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夯实专业基础

2024-10-22

工程夯实专业基础(通用9篇)

工程夯实专业基础 篇1

夯实校本培训基础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沙浦镇中心小学校本培训自查报告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为了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我校积极规划、开展校本培训工作。在校本培训实践中,坚持“常规立校、科研兴校”的思想,以师德教育为根本,以校本培训教材为载体,以现代教育理论、教育科研、教师职业基本技能和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及高学历培训为重点,走以“课题为载体,教、修、研相结合”的校本培训模式。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专家的引领和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及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校本培训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我校校本培训工作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领导,规范管理,建立有效保障机制

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营造良好校本培训氛围。

学校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部署,认真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有关新课程改革培训的文件精神,使广大教师充分认识到校本培训是教学的需要,是教育改革的需要,是提升自身素质的需要。通过学习,增强了教师的责任感和危机感,激发了教师积极参与校本培训的热情,广大教师全员参加培训,形成了良好的研修氛围。

2、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完善制度。

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是做好校本培训工作的前提。为此,学校成立了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并明确了工作职责,以校长为校本培训的第一 责任人、教学副校长为分管领导、教导主任为具体负责人、行政班子为成员的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并由各科教研主任具体负责校本培训工作。学校领导班子及领导小组定期研究校本培训工作,并把这一工作纳入校长任期工作目标,列入校长每学期的工作日程。在具体培训中,教导处负责全校教职工的培训,学科组长具体负责教师业务培训,德育主任负责班主任培训,办公室主任负责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为保证培训工作规范有序有效进行,学校制订了有关校本培训的考核管理制度。学校把校本培训工作与每年的评优和评聘职称挂钩,激励教师积极参加培训。

3、加大投入,提供物质保障。

学校在二楼会议室、三楼电脑室开设了教师集中学习的学习室,同时学校为每个办公室配备了工作电脑,设有多媒体教室、图书室、阅览室等教师研修场所,教师外出学习培训,给予充分的资金支持,学校每年拨出专项经费,用于校本培训工作。

4、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发挥骨干引领作用,开展校本培训工作。(1)建立了一支教师培训师资队伍。学校立足实际,挖掘本校师资潜力,组成了由校长、德育副校长,教导处、各部门负责人和学科组长、学科带头人为成员的校本培训团队,负责教师的培训工作。(2)学校每年订阅了《广东教育》《师道》《珠江教育论坛》等多种教育教学专业报刊杂志,购买了有关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法的各类专家讲座、优秀教学观摩课光盘、音像资料,充分满足培训的需要;各办公室全部配备了多媒体设备或电脑网络系统,学校建有校园网,教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查阅资料,进行业务进修。

二、校本培训实施的主要工作:

(一)切实抓好老师的校本培训,不断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1、师德培训。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塑造品牌学校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良好形象。我校开展了以“爱心、责任心、事业心”为主题的“三心”教育活动、以“爱岗敬业、爱生乐业、爱教创业”为主题的师德培训活动,由校长、分管副校长作主题讲话,还请()教授等专家来校作专题报告。通过系列主题教育,提高了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为打造一支“师品高尚,师风纯正,师能精良”的教师队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基本技能培训。一是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目前,全体任课教师教取得了计算机考核合格证书,绝大部分教师具备了课件制作、文字处理、网络信息收集、多媒体教学的能力。二是普通话培训,所有教师达到了国家规定的相应的普通话等级水平。

(二)坚持研训结合,突出实效,积极开展校本培训。

1、充分发挥专家引领的作用,“走出去,请进来”努力开拓广大老师的知识视野,有效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与能力。我校规定,凡派出参加骨干培训的教师在培训结束后,须在本学科进行汇报交流,做到“一人参训,全员受益”。同时还邀请区教研室主任、名师来校作专题讲座,使教师的教学观念得到了更新,课堂教学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专业化水平得到了提升。

2、激励教师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要求每一位老师每学期阅读 一本教育专著,执教一节校级公开课,撰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并列入教师过程性考核评估。

3、开展“师徒结对”活动,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近年来,对新聘用教师进行上岗培训之外,学校开展“师徒结对”活动。

4、以备课组为载体,以学科组的互动研究为平台,积极开展学科组和备课组校本教研常规工作。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根据教学实际,有计划地开展研究与撰写教学论文。

5、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资源进行网上培训交流。目前,所有一线教师要求及时将自己的教学心得、教学案例、教学反思等上传校园网,以便相互交流,参加继续教育的教师积极自觉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培训。

6、大力开展教育科研和校本课程开发。在课题研究中提升教师的业务素质和科研能力。学校坚持以校为本,由问题到课题,从结果到成果的科研之路,在教学行动中,开展课题研究,学校要求每一学科组有研究课题。

三、教师素质提升 成效显著

1、学校领导及全体教师教育教学理念得到更新,教育理论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班主任的工作能力有了很大提升。初步建立起了一支具有高尚职业道德、良好的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

2、打造了一个名师团队。目前我校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市级学科带头人1人;区级学科带头人及骨干 教师5人;市、区优秀教育工作者及德育工作者29人。)各学科都有自己的骨干教师,学校逐步形成了骨干教师团队。

3、全体教师都自觉按照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活动,进行课堂教学创新与改革,不断反思教学行为

4、教师普遍能够进行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查阅网络信息,发布论文,充分利用网上教育资源和制作各种课件服务于教学。

5、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普遍得到提升。

区级科研课题《农村小学教师发展的研究》的成果先后获得广东教育“十五”科研课题成果三等奖、肇庆市首届基础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和鼎湖区科技进步三等奖。近年来,获得立项的课题国家级1个、区级4个;教师论文发表或获奖的省级以上()篇,市级()篇,其中发表的省级以上()篇,市级()篇;一批青年教师在校本培训中脱颖而出,如邓凤媚老师优质课荣获区一等奖。

校本培训工作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源动力,更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我们一定努力探索,勤奋工作,坚持不懈,把我们的校本培训工作步入正规化、特色化的渠道,为我校校本培训工作开创新局面。

工程夯实专业基础 篇2

1 存在问题

1.1 物理医学方面

由于缺乏坚实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基础, 使用时没有深入地阐明其治疗机理和严格地界定其临床应用范围。上世纪50年代, 我国自己开发的理疗项目不少, 但是得到确认而能够持续下来的却不多[1]。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疗法分类和名称、物理因子综合应用及计量单位应用等方面的问题[2]。

