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暂行办法

2024-07-26

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暂行办法(精选11篇)

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暂行办法 篇1

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暂行办法

中发[2001]3号

2001年1月19日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做好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保持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军队转业干部,是指退出现役作转业安置的军官和文职干部。

第三条 军队转业干部是党和国家干部队伍的组成部分,是重要的人才资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军队转业干部为国防事业、军队建设作出了牺牲和贡献,应当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尊重、优待。

第四条 军队干部转业到地方工作,是国家和军队的一项重要制度。国家对军队转业干部实行计划分配和自主择业相结合的方式安置。

计划分配的军队转业干部由党委、政府负责安排工作和职务;自主择业的军队转业干部由政府协助就业、发给退役金。

第五条 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坚持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军队建设服务的方针,贯彻妥善安置、合理使用、人尽其才、各得其所的原则。

第六条 国家设立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机构,在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下,负责全国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相应的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的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市(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立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机构。

第七条 解放军总政治部统一管理全军干部转业工作。

军队团级以上单位党委和政治机关负责本单位干部转业工作。

省军区(卫戍区、警备区)负责全军转业到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干部的移交,并配合当地党委、政府做好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

第八条 接收、安置军队转业干部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党和国家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按时完成军队转业干部安置任务。

第九条 军队转业干部应当保持和发扬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适应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服从组织安排,努力学习,积极进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第十条 对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贡献突出的军队转业干部和在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个人,国家和军队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章 转业安置计划

第十一条 全国的军队转业干部安置计划,由国家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主管部门会同解放军总政治部编制下达。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军队转业干部安置计划,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主管部门编制下达。

中央和国家机关及其管理的在京企业事业单位军队转业干部安置计划,由国家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主管部门编制下达。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军队转业干部安置计划,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主管部门编制下达。

中央和国家机关京外直属机构、企业事业单位的军队转业干部安置计划,由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主管部门编制下达。

第十二条 担任团级以下职务(含处级以下文职干部和享受相当待遇的专业技术干部,下同)的军队干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列入军队干部转业安置计划:

(一)达到平时服现役最高年龄的;

(二)受军队编制员额限制不能调整使用的;

(三)因身体状况不能坚持军队正常工作但能够适应地方工作的;

(四)其他原因需要退出现役作转业安置的。

第十三条 担任团级以下职务的军队干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列入军队干部转业安置计划:

(一)年龄超过50周岁的;

(二)二等甲级以上伤残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经驻军医院以上医院诊断确认,不能坚持正常工作的;

(四)受审查尚未作出结论或者留党察看期未满的;

(五)故意犯罪受刑事处罚的;

(六)被开除党籍或者受劳动教养丧失干部资格的;

(七)其他原因不宜作转业安置的。

第十四条 担任师级职务(含局级文职干部,下同)或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军队干部,年龄50周岁以下的,本人申请,经批准可以安排转业,列入军队干部转业安置计划。

担任师级职务或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军队干部,年龄超过50周岁、地方工作需要的,可以批准转业,另行办理。

第十五条 因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或者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成建制成批军队干部的转业安置,由解放军总政治部与国家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主管部门协商办理。

中央和国家机关及其管理的在京企业事业单位计划外选调军队干部,经大军区级单位政治机关审核并报解放军总政治部批准转业后,由国家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主管部门办理审批。

第三章 安置地点

第十六条 军队转业干部一般由其原籍或者入伍时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安置,也可以到配偶随军前或者结婚时常住户口所在地安置。

第十七条 配偶已随军的军队转业干部,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到配偶常住户口所在地安置;

(一)配偶取得北京市常住户口满4年的;

(二)配偶取得上海市常住户口满3年的;

(三)配偶取得天津市、重庆市和省会(自治区首府)城市、副省级城市常住户口满2年的;

(四)配偶取得其他城市常住户口的。

第十八条 父母身边无子女或者配偶为独生子女的军队转业干部,可以到其父母或者配偶父母常住户口所在地安置。未婚的军队转业干部可以到其父母常住户口所在地安置。

父母双方或者一方为军人且长期在边远艰苦地区工作的军队转业干部,可以到父母原籍、入伍地或者父母离退休安置地安置。

第十九条 军队转业干部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到配偶常住户口所在地安置,也可以到其父母或者配偶父母、本人子女常住户口所在地安置:

(一)自主择业的;

(二)在边远艰苦地区或者从事飞行、舰艇工作满10年的;

(三)战时获三等功、平时获二等功以上奖励的;

(四)因战因公致残的。

第二十条 夫妇同为军队干部且同时转业的,可以到任何一方的原籍或者入伍地安置,也可以到符合配偶随军条件的一方所在地安置;一方转业,留队一方符合配偶随军条件的,转业一方可以到留队一方所在地安置。

第二十一条 因国家重点工程、重点建设项目、新建扩建单位以及其他工作需要的军队转业干部,经接收单位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主管部门批准,可以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安置。

符合安置地吸引人才特殊政策规定条件的军队转业干部,可以到该地区安置。

第四章 工作分配与就业

第二十二条 担任师级职务的军队转业干部或者担任营级以下职务(含科级以下文职干部和享受相当待遇的专业技术干部,下同)且军龄不满20年的军队转业干部,由党委、政府采取计划分配的方式安置。

担任团级职务的军队转业干部或者担任营级职务且军龄满20年的军队转业干部,可以选择计划分配或者自主择业的方式安置。

第二十三条 计划分配的军队转业干部,党委、政府应当根据其德才条件和在军队的职务等级、贡献、专长安排工作和职务。

担任师级领导职务或者担任团级领导职务且任职满最低年限的军队转业干部,一般安排相应的领导职务。接收师、团级职务军队转业干部人数较多、安排领导职务确有困难的地区,可以安排相应的非领导职务。

其他担任师、团级职务或者担任营级领导职务且任职满最低年限的军队转业干部,参照上述规定,合理安排。

第二十四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当制定优惠的政策措施,鼓励军队转业干部到艰苦地区和基层单位工作。

对自愿到边远艰苦地区工作的军队转业干部,应当安排相应的领导职务,德才优秀的可以提职安排。

在西藏或者其他海拔3500米以上地区连续工作满5年的军队转业干部,应当安排相应的领导职务或者非领导职务,对正职领导干部安排正职确有困难的,可以安排同级副职。

第二十五条 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应当采取使用空出的领导职位、按规定增加非领导职数或者先进后出、带编分配等办法,安排好师、团级职务军队转业干部的工作和职务。

党和国家机关按照军队转业干部安置计划数的15%增加行政编制,所增加的编制主要用于安排师、团级职务军队转业干部。

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应当把师、团级职务军队转业干部的安排与领导班子建设通盘考虑,有计划地选调师、团级职务军队转业干部,安排到市(地)、县(市)级领导班子或者事业单位、国有大中型企业领导班子任职。

第二十六条 担任专业技术职务的军队转业干部,一般应当按照其在军队担任的专业技术职务或者国家承认的专业技术资格,聘任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工作需要的可以安排行政职务。

担任行政职务并兼任专业技术职务的军队转业干部,根据地方工作需要和本人志愿,可以安排相应的行政职务或者聘任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

第二十七条 国家下达的机关、团体、事业单位的增人计划,应当首先用于安置军队转业干部。编制满员的事业单位接收安置军队转业干部,按照实际接收人数相应增加编制,并据此增加人员工资总额计划。

第二十八条 党和国家机关接收计划分配的军队转业干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在主管部门的组织、指导下,对担任师、团级职务的,采取考核选调等办法安置;对担任营级以下职务的,采取考试考核和双向选择等办法安置。对有的岗位,也可以在军队转业干部中采取竞争上岗的办法安置。

