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寸河山一寸血》读后感

2024-06-13

《一寸河山一寸血》读后感(精选6篇)

《一寸河山一寸血》读后感 篇1

《一寸河山一寸血》读后感

1704班 陈惠瑛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题记

我轻盖上书页,脑海闪过无数,你们浴血奋战的画面。在枪林弹雨中革命先烈用他们的血肉之躯,守卫着祖国的大好河山,捍卫了中华人民的尊严,无时无刻地展现着中华民族顽强拼搏,不屈不挠的传统美德,此时此刻,我能体会到梁启超“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的强烈呼唤。作为中华儿女,我们身上担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巨使命,我们必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

总书记说过“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所以我们应当做好吃苦耐劳的准备,然后踏上实现中国梦的新征程。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要以史为鉴。回首过去,从九一八事变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长达十四年的抗战最终以日本投降落幕。那是屈辱的十四年,懦弱无能的国人不求上进,给予了侵略者趁虚而入的机会。让敌人在我们的国土上烧杀抢掠,肆意妄为,大片江山沦陷于漫无天际的战火之中,让大多数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那同时是觉醒的十四年,先进的中国人不愿屈服,奋起抗争,英勇杀敌,夺回属于中国的土地,重建我们的家园。将侵略者赶出中国并建立起我们的国家。血与泪铸成的历史,仍然历历在目,落后就挨打,弱国无外交。我们要以史为鉴,积极进取,奋发向上,团结一致,共创美好生活,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愈走愈远。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要求我们勇于担当。放眼世界,国际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而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还未解决。作为国家的未来和民族希望的我们有责任,为人民谋幸福,为国家谋富强,勇于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我们是中国的新生力量,我们腾飞的高度决定中国腾飞的高度。()我们要以崭新的风貌怀揣爱国之心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学习其他国家的优点长处,并结合中国的国情加以运用。让世界看到新一代的中国青年人是朝气蓬勃的,是出类拔萃的。也正是这样的青年人才能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中流砥柱,成为带领中国经济腾飞的中坚力量。我们要出色地完成我们的使命,就要时刻意识到自己肩上,这一份沉甸甸的责任,绝不能仅仅只是嘴上喊着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而应该将我们的理想追求以及对国家的真心付诸于行动,从上一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手中接过建设美好中国的重任,紧紧追随党的脚步,跟着党走,为人民服务,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奋斗终生。

中国梦是上一代的,更是我们年轻这一代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要求我们立足当前。正当豆蔻年华的我们,要珍惜眼前的时光,走好当下的每一步。我们要珍惜读书的机会,履行好学生的义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往前走。在完成学业的同时,努力提升我们的科学艺术水平和思想道德境界,不断地完善自己,充实自己,做一个有内涵的人。我们要立足当前,从小事做起,以一颗炽热的心为中国梦的实现做充分的准备。长大后要用我们的学识来回馈祖国的栽培,与许许多多同我们一样的年轻人一起将我们的国家打造得更加富强,给中华人民一个安定的家园,让西部深山中的孩子接受更加好的教育,给位于中国贫困地区的人民带去福音。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实现共同富裕是所有中国人的共同期望,也是实现中国富强的基础,我想,一定会有越来越多青年人不惧吃苦耐劳,扎根深山,为大山深处的人民服务,也为贫困地区的经济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微弱力量。年轻一代的我们定当不负使命。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作为中华儿女的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道路上奋勇前行。我们要让革命先烈用一寸寸的血肉换回的寸寸河山变得更加繁荣昌盛,决不能重蹈覆辙,让历史重演,绝不辜负祖国和人民对于我们的期望。中国少年必将崛起,用我们的满腔热血共同构造中国建设的蓝图,许我们的子孙后代一个富强的国家,这也是对老革命者的一份交代。我们必将让世界看到中国的蜕变,看到欣欣向荣的中国,看到生生不息的中国少年用他们的智慧灌溉中华大地,看到中国少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铿锵有力地前行。

《一寸河山一寸血》读后感 篇2

关键词:抗日战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持久战,正面战场

距离1945年8月15日,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日本宣布投降, 中国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已过去六十七年, 可围绕在中日之间的恩恩怨怨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归根结底, 是由于日本方面一直不肯正面承认犯下的罪行并悔悟, 从前几年的“教科书事件”到日本首相频频参拜靖国神社, 为二战战犯招魂。这些令人愤慨的行为对于我们这个曾经惨遭侵略, 用先烈们的鲜血浸透每一寸河山才换来今日之和平的国家和民族来说无疑是一种莫大的伤害。