1.2 康复医学方面

近年来我国康复医学发展迅速, 部分从业人员不能全面掌握康复医学理论, 在实际工作中难以在正确评定的基础上制订高效低耗的康复治疗方案, 仍以临床诊断、药物治疗为主要手段, 没有体现功能评估、功能训练, 强调功能生命的学科特征;面对病情复杂、障碍严重的患者, 不能从临床医学与康复医学两个角度分析患者存在的问题, 指出要求治疗师解决的问题;不敢承担或承担不了病伤急性期、恢复早期的功能康复的任务, 搞不明白功能恢复的原理和康复治疗的机制;不能说明治疗思路、解释治疗机理, 实际诊疗处于迷茫和混沌状态。尤其是在中枢神经系统伤病的康复中关注功能恢复理论的甚少, 或根本不谈。有时甚至连在恢复中神经实质的作用与脑功能重组、再建与再生的机制也不论及;过分强调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的作用, 而忽略其它能够促进与改善神经恢复因子的研究[3], 使得脑卒中的康复医疗显得比较混乱。这些问题都需要建立扎实的学科理论基础才能解决。在许多方面, 特别是相关的基础理论方面, 我们与国际康复医学界的差距还很大, 部分从业者的基础理论水平远远不能适应学科日益发展的需要。

2 建议

2.1 加强理论学习工作, 重视运用理论指导临床实践

科学理论是正确行动的指南。康复医学的学科內涵很丰富, 既包括各种评定、治疗方法, 又包括各专科疾病的评定、治疗应用, 涉及许多方面。物理医学和康复医学专业均已形成了系统的学科理论。自19世纪上半叶开始, 一些医学家对物理因子的作用提出过不少理论观点或假说, 到20世纪30年代, 提出了比较完整的物理治疗理论, 至今仍在不断发展和完善[4]。我们不少同行对“物理医学”这个基础, 仍然需要进一步学习和掌握。易化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使康复医学从徘徊于周围神经系统跃升到中枢神经系统, 奠定了康复医学新的理论基础, 并扩大了康复医学的实践领域。脑的可塑性和大脑功能重组的理论和方法的建立, 不仅为脑卒中的康复医疗在理论和实践上开辟了全新的道路, 而且使脑卒中的康复医疗从“经验医学”一下子提高到了“循征医学”的水平上了[5]。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和功能性核磁共振的出现, 使大脑和脊髓的可塑性和功能重组终于得到了客观和科学的证据。这个重要的基础研究为脑卒中的康复医疗奠定了坚实的、科学的基础[6]。脑功能可塑性理论既为脑损伤康复提供了科学基础, 又促进了脑损伤康复的发展[7]。在脑的可塑性和功能重组理论指导下神经外科和康复医学科结下了不解之缘[8]。缪鸿石提出的中枢性神经系统伤病后功能恢复理论在康复医学神经病学和精神病学等专业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9]。

2.2 认真学习基础理论知识、打好专业理论基础

康复医学是一门年轻的边缘学科, 它涉及很多专业。既有独立的本学科的理论和实践, 又有相关临床学科的的理论和知识。在众多基础学科中, 生物力学和运动学是其中的重点[10]。康复医学经过近50年的发展, 学科本身已经建立起一套成熟的理论和方法, 如关于功能整体性、可塑性和重建修复的理论, 关于多因素、多元化干预和康复的理论, 关于功能训练、整体康复、融入社会、改善生活质量等四项基本原则;在方法论上, 康复医学从宏观的人与环境相协调的要求出发, 采取个别分析和总体综合相结合, 生物科学方法与社会科学方法相结合, 研究功能障碍的预防、评估、干预和结局转归[11]。严格地说这些基础理论知识是康复医学专业赖以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基础, 必须全面了解和掌握。

2.3 系统学习专科理论知识、运用科学理论指导临床实践

本专业已经形成一系列的专科理论。在物理医学方面每一种物理因子均有其特定的物理特性和参数, 在应用于医疗目的时, 应依御严格、特定的剂量学和方法学的规定, 才会产生有效的结果, 促进疾病痊愈与功能改善。对所有物理因子和物理方法的基础、机理和临床应用的随机对照 (RCT) 研究情况, 我们均需要学习和掌握, 因为这是循证康复的基础[12]。三大功能恢复理论及其它相关的功能恢复理论是现代康复治疗的理论基础。自从“脑的十年”以来, 国际学术界对大脑的基础、临床和康复的研究取得了很多的进展。例如:关于脑的可塑性和大脑功能重组的研究;有关痉挛机制和抗痉挛药物及其综合性处理的研究;有关随意运动机制的研究;有关康复评定方法的研究;有关神经干细胞、神经生长因子和神经组织移植的研究等。这些研究不仅为脑卒中的康复医疗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使得脑卒中的康复医疗学真正发展为神经科学的前沿学科, 而且极大地促进着临床康复学的发展。例如对于脑卒中偏瘫的康复方面, 一些不同于建立在传统神经生理学基础上的康复技术和方法提了出来, 一些新的康复原理也开始被人们认识。只有牢固掌握了上述理论和方法才能较好开展康复医学工作。

2.4 认真学习康复治疗理论, 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实际工作

康复医学与已存在的其他医学分支一样是一门科学。本专业在上世纪60年代已完成以治疗手段为中心的概念向以疾病为中心的康复医学的概念的改变[13], 以后又转变为以功能障碍为中心。因此康复医学不能总是停留在“技术”的层面上, 而是应该达到“学科”、“学术”的层面上。治疗的手段应该用科学态度研究开发和推广普及[14]。在应用中提出问题、发现问题, 通过研究、实践解决问题, 从而有效的提高康复治疗的效果。在康复训练中, 常常有一些训练的体系是由某个专家、学者根据其研究所提出的假说、理论而拟订出来的, 这些各个治疗学派的训练体系固然有很大的启发性, 也可以适用于康复治疗。但是否有效, 则应经受实践和科研的考验。确实有理 (理论) 而又有据 (疗效证据) , 就值得推广使用。如果有理论而无实据, 则应摒弃或淘汰, 或进一步研究以改进 (改良) 其原有训练技术。因此应加强对新的训练仪器设备和新的训练方法的科学研究 (在临床和康复实践中试验、验证) , 以观察和积累疗效实证[15]。传统的PT方法 (如Bobath, Brunnstrom, PNF, Rood技术、MRP等神经生理学方法) , 在过去几十年来曾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一段时间里, 成为了占据主导地位的脑卒中偏瘫康复方法。最近一些研究认为, 综合性康复措施在偏瘫的康复效果上, 优于传统的PT方法[6]。完全依靠临床经验总结不能够解决所有的医学问题, 必须有基础的物理化学研究或动物实验研究[1]。目前国内康复治疗相当部分还处于“经验主义”阶段, 只有加强学科相关內容的基础理论和临床科研, 以循证医学为导向, 保持科研与临床的“两翼齐飞”, 才可能真正确立康复医学学科的学术地位[16]。