第二十九条 对计划分配到事业单位的军队转业干部,参照其军队职务等级安排相应的管理或者专业技术工作岗位,并给子3年适应期。

企业接收军队转业干部,由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主管部门编制计划,根据军队转业干部本人志愿进行分配,企业安排管理或者专业技术工作岗位,并给予2年适应期。

军队转业干部可以按照有关规定与用人单位签订无固定期限或者有固定期限劳动、聘用合同,用人单位不得违约解聘、辞退或者解除劳动、聘用合同。

第三十条 中央和国家机关京外直属机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时完成所在地党委、政府下达的军队转业干部安置任务。需要增加编制、职数和工资总额的,其上级主管部门应当予以支持。

第三十一条 对自主择业的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地政府应当采取提供政策咨询、组织就业培训、拓宽就业渠道、向用人单位推荐、纳入人才市场等措施,为其就业创造条件。

第三十二条 党和国家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在社会上招聘录用人员时,对适合军队转业干部工作的岗位,应当优先录用、聘用自主择业的军队转业干部。

第三十三条 对从事个体经营或者创办经济实体的自主择业的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地政府应当在政策上给予扶持,金融、工商、税务等部门,应当视情提供低息贷款,及时核发营业执照,按照社会再就业人员的有关规定减免营业税、所得税等税费。

第五章 待遇

第三十四条 计划分配到党和国家机关、团体、事业单位的军队转业干部,其工资待遇按照不低于接收安置单位与其军队职务等级相应或者同等条件人员的标准确定,津贴、补贴、奖金以及其他生活福利待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五条 计划分配到党和国家机关、团体、事业单位的军队转业干部,退休时的职务等级低于转业时军队职务等级的,享受所在单位与其转业时军队职务等级相应或者同等条件人员的退休待遇。

本条规定不适用于到地方后受降级以上处分的军队转业干部。

第三十六条 计划分配到企业的军队转业干部,其工资和津贴、补贴、奖金以及其他生活福利待遇,按照国家和所在企业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七条 军队转业干部的军龄,计算为接收安置单位的连续工龄(工作年限),享受相应的待遇。在军队从事护理、教学工作,转业后仍从事该职业的,其在军队的护龄、教龄应当连续计算,享受接收安置单位同类人员的待遇。

第三十八条 自主择业的军队转业干部,由安置地政府逐月发给退役金。团级职务和军龄满20年的营级职务军队转业干部的月退役金,按照本人转业时安置地同职务等级军队干部月职务、军衔(级别)工资和军队统一规定的津贴补贴为计发基数80%的数额与基础、军龄工资的全额之和计发。军龄满20年以上的,从第21年起,军龄每增加一年,增发月退役金计发基数的l%。

第三十九条 自主择业的军队转业干部,按照下列条件和标准增发退役金:

(一)荣立三等功、二等功、一等功或者被大军区级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分别增发月退役金计发基数的5%、10%、15%。符合其中两项以上的,按照最高的一项标准增发。

(二)在边远艰苦地区或者从事飞行、舰艇工作满10年、15年、20年以上的,分别增发月退役金计发基数的5%、10%、15%。符合其中两项以上的,按照最高的一项标准增发。

本办法第三十八条和本条各项规定的标准合并计算后,月退役金数额不得超过本人转业时安置地同职务等级军队干部月职务、军衔、基础、军龄工资和军队统一规定的津贴补贴之和。

第四十条 自主择业的军队转业干部的退役金,根据移交地方安置的军队退休干部退休生活费调整的情况相应调整增加。

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的月退役金低于安置地当年党和国家机关相应职务等级退休干部月退休生活费数额的,安置地政府可以发给差额补贴。

自主择业的军队转业干部的退役金,免征个人所得税。

自主择业的军队转业干部,被党和国家机关选用为正式工作人员的,停发退役金。其工资等各项待遇按照本办法第三十四条规定执行。

第四十一条 自主择业的军队转业干部去世后,从去世的下月起停发退役金。区别不同情况,一次发给本人生前10个月至40个月的退役金作为抚恤金和一定数额的退役金作为丧葬补助费。具体办法由有关部门另行制定。

自主择业的军队转业干部的遗属生活确有困难的,由安置地政府按照国家和当地的有关规定发给生活困难补助金。

第四十二条 计划分配的军队转业干部,享受所在单位与其军队职务等级相应或者同等条件人员的政治待遇;自主择业的军队转业干部,享受安置地相应职务等级退休干部的有关政治待遇。

第四十三条 军队转业干部在服现役期间被中央军事委员会授予荣誉称号的,比照全国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享受相应待遇;被大军区级单位授予荣誉称号或者荣立一等功,以及被评为全国模范军队转业干部的,比照省部级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享受相应待遇。

第六章 培训

第四十四条 军队转业干部的培训工作,是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在政策和经费等方面提供必要保障。

第四十五条 对计划分配的军队转业干部应当进行适应性培训和专业培训,有条件的地区也可以在安置前组织适应性培训。培训工作贯彻“学用结合、按需施教、注重实效”和“培训、考核、使用相结合”的原则,增强针对性和实用性,提高培训质量。

军队转业干部培训的规划、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工作,由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主管部门负责。

第四十六条 计划分配的军队转业干部的专业培训,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按部门或者专业编班集中组织实施,培训时间不少于3个月。

军队转业干部参加培训期间享受接收安置单位在职人员的各项待遇。

第四十七条 自主择业的军队转业干部的就业培训,主要依托军队转业干部培训中心具体实施,也可以委托地方院校、职业培训机构承担具体工作。负责培训的部门应当根据社会人才需求合理设置专业课程,加强定向职业技能培训,以提高自主择业的军队转业干部就业竞争能力。

第四十八条 军队转业干部培训中心,主要承担计划分配的军队转业干部的适应性培训和部分专业培训,以及自主择业的军队转业干部的就业培训。

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军队转业干部培训中心的管理。军队转业干部培训中心从事社会服务的收益,主要用于补助培训经费的不足。

第四十九条 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在师资、教学设施等方面,支持军队转业干部培训工作。对报考各类院校的军队转业干部,应适当放宽年龄条件,在与其他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对获二等功以上奖励的,应适当降低录取分数线投档。

第七章 社会保障

第五十条 军队转业干部的住房,由安置地政府按照统筹规划、优先安排、重点保障、合理负担的原则给予保障,主要采取购买经济适用住房、现有住房或者租住周转住房,以及修建自有住房等方式解决。

计划分配的军队转业干部,到地方单位工作后的住房补贴,由安置地政府或者接收安置单位按照有关规定解决。自主择业的军队转业干部,到地方后未被党和国家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录用聘用期间的住房补贴,按照安置地党和国家机关与其军队职务等级相应或者同等条件人员的住房补贴的规定执行。

军队转业干部因配偶无住房补贴,购买经济适用住房超过家庭合理负担的部分,个人支付确有困难的,安置地政府应当视情给予购房补助或者优先提供住房公积金贷款。

军队转业干部住房保障具体办法,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十一条 军队转业干部的军龄视同社会保险缴费年限。其服现役期间的医疗等社会保险费,转入安置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第五十二条 计划分配到党和国家机关、团体、事业单位的军队转业干部,享受接收安置单位与其军队职务等级相应或者同等条件人员的医疗、养老、失业、工伤、生育等杜会保险待遇;计划分配到企业的军队转业干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第五十三条 自主择业的军队转业干部,到地方后未被党和国家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录用聘用期间的医疗保障,按照安置地党和国家机关与其军队职务等级相应或者同等条件人员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八章 家属安置

第五十四条 军队转业干部随调配偶的工作,安置地党委、政府应当参照本人职务等级和从事的职业合理安排,与军队转业干部同时接收安置,发出报到通知。调入调出单位相应增减工资总额。

