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图谱与思维导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探究实践

2024-11-13

知识图谱与思维导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探究实践(精选12篇)

知识图谱与思维导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探究实践 篇1

知识图谱与思维导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探究实践

摘 要:知识图谱是在思维导图的基础上,把更长时间段内的知识点融会贯通,将多张思维导图联合起来,可以展示地理学科知识的核心与组织方式。它是教师总结自身对于地理知识的理解,并与学生探讨交流的极佳方式。

关键词:知识图谱;思维导图;初中地理

思维导图本质上是使用形象化的联系图表达知识结构、理顺知识逻辑、形成知识体系的工具。由于其作为教学手段时,新颖独特、形象生动,近年来被广泛地应用到各个学科的实际教学中。初中地理学科知识点多,但各知识点有组织、有内在联系,将思维导图工具引入地理学科教学可以加深学生理解记忆,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而知识图谱最早出现在管理学领域,后来主要集中在信息科技领域和图情领域,现在慢慢向其他学科发展。陈悦和刘则渊将知识域可视化最终呈现的图形称为“知识图谱”,认为知识图谱是显示科学知识的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的一种图形,并将知识图谱定义为可视化地描述某一学科/领域知识资源及其载体,绘制、挖掘分析和显示知识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创造知识共享的环境,以促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合作与深入的工具。其“显示知识的结构关系”与“可视化地描述知识”的特性,与思维导图不谋而合,其更加宏大的视野(整合学科乃至知识领域的知识资源)启发我们:可以通过整合、联系多张思维导图的方式,得到跨度更长、知识点覆盖面更广的知识图谱。例如,半个学期的思维导图形成知识图谱,有助于对这半个学期的地理学习形成整体认识。以中国的地形、气候、河流结合知识图谱,并使用软件xmind为例。

对于传统的思维导图来说,会把地形与地势、气候、河流与湖泊、自然灾害划分成四个思维导图来记忆,这样会导致在回顾知识点时,没有宏观的体系结构概念,容易遗忘部分重要细节,而如果先用大的框架将四个思维导图聚合在一起,则更容易让学生把握整个章节的脉络。

由此及彼,我们可以把所有零碎的思维导图都根据相同的节点之间聚合为一个统一的知识图谱。并且可以不断补充,虽然是宏观层面的图谱,但只要不断完善每个子节点,则可以变成一幅完备详尽的知识图谱。图谱的每个圆圈代表一种层级结构,按照概念的层级结构,我们则可以按照统一的方式来梳理我们的知识架构。

这样有利于将知识点按照概念的抽象程度划分,统一成一张图谱,有利于知识脉络的梳理和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加强知识的内在联系,在宏观层面我们更容易联想到不同知识点的串联或者因果关系,起到由此及彼的推理作用。?魍车乃嘉?导图对于层级的划分没有限定,往往是不同的章节有不同的写法,容易使得学生记忆思维导图出现偏差错漏,如果能将层级划分的方式统一固定下来,按照更为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组织,则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孔桂飞.“画”出地理好成绩――思维导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基础教育.[2]刘建秀.思维导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05).[3]贺巧莲.浅析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4(12).[4]知识图谱研究的脉络、流派与趋势――基于SSCI与CSSCI期刊论文的计量与可视化[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5,05(41).作者简介:

施华丽,福建省晋江市,福建省晋江市深沪中学。

知识图谱与思维导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探究实践 篇2

一、梳理记忆,巧记单词

陌生单词是学生英语阅读时的“眼中钉”。很多单词记不住或者明明认识却想不起来其含义和用法,大大制约了学生记忆单词的能动性,对于学生的英语学习十分不利。应用思维导图构架联想记忆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有效理解单词、并在此基础上强化记忆,最终能够让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例如,笔者在进行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 7 Shopping》教学的时候,为了让学生对单词进行更好的学习,便引入了思维导图。笔者首先在黑板中间绘制了一个大大的商店,通过商店延伸出来多条道路,每条道路通向一个区域。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认识了reading area,认识了clothing area,认识了motor area等等区域。之后,笔者在学生的“指导”下,在各个区域范围内进行思维导图拓展,让学生发挥主动性,将book、clothes、sport、toy等归入其中,并让学生进行购买,让学生认识与应用和商品购买相关的单词。学生通过这样思维导图的方式,可以将相关的单词融于一体,有助于学生对其进行梳理记忆。

思维导图尤其对于一些同义词、相近词和多义词的学习具有成效,教师可以把这个词的相近词汇或者该词的多种词义通过清晰的思维图式展现给学生,这样学生就能方便、快捷地进行学习和记忆单词,提升学习质量。

二、融合教学,构建体系

通过将主题相同或者类似的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和统一编排,将庞杂的英语知识点归纳成概括性、系统化的体系。对于某一单元教学来说,如果知识点较多,则可以将其中的一个词或者短语作为教学核心,根据这个中心延伸出其他知识点,整合形成思维导图,使得各知识点之间相互关联,知识网络系统层次分明,为学生的知识点学习建立脉络。

例如,笔者在进行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2 School life》教学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比较级,先在多媒体上展示了我们校园的图片,在底下标注“our school”。之后,以此为焦点予以展开,将校园中的树分成高中低进行展示,将校园中的楼层依照低中高进行排列,并让学生自己动手对其进行标注,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对比较级进行形象直观的认识和学习。学生在自己完善思维导图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运用more、the most、fewer、fewest、less、least等词,在头脑中对比较级的用法形成感性认识,有助于学生比较级学习思维框架的构建。

思维导图的应用本身具有框架性,其能够让学生更加清楚地掌握所学习的知识脉络,并在应用的时候对其进行“提取”。教师要做好知识点和教学内容的整合,通过思维导图构建完整、科学、高效的教学体系,从而让学生对知识形成全面、整体的掌握。

三、形象思维,图式阅读

传统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会花费大把精力对学生进行单词教学和语句训练,并对语法部分予以强调,以期能够让学生通过对这些零散知识点的整理和汇总,达到高效阅读的目的。但是,教学效果却往往适得其反,学生难以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不能抓住阅读材料的本质。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图式阅读则可以改善此种窘境,让学生实现高质量阅读。

例如,笔者在进行初中英语九年级下册《Unit 2 Great people》教学的时候,首先在多媒体上展示出一个肌肉丰满的“小人”,并在底下写上:Great people。这样的形象一出现,便引起了学生的注意。之后,“小人”胳膊一伸,弹出一个对话框:“What kind of person is called great people?”“小人”小腿一踢,弹出另一个对话框:“What should we learn from great people?”接着,“小人”再一伸拳头,弹出新的一个对话框:“What will we do?”一个接一个的问题将本单元的中心思想逐渐引出,也引导着学生更好地进行文章阅读和学习,不仅节省了学生的阅读时间,更提高了学生文章阅读的质量。