2.5 重视学科理论研究工作、促进学科创新

第二届ISPRM会议的主题是:为了促使康复医学的更快发展, 必须重视临床基础研究 (即康复治疗机理研究) 以及循证医学观察的重要性[17]。一个学科只有在不断地创新中才能得到发展, 康复医学也不例外。目前有成就的康复医学研究工作的特点之一是, 理论联系实际, 用现代最新的实验手段, 进行基础理论或作用机理的研究[18]。本专业目前的基础研究侧重于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研究, 和其它专业研究的趋势一致。这些研究主要和物理医学有关 (理解物理治疗的原理必须研究其细胞和分子水平的机制) , 而康复医学的重点是功能医学。研究功能的正常和异常, 必须研究功能的生理和病理生理, 但是, 这些研究近年减少了[1]。我国康复医学的发展, 离不开吸收国外先进的康复医学理论, 如何在“拿来”的基础上, 在中西医结合康复的理论上有所突破, 还任重道远。发展我国的康复医学事业, 还有一项重要的內容就是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这个方面的重要问题是如何使有关的研究科学化、现代化。东西方的康复功能训练体系各有特点。西方的功能训练重点用于肌肉骨骼及神经-肌肉系统 (musculoskeletal and neuromuscular systems) , 对骨科康复和神经科康复有重要作用。而中国传统的功能训练则身心并练、神形兼养、动静结合, 着重通过神经和心理疾病的康复和残疾人的保健有重要作用。二者相互结合, 取长补短, 康复效果会更好[15]。

总之, 任何一个学科都有其发展和壮大的基础。任何一个专业只有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才有远大的发展前景。学科理论在专业的发展和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 应注意自身的业务学习, 不断提高理论修养, 打好理论基础, 提高学科水平, 以强化理论研究深度为重点, 力争在某些专题上有所突破。

摘要:本文分析了当前康复医学专业人员学科理论方面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加强基础理论、专科理论、治疗理论等的学习, 重视运用专业理论指导临床实践, 强化理论研究工作, 提高学科水平, 促进专业发展。

工程夯实专业基础 篇3

实施人才开发工程,筑牢根基。严把党员发展关,重点在45岁以下表现突出的村干部、村民代表、村民小组长、大学生村官、致富带头人和优秀青年、妇女中发展党员;注重从各类经济能人、大学生村官、复员军人中培养村级后备干部,为村级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加强大学生村官的培训教育和管理服务,鼓励和引导大学生村官通过村级换届选举的方式进入村“三委”班子。

实施改革创新工程,突出亮点。创新农村党组织生活,在规范农村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的基础上,扎实推进“千名干部包千村”活动。利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党员教育基地、农村党员创业基地等平台,加强对党员的培训、教育和管理。创新农村党员密切联系群众载体,推行“1名党员+X户群众+X个岗位+X项技能”的“1+3”群众路线工作法,着力打造一批有得看、有得听、有得学的农村党建品牌活动。

工程夯实专业基础 篇4

[2012] 第八期

姚市九义校2012年9月4日

夯实基础,切实搞好学生营养工程工作

姚市九义校支部、行政于8月28日在行政办公室,召开专题会议,切实抓好并落实本期学生营养工程工作,校长廖永固传达了县“农村学生营养计划工程”会议精神,学校分管此项工作的副校长姜永科做了专题发言,要求切实做好此项工作,并对管理员、库管员、炊事员进行了现场的培训指导,让开校的第一天学生能喝上放心奶、吃上放心蛋。

9月3日,姜永科副校长,很早就来到学校,协同炊事员把一千六百多个蛋洗得干干净净的,放入蒸锅里,全体老师也积极的配合,在开学的第一天,学生就按时吃上了蛋、奶。看着学生吃的高兴,老师们也心里快活。

撰稿: 杨学林

签发: 廖永固

夯实管理基础 篇5

北京北航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2005年年初我们即着手校企规范化建设工作,一年多以来,在国防科工委、教育部等上级单位的指导下,北航的校办产业规范化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规范管理对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也正在逐步凸显。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面建设规范的校办产业管理体系

1、组建北航资产经营公司

2005年3月,北航党委常委会会议决定成立校产业领导小组。5月,校产业领导小组召开全体会议,讨论审议北京北航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组建方案草案。全国高校科技产业工作会议召开后,北航资产经营公司的组建工作和下属企业改制工作步伐加快。2005年12月16日,国有独资的北京北航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在北京市工商局注册成立。

2、全面推进企业的规范化管理

在组建北航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的同时,我们积极开展北航投资企业的规范化建设。通过对所投资企业的调查、摸底,在掌握所投资企业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的基础上,根据各企业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改制措施,即:

1)主动注销长期经营亏损、投资无回报的全民所有制企业;

2)对有发展前景的全民所有制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造;

3)主动采取措施,从长期无回报、无发展前景的参股企业中退出;

4)全面清理下属企业的北航冠名;

5)通过清产核资核销企业不实和不良资产;

6)完善以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为代表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在校企规范化建设前,北航共有投资的校办企业(含股权)53家,列入此次规范化建设计划的共25家。截止2006年10月底,已完成的共21家,占计划的84%。在这25家企业中:

1)已完成清算注销的国有全资企业7家,完成计划的100%;

2)其他国有全资企业预计2006年底前全面完成改制工作;

3)从参股企业中退出7家,完成计划的78%;

4)清理冠用北航校名的企业7家,完成计划的78%;

5)现已完成清产核资工作并取得国资委的批复,预计年底可以完成经营性资产的分开建账及划转工作;

6)完成董事会改组变更的企业9家,完成计划的100%。在规范化建设过程中,北航资产经营公司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国防科工委和学校的授权,按照法定程序及标准化的工作流程进行操作,不留死角,不留后遗症。