对安排到实行合同制、聘任制企业事业单位的军队转业干部随调配偶,应当给予2年适应期。适应期内,非本人原因不得擅自违约解聘、辞退或者解除劳动、聘用合同。

第五十五条 军队转业干部随迁配偶、子女符合就业条件的,安置地政府应当提供就业指导和服务,帮助其实现就业;对从事个体经营或者创办经济实性的,应当在政策上给予扶持,并按照国家和安置地促进就业的有关规定减免税费。

第五十六条 军队转业干部配偶和未参加工作的子女可以随调随迁,各地公安部门凭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主管部门的通知及时办理迁移、落户手续。随迁子女需要转学、入学的,由安置地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安排;报考各类院校时,在与其他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军队转业干部身边无子女的,可以随调一名已经工作的子女及其配偶。

各地在办理军队转业干部及其随调随迁配偶、子女的工作安排、落户和转学、入学事宜时,不得收取国家政策规定以外的费用。

第五十七条 军队转业干部随调随迁配偶、子女,已经参加医疗、养老、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的,其社会保险关系和社会保险基金,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一并转移或者继续支付。未参加社会保险的,按照国家和安置地有关规定,参加医疗、养老、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

第九章 安置经费

第五十八条 军队转业干部安置经费,分别列入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和军费预算,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逐步加大投入。

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涉及的行政事业费、培训费。转业生活补助费、安家补助费和服现役期间的住房补贴,按照现行的经费供应渠道予以保障。

军队转业干部培训经费的不足部分由地方财政补贴。安置业务经费由本级财政部门解决。

第五十九条 自主择业的军队转业干部的退役金,由中央财政专项安排;到地方后未被党和国家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录用聘用期间的住房补贴和医疗保障所需经费,由安置地政府解决。

第六十条 军队转业干部安置经费应当专款专用,不得挪用、截留、克扣、侵占,有关职能部门对安置经费的使用情况应当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章 管理与监督

第六十一条 各级党委、政府应当把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纳入目标管理,建立健全领导责任制,作为考核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和评选双拥模范城(县)的重要条件。

第六十二条 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主管部门主要负责军队转业干部的计划安生、就业指导、就业培训、经费管理和协调军队转业干部的社会保障等工作。

自主择业的军队转业干部,由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主管部门管理,主要负责自主择业的军队转业干部的政策指导、就业培训、协助就业、退役金发放、档案接转与存放,并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其他日常管理服务工作,由户口所在街道、乡镇负责。

第六十三条 各级党委、政府应当加强对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的监督检查,坚决制止和纠正违反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行为;对拒绝接收军队转业干部或者未完成安置任务的部门和单位,组织、人事、编制等部门可以视情暂缓办理其人员调动、录用和编制等审批事项。

第六十四条 军队转业干部到地方报到前发生的问题,由其原部队负责处理;到地方报到后发生的问题,由安置地政府负责处理,涉及原部队的,由原部队协助安置地政府处理。

对无正当理由经教育仍不到地方报到的军队转业干部,由原部队根据有关规定给予党纪、军纪处分或者其他处罚。

第六十五条 退出现役被确定转服军官预备役的军队转业干部,到地方接收安置单位报到时,应当到当地人民武装部进行预备役军官登记,履行其预备役军官的职责和义务。

第六十六条 凡违反本办法规定,对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造成严重影响的单位和个人,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者处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一章 附 则

第六十七条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转业干部的安置工作,按照本办法执行。

第六十八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依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

第六十九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适用于此后批准转业的军队干部、以往有关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的规定,凡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第七十条 本办法由国家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负责解释。

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暂行办法 篇2

陈际瓦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广西“十一五”时期和2010年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的成绩,并对“十二五”期间做好军转干部安置工作提出了要求: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军转安置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上来,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增强做好军转安置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始终把军转安置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抓紧抓好。

陈际瓦强调,根据中央下达的军转安置计划,今年有870名军队干部转业进广西工作,安置任务仍然很重。各级各部门要明确要求,强化落实、妥善安置好计划分配军转干部。要突出重点,妥善安置师团职军转干部。要履行好义务,改进计划分配工作。要积极推进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安置工作,大力加强军转干部教育培训,千方百计解决好军转干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要积极探索做好军转安置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要落实责任,严肃纪律,军地配合,相互支持,加强督查,按时完成任务。

随后,还召开了中、区直单位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动员会议。周新建在会上要求中、区直单位继续发挥表率作用,坚决完成好今年军转安置工作任务。

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暂行办法 篇3

饶军转组字[2008]1号

各县(市、区)军转安置工作小组,三清山风景名胜区、上饶经济开发区,市委各部门、市直各单位: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暂行办法》(中发[2001]3号)、《关于进一步做好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的意见》(中发[2007]8号)和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江西省军区印发的《江西省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实施细则》(赣发[2002]9号)、《关于进一步做好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的通知》(赣发[2007]16号)的精神,为进一步做好我市军队转业干部的安置工作,充分实现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全面实行考试考核办法安置,特制定市直计划分配营职以下及专业技术军队转业干部考试考核分配安置暂行办法。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关于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精神为指导,贯彻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军队建设服务的方针,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相适应,具有中国特色的退役军官安置制度。

二、考试考核对象

凡当年符合进入市直安置条件的营职以下及专业技术军转干部。

三、考试办法

(一)考试方法和内容

1、考试采取闭卷笔试的形式,由市人事考试中心或委托省人事考试中心组织。

2、考试内容: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实用公文写作。(不指定教材)

(二)当年符合市直安置条件的,十人以上原则上采取考试加考核的方式进行,不足十人的不组织考试,直接采取考核的办法进行安置。

四、考核办法

(一)考核依据转业干部的人事档案材料实行积分量化考核。考核计分项目包括军龄、职务(技术级别)、奖惩情况和在艰苦地区服役时间或者从事飞行、舰艇工作时间等。

(二)考核评分标准

1、军龄(含工龄)分:每年1分。

2、职务分:基础分为排职1分,副连职3分,正连职5分,副营职7分,正营职9分;技术干部14级1分,每提高一级加2分。在此基础上,每职(含技术每级)任满一年加1分,不满一年按月计算。

3、奖励分:获得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的16分;被大军区级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6分。立一等功的每次5分;立二等功的每次3分;立三等功的每次1分;立有战功的,分数按同等功的计分翻一番计算。受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表彰的5分;受解放军总部表彰的3分;受大军区级单位表彰的2分;省部级、军级单位表彰的1.5分。执行急难险重任务时被设区市市委、市政府表彰的每次加1分;对获国家、军队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的每次分别计16分、12分、8分。对获省级、部级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的每次分别计4分、2分、1分。荣立集体三等功以上或被大军区级单位或地方省部级以上单位表彰的,以及执行急难险重任务时被设区市市委、市政府集体表彰的对任职单位正职加2分,副职加1分。各种奖励以档案中的《奖励登记表》或本人提供的奖励证书原件为依据,因同一功绩多层次受奖的,按最高的一次计分。

4、附加分:在艰苦边远地区或者从事飞行和舰艇工作每满1年计0.5分,不满1年的按四舍五入计算;既从事飞行和舰艇工作,又在边远地区的,两项可以累计计分。认定艰苦、边远地区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事部、财政部关于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和增加离退休费四个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01]14号)和《国务院、中央军委批转〈公安部、总政治部等部门关于边防、海岛等部队农村户口军官家属可在原籍转为城镇户口的意见〉的通知》(国发[1989]14号)文件的规定为依据。

5、学历分:具有国家认可的大专学历的计1分;大学本科学历的计1.5分,大学本科并取得学士学位的计2分;研究生学历的计2.5分,研究生并取得硕士学位的计3分;博士研究生学历的计5分,博士研究生并取得博士学位的计6.5分。具有两个以上学历(学位)的,同等学历(学位)加1分,不同等学历(学位)以最高学历计分,不累计计分。