然而仔细深究, 日本政府之所以敢于公然歪曲史实, 混淆视听, 日本民众之所以对于二战的历史模糊不清, 其中一部分原因还在于1945—1949年国共内战导致两岸分离, 出于政治势力和意识形态的考量, 大陆和台湾之间各执一词, 表述不一, 即使是同一时期不同的专家学者著述也多有出入。例如大学人人必修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以下简称《纲要》) , 其中的某些数据和说法就不完全精确, 对数据的来源没有列明出处, 一些说法也显得模棱两可, 以下仅就其中几点加以讨论:

一、关于中日双方的伤亡人数统计问题

日军的伤亡人数, 《纲要》中说“日军在海外作战中损失的287万人中, 有150万人伤亡在中国战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武装等对敌作战12.5万余次, 消灭日、伪军171.4万余人, 其中日军52.7万余人。”[1]

其实, 社会各界关于日军在二战中中国战场上的伤亡人数历来就存在诸多争议:日本方面有人认为在中国战场上伤亡加上被俘虏的人数大约为133万人[2]。中国方面的学者大多同《纲要》中所列数据一样, 在一份中学的教辅资料中就表述得更为具体 (见下表) :

国际社会一些人则认为这个数据有所夸大。一般来说, 日本国内的学者统计抗战伤亡人数时, 普遍不将朝鲜籍和台湾籍的士兵计入, 而中国方面在核算歼敌人数时是无法分清这部分人和本土日本人的区别的, 另外, 在整个抗战期间协助日军的中国“伪军”总人数约为210万[4]。在统计歼敌数时如果出现误将伪军人数计入日军人数的情况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再加上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实行统一战线, 国民政府将共产党军队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 下辖在国民革命军下, 所以, 要想得出完全真实的国共双方的歼敌人数确实较为困难。但无论如何, 就算以日军伤亡最高人数计, 相比之下, 中国方面无疑是伤亡惨重, 以十挡一。中国国民政府领导下的国民政府军与日军共有22次大型会战、1 117次大型战斗、小型战斗38 931次。[5]国民政府军队伤亡322万余人, 其中阵亡132万余人, 中国共产党军队损失58万余人, 其中阵亡16万余人, 中国军民伤亡共计约3 600万人[6]。这些悬殊的数据表明中国以其自身巨大的牺牲为盟军作战赢取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 为整个反法西斯同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同时也可看出当时中日之间巨大的实力差距。

当时, 日本国内进行过明治维新, 实现了由君主专制制度到资本主义制度的转型, 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军需工业十分发达, 装备精良, 军队训练有素。反观中国, 虽然也结束了君主专制, 但当时国内正值军阀混战, 人民困苦不堪, 南京国民政府的政令还不能通达全国, 军队军纪不严, 装备落后。

二、抗战战略方针的制定

中日军队之间巨大的差距决定了抗日战争必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全民族抗战, 在《纲要》中对于战略方针的制定实施是这么说的:“1938年5—6月间, 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的讲演……系统地阐明了持久抗战的总方针……抗日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1]书中单方面强调了共产党方面的抗战战略, 没有提及当时的国民政府的态度。

事实上, 早在七七卢沟桥事变发生后的第十天, 蒋介石就在庐山发表了题为“最后关头”的抗日演讲, 蒋说“如果战端一开, 就是地无分南北, 年无分老幼, 无论何人, 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 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最后关头一至, 我们只有牺牲到底, 抗战到底。”庐山讲话正式拉开了全民族抗战的巨幕, 蒋的讲话表明了国民政府坚持持久抗战的决心。在之后的8月7—12日, 国民政府在南京召开了有共产党人参加的国防会议, 会议讨论了《国军作战指导计划》, 制定了“抗战到底, 全面抗战”、“采取持久消耗战略”的方针, 由此正式制定了全面抗战、持久抗战的基本战略[7]。