3、规范企业的日程经营活动

企业内部的规范管理首先体现在对北航资产公司组织机构的设置与调整。首先明确资产公司不直接从事经营,对原有的3个事业部门进行了重组或剥离。通过设立技术转移中心,加强了科研成果转化和孵化的职能。通过组建资产管理部,设立审计组,加强对下属企业的监控、指导职能。

为了规范下属各企业的经营管理,去年以来北航资产公司先后组织制订了档案管理规定、投资管理规定、董监事工作条例、内部审计规定等60余项规章制度,为企业规范经营活动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

为提高工作效率和明确职责,北航资产公司组织对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流程进行定义和规范,目前已经明确的工作流程达到50余项。其中涉及资产管理的工作流程如清产核资、全资企业改制、企业撤并工作、股权转让、冠名清理整顿等共有14项。通过工作流程和工作标准的落实和执行,明确了改制过程中的政策依据、决策环节、工作内容、完成时间节点、责任人等,进一步提高了校企改制工作的效率

和质量。

同时通过财务大检查,内部审计和下属公司财务人员大培训,建立了下属公司财务人员否决制;通过企业内部信息化建设,对下属公司实施了全面预算管理,财务即时监控制度和经营风险预警制度,加强了对下属公司财务的监管,增强了企业抗风险的能力,初步建立了企业风险防范机制。

二、北航校办产业发展的主要思路和实践

1、明确校办产业的战略定位,调整产业布局,突出主营业务 北航产业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小而全”:经营规模小,涉及行业门类繁多,仅控股以上企业的经营业务就涉及机加、电子、软件、出版印刷、航空产品、餐饮、物业等行业。行业跨度过大引发的一个弊病就是力量分散,不能集中人员、资金开发核心产品,发展主营业务。

通过理清思路,统一认识,我们认为校办产业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要改变单纯追求企业规模的主导思想,强调校办企业要以利润为中心,根据高校企业的特点,弃弱扶强,发展特色产业,集中有限资源,在产业化的重点领域有所突破。

为此,北航资产经营公司对产业的战略布局进行了调整,确定以光纤陀螺、汽车电子、大学科技园建设、现代服务业及北航优势学科产业为今后产业的主营业务。

2、大力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与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发展的源泉是人才,高校产业缺乏的不是好的项目,而是好的项目运作团队。为此,北航产业通过引进、招聘、考核、培训等方式,提高人力资源结构层次,重点建设由高层次管理人员、专业技术骨干组成的人才骨干队伍,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自2005年以来,北航资产公司先后引进20余名高素质的人才,培养两支团队:规范管理团队和经营管理团队。

同时我们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通过引进西门子公司的“圆桌会议”人力资源管理办法,及时了解掌握员工的发展需求,大力倡导

员工的个人理想、个人职业生涯设计和企业战略发展规划相结合。积极提倡学习型组织的建设,倡导员工的自我学习,举办了多项有针对性的培训工作,如北航资产公司本部的定期管理培训、下属企业财务人员业务知识培训等。制订了岗位职责书,建立了北航资产公司内部绩效考核体系,定期对员工进行考核,优胜劣汰,真正做到人员能上能下、能进能出。

3、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

根据北航产业战略定位,我们积极开展科技成果产业化工作,特别是有北航学科优势的项目。

光纤陀螺项目作为北航产业发展的重点,已成立了专业化项目公司,目前厂房改造工作已完成,正在进行生产线的设备安装,预计明年上半年能形成批量生产能力。与北航汽车工程系、哈飞汽车公司合作的手/自动变速箱(A/MT)项目目前正在进行样机试验,预计明年初产品定型。

在科技成果转化的形式上,我们改变了已往全盘产业化的思路。技术转移、转让作为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形式,在工作中的比重正在逐步增大。为充分发掘、利用学校的科研资源,北航资产经营公司成立了技术转移中心,并制定了相关的激励机制,鼓励学校科研人员和集团公司相关人员积极参与技术转移、转让活动,并已取得显著的成绩。

三、努力构建北航校办产业可持续发展机制

校企规范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产业发展、加速产业发展。为确保校办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将继续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构建并完善产学研体系

中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比例普遍较低,原因是多方面的。在与学校各院、系、科研团队的互动与合作以及产业化项目的前期考察过程中,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建立完善的、合理的产学研体系是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工作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建立产学研体系首先必须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激励的对象包括技术持有人、参与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主要人员以及企业管理人员,必须合理地分配这些人员及学校之间的利益。在和学校科研人员合作的过程中,产业部门对于科研人员的约束能力有限,从而在项目的执行过程中,可能无法严格按照科学的项目管理方式来保证时间节点和资金使用。为此,在挑选产业化项目的时候应重视项目研发团队的挑选,坚持项目的启动是建立在与院系或课题组的整体合作基础上,而不是与个别科研人员的合作。

其次是要制定相应政策和实施细则,鼓励科研人员积极参与产业化工作。一项科研成果要成功地实现产业化,尚需大量的科研工作,包括生产工艺的固化和产品的技术升级等。在相当一部分高校中,由于科研人员参与产业化的工作无法得到学校的认可,科研人员参与产业化还只能视为个人的业余行为,这就很难保证他们的工作热情度和持久度。为此,必须要有科学的评价体系,把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所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为主要的评价标准,并将参与该项工作的绩效作为评聘、任用教职员工的依据。今年8月份以来,北航资产经营公司会同学校有关部门开展了产学研政策的研究制订工作,基本形成了《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管理办法》、《关于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经费使用的暂行规定》、《科技成果转化代管项目管理流程》及相关实施细则。上述管理制度已在北航资产公司内部试运行。

第三是面向社会,“引进来、走出去”。高校科技产业的一个普遍现象是经营人员主要是学校科研人员和教职员工,缺乏企业经营方面的专业知识。积极引进社会力量参与学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可以在弥补校办产业发展资金不足的同时引入科学的企业管理理念,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拓宽市场渠道,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同时,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要鼓励科研人员转变观念,不能闭门造车,要大胆走出去。

2、拓宽投融资渠道,搭建投融资平台

高校科技企业以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为主,资金不足是滞碍企业

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特别是在企业的创办初期,货币出资比例比较低,生产与研发的资金不足,很难达到通常科技类企业快速成长的预期目标。我们将通过多种方式搭建投融资平台:

1)提倡股权多元化,积极引入社会资本;