6、处分减分:受党内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处分的每次分别扣1、2、6、8分;受警告、严重警告、记过、记大过、降职(级)或降衔(级)、撤职处分的,每次分别扣1、2、3、4、5、6分。因同一原因同时受到党纪军纪处分的,以党纪处分扣分。

7、考核加分或减分计算截止时间为军队批准转业的上月底。

五、成绩计算办法

笔试成绩采取百分制,考核成绩采取累加制。考试、考核总成绩的计算办法为:笔试分数占30%,考核分数占70%。考试考核成绩将予以公示。对考核成绩有异议者,在成绩公示期(一周)内向军转安置部门提出复核。

六、安置办法

(一)军转安置部门应在考试考核前在安置对象内公布符合市直安置的名单、考试考核方式及人员。

(二)军转干部考试考核总成绩,经本人确认后,由军转安置部门在安置对象内公布。

(三)军转安置部门会同编制部门依据市直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编制余缺情况;各单位近3年接收安置转业干部情况;中央25%的增编情况制定安置计划。在考试考核前提出《----上饶市市直营职以下及专业技术军队转业干部安置计划》(以下简称《安置计划》),与拟接收单位沟通后,上报市军转安置工作小组研究审定。《安置计划》经市军转安置工作小组审定后在安置对象内公布。

(四)根据军转干部“双考”成绩或考核成绩,依据《安置计划》从高分到低分由军转干部自主选择安置单位。总分相同的,考核分高者列前;考核分相同的,职务高者列前;职务再相同的,以任职时间先的列前。自愿到企业安置的军转干部由军转安置部门根据安置计划进行安置。

(五)参加全省统一组织考试并被中央、省属单位录用者,其所空出的安置名额对象依次从高分到低分递补。

(六)中央、省属驻市单位的安置计划包括其系统内下属单位的安置,按省当年下达计划,与接收单位协商实施。

(七)军转安置部门根据《安置计划》和依据军转干部选择结果,形成分配安置意见,报市政府审定,由有关部门和接收单位执行,并按相关程序办理。

七、附则:

(一)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二)县(市、区)可参照此办法。

(三)本办法由市军队转业干部安置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经验材料 篇4

**作为云南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长期担负着繁重的军转安置任务。多年来,**市人事局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军转安置工作的方针政策,强化组织领导,拓展安置渠道,严肃安置纪律,扎实抓好军转安置工作落实,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部队建设、确保云南省创下军转安置工作全国“十三连冠”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2000年来,**市人事局连续5年被表彰为云南省和**市拥军优属先进单位;2001年,被国务院军转安置工作小组、中组部、人事部、总政治部表彰为全国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先进单位。

一、深化思想认识,坚持把军转安置工作作为政治任务来抓

(一)在认清军转安置工作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关系中不断深化思想认识。通过系统学习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做好军转安置工作的重要指示,学习中央军委有关军转安置工作政策,分析我国周边安全形势和台海斗争形势,使各级领导和干部认识到,国无军不安,军不稳则弱;做好军转安置工作,事关国家安危,事关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发展;只有把军转安置工作做好了,才能保证军队干部的新老交替,不断优化军队干部队伍的结构,才能凝聚军心、稳定军队,增强军队的生机和活力,确保军队更好地履行捍卫国家主权、保卫人民和平的神圣使命,从而有效地增强了搞好军转安置工作的自觉性。各级党委、政府坚持把安置工作纳入议事日程,纳入党委督察范围,每年都要结合召开党委扩大会议、人事工作会议进行反复强调,结合贯彻全国和全省军转安置工作会议精神进行专题研究和安排部署,结合工作考核进行认真检查和讲评,表彰典型,批评后进,全市上下形成了“党委议军转、主要领导抓军转、全社会关心支持军转”的生动局面。

(二)在认清军转安置工作与建设和谐**的关系中不断深化思想认识。注重从全国大局出发,认清当前我市现代化建设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各项改革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但影响稳定的因素仍然不少,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极其繁重,如果不重视解决影响稳定的问题,就难以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军转安置工作关系到军心士气,做好这项工作,实际上就是在做稳定部队、稳定社会的工作,是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障。把军转安置工作做好了,就能解决现役干部的后顾之忧,促进军队的稳定;军队稳定了,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就有了可靠的保障。从而使大家不断增强了搞好军转安置工作的责任感。各级党委、政府坚持把做好军转安置工作作为保持国家长治久安的一件大事来抓,着眼创建和谐**、平安**,自觉做到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努力化解不利因素,积极探索安置办法,千方百计地完成好安置任务。

(三)在认清军转安置工作与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关系中不断深化思想认识。针对部分同志对军转安置工作认识不到位的实际,局党组采取组织有关人员到驻昆部队参观学习,大力宣传部队干部在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参加地方经济建设中立下的卓越功绩,宣传军队转业干部在地方改革发展稳定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使大家亲身感受到军队干部特色的素质和能力优势,认清转业干部具有的巨大开发潜能,对充实全市干部队伍、改善干部队伍结构、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作用,从而自觉按照市委、市政府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要求,既把军转安置工作作为重大任务来完成,又把军队转业干部作为重要人才资源来配置,根据军队转业干部的特点,统筹规划,合理安排,使他们在推进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几年来,我市各级党政部门和事业单位在接收和安置军转干部中,始终做到了给多少接多少,未出现“一顶二拖三拒收”的现象,或发生把转业干部安排到困难企业、分流出党政机关的问题。

二、严格政策规定,确保指令性安置计划全面落实

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暂行办法 篇5

安置工作是*关系,还是*本事,这是军转论坛永恒的焦点话题,这也是我们监督体制不尽完善的“人情社会”讨论不尽的一对矛盾。每年军转安置,有*本事成功的,有*关系遂愿的,因此究竟什么是找工作的法定,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但我们应坚持的原则是:本事不可少,关系很重要。这里需要强调的两个问题:一是关于如何*本事,*什么本事的问题。无论在自荐或他荐过程中,大家亮的“本事”一定要注意按其所需,投其所好。人家明明需要的是能写材料的,你却亮自己的英语六级证书,这就有点不对了。其实,每个人都是有本事的,关键在于你的发现和总结,写材料、说话表达、善于交际,包括能够喝酒,善于协调,都是本事。你要善于选择适合你的单位,扬长而避短,也许你就有“柳暗花明”的时候。这里有个真实故事,有一战友在部队也没什么本事,就是喜欢玩,打乒乓球,还拿了个三级运动员证书。转业时他也抱什么希望。不想,在竞争某市药监督局岗位时,就他的这个玩的本事,把其他人都压过,最后转业进了药监局这个好单位。后来一打听,才知市级机关工委经常组织各机关比赛,他们局没有这方面人才经常压底,局长就说在今年转业干部中选个乒乓球高手。这样的事还有很多,有的人就*能唱歌,能演讲,进了好单位。这些告诉我们,我们津津乐道的本事,也许是人家不需要的本事,你看不上的本事,也许正是人家需要的本事。一句话,这本事那本事,人家需要才是好本事。

二是关于如何找关系,找什么关系的问题。你有关系,说明你已经成功了一半。但每年有关系的不一定找到好单位,没有关系的人就不一定找不到好单位,这里有辩证法的。成也关系,败也关系。这里面有很多学习。一是关系是无止境的,你有关系,也许别人有比你更大的关系,二是关系是暂时的,利益是永恒的。在这个处长这里这个关系很管用,也许在另一处长那里,这个关系恰恰就要了你的命。诸多经验教训,告诉我们,找关系的原则,一是要找在这个单位说话管用的关系,有一定关系但不大是最值得警惕的;二是要找为人不错的关系,与人矛盾很多的关系,也许帮不了你还害你。去年,我们单位一人找了省某厅厅长,一把手,但最后还是败北,原因是这个厅长与分管副省长关系很差,而且这个厅不兼党组书记,最后这位战友在党组会上没过得了,最后很惨的。

二、找单位,是去事业单位,还是政府部门?

