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垃圾分类知识培训

2024-10-16

学校垃圾分类知识培训(共12篇)

学校垃圾分类知识培训 篇1

1、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废纸:主要包括报纸、期刊、图书、各种包装纸等等,但是要注意纸巾和厕所纸由于水溶性太强不可回收。 玻璃:主要包括各种玻璃瓶、碎玻璃片、镜子、灯泡、暖瓶等。金属物:主要包括易拉罐、罐头盒等。布料:主要包括废弃衣服、桌布、洗脸巾、书包、鞋等。通过综合处理回收利用,可以减少污染,节省资源。如每回收1吨废纸可造好纸850公斤,节省木材300公斤,比等量生产减少污染74%;每回收1吨塑料饮料瓶可获得0.7吨二级原料;每回收1吨废钢铁可炼好钢0.9吨,比用矿石冶炼节约成本47%,减少空气污染75%,减少97%的水污染和固体废物。

2、餐厨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果皮等食品类废物,经生物技术就地处理堆肥,每吨可生产0.6-0.7吨有机肥料。

3、有毒有害垃圾是指存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有毒的物质或者对环境造成现实危害或者潜在危害的废弃物。包括电池、荧光灯管、灯泡、水银温度计、油漆桶、家电类、过期药品、过期化妆品等。如果电池被焚烧处理,爆炸后会死伤无数;荧光灯管和灯泡和上述的电池一样,辐射也较大;水银更为危险,是有毒物质……所以,这些垃圾一般使用填埋处理。

4、其他垃圾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采取卫生填埋可有效减少对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气的污染。

5、医疗废物包括带血的棉签、手术刀等含病毒垃圾。这种垃圾需要特殊处理,消毒后才可以进行填埋。

学校垃圾分类知识培训 篇2

关键词:垃圾分类,节约型学校,可持续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

1. 研究背景

本课题的研究, 旨在结合国家提出的“建设节约型社会,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形势, 北京市政府已向全市市民发出“参与垃圾分类, 建设绿色北京”的号召, 清运垃圾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 不仅占用大量土地、污染土壤、污染水源、污染大气, 而且有碍卫生, 影响人体健康, 甚至危机人类生命安全。

我校作为市级环境教育学校和绿色学校, 师生环境保护意识、节约能源意识已深入人心, 并已初步落实到日常行为之中, 目前正在进一步提高绿色学校的整体创建水平。

2. 研究目标

(1) 知识。寻找并理解学校现行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的关系, 进而明确在学校教育中渗透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 技能。通过系列探索活动使学生体会观察、思考、倾听、讨论、想像、交流、统计、推理、分析、决策等技能的运用与培养, 发展学生的各种环境保护技能。

(3) 价值观。从现实状况入手, 通过研究使学生从认识到实施垃圾分类, 在构建节约型社会, 实现可持续发展教育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3. 理论支撑

本课题以《环境学》《生态学》《绿色学校构建理念》等理论为支撑, 通过绿色学校的深入创建, 不仅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可持续发展教育, 还要通过学校的环境为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提供丰富的资源和机会, 着重加深对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与创建节约型学校的关系的理解, 使学生从小掌握可持续发展的知识技能, 并形成科学正确的价值观。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目的:探索实施垃圾分类的有效方法

2. 意义

(1) 把培养学生良好的节约意识和行为习惯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 把在师生中开展节约教育活动摆上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 使全体师生从过去那种“地大物博”的思想中醒悟过来。在充分挖掘学校自身潜能、全体师生共建节约学校的同时, 借助社会、家长的力量, 形成一股学校、社会、家庭携手共建节约型社会的强大力量。从而达到让“节约是福”的歌声唱满校园, 并实现“教育一个孩子, 带动一个家庭, 影响整个社会”的良好局面的目的

(2) 实行垃圾分类回收, 化害为利, 变废为宝, 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功德之举, 是建设绿色家园, 建设绿色北京的需要。

(3) 是国家“建设节约型社会,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是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的大事。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1. 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工作管理情况。

2. 培训、宣传教育情况。

3. 垃圾容器管理。

4. 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检查监督。

5. 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日常检查。

6. 垃圾分类资源回收处理办法。

四、研究对象及方法

1. 研究对象

以全校教职员工及学生为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1) 调查法。引导学生调查校园内垃圾数量、种类情况等。

(2) 行动研究法。从生活实际出发, 从身边发现问题, 亲身研究, 得到体验, 寻找解决垃圾分类的途径。

五、研究的实施过程

1. 第一阶段:调查分析学校垃圾分类情况 (2006年9月)

学校布置各班积极开展“校园浪费我知晓”的调查活动, 小调查员们开始观察学校的各个角落, 用相机拍下浪费的现象, 走访学校的后勤副校长, 询问学校浪费水、电的情况……孩子们积累了大量的数据、资料, 拉开了“节约, 我能行”全校节约共同行动的序幕。在“校园浪费我知晓”的汇报会上, 很多同学都表示要从我做起, 从小事节约, 使更多的同学都有了节约的意识。

2. 第二阶段:制定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明确各自职责 (2006年10月12月)

(1) 成立领导小组。为了扎实、有效地推进垃圾分类和处理工作, 加大对此项工作的组织协调, 提高各级、各类人员的认识, 我们成立了垃圾分类和处理工作领导小组, 校长担任组长, 分管教育教学、总务后勤的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务处、总务处、德育处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为组员。通过管理、规划、建设、宣传教育、行动、总结, 把握实际、明确分工、落实责任。校长:负责全面协调工作, 负责全校师生的宣传动员工作, 明确各处室的相关任务;负责资金、场地落实和学校的全面规划。支部、办公室:是核心部门, 负责协调、监督各处室的相关工作;负责定期研究、检查、总结等有关工作;整理原始数据、文件等资料;并负责工作总结及各种总结汇报工作。德育处:负责师生环保意识与行为规范的教育。通过系列活动使全校师生树立绿色观念, 举办相关的专题讲座, 开设图文并茂的专栏;校园洁净, 教室整洁, 卫生无死角, 垃圾分类统一处理, 不对校园及周边环境产生污染。教务处:负责各学科环境渗透教育, 各学科教育中有渗透环境的计划、教案及有关资料。总务处:为活动提供支持与保障, 有表格记载。