2)发起并组织风险基金及创投基金;

3)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技术市场、知识产权市场的平台作用。

3、进一步发挥高校资产管理公司的管理咨询作用

夯实基础,提升质量 篇6

——提高我镇教学质量的举措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立校之本、发展之基。局党委书记、局长黄建全同志在上任之初就明确提出:要紧抓教学这个中心,早部署、共谋划,打好中考、高考质量“翻身仗”。小学学习阶段是今后初中、高中、大学,乃至走向社会的奠基石。因此,打好小学教学质量“攻关战”,义不容辞。结合我镇当前教育教学实际,以“抓重点、夯基础、求实效”为工作思路,脚踏实地的抓好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构建团结向上、勤政业、肯担当的领导班子。

要使火车开得快,全靠车头带!建立校长负责制的管理体制,以校长为中心,构建一个肯做事、想做事、有担当的领导班子,是今后镇中心小学对各学校班子构建的思路。教学质量的高低,是衡量学校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不但作为评价学校的重要依据,而且作为考核学校领导的主要凭证。当前,教育局提出要通过交流学校领导来促进学校的发展,我镇在今后的人事调整中,要不断优化学校班子结构,提高学校的生命力、战斗力!

二、明确目标,规范教学行为。

全镇各小学务必营造时不待我、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抓紧教学工作的推进:一要建章立制,规范教学行为,要根据学校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措施,做到人人有行动,班班有突破,校校有改变;二要端正思想,创新行为,学习新师德六条,远离陋习,告别倦怠,增加“质量就是生命”的意识;三要肩负重托,尊重规律,务实工作,实现自我价值;四要求每个校长结合本校教学实际撰写并上交《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方案》;五是同各学校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各校校长是提高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校长主抓教学工作,而且每个教师也要与学校签订责任状,层层落实;六是抓好教学常规管理,大处着眼,小处入手,注重细节,确保质量这一中心;七是扎实推进新课程改革,向教研教改要质量;八是抓好校园文化建设,狠抓校风、教风、学风的转变,打好质量翻身仗。

三、抓好教师培训工作,提升教师整体素养。

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与低,与教师的专业素养密切相关。为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我们必须加强教师理论学习和校本培训等方面入手。

1.成立“江口镇中心小学教研中心组”,由镇中心小学校长任组 长,分管教学的业务领导任副组长,各年级骨干教师为组员;具体工作开展由镇中心小学辅导组负责推进。通过中心组的引领,指导全镇各年级教师开展教学研讨工作,以达到资源共享、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等目的。

2.各学校组织开展校本培训活动。各学校根据本校的教学实际,开展专题性、针对性的校本培训活动。此外,要求教师自学有关现代教育理念和阅读相关书籍,写好读书笔记,定期进行检查。

3.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听课、学习和 培训。本学期,除了按教育局的安排,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培训外,继续邀请知名教育专家到我镇开展专题培训,让更多的教师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级别、高质量的培训。

4.成立课改实验班,进行班级小组文化建设。为了加快学校课程 改革前进的步伐,使学校课改工作向纵深发展,强化教师课改意识,明确课改工作目标,根据《桂平市整体推进县域课堂教学改革试验研究》实施方案精神及镇中心辅导组工作安排,计划在镇中心小学成立实验示范班级。今后,将不断扩大到各学区中心校乃至村级小学。

5.开展青年教师业务培训,提高青年教师工作责任心和积极性。

四、抓好学校教学常规管理,重过程,创实效。

为加强学校教学过程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推进各项工作健康协调发展,镇中心小学辅导组定期开展常规教学督查,不定时的深入各学校,走进课堂、实地查看、观课议课、交流探讨。

1.教学视导工作和推门听课活动。

镇中心小学辅导组人员,要深入教学第一线,深入教学薄弱学校,按照“一听二看三评四反馈”的模式开展听课活动。“一听”是听课教学过程,了解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教学落实情况;“二看”是听课后看教师的备课和批改情况,了解教师课堂准备和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三评”是听课后组织开展教研活动,认真评议每一节课的得失,提出改进课堂教学的建议,并要求授课教师撰写教学反思;“四反馈”是召开推门听课总结会,指出在课堂教学和落实教学常规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下一段整改的措施。

2.开展教学常规管理检查。镇中心小学各部门工作人员于期中、期末甚至不定时到各学校检查教学常规工作。检查内容主要有两大项:一是针对教导处工作,检查教研活动开展记录、教师常规工作检查记录;二是针对教师工作,检查听课记录、备课本、教学进度、作业布置和批改情况等。当场及时进行反馈检查情况,要求各学校教师扎扎实实抓好学校教学常规工作,保证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达到规范化、科学化,进一步指导教师做好教学工作。

3.提高课堂效率,加强课堂练习与检测,向40分钟要质量。任 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课前预习题、课堂练习题和当堂检测题的练习与巩固。在课堂上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尽量当堂解决。

4.适当加大课后练习量。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课后练习对 于学生巩固知识、拓宽知识面有着明显的作用。当前,学生的课后练习单一,只有课本中的少量练习和唯一的教辅资料,练习量相对不足。在不违背国家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从学校生均公用经费中抽取少量的费用由学校编写、印刷适量的练习题向学生免费提供,从而解决学生练习量不足的问题。

5.组织开展学生基础知识检测。学校每学期定期组织开展学生基 础知识检测,检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为“学生今后如何学与教师今后如何教”提供帮助。

五、立足课改,稳步推进。

教学教研活动是聚集课堂、促进有效教学的有力支撑。教研教改工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加速器。本学期,我镇中心小学将正式启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工作,以我镇的实际出发,从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向先进学校引进成功经验和做法,通过镇中心小学本部牵头引领,逐步推进课改工作。

六、加强监测,诚信考试。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加强教学监控,严肃考风考纪,才能使检测真实有效。一要加强课程和课堂监管,使有效教学、高效课堂呈现新常态;二要不定期地对某学校某班级进行随机抽测;三要严肃考风、考纪,杜绝弄虚作假;四要认真组织每学期的教学质量监测工作,认真分析每次监测数据,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指导学校和教师总结经验、研究问题、改进教学。

夯实基础快乐作文 篇7

一、注重积累, 增添学生作文的底气

叶圣陶先生指出:“通常作文, 胸中先有一腔积蓄, 临到执笔, 拿出来就是, 是很自然的。”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 常常发现学生畏惧写作文, 教师不愿意教作文、改习作。追根溯源, 笔者认为原因主要是学生缺乏应有的生活体验, 缺少写作的素材, 作文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提起笔来总觉得无话可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如果学生整天面对的只有课本, 疲于应付一些抄词的作业, 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犹如井底之蛙, 没有一定生活实践体验积累, 没有拓展性的阅读积累, 作文能写什么?