构建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将优秀的阅读知识内化,并加以总结和利用,从整体、全面的角度把握阅读内容,辨析文章的内涵。而且图示化的阅读能够帮助学生在深刻理解阅读材料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有关内容,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综上所述,将思维导图应用到英语教学中成为学生英语知识学习的引导,逐一解决了教学中的难题,提高了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不断探索思维导图应用的方式和措施,让其应用更加清晰明白,让其在学生的英语学习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知识图谱与思维导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探究实践 篇3

关键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 实践教学 应用

物理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习,因此要注重开展物理实践性教学,且要将实践性教学贯穿于整个物理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利用思维导图。笔者认为,在物理实践性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了解思维导图的特点

运用思维导图确实有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但是要想合理的运用,就必须要认真的分析、了解思维导图的特点。思维导图主要的特点就是:一是,运用的规则简单,且易于操作,不需要特别复杂的专业知识技能作为辅助,便于教师掌握;二是,不需要学校添加教学设备或者仪器,只需要教师转变教学思想,同时在加上教师的智慧脑袋即可;三是,利用思维导读进行分析记录,使思路更加清晰,促使学生全面、系统的掌握知识,更有能够在复习的时候,减少知识的缺漏与断层。

二、明确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优势

初中生的学习任务较为繁重,且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都较差,而新课改指出,要完成理论知识传授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物理技能和素养,促使学生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这无疑是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放射性思考是人类大脑的自然思考方式,借助颜色、图像、符号的使用,不仅可以加深理解,强化其流于大脑中的印象,还能够增强我们的创造力,更重要的是能够体现人的个性,使枯燥乏味转化为轻松有趣。思维导图的学习互动模式,体现学生的放射性思考能力和多感官学习特性。

大部分物理知识都是通过无数次实验得到的,因此不能够依靠单纯的讲解,否则学生不能够全面理解与掌握,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对于物理学科来讲,开展实践教学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如何将实践教学开展好,这就需要广大的教育工作者不断地探究与创新。思维导图在物理实践性教学中确实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能够帮助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同时还能够尊重学生个性,使每位学生都能够有所收获,落实素质教育。

三、强化实践性教学,转变教学的方式

实践性教学就必须要强调“实践性”,同时还要“强化”,因为实践操作能力只有经过反复实践才能够得到锻炼和提升。而传统的教学方式,都较为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而要想开展实践性教学,就必须要转化教学方式,且在实践性教学过程中,破旧立新,形成一个具有自身特色,且又能够强化实践教学的方式方法。

学习操作两手抓,且两手都要硬。大多数物理知识都是通过实验来获取的,因此教师要尽可能让学生通过亲自操作实验,获取知识。学生带有浓厚的兴趣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能够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所以教师在正式授课之前可以搞一些探究实验,给予学生亲自动手的机会,有助于活动课堂的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在过渡到实验操作考查,效果肯定是不错的。这样的教学过程,将抽象的、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化成为多样的、直观的实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够使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造动手机会。将思维导图运用到物理教学中,有助于锻炼和提高学生的理性分析能力,促使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得到提高,但是在目前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要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工具,制作一些教学课件,增加课堂实践教学的趣味性,将多媒体运用到初中物理实践教学中,不仅能够给予学生体会高科技魅力的机会,还能够给予学生直观观察物理现象,物理变化的本质,使学生的科学技能得到培养的同时还能够锻炼学生动手的能力。

教师引导,培养学生科学归纳能力。要想培养学生的科学归纳能力,就要充分教师自身的引导作用,因为科学归纳就是在实践性教学之后,回过头来,由教师引导学生对之前已有的实践,进行总结、归纳,理清思路,把实践上升到理论来认识,对自己的实践性教学来一个确认,来个定位,实际上也是一次强化。传统的归纳方法,不仅能够实现目的,还会抑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归纳,不仅可以让学生更为理性地掌握物理知识,还可以让学生逐步掌握科学归纳的方式方法,更能够使学生掌握运用归纳的方法,促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锻炼和提高。

四、提高教师素质,加强师资建设

新课改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既要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更要注重实践动手能力的锻炼和提高,因此在日常的物理实践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促使学生的素质得到锻炼和提高。强化实践性教学,首先要求教师必须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具备较高的实际操作能力,才能够起到“榜样”的作用,让学生从内心相信教师,崇拜教师。提高教师素质,加强师资建设,是思维导图应用于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的关键。

“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在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要很好的运用思维导图,定能够提高学生的理性分析能力,同时还能够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运用思维导图开展物理实践教学,能够放飞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的科学归纳能力,使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参考文献:

[1]张玉国.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5,(05).

知识图谱与思维导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探究实践 篇4

【摘要】现阶段,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普遍的语言,而词汇作为语言的三要素之一,则是学习英语的基础。英语词汇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位置,同时也常常使学生感到枯燥头疼。本文将探究怎样将思维导图合理地运用到初中英语词汇的教学中去,打破传统学习单词的模式,以激发学生对单词的学习兴趣,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思维导图 初中英语词汇 应用

当前,初中生的学习压力逐渐增加,英语虽是很重要的学科,但学生常常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不高,使得出现英语学习困难的状况。而英语单词的记忆是影响初中生学习的最大障碍。为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近些年来,逐渐将思维导图应用到初中英语词汇的教学中,采用色彩、图形等方式活跃思维,提高了单词记忆的效果。

一、思维导图概述

思维导图是一种用以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其创始人为著名的英国学者东尼?博赞,具有高效性、简洁性等特点。思维导图是利用建立记忆链接把图像、颜色、主题、关键词联系起来,充分开发大脑的潜力,提高人类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思维导图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一是把树状结构作为基础图;二是把焦点显示在中央图形上;三是将主题枝干从中央部位向四周进行发散;四是延伸的分支构成一关键图形或者将其写在产生联想线条上的关键词,分支也可表示不是很重要的话题;

把思维导图应用到英语词汇教学中去,利于学生全面、整体地了解词汇,提高学生思考能力,促使学生掌握一定记忆方法,从而提高学生记忆单词的效果。

二、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1.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分类记忆单词。初中英语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将单词进行分类记忆,让学生从另一角度来记忆单词,当然分类依据有很多,要以适合学生的习惯为主,来选用分类方式,增加学生的词汇量。比如,将“fruit”(水果)这一大类当做主干,再往下分支干,包括“ apple”(苹果)、“pear”(梨)、“peach”(桃子)等,使学生把相关的单词汇集到一个导图中,不断积累和完善词汇,从而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2.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新旧单词的学习。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运用思维导图可把词汇间的关系给梳理出来,找出新旧单词的联系,这样就不易遗忘了。因而,教师在教单词时,可引导学生寻找出关键词,比如词汇的表达主题、词汇的表达范围、词汇的使用范围、词汇的使用主题等。利用关键词汇,学生可将与之有关系的词汇形成一个记忆的网络结构。