领导小组负责全面协调学校各个管理层面的创建工作, 从学校的环境是否已满足了使用者需要, 学校对环境资源的利用程度, 学校的行动对当地环境美化的贡献等方面来评价学校的环境, 并就好环境的标准和如何改变学校环境提出建议, 在此基础上, 领导小组根据校情和已有的绿色教育基础制订详细可行的行动计划。

高度重视课题的研究, 考虑到此课题涉及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 需要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参与和积极投入, 将课题组人员划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研究层, 由7名教师组成, 从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挑选出热心于绿色教育事业, 专业知识扎实、教育教学水平、教科研能力以及敬业精神强的教师担任, 他们主要负责在理论的指导下, 对课题进行创造性的探索与研究, 并指导其他教师实践研究成果, 对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总结。第二层次是实践层, 包括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及学生, 主要任务是将课题研究的成果在教育实践中加以应用, 验证研究成果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为课题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

(2) 确定课题研究模式:确定理论核心—完善垃圾分类管理制度—分工协作—开展课内外活动—总结提高。

(3) 签订垃圾分类责任书, 提出鲜明目标。加强校园环境硬件建设, 使校园清洁优美、再生资源得以回收和利用。

为提高垃圾分类和处理工作的相关知识, 总务处主任作为垃圾分类领导小组的主要成员参加了北京市市政管委、区市政管委组织的培训, 掌握了垃圾分类和处理工作的组织、指导方法及相关业务知识。

(4) 制定严格的垃圾分类制度及实施细则。 (1) 垃圾分类:分塑料瓶类、铝箔包类、纸类、废弃物。 (2) 回收时间及地点:物品按类分放, 不可回收类放垃圾筒集中处理, 每周四下午将可回收类交学校废品收购站。 (3) 回收收入:各班回收收入充作各班班费。 (4) 资源垃圾回收检查:各班资源回收列入整洁竞赛评分, 由环保小组每日下午检查, 若发现班级垃圾未分类、分类不全, 除立即登记, 扣除班级整洁竞赛成绩外, 并且要求当场分类, 始准予存放, 废弃物封口丢入垃圾筒。 (5) 实施要点: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垃圾分类及资源回收工作。校区划分垃圾整理责任区, 依各班分配之整洁区实施。资源回收品, 各班各自整理集中于各班存放处, 收购站每周四回收一次。树叶、树枝、杂草及木制类垃圾放到校垃圾筒集中处理。一般废弃物之垃圾丢入垃圾箱, 每日由清洁人员清运处理。列入整洁竞赛评分。

3. 第三阶段:对师生、清洁工进行实施垃圾分类、回收的宣传教育及培训 (2006年10月12月)

为提高师生对垃圾分类工作的知晓率、支持率、参与率, 学校利用了一切可利用的渠道, 对垃圾分类和处理工作进行了广泛宣传和发动。如:在国旗下讲话时结合学校环境现状, 向学生宣传垃圾分类的意义, 明确我们做到什么, 可以做些什么。学校专设有宣传栏, 利用广播、教学网络播放有关知识及录像, 采取横幅、橱窗、发放宣传资料、现场咨询等宣传形式, 教会学生正确科学地扔垃圾, 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提高环境意识和文明程度, 倡导绿色生活行动, 使更多的资源从源头分离出来, 正确、科学地收集、处理垃圾, 使其尽可能地成为可循环利用的资源保护环境, 从而节约能源, 减少污染。通过垃圾分类知识讲座、垃圾分类小竞赛、可再生废品回收行动, 学生不但学到了垃圾分类和回收的方法, 还增强了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持环保的意识, 提高了参与环保活动的热情。学校增设了分类垃圾桶, 师生垃圾分类意识和环保意识逐渐增强。

各班召开主题班会, 黑板报开辟宣传专栏, 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也得到了充分发挥。

教师利用晨会、思品课等教育阵地大力宣传垃圾分类的好处;在综合实践课堂上进行区别、分辨, 并进行模拟练习, 防止学生混淆。另外, 学生们用易拉罐或矿泉水瓶两种貌似无用的材料, 经过自己的创意, 制作成有用的东西体现创新的价值。

我们意识到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还远远不够, 对广大家长的宣传也是我们肩上的责任。在家长学校的活动中, 垃圾分类的宣传也成了一项重要内容, 让环保教育从课堂延伸到了社会。

通过垃圾分类宣传教育, 同学们认识到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财富。回收垃圾不但美化环境, 而且垃圾再利用可以节省新资源的开采。生活垃圾种类很多, 且成分复杂, 燃烧排放后对环境造成很大污染, 危害人类身体健康。但是, 很多生活垃圾通过处理后, 能变废为宝, 达到资源回收再利用的目的。

4. 第四阶段:

研究实施垃圾分类、回收、节约能源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将这些方法运用到生活垃圾处理实践中去检验, 通过反馈进行调整, 真正达到化害为利, 变废为宝, 节约能源, 培养学生良好的节约意识和行为习惯的目的 (2007年1月至7月)

(1) 提倡垃圾分类。学校按照垃圾分类的要求, 统一部署, 将垃圾分成三类:一类为废纸、废书、废报、废本;二类为塑料瓶、袋, 易拉罐;三类为不可回收利用物品。一、二类垃圾回收, 并做好记录, 其余不能回收利用的垃圾则及时倒掉。增设了几个垃圾分类箱, 方便师生。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

通过生态道德教育, 倡导学生绿色消费。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选择合理的物质消费方式, 尽量限制和减少危及环境与个人身心健康的日用消费品。同时反对任何形式的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教育学生从一点一滴做起:保护环境不去接受太多的废弃物, 增加有限能源的利用。

在全校开展“爱护环境, 整洁校园”活动。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全体师生要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 传播环保的理念。为地球妈妈许下承诺:随手拾起散落在地上的果皮纸屑;从今天开始,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做保护地球的小主人。总之, 通过宣传、教育、引导, 强化学生人文素养和良好行为习惯, 绿色环保意识在学生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 保护环境的能力大大提高。