关于如何定位选择去事业单位,还是政府部门,我想说的,这两类的单位各有短长,关键是你特长是什么,你适合做什么?我这里只把二者的利弊摆一摆动。事业单位:机制活些,部分事业单位待遇也许比政府好些,比较适合有本事的敢闯的老转,但缺点就是尚在改革中,前途未卜;政府部门:优势就是稳定,待遇还不错,需要有坐机关的能力和耐性,对人际关系的要求大于对本事的要求。

关于事业的单位的选择,我的建议是:要有独到眼光,分析事业的单位的未来走向,作出自己的选择。比如,我国改革总的趋势是市场化,很多带有经

营性质的事业单位,下一步改革的方向肯定是走向社会,走向市场;很多计划经济年代产生的机构,逐步会归于消亡。一些关系党的命运和明显带有社会公益事业性质的事业单位,还是很好的,比如报社,是党的喉舌,政府是不会放手的,稳定是肯定的,又兼有市场化运作的成分。他们的待遇是不错的,转业能到报社管理机构是很好的(莫到一线当记者,很累)。这样的单位还有不少。关于政府机构的选择,我的建议是:一要选择发展前景较好的一“阳光机构”,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新产生的部门,如审计等;二是要选择不论在美国、日本还是中国都存在的部门。也许大家不理解。这里有个将来的政府机构改革的问题。有些部门是中国某个阶段某些地方特有的部门,必将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政府机构改革有所调整的,如果你关系不是很硬,最好不要去这样的部门,面临“二次就业”是很痛苦的。比如90年代初的物资局,掌握着物资调控,是很实权的部门,随着改革现在全部改组为物资集团,你敢去吗?现在还有一些如商贸局、外经局、国资委等单位,随着政府对企业改制的结束,对企业经营行为的放开,原来承担着企业管理职能的部门必将改组至少是要萎缩的。也许我举的例子不一定恰当,但给大家提供一种思路,希望你能理解。

三、选择市级、省级大机关,还是选择区、街道小机关?

对于这个问题,大家也许认为我很可笑。因为大家都会认为机关是越大越好,答案是不容讨论的。但是大家莫笑,我要讲的问题是,你进什么级的机关更能如愿以偿,更适合你的需要和发展。你没有关系,没有本事,你就一味地想起省委组织部、省财政厅,可能吗?所以这个问题还是有讨论的必要。

机关是越大越好是没错的,发展空间大。但我要说的,省级机关一般进人不多,水很深(行话,你懂吧),你没有本事和关系还是不要抱太大希望(当然有真本事的,去试试还是可以的)。如果你有一定本事,但有一个数学问题你必须引起重视:某厅要两个人,某街道要10个人,你在两个人脱颖而出是困难的,但在10个人中战胜对手还是把握大些。所以,不是打击大家积极性,对省级机关要抱有希望,但不可在树上吊死。对有一定本事的人,我给你的建议是:立足于市,争取省,保底在区(特指省市区三级联动的地方)。可上可下,游刃有余。

对于团级干部干部的选择,我建议你还是选择区、街道机关(有过硬关系不在此列)。因为团级在部队也是个领导,到省级机关一般也当不了处长,当个跑腿的对你身心是个折磨。还不如到区、街道,能做个副主任、副局长,至少也是个相当于单位领导的调研员,对你来说是个不错的归宿。宁为J头,不为牛尾。所以我的建议:年轻同志尽量到大机关去,发展空间大;领导同志可到小机关去,做个小领导。

四、认准了公务员单位,是选择党委部门,还是选择政府部门

这个问题讲的是关于党委与政府部门的选择。严格意义上说,这两类单位都不错,能进去都是大家的福气。二者选其一,必有一个衡量选择的问题。我建议你选择时坚持这个么标准,就会选择了:

一是你适合做什么。根据你的专业特长,根据你的能力素质。如果你文字不是很过硬,就不宜到宣传部门去,否则你在那里永远是“边缘人”,是打杂的;你没法律特长,你到检、法部门,只能当法警(没有跑题)。

二是你追求什么。人都有追求,并以此来衡量一个单位好坏。假如你希望发展空间大些,到党委部门可能会好些,因为这里主要是文字,部队与地方的文字都是中国文字,相通的,如果你基础好,矢志于此,三两年你就会脱颖而出的,我所在的部门真正担纲领衔的笔杆子,十之八九都是部队的(部队对文字的要求高,受此磨练后到地方就是高人,应该感谢部队)。政府也许会实惠些,办事方便些,但必须注意,政府十之八九都有专业性,审计、国土、水利等等。因为部队转业人员到政府,去得最多的地方就是政府各部门的办公室(搞材料的),机关党委(养老)、老干部处(为老同志服务)、人事处(这个是较难去的地方)。这些部门都是政府内设部门,为机关自身服务的,“腿”伸不下去,办事也不是那么好办的。

在这里,我要提醒的是,你必须坚持自己的标准。选择时,千万不要以别人标准取代的自己的标准,否则选择下来是痛苦的。很多单位,别人认为好的不一定适合你,你认为好的也许别人觉得不咋的。日子都自己过的,今后的路是自己走的,以后的事还得你做,别人替代不了,所以必须选择适合你自己的。为什么特别提出来,因为转业干部最容易出现这样的问题.五、找工作中,如何选择“冷门”和“热门”单位

这个问题似乎不必要讨论了。但多年来,军转干部的经验教训又迫使我不得不将这个问题提出来。但愿能对你有所帮助。首先,要讲的是,冷门与热门是相对的。没有永远的热门,也没有永远的冷门。在四套班子机关里,只在共产党领导下,只有党委部门是相对稳定的热门,加强党的领导,是不会削弱党的部门手中的权力的。人大、政协的热门程度,是发展中动态的,它必须依赖民主法治进程的加快,它的权威会逐步加强的,应该说这些部门的逐步趋强的。政府开始的强势的,随着政府机构改革、服务型政府的导向确定,政府会逐步由管理向服务转弯,它的权威是趋弱的。行政许可法等很多法律的绳子套在政府头上,党委、人大、政协、纪委等还有老百姓,都把眼睛盯着你,你手中的权力是不能乱用的,至少相对于过去是逐步趋弱的。我们回忆一下这些年政府改革进程,就明白了政府手中的权力的走向是如何了。当初,人事厅、局是何等的强势,但随着大学生国家分配制度的结束,现在他们手中唯一的王牌是公务员招考,但暗箱!作的空间是很小的,而且真正取决定作用的还是各录考用人单位(面试的水分就大了些)。现在的军转工作,以前人事厅局就是老子,说谁就是谁,现在搞公开考试,还是用人单位说了算。其他部门也是同样,很多管经济的部门,随着政企分开,手中的权力也是趋弱的,尽管目前是强的,但走向是如此。

其次,要讲的是,同一部门里,冷与热也是相对的。好单位里有差部门,差单位里有好部门。关键是自己能到什么单位的什么部门。选择时,要把握这个关节点:这个单位你能否进得去,进得去后,你的关系能保证你在什么部门。事实上,话说回来,大家其实也没有必要在这个问题上过于焦虑。因为随着公务员法出台,各单位各部门待遇都是拉平的。5月26日,总书记在政治局会议上提出,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实行国家统一的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公务员工资制度的要求,深化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建立科学完善的公务员薪酬制度,努力解决当前公务员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如此定调,各部门待遇差距还会多远,不言自明。我们不要拿着80年代的眼光来看今天的政府部门(因为我们部队相对封闭,从地方传回来的消息大都是过去转业干部经过自己大脑过滤过的,很容易“失真”)

