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细胞器教案(精选4篇)
高一生物细胞器教案 篇1
高一生物教案细胞核教案
编辑:sx_xingt 2013-01-29
【摘要】鉴于大家对自考考务考籍十分关注,小编在此为大家搜集整理了此文“高一生物教案细胞核教案”,供大家参考!
高一生物教案细胞核教案
高一生物第3章第3节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教学案
【预习目标】
1、了解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2、了解细胞的概述及模型构建
【新知自主探究】
一、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1、细胞核的分布: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最容易注意到的是;
除了高等植物成熟的__________细胞和哺乳动物成熟的_____细胞等少数细胞外,真核细胞都有细胞核。
2、细胞核的结构:(观察课本P53细胞核结构模式图)细胞核是由、和、组成的,核膜是_ __层膜,把 与 分开,核膜上有大分子通道,核孔的作用是实现 之间频繁的 和。染色质由_______和________组成,________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因容易被 染料染成深色而得名。染色质与染色体的关系是。核仁的作用是与__________的合成以及___________的形成有关。
3、细胞核的功能:细胞核是,是细胞 和___________的控制中心。
二、细胞的概述及模型建构
1、细胞的概述:细胞作为基本的,其结构复杂而精巧;各组分之间分工合作成为,使生命活动能够在变化的环境中、地进行。这是几十亿年进化的产物。细胞既是生物体 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体 的基本单位。
2、模型构建: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 ___________ 的描述。其形式很多,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例如,挂图、细胞结构模式图和模型、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___模型,属于________模型。座标曲线、公式Nt=N0·λt)都是 模型。
高一生物细胞器教案 篇2
1.组成细胞的元素
(1)生物体有选择地从无机自然界中获得。
(2)存在形式:大多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3)种类
(4)最基本元素是C,对生命的意义是构成生命大分子的基本骨架。
2.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1)统一性:不同种生物的元素种类大体相同。
(2)差异性:不同种生物的元素含量相差很大。
3.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1)种类
(2)含量排序:在细胞鲜重中前四位的依次是水、蛋白质、脂质、糖类;在细胞干重中前三位的依次是蛋白质、脂质、糖类。
[思维诊断]
(1)在人体活细胞中氢原子的数目最多(・重庆,1A)( √ )
(2)细胞中的.一种元素的作用能被其他元素替代(・江苏,1A)( × )
(3)细胞中的微量元素因含量极少而不如大量元素重要(2012・江苏,1D)( × )
(4)主动运输机制有助于维持细胞内元素组成的相对稳定(2012・江苏,1C)( √ )
(5)细胞中的脱氧核苷酸和脂肪酸都不含有氮元素(2012・江苏,1B)( × )
(6)纤维素和尿素、脂肪酸和磷脂、三磷酸腺苷和核糖核酸、胆固醇和血红蛋白四组均含有相同的元素(高考重组题)( × )
题组一 辨别细胞的元素含量、分类及作用
1.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细胞化学元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组成生物的最基本元素是C
B.H7N9病毒和桃树共有的元素是C、H、O、N、P
C.占人体细胞干重百分比最多的元素是O
D.Cu、Mn、Mo、B都是组成生物体的微量元素
答案 C
解析 H7N9病毒由蛋白质和RNA组成,其组成元素为C、H、O、N、P;占人体细胞干重百分比最多的元素是C.
2.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化学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含量很少,所以人体不存在微量元素缺乏症
B.人、动物与植物所含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差异很大
C.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能找到
D.不同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基本相同
答案 C
解析 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都是生物体的必需元素,缺乏其中任何一种都会表现出相应的缺乏症,A项错误;各种生物以及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元素组成具有统一性,即组成各种生物的元素种类大致相同,组成生物体的元素没有一种是生物特有的,都来自于非生物界,B项错误,C项正确;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元素组成具有差异性,即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差别较大,D项错误。
判断元素与化合物分子的四个“明确”
题组二 利用表、图分析细胞中的元素与化合物
3.下表是两种生物干重中有关元素的质量分数(%)。根据下表,有人得出下面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元素 C H O N P S 生物甲 43.57 6.24 44.43 1.46 0.20 0.17 生物乙 55.99 7.46 14.62 9.33 3.11 0.78 A.如果它们分别是动物和植物,则甲是动物,乙是植物
B.等质量的组织中,甲所含的热量少于乙
C.两者体细胞中,乙的染色体(质)比甲多
D.两者的含水量比较,可推测甲比乙多
答案 B
解析 动物和植物干重相比较,植物含糖类较多,动物含脂肪、蛋白质较多,由于脂肪的元素构成特点是含C、H较多而含O少,蛋白质的特征元素是N,故植物体中含O较多,动物体中含H、N元素较多,另外动物含Ca、P元素也比植物多。题中甲为植物,乙为动物,A项错误;等质量的脂肪和糖类相比较,脂肪含热量较多,生物甲含糖量高,生物乙含脂肪多,B项正确;生物干重中有关元素的含量不能作为判断其含水量和染色体(质)多少的依据,C、D项均错误。
4.如图1是细胞中化合物含量的扇形图,图2是有活性的细胞中元素含量的柱形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图1表示细胞鲜重,则A、B化合物依次是H2O、蛋白质
B.若图2表示组成人体细胞的元素含量,则a、b、c依次是O、C、H
C.地壳与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都是a,由此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D.若图1表示细胞完全脱水后的化合物含量,则A化合物具有多样性,其必含的元素为C、H、O、N
答案 C
解析
走出元素与化合物的3个误区
(1)易混淆元素与化合物的干重与鲜重
在组成细胞的元素中,占鲜重百分比:O>C>H>N;占干重百分比:C>O>N>H.