(2) 建立学生环保协会, 环保协会会长与会员层层竞选, 学生有了自己的环保组织, 他们的环保积极性空前高涨;学校“环保小卫士”也积极行动起来, 对分类垃圾桶进行擦拭后张贴分类标识, 指导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投放, 并由保洁员进行收集和贮运。加强了卫生的督促职能和管理机制。每天中午和课间有“校园环境卫生督察队”的巡视, 对校园内师生的绿色行动进行监督, 成为绿色学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使随意扔垃圾的学生减少了, 促使了各班卫生清扫的更干净、更彻底。

为充分开展环保活动, 各班都由同学们自己组织成立了环保小队, 他们不但平时坚持学习、搜集、交流、宣传环保知识, 而且自觉开展活动, 负责班内环境卫生保洁, 随时清除污物。

(3) 各班也积极开动脑筋, 想办法, 有的废物利用, 把家里不用的纸箱拿到学校做垃圾分类用, 有的班收集可回收垃圾, 做好垃圾分类工作。班级对卫生区认真打扫, 还要进行垃圾分类收集、节约回收, 有效控制学校自身资源的污染。这样既保持了教室的清洁卫生, 培养了学生良好卫生习惯。又增强了学生环境保护意识, 养成了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学校校园环境明显改哪, 学生乱丢乱扔的现象大大减少, 学生环境卫生意识显著增强, 还出现了学生主动捡拾垃圾的现象。

(4) 环境教育联系家庭, 走向社会。我校坚持环境教育与家庭、社会互动, 形成“绿色行动”的合力。我们组织了“我和父母谈环保”活动, 让孩子向家长宣传环保知识;开展了“小手拉大手”活动, 要求孩子和父母利用节假日一同去参观生态教育基地, 在基地做一件好事、实事、提出一项合理化建议等, 有的家庭就针对旅游景区内人们随地吐痰, 乱扔废弃物、粘在地上的口香糖、垃圾箱的摆设及垃圾的分类回收等情况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在学生和家长中间开展“为了家园更洁净”“节约能源”活动等, 促进家长与孩子的同步发展。

(5) 我们还将绿色行动向社区延伸, 我们与居委会签署了“为学生提供社区服务活动基地”的协议, 使学生能经常搞一些公益劳动、宣传等;我们建立了“红领巾文明街”, 进行宣传、实践活动。各种活动的扎实稳步开展, 优化了社区环境, 密切了社区关系, 促进全社会都来保护自己的生存环境, 扩大了社会影响, 使得一名学生影响一个家庭, 一个家庭辐射一个小社区, 带动了家庭、社区的绿色行动。

5. 第五阶段:

进一步深入研究、搜集资料、整理分析、并着手撰写本课题研究报告并申请结题 (2007年8月至9月)

六、研究成果的表达形式

研究报告、材料的展示方式:现场活动。

七、研究成果和结论

自从加强了对垃圾的分类回收, 这项工作已有条不紊的在进行中。从对垃圾分类和回收的情况看, 效果还是不错的。学校环境卫生有了一定的改观, 各班的清洁卫生比以前打扫的干净、彻底, 多数班级的教室随时检查都是干净、整齐的, 楼道卫生保持也比以前好。大多数班级养成了自觉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学生卫生习惯好转, 乱扔垃圾的人少了, 多数学生养成了把垃圾装入垃圾筒的习惯, 学生备有垃圾袋, 会自觉的把自己的垃圾放在自已的袋子里, 明显的减少了垃圾乱扔的现象。师生对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知晓率、支持率、参与率和对生活垃圾从源头分类的正确率、容器投放的正确率明显提高, 师生知晓率达100%, 现支持率达80%左右。

工作成效指标:

1. 班级分类情况:

80%左右的班级基本能按要求进行分类, 但部分班级分类不够仔细。相信通过我们进一步的宣传和师生的逐步适应, 此项工作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2. 实际投放效果:师生能够将分类好的垃圾投入相应的容器。

3. 垃圾减量率:约15%。

4. 垃圾资源的利用、分类后可利用物的情况:

可回收的送到收购站, 垃圾处理后变成的有机肥料, 计划用于养花种草。

在市级检查验收中, 我校获得了好评, 被授予先进单位, 平谷区一小的环境教育有了可靠的途径、手段和适宜的方式, 环境教育初步走向了制度化、规范化, 绿色校园、绿色生活正逐步深入人心, 不仅使师生的人文素质得到提高, 学校的环境品质得到改善, 而且通过学生带动家庭, 通过家庭带动社区, 通过社区又带动社会公众更广泛地参与保护环境的活动, 校园美化、绿化、净化, 为师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通过垃圾分类, 环保理念永在师生心中。

参考文献

[1]张益, 陶华.国外垃圾处理技术现状及发展.垃圾处理处置技术及工程实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2

[2]郭广寨, 陆正明, 石峰.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置系统的选择[J].上海环境科学, 2002, 21 (7)

学校垃圾分类知识培训 篇3

一、 垃圾分类更有责任教育

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里,从卫生角度看是100分,但从环保角度看则不及格,因为正是我们每一个人把垃圾混扔在一起,这些垃圾只好被送去填埋和焚烧,其结果,便是占地、污染、耗竭地球资源等使人类难以持续发展的环境公害。我们每个人都是环境公害的制造者和受害者,也是环境公害的治理者。每个人都应该通过垃圾分类来参与环保。这也是每个人应该承担的生态责任。

生活垃圾的分类投放是垃圾分类回收最基础的一步,而日复一日的分类投放是靠每一个公民具有责任感才行的。97中成立学校层面的“国际生态委员会”,每个班设立委员,对于每天各班、各办公室的分类情况进行检查和反馈,师生在相互的督促中,更好地形成了做好垃圾分类工作的责任感。

二、 垃圾分类中的生态和谐教育

视角:回收饮料瓶是1毛钱4个和2个之争?