六、安置过程中,如何处理军转部门与接收单位之间的关系

这个问题也是困扰军转干部的一个焦点问题,总怕顾此失彼。首先,明确一个大前提,能双方都照顾到当然更好,多一个人帮你,总比多一个人害你,要好多了吧。

其次,我们来分析一下两个部门在转业安置过程中的权力范围就很好选择了。军转部门,是转业安置工作的协调部门(注意,这不是几年前了,以前是指令性安置,它权力很大,现在是指导性安置,它只是一个协调机构)。如此定性,各位老转应该明白怎么回事了。很多军转干部包括部队领导还把希望吊在军转部门,这是战略性错误。我有朋友在省某厅人事处呆了多年,他知道,军转部门去其他部门协调安置工作,也是求人啊。当然,军转部门也不是没有优势。它的最大优势就是信息灵通,协调回旋余地大。一个市两三千转业干部,地方部门又认识几个转业干部,每年能找到关系与地方部门管用的一把手直接接上头的,比例不大,所以军转部门的优势就出来了。他可以向部门推荐,他非常清楚各单位安置指标,能够经常收到各单位的用人需求。所以,找军转部门,特指是军转部门确实愿意帮你的,安置工作是没有问题的,东窗不亮西窗亮。但你若想通过它指定安置到某个强势部门,如海关、税务等可能性极小(如名额多,它可以强行“搭车”一个两个,其他可能性不大)。

你若找到接收单位,一把手一般能搞定。但这也有个弊端,就是回旋余地不大。因为每个单位名额有限。你找到一把手,但若还有比一把手还大的人打招呼,你可能就成了牺牲品。此时,你再回头找其他部门,就晚了。每年这样的教训比比皆是。千万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普遍撒网,重点培养。可以接收单位、军转部门双管齐下,可以多个接收单位同时启动。不一定花钱,可以挂个号(挂号时,一定要让接收单位感到他们是你渴望去的唯一单位,不能让他知道只是候补,否则等于没挂号一样)。挂了号,以后万一有什么情况,掉头就好办多了。

七、当你没有任何关系,如何!作争取最可能的好单位

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中国是个人情社会。没有关系,我们就不要过于好高骛远。但我们也不要悲观,因为每年能找到关系的比例并不是很大,可作为的空间还很大,悲观失望也没有用。为了化被动为主动,化劣势为优势,向好的方向努力。我必须把住几个环节:一是要做好吃苦的准备。比如,要多跑多看多听。二是要准确把握时机。笨鸟先飞。要清楚整个转业尤其是本地安置程度,先人一步。比如,在本地军转会议召开后,就要先人一步,去送自荐书,在考试结束后,就要先人一步,与用人单位接触,让他得知你考试情况,等等。三是要充分 展示自己多方面能力。争取此地不留人,自有留人处。

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暂行办法 篇6

发布人:干部部 发布日期:2012-2-21 10:25:00

一、湖南省接收安置军转干部条件

(一)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由我省接收安置:

1、原籍和入伍地是湖南(不含院校毕业分配)的。

2、配偶现在湖南有常住户口的。

3、配偶随军前或者结婚时常住户口是湖南的。

4、父母或岳父母在湖南有常住户口,身边无子女的。

5、双军人双转,一方原籍和入伍地是湖南的;双军人单转,留队一方原籍和入伍地是湖南且符合随军条件的;双军人双外籍单转,留队一方现在驻湘部队服役且符合配偶随军条件的;双军人双外籍双转,一方符合随军条件且在湘驻军连续服役满2年,生活基础在湖南的。

6、选择自主择业的转业干部,在边远艰苦地区或者从事飞行、舰艇工作满10年;战时获三等功、平时获二等功以上奖励;因战因工致残,其父母或者岳父母及其子女在湖南有常住户口的。

7、我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高等级特殊专业技术人才,经省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主管部门批准的。

二、有下列情况者,湖南省不予接收:

1、精神病、麻疯病、癌症患者及其他因病经驻军医院和地方指定医院同时诊断确认为不能坚持正常工作的;转业干部到地方后,一年内发现患有这类病的,退回原部队。

2、非过失犯罪受到刑事处罚的。

3、犯有严重错误被开除党籍或者受到劳动教养丧失干部资格的。

4、犯有错误,组织上未作结论的;虽有结论但本人不服并上诉,组织上未作出复议结论的。

5、年满50周岁的。

6、计划外的。

7、二等甲级以上伤残的。

8、本年度转业,上一年4月1日以后提升领导职务的,本年度1月1日以后调整职务和专业技术等级的;本年度4月1日以后调整军衔和文职干部级别的。

9、地方已按政策妥善安置并发出报到通知书,因转业干部本人原因连续两年不服从分配的。

10、因其它原因不宜作转业安置的。

三、安置地点

(一)转业到我省的转业干部,原则上由其原籍和入伍时所在市、州、县安置。

(二)由配偶现常住户口所在地安置;配偶所在地与转业干部原籍、入伍地不在同一市(州)的,一般回配偶所在地安置,如本人要求回原籍或者入伍地安置,配偶可随调。

(三)由配偶随军前或者结婚时常住户口所在地安置。

(四)符合安置地吸引人才特殊政策规定条件,且有明确接收意向的转业干部,可以到该地区安置。

(五)铁路系统的转业干部,原则上由铁路系统负责安置。个别因工作需要,省直与中央驻长单位又同意接收安排的,可以调整安排。

(六)符合下列条件者,可在长沙市(指城区,下同)安置:

1、本人原籍或入伍地(不含学校入伍)系长沙市的。

2、配偶现在长沙市工作或定居,且有长沙市常住户口满二年的,截止时间为当年的3月31日(下同)

3、无配偶或配偶现在长沙市工作未满2年,但军龄满20年,转业时在驻长部队连续服役满8年的。

4、本人或配偶的父母在长沙市工作或定居(有常住户口和住房),生活基础在长沙市,且没有其他子女在长沙市的。

5、双军人双转,一方原籍为长沙市并从长沙市入伍的;双军人单转,留队的一方原籍和入伍地为长沙市或留队一方在驻长部队服役满2年且符合配偶随军条件的;双军人双外

籍双转,其中一方符合随军条件且在驻长部队连续服役满2年,生活基础在长沙市的。

6、符合进湖南省安置条件的转业干部,凡在部队荣立一等功的。

(七)除符合进长沙市安置条件,并表现优秀者,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可在省直和中央驻长单位安置:

1、本人入伍前在省直或中央驻长单位工作的。

2、配偶在省直或中央驻长单位工作并能够接收安置的。

3、荣立二等功以上奖励的。

4、因工作需要和特殊情况需要照顾安置的。

四、军队转业干部家属安置

(一)转业干部配偶随调应具备的条件:

1、随调配偶必须是转业干部的已婚配偶,属城镇户籍,经县以上政府劳动部门批准录用的用人单位正式职工;是干部的,必须是经市、州以上政府人事部门批准录用的用人单位干部,并有完整的档案材料的;

2、调配偶身体必须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的。

(二)转业干部配偶不能随调的对象:

1、转业干部配偶现工作单位与转业干部本人安置地在同一县、市、区范围的;

2、从事临时性工作的家属工、季节工以及农、林、牧、渔场工作吃自产粮等非城镇户籍的;

3、犯有错误尚未作出结论以及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尚未处理完结的;

4、在试用期和学徒期内的;

5、因病、残不能坚持正常工作的。

(三)接收转业干部随迁家属的条件:

1、随迁家属必须是转业干部的直系亲属,已经部队批准随军的无工作的配偶、父母亲、未成年的子女等;

2、已参加工作或年满18周岁以上的子女不能随迁随调。如属转业干部身边无子女或本人系独生子女,需要到父母身边照顾的,可随迁或随调一人;