在组成细胞的化合物中,占鲜重百分比:水>蛋白质>脂质>糖类;占干重百分比中,蛋白质最多。
(2)误以为生物体内大量元素重要,微量元素不重要
高一生物《细胞增殖》说课稿 篇3
《细胞增殖》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述了真核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各时期细胞形态结构变化特点,学习本节课进一步帮助学生树立生物体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为学生以后学习减数分裂及生物的遗传变异奠定理论基础。
(过渡: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进行分析,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接下来谈谈我对学情的分析。)
二、说学情
本节内容所对应的学生为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学习了细胞生命系统的物质组成、结构和功能,而且高中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思维的目的性和逻辑性也已初步建立,这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了认知基础;但是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还不完善,对于理解有丝分裂各时期特点有一定困难,因此需要教师提供直观材料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理解。
(过渡: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及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概述有丝分裂的过程及各时期细胞形态特点。
【过程与方法】
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过程中,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
在探究有丝分裂的过程中,提高观察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生物体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形成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过渡:根据新课标要求与教学目标,我确定了如下的重难点。)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
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难点】
真核细胞有丝分类的过程。
五、说教学方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将采用直观教学法,问题探究法,实验法这些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兴趣。
(过渡:如何利用以上教学方法顺利的完成教学方法,这将在我的教学过程中为大家详细的说明。)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会展示大象和老鼠的图片,并提问学生一系列的问题:大象和老鼠哪个大?他们的细胞大小又是怎样的?细胞会不会无限长大?我们由一颗受精卵长到这么大的原因是什么?由此引入本节课的课题—细胞增殖。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中。
环节二:新课讲授
在这一环节主要讲解两个知识点,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和有丝分裂的过程。对于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这一知识点的讲解,我会采用演示实验法,利用事先准备好的实验材料,按照课本上的实验要求进行实验操作,操作实验的过程中提醒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完成书上所给出的表格,待实验做完之后提问学生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和得出的结论,最后师生共同总结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及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在这一教学过程中,通过演示实验的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利用琼脂块类比细胞,通过颜色变化来模拟物质在细胞中的运输速率有利于学生更容易理解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摒弃了满堂灌的教学思想,让学生在发现中学习,在兴趣中学习,并且突出了教学重点,初步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对于有丝分裂这一知识点的讲授,因为这一部分知识对于高一学生较为抽象,所以我主要采用的是直观教学法。首先利用多媒体展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flash动画图,先让学生对有丝分裂有个大致印象,随后讲授细胞有丝分裂一个细胞周期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其中分裂期又可以分为前、中、后、末四个时期。分裂期各时期特点既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本节课的难点,知识较为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所以在讲解时我会直观地向学生展示各时期的模式图,让学生根据图自主阅读课本,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四个人为一组,讨论各时期的细胞变化特点,随后派学生小组代表回答,我会根据他们的回答给予积极的评价,这符合新课标所要求的鼓励性评价,能够有效提升他们的学习自信心,之后师生共同总结有丝分裂分裂期的过程并且由教师展示分裂过程的顺口溜方便学生识记各时期变化的特点。在这一过程中,将有丝分裂过程这一抽象知识具象化,增加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便于他们消化晦涩难懂的知识。并且充分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自主学习和小组探究的过程中锻炼了他们的总结归纳分析能力。
环节三:巩固提升