在学校提出进一步规范垃圾分类、回收的活动时,学生对于把废弃饮料瓶全部卖给清洁阿姨不太满意,经过调查,外面的废品回收站的收购价格是2个瓶子1毛钱,而清洁阿姨收购的价格则是4个瓶子1毛钱,少了一半的回收利润,孩子们感觉到这是一种不公平。在这个教育过程中,我们没有强制学生一定要统一行动,而是先让学生了解清洁工的收入与工作状况,她们收集瓶子到送出去卖,还需要做多少工作,学生逐步对于一线劳动群众,或者说经济收入上的弱势群体有了另一种同情感。清洁工方面,我们也进行引导,如果学生不愿意合作,那么他们的工作量、回收物品的量也会减少。最后,双方以1毛钱收购3个瓶子形成了共识。

生活中许多纠纷,就在于大家对于事情背后的连接内涵没有清楚的认识或者延伸的认识,适当的引导才能让许多劳动小事、细节变成人们自觉完成的习惯。垃圾分类这个事情也一样,只有人们认识到生态和谐的重要性,他们才会自觉地去做,否则,许多人是无法坚持的。把生态和谐教育、劳动实践教育贯穿在垃圾分类的实践过程中,形成一些激励机制,垃圾分类这些不起眼的小事,也可以成为人与人和谐相处的教育良机。

三、 垃圾分类中的创新教育契机

学校中垃圾分类的教育实践活动,包含许多创新教育的契机。

美观创新:在各班级中,师生每天产生的垃圾主要是胶瓶、纸、餐巾纸、零食袋等,是买一些现成比较规范的分类垃圾桶,还是由学生自己制作呢?经过了一番争议,有人提出了让各班自行制作可回收物垃圾桶,并且全校举行制作比赛活动进行推动,还有一个原则,要体现物质的循环利用。这个制作的过程,也是学生创新的一个比赛过程,许多班级用的是旧纸箱装饰而成,所以,使用过程也需要好好保护,不然,就要重新制作。学生使用可重复利用物品制作的垃圾桶,每一次垃圾桶的重新制作就是有不断创新的教育过程。

技术创新:有部分学校制作了垃圾分类机器人、垃圾分类游戏机、潲水油的转化探究、餐厨垃圾的降解试验、纸张的再生试验等不同的创新实践活动,垃圾分类的实践教育活动也就成为了学生创新发明的教育契机。

内涵创新:垃圾分类的内涵教育也有许多可以创新之处。

1:“量”的教育。如组织学生与家庭进行盆栽年桔分类回收行动,不仅把泥土、桔子等合理回收利用,还把旧“利是封”进行回收,用来做手工制作的资源等,让这些物质能更多层级得到利用,大大减少了需要处理的其他垃圾量,也更符合生态系统保持稳定的内在调节力。

2:“物”的教育。在分类指导中,由原来的“可回收垃圾”改变为现在的“可回收物”,名称的改变也是在提醒学生,这类物质是可以回收利用的,还不是要放弃的垃圾。

3:“他”的教育。在“其他垃圾”的名称中,特意用了“他”而不是用“其它”等,偏旁“亻”同时也在提醒学生:垃圾很多时候是人类制造的,这些物质本来还可以在生物群落中进行更多的循环。

深入发掘校园生活中垃圾分类教育活动的契机,同时在活动中不断升华教育的内在感召力,使垃圾分类的活动成为师生在资源循环利用和低碳生活方式等方面的一种良好习惯,这也就真正实现了素质教育的一个内涵。

垃圾分类知识介绍 篇4

生活垃圾分类,是指按照生活垃圾的不同成分、属性、利用价值、对环境的影响以及不同处理方式的要求,分成属性不同的若干种类,从而有利于生活垃圾的回收利用与处理。

通俗地讲,生活垃圾分类就是在源头将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投放,并通过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垃圾分类的好处

1、减少环境污染 由于我国垃圾没有进行分类处理,现代的垃圾含有化学物质,有的会导致人们发病率提升。如果通过填埋或者堆放处理垃圾,即使远离生活场所对垃圾进行填埋,并且采用了相应的隔离技术,也难以杜绝有害物质渗透,这些有害物质会随着地球的循环而进入到整个生态圈中,污染水源和土地,通过植物或者动物,最终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

2、节省土地资源 垃圾填埋和垃圾堆放等垃圾处理方式占用土地资源,垃圾填埋场都属于不可复场所,即填埋场不能够重新作为生活小区。且生活垃圾中有些物质不易降解,使土地受到严重侵蚀。将垃圾分类,去掉可以回收的、不易降解的物质,减少垃圾数量达60%以上。

3、再生资源的利用 垃圾的产生是源于人们没有利用好资源,将自己不用的资源当成垃圾抛弃,这种废弃资源的方式对于整个生态系统的损失都是不可以估计的。在垃圾处理之前,通过垃圾分类回收,就可以将垃圾变废为宝,如回收纸张能够保护森林,减少森林资源的浪费;回收果皮蔬菜等生物垃圾,就可以作为绿色肥料,让土地能够更加肥沃。

4、提高民众价值观念 垃圾分类是处理垃圾公害的最佳解决方法和最佳的出路。进行垃圾分类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发展的必然路径。垃圾分类能够使得民众学会节约资源、利用资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个人最终的素质素养。一个人能够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那么他也就会关注环境保护问题,在生活中注意资源的珍贵性,养成节约资源的习惯。

生活垃圾分类四大类

可回收垃圾:就是再生资源,指生活垃圾中未经污染、适宜回收循环利用的废物。

主要包括:纸类(报纸、传单、杂志、旧书、纸板箱及其它未受污染的纸制品等)、金属(铁、铜、铝等制品)、玻璃(玻璃瓶罐、平板玻璃及其他玻璃制品)、棉麻布类、除塑料袋外的塑料制品(泡沫塑料、塑料瓶、硬塑料等)、橡胶及橡胶制品、牛奶盒等利乐包装、饮料瓶(可乐罐、塑料饮料瓶、啤酒瓶等)等。

投放注意:①轻投轻放;清洁干燥,避免污染;②废纸尽量平整;③立体包装物请清空内容物,清洁后压扁投放;④有尖锐边角的,应包裹后投放。

有害垃圾:指生活垃圾中对人体健康或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潜在危害的物质,必须单独收集、运输、存贮,由环保部门认可的专业机构进行特殊安全处理。