在国民党内有“小诸葛”之称的白崇禧也在较早就提出了持久战的战略方针, 根据白崇禧本人的回忆, “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这两句是他提出来的, 但其时是在1938年初, 国民政府和军事委员会迁移武汉办公之后不久[8]。这些相关的战略思想的提出都早于1938年5月《论持久战》的发表, 由此可见, 国民党内早在抗战初期就坚定了持久战的战略方针并且来源于内部。但在《纲要》中并没有就国民政府的战略进行说明, 过于强调党派的意识形态, 没有对社会各界在此时的态度作全面具体的描述, 不能不说是编写教材时的一个遗憾。

三、国民政府在九一八事变后的态度

国内的历史教科书中存在的一个很典型的问题就是关于九一八事变后的“不抵抗主义”。众多版本的教材包括《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都将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东北军放弃抵抗简单地描述为是执行南京国民政府命令的结果。这几年随着众多史料的公开, 显示出事件的复杂性。

事实上, 从事变发生的时间点上来看, 9月18日, 蒋介石正在永绥号军舰上从南京前往江西, 因此事变发生时他并不知情, 在知道发生事变之后, 国民政府立即采取了措施, 21日, 蒋中正回到南京定出三项基本外交原则: (1) 坚决抱定保护中国领土主权及行政完整。 (2) 维持东方和平而达到维持世界的和平。 (3) 尊重一切国际公约, 尤注重于门户开放, 机会均等之原则[9]。在当时国民政府先是寄希望于国联解决, 但对于侵略行为, 绝没有“不抵抗”之意, 甚至在后来张学良的“不抵抗”命令受到国民政府的严厉批评, 但蒋中正仍然希望张学良前往南京商讨外交应变的方法, 张却表示拒绝并改派万福麟入京[10]。这表明国民政府在“九一八事变”发生后的态度是希望尽力解决, 不开启战端是考量到当时国内军力尚弱, 并非下令“不抵抗”。

后来张学良自己也说:“从前许多学者研究认为是国民政府指示不抵抗, 但其实国民政府的指示是‘相应处理’, ‘相应处理’意思是看情况自己去办, 等于中央不负责的。因此不能将九一八事变没抵抗的责任推给国民政府。我因为不希望扩大事件, 所以采取不抵抗政策。”[11]

显然教材中对“九一八”后的“不抵抗问题”如此轻易地下结论是过于草率了。从上述资料中可以看出, 当时蒋介石在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主张先提交国际联盟来裁决, 虽然采取的是较为妥协的做法, 但显然命令张学良不准抵抗是不可能的。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 首先, 历史的考证必须建立在尊重史实、实事求是的基础上, 因此, 在编写教科书时, 就更应该做到慎之又慎, 让今天的我们能够更好地反思战争、珍惜和平。其次, 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应高于一切, 应该肯定国民政府坚持抗战的决心和领导抗战的功劳, 不应简单地以意识形态和政治派别来区分, 不经仔细考证轻易地下结论。抗战的胜利绝不是依靠某一党派或某一个人单独取得的, 抗日战争是一场全民族上下一心的抗战。明辨事实不是为了铭记仇恨, 而是为了更好地抚慰逝者, 激励来者, 以史为鉴, 面向未来。

参考文献

[1]沙健孙, 马敏, 张建国, 龚书铎, 李捷.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151-164.

[2][日]栋田传.兵队日本史[M].东京新人物往来社, 1975:280;[日]黑羽清隆.日中十五年战争[M].株式会社教育社, 1979:266.

[3]刘向荣.谁是抗日战争中抗击日军的“中流砥柱”[J].历史学习, 2007, (5) :11-12.

[4]刘德军.抗日战争研究述评[M].济南:齐鲁书社, 2005:488.

[5][日]古屋奎二.蒋总统秘录:第11册[M].陈在俊, 译.台湾中央日报社, 1986:122.

[6]孟国祥, 张庆军.关于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伤亡数字问题[J].抗日战争研究, 1995, (3) :94-107.

[7]步平, 荣维木.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全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0:142.

[8]杨天石.国民党“持久战”思想其实有独立来源[N].南方都市报, 2009-07-07.

[9]罗家伦.革命文献:三十四辑[M].北京:中国国民党党史会, 1958:1196.

[10]刘维开.隐忍与决裂——卢沟桥事变前国民政府对日和战的选择:上[J].近代中国, 中国学术期刊电子出版社, 1994—2012 (130) :121.