教师要引领学生留意自己的现实世界, 学会捕捉作文的素材和养料。大自然是活生生的教材。我经常组织学生开展踏青、调查、访问等活动。让他们切身体验日常生活的丰富多彩和真实有趣。最近, 我和学生一起开展了家乡一日游活动, 借助于看一看、比一比、问一问的形式, 学生对农村的发展和变化有了具体的认识。厂房林立, 工厂内工人的生产活动井然有序、热火朝天, 在采访企业负责人的时候, 学生学会了用数字说话, 年纳税额达到5000万, 职工年收入4万多等等, 这些都是学生在生活中可以自己搜集的素材。

“生活如泉源, 文章如溪水, 泉源丰富而不枯竭, 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在作文教学中, 我们应该把学生的目光引向自然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 指导学生做积累素材的有心人, 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加以训练。习作的资源, 蕴藏在学校中、家庭里、社会上;存在于学生的眼睛里、耳朵里、心灵里, 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

二、加强指导, 发展学生习作的能力

教师对学生习作的指导包括多个层面, 比如写前指导、作中指导和作后评讲等方面。对于刚接触写作的小学生而言, 作文前的指导是必需的, 而且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绝大多数学生对作文是什么、怎么写还不太清楚明了。有些教师作文课前没有布置学生先准备习作素材, 课堂上习作指导只是让学生读读习作训练要求, 自己举几个例子就让学生写, 学生怎么能写出饱含真情实感的习作来呢?

小学生的习作还处于发展阶段, 我在教学中采用“提纲引领、突出细节”的指导模式进行训练。比如, 我在指导学生写一篇给同学送生日礼物的习作时, 先和孩子们一起交流讨论, 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写这一事件?大部分学生认为, 可以分为三部分:送礼物之前, 选择礼物的过程;送礼物时, 人物之间的对话和表情动作;收到礼物后, 接受者的心理活动和感受。细节方面, 大家认为要重点写好人物的心理活动。也有同学指出, 应该写出礼物所代表的含义, 礼轻情意重;人物的语言也要富有幽默感和童趣等。

教学中, 有些教师不能及时反馈学生的作文情况, 大多数习作评讲课是“生冷灶”。作文批改的周期过长, 更有甚者是上周作文课上写的作文, 要等到下周的习作课来评讲。学生当时的写作激情以及对表扬和鼓励的期待, 已削减得所剩无几, 有的甚至荡然无存。长期以往, 学生对作文缺乏热情, 更缺乏感情, 部分学生不再喜欢写作文。其实我们可以改变一下评价的方式, 保持学生对作文的“适当温度”。每天可以在语文课上读两篇学生的作文或是片段, 然后及时评讲, 对于学生作文中的亮点大肆表扬激励一番。这样, 学生对自己的作文必然永远充满着期待, 对于写作的兴趣也会越来越浓, 渐渐的, 学生就会喜欢用笔尖来倾诉, 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

三、拓展空间, 丰富学生作文的形式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 其实质是要解放学生的双手和大脑, 让他们自由表达, 借此培养写作的兴趣和爱好。在小学阶段, 指导学生尝试运用多种习作形式进行表达, 很有必要。小学生的习作虽然不一定都是文学作品, 它也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体。没有脱离形式的内容, 也没有缺乏内容的单独形式。

我在习作教学中, 常常将想象引入课堂, 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又促使学生的表达饶有趣味, 令人耳目一新。比如, 中秋节来到了, 我鼓励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 设计一种新型的月饼。学生从材料、外形、口味、意义等方面进行自我独特的构思, 既有写用环保材料进行包装的月饼, 也有写根据人们的需要, 定制形状各异的月饼的, 还有学生设计出了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的风味小吃型的月饼, 还有的在月饼上设计出富有价值的图案和宣传口号。写实性和想象性是学生作文最为基本的特点。小学生思维正处于想象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进行想象性习作训练能够启迪智慧, 拓展思维, 是发展他们思维水平, 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手段。

夯实基础 科研创新 篇8

理学院自成立近一年来,得到了学校领导和多学科各方面的支持,目前,该院正积极营造学科、学术的基础研究氛围,弘扬科学精神,建立学科研究平台,综合学科交叉,培养学科研究人才,建立学术、学科梯队,他们正在为构建时代工程,夯实研究基础,作出不懈努力。

理学院下设信息与计算机学系、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系、教学教育与应用系、物理教育系、基础数学部、基础物理部、物理实验室等7个系部,拥有信息与计算机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教育等4个专业,现有教职工119人,其中教师101人,教授8人,副教授33人,讲师22人;在读学生945人。该学院重视学科建设,主要学科有:生物光子学、大气传输与自适应光学、非线性科学、光信息科学和光电源技术微观物理结构理论、计算科学与工程、代数理论及应用等。

夯实基础求发展 篇9

——明威乡“两基”工作情况汇报

近几年来,我校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区教育局的坚强领导下开展各方面工作,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按照区委、区政府和区教育局的战略布署,切实做好“两基”工作,深化教育改革,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育人。现将我校近几年来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明威乡中心小学校是一所远郊乡镇小学,她座落于宜宾市翠屏区城北23.5千米的明威乡街村。学校占地9940平方米,现有教学班14个,共有学生603人。

学校历史悠久,从建校至今已有112年。始建于公元1898年。该校最初是由当地人串心鉴主持修建的,其设计与当时宜宾的最高学府——翠屏书院是同一张图纸,是同一工匠建造的,和翠屏书院属“同胞兄弟”。学校建成后,还指派当时的炊事员雷兴发同志在操场边栽下了如今高达20多米,树干胸围2米有余的十二棵香樟树(因雷击2棵,现存10棵)。由于当时该校和翠屏书院相比不分上下,所以获宜宾第二书院——侯岗书院的美名。在民国政府期间,还受到临时大总统徐世昌的亲笔题词,并赠送“先民矩镬”字样的牌匾一块。

学校在这一百余年的时间里,艰苦创业,不断进取,通过几代人的努力,使自身得到了不断发展、变化,特别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学校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深入贯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使学校变化迅速,焕然一新,真是“百年老书院,旧貌换新颜”。