主要包括:电池(蓄电池、钮扣电池等)、废旧电子产品、废旧灯管灯泡、过期药品、过期日用化妆品、染发剂、杀虫剂容器、除草剂容器、废弃水银温度计、废油漆桶、废打印机墨盒、硒鼓等。

投放注意:①电池、废旧电子产品投放时请注意轻放;②油漆桶、杀虫剂等如有残留请密闭后投放;③废旧灯管灯泡等易破损请连带包装或包裹后轻放;④废药品等连带包装一并投放。

餐厨垃圾(湿垃圾:顾名思义,主要为食堂剩菜、剩饭及烹饪过程中产生的菜帮菜叶、肉类鱼虾废弃部分、蛋壳等。

主要包括:剩菜剩饭与西餐糕点等食物残余、菜梗菜叶、动物骨骼内脏、茶叶渣、水果残余、果壳瓜皮、盆景等植物的残枝落叶、废弃食用油等。其主要来源为家庭厨房、餐厅、饭店、食堂、市场及其他与食品加工有关的行业。

投放注意:①纯流质的食物垃圾,如牛奶等,应直接倒进下水口; ②有包装物的湿垃圾应将包装物去除后分类投放,包装物请投放到对应的可回收物或干垃圾容器; ③投放湿垃圾时,鼓励将包装物(如塑料袋)去除。

其他垃圾(干垃圾):指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餐厨垃圾外的其他生活垃圾,即现环卫体系主要收集和处理的垃圾。

主要包括:受污染与无法再生的纸张(纸杯、照片、复写纸、压敏纸、收据用纸、明信片、相册、卫生纸、尿片等)、受污染或其他不可回收的玻璃、塑料袋与其他受污染的塑料制品、废旧衣物与其他纺织品、破旧陶瓷品、妇女卫生用品、一次性餐具、贝壳、烟头、灰土等。

垃圾分类培训计划 篇5

为切实改善村(居)人居环境,促进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节约使用资源,促进经济效益、提升群众素质,做好我镇生活垃圾分类培训工作,提升垃圾分类工作人员专业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垃圾分类覆盖面和知晓率,特制定本培训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的重要指示精神,根据生态文明建设总要求,按照“统筹规划、先易后难、循序渐近、分步实施”的原则,以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目标,着力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设施完善、分类准确、循环利用”的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体系,努力推动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发挥,提升精神文明和生态环境建设水平。

二、培训目的以“提升宣传教育感染力”为主线,全面优化分类分级教育培训,夯实垃圾分类宣讲队伍建设,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统一全镇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标准,落实垃圾强制分类主体责任,进一步提高垃圾分类覆盖面和知晓率,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

三、培训方式及对象

(一)培训方式

培训采用集中组织授课和发放资料自主学习等形式,根据要求综合运用讲授式、研讨式、现场观摩、视频学习等教学方法。

(二)培训对象

培训分乡镇培训、村(社区)培训。各级各部门每季度至少组织开展一次培训。

1.乡镇级培训

(1)牵头单位:镇镇人民政府

(2)培训对象:机关、场镇部门干部职工、镇级保洁员、群众等。

3.村(社区)培训

(1)牵头单位:镇人民政府(各村(居)协助配合)

(2)培训对象:村(社)干部、村级保洁员、村(社区)群众等。

四、培训内容及教师

(一)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须包括但不限于:

1.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基本情况;

2.生活垃圾的危害及污染的现状;

3.开展垃圾分类的意义;

4.垃圾分类设置配置及操作规程;

5.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

6.各行各业如何结合实际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7.垃圾分类处理全链条学习;

8.垃圾分类新政策等。

(二)培训教师

镇级分管环境综合治理的分管领导、分管部门工作人员、也可从熟悉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并具备教学能力的其他优秀领导干部优秀基层干部中选拔教师。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强化领导。各级各部门按时按质完成我镇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各项目标任务。高度重视培训工作,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分管领导靠上抓,相关人员认真参与,确保培训工作质量和实际效果。

(二)加强管理,认真组织。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开展培训工作,不断强化培训工作的管理和保障,努力实现培训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按照本方案要求,精心制定培训计划,明确具体的时间、内容、参加人员、培训要求。做到培训保质量、保人员、保任务、保时间。

垃圾分类培训会议记录 篇6

时间:2013年10月19日 地点:会议室

参会人员:全体教师 主持人:陈洪辉 记录人:单彩茹

陈校长说:今天把大家召集起来,主要是召开垃圾分类的培训会,根据省、市上级领导的要求,居民生活垃圾必须进行垃圾分类处理。主要目的是使生产、生活垃圾能够合理利用,逐步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建设美丽校园”的目标。

垃圾分类主要分为三大类:

一、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

二、可利用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果皮等食品类废物,经生物技术就地处理堆肥,可生产有机肥料。

三、不可回收垃圾。受污染与无发在生的纸张(纸杯、照片、收据用纸、明信片、相册、卫生纸等)塑料袋、旧陶瓷品、妇女卫生用品、一次性餐具、烟头。

学校垃圾分类倡议书 篇7

地球,是我们美丽的家园。

校园,是我们播种希望的田野。

优美和谐的环境为我们带来身心的愉悦和无限的乐趣;

良好优质的校园环境为我们的成长、学习营造惬意的氛围。

校园需要爱护,环境需要保护,地球需要呵护,希望需要拼搏。

长期以来,我们习惯将各类废弃物和垃圾混装投放于垃圾收集点,这种方法便于垃圾的集聚清理,但具有可利用价值的物品却难以回收。

目前,垃圾还是依赖填埋的方式处理,随着垃圾填埋场的逐渐饱和,垃圾围城并不是毫无根据的想象,而是迫在眉睫的压力。

为减少资源的浪费和垃圾的减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宣传工作已经迫在眉睫。

垃圾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塑料、金属、玻璃、纸类、织物等)、不可回收垃圾(食物残渣、瓜皮果壳、烟头、尘土、卫生废纸等)、有害垃圾(荧光灯管、油漆桶、化学品、过期药品、废旧电池等)、其他垃圾(建筑垃圾、旧家具、旧家电以及除分类以外的垃圾)。

也许大家觉得垃圾分类有些麻烦,但是,可回收垃圾积少成多,在这个简单的过程中,我们的举手之劳,悄然为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垃圾的减量做出了很大贡献。地球只有一个,她的生命看似强大,实质却很脆弱。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我们相信,我们的天会更蓝,水会更清,金色的梦里旖旎无限!