例如,八年级上 Unit3 What are you doing for vacation ? 主要来讨论未来的规划,并要求学生掌握一些句型比如 What are you doing for vacation? Where are you going for vacation ? 等等,跟“vacation”有关的话题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熟悉、感兴趣的话题。学生在七年级下册Unit10 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中接触了这类话题,并且学生自身具有一定生活经验,利于学生学会发散思维,表达出自己的见解。利用分析单元主题,学生可以将与假期相关的短语作为关键词汇,并通过关键词汇进行联想,因而在上课之前运用思维导图让学生进行分类归纳出于假期相关的词组。使用思维导图,将新旧单词联系起来,学习新单词的同时也复习了旧单词,利于学生对单词的掌握。

3.利用思维导图来对相近单词进行辨析。初中英语词汇与小学英语词汇相比,有所增加,难度也有所加大。因为初中生接触到很多近义词和同义词。在以往的英语词汇教学中,英语教师把所有近义词展示出来,进行一个个地区别。但是,近义词在意义上或者在用法上都有可能存在着区别。仅仅辨析词义是不够的,学生仍在其使用上犯错。因而,在目前初中词汇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应该学会使用思维导图,把同义词和近义词进行区别与联系。

将思维导图运用在相近单词的辨析中,能够提高学生对英语单词的掌握能力和应用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英语语言的能力。例如,clever、bright、intelligent、wise、smart这些单词都有聪明的意思。教师可根据它们的使用范围和表达程度强弱来把这些单词排序,引导学生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思维导图。clever强调有智慧;也可指小聪明。因而,表示聪明的一组词可进行排序,让学生清晰了解它们的细微差别。

三、结语

当前,随着我国对教育机构的不断改革,思维导图已经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初始应用,将思维导图应用到初中英语词汇的教学中,是一项有效科学的策略,能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记忆单词的效果,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汪玲玲.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分析[J].中学教学参考,2014,(16):47.[2]唐春红.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上旬刊),2014,(11):32.[3]陈雯.略论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J].新课程?上旬,2014,(7):8-9.课题名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编号:GS[2014]GHB0512。

知识图谱与思维导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探究实践 篇5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高中英语教学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高中英语与低年级的小学、初中英语知识存在一定差别,高中英语的知识面更广,相关知识内容更深,对学生词汇量掌握、阅读理解及写作等方面要求更高,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够适应当前高中英语教学要求,探寻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英语实践教学

高中英语教学受传统教育影响严重,大多数高中院校还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氛围单调枯燥,仅仅是教师讲、学生听,这种“填鸭式”的教学难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教师的教学水平。近年来,思维导图教学方法被广泛应用于高中英语教学中,从根本上调动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达到预期教学效果[1]。

一、思维导图的基本概念

(一)思维导图的含义

近年来,越来越多教师将思维导图方法应用于高中英语教学中,并且这种教学方法已经逐渐被不同群体学生所接受。思维导图方法与其他教学方法存在一定差异性,传统的教学方法仅是通过教师的讲解将英语知识传递于学生,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导致学生理解困难,长此以往,容易影响学生的学习进度。所谓思维导图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在进行知识讲解的过程中,学生通过逻辑思维整理将抽象的知识点在脑海中形成图形,将知识点以更形象化、具体化的形式牢记。高中英语对学生的要求较高,并且单词放到不同语句、不同时态当中,所表达的含义不同,学生学习起来具有一定难度,知识点存在一定抽象性。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方法,学生能够将知识点做放射思维想象,通过想象的画面、知识点间的关系等形成系统全面的知识网,夯实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2]。

(二)思维导图的作用

思维导图方法被应用于高中英语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这种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将教师讲解的知识相互串联形成能够为自己所用的知识网,这种教学方法便于学生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并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主观能动性,有利于达到预期教学效果。与此同时,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过程中应用思维导图方法,使教师的教学计划更具系统性和专业性,同时能够将不同知识点相互连接到一起,提高自身的备课效率,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二、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思维导图应用于高中英语教学计划中

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过程中可以应用思维导图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学习状态等各方面进行全面系统考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通常教师可以将本学期或者是一个月、两个月等阶段性内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进度等各方面内容绘制成图表,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计划的设计中,将之前绘制好的教学计划图表展现给学生,为学生创造发言机会,学生可以提出意见,教师对教学计划进行适当补充和调整。

(二)思维导图应用于教师备课中

完成教学计划之后,教师还可以将思维导图方法应用于备课工作中,这种方法能够实现课件准备高效化,同时将相关知识点予以分类,将具有一定关系的知识点相互连接到一起,保证教学课件的整体性。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对高中英语相关知识点进行讲解同时应用备课教案,学生能够第一时间明确课堂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要求等,能够带着问题、带着目标进行学习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用思维导图,还能够从根本上掌握教学进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学习状态等适当调整学习计划,并且将教案予以及时调整,保证教案内容与学生的学习进度同步进行,这能够保证教案内容的有效性,确保教案是完全服务于英语教学的[3]。

(三)思维导图应用于学生英语学习中

除了上述两方面以外,思维导图最关键是应用于学生的英语学习中,上文提到,相同英文单词在不同时态语句、语言环境中表达的意思存在一定差异,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英语单词是学生学好英语的一切前提,教师将思维导图应用于高中英语教学中,例如,教师在讲解苏教版高中英语二年级第二单元《Unit 2 News media》一课,学生需要掌握不同英文单词,教师可以将发音相似的英文单词放到一起教学“effort;reflect;addict”和另外一组“inform;seldom”等,这种形式更利于学生对英文单词的记忆,能够从根本上增加学生的词汇掌握量。词汇的学习最终能够形成语句,语句的学习最终服务于写作,学生在进行英文写作的过程中,也可以将思维导图应用其中,根据写作题目进行联想,将联想的内容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学生在这种状态下写出的文章更具真实感,更扣题,这对于学生英语知识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结束语:

思维导图被广泛应用于各高中院校的英语教学中,对于学生学习成绩、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具有一定促进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了思维导图的基本概念,其中包括思维导图的含义和作用两方面,随即从教学计划、教案设计及学生日常学习三个层次入手分析了思维导图应用的具体情况。高中英语教学应用思维导图方法有利于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推广与应用 篇6

济南高新第一实验学校

数学是一门非常严谨的学科,每一节课都会学习新的定义,定理,公式,学生必须理解并熟悉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的学习下节课的内容。单纯的检查背诵、默写显然达不到对于数学知识的深层次理解。我所任教的八年级一班和八年级基础比较薄弱,上课时经常出现不理解数学定义、定理中出现的关键词,也就是学过的知识无法正常提取。毫无疑问这给学生的数学学习造成了极大的阻力。因此,我在每一节课的数学小结中借助思维导图梳理知识,帮助学生分析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并用自己喜欢的颜色、线条、图形进行区分,强调。每节课开始的5分钟,逐渐成了学生们最期盼的时光,因为我会指定学生在黑板上画出上节课的思维导图,并对大家进行讲解。学生的讲解有条不紊,思路清晰,极具个人特色。

