程中就需要缄默知识, 对于教师来说应当重视学生缄默知识的提高。在日常的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练习, 养成科学的练习习惯, 在练习的过程中要及时地给予指导, 对于其中容易出错的地方要反复的强调, 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够不断地丰富学生的体验过程, 从而使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更加地熟练。此外为了提高学生的缄默知识水平, 还应当加强学生文化修养的学习,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了解相关歌曲的背景以及情感等, 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声乐素质, 从而能够更好地理解歌曲的内容和内在的含义, 这样才能真正地提高声乐教学的效果。

(二) 加强缄默知识的转化

缄默知识的抽象性的特点, 增加了声乐教学的难度, 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加强缄默知识的转化, 更好地发挥缄默知识的作用。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声乐知识, 教师要将缄默知识转化为学生能够理解的体验和感悟, 在具体的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从生活体验中来找到共同点, 从而实现缄默知识的迁移。例如在声乐教学中离不开情感的表达, 也离不开演唱技巧的选择, 对于情感的表达, 学生往往由于对歌曲的理解不够透彻, 在表达的方式上存在比较多的缺陷, 对于教师来说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想象, 从歌曲本身的情感出发, 指出其具体的演唱方法和技巧[2]。在缄默知识转化的过程中应当尽可能地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与学生的个人生活体验结合起来, 从而使缄默知识显性化, 打破缄默知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缺点。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自己的表演或者带领学生观摩一些名家的表演, 指出其中所蕴含的技巧和方法, 不断地分享自己的理解, 通过观察模仿, 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相关的技巧, 并且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缄默知识。缄默知识的转化不是一朝一夕的就能够实现的, 对于教师来说, 应当将缄默知识贯穿到教学的每个过程中, 使学生能够养成思考缄默知识的习惯, 在思考和实践的过程中实现缄默知识的正确转化, 提高学生的声乐表演技巧。

(三) 不断丰富学生的感官体验

缄默知识的抽象性导致了其很难通过直觉的语言以及行为来描述和说明, 这种知识是难以言传的, 因此可以通过不断地丰富学生的感官体验来加深学生对缄默知识的理解。通过学生的亲自体验才能够体会到歌曲背后所蕴含的情感和美感, 这在声乐教学中非常常见, 例如在声乐表演的过程中学生的乐感对于表达效果具有比较大的影响, 这就需要学生多听多练习, 通过听觉和声带的振动来感悟和体验发声的技巧。声乐演唱中的审美也是如此, 有时候这种美是难以有效地表达的, 需要学生自己在不断欣赏的过程中感悟。在学生感官体验的基础上,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经验, 从而加强对缄默知识的理解。

三、结语

缄默知识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知识, 对于高校声乐教学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合理地应用缄默知识, 对于提高学生的演唱技巧, 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具有重要的帮助。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合理地应用缄默知识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声乐表演过程中的表达技巧等, 从而提高学生的声乐表演水平。

参考文献

[1]范勇冠.高校声乐教学中缄默知识运用的实践分析[J].戏剧之家, 2016, 18:239.

上一篇:第五中学团委开展“五四”青年志愿者活动下一篇:七年数学上册习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