3、转业干部的非直系亲属,原则上不能随迁。个别由转业干部抚养,需要作特殊情况照顾的,要有公证部门和公安部门的有关证件方可随迁。

(四)军队转业干部随调配偶及其子女的户口接转和入学等事项,当地公安、教育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及时办理。

关于长沙市接收安置条件的补充规定

2008年4月1日湖南省军转领导小组办公室会议纪要

1、军队转业干部的配偶购买住房取得市区常住户口满两年(截止时间为当年3月31日)且生活基础在长沙的,可在长沙市城区安置,但其配偶不能随调安置。

2、配偶为独生子女、未婚的军队转业干部,以父母、配偶父母购买住房取得市区常住户口满两年(截止时间为当年3月31日),可在长沙市城区安置。

3、军队转业干部的配偶或者父母、配偶父母、子女采取挂靠人事档案或者投亲靠友以及其它无任何理由取得的户口,均不能作为进长沙市城区安置的条件。

4、符合长沙市城区安置条件的转业干部,可以在省直或中央在长沙市单位安置,也可以到长沙市直或五个区安置,其安置去向均由组织确定。

5、凡已按政策妥善安置的转业干部,因本人原因造成退档的,如翌年重新安置,必须列入安置计划,且安置去向和单位不作调整。

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暂行办法 篇7

有关问题的通知

豫军转[2011] 1 号

各省辖市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小组,省直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完善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机制,不断增强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办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按照 “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在坚持指令性分配办法的基础上,从今年起,全省接收安置军队转业干部实行考试成绩与功绩制积分相结合的办法,将军队转业干部安置与其服役期间的德才表现和贡献挂钩,促进军队转业干部安置任务的落实。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统一为招录公务员考试规定的《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和《申论》。

二、功绩制积分要素及计分标准

功绩制积分是将军队转业干部的军龄、职务级别、任职年限、服役地区和特殊岗位、因战因公致残、奖惩情况等进行量化赋分,以全面、准确地反映军队转业干部在服役期间的贡献和实绩。

(一)军龄积分。每服役满一年计1分(含收归军队建制的人武部干部收归前在人武部工作的时间,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

(二)职级积分。正团职(含同职级文职行政干部)60分,副团职(含同职级文职行政干部)55分;正营职(含同职级文职行政干部和享受相当待遇的专业技术干部,下同)50分,副营职45分;正连职40分,副连职35分;排职30分。

专业技术7级以上60分,8级57分,9级52分。

(三)任现职年限积分。每满一年计1分(不满一年按一年计算)。

(四)立功受奖积分。在部队服役期间,荣立1次一等功的计30分;荣立1次二等功的计10分;荣立1次三等功的计2分。立功受奖计分可累计计算,但不能超过上一个奖励等次的积分。

为保卫国家安全,参加作战的计3分;因战致残的计6分,因公致残的计3分(不含二等甲级以上伤残);受大军区、军兵种及以上单位表彰的计3分;被省(部)级党委(组)、政府表彰的计2分。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等一、二等奖的,分别计30分、10分;获全军军队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的,分别计10分、8分、5分。

因同一事件多次立功受奖的,按最高奖项计分一次。

(五)地区和岗位积分。连续在边远艰苦地区服役或从事飞行、舰艇工作的,工作年限满5年计3分;从第6年起,每满1年计0.5分。艰苦边远地区和高山海岛的范围,执行国务院军转安置工作小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总政治部国转联[2010]4号文件的有关规定。

(六)学历积分。按本人取得的最高学历计分。本科学历计1分,硕士研究生计2分,博士研究生计3分。

(七)其他积分。参与执行联合国维持和平任务的,每次计2分;参加中央军委下达的抗震救灾、抗洪抢险等重大活动的,每次计1分。

(八)惩戒减分。警告一次减2分;严重警告一次减4分;记过一次减6分;记大过一

次减8分;降职降衔一次减10分。

(九)被中央军委或大军区级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可直接在全省各级机关安置;荣立一等功的,可直接在全市各级机关安置。

(十)功绩制积分要素的计分时间,截止到批准转业当年的3月31日。

三、综合成绩计分办法

(一)团职干部(含同职级文职行政干部)按照功绩制各要素积分累计计分。各地也可参照本通知精神,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具体实施细则。

(二)营职及以下干部和专业技术干部,按本通知规定的功绩制积分的40%和考试成绩的60%折算计分。

(三)笔试成绩满分为150分。

四、组织实施

(一)考务工作由省军转办负责组织实施,全省统一命题,统一考试时间、统一评卷。有关考务的具体事宜,另行通知。

(二)功绩制积分的计分工作,由党委组织部门和军转安置部门依据军队转业干部档案记载和审核情况具体实施。

(三)各省辖市党委组织部门和军转安置部门根据当年省下达的接收安置计划,结合本地实际,按照军转安置政策规定和考试考核成绩,制定具体的选录细则,确定选录人员。

(四)省直单位按照当年军队转业干部计划分配数的25%增加的行政编制,在为师职军队转业干部和被中央军委或大军区级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军队转业干部预留后,其余的用于当省直机关考试考核接收安置的军队转业干部。其中:

1、正团职军队转业干部(含同职级文职行政干部和专业技术8级以上干部)的考录比例为75%,但增加的行政编制不得超过当年为省直机关增加行政编制总数的40%。

2、副团职军队转业干部(含同职级文职行政干部和专业技术9级干部)的考录比例为50%,但增加的行政编制不得超过当年为省直机关增加行政编制总数的30%。

3、剩余的行政编制用于考录的营职以下干部和享受相当待遇的专业技术干部。

4、省人民检察院、省高级人民法院、省公安厅、省司法厅、省国家安全厅等5个政法部门考试考核接收军队转业干部工作,与省直机关考试考核接收安置军队转业干部工作同步进行。考录的军队转业干部在其机关或直属事业单位安置,使用政法专项编制。

5、未经考试考核选录的军队转业干部,按指令性安置计划在省直事业单位或中央驻郑单位安置。

河南省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小组

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暂行办法 篇8

【发布文号】京地税企〔2002〕606号 【发布日期】2003-01-13 【生效日期】2003-01-13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关于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安置享受有关税收优惠政策问题的通知

(京地税企〔2002〕606号)

各区、县地方税务局、各分局:

根据国务院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小组等13个部门《印发<关于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安置管理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国转联〔2001〕8号),北京市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领导小组等部门《关于印发<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安置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京人发〔2002〕20号)的有关规定,现将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安置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请依照执行。

一、政策规定

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申请从事个体经营或者创办企业,符合条件的,凭有关转业证件,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营业执照。

(一)对为安置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就业而新开办的企业,凡安置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占企业总人数60%(含)以上的,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自领取税务登记证之日起,3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营业税。

(二)对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从事个体经营的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自领取税务登记证之日起,3年内免征个人所得税、营业税。

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须持有师以上部队发给的转业证件,税务机关对此进行相应的审核认定。

二、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和个体经营者应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供以下材料:

(一)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复印件。

(二)安置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登记表(从事个体经营的除外)。

(三)从业人员花名册(从事个体经营的除外)。

(四)上款所提“转业证件”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转业证》复印件”。

(五)各区县军转安置工作部门出具的 “北京市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证明”。

三、各局对企业的免税款进行严格的管理,企业应将因享受税收优惠政策而减免的税款用于企业的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不能用于个人分配。对不按规定使用减免税款的,应停止其减免税照顾,并按《征管法》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四、各局应于每年4月底之前,将上一本局“安置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情况统计表”报送市局相关处室,相关处室根据情况进行抽查。

附件:1.安置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登记表;

2.从业人员花名册;

3.北京市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证明;