2、创造性地使用思维导图

通常,一章学习完成以后,学生要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对整章的知识进行创造性的整理。学生对运用思维导图这种方式进行复习总结都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在整理知识时,1、学生独立对整章知识进行总结,根据自己的理解,理清数学概念、规律及其区别、联系,区分重点难点,画出思维导图。

2、教师批阅学生交上来的作品,把握学生对整个章节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对其在思维导图中体现的思维错误进行一定程度的修改。

3、在复习课堂上抽取部分典型的作品,先由大家讨论该思维导图的优劣,进行补充与深化,最后教师进行总结与提升,由于初中生的思维水平有限,教师的提高主要是将本章知识与已有知识进行联系,将新知识融入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形成知识网络,便于提取。

4、我们要进行章节测试,不同于以往的是,发给学生的试卷只是一张白纸,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不借助任何资料梳理本章知识点,制作思维导图。

这个过程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从知识的组织,到颜色的搭配,再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学生都认真的去构思。整个过程也是其乐无穷的。如图即为学生学完八上第三章《位置与坐标》后,将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知识相结合绘制的思维导图,加强了对课程内容的整体认识,形成了一个清晰的知识框架。

除了按章节复习之外,还可以按照知识分类复习,如函数知识,分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三个主要分支,每个主要分支再细分为函数概念、函数图像、函数性质及应用等,这样当思维导图完成时,学生也有了一个十分清晰的函数知识框架。

在数学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重要的一点是在思维导图的帮助

知识图谱与思维导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探究实践 篇7

一、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的现状

(一) 思维训练能力不突出

初中物理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还处于保守教学阶段, 教师填鸭式的教学, 学生惯性式的听讲, 满堂灌的现象非常严重, 这样的课堂缺少鲜活动力, 并且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拓展有阻碍作用, 因此学生逐渐的会对物理产生一种厌烦感, 不利于学习效果的提升。在传统教学过程中, 学生的思维没有被完全打开, 缺少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在学习方法上严重依赖教师的讲解, 对物理缺少自己的认识, 这种现象严重阻碍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

(二) 受考试模式的影响, 对课堂资源的利用有限

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有时比较注重感性理解, 而初中物理教学很在大程度上只是对物理现象的结果去记忆, 学生并不清楚其中的过程。在考试过程中, 试卷多数内容只是记忆内容, 由此出现重记忆而轻思维的现象。很多老师和学生只是善于“动口”, 而不愿“动手”, 因为缺少实验, 所以实验室的资源优势也没有被利用起来[1]。

二、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方面的应用

(一) 了解思维导图的特点

思维导图具有自己的特点, 因此教师利用此模式进行教学之前需要对此进行了解。思维导图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用导图对知识进行分析能够使学生的思路更加清晰流畅;导图必须具有简单性的特点, 这样在操作时会比较简单, 有利于学生快速掌握;利用思维导图, 可以让学生在进行总体复习时, 减少遗漏的知识点;思维导图不需要过多的教学资源, 只要进行思维转换就可以[2]。

(二) 利用思维导图开展初中物理的实践性教学

利用思维导图, 可以让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进行手工操作, 教师在讲解知识时, 让学生在实验室进行具体的实验操作。在实验开始之前,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注意事项的教导, 并且用简单的实验来活跃气氛, 激发学生们动手实验的积极性。通过教师对物理知识的讲解, 学生把枯燥的物理理论变成能够进行实际操作的实验, 这样可以把直观实验和客观知识相结合、动手与动口相结合、思维和记忆相结合, 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例如, 教师在讲授浮力这一课程时, 可以带领学生到实验室, 用一盆水和一个小球做实验, 在实验开始以前为学生发放导图, 先让学生了解具体内容再动手实践, 这样便可以增强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能力。利用思维导图还能够激发学生的理性分析能力, 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伴随科学技术和计算机信息的发展, 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如今时代教育教学发展的标志, 教师可以利用视频、课件等, 把知识以最直观的方法展现给学生, 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的神奇所在, 培养学生的科学求真态度, 提升他们对学习物理的兴趣。

在各项实验结束以后, 需要对实验成果进行归纳和总结, 再重新把实践向理论延伸, 让学生进行发言总结, 利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把知识归纳成一个整体, 这种教学模式, 不仅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还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最后提升了学生的总结能力。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总结, 可以让学生学会用最直观的方法对知识进行归纳, 以此提升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

例如在学习质量与密度这一物理学知识时, 把质量和密度作为思维导图的中心, 而各个分支就是与质量密度相关联的元素, 例如密度的定义、密度与温度的关系、质量的测量、质量的单位以及生活中对质量的理解等等[3]。

(三) 以实验为载体, 理清物理知识脉络

物理包含了人类生活中的知识以及各种自然界中的现象, 物理的教学离不开实验, 只有通过实验才能验证物理结论的真实性。人们在探索物理规律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千万次实验, 所以说实验是物理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在实验中需要利用有效的方法对此项实验所涉及到的物理知识进行整理, 理清各层次之间的关系, 这样才能顺利的完成教学、完成对知识的梳理。思维导图是利用整体全局化的观念让学生认识物理现象, 把物理课程的主体和核心用知识网络表达出来, 而这些都是物理实验所要表达的目的和要求。

初中物理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实践性教学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在头脑中对知识进行整合的能力, 还能构建出更加清晰的知识结构, 推动学生思维能力的扩展, 同时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也会得到提升。例如, 教师在对物理知识质量进行教学时, 教师可以利用不同的物体进行实验, 然后找学生说出此次实验的主题或规律, 同时对学生进行小组划分, 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 让每一小组上交一份思维导图, 并且各个小组的思维导图可以拿出来共享, 学生与教师一同进行评论, 分析影响质量的各项因素, 质量与密度的关系等等。

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可以综合学生们的意见, 然后汇出具有权威性的思维导图, 制作成多媒体资料, 播放给学生看。同时, 教师在最后要对活动进行整体评价, 并把自己的建议和意见告诉学生, 这样有利于学生在以后的实验中更加得心应手[4]。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 本文对思维导图的特点进行了论述, 并且对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希望可以促进教师对教育方法的改变, 让学生的“动口”与“动手”能力都的到提升, 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发挥, 提升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 教师要不断的探索教学的新方法, 在教学方式上不拘一格, 从而有效的提升教学效率。

摘要: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发展, 教学方式也在不断革新。初中物理教学正是为学生学习物理打下良好基础的阶段, 因此需要格外重视。思维导图方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属于非常重要的教育方法, 它是运用图文组合的形式, 把相关知识表现出来, 让学生对知识层次有更加立体的感受, 便于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本文对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的应用加以分析。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物理,实践,教学

参考文献

[1]施燕.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学物理 (初中版) , 2014.

[2]袁志彬.中考物理复习课教学的思维导图策略[J].中学物理 (初中版) , 2014.

[3]刘益.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 2010.