“焦土”腾冲一寸河山一寸血 篇3

挂在嘴上的,自然是野史正史都有。但在这里探寻,有种真切感扑面而来,聒噪在大小荧屏上的“抗战雷剧”,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

1942年至1945年间,为抗击日本对中国云南和缅甸的入侵,为保卫滇缅公路和史迪威公路这一关系中国生死存亡的国际交通线,中国远征军出兵40万人投入到中缅印战场,其中,发生于1944年8月2日至9月14日的腾冲城攻坚战,被称为“焦土之战”。远征军官兵以阵亡9168人的代价,收复了抗战以来的第一座城池。

历史可以被原谅,但不可以被遗忘,所以如果你来腾冲,国殇墓园和滇西抗战纪念馆是一定要去的。

国殇墓园

国之殇,民之哀

国殇墓园位于大盈江畔、来凤山下,或许那片占地53300平方米的陵园,只是祖国960多万平方公里辽阔陆地上的一个小小的角落,但它却因为埋葬着来自祖国各地的抗日将士而像母亲包容而伟大。

关于国殇,《辞海》有两个解释:一是“指为国家作战而牺牲的人”;二是说《国殇》为《楚辞·九歌》中的一篇篇名。”不管那种解释,以《国殇》作为“为国家作战而牺牲”的人的墓园的名字,是最确切不过的了。

国殇墓园内,松柏参天,绿荫铺地,肃穆庄重。修建墓园时,腾冲百姓搜集到数千国军烈士遗体,火化后盛入专门制作的陶罐内,安葬在一座小丘的坡上。小丘上的墓碑,有些有姓有名,有些则无名,便以“无名者”命名。我一个一个看这些墓碑,绝大部分是尉官以下,多数是士兵。很多墓碑前放着一支菊花,或者一朵玫瑰,花瓣鲜嫩,显然是来拜谒墓园的人刚刚献上。是谁呢?不知道,也无名无姓。——这就是历史,不是在书里,不是在广场上,而是在无名者心中,在人民心中。

值得一提的是,墓园内有一座盟军官兵的墓,这里埋葬的是1944年夏收复腾冲战役中牺牲的19名盟军官兵。这些盟军官兵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与中国人民一起为抗击日本的侵略,最后献出自己的生命。一个外国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不能不让我们感动。

“奶奶,这山上为什么有这么多石头?”

“因为每一块石头下,都有一位英雄。”

“他们都是做什么的呀?”

“打日本坏人的中国好人。”

在墓园里,我听到了这四岁小女孩与她奶奶的对话, 我想,这样的故事应该让更多后人知道。

滇西抗战纪念馆

10万中国远征军“不能忘却”

滇西抗战纪念馆与国殇墓园相邻。1937年7月7日、1942年5月、1945年8月15日……走进滇西抗战纪念馆,大厅地面上标注的一连串时间数字格外醒目。“就像是时间的‘脚印’,那段历史上的人和事从未离我们远去。”滇西抗战纪念馆的工作人员说。

工作人员介绍说,整个纪念馆收藏各类抗战文物有10万多件,其中展出了1.8万件。陈展实物以腾冲民间收藏家段生馗先生30多年来花巨大心力收集的抗战文物为主。

“这是日军当时做细菌实验的器材,腾冲有不少村民死于日军细菌弹……”

“这是日军活体解剖用的手术台,绑在上面的人还是活着的啊……”

“还有这段黑白视频,记录了日军残忍地将无辜村民投进桶里的沸水中,桶底还在用火烧……”

实物、影像、图片等史料把人拉回到那个“一寸河山一寸血”的战争年代,历史因此变得可感、可触。

工作人员说,除了文物展示,滇西抗战纪念馆还一直在为远征军后裔查墓寻亲,仅今年以来,就先后接待到馆查询亲属的老兵后裔300多位。作为纪念馆附属建筑,一面中国远征军的名录墙静静矗立在纪念馆的西侧——10万多名中国远征军的名字被镌刻在上面,留给后人永久缅怀。

滇西抗战共歼灭日军1.6万余人,远征军将士、滇西民众和盟军官兵更是伤亡惨重。这里,从未忘却那段刻骨铭心的血色历史。当地人说,即使不能叫出他们的名字,我们也要永远缅怀所有在这里战斗过的抗战英烈。