4.安置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情况统计表。

二○○三年一月十三日

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暂行办法 篇9

第七条

代发银行设立自主择业的军队转业干部退役金专户,并按照代发合同逐月将退役金拨付到转业干部个人帐户。

第三章发放范围及标准

第八条

发放退役金的人员范围为:自主择业并未被党和国家机关、人民团体或者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选用为正式工作人员的军队转业干部。

第九条

自主择业的军队转业干部月退役金,按照本人转业时安置地同职务等级军队干部月职务工资、军衔(级别)工资和军队统一规定的津贴补贴为计发基数80%的数额与基础、军龄工资的全额之和计发。增发退役金的条件和标准,按中发[2001]3号文件第三十八条和第三十九条规定执行。

退役金数额={[职务工资+军衔(级别)工资+军队统一规定的津贴补贴]x(80%+增发%)}+基础工资+军龄工资。

第十条

军队统一规定的津贴补贴包括:军人职业津贴、生活补贴、伙食补贴、福利补助、地区津贴(含边远地区津贴、艰苦地区津贴、驻西藏部队特殊津贴、地区生活津贴)、生活补助、房租补贴。

第十一条

军队转业干部 篇10

领导小组文件

绵转发„2010‟56号

关于开展绵阳片区2010年军队转业干部

教育培训工作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事局,市级有关部门,中央及省属驻绵有关单位,绵阳市转业军官培训中心:

根据省军转安置工作小组《关于做好2010年军队转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通知》(川转办„2010‟18号)要求,现将绵阳片区2010年军队转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培训目的

军队干部转业到地方工作,需要一个全新的适应过程,培训就是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培训,可以提高转业干部素质,开发军队转业干部人才资源,使其尽快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新岗位工作需要。

二、培训原则及组织形式

2参训组织工作由其主管部门负责。广元市的参训学员请广元市军转办组织。

(四)凡列入绵阳片区培训范围的转业干部,都必须参加培训。除个别特殊情况经市军转办批准的外,该训而未训者,将受到通报批评。转业干部在培训期间的考试考核及培训鉴定材料,将装入转业干部个人档案,作为今后考核、考察使用的依据。

(五)绵阳市转业军官培训中心要积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认真制定教学计划,聘请理论水平高、教学艺术好、教学效果佳的专家、教授授课。同时,培训中心要指派责任心强的工作人员担任班主任,按各项规章制度严格管理,做好后勤保障等各项工作。学员参训结束后培训中心要在全省统一颁发的《四川省军转干部培训证书》上签章。

附:2010年绵阳片区计划分配军队转业干部培训名单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主题词:转业干部 培训 通知

报送:省军转办。

抄送:广元市军转办。

绵阳市军转安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0年11月26日印发 2010绵阳片区计划安置军队转业干部

培训名单

绵阳市直单位: 市人大:谭文夫 市政协:陈 凯 市委政法委:陈 全 市直机关工委:柳 东 市委统战部:罗佰万 市文明办:涂德斌 市总工会:吴 祥 市发改委:彭胜玉 市财政局:王发金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寇小清 市社保中心:张拥军

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张天志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张戈晨 市房管局:袁海舰

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冯源乘 市城市建设管理监察支队:敬 志 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周俊宇、胡

斌-5

涛 市药监局:何章德

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刘 伟 市人防办:李仁坤 市委党校:涂海霞 市残联:熊玉杰

县市区:

涪城区:王小丰、魏永泉、冷朝兵、蒋春容、吕宜建、杨周洪军、何柏伟

游仙区:何 洲、张顺泽、赵明江 江油市:禹 劲、龙发友 三台县:刘林金

安 县:赵昌万、温进忠 北川县:龙云矫

高新区:陈利诗、刘春雷 经开区:张 军

广元计划分配军队转业干部:7人

市模范军队转业干部(推荐) 篇11

全国模范军队转业干部 成志勇 扬州市建工局副局长

江苏省模范军队转业干部 朱云宏 仪征市交通局办公室副主任

江苏省优秀军转工作者

季 利 扬州市军转办副主任 人事局转业军官安置处处长

江苏省军转安置工作先进单位

高邮市军转办

扬州市模范军队转业干部(共29人)

朱希涛 扬州市外经贸局组织人事处副处长 严 政 扬州市城市管理局法规处处长

耿国建 扬州市水利局水政监察支队副支队长

杜立新 扬州市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罗 春(女)扬州市统计局副主任科员 凌 冰 扬州市规划局规划督查中心副主任 许 亮 扬州市国家安全局副处长

汤鹏生 扬州工商行政管理局经济开发区分局迎新工商所副所长 杨永奇 广陵区城市管理分局曲江大队三中队队长 王爱林 广陵新城管理委员会规划建设处处长 邹清通 广陵区信访局办公室主任 黄春山 维扬区信访局综合科副科长 尹金荣 维扬区建设局副局长

蒋荣祥 维扬区审计局办公室主任

蒋国富 邗江区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大队政委 高仁贵 邗江区建设局政策法规科科长 李国亮 邗江区交通局办公室主任

张广才 宝应县环境保护局法制宣教科副科长 王泽秋 宝应县国土资源局信息管理中心主任 吕志军 宝应县交巡警大队城区中队民警

蒋国茂 高邮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

沈序松 高邮市城市管理局市环境卫生管理处主任 金大华 高邮市地方税务局第九税务分局税收管理员 金耀明 江都市交通局副局长 杨国顺 江都市建设局副局长

姜明新 江都市公安局交通巡逻警察大队车辆管理所副所长 薛长福 仪征市信访局副局长

阚立青 仪征市人民检察院政治处副主任 周桂平仪征市公安局十二圩派出所民警

扬州市军转安置工作先进单位(共29个,其中部队3个)

(一)地方:26个

扬州市公安局 维扬区委组织部

扬州市信访局 维扬区人事局

扬州市卫生局 宝应县军转办

扬州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宝应县公安局

扬州市民政局 宝应县地方税务局

扬州市残疾人联合会 高邮市委组织部

扬州工商行政管理局 高邮市公安局

扬州市地方税务局 高邮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广陵区人事局 江都市军转办

广陵区人民法院 江都市国土资源局

邗江区人事局 江都市公安局

邗江区商务局 仪征市人事局 邗江区公安局 仪征市公安局

(二)部队:3个

武警扬州市支队政治处

武警扬州市消防支队政治处

总装备部南京军事代表局驻扬州地区军事代表室

扬州市先进军转工作者(共26人,其中部队3人)

(一)地方:23人

陈军波 扬州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 周 炜 扬州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办公室主任 余瑞林 扬州市公安局政治部组织人事处处长 蒋 伟 扬州市国家税务局人事教育处处长 徐寿明 扬州市国家安全局政治部副主任 葛 洪 广陵区卫生局纪委书记

钟 蕾(女)广陵区委组织部干部科科长 赵长虹(女)维扬区人事局办公室主任 童 进 维扬区梅岭街道党工委副书记 丁奎生 邗江区人事局副局长、编办主任 李忠奎 邗江区经济贸易局党委副书记 葛玉明 邗江区军转办主任 奚 健 宝应县军转办主任

滕志宏 宝应工商行政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张曰兴 高邮市委组织部干部科科长 颜有春 高邮市人事局副局长

曹 明 高邮工商行政管理局人事教育科科长

张 萍(女)江都市委组织部市级机关干部科科长 张怀贵 江都市人事局副局长 许 军 江都市军转办副主任

杨 伟 仪征市人事局录用调配科科长 黎 跃 仪征市经济贸易局信访科副科长 陈云山 仪征市商业贸易局组织人事科科长

(二)部队:3人

戴富云 武警江苏省总队医院政治委员

白 江 扬州军分区政治部组织干部办主任

上一篇: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小学教研工作月历下一篇:学生读《快乐王子故事》读后感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