知识图谱与思维导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探究实践 篇8

【关键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 实践性学习

一、思维导图的特点

(一)树杈结构,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延伸。思维导图成树杈结构,将某几个知识点进行连接,从而开拓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使学生通过已知的概念性文字联系到有关联的但仍为熟悉的关联性文字。从而使学生对于所学的知识具有逻辑性的串联,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已经理解理论知识的能力。

(二)放射性思考具体化方法。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学习中,对其实验教学和辅助课堂教学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帮助学生形成知识框架、提高应用能力,能够在学生大脑中形成有效的知识结构,从而推进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和探索。

(三)操作简单,易于掌握。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全新的初中物理实践性学习的方式,其组织结构却并不复杂。对于初次接触物理知识的初中生来说,思维导图易上手,理性逻辑性较强,可有效地帮助学生将已掌握的“简单”知识与未掌握的“复杂”知识联系起来,从而更深层次地了解所以接触到的知识点,可谓一举多得。

二、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的应用

(一)引导学生认识并熟悉思维导图的应用。初中生正处于心理与生理年龄矛盾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快,然而极易受本身以自我为中心的矛盾性格所限,对于教师(特别是同性教师)存在较大的逆反心理。因此,作为教师应懂得循序渐进,使学生“习惯”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并使其明白这种新型的具体化学习方式的便利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自发地在接受新的知识点之前,主动地将新旧知识进行合理有效地联系,并对导图进行较为正确的编排。而作为教师而言,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更应该“高格调”地使用思维导图,借其扩展教主题的知识点,从而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课堂教学模式下,能够摆脱以往硬式教育的压力,尽情地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与创新思维,以期通过此种方式更好的学习并应用所学到的物理知识。

(二)轻重缓急,主次分明。教师在指导学生积极借助绘制思维导图学习物理知识时,应注意到思维导图可能存在的几种功效:

1、联系新旧知识,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新知识的来源。

2、延伸教学主题,将所讲到的知识点纵深化。

3、贯穿所学知识,梳理已学到的知识,增强知识的连贯性以及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

教师注意到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可能存在的作用之后,教师应该明确该阶段应给予学生的阶段性学习目标,是学生有的放矢地有针对性地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如此,有规律的有顺序地对物理知识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联合起来,才能够真正发挥思维导图对于物理学习抽象画的概念以及规律的有效性梳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增强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也能够将进度慢的学生与进度快的学生的学习进度进行合理的区分,学生可根据本人实际的情况进行教学计划的选择,绘制能够提高当前水平的思维导图。

(三)通过生活情境阐述思维导图的实际应用。譬如人教版课本中对于物体与物体受力情况的学习,学生可能对这一抽象的知识点感到很模糊。这时教师就可以有效地利用思维导图。通过物体这一基础的概念引出可能存在受力和不受力等两种情况(而两种情况物体各存在什么表现可请同学猜测并在之后的实践性教学中请同学亲自试验),而这两种情况之所以存在是因由收到的力是否为零决定的,其中在受力的环节中,受力情况又可分为受力是否为平衡力等两种情况,当然,在不同的情况下物体会存在不同的表现现以及不同的分析方式。教师可将这些抽象的理论知识点用思维导图清楚明了的表现出来,从而帮助学生理清本阶段教学的教学大纲以及期间存在的逻辑性思维,并在之后的实践课中一一向同学展示不同受力情况下物体的运动状态,同时请同学自行操作分析其产生该种运动状态的受力情况。如此反复循环,因为之前的逻辑性思维教师已经帮助学生理顺,之后的教学就会变得清晰明了起来。

(四)对思维导图进行延伸拓展。经上例之后,教师可以对思维导图进行進一步的扩展和补充,或者教师可邀请学生一起对思维导图进行扩展和补充,无论是物体之前可能存在的概念或者是受力之后可能存在的进一步分型。学生小组与教师在原本的思维导图中进行分支,通过逐级的延伸和分支将其表现出来,并将学生小组与教师所绘制的思维导图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捕获学生可能存在的创新性思维且教师又可趁机补充一些较难或马上就要接触的知识点,从而帮助学生养成主动思考的习惯,发掘学生的大脑潜力,进一步激发初中学生对于物理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帮助学生掌握这一新型的有助于物理知识学习的学习方法,也可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并减少学生复习和预习的时间,提高学习效率。譬如上述物体与物体受力情况研究的教学中,教师通过此种方式,可将知识点先后延伸到物体受力之后可能存在的不同运动,不同运动会存在何种不同表现,甚至进一步提到能的概念,而向前延伸可联想到牛顿三大定律以及物体的进一步分解会存在何种属性,等等在此不一一详谈。

结语:经笔者分析可知,思维导图是一种呈树杈结构的可以讲不同的知识点相串联的结构图,于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具体化方法,可以有效地激发初中学生的对于物理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联系熟悉与即将接触的不熟悉的理论文化知识,使抽象知识具象化,有利于发掘学生的大脑潜力,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物理理论文化知识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甚至帮助学生掌握一种全新的学习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和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刘益.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0(13)

[2]袁瑛.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学习(中).2013(09)

[3]梁佳伟.解析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中学).2014(01)

思维导图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篇9

思维律动

—运用思维导图

推进历史教学

龙口市明德学校 于亚范

孙新艳

中学历史课程改革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考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改实施以来,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当务之急的大事。目前初中生学习历史遇到的问题主要有:基础知识不扎实,没有建立起基本的知识体系;不能够把相关历史事件联系起来,历史知识碎片化现象严重;缺乏对历史发展阶段特征的掌握;根据题意运用所学知识、合理组织答案的思维能力不够等等。随着明德学校省级课题——初中数学“思维律动”课堂建设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我尝试进行教学实践探索,结果发现: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初中历史教学也是一种提高学生学习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历史教材由《课程》到主题,再到单元、课、框目,本身就是思维导图的关联点,说明编者在编辑教材时也在运用思维导图结构,搭建《历史》知识体系,促使学生学会放射状、关联性思考。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法,能激发学生潜能和学习兴趣,帮助其从整体上系统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一、备课中,用“图”设计,把握课程结构。

首先,传统的教学设计平铺直叙的文字教案和表格备注式教案,这种教案能清晰反映课堂进程,教具的使用情况,预示学生的反映和教学效果。他们的缺点同样在于繁杂的文字描述大大加重了教师的工作负担,无法直观的感受教学设计的结构,无法第一时间了解教师的设计思路,无法表达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我尝试运用思维导图制作新型教案,发现这样能够对课程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促成形成整体的观念和在头脑中创造全景图,加强对所教内容的整体把握,而且可以根据教学过程和实际情况做出具体合理的调整,使整个教学过程和流程设计更加的系统、科学、有效。

用“思维导图”备课,最好的办法是先看封面和单元前言,再看目录,然后翻动全书几次,把握住对全书的“感觉”。将教材的单元、课、框分成各个主题,确定思维导图的框架。最大的主题(教材的名称、单元、课)要以图形的形式体现出来,达到整体把握课程结构。

二、预习中,览“图”记忆,进行自主学习。

课前预习中,我尝试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梳理,然后,运用思维导图给出文本框架结构。