如今的明威乡中心小学校拥有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文化功底厚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41人,其中本科学历8人,大专学历28人,中师5人,中级职称教师14人,市区骨干教师8名,市区先进教师6人。

学校教学设备齐全,育人环境优美。现有建筑面积5944平方米,各类教学及辅助设施较为完善,现有教学楼、综合楼、教师宿舍楼、师生食堂、厕所、综合运动场、多媒体教室、微机室、科学实验室、图书室、音乐室、体育室、远程教育接收室,并配有相应的音、体、美及电教实验器材、仪器,图书17343册。

学校有绿化面积692平方米,有美丽的花园和标准化旗台,校园文化氛围浓厚。开放式的校门充满现代气息,十棵百年参天古樟树依然挺拔、苍翠,枝叶遮掩在操场上空,形成天然的晴雨球场。整个校园幽静、舒适而美丽。

学校不仅环境优美、设施齐备,而且教育教学质量连年上升。在翠屏区教育局2006—2007学年教学质量评估中,2006—2007学年获全区乡镇小学二等奖,2007—2008学年荣获乡镇小学教学质量三等奖,学生的能力和思维得到了长足发展,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近年来,由于有了各级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我校办学效益显著,各项工作蒸蒸日上。现已荣获宜宾市“文明单位”、宜宾市“卫生先进单位”、翠屏区“校风示范校”、翠屏区“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学校”、翠屏区“模范职工之家”、翠屏区“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先进集体”、翠屏区“保护母亲河行动先进集体”、翠屏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单位”、翠屏区“优秀团组织”、翠屏区语言文字规范化合格单位和宜宾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每年适龄儿童入学率、毕业率以及初等教育完成率均达100%,辍学率为0;从2004年起,年年获翠屏区教育督导评估和安全工作双项一、二等奖,深受学生、家长、领导及社会的广泛赞誉。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工作任重道远,奋进中的明威乡中心小学校决心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全面优化育人环境,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实施新课程改革,努力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以饱满的工作热情、高昂的工作斗志,为创建一流的乡镇中心小学校而努力拼搏,再铸候岗书院之辉煌!

二、主要工作情况。

一、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1、开展教研教改,推进课堂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我校始终坚持“以改革求发展,向质量要办学效益”的学校管理理念,开展校本教研,出台校本教研制度,使教研教改工作制度化,走科研兴校的办学道路。

教导处组织了多次次业务学习,组织教师学习了教育教学、课堂教学改革方面的文章,同时对《四川教育》等课程改革专栏文章进行系统的学习与解读,使教师对主体化教学改革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学校组织教师参加了区师培中心学科培训会达40余人次,参加市、区组织的新课程研讨近30人次,同时还组织参加了省、市、区级骨干教师、骨干班主任、优秀教师等活动,通过学习与研讨,教师教育教学观念从深层次有所转变。

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特长,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我校在按要求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的前提下先后开设了书法、绘画、古诗文、舞蹈、习作、合唱、手抄报、手工制作等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利用每周二、四下午最后一节开展活动,学校安排有专长的教师进行辅导。几年来,我校的第二课堂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我校在结合学校实际开展课题研究的同时还不定期开展观摩课、示范课、案例分析、说课、经验交流、理论学习等教研活动,每学期举行一次教学论文评选,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

2、强化教学管理,加强教学督导,提高管理水平。学校严格遵循教学常规,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切实搞好学科教学研究,把提高学生素质的工作重点落实到课堂教学主渠道上来,加强课堂教学考评考核。每月由教导处对全体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学生素质测查、学生辅导、教学研究等教学常规工作进行一次检查,平时进行随机抽查,督促教师严格按照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进行教学,增强教师进行课堂改革的自觉性。我校率先于1998年10月正式启动以全校性的教师课堂教学达标考核为突破口的教育过程管理工作,并形成了我校“超、实、严、跟、帮、挂”的课堂达标考核工作“六字经”,即:意识超前、准备超前、启动超前、基础坚实,措施落实,培训学习扎实;严格考评、严格管理、严格奖励;实行跟踪听课制度;开展“一帮一”帮教活动和课堂达标考核与晋职、评优、评模、优化组合、期末量化考核等工作挂钩。达标课考核的开展,大大提高了全体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从根本上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3、切实加强教学实践,开展教学探究。组织教师学习先进经验,优化教学过程,有计划地进行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充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和远程教育资源,充分发挥电教媒体的作用,改进教学手段,拓展学生学习途径,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效益。

(二)树立“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理念,坚持民主办学、依法管理、以德治教的基本策略,强化科学管理,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建立和完善教师考核制度,使学校管理工作规范化。

我校自建校以来便开始实施教职工量化管理,将学校各部门及教师的各种工作进行量化考评。学校以量化管理为中心,逐步制定并完善了《工作职责及分工》、《量化管理制度》、《教职工量化考核办法》、《教职工考勤制度》、《教职工奖励、补助细则》、《班主任(文明班级)考核办法》、《评优评模方案》、《专业技术人员职务评审方案》、《考核办法》、《财务管理制度》、《中级专业技术人员考核聘用方案》、《学生安全守则》、《学校安全工作应急预案》、《学生管理细则》、《教育科研成果奖励办法》等十五种规章制度,XX年8月,学校又将各种制度汇编成册发给全体教职工。学校各种制度的运作皆经过学校行政酝酿起草,教代会讨论通过,全体教师监督学校相关部门实施几个阶段。由于学校制度健全,执行严格,学校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章必依,工作有序,公开透明,教师明白,领导清白。比如每年的职称评审,评优评模,奖惩兑现,教师根据制度量化便可得出公正的结果,大大提高了学校各项工作的透明度,提高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现在,我校初步形成教学化、民主化、规范化的现代化学校管理机制,逐步推动学校管理由政策导向、制度保障逐渐向动力推进、多元发展转变,增强学校的活力。