卢彩文

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出发前朋友叮嘱:“老人家90岁了,采访时间不宜过长”。但在卢彩文的小院看到老人,第一个想法竟然是:“90岁?怎么会?他没那么老嘛。”

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位精神矍烁的老人,清瘦的脸庞上留下岁月的印痕,一双在这个年龄的人中少有的仍显得明亮的眸子中明显地透出一份淡定和沉静。

老人依然记得当年在滇西做情报工作的很多细节:1942年,日军攻占腾冲,年仅16岁的卢彩文偷偷报考了设于大理的黄埔军校第19期滇西干训团,学习结束后,他被派往腾冲敌战区做情报搜集工作。

要获得有价值的情报,就得与敌方地位比较高的人搭上话,那时候腾冲伪政府已经建立,卢彩文就在几个汉奸身上打主意。有一个汉奸叫孙振邦,是日本宪兵队队长,在当地排二号汉奸。卢彩文辗转托人给他传递信息:中国军队要反攻了,你想不想为自己留条活路?看他心思活动了,卢彩文决意去面见他。

对17岁的卢彩文来说,这是一次提着脑袋进行的冒险。孙家门前没岗哨,十几个日本宪兵却在院内驻守,“我没见过他本人,只知道他嘴上镶了金牙,瘦高瘦高。我便径直去找他。他看见我也会意,就把我带到另一间平房里谈话。”

“很多情况是事后想来才后怕的”,追忆当年九死一生的情报生涯,卢彩文总会想到那几段令他心有余悸的场景。但是对今天的他来说,这都已经是遥远的往事了。

很多的抗战老兵,如果你不接着问:后来呢?他们的讲述会在这里嘎然而止,就算是追问,如果彼此间没建立起足够信任,他也会大手一挥:不讲了,不讲了,没意思。

卢彩文倒没有这样。我们于是知道,1944年,龙陵收复之后,这位情报战士向上面递了一张申请,他要读书。上面允准了他,从此有了比他从军抗战更漫长的读书、教书生涯。参加抗战,从卢彩文90岁的人生中来看,只占到小小的一段,仅他的履历来看,他可算平静一生。但,又怎么可能?“写不完的检查,流不尽的眼泪。”卢彩文提到“文革”中那段因早年这段历史所招致的审查与批判,竟然说:这个冲击太普通。因为他所知的其它黄埔同学,有的关进大牢几十年,有的惨死,他活下来了,没什么可抱怨。

不过,卢老接着说,“近年来随着人们越来越客观的对待历史,老兵们的历史功绩也越来越被尊重,党和政府对老兵的关心和帮助也比以往有很大的进步,这是让我们这些健在的老兵最感到欣慰的。”

临别,老人家奋笔给《旅游世界》题下“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八个大字,仿佛号角,一直响在我这个晚辈人的耳畔……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代风骨一代人 篇4

就是这样的一个弱女子,扛得下一切的痛苦折磨,受得起一切的凌辱难堪,咬碎银牙,让秘密在她心灵深处生根发芽。她也为人妻,她也为人母,在意志变得越来越坚强的同时,她的心也愈来愈柔软。在临刑之前的车中,她修书一份,赠与她的孩儿,你母亲至死不渝,希你亦如此。

君心何坚决,到死无两意。一寸山河一寸血,一代风骨一代人。

1940年张自忠战争抗日名将,民族英雄,高风亮节,气壮山河

一寸相思一寸灰作文 篇5

――题记

一寸相思一寸灰,落雪无常春忘归。往事如昔,寒冬下着冰雨,伤感在心里攻城略地,人生最苦莫过于相爱却不能在一起。说了天荒地老,却只能画地为牢,当怀念被季节穿起,原来你一直在心口幽居,才懂了,爱若放手刺心戈壁。除了你、再不会为谁心疼判下无期。

指尖轻触的距离,是穿越时空也无法抵达的交集,当星子爱上太阳的美丽,注定是一场悲剧。你在北方以北,我就在原地等一个遥不可及。星子可以坠入爱河,太阳也能爱理不理。春天来了,满心欢喜望着你,你睡在夜的怀里,我困在天空之城的领域。伸出手,温暖我无法收集,没有一只燕子经过这里,干涸的泪成了一道痕、横亘了相思崛起。风吹叶落,华灯初起,亲爱的人啊!此生不换,你说过,却让我睡在沙漠的眼里,从此没了雨和风、只有荒芜占了便宜。