预习中,先让学生浏览课本找出各个段落的关键词,接着,完成《伴你学》知识梳理的思维导图,这样预习操作简单,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学生就可轻而易举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网络。这个过程是学生思维动态生成的过程,可帮助学生梳理文本脉络,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利器。

三、课堂中,看“图”回顾,建构知识网络。

在教学过程中我尝试运用已经设计好的思维导图进行有效的教学。课堂上可以运用教学软件,或者直接画在黑板上,当思维导图一步一步展现在学生的面前时,它迅速提高了学生对课程结构的把握,便于学生了解教师的思维过程,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搞清历史事件之间的线索和因果关系。思维导图,思路清晰,图文并茂,直观简洁。看到一张完整的思维导图,学生不光能迅速掌握一堂课的核心内容,更重要的是能够清楚的看到教师思考的过程。

这一过程,首先是帮助学生整合了信息。由于思维导图是以课题为核心的结构体,因此运用思维导图能将各种历史事件进行综合整理,运用右脑强大的图形思考能力瞬间记住所学历史事件,根据导图之间的各种关系连线发现历史信息的内在联系,进而理清理路。其次是构建了学生的知识框架。使学生把握了整个知识结构,有利于学生建立起完整的知识框架体系。

四、复习中,画“图”织网,进行自我分析。

复习中,学生首先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整体的回顾和梳理。使学过的知识更加条理化、系统化,清清楚楚的了解究竟学了哪些知识,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结合考点进行梳理。使用思维导图快速的把学过的所有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复习与整理,这样所学过的知识及其知识点逻辑之间会更加条理清晰。

在“回顾展望”的基础上,可以根据课程标准,利用思维导图编织自己的知识网络,这是最有效、最明晰、最简易又是最便于记忆的方法。使用思维导图可以使你头脑清晰,一目了然。这一步骤很重要,否则,只是把习题做一遍,仍然会感到杂乱无章,答题时就没有把握。思维导图做得可大可小,大图是总的框架,在总图的框架下,再切分多个块面,每个块面就是一张小的迷你思维导图,上面再有更细致的知识点。

知彼知己,自我分析。“彼”是指科目重难点和考试要求,“己”就是自己的学习情况,看看自己掌握了哪些,哪些还有缺陷,需要进一步加强,哪些要重点复习,重点训练,把这些内容都在思维导图上面做出清晰、明确的标注,通过思维导图在学习中的应用,快速的了解到自己的知识掌握状况,然后有针对性的根据自身的状况,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有的放矢得进行高效复习。

合理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复习,可达到以下效果。

(1)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把宏观与微观相结合。记忆是学习的重要环节,是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复习中有些学生反映历史学科知识点多,琐碎,易懂难记。我们只要把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就会在脑子里留下深刻的痕迹。这需要树立宏观意识,采取科学的记忆方法,才能提高记忆效率。

(2)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是复习的最终目的。拿到题后,别急于动手做,先从宏观上看它属于哪一章、哪一类题型的题,不同章节有各自的解题思路,不同题型有不同的做题顺序和方法,平时应该在解题方法上去寻求其规律,找到归属感,考什么题型就知道往哪儿想。此规律包括解题常规的切入口,容易犯的错误等,认识了解题的规律性,能提高解题的正确性和速度。

(3)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其综合能力得以提升。平时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去分析、解决问题并感受到学习的乐趣,知道学习的价值。在体现个性化思维时,充分展现了学生自己的个性,使学生的尊严与人格得到提升,对于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健康的情感,正确的价值观具有积极的意义。

思维导图不仅可以运用在历史课的学习中,其它科目也可以使用,方法都是相同的。思维导图且不说可以让你用一个小时便能记住别人两个小时甚至三个小时才能记住的东西,达到事半功倍的效率。单是记忆时的赏心悦目和油然而生的自豪感都是死背书本所得不到的。

思维导图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篇10

思维导图(MindMap)是20世纪60年代初英国学者托尼·布赞(TonyBuzan)基于对脑神经生理科学的研究,类比自然万物放射性性状,在分析了人们的笔记习惯,以及在训练“学习障碍者”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关于放射性思维及其图形表达的研究成果。1971年,这些成果被结集成书,广泛地应用于教育学习、商业决策等领域。如今英国已经把思维导图作为国民中小学的必修课程,新加坡、韩国、日本、德国、美国等国家的教育教学机构也已经开始对该课题进行研究和探索。

二、思维导图工作的原理

根据科学研究,人的大脑分为左脑和右脑,它们各司其职:左脑司语言,也就是用语言来处理讯息,把看到、听到、触到、嗅到及品尝到的讯息转换成语言来传达。左脑主要控制着知识、判断、思考等,和显意识有密切的关系。右脑是将收到的讯息以图像处理,瞬间即可处理完毕,能够把大量的资讯一并处理。左脑是一种理性思维,而右脑的思维方式是潜意识的,心理学家称这种情形为潜能。

传统教学往往在学生思维、笔记、甚至作业方面只要求学生以理性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其实仅仅是利用了左脑进行思考,忽略了具有强大潜意识功能的右脑的开发。

逻辑框架结构虽然结构清楚,层次分明,但他也有缺点:首先,重点不突出。在实现了知识体系的层层递进和面面俱到后,框架结构给我们的感觉就是整个框架都是非常重要的,必须要把它全部记住才不至于遗漏什么,但实际上我们不需要记住这么多。其次,不易记忆。如上所述,人类记忆依靠左右大脑的协同合作才能高效运转,而学生在记忆框架结构的时候只能运用左脑,抽象的语言描述加上本来就难于理解的历史事实更增加了学生记忆理解的难度。再次,增加学生听课负担。在课堂负担本来就很重的课堂上,再要求学生面面俱到的记下一课的课程纲要,如果内容分布在不同章节的不同段落,虽然内容不多,会无形中增加学生的负担,降低了学习的效率。再次,简单的笔记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传统线性笔记样式简单,平铺直叙,每天机械的重复一件事情不仅会使学生对此失去兴趣,甚至会使学生对历史课程产生疲倦感。

而思维导图的运用能克服这些缺点,思维导图的特点是:使用色彩多样的颜色;使用从中心发散出来的自然结构;使用线条,符号,词汇和图像,遵循一套简单、基本、自然、易被大脑接受的规则。使用思维导图,可以把一长串枯燥的信息变成彩色的、容易记忆的、有高度组织性的图画。

同样以历史笔记为例:用思维导图记历史笔记可以鲜明的突出历史事件的主题,通过各个分支表示出课文的分支机构,每一个分支都可以用具有代表性的图片、符号、文字、甚至自创的卡通图画来加深对课文关键知识点的记忆与理解。而且每一个关键词之间通过具有一定意义的连接线或符号连接以表示出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就构成了一幅中心明确,重点突出,完整记录历史事件,并反映其内在联系的思维导图。如下图1

三、思维导图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的应用不仅是学生的学,教师在准备教学设计,规划教育策略,课堂教学过程,以及处理工作中的其他事物时都可以用到思维导图。