(三)认真做好控掇工作,落实“两基”任务。我校把控制辍学工作作为学校实施全面育人目标的重要措施。实行一年级入学通知书制度,保证适龄少年儿童(含残疾少年儿童)按时入学。学校积极配合城关镇政府等有关部门解决贫困家庭子女的入学困难问题,组织师生开展帮扶活动,近两年来,为特困生免杂费84人,共计3360元,发放免费教科书100套。几年来,通过上级部门、学校、教师、家长等各方面力量的紧密配合,我校学生辍学率为0%,学校服务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了100%。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1、以教师继续教育为突破口,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全校教师的整体素质,为优化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校领导班子始终意识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及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关键是教师,始终把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思想素质、职业技能作为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因而我校从建校起便大抓教师继续教育,除了组织全体教师大练教学基本功外,还采取多种途径对教师进行教学业务培训,在提高教师职业技能的同时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业务水平。我校在继续教育第一阶段的工作顺利通过验收后,于 XX年9月,又根据省、市、县教育部门的文件精神启动第二阶段(即XX、9至XX、12)的继续教育工作。这一阶段中,以提高教师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为中心,学校拟定实施方案和专项工作计划(含培训、考核计划),按方案和计划开展工作,使教师不断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和个人修养,全面适应素质教育对教师的要求,不断树立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了解和掌握现代教育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这一阶段工作启动以来,我校已按计划和方案开展了大量的工作,每周星期一、五按时组织培训,先后组织了教师职业道德培训,学科教学业务培训、教师基本职业技能培训等全员培训,各次培训皆要求培训、辅导教师认真备课并编写详细教案,参训人员必须作好学习笔记,继续教育领导小组不定期对培训、辅导教师的教案和学员的学习笔记进行检查,使学习、培训实实在在,不流于形式。学校要求全体参训教师利用课余自修,每学期及假期皆安排了学习任务,并于学期末和新学期开学初将学习记录交领导小组检查。学校还制定了专用的继续教育资料检查登记卡,由领导小组对参训教师的学习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检查登记,并及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近三年来,每人作自修笔记共约10万字,每人撰写教学论文或学习心得体会共12篇。先后组织新任教师培训共10人。每学期皆组织有经验的教师对新分配到我校任教的教师进行教学业务指导,并要求新任教师每学期深入课堂听课120节次,必须参加语文、数学、综合三个教研组的各次教学研讨活动。学校对他们进行职业道德、法律法规、课程计划、教材分析等培训,使他们能尽快成熟而独立完成教学任务。每学期皆抓住时机送教师参加各项各类培训,了解新的教育改革动态,将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教育技术引进来,再组织二级培训,给学校教育教学补充新的血液,近两年来,选派教师参加普通话、信息技术、远程教育、新教材教学研讨等学习60人次,为校内的培训培养了教学、辅导骨干。我校的继续教育工作,始终做到有方案,有计划,有措施,有检查,有总结,有奖惩。学校从工作开始启动便拟定了较详尽的工作方案和管理制度,成立继续教育领导小组,培训小组、考核小组等组织机构,各个小组以方案和各组的计划为依据进行了有序、有效的工作。所有参训的教师遵照学校继续教育方案拟定自己各的学习计划和达标计划,并根据计划进行业余自修,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教师继续教育的开展,提高了全体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思想素质,为推进素质教育,实现两基目标作好了有力保障。

2、实施“名师”工程,培养一支能适应新时期教育工作的师资队伍。

为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并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我校适时地推出了“名师”培养工程,即用3至5年时间培养出一批在本校是教育教学骨干,在全县是学科带头人的业务能手,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我校通过实施“名师”工程,使年轻教师培养一年能适应实际工作,三年成为骨干,五年成为“名师”,(即:有较强的政治思想素质和教育教学业务素质,在全校乃至全县的某一学科中起示范带头作用的教师)。学校通过实施“名师”工程,造就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顺利完成师资的新老更替,并以“名师”为龙头,推进全校的教研教改,使全体教师不但实现从思想上向素质教育转轨,而且实现在能力上真正成为素质教育的实施者。

为了保证“名师”工程的顺利实施,我校拟定了“名师”培养工程方案,制定了相应的措施,成立“名师”工程领导小组,由学校主管教学业务的副校长担任组长,由学校行政人员和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为成员,专门负责对培养对象进行培训、辅导、考核等工作。学校为培养对象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一)制定激励机制。将“名师”工程各项工作纳入培养对象的量化考核,在学习培训、评优评模、中级职务晋升中,同等条件下“名师”工程培养对象优先,每学年由学校为培养对象征订80元的教育教学资料。

(二)严格要求,加强管理。凡被列为培养对象的教师每周星期二下午集中进行业务学习两课时,每人每月上一节研讨课,每学期撰写两篇以上教学论文,作一万字的业务自修笔记,交一篇教学经验总结。

(三)发挥人才优势,开展帮教活动。组织我校的学科带头人、国家级骨干教师及其他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深入课堂听取“名师”人员的教学情况,并对其日常备、讲、批、辅等工作进行指导、帮助。

(四)为“名师每学期开展3至5个学科的优质课评选,为青年教师创造更多的磨练机会。

3、抓师德修养,树师表形象。学校采取教师自学、集中组织的学习形式,加强教师政治思想理论学习,如学习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精神,学习《未成年保护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等教育法律法规,树立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献身教育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提高教师遵纪守法的意识,使教师做到依法执教,以德治教。以提高教师心理素质,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为重点,加强师德建设,全面开展师德建设活动。

4、鼓励教师参加学历提高培训和业务自修。如今的明威乡中心小学校拥有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文化功底厚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41人,其中本科学历8人,大专学历28人,中师5人,中级职称教师14人,市区骨干教师8名,市区先进教师6人。

(五)不断完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

学校教学设备齐全,育人环境优美。现有建筑面积5944平方米,各类教学及辅助设施较为完善,现有教学楼、综合楼、教师宿舍楼、师生食堂、厕所、综合运动场、多媒体教室、微机室、科学实验室、图书室、音乐室、体育室、远程教育接收室,并配有相应的音、体、美及电教实验器材、仪器,图书11826册。

学校有绿化面积692平方米,有美丽的花园和标准化旗台,校园文化氛围浓厚。开放式的校门充满现代气息,十棵百年参天古樟树依然挺拔、苍翠,枝叶遮掩在操场上空,形成天然的晴雨球场。整个校园幽静、舒适而美丽。几年来,我校在教育教学、校园建设、学校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教师变动频繁,学生流动大,家长外出打工、子女无人看管等因素给学校的教学及管理带来一定难度。很今后,我们将进一步解决这些客观困难,使学校各方面工作更有成效,为盘县的教育事业再谱新的篇章。

上一篇:街道社区创卫会议记录下一篇:商业物流中心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