当绿色在地球上一点点消失,当垃圾逐渐侵占我们的家园,别在声声叹息中让幸福走远,快快行动起来。你可知道,城市的命运并不取决于多少公里外的垃圾填埋场或焚烧厂,而取决于我们把垃圾丢出去的那一刻,动手改变,参与垃圾分类,保护地球家园!

曾记得有人说过:“我们今天的祖国,不是从祖宗手里继承下来的,而是向我们的后代借来的。”是啊,一幅幅真实的景象摆在我们面前;一幕幕悲惨的现实在生活中上演。

行动起来吧,为了地球的洁净,生命的健康,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参与到垃圾分类活动中,保护环境,我们义不容辞、责无旁贷!

垃圾分类,绿色家园,从我做起。在此我们向北京市中小学生发出倡议:

行动起来,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让我们做好垃圾分类;为了一份洁净,让我们合理投放垃圾。无论你是在校园,还是在家里,或在公共场所,让你们的举手之劳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素养,一种航标。

行动起来,手拉手,小手拉大手,用我们的行动感召你们的家人、友人、周围的人参与垃圾分类收集!

学校垃圾分类倡议书 篇8

为培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建设美丽校园,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作贡献,我们向全院师生发出倡议:

一、主动学习、积极宣传,作垃圾分类的宣传者,作为高校师生增强环境保护责任意识,主动学习、掌握垃圾分类知识,提高垃圾分类处理能力。同时结合“党日活动”、“志愿服务”等活动,各党支部和学生组织广泛宣传生活垃圾分类知识,教育引导身边人参与垃圾分类,做新时尚的宣传者。

二、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作垃圾分类的践行者,从自身做起,自觉按照“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干垃圾(即其它垃圾)、湿垃圾(即厨余垃圾)”分类标准将垃圾分类,分开装袋并准确投入学校公共场所及社区设置的分类垃圾桶(箱)内。坚持源头减量,通过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用品,增加二手物品的再次利用减少垃圾产生,做新时尚的模范践行者。

二、树立主人翁意识,作垃圾分类的监督者,积极参与学校垃圾分类管理工作,发现身边不按规范分类现象,及时制止,耐心宣传,以主人翁的姿态,主动纠正错误的垃圾分类习惯,做新时尚的监督者。

老师们、同学们,垃圾分类,利国利民,保护环境,刻不容缓,让我们携起手来,马上行动,积极参与校园生活垃圾分类,为建设美丽、绿色的校园共同努力。

倡议人:xxx

景园学校垃圾分类工作方案 篇9

为贯彻落实《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生活垃圾管理若干意见的通知》及《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区绿化市容局<2013年松江区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现结合我校实际,就推进古松学校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推进和谐校园、建设生态校园、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为要求,以“科学规划、全员参与、整体推进”为工作原则,积极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引导全校师生树立绿色低碳、环保健康的生活理念,创造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提升学校的整体文明水平。

二、工作目标:

1、逐步完善校园垃圾分类收集、分类处置体系。

2、逐步实现校园垃圾源头减量,科学分类,无害处理。

3、努力形成全体师生积极践行生活垃圾分类减量的良好氛围。

三、实施措施:

(一)加强领导,完善机制,确保垃圾分类减量工作有序推进。

1、加强领导,完善工作机制。

领导小组组长:杨丹,董彩霞,组员:张海涛

何育庆

各班主任、团队干部

2、健全队伍,加强分类管理

(1)成立学校垃圾分类指导员队伍,明确各部门、组(室)、食堂、实验室负责人为学校指导员,具体负责本部门、组(室)的垃圾分类处置工作的日常宣传指导和管理、监督和检查。

(2)成立班级垃圾分类减量指导员队伍,明确班主任为班级指导员,具体负责本班的垃圾分类处置工作的日常宣传指导和管理、监督和检查;成立班级垃圾分类绿色小卫士队伍,具体负责本班级的垃圾分类处置工作的自主管理。

(3)规范保洁员队伍,加强学校层面的垃圾收集和处置工作。

3、加大投入,完善设施设备。

向各部门、组(室)、班级等发放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宣传资料、垃圾袋等,指导全体教职工、学生将垃圾分类投放;校园内增设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箱,班级内分设可回收垃圾桶和不可回收垃圾桶。

(二)加大宣传,体验实践,确保垃圾分类减量工作有效开展。

1、多途径开展专题宣传活动,努力提升垃圾分类知晓率。

通过教职工大会、专题午会、班队会、国旗下讲话、红领巾广播、板报、宣传栏、倡议书、电子屏幕等多种形式开展垃圾分类普及教育,强化师生垃圾分类减量意识,提升知晓率。

2、多途径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努力提升垃圾分类践行率。

(1)开展“光盘行动”,值日教师、团队干部组成检查团,每日对各班午餐情况进行跟踪检查,督促学生避免“舌尖上的浪费”,从源头上实现垃圾减量,倡导学生争做“光盘行动”的践行者、推广者、监督者,促使全校上下形成一种厉行节约、弘扬节俭的良好氛围。

(2)开展“垃圾分类减量,从我做起”主题队日活动,以知识竞赛、十分钟队会、签名等形式进行垃圾分类减量活动,强化学生垃圾分类减量的意识,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3)“开展“小手牵大手”垃圾分类减量系列活动,以《景园家苑》家校联系小报、志愿者服务等形式,倡导节约、环保、低碳的生活理念,带动家庭、社区关注垃圾分类减量,并积极配合、参与学校的相关活动中,携手共建勤俭节约、绿色环保的美丽家园。