首先、传统的教学设计平铺直叙的文字教案和表格备注式教案,这种教案能清晰反映课堂进程,教具的使用情况,预示学生的反映和教学效果。他们的缺点同样在于繁杂的文字描述大大加重了教师的工作负担,无法直观的感受教学设计的结构,无法第一时间了解教师的设计思路,无法表达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运用思维导图制作的新型教案,能够对学习的课程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促成教师形成整体的观念和在头脑中创造全景图,加强对所学和所教内容的整体把握,而且可以根据教学过程和实际情况做出具体合理的调整,使整个教学过程和流程设计更加的系统、科学、有效。

以下图片是运用思维导图软件制作的课程设计:

从图片可以看出,思维导图不光是一张图片的展示,运用思维导图制作教学设计,快速便捷,思路清晰,图文并茂,直观简洁,当教师把一张完整的思维导图放在学生面前的时候,学生不光能迅速掌握一堂课的核心内容,更重要的是能够清楚的看到教师思考的过程。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已经设计好的思维导图进行有效的教学。教师在教学时可以运用教学软件,或者直接画在黑板上,当思维导图一步一步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时,思维导图可以迅速提高学生对课程结构的把握,便于学生了解教师的思维过程,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搞清历史事件之间的线索和因果关系。

再次、教学研究的助手。教师在教学研究的过程中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合理规划教学研究中所需的各种资源,利用思维导图可以科学的记录教学中的经验教训,分析教学过程中的各种要素,及时反映课堂效果,及时归纳每一个学生的不同表现,让学生跃然纸上,通过比较综合分析教学过程。

最后、教师的生活助手。目前,全世界有2.5亿人正在使用思维导图作为他们生活学习的工具。教师每天工作繁忙,如果有思维导图作为记事的利器那么在日常工作中就能事半功倍。

(二)学生的学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除了以上举例提到的运用思维导图记笔记之外,思维导图还有更重要的作用。

首先、信息的整合。由于思维导图是以课题为核心的结构体,因此可以运用思维导图将各种历史事件进行综合整理,运用右脑强大的图形思考能力瞬间记住所学历史事件,根据导图之间的各种关系连线发现历史信息的内在联系,进而理清理路。

其次、构建知识框架。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关键在于自己绘制,在绘制过程中学生用自己的能力把零碎的历史事件像零件一样一件一件的装到机器上,既了解了事件本身,也使学生把握了整个知识结构,有利于学生建立起完整的知识框架体系。

再次、温故而知新。学生通过构建思维导图可以找出课程之间的联系,达到温习课程并且发现课程的目的。

最后、思维的过程的培养。中学课程中设计了很多教学内容来培养学生各方面的思维能力,其中就有立体空间思维能力,发散性思维能力,放射性思维能力等。当学生应用思维导图的时候就是一个思维发展的过程。

(三)思维导图应用的注意点

思维导图优于传统的思维模式的地方在于它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因此我们在使用思维导图的时候要善于开发它的优点,规避它的缺点,让它发挥出最大的效能。

首先、中心明确。一幅思维导图绝不能出现多个中心,任何子主题都应该围绕该主题展开。如大一统的汉朝讲到了汉朝初年的文景之治和汉武帝的大一统,课文的重点在汉武帝的大一统,但我们在制作思维导图的时候绝对不能把它作为中心,而仍然应该以大一统的汉朝为中心,之后再加以扩展。扩展出来后我们应该以加粗字体,放在显要位置,加彩色,甚至以较大的图片来提示读者,汉武帝的大一统才是重点,达到中心明确重点突出的目的。

其次、运用图表。思维导图本身就是图,我们在绘制过程中应当发挥它的优势,在子主题上加上个性鲜明的图画、符号、连线、注释等,可以是现成的也可以是自制的,原则只有一个,简洁明了,容易引起他人,或自己的注意,容易记忆。历史人物图片,历史事件图片,历史遗迹图片单独呈现时是零碎的,但当他们以一种系统的结构出现的时候那将是一幅活动的画面。

再次、思考。思维导图,顾名思义在制图过程中必须要思考,思考的过程恰恰是思维导图优势所在,内容的联系,框架的构建,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清晰再现。无论是老师的准备工作还是学生的学习过程,思维导图的历史再现功能都是非常独到的。

四、制作思维导图

以图2为例,首先确定主题即“秦王扫六合”。在纸张中心位置画框填图并写上主题名称“秦王扫六合”,思维导图要点一,要让读者第一时间知道图的主题,因此要把主题加大加粗配上秦王图片。之后画出本课的子主题:统一六国;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巩固统一的措施;秦朝的疆域。每一个子主题配备顺序指示,子主题之间的关系用蓝色线条连接并标示关系。接下来再填上下级子主题,紧扣上级主题,是上级主题的具体内容。如本导图中“统一六国”的子主题是时间,君王,朝代,都城等。

知识图谱与思维导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探究实践 篇11

【关键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 教学实践

引言

随着初中教学改革过程中,新课改要求初中物理课堂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体验到物理实验的过程,從中了解到科学探究思考过程、实验过程,从而得出结论。因此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过程已经成为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部分。在过去物理课堂上,教师在教授过程中过于强调理论知识,大课堂的形式使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降低。而物理知识的理论性有较强,这就导致学生在缺乏实践过程的传统课堂,无法深入理解物理理论知识,学生只是死记硬背,这就造成了学生只能被动的学习,缺乏探索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影响学生的扩散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一、思维导图的概念

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思维模式,常应用于记忆、学习、思考等的思维“地图”,它有利于人脑的扩散思维的发展①。例如:将文字、数字、气味、颜色等内容形成一个“中心主题”,并从这个“中心主题”中向外扩散出较多的分支,其中每一个分支都与“中心主题”相联系,形成每一个“小主题”,而分支中的任何一个“小主题”都可以成为新的“中心主题”。并继续向其他方向进行扩散,形成另外的小分支,这种扩散式的思维方式建立的思维网络,在人脑中形成一个有一个的有序的图,这就是“思维导图”。

二、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的优势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过程相结合,并且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这就要求学校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自主探究、自主学习并能够自主完成任务的能力②。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实践教学中有着以下3点优势:(1)在教师授课过程中,只要在针对物理课程中每节课的重点内容书写到黑板上,而学生只需要在笔记上记录物理课中的重难点,并通过教师的语言讲解引导,从而培养学生的扩散思维;(2)教师通过语言的讲解和引导,让学生对笔记上的物理难点问题进行思考和记忆,使学生能够将难点问题通过思维导图建立在一个网络上,促进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3)学生在学习初中物理过程中,对知识的思维导图绘制,使学生能够学习内容进行扩散思维,将重点知识进行一个有一个的分支绘制。这个过程是需要学生自己对问题进行思考、探究、解决,这也提升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升了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