寂寞如水的.夜里,幸福早就远去,无法靠近半亩花田的丰盈,只能任凭命运打磨人生的轨迹。情字落地,爱在回眸里,卷珠帘的含义就是相爱到放弃。可否借我一支笔,画一双不流泪的眼睛,抹掉你给的气息。誓言如此华丽就像流星敲门,幸福只是一场空欢喜、能抓在手里的不过是碎玻璃。相信了爱情,相信了你,陌上花开情深几许,爱上一个人,恋上一座城,传说卑微到了尘埃里爱情,长成了一个春天。只是你的世界、我没了存在的意义。

一个人的花落花开,一个人的感慨在深夜摊牌。有多少人值得等待,有多少梦在哭泣中醒来?我们说过爱,可是很无奈。夜色将忧伤掩埋,苦和累的付出都是债,被算计的人生是死海。落花亭外,飘萍浮生,谁不想认真谈一场恋爱,等不到温暖澎湃,谁还愿意痴情不改?所有的期待不过是一个人自导自演的编排,我想要的未来,是花落随喜、花开春来。

谁不想一念就是沧海,谁不愿做命运的主宰。当生命走到了苍白,除了感慨就只是无奈。当清风眷恋上云彩,雨的眼泪就飘了下来,当你的背影离开,我的时钟就开始停摆。当飞鸟与猎人谈恋爱,就注定了结局的悲哀。只为了一句刻骨铭心的告白,就可以篡改拟定的未来。有多少人可以痴情不改,当蝴蝶飞过沧海谁会一直等待,说一句,我的爱只为你存在!当我如烟花般盛开,不想在你眼里跌落成尘埃,只想认真谈一场恋爱,守一生一世、诺沧海!

伸出手,抓不住温暖、闭上眼泪已蹒跚。时间、断念!不经历百转千回,谁愿意独自凭栏。幸福的擦肩是我忘记了许愿,还是命运刁难?八千米深海七厘米蔚蓝,永生不遇的岸。我们都输给了时间,还有没有人愿意冒险,幸福的临界点,一份坚持,笃定一世情缘。你说我是画中仙,被泪浸染,你是说书人,只为我序言。人生路漫漫,总有个人愿意陪你走过黑暗,执手天涯相伴。

如果能牵手,谁愿意一个人走。一次沦陷,半生劫。我用倔强疗伤,你用坚持完成梦想。然后背对着流泪,傻笑着坚强。你一句“对不起”,我的心就已经中枪。温柔的刀,会刺穿铁壁铜墙。有些等待明明可以相遇的,偏偏阴差阳错的错过了。有些人明明是想念的,却到了离别一个字都不曾说。不想解释到了最后不必解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脆,脆的只须轻轻一推,就天涯隔岸。就像这春,偶尔暖的落泪,可那终归是假象。清早的寒,你穿着棉衣,嘴里呼出的都是白气,冷还在侵袭。别幼稚的以为暖了一瞬,就春暖花开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需要时间消解,就像这心里一道道疤,需要时间抚平。如果心疼了,请说:我没事!然后温柔的笑……

《一寸河山一寸血》读后感 篇6

人们可以对很多事物后悔,许多事业也可以重新做起。

对时间却不能如此,时间没有后悔药可吃,它不可逆转,过去了就永远过去,时不再来。

历史上有许多君王希冀起死回生,希冀再回青春。他们费尽心机寻长生草,炼不老丹。结果适得其反,非但没有返老还童,反而减损了生命。秦始皇听信术士徐福的话,让他带数千童男童女出海寻长生不老药。结果徐福奔流到海不复还,始皇帝也不到半百便断了性命。

所以说时间宝贵,“一寸光阴一寸金”,就在于时间的不可逆转性。时间一分一秒地在流逝,失不再来,如果我们不珍惜现在,现在就成为永远的过去,多少钱财也买不回来了。

上一篇:甘屯明德小学艺术教育活动汇报材料下一篇:新入职教师个人三年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