四、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明确责任。各部门、各组(室)、各班级要明确职责,高度重视垃圾分类减量处理工作,要将其作为建设文明校园、落实节能减排的工作来抓,积极做好实施和推进工作。

2、加强监督,务求实效。校领导小组定期对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考核、监督和评价;学校大队部行为规范日常检查组将此项工作纳入各班级每日检查评比中;各部门、各组(室)、各班级要加强对本部门、本组(室)、本班级垃圾分类减量处理工作的监督,确保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取得实效。

3、加强宣传,及时上报。各班级要加强宣传垃圾分类减量活动,并注重挖掘活动中的典型案例,以活动简讯的形式及时上报至学校大队部,书面稿和电子邮件均可

五、分类标准

目前,我校学生环卫意识尚处于初级阶段,试点区域采用粗分法,根据生活垃圾来源、成分构成和目前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分为可回收物、餐厨垃圾、有害垃圾和其它垃圾四类。

1、可回收物:指生活垃圾中未污染的、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适宜回收和资源利用的垃圾,如纸类、塑料、玻璃和金属等。

2、餐厨垃圾。指居民家庭生活和宾馆酒店、机关团体及企事业单位食堂产生的有机易腐垃圾,具有含水量高、易被生物降解、产生臭味、产生渗沥液等特点。主要包括:废弃和剩余的食品、蔬菜、瓜果皮核、茶叶渣、废弃食用油等。

3、有害垃圾。包括生活垃圾中对人体健康或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者潜在危害的物质,具有易燃性、腐蚀性、爆炸性以及传染性等特点,混入生活垃圾容易造成二次污染。主要包括:废电池、日光灯管、水银温度计、油漆桶、过期药品、废化妆品以及电子产品等。

4、其它垃圾。包括除餐厨垃圾、有害垃圾以外的其他所有生活垃圾,含大件垃圾等。大件垃圾指体积大、整体性强,或者需要拆分再处理的废弃物品,如废旧家具用具、废旧大件电器等。

六、实施步骤环节

时间任务目标活动内容负责部门备注

6月宣传动员和准备

1、本阶段建立机构、制定方案,设置垃圾分类箱。

2、教工大会由组长负责宣讲,总动员。总务处 校长室

7月、8月垃圾分类知识学习

1、利用暑期通过校内邮箱,发送垃圾分类知识的学习材料。

2、利用返校时间,组织学生观看收听关于垃圾分类的知识讲座。校办

政教处

9月垃圾分类活动启动

1、组织“垃圾分类”的主题升旗仪式

2、各班以黑板报的形式,组织一期垃圾分类的主题板报。政教处

10月深入认识垃圾的种类

1、班级举办以“垃圾分类,美化生活”为主题的主题队会

政教处

11月“垃圾分类装袋”活动

1、班级成立以生活委员为首的垃圾分类督查小组,负责督查值日生的垃圾分类工作。

2、将不同类型的垃圾分装不同的垃圾袋。政教处

总务处 12月社区共建

1、组织各年级学生进社区,参加社区卫生服务。

2、指导社区工作人员正确的垃圾分类

3、在社区出一期宣传板报。

4、发放宣传单,引领居民做正确的垃圾分类。政教处

总务处

学校垃圾分类知识培训 篇10

讲座上,浙江理工大学校红会的大朋友和小朋友们一起参与了有关绿色环保和垃圾分类的问卷调查,让更多的人关注环保,了解环保,加入到环保活动中来,从而使他们更好地参与各项环保活动。紧接着,同学们通过对“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这四类垃圾的分类提问与讲解,现场还请小朋友对垃圾进行分类实验,使大家对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操作方法有了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提高并强化了社区青少年的环保意识,了解了垃圾只有通过分类,资源才能得到充分利用,变废为宝、节约能源、减少污染,垃圾才能真正得到无害化处理。

最后社区的卫生主任向孩子们发出倡议,将今天学到的垃圾分类知识带回家告诉自己的父母,从自己做起,从家庭做起。“众人齐心来分类,垃圾就会变成金!”

学校节能节水垃圾分类管理制度 篇11

一、深刻领会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要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统领,将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作为贯彻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实际行动,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切实增强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按照所在地政府的统一部署,强化国民教育基础性作用,着力提高全体学生的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环境意识,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为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建设美丽中国作出积极贡献。

(二)实施范围。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在当地人民政府的统一部署下,有序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贮存工作。在《实施方案》规定强制实施生活垃圾分类的城市和区域,教育部门和学校要按照当地政府出台的实施办法,根据属地规定的生活垃圾分类类别、品种、投放、收运、处置等方面要求,规范校内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贮存工作,做好与社会生活垃圾分类运输、资源化利用和终端处置等环节的衔接。在其他城市和区域,教育部门和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制定生活垃圾分类实施计划,稳步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三)主要目标。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要通过多种形式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知识教育工作,规范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贮存工作,探索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工作长效机制和校内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贮存的管理体系。到底,各学校生活垃圾分类知识普及率要达到100%。

二、全面落实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主要任务

(一)规范做好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贮存工作。各学校要遵循有害垃圾单独投放、其他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原则,建立完善校内生活垃圾分类台账制度,记录生活垃圾种类、数量、去向等信息,并与收运单位做好交接、登记和统计工作。要加强与当地收运体系、回收体系的协调沟通,在做好校内分类投放收集贮存的基础上,积极协调和督促收运单位根据约定及时收取相应垃圾,特别是易腐垃圾,要做到“日产日清”。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鼓励有条件的学校探索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校内生活垃圾分类服务工作。

(二)大力普及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要高度重视学生生态文明教育,逐步建立包括生活垃圾分类知识教育的生态文明教育长效机制。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成长规律,将生活垃圾分类知识融入教材,并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要大力培育青少年生态文明实践学生社团或志愿者团队,充分调动广大青少年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效果显著的生活垃圾分类综合实践活动。要广泛采取讲故事、做游戏、知识竞赛等活动形式,利用挂图、黑板报、宣传橱窗、校园网站等宣传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活垃圾分类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在生活垃圾分类知识进教材、进课堂的基础上,每校每学年至少组织一次以生态文明教育和生活垃圾分类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着力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的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环境保护意识,使学生从小养成勤俭节约、垃圾减量、低碳环保的行为习惯,形成教育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引领整个社会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积极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科学研究。各地教育部门要加大科研经费投入,积极支持生活垃圾分类科研项目立项。高等学校要充分发挥在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传统优势,大力开展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研究,推动厨余垃圾处理等技术创新,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提高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能力和生活垃圾资源化率,力争为社会提供可借鉴、可推广的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实用技术。

(四)进一步做好实验室废弃物等其他垃圾处理工作。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加强教学和实验垃圾,特别是含有毒有害成分垃圾的分类处理。要严格区分教学和实验中产生的普通垃圾和有毒有害垃圾。对普通垃圾,学校要秉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尽可能做到垃圾资源化;对有毒有害的垃圾,尤其是实验室危险废物,要坚守安全红线、专人管理、重点监控、定时巡查,建立实验室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包括废物产生的种类、数量、流向、贮存、处置等信息。要做好实验室危险废物的源头分类,设立临时贮存场所,规范实验室废物分类收集、运送、贮存、交接及处置的相关要求。严格规范实验室危险废物贮存场所(设施)管理,并在醒目位置设立危险废物标识,不得露天堆放,防止二次污染。各学校应当将实验室危险废物交由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危险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处置,建立交接登记制度,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制度。校内产生的医疗垃圾、建筑垃圾等其他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参照行业规定执行。

三、合力共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协作机制

(一)切实履行学校主体责任。各学校是开展校内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贮存的责任主体,要制订完善有关工作制度,明确内部管理岗位和职责,落实专(兼)职工作人员;加大校内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投入,保障经费到位,不断完善校内设施设备更新;要建立校内规划部门、学工部门、资产管理部门、团委、后勤部门等多方参与的生活垃圾分类协同配合工作机制,形成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合力。

(二)切实加强教育主管部门指导管理。各地教育部门要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加强对学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指导和管理,在文明校园等创建活动中,逐步将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情况列为考核指标;要组织开展生活垃圾分类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积极探索建立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教育基地;要按照当地人民政府的制度标准和工作要求,加强对学校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情况的管理监督和检查考核。

(三)切实推进多部门沟通协作配合机制。各有关部门要按各自职责加强行业监管和沟通协作,积极形成投放合理、处置规范、监管有力、宣传到位的学校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体系。各地发展改革、住房城乡建设、环保、机关事务管理等相关部门要加强业务指导,对学校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对校内设施设备配套等方面给予必要的帮助,及时协调解决学校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各地环保部门要加强对学校实验室废弃物处理工作的指导,各地住房城乡建设(环卫)等部门要支持本地区学校做好衔接工作,适应和满足学校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需求。各地宣传部门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积极报道学校内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开展宣传引导工作,形成良好社会舆论氛围。

学校垃圾分类知识培训 篇12

根据上级工作部署,学校将垃圾分类作为今年的一项重点工作。通过学校各部门的齐心协力,垃圾分类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

创建卫生城市,建设美丽校园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学校是师生赖以生存的家园,要建设美丽校园就要管住乱丢乱倒、管好环境卫生,通过对垃圾进行分类,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为更好推动此次垃圾分类活动,我校成立了专项领导小组,由丁志波副校长任组长,熊雄、李卫娟、万良华、陈龙副校长任副组长,各处室负责人为小组成员,并下设办公室,做到垃圾分类工作目标明确、职责分工明晰,积极推广垃圾分类好经验、好做法,带动整体工作取得成效。

二、开展活动,增强意识

(一)开展宣传教育,树立垃圾分类意识。

首先利用班会将市教育局印制的《垃圾分类 教育先行 小手行动 大手相牵》发放至每一位学生手中,让学生周末带回给家长并向家长宣传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充分利用校园官网、微信公众号、宣传栏、滚动屏幕等设施大力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各班按要求出好以“垃圾分类”为主题的黑板报,并及时召开“垃圾分类”主题班会,向学生普及垃圾分类的办法;配合校团委开展好“弘扬环保文化,建设绿色校园”为主题的班级朗诵、主题晚会、知识竞赛和专题展览等系列活动,帮助师生树立起垃圾分类的观念,从而养成节俭文明的生活方式。

二、完善相关制度,狠抓落实。

根据上级指导精神以及文件《樟树市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我校结合实际工作制定了《樟树市职业技术学校2018年垃圾分类活动方案》、《樟树市职业技术学校2018年垃圾分类管理制度》、《樟树市职业技术学校“弘扬环保文化 建设绿色校园”活动方案》等。

(三)细化措施,责任到人

学校在校园、班级、办公室、宿舍分别设置了分类垃圾桶,按要求贴上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标志,并通过校园广播告诉师生按类别进行投放,保洁人员在清理垃圾时分类处置;学校政教处将各班的垃圾分类工作纳入到班主任日常工作考评中,并安排专人按照属地管理、条块结合的原则,每天对各班包干区和教室的垃圾桶进行检查,做得好的班级将会在每周一的升旗大会上提出表扬,做得不好的班级当场提出批评并及时改正;另外学校总务处将安排好保洁人员与各班的负责人进行对接,及时将各班回收的塑料瓶、纸张等物品进行定期售卖,并将售卖的钱作为班费用于班级活动,对班级垃圾回收活动中表现好的同学及时进行肯定和奖励。这样同学们不仅树立了节约意识,也体会到了其中的乐趣。

三、取得的成效以及下一步工作建议。

学校在垃圾分类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着不足。比如学生家长对垃圾分类的知晓度还不是很高;学校的垃圾分类暂时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分类,暂时不具备条件按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处理;四小放学期间学校大门口仍有部分小摊小贩营业,导致垃圾遍地,影响市容市貌。

在下一步工作中,学校要充分发挥支部先锋模范作用,管好校园卫生环境,提高学校可回收垃圾的利用率,对校园垃圾进行进一步的分类和处理,将垃圾分类意识融入课堂、带进生活。

上一篇:财务报告的分析与评价下一篇:大班科学《挖野菜》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