三、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1.在学生物理笔记中的应用

初中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记录笔记是辅助记忆的一种常用手段。由于初中学习生活节奏较快,学生往往因为自身的记忆能力,导致学习知识的一样,因此,学生通常会对学到的知识进行记录,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累积量。但是传统的笔记记录方式学生在记录教师口述或板书的过程中会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影响学生的听课效果和学习效率。教师通过引导学生采用思维导图的记录方式,对学生的听课效果和学习效率有着较高的优势。(1)学生通过对重难点的记录,通过对重难点网状结构或树状结构的记录,有利于学生深入了解物理重难点问题。(2)使用思维导图可以简化学生笔记记录中的文字,通过对内容的绘制,减少了学生记录笔记的时间,使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听课上,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2.在物理实验课中的应用

总所周知,物理知识是一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课程,故此初中物理课对学生物理实验的教学也是比不可少的。而物理实验课中的生动、直观、形象等特点也对学生有效较大的吸引力。但是在物理实验课中,由于授课时间的限制,部分教师为了完成教学目标往往将实验步骤和结果提前告知学生,这就降低了学生自我探究物理知识的过程③。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教师通过讲实验的思维导图做成课件,在实验课时展示给学生,既降低了教师书写板书的时间,也可以让学生通过思维导图充分的自主实验器材、步骤、问题、结果。提升了学生的物理实践动的动手能力,提升了学生的扩散思维能力。

结论

古语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不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要积极探究新课改的教学内容。探究思维导图的教学步骤和教学过程,并通过合理应用思维导图,提升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合理引导学生对学习的知识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增加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思考、探究、实验、解析等自主能力,让学生能够将物理的理论知识与实验知识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知识累积。

【注释】

① 王卫东. 探究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校外教育,2016(16):11.

② 傅傲蕾. 探析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的运用[J]. 科技风,2015(22):203.

③ 寇和艳. 浅谈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6(01):78-79.

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篇12

一、思维导图在预习中的应用

课前预习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环节,对多数学生而言,所谓数学预习,就是浏览教材内容,对教材有初步印象,这样的预习显然没有真正发挥作用。笔者尝试指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进行预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首先让学生在白纸的中央画一个椭圆,用一两个词写上本节内容的主要知识点,作为中央主题,然后从中央主题出发向外画分支(分支多少视内容而定),将每一小节的关键词填到主分支线上,当主分支线上还有更细小的分支时,则重复上述操作。在绘制草稿图形时,学生的大脑处于快速思考的状态,能在较短的时间里完成阅读。完成所有关键词填写后,接着在思维导图上做好相关的标记。例如,在各分支上用彩色笔标注上“已明白”、“有疑惑”、“完全不明白”等,也可以使用“√”、“×”、“?”等符号来标记。如图1所示即为学生预习实数时的一幅思维导图。

用思维导图来进行预习的主要作用,是帮助学生明确目标,在阅读时能够集中精神,在短时间内把握住阅读内容的要点,理顺自己的思路。同时,标记的使用能让学生在听课时有的放矢,提高听课效果。另外,通过检查学生的思维导图,教师能够迅速找到学生对该内容的思维障碍点,确定重点与难点,使讲课更加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如图1所示,教师可以明确学生对无理数的概念的理解存在盲点,如何将无理数精确地表示在数轴上,理解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这些都是教师在教学中要突破的。

二、思维导图在复习中的应用

课后复习是巩固知识、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环节。学生对运用思维导图这种方式进行复习总结都表现出一定的兴趣。在复习中,首先,学生独立对整章知识进行总结,根据自己的理解,理清数学概念、规律及其区别、联系,区分重点难点,画出思维导图。其次,教师批阅学生交上来的作品,把握学生对整个章节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对其在思维导图中体现的思维错误进行一定程度的修改。第三,在复习课堂上抽取部分典型的作品,先由大家讨论该思维导图的优劣,进行补充与深化,最后教师进行总结与提升,由于初中生的思维水平有限,教师的提高主要是将本章知识与已有知识进行联系,将新知识融入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形成知识网络,便于提取。各章、各单元间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让学生自己找出联系,把所有的思维导图编织成自己的知识网,整个过程也是其乐无穷的。图2即为学生学完直角三角形全等后,将直角三角形的知识与已有的三角形全等的知识相结合绘制的思维导图,加强了对课程内容的整体认识,形成了一个清晰的知识框架。

除了按章节复习之外,还可以按照知识分类复习,如函数知识,分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三个主要分支,每个主要分支再细分为函数概念、函数图像、函数性质及应用等,这样当思维导图完成时,学生也有了一个十分清晰的函数知识框架。

三、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记笔记

传统的直线型笔记仅仅是对教师课堂内容的机械的不完全的复制,相互之间没有关联、没有重点,而且很多学生忙于记录,没有时间真正地去思考,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很难改变自己是课堂主角的地位,久而久之,养成了学生记忆知识而不是思考知识的习惯,形成了思维惰性。采用思维导图做笔记,用简单的短语和单词记下重点,顺应大脑的思维方式把它们连接起来,在记的同时就加上了自己的创意,这样学生不仅能轻松跟上教师的节奏,充分地理解,而且解放的大脑还可以顺着教师的思路展开联想,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快乐地思考着,课后学生再根据自己的喜好涂上颜色,加上图画,重新画一遍。这么有创意的图画,学生怎么会忘呢?

四、思维导图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应用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改积极倡导与组织实施的学习方式,在合作学习中使用思维导图,能更好地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合作发展。

教师要选择一个任务可以分解,具有探究价值的内容。活动开始前明确目标,并对任务进行详尽的描述。在小组学习中,成员首先自由发挥,按照任务要求独立完成思维导图,画出主干和基本框架,然后在组长的组织下进行讨论,比较优劣,在已有的分支上添加新的内容或者从已有的分支想到新的分支,选代表将讨论结果绘制成一幅联合思维导图,最终完成任务。

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传统合作学习表面上热热闹闹,实质上糊里糊涂,不能取得实质进展的面貌。独立完成思维导图,让每个成员依据自己的水平与能力,踏实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思维导图记录观点;在组长组织下有序讨论,每个成员看到了别人的思维过程;教师也可以对讨论进行有效的监控和引导,通过交流、对比与决策,最终寻求到更为有效的解决办法,使合作学习真正落实到实处。

在数学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重要的一点是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通过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逐渐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提高数学能力、学会学习的目标。思维导图还是一个新事物,如何更好地运用它改善教师的教,促进学生的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托尼·巴赞著.张鼎昆, 徐克茹译.思维导图——大脑使用说明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

[2]景敏, 张波.基于思维导图方法对职前教师极限概念理解的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 2006, (5) .

【知识图谱与思维导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探究实践】推荐阅读:

科学知识图谱05-12

可视化知识图谱11-12

基因图谱09-16

图谱设计09-18

图谱管理10-11

气相指纹图谱05-27

红外指纹图谱08-21

幼苗鉴定图谱07-14

蜂胶的指纹图谱研究07-27

华胜天成解决方案图谱05-16

上一篇:川底明天会更好解读下一篇:中学三月德育活动月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