在这一环节,为了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同时提高学生绘图能力,我会请学生主动到黑板上板演细胞有丝分裂模式图,有助于学生将本节课知识内化,巩固有丝分裂各时期的变化特点。
环节四:小结作业
高一生物细胞器教案 篇4
1.构成细胞膜的最基本元素是()
A.C、H、O、N
B.C、H、O
C.C、H、O、N、P
D.C、H、P 2.下列各项不属于细胞膜功能的是()A.保护细胞内部结构
B.控制物质出入细胞
C.进行细胞间信息传递
D.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3.下列关于细胞膜化学组成的表述中,最全面的是()A.蛋白质、糖类、脂质 C.蛋白质、糖类、脂肪
B.糖蛋白、核酸、脂质
D.糖蛋白、核酸、脂肪
4.蓝藻和小麦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其细胞中都有的结构是()
A.核糖体
B.核膜
C.线粒体
D.叶绿体
5.下列不属于细胞器的是
()
A.染色体 B.叶绿体 C.线粒体 D.溶酶体 6.洋葱表皮细胞和小鼠肝细胞共有的细胞器是()A.中心体和内质网
B.线粒体和液泡
C.核糖体和线粒体
D.核糖体和叶绿体 7.下列各项中具有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的膜结构的是()①细胞膜
②线粒体
③内质网
④核糖体
⑤中心体
⑥染色体
⑦核膜
⑧高尔基体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⑦⑧
C.③④⑤⑥⑦⑧
D.②③④⑤⑥ 8.在成熟的植物细胞中,体积最大的细胞器是()A.线粒
B.液泡
C.细胞核
D.叶绿体
9.下列细胞器中,都具有色素的一组是()A.叶绿体、内质 B.线粒体、中心体 C.中心体、溶酶体 D.液泡、叶绿体 10.下列具双层膜的一组细胞器是()A.线粒体和中心体 B.核糖体和高尔基体 C.高尔基体和内质网 D.线粒体和叶绿体
11.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的色素存在于细胞的()
A.细胞膜
B.细胞质基质
C.液泡
D.细胞核
12.细胞内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是()
A.高尔基体和中心体
B.中心体和叶绿体
C.内质网和线粒体
D.线粒体和叶绿体
13.荠菜根的分生区细胞的能量转换场所是()A.叶绿体 B.线粒体 C.叶绿体 D.叶绿体和线粒体
14.在蝌蚪发育成蛙的过程中,蝌蚪的尾逐渐消失,与这一“自溶”现象有关的细胞器是 A.线粒体 B.溶酶体 C.核糖体 D.细胞核 15.唾液腺细胞中,参与合成并分泌唾液淀粉酶的细胞器有()A.线粒体、高尔基体、中心体和内质网
B.内质网、核糖体、叶绿体、高尔基体 C.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中心体 16.下图表示蝾螈受精卵横缢实验,该图最能说明()
A.细胞质控制着细胞的代谢
B.细胞核与细胞的物质、能量代谢密切相关 C.细胞质控制着细胞的遗传
D.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遗传
17.细胞核控制合成的RNA进入细胞质以及细胞质中合成的酶等蛋白质分子进入细胞核的通道是()
A.核膜
B.核孔
C.胞间连丝
D.内质网
18.染色体和染色质的关系是
()
A.不同时期,不同物质的不同形态
B.不同时期,同一物质的不同形态 C.同一时期,同一物质的不同形态
D.同一时期,不同物质的不同形态
19、下列各项中,在遗传上起重大作用的是()
A.线粒体
B、细胞核
C、中心体
D、核糖体 20.科学家将雌黑鼠乳腺细胞核移入白鼠去核的卵细胞内,待发育成早期胚胎后移植入褐鼠的子宫,该褐鼠产下小鼠的体色和性别是()A.黑雄 B.褐雌
C.白雄
D.黑雌
21.右图是某种生物的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试据图回答:
(1)图中[1]是__________,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是对细胞起着_____________的作用。
(2)图中[2]是_____________,在植物细胞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动物细胞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7]是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控制中心。
(4)若该细胞是西瓜红色果肉细胞,则色素主要存在于[ ]________________中.(5)图中[9]是__________,有____层膜,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心肌细胞中含量明显比表皮细胞多的细胞器是[ ]_______________,其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可以称为“动力车间”。对其染色常选用的染色剂是________________,被染成_________色。(7)图中[12]结构是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分布是有些游离在_________中,有些则附着在[ ]_______________ 上,(8)图中[13]结构是_____________,其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取该结构一般用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如果该细胞是低等植物细胞,则图中还应该有________________。
(10)分泌蛋白的合成及分泌过程经过途径顺序为[ ]________、[ ] __________、[ ]____________,间接提供能量作用的细胞器是[ ]___________。
22.如图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试回答:
(1)图中对核内物质起屏障作用的是[ ] _ _______,它是由 层膜构成的,细胞质合成的组蛋白等蛋白质是通过其上的[ ] 进入细胞核的。
(2)细胞核行使遗传功能的重要结构是[ ] ____,其组成成分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遗传信息存在于其组分的_____________ 上。
【高一生物细胞器教案】推荐阅读:
高一生物细胞凋亡教案05-11
高一生物从生物圈到细胞教学设计08-30
高一文科生物必修一第三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06-11
高一生物教案:核酸10-11
高一生物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教案01-23
高一生物01-26
高一生物教学06-19
位育高一期末生物09-08
高一生物期末总结11-27
高一学生如何学